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孟子论文

2024-04-13

孔子和孟子论文(精选6篇)

篇1:孔子和孟子论文

孔子和孟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下面就是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孔子和孟子论文的相关文章,希望可以帮到您,如果你觉得不错的话可以分享给更多小伙伴哦!

孔子和孟子论文一

春秋战国,战火纷飞,狼烟四起。社会形态上,奴隶制逐渐瓦解,封建社会的雏形开始形成。而在思想文化领域,整个春秋战国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繁荣状态,各种学派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且纷纷形成了有各自特色,自成一体的学说。而儒家学派在这众多的学说派别中无疑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有着深远的影响。

孔子是儒家文化的创始人,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孔子创立的儒学,以“仁”为内容,以“礼”为形式,以“中庸”为人格准则,以“诗三百”为人格修养的教材,他的文学理论建立在仁学的基础上。

1)兴观群怨:论文学的社会作用

孔子提倡“用诗”,而“用诗”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政治教化和人格塑造。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学《诗》,无以言”、“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与”,极言“诗”之于人格塑造、为人处世的重要性。

孔子有专门针对文学社会作用的论述道:“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所谓“兴”,是指诗歌用比兴的方法创造生动感人并包含着某种普遍性道理的艺术形象,从而感染读者的情绪,激发读者的意志,使之兴奋激动并从诗中受到影响和教育。此种作用,是文学对于读者的最普遍最基本的影响。一般的文学作品读者,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便是在接受文学作品情感的熏陶。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作品主人公的思想,进而引发自己对人生、对人性的思考。大一的时候读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浩浩百万字读完,我仿佛在几十年前的那个小城市、小村庄走了一遭。在自己的世界和孙少平的那个世界穿进穿出,经历着他的经历,感受着他的感受,思考着他的思考。最后发现,心中原有的惶惑少了许多,对自己今后的人生道路更加坚定了。

所谓“观”,即是说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读者可以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来了解社会风俗习尚的盛衰,考察社会政治的得失。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有其特定的历史时代,特定的社会背景,甚至可以说,文学便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产物。读季羡林的《牛棚杂忆》我们可以感受到“文革”的残酷性和老一辈知识分子在那个时候所经历的种种非人的折磨。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出当时国家上层决策判断的失误,在今后的发展中是应当引以为戒的。

所谓“群”,意为文学作品可以使广大接受者沟通情感,和谐交往,相互切磋,共同提高。文学的这一作用在当代的文学发展中是显而易见的。文学上不断产出新的作品,文学理论的发展,文学批评的进行,其实就是文人学者们之间的一种交流和沟通。或赞美,或批评,各自反思自己的得与失,评价他人的功与过,扬长避短,在交流中不断进步。身为中文系的学生,我自己本身是一位文学爱好者,平时无事便找书来看,偶尔读到好的作品,心中肿胀,但无奈文笔拙劣,怎么写也不能尽兴地表达心中那些微妙的情感。去年寒假读到了一位高中同学的写的几篇文章,深感佩服,便聊了起来。一聊就是两个多小时,感觉收获颇多,有了新的思考。我中学期间的作文深受“八股”式作文标准的毒害,虽然每次都能得不错的分数,但是我自己知道我的作文功底浅薄得很,没有真情实感,开口提笔尽是从别处看来空话、大话、套话,犹如政府单位墙壁上张贴的规章条例一样,说得滴水不漏,然而百无一用,切不中要害。文友之间的互相交流可以避免个人思维的短路,得到新的启示和灵感,大家都能获得提升。

所谓“怨”,即批评、指责为政者在社会政治方面的过失。孔子关于文学社会功用的这一点论述不免有些狭隘。写作是非常个人化的东西,并且文学之精神贵在自由、独立,文学作品既可以就社会政治针砭时弊,同样也可以寄寓作者个人的思想情感。周作人说过:“倘若用了什么名义,强迫人牺牲了个性去侍奉白痴的社会,——美其名曰迎合社会心理,那简直与借了伦常之名强人忠君,借了国家之名强人战争一样的不合理了。”他自己的一生便是对自由不懈追求的一生。然而20世纪的中国太不平静,做一个拥有自由的知识分子很不容易,尤其是像他这样一个享有盛名的知识分子,想要拥有完全属于自己的自由就更不容易。尽管后来的变节让他的人生蒙上了巨大的阴影,但是他坚持追求自由独立的精神仍然是值得我们反思和学习的。文学绝对不应该是政治的附庸,成为为政治的傀儡,所以我们今天对文学史上周作人的评价也绝不应该套上政治和道德的枷锁。相反,我们应该批判的是某些别有用心的文人学者为了讨好奉承而牺牲文学之自由独立的精神,文章中极尽歌功颂德的本事,让人看了就作呕。

2)文质彬彬:论文学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论语·雍也篇》云:“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本是孔子关于君子人格的一句论述,现在被运用到文学创作之中。意思是文学创作既要重视内容,又要重视形式,做到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显然,这种文学创作的观点在当今也是非常适用的。因为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必定是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能经得住人们反复地挖掘,经得住时间的洗礼而不至于被历史淘汰。并且好的文学作品还应该有好的语言。虽然文学作品内在的质永远是第一位的,但是外在艺术形式的精巧奇美却能让它更好地被读者大众接受和记住。

