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

2024-05-08

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通用8篇)

篇1: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

东南大学建筑学考研经验总结

2015东南大学考研建筑历史及理论方向初试第一

东大2015年考研qq群339605878,有许多讲的不详细的地方大家可以互相交流。

先说一下我自己的情况英语58,政治78,建筑历史114,快题130。

一、选学校。

既然大家决定考东大,那就是对东大有一定了解的,我也就不细说了。附图:

二、选专业

1、建筑设计vs历史vs技术

就东大来讲,建筑设计、历史、技术初试考试题目都是相同的,唯一区别就是建筑技术的快题设计有一个技术的必选题目,就改革后13、14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每次第四个技术题目都是最容易得分的,建筑技术专业的快题分数给的相对会高一点,所以如果选择建筑技术专业快题会不容易挂。而且考建筑技术的建筑学的学生会少一些,多是跨专业的。三个专业考试难易不同,研究方向不同,但是毕业证书是一样的。具体看大家对自己未来的定位和职业规划。

2、学硕vs专硕

除了修学年份不同、专硕原来越傲娇以外,我对于专硕学硕区别没有太了解,详情请咨询其他学长学姐。

三、各科复习方法

1、英语

那些英语打小就是提分科目,四六级一次性高分通过的大神就直接不用看了。我呢四级低分飘过,六级直到毕业都是稳定在330,一战考研英语50,二战58。

关于单词,我自己的复习方法,就是把十年真题的阅读每一篇都单面打印在A4纸上,然后把里面不认识的单词全部标记下来并且标号,然后在背面按号码把单词意思记下来。记忆一遍之后回去复习时把想不起意思的单词用不同颜色的笔标记下来,几遍之后那些最五颜六色的单词就是你最应该重点记的。在第一遍整理单词时我用的是《新航道:考研英语度真题记单词》,这样节约很多查单词的时间,那些书上没有的单词再自己去查。

关于阅读理解的题目解析,自己要善于总结,因为所有的题目问的方式,所有的选项的错误的点都在几种类型之下。个人推荐张剑老师的真题解析。

别的题目,像完形填空,我考试时直接一路19个C最后一个A选下来的,全程不用一分钟。像新题型、翻译我没有特别的复习方法,就只是做了真题。

关于作文,小作文不需要出彩一定要格式什么的对,符合题目要求。大作文模板很重要,基础不好的同学现场发挥的话一定会是初中作文水平。到复习最后十几天的时候,我大小作文的模板才定下来,也不用去背,就把考试的答题卡多复印几份,每天早晚两遍先抄写默写。这样还可以规范书写,一定要规整。我写到最后,基本上就是哪个单词在哪一行的哪个位置都是固定的。

2、政治

政治13、14年的考试差很多,13年辅导书压中题目很少,而14年就肖秀荣一家就大题命中好几个,这样的话大家的第二卷的分数基本上就和任汝芬、肖秀荣两位老师的最后四套卷的命中率成正比,当然在你二卷写满、条理清晰的前提下。

关于选择题,《红宝书》《肖秀荣1500题》九月份红宝书出来以后开始复习,基本上是三轮。一轮复习,看一章红宝书做这一章的题目;二轮复习,做一章的题目看一章的红宝书;三轮复习,就做题然后错误的不理解的地方再找书。重要的一点复习方法是,《1500题》上所有的选项不要填上去,在旁边另找一张纸写选项,然后把错误的用符号标记出来。同一轮复习用同一种符号,下一轮换另一种符号,这样你在最后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自己错的次数,而且可以了解是因为记忆而做错还是因为理解上而出错。等到最后差不多一个月的时候最后四套八套卷什么的出来以后,就可以重点背诵试卷的大题,用上面的选择题检测自己,查缺补漏。最后一周的时间每天拿出半个小时吧《1500》的答案写上去,这时候大部分题目连看都不用看直接可以写出答案,这样不仅在最后系统知识点而且还可以增加信心。

3、建筑史

《外国建筑简史》、《中国建筑史》、《西方近现代建筑史》前两本是重中之重,我在开始复习之前把从1990年到2013年建筑史试卷的所有题目所涉及的考点用自己最不可能用到的颜色的笔在书上标记出来(填空、画图、简答),重要的是要标记上上哪一年考的。这样在你复习的时候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些是重要的考试点、哪些是记忆类的考试点现在已经不可能考到了。正是做了这项工作,我发现名词解释能考的已经全部都考过了,所以我就很是心虚的没有复习这一块,果然13年建筑史考试改革就没有名词解释了,当然这是在复习时间不够用的情况下。而且这样标记了以后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有些图或者知识点很重要却一直没有考过,比如13年的卡比多广场。

诸葛静和汪晓茜老师的PPT非常重要,多看几遍是必须的。尤其是汪晓茜老师的ppt的文字的内容,概括性非常强,简短又容易记忆。

13、14年建筑史考试的题目大多来自两位老师的ppt。

建筑史的图特别重要,论述题目也是要图文并茂的,所以个人觉得不要等到最后一个月的时候画图,要在开始复习时就边复习边画。还有一点是同济大学建筑史考试的试卷也很重要,13、14年东大的填空题就有几个空是之前同济大学的原题。

4、快题

①题型A(分析+设计)

先推荐《建构文化研究》、《现代建筑:一部批判的历史》,当然这两本书对建筑史考试也很重要,之所以放在这里是出于快题第一题。这有利于大家理解分清在建筑史上重要的建筑师、建筑思想。虽然《建构文化研究》是以每个建筑师从建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但是对于我们了解建筑史上的重要建筑很有帮助。

关于葛明老师,对于13、14年的考生来说,夸张点讲不是所有了解葛明老师的同学都考上了,但是那些不了解葛明老师的都没有考上。13年建筑史“体积法”、14年快题“结构法”,还有“不定形法”没有考。

