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孔子的歇后语

2024-04-07

和孔子的歇后语(精选10篇)

篇1:和孔子的歇后语

孔子曾受业于老子,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即《诗》《书》《礼》《乐》《易》《春秋》。相传他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其儒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孔子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孔子歇后语

1. 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2.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3.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4.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6.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7.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8.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埋没人材字 )

9.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10.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补充

孔子《论语》名言

1、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

2、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又《论语・里仁》:“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义相同。意为做事勤奋敏捷,说话却谨慎。

3、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语出《论语・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5、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包咸注:“讷,迟钝也。言欲迟而行欲疾。”

6、语出《论语・里仁》:“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7、语出《论语・公冶长》:“宰予昼夜。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子曰:始吾予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

8、语出《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9、语出《论语・雍也》:“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0、语出《论语・雍也》,孔子答子贡问仁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篇2:和孔子的歇后语

2、博文约礼:博:金我,广;约:约束。广求学问,恪守礼法。

3、饱食终日:终日:整天。整天吃饱饭,不动脑筋,不干什么正经事。

4、不咎既往:咎:责怪。对以往的错误或罪责不再追究。

5、爱之欲其生:指喜欢一个人时总想叫他活着。指极度地凭个人爱憎对待人。

6、成人之美: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7、彻上彻下:彻:贯通。贯通上下。

8、苗而不秀:指庄稼出了苗而没有开花结果。比喻人有好的资质,却没有成就就不幸夭折。

9、不饮盗泉:比喻为人廉洁。

10、敬而远之:敬:尊重;远:不接近;之:代词,指对象。表示尊敬却有所顾虑不愿接近。

11、爱礼存羊:由于爱惜古礼,不忍使它废弛,因而保留古礼所需要的祭羊。比喻为维护根本而保留有关仪节。

12、博施济众:博:广泛;济:救济。给予群众以恩惠和接济。

13、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14、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开始时虽然相差很微小,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15、被发左衽:被发:散发不作髻;左衽:瓣襟向左掩。指古代中原地区以外少数民族的装束。也指沦为夷狄。

16、朝闻夕死:早晨闻道,晚上死去。形容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

17、不以人废言: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18、不赞一词:一句话也不说。

19、北辰星拱:北辰:北极星;拱:环绕。北极星高悬不动,群星环绕。比喻受众人拥戴的人。

篇3:孔子眼中的君子和小人

关键词:君子,小人,《论语》,朋党,利义,小大知,言行

一、言行之道异也

“言”是孔子伦理思想的重要范畴, 在人类社会的伦理实践中, “言”与“仁”密不可分, “仁”为“言”之基, “言”为“仁”之用。这里的“言”是正言, 而其中“言”与“行”的关系又尤为孔子所关注, 因为“言乃行之主”, 孔子在回答弟子子张提问时就曾说:“言尤寡, 行尤悔, 禄在其中矣。”教人言语少冒失, 处事少唐突, 是谋取并保持禄位之道。此外, 从论语中我们可以得出言之三原则:

1、言必有信

2、慎言

3、先行后言

这些原则在论语中的具体表现有: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有道而正焉。” (学而?第一) 说的就是君子要慎言。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说明作为一个君子, 要言行一致, 以言过其行为耻。

“子贡问君子, 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说明孔子对君子的要求更高一层, 不仅要慎言, 要言行一致, 而且要现行而后言。

子曰“巧言令色, 鲜矣仁”。 (花言巧语, 一副讨好人的脸色, 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子曰“巧言乱德”。 (花言巧语, 惑乱道德)

子曰“君子欲讷于言, 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要谨慎, 但做事要勤快)

子曰“巧言、令色、足恭, 左丘明耻之, 丘亦耻之。” (花言巧语, 装出和善的样子, 过度谦逊, 这种态度左丘明认为是可耻的, 我也认为是可耻的。)

从上述几则中可以看出, 孔子对于花言巧语的人的鄙视, 人不可“巧言令色”这应是我们立身处世的一个基本原则和基本立场而永远不可以改变, 这可以说是人生的一个基本界限而不可逾越。这就是孔子眼中君子与小人一方面的区别。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 人要学会灵活性, 面对当今文明程度并不是很高的现实社会, 我们又不能一味追求直言直语, 毫无情面。人既要保持一腔正义, 又要讲究实际策略, 以高超的技巧在社会中周旋, 不至清至察, 原则和灵活并重, 才能更好的生活在当今社会中。

二、朋党意识差别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 小人比而不周”。 (君子能团结人, 却不拉帮结伙, 小人只拉帮结伙, 却不团结人)

子曰:“人之过也, 各于其党。观过斯知仁矣”。 (人有各种类型, 什么类型的人犯什么样的错误, 考察一个人所犯的错误, 就能知道他的精神境界如何了。)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君子庄重矜持而不同别人争执, 合群而不结党营私。)

