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2024-05-02

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通用6篇)

篇1: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一、出生地问题

李阳冰《草堂集序》、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两文叙述李白

出生都在“逃归于蜀”、“潜逃广汉”之后,所以历代都认为李白生于蜀中。但李白在

肃宗至德二年写的《为宋中臣自荐表》中却说:“臣伏见前翰林供奉李白年五十有七。

”至德二年57岁,其生年应当是武后长安元年,至神龙初迁蜀时李白已5岁, 显然不可

能生于蜀中。清代王琦编《李太白年谱》时发现了这个矛盾,提出疑问:“神龙改元,

李白已数岁,岂‘神龙’之年号乃‘神功’之讹亦或太白之生年在未家广汉之前欤?”

本世纪二三十年代学术界展开过对李白出生地的大讨论。

1971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郭沫若的《李白与杜甫》,认为李白“出生于中亚细亚

的碎叶城”,其位置在今哈萨克境内的托克马克。郭沫若的观点得到众多学者的响应。

进入80年代,学界展开了对李白出生地的大讨论。将各家所持的论点按地域划分,

可分为以下四种。

首先是蜀中说。《四川大学学报》1981年第4 期发表郑畅《李白究竟出生在哪里》

,文章认为李白于神龙元年出生于绵州昌明县青莲乡。王少志《李白的.故乡――江油》

(《新疆日报》1982年5月8日)、蒋志《李白生于江油补正》(《古典文学论丛》1982

年第10期)均认为李白生于蜀中。蒋志的《再谈李白生于四川江油》(《宁夏教育学院

学报》1995年第4期)一文亦认为对蜀中说不能轻易否定。 裴斐《评李白出生碎叶说兼

及其籍贯问题》(《江汉论坛》1984年第11期)也持蜀中说。他后来又写了《“神龙年

号为神功之讹”补正》(《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一文,认为即使像“神功”这样

只存在了三个月的年号也可以称“初”和“始”,李白生于蜀地确定无疑。

其次是条支说。刘友竹《李白的出生地是条支》(《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2 期

)和康怀远《对〈李白出生地是条支〉的一点补充》(《社会科学研究》1982年第3 期

)认为唐代条支的地望在今阿富汗中都一代,其治所就是昔之鹤悉那,今之加兹尼,在

唐代时属安西大都护府管辖。

第三是焉耆碎叶说。李从军《李白出生地考异》(《李白考异录》,齐鲁书社1986

年版)谓李白出生于“焉耆碎叶”,即今新疆境内博思腾湖畔的焉耆自治县和库车一带

。王耀华《关于李白出生地史料的辨析》(《中国李白研究》1991年集)也认为李白的

故乡应是安西的焉耆碎叶。

四是长安说。刘开扬《李白在蜀中的生活和诗歌创作》(《文学遗产》1982年第4期

)认为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中称“奔流咸秦, 因官寓家”的“咸秦”指长安,由此

推论李白生于长安。

进入90年代,关于李白出生地的讨论仍在继续,且探讨的角度有所拓展。周勋初《

李白及其家人名字寓意之推断》(《中国李白研究》1990年集)一文认为李白父子三代

的名字全都暗示了李白一家来自西域,并寓其本姓“李”;又从李白为死去的朋友吴指

南实行“剔骨葬法”(又称二次检骨葬)一事出发,认为这与他接受突厥文化或蛮族文

化的影响有关。王伯奇《李白的籍贯探讨》(《中国李白研究》1994年集)从籍贯的概

念入手进行讨论,结论是只有山东才是李白的籍贯。

综合以上众说可知,关于李白出生地的争论主要集中在“蜀中说”与“西域说”两

种观点上。不论是哪一种说法,所依据的基本史料不外乎以下几种:李白《上安州裴长

史书》,李白《与韩荆州书》,李阳冰《草堂集序》,魏万《李翰林集序》,刘全白《

唐故翰林学士李君墓碣记》,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刘煦《旧

唐书・文苑传》(下),宋祁《新唐书・文艺传》。虽然基本材料相同,结论却差异甚

大。为此,李家烈《李白的家世与生籍考辨》(上)(《四川师院学报》第4期)

一文从李白生平史料的存世状况出发, 认为基本材料的诸多不实之处动摇了它们的权威

性,因此,在未发现新见史料的前提下不宜急于创立新说,立足于对已有的史料进行重

新检讨和反思才是谨慎和理智的做法。

二、家世问题

第一种说法为李白是李敝后。王文才《李白家世探微》(《四川师院学

报》1979年第4期)、耿元

[1][2][3]

篇2: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摘要:隋唐以来,由于文学作品的散佚,北齐文学的历史地位一直没有收到重视,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北齐根本就没有文学。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北齐文学逐步走入了人们的研究视野,学术界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方面对北齐文学进行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后来的研究者开辟了道路。同时,北齐文学的研究依然存在着许多空白,需要后来者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北齐;文学;综述

北齐是一个战乱中的短命王朝,但是文学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诗歌、散文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著名作家。但是就北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学术界有着一定的分歧。有些人认为北朝是没有文学的,南北朝的文学也就是南朝文学。有些人给予了北朝文学积极的评价,认为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且对后来的文学产生了一定影响。

新时期以后,随着对中国文学研究的全面展开,北齐文学也逐渐进入人们的研究视野,从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其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学术界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主要从北齐文学兴盛的原因、北齐文学作品、北齐作家、北齐文学的影响等各个方面展开了对北齐文学的研究,下面我就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进行一个简单综述,以期有利于研究者的研究之用。

北齐文学兴盛原因综述

吉定在《北齐文学兴盛及其原因初探》中指出,北齐文学的主要成就在诗歌、骈文、辞赋、民歌等方面,而北齐文学兴盛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文林馆的创办;北齐文风的“南化”;南北文士的交流。他认为北齐文学在模仿南朝文学的同时,保持北方文学的贞刚之气、开阔境界是北齐文学的一大特点,在哀婉之情的抒发中,包蕴了一份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 ,折射出南北分裂 、融合时期**现实给士人心态造成的精神失落和特殊人生的深悲沉恨 ,这一点部分地继承了汉魏风骨 ,是北齐文学的又一特点。

陈娟、徐中原在《东魏北齐散文发展的动因及其表现》中也指出,东魏、北齐的散文发展呈现出欣欣向荣的态势,一方面是受到北魏的影响,另一方面,北齐统治者的重视和文士自身审美意识的增强也是出现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东魏北齐不管是在作家、作品数量还是在作品题材、艺术性方面都比前代有了一个重要的发展,并且开始出现了散文的文学流派,这也是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现象。

文林馆的设立,是北齐统治者重视文学的一个重要表现,它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出现了多篇单篇研究论文。如宋燕鹏在论文《北齐的文化著述机构——文林馆》中就考证了文林馆设立的时间、执掌与成员人数、成就与撤销时间等一系列问题。他认为文林馆设立于武平三年(572年),颜之推、李德林、张景仁执掌文林馆,经过考证得出文林馆实际有68人,并且整理和创作了大量文学作品和集子,随着北齐政权的灭亡而消失。《北齐文林馆的设立、构成及其历史意义》也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时间应当在武平三年(572年),待诏文林馆的人大都富有才华,待诏文林馆的大都是北方的汉族士人,出身于不同的阶层,年龄结构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倾向,预示着北方文学新的创作高峰的到来。王允亮《北齐文林馆考论》经过研究史料认为北齐文林馆的真正建立时间应当在武平四年(573年),建立之后主要由颜之推、李德林负责,文林馆的主要职责是编纂书籍,编辑了大批类书,文林馆作家创作了大量诗歌。文林馆的建立在南北方文学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对以后朝代相应官职的设置产生了一定影响。石美莹在论文《试论北齐文林馆设立的意义与作用》中着重论述了文林馆设立的意义,她认为文林馆的设立标志着北齐文坛实现了“文学的自觉”,北朝文学开始追赶南朝文学,对南北文风的融合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还培育了一大批新锐作家。