A题我个人觉得分析难于设计,因为你只要能够分析到正确的点上,不可能在设计上出很大的出入。

②题型B(平面功能)

题型改革两年,B题每年都让人出乎意料。目前大家能做到的就是出过什么题目就练习什么题目,比如13年考剖透视,14年考生大都在剖透视、轴测、剖轴测上下了很大功夫,然后14年一个影剧院,选择该题的大都得分不高。

现在的情况是考试内容没有定式,不要跟在13、14年的题目后面走,而是要在这个点上去看自己所欠缺的是什么。13年是透视不会画还是在空间上根本没有在考试时间内看出剖到的楼梯是剪刀梯?14年是影剧院从来没有接触过还是在学校期间做过影剧院的作业也没有办法在考试时看出该题考点?就现在是四月份来讲,个人觉得15年的考生应该打好基础,好的方法就是去研究东大本科阶段的课程设计的任务书,去分析东大的优秀作业。

③题型C(总平面设计)在练习的时候很多同学对于总平面这一题目最为忽视,有时候拖到最后就剩半个小时画总平面,个人觉得相当危险。想一想,四个题目中只有总平面这一题目是确定的就是要考大家的总平面的掌握,是最容易拿到一个稳定的高分数的,我每次练习包括考试的时候都是先拿出两个小时来做总平面这一题目,把所有的点都表达清楚(立意、道路、主入口、间距、规范、绿化、广场、停车场)。先做总平面这一题也是因为该题目根本不存在不会做这一说法,不像第一题光想康的那建筑叫什么名字就够烦躁的,而且每次总平这一题目先做完了,心里会觉得踏实些。

平常练习的话,强烈强烈推荐一注考试的场地设计作图,可以把耿长孚老师的那本参考书里的图复印下来多多描几遍。而且网上可以下载到耿长孚老师的场地设计作图的教学视频。

④题型D(技术必选题)

对于技术的同学该题目必选,考前准备是必须的。对于设计和历史的同学来说也一定要准备,因为四个题目你不能保证你前三个题目都会做,多个选择,多条出路。

考试之前我自己也没有准备过第四题的内容(当然一直心心念着要准备要准备,但是最后总是没有时间),但是我看到影剧院时就果断弃之,选择第四题了。虽然没有准备过,但是学校里做过宾馆也做过高层,消防距离、消防前室面积和宽度都是还记得的。所以学生作业时候学习的基础知识是相当重要的。

四、考研心态

在考研道路上,心态是很重要的,而且有一个融洽的考研复习环境至关重要。在一个复习小组里面有的同学混论坛、各大考研qq群会很活跃这类同学善于收集资料,第一时间内掌握最新动态;有的同学各种人生大道理,一副知心大姐的形象负责稳定军心;当然要是有幸有的同学天生逗逼难自弃的话,那整个考研过程会相当欢乐。大家多多交流,相互帮助,这样用不了多久就会考上研究生,找到好工作;升职加薪,出任主创;当上合伙人,迎娶(变身)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

四、如果你在东大准备考试

1、自习室 我是在前工院复习的每天晚上10:30关门,每周六上午会有雅思考试,该天就当做休息。中山院一楼有通宵教室。个人不推荐疲劳战术,每天8:00-10:30的时间相当够用了。

2、生活上

如果能够借到东大学生的学生卡当然最好了,吃饭、喝水就都解决了,充值是在东大南门进入左手边第一栋楼的一楼的尽头。如果借不到学生卡,南门和东门出去也有蛮多地方可以吃饭的,打水的话中山院东边的那栋楼三楼有热水可以免费接。

3、快题周

网上有东大本校生贩卖快题周名额的2000到5000不等,有那闲钱等考上了请学姐吃点好的。快题周一般在11月份左右,到时候建筑班的学生出国的、工作的、不想画的会有很多学生找人帮他们画;还有很多景观的美妹子找建筑学的帮忙画快题的,能找到本校的学生给他们画可以得到老师打的分数。要是找不到本校生,大家到时候一起画只是没有分数而已。

4、考试报名

虽然原则上不接受外地学生在南京考试,但是报名时基本没有人在乎你来自哪里。已经毕业了同学的可以开在南京的工作证明以防万一,在校的同学可以在自己的学校也报一个名以防万一。

至于考研需不需要报辅导班问题,个人觉得还是必要报一个,毕竟报班会有更多人一起交流,考研之路就是大家一起交流学习的过程!之前大家都报的东联考研还是不错的,比较专业~~大家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适当选择。

东联考研

2014.4.5

篇2: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

人数

方向 考试科目 备注

081302 建筑设计及

其理论

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

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①101 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 英语一 或 203 日语 复试科目:515 建筑设计

(快题)与方法

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

与方法

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

计理论与方法 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 ④503 建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参考书目

外国建筑史参考书目:

《历史-建筑-历史——外国古代建筑史简编》,刘先觉等编著,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4,第2章5、6节,第3章第2、3、4、5节;

《外国建筑史(19世纪末叶以前)》(第3版),陈志华著,中国

355 建筑学基础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第2、3、4、5篇,第6篇第16章;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第二版),罗小未主编,第2、3、5、6

章;

《外国建筑历史图说(古代——十八世纪)》,罗小未等编,同

济大学出版社,2005;中国建筑史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第6版),潘谷西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08;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第3版),李德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以下部分:1城市规划学科的的形成、发展及主要理论;2城市规划的任务、体系及与其他规划的关系;3城市总体规划、详细规划的内容与方法,城市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的主要内容;建筑技术:

《建筑物理》(第2版),柳孝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重点考试内容为各篇基础知识章节;

《大跨建筑结构构思与结构造型》,梅季魁等,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年12月,第2、3章;

《建筑构造设计》,杨维菊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07,上册1-7章全部,下册第8章建筑物的防潮防水构造,第10章维护结构保温与隔热构造。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中国建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