子曰:“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 (君子讲求和谐而不随声附和, 小人同流合污而不和谐。)

自古以来就有群党之分, 群是敬业乐群, 不是结党营私, 群而不党就是周而不比, 为什么君子要群而不党呢?被所谓的群党到底有什么区别呢?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给皇帝的上疏《朋党论》说:“大凡君子与君子, 以同道为朋;小人与小人, 以同利为朋。”“小人所好者, 利禄也;所贪者, 货财也。当其同利之时, 暂相党引以为朋者, 伪也。及其见利而争先, 或利尽而交疏, 则反相贼害, 虽其兄弟亲戚, 不能相保。故臣谓小人无朋, 其暂为朋者, 伪也。君子则不然。所守者道义, 所行者忠信, 所惜者名节。以之修身, 则同道而相益;以之事国, 则同心而共济。终始如一, 此君子之朋也。”在孔子看来, 这就是君子和小人在交友方面的区别。但是今天看来, 并不是所有普通人交的友都是伪友。也并不是所有的普通人都结党营私, 同流合污。所以我认为这里的“小人”是含有贬义的小人, 是指卑鄙之人。

三、利义之辨

子曰:“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君子懂得的是义, 一般人懂得的是利) 。

子曰:“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 如果有所争, 那一定是射箭吧!相互作揖然后登堂;走下堂来, 然后喝酒。这种相争, 也是君子之争。)

子曰:“君子怀德, 小人怀土;君子怀刑, 小人怀惠。” (君子心里想的是道德教化, 一般人心里想的是乡土田宅, 君子心里想的是法度, 一般人心里想的是实惠。)

子曰:“君子坦荡荡, 小人常戚戚。” (君子心胸宽广, 一般人却经常局促忧愁。)

子曰:“君子易事而难说也, 说之不以道, 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 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 说之虽不以道, 说也, 及其使人也, 求备焉。” (给君子做事容易, 却难以博得他的喜欢, 不用正道去博取他的喜欢, 他是不会高兴的, 等到他用人的时候, 是量材而用;给小人做事很难, 却容易博得他的喜欢, 虽然不用正道去博取他的喜欢, 他还是会很高兴的, 等到他用人的时候则求全责备。)

子曰:“君子上达, 小人下达。” (君子通达于仁义, 小人通达于财利。)

君子和小人对举, 指出了二者不同, 在于对于利义态度上。君子不会追名逐利, 不为名牵, 不为利役, 巡礼而行, 光明磊落, 俯仰无愧, 所以心里总是安稳的。而一般人患得患失, 心里才总是局促不安。并且因此君子才能做到全面看人, 更多的看一个人的长处, 包括品德和才能, 所以君子有才之士在君子手下才能充分发挥其才能;小人则相反, 他胸无大志, 目光短浅, 对人求全责备, 所以有才之士在小人手下, 发挥不出应有的才能。通过利义之辨, 孔子最想向我们阐释的是一个“和”的观点, “和”应该选贤任能, 应互相扶助, 各得其所, 物尽其用。把“和”作为治国之策可以达到“治”。“和”应该作为我们做人的原则。争与不争体现了君子和小人本质的区别。

四、小知和大知之辨

子曰:“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是知也。”何谓“大知”孔子早在几千年前就告诉了我们。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区别大概就可以用一个“知”字来衡量。君子“大知”而一般人只能利用一些“小聪明”。

布陈绝粮, 从者病, 莫能兴, 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 小人穷斯滥矣。” (子路对孔子说, 君子也有没有办法的时候吗?孔子回答说, 君子即使在困难的情况下, 信念也不会动摇, 但是一般人在困难面前就管不住自己, 而无所不为了。)

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 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 (君子不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却可以接受重大的任务。小人不可以接受重大任务, 却可以用小事情来考验他。)

子曰:“君子不器。” (君子不能像器具一样, 要有多种技能。)

君子之所以可以成为智者, 不是因为他们的智商要比一般人高多少, 而是应为他们明白什么是真正的智慧。子曰:“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 不要施加于别人身上。由此可以推理出, 自己想要的东西, 也许别人也想要, 因此要处处为他人着想。也就意味着可能会吃亏, 看似好像并不是很明智的做法, 但是从做人的原则来看, 这样是“大知”, 从长远来看也是大知, 谁都不愿意和斤斤计较、自私的人共事, 前者更得人心, 会交到更多的朋友, 因此表面的吃亏实际上是一种为自己品质的投资。而那些似乎处处精明的人, 正像孔子所说是只可小知而不可大受的。

