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

2024-05-10

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精选8篇)

篇1: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

一次关于生命的讨论

星期天,我带着儿子回老家看望父亲。在与父亲拉呱的间隙,我发现儿子不知跑到哪儿去了,父亲让我到西屋里找找。走到西屋门口的时候,我看见屋门紧闭着,里面传出“扑腾扑腾”的声音。透过窗玻璃仔细一瞧,原来是西屋里飞进了一只小燕子,儿子正拿着扫帚四处追捕它。小燕子乱飞乱撞,拼命地寻找着逃生的出口。

我让儿子把屋门打开,不一会儿,小燕子就从屋门口逃了出去。 我把儿子叫到身边,轻轻地问他:““奇奇,你最害怕什么?”

“蛇、蜈蚣、蟾蜍、黑夜„„”儿子思忖了一会儿说。

“那你害不害怕死亡呢?”我提出了这样一个似乎很沉重的问题。”

“当然害怕了!”儿子斩钉截铁地回答。

我马上给儿子讲了一个真实的故事:日本某农场有一个少年,在劳动中不慎让机械截断了一条胳膊。当时附近没有一个人。他强忍剧痛,把断掉的胳膊做了简单的保护处理,另一只手拼命按住伤口,奔向远处的电话房,用牙齿咬住铅笔,拨通了求救电话。他在自己昏死之前,有条不紊地完成了一系列的自救行动。后来,他得救了,他的断臂也接上了。

讲完故事,我问儿子:“这个少年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沉着、冷静、勇敢。”儿子胸有成竹地回答。

“他怕不怕死?”我接着问道。

“怕!”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为什么怕死?”我继续问道。

“因为他热爱自己的生命。”儿子想了想说。

我对儿子的看法表示赞同之后,提起儿子早已熟知的革命先烈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的事迹。我问:“刘胡兰、董存瑞、黄继光最大的特点是什么?”

“勇敢!”儿子毫不犹豫地回答。

“他们怕不怕死?”我又问道。

“不怕!”儿子回答得很干脆。

“但如果我说他们怕死,那你又知道是为什么呢?”我接着问道。 儿子似乎被问蒙了,正用期待的眼神等着我的回答。

我说:“他们怕死,是怕别人死。为了保住更多战友的生命,他们勇敢地为自己选择了死亡。”

儿子这才恍然大悟。

我把前面的故事做了一个小结:“故事中的主人公都是由于‘怕死’而变得沉着、冷静、勇敢,他们‘怕死’,都是因为珍爱自己的或别人的生命。接着,我讲了在汶川大地震中谭千秋老师为救学生英勇牺牲的故事:当地震突然袭来时,谭千秋老师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护住了他的学生。在那千钧一发之际,人生阅历丰富的他本来有机会能够从容自保,但是他首先想到了学生。在那一瞬间,他眼前可能浮现出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也可能有些迟疑和犹豫。但是,对自己学生的爱让本来有选择的他并没有选择,他毅然张开双臂,护住自己的四个学生,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把死亡留给了自己。在他的身后,留下了一个家庭的悲痛和惋惜、四个家庭的团聚和幸福以及无数的感动。儿子听完这个故事,低下头思索了好一会儿才重新抬起头望着我。我问他:“此刻,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儿子一本正经地回答:“要珍爱生命!”我满意地点点头,接着说:“那么,想一想,刚才在屋子里,你是不是做到了‘珍爱生命’?”

儿子羞愧地低下了头。

与儿子间的对话虽然结束了,但我的心却久久不能平静。我欣慰地想:也许,很久以后,当儿子再次遇到类似事情的时候,他的眼前

还会闪过那只在屋子里拼命飞逃的小燕子,他还会想起我和他进行过的一次关于生命的讨论。

篇2: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

“我们播一个动作,便收获一个习惯;播一个习惯,便收获一个品格。”

有一个人习惯在每天工作之前先到镇上的酒馆喝一杯酒。

在一个下大雪的早晨,他吻别妻小之后,又迳自向酒馆走去。没走多远,他感觉有人跟在后面,当他转过身来时,发现他的孩子正踩着他留在雪中的鞋印并且兴奋地喊着:”爸爸,你看,我正在踩你的脚印!”

孩子的话使他为之一愕,心想:“我要上酒馆,但儿子却跟随我的脚步!”

从那天起,他也不光顾酒馆了。

俗话说:“言教身教。”你现在的身份,或许是为人父母、为人师长„„然而我们现在所言所行是否能表里一致呢?请你记得其他人正默默地看着你,甚至学着你的样子。

落水者和负重者

拿破仑年轻的时候,一次到郊外打猎,突然听见有人喊救命,他快步走到河边一看,见一男子正在水中挣扎。这河并不宽,拿破仑端起猎枪,对准落水者,大声喊道:“你若再不自己游上来,我就把你打死在水里!”那人见求救已无用,反而更添一层危险,便只好奋力自救,终于游上岸来。

拿破仑当了皇帝后,一天清晨,在花园中散步,迎面被身负重物的士兵挡住去路。这时宫廷女收到士长忙喝令士兵赶快给大皇帝让路,拿破仑却忙阻止说:“夫人,请尊重负重者。”并给负重士兵让开了一条道。

拿破仑枪逼迫落水者自救,是想告诉他,自己的生命本应该是自己负责的,唯有负责的生命才是真正有救的生命。“请尊重负重者”,在拿破仑看来,地位的高下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生命。

