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2024-04-25

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通用11篇)

篇1: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舍北溪上垂钓,舍北溪上垂钓陆游,舍北溪上垂钓的意思,舍北溪上垂钓赏析 -诗词大全

舍北溪上垂钓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大耋还家万事非,垂竿好在绿苔矶。

风和山雉挟雌过,村晚吴牛将犊归。

春涨新添塘滟滟,夕云仍带雨霏霏。

此生自笑狂颠足,依旧人间一布衣。

篇2: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一个风和日丽[注: 和风习习,

坐着摩托车出发,一路来都是一大片的树林,隐隐约约有几声鸟鸣,抬头望天,空气清新,一群白鸽掠过蓝天,用翅膀将天空抹蓝,

再沿着山间小道行走,一条“石块路”摆在眼前,我像变成了一个小矮人,踩在“琴键”上跳来跳去。每块石头间的间隔有几十厘米,想要迅速跳过去也不是很容易。

我们走得累了,坐在大石头上,听那林中的鸟语,看那壮观的瀑布从上流下。

这条瀑布有好几十

篇3:某机场航站楼人员疏散设计探讨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18.38万m2,航站楼由主楼、两个竖直指廊、两个水平指廊组成,见图1所示。航站楼南北方向长约1080m,东西方向最大约330m,建筑高度约为40m,主要功能区域包括值机大厅、安检海关区域、国际和国内出发/到达长廊、国际和国内行李提取大厅、行李处理机房以及附属的商业、餐饮、办公用房和各类机房等。整个建筑设计造型独特,屋顶采用独特的羽毛造型设计。

2人员疏散设计难点

航站楼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独特的建筑功能和运营特点,公共安全要求尤为突出。目前,国内尚未颁布专用于机场航站楼的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现行的GB50016-2006《建筑设计 防火规范 》及GB50045-95(2005年)《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均无法与航站楼的建筑特点及使用功能相适应。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若简单按照上述规范进行处方式的消防设计,将会无法实现新航站楼的设计目标和基本功能。人员疏散设计是航站楼消防设计最重要的方面,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存在如下设计难点:

(1)由于航站楼功能布局的需要,公共区域均为体量巨大的开敞空间,人员疏散距离远超现行消防设计规范的规定;

(2)航站楼的值机大厅、候机指廊、到达长廊等公共区域的人数计算方法和设计参数现行消防设计规范均无明确规定,也无法按照上述规范规定的计算方式核算疏散宽度;

(3)航站楼对连续运营有较高的要求,难以按照现行规范规定的整体疏散策略对人员进行疏散。

由于存在上述难点,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的人员疏散设计须参照国内外机场设计通行的办法,即通过消防性能化设计确定疏散方案,保证人员疏散设计满足安全要求。

3航站楼人员疏散特点和设计要点

3.1疏散策略

机场航站楼的建筑体量通常比较巨大,火灾对远离起火区域人员的威胁并不迫切。如果航站楼的消防安全系统设计合理,消防安全管理措施科学到位,即使发生火灾,也不易发展到失控状态。对于航站楼内规模较小的火灾,将着火区域和邻近区域的人员疏散即可,不必疏散建筑内的所有人员。此外,航站楼对营运连续性的要求较高,整体疏散将会造成营运中断,势必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基于航站楼的上述特点和要求,其内部的人员疏散设计并不是按照现行消防设计规范提出的整体疏散设计或一步式疏散设计,而是采用分阶段疏散的策略。分阶段疏散的策略已经在北京机场T3航站楼、上海虹桥机场航站楼、深圳机场T3航站楼等应用,并具有较好的安全可靠性。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的人员疏散设计也参照上述成功经验,采用分阶段疏散策略,仅在发生极端失控的事件时 才疏散整 个建筑内 的全部人 员。可见,分阶段疏散策略是航站楼人员疏散的主要特点,也是与一般建筑人员疏散设计的最大区别。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当采用分阶段疏散策略时,并不意味着限制其他区域的人员疏散,设计时仍需保证各个区域均具有合理的疏散路线和足够的安全出口,一旦发生极端事件时,航站楼内的全部人员都应能够迅速地疏散至安全区域。

3.2疏散分区的划分

采用分阶段疏散策略进行人员疏散时,为了方便疏散引导和管理,可将整个航站楼按照平面布置合理划分疏散分区。当某个疏散分区出现火警时,应立即疏散该分区内的人员。而对于火灾暂时不会影响到的其他分区人员,不必马上疏散,但应使这些人员进入“警戒”状态,以应对火势蔓延扩大、失去控制的极端情况。通常情况下,火灾对人员安全影响最大是烟气。因此,在综合考虑航站楼平面布置、功能分区、消防设施以及消防安全管理等因素的基础上,疏散分区应按照防烟分区或防烟控制分区的范围进行划分,分区的边界应尽量与防烟(控制)分区的边界相同。疏散 分区不宜 小于相应 位置的防 烟(控制)分区,也应避免疏散分区跨越防烟(控制)分区。

3.3疏散人数的确定

对于办公楼、商场等常见的建筑,一般按照人员密度系数乘以建筑面积来确定待疏散人员数量。这些场所的人员密度系数能够从规范或权威的研究报告中查到。对于航站楼而言,如果按照上述面积系数法来确定疏散人员的数量,将会得到一个很大且与真实情况严重偏离的数值。这是因为现代航站楼的建筑设计,为了获得舒适效果,一些功能区域往往设计得比较开敞,能够查到的人员密度数据不能很好地反映这一特点,更不能简单套用。对于人员疏散设计,必须要找到一种适用于航站楼实际情况,能够准确计算疏散人数的方法。由于航站楼内部的人员数量是动态变化的,待疏散区域的人员数量由设计人流量和人员在该区域的逗留时间两方面确定,疏散人数可用式(1)计算:

该计算方法称之为人流量法。人流量法所得出的机场内各区域的人员数量更加符合航空交通枢纽运营的实际情况。

设计人流量及逗留时间主要由航班的数量及密集程度决定,本质上由航站楼的设 计旅客吞 吐量决定。表1为基于2020年的客流量预测,按人流量法计算出的南宁吴圩机场新航站楼各区域的疏散人数。

3.4疏散距离控制

现代化的机场航站楼由于体量巨大,疏散距离往往难以满足现行消防设计规范的规定。但航站楼往往比较高大开敞,蓄烟能力很强,可为人员疏散提供更多的疏散时间。另一方面,航站楼的公共区域火灾荷载较小,发生严重火灾的几率不大。此外,航站楼的消防设施完备,疏散指示系统先进合理,也对人员疏散有利。基于上述原因,南宁市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中的值机大厅、国内/国际行李提取厅等公共区域可通过性能化的方法评估人员疏散的安全性,并要求性能化设计区域采用不燃材料装修和设置智能疏散指示系统,在此前提下,人员疏散设计可不按照现行消防设计规范30m的疏散距离控制。

