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024-04-08

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精选9篇)

篇1: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的主力军,大学生党员更是重任在肩。作为大学生党员的我们要注重自己素质的提高。大学生党员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党要求我们在德智体诸方面得到发展,因此我们要十分注重自己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业务素质和身体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需要,在实现国家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中贡献力量。

作为青年学生,在理论上深化对党的认识并非难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党员都具有一定的文化知识、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我们的思维也很活跃,政治热情也较高。但我们对党的基本知识大多来自课堂内外的书本等途径,基本上都是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感受,所以我觉得我们非常必要且自觉地接受党组织的培养、教育和考察。

加强党性修养和锻炼,是大学生党员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整体上来评价,大学生党员拥护党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觉悟较高,素质良好,并积极参加学校各项政治活动,带头搞好学习,团结和带领周围同学,成为了学生中的骨干。但我们年轻单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定型时期,容易受到外部因素的干扰和影响,有可能接触到社会上不良、消极的东西,思想和品德上容易受到腐蚀,如果缺乏党性修养,就会丧失免疫力,甚至“中毒”。同时,广大青年学生又是通过对学生中党员的观察来了解党,评价党的。如果他们表现不良,就会直接影响身边的广大同学对党的感情和态度。所以加强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塑造良好的共产党员形象的意义很大。我想我们大学生党员保持党员的先进性主要从以下多方面着手:

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第一条就是“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完整了完整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提供了认识自然和社会的钥匙,提供了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这些对于无论学习什么专业的人都是管用的。大学生的人生道路刚刚开始,在今后漫长曲折的人生道路上,可能受到各种错误思想的干扰。但只要具有正确的理论武器,就一定会心明眼亮,保持头脑清醒,在复杂事变面前作出正确判断,坚持党的立场。

我们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我们党的宗旨,共产党员在为人民服务中体验到自己的快乐。我们入党时间还不长,要有意识地努力摒弃患得患失的个人主义,杜绝把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占便宜,捞好处的思想。

加强组织纪律修养,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修养,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的关系,个人无条件服从组织的决定。只有严明的纪律,才能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而这就是党的生命。加强科学文化修养,努力做德才兼备的表率。当今国际间的竞争,主要是经济实力的竞争,其实质是科学技术的竞争。人是科学技术的载体,大学生党员在学校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在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上发挥作用,文化知识学得越扎实,为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越过影,将来对祖国的贡献也就可能越大。

大学生党员要重视创新精神的培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社会进步的实质是创新,人类就是在创新活动中推进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创新活动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创造性思维是一个人智力水平最集中的表现,创造能力的培养贵在实践。大学生党员要利用自身条件和学校环境去发散自己思维,善于总结新经验,敢于动手挖掘与探索新事物。

大学生党员应注重自己个性的发展,要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去努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我们进入大学后走进了自己热爱的专业领域,在专业知识的引导下我们积极思考,创新开拓的念头和热情就会逐步增强,自觉地去阅读和学习有关知识,对事物的观察会变得逐渐敏锐,逻辑记忆得到加强,想象力变得丰富,求知欲比较高涨,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会增强,个性倾向会明显表现出来,对自己专业会更加热爱,并逐渐与自己的人生追求的目标结合。

敢于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持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认真在学生党组织中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严从难要求自己,努力锻炼自己和勇于批评的勇气,努力培养敢于斗争的精神。这样可以抵抗各种政治微生物和政治灰尘对我们大学生党员的侵蚀,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增强团结。

我们大学生党员应该按照这些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知道自己的思想,规范自己的言行,总结、评估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确定党性修养的总目标和一定时间内的具体目标,在确定具体目标时,要经常对照中共党员的党性原则,检查是否发挥了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假如我们联系同学不够,今后就多花功夫跟同学交流;假如学习成绩不好,就主动发现问题,加倍努力赶上;假如思想上存在不正确的念头,就应该对照反省;假如你觉得与其他同学并无两样,或有些方面还不如其它同学,就应该仔细想想我们本应起到的先锋模范作用究竟哪里去了,并得采取切实措施改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起来。

篇2: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首先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及精神实质。古语云:“论先后,知为先”。没有深入的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没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做后盾,我们又怎么能在实践中切实践行和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以,我们必须首先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我们不仅要记住文字的表述,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体会其真正的内涵,从而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二、其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努力学习,储备好将来报效祖国的本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对于学生来说,学习是仍是首要任务。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应到学习上就是要“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 ,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热爱科学,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尽最大努力取得优良成绩,圆满完成学业。除了自己学好专业知识和各项基本技能,完成学习任务外,大学生还应该“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互相关爱,互相帮助,平时尽自己最大努力去关心在学习上相对偏弱的同学。对于同学的一些错误言行要善意的加以提醒,帮助同学共同进步。

三、最后要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生活的点滴当中。“纸上得来终觉浅,得知此事要躬行”。只有在实践的真枪实弹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真正闪现出它的价值,只有在实践的大浪淘沙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会不断发展更加完善。作为大学生,在生活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做到(1)勤俭节约,“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离开寝室之前确保水电都已经关闭,爱惜粮食,做好寝室清洁卫生,不沉迷于网络游戏等等(2)树立服务的理念,把为人民服务作为一种习惯,使其成为一种人生的态度,通过参加各类志愿服务工作等平台,努力实现自身的价值。学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很多志愿服务的机会,大学生应该明确志愿活动不仅仅是应付志愿证上那几个工时,更重要的是要把为人民服务的观念深入心中,切实体现在日常生活中。

在不同时期,毛泽东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对于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除了毛泽东思想外,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是对毛泽东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延续和发展。这些指导思想成为党的十八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要的理论和思想基础

毛泽东提出了很多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纵观毛泽东的一生,无论是处在战争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都始终高举着马克思主义的大旗,他曾对斯诺说:“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2]他又提出:“只要我们更多地懂得马克思列宁主义,更多地懂得自然科学,一句话,更多地懂得客观世界的规律,少犯主观主义错误。我们的革命工作和建设工作,是一定能够达到目的的。[3]393这些话语无一不体现了毛泽东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