人性的呼唤

孔子云:“人者,仁也”。孟子云:“人之初,性本善”。人之所以为人,那是因为,人有区别于动物的那种低智、野性与残暴。人类,一个高雅的尊称,有改造自然与征服自然的气魄,有崇高的理想与远大的抱负,同时也是世界的创造者。在社会日益进步,物质生活享受越来越高的今天,可是我们所面对的仍然是一个充满苦迫与缺陷世间:贪污、腐败、抢劫、杀人、吸毒、嫖娼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日益淡化,遗弃老人、残害儿童、贩卖人口、忤逆爹娘等社会丑闻时常发生。离婚比率之高也是突出的社会问题,很多少年犯都是因为父母的离婚所致。我们不得不在呼唤人性的回归。如果人类社会的发展就这样走下去的话,那么,未来的世界必将是一片黑暗。人心的泯灭,私欲的难填,说起来似乎有点骇人听闻。且让我给你介绍一点现实生活中令人发指的人性悲剧吧!其一:《南方周末》(1997年12月12日第9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为骗百万保险,纵火烧死母亲”的文章。这是发生在黑龙江丹东市的一个真实的故事:初志刚是一个装修工,在给别人家装修房屋时,看见大款们富丽堂皇的别墅,随心所欲的生活,就产生了严重的心理失衡,诅咒命运的不公平。有一次在给某保险公司的一位职员家装修时,无意中了解到保险业务中,某些保项可使受益人获得巨额的保赔。于是,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计划在他的心中酝酿„„ 一天,他将酒精洒向母亲,接着就划了一根火柴。正在熟睡中的母亲,被这突然其来的大火烧醒了,挣扎着爬起来,不住地喊着儿子的名字。他在窗户外,目睹着母亲挣扎的惨状,也许是已近泯灭的人性有了点复苏,初志刚用瓢从水缸里舀满水冲进屋子,向母亲身上泼去。母亲身上的火被扑灭了,初志刚便对母亲说“出去找大夫”,屋子里不停地传来母亲的阵阵痛苦呻吟。刚出房门的初志刚,回头望着母

亲卷缩的身影,心想母亲已经烧成这样,若此时罢手,将来的医疗也是个十分棘手的问题。于是,他再次拿起了酒精瓶,将剩余的酒精全部泼向了已严重烧伤的母亲,然后再次点燃。屋子里顿时又传出母亲那撕心裂肺的喊叫,而他自己则默默的坐在猪圈旁,直至母亲那微弱声音消逝,然后就报了案。多么愚蠢而又可怕的发财梦啊!故事听起来真的让人胆颤心惊,如此残忍的手断,真令人不敢想像他面对着的是含莘茹苦将他抚育成人的母亲。他的一把火,不仅烧掉了他母亲多年来对他的养育之恩,更烧起他那人性的无知、凶恶与残暴。这位可怜的母亲,也许没有想到;十月怀胎、三年乳哺、精心照料养大成人的孩子,对她竟是如此的“回报”。我们不禁在问:为了生活,发财的方式有很多种,有辛勤劳动去创造的,有苦心经营获得的,当然也有一些不谋正业而想发财的。但如此为母亲投保,然后纵火烧死母亲,以骗取高额的保险金来作为发财的途径,可谓世无仅有。这种愚昧无知的行为,其结果,无疑是“玩火者必自焚”。其二:《南方周末》(1997年8月22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丢丢的悲剧”的报道:三岁的丢丢,他的母亲郭某是位吸毒女,因吸毒负债累累,无力偿还,于是将自己的亲生儿子丢丢当抵押,交给了吸毒者,遭受吸毒者惨无人道的折磨,他们用烟头烧灼丢丢那稚嫩的皮肤。当丢丢被警察发现时,已是伤痕累累、面目全非。丢丢的悲剧被报纸传开后,得到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和支持,并送往医院治疗。现在,尽管丢丢已康复出院,可他被吸毒者虐待而留下的心理创伤,却将永远无法抹去。文章有一个画面──当他母亲被带往医院认领孩子时,看着自己的亲生骨肉,她却说不认识。而躺在病床上的丢丢,则用一付斜视的目光,盯着他的母亲。从丢丢的眼神中,我仿佛可以看出他内心中,对母亲的那种仇视与不满。两则故事,一对真实而又无声的因果写照。母亲抛弃亲儿子,致儿子之生死于不顾。儿子纵

火烧死母亲,对母亲被烧时之惨状无动于衷。人类从原始社会到石器时代又发展到今天科学发达的高技术信息时代,我们把这条路称之为文明的溪流。可是在这条“文明的溪流”里,它所繁衍出的却是人类那人性的凶残与贪婪的一面。上述的两则报道,对于震惊世界的大事件来说,也许是个“小插曲”而已。可是这些事件的发生,不都是来源于人性凶残的最初一念吗?社会的发展,犹如澎湃江河一样,在永不停息的朝前挺进,而人类则更是这历史发展中的主流。人人都希望人生过得快乐、幸福,可是我们却不懂得如何去珍惜人生。我们努力的在改造社会,却从来没有去改造我们的心灵。我们总是在努力的美化我们的世界,却从不懂得却美化我们人性。有一首《爱的奉献》,歌词写得很美:“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我要说:但愿这人间多一些人性的良知,那么,这世界将是光明一片、充满快乐。