713

《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古代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筑工业出版社;

2010

专业代码、名称及研究方向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081301 建筑历史与理论

01 中国古代建筑史和园林研究 02 东方建筑研究

03 现代建筑理论与外国建筑史研究

04 中国近现代建筑研究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复试科目:513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建筑历史与理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081302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01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2 公共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03 居住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04 节能与生态建筑设计理论与方法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复试科目:515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建筑设计(快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题)

081303 城市规划与设计

①101 政治理论(含法律硕士)②201 英语(含法律硕士)或

01 城乡规划理论与方法

(含法律硕士)203 日语③713 中外建筑与城市建设史④503 建

02 城市化与城乡空间发展

筑设计基础(快题,6小时)

03 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 04 城乡规划技术与方法

(快题)城市规划设计复试科目:516

参考书目

科目代码

科目名

参考书目

《中国建筑史》(第五版)潘谷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建筑史》(19世纪以前)

中外建

陈志华,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近现代建筑史》,同济、清华、东大、天大合编,筑与城

713

市建设

建筑史》(多卷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外国城市建设史》沈玉麟,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城市建设史》董鉴鸿,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中国古代

设计表

《景观建筑学》约翰.西蒙(美),建工出版社;《室内设计师手册》高祥生,建工出版

502

现(6小

时)

建筑历

中外建筑史教材,现代建筑理论,遗产保护相关法律与文件,各种建筑历史与理论刊

513

史与理

物,近年一级和核心刊物建筑历史与理论论文,中外城市建设史教材。

篇3:重庆大学建筑学考研

关键词:就业压力,考研学生,压力源,影响因素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考研成了大学生缓解就业压力和谋求个人发展的重要选择。 调查显示, 大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 近几年更是达到了高峰, 部分高校大学生考研比例达到80%左右, 有的院系、专业甚至高达90%。 据国家人事部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超过600万。 到2015年, 我国高校毕业生则达到了749万人。 由于考研学生的不断增加, 每年研究生录取比例有限, 这必然给考研学生带来巨大心理压力。

1.研究目的及设计

对当代考研大学生所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看哪些因素是影响考研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原因。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宁波大学2016年考研学生200名作为研究被试, 发放问卷200份, 被试中男女生各100名。 回收有效问卷194份, 问卷回收率为97%, 其中男生96份, 女生98份。 研究工具为《考研大学生心理压力量表 》。

2.研究结果及讨论

调查结果发现, 仅有26.80%的学生基本没有紧张感, 在这当中, 女生没有紧张感的人数较少, 说明考研的女生男生更有心理压力;有轻微紧张感的学生达到42.78%, 有将近30%的学生属于严重紧张型。

将抽样学生所选的导致其产生心理压力的各种心理压力源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所得结果如下表1中所示:

从表1中不难看出,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

3.影响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因素分析

从上述研究结果中不难发现, 导致考研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主要压力源包括就业问题、父母期望、学业问题及家庭问题等。 (1) 就业问题。 对于绝大多数毕业生来说, 就业是他们首要面对的问题。 对于影响大学生就业率的因素, 从客观上讲, 现今社会, 由于高校连年扩招, 毕业人数激增, 社会竞争加剧, 本科生供过于求, 找不到工作的大学生比比皆是;从主观方面说:自身期望值过高和实践能力弱是都是导致就业难的重要原因。 (2) 父母期望。 在考研大军中, 有部分学生考研并非完全出于个人自愿, 而是来自于家庭的压力和期望。 部分学生来自贫困山区和贫困家庭, 他们家长外出打工挣钱负担儿女上大学。 他们在家人的深切期盼中走上考研这条路, 这必将给他们极大的心理压力。 (3) 学业问题。 有些学生认为自己在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够深入, 希望通过考研继续更加深入地学习, 期待在学术上有所建树, 希望考研以继续深造, 但与此同时又担心自己所学知识不够扎实, 在考研当中会受阻, 难免产生焦虑、紧张心理。

除上述原因之外, 导致学生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还包括家庭条件, 名校情结、群体效应等。 总体而言, 调查结果发现, 就业压力、父母期望、学业压力成为导致考研学生心理压力的三大主要原因。 如何有效缓解考研学生的心理压力呢? (1) 树立正确考研观。 考研学生要正确认识到考研并非回避就业压力的方法, 而只是增加知识储备、 提高自身竞争力的出路而已。 (2) 正确处理各方压力。 (3) 增强自身实践能力。 在就业过程中, 招人单位要求的不仅是学生的理论知识, 更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能力。 考研学生希望通过考研增加理论知识储备这个出发点是好的, 但不能把所有希望都放在这里, 而忽略自身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吴秀霞.高校毕业生心态透视与压力原因分析.2008, S1:123-125.

[2]赵红, 张平, 段功香.考研学生心理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的研究.护理研究, 2009.1, 第23卷:215-216.

[3]周红萍, 高晓芳.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研究.2008 (2) , 第10卷 (第2期) :212-213.