孔子的文学思想

鲁迅的作品思想之深刻是它能被文学界推崇,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知晓的根本原因。在那个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礼教“吃”人,人们思想愚昧不堪的年代,他的文章犹如一剂猛药,让许多人开始觉醒。然而鲁迅作品的思想性虽强,其语言的可读性却稍有欠缺,读起来不免让人感觉枯燥乏味,以至于一般的初读者很难兴趣盎然地持续阅读。而钱钟书的《围城》却很好地做到了语言上的新奇精美。《围城》所讲不过是一个海归学子方鸿渐先后与四个女人之间的情感史,但是它却长久不衰地被人们所津津乐道。相对于人们所说的“婚姻就像一座围城,城里的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去。”这一中心思想,我想我更愿意说的是《围城》绝佳的言语表达。在这一点上,钱钟书对于文字的拿捏把玩简直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这里略举一例。方鸿渐学无所成,为了回乡有个交代,只好买文凭,钱钟书是这样形容的:“这一张文凭,仿佛有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由一纸文凭而联想到《圣经》中的亚当夏娃的遮羞树叶,跨越时空,不禁让读者耳目一新,拍手称奇。

鲁迅的文章偏重于内容的深沉严肃和思想的深刻性,但他的许多杂文却同样不失言辞的精美与奇巧,非常耐读。而钱钟书的《围城》虽然以语言修辞的新奇玄妙见长,但小说中塑造的人物形象,特别是方鸿渐和孙柔嘉,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分析揣摩的。相反,池莉、木子美等人矫揉造作的文字被当下的许多年轻人热捧甚至当作心中的文化图腾,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深刻反思。更让人觉得可笑的是现今一些娱乐圈的红人见出版行业有利可图,仗着自己有一大片脑残粉,大肆炒作,大叫大卖。虽然钱是圈到了,然而从长远看,这对文学园地的真的是一种亵渎和玷污。

孔子对文学作品思想内容的重视可以在他和子夏的一段对话中看出来。《论语·八佾》中记载:“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这是以绘画先要有好的质地,而后才可施以五彩为喻,说明作品必须先要有好的内容,然后才有可能进行修饰和加工。孔子还说“辞达而已矣”,强调言辞等形式的根本目的是尽可能完美地表现内容。孔子一再重述的这些为文要点,是值得我们后辈思考和借鉴的。

3)思无邪:论文学批评的标准

孔子在总评《诗经》三百篇时提出了“思无邪”的文学评论标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所谓“思无邪”,既是针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批评标准,即要求作品的思想内容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又是针对作品审美批评的标准,即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

显然,孔子的这一文学批评标准是自私和狭隘的。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以今天的眼光来看是很可笑的。单就一部《诗经》来说,它就不适用。因为《诗经》中的作品,除了歌功颂德的诗歌以及祭祀乐词之外,还有深刻揭露现实、充满反抗精神的诗歌,以及表现男女爱情、描写劳动者日常生活的诗歌,等等这些,是无法仅仅用儒家的道德伦理囊括的。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的思想文化之所以繁荣发展,就是因为列国纷争,统治者们对思想文化的控制相对较松,所以能出现“百家争鸣”的壮观景象。而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文人们为了考取功名,不得不勤习四书五经,思想文化被严重束缚在了儒学这个框框之内,裹足不前。而那些有真性情、真才实学的文人往往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近代中国军阀混战时期,出现了和春秋战国同样的政治环境,所以涌现出了鲁迅、胡适等一大批优秀的文人学者,奠定了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根基。这些历史现象中透射出来的某些规律应该是我们当今制定文化政策很好的参考。由此观之,孔子要求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须符合儒家的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是为了自己所推崇的儒家文化的发展,是拿自己的学说去否定其他学说的狭隘和自私的做法。

至于要求情感的艺术表达符合“中和”之美的审美原则,我觉得这也是对作者创作的一种严重束缚。要求文艺作品情感表达要有节制的“中和”原则必然会导致创作者的真性情得不到发抒,真情感得不到流露。孔子提出文艺表达情感要“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果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不是“乐而淫”,“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不是“哀而伤”,那什么是“乐而淫,哀而伤”?长期的“乐而不淫”是要憋出前列腺癌的,长期的“哀而不伤”是要促成精神分裂症的。所以孔子的这种“中和”之美的原则于情于理于人性都是不恰当的,从根本上违背了文学创作之自由独立的精神。

上周五在图书馆一楼听刘川鄂讲鲁迅的“立人”思想,他的观点是坚决“反孔”,几乎全盘否定中国的古代文化。讲座结尾,一位女生提问:对待中国古代文化,我们通常所说的应该采取的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按照教授所说的中国古代文化全是吃人的文化,请问我们中华文化的根在哪儿?刘教授的回答是:根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习和吸收世界范围内优秀的、先进的文化成果。我想刘川鄂的意思大概可以这样比喻:一杯污浊的水,兑再多的清水进去它还是污浊的,最快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这杯污水全部倒掉之后再往里面加清水。鲁迅在当时提出反古,是因为封建王朝刚刚瓦解,当时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中国和他的人民病得太重了,必须下猛药,旧的“吃人“的传统和道德才有可能根除掉。而现在,经过几十年的思想解放,状况有所缓解,如果还处处像鲁迅当年那么锱铢必较,恐怕又会有一些新的问题出现,反而需要古代的一些思想来解决了。比如说现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官员个人私欲膨胀贪污腐化问题等等。