3.5利用固定登机桥辅助疏散

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指廊区域固定登机桥数量众多且分布均匀,登机桥内外几乎无可燃物,登机桥入口至停机坪之间的最大高差也仅为8.3 m,火灾发生时若允许利用固定登机桥进行人员疏散,则可大大增加安全出口的数量和减少人员实际的疏散距离,缓解指廊内各疏散楼梯的压力。目前,国内外一些已建成的机场均利用了固定登机桥作为火灾时的疏散手段。从这些机场的实际运营情况看,指廊固定登机桥的出入口在紧急事件时往往会有专门人员负责打开,机场管理者也会制定相应的疏散措施确保固定登机桥切实可用,对于受火灾直接影响或者疏散安全性无法保证的固定登机桥,现场工作人员也可以限制其使用。因此,利用固定登机桥进行人员辅助疏散是切实可行的。

4人员疏散性能化分析

4.1模拟设定

根据实际情况,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在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中引入了“舱”、“燃料岛”及“独立防火单元”的设计概念来模拟航站楼内的各种功能区域和房间。以“燃料岛”的概念模拟公共区域内的办票柜台、开敞的小售货亭、咨询柜台等面积不超过9m2的无顶棚区域,以“舱”的概念模拟300m2以内的有顶棚零售商业区域;以“独立防火单元”的概念模拟公共区域内面积较大的商业和旅客餐饮区。“独立防火单元”应采用2h耐火极限的防火隔墙、1.5h耐火极限的楼板与其他区域进行防火分隔,将其从航站楼公共区域独立出来,确保公共区域低火灾荷载的特点。防火单元的面积应控制在2000m2内并应设火灾探测报警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机械排烟系统。

4.2航站楼内火灾场景设定

设定“可信最不利”的火灾场景,是性能化消防安全设计过程中对火灾 和烟气蔓 延进行合 理定量分 析的基础。火灾场景应包括火灾发生位置、火灾规模、排烟设施设置、排烟设计参数等基本信息。设定火灾场景时,需要结合航站楼内的火灾荷载分布、自动灭火系统设置及可靠性、防排烟系统设计、人员分布及设计分析目的等方面因素综合考虑。对于人员疏散安全性的火灾场景,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根据上述设置的原则,共设定了+8.3m值机大厅、+8.3m指廊结合部位、±0.0m国际迎客厅、±0.0m国内行李提取厅、±0.0m行李处理房发生火灾的五个场景。

4.3人员疏散消防性能化分析计算

火灾发生后,火场内人员能否安全疏散主要取决于人员疏散到安全区域所需时间tRSET与可用安全疏散时间tASET的相对大小,考虑1.5倍安全系数。因此,安全疏散的判定标准为:tASET>1.5tRSET。其中,tASET取决于火势发展、建筑结构、火灾探测、灭火设备等;tRSET取决于出口容量、人员荷载、疏散引导、人员在火场的心理和行为等。

大量分析调查表明,火灾发生后,人员并不是马上开始疏散,通常分为觉察火灾迹象、确认火灾发生和采取逃生行动三个主要步骤。在性能化设计分析过程中,所需安全时间可表示为:

式中:td为探测时 间,即从火灾 发生到探 测出火灾 的时间;ta为报警时间,即从探测出火灾到通知楼内人员发生火灾的时间;(to+ti)为疏散预动时 间,包括识别 时间to和反应时间ti,即从通知楼内人员发生火灾,楼内人员决定采取行动,直至疏散行动开始所需时间;te为疏散行动时间,即疏散行动从开始到结束所需的时间。

针对上述设定的火灾场景,利用FDS软件对各场景的烟气进行模拟分析,得出可用安全疏散时间tAEST均不小于1200s。利用STEPS模拟人员疏散过程,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

4.4人员疏散过程的不确定性及对策

由于人员疏散的性能化消防设计是通过计算机模型模拟人员的疏散行动,计算机设定的计算模型一般假定人员在疏散行动中是有序和理想化的。但在实际的火灾当中,人在疏散时可能会出现许多无法预见、影响疏散的行为:如人员花较长时间收拾财物,或者出现惊惶失措、盲目乱跑的现象,或者在听到火灾警报后,未能及时反应等。为了在计算模拟中尽量考虑这种不确定性的因素,使计算结果更加符合实际,在计算疏散行动时间时,以人员疏散行动时间的1.5倍作为安全余量考虑。另外,对探测、报警以及疏散预动时间的确定也应取保守数值。

为了减少人员疏散不确定性的影响,还应加强航站楼的消防安全管理,加强机场工作人员的消防安全培训,制定相应的应急疏散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能力,最大限度地保证人员生命安全。

5结论

(1)航站楼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空间开敞、人流流线复杂的特点,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设计时,存在诸多 设计难点,难以满足 其特殊功 能要求。为了确保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航站楼的消防安全,须参照国内外机场设计通行的办法,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

(2)现代机场航站楼的建筑体量通常比较巨大,火灾对对远远离离起起火火区区域域的的人人员员产产生生的的威威胁胁并并不不直直接接和和迫迫切切。。同时,机场对营运连续性的要求较高,人员疏散采用整体疏散策略时将会造成营运中断,势必产生较大的经济和社会影响。因此,航站楼的人员疏散应采用分阶段疏散的策略,这是航站楼人员疏散的主要特点,也是与一般建筑人员疏散的最大区别。

(3)通过不同火灾场景的消防性能化分析表明,南宁机场新航站楼人员疏散设计是可行和有效的。通过在性能化分析计算中引入安全系数,对一些关键参数采取保守取值的办法来考虑人员疏散的不确定性,通过加强航站楼的消防安全管理和提高应急处突能力,可最大限度地保证航站楼人员的生命安全。

摘要:航站楼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具有空间开敞、人流流线复杂的特点,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设计时,存在诸多设计难点,需要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对南宁吴圩国际机场新建航站楼的疏散策略、疏散途径及人员在疏散中的不确定性等方面进行探讨,对航站楼内人员疏散进行性能化模拟分析,找到适用于本航站楼的疏散设计方案,以最大限度地确保人员安全。

篇4: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关键词:陈淳;《北溪字义》;根原;范畴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5)08-0026-02

陈淳(1159年—1223年),字安卿,号北溪,人称北溪先生。曾两度赴学于朱子,第一次被朱子授予“根原”二字,朱子认为“凡道理皆从根原处穷究,方见得确定”。 (《朱子语类》一百一十七卷)遂陈淳日用间均穷究“根原”来处。第二次陈淳被朱子训诫要在多做下学工夫之时亦不可割断于上达,须下学上达融会贯通。于是陈淳此后日用间本分都细细做到去理会去深造去充实下达从而以彻上达。陈淳的《北溪字义》即是一本“言则太极理气之源头,性命道德之宗旨,心学一贯之会归,阴阳鬼神之通复,异端曲学之流弊” (《清戴嘉禧序》)的义理之书,习之从而达到“以示下学正的,而上达之途” (《清戴嘉禧序》)的明道之旨。