篇4:大学生成功考研特征简析

关键词:河南大学;成功考研;明星宿舍

随着高等院校的逐年扩招,大学生的数量急剧上升,就业环境也日趋严峻,这促使在校大学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因此,考研就成了毕业生的一条重要途径。

一、大学生成功考研特征分析的重要性

大学生考研是个复杂的问题,不管从考研动机、考研环境、考研准备、考研过程、心理素质等哪一方面,对于考研学生来讲都是关键点,无论哪个点上出了问题,他们都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以往相关考研或如何考研的文献比较集中,但是对于成功考研案例的关注较少,所以对于成功考研学生的特征进行实例分析就更具有了实效性。

二、大学生成功考研的实例分析

成功考研是多少考研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如果一个宿舍都能考上研究生则更是令人称奇。2013年4月,河南大学民生学院传来喜讯,2013届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549宿舍6名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这是民生学院前所未有的。在“全民考研”的时代,该宿舍也一跃成为河南大学学生心目中的“最牛考研寝室”。现以该宿舍6位女生为例进行分析。

1.考研动机

2009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这6位女生大多来自农村家庭,在考研这个问题上,影响她们的因素有来自个人的、教师的、朋友的,还有家庭的。6个家庭对孩子选择考研这条道路都是全力支持,在填报学校和专业的时候,她们结合自己的兴趣爱好、专业的发展前景和各自复习的进展等情况,报考了浙江师范大学、河南大学等高校,她们对所学专业比较感兴趣,认为本科阶段所学的专业知识还远远不够,想继续学习深造。由此可以看出,她们之所以要考研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是理性的。

2.考研准备

2012年5月,辅导员教师请来2008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考取研究生的学生,为2009级的学弟、学妹做考研指导。不论从学习方法、报考注意事项,还是生活习惯等方面,只要是学妹或学弟提出来的问题,他们都毫无保留一一解答。6位女生在这样的鼓励和氛围影响下,在大三学期就集体投入到了考研的备战之中,并为自己制订了详细的考研计划及时间安排,早上5点多起床,复习到晚上11点多,即使在寒冷的冬天,依然坚持这个作息时间。厚厚的复习资料被各种颜色的笔迹涂满。谈及整个考研过程,她们说:“不辛苦是假的,虽没有高考那般压力,但想到要为自己的人生再作一次拼搏,我们充满了干劲!”

三、考研环境

环境,不外于大环境与小环境。大环境可以大到民生学院,小环境可以小到一个宿舍。民生学院是“全国最具活力和影响力10强独立学院”“河南考生心目中最理想的高校”“河南成长发展最快的院校”“全国先进独立学院”,学院数年来坚持定期举办考研经验交流会,通过前辈帮扶后辈,使宝贵的考研经验一届一届传承下去。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还组织了一支有能力、团结向上的班委会,他们及各科课代表能与任课教师积极配合,抓好日常的考勤和课堂纪律,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这6名女生,在大学四年中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获得了奖学金和各种荣誉证书,在班级活动方面也都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她们不但学习成绩好,思想上也要求进步,在大一入校不久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最后在毕业的时候都以正式党员的身份进入到了更高一级的学府。6个人在备战考研的道路上也遇到过挫折,但都相互鼓励坚持了下来。

4.综合素质

张进瑜同学,在学习上很有方法,善于把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罗列成知识网,她也经常和大家讨论一些学习方法,如何将一本厚厚的书读懂、读透,看到一个知识点就能串联出很多相关的点,这种方便记忆与理解的方法使大家受益匪浅。王丽坤同学,在宿舍里是比较勤奋的女孩子,每天早上她负责叫室友起床,督促大家学习,这样即使宿舍里有想偷懒懈怠的,在她的带动下也会赶紧收心好好学习,就这样大家形成了很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并一直保持到考研结束。郭林芳同学,一入校就立志考研,她把收集、整理的资料,拿出来和室友分享。张飒、杨艳芳的英语不太好,每周她俩互相出试卷,考察对方的单词记忆情况。

考研期间,每天晚上回到寝室,6人还要玩“政治接龙”游戏,也就是一人背一条政治概念,这样既能强化自己当天所背的内容,又能相互提醒不漏掉某个知识点。备考是单调、枯燥的,6名女生并没有因为考研而放弃运动。每天下午4点,她们准时到运动场,打乒乓球、羽毛球或排球。运动1个小时,再返回自习室自习。张寒露说:“考研考的是专业知识,更是心理素质。”做真题、预测题时常常会出现错误一片的现象,有的学生因此垂头丧气,她们则是通过运动来放松心情,调整状态。在这样一个洋溢着友爱、和谐的寝室里,她们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最终共同实现了考研目标。

考研对于大学生来讲,可以说是又一次的高考,也是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考验,比耐力、比学习能力、比应变能力、比协作能力等。能够成功考研的学生,可以说他们无论是在学习的投入方面、身心状态的调整方面,还是意志力的掌控方面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才最终走向成功。

篇5:同济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体会

跨专业——对设计专业的无限向往萌生惊险一跃的念头,像很多投奔建筑的同学一样,我打小放下的绘画梦想迟迟未能熄灭。一句“画画没意思”让我成为了一名纯粹的理工男,怀着对发动机的向往就读了机械学院的能源类专业,然后就发现阴差阳错的高考强大坑爹的一面——专业细分之后我读的是暖通空调,其他被分出来的专业与发动机也相去甚远。由而浑浑噩噩四年,期间自然也没能筹备到转专业的资本。之后毕业了,从事绿色建筑咨询的工作,单位在郊区,租金低廉,房间朝南,外带大阳台;工作不算辛苦,无需加班,甚至有些安逸。因为是国有企业,大家相处地都很愉快,常有聚餐或者体育赛事的福利,但总感觉少了什么,总希望生活能够与众不同,总希望自己的能力能够得到完全的发挥,总觉得不该按部就班地去做践行文档的道路,于是想着:考吧,是时候出发向前了。

自然先学画画,对此并不陌生,一直很好奇建筑速写那种独特气质的来源,模仿却难得其韵。初学时,为了克服拿笔的心理障碍,我狠着心临摹照片,国家地理的图够漂亮,艰难的临摹自然有了一份兴趣和快慰。报了海上艺号手绘的课程后,我跳过了素描的部分直接开始了建筑绘画,最早是练线条,是个颇见功底的活,听说有些院校的建筑系排线得练两年...除此之外,我在建筑学方面的积累也少的可怜,毕竟身处垃圾建筑满大街的中国,毕竟平常的生活里缺少对空间的关注,竟然从未对这些庞然大物提起过兴趣。最囧的一次,手绘班老师在课上让画手绘,要求随意发挥,我竟画了个欧式的小房子,门廊用的形式在现在看起来近似于帆拱,也算是历史上的结构奇迹,结果被老师嘲笑不已。看来,开发商对欧式的亲睐,它的影子事实上也存在非专业的民众身上。就是这样,我在 “一穷二白”的状态下起步,在海上艺号老师的指导下开始陷入到对于方盒子们特有美感的迷茫状态之中。

