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2024-05-13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通用8篇)

篇1: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例谈演示技能在科学教学中的运用

【摘要】

“演示”是较早就出现的一种辅助课堂教学的手段,由于它符合这一认知规律:从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再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因此受到了许多教育家的推崇和教学一线教师的运用。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媒体进入教学领域,不仅对改革教学方法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使演示的内容更趋于多样化和生动化,为演示教学开拓了新的领域。

【关键词】 演示技能

科学教学

实验探究

作为以小学生探究为主阵地的小学科学课堂,虽然在课堂教学中学习的知识是间接经验,但是仍然需要感性认识做基础。他们的这种认识,一方面源于生活,另一方面源于学习,如通过观察我们教师演示直观材料或由他们亲自参加实验、实践等活动而获得的。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若教师只凭抽象性的语言,不管你描述的如何的光鲜、如何的天花乱坠,远不如形象的刺激物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所产生的知觉那样鲜明、具体和深刻。再则,“语言信息”只能激活左脑,“形象信息”只能激活右脑,为了孩子们的思维得到全方位的发展,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演绎好演示技能。

什么是演示技能呢?

一、演示技能的涵义

演示技能是教师进行实际表演和示范操作,运用实物、样品、标本、模型、图表、幻灯片、计算机软件,以及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归纳的方式,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使其获得知识,训练操作技能,培养观察、思维能力的一类教学行为。

在我们的科学教学中,若能正确运用好演示技能,能起到以下之功效:

其一, 通过运用感性材料,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从而帮助其理解科学这门学科中的抽象知识,起到“百闻不如一见”的功效; 其二,恰如其分的应用好演示实验,不仅生动了我们的课堂教学,更为突出的优势能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即所谓的动手能力;

其三,40分钟的课堂,滔滔不绝的输灌科学知识给小学生,不仅疲劳了学生、累了教师,更局限了学生的思维。正确应用好演示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和思维能力,开发学生潜能,减轻学习的疲劳程度,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

那么,科学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教学演示技能?我将应用课堂教学实例谈谈自己的浅见。

二、演示技能的运用

回顾这些年来的科学教学,以下一些演示技能常被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的。

(一)实物、标本、模型的演示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实物、标本和模型的演示,无非是为了方便学生充分感知教学内容所反映的主要事物,了解其形态和结构的基本特征,获得对有关事物的直接的感性认识。这类演示在科学教学中可谓比比皆是。

例1.在教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八课“自行车上的简单机械”时,为了方便学生对本单元所学简单机械做个系统全面的总结。我找了一俩自行车放到了科学探究室的讲台前,让学生零距离的观察自行车上的链条、齿轮;踩动踏板,研究一下“齿轮转动的快慢于齿轮大小的关系”;并找一找自行车上都有哪些前面学到过的简单机械。这样的实物演示不仅省去了枯燥的讲解,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得到了充分的激发。

例2.在教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的身体”时,涉及到了运动、呼吸、血液循环、消化等系统。这些系统虽然每个人都有,但绝大部分器官处于身体内部,认识起来比较的抽象。假如没有模型辅助我们的教学,对于我们的教学对象——小学生来说,要清晰的了解自身身体结构是非常困难的。因此,在教学第2课“骨骼、关节、肌肉”中最好有人体骨骼模型,第3课“运动起来会怎样

(一)”中需要用到呼吸系统模型,以及后面的三课教学均用到相应的消化系统模型、牙齿模型等等。虽然也可以选择出示图片的方式进行教学,但图片没有模型立体性强,且方便拆卸,方便学生认知组装。故而,模型演示在教学中也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手段。

例3.在教学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时,由于把各种昆虫捉到课堂里进行教学不切实际,但又要让学生对昆虫奇特的身体构造有具体、形象的感知,怎么办呢?我选择采取展示标本的方式,如蝴蝶标本、飞蛾标本等等,让学生通过观察标本,来发现它们的奇特之处。

以上三个教学实例,分别运用了实物、模型和标本三类演示技能。它们在科学课堂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演示手段也较为直观。除此以外,为了方便数据统计、概念总结等等,还经常应用到图表演示于科学课堂教学。

(二)图表的演示

图表是科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它们不但直观,而且使用起来灵活方便。一般包括两类:一类是正规的印刷挂图,一类是教师自制的简略图、设计图、结构图、分类图、表格图等。

新课程下的小学科学教材,与之相匹配的印刷挂图少之又少,通常利用自制图表进行演示教学的几率更大些。

如在教学三(上)第四单元第一课 “水”时,为了暴露学生有关水的前概念,教材设计了填写网状图的环节(如图一)。教学中我并未选择多媒体展示此网状图,而是选择绘制在纸上粘贴于黑板。同时鼓励学生知道哪方面的就上来粘贴哪方面,如此一来,即降低了填写此网状图的难度,又避免由教师一手操作多媒体而剥夺学生学习的主动权。

图一

又如,在四(下)“降水量的测量”这课中,教师引领学生经历“利用雨量器测量降水量”,并用柱状图统计“一个月降水量”情况。经过三年级的教学,学生对于文字记录已比较熟练,从四年级开始加入了统计教学。因此,在学生记录下一个月的降水量情况后,我选择一份记录单,进行柱状图绘制演示(如图二)。即明了,又能培养学生统计数据于图表的科学素养。利用柱状图进行教学的还有:一天中阳光下影子的变化、一天中气温的变化、光的强弱与温度的关系等等。

图二

图表教学的例子举不胜举。基于科学这门课的特点,我认为在所有演示技能中最为常用的应该是“实验演示”。

(三)实验演示

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科学教学中,学生对于概念和规律的获得,都需要建立在它们的基础之上,以获得具体的、感性的认识,这是他们掌握知识的开端。这里所说的实验演示是指主要由教师操作,并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帮助学生对实验进行观察思考,以达到一定教学目的的实验教学方式。

以五(下)“马铃薯在液体中的沉浮”一课为例,来阐述一下“实验演示”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引领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盐水比清水浮力大,可以使马铃薯浮起来。课伊始,我就设计了这样的环节:

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问:这两个马铃薯一大一小,你觉得它们在液体中是沉还是浮?