2.坚持爱国主义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毛泽东在接受马克思主义以后,结合中国国情积极探索救国救民的新道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根据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把共产党的理想分为最低理想和最高理想。他说:“谁人不知,关于社会制度的主张,共产党是有现在的纲领和将来的纲领。或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两部分的。在现在新民主主义,在将来,社会主义这是有机构成的两部分,而为整个共产主义思想体系所指导的。”[4]抗战时期毛泽东曾坚定地指出:“共产党人决不抛弃其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他们将经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阶段而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阶段。”[5]新中国成立后,他说到:“我们的总目标,是为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3]329毛泽东同志将个人理想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是深深的爱国精神;同时他不断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是一种创新的时代精神,这种创新的结合,让毛泽东在困难中解决了许多难题,建立起了一个令世界瞩目的社会主义新中国。

3.对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贡献

毛泽东对古今中外的道德都进行了批判和吸收,进而建立起具有共产主义内涵和特征的新道德体系。这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石。毛泽东认为,是否为人民服务是革命道德和一切剥削阶级道德的根本分界线。正如他所概括的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刻也不脱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而不是从个人或小集团的利益出发;向人民负责和向党的领导机关负责的一致性,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6]这些论述成为八荣八耻的重要思想。他们奠定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基础。这些思想经过升华、凝练、简述成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核。

三、发展着的毛泽东思想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发展

篇3: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性

1.1 音乐舞蹈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素质教育的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所提出的, 是迅速提高全民族素质的迫切需要,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艺术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艺术教育指艺术和文化的传授, 它“既不能通过智力的、理论的途径来学习, 也不能用类似代数符号或用文字书写的方式进行教学, 而是为他们铺设直觉体验的道路”。艺术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是其他教育无法替代的。因此, 音乐舞蹈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目前, 我国音乐教育水平还比较低。在美国自上世纪以来, 小、中、大学里都普遍设有学生所必修的艺术课程, 且教育目标明确, 自成体系。美国首次以政府的名义规定了《艺术教育国家标准》, 将音乐、舞蹈、戏剧、美术、影视等扩为艺术课, 成为同语言、数学等学科并立的学校教育核心学科之一。而在我国青年学生中, 几乎找不出几个识乐谱的, 这是由于中学时期学生在艺术教育上的营养不良造成的。所以在我国当前的基础教育体系中, 需把音乐和舞蹈同时进入课堂, 使其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于整个国民体系及高等教育体系相适应的教育大纲。

1.2 音乐、舞蹈复合型人才的紧缺现状

《艺术课程标准》规定:“基础教育的艺术课程日益走向综合, 不仅音乐和美术开始交叉融合, 戏剧、舞蹈、影视等也进入了艺术课堂。”这就要求未来教师能力的培养, 不仅是使学生成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继承者, 同时也是掌握专业知识技能的发展者。从我国基础教育现状来看, 需要的是综合素养较高和一专多能的人才。专业院校单一专业的毕业生符合不了日益走向综合化的基础艺术教育。据调查, 1990年统计全国中等舞蹈专业生仅有2 061人。《中国教育报》在全国9.3万余所普通中学里, 音乐教师仅有2.8万余名, 离每所中学一名音乐教师的标准来看, 尚缺6.5万余名。2003年辽宁省14 386所小学, 4 000多所中学几乎没有音乐舞蹈教育专业的毕业生。21 000多名音乐教师中只有少部分在中师或幼师学习过。现代艺术教育队伍中, 根本不能承担综合艺术课的教学。2007 年底我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人口覆盖率已达99%, 全国普高共有1.6万所, 中等职业学校1.45万所, 各类民办学校7.85万所。如果每个学校需求一名艺术教师, 可见其缺编人员的庞大。

2音乐舞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音乐和舞蹈教育是一项塑造“人”的教育工程, 要注重对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方面的高标准, 高素质设定。

2.1 培养实用、适用的应用性技能人才是音乐教育的根本

在音乐教育中, 生源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专业程度是无法与艺术类本科院校的学生相比的。为此, 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教学大纲及教学模式不能盲目与别的院校相比照, 而应以培养应用型、适用型、技能性人才为目标, 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将订单式的思维模式落实并贯穿到音乐教育教学的始终。艺术院校的就业办应承担起市场调研的任务, 变被动为主动, 由传统的先出产品 (学生) 再找需求方 (就业单位) , 过渡到先了解社会与市场需求, 进行科学的前期化市场预测, 再有针对性地主动、灵活地设置或调整相应专业, 根据需求方 (社会、岗位需求) 生产新产品 (学生) , 进行订单式培养。针对不同程度、不同专业的学生进行合理、科学的订单式前期规划, 根据学生特点选择不同形式的培养方向和方式, 落实到具体, 细化至个人, 根据实际情况再整合归纳施行可行性的培养模式。具体来说, 就是针对学生的实际专业情况,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采取继续提升专业技能或重新开始对其进行正确的基本专业技能和专业理论的教育, 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市场需求来进行教育内容的再选择, 即是加强专业技术能力培养, 还是重点培养综合素质, 或是以理论基础为主导方向等等。这就需要教育管理及教学部门采取灵活机制, 在学生入学的第一个学期内就将其实际情况摸清, 再在第二个学期进行专业的整合调整, 进行强化训练, 采取针对性、实用性与适用性相结合的教学形式, 因需施教, 因材施教。值得注意的是, 无论学生今后从事何种工作, 都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在组织艺术类音乐学科教学过程中, 可以将“一专多能”作为表演专业教学的指导思想。要求学生在几年的专业课学习过程中, 通过自身努力掌握一首或几首高质量、高水准的作品, 这样既可以通过演出展示自身实力, 同时又能够在了解正确方法的基础上掌握大量的基础性作品。在正确的专业理论指导下, 做到一定“量”的积累, 这与艺术类 (音乐) 专业院校对作品要求“精”而“深”是有所区别的。“一专多能”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提供正确的方法指引, 使他们能够胜任艺术类 (音乐) 基础教学;同时, 又能够根据所学, 较为准确地找到自身定位去适应市场的需求;再次, 可以在各种社会文化活动中充分展示自身素质, 以拓展自身的事业范围, 寻找更多的发展机会。

