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章节目录

2024-05-07

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章节目录(精选3篇)

篇1: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章节目录

七年级上册

CH1 有理数

CH2 有理数的运算

CH3 实数

CH4 代数式

CH5 一元一次方程

CH6 图形的初步认识

七年级下册

CH1平行线

CH2 二元一次方程组

CH3 整式的乘除

CH4 因式分解

CH5 分式

CH6 数据与统计图表

八年级上册

CH1 三角形的初步认识

CH2 特殊的三角形

CH3 一元二次不等式

CH4 图形与坐标

CH5 一次函数

八年级下册

CH1 二次根式

CH2 一元二次方程

CH3 数据初步分析

CH4平行四边形

CH5 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CH6 反比例函数

九年级上册

CH1 二次函数

CH2 简单事件的概率

CH3 圆的基本性质

CH4 相似三角形

九年级下册

CH1 解直接三角形

CH2 简单事件的概率

CH3 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CH4 投影与三视图

篇2: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章节目录

1 教材修订的结构化发展

首先, 教材内容的框架更加显性化。自然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因此每个学生也需从整体上全面地认识自然。2012年版的初中科学课教材在2001年版教材的基础上, 将“生命科学”、“物质科学”以及“地球与宇宙”等三个领域中的相关教学内容有机地整合在一起, 并在“物质系统的结构层次”这一内容中, 改变了原有静态描述自然界的相关图景的方式, 逐渐向可被观察到的“运动与变化”、“相互作用”, 相对较抽象的一些“结构与功能”、“转化与平衡”, 以及“发展与平衡”等一些具有动态性知识的描述转化, 最终形成了以“存在的自然—演化的自然—人与自然”为主线的一个内容结构体系, 使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之后能够从整体上把握有关自然的相关科学知识。

其次, 章节内容更加结构化。在2012年版的初中科学课教材中, 每一章节的内容均用概念图的形式来表示, 力图向学生呈现出更加统一的概念与原理, 从而实现了知识的结构化与逻辑化, 进一步促使学生能够更加有条理、有层次地获取相关科学知识, 并实现知识间的迁移。如七年级上册就以“物质系统的层位”为主线, 适度地安排了有关“观察生物”、“人类的家园———地球”以及“物质的特性”三方面的内容。其中, 在“观察生物”这一章节中主要阐述了“生物体的结构与层次”, 而“人类的家园———地球”这一章节中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有关“地球的结构与层次”, 在“物质的特性”这一章节中则是向学生讲述“物质的结构与层次”。这种章节内容的安排形式, 使学生能够从远到近、从宏观到微观地了解自然, 并形成一个相对比较有层次、有条理的物质系统的结构图像, 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2 教材修订的全面化发展

首先, 拓宽了地球科学的相关教学内容。虽然地球、宇宙以及空间科学被包含在了科学课程体系中, 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时常被教师所忽视, 然而这些被忽视的内容却是极容易在实际生活中演化成灾难的。因此, 2012年版的初中科学课教材就对“地球科学”的框架体系进行了重构, 加入了相关的内容。如对天文学方面的知识结构进行了重新的编排, 适当地增加了地质学与灾害学等相关知识, 并将防灾减灾以及环境保护等知识渗透到教学内容中, 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地球科学所具有的重大文化意义, 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可持续发展观。

其次, 增加了STSE的学习内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 STSE) 是2012年版初中科学课教材的一大新特点, 是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内容的拓宽与延伸。该栏目中的内容主要是真实地反映当前社会以及环境发生的相应变化、当前科学技术的新发展等内容。而这些内容的呈现, 不论是从空间上还是时间上来看, 都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特点, 对全面提升其科学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

3 教材修订的学生主体化发展

在2012年版的初中科学课教材中, 其具体内容的安排也尽可能地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比较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如在“代代相传的生命”这一章节内容中, 就最大限度地遵循了从近到远、从表到里以及从浅到深的认知规律。在内容的安排上, 首先从学生比较熟悉的有关“人的生殖与发育的过程”入手, 进而转到对“动植物的生命周期以及生殖的概念”的介绍上, 从全面介绍各种生物的一些比较典型的生殖方式, 再到生殖的主要类型与特点等相关内容的学习上。同时, 在实际展开内容学习时, 也要求教师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动脑思考以及具体的应用等各种情景的创设, 从而有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迁移与全面领悟, 以进一步完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教学目标。

篇3:新版浙教版初中数学课本章节目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应用

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初中数学教学平台,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和思维,增强了学生情感的融入效果,给初中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学生在融入信息技术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探究欲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一、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应用意义剖析

1.大幅度提高了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积极性

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性是重要的前提,在利用信息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电子白板等设备融入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载体的图文并茂的展示中,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生动有趣、形象直观的信息技术设备展示下,可以极大地激发数学学习积极性。