五、总结

篇4:孔子和他的敌人

这一年,孔子六十八岁,结束了长达十四年的漂泊,抛却了政治迷思,开始安心于教书育人。这是一个平和的孔子,没有了政治野心,白天杏坛讲学,夜晚编撰史籍。这也是一个温暖的孔子,谦恭有礼,循循善诱。

正是这个孔子,开创了一个伟大的传统,不但将官学从当政者手中解放出来,以私学传道于普通人。更是拉开了学术与政治的距离,让命运的禁锢转身演化为思想的自由。“在孔子之后,政治和思想分家了,学者的聪明才智不再受到限制,因此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秉性去发挥独特的见解。”(余英时:《中国知识人之史的考察》)

于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绚烂,最为夺目的“百家争鸣”时代,以此起航。大量的“士人”挣脱过往由封建关系确立的身份,转而成为游走四方的“无根阶层”。他们以弘道为己任,以著书立说为手段,不断开拓自我的活动空间。

这是一个告别孔子的历程,各路思想家以批判孔子的形式,重新完成了自我的定位。在孔子开拓的空间中,最终滋养和蕃息了儒家最早,也最有针对性的反对者。这也是一个中国知识阶层的诞生史,儒、墨、道、名、法、农等等流派纷呈,“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灿若星河。

然而,这一局面最终被秦的大一统所打破,以“焚书”事件为标志,以思想钳制为实质,自春秋战国以来诞生的思想活跃,精神独立的士人阶层终致消亡。

当政治重新扼住思想的咽喉,知识人只能成为再度成为体制的附庸。汉代董仲舒将活泼的先秦儒学转变为政治服务的宫廷学说,不是偶然,而是必然。自此之后,“尊孔”离不开对政治的谄媚和膜拜,稍与政治疏离,即被视为异端。

晋之嵇康、明之李贽,都是以反孔的面貌出现,却在实质上一次一次的向真实的孔子致敬。这个看似荒唐的悖论,实际上却饱含的是中国有独立品格的知识人的斑斑血泪。

“五四”以降,新文化诸将高举反孔旗帜,试图将禁锢中国进入现代社会的旧传统全部击碎。在这疾风暴雨的文化狂飙之下,目标指向的并非细致的思想清算,而是国家落后源于政治落后,政治落后源于文化落后的矛盾纠结。旧有的传统文化要为积贫积弱的国家现状负责,孔子再一次承担起替罪羊的角色。

变乱纷扰之间,看似种种新思想处处开花,然而事实证明,这不过是假象,与旧政治纠结了两千年的知识人,转身又陷入新政治纷争的泥淖。尊孔与反孔的缠斗不仅未熄,反而时不时以各种极端的形式展现出来。

篇5:孔子的嘴巴歇后语

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孔夫子面前讲——假斯文。

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拿扫 斯文扫地

孔夫子教三字经 埋没人材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弟子 闲(贤)人

孔夫子的手巾 包输(书)

孔夫子的砚台 黑心

孔夫子的嘴巴 出口成章

孔夫子讲学 之乎者也

孔夫子门前卖 自不量力;不自量

孔夫子面前讲 假斯文;冒充斯文

孔夫子念书 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孔夫子偷钱包 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孔夫子的背包 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孔夫子念文章 咬文嚼字

孔夫子的箱子 净输(书)

孔夫子挂腰刀 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孔夫子搬家 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孔夫子游列国 尽是礼

孔夫子喝卤水 明白人办糊涂事

孔夫子的手帕 包输(书)

孔夫子的徒弟 闲(贤)人

篇6: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2、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3、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6、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7、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9、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10、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1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1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15、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16、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17、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1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19、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0、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1、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2、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23、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24、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6、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

27、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2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9、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30、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1、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32、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33、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

34、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36、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37、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38、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39、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40、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41、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42、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43、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44、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45、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6、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47、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48、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49、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50、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51、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52、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53、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54、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55、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56、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5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附:关于马的歇后语

(一)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二)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三)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四)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五)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六)马儿伸腿――出题。

(七)马过竹桥――难拐弯。

(八)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九)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十)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十一)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十二)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十三)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十四)马上耍杂技――艺高。

(十五)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十六)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十七)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十八)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十九)马长犄角骡下驹――怪事一桩。

1.关于孔子的歇后语

2.关于龙王的歇后语(汇总)

3.关于读书的歇后语汇总

4.关于月亮的歇后语汇总

5.关于春节的歇后语汇总

6.关于龙的歇后语汇总

7.关于孔子的歇后语有哪些

8.关于孔子的歇后语大全

9.关于孔子的歇后语大全

篇7:孔子念文章的歇后语

咬文嚼字

咬文嚼字的词语解析

[释义] 指过分推敲字句;或讥讽迂腐不达事物;寻章搞句的人。

[语出] 元・乔吉《小桃红・赠刘牙儿》曲:“含宫泛徵;咬文嚼字;谁敢嗑牙儿。”

