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2024-05-10

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共3篇)

篇1: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一、单选题

1、职业道德是人们在(A)中所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A、职业活动B、社会活动C、社会交往D、职业经营活动

2、安检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是(A)A、爱岗敬业,忠于职守B、钻研业务,提高技能C、文明执勤,优质服务D、遵纪守法,严格检查

3、航空器是指依靠(A),在大气层中获得支撑的任何机器。A、空气的反作用力B、空气对地面的反作用力C、空气对水面的反作用力D、空气的压力

4、机场的三字为PVG,代表(B)A、广西北海机场B、上海浦东国际机场C、上海虹桥国际机场D、广西百莲机场

5、航空运输是指航空承运人按照(A)要求,将旅客或货物由一地运抵另一地的过程。A、运输合同B、客票C、货单D、机票

6、“确立机长对航空器内犯罪的管辖权”的公约是(C)A、《芝加哥公约》B、《海牙公约》C、《东京公约》D、《蒙特利尔公约》

7、以下正确的是(A)A、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禁止客户以非危险品品名托运危险品B、公共航空运输企业禁止旅客在托运危险品时不填托运单C、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允许在写明危险品品名后,可能随机托运该危险品D、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允许旅客托运写明的危险品的有数量限制的

8、在安检过程中,对于(A)的旅客,安检部门有权不准其登机。A、手续不符和拒绝接受检查的B、在检查时大声喧哗并且不听劝阻C、在接受检查时提出抗议D、经检查后进入隔离区然后又走出隔离区

9、下列物品中,禁止旅客随身携带或托运的物品是(D)A、原封装的酒类B、可用来危害航空安全的锐器和钝器C、打火机和安全火柴D、强磁化物和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物品

10、在安检现场,当某件被怀疑为爆炸物的物品有明显的证据证明是非爆炸物,判断其几乎没有杀伤力时,可采取(B)的疏散方式无关人员。A、不撤离B、局部撤离C、全部撤离D、以上都不是

11、安全技术检查工作的特点是(C)A、责任性强、政策性强、时间性强、服务性强、风险性大B、责任性强、政策性强、服务性强、专业性强、风险性大C、责任性强、政策性强、时间性强、专业性强、风险性大D、责任性强、服务性强、时间性强、专业性强、风险性大

12、航空港是指用于(A)的机场。A、商业航空运输B、旅客航空运输C、货物航空运输D、邮件航空运输

13、下列刀具中(A)属于非管制刀具。A、手术刀、屠宰刀、雕刻刀C、形似匕首但长度超过匕首的单刃刀、双刃刀C、带有自锁装置的刀具D、匕首、三棱刀

14、安检人员在执勤时,应当态度和蔼,检查动作(C),不得推拉旅客。A、轻柔B、粗重C、规范D、美观

15、对人表现尊敬和欢送行合十礼的国家(B)A、英国B、泰国C、中国D、日本

16、在查验机场控制区通行证件时,以(B)及本机场有关文件为准。A、安检机构B、机场公安机关C、民航总局公安局D、民用航空主管部门

17、验证员到达验证岗位后,将安检验讫章放在(A)相应位置进入待检状态。A、验证台B、值机柜台C、移交台D、开箱包检查台

18、下列关于海关的工作职责正确的是(D)A、为入出境人员办理预防接种B、实施口岸查控、防止非法入出境C、检查动植物D、查缉走私

19、当查出有疑点的证件,可以通过询问其姓名、年龄、出生日期、(B)、单位、住址等进一步加以核实。A、性别B、生肖C、省市D、民族 20、《中国民航公务乘机通行证》于(B)启用。A、1976年7月6日B、1998年3月1日C、1993年8月1日C、1976年3月1日

21、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的是直观和(B)防伪措施。A、条码B、数字C、激光D、彩虹

22、居民身份证采用汉字和少数民族文字共同书写,其中不含有少数民族的是(B)A、藏族B、土家族C、蒙古族D、朝鲜族

23、手工人身检查的定义是指安全检查员按规定的方法对旅客的身体采取(C)等检查方法发现危险品、违禁品。A、摸、按压、拍打B、摸、掂、试C、摸、按、捏D、摸、按、压