孔子的文学思想自有他合理的一部分,但不合理之处显而易见。孔子不是圣人,对于他的文学思想乃至伦理道德观不仰视也不俯视,合理与否,且平心静气,细加探讨,各抒己见,每个人的看法都得到尊重,不因“专家”而高居上位,不因凡人而自觉无趣,这才符合独立自由之精神。

孔子和孟子论文二

性善——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

(一)所谓“性”,在孟子指自觉心之特性讲。

“性”字在古文中与“生”字为同一字,所以人们常常以为,所谓“性”即指生而具有。告子即主张“生谓之性”。

《告子》上: 告子曰:“生谓之性。”孟子曰:“生谓之性,犹白之谓白与?”曰:“然。”“白诩之白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告子认为“生谓之性”,即天生的本来状态叫做“性”。而孟子则认为“生”与“性”不同,犬之性与牛之性不同,牛之性与人之性不同。孟子所谓的人之性,是指“人之所以与其他存在不同之性”[1],即人之为人的本性。因此孟子所谓的“性善”,亦是抛开形躯我,抛开一切感官经验,专指其内在自觉心。

在《离娄下》中,孟子也指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

人与禽兽的区别本就很稀少,其根本区别就在于人具有人性。这种人之性是人发自内心的本性,不是由外物驱使的。舜能明了事物的道理,又能懂得人际关系的实质,这是由他内心保存的仁义决定的,是由其内心本性的善去做出他的行为,而并非是由外力迫使勉强去行仁义,不是被动的按社会规范或约定俗成的规则去做事。“由仁义行”才是孟子所说的“性善”,而“非行仁义”。

(二)所谓“性善”之“善”,乃指“性之‘实’含有实现价值之能力”[2]。

故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告子上》)劳思光认为“情”训为“实”,其“情”即为真性情,是指一种天生的素质,正如善是人之天性如此,是天生存在于人内在自觉心之中的。人之“性善”即指人之本性为善。这种“善”在劳思光看来,是一种实现价值之能力,是指人的一种潜在能力,实现人的价值意识的能力,“性善”即指这种能力内在于性之实质中。这与苏格拉底所说的德性有一定相关性,但也有本质区别。其相似性在于,德性和善都是一种美德。德性即美德,是人内在的心灵原则。在苏格拉底看来,德性人之为人的品格,是一种过得好生活和做善事的艺术,是让人过上好的生活的最高记忆。而孟子所谓的“性善”之“善”也是一种美德,也是人之为人的一种本质特性,德性就是最高的善。但是两者本质上又是不同的。苏格拉底认为德性即知识,这种德性是理性层面上的,并不是价值意识范畴。而孟子所说的“性善”之“善”是指价值自觉,是属于价值意识方面,是应然问题,也即应该不应该的问题,而非实然问题。

(三)所谓“性善”,即价值意识内在于自觉心。

孟子在驳告子中更加阐明了“性善”这一观点。

《告子》上:公都子曰:“告子曰,‘性无善无不善也。’或曰,‘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是故文武兴,则民好善;幽厉兴,则民好暴。’或曰,‘有性善,有性不善;是故以尧为君而有象;以瞽瞍为父而有舜……今曰:‘性善’,然则彼皆非与?”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对于当时流行的三种观点,一是告子认为的“性无善无不善”,二是有人主张的“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三是某无名氏的“有性善,有性不善”论。孟子则从人之本性出发,言人之“性善”。

孟子认为行善是人天生的倾向,不为善也不是人天性的过错。即“若按照人天生的特殊资质、情状去做,自可以为善,这就是我所谓人性善,而有人在事实上不为善,不能归罪于所禀赋的质性上。”[3]即善性良知是天赋于人的,是先验的,超越经验层面的,是人之为人或者说是人区别于他物的类本质。对此孟子用“仁”、“义”、“礼”、“智”进一步论述善存于人的本性之中。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美德,不是由外面虚饰而成的,是我本来就有的,只是没有领悟到而已。在《公孙丑篇》中,孟子对仁义礼智给出了更详尽的阐述。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所以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此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母。”

篇2:孔子和孟子论文

篇一:孔子和孟子作文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着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篇二:孔子和孟子作文