生:大的会沉,小的会浮。师:(演示)把大的马铃薯放进装有清水的水槽中,而把小的马铃薯轻放在浓盐水的水槽中。

实验结果显示:果然是大的下沉、小的上浮。学生自鸣得意,认为判断是正确的,同时他们还认为:“物体的沉浮与物体的大小有关”。

师问:确定答案是唯一的吗?于是我又演示了下面的实验:

1.把那两个马铃薯取出同时轻轻放入到装清水的水槽中,结果:大、小马铃薯都沉。2.又轻轻将其放在浓盐水的水槽里,结果:大、小马铃薯都浮。

这样的演示实验引发了学生对自己原有判断的质疑:看来,马铃薯在水中的沉浮与其大小是没有关系的。那么,究竟是什么在影响着马铃薯是沉还是浮呢?

这里的演示实验设计,即省时,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更为下一步“比较两种液体”的探究做了充分的铺垫。

演示实验教学在科学课堂中得到充分应用。有时还可以对学生分组实验和教师演示实验进行调整,以求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四)多媒体演示

多媒体演示是指利用现代化教学媒体进行的教学方式,通常应用的是教学课件。这类演示能使教学内容得到充分表达,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教学“宇宙”单元时,由于它的遥远和神秘,对于学生来说相当抽象。若借助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方便学生对宇宙形成初步认识。如日食、月食的成因、认识星空中的星座、板块运动引发地貌变化等都适合运用多媒体演示辅助教学。

虽然不同的演示技能有不同的特点,教学目的的不同又有不同的演示时机和方法,但在运用演示技能于教学活动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其作用。

三、演示技能的原则

在演示技能的运用中,我总结出以下一些演示原则,只有遵循好这些原则,才能使得我们的演示不会功亏一篑:

(一)目标性

课前必须做到认真选择演示实验和展示的实物或模型,应该明确每一个演示实验的目的。选择的原则是有利于突出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综合等能力;选择的实验能为概念、理论的教学服务。

(二)科学性

既演示物应有足够的尺寸、适宜的亮度、摆放在一定的高度;演示的过程展示要清晰;操作要起到科学的示范作用,如取放地球仪时,始终要有意识的保持地轴指北。

(三)统一性

教师在演示的同时进行必要的讲解或配合讲解进行直观教具、实验等的演示,能使学生视听结合地接受知识,对于提高他们的理解力和巩固知识有重要的作用,更有利于学生左右脑的同时开发。

(四)时序性

即演示要在恰当的时候进行,材料的出示要有时间顺序。教师的演示总有其特殊的目的,特定的时机。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况在适当时机演示,不能提前也不能延后。否则,就达不到演示效果。同时,还该注意当演示结束时,应及时收起材料,以免分散学生注意力。

可以说,演示技能是每位教师,尤其是每位科学教师应具备的教学基本功之一。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实践、积累,才能让演示技能灵活运用于教学,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而推动新课程朝更深、更远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2002年].2.《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师大出版社,[2007年].3.《教学技能大全》高中物理新课程网.2007年第11期.4.沈晓英讲座《科学教师的演示技能》[2009年11月].http://www.yzkx.net/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2403

篇2: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建湖县森达实验学校祁建淮

[内容提要]科学课是以学生的探究活动为中心的,而探究活动又是以科学实验为载体的。本文旨在对实验设计要点的准确把握;对实验材料的精妙设计;如何抓住汇报中的细节深入挖掘;对实验采用全新的评价体系这几个方面进行阐述,促进科学实验更加高效。

[关键词]设计自主化材料结构化交流深入化评价多元化

科学实验既是孩子们科学探究的内容,也是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科学实验的成败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保障。

但是,现实的科学教学,特别是实验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浮华、低效的现象,这已是不争的事实。实验课堂热热闹闹,实验结束后学生却头脑空空。就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实验的特点来准备好实验,指导好实验,发挥出实验应承担的价值,让实验更好地引领着科学探究课堂。我们认为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研究:

一、实验设计自主化

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实验设计是做好实验的前提和基础。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实验的难点,必须要对其操作的注意点一清二楚,胸有成竹。只有自己的设计才是最实用的,才是学生最乐意做的,我们要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让学生认真讨论和改进实验操作的要点,自己探索科学的实验方案,这对于提高科学课教学的效果十分重要。

教师在指导学生实验之前,一定要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如何准备去做这个实验,小组间相互补充,相互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的设计总结提出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这样,学生有了目标就能更好地在实验中前行,在实验中探究获得新知。在设计和总结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

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实验》一课,学生在研究方糖溶解的实验时,我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在小组内说一说:“如果让你做这个实验,你准备怎么做?”你的假设是什么?实验中变化的量是什么?不变的量是什么?这样的实验属于哪种类型的实验?通过组内讨论、组间互评不断完善并出示以下实验要求:1

问题:方糖的溶解与什么有关?