旁听史论课程最后成了太美妙的一次经历,原本分不清欧式中巴洛克与新古典区别的我一边在历史书中找到对应,又在卢永毅老师的课程上逐渐明晰了其发展脉络,现代建筑也仿若历经沧桑之后的自然成果,其不再面目可憎。有了一点甜,便会更加努力地吸吮。王受之先生的建筑史乃至设计史也是相当生动的课程,最有意思的是里面会有和卢老师不相一致的观点,由此可见到这种历史解读一定程度的主观和多元。另外,通过阅读《建筑师》杂志,很多细节逐渐漂亮鲜活起来,无论是对路斯的讨论还是对贝伦斯的剖析都仿佛让这些大师再度复活。历史以别样的姿态自述,实在美不胜收,而对建筑学的理解也因此变得更富有角度。随着了解一天天变得丰满,兴趣与看待的方式由此变得更加成熟,对于所谓的建筑观,彼时也开始有了模糊的概念。

从未有过像快题这样快节奏的经历,在本专业“养老”四年,最让人纠结的还是时间限制,三小时的题目常常一画就是一整天,好在之前上了海上艺号的手绘班,在手绘方面做了积累,时间都花在方案上了。毕竟初学建筑毫无概念,最可怕的莫过于不知道好的建筑究竟应该是怎样。缺少标准,缺少常识,还缺少方法。如何理解建筑成为那段时间最困扰的事情,为此在海上艺号老师的要求下我在文远楼做过实测,在C楼蹲过点,揣摩过B楼,测绘出平面后,研究过平面图纸与实际空间的对应。读建筑评论也是那时的必修,印象最深的有马清运的父亲住宅,最为佩服的是墙体的构造形式,简单普通的建筑材料产生了别样却也和谐的建筑外观;还有刘家琨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稳健的体量和粗犷的外表一下子让我领略了现代建筑的美,入口以及流线的别样处理让人感叹其匠心独运的细致。不过最有帮助的还是卢老师的课,那些对于建筑大师及其代表作品的专题解析,让我获得不少阅读建筑的视角和方法。路斯的缪勒住宅算是其中最为特别的了,毫不起眼的外表之中竟藏有多变而个性鲜明的空间。这点直到后来读了一篇名为“七个住宅的剖面路径研究”的论文,才让我领略这种空间设计的强大之处。

略懂空间之前,每每挣扎于游离在门外的状态,偶尔瞥见一眼门内的精彩便会雀跃不已,现在回想,这种状态也许是最好的,可以耽于一根筋似的傻学。此时便会感受到另外一种魅力,就会需要一些宁静的力量,所以像《空间组合论》这种早期国内大师的作品便足够感人。整本书的阅读方式还是蛮有趣的,开篇部分虽然是枯燥抽象的文字,但后篇占据整书大部分的就是图示说明了。彭一刚老前辈的线稿非常精彩,精准而自如,内容虽基础却能受用很久。欣赏着这些严谨而自然的美,连抄绘他的图示都成为了一种乐趣。更多的基础方面学习来自《建筑概论》,组合论中的部分内容在这本书中得到了更多的解释,结构与空间,空间与尺度...学习快题之后,这些体会就会更加深刻。之后因为考试改革的缘故(2012年考研第一次由历史与理论改成建筑基础的综合科目)又读了构造、建物、节能等,都能有所获益。所以,也许要多亏了同济突如其来的改革,我对于建筑的理解才会更为全面自信。

快题自11年5月份始是就报了海上艺号快题班,在老师的指导下几乎一直在练的,从最初的不堪入目到后来技法的稳定成熟,积攒下来的量估计不下80张。相关的笔记也堆得厚厚的一摞。唯一的感慨是快题在快题之外,每一次的突破都不会是在对快题本身的研究上,随着量的增多,快题的表达乃至读题解题会自然而然地成熟起来。对节能、对构造、对物理的学习则会增添别样的理解角度,做法也会丰富。设计是富有创造力的活动,但是谈创新,先得有积累。

考研结束后的一段时间,随着导师做了次课程设计,是与大四学生同堂的联合设计,旧城区更新的项目。与著名的同级本科生共事甚感压力,好在有强势的也有随和,个人觉得后是者更为成熟的设计态度,毕竟团队作战,要懂得什么时候妥协。所以过程还算顺利,R的模型表达能力和速度都让我震撼;S的小空间做的相当别致精彩,让我对本科生的设计能力有了深刻印象;Z的总体协调能力怎么看都极具领导气质,却谦虚得一塌糊涂;而两个随和的美国人Stephen和Ashwin总是鼓励我们,对我这个一口烂英语的半调子尤其有耐心。拼死拼活最后总算赶出了成果,不糟糕也不牛叉,第一次的课程设计以此谢幕,不算遗憾。

篇6: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考研复习历程

Master of Architecture

四方手绘(昆明)昆工建筑考研快题助教老师

2016年建筑快题设计130分第一名

一位画图很细腻的学姐

时隔一年,回忆整个考研历程无论成功与失败我都觉得很值得。因为这是一段非常充实的时光,为了回到自己家乡而奋斗,为了读研的梦想而奋斗。无论之前怎么样,对于考昆工的学子来说,现在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上,坚持到底,持之以恒,相信会有美好的结果。以下是我考研时的计划方法,很开森和大家分享。

快题设计

4—6月份对于方案的积累,临摹大师作品,主要是一些小体量建筑(2000——3000㎡),以及练习效果图,理解特色空间设计。7——8月参加昆明四方手绘快题培训班,会学习到对各种地形的应对能力,系统提高出图速度,以及下载优秀快题设计方案学习。9——12月,每周画一幅快题,找四方老师进行评图或者研友互相进行评图(评图很重要,找出问题会有很大提高),同时这段时期也要多积累方案,多看建筑设计书籍比如《建筑学报》、《中国当代建筑》、《中国当代建筑大系》。12.1——12.14总结自己排版、分析图、设计说明,形成自己风格。12.15——12.25自行组织一次模拟快题考试。大概就是这样啦!其实关键是坚持到底的决心,按照计划有条不紊的复习就可以!