五千年的风霜雨露,造就了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五千年的阴晴圆缺,铸就了五千年的传统精神;五千年的日出日落,酿造了博大精深的传统美德。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因孔孟思想而灿烂。孔孟的思想、孔孟的学风、孔孟的精神对我们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他主张学习要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告诉我们做学问要有诚实的态度;“仁”是他学说的精髓,他主张“爱人”,认为统治者应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他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他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大教育家、思想家——孔子。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他坚持“人和”胜于一切;“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他主张“得民心者得天下”;“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身而取义者也”,他提倡做人要做到“舍生取义”。他反对一切战争,认为“民贵君轻”,认为统治者应轻徭薄赋,实行“仁政”。他还主张按时令砍伐树木,不过分捕捞鱼虾,他希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对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起到了指导性的作用,他就是儒家学说的另一位代表——孟子。

篇三:孔子和孟子作文

其实,人往往是自私的。只是有的人私心特大,有的人私心较小而已。但这个世界是公平的,自私的人永远是不受欢迎的。世界是由许多人组成的一个整体,我们都是只有一只翅膀的天使,只有拥抱着才能飞翔,人与人之间需要尊重和理解。人活一辈子,其实就是与其他人沟通。要能够沟通,就必须坚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现在许多人就如前面那个富人,一有些钱就目中无人,说话也变了味,这样的人浑身尽是铜臭味,他只愿交往比他富的人,完全忘记了“达者兼济天下”这句话,别人在他眼里都是穷光蛋,说话不客气,完全不考虑别人的感受,这样的人是要吃大亏的。

陈世美一心只想荣华富贵,他攀龙附凤,杀妻灭子,终究是人才两空,死在包大人铡刀之下。唐明皇宠信杨贵妃,不顾百姓劳顿,岭南快马送荔枝往长安,终究弄得众叛亲离,江山破碎。

而唐太宗则知道这个道理,他采纳魏征的“十思”而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自然国泰民安,历史上才有贞观之治的美誉。

孟子进言齐威王,以“齐桓晋文之事”晓之以理,阐述了要体谅百姓,使其“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则天下可运于掌上,民之归如水之下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多为别人想想,世界将更加和平。想想那些医疗事故,那些残疾人,如果是你呢?想想那些被虐待的战俘,那些流离失所,挣扎在水深火热中的难民,如果你也在其中呢?想想那些被端上餐桌的猴头、熊掌,难道动物就没有生存的权利吗?这些太可怕了,可这却是一些人的所作所为,他们的行为将被人们唾弃,他们终有受到惩罚的那一天!

篇3:孟子对孔子“仁”的思想之深化

一、性善论:仁的人性基础

性善论是孟子独创的一个学说理念。孔子没有具体解释人性究竟是什么, 以及每个人为何可以施行仁爱。《论语》中很难找到孔子关于人性的看法。相关的只有“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 (《论语·公冶长》[1]) 。这也只能够说明孔子主张有共同的人性存在, 并且后天的学习与环境很重要而已。孟子自称私淑于孔子, 他的学说承继孔子而来, 与孔子同样重视成人之道, 但是他自成人之道的背后发掘出内在于人的基础存在, 即人性本善。“天下之言性也, 则故而已”, (《孟子·离娄下》) 孟子认为性善论解决了仁道能够推行于大众的疑问, 性善就是能在所有人中普遍施行仁爱的重要原因。“性善”的内容意义, 是孟子对于人必须反求诸己、不假外求且不容己的作生命反省的阐述。

孟子曰:“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 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 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 人皆有之;羞恶之心, 人皆有之;恭敬之心, 人皆有之;是非之心, 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 义也;恭敬之心, 礼也;是非之心, 智也。仁义礼智, 非由外铄我也, 我固有之也, 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 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 不能尽其才也。” (《孟子·告子上》) 这是公都子疑惑于“性无善无不善”、“性可善可不善”、“有性善有性不善”等当时流传的人性理论, 孟子为此特别将性善论做了具体论述。这段话是说, 依人性而言, 人人都有实现善的能力, 这便是我所说的性善之义。至于有些人不善, 并不是他本身没有善的资质。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是人人皆有的。恻隐之心属仁, 羞恶之心属义, 恭敬之心属礼, 是非之心属智。仁义礼智并不是从外在强加于我的, 而是我自己本来就有的, 只是一般人不曾切己反思而已。所以说, 你如果追求它, 就可以得到;你如果放弃它, 就会失掉。人和人之间所以会相差一倍以至于数倍, 就是因为不能充分发挥他们本有的善质之故。

由上述引文, 我们可知:第一, 孟子所说的“性”, 是一种对人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肯定, 不仅是自然之质, 而且有道德含义。这种理解, 确立了“即心言性”, 旨在说明人与禽兽迥异的道德经验与价值生活。第二, 孟子说仁义礼智根于心, 为本心所固有, 不需借任何外力或条件直接内化在人的心中;又说四端之心的表现即是说“性善”的主要依据, 所以“仁义本心”就是“性”的内涵, 性善论至此得以证明。第三, 孟子主张“性善”, 是就人性中本来具有的为善的能力来肯定的, 并非将“善”推向外, 外于人性而向外求, “善”是人性之所是。第四, “心、性、情、才”虽用名有别, 虽然侧重各有不同, 但四者所言本一, 只是就仁义的不同向度来说。因“性”内在于我们的生命, 我们必须自主决定, 无可逃于为善的性之要求。而向善的意念, 纵然只是乍现于心, 就已经是善, 并不必然要表现出完美的善行或做多少善事才算是善, 这个本心、善意就是绝对的内在首先性。反过来说, 一个具备良好天资的人若不能够反省自觉, 虽然有四端之善性, 但也可能出现行为上的偏差, 趋向于恶。