《北溪字义》书中所著字义二十六门,分上下二卷阐之。这二十六个范畴历来被各时期的大家认为不是无关联的单纯义理字义之学。邱汉生先生曾指出“从二十六条目的内容看,卷上似着重论人,如性,心,情,意,忠恕等等,卷下似着重论理,,如理,太极,经权,鬼神等等。”(《宋明理学史》卷上人民出版社第500页)邱先生认为这二十六个范畴可以大概分出个条理从而做以区分。张立文教授则认为“这二十六个范畴中,虽有客体范畴,但大部分是主体心性范畴,如心,性,情,才,志,意和主体道德修养范畴诚,敬,恭敬,仁义礼智信,忠恕,忠信,德,中庸,义利等,属于本体或实体范畴有道,理,太极,皇极,中和,命,鬼神,经权等。即使是客体范畴,不仅指客体或对象自身,而且也包含主体所赋予的各种属性,成为主体化或对象化了的客体。同时,主体范畴也不仅是主体自身,而且往往演化成客体化了的主体。”(《中国哲学范畴发展史。天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22页)张立文教授认为书中的范畴之间是主体客体化,客体主体化,主体客体具有一定的关联和相互渗透性。张加才博士认为“《北溪字义》分上下两卷。卷上为内圣之学;卷下为外王之学。卷上又可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为心性论,包括:命,性,心,情,才,志,意;后半部分为道德论或功夫论,包括仁义礼智信,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卷下实际上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理本轮,阐明外王之学的根据,包括道,理,德,太极,皇极。第二部分为教化论,包括中和,中庸,礼乐,经权;第三部分批判异端,包括批判流俗‘鬼神’迷信和‘佛老’空无之学”。(《诠释与建构——陈淳与朱子学》人民出版社第142页)张加才博士把书中二十六个范畴做了一次细密的分析和梳理,从而达到使读者纲目清晰,层层深入的效果。通过学习前辈的研究成果和我自身的理解,在这里我想对《北溪字义》的范畴梳理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以往的这些前辈的观点只是就《北溪字义》理学范畴内容所论所发,但是还应该关注到这是陈淳讲学时所述内容的讲稿,这是陈淳为学多年的自我总结,所以其书中内容必然与陈淳的为学经历与为学认识有关。在文中首段我已指出,陈淳为学是先从“根原”处着手,后“下学上达”,所以陈淳是很注重对“根原”的阐发,所以在《北溪字义》中陈淳在上下两卷的对理学范畴阐述都是从“根原”处开始,然后再推论到各“根原”处的下达工夫。对“鬼神”,“佛老”两个范畴可以单独来看,是对以上“根原”,“下达”范畴的反面总结,更是对后学者为学的担忧和警戒。上卷的“根原”即是“命”,“性”;“下达”即是“心”,“情”,“才”,“志”,“意”,“仁义礼智信”,“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十二个范畴,其中“仁义礼智信”是从“下达”道德方面统筹要求,而“忠信”,“忠恕”,“一贯”,“诚”,“敬”,“恭敬”是从“下达”工夫处细说。下卷的“根原”是“道”,“理”,“太极”;“下达”是“德”,“皇极”,“中和”,“中庸”,“礼乐”,“经权”,“义利”,其中因为“道是天地间本然之道,不是因人做工夫处论。德便是就人做工夫处论”(《北溪字义。德》中华书局出版社第42页),“道”与“德”联系密切,所以“德”在“太极”之前,“德”更是下卷中“下达”道德工夫方面所要求的纲领,而“皇极”,“中和”,“中庸”,“礼乐”,“经权”,“义利”则是分而述之。最后的“鬼神”,“佛老”两个范畴,其中“鬼神”是《北溪字义》中占据了最长的篇幅,这一范畴最后总结论曰“文公<论语>解说:‘专用力于人道之所宜,而不惑于鬼神之不可知。’此语示人极为亲切。‘未能事人,焉能事鬼?’须是尽人事之道”(《北溪字义。鬼神》中华书局出版社第67页),所以这是对前文所有关于人与社会范畴的点睛和强调,这是陈淳强调对人的关注和回归。《佛老》则是对在关注人与社会走为圣人学之路上的歧路所指正与提防和义正严词的辟除,从“根原”处巩固道学。

孟子有云“先立乎其大者”,(《孟子。告子上》),诚如为学,学之根本是什么,是其大,欲立其大则必先知何为其大,何为其大明了,则可立之。既立之,则可为之,如何为之,则需纲举目张,分而习之,后汇而总之,乃可学有所成。在《清。顾仲序》中有云:“譬如射者,初学弯弓,岂能便中的?然不树之的,何以习而至于中?正为初学植根基,立标的之综要也。”可见为学立其大之重要性。《北溪字义》上卷第一个范畴“命”,开篇有言曰:“天命,既天道之流行而赋予于物者。”可见“命”是“道”在人世间的投射,而且文中亦指出“以理言之谓之天,自人言之谓之命”。第二个范畴“性”,文中有言曰:“性是在我之理”,“得天地之理成这性”,可见“性”是“理”在人在心的之物。由于“心统性情”,“情与性相对。情者,性之动也”,所以“心”在性之后,又因为“性”乃形而上,“情”乃形而下,所以“情”在“心”之后。《北溪字义》下卷第一个范畴“道”,文中有言曰:“道之大纲,只是日用间人伦事物所当行之理。”又曰“论道之大原,则是出于天。”可见“道”之广之大,不是一丝一毫。第二个范畴“理”,文中有言曰:“理与性字相对,理乃在物之理,性乃在我之理。在物底便是天地间人物公共底道理。”可知“理”与“性”相对,是针对个人而言。第四个范畴“太极”,文中有言曰:“太极只是浑沦极至之理”,又曰:“万化之枢纽,品汇之根柢”。可见太极是万物变化流行的根本和汇集。现在通过对卷上和卷下的“根原”的剖析,会发现,原来,卷下的“根原”都是以“天地间人物公共底道理”出现,相对而言卷上的却基本以“在我”,“自人”等等而言,所以可以得出,卷下的“根原”是对卷上“根原”的升华和进步。

卷上中阐释“根原”的几个范畴可以作为以上推测的理论依据:

《忠信》有言曰:“忠信就是人用功夫上立字。”

《忠恕》有言曰:“恕就是待人接物处说,只是推己心之所真实者以及人物而已。”“大概忠恕本只是学者功夫事。”

《诚》有言曰:“及就人做工夫处论,则只是悫实不欺伪之谓。”

《敬》有言曰:“程子就人心做工夫处,特注意此字。”“敬者,一心之主宰,万事之根本。”

《恭敬》有言曰:“古人皆如此着力。”

这几个范畴均是论自身修养,均是对卷上“根原”范畴的阐释。可见卷上卷下的“根原”范畴是有高低之分的,既是对人所提出要求的高低,也是对万事万物认识的高低,从中不仅可以了解到陈淳在为学时的认识历程还可以深刻感受到作为一个完整的具有道德的人应该具有的社会性。

篇5: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奉酬韦祭酒自汤还都经龙门北溪庄见贻之作

作者:张说朝代:唐体裁:五排 闻君汤井至,潇洒憩郊林。拂曙携清赏,披云觏绿岑。

欢言游览意,款曲望归心。是日期佳客,同山忽异寻。

桃花迂路转,杨柳间门深。泛舟伊水涨,系马香树阴。

繁弦弄水族,娇吹狎沙禽。春满汀色媚,景斜岚气侵。

篇6: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费耶阿本德的生平著述及其研究概况

1生平P.K.费耶阿本德(Paul Karl Feyerabend,1924-1994)1924年1月13日生于维也纳,1994年2月11日在瑞士去世.他的父亲是个公务员,母亲是位裁缝.1940年他应召去纳粹军队服役,1945年在俄国撤退时脊骨被俄军射中,留下终生残疾.1947年,回维也纳大学学习历史和社会学,不久转学物理学,并发表了关于物理学解释观念的文章.那时的费耶阿本德还是个狂热的实证主义者.1949年他成为克拉夫特小组的学生负责人,克拉夫特是费耶阿本德的学位论文的`指导教师,1951年,费耶阿本德通过论”基本陈述“的论文,获得哲学博士学位,同年申请英国议会奖学金到维特根斯坦所在的剑桥大学学习,但维特根斯坦在费耶阿本德到达英国之前去世了,所以费耶阿本德又另选波普作他的导师.