建筑学基础

4——6相关建筑书籍过一遍,注意理清逻辑抓住重点,不要死扣细节,整理自己笔记,参考前辈笔记,形成相关知识框架体系,容易记忆。7——9研究真题,自己做一遍,了解近两年考题,把握考察方向。同时过第二遍书,由于昆理工并没有明确规定考查范围,建议建筑历史、建筑物理、建筑力学、构造、城市规划、规范都要看。以及对五大师相关书籍也都看熟,近两年考的比较多。10——12过第三遍书,查缺补漏,整理简化笔记。12.1——12.14背诵已整理简化的笔记,12.15——12.25自行组织一次模拟建筑学基础考试。

英语

4——6月份每天背诵4小时英语单词,我用的是何凯文考研英语系列(大家随意)。将必考词汇突破全书背两遍,仔细阅读例句,可以提高句子阅读能力。7——9背单词,做历年真题,研究各种题型。10——12过第二遍历年真题,积累好的句子,进行背诵。12月前期整理背诵自己的作文模板,12后期进行一次模拟考试。

政治

看对自己要求,需要高分的话,四月就可以开始。我是8月份开始的。8——9月过政治大纲《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看视屏。10——11月背诵《风中劲草》、做《肖秀荣1000题》12月各各机构会出押题试卷,我背诵了《肖秀荣四套卷》,留一套进行考前模拟。

最后

篇7: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考研心得

由于一些准备考研的学弟学妹们的需求,我总结了一下复习经验与大家分享,首先声明的是啊,我这些东西就只适合一些人,高手就看着乐呵乐呵吧,咱也是菜鸟级别的。

英语:

考研英语和四六级不一样,考的方向也不同,经常给你下陷阱。2010年的考研英语让我汗颜,英语单词是基础,必须每天都要夯实。

单词:首先核心词汇3300,俞敏洪那本书就可以,49个单元,好好规划,网上有一个17天搞定GRE的计划表,可以参考那个。利用碎时间去背,贵在反 复,反反复复的,一词多义,考研一般不会考常用的词义,考的都是偏意。你可以结合历年真题来背诵,有本新航道的书,把所有年份的真题整理好了,然后把单词 摘出来,可以看那个。直到考试前一天都要一直背诵单词,切不可背过就觉得可以记住了。

阅读:我参加了王若平的启航春季班,觉得没啥用,他就是给你讲讲基础,基础不好的人觉得他老牛了,其实不然。他主张划句子成分,剖析长难句,刚开始觉得挺 好,后来发现很耽误阅读速度。后来在网上下了宫东风的阅读分析音频,对于以前几年的分析很准,但是从这两年的出题思路来看,已经越来越不适用了。

我是考试之前加了一个群,一个好心的考研狂人开的,他给大家指导作文,免费的,他桀骜不驯抨击考研班和考研制度。他是从管卫东的高联辅导那里分析出一套属 于自己的东西。做阅读一定不要掺加个人思想,完全客观。什么意思?就是答案一定在原文里找,原文没说的你一定不要去选。例如:什么动物能捉到耗子?主观思 维里那一定是猫,但是原文里写的是猪。明知道这是错的,但是你是在考试,是用文章来分析解答问题。

这种思维需要一段时间的锻炼,一旦适应了百发百中。我是考试前1个月才知道的,和之前复习思维完全不同,所以有点乱了。大家不要把题目分成各种类型,不要学宫东风的思维,但是可以听听解闷。

平时做什么阅读?真题3遍那是必须的,我最起码做了8遍了,看见题就知道答案了,有点儿恶心了。真题11月份开始做,别做太快了,留最近2年的题考试前来 模拟,真题是稀缺资源,大家都知道。为了保持每天都学英语,你买2本阅读足够了,每天4篇,掐时间做。我之前听雷哥说他是8分钟一篇,我试了,我不行,做 不到。我15分钟一篇掐时间做的,这样准确率能保证。

书呢我做了很多,但是难度来看,张剑出的150篇很难,很有挑战,5个选项我经常错3个。人大的那本书很好,但是难度很低。星火的难度不大但是很偏,词汇量也很大。个人觉得市面上的书难以和真题媲美,所以买2本意思意思就行,就是保持感觉,切勿刨根问底死扣答案。

作文:估计第一次考研的 10个有8个不知道作文如何写。网络上的作文模板切勿直接

背下来套用,肯定低分。小作文就那么几种,今年考得是notice,第一次考,我还好看过,直接 就写了。小作文就直接背模板。大作文,这个很有说道。也是那个群里学习到的,可是那个群散了。我自己看了不下6套作文书了,自己做模板,但是做的实在不怎 么样。后来经过指点发现,其实只要一个模板就好。这个大家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考试的时候作文是唯一一个可以抓得到的分,这平时就要下苦功夫了。我这次 得以通过,作文帮了很大的忙。