所以, 孟子所主张的性善是指人本身自有成善的潜质, 而不善者是因为自己没有把握本有善质所造成。孟子以四端之心来证心善, 可知心善即性善。另外, 孟子从亲情、同然与不忍这三个方面论证了性善。[2]人所为的善行, 并不是为了任何外在的或自身的利益而来, 它纯粹是一种发自内心不容于己的行动。

孟子认为人依其本性都是有实现善以及成善的可能, 并将人性界定在超越面而非自然面的高度上, 而此超越的人性是天所赋予的。所以人有大体小体两部分, 孟子以为大体的良知良能部分正是人与禽兽的差别所在, 于是以它来定义人性;至于小体仅是口腹之欲, 乃人与禽兽所共有, 并非人之为人的所在。孟子将人的自然生命追求与道德生命追求区分开, 所以, 他所说的人性, 实际上就是天赋予人且唯有人才具有, 并呈现为超越的内在追求。孟子将道德本原归于天的同时, 也认为就道德的实践而言, 人是具有能动性的, 亦即在天命的笼罩之下, 道德主体拥有意志自由, 有主动完成良善本性的能力, 而道德主体的自由与天命也是和谐存在的, 在尽己与天命各自独立之下, 人若能修身尽道, 不论遇上任何逆境也都能处之泰然。

孟子对人性本善的论证, 发展了孔子的“仁”学。并且, 他还将仁的根据直指人心。“仁, 人心也, 义, 人路也。……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 (《孟子·告子上》) 这个心, 并不是经验世界中物理性质的心, 而是指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价值意识之道德心。在良知本心中必有善的法则存在, 使良知本心可以为道德的判准和依据;只是人们容易放失此良知本心, 因此产生出恶的情况, 但也正因此, 人们才更有找回本心实践本真之我的目标与使命。

二、仁政论:仁的政治实践

仁政学说的根据, 就是孟子的性善论主张。人经由道德本心实现良知良能的善, 扩而充之表现为仁义道德, 即是彰显人之所异于禽兽之价值与尊严。而从自我内省修养到对万物的关怀, 这一己之德向外扩展而至国家大事, 此即是孔孟所言的“仁”的道德生命。只有仁, 只有性善, 才能推己及人, “以不忍人之心, 行不忍人之政, 治天下可运之掌上” (《孟子·公孙丑上》) 。因为性善, 所以要求让人们以发挥出他应有的道德价值为人生目的;因为性善, 使得君王能够禀赋此天性而施行仁政来帮助所有人唤醒其潜藏于内的道德价值。

孔子认为, 要算得上一个君子, 得做到“修己以敬”, “修己以安人”, 更进一步, 则是“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 尧舜其犹病诸。” (《论语·宪问》) 君子是力行仁道的人, 仁是君子言行内在的本质规定。“由于‘君子’的本质是‘仁’, 故‘君子之道’事实上即是‘仁道’。”[3]安人、安百姓体现了孔子以仁道治国的理想。这既是对君子的要求, 也是对当权的君王的要求。

“孟子道性善, 言必称尧舜。” (《孟子·滕文公上》) 孟子推崇尧舜, 认为二者是以仁治天下的圣人。孟子不辞劳苦, 屡屡规劝诸侯应当发政施仁, 如此则可以王天下。君王施行仁政, 使得本具良知良能的百姓感受圣贤的风尚, 进而能够扩充一己的善性而成圣成德, 最终使得君臣百姓都和谐而有秩序地生活在一个温情敦睦的美好社会里。这就是孟子治国平天下的仁政理想。“君仁, 莫不仁;君义, 莫不义;君正, 莫不正。一正君而国定矣。” (《孟子·离娄上》) 君王做到了仁义, 则天下便都有仁且义了。所以仁政简而言之便是要君王本着亲民爱民之心, 行亲民爱民之政。

孟子的政治思想, 要求君、臣、百姓一致, 以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态度, 为着和谐美好的价值目标, 进行的伦理道德化的尝试与互动。君王能够是应天命的仁人, 持有“先觉觉后觉”的精神, 在物质上使百姓富庶, 民众“养生丧死无憾, 王道之始也” (《孟子·梁惠王上》) ;在精神上使百姓能够觉醒并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君王既要照顾人民自然生命, 还要帮助他们实现道德生命。“人人亲其亲, 长其长, 而天下平。” (《孟子·离娄上》) 君、臣各尽其职, 尽己之道德责任, 五伦间的关系不以外在的利益维持, 而是以内在的仁义为根本, 建立人伦秩序。他的仁政思想, 迥异于战国当时的霸道主义, 直指人心之良善。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而发展出的不忍人之政的理想。孟子认为, 人是不同于禽兽的存在, 因为人本有天赋之善, 于是能够摆脱自然状态的限制, 进而达到超越有限及于无限的境界, 这才是人之为人的存在。因此, 既然人禽有别, 君王应将个人超越的一面展现并扩充, 表现在政治上, 就是以仁道原则为基础的仁政措施。但是君王的四端之心也容易被声色、权势所诱, 为佞臣小人所惑, 而失去其本有的仁心善性, 国家百姓也因此蒙受其害, 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孟子强调君王之贤。孟子论“仁”, 大部分都是希冀占统治地位的君王以“仁”之心来施政, 所以, 从这个意义上说, 孟子的仁政论是对孔子“仁”说之继承与深化。