作 者:王书明  作者单位:大连大学,人文学院,辽宁,大连,116024;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北京,100732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2004 20(12) 分类号:B1 关键词: 

篇7: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课本中,苏轼的词出现的频率极高.并且苏轼获得千古以来无数文人志士的好评.其文才同样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想深入了解苏轼,并探究出苏轼能取得如此成就的原因.二.课题研究目的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关于对苏轼的更深一层的了解。苏轼大家都知道,是北宋的一位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的词人代表,也许,这些是大家所共同知道的常识,不过,对于苏轼这位伟大的词人来说,我想,这点了解是远远不够的。

对于苏轼的书法,绘画等,也相当有名,但是大多数人对这方面的了解少之又少,只知道苏轼的书法,绘画中融入了诗人的情感,真正看到的东西却模模糊糊,对于苏轼的绘画或者说书法的特点更是不通了。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同学们人文素养、语文素质、个性成长;本课题研究可以提高我们的团队精神、协作意识的培养;本课题研究可以让同学们进一步了解名人、了解自身,有利于我们人生观、价值观的成长

因此,本次课题研究的目标主要是苏轼,大家要掌握对这位“东坡居士”的了解,对日后的发展也是很有帮助的。此外,通过这次的研究学习,同样能提高同学们收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分工明确,大家工作的非常积极,能培养同学们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方法

1、质疑:要学会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对老师或同学提出问题,并对其进行讨论,只有这样,才会进步。

2、收集:要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等等。

3、分析:通过对苏轼及作品的学习,要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甚至可以更深层次地进行研究,从而提升自己的鉴赏和分析能力。

4、讨论:可以分为大组讨论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可以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者也可以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5、考察;为了能够便于研究课题,我们将到一些和苏轼有关的景点进行考察。例如东坡公园、藤花院等地方。在考察期间,可以适当截取一些对研究课题有帮助的资料。

6、归纳整理:要学会在学习过程中所收集的资料,所学到的知识,课堂的笔记,考察过程中所截取的资料等多方面进行归纳整理。从而提高自身归纳整理能力以及加强知识在大脑的巩固。

7、总结撰写:要学会总结和撰写是在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总的来说有三大类,一是开提报告,二是心得体会,三是结题报告。并且借此来提升写作能力。

四、课题研究内容

1、苏轼的生平

2、苏轼的文学成就和创作思想

3、苏轼的书法、绘画创作成就。

五.课题的实施

1.成立研究性学习小组

根据兴趣我们成立了以余天伦为组长,包括有程照,商震宇,王忍,周灼这四位组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

2.利用放假时间进行研究

【1】、我们课外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可以包括苏轼的生平和思想,苏轼的诗、词、文、赋、书、画,有关苏轼的轶事、传说,每人准备一篇,用8课时来小组交流,尽可能使同学们对苏轼有多一些感性的认识,尽可能多一些个性化的阅读。

【2】、精读主打材料。主要由我们对作品进行自主体验。细读、鉴赏尽量让学生实实在在地深入作品中,认真感悟理解作品,再结合苏轼的人生经历、思想谈作品,并且多进行交流评价。

【3】、阅读辅助材料。选择的这些思想深刻,见解独到的文章,呈现了后人对苏东坡的不同理解。这就给组员提供了多角度解读苏轼的启迪。深悟苏轼作品中饱经沧桑的人生感悟和充满睿智的处世哲理,以期在今后漫漫的人生旅途中少

走弯路,登高望远。

六研究成果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对苏轼的研究,我们学会分析苏轼与创作的关系,例如苏轼的某些作品与他的某些经历有关,某些作品又与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他的性格又是否与他的写作风格有关等等。从作品中挖掘出诗人的感情,剖析诗人的思想,并评析作品,通过收集别人的评析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学生的人文素养得到一定的提高。研究苏轼”——一次与大师的心灵对话,我们看到的是黄州、惠州、海南儋州那诗人浪迹天涯踽踽独行的背影,我们看到的是倍受迫害、排拒、糟践、毁坏仍珍爱生命关心世事的诗人的不屈的灵魂,我们看到的是大道多歧,人生多艰,历经劫难仍保持着天真淳朴的赤子之心的亲切微笑,我们还看到在封建专制体制和恶俗世态之下一群“文化小人”的百般丑态„„正是这样一次对苏轼人生的“解读”,我们的思想获得了一次蒸馏,我们的人格获得了一次升华。

3、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及古今对其评价和分析,参加研究的我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一定提升,通过对苏轼作品的阅读和赏析,提升了同学们的文学品位,增加了同学们的文学底蕴,还同步激发了课题研究的每一个学生主动写作的兴趣,追求作文教学效益的大面积提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

4、参加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以提升。在课题研究过程中,参加研究的同学们坚持团队合作的精神,将互补的技能有效地组合在一起,其效能将超过团队中个人能力的简单叠加,使得整个团队在更大范围内去应对多方面的挑战。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展开协作和交流,相互传授技能和经验,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在收获成果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教训(或许可以说是另一种成果),当师生一起探究苏轼人生观遭遇困难迷惑,即人生态度表现出来的复杂性多样性让学生认识模糊不清的时候,作为指导者,组织者的教师却没有能从作品中再次深研细究,或是学力不足,或是管理不到位!由此可见,在“专题研究性学习”过程中,我们的重新学习、深入思考和组织是何等重要。

七.结论

对苏轼的研究、解读使我们豁然之间步入了一个无比丰富、美丽的世界。在那里,不仅闪耀着文学的光芒,而且,人性的光辉也烛照出一片迷人的天空。“人生如梦”的伤感虚无伴着“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放任;“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孤寂落寞并没有泯灭“老夫聊发少年狂”的冲天豪气。这是一只“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孤鸿,是一个欲将“乘风归去”的谪仙人,这又是一位针砭时弊、经韬纬略的改革家,是大济苍生、体恤民苦的“苏贤良”!对苏轼而言,还有什么痛苦是他没有体验过的呢?乌台诗案,命在旦夕,宦海浮沉,坎坷丛生;七年远谪,困居蛮荒……上苍对苏轼何其不公,又何其青睐,在将劫难痛苦抛给苏轼的同时,又赐予了他一颗坚韧、博大的心灵。人生最大的恐惧莫过于死亡。