20美金的价值

一位爸爸下班回到家很晚了,很累并有点烦,发现他5岁的儿子靠在门旁等他。“我可以问你一个问题吗?” “什么问题?” “爸,你1小时可以赚多少钱?” “这与你无关,你为什么问这个问题?”父亲生气地说。“这只是想知道,请告诉我,你1小时赚多少钱?”小孩哀求。“假如你一定要知道的话,我1小时赚20美金。” “喔,”小孩低下了头,接着又说,“爸,可以借我10美金吗?” 父亲发怒了:“如果你问这问题只是要借钱去买毫无意义的玩具的话,给我回到你的房间并上床。好好想想为什么你会那么自私。我每天长时间辛苦工作着,没时间和你玩小孩子的游戏。” 小孩安静地回自己房间并关上门。父亲坐下来还生气。

约一小时后,他平静下来了,开始想着他可能对孩子太凶了,或许孩子真的很想买什么东西,再说他平时很少要过钱。父亲走进小孩的房:“你睡了吗孩子?”“爸,还没,我还醒着。”小孩回答。“我刚刚可能对你太凶了,”父亲说,“我将今天的气都爆发出来了。这是你要的10美金。” “爸,谢谢你。”小孩欢叫着从枕头下拿出一些被弄皱的钞票,慢慢地数着。“为什么你已经有钱了还要?”父亲生气地说。“因为这之前不够,但我现在足够了。”小孩回答,“爸,我现在有20块钱了,我可以向你买一个小时的时间吗?明天请早一点回家——我想和你一起吃晚餐。”

将这个故事与你所喜欢的人分享,但更重要的是与你所爱的人分享这价值20美金的时间。这只是提醒辛苦工作的各位,我们不应该不花一点时间来陪那些在乎我们,关心我们的人。

大地风云经

上禅修课时,老师说道:

“有一本经,叫做《大地风云经》,如果有人读懂它,便可以立地成佛。”有个学生举手问道:

“请问老师,怎幺从来没听过这部经呢?到哪里可以买到这部经呢?”

“它就在眼前,风花雪月、生老病死、男女老幼、哭笑歌啼,都是一本本活生生的佛经呀!问题是人们的慧眼没有张开,所以看不懂而已!”老师语重心长地说。

有位西方的名人说过一句话:“经验是最好的导师,只是学费太贵了!”

生活中的触目遇缘,书本上的故事,电视、电影上的情节,甚至报上的社会新闻等等,无不是一部部鲜活的觉悟的经典,问题是:我们是否敞开慧窗去迎纳

它,我们是否用慧眼去看、用慧心去观照,而后融人行住坐卧中,咀嚼、品尝、回味,成为升华自己,突破自己,超越自我,完成自我的资粮。

风花雪月,各有各的佳美;生老病死,各有各的况味;男女老幼,各有各的面貌;哭笑歌啼,各有各的真情;哪样不是人生独一无二的展现?哪样不是觉悟不可多得的因缘?

修行无非在修正身、口、意的行为;觉悟只在觉今是而昨非,顿见自己的本来面目,然后熟练、深化、稳固,直到能“只管生活”,就像一部电影的片名——我就这样过一生,这并不是消极,而是体现空性后的任运自在。

身体的生老病死不足惧,心理的生老病死,才是我们该关切的。一个念头起,是生,一个念头落,是灭;生灭灭已,才能得真正的寂灭之乐。对人生负面的情绪是病,对人生的缺乏信心是老——老化。转负面的情绪为正面的情绪,心便不再病苦,对人生重建信心与希望,也可以去老还少。心的生老病死,在正见、正思惟、正定中,找到安住的归宿。

真正的觉悟,离不开对动产、不动产的不执取,也离不开对丈夫、妻子、儿女、亲朋等不把持。有形的物质,终有散尽、衰颓的一天;亲属的聚合,缘生缘灭,如梦幻泡影,徒劳把捉。永嘉大师说得好:“五阴浮云空去来,三毒水泡虚出没。„„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又说:“一性圆通一切性,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觉悟在人间。只要读懂大地风云这本经,便可以“立地成佛”了。

微笑

佛法的禅定就是对正在发生和进行的事情保持觉照——我们体内的、感觉上的,心中的、世界上的,所发生的形形色色的事情。每天有4万儿童死于饥饿;

超级大国已拥有5万枚核弹头,足以把地球毁灭很多次,等等。然而日出是美丽的,沿墙的玫瑰今晨开了,开成了一个奇迹。生命既令人恐惧,又精彩绚丽。我们要充分地体味这两者。请不要板起面孔,须多多微笑。

前不久我同一群孩子坐在一起,一个叫男孩甜美地笑了。我说:“你的微笑很美。”他说:“谢谢你。”我告诉他:“你不用谢谢我,我应该谢谢你。因为你的微笑,使生活变得更亮丽了。不必说‘谢谢你’,你应该说:‘不谢’。”

一个孩子微笑了,一位成年人微笑了,这是一件重要的事情。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们能够微笑,能够有安详偷快的心境,那幺不但我们自己身心受益,而且每个人都将受到感染和滋润。这就是和平工作最基础的一项工作。当我看到孩子微笑时,我是那么快乐,如果他意识到他正在使别人感到快乐,那么他完全可以说:“不用谢。”

有时,为了提醒我们自己放松下来,拥有安详的心境,我们会希望专门留出些休整时间,比如纯粹、自然地过一天,在这一天里,我们可以悠闲地散步、微笑,与友人品味清茗,庆祝彼此的欢会,就好象我们是这个地球上最快乐的人。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治疗和康复活动。

从早到晚,我们都可以练习微笑。开始你也许觉得微笑是困难的,那么我们就不得不思考一下为什么。微笑意味着我们是自己,意味着我们对自己拥有主权,意味着我们没有被淹没于无明当中。

我很乐意奉献一首小诗给诸位,当你练习呼吸和微笑的时侯,你可以时常地默诵一下: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