由于仁政思想是以人性本善为前提, 因此它也被赋予促成人完成其本善之性的目的。于是, 仁政思想本身有着强烈的伦理政治色彩:政治不过是为了帮助人成其所以为人的目的, 仅只是辅助道德教化的工具而已。由于人人都具有善的天赋, 所以政治也当以人人得以成善为目的。君王施行仁政, 使人人皆行仁, 天下可定也就是必然的结果了。这也正是孟子为何在见梁惠王时, 反复言说“王何必曰利, 亦有仁义而已矣” (《孟子·梁惠王上》) 。梁惠王的想法正是当时时代的价值观念, 孟子一语道破国家兴盛之道, 唯有仁义而已。因为凡事说利, 上下必定会交相争夺, 因此, 主政者不能以利为其考量。孟子立身于当代独排众议, 试图扭转当时的社会风气, 希望借由仁义的提倡, 仁政的施行, 把当时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导向仁义的价值体系中。“不行仁政云尔, 苟行仁政, 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 欲以为君。” (《孟子·滕文公下》) 是此, 为政者仁或不仁是作为得天下或失天下的基准, 主政者若是能将国家的施政方向导向与民同好恶, 一切以民意为依归, 国家自可富强康乐。从孟子仁政思想中, 我们不仅能找到对人完整生命的关怀, 并且也发现人对于社会天下的安身立命之处, 其学术价值是亘古不灭的。

综上所述, 孟子以性善论, 给孔子的“仁”学以人性论基础;同时又提出仁政论, 把仁推向天下:这是孟子对“仁”的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是对孔子“仁”学的深化。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注.北京:中华书局, 1983.

[2]杨泽波.孟子性善论研究.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127-133.

篇4:孔子和孟子论文

【关键词】爱民治国 五美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2)10-0080-02

【Abstract】Confucius and Mencius advocated to implement the people’s life-support system and public policy, and combination with the“De”and the law and the man and the state administrative to rise. But they hav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Rule of man Five beauty

我囯有着重视老百姓呼声或需求的传统,《尚书·周书·泰誓》有“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诗经》中有不少如《硕鼠》反映老百姓愤世的诗篇,而且统治者也把“民心”的向背作为其统治是否稳固的标帜来认识。

春秋以来,道、儒、墨、法等各个文化派别相继兴起,它们都从不同角度对如何认识和治理被统治的“民”,以及治理国家的问题进行了阐释,其中儒家孔子和孟子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对“爱民”和治国问题有精辟见解。其特点是从惠民、利民出发,以社会稳定为基础,将德教和法制结合起来,使老百姓“莫敢不敬”,“莫敢不服”,“莫敢不用情”,从而使社会稳定,国家“安无倾”。孔子认为,足食、足兵、不失信于民,这是统治者为政不可缺少的。鲁哀公向孔子的弟子有若询问饥荒之年如何治理囯家,这个弟子直言不讳地告诉他:“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论语·颜渊》)以浅显的道理说明了民富囯强的原则。孔子还深刻阐述了不均以及社会动乱、带来的危害。认为“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主张“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论语·季氏》),从而使社会均平、上下和同、国家安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要求囯家在政策上利民,无费於财,做惠民的好事。弟子子张问孔子如何从政?孔子回答:做到“尊五美,屏四恶”即可。“五美”就是:“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五美”中的首项就是“因民之所利而利之”。郑子产治理郑国很有成绩,孔子赞美子产有四大功徳美誉,其中两条就是“养民也惠”、“使民也义”。

孔子主张对老百姓既要进行道德教化,又要约之以法律的管制。他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徳,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孔子认为老百姓对历史人物、国家的官吏最有评判的权利。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论语·为政》)就是说,国家任用正直的人取代邪枉者,老百姓就赞成。反之,就嗤之以鼻;老百姓赞美尧、舜、周泰伯、管仲等,也是对其道徳品质高尚的怀念。孔子要求为政的人给老百姓做表率。他说:“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论语·子路》)如果从政者做好了表率,老百姓就会蜂拥而來归附。反之,“上失其道,民散久矣。”(《论语·子张》)

当然,孔子对待老百姓的基本思想还是将其作为使用工具来看待。例如,他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论语·泰伯》)几乎与李耳一样,孔子也看到了民是社会的基础,是国家治理的关键因素。不过,还是把“民”作为统治者的对立面来看待,来驯服罢了,老百姓仍然没有社会地位,孔子也没有为老百姓呼吁任何平等权利。不同的是:李耳主张维系小国寡民社会,而孔子虽然贱视农耕,看不起农民,却显示出他是力主实现社会分工的。孔子的弟子樊迟请学稼,请学为圃,孔子不仅说自己不如老农、老圃,还在樊迟走后,把他斥之为小人。这件事说明孔子认为务农是被统治阶层的人干的,不是他和其弟子这样有文化、有道德的人应该过问的。