[正音] 嚼;不能读作“jué”。

[辨形] 嚼;不能写作“爵”。

[近义] 字斟句酌

[反义] 走马观花 一挥而就 文不加点

[用法] 多指死抠字眼;不领会文章的总体思想。也指当众讲话过于字斟句酌;有讽刺意味。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结构] 联合式。

[辨析] ~和“字斟句酌”都有“仔细推敲字句”的意思。但~偏重在“过分地斟酌字句或死抠字眼;讽刺不必要地抠住字句不放;不领会实质。或者当众讲话时炫耀自己的学识;“字斟句酌”是对每个字句都仔细推敲;用来称赞人谈话和写作态度慎重。词义前贬后褒。

咬文嚼字造句

(1) 他是个咬文嚼字的迂腐文人。

(2)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3) 他讲话总是咬文嚼字的,让人听着别扭。

(4) 他写这篇自传时,真是咬文嚼字,一点也不敢马虎。

(5) 学习需要思考,但也不能咬文嚼字,钻牛角尖。

(6) 谈判的双方都在咬文嚼字,但都没有触到问题的实质。

(7) 他说话老爱咬文嚼字,真叫人讨厌。

(8) 读书时老徐常常不求甚解,喜欢咬文嚼字,时而也会吹毛求疵。

(9) 我们应该正确理解文字含义,千万不要咬文嚼字。

(10) 他平时说话总是咬文嚼字,喜欢加许多修饰语,结果还是词不达意。

(11) 这看起来有点咬文嚼字,实际上是别具匠心。

(12) 这篇咬文嚼字的文章,读起来颇费周折。

(13) 老李读过几年子曰诗云,说起话来“之乎者也”,咬文嚼字的。

(14) 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他偏爱咬文嚼字,卖弄学问,以致废话连篇。

篇8:试述孔子关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

关键词:孔子,师道观,为师经验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既有为人师者的基本修养, 又有一定的实践经验, 是一位有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教师。今天, 要求教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因此, 探讨孔子关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 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谦逊好学, 重视知识技能

教师的职责是教学。要把大量的知识传授给学生, 自己非有广博的知识不可。只有切实地掌握所授学科的专业知识, 并逐步达到精通的程度, 教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这样就需要不停地学习, 使自己具有广泛的文化修养。孔子向来是以好学著称的, 他认为要做好一件事情, 首先要学好本领。孔子对子贡说“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 《卫灵公》) 。其弟子子夏也说“百工居肆以成其事, 君子学以致其道” ( 《子张》) 。是说工匠干活指望工具, “君子”治国指望学问。孔子年少时“入太庙, 每事问” ( 《八佾》) , 年长后更“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 《公冶长》) , 认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述而》) , 要“择其善者而从之” ( 《述而》) 。都说明他学习很虚心。“学如不及犹恐失之”。表达出他学习的重视程度。“发愤忘食, 乐以忘忧, 不知老之将至” ( 《述而》) , 更体现出他学习起来忘掉一切的专一精神。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 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述而》) , 说明他对于自己广博的知识从来不认为是天赋的而是努力学习的结果。

孔子认为要想使学生好学, 首先要启发其好学的精神, 他要求学生“志于道, 据于德, 依于仁, 游于艺” ( 《述而》) 就是要求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有志于学, 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德育教育。他认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 《雍也》) 。由知道学, 到爱好学, 到以学为乐的主张更是重视启发学生的积极性, 自觉性。

教师应有广博的知识和实践经验, 以满足学生的需要, 从不同角度对学生进行教育。孔子主张“博学而笃志” ( 《子张》) , “多见而识之” ( 《述而》) , 广泛地向各方面学习。

二、诲人不倦, 注重教学方法

作为教师来说, 首先应该热爱自己的事业, 想方设法地做好本职工作。《论语·述而》记孔子曾向弟子说“二三子以我为隐乎? 吾无隐乎尔, 吾无行而不与二三者, 是丘也”。即向学生明确地表示自己一定毫无隐瞒地有什么教什么, 有多大本领拿出多大本领来。同篇中有两处他对学生说出“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的话。只有“学而不厌”的精神, 才能获得广博的知识, 具备教育学生的资本; 只有“诲人不倦”的态度, 才是教师应有的品质, 才具备教好学生的前提。

孔子善于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进行教育。即因材施教。能以区别出“师也过, 商也不及” ( 《先进》) , “柴也愚, 参也鲁, 师也辟, 由也喭” ( 《先进》) 各自不同特点, 如“闵子侍侧, 誾誾如也; 子路, 行行如也; 冉有、子贡, 侃侃如也” ( 《先进》) 。正是在了解学生各自特点的基础上, 对他们进行各种不同形式的教育。