安住于当下吧

这一刻真美妙

“吸进来,我身心安爽”,念这一句就像喝了一杯冰水——你会感到清凉,一种清爽的感觉扩散到全身。当我吸气念这一句话的时候,我真的感到呼吸使我的身体放松,心情宁静。

“呼出去,我面带微笑”,你知道微笑的效果,它可以使脸上的几百条冗肉和神经系统放松。微笑可以是使你把握自己,当你微笑的时候,你会认识到微笑创造的奇迹。

活 着

活着实在是很美的事情。但我认为,人生在世,以活得心灵舒服为最美。当然,萝卜芹菜,各有所爱。自然便各有各的舒服论。生活中,有的盼掌权才舒服,有的要很多金钱才舒服„„无论怎样,大家都有选择自己活法的权力,谁也无权干涉,然而在这滚滚红尘中,会有多少人认识生命的欢乐不在权势与金钱的峰巅,而在大自然的自由怀抱呢?于是,熙熙攘攘,绝大多数的手伸向权、色、名、利,不知暗演了多少丑戏,换来沾沾自喜、踌躇满志„„可是,也有另外一些人,在淡泊中坚持,在沸沸扬扬时沉默,在名利场外莫甘于寂寞,他们这样活着也是一种追求,一种活出真正自我的追求。我崇敬这样的人,我憧憬这样一种境界。

如今,是一个没有面具就难以活下去的年代。而我,三十多岁了,还是孩子般的心态,向往透明的情感,不愿在真真假假中沉浮。便安分地把教书作为自己的职业,将看书习文作为自己的功课,放弃了中学的校长职务,我这样轻常人之所重,重常人之所轻,是很多人不能理解的。当然,他们也体会不到我享受阳光、雨露的自由与欢欣。

说实在的,生命只有一次,活着是一瞬间的事。世间的种种终必成空,成功和失败、荣耀和失落、快乐与痛苦......都只是过眼云烟,时辰一到,什么也没有了。那么,人又何必对自己眼前得失斤斤计较呢?一切顺其自然。无拘无束地生活,像杨柳随风雨,如河水沿道流淌„„人如果看到生活的这一层,就不会觉得累,而且,无论自己干出了多大的事,得到了多大的荣耀,掌握了多大的权,尝到了多大的甜头„„便再也不会有得意洋洋,目空一切的念头和兴致。

曾有很长一段日子,我爱读出自已心灵的文字: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春日才看杨柳绿,秋风又见菊花黄。荣华原是三更梦,富贵还同九月霜。休得争强来取胜,百年浑是戏文场。顷刻一声锣鼓歇,不知何处是家乡。

念着念着,我便在远处传来的鸟叫声中,泪花盈盈了„„

设想,当闲暇时候,去群山中游玩,听山涧流水,深树鸟鸣;看山花烂漫,绿草茵茵和白云悠悠;与朝霞为伴,没有民俗风尘里滚滚的狼烟,也没有风风雨雨中的自误误他。一切自自然然。这实在是权力换不来的享受,金钱买不到的闲适。我认为,这才是各种舒服中最纯净的境界。

其实,人活在世上,没什么复杂的,心简单了,就什么都简单了。天然般的自由自在,无与伦比的自得其乐,生命的本来意义也便诞生了。

白居易和鸟巢禅师

有一天,白居易去拜见鸟巢禅师,问佛法大意。

鸟巢禅师说:“诸恶莫做,众善奉行。”

白居易说:“这太简单了,所有的坏事都不做,所有的好事都去实践,这连三岁的小孩子也知道,佛法大意真的这么简单吗?”

鸟巢禅师说:“这不简单,三岁的小孩子也知道,但连八十岁的老翁也不见得做得到!”

篇3:爱在教育路上——我的教育故事

一、伤疤上的一丝温情

记得刚毕业那一年,我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山区工作。初出茅庐的我,什么工作经验都没有,可是却被学校领导安排教五年级两个班的数学,而且听说这两个班的成绩是全学区倒数有名的,调皮捣蛋鬼也很多,这对一个稚气又充满热情的我来说,就是一个挑战。该怎么办呢?我生气吗?是的,我生气,生气为什么要让一个刚工作的人来接这个烂摊子。可是,有些事,不是你喜欢做就做,不喜欢做,就不做的,我无法选择学生,我只好选择接受,选择改变目前状况的方法。 当我静下心来,走进差生,靠近差生的时候,我发现,这些孩子,虽然成绩差,但却是很朴实的,越觉得朴实,对他们也越来越喜欢,对他们的爱也悄悄滋长,像春天的甘露一样滋润着他们的心灵,同时, 也潮湿了我的心田。

班上有一个男生,很调皮,个子矮矮的,个性也很偏激,是那种一打骂就要以自杀来威胁人的孩子,家里打骂不得,学校老师更是管不得。对于老师,他也是有很大成见,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老师对他说的话,他毫不放在心上,对于我这个新老师,更是如此。一说到他,同事们的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像这种孩子,该怎么教呢?不教育他吧,也许会害了他一辈子;要教育他吧,要是想不开,那岂不是自讨苦吃?