PS:考英语先写作文,速度40分钟内解决2个作文。我先答阅读后来实在是没有感觉,后面的那个人答作文写在纸上啪啪啪地很吵我。我后来也开始写作文了,我作文勾抹了答得不好,大家一定要写的干净好看。然后完型完全放弃了,对于那些基础好的,就好好写,我基础不好,直接10个B,10个A可以保证3分。然 后就是阅读,保证1小时20分钟的时间,这个必须要认真答不要求快,每个控制在15分钟——20分钟内,太慢太快都不好。然后是新题型,这个就不多说了,如果实在不会的话,就把字数最多的那个段:假如是C,全选C保证2分。翻译就是平时的功夫了。

政治:

考完试我发现政治班的作用很少,但是大家自己学政治是很恶心的一件事情,很枯燥。如果家庭条件还可以建议报一个基础+冲刺,大家一起听课还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老师也很幽默。我是赶上了改革,加了近代史和法律基础和思想品德。很恶心。

红宝书,考试大纲指导分析。这本书很枯燥,但是答案的70%都在这里。大家一定要仔细看,我的血淋淋的实践证明了,得小题者得天下,小题一定要认真,大题 很难拉出档次来,考试的时候大家都写的满满的。小题需要平时的巩固。把政治当小说看就好了,其实考研科目里最喜欢复习的就是政治,就是看书,反复看一点都 不累。至于做题,陈先奎陈大仙的2000题,千万不要做,太细了,没用。看看序列2就足够了。

考试前的一个月,市面上疯狂的出售大量的模拟卷。推荐大家去知识宝库下载电子版,只要市面上有的,网友们就会上传,但是你们一定要认真地回复啊,要不然没 有金币就不能下载了。我把市面上有的考试模拟卷全做了,大概有10几套吧,还有20天20题,那个大家就看吧,就那么回事。

PS:政治主要背的是方向,不是死记硬背。比如哲学方面几个基本方法,列的清清楚楚的大家就把框架弄好然后背下来,剩下的很多话都是自己胡诌的。知道的知识点全都写好了,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题干问你问的是什么,让你用辩证法来分析,你不能用其他的来分析,否则就0分了。

专业课

我考的是历史方向,刘松茯的外建史图说,侯幼彬的中建史图说。决定 7 月份来工大复习,顺便报班。工大这里最靠谱的是师兄推荐的巅峰建筑学社,每年有一半考上的都是他们的学员,不多说了像是做广告似的。近20 年的工大真题,摸出老师的一些出题规律,例如中建史的出题思路和外建史的考试重点,考点会重复出现,但是形式不同,比如应县木塔,今年考画图题,明年考简答,后年考名词解释,说不定那种形式。学习历史一直不是一件应该死记硬背的事情,而是需要通过对于整体时间流线,各时期风格特点,各建筑与各时

期特点如何呼应等多种关系。通过总结建筑历史的共性和个性,将知识融会贯通,自然而然的形成一套体系,而非死记硬背,使得复习可以事倍功半。

(三)快题

我是先找快题临摹,确定的风格,再练习的速度。我觉得大家在刚开始练习的时候一定不要干掐点,到点就不练了,这样你永远都练习不好一套快题。后来暑假前去了哈尔滨,找了一圈考研补课班,大部分都是教手绘的,后来通过学姐介绍找到工大师兄开的巅峰建筑学社,两个老师教的很有套路,狠抓方案的同时提供诸多采分点和应试技巧,比如如何设计透视图,如何配色,如何能体现建筑深度等等。正好赶上哈工大的快题设计周,也是郑老师和金老师两个人讲的,看到了工大本科的快题,也觉得他们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心里有点小小的自信。

建议开始的时候不要太着急练速度,而是要完整的画一套,画到不能再画了,形成自己的风格,说到风格,很多地方的建筑手绘风格一致,排版一致,上色也差不多,你说这样的快题老师批卷一看,能好么?都是克隆出来的,两位老师的观点一致,就是设计自己的独特的风格,在他们把控下来设计自己风格,所以这个班里出来的学生,没一个画的相似的,这也防止雷同低分卷。我前期画一套要8~10个小时,后期一般是做设计1h,线稿和墨线2.5h,颜色1h,零零碎碎的0.5h,5个小时就能画完了。就是熟能生巧,到后期拿出一只马克笔就能不用思考的把全篇需要这个颜色的都画完。

到12月冲刺的时候,我回到本校,但是依旧每周定时参加工大巅峰的网络辅导课,保持状态,考试发挥的很好,135分,也算是超高分档了。

篇8:大学生考研思考

近几年, 社会对高素质、高层次人才的求急剧上升, 随之而来的则是一场“考研风席卷中国大江南北所有高校, “考研热”持续升温。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考研热”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1978年我国恢复高考至今, 20余年来我国的经济与科技文化事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尤其是近几年, 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国家对高等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加大, 普通高校的招生扩招幅度一年比一年大。伴随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是高新技术产业的迅猛发展, 那些高、精、尖的技术则需要大量高学历的技术人才来开发。此外, 每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的迅速递增也造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这样, 由于大学教育的逐步发展所造成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社会就业形势严峻所产生的压力以及知识经济时代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都将促使人们去追求高学历。

由此可见, 大学生考研热的确是一个现实, 是一种需要引起普遍关注的教育现象, 也是需要认真加以研究的重要问题。

1 考研热出现的原因

1.1 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的重视

江泽民同志指出:“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百万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百万计的专门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人才资源的优势, 关系到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研究生教育是立足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主要途径, 肩负着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高素质、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重任, 是我国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可以说, 国家对研究生教育给予了高度重视。

1.2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社会对高层次人才需求也不断增加。对于大学本科毕业生来说, 如果不继续深造, 不成为高素质、创造性专门人才, 就不能满足知识经济对人才的需求, 就会时刻有危机感和落伍感。如果经过研究生阶段的深入、系统的学习, 获得研究生学历, 就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的天平上增加砝码。