孔子在进行教学活动时, 主张学思结合的办法。认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 。面对着一件事情, 只有“多思”才能考虑周到, 把事情办好。主张启发和诱导的方法, 他说“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则不复也” ( 《述而》) 。即要通过启发诱导的办法使学生开动脑筋, 探索事物的所以然, 从这一点联系到另一点和另几点。使学生“告诸往而知来者” ( 《学而》) , 达到“闻一知十” ( 《公冶长》) 的最高水平。

孔子要学生认真学习, 并认为要学习一些东西, 从来不是一蹙而就的。应该“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只有经过反复的练习和复习, 才能使自己学到的东西得以巩固。

三、严格要求, 关心爱护学生

孔子在培养学生的品质和进行文化教育时, 对学生的要求从来是很严格的。当听到学生不正确的说法时, 马上予以纠正。如宰予对于三年之丧认为太长, 提出可以废止的异议, 孔子则从维护奴隶制的秩序出发认为不符周礼, 不和人情, 不但马上表示反对, 还向其大讲了一通三年之丧的道理 ( 《阳货》) 。另外, 孔子认为好的, 则马上表示赞同。如认为鲁国的长府不应随意改作, 应维持原样, 以保证周礼不被破坏, 他的学生闽子赛持“仍旧贯, 如之何? 何必改作”的主张, 孔子马上以十分赞同和欣赏的语气说“夫人不言, 言必有中! ” ( 《先进》) 。对于那种按照他的要求, 虚心好学的学生, 则不断给予赞誉。

孔子对学生即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他时时关心学生的思想、学习与生活状况。对他们关怀备至。《论语》中记孔子与各个弟子的多次问答, 都体现出这一点。如“伯牛有疾, 自牗执其手”。无限感慨地说: “亡之, 命矣乎! 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 《雍也》) 。可生动地看出他对关心的程度。

四、躬行实践, 以身作则

孔子在对弟子教育时, 往往并不强调口头说教, 而是用自己的举止行动做出榜样, 已达到使学生潜移默化的目的。他认为: “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 ( 《子路》) 。提出对教师的要求。他主张“君子欲纳于言而敏于行” ( 《里仁》) , 主张少说话, 用实际行动做出榜样。

孔子把以身作则作为教育原则, 对教师提出严格要求。孔子还严格要求自己做到忠恕信实, 言行一致, 反省克已, 改过迁善; 做到“毋意, 毋必, 毋固, 毋我” ( 《子罕》) 。要求教师不悬空揣测, 不全部肯定, 不拘泥固执, 不自以为是。他曾自我评价说: “大概有一种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 我没有这个弊病。” ( 《述而》) 。他经常检查自己: “德之不修, 学之不讲, 闻义不能徙, 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 《述而》) 。意思是品德没有培养, 学问没有讲习; 听到义在那里, 却不能以身赴之; 自己有了缺点, 却不能改正, 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这些品德, 今天对我们做教师的人来说, 仍然有学习与借鉴的价值。

总之, 孔子的关于教师的理论和实践, 对我们教育工作者应取其精华, 学习和发扬。

参考文献

[1]于丹.于丹《论语》心得.中华书局出版, 2006.11.

[2]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出版, 2006.12.

篇9:仁政和善治的祖师——孔子

孔子在生前,并不像死后那么得意。他的祖上虽然出身于宋国贵族,但避难于鲁,家道衰落。孔子幼年丧父,给人打工,记账放牛都干过。大约三十岁左右开始讲学,五十多岁时在鲁国当了几年官(中都宰和司空),他看不惯当时的官场,官场也有点看不惯他。孔子一心向往的是恢复周礼,而当时的诸侯国已经“礼崩乐坏”,鲁国已经多年由季氏执政,公室只是挂个空名。于是孔子辞职不干,带着弟子周游列国,然而,连恪守周礼的鲁国都接纳不了他的思想,其他国家就更不值得一提。周游列国不仅有生活上的窘迫,更重要的是思想上的拒斥。看在孔子的声望上,有的国家招待还算周到,但也有的傲慢不带搭理;至于孑L子的治国学说,似乎当时的统治者都不愿意采纳。晚年的孔子,实际上死了从政的念头,全力整理《诗经》、《尚书》、《春秋》等文献,述而不作,并未留下什么个人专著。他的弟子把孔子的言论辑录成篇,成为后来的《论语》。后人讨论孔子的思想,基本以《论语》为依据,参照《史记-孔子世家》和《孔子家语》等文献。