2.2 针对实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编写适用性教材是当务之急

复合型人才是当今人才需求的体现, 艺术类音乐学科的学生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 在保证实用性的原则下, 应熟练掌握乐理、和声、视唱等专业基础常识, 同时加强对小型乐队的编配、简单的指挥与合唱等诸方面实践能力的训练。当然在进行这方面教学的过程中, 要时刻以实用与适用为原则, 不能过深过细, 对于部分作曲理论学科基础知识, 要让学生经过学习掌握其使用方法, 在实践中会用就可以了, 不必在理论及细节涉入过深。目前, 缺乏适用的教材已成为艺术类教育各专业发展的瓶颈。为此, 应组织有关专业教师, 根据学校培养目标、培养模式, 以及订单培养的实际要求, 编写有关专业教材, 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与完善。

2.3 加强实践性教学, 在教与学中体现实践

实践教学是提高并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最佳途径, 学生最终要走向社会并面对社会的检验, 因此不能将教学过程只局限在课堂和学校中, 只有走出去与社会接轨, 才能在实践生活中得到最好的检验, 以发现缺点, 弥补不足。通过实践得到的经验, 再反馈到教学中, 真正实现由教学到实践, 再由实践回到课堂, 使教与学都得到提升;同时, 学生有充分的锻炼机会, 可以全面增强学生自信心, 积累经验, 为今后的发展做好专业与心理等各方面的准备。

具体来说, 音乐实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针对于教育教学的实践。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具体包括教学实习、担任班主任工作实习、毕业前的工作实习等。

(2) 主要面向专业的业务性实践。目的是巩固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拓展专业视野, 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 提高学生的现场学习、应变能力和实际业务表现能力。具体是指专业类的艺术实践、演出实践等形式。

(3) 了解、接触社会的实践。社会调查、社会体验, 深入生活, 考察社会, 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 培养学生的社会理解、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的提高, 素质教育已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教育必须履行其应有的职能, 通过各种形式的选修课、必修课, 为学生打好文化修养基础, 从而为全民文化素质的提高作出应有的贡献。

(1) 加强道德文化素质教育。主要指强化学生的政治方向, 包括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提高道德品质素养, 包括诚实、守信、勤奋、有责任感等;学习人文社科知识, 包括历史知识、社会知识、文学修养、人际交往能力等。

(2) 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主要指学生应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和承受挫折、面对失败的能力, 保持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 培养健全的人格等。

(3) 加强身体素质教育。主要指学生应该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生活习惯等。艺术教育不能只抓业务, 而忽视综合素质的培养与锻炼, 只有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才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机制下, 依靠自身专业优势, 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篇4: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日语借词;现代汉语;社会文化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278-1进入21世纪,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化的传播速度与影响力不容小视。与中国交往历史深远的邻国日本,经济发展的同时文化产业也在蓬勃发展。日语自身在不断吸收其他国家语言文化的同时也在向外输出具有本国特色的语言文字。“日语借词”是指现代汉语从日语汉字词汇中借用的词汇。日语借词的传入丰富了汉民族的语言生活。日语借词并不是单纯的文字,其作为一种语言交流的载体的背后承载着现代日本的社会现象、事物等,同时传播了日本文化。

(一) 增加了类词缀

类词缀位置固定,通常只出现在词根的前面或者后面。同时具有标志词性的功能,每个类词缀的词性明确且固定。类词缀的语义并没有完全虚幻,构词能力很强。 “——控”,词例有“大叔控”“女王控”。“—控”日语表记为「コン」,是英语单词“complex(情结)”的前头音“com”,指极度喜欢某种事物的人。“控”是「コン」的音译。在日本的构词形式为「XXコン」例如「マザコン」「ファザコン」,其中「XX」也是英语外来语,即两个英语外来词的前头音的组合。在日语「コン」也有较强的造词能力。例如,「ブラコン(=ブラザーコンプレックス)」「シスタコン(=シスターコンプレックス)」等。在汉语使用时,多采用名词加上“控”成为“XX控”,表示强烈的嗜好和喜欢,也可以指称喜欢某一事物的人。如“文字控”“视频控”“美瞳控”等。

“——屋”的类词缀用法也是通过台湾引进内地的,在汉语中“屋”字,本来只是指“房子、屋子”,而日语中的“屋”除了指房子外还可以指“店铺”,如日语有「本屋(书店)」、「酒屋(小酒馆)」等。近年来,在都市街头也出现了不少的“××屋”,如“精品屋”、“西饼屋”、“咖啡屋”等不一而足。“屋”给人以小巧、温暖的感觉,这类店铺也大都是面积不大、装修颇为讲究的小型店铺。因此说,汉语受日语的影响,不仅引进了“屋”这个外来日本语语素,而是在原有意义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来自日语的“商号、店铺”的语素义,从而使“屋”字的使用频率大大提高,构词能力也大大增强,在与其他语素的组合中扮演着类词缀的作用,有一定的能产性。与日语“屋”稍有不同的是,日语“屋”在指店铺的同时还可以指店铺的从业人员、店员,如「魚屋」既可以指鱼店也可以指卖鱼的伙计,而汉语只取了前一种意义。

“萌系女孩”中的“—系”的用法也是源于日本。“系”在日语中作为一个语素积极参与造词,「癒し系」「お嬢様系」「草食系」等,作「美人」「男子」的定语。意为属于具有某种特点的范畴,译为汉语应为“类”也是起着类词缀的作用。