2.极大地增强了学生的协同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在信息技术为载体的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下,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探索和创新精神,在合作协同的方式下得以加强,通过信息技术中的相关设备应用,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式的学习,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自主的思考、讨论和合作,对数学关键问题和重点疑难问题进行协同式的、合作式的探究,提升数学思维。

3.较高地推动了初中数学的数字化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的信息技术应用过程中,可以利用电子白板、Flash等手段,进行数学课堂的教学,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和相关软件,教师可以自主设计数学教学资源,在电子白板的融合应用下,进行数学课堂的自由发挥与应用。如,教师可以在“外接圆和内接圆”的教学中,提前将“外接圆和内接圆”的内容,制作成微课视频存入电脑,可以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将生动的图形呈现给学生,提高数学的质量与系统化。

二、信息技术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原则把握

1.学生主体性原则

初中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探究,必须把握学生为主体的原则,使学生处于利用信息技术探究的主体地位之中,在信息技术融入的应用中,进行学生自主的工具利用。

2.创设数学问题的原则

数学问题是探究与创新的前提,只有在数学问题的导引下,才能引发学生探究数学世界,在问题探究、认知冲突与认知反思的过程中,培养和挖掘学生的自主创新、探究思维,并在问题设计、分析、评析的思路下完成数学知识的建构。

3.合作协同的原则

初中数学知识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教学,要促进高效的合作与交流,在信息技术融入的教学过程中,原有的个体独立性研究效能被弱化,替代以灵活的数学知识合作协同思考与探究,从而在问题讨论与合作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自主、协同地突破数学知识障碍。

三、融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初中数学知识探究

1.探究数学知识教学,揭示初中数学奥妙

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利用的工具非常有限,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和多媒体网络技术逐渐融入教育领域,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对数学重点和难点知识进行多媒体的动态演示,用绘声绘色的语言、精彩纷呈的信息技术界面,向学生展现出变化多姿的初中数学世界,使学生克服畏难情绪,感悟动态演示中的数学知识所蕴含的神奇魅力,领悟数学知识的奥妙。

例如,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可以借助于多媒体手段,进行初中数学教学的辅助应用。在浙教版初中数学的《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中,要探究一次函数图象y=kx+b在坐标中的位置及其与“k”“b”值的对应关系,可以利用“几何画板”演示出函数y=3x与y=x与y=-2x的图象以及函数y=3x、y=3x+1与y=3x-1的图象间的区别与联系,在动态的演示中,学生较为容易地理解y=kx+b的图象,k控制图象的倾斜程度,b控制图象与y轴的交点。让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得出“k”“b”的值决定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及性质,从而使学生掌握这一数学知识点的一般规律。在几何画板与其他多媒体软件应用的融合过程中,不仅让学生可以直观形象地理解数学基本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观察能力和数学自主思考能力、总结和归纳能力,为后续的数学知识相关内容学习创造了条件。

又如,在浙教版初中数学《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教学中,要探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变化关系,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进行点和圆的位置运动状态,学生仔细观察点在圆的不同运动位置,注意到点在圆外、圆上和圆内的不同变化,展示出不同的d和r值的变化,继而学生再兴趣盎然地进入直线与圆的位置变化关系的学习之中,从而掌握全面的、系统的数学知识。

2.借助电子白板创设的情境,导入课堂教学准备

初中数学知识具有抽象性与逻辑性较强的特点,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借助于电子白板进行真实情境的创设与设计,为导入课堂教学做好准备工作,在向学生展示生动直观的图象的情况下,提高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初中數学中“勾股定理”学习中,由于这是初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传统的口授讲述和黑板板书方式,难以使学生深刻的理解和记忆。因而,可以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中的“电子白板”设备,模拟创设出一个人机互动的情境界面,在友好的界面之下,学生可以进行“勾股定理”的关系式描述,并对此展开讨论和研究。

3.突破初中数学重点和难点知识,提升数学教学质量

初中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可以采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帮助学生进行重点和难点内容的理解。例如,在初中数学的《三角形全等条件》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于电子白板进行三角形全等的动态展示,学生在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下,明晰三角形全等的构成要素及相应的位置关系,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质量和效率。

4.展示出协作探究与小组合作的平台

计算机网络为初中数学教学提供了便捷的平台和渠道,在网络信息环境下,学生可以采用颇具趣味性的数学学习系统:“大显身手”和“小试牛刀”,在这个学习系统中,可以充分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在协同的过程下,学生完成相应练习,并由计算机软件系统进行评判,得出学生交互合作探究的反馈结果。

信息技术在初中数学的融合教学中,可以增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对于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并在多媒体软件、电子白板的应用下,将抽象的初中数学知识具象化,使学生在动态的信息技术演示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内容,提升了数学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张东.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2]姜昊.初中数学教学研究性学习模式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3]郑薇薇.初中数学探究式学习的实践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4]王海通.初中数学教学应用多媒体的理性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上一篇:医院工作情况总结下一篇:我心中的美好家园优秀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