北齐主要文学成就研究

由于文献资料的散失,北齐文学一直为学术界所忽略,直到近些年,收集到一些散佚的作品,例如严可均辑佚的《全北齐文》,逯立钦编辑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丁福保《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等,基本上反映了现存的北齐文学的整体状况。随着这些辑佚作品的出现,学术界也逐渐开始重视北齐文学的发展,逐步肯定了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1985年,张皓在论文《北朝诗风刍议》中肯定了北朝诗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通过对北朝诗歌的进一步分析,他认为北朝诗歌应当分为三种:汉魏遗响,燕赵悲歌;民族交融,乐府新声;南北初融,寒木春华。

曹道衡先生在论文《论北齐诗歌的历史地位》中肯定了北齐的诗歌创作,虽然现存数量不多,但是却代表了北朝文学比较繁荣的一个阶段,与北魏、北周相比,诗歌创作在数量上明显要多,就创作技巧而言,相比北魏时期也是比较成熟的。由于地理、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北齐诗歌呈现出不同于南朝的特色,数量上也无法与之相比,但总体来说,北齐诗歌是代表着上升的趋势。当然,北齐也是在借鉴南朝诗歌的经验,体现了南北文风的大融合。

刘怀荣在《北齐、北周及隋代的歌诗艺术考论》中看到了歌诗在三代中的繁荣发展,王室、贵族和文人们阶层对歌诗艺术的喜爱,极大地促进了歌诗艺术的发展,而这些喜爱歌诗艺术的`文人大多都是歌诗的创作者。胡汉音乐交融,南北歌诗融合,使得歌诗艺术的创作和消费都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胡大雷的论文《南北朝外交场景中的诗人诗作》论述了南北朝诗人在外交场景中的诗歌创作。因为外交使者的形象、口辩、风度、才学都与国家的形象、威严紧密相连,所以才学俱佳的诗人就成为了外交场景中的常客。文学作品也承担起了外交往来的重任,双方有往来必有赋诗,这也成为一种定例,包括使者的以诗相会,对自己使节生涯的吟诵等等,这也表明,南北统一已经成为一种大趋势。

北齐诗歌与同时期的陈朝相比,有着许多不足之处,但是在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上也有自己的可取之处。

篇3:白朴生平与创作研究综述

从13世纪至19世纪, 学者多从曲论角度研究他, 或考证其生平, 或著录其作品, 或品评其词曲, 虽推崇倍至, 但显零碎简括, 几乎没有专门系统评论他的文章。直到20世纪尤其是80年代以来, 对于白朴的研究才更加系统化、多样化、丰富化。

一、关于白朴生平的研究

1.就生平事迹而言:关于白朴的生平事迹, 现在留存的资料较多, 他自著有《天籁集》, 王博文、孙大雅等人的《天籁集序》《金史·白华传》, 元好问《善人白公墓表》《南阳县太君墓志铭》, 元袁桶《朝列大夫同佥太常礼仪院事白公神道碑铭》和钟嗣成《录鬼簿》等。他的身世研究, 学者屡为撰作年谱, 有苏明仁《白仁甫年谱》、叶德均《白朴年谱》、李修生《白仁甫年谱》、胡世厚《白朴年谱》等。关于他生平交游的文章有:郑骞《白仁甫交游生卒考》、李平、徐济宪《白朴卒年考辨》、胡世厚《白朴卒年考辨》、李修生《白仁甫二三事》、么书仪《<白朴年谱>补正》、胡世厚《关于白朴生平的几个问题》、李修生《白仁甫交游考辨》、胡世厚《白朴世系考补正》、《白朴与<白氏宗谱>》、张文澍《白朴家世补证》、胡世厚《白朴交游考补》等。

2.就籍贯迁徙而言:关于白朴的籍贯, 有真定人;隩州人;隩州人, 后居真定;本为隩州人或祖籍隩州, 后流寓真定, 故又为真定人等四种说法, 唐珪璋《全金元词》、王国维《宋元戏曲考》《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周贻白《中国戏曲发展史》都认为白朴是真定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王季思主编《元杂剧选注》认为白朴是隩州人。张庚、郭汉诚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新编《辞海》《中国戏曲曲艺辞典》、谭正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贺昌群《元曲概论》认为白朴是隩州人, 后居真定, 游国恩主编的《中国文学史》也持此说, 但是还多一条“晚年时寄居南京”。隋树森《金元散曲》、傅惜华《元代杂剧全目》、叶德均《白朴年谱》、顾学颉《元明杂剧》都持本为隩州人或祖籍隩州, 后流寓真定, 故又为真定人的说法。据河曲县志载白朴的祖籍为隩州 (今山西河曲县东北) , 籍贯并不是说出生地或者居住地, 而是祖居地或原籍, 所以白朴的籍贯应该是隩州。

3.就仕途生涯而言:关于白朴拒绝入仕的问题, 元末朱经《青楼集序》云:“我皇元初并海宁, 而金之遗民若杜散人、白兰谷、关已斋辈, 皆不屑仕进, 乃嘲风弄月, 留连光景, 庸俗者易之, 用世者嗤之。”认为白朴不仕的原因是他志在“嘲风弄月”的创作, 而不愿去过不自在的生活。王文才先生认为白朴不仕元朝的主要原因是对元朝施行的民族歧视政策不满。他在《白朴戏曲集校注·前言》中说:“白朴不乐仕进, 安于寂寞, ……这种唾弃荣利的思想, 虽由于世变家微, ‘一身九患’, 带有厌世的心情, 但又交织着对蒙古贵族残酷统治的不满, ……元朝施行严格的民族歧视政策, 也无宁说是白朴拒荐的重要原因之一。”他还认为郝经《青楼集序》和陈霆《诸山堂词话》以至《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视白朴拒仕元朝之因“都避开民族压迫的政治环境, 单纯视之为对亡金故君的一往情深, 宣扬大义, 显然是不全他的生活实际和历史现实的”。而胡厚之先生在《试论白朴拒仕元朝之因》一文中认为白朴不出仕的原因并非因政治, 他从四个方面来论证: (1) 从《天籁集》词作来看, 白朴对蒙元的一统大业和为之建立功勋的将相是竭力歌颂的; (2) 从他的交游看, 多是蒙元的权豪势要; (3) 从白朴的家世与蒙元亲贵的关系看, 亦难看出白朴有不满于蒙元民族歧视政策的地方; (4) 从朴父白华欲仕蒙元, 朴弟白恪出仕元朝的情况看, 亦难看出白朴有对蒙元民族歧视政策的不满。最后得出结论, “白朴不出仕蒙元的原因是复杂的, 是多方面的, 但其主要原因是个人的志趣”。张志江《也谈白朴拒荐之因——对<试论白朴拒仕元朝之因>的质疑》又提出了不同意见。张文澍《元曲悲剧控微》认为“白仁甫至元四年代史氏作贺元世祖寿词, 及其一生依附仕元亲友为生观之, 他未必即为遗世独立、绝尘高蹈之人。而其一再婉拒史氏与其他人之荐举, 决绝如此, 唯有其早年家世造成内心无比深重之创痛一解。”认为其拒绝入仕与其幼年的遭遇和家世的变故有很大关系, 这一观点从白朴的成长经历及心理创伤出发, 更具有说服力。