假设:方糖的溶解与水温有关?

实验步骤:①倒两杯等量的热水和冷水。

②将等量的方糖同时放进杯里。

③搅拌同样的次数(或都不搅拌)。

明晰了实验要求,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学生很快就能掌握此类对比实验的特点。

二、实验材料结构化

实验课中一堂课上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的精力也是有限的,我们不能任由学生去无休止的理解、发现。我们必须抓住有限的教学时间,让学生“顿悟”,使课堂效率最优化。此时,“结构性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所在课堂这个认知的环境里,学生面对的是一堆杂乱无章的材料,他们的认知就不会产生。注意力还会分散,而如果学生面对的是一组具有典型结构的材料,他们就会对材料产生兴趣,那么这些材料就会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当学生在琢磨材料与材料之间会存在什么关系的时候,认知就产生了。劳伦斯教授提醒我们:单纯的讲解不会引起学生的认知和思考,必须用材料引领学生的思维。

“结构性材料”是美国兰·本达教授首先提出的:材料的种类、组合以及交给孩子们的次序就是材料的结构。各个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因为材料本身代表着教师的思维,材料的结构性代表着思维的层次性。所以精心选择、巧妙设计的材料一旦出现在孩子面前,就会对孩子产生一种思维冲击,引发学生认知的发生,有时甚至会产生无师自通的效果。现在越来越多的教师在选择材料的同时考虑到了材料的结构性。准备好最精炼的上课材料,并且思考材料出示产次序和步骤,这是我们老师在做课前准备的时候必须要去思考的问题。

特级教师路培琦老师曾经上过一节著名的课——《玩注射器》。课上,他准备的材料非常简单,只有一盆水,两个注射器,一根软管。学生对于这类材料也非

常熟悉,所以前半节课学生自由操作的时候,大多数学生是把注射器放进水里,抽一管水,挤出去,或者抽一管水挤压到软管里面去,没有玩出什么新花样。

随着教学环节的推进,路老师让学生将材料进行组合:将两个注射器用软管连在一起。就这第一连通,学生们的操作就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出现了一些新现象:这边一推,那边就出来了;这边一抽,那过就缩回去了„„咦,这是怎么回事?学生们立刻对新产生的现象发生了兴趣,于是对空气压缩的探究就沿着这个思路进行下去了。在这样的探究中,结构性材料的使用明显增进了学生的理解,促使学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问题,包含的规律,帮助我们从抽象上升到理性。

三、辩论过程深入化

实验的汇报是对实验现象的叙述与总结。在实验汇报中关注细节尤为重要。细节决定成败。在科学研究中,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往往预示着一个重大的发现。一个细节往往能够成就一次动人的探究,萌发一颗创新的种子。而这些刻骨铭心的细节直接得益于教师的引导和学生互动的激情。

在上五年级的《折形状》一课时,同样给了我很大的触动和感发。为了解释棱数越多它的承受力就越大这个科学知识,我依照教材内容,在实验汇报阶段制作了一个统计表格,用算平均数的方法顺利地得出结论:棱数越多,它的承受力越大,通过统计,学生们很容易发现三棱柱、四棱柱、六棱柱的承受力依次增大,圆柱体的承受力最大。

此时,按程序可以算是大功告成,但我并没有就此结束,我让学生们再次观察实验记录表格,结果发现竟然有一条数据是这样的:其中有一个六棱柱承受力(4本书)小于四棱柱的承受力,此时四棱柱的平均承受力是5本书,事实出乎意料,与我们发现的结论根本不同!

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请同学们抓住此意外资源不放,积极引导学生辩论,深入讨论,深究原因。通过同学们的讨论,猜想其中的原因是:有可能是摆放的桌面不水平;有可能是放书的过程中,用力不均匀;也有可能是这份五棱柱的纸在实验前搬运时就已发生了皱褶。根据同学们的猜测,再次用五棱柱进行验证,结果

证明它的承受力确实大于四棱柱。通过这样的细节讨论,我们充分利用了突发性生成资源,不仅解决了学生的困惑,还轻而易举的明白了实验一般要做三次以上的道理。真所谓道理越辩越明。

在这个细微的环节中,教师不只是纠正了认知上的科学性错误,更引发了学生对真理的求索和挑战。更可喜的是,学生在积极的思维历练中再次提升了对科学知识的认识。真正达到了“一英寸宽,一英里深”的效果。

四、实验评价多元化

对实验活动评价的科学与否,不仅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关系着科学课整个实验教学的成败。对学生实验活动的评价应以形成性评价为,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和独创精神。对学生实验活动评价的重点应放在实验的过程和实验技能的掌握上,不能只注重实验结果的正确性。评价更应贯穿于整个实验教学:实验前——以学生的“准备工作”为评价重点;实验中——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的掌握”为评价重点;实验后——以学生“对器材的整理工作”为评价重点。

评价的主体首先要多元化:可以是老师评价,也可以是自我评价,还可以学生互评。实验完成后,让小组自我评价实验的成果,然后再让其他小组评价补充,加以修正。评价的方式也可多样化,可以是物质上的奖励,还可以是口头的认同,老师的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动作,都会给孩子带来莫大的鼓励。