但是,大智者的彻悟恰恰是从人生的终点开始的,他们并没有绕过死亡的阴影,而是以此为起点,在对有限生命的无限性精神超越中为自己营造了一个“诗意的栖居地”。在人生迢迢的不归路上,苏轼正是以他的磅礴大气、卓绝人格,倾力写下了一个大大的“人”字。

篇8:研究性学习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课题名称:苏轼生平事迹研究

活动时间:课时数:活动地点:

参加活动成员:

活动内容:

在课本中,苏轼的诗词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苏轼的文才令我们折服,于是我们对苏轼生平进行一定研究,对苏轼有一个更深层的了解,例如了解苏轼的一些诗词与时代背景、此时诗人经历的关系,了解苏轼的性格和写作风格的关系。

活动目的:

增加对苏轼的了解,培养团队精神,丰富同学们的学习生活,增进同学们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使同学们能接触更多的课外文学作品,增长知识。

活动形式:(如小组讨论、访问专家、实验、查阅资料、调查、实地测量等)

查阅资料、小组讨论

活动过程:

1.明确各小组成员的任务。

2.积极收集有关资料,例如苏轼的个人生平资料,作品和有关背景等。

3.对资料整理,删减,最后综合资料。

4.对苏轼及作品学习,学会对人物和作品进行分析,了解有关内容,把握重点。

5.进行小组讨论,同学之间交流自己的研究成果,交流问题,并一起解决问题。

6.最后对这次课题研究活动进行总结。

活动结果:(得到了什么结论、解决了哪些问题、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标和计划、出现了什么新问题等)

1.我们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通过收集资料和别人的评析,扩展了我们的视野,对苏轼有了深层次的了解。

2.参加课题活动研究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得到提升。通过团队的合作,团队成员之问

展开协作和交流,使团队的每个成员有更多的机会承担更大的责任,获得更多的锻炼,取得了更大的进步。

3.完成了预期目标和计划,同学们的写作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了一定的提升。

篇9:苏轼生平事迹研究报告

苏轼是宋代继欧阳修之后的大儒,和李白相比,他少了几分桀骜不驯,多了几分隐忍平和,和杜甫相比,他少了几分痛心疾首,多了几分豁然乐观。这和他的经历有着密切联系。苏轼一生经历可谓传奇,但又是什么造就了他传奇的一生呢?我们就从他一生中的几次大起大落来分析一下。

古人云,学而优则仕。才华出众的苏轼经过十几年的历练之后,终于开始向仕途进发了。公元1057年,21岁的苏轼和18岁的弟弟苏辙在父亲苏洵的带领下,父子三人赶到当时的京城开封参加科举考试。在三关考试最关键的第二关——礼部考试之中,本来可以稳拿第一名的苏轼却出人意料地获得了第二名。这对苏轼来说,虽然有些委屈,但对后人来说,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千古传颂的佳话。苏轼用他天才的文思与妙笔,一举成名天下知。就像他诗中说的“垂天雌霓云端下,快意雄风海上来。”

此时的苏轼可谓前途一片光明,年少成名的他抱着造福百姓的心愿,开始了他充满坎坷的仕途,但又是什么让他的仕途如此曲折呢?我们来看苏轼这一次的起落。

公元1066年服孝三年的苏轼在回京途中看到新法对百姓的伤害,所以苏轼多次上书反对王安石强力革新变法,主张循序渐进,因此遭到王安石势力集团排挤和打击,苏轼也因此在官场上风雨飘摇、历经磨难。公元1079在错综复杂的北宋政局中,保守派的苏轼被政敌所利用,成为了政治上的牺牲品。苏轼遭遇了人生中的一大劫难——“乌台诗案”。苏轼坐牢103天,几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幸亏北宋在太祖赵匡胤年间即定下不杀大臣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而此时苏轼经此一狱已变得心灰意懒,于公余便带领家人开垦荒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是他在这时为自己起的。宋神宗元丰七年,苏轼离开黄州,奉诏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汝州路途遥远,且路费已尽,再加上丧子之痛,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苏轼丢官降职,官场失意的苏轼举家来到湖北,面临无钱、无房又无粮的流放生活,苏轼将怎样摆脱窘迫与困境?长江边的小城黄州虽然是苏轼仕途上的低谷,却成了苏轼文学创作的圣地。在走出了心灵的阴霾之后,苏轼在长江边的赤壁吟诵出了响彻千古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成为中国文学史 1

上的丰碑。苏轼即使在这样的困境面前依然保持着一种“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心态,从这可以看出他有一种豁达超脱的性格,这种性格不只表现在困境中,在地位急剧攀升时,他的这种性格表现得更加明显。

元丰八年,也就是公元1085年,宋神宗病逝,年仅十岁的宋哲宗即位,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垂帘听政,高太后一贯反对新法,她掌权后再次起用保守派司马光等人,立刻将政令改弦更张。王安石的一切政令全予中止,或径于废除。元佑年间这一段开始了。

苏东坡现在急剧得势,在他到达京都八个月之内,朝廷将他擢升三次。依据古制,官位分为九级。在此短短一段期间,他由第七级上升,经过第六级,跳到第四级,最后止于第三级翰林,为皇帝草拟诏书,那时他正是四十九岁。

但是随着政治地位的改变,苏轼渐渐发现自己在朝中为官很难,所以就上书朝廷,请求退出官场。作为一个文人来说,步入官场是其一生的追求,对于苏轼而言,苏轼现在在仕途路上选择的不是进,而是退。

苏轼慢慢地察觉到,他与司马光之间的分歧由原来的政见不同,开始走向政治权力的斗争,苏轼在这场争论中不但感觉到深深地疲倦,同时他也嗅到了一丝恐惧的气味。曾经遭受过囹圄之苦的苏轼这时感觉到在朝中为官真是太难了,他再也不愿意在这场口水大战中重蹈覆辙,所以他连上四道奏章,请求离朝外任,离开这是非之地。在宋哲宗的元祐四年,也就是公元1089年,朝廷终于批准苏轼任浙西地区的行政长官兼杭州市的市长。现在苏东坡的情况是,不追求政治,而为政治所追求,颇为有趣。当年王安石得势之时,他在政坛坎坷不达,不足诧异;可是如今他的同党既然当政,他仍然失败,则确属可惊了。苏东坡永远不够为一个好党人,因为他过于孤高,非常人可及。现在他的同党当政,他自己有声望,受人爱戴,有皇太后佩服他的学问人品,可是他却一直想摆脱一个颇为人羡慕觊觎的政治地位,却没有立即如愿。但是了解他气质的人,都知道他的宦海生涯不会太久的。延缓年老展长青春的第一条规矩,是避免一切情绪上的烦扰,可是苏东坡现在,在他所谓“奸小之境”的官场,却有过多的情绪上的烦扰。政治这台戏,对有此爱好的人,是很好玩;对那些不爱统治别人的人,丧失人性尊严而取得那份威权与虚荣,认为并不值得。苏东坡的心始终没放在政治游戏上。他本身缺乏得最惨的,便是无决心上进以求取宰相之位,倘若他有意,他会轻而易举弄到手的。做为皇帝的翰林学士——其实是属于太后——他与皇家过从