说起来,孔子在当时,就是一个关心时事的旧式知识分子,很不得意,诸侯国的领导们几乎没有人把他提出的治国方略当回事,使孔子碰了不少软钉子。即便赞扬孔子的,也同孔子想的不大一样。比如,齐景公问政,孔子的回答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高兴了,应道:“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颜渊》)显然,孔子强调的是君主要像个君主,大臣要像个大臣,表面上说的是组织定位,实质上阐明的是行为规范。在孔子的眼里,如果君主不像尧舜禹汤而像夏桀殷纣,大臣不像伊尹傅说而像费仲恶来,那就失去了统治的正当性。然而,齐景公对“君君臣臣”的理解却是等级秩序可以保证自己的享受,否则就吃不上饭,丝毫看不出齐景公对君主需要以德服人、以身作则的感悟。这种理解恐怕只能让孔子更为失望。多次碰壁的经历,使孔子有时也发一点小牢骚,“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公冶长》)还有一次,他甚至试着走夫人路线,见了卫灵公宠爱的南子,因为这位风骚夫人的名声不太好,还引起了弟子子路的不满。所以,当有人以“丧家狗”形容他时,他竟欣然笑道:“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北大学者李零把“丧家狗”解释为“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理想追寻者,是坚守自己信念的堂吉诃德,倒有几分贴近。但是,这种带点调侃的严肃,又引发了儒学粉丝的不满和抗议。看来,直到今天,评价孔子依然是个难题。

由于《论语》是一种语录式记载,孔子的思想必须由后人按照自己的理解来梳理其中的脉络,根据碎片化的只言片语还原出思想概貌,所以后代关于孔子思想的争论相当多。但是,不管如何争论,有一点是大家都认可的,就是孔子思想中最重要的概念是“仁”。在《论语》中,出现最多的字就是“仁”,按照杨伯峻先生的统计,一部《论语》,讲“礼”的地方是75次,还包括“礼乐”并提的,而讲“仁”的地方达109次。相比而言,《左传》讲“礼”的地方达462次,而讲“仁”的不过33次。孔子对“仁”的解释也最多,尤其是以仁释礼,成为孔子思想的一个主线。在孔子的言论中,即便没有提到“仁”字的地方,往往也说的是“仁”的内涵和外延(如关于“忠恕”的言论)。可以说,孔子思想的核心就是“仁”。

《论语》中关于“仁”的解释,最主要的有以下内容:

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曰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

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颜渊》)

樊迟问仁。子曰:“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子路》)

樊迟问仁。子曰:“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雍也》)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德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阳货》)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去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

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卫灵公》)

子曰:“刚、毅、木、讷,近仁。”(《子路》)

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宪问》)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卫灵公》)

子曰:“当仁,不让于师。”(《卫灵公》)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里仁》)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韧。”曰:“其言也韧,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乎?”(《颜渊》)

孔子对仁的这些解释,含义极为宽泛,而且在不同情境下解释并不相同,对不同的对象有不同的说法,甚至面对同一个学生也有不同角度的阐发。大体上,孔子的这些言论包括了仁的价值指向、仁的行为准则、仁的外在表现、仁的评价标准、仁的实现途径等方面。儒家思想的基本价值观由此确立。“仁”的内涵

尽管孔子对“仁”的解释不尽相同,但其大致含义还是能够归纳出来的。按照孔子的解释,“仁”有三层内涵:一是对亲人(父母兄弟)的热爱;二是对世人的关爱;三是对人性原则的坚守。

人们一般认为,孔子所说的仁,源于传统氏族社会的血缘亲属关系,即《说文》所言:“仁,亲也,从人从

二。”徐铉注曰:“仁者兼爱,故从二。”孟子称:“亲亲,仁也。”“仁之实,事亲是也。”(《尽心上》、“离娄上》)孔门弟子有若,对此说得更明确:“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由血缘亲情产生出来的爱心就是仁。古代的习俗产生了礼,但礼作为社会秩序的规范,具有外在性;而仁强调礼的亲情本质,具有内在性。在孔子眼里,如果没有仁,礼就失去了意义。“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单纯的礼乐形式徒有其表,必须具有“仁”的内涵才是真正的礼乐。“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阳货》)可以说,周公制礼作乐,完善了礼治体系;孔子以仁释礼,确立了礼治内核。

正由于仁是内生的情感,所以,仁与不仁,完全是由内心决定的。“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述而》)孔子的弟子宰我,认为三年之丧时间太长,请求缩短丧期为一年。孔予就反问宰我说:食稻衣锦,你心安否?宰我回答:心安。孔子说:“女安,则为之!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去后,孔子对其他学生解释道:“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阳货》)显然,孔子认为,仁是内在的人性,是心灵的自我约束,这就是“为仁由己”。三年之丧的礼制规定,其实质是亲子之爱的制度表达,是对三年襁褓的回报。是否如期守丧,关键在于是否心安。离开心理认同,“礼”就仅仅剩下了“仪”。正是孔子以仁释礼,使外在规范内隐化,把观念、情感、仪式整合为一体。后代有人把儒学称为儒教,其基本依据就是这种三位一体符合宗教的定义。