篇3: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热爱观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生来说对大自然中的花草虫鱼、山川田野、一草一木,可能都很熟悉了,因为他们每天都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听、看、闻、摸等方式发现他们喜欢的东西。人们常说“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这也值得老师和孩子们思考,同样的事物在不同时间就有了不同的变化。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这些浅显道理学生是能懂得的,而更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细微之处入手,激发学生热爱、学习科学的激情,让他们乐于探究科学的奥秘,这样他们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科学这门学科,想去探索大自然中的秘密,所以在教学中作为科学教师还要善于引导孩子学会发现,这样他们才会去观察生活,热爱生活,从生活中发现、寻找自己学习的快乐。因此,小学生无论学习哪门功课,首先要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让他们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学生了解观察的重要性后,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可以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比如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第二单元《新的生命》主要教学目标是要学生认知“繁殖是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为了让学生深入、细致地了解这一内容,编者从植物和动物两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证明这个观点。学习这一单元内容时要求学生熟记许多科学名词和概念。如果单凭教师讲解,学生对有关概念可能记忆不会太深刻,但是教师如果能组织学生对有关图片或实物,甚至网络视频进行仔细观察,学生就会加深对这些概念的了解。如在第一课《油菜花开了》和第二课《花的认识》中,有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的概念,虽然教科书配上了一些彩色图片,但对于学生来说,要完整地在头脑中形成这些概念,并能在生活中认识有关花草身上各部分的名称,还是有一定困难的。这时教师就应该深入细致地引导学生观察,如果有条件的话最好能到大自然中结合油菜花、梨花、海棠花、桃花等花朵,这样他们对这些概念的理解比教师讲解会更深刻。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观察,让他们仔细探究实验的具体过程

学习科学离不开具体的实验,因为通过实验学生更能从中认识到各种物质之间的关系和科学对生活的影响,为学生未来探究打下良好的科学基础。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环境》的第一课《种子的发芽实验(一)》,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种凤仙花,已经知道种子发芽需要光、温度、水三个条件。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变换光、温度、水三个条件,让学生反复观察,多次进行对比,认真记录,才能真正得出这个条件对种子发芽过程的影响,从而更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

四、教师还要留心观察学生,选择调整最完美的教学方法

在平时的教学中,学生虽然能理解“观察”的重要性,也能和小组同学进行实验探究,但是由于个人兴趣爱好,有时甚至是当天遇到特殊情况,都可能影响他们的学习。所以作为教师,除了要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实物,预测实验结果,更要善于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对于不同学生要采取不同的引导方法,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以教师讲解代替学生的实验感知。

如教学四年级第一单元《电路出故障了》,学生在实验中针对“电路出故障了”这一问题,除课本上提示的几种原因之外,教师还要引导他们从生活实践中思考,找出更多的原因。验证这些结论时,由于学生自身掌握的技能、经验,家庭环境,有的学生可能操作很顺利,有的可能束手无策,这时教师就应设法引导,特别是在课外实验中除了要教会学生掌握方法,更要注意实验的安全,防止出现意外事故,所以在课堂中教师对学生观察也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观察是他们掌握所有学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观察不仅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还可能预见事物的未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科技人才。

摘要: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会观察是掌握所有学科必备的一项基本技能。观察不仅能透过现象抓住事物本质,还可能预见事物的未来。所以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首先要从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良好的观察习惯,从而增强他们的综合实践能力,进而把他们培养成为未来优秀的科技人才。

关键词:观察,小学科学,教学,作用

参考文献

[1]叶宝生.小学科学教学观察实验设计的依据和方法[J].课程·教材·教法,2013(12).

[2]董国敏,王贵学.小学科学教学中观察能力的培养[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1(5).

篇4: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教学例谈

一、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学好任何事物的前提,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天生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总是觉得这也好玩,那也好玩,喜欢听教师讲解,但自己并不想去探索、去钻研。所以,作为小学科学教师,其任务就是要激起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科学原理,让学生在探究中激起学习兴趣,并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在教学溶解现象这一节课时,教师先进行高锰酸钾和方糖溶于水的实验,让学生事先仔细观察,然后向学生提问,是不是所有的物品都能溶于水中呢?一边问教师一边让学生自己进行如下实验,让学生把自带的一些油、盐、粉笔末和面粉等等放入事先准备的水中,然后让学生自己进行观察并做好实验记录,学生通过亲自做实验找到了正确答案,显得特别兴奋,都对科学的学习十分感兴趣。又如,在教学物体沉浮的实验时,先让学生做木块和石头浮沉实验,先调动起学生对浮沉实验的积极性,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有关死海的故事,然后拿出大小不一的两个鸡蛋,让学生把两个鸡蛋分别放进清水中,并在放大鸡蛋的清水中加入适量的盐并加以搅拌,再让学生观察浮沉的现象。学生观察过后都跃跃欲试,很多同学想到了从家里拿一些水果来做实验。这些实验让学生激起了学习兴趣,更调动了学生自我探索的精神。