4.有关生平、籍贯、家世、交游、迁徙的综合研究。胡世厚先生作于1983年11月的《关于白朴生平的几个问题》一文, 对夏承焘、张璋先生编选的《金元明清词》 (1983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 中的小传提出了质疑, (1) 关于白朴的卒年, 有1285年、1286年左右、1306年以后、1307年、1312年以后等多种说法, 小传认为是卒于1307年, 对此胡世厚先生曾在《白朴卒年考辨》中提出“以《天籁集》[水龙吟]《丙午秋到维扬途中值雨甚快然》这首词写于元成宗大德十年, 即1306年为据, 认为白朴卒年当在1306年以后不远”。在此他还指出唐珪璋先生《全金元词》中说白朴“卒于至元二十二年 (1307) , 年八十一”的错误, 至元二十二年为1285年, 而非1307年。他认为“小传肯定白朴卒于1307年, 也许根据的是这首词的写作年代, 如果据此说白朴卒年在1306年以后, 似无不可;如果肯定其卒年就在其后一年, 即1307年, 就缺乏根据”; (2) 关于白朴的籍贯, 他认为小传中“隩州 (一作澳州) 人, 后居真定 (今河北省正定) ”这一说法有值得商榷之处, 他认为, “考察一个人的籍贯, 应以其出生地为准, 至于其郡望、祖居为何地, 在封建社会里除有抬高其身价地位的作用之外, 别无实际意义”, 所以“说白朴祖籍隩州, 生于汴京 (今河南开封) , 较为合适。说他是开封人, 亦无不可”; (3) 关于朴父白华的官职, 他认为小传“父华仕金为枢密院判官”这一说法不够准确, 应该加上其降宋降元做二臣之事, 因为“这样写似乎更符合白华的实际, 而且从中尚可看到其对白朴的影响”; (4) 据《畿辅通志·舆地·山川·正定县》、叶德均《白朴年谱》、《遗山先生文集》卷八诗《镇州与文举百一饮》、《元遗山年谱》考证出小传中的“滹阳”当指真定; (5) 关于徙家金陵的时间, 据《天籁集》[夺锦标]小序“庚辰卜居建康, 暇日访古, 采陈后主张贵妃事, 以成素志”, 可知徙家时间为1280年, 而非小传中说的“元中统初”; (6) 关于与金朝遗老的关系, 他认为小传中所写的及其来源明人孙大雅《天籁集序》中所说的“从金朝遗老或诸遗老游之说都不妥”, 对此他十分认同叶德均先生《白朴年谱》的考证。根据史料及历来学者的研究成果, 胡世厚先生考证了白朴的生平:“白朴 (1226—1306年以后不远) , 字仁甫, 又字太素, 号兰谷。祖籍隩州 (今山西河曲) , 生于汴京 (今河南开封) 。父华仕金为枢密院判官、右司郎中, 仕宋为均州提督。幼逢乱世, 父远适, 母罹难, 育于元好问家, 从其学。后父北归, 迁居真定 (今河北正定) 。及长, 学问渊博, 闻名于时。元一统后, 徙家建康 (今江苏南京) , 日与友人放情山水间, 以诗酒自娱。有杂剧《墙头马上》《梧桐雨》《东墙记》和散曲、《天籁集》词传世。”在1983年4月的《白朴传略》中, 他介绍了白朴的生平、交游及创作, 在给予白朴作品很高评价的同时, 也指出了他的局限性, “反映在作品里, 是精华与糟粕杂糅相间。他的杂剧《墙头马上》, 就是既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思想倾向, 又流露有封建门第观念和功名利禄思想”, 但是瑕不掩瑜, 要对其进行“批判地继承”。

二、关于白朴的创作研究

关于白朴的创作, 主要是对其杂剧、散曲和词的研究。其中又以杂剧研究为主。据元钟嗣成《录鬼簿》著录白朴杂剧十五部, 曹楝亭刊本《录鬼簿》载, 白朴创作杂剧有十五部, 计《秋江风月凤凰船》《鸳鸯简墙头马上》《萧翼智赚兰亭记》《唐明皇秋夜梧桐雨》《韩翠颦御水流红叶》《董秀英花月东墙记》《祝英台死嫁梁山伯》《楚庄王夜宴绝缨会》《苏小小月夜钱塘梦》《薛琼月夜银筝怨》《唐明皇游月宫》《汉高祖斩白蛇》《阎师道赶江》《泗水亭长》《崔护谒江》。据明清之际李玉《北词广正谱》记载, 白朴一生共写了十六部杂剧, 多出《箭射双雕》一种。现今流传下来的仅有《裴少俊墙头马上》《唐明皇秋夜梧桐雨》《董秀英花月东墙记》三个杂剧和《韩翠颦御水流红叶》《李克用箭射双雕》两个杂剧的残曲。白朴在元初剧坛已享有盛名, 元钟嗣成《录鬼簿》把白朴排在前辈才人一百五十六人中的第二名, 仅次于关汉卿;元明之际的贾仲明在《录鬼簿》吊马致远的《凌波仙曲》中说马致远“共庾 (吉甫) 白、关老齐肩”;明朱权《太和正音谱》在“古今群英乐府格势”中列了一百八十七人, 白朴名列第三;清初朱彝尊为《天籁集》所作序中说:“览金元院本, 最喜仁父《秋夜梧桐雨》剧, 以为出关郑之上。”清末民初王国维《宋元戏曲考》中说:“元代曲家, 自明以来, 称关马白郑, 然以其年代及造诣论之, 宁称关白郑马为妥也。”由此可见, 历代评论家对白朴杂剧的评价是很高的。

(一) 对于白朴的杂剧创作研究

学界多以杂剧《梧桐雨》和《墙头马上》的研究为主。

1. 关于《梧桐雨》的研究。

研究者从多角度切入, 对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主要文章有:陈健《略论<梧桐雨>杂剧》、宋荫谷《论杂剧“梧桐雨”》、吴新雷《白朴的名剧<梧桐雨>》、孟繁树《<梧桐雨>新论》、胡世厚《论白朴的历史悲剧<梧桐雨>》、孙谦《论白朴的<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有研究者将其与《长生殿》《汉宫秋》作比较研究, 专著有黄敬钦的《梧桐雨与长生殿之比较研究》, 文章有俞大纲《从另一角度看元杂剧<梧桐雨>和<汉宫秋>》, 傅满仓、荆江《<梧桐雨>与<汉宫秋>之比较》等。还有论其语言特色的, 如罗清华的《杂剧<梧桐雨>的语言特色》;有写其时代特征的, 如么书仪《山川满目泪沾衣—白朴<梧桐雨>的时代特征》;强调其作用与题材处理的, 如王厚梁《试论<梧桐雨>在戏曲史上的承先启后作用》, 罗清华、王珏《<梧桐雨>的题材处理及其意义》;还有一种比较新的研究方法是从审美和意蕴入手, 文章有武润婷《从<梧桐雨>对李杨爱情故事的改造看元人审美情趣的变异》, 李亦辉、李秀萍《悲剧中的悲剧——<梧桐雨>杂剧人物形象与悲剧意蕴新论》, 张大新《狞厉之爱与怨悱之痛的悲幻扭结——白朴<梧桐雨>悲剧意蕴再认识》。对于此剧, 研究界历来有“颂扬爱情”“政治批判”等异说指出此剧明显带有白朴的身世印记。张文澍的《悲剧作品研究》指出:“《梧桐雨》杂剧藉五百年前唐明皇、杨贵妃相恋致国家濒危衰败之故事, 隐约折射仁甫自身于家国灾难之思考, 且痛切表出, 成全旧事新说之佳构。”