1.3 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待遇的提高

为满足社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 国家也加大了研究生培养的力度。从1999年以来, 不断扩招, 这为本科生提供了更多深造的机会。因此对广大应届本科毕业生来说, 考取研究生并非可望不可及的事情。现在研究生教育还没有同本科生教育那样全面实行收费制度, 而是不断提高助学金待遇。这基本上能够解决基本生活费问题。另外, 通过申请各种类型的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形式, 基本上能够缓解经济上的困难, 这对顺利完成学业创造了条件。

1.4 在校大学生有非常有利的考研条件

相对在职人员来说, 在校大学生有有利的学习环境:他们有专门老师进行指导, 并有机会参加考前培训;有固定的教室、图书馆等学习场所;有学校领导的支持, 包括专业设置、调整、课时安排等;没有工作和家庭的压力, 有充足的学习时间和精力;考研同学间彼此帮助、鼓励和竞争, 有良好的考研气氛。这些良好的外部条件, 是在校大学生独享, 而在职考研者所无法具备的。

1.5 严峻的就业形势

我国高等教育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高速发展, 人才的存量资源已大大增长。过去政府机关和国有大型企业单位长期以来是接收大学本科生的主渠道。但近几年来, 政府机构大幅度精简, 事业单位和国有大中型企业减员增效, 对毕业生的吸纳量在不断减少。再加上, 从2000届毕业生开始, 由毕业派遣证改为毕业报到证, 这无疑进一步将毕业生推向了市场, 增加了就业难度。可以说, 报考研究生人数的增加, 其实就是分配难的侧面反映。对此一些大学生, 只好选择考研这种途径延缓进入就业市场。

1.6 有利于个人发展

社会的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高级专业人才, 不提高水平, 没有真才实学, 就会落伍, 甚至可能被淘汰。面临市场经济与知识经济的挑战, 许多大学生深感没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用的专业技能以及较高的学历, 难以成为复合型人才, 故而不能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正是基于这样的分析和认识, 大学生成材的愿望越来越强烈, 新一轮“读书成才热”逐渐兴起。大学生们认为读研究生可以多学知识, 更有利于个人在事业上取得成功。

1.7 可以重新选择你喜欢的专业

有很多大学生在上本科时因为对各种专业的认识非常有限, 造成很多学生认为现实中的专业和他们当初的认识完全不一样, 所以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考研可以使自己有机会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而选择考研。

综合上面这些因素, 大学生根据自身的经验与体会进行推理和判断, 权衡利弊, 最后就形成考研是比较理想的选择的认知。大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 “考研热”现象的出现是一种必然。

2 考研热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考研已经是当今大多数大学生的第一选择, 而且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各种具有更高知识储备的人才, 考研热的出现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但是在考研热出现的同时, 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 如果大学生和相关部门对此认识不清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1) 考研是为学位而不是为学问。

有些人把考研仅仅当作个人命运的赌注, 当作“敲门砖”。由于考研目的不明确、不端正, 导致考研虽“热”但学术却“冷”, 未能水涨船高地随着考研人数和录取名额的增多而相应提高我国研究生教育的学术层次。

(2)

大学里考研成风, 不少考研者缺课、逃课现象严重, 组织纪律涣散, 敷衍课程, 学业偏废, 导致本科教学质量下降, 干扰了正常的教学秩序, 尤其直接影响到大三、大四的正常教学和毕业设计、毕业论文的完成, 进而影响到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

(3) “考研热”带来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研究生培养规模快速增长, 但研究生培养条件和培养制度的改善却未跟上, 研究生教育和管理滞后, 科研经费不足, 学习生活条件较差的状况比较严重, 课程设置存在着与现实脱钩的现象, 研究生教育质量下降。

(4) 热门专业趋之若鹜, 冷门专业乏人问津, 造成人才结构的失衡。

许多研究生毕业后并不能人尽其材, 人才高消费加剧供需矛盾, 造成人才资源浪费, 许多人尽管拿到了学位, 但创新能力不强, 社会适应能力差, 有的还学非所用, 总之是偏离了国家培养研究生的目的, 甚至也违背了他们当年考研的初衷。

(5) 部分考研学生认为准备时间越长越好。

在大学校园里, 从来就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信念坚定:一定要考上研究生!因此这些同学早早地就开始准备, 从一开始进入大三, 大二甚至于大一就开始未雨绸缪了。 他们认为, 考研准备越早, 时间越长, 胜算也就越大。其实, 就笔者及周围人的切身体验证实, 这是一种认识上的误区。

准备时间过长, 既容易过早进入疲劳期, 又不利于知识的扩充。充分、高效的考研复习与准备时间的长短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正所谓“效率就是生命”, 在最短的时间里高效率地完成学习任务, 这也是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相反, 长时间的准备会导致过早地进入疲劳期, 而到了考前的11月、12月份, 若正处于疲劳期或恢复期, 那么之前的努力就要大打折扣了。

3 讨论

由于各种原因使得考研热现象的出现, 针对其中凸显的问题, 各方面都应尽力处理好考研过程中的各种细节。

首先, 大学生应该确立正确的考研动机, 与家庭成员协商好, 取得家庭的全面支持, 处理好考研与就业的关系, 提高承压能力。

其次, 教育者在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 还要重视其思想道德教育, 培养他们务实、勤奋、吃苦的精神, 帮助学生建立积极的学习动机, 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择业观。

摘要:当今世界, 知识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人力资源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 近几年全国报考研究生的人数保持了持续的增长。不管是因为顺应时代潮流, 成为拔尖创新人才, 占领教育体系的高端, 还是为了实现个人梦想、缓解就业压力, 绝大多数大学生会在本科阶段决定参加到考研大军中来。

关键词:大学生,考研,考研热

参考文献

[1]窦震海.考研VS就业———浅析当前大学生的考研误区[J].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7.

上一篇:大干一百天下一篇:样板房保洁工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