甚密,只要肯玩政治把戏,毫无问题,他有足够的聪明,但是倘若如此,他就是自己断丧天性了,对了,这也就是他的性格,他的性格决定他不会去勾心斗角,不会去结党营私,但这也使得他在生命的最后几年里过得相当艰苦。

苏轼的后半生经历了重大的变革。宋哲宗是一个心胸狭窄的人,苏轼深谙这一点,同时他厌恶朝廷的纷争,所以主动请求到地方做官。但即使这样,苏轼还是没有逃过那场祸事。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执政。他主张变革,于是以苏轼作为重点人物的旧党官员纷纷被贬,苏轼更是从三品的高级官员被贬到九品芝麻官,并调往海南。海南的生活状况是十分差的,没有肉吃,没有药用,没有地方住,出门更是没有朋友。这样的条件对于已是花甲之年的身体虚弱的苏轼来说,未免太过艰苦。但是在海南生活了那么久,并不是苏轼死去的真正理由。他自成一套调理的方法。反而是五年之后,他被召回,他选择了常州作为他的终老之地。一路的船行使他身体的适应能力急剧降低,于是,在刚安定下来的不久,他便因病去世了。苏轼的死可能有些悲惨,但这由得了谁呢?是世事?使历史?不,是他自己性格所致的。

苏轼为人坦荡,讲究风节,他的性格是率真的、孤傲的、也是豁达的、超脱的。无论他的政治主张还是为人处事,处处充满着关注民生,体恤百姓等崇高思想。从用黄州到江宁去拜谒王安石还是做知州时的两处断案就可以明证他襟怀坦荡,体察民情的思想境界。苏轼对于现实生活抱有极大的热情,他从不把理想寄托在虚无缥缈的幻想之中,所以这也是让他能够出世入世的根本原因。苏轼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一生。

篇10:邓中夏思想及生平研究述评

摘要:邓中夏作为中共早期优秀领导人之一,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具有超前思想并为之做出了卓越贡献。当前学术界对邓中夏的思想研究主要集中于其青年时期的思想转变历程、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贡献、工农运动思想、文艺思想等方面,虽然成果丰硕,但也存在诸如研究资料缺乏、对邓中夏思想内涵深度的研究不足、邓中夏思想与其他中共早期领导人思想之间的关联研究较少等问题。在今后研究中应探本溯源,深入挖掘邓中夏思想的内涵,着重探究邓中夏与其他中共早期领导人思想的异同和关联,在具体历史环境中和社会思潮中正确评价邓中夏思想的地位、作用和历史意义。

中图分类号:d23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9-4474(2015)04-0007-05

bai linchi1,2

邓中夏是中共早期优秀的实践家、理论家和革命家,他在学习探索与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组织动员工人运动、重视关怀农民阶级、创建和领导中共早期党团组织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邓中夏的思想和事迹进行探索与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自20世纪80年代起,研究者深化研究内容、拓展研究视野、丰富研究方法,从多学科、多领域、多角度开展邓中夏思想和生平研究,促进了邓中夏思想研究的蓬勃发展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现有邓中夏思想研究资料

当前邓中夏思想研究的相关资料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是邓中夏本人公开发表的著作。邓中夏一生共发表理论文章、时政评论、诗歌等作品500多篇,并写有《中国职工运动简史》一书。这些在其人生不同时期所发表的作品,能够真实、客观地反映邓中夏的思想本质和思想变化,是开展邓中夏思想和生平研究的重要文字材料;二是关于邓中夏思想和事迹的著作。目前共有相关著作七本,主要有姜平的《邓中夏的一生》,魏巍、钱小惠的《邓中夏传》,杨军的《邓中夏思想研究》等,其中学术研究价值较高的是《邓中夏的一生》和《邓中夏思想研究》。《邓中夏的一生》一书资料详实,文风严谨,作者持论中肯公允,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对邓中夏的生活轨迹和革命事迹进行了详细论述。杨军所著的《邓中夏思想研究》一书对邓中夏思想进行了相对详尽的梳理,较为详实的整理、挖掘了邓中夏的武装斗争、工农运动、文艺思想、青年教育等内容;三是关于邓中夏思想研究的学术论文。目前共有学术论文100多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七个方面:思想与生平研究的综述,早期思想转变历程,文艺思想,民主革命思想,工农运动和青年运动思想,外交思想,在高校、军队和国外等几个特定时期的思想和事迹。

二、邓中夏思想及生平的研究内容

(一)邓中夏青年时期的思想转变历程

当前具有普遍性的观点认为,邓中夏青年时期经历了以下思想蜕变:即由封建文人向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由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转变为成熟的马克思主义者〔1〕。曾天雄、李小辉、关海庭等都持此类观点。

(二)邓中夏的文艺思想

研究者认为,邓中夏重视文学的社会价值,抛弃了为艺术而艺术的无病呻吟,认识到了文学对社会的能动性和反作用。其中,廖美林认为:“邓中夏文学观的实质在于强调文学的阶级性及对社会革命的促进作用”。〔2〕华济时认为邓中夏强调文学“须多做描写社会实际生活的作品,彻底露骨地将黑暗地狱尽情披露,引起人们的不安,暗示人们的希望”〔3〕,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社会改造”〔3〕。胡荣祉也认为邓中夏的文学观“是要通过反映社会生活的艺术形象去能动地反作用于社会,不是‘为艺术而艺术’的”〔4〕,是要创作“能挑拨人们的心弦,激发人们的情绪,鼓励人们的兴趣,紧张人们的精神”〔4〕的作品。

(三)邓中夏的工运思想

工运思想是邓中夏思想体系的基点和学术研究的重点。付延功的硕士论文《论邓中夏对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徐大兵的学术论文《邓中夏关于工人阶级宣传教育的思想探讨》、夏霖的学术论文《邓中夏论中国工人阶级的特点》和杨军的专著《邓中夏思想研究》等都明确指出了邓中夏工运思想的具体内容和历史贡献,客观如实地论述了邓中夏在中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要地位。其中,付延功的《论邓中夏对工人运动的理论贡献》一文从“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中国工人阶级进行全面分析、准确定位”、“坚决维护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号召工人反抗反动阶级的压迫和剥削”、“提出工人阶级要建立健全严密赤色工会组织”、“强调对工人阶级开展形式多样、卓有成效的宣传教育工作”、“主张要有正确的对敌策略和罢工战术才能取得胜利”、“阐明了工人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的辩证关系”、“注意总结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5〕七个方面论述了邓中夏对中国早期工人运动的贡献。同时,该文也指出“邓中夏提出了比较系统的工人运动思想,为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工人运动理论做了重大奠基”〔5〕。

总体来讲,学术界对邓中夏工运思想的内容和历史贡献研究较多,对邓中夏工运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变化的研究相对较少。