(二) 日语借词语素参与二次造词活跃

“宅男”“宅女”“宅经济”都是近来出现的新词,它的来源始于日语的“御宅族”一词。用以来形容那些热衷于某种事物乃至痴迷的人,且带有些许贬义色彩。传入中国以后,发生变异。“宅”重在体现“足不出户,不与外界接触”,衍生出了很多新词。

(三) 加深对日本文化的了解,促进文化交流

许多日语借词代表着日本社会特有的事物和制度,因而日语借词的研究与使用,是我们了解当代日本的一个微型窗口。

“宅经济”是随着网络兴起而出现的一个新词,是指人们在家消费产生的经济。金融危机爆发,很多失业者直接促进了“宅经济”的兴起。然而究其本质却是网络发展的结果,是科技进步的产物。无论是在家经商,还是在家兼职,或是在家办公,都以网络的迅猛发展为前提条件。而中国对日语借词的吸收,充分说明了中国社会中也存在着同样的社会现象。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中日出现了某些相同的社会现象。

“量贩”。日语中的「量販」是「大量販売」的缩略语,汉语只收录了“量贩”一词,意思是 “价格低廉,薄利多销,以批发价零售”,由此引申的量贩式经营,指的就是透明、自助和平价的贴近消费需求的经营方式。现在很多的超市、便利店都打出了“量贩式”的招牌以吸引顾客。但用得最多的“量贩”还是时下流行的KTV包房,这种KTV包房通常都是电脑自助选歌,而且里面附带食品超市,超市里酒水、零食的价格也和外面的超市差不多,最能体现其平价、自选的特点,量贩式KTV恐怕也是因此得名。大众对“量贩”一词的认可度可见一斑。要说明的是,“量贩+式”和用“量贩”修饰KTV是“量贩”一词在汉语里的新发展,在日语里是没有这种组合和搭配的,日语中最常见的就是「量販店」。

21世纪以来,随着中日两国经济、文化交往的增多,也给作为传播载体的语言有了更多的接触机会。日语借词的输入,为汉语输入了新鲜血液,同时为社会生活注入新的因子。

参考文献:

[1]金锦珠,沈艳.2001-2010年间日语借词研究[J].现代语文,2013,(06).

[2]王雯.改革开放以来的日源外来词研究[D].河北大学,2010.

作者简介:

篇5: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复习提问

人类的最高理想是什么?

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抽查部分学生,说说自己的理想。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复习巩固上课时的知识。2)和自己的实际结合起来。)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导入新课

我们有了最高理想和共同理想,自己也有自己的理想,但是理想并不等于现实,理想和现实有一定的距离,因此,理想最不可能轻而易举地实现,不可能唾手可得。那么,要实现理想,需要我们如何去行动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发展艰苦创业的精神(板书)

讨论:实现理想需要具备的条件。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理想是人生的奋斗目标,是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是还没有实现的东西。理想的实现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艰苦奋斗是理想转化为现实的重要条件。任何事业的成功和理想的实现,都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离开了艰苦奋斗谈理想,等于纸上谈兵,不可能变为现实。因此,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板书)

(请看投影片2)

爱因斯坦:成功=艰苦劳动+正确方法+少说空话

爱迪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

狄更斯:我决不相信,任何先天和后天的才能,可以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而得到成功的。

苏轼: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由此可见,任何理想的实现都必须以艰苦奋斗为前提条件。没有长期不懈的努力,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就不可能有伟大的创举和丰硕的成果,不可能实现任何理想。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板书)

(出示小黑板)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铁杵磨针、凿壁偷光、大禹治水、愚公移山、卧薪尝胆、悬梁刺骨,任选一例到讲台上讲故事。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2)发挥学生的主体参与能力。)

(教师归纳 )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以勤奋勇敢、吃苦耐劳而著称于世。劳动人民也正是领先这种艰苦奋斗的民族精神,才创造出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不衰,巍然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第(1)个小方面。

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板书)

革命战争年代,艰苦奋斗精神得到最充分体现(板书)

看图分析,“三五九旅开垦南泥弯”

(请看投影片3回答问题)

这幅图反映的.是什么时候的状况?

当时处于战争的什么阶段?

当时敌我力量对比状况如何?

我广大军民是如何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克服困难的?

以三五九旅为典型的这种精神,在当时称为什么精神?

(设计此问题的目的:1)通过复习基本历史知识来分析材料,体会当时的困难。2)深刻体会艰苦奋斗的意义。)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由以上分析我们清楚地看到:在条件十分艰苦,环境极为恶劣的战争年代,广大军民正是发扬了艰苦奋斗的精神,才克服种种困难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赢得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解放。

现在,我们已不再是亡国奴,我们有了自己的家园,还需要艰苦奋斗的精神吗?

讨论:有人认为,时代不同的了,现在提倡艰苦奋斗过时了。

(学生发言,教师归纳)

回答是否定的。

新时期,艰苦奋斗的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美德,在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身上继续发扬光大(板书)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本色和传统美德,是劳动人民优秀品质的组成部分,无论是条件艰苦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我们都不能丢掉它,仍要将其发扬光大。有过辉煌历史的“大渡河连”已给我们做出了榜样。

阅读教材第171页最后一段。

由上面讨论,我们还可以得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了我们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

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有伟大的创业精神(板书)

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人类社会自下而上和发展的基础是生产劳动。没有生产劳动,人类无法生存。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

(请看投影片4)

700多年前,北美洲的绝大部分地区还是荒无人烟的处女地。从1790年到1860年的70年间,陆续移入美国的欧洲移民达500万人,还有大批黑人被当作奴隶贩卖到美国资本家的种植园。美国利用这些移民和奴隶,在荒原上开辟出近10亿亩耕地,开挖了上万公里的运河,修建了4.8万公里的铁路,才使工农业总产值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这些巨大的工程和工农业的高速发展,对美国劳动人民来说,意味着需要付出多么艰巨的劳动和多大的牺牲啊!