也许是上天对我的厚爱,也许是对孩子的一种自然流露的爱吧, 一次的机缘巧合,改变了他对我的芥蒂。那一天晚自习前,他和其他同学一起,照例来我宿舍玩。当我看到他时,我发现他脸上有一道大大的伤口,又略带血水,估计是放学时摔的。我赶紧去拿小药箱,并问他怎么摔的,他支支吾吾地告诉我,不是摔的,是他爸爸打的。我惊呆了,无法想象他爸爸下手怎么那么狠,也很好奇,今天孩子怎么会照例来上学,但这些已经不是我要关心的了。我只是轻轻拉着他的手,拿出药水,一边小心翼翼地涂着伤口,一边安慰他,他有点儿腼腆, 眼眶却湿润了……后来,我发现他的吊儿郎当样收敛了很多,受到批评时,他的目光也柔和了许多,看我的眼神中又多了一些尊敬和感激。

一年以后,我调离那所学校,没想到他却哭了,周末时间还跑到家里来找我。有人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 是啊,我一个小小的常人的举动,却改变了一个孩子。我深深地感受到:爱就是教育的原动力,教师关爱的目光就是学生心灵的阳光;爱是一种力量,更是一种触及灵魂、动及心魄的教育过程。

二、迷途路上的宽容

“老师,妈妈给我买的新钢笔不见了。”“老师,我放在书包里的零用钱不见了。” 诸如此类的报告在小学生中屡见不鲜,也常令老师们感到头疼,因为这类物品的丢失多半跟学生的“偷窃”行为有关,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破案”。 卢梭说过:“人生当中最危险的一段时间是从出生到十二岁,在这段时间中还不采取摧毁那种错误和恶习的手段的话,它们就会发芽滋长,乃至以后采取手段去改的时候,它们已经是扎下了深根,以致无法把它们拔掉了。”

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曾遇到过这样的学生。那是一次体育课时间,隔壁班同学都去上体育课了,回到教室时,却发现有人丢了一个手机。学生找班主任汇报,说有人看到我们班的一个男同学到他们教室去,翻找同学的书包,十有八九是他拿的。可是我没证据,要是他死活不承认,该怎么办呢?告知家长,还是宽容?不行,我得想个办法!“勿轻小事,小隙沉舟。”孩子的自制力不强,思考问题又比较肤浅片面,很容易受到物质的引诱,出现一些小偷小拿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也千万不可忽视,因为一次得逞,便会使他们心存侥幸, 逐步形成习惯。

于是,我把他叫到办公室,不问他偷手机的事,先察言观色,再给他讲一个“儿子咬掉母亲耳朵”的故事给他听。然后我告诉他:“老师会原谅犯错的孩子,不让其他同学知道,并会帮助守住秘密。”在我的循循善诱下,他终于交代了事情的经过,并亲自把手机交到我手中,我也跟他约定——守住秘密,宽容他!没想到他对我的作为非常感激,从那以后,不仅不再拿同学的东西,还努力学习,甚至还会主动帮助同学,捡到东西也一一交到老师手中。

孩子的心灵是纯洁而美丽的,如水晶;孩子的心灵是脆弱而易碎的,如玻璃。我们做老师的应该欣赏着他们水晶般的心灵,更要保护着他们玻璃一样易碎的自尊。

篇4:用教育故事构建教师的生命史

与一个朋友相约喝茶,携了刚收到的一本书——台湾杨茂秀教授的《好教师是自己找的》。兴之酣处,居然开始了诵读此书。

因为刚收到书,还来不及翻阅。于是按着顺序开始诵读,从序言开始。朴素的文字啊,居然瞬间就扣动我们的心扉。我,一个教师,读过大量教育专著;朋友,一个教育边缘人——一个接受学校教育的孩子的父亲,偶尔翻阅家庭教育专著。这样两个不同职业、不同阅读背景的人,为同一本教育书籍而感动,甚至落泪。

让我们湿了眼睛的是书中第一个故事《唐老师手上的大花手环》:一个叫阿龙的五年级孩子是唐老师暗暗讨厌的孩子,学习非常迟缓。他母亲过世,父亲工作太忙,对他照顾不周。阿龙一直脏兮兮的,身上有股怪味。唐老师觉得他很“不可爱”,甚至犯愁不知道到学期结束时该怎么给他写评语。圣诞节那天,孩子们都给唐老师准备了包装精美的礼物,只有阿龙送给老师的是用黄色牛皮纸袋装的礼物,里面是一只旧塑料手环和一瓶便宜香水。孩子们看到后都笑话起阿龙来。唐老师见状,立刻戴上手环并洒了几滴香水,然后很夸张地说:“你们看,这只手环真美丽,香水的气味好高雅!”孩子们很体贴地附和:“好看,好香。”

如果没有后来唐老师的眼泪,或许很多人读到这里都会觉得唐老师是个非常美好的老师。但事实上,唐老师自己知道“真美丽、好高雅”不是真心的,甚至全班孩子们都知道。但只有那个迟钝的阿龙不知道。阿龙真以为唐老师觉得手环美丽、香水高雅,所以这个平时不敢多话的孩子在那天放学后挨近了唐老师,小声说:“唐老师,你闻起来是我妈妈的味道。她的手环戴在你的手上也很好看,很像我妈妈的手。我很高兴你喜欢我送的礼物。”

阿龙高兴地离开了教室,唐老师却忍不住哭了,跪下来祈求上天的谅解。

这些忏悔的眼泪啊,让我和朋友齐齐落泪!心疼一个纯净的孩子,感动于一个善良且愿意追悔自己言行的老师。这忏悔的背后,是一个好教师怎样的情意?她汗颜自己施舍性质的赞美,她愧疚于孩子的愉快,她自责对孩子的不喜欢⋯⋯

之后,孩子们觉得唐老师像变了一个人。她对大家都很好,尤其对阿龙,孩子们都觉得“她像他的妈妈”。阿龙之后“进步神速,情绪平稳,喜欢帮助人”,若干年后以第一名的成绩大学毕业。后来,他邀请唐老师主持他的婚礼。唐老师戴着那只旧手环去了,坐在他妈妈该坐的位置上。

唐老师成为了那些孩子们的好老师,当然也一定成为了以后的孩子们的好老师。对于阿龙来说,唐老师更是一个最好的老师。

而仔细回味这个故事,到底是谁成全了谁呢?阿龙从此成为了一个好孩子,唐老师从此成为了一个好老师。而这个“好老师”,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呢?跟阿龙的误会有关?还是纯粹是唐老师自己瞬间的顿悟?