2. 关于《墙头马上》的研究。

主要有:赵景深《<墙头马上>的演变》、胡世厚《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徐凌云《读白朴的<墙头马上>兼及其它三大爱情剧札记》、俞玄穆《元杂剧<墙头马上>的新解读》、奚海《略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兼论杂剧与其故事所本白居易诗<井底引银瓶>两者题旨之优劣》等。而俞振飞《谈<墙头马上>裴少俊形象的塑造》、杨国瑞《李千金形象试析—评白朴的<墙头马上>》、魏永贵《一枝独秀占尽秋色——谈白朴<墙头马上>李千金形象的塑造》、赵维江、王雪枝《李千金身份之谜试解》这些文章则是从人物形象入手进行研究。还有从审美和社会伦理方面进行研究的, 如周国雄《试论<墙头马上>的审美心理结构》、张大新《放浪情欲与仕婚理念的错位整合——白朴杂剧<墙头马上>的泛人文内涵》等、胡世厚先生在他的《论白朴的杂剧<墙头马上>》认为这部作品无论是反封建的思想倾向, 还是出色的艺术成就, 都是一部优秀作品, 对后世戏剧、小说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但也存在缺点和不足, (1) 剧本的思想倾向是反封建的, 但在某些方面又流露出作者封建礼教、门第观念影响的痕迹, 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反封建主题的意义; (2) 人物塑造方面还有些瑕疵; (3) 在环境描写、情节安排上有些地方还不够合理。

3. 关于《东墙记》的研究。

《东墙记》作为一部很受争议的作品, 历来也为研究者们所重视, 有人认为此剧本非白朴所作, 游国恩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和王季思先生主编的《元杂剧选注》, 都说白朴今存杂剧只有《墙头马上》《梧桐雨》二种, 不提《东墙记》, 不承认它是白朴的作品。郑骞《辨今本<东墙记>非白朴原作》、徐凌云《论现存<董秀英花月东墙记>非白朴原作》都考证, 现存《东墙记》不是白朴原作。张文澍《元曲悲剧探微》认为《东墙记》是否白朴作存疑。胡世厚先生在《论白朴的杂剧<东墙记>》中对于《东墙记》不是白朴的作品或不是白朴的原作和有蹈袭、剽窃《西厢记》之嫌提出了自己的不同意见, 他据元钟嗣成《录鬼簿》和明朱权的《太和正间谱》认为《东墙记》是白朴的作品, 而戏剧作为舞台艺术, 在演出过程中有戏曲艺人再创作的过程, 不能因被后人改动过, 而否认其为白朴原作。而据白朴和王实甫和生活创作年代的不同, 得出了“白朴可能是受董解元说唱文学《西厢记诸宫调》的影响并与之抗衡、争胜而创作杂剧《东墙记》的;王实甫是在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的基础上, 借鉴了白朴的杂剧《东墙记》而创作《西厢记》的”结论。

4. 关于白朴杂剧的艺术成就。

有胡世厚的《白朴和他的杂剧》, 李锦超、高静的《悲喜交融的艺术风格──谈白朴杂剧艺术特色》, 分析注重作品内部的艺术规律及艺术方法。

(二) 对于白朴的散曲、词创作研究

白朴不仅是著名杂剧作家, 也是著名的散曲作家和词人。他一生写的词曲很多, 留传下来的词有一百零五首, 收在《天籁集》中:散曲有小令三十六首、套数四套, 由清初杨友敬掇拾, 名为“摭遗”, 辑为《天簌集摭遗》一卷, 附于《天籁集》后。这些词曲是白朴坎坷一生的真实写照, 是我们今天研究白朴生平和思想的重要资料。

1. 关于白朴散曲创作的研究。

白朴的散曲多写爱情、自然风光和隐逸生活, 多是抒发他怀念故国、寄情诗酒山水、“玩世滑稽”的感情的。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评论白朴的散曲:“俊逸有神, 小令尤为清隽。”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他的词曲“高华雄浑, 情深文明”。关于白朴的散曲分析论述的, 五十年代羊春秋先生有一篇论文, 但只论及了《寄生草·饮》一支曲子, 胡世厚先生的《论白朴的散曲》对白朴的散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近些年来对其散曲的研究文章有俞玄穆

父权制下的女性悲剧—解读萧红《呼兰河传》

李娟 (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陕西汉中723000)

摘要:父权制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 女性在其统治下逐渐失去自我意识, 异化成父权制的工具, 维护父权统治, 压迫自己的同胞。本文通过分析《呼兰河传》中的两类女性形象, 结合萧红的经历, 阐释父权制下女性循环往复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父权制;《呼兰河传》;女性形象;悲剧

人类社会由母系进入父系, 父权制就成为一种社会结构绵延数千年, 世代传承。所谓父权制, 即男人通过强力和直接的压迫, 或通过俗式、传统、法律、语言、习俗、礼仪、教育和劳动分工来决定女性应该起什么作用, 同时把女性置于男性的统辖之下……[1]在父权制神圣而不可侵犯的统治下, 女性被奴役成女奴, 女性逐步丧失自我意识并顺从父权意识形态, 同时, 父权制也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左右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支配着人们的价值观判断。在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中, 女性很难挣扎与反抗。特别是那些从父权制中获益的女性, 她们不仅努力维护这种专制制度, 而且异化成男权社会的工具, 剿杀自己的同性。即使有女性反抗父权制, 她们最终都会被病态的父权制冷酷无情地折掉飞翔的翅膀, 并陷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萧红的《呼兰河传》完成于1940年12月, 这部散文化的抒情小说被茅盾评为“一篇叙事诗, 一幅多彩的风土画, 一串凄婉的

的《白朴散曲的艺术风格与历史地位》、郭旺盛的《白朴散曲析》、蒋星煜的《元代隐士及其散曲创作》等。

2. 关于白朴词作的研究。

白朴因其曲名太盛, 致使人们对他的词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 其词终为曲名所掩, 以致其《天籁集》在元代刊本后一度失传。明洪武甲寅春, 在姑孰 (今安徽当涂) 教书的白朴之孙白溟, 曾以《天籁集》钞本示当时在姑孰任官的孙大雅求序, 但似乎没有刊行。直到清康熙年间, 六安杨希洛得钞本于白朴的裔孙白驹处, 后由朱彝尊校定并为之作序, 这才得以刊行于世, 此后白朴的词才渐渐引起世人的注意。元王子勉在《天籁集序》中称赞他的词“词语遒严, 情寄高远, 音节协和, 轻重稳惬, 凡当歌对酒, 感事兴怀, 皆自肺腑流出”。而白朴对自己的词也是很自许的。明初国学助教孙大雅为此集作序, 认为其:“先生出处大节, 微而婉, 曲而肆, 庸人孺子不所不能识, 非志和、龟蒙、林君复往而不返之俦可同日语。”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清初戴名世赞其:“仁甫诗余之隽妙, 则当元时已有称为如鹏博九霄, 而今词家之所共宗仰者也。”清无名氏为其作序认为:“遗山之后, 憾无遗山, 以致元词工若兰谷, 亦复碑沉剑伏, 罕有觑者。”将白朴与元好问相提并论, 可见对其词作的认同。纪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 云:“朴词清隽婉逸, 意惬词谐, 可与张炎玉田词相匹。惟以制曲掩其词名, 故沉晦者越数百年, ……盖其词彩气韵, 皆非后人之所能, ……”文人对白朴词的推崇可见一斑。但是也有不同的看法, 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认为白朴“所作《天籁集》, 粗浅之甚, 不足为稼轩奴隶”。而胡厚之的《一曲心灵剖白的歌—评白朴词<天籁集>》认为:“白朴词篇篇‘皆自肺腑流出’, 率意而为, 真实自然, 可谓是‘我手写我心’, 因而同样具有独特的价值。王国维贬低白朴词作, 未免失之偏颇。”白朴的词既有文采, 又质朴自然, 歌谣”。[2]作品主要以营建氛围和叙事为主, 没有丰满的人物形象。萧红写出了两类女性的悲剧命运:一类是以小团圆媳妇婆婆为代表的父权制传统的传递者;另一类是以小团圆媳妇为代表的父权制传统铁蹄下的间接受害者。结合作品, 本文将对小说中的两类女性形象作以下分析:

一、父权制传统的传递者

小说开篇阶段人物塑造篇幅较少, 首次出现的女性形象是一位母亲, 只因孩子说猪肉是瘟猪肉, 就拾起烧火的叉子打孩子, 孩子向祖母求救, 祖母却因杨老太太看着, 也要面子地“用力地在孩子的屁股上哐哐地打起来”;有五个孩子的三十多岁女人因孩子抢大麻花, 也拿烧火的叉子向孩子奔去。在这里, 萧红没有正面描写她们的不幸, 而是用第三者的视角写出了她们对待孩子的方法, 我们没有感受到她们积极的母亲形象, 相反, 却体会到她们在父权社会下的“男性化”, 她们对孩子只会用暴力教育, 在别人面前树立自己的威严。这表明在父权制社会里, 男性意识已渗透到女性的意识深处, 使她们逐渐淡忘掉自己作为女性的特质。

作品第二章描写的跳大神这一盛举中的女大神形象引人深思, “她穿着奇怪的衣裳, 那个衣裳平常的人不穿;红的是一张裙子, 那裙子一围在她的腰上, 她的人就变样了”, [3]“那神

具有独特的风格。

二十世纪特别是八十年代以来, 白朴的词开始逐渐受到关注, 出现了一系列的研究文章。 (1) 由《天籁集》中的词序等资料对白朴的家世、生平和交游进行推考。如何砚华《<天籁集>三十四首词系年述考》等, 还出现了一系列年谱性质的文章。 (2) 探讨《天籁集》的思想主题、艺术风格。如王志华《试论白朴和他的词》, 景刚《白朴词浅论》, 原源《从<天籁集>看白朴的思想情感和处世态度》, 徐凌云《白朴<天籁集>简论》, 陈继龙《白朴词浅论》, 彭国元《白朴词艺术初探》, 胡世厚《一曲心灵剖白的歌——评白朴词<天籁集>》, 俞玄穆《白朴<天籁集>的艺术特色》, 何砚华《浅论白朴金陵怀古词的艺术风格》, 赵晶《论白朴词的思想内容》, 马琳娜《论白朴和他的<天籁集>》, (3) 探讨其文化心理。如赵维江《隐士的隐衷──论白朴词隐逸倾向的文化心理成因》, 赵维江《论白朴词的文化心理内涵》, 赵维江《白朴词与元代文人的玩世滑稽心理》等, 可以说对其词所作的文本研究已经比较细致。

篇4:新时期MIDI音乐理论研究综述

关键词:MIDI理论 音乐教育

一、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介绍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电脑音乐制作来讲,硬件设备和软件设备的现状,几乎完全决定了其技术程度,因此。我们从数字音频技术、MIDI协议、计算机相关技术、音乐制作软件、软音源等几个方面来介绍电脑音乐制作。

人们最初利用数字音频技术进行音乐创作要从使用合成器开始。上个世纪80年代,电子合成器被大规模的使用,很多音乐人、影视剧配乐大师钟爱于使用合成器进行影视声音创作,包括音乐的创作和音效的模拟。在使用过程中人们发现这种制作音乐的方式给创作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减少了音乐制作的成本,缩短了制作周期,并且降低了制作门槛。于是音乐制作开始加入数字音频技术,并且从最初的参与,到今天逐渐形成依赖。

MIDI是英文Musical Instrument Digital Interface 的縮写,译为乐器数字接口,MIDI协议诞生之初是为了解决电子乐器之间的通信问题。MIDI协议规定了乐器之间使用何种电缆来传输包括力度、音高、音量、踏板等乐器演奏的必要信息。正是由于使用MIDI协议可以准确地传输、编辑音乐的这些基本要素,便很快地转化到音乐制作中,尤其是按照MIDI协议使用模拟音源制作音乐。

电脑音乐制作经历了两个重要的时期:一是硬件音源时期,二是软件音源时期。90年代由于计算机硬盘、中央处理器、内存等技术达不到要求,软音源迟迟得不到开发。于是人们只能使用硬件音源。这种音源成本高昂,更新周期长,使电脑音乐技术的传播受到限制。到了21世纪,计算机技术迅猛发展,涌现了很多优秀的软音源,并且成本降低,传播迅速,电脑音乐技术被广泛的使用。软件音源按照其原理分为软波表音源和采样音源,软波表音源基于乐器发声频率,经过预制算法,模拟出真实乐器的声音,这种音源往往是集成式音源,一种软件涵盖了大部分音色,并且体积小巧,安装方便。采样音源是将乐器的真实声音在标准的采样环境下录制,在音乐制作时按需提取音色文件。

主流的音乐制作软件从宿主系统来看,可以分为MAC系统和WINDOWS系统。MAC系统的软件主要有Logic、Cubase、Protools等。WINDOWS系统的软件有Sona、FL、Cubase、Nuendo等。这些软件经历了从单一功能到多功能的转变。例如:Cubase刚刚面市时主打编曲功能,随着软件的更新迭代,Cubase开始倾向于录音、编曲、配乐等多功能于一身的全能型软件。

经过笔者在长期的实践学习和调研中发现,Cubase受到编曲者的青睐,专业录音棚以及专长于混音的人更倾向于使用Protools。

二、电脑音乐制作基本理论

电脑音乐基本理论综合了音乐制作术语、音乐制作技巧、音色使用等几个方面的研究。MIDI协议中规定了MIDI标准,GM标准是美国MIDI制造商协会(MMA)和日本MIDI标准委员会(JMSC)一起制定的MIDI标准。微软GM音色库就是基于这个标准推出的。日本罗兰公司生产的合成器和硬件音源使用GS标准,技术上属于GM的扩展。日本YAMAHA公司生产的合成器使用XG标准,这种标准涵盖了GM和GS所有功能。

在音乐制作中,使用MIDI键盘能够较为真实的演奏出制作的声部,因此各大高校电脑音乐制作专业常常设有电子乐器演奏法的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使用键盘乐器来模拟弹奏出各种发音机理的乐器声音。如果制作者键盘水平不高,也可以使用MIDI控制器进行音符输入后的精准调节,MIDI控制器可以调节虚拟乐器的具体演奏要素和人性化的情感因素,例如在Cubase中cc11表情控制器可以写入虚拟乐器的表情,通过调节类似音量的形式来模仿乐器在真实演奏情况下表现出的情感。弯音控制器可以模拟出弹拨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的弯音,使音色更加自然、更加和谐。有时为了避免软件量化出现的声音僵化,需要人为的打乱输入的音符,如在制作钢琴柱式和弦时,需要手动使量化对齐的音符故意错开一些,来人为制造演奏中的真实感,因为演奏者在演奏时是无法做到绝对上的对齐。