纵观古今,横观中外,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无一不是艰苦创业精神的结晶。所以,人类要不断追求进步,就必须艰苦奋斗,不断创业。

虽然时代不同了,我们的条件好多了,但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面临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艰巨任务。我们要想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创业实践取得成功,就必须使全民族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把握时机,充分利用稳定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争取更大的进步。而不能满足现状,坐吃山空,否则,我们会重新回到被压迫被剥削的老路上去!

那些借口时代不同了,艰苦奋斗过时的说法,实际上是懒惰、消极、不思进取,没有爱国心和责任感,思想落后腐败的表现,是极为有害的。

(有表情地朗读第173页第二段)

两代“铁人”的事迹集中体现了创业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讨论:中学生是否需要发挥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我们中学生虽然年龄小,却正是培养艰苦奋斗品格的关键时期。那种认为艰苦奋斗是大人的事,与小孩无关的想法是错误的。那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追求名牌,不思井取的做法是有害的,这样的学生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因此,艰苦奋斗与自已密切相关,我们从小就应该培养艰苦奋斗的优良品格。

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我们能不能建设好祖国,很关键的是看我们能不能成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的人才,能不能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提问:现实生活中,中学生如何发挥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物质消费方面,艰苦朴素,不奢侈浪费。

学习生活方面,发奋图强,全面发展。

思想境界方面,培养艰苦奋斗的崇高美德。

课堂小结

一个重要条件:艰苦奋斗是理想变成现实的重要条件。

一个传统美德:艰苦奋斗是战争与和平年代都需要大力提倡的美德。

一个伟大精神: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创业精神。

作业

篇6: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读《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慨论》后,自我感到自己对当前的国情政策的无知。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中国共产党自改革开放以来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文化的背景下所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及发展战略,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斯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反映了当代世界和中国发展变化对党分国家的新要求,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武器。

十六大胡锦涛总书记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带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根据新的发展要求集中全党思想理论,在继续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等的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和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问题。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即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最新的理论成果,在马列主义哲学基础上,实事求是的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展科学发展观是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成果,强调了它在理论体系中的重要性。

篇7: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知识产权领域, 我们要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采取有力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 即建立一个崇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执行、保护、创业的社会主义强国。

一、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严重性和复杂性

为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各地纷纷组织专家研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问题。如空军上校戴旭多次发表演讲, 认为美国一直在实施一个2030年之前分化、肢解、遏制中国的战略, 因为美国的战略家们认为, 一旦放任中国稳定发展到2030年, 那么美国将因为中国的崛起而丧失全球霸权。戴旭认为, 美国中情局《行事手册》中关于对付中国的部分, 包含一个颠覆中国政府的“十条诫令”, 其中有3条专门用于腐蚀我国的社会主义文化根基[2]。

其第一条规定, 尽量用物质来引诱和败坏中国的青年, 鼓励他们藐视、鄙视, 进一步公开反对他们原来所受的思想教育。替他们制造对色情奔放的兴趣和机会, 让他们不以肤浅、虚荣为羞耻, 一定要毁掉他们强调过的刻苦耐劳精神。

第二条规定, 一定要尽一切可能, 做好宣传工作, 包括电影、书籍、电视、无线电波。只要中国人向往我们的衣、食、住、行、娱乐和教育的方式, 就是成功的一半。

第八条规定, 要以我们的经济和技术优势, 有形无形地打击中国的工业。只要他们的工业在不知不觉中瘫痪下来, 我们就可以鼓励社会动乱。不过我们必须表面上非常慈善地去帮助和援助他们, 这样中国政府就显得疲软。一个疲软的政府就会带来更大更强的动乱。

二、美国对内知识产权文化攻略

对应上述三条, 美国人自己在国内是怎么做的呢?美国实际上在大力建设知识产权文化。

美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包括以下3个层面的内容:

1. 科技文化教育建设

随着现代科技的崛起, 美国总统科技顾问成了制定国家战略的核心人物;美国历届政府和国会非常重视科技文化教育工作, 全力打造“科学化的美国人”。

美国近10多年来, 推出了数百个国会法案、动议, 以及政府规章, 向全民普及科技文化。例如, 克林顿政府曾大力推行生物技术、纳米技术、宇航技术的全民科技文化普及教育。老布什政府曾推行电子、通信、电磁技术的全民文化教育, 让国民知道, 先进的电子、通信、电磁技术如何应用于国防和民用领域。

美国自由奔放的世俗文化、虔诚偏执的宗教文化主要用于统治下层民众, 它向精英阶层、高等教育人群提供的文化则主要是尊崇科技、理性、坚韧、克己的清教文化, 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博大的人文情怀。美国的主流文化尊崇纪律、奉献、正当权利和社会成就。

从这个角度看, 美国主流社会并不推崇非理性的现世感官文化, 而是推崇科学、思考的前瞻性理性文化。

2. 知识产权载体和知识产权意识形态建设

从知识产权资本运用的角度讲, 知识产权的载体是掌握知识和技术的人。为此, 美国非常重视知识产权载体建设, 以及知识产权意识形态建设。例如, 仅2011年, 美国国会就推出了数十部相关法案。如H.R.76是《数字安全教育促进法案》;H.R.135是《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教育促进法案》;H.R.1951是《创新法案》;H.R.2226是《成人教育和经济增长法案》;H.R.2536是《21世纪准备法案》;H.R.2749是《纳米技术促进和新机会法案》;H.R.3014是《计算机科学教育法案》;H.R.3036是《竞争准备法案》;H.R.3146是《美国创新与教育法案》;S.1是《美国竞争法案》;S.434是《地理科学基础教育法案》;S.1178是《通过技术和创新取得成就法案》;S.1675是《帮助学生在全球竞争中取得成功法案》。