如果你去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定能在故事中找到答案。

诵读此书,印象深刻的还有作者的自序《我们是小孩,又不是大人》。就这个篇名,便值得一再回味。“我们是小孩,又不是大人”,大概所有的孩子都这么抗议过、表达过,或者无声地念叨过。可是,我们在意了么?大多数的我们——不管是教师还是父母,总是以“成人”的标准在要求孩子们,我们是否时时刻刻提醒着自己:他们只是“小孩”?

杨茂秀教授说:“小(下转第页)(上接第页)孩怎么没有变成善于学习的人呢?我想,就是因为太多人都处心积虑想要教他,却忘了给他自己选择、自己活动、自己去体验成功与失败的机会。”这段话,或许与皮亚杰“英雄所见略同”:“把一样东西教给人家,有时是剥夺那个人自己发现那东西的机会。”试问自己,我们是不是太急于“教会”孩子们了?我们是不是等不及孩子们自己去发现?

《好老师是自己找的》一书中收集了很多令人感觉温暖的教育故事,当然,也有一些让人感觉无比沉重的故事。无论是怎样的故事,杨茂秀教授都坚持:“教育从业人员需要一些故事,将他的童年经验整合起来,作为他从事教学、关怀伦理的基础。”的确,故事也许是属于别人的,但是如果我们认同,它就可以跟我们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我们需要用故事去建构我们的生命史。如果在我们的教学中一点故事都没有,那我们的教育生命一定非常苍白。

杨茂秀教授认为:“老师在叙事中的声音,直接表达出他内心的关照。故事也以象征的手法,把抽象的理念具体表达出来。老师的故事,可以将老师这个行业最深层的生命点燃。不管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不管是正面、负面,都是点燃成长光芒的火星儿。”诚然如是。别人的教育故事值得我们聆听并铭记,自己的教育故事值得我们记录并与他人分享。把有意义的教育故事收集起来并加以剖析,然后与更多教师分享,会不会成为很好的教师成长的培训课程?我们的教育会不会有另外一种更美好更温情的氛围?

一起来读《好老师是自己找的》里面的故事吧,也一起来记录并与他人分享我们自己的教育故事吧⋯⋯

(作者单位:常熟市石梅小学

江苏苏州215500)

篇5:我的教育,我的生命彩虹

标题:我的教育,我的生命彩虹

单位:曙光乡渔塘小学

作者:张从志

联系电话:***

我的教育,我的生命彩虹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的小学的老师。那时候,家乡还没有通公路,每家每户还是非常的贫穷,从上学那天起,我就看着班主任蒯老师穿着膝盖带补丁、裤脚缝了边的裤子,每天匆匆忙忙来给我们上课,中午哪怕抽出一点时间,也要跑到学校旁边的自留地里去侍弄一番,更不用说晚上放学了。我们这边刚出校门,他就扛着锄头下地干活了,尽管如此辛勤忙碌,他的家也是村子里穷得数一数二的人家。不过对于我们,蒯老师却是极其负责的,过了农忙时节,他就没有了休息日,一心一意地教我们学知识。俗话说得好:“家有三斗粮,不当孩子王”,在我幼小的年龄里,这句话简直根深蒂固,看看贫穷劳累的蒯老师,不就是“孩子王”的真实缩影吗?我下定决心:等我长大了,一定不当老师!

中学毕业填报考志愿的时候,父母坐在一起,经过认真仔细的研究,决定让我考师范学校,就是这样我选择了自己最讨厌的职业。

跨进师范的大门,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块黑的大理石上镶金的一行大字“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北京师范大学校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什么意思呢?我当时是懵懂的,就是觉得那么了不起的教育家,说的这是什么话呀,心和草有什么关系?怎么还相提并论了?学校发了专用的本子,每个本面上都印着校长的题字:“学高为师,身正是范”,这句听着挺舒服,是夸老师的嘛。

然而十年后的今天,当我走过了教育生涯中这段比较漫长的旅程,才真正的悟出了这两句话中深刻的内涵。“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先生,把一个真正的人民教师的形象,用这寥寥几字描述得酣畅淋漓。为人师者,从事的是爱的职业,播种爱也收获爱,在这样的付出与收获中,纯洁了灵魂,净化了人格,更收获了幸福。

我幸福,因为我是一名教师,每天迎着灿烂的朝霞上班去,披着闪烁的星斗下班回,这样的忙碌是幸福的。孩子的笑脸是花呀,当他们绽开笑容,亲切的问我一声“老师好”的时候,心底就自然会涌起幸福的涟漪;我骄傲,也同样因为我是一名教师,当孩子们捧着重点大学的入取通知书,来看我这个小学教师的时候,我心底又会荡起成功的涟漪。我想,不是一名人民教师,永远也不会体验到这样的幸福与骄傲吧?