从内在美德的角度看,仁可以有多种表现,包括道、德、义、信、恭、宽、敏、惠、敬、忠、要靠直觉而不靠推理,更看重动机而不看重效果,同这种思维习惯有关。

作为心理活动,仁的立足点是自省,“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卫灵公》)什么事情都要从自身反省,而且把自省与学习配套化,“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通过不断地自省和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曾参所说的“吾曰三省吾身”,正是这种自省的写照。这种自省,要达到“自讼”的程度,即在内心设立公堂,以自己为一方,以他人为另一方,不断交换自己和他人的位置,将心比心,看看自己到底应该怎样勇等。但是,所有这些外在表现,都不是仁的全部,而是仁的一个侧面,如同冰山浮出水面的一角。更重要的是,外在表现不一定同内心信念吻合,所以,表达不出来的东西比已经表达出来的东西更重要。由此,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仁”,不在于他有意识的表达,而在于他无意识的流露。“刚毅木讷”可能接近仁,“巧言令色”就离仁太远了。正由于“仁”做起来不容易,所以言语迟钝恰恰是仁的表现方式之一。孔子对仁的这些说明,要求人们把判断仁的重点放在内心考察上,这既奠定了中国式思维中对“伪君子”高度警惕的逻辑前提,又形成了臧否人物时动机高于效果的传统习惯。在一定意义上,中国人评价人物主做。宋儒称这种自省为“天人交战”。通过这科自省,凡事问心无愧,就没有任何忧惧,可以坦然面对外界。即“仁者无忧”,“不怨天,不尤人”。冉有问孔子,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饿死在首阳山,“怨乎?”孔子认为,“求仁而得仁,何怨?”(《述而》)正因为仁者无怨,所以,“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雍也》)仁要比智更根本,“知及之,仁不能守之,必失之。”(《卫灵公》)

仁作为内在美德,其实现方式是由内及外的推导。外推又有两种类型,一种是消极的外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颜渊》)另一种是积极的外推:“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雍也》)这两种外推,表面上似乎没有本质区别,但实际效果大不一样。“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会对别人造成强制,可以为他人保留不受外来干预的私人空间;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会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只要“存心善良”就可以“为所欲为”。仁的观念到这里,隐含了思想统一的假设,即“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一旦思想不统一,就不可能实现积极的外推,因为己所欲者与人所欲者可能无关甚至相反。近代新文化运动中自由主义知识分子对儒学的反感,根本原因正在这里。自由主义并不反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但往往反对“己所欲,施于人”。所谓“儒学是专制的帮凶”之说,就是出于这一点。然而,仅仅自省,或者仅仅坚持建立在自省基础上的“勿施于人”,没有“施于人”的积极外推,就没有仁政。孔子思想的内在冲突,正是由仁政的实现方式造成的。如何使“立人”、“达人”的内容具有正当性,孔子是通过反问自身求得证明的。即“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子路》)积极外推有外显和隐含的两个逻辑——外显的逻辑是己所欲等于人所欲,积极外推的对象乐于接受;隐含的逻辑是只有“欲立”、“欲达”的外推者不具备强迫对方的权力时,积极外推才不会产生伤害。所以,孔子思想中“仁”的内涵,决定了儒者的位置在野不在朝;即便在朝,儒者的角色也是批评者而不是指挥者。远离权力,“仁”就令人神往,而且可以对权力的运用进行监督;一旦掌握权力,“仁”就可能变为挤压自由和自治的工具(即批判者所说的“礼教吃人”或者“道德大棒”)。从积极的意义说,儒者对政治的批评以及执政者遵循儒家立场对批评的尊重,是“仁”必不可少的表现。所以,孔子高度赞扬子产。子产治理郑国,众人聚集的乡校成为议论朝政的中心,有人主张毁掉乡校,子产不肯,说:“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孔子对此评价说:“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仁对世人的关爱,是按照亲属关系展开的。费孝通先生提出的“差序格局”对这种关爱的层次性有着形象的说明,此不详赘。需要指出的是,差序格局的社会不仅仅在组织内部形成远近等级,更重要的是排斥外部异质组织,内外有别。孔子的思想暗含着“仁”的普适性。没有普适性,仁就无法在群己之间展开。而孔子所能见到听到的游牧民族,某些行为规范恰恰不符合华夏民族的礼制。所以,孔子时期已经有了华夷之辨,有了“以夏变夷”的天下观。所谓天下,不包括不讲仁义的夷狄,华夏与夷狄之间是各具特殊性的。在孔子的时期,儒家学说刚刚创立,还没有达到后来强调“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程度,但已经需要对不讲仁义的夷狄给出合理的解释。据韩愈说,孔子在《春秋》中给定的准则是:即便是夷狄,认可仁义就是华夏;即便是华夏,丧失了仁义就是夷狄。孔子自己相信普世价值,“乘桴浮于海”不仅仅是牢骚,而且表达了他“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信念。但是,孔子并没有解决“爱有等差”和“四海一家”的文化冲突。由此,给后人留下了处理价值观念多元化的难题。