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体验探究科学的乐趣

要想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找到自我探索的兴趣,重点就在于教师要摆正自己在教学中的位置,能恰如其分的当好“导演”的角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把学生看成是学习的主人,自己只是课堂教学的总导演,要充分发挥主导的作用,在讲解的时候尽量少讲一点,多给学生进行引导和点拨,不要用在一堂课中牵着学生的鼻子到处走的教条教学法。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思考,多一点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一些进行科学实践的机会,从而多一点体验成功的喜悦。只有学生亲自参与到体验实践活动中去,才能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深刻地理解相关的科学知识,从中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例如,在教学不倒翁的实验演示时,教材中要求进行两组对比实验的操作,从中找到不倒翁不倒的真正秘密,懂得上轻下重的物体是最稳定的规律。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事先把教材稍作改动,先和学生一起来试着制作一个不倒翁,不管学生采用什么方法,什么材质来制作不倒翁,做完后就和学生一起玩,一起研究不倒翁不倒的秘密,在做不倒翁的时候,学生们就会想方设法,寻找能制作出不倒翁的材料来,到底要用怎么样的物品来制作才能让不倒翁不倒呢?如此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思维,也给学生的思维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还能保证学生全体参与,更直观、更形象、更有说服力,课堂结束后,足以让全班同学都能了解不倒翁的由来和不倒的规律。也就是说,学习只是一种能力的培养和构建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信度,让学生勇于成为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探索者。

又如,在教学四年级的科学《浮力》这一节课时,教师可以用提问导入法,问学生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学生们听教师这么一问,就会把平时自己知道的一些答案说出来,如:跟物体的重量有关,还有物体的材料有关等等。见学生这么回答,教师并不要当时就给予学生评价,而是留出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分组来进行实验操作。实验操作完后,再进行交流,这时不同小组的学生就会积极发言,木块在水中是浮起来的,而另一小组会说橡胶泥在水中会沉下去,可是把橡胶泥捏成船后就会浮在水面上了,还有一小组同学则说石头是沉到水底的,为什么不像木块一样上浮起来呢?这时另一小组又传来了笑声,原来是一个学生把自己的一只鞋子放在水盆中了,他看自己的鞋子浮在水面上显得特别开心,虽然这位同学做得不太好,有点过了,但是教师并不要批评他,而应给予一定的表杨,赞许学生敢于探索的学习精神。并帮助这位同学来总结出鞋与石头一样重,石头沉下去了,而鞋却浮在水面上的原因,是因为水的浮力的作用,说明体积大,水对它的浮力就大,体积小,小对它的浮力就小。因此,浮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量、体积、材质等一一相关的。所以在科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们进行科学地实验去证实科学道理,在实验中去进行科学探究,只有这样才是最有意义。

三、发展个性,培养学生创作能力

在小学科学课堂探究教学中,教师要重在发展学生的个性,来培养学生的动手创作能力。尽可能的把课堂的探究活动有意识地向科技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方面发展,让学生留有足够多的探究时间,让学生在大自然中自主地开展探究活动,使探究活动不断得以延续。例如:在对镜子进行研究时,做一个潜望镜和万花筒;在对小灯泡电路进行研究时,做一个小台灯等。或启发学生用科学课所学的知识,利用身边的废旧塑料筒制作出造型美观的垃圾筒,能变废为宝。孩子们的智慧和潜能是无穷的,人人都是小小发明家,教师就要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发现和探究。

总之,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要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学习,养成积极思考问题的习惯,让科学课堂教学变得更有生机,更有生趣。

篇5: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导入方法例谈

广宁县横山镇中心小学

孔令国

邮编:526344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由此可见,课堂教学要讲究导入的艺术。一个精彩的导入,既使学生情趣盎然,又可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让课文教学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精心设计课堂导入非常必要的。下面笔者就小学语文课堂导入的常用方法作初步探讨。

一、设疑导入法。

疑是提出问题,使学生集中注意力听课,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只有一个地球》可这样导入: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这样一句话:“我觉得大家应该同心协力维护这个微小、美丽而脆弱的星球。”他为什么这样形容地球呢?让我们来学习课文找找答案。这种导入巧妙地提出了学习任务,创设出了探求知识的情境。

二、复习旧知导入法。

孔子曰:“温故而知新”在讲授新知识之前,复习已经学过与新知识紧密联系的旧知识,使学生感到新知识并不陌生。例如,在教学《梅花魂》时可这样导入:你能背诵我们已学过的赞美梅花的诗吗?我们知道的梅花有着什么样的精神?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有关梅花的文章——《梅花魂》。这样既复习了已学的知识,又紧密地联系了新授的内容,使知识系统化。这种方法更可广泛地用于第二课时的教学。

如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由于学生以前学过很多关于春天的古诗,我引导他们搞了个五分钟的赛诗会,学生情绪高涨,常常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此时再导入新诗的学习,学生无不跃跃欲试。

学习新知往往离不开旧知。语文教材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虽不如数学新旧知识点之间的联系那么紧密,那么明显,但是它是普遍存在的。只要用心我们就会发现教材之间的联系很多:有的题材相同,有的结构相仿,有的主题相同或相近,有的作者相同等。导入新课时把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可以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

三、趣味导入法。趣味导入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宽松、愉快、和谐的学习氛围有着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方法有:

(一)故事导入。

教师运用一些与课文有紧密联系的科学家或名人的故事、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甚至自己编写的故事导入新课,这样既可引起学生注意,又容易使学生领悟教材的内容。例如,在教学《尊严》这一课时,教师可讲述汉苏武牧羊的故事来导入。

(二)音乐导入。

借助与课文紧密联系的歌曲作为导入途径,这种方法能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又可活跃气氛,让学生在宽松的氛围中学习。例如,在教学《掌声》时,可播放歌曲《掌声响起来》,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听到掌声想起来的心情怎样?再导入新课。

(三)猜谜导入。

小学生特别喜爱猜谜语游戏,教师可把教学内容有关的知识编成谜语导入新课。例如,在教学《画风》时可这样导入:小朋友们,老师让同学们猜一谜语,看谁猜得快?云见它让路,花儿见它低头,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学生猜完谜后再导入新课。