曾经,我是喊着:“学高为师,身正是范”,喊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样崇高的口号走上这三尺讲台、这方寸沃土的,那时候的我想做参天的白杨,想做补天的彩石,想让我的教育生涯灿烂而又辉煌;然而十年后的今天,我却只想做一棵平凡的小草、一粒铺路的沙石,让我的生命变得扎实而又坦荡。因为这十年来的教育工作,让我真正明白了我曾经喊过的那两句口号的内涵,让我懂得了什么才是真正的老师,让我明白了作为一名教师,真正的成功是什么——那就是在这三尺讲台,在这方寸之地,栽下一棵棵树苗,并且让他们绽放出朵朵奇葩!如果问我工作中积累的最大经验是什么,对于我只有一个字:爱,用爱心待人待事待工作,满腔热忱,会使一颗心纯净起来,坦荡起来,更会快乐起

来。如果问我工作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那么还是一个字“爱”,从领导、同事到孩子,我收获的爱是何其的多!我是在爱的包围中成长起来的。

全国优秀教师霍懋征老师把教师的职业说成是“爱的教育”。83岁的霍老师从教60年,只用了6个字来概括教师职业:“光荣、艰巨,幸福”。为了教育事业,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毕业的她选择了做一名小学教师,呕心沥血,自己献身教育不说,因为忘我工作,因为文革中保护老干部的子女,失去了自己的一双儿女,可是她却说自己没做什么大事,只是做了人民教师应该做的事而已,温家宝总理亲切为她题词:“把爱献给教育的人!”她说教育事业虽然辛苦,但却是最光荣最幸福。

是的,我深深的感受到了,并且从最初的厌恶到真诚的爱上了我的教师职业!因为我真正的明白了“教师”这两个字的内涵——一群平凡的人,从事着不平凡的事业,站在不平凡的岗位上,用红烛一样的光芒,带给孩子们别样的春天!“教师的事业,用爱铸造用爱诠释用爱成就!我为什么选择了教师职业?无奈;什么是我最大的幸福?做一名教师;怎样做一名好教师?有爱心!以前别人问我这三个问题的时候,我总是避而不答,因为我不知如何回答。今天再回答这三个问题,却毫不犹豫句句道出心声。

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人民教师啊,比你做红烛不为过,喻你为春蚕还嫌轻,叫我如何不爱我的教师职业!

教育部部长周济给了教师职业最崇高的定义:“各行各业中最为敬业最为奉献的一支队伍!”的确,正如我所教过的初三班的一位家长说的:只有教师这一职业,才是最愿意把自己所有的知识毫无保留的奉献并且乐在其中的„„.今天,再次回顾当初父母为我做出的这一无奈的抉择,我觉得自己是多么的幸运和幸福,以心温暖霜花重现露珠,以爱擦亮混沌的窗口,可以看见雨后的彩虹,而我的教师职业就是我人生中最为绚丽的彩虹!

篇6: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

当我踏进教室的时候,他正捧着一本漫画书看得津津有味呢!看到我进了教室,他赶忙把漫画书藏了起来。我心里稍有不快,但装作没有看到,径直走到小肖后面的小朱同学那儿停住,俯下身来对小朱说:“这一次在小老师的帮助下学得怎样?哇,对了那么多!看来你第二轮结对子活动又要夺冠了呀……”

就在这一通闲言闲语把小肖的注意力引过来的时候,我偏过脸来问小肖:“你看小朱通过参加结对子活动进步这么大,你要不要来试试看呢?”

小肖报以一笑,摇了摇头。

我不死心,站到小肖边上耐心询问他:“为什么不想参加?是怕题目太难吗?是觉得太累吗?还是担心错太多没有面子?”

“我爸爸每天都在家给我复习,没必要了。”

正当我想要向小肖解释这个活动有什么好处的时候,脑子里忽然蹦出一句话:强扭的瓜不甜。这句话给我泼了一盆凉水,让头脑发热的我冷静了下来。是啊,本来这个活动就是基于自愿原则,希望能提起孩子们复习阶段低落的学习兴趣。如果我强迫要求小肖参加,反而起到了反作用。不如等待合适的时机,再劝说他。

抱着遗憾,我走出了教室。

第二节课,我让已经结对子的孩子可以下位置聚在一起学习,这样一来,小肖就孤零零的一个人,无事可做了。我把他单独叫过来,先不坦明心意,让他在我面前默写一些词语。待我批完他订正以后,我故作可惜地对他说:“要是你参加这次活动,一定能胜出。”

我瞥了一眼,小肖不置可否。

于是我把脸凑过去,悄悄地对他说:“其实第二轮活动我增加了一个变数,我希望找一个同学亲自辅导,然后让这个同学混进去参加,看看是我辅导的好还是同学们辅导的好。这是个秘密,你能帮我保守吗?”

小肖不假思索地点了点头。

在赢得小肖的信任基础上,我进一步打动他:“你愿意成为这个同学,帮助老师吗?”

小肖想了一会儿,终于轻轻地点了点头。

这个轻微的点头动作仿佛是敲响喜庆的安塞腰鼓的第一锤,我拍了拍小肖的肩膀给他一个充满信心的微笑,万里长征踏出了第一步!