可以发现,电脑音乐制作属于利用计算机数字音频技术高度模仿真实乐器的时代产物,所有制作技巧和音色使用技巧归根结底只有一个原则,就是围绕真实,高度模仿。电脑音乐制作未来的发展方向也是无限地接近真实。使听者真假难辨,是MIDI人永无止境的追求。

三、电脑音乐制作所涉及的知识学科

广义上的电脑音乐制作涵盖两个技术学科:一是编曲制作,二是录音混音。这一节主要讲狭义上的编曲与音乐制作。

我们都知道,早期的音乐制作在模拟录音时代是要靠作曲家写好总谱,然后安排乐手排练,及时按照乐队演奏出的音响效果不断改进乐谱,最后进入录音棚录音等一系列繁杂的工序。今天的音乐制作大大降低了制作难度,很多作曲家和编曲人无需依靠乐队演奏的音响,在软件中输入乐谱或直接制作,只要符合音乐写作规则就好,这样就给一些偷工减料的人带来“捷径”,他们直接在软件中编辑作品,仅仅依靠音响效果就完成编制庞大的管弦乐作品,这对于音乐创作来讲是极其不严谨的,很多编曲者在编曲过后输出总谱给管弦乐队,乐手根本无法演奏,其原因是制作人在写入音符时没有考虑相关配器原理,只求音响效果,这在电子乐中完全没有问题,可在传统乐队的制作中就必须考虑这些问题。此外,无论任何作品都要讲究和声安排是否合乎逻辑,严谨的管弦乐制作不可以出现和声安排的错误。可见,电脑音乐制作不光要熟练操作计算机,音乐制作硬件、软件,更要有科学严谨的音乐理论知识丰富头脑,才能做出优秀的艺术作品。

nlc202309080942

四、音乐制作与音乐教学

近年来,音乐制作的软件成本和学习成本逐日降低,计算机价格越来越亲民化,很多音乐练耳教师开始使用计算机音乐辅助教学,打破了长期以来仅仅使用钢琴作为听音乐器,使学生的音准的培养不只建立在钢琴单一音色之上,这对于练耳教学有着飞跃式的突破,究其原因是因为所有练耳老师不可能掌握所有乐器的演奏,仅仅会使用键盘乐器,而MIDI音乐技术能够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这些音响可以保存为声音文件,作为学生课下练习的素材。

同样,电脑音乐技术可以辅助高校教育中和声学、配器学、复调等课程的教学。如配器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听辨,和声中四声部巧妙安排后的音响效果,以及复调音乐中副旋律和主旋律的相互辉映的效果,这在电脑音乐软件中都得以方便地实现。

其次,MIDI技术适用于钢琴教学、声乐教学。在钢琴教学中,学生回课时可以借助电钢琴录制MIDI信号,在音乐制作软件中能够直观地展现所弹奏的所有信息,这些人为的因素被量化到电脑中,可以使演奏者以参数的形式牢记弹奏时的感觉,达到稳定发挥的目的。

在聲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钢琴练声曲利用编曲软件改为其他乐队编制,这样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乐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声乐教学不再枯燥。另外,音高矫正效果器可以精准的定位演唱者的音高,并以钢琴卷帘窗的形式体现出来,满足了教学中对于音准的严格要求。

五、影响音乐制作的因素

音乐制作质量的好坏没有绝对的标准,每个人艺术上的感觉和习惯也影响音乐成品的最终效果,实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次,音乐质量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因为电脑音乐制作系统是一个平衡的整体,每一件设备都要对应其合适的硬件和软件才能尽最大限度发挥出功效。所以,从技术层面讲,影响音乐制作的因素包括硬件设备(声卡、监听音箱、监听环境、MIDI输入设备等)、软件设备(DAW数字音频工作站、VST音源、混音软件等)。

另外,传统的作曲技术对于音乐制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音乐制作归根结底属音乐创作范畴,离不开和声、配器、复调等传统写作知识做支持。

综合上述因素,加之前面提到的行之有效的MIDI制作技巧,便可最大程度模拟出美轮美奂的音乐作品。

六、电脑音乐制作推动音乐作品数量、乐器制造、新媒体产业的发展

电脑音乐的发展引领了新一轮音乐创作的高潮,音乐创作不再是专业作曲人的“专属技能”,很多业余爱好者和音乐人开始尝试自己独揽音乐创作,当然,这仅限于创作流行音乐、电子乐等并非传统管弦乐类的严谨作品。有资料显示,自2014年中国音乐产业市场总规模同比2013年增长8.28%,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的版权许可收益同比2013年增长了22.36%,这些数字代表着音乐作品数量的增速趋势,然而这些作品几乎全部涉及甚至完全依赖电脑音乐制作技术。

MIDI技术带动乐器制造最初从录制乐器开始,数字音频技术对于声音严苛的要求使很多乐器达不到录音标准,乐器生产厂商进而推出了很多适合录音的传统乐器,如日本ESP吉他、福斯特小提琴、TAMA架子鼓等,久而久之,这些乐器在实际演出演奏中也有着非凡的优秀表现,从而带动了整体乐器制造行业的大步发展。

进入21世纪,录音棚、音乐制作室的建设成本逐年降低,媒体制作组织更倾向于使用专业设备制作音频部分,有些可以使用素材音乐或“罐头音乐”来制作的作品,人们可能会定制属于它们的专属音乐,这样,媒体质量会有本质上的提升。MIDI音乐制作是一项复杂、繁重的工程,软件中每一个音符在横向和纵向上的严谨安排、“恰逢邂逅”,节奏织体和和声构思上的“美妙相遇”,表面上有些错综复杂,无从分析,实际上则有理有据,这些因素融汇到一起便组合成为优秀的音乐艺术作品。

MIDI音乐理论研究从MIDI音乐诞生初始便开始了,随时代发展,电脑音乐制作技术也在飞速发展。早期模拟时代的研究可能不适应当今数字时代的技术。理论研究要有很强的时效性,对于高科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更是如此,所以,首先MIDI音乐理论研究必须与时俱进,紧跟发展步伐;此外,电脑音乐制作出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壮观场面,单一研究一个品牌的软硬件设备或一个系统的软硬件设备,是无法全面掌握MIDI音乐技术水平的,因此MIDI理论研究要大量调研,广泛采取百家之长;第三,MIDI音乐制作是一门深入浅出的艺术,无论做何种研究,讲究任何技巧,最终都要回归到真实的音响效果中去,然而搞研究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要从浅表处挖掘到根本中去;第四,科技产品的存在是为了服务人类提高生产效率或提供工作上的便捷,MIDI音乐亦是如此。那么MIDI音乐研究就要围绕着它能为我们解决什么,能为人类服务什么;第五,MIDI音乐发明之初是为了代替真实乐器,制作严谨的作品时,传统的作曲路线必须要遵守,制作电子乐时可以依靠MIDI技术开拓思维,推陈出新,两者要明确划分。

总结来说,新时期的MIDI音乐理论研究要紧紧围绕时效技术性、广泛性、深化性、功能影响性、理论性。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大众的审美水平也随着物质文化的扩充逐日增长,电脑音乐理论研究要结合当今前沿科技,不断优化改革,才能使用好这一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于人类。