(四)邓中夏的民主革命思想

民主革命思想是邓中夏思想的核心内容,也是邓中夏思想体系的逻辑生长点。邓中夏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能够依据当时的革命形势和发展趋势,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观点看待、分析和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在坚持武装斗争、坚持无产阶级领导权、重视工农联盟、建立统一战线等问题上都提出了独到的观点和见解。这些观点和见解紧扣时代背景,把握了革命斗争的实质问题,给尚处于摸索阶段的革命斗争起到了思想领航的作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第一,正确界定了中国革命的性质、依靠力量、对象及动力。尹灵芝认为:“1924年前后,邓中夏已经认识到帝国主义、军阀、买办阶级和国民党右派是国民革命的敌人;中国的社会性质、革命的任务以及前途决定了国民革命的领导权必须由无产阶级来掌握;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是无产阶级的同盟军,充分发动农民,加强工农联盟是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键;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下的既有区别、又互相联系的两个革命阶段。大革命的实践证明了邓中夏同志的这些论断都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的,它反映了中国革命的客观规律,这在当时是非常难能可贵的”。〔6〕

第二,清晰认识到了统一战线和武装斗争的重要性与现实可能。邓中夏1921年就著文主张“建立工、农、商、学、兵的反帝反封建的统一战线”〔7〕,邓中夏对于建立革命统一战线重要性的认识,关于中国无产阶级、农民阶级以及资产阶级在中国革命中的地位、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分析,是基于对中国革命性质的正确把握后作出的,因而是比较深刻、全面而准确的,基本上反映了当时中国革命的现实状况。

邓中夏是较早重视武装斗争的中国共产党领导人之一,他较早地把工、农、兵视作革命的主力,谭双泉认为:“邓中夏武装斗争的观点开始于1923年底和1924年初,应当说是我党最早重视革命武装的领导人之一”。〔7〕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失败后,邓中夏就吸取教训,将武装斗争作为工人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的工农革命运动中,他将武装斗争作为一项重要的革命策略加以坚持和发扬,为工、农运动保驾护航。

第三,准确点明了中国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只能属于工人阶级。“1924年11月,邓中夏在进一步总结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思想。他用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批驳了陈独秀关于无产阶级‘两个幼稚’的谬论”〔6〕。他坚信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无产阶级来领导,认为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中国农民阶级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可靠同盟军,强调了工农联盟对于中国革命的极端重要性。邓中夏的这些认识和判断是在“细致分析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把握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主流而得出的英明论断”〔8〕,这些论断是“比较系统,而不是零星散乱的;是既有理论的深刻阐述,又有实际斗争经验的科学总结,这是马列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特别是同工人运动的实践相结合的必然产物”〔6〕。

第四,明确提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的观点。邓中夏认为中国革命“是由‘国民革命’和‘社会革命’两个阶段组成的。他们之间既互相区别又互相联系,国民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必要准备,以‘造就我们在政治上的深厚基础’,为将来建设‘工人政府’或‘无产阶级专政预备条件’;社会革命是国民革命的必然趋势,‘这是因为我们无产阶级参加奋斗之故’”〔9〕。

(五)邓中夏在高校、军队、国外等几个特定时期的思想和事迹 1.邓中夏在北京大学期间(1917~1923年)和在上海大学期间(1923~1925年)的思想和事迹

北京大学是邓中夏实现思想转变、进行青年运动、领导工人运动的重要场所。受李大钊等先进共产主义分子的感召以及“兼容并包、学术自由”民主氛围的影响,邓中夏的思想在北京大学期间发生了转变。关海庭、郭钢认为:“北大自由民主的空气帮助邓中夏这样的知识分子从旧思想中解放出来,北大面向社会的学风又帮助他找到了人民群众这个推动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人民的关系,而当这些转变初步完成之后,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真理一开始传播就能迅速加以接受,形成正确的世界观,最终转变为一个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10〕在上海大学期间,邓中夏思想逐渐成熟,在此期间他依托上海大学的优势平台,通过整顿教师队伍、制定学校发展规划和章程、改进教学方法等一系列措施,为培养党的真正优秀的学者和革命人才做出了卓越贡献,最终将上海大学办成了享有“‘文有上大,武有黄埔’和‘北有五四的北大,南有五卅的上大’”〔11〕美誉的学校。

2.邓中夏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期间(1930~1931年)的思想和事迹

目前,学界对邓中夏在湘鄂西革命根据地时的研究既有共识也存在争议,研究者一致认为邓中夏在湘鄂西苏区时对军队政治和军事素养的提升、深入实际把革命理论与群众相结合和深入推进群众路线的贡献“应予以充分肯定,不能因其错误而抹杀了他在湘鄂西工作的成绩”〔12〕。争议在于邓中夏在此期间是否执行了“立三路线”,对“立三路线”是被动接受还是主动参与,由此而延伸出以下三种不同观点:

第一,邓中夏在主客观上都执行了“立三路线”。刘宏认为,邓中夏“在到达湘鄂西苏区时,对当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是缺乏正确认识的或者说在一定程度上是赞同的,对湘鄂西苏区的实际情况也了解甚微,加之接受的又是‘左’倾中央所布置的集中红军攻打中心城市的任务,所以,他在红二军团执行的中心任务和进军方向以及是否坚持洪湖根据地问题上犯了严重错误”〔12〕。

第二,邓中夏在客观上执行了“立三路线”,但主观上不存在接受“立三路线”的思想基础。柯有华、张修全认为:“他错误地执行了李立三冒险主义的军事路线,把红二军团开出根据地攻打中心城市,使洪湖苏区受到了破坏,红二军团遭到了重大损失”。〔13〕,但同时,柯有华、张修全也指出要客观看待邓中夏对待“立三路线”的态度,因为“在湘鄂西,邓中夏无疑执行了李立三的冒险主义路线,这是事实。但他在执行中央冒险主义路线时尽量避免大的损失,并且有些地方,从实际出发,抵制和克服立三路线的影响,由此可见,他对于立三路线的认识也正是一个由不警惕到警惕,由无意识到有意识的过程”〔13〕。

第三,邓中夏在湘鄂西期间积极纠正“立三路线”的错误并抵制“立三路线”。姜平、霄霞等以时间为线索分析邓中夏在湘鄂西苏区的革命活动以及邓中夏对“立三路线”的态度,姜平指出,“邓中夏是1930年9月10日到达湘鄂西苏区的,而他到来之前,湘鄂西苏区和红二军团已经受到柳克明等同志强制推行的‘立三路线’的严重影响”〔14〕。霄霞指出,“1930年9月1日,受中央的委派,邓中夏从上海出发前往红二军团所在地洪湖。9月12日,邓中夏到达洪湖红军后方驻地,一天四道命令,令红二军团撤回洪湖,这标志着三中全会的路线在红二军团开始贯彻执行。因此,1930年9月12日,是红二军团停止执行‘立三路线’和全面贯彻三中全会中央路线的转折点”〔15〕。

3.邓中夏在苏俄期间(1928~1930年)的思想和事迹

在苏俄期间是邓中夏走出国门、开阔眼界、了解各国工人运动情况、学习外国经验、创作《中国职工运动简史》等的重要时段,学界对这段历史的研究有助于完整勾勒邓中夏的人生历程,真实了解邓中夏的性格,体会邓中夏坚强的党性原则和勇敢的斗争精神。王文珍《邓中夏在逆境中》一文和姜平《邓中夏的一生》一书都论述了邓中夏在莫斯科中山大学期间,坚持真理、维护正义、维护党的独立自主和团结统一,同王明、米夫集团进行了艰苦的斗争。《邓中夏的一生》一书还对邓中夏在苏俄期间参加赤色职工国际第四次代表大会、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等重要会议的情况进行了论述,介绍了邓中夏在此期间为中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所做的辛勤努力与积极贡献。总体来讲,当前对邓中夏在苏俄期间活动和思想状况的专题研究还比较缺乏,今后应进一步加强。