这些法案的主要内容是帮助学生、成年人掌握知识产权资本, 能够用最新的知识和技术参与全球竞争。在意识形态上, 美国强调任何知识、技术、知识产权都可以自由学习, 但是被商业化的知识和技术, 必须受到保护。例如, 进入公共领域的知识、技术, 一旦在企业组织体系内被重新编排和运用, 那就是知识产权;员工带走这类资料, 无论是否使用, 都属于盗窃知识产权的行为。

美国通过大量近乎残酷的知识产权刑事、民事案件判决, 向民众灌输知识产权文化意识。例如, 对微软公司等企业巨头, 美国法院敢于签发专利侵权禁令, 敢于判决巨额赔偿金;对从公司拿走无创新或已淘汰技术资料的员工, 即使没有证据证明其盗走的技术被移交给了第三方, 美国法院也判处了25年以上的长期监禁。

从这个角度看, 美国不是什么自由奔放、随意享乐的社会, 而是有很多严苛规矩和条令, 积极向上, 奋发有为的社会。

3. 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美国在2011年推出了大量专利、知识产权法案, 对专利制度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修改, 开始大力推行专利审查员在家办公;专利局企业化运作;全国专利分局建设;面向全球企业的专利审查和司法服务;在美国培训外国数以万计的知识产权官员和专家;开通专利数据中心;开通全球知识产权执法数据共享和响应中心;建立美国联邦机构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合作机制;强化总统负责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响应机制;组织美国知识产权巨头进入联邦中央政府决策团队形成“知识经济政府”等“美国21世纪知识产权战略规划”项目。美国的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具有很强的实战性、实用性, 具有向全球输出美国知识产权制度和资源的能力。

三、美国对外知识产权文化攻略

美国的体制具有高瞻远瞩、一以贯之的战略禀赋, 又具有贪图眼前私利的结构性缺陷。

在20世纪初期, 日本开始大规模侵华。美国政府一些精英意识到一个强大的中国对于维护美国的战略利益具有核心价值, 因此建议对日本实施遏制;但是, 美国企业界和国会则大力推动日本的崛起。美国在汽车、雷达、通信、飞机制造、化工机械、大型装备、航空母舰等领域的成套技术, 被鼠目寸光的美国企业源源不断地输送给日本企业;二战爆发前, 美国大型企业向日本输出的专利数量庞大, 而且大量美国人发明的专利被转让给日本公司, 由日本公司在国内提交专利申请。美国对日本的专利、技术输出成了日本在亚洲实现工业、军事崛起的主要推动力。

短视的美国企业认为, 中国在二战之前没有实行专利制度, 不会保护其专利, 由于日本有专利制度, 因此美国的专利技术能在日本为美国创造价值。实际上, 二战爆发后, 日本不再保护任何外国专利, 反而用美国专利技术制造了攻击美国的工具。

类似的情况再次上演。现在, 美国企业界和国会认为, 日本军工行业没有完整的研发、制造体系, 日本所谓强大的军工体系基本上都依靠美国的专利技术, 主要用于为美国终端装备提供核心器件。他们认为, 日本几乎所有尖端的电子、通信、宇航设备都依靠美国的国防专利授权, 因此日本不会对美国构成威胁。贪图眼前利益的美国企业界甚至认为, 在精密细致的制造业上, 日本对美国有压倒性优势;既然日本没有核武器、核潜艇、战略轰炸机、航母, 不会威胁美国的核心利益, 那么把美国几乎全部尖端技术拿到日本, 用日本精密的制造业为美国制造产品, 这是有利可图的产业安排。

就像二战前, 美国大型企业纷纷把专利技术交给日本企业, 让日本企业帮他们创造专利收益, 现在, 日本又成了美国尖端装备、核心器件的制造业基地。也就是说, 美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取向再次陷入二战前的误区, 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 在专利、技术、装备上大规模地“重新武装日本”。

目前, 日本已大量装备亚洲最先进的战斗机、潜艇、反导、雷达武器。在电子、通信、电磁、材料、制导、软件等尖端产品上, 日本通过为美国国防企业做配套, 掌握了全球领先的专利和技术资源。

与二战前更为类似的是, 美国现在继续对中国实施专利和技术封锁, 把保密的国防专利、核心技术大量部署到日本等其他地区, 仅仅向中国输出组装、外围器件制造等低端产业, 极力把中国变为其专利和技术的殖民地, 遏制中国掌握尖端装备的研发、制造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 美国对内、对外推行不同的知识产权文化攻略。对内, 它强调提升人民的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 不支持享乐、感官文化;在产业布局上, 它重点发展专利密集的重工业, 把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制造环节大规模输出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在软件和互联网领域, 美国用专利保护“杂草”般的小微技术创新, 使得不具备美式知识产权诉讼文化的国家无法为软件、互联网行业提供有效的专利保护, 因为即使外国也建立专利丛林, 其诉讼文化无法把这些专利变成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徒然增加企业的专利负担。对外, 它强调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 误导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规模部署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专利, 推动这些国家的工业、技术发展方向偏离重工业;同时, 美国在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极力推行侧重享乐、自私自利、无视权威和纪律的美国底层文化, 削弱其人民的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也就是说, 在知识产权文化建设上, 美国把精华留给自己, 把糟粕推向外国。

四、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

中国的崛起势不可挡;中国人民知识产权创造力、应用力、执行力的崛起也势不可挡。响应胡总书记号召, 我们要“采取有力措施”, 建设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强国。借鉴国外经验, 我国的知识产权文化强国建设应侧重如下工作:

1. 普及科技文化

对全民开展生物、纳米、电子、电磁、软件、宇航等尖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教育, 建设数以亿计的“科学中国人”。用科技文化的兴起帮助人们抵御西方享乐主义的腐蚀。