篇5: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关键词:流行音乐;古典美;鉴赏能力1相关概念的界定

(1)流行音乐。流行音乐有多种定义。威廉斯认为流行音乐“1)意味着为多数人所喜闻乐见的。2)处在高级文化与通俗文化的比较之中。3)用于描述一种人们自身自定的文化。4)意味着大众媒介通过商业利益对人们的强力”。[1]《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认为流行音乐的形式在于“通俗易懂、轻松活泼、易于流传、拥有广大听众”,“有别于严肃音乐、古典音乐和传统的民间音乐”。[2]综合以上界定,我们认为流行音乐,专指那些在我们当今生活中广泛流传、内容通俗、贴近生活,主要为青年人所喜欢,且伴有较强商业目的的音乐作品。(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指的是吸收、借鉴和利用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具有意境美、语言美特点,高雅含蓄的流行音乐歌词。

2新时期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

(1)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产生与发展。古典美歌词是伴随着流行歌曲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经过了长期的积累和沉淀。新时期出现了大量的优秀音乐作品,较早的有20世纪80年代邓丽君的个人专辑《淡淡幽情》(1983),收录的12首歌曲的歌词全部选自中国古典文学唐诗宋词里的名作。此外,还有香港的词作家黄霑的作品《沧海一声笑》和《梁祝》等。20世纪90年代有陈小奇的《涛声依旧》《白云深处》《巴山夜雨》和黄安作的词作《新鸳鸯蝴蝶梦》等。随着流行音乐的不断发展,21世纪的词作家方文山、陶喆、王力宏等新一代音乐人也创作了大量的具有古典美的歌词,如《千里之外》《东风破》《青花瓷》等。最近又出现了霍尊的《卷珠帘》,被刘欢誉为“具备大家闺秀风范的中国风”。(2)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特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汲取了古典文化的长处,语言考究化、意象精致化、意境整体化、人文精神大众化,给人带来独特的美感享受。与很多流行音乐的歌词毫无意义,创作低俗、浮躁、无病呻吟、没有逻辑、无聊烦琐,意义表达模糊、感情表达直白低下,缺乏意境美形成鲜明对比。(3)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形式。在流行音乐歌词的创作中,不少词作者尝试着将古典文学、古典文化运用于歌词的创作中,不仅提高了歌曲的艺术欣赏价值,也从侧面间接地传播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古典文化元素的融合有以下三种形式:1)直接运用古典文学诗词。这类形式以邓丽君为代表,如《但愿人长久》的歌词出自苏轼的《水调歌头》,《独上西楼》的歌词出自《相见欢》等。在这之后,又陆陆续续出现了很多这样的歌曲,如根据白居易的《长恨歌》、李清照的《一剪梅》等诗词谱写的歌曲。这些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散发着浓厚的古典文学的清雅意境,最终成为经典歌曲而广为流传。2)化用古典文学诗句。作词家在创作中,将古典文学中的美词妙句穿插其中,使得歌曲意境优美,更符合时代特点。例如,陈小奇的《涛声依旧》,借用了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化用了李白的《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3)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或意境。词作家直接采用古典文学的形式意境进行创作,把中国文学含蓄、委婉的特点,巧妙地用于现代的白话文中,增加了歌曲的意境美。例如,由黄霑作词的《沧海一声笑》《上海滩》等,都模仿了古典文学的形式与意境;此外如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词,《发如雪》《千里之外》《菊花台》《青花瓷》《东风破》等。这类歌词通过词中的意境或情境,体现了流行音乐歌词与古典文学的关联所在。

3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研究现状

根据掌握的文献,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邓丽君的歌曲和以方文山为代表的“中国风”歌曲上。由于研究点处于文学和音乐的交叉领域,研究者们有从音乐学角度出发,有从文学角度出发,还有从文化学或社会学角度出发来研究的。而对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研究者们大多从文学角度来加以研究。对从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文章分类后,可以得到关于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曲的研究现状。对于邓丽君歌曲的研究,大致分为两类:一是音乐方面的研究,如杨艳丽《从城市民族音乐学视角看“邓丽君现象”——关于邓丽君歌曲在大陆、台湾和日本的流行原因研究》,黄金蝉、揭冰《邓丽君音乐形象的建构与塑造探析——以古典专辑<淡淡幽情>为例》、陈奕虹《邓丽君音乐中的美学研究》、彭英姿的硕士论文《邓丽君音乐对中国内地流行乐坛的影响研究》等。二是文学方面的研究,如陈湘辉《淡淡幽情声律兼美——邓丽君与张晓农古典诗词歌曲专辑演唱风格之比较研究》、庄宏道《一缕芬芳,几丝情愁——聆听<邓丽君歌曲精选80首>的随想》等。具有古典美的“中国风”歌曲的研究性论文,有以下几类:(1)音乐学研究。例如,潘存奎《“中国风”——传统音乐与流行音乐的相遇》和李娜娜《“流行歌坛中国风”歌曲的民族化研究》。(2)文學研究。例如,宋秋敏《试论周杰伦专辑中歌词意象的古典化倾向》、赵澜涛《日月潭洗青瓷——浅析周杰伦歌词对古典诗歌的传承》、罗涵的《从文学与语言的角度分析周杰伦成功的原因》、段丽的《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的艺术质感》等文章从古典诗词出发,阐释中国古典诗词对以“中国风”为代表的现代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以及“中国风”歌词如何继承古典诗词和在此基础上的创新。(3)文化学研究。例如,黄彩萍《返回古典与文化乡愁——方文山歌词的文化阐释》、曹军英《论方文山歌词中的文化意蕴》等论文认为方文山创作“中国风”歌曲是一种文化上的“寻根”。(4)社会学研究。例如,马珺的《“中国风”流行歌曲的文化研究》、赵朴的《从“西北风”到“中国风”——社会文化环境对流行音乐影响刍议》等论文,主要从社会文化经济和文化环境、传媒、明星影响力、听众的审美趣味、创作者的观念以及音乐方面分析“中国风”产生和流行的原因。

综合以上,从文学角度对具有古典美的流行音乐歌词的研究文献还很缺乏,尚存在较多的研究空间。参考文献:

[1] 雷蒙·威廉斯.文化社会的词汇山[M].刘建基,译.北京:三联书店,2005:356.

[2]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编辑部.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仁[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9.

[3] 蔡音颖.略论流行音乐歌词创作中的古典文学元素[J].艺术评论,2007(7).

[4] 晨枫.中国当代歌词史[M].桂林:漓江出版社,2002.

[5] 刘芳智.方文山“中国风”歌词研究[D].湘潭大学,2011.

[6] 唐雷.共和国歌词创作[J].时代文学(双月版),2007(5).

[7] 王彬.当代流行歌曲的修辞学研究[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7.