孔子强调,只有他提出的“仁”可以拯救社会的衰落,当时的社会急需要仁政。“民之于仁也,甚于水火。水火,吾见蹈而死者也矣,未见蹈仁而死者。”(《卫灵公》)所以,他寄希望于士阶层承担起推行仁政的重任,这就是对人性的坚守。曾参对此解释道:“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求生以害仁”为士人所不取,“杀身以成仁”为士人所称道。面对纣王的暴政,微子逃离,箕子为奴,比干遇害,三人都因批评暴政而受难,孔子称“殷有三仁焉”(《微子》)对于辅佐齐桓公称霸的管仲,孔子批评他不遵礼制,不讲节俭,然而,却对他安定社会、保护人民的行为大加赞扬,尤其称道他防止华夏民族沦落为夷狄的功绩,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宪问》)至于“博施于民而能济众”,更是超出了“仁”而达到了“圣”的层次,连尧舜也不一定能做得到。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来看,他认为礼不能缺乏仁的内涵,而违反礼制的仁仍然可能存在。

篇10:孔子歇后语

2、孔夫子的箱子——净输(书)

3、孔夫子挂腰刀——能文能武;文武双全

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比喻总是失败。)

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礼

6、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7、孔夫子的手帕——包输(书)

8、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9、孔夫子门前卖文章——自不量力

10、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11、孔夫子的徒弟——闲(贤)人。

12、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13、孔夫子拜师——不耻下问。

14、孔夫子搬家——净是书(输)。

15、孔夫子的砚台——心太黑。

16、孔夫子下凡——一输到底(地)。

17、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1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19、孔夫子拿扫——斯文扫地

20、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21、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22、孔夫子的手巾——包输(书)

23、孔夫子的砚台——黑心

24、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5、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26、孔夫子背书箱——(里面大有文章 )

27、孔夫子打哈欠——(满口书生气)

28、孔夫子的嘴巴——(出口成章)

29、孔夫子出门——(三思而行)

30、孔夫子讲学——(之乎者也)

31、孔夫子门前讲论语——(自不量力)

32、孔夫子挂腰刀——(不文不武)

33、孔夫子念文章——(咬文嚼字 )

34、孔夫子教《三字经》——(埋没人材)

35、孔夫子游列国——尽是理(礼)

36、孔夫子卵脬(音抛)——文诌诌。

37、乡下人不识孔夫子——读书老爷(独输老爷)

38、孔夫子擐搭裢——两头书(两头输)。

39、孔夫子肚皮——书橱(舒徐)。

40、孔夫子唱戏——出口成章。

41、孔夫子跌到桥底下——(尸)诗书横流。

42、孔夫子的手巾——包书(输)。

43、孔夫子喝卤水——明白人办糊涂事。

44、孔夫子吃粥——心里没数。

45、孔夫子拿笤帚——斯文扫地。

46、孔夫子放屁——文气冲天。

47、孔夫子当教授——古为今用。

48、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

49、孔夫子的褡裢——书呆(袋)子。

50、孔夫子的坟——久慕(墓)。

51、孔夫子穿西装——不土不洋。

52、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

53、孔夫子门前卖《论语》——自不量力;不自量

54、孔夫子面前讲《孝经》——假斯文;冒充斯文

55、孔夫子念书——咬文嚼字(比喻过分地斟酌词句。)

56、孔夫子偷钱包——文明人不做文明事

57、孔夫子的背包——准是书(输)(比喻注定要失败。)

附:关于马的歇后语

(一)马鞍套在驴背上——对不上号。

(二)马背上打电话——奇闻。

(三)马背上钉掌——离题太远。

(四)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一张嘴。

(五)马儿护虎儿——没那回事。

(六)马儿伸腿——出题。

(七)马过竹桥——难拐弯。

(八)马缰绳栓羊头——路子不对。

(九)马嚼子戴一牛嘴上——胡来。

(十)马驹子拉车——上了套。

(十一)马笼头给牛戴——生搬硬套。

(十二)马屁股上的苍蝇——瞎嗡嗡。

(十三)马散宠头——自由自在。

(十四)马上耍杂技——艺高。

(十五)马尾巴拴豆腐——提不起来。

(十六)马尾巴绷琵琶——不值不谈。

(十七)马戏团的猴子——随人耍。

(十八)马戏团的小丑——走过场。

上一篇:色谱分离及技术下一篇:哈佛学生是如何度过大学四年的-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