2. 重建大学系统

用庞大的财政盈余重建中国大学系统, 按照世界最高水准更新其理工学科教材、平台与设备, 对全球科技、知识财富重复注入千百个中国大学的组织体系, 让大量中国青年首先掌握世界尖端知识产权资产的应用力, 继而让大批青年掌握世界尖端知识产权资产的创造力。

3. 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

借鉴美国的经验, 我国可大力推行专利审查员在家办公、专利局企业化运作、全国专利分局建设、面向全球企业的专利审查和司法服务、大力培训外国知识产权官员和专家、开通全球专利数据高速访问中心、开通全球知识产权执法数据共享和响应中心、强化全国知识产权执法协调合作机制、强化国家元首负责的知识产权战略规划与响应机制、组织国内知识产权巨头进入中央政府决策团队形成“知识经济政府”等举措。

4. 开展反专利殖民斗争

对那些拒绝向中国输出核心技术, 同时在中国占有庞大消费产品市场的跨国公司实施制裁, 逐步把其驱赶出中国市场。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组织体系的集权优势要在这项工作中发挥出来, 推动跨国公司把其科技命脉融入中国市场, 变成一种与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文化、组织体系同呼吸、共命运的本土化公司。

5. 推动全球专利合作

开展全球知识产权的研发、实施、转化合作项目, 提升对跨国公司的专利、技术、尖端装备采购规模。对那些向日本、越南、菲律宾等与我国存在领土争端的国家输出核心技术和装备的企业实施制裁, 把其排除到政府采购和大型项目建设的名单之外。

6. 大力开展国防专利、国防技术、国防工业项目建设, 引导我国重工业实现全球性崛起

轻工业可搞活经济, 但是重工业才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我们要引导大批企业从侧重吃、喝、玩、乐的轻工业, 转向侧重装备制造的重工业, 把企业专利文化导向从轻工业引导到重工业领域。

7. 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信息工程大

学等高校, 形成几个培养国家核心知识产权资产创造团队、引导全国青年文化和价值取向的模范学校

这方面, 我国可借鉴印度的经验。例如, 印度理工学院原有7所分校, 总人数与清华大学相当, 但是有5所分校曾跻身亚洲理工大学排行榜前十名;不久前, 印度决定投入巨资, 在全国再建设8所印度理工学院分校, 使其分校达到15所。印度还决定对印度理工学院实施私有化, 把它交给Info Sys等印度私营科技企业巨头管理, 同时国家决定投入巨资, 建设全新的印度信息工程技术学院。

与印度相同, 稳定的经济发展也使我国产生了庞大的财政盈余。这些钱继续用于购买钢筋、水泥建设基础设施, 还是用于购买教授、学生建设强大的知识产权文化, 建设一个崇尚知识产权创造、应用、执行、保护、创业的社会主义知识产权文化, 这是一个决定我国未来前途命运的战略问题。

我国可借鉴印度的经验, 重点建设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如拨付巨额资金帮助清华大学设立分布在中国各大行政区的私立分校, 吸引国内科技企业加盟清华西北分校、西南分校、华南分校、东北分校等校企一体化分校的建设;对北京大学, 可在多个行政大区建立多个综合性工学院, 并由高科技企业参与直接管理, 使其工学院具备各学科的基础技能教学和高端科研能力。北大工学院自称起点高, 但其学科太少, 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机会少, 很难培养综合性、前瞻性、实战性工程技术人才。在美国硅谷自主创业的北大学生不多, 远远落后于印度理工学院。这表明, 北大的理工科建设要向企业全面开放, 尤其工学院建设要由私营科技企业主导。北大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J].求是, 2012 (1) .

篇8: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坚持 弘扬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我们国家和民族的信仰与精神追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聚全民共识,强化国家意识,确立民族共同价值是当前全社会紧迫而十分重要的政治任务。

一、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等院校的重大历史责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肩负着“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任务和历史使命,必须坚持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建设、民族复兴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当前高等院校肩负的重大历史责任。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这也是实现伟大中国梦想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鲜明提出了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将进一步增强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信心,从而更好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发展。但三个自信必须建立在共同价值观基础上才能真正有效实现,让人们相信并能看到道路光明、理论科学、制度优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了中国人的共同价值认同和精神追求,将有效地凝聚人心,积聚力量,建设国家,实现全面小康,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少年强则中国强”,赢得青年就赢得未来!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着未来的社会价值取向。作为推动中国社会发展主流的青年大学生,肩负着传承中国文化,建设国家责任,他们的价值观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巨大!所以高等院校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思想,丰富大学校园文化,培养一代又一代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高校面临紧迫而现实的重大历史责任!

二、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力和作用力

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对于集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正能量,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高等院校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价值观念正确,肩负责任,敢于担当,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endprint

1.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校(院)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总体规划,并贯穿于整个人才培养全过程,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

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师师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大力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党的十八大指出,要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体现出对高校教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立德,是从教师自身角度提出的,要求教师站在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的高度,加强个人的道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树人,是从教师教书育人职责的角度提出要求,既是知识传授,又是价值观的塑造工作。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要能“传道、授业、解惑”就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以身示范,为人师表。教师必须首先自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正能量传递和影响学生。

3. 探索建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多位一体,德育融通的育人平台和机制,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纳入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做到“深入教材、深入课堂、深入大脑”。同时,贯穿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课外实践)和第三课堂(网络教育),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通于理论教学和课外实践教育、实景教育与网络教育、校园教育与社会教育,让学生真正理解、接受和内化为坚定信念。

4.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加强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塑造人文精神,传承优良道德文明,积极营造育人环境和良好氛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国家层面的要求,又体现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的要求,对学校和教师、学生都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高等院校要加强以职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为重点的综合素质培育,使学生具备德、智、体、美、劳全面可持续发展能力。目前,一些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相对比较忽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的培育,校园文化更多体现在平面文化,实体文化虚化,对学生的文化熏陶和影响不够。大学的开放性使校园与社会对接畅通,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和非主流文化侵入校园,对学生的价值观念、道德情操、思想内涵和行为方式等负面影响较大。我们应该加强对学生的文化教育和文化熏陶,以优秀的人文精神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以积极向上的主流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3-12.