自称可谓为孔子私淑弟子的孟轲在爱民治国方面升华了孔子的上述思想。孟子爱民治国思想的核心是实行井田制,让老百姓有恒心、有恒产,保障老百姓养生丧死无忧,主张执政者与民同乐。要求最高统治者正己、正人心、恭俭礼下、进贤使能,做到君臣亲如手足。同时对老百姓“易其田畴,薄其税敛”(《孟子·尽心上》);实行善教,使“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婁上》)孟子虽然也讲以法治民治国,不过,他更强调教育。他说:“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

首先,孟子把对“民”的认识提高到了哲学本体论的高度來认识,认为道徳的底线——人心的良莠是决定一切的关键,是统治者爱民从政的基础和出发点。孟子的政治主张是行仁政。仁政从何而来?如何施行仁政?孟子讲得很清楚:人心是善的,每个人都有侧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只要有不忍人之心,就能行仁政。反之,就会施行害民之政。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他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执政者要保持这颗赤子之心,这就叫做“存心”。他说:“君子所以异於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孟子·离婁下》)这种赤子之心丢了,就要把它找回来,孟子把这个过程叫做“求放心”。如果执政者的心不正,不符合做人做事的原则,就会由此害于政事。他认为邪念“生於其心,害於其政。发於其政,害於其事。”(《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提倡的仁政,就是要求统治者把这种心作为行仁政的出發点和指导思想。孟子由此引申,又得出了得民心即可得天下的结论。同时也指出了儒家伦理道德包含的内容——“仁、义、礼、智根於心”(《孟子·尽心上》),从而使其本体论在他的政治理论方面达到了极致的程度。

其次,提出了家国同构的理论。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这样,孟子就把本身的修身养性和家庭的完美,以及国家的治理结合了起来,奠定了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理论基础。

再次,构建了多重结构的爱民治国方略。他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论述了国家、被统治者、最高统治者之间的多重结构关系。他认为被统治阶级——“民”是国家的基础,国君只是国家的大管家,第一次把民的地位置于国家治理之首,认识到在国家治理之中民应该是比国君更重的关键因素,从而把爱民、保民问题升华为国家政治的头等大事,可以说是民主政治思想的雏形。

最后,揭示出崭新的人和物的理念和范畴。在治国之中如何处理人和物的关系呢?孟子主张对人、对物都要爱护,不过,对物只能爱之,而不能仁之。因为“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仁”的含义是就人的本质属性讲的,完全是存之于内,是不适合于人之外的物件的。因为“仁”对于人来说,既是其本质属性,也彰显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论语·学而》说:“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就是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讲的仁。孟子既讲仁又讲性,认为仁在性之中,内在于人的道德涵养里。在这里,人性不仅先天是善的、美好的,又强调后天的修养和积累。他说的“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就道出了他主张修身养性,对于人之性的扩展,以至于达到天人合一境界。对于被统治阶级的“民”,可以仁之。这是按照从赤子之心出发,推恩于所有人的方式去处理。但又不能爱无差等,即不能都去亲亲。孟子说:“君子之於物也,爱之而弗仁。於民也,仁之而弗亲。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上》)在这里,孟子讲了三个层次的问题,即对物要爱,对民要仁,以及亲亲。亲亲,是就宗法关系讲的,既区分了统治者和被统治者,又要在这两个阶层中按宗法关系的名分区别。孟子说:“且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而夷子二本故也。”(《孟子·滕文公上》)这里所说的一本,就是物各有其类,而爱是有等差的,而墨家的夷子是主张爱无差等的。此外,在爱民治国这个问题上,孟子也谈到过有为与无为的辩证关系,认为“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孟子·离婁下》)要求统治者让老百姓休养生息。可见无为而无不为并非道家独有。

参考文献

1 论语(诸子集成本)[M].北京:中華书局,1954

篇5: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体系概要

1、综述:孔子的思想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形式的完整的思想体系,其中心是将做人的道理。

2、孔子思想的主要精华有:

(1)“仁”的思想

(2)“孝”的思想

(3)“礼”的思想

(4)中庸思想

(5)天命思想

(6)教育思想

3、“仁”的思想

(1)“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在《论语》中出现了109次。“仁”的涵义很广,所谓仁者即“爱人”

(2)“仁”的标准“刚、毅、木、讷,近仁”还包括“恭、宽、信、敏、惠”

(3)仁者的特征“仁者静……仁者寿……”;仁者对艰难的事情抢先去做,对能获利的事便能退居人后;仁者能正确地对人好恶“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4)实践“仁”的途径

“仁”并不是高不可攀的,为仁的关键在于个人的主观努力。“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对于个人而言,仁者运用“恕”来行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而“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则是更高要求,难度更大,甚至尧舜都难以做到。

统治者:仁是治国平天下必须遵循的原则。统治者“节用爱民,使民以时”“博施于民而能济众”