四、创设情境导入法。

在教学中教师采用与课文有关的富有激情的语言、精美的彩图、录像、多媒体课件来导入,使学生受到直接的气氛感染,把学生带到形象、生动情境中。

(一)背景介绍导入

有些课文,由于写作年代较早,内容与学生生活相去甚远,学生感到生疏,难于理解。对于这样的课文,就可以通过介绍背景来导入新课。如《月光曲》一课的导入:同学们,一百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了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一首,叫《月光曲》。像这样的介绍背景式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而且对理解课文的内容都有很大的帮助。

(二)创设情景导入 所谓创设情景导入是指教师用生动的语言,进行直接描绘,或借用幻灯、录音、录像、多媒体辅助教学等手段,创设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或引发学生相应情感体验的情境,使学生在欣赏或情绪感染中就势转入课文学习的一种导入方法。它又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激情渲染导入法 2.悬问设置导入法

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可这样导入:1976年1月8日早9:57,我们敬爱的周总理逝世了,噩耗传来,全国亿万人民沉浸在无比悲痛中,当时,江青反革命集团不许人民悼念总理,但1月11日,总理遗体火化时,人民群众冒着严寒,扶老携幼,挤满了长安街两旁的人行道---下面请同学们观看长安街送总理实况录像。

1、开门见山法

教师的开场白就直接点题,用准确精炼的语言,主动提出一堂课的教学内容,给学生一个整体入微的感觉。在小学语文教材中,不少文章的课题直接或间接地反映文章的主要内容,或点明文章的中心。在教学这类课文时,为了使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表现,教师就要抓住有利时机设计简短、精彩的导语直接揭示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教师可以这样导入:“我们的祖国是美丽的。她有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有壮阔秀美的江河湖泊,还有一望无际的良田沃野。祖国南方的桂林更是以山清水秀的风景闻名于世,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美誉。现在我们一同来领略桂林山水的美好风光。”教师言简易赅,简洁明快的导入吸引了学生的注意,调动了学生学习新课文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把握学习方向。

2、激情渲染导入法

“激情”就是激发学生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俗话说:若要学生动心,教师先要动情。学习新课时,教师要用声情并茂的语言,将学生带入到教学情境中去。如课文《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的导入:1976年1月8日,为人民劳累一生的周总理去世了,他静静地躺在鲜花翠柏中,五星红旗覆盖着他的身躯。1月11日,周总理的遗体要送到八宝山火化。披着黑纱的灵车,缓缓地开过来了,那年冬天特别冷,寒风猛烈地吹着,但是首都几十万人涌上了街头,默默地站在人行道两旁,等待着,等待着灵车开来,他们要向敬爱的周总理告别。因为从今以后,我们再也看不到周总理慈祥的面容,再也听不到总理那亲切的声音了。十里长街到处是白花,就像铺了一层厚厚的白雪,到处都能听到人们在低低地哭泣„„同学们,这是32年前的事情,你们没有经历那让人心碎的时候,但是《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会让我们了解当年的情景„„这段感人至深的导语,会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3、悬问设置导入法

小学生特别具有好奇心,他们阅读课文,往往会对故事发展或人物命运产生一种十分关注的心情,根据学生学习这种心理去设置一些悬念的问题,往往能引起学生学习新课的浓厚兴趣。如课文《惊弓之鸟》的导入: 师:现在空中飞着一只大雁,大家想想用哪些办法能把它打下来? 生:用箭射,用枪打„„

师:你们所用的方法都可以,可是,古时候有个射箭能手更羸,却是只拉弓,不用箭,嗖的一声把这只大雁射下来了,这究竟是什么缘故呢?答案就在课文中。请大家仔细阅读课文,看谁先把答案找到。

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一种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主动认真地读书、思考。值得注意的是,制造悬念要从教材和学生实际出发,如果故弄玄虚,那就失去了悬念的意义,有的甚至会把学生弄糊涂。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悬念式开头是指一堂课的开端,教师设疑布阵,引起悬念,诱发学生求知欲,激发学习兴趣,使之产生迫切的学习欲望。如导入《神奇的克隆》一课时,教师先讲述《西游记》中孙悟空善于变化的神技,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告诉学生孙悟空拔一把毫毛变一群的神话在今天已变成了现实,那就是神奇的——克隆。那么并非神话的高科技“克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此悬念一下牢牢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喜欢孙悟空,现在孙悟空的多变竟与克隆勾连起来,谁不想循此追索下去,探究克隆的方方面面呢?

设疑式导入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目的,或者制造悬念,或者制造一个美好的“圈套”,或者营造一种学习氛围,或者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它既可以是教师的课前的精心设问,也可以是学生面对课题质疑。

4、演示法导入 如何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是这一节课的关键所在。无论是学习兴趣还是学习动机都会对学习产生巨大的动力作用。因此,在每一节课的开始,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来设计巧妙的导语,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他们的学习动机,产生强烈的求知的欲望。如教学《小壁虎借尾巴》一课时,说: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的画像,你们谁认识它?然后出示用水彩画画成的动画形象的小壁虎,尾巴做成活动的,可以摘掉。学生惊喜地回答:“小壁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它是什么样的动物?”学生交流说到它吃苍蝇、蚊子后,教师趁机说:“壁虎虽然不好看,可是它吃苍蝇、蚊子,是人类的朋友。你们看,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了?”学生惊奇地说:“哎呀,断了!”教师马上因势利导:“这只小壁虎的尾巴怎么断的,断了以后又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的《小壁虎借尾巴》讲的就是这只小壁虎尾巴断了以后的事。”学生便迫不及待地读起课文来,并且很快的找到了答案。