然而课后,当我踏出教室的一刻,我接到了小肖母亲的电话,小肖母亲通知我说孩子下学期要转回老家去。那一瞬间,我竟然有些怅然若失……

不管孩子转回老家读书的原因究竟是什么,但是我和小肖半年的缘分可能到此为止了,面对刚刚有起色的小肖即将转学,我到底是喜还是悲呢?但愿小肖在老家的学校,能遇到一位帮得了他的老师,不让刚刚飞起的风筝跌落。我也倍加希望天下的老师,能够不忘初心,把握住短短的几年缘分,成为影响孩子生命的重要他人。

作者|徐文强

篇7:我的教育故事

回顾我三年的教育生涯,我看到的是深深浅浅的脚印,大脚印是我的,小脚印是孩子们的,脚印里隐藏着故事,诉说着真情,蕴含着心灵的慰藉,更记录着孩子们与我一齐跌跌撞撞却又踏踏实实蓬勃成长的点点滴滴。

第一次认认真真扫描了班上五十八张童稚无邪的面孔后,我心底里在说:“孩子们如此可爱,他们一切的调皮捣蛋都能够被原谅了!”孩子们似乎听见了我内心的声音,竟用各种办法挑战我的承诺,有孩子几次作呕装病,歇斯底里吵着要妈妈;有孩子满腹委屈地对着电话那头的爸爸说:“爸爸,你说过养我到二十岁的,为什么此刻就要我读书”有孩子对着外面的雨丝语出惊人:“教师,外面下的雨是妈妈想我留的眼泪,你让我回家吧!”女孩子们叽叽喳喳曾聚在一齐密谋找校长要退学,男孩子调皮打闹竟导致受伤,性子冲的孩子爱出手打人,性子倔的像犟牛似的孩子吵着要公平······整个班的孩子个个聪明伶俐、古灵精怪,却又个个是不好惹的孙悟空。此时,回忆起这些逝去的岁月,竟觉得每一个孩子都在我眼前活灵活现,我的脸上挂着的是幸福的笑容,当时的焦虑与担忧已经荡然无存。确实,因年幼无知而犯错是多么平常!作为教师,帮忙每一个年幼的生命从无知走向有知又是多么幸福!

我用心地教导孩子们,期望他们能长大能懂事,但有时候又忍不住想抓住他们的懵懂无知,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密密麻麻的时间的针脚里,咀嚼孩子们成长的点滴竟让我感觉如此温暖,如此欢喜!

篇8:我的教育故事

对他的第一印象是在军训时,他因表现突出而被选入表演方队,但也意味着军训结束后还得留在学校训练。其他同学或多或少流露出些许不情愿,只有这个已经被晒得黑黑的小男孩很豪迈,又有些故作潇洒地说:“没关系,我愿意,反正我在家也没事做”。就这句配合老师工作的话,让我对他有了好感,这是一个愿意主动向老师示好的学生,但我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孩子这句话背后隐藏的伤痛。

开学后,课堂上的他很活跃,老师一有问题提出,他却不经过任何思考,总凭自己无谓的直觉脱口而出说出答案,可惜十有八九是错的,甚至是不着边际的。当我一一摇头,他立马流露出懊恼、沮丧、无助、焦虑,甚至怯怯的复杂情绪。懊恼、沮丧是因为回答错了,怯怯是害怕因此被老师批评,估计以前有过答错而被批评的经历,所以那么怕受到老师的打击。而无助和焦虑是急于表现自己但不成功的心情。我意识到这孩子是块“璞玉”,也许初中时没有得到过老师的肯定,但这并没有泯灭他求知的欲望,没有泯灭他参与集体活动的热情,我不能挫伤这孩子脆弱内心,必须得好好呵护这孩子。

课后,我查询了他的学籍,果然,孩子登记的家庭信息栏中只有父亲的信息,母亲一栏空缺。我立即家访,了解到孩子背后的伤痛:母亲在生下他不久后,抛弃他而去;父亲老实木讷,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有爷爷、姑妈关照,但有代沟,缺少和孩子的交流;孩子平时脾气不显山露水,但骨子里有些戾气, 初中阶段师生关系并不和谐。

接触过很多单亲家庭的孩子,像他那样努力向上,尽力忘却内心的伤痛,尽力活得阳光的不多。随后,我悄悄地利用班级老师“碰头会”,首先分析了这孩子的情况,然后汇总这孩子在各科课堂上的表现情况,最后约定,利用“信任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来支撑这孩子课堂发言的信心,尽一切可能对他给予肯定,等一个月后,他找回自信时再点拨他答题的方法技巧, 绝不冒险轻易触及一切伤害他内心的事情。

接下来的一个月,只要他回答,我都做到耐心倾听,绝不轻易否定,总面带微笑不断地给他提示,哪怕为了他的这一个问题,耗时再多,哪怕完不成预定的教学任务。这期间,我总和任课老师保持联系,多肯定这孩子的积极性以及积极回答问题对班级气氛活跃的有效影响,慢慢的,任课老师也喜欢上了他,接受了课上不按常理出牌的他。

一个月后,我开始和他谈心,谈谈课堂上怎样思考可以更准确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课后如何向老师请教,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慢慢地,他开始有了思考。老师提问后,无法清晰理解问题的情况下,他会进一步询问这问题的内涵,在弄懂题目后再回答,不再盲目抢答。因为各科任课老师的鼓励,期中考试, 除了语文、英语这两门科目外,他其他的科目都很优秀。

成绩有了进步,并不意味着万事大吉。缺少母爱的他简单、敏感,不擅长人际交往。所以,他有任何问题时,我总是让自己克制,保持冷静和平和之心,暖暖地谈心,想以此来潜移默化来影响改变他的人际处理方式。慢慢地,他不那么急躁了;慢慢地,他脸上的笑容更阳光了,是真正的阳光;慢慢地, 他身上的问题变少了;慢慢地,他不再“单打独斗”了,他能经常和同学讨论问题了。

凭借他自己的努力,他的语文和英语成绩由起初的一窍不通到渐有起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开始,他不但三科能名列前茅,选修必修几乎能够门门考A。经过一个学年的成长,他开始冷静、稳重,平和的内心在脸上全然反映出来了。

上一篇: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下一篇:2024年度理论学习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