“仁”的价值和作用:孔子认为“仁”比生命还重要,“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身以成仁”这一原则鼓励着后世多少仁人志士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4、孝的思想

(1)孝是仁的根本。“孝”尊重顺从父母,“悌”指尊重兄长,是中国古代处理家族内部两大关系的基本要求。

当时家族组织与政治关系密切,在家能孝悌者,在政治上必定能敬重君主、公卿。

(2)如何做到“孝”一是合礼,二是真情实感

(3)孔子提倡的“孝”的局限性:一旦孝与仁出现冲突,依据事亲为大的原则,不惜牺牲“仁者,爱人”为代价,来保持父慈子孝的至高无上。

5、礼的思想

礼的思想主要体现为“仁”“恭”“敬”等,“仁”是礼的最根本的精神内容。

礼的作用:孔子主张用礼义来规范人欲,把人欲规范在合理的限度之内,从而使人欲在社会上与个人之间得到协调。

(1)孔子承认人欲的存在于满足的合理性。“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足食,足兵,民信之”孔子还主张先富再教,他看到民众基本物质的满足对教化的重要性,也就是说他承认对人欲的合理性满足是“求仁”的前提。

(2)孔子强调以礼节欲,克制欲望的膨胀,已达到“仁”的道德境界。“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对于统治者他提出应当以礼行事。对百姓“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使百姓“有耻且格”遵循礼的规则,达到和谐的“礼治”的境界。

6、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孔子立身行事的最高标准。

中庸思想的原则:德行符合礼的规定。

中庸思想是一种调和配合的意思。“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中庸思想主张在实际应用中时常变通,因时、因地、因人制宜,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注意避免“过”与“不及”

7、天命思想

(1)孔子强调天人合一,主张畏天命。他认为一切全在天的掌控中,人须秉持天命而行,不可胡为妄做。

(2)孔子的天命思想中很重要的一点:遵循自然规律,保持乐观,将天道运用到人道中,承担起社会责任

(3)孔子赞成敬鬼神

8、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思想

民本、仁政、王道和性善论、教育

一、民本思想

民本思想是孟子思想的精华:保民、与民同乐,其中最突出的是“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推崇得民心者得天下。

(1)孟子认为君主应该以爱护人民为主,为政者要保障人民权利。对于残害百姓的君主可以诛伐,推翻他,并认为这是正义之举。

(2)孟子强调国君不仅要爱护民众,也要爱护臣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3)孟子把人民的意愿作为战争是否该兴起的重要标准。

二、仁政思想

仁政是孟子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孟子认为这是最理想的政治。仁政的基本思想是对人民有深切的同情和爱心,主要体现在养民和教民上。

(1) 养民:制民恒产“无恒产者无恒心”;使民以时“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取民有制“易其田畴,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2) 教民:养民则是解决民众的经济问题。教民是解决民众的道德问题。孟子认为教民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三、“王道”思想

“王道”是孟子提出的国家政治的最高理想。孟子认为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的运用,可以实现“王道”这一目标。

孟子认为实行王道之治就是“保民而王”

四、“性善论”思想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性善论”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 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别于动物的人的社会属性。

(2) 人的善性事先天固有的,并非后天形成的。

(3) “人皆有之”的善性,起初只是一种道德的萌芽,必须经过自我修养,才能发展成完美的道德。

五、“尽心知性”思想

在孟子看来“尽心知性”是成为尧舜这样的“圣人”的一个必要途径。所谓“尽心”,即指把人性中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扩充到极致;所谓知性,即指把本性中的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有准确深刻的认识,并将它付诸实践。

达到“尽心知性”,在孟子看来要做到“寡欲”“内省”“养气”

心性之学的目的:即是塑造“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理想人格。

影响:对塑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性格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对中国历代优秀的知识分子的性格塑造,更是起到直接的作用。

教育思想:孟子把“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作为人生最大的乐事。

孟子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所谓人伦即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

教育方法:存养式

钟秋萍

篇6:孔子和孟子论文

下面是一节语文活动课的过程设计,请按要求答题。

走近孔子和孟子

――《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读书报告会

①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

②各小组推荐代表上台发言,可选择以下话题:

a.孔子和孟子所处的时代。

b.孔子和孟子的生平和主要经历。

c.孔子的弟子和门人。

d.《论语》和《孟子》的简介。

e.孔子、孟子对周边国家的影响。

f.山东曲阜孔庙、孔府、孔林的特点、规模及藏品等情况。

③主持人根据评委意见宣布结果。

④语文教师对本次活动作出小结。

(1)请给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要求能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50字左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就是被推荐的代表,请概述你发言的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孟子和孔子的`社会思想,政治主张,以及他们的修身,交友都对我们后人有很深的影响。中国孟子和孔子的礼仪对社会起了很大的影响。(意对即可)

②孟子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他幼年丧父,家庭贫困,在母亲的教导下勤奋学习。青年时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后来退居讲学。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一套完整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被尊奉为“亚圣”。

上一篇:离婚答辩状经典下一篇:河南大学经济学自考本科毕业生档案及申请学士学位事宜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