5、前后知识联系法

“前后知识联系法”就是指在已学过的旧知识的基础上导入新学知识,从已知的领域转入未知的领域,这种方法的使用关键在教师,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找出新旧知识的衔接点,过渡要自然连贯,既起到调整学生思维方向,又为新课学习创设良好环境的作用;既让学生感到新知识不陌生,又让学生顺利地掌握新知识。“温故”只是手段,而“导入”才是目的。

如:第十册《古诗三首》都是描写春天美丽的景色,为了更好地使学生学习这篇课文的内容,我先让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有关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学生的思维马上活跃起来,想起了《春晓》、《咏柳》等古诗,有的学生还一口气把这几首诗背诵了下来。我因势利导,表扬好的,鼓励差的,向学生提出新的要求,使学生充满活力地进入新课的学习。

6、音乐感染法

播放一首与课文内容有关的歌曲,唤起学生的想象,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记得从前一位教师教《草原》这篇课文时,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第一段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接着用抒发感情的格调描述了内蒙古辽阔的大草原美丽的景象:“那儿的草原一碧千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牧草茂盛,牛肥马壮,繁花似锦,白鸟歌唱„„现在就让我们跟着老舍爷爷一起去风景如画的内蒙古大草原浏览一番„„”这样的导入,使学生神往于内蒙古大草原的景物,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从而对学习这篇文章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篇6:小学数学引导法教学例谈

所谓引导法,即是教师依据学生掌握的知识和解题能力,可以先放手让学生试解一些题,当学生失去思维效能暂时“卡壳”时,教师立即加以点拨指导,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具体做法举例如下:

一、概念教学中的引导

小学数学概念较多,教师应该采用切实有效的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得法。例如在教学质数和合数的概念时,教师可采取以下步骤进行:

1、写出1、5、9、11、12的.约数;

2、分类找出1只有一个约数;5和11两个数各有2个约数;9和12两个数,各有两个以上的约数。确定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5和11是质数;9和12是合数。

3、分析5和11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是质数;9和12除3、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是合数。

4、总结,根据什么判断质数和合数。质数和合数的联系点是“约数”;“1”只有一个约数,所以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二、计算教学中的引导

计算题教学先让学生试做,教师再加以引导,如教学“利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有余数除法的简便计算”时,教师将例题“3600÷500”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计算,结果大部分学生答案是“3600÷500=7……1,由于学生受到有余数除法竖式计算的影响,产生了负迁移,所以大多认为正确,教师让学生验算,引出疑团。

于是教师从现象上分析,余数所处数位是百位,应是100而不是1。把3600划去后面两个0,是表示36个百,余1即是100。从本质上看,被除数和除数都划去两个0,表示它们都缩小100倍,商不变,余数也随着缩小100倍,所以1应该扩大100倍。

三、应用题教学中的引导

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例如教学求平均数的应用题,可这样引导:1、先出准备题:一座钢厂在一个星期里,前3天共炼钢0.48万吨,后4天共炼钢0.78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多少万吨?直接让学习回答。

2、再出示例题:一座钢厂在一个星期里,前3天平均每天炼钢0.16万吨,后4天平均每天炼钢0.195万吨,这一星期平均每天炼钢多少万吨?

3、接着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较:

其一,这两道题相同地方在哪里?不同地方有哪些?其二,让学生独立回答,能不能把下面题转化为上面的题。

篇7: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教学细节”是指发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充满思辨与灵性的课堂场景,它具有独立的教育价值和意义。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某些精彩的教学细节是即时生成并在不经意间消失于教师发现之时,而某些精彩的教学细节却是教师能够在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细节虽小,有时毫不起眼,却是任何一堂成功的课都离不开的闪光点,教师也正是通过对众多细节的把握去影响学生,这样的教育才有可能是成功的。

作为新的基础教育体系中的一门必修课,劳动与技术的课堂正逐步被人们所关注。从一开始的模板式教学,发展至今日的诸多特色课堂,劳动与技术的教师也关注到课堂中的细节,主抓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在此基础上,通过课程与生活的联系,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了培养。

一、正视教学细节,提升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每每遇到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即时生成的细节,往往是扫帚画花——粗枝大叶,马而虎之,没有能够认真加以对待。当被问及原因时,他们总不以为然地轻描淡写,认为这些都是芝麻绿豆似的东西,对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没有任何作用,没有必要去认真对待并仔细揣摩。然而“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看似细枝末节的东西,却是整个全局的基础。如同时钟一样,要让时针走得精准,就必须控制好秒针的准确运行。同样,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视教学过程中的细节,有利于教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