篇6:新时期李白生平研究综述

【关键词】农林高校 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 研究

高校学生适应性教育是一项长期性、连续性、系统性工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高校低年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开端,影响着学生在人生道路中的思想成长和个人发展,对学生的健康成才起着极其重要的基础作用,其适应性教育则是做好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保证,是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有益尝试,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研究意义

在理论意义方面,适应性教育研究有利于将思想政治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甚至包括医学等学科整合在一起,不断推动着适应性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丰富和完善。对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既能从理论层面将适应性教育理论向更深层次推进,发掘出适应性教育的子领域和子课题;又能在实践层面上提高适应性教育的实效性,细化其对策研究,从而深化和拓展适应性教育理论。

在现实意义方面,对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帮助学生将思想认知转化为行为改变,尽快地适应自然环境、教育评价标准、学习方法与要求、人际关系、生活方式的变化,强化学生的适应能力,促进其健康而全面的发展。对农林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问题进行研究,有利于针对农林高校学生特点,帮助农林学子培养价值自信,明确职业目标,提高适应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最终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目前,关于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大学新生,研究主要涉及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意义,在归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和研究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但在研究视角、研究方法及研究结论上存在较大差别。

(一)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研究的视角和切入点

不同学者基于不同视角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展开研究。多数学者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展开研究,如张哲通过对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分析找出突出问题,其中包括适应性问题;杨宇结合大学新生自我同一性与学校适应性之间的关系研究适应性问题;叶进、权丽华将适应性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初步分析等。学者杨艳玲、淘沙、安桂玲等站在心理学视角,从大学新生学习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影响、大学新生适应期的心理引导以及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入学适应关系等方面展开研究。学者冯廷勇、刘伟清、罗继岩等将适应性教育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从教育学角度出发,对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问题开展研究。而胡宝倩则从医学角度对高校新生自我和谐与适应性的现状即相关性进行深入研究。在社会学视角方面,学者万艳玲将大學生社会化的内涵融入适应性教育的研究中,为适应性教育赋予了新的内容。此外,有的学者结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如周毅仁将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重点集中在角色的转换,许晓菁将适应性问题作为一种综合症进行分析和治疗等。

不同学者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切入点各有侧重。学者张伟强、王维杰等将人际关系作为切入点进行研究;徐小军、杨艳玲等将学习适应性作为研究的重点;淘沙、段兴利、孙歆然等从入学教育出发,通过结合生命全程发展观和社会支持系统对大学生入学适应问题展开研究。此外,更多学者是从生活、心理以及环境等多方面展开研究。

(二)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方法

多数学者在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上采用理论性思辨研究的方法,也有少数学者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如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数学模型予以分析,发现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就对策进行实证检验。还有的学者从国外的适应性教育出发,采取比较研究方法,给予我国适应性教育提供丰富的经验。如吴慧平介绍了英国的适应性教育理念和实践;贾积有、马小强通过与国际著名教育技术专家金书柯教授对话,撰写了关于适应性和个性化学习系统研究前沿的文章;乔林借鉴美国新生住宿学院的经验,提出了以寝室为载体开展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启示。

(三)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内涵

有的学者直接阐述适应性教育的内涵,有的学者从适应性的内涵和内容出发,讨论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内容。对于适应性的内涵,淘沙提出,适应是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关系的反映,是不断适应环境要求的过程;郑日昌认为适应性是人的行为积极地反作用于周围环境从而获得心理平衡的能力;而车文博认为适应性的实质是个体在社会组织系统、群体和文化经济因素中其生存功能发展和目标实现相应的变化的能力。对适应性教育的内涵,罗继岩、刘伟清均认为适应性教育是教会个体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和生存发展的能力;吴慧平认为适应性教育是学校与教师根据学生不同能力、性格和兴趣所提供的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潜能和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张秀秋则在适应性教育中增加了毕业求职适应内容。

对于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多数学者从适应性的内容出发来认定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适应、人际交往适应、生活适应、学习适应、环境适应、教学管理适应等。如段兴利等将新生适应的内容分为自然环境、学习环境、人际环境、管理环境以及心理环境五个方面。在此基础上,刘伟清对适应性教育的内容进行了自我意识教育与环境意识教育的划分与诠释;王勇、黄瑜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明确,将适应性教育的内容分为学习引导教育、心理辅导教育、挫折教育、纪律观念教育、职业生涯教育、集体观念和党员意识教育、个性化教育、校风校史教育、生活与人格教育和安全教育等十类。

(四)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

广大学者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意义的问题上观点一致,均肯定并明确了适应性教育的重要性,认为适应性教育是新生适应新环境、健康成长和成才、对新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弥补素质教育的需要。如王晓董认为适应性教育能够引导新生实现人生发展阶段和学习方法的转换,帮助学生确立人生奋斗目标,有助于今后的学习生活,同时,认为是贯彻和落实中央16号文件精神的重要课题。

(五)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对于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绝大多数学者将此问题转移到研究大学新生不适应性的具体体现上,如心理上的不适应、学习上的不适应、人际交往上的不适应、生活上的不适应。学者吴颖梅将大学生新生的不适应概括为学习目标不明确、社会适应能力差、心理承受能力弱,以及对自我、他人和社会的评价不够全面等内容,将现象和原因进行了一并说明。仅有少数学者针对适应性教育本身的问题进行了阐述,如韩金明认为我国当前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缺乏针对性、时效性、实用性和理论性四方面的问题。姜宇、曲云进认为我国目前的入学教育存在内涵把握不准、目标错误、教育主体单一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生新生适应性教育。

鉴于学者将适应性教育问题的重点转移在适应性的问题上,因此,多数学者在提出问题的同时,对原因仅做出了概况的说理,仅有少数学者深入分析大学新生适应性不良的原因。许晓菁認为导致新生不适应的原因有学习兴趣的丧失、学习目标的困惑、自我克制力的缺失、特定群体中优越感的失落以及对家庭及老师的依赖感的丧失等五个原因;马志国认为这是生活变化、年龄特征、教育失误以及自我认知失调四个方面原因导致的;段兴利、叶进、权丽华将大学生新生适应性不良的问题归结为家庭影响、学校影响和心理影响。

(六)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研究

对于如何展开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有的学者分别从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角度提出具体的对策。更多学者综合多个角度,全面提出概括化或具体化的对策。在概括化对策方面,万艳玲从创设育人环境、循序渐进、及时引导、发挥思政课的育人功效等角度构建了一个系统性对策;刘伟清从创造实践活动、组织环境模拟实验、提高教育的全面性、重视挫折感教育等方面提出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对策。在具体化对策方面,王晓莹提出发挥辅导员、班主任和学长的作用,以及举办教育讲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等方法。

三、结论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学界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的必要性有比较统一的认识,但存在几点不足:一是有关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内涵和内容的理论研究尚显浅,有待于深入研究。二是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在学科上的定位需要进一步厘清,把适应性教育归属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领域,有利于明晰适应性教育的学科属性,有利于在坚持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上与其他相关学科形成合力,共同构建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合力体系。三是对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尚不够深入,有待进一步发现问题并解析其原因,提出针对性对策。四是高校低年级学生适应性教育的对象仅局限在大学新生,忽视了由新生向老生过渡的二年级学生面临相同的和不同的适应性问题,缺乏对低年级学生适应性问题的统一认识。五是缺乏针对适应性问题突出的农林高校学生适应性教育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段兴利,权丽华,洪涛.大学新生入学适应研究[M].甘肃:甘肃民族出版社,2006.

[2] 段兴利,叶进,权丽华.大学新生入学适应问题浅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8(04).

[3] 刘伟清.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适应性教育[J].江苏高教,2001(02).

[4] 罗继岩.关于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12).

[5] 杨艳玲.大学生新生学习适应对自我概念的影响[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12).

[6] 张秀秋,单常艳.我国大学生学校适应性研究现状述评[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01).

[7] 周毅仁.角色的转换——大学新生适应性教育[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综合版),2005(03).

[8] 林细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的大学生新生适应性教育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1.

上一篇:广东版八年级思想品德自尊自信教案八年级思想品德下一篇:我就是我 介绍自己主题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