[2]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人民出版社,2012.

[3]段永清.在高校教师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四川省高校教师“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优秀论文集[M].西南交大出版社,2013.

篇9:大学生是21世纪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关键词:开展;教育;纪念馆

收稿日期:2010-09-28

作者简介:肖震(1962-),男,北京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旧址纪念馆馆长,政工师,研究方向:党史党建。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就在这短短的六十年里,我们的祖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科学技术,经济文化,真可谓一日千里。如今,改革开放为祖国的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我们伟大的祖国以前所未有的崭新面貌出现在世人面前。每当我看到五星红旗升起,耳听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时,总会感到热血沸腾,有股发自内心的呼喊:祖国,我为你骄傲。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长治久安出发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确保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作为一名在纪念馆从事针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者,身感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和荣辱观教育的重要性,做好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开展有特色的群众性宣传教育活动,才是我们为经济建设,为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因此,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是提升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爱国主义教育是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应有内涵

改革开放以后,各级政府、党团组织,对于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不能说不重视,投入了较大的精力,也多次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和思考,但我们无法回避现实。随着社会的变迁,社会的青少年问题日益突出,在较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人民大众的生活和社会的稳定。

爱国主义是一个民族精神状态的综合反映。人与国家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无法割舍。爱国是每一位公民的义务和使命,民族的复兴,重在教化。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要强大起来,必须以坚定的信念为原动力,以崇高理想为拓展力,以高尚情操为凝聚力。在全面建设小康、和谐社会的今天,需要把爱国主义情感凝聚成为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民族振兴、国力雄厚的强大动力。

纪念馆作为保留和纪念在中国革命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所涌现出来的爱国志士、英雄人物,历史事件,革命圣地的载体,其展览的内容和珍藏的革命文物,在昭示革命历史,传承革命精神,颂扬英雄人物,教育警示后人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肩负着对整个社会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使命,它有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义提供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物质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支持的责任。加强青少年的思想道德以及荣辱观的教育,做好新时期政治思想工作,仍然是纪念馆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宗旨,是为适应社会发展服务的首要功能。因此,充分运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直观形象的教育,真正实现历史性、思想性、教育性、观觉性的有机统一,是教育基地提升社会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和发展

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应从转变教育观念,加强队伍建设,营造良好环境,改进工作方法几个方面着手,积极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一定要站在情系祖国,心系社会的高度,为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做出贡献,做出表率和榜样。

第一、我们应从青少年成长发展的需求出发,确定德育目标,认真培养青少年独立、理性地选择价值目标的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适应能力,心里承受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在青少年教育中更应大力提倡“八荣八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宣传的教育活动,使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创造自我价值,做合格、优秀的青少年。

第二、要立足现实,挖掘优良传统,运用多种形式引导青少年进行价值的辨析,这是当代社会培养青少年选择能力的重要一步,帮助他们面对社会的方方面面,获取多种信息,不断地进行良莠思辩。一方面帮助他们澄清混乱的价值取向,另一方面培养他们正确的选择能力。教育他们对自己要有端正、诚实、创造、深思、节制的态度。对社会要有宽容、和睦、亲切、公正、团结、负责任的意识。对国家要爱国家,爱民族,讲究忠诚,讲究继承传统,讲究和平的精神。

第三、为他们提供健康有益的精神食粮,创办校外活动场所,不断开发青少年精神产品。针对当前社会反映强烈的单亲家庭子女,贫困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子女”的教育问题,网吧对青少年的不良影响问题,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趋势等问题,应加强调查研究,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陶冶情操,积极组织送展到学校、社区。特别是对特殊群体的青少年教育。应重点加强德育课题研究的管理及成果转化工作,通过改进德育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加强德育研究,从而形成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

三、拓宽思路,积极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活动

为贴近实际不断拓宽思想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在社区范围内精心设计各种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通过组织专题讲座,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形式,充分利用社区这个阵地,挖掘思想教育资源,并聘请老红军、抗联战士及烈士家属做校外辅导员,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使他们正确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自觉追求“真、善、美”,抨击“假、恶、丑”,帮助他们树立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和热爱中华、振兴中华的精神。从实际出发,为探索新时期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规律,紀念馆还充分发挥学校大队辅导员、老红军、科技工作者、“五老”人员和大学生志愿者的特长和优势,与社区、学校签订共建协议,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综合教育大课堂。丰富青少年们的课外活动,为学生们开辟了社区图书馆,供他们阅读学习之用,使他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

面向社会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是办馆方针的依据和出发点,是历史赋予我们的使命。否则,便没有生机和活力,把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抓住时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素质教育,是针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方法。纪念馆利用重要节日、纪念日,积极组织大学生以“重走抗联路”活动,作为推进和创新党史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融入到对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当中。长期深入机关、部队、学校、社区等地进行巡展,极大的激发广大青少年热爱党、热爱国家的政治热情,发挥了教育基地的主渠道作用,取得了对广大青少年进行良好教育的效果。两年来,接待观众达14万人次。我们感到,在广大青少年中弘扬爱国主义光荣传统,应着力在坚定跟党走社会主义及道路上下功夫,同时,针对青少年所处的成长阶段和思想实际,也要注意引导广大青少年把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把个人成就和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按照党指引的方向健康成长。

在中央召开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会议上,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确定远大志向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和信念,着力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努力培育劳动意识,创造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和进取精神、科学精神、团队精神以及民主法制观念,诚信观念,形成朝气蓬勃、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中国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努力在继续解放思想上迈出新步伐,在坚持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推动科学发展上取得新进展,在促进社会和谐上见到新成效,在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教育中有新方法,为把我市建设成“三个适宜”现代文明城市、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一篇:灰尘的自述作文下一篇:生日的感动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