一堂课,一个主题,多个教学目标,如何能够让学生在这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发挥最大的学习积极性,关键取决于学生对主题的兴趣程度,而一个善于挖掘学生细节的教师,更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在我所执教的“小蒸架”这堂劳动与技术课上,在我抛出一个问题后,我关注到有一个学生的手举得非常高,而这个学生在平时课堂上几乎没有主动举手发言过,这使我内心一阵惊喜。随后,根据这一细节,我微笑着喊他起来回答问题,出乎意料,他回答得响亮而流畅,我感到很欣慰,对他的回答给予了正面的表扬和赞许,使其在情感上得到激励,同时拉近了我和这个孩子之间的距离。在后来的课堂中,他都能够积极发言,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甚至在课后,他私下找到我,对我提出课堂上我存在的一些小问题,通过多次交流,我发现这个孩子有着独特的想法,之前羞于表达,但在那次鼓励后,他勇敢地表达了出来,并逐步往更好的方向发展。《江苏省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对教师的评价也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评价的对象、方式、过程、手段都要以有利于学生的发展为原则。既要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技术操作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习得和创新,又要关注学生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与情感。在课后的反思中,我感受到,对学生行为表现细节的关注,对学生情感的重视,教师给予的积极评价,是开启学生智力和美好心灵的钥匙,是激发学生追求真理的动力,更是建立民主和谐师生关系的关键。它可以使教学活动别开生面,生机盎然。由此可见,教师对不经意间生成的教学细节的关注,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成功。

二、把握教学细节,营造学习氛围

《江苏省劳动与技术课程纲要》指出:学生是劳动与技术学习的主人,他们不仅是劳动体验、动手操作的主体,而且也是技术探究的主体。教师是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

这一课程理念的提出,要求我们在课堂上维持良好的师生关系,不要把教师当作是权威,我们需要的是一个民主的环境,师生平等才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学生。这就需要教师以民主教学作风去组织教与学活动,要抓住学生才是课堂主体这一教学细节,只有把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才能够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氛围。只有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学习的内在动机,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有利于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与反馈,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学生产生成功的满足感。在我对手工课“涤纶彩球”进行备课时发现,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无法完成12张涤纶纸的剪切工作,于是,我在教案中预设了这样一个教学细节:让学生主动独立思考如何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12张涤纶纸的剪切。在增加这一教学细节后发现,课堂上学生对所设问题进行了主动积极探究,课堂效率明显提高,课堂氛围明显活跃,有效完成了教学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动权的重视,改变了以往教师专断独行的教学方式,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能够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心情舒畅,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敢想、敢说、敢问,敢于质疑问难,勇于大胆创新,乐于发表意见。

三、反思教学细节,感受教学乐趣

郑金洲教授说:“课堂对教学智慧的挑战是巨大的,一个教师穷其智慧有时也难以应对来自于课堂上的压力与挑战”,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课堂中多观察、多思考,时时刻刻关注自己课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视的教学细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发现问题,想办法解决问题,我们的教学工作才能顺利完成,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教学效果才能越来越好,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我们每个教师都应该“一点上知道一切,一切上知道一点”,通过自己对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学习反思,努力发掘课堂教学中一些不易被发现和难以解决的教学细节问题,深钻研、细推敲,以一个有效的方法和正确的心态应对教学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变有限的“一滴水”为不尽的“流动水”,共同推动课堂教学工作向前发展。

在我执教过程中,常常在课后才发现课堂教学中的不足,使我意识到对平时课堂的观察和思考是如此重要。记得在一次“市级综合实践评优课”的磨课过程中,第一次试教后我对课堂过程进行了细节反思,发现由于只注重口头及书面的讲解,没有给学生一个直观的感受,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步骤错乱、方法不当等诸多问题。在第二次试教过程中,我提前录制了操作步骤的录像,以解决第一次试教过程中所发现的细节问题,达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教师对平时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学细节的反思,对解决课堂上存在却又容易忽视的问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够让教师在不断的反思中感受到教学的乐趣。

篇8: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例谈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创设情景,激起学生质疑、探究、假设、想象等方面的欲望和冲动,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使探究科学奥秘成为学生的内在需要,从而进入积极的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三年级上册《奇妙的指纹》一课时,可以播放一段侦察员在破案时提取罪犯指纹的影视资料,使学生看到如果能提取到指纹,就能以指纹为线索破案,由此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为课堂教学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又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各种各样的花》时,通过多媒体播放不同种类的花,让学生边看边思考这些花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花的颜色、花的形状、花的结构等去分析,从而解开花的秘密;在教学四年级下册《岩石会改变模样吗?》时,教师同样可以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各种奇石、怪石、海滩上的岩石、山洞中的岩石、沙漠中的岩石、溶洞中的岩石、山上的岩石等,通过对比观察后,学生就知道了岩石模样千奇百怪,进而激发学生去想象,去探究究竟是什么力量改变了岩石的模样,从而得出岩石在风化作用下会改变形状的结论。

二、运用多媒体突破教学的难点

科学课涉及的知识面广,时间和空间的跨度大,很多物质变化、生物生长等过程无法让学生亲身去观察和体验,运用多媒体就能弥补这些不足,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去观察、体验和探究,获得相应的科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花、果实和种子》一课时,因为无法在较短的时间内看到一株植物完整的一生,教师就可以播放视频:“种子钻入泥土→发芽→长大→开花→结果→长出新的种子”。通过课件,学生完整地看到了植物一生的生长过程,经过这个间接的经历和体验,知道了开花植物就是“花———果实———种子”这样一个过程不断循环往复,使其生命得以延续,代代相传。

如在教学三年级下册《根和茎》一课时,认识根和茎的作用是教学的难点,教师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将植物根吸收水分和养料以及茎传输水分和养料的过程制作成课件,学生观看后,就会对植物根和茎的作用有了深刻的认识;又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保护我们的消化器官》时,将食物的消化过程制作成一个带动画的课件,向学生展示一个完整的形象生动的消化食物过程,使学生进一步了解食物在各个消化器官中的消化情况,进而认识了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和功能。

三、运用多媒体拓展学生的视野

上一篇:桃树的介绍作文600字下一篇:加油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