4.邓中夏在省港大罢工期间(1925~1926年)的思想和事迹

研究者比较一致的观点认为,邓中夏在省港大罢工期间能够合理运用策略、准确分析和把握问题的实质,提出了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的“三步构想”策略,做到了斗争步骤清晰、斗争目标明确、反应及时有效,彰显了其高超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尤其是“邓中夏自始至终都把‘收回香港’作为省港罢工的最高政治斗争目标,所以省港大罢工既是对五卅运动的有力支援,也是我党在没有掌握政权的特殊历史条件下,收回香港的最初尝试”〔16〕。江敏锐撰文《邓中夏与省港大罢工》,从“体现出了卓越的领导才能”、“建立统一战线的方法与实践”、“邓中夏对宣传武器的掌握”、“从全局出发制定的斗争策略”〔17〕四个方面对邓中夏在省港罢工期间的活动进行了总结和评价。

三、邓中夏思想及生平研究的问题和展望

篇11:北溪生平研究的几个问题

陶行知

西南大学学生陶行知研究会简介

西南大学学生陶行知研究会属于学术科技类性质的学生社团,成立于2007年4月21日,是在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和西南大学教育学院领导下并受学校团委和社联领导的学生陶研组织。

西南大学学生陶行知研究会在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和西南大学团委的领导下,以宣传,学习和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为主要活动内容,并将其教育思想发扬光大,也是重庆市陶行知研究会的在校力量。

协会宗旨:学习、宣传和实践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学生陶研会的定位:学习、宣传、实践(即组织本会成员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在学校乃至更大范围宣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活动;建立自己的实践基地,在实际生活中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精神。)

主要的活动形式 :

1、集体学习和讨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举

办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会,举办陶行知教育思想图片展,以及与其他陶研组织的联系和交流,2

2、开展关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专家讲座。

3、举办模拟讲堂、讲课比赛等活动,增强师范生会员教学技能,提供舞台践行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

4、情系农村。进行短期支教,践行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思想。5.参观陶行知纪念馆,了解陶行知先生的生平事迹,更好地践行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西南大学陶行知研究会在向同学们讲述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理念,旨在让未来的人民教师了解和掌握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并在其中提炼出适合自己的教育方法,从而完善自身的教育理念,形成科学的教育观,进而提升自我素质。

陶行知

陶行知(1891.10.18--1946.7.25)男,安徽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 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曾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务主任,继任中华教育改进社总干事。先后创办晓庄学校、生 3 活教育社、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和社会大学。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生活教育理论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论核心。著作有:《中国教育改造》、《古庙敲钟录》、《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

陶行知--求学经历

1891年生于安徽省歙县西乡黄潭源村一个贫寒的教师之家。6岁蒙馆。

1906年,15岁就读内地会传教士唐俊贤在歙县小北街兴办的崇一学堂,开始学习西方科学文化知识。崇一学堂现改为陶行知纪念馆。1909年,陶行知考入美以美会在南京所办的汇文书院博习馆(即预科)。次年(1910年),汇文书院合并宏育书院更名金陵大学,从汇文书院预科升入金陵大学文科。曾任《金陵光》中文版主笔。1914年,陶行知从金陵大学毕业,毕业论文题为《共和精义》。1914年留学美国入伊利诺大学获政治硕士学位,后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师从杜威。

陶行知----教育事业

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开始他富于创意而又充满艰辛的教育生涯。研究西方教育思想并结合中国国情,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等教育理论。他特别重视农村的教育,认为在3亿多农民中普及教育至关重要。

1921年底,与蔡元培等发起成立中华教育改进社,主张反对帝国主 义文化侵略,收回教育权利,推动教育改进。

1926年起草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3年与晏阳初等人发起成立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后赴各地开办平民识字读书处和平民学校,推动平民教育运动。

1927年3月在南京北郊晓庄创办乡村师范学校晓庄学校,创办第一个乡村幼稚园燕子矶幼稚园。

1930年4月遭国民党通缉被迫流亡日本,崇尚科教救国的思想。1931年回国开展教育普及工作,在上海创办自然学园、儿童科学通讯学校,主编《儿童科学丛书》等。

1932年,他又创建了山海工学团,提出“工以养生,学以明生,团以保生”,将工场、学校、社会打成一片,进行军事训练、生产训练、民权训练、生育训练等,还开展小先生运动。

1935年,在中国共产党“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一二·九运动后,与宋庆龄、马相伯、沈钧儒、胡愈之、邹韬奋、李公朴等发起组织“上海文化界救国会”。

1936年初,成立国难教育社,被推为社长,张劲夫任总干事,拟订《国难教育方案》,把生活教育和民族民主革命斗争结合起来。5月,他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委和常委。与沈钧儒、章乃器、邹韬奋等联名发表《团结御侮》的宣言,主张停止内战,共同抗日。毛泽东复信表示支持。7月,受救国会派遣,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宣传抗日救国,介绍中国大众教育运动。在布鲁塞尔参加世界和平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执行委员。期间当得悉沈钧儒等“七君子”被捕 的消息,十分气愤,立即联络杜威、爱因斯坦、罗素等世界著名人士联名通电蒋介石,营救七君子。

1938年参加国民参政会,致力于抗战期间的教育活动。积极响应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全面抗战的号召,成立了中国战时教育协会。1939年7月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古圣寺创办了主要招收难童入学的育才学校。

1941年,参与发起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945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任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并任校长,李公朴任副校长兼教务长。社会大学的宗旨是“人民创造大社会,社会变成大学堂”、“大学之道,在明民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有力地推动了民主教育的进程。4月,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在他生命的最后100天,他在工厂、学校、机关、广场发表演讲100余次。

1946年7月25日上午,因长期劳累过度,健康过损,受好友李、闻事件的刺激又过深,突发脑溢血,周恩来、邓颖超、沈钧儒等闻讯赶往探视。但抢救无效,不幸逝世于上海,享年55岁。

陶行知--教育思想

在批判杜威“教育即生活”的基础上,陶行知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主张,形成“生活教育”教育思想体系。

“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在陶行知看来,教育和 生活是同一过程,教育含于生活之中,教育必须和生活结合才能发生作用,他主张把教育与生活完全熔于一炉。“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所说的“教育”是指终生教育,它以“生活”为前提,不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教育就不是真正的教育。他坚决反对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

“社会即学校”

“社会即学校”来源于杜威的“学校即社会”,是在对杜威教育思想批判的基础上得出的。陶行知认为,在“学校即社会”的主张下,学校里的东西太少,不如反过来主张“社会即学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都可以大大地增加,学生、先生也可以多起来。“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同一意义的不同说明,也是它的逻辑延伸与保证。

教学做合一

这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方法,“事怎样做便傅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陶行知--人物语录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以教人者教已,在劳力上劳心。”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吃自己的饭,滴自己的汗,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

“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上一篇:柳絮作文250字下一篇:人民教师入党申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