24、危险性质货物标签为(A)和操作标签。A、危险性标签B、远离热源标签C、强磁性标签D、爆炸物标签

25、对便携式电脑进行检查时,应检查外观有无异常,掂其重量是否正常,可请旅客将电脑启动,查看(D)A、是否有电B、操作系统C、电脑配置D、能否正常工作

26、违禁物品是严禁被携带进入机场保安限制区的物品,但(C)为履行重要任务对其有所需者除外。A、安检人员B、经批准人员C、公安机关人员D、民航总局工作者

27、下列(D)属于要客范围A、联合国军事观察员B、某文艺团团长因公务迎接台湾同胞访华演出团到达C、某国驻我国大使馆武馆D、我国某部长应邀率代表团赴外国访问

28、安全检查中,对旅客行李物品箱中的可疑衣物要用摸、(A)、掂等方法进行检查。A、捏B、过X光机C、探D、拆

29、下列(C)属于腐蚀性物品。A、镁B、甲醇C、汞D、丁烷

30、对聋哑旅客检查时,可用(B)告知应该怎么做。A、肢体动作B、文字或手势C、眼神D、表情

31、每天在勤务结束后,移交员将暂存物品及《暂存物品登记表》上交(C)。A、值班班长B、值班队长C、值班员兼信息统计员D、机场派出所

32、附件十七中关于违禁物品的分类中把“照明弹”分为(B)。A、炸药类B、易燃固体和活性物质C、其它物质D、易爆类

33、下列属于尖状/有刃的武器和锋利的物体的有(D)A、气枪B、弓弩C、电击器D、水下鱼枪

34、安全参数调试噪声的设置中,可能通过改变设置来改变外界噪声,该设置属于(C)A、连续波脉冲B、方波脉冲C、离散脉冲D、矩形波脉冲

35、PD140金属探测器可由(C)或VartaTR7/8型镍充电电池及相应类似产品供电。A、VartaTR7/8型锂充电电池B、VartaTR7/8型镍氢充电电池C、9V干电池D、7V干电池

36、旅客在接受安全检查时,应向(C)出示带有“ET”标志的电子客登机牌及本人有效乘机证件。A、维序员B、引导员C、验证员D、开箱员

37、A flight from one country to another country is called a(B)A、domestic flight B、international flightC、global flight D、countries flight

38、An air ticket is only(C)for the passenger whose name appears on the ticket.A、transferableB、untransferable C、valid D、invalid

39、金属探测门应调节至适当的(A),但不能低于安全设置要求。A、灵敏度B、频率C、C、音量D、位置

40、PD140金属探测器位置开关向左为(A)A、报警指示B、报警和音响同时进行C、指示灯显示D、音响

41、探测器安全充电所需要时间为(C)小时。A、12B、14C、16D、18

42、人身检查的程序(B)A、由上到下 由前到后 由里到外B、由上到下 由里到外 由前到后C、由里到外 由前到后 由上到下D、由前到后 由里到外

43、人身检查的职责包括(B)等。

A、开展调研工作B、检查旅客自行放入盘中的物品C、在安全检查仪器传送带上正确摆放受行李D、通知旅客收拾好行李到隔离区候机

44、对旅客放入盘中的物品,应通过(C)进行检查。A、手工B、安全门C、X光机D、探测器

45、手工人身检查时,不可只查上半身而不查下半身,特别要注意检查(B)A、可疑部位B、重点部位C、突出部位D、报警部位

46、(B)是人身检查的重点部位之一。A、领带B、胸部C、腿部D、背部

47、人身检查的定义是采用(C)的仪器和手工相结合的方式,对旅客人身进行安全检查。A、规定B、严密C、公开D、先进

48、(A)掌握的嫌疑人和群众提供的有可疑言行的旅客是人身检查重点对象。A、公安部门B、派出所C、边防部门D、海关

49、安全门检查是指所乘机旅客都必须通过安全门检查,政府规定(D)除外。A、要客B、接待部门C、警卫人员D、免检人员 50、《海牙公约》的全称是(D)A、关于在航空器上犯罪和某些其他行为的公约B、防止对国际民航进行非法干扰行为公约C、关于制止危害民用航空安全的非法行为的公约D、关于制止非法劫持航空器的公约

二、多选题

1、You can`t keep these things,such as(ABC),in your carry-on baggage.A、a passenger B、big scissors C、kitchen D、mobile phone

2、Generally speeking,(全选)should have a valid permit when he needs to enter the departure lounge.A、a passenger B、a crew member C、an airport staff D、a temporary visitor

3、警械是指人民警察按照规定装备的警棍、(全选)、警绳等武器。A、催泪弹B、高压水枪C、特种防暴枪D、手铐、脚镣

4、下对皮带检查方法叙述不正确的是(ABC)A、听、摸、拆B、掂、捏、探C、摸、按、压D、看、摸

5、对查出的淫秽物品(全选)等,应作好登记并将人和物移交机场公安机关依法处理。A、赌具B、反动宣传书C、伪钞D、毒品

6、(AB)是指任何对旅客或机组的健康或航空器和财产的安全产生危险的爆炸或高度易燃的物质。A、爆炸物品B、易燃物质C、化学物质D、有毒物质

7、对容器中液体的检查方法有(BCD)A、听B、看C、闻D、摇

8、职业道德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全选)等方面。A、范围上的特殊性B、内容上的稳定性C、形式上的多样性、具体性D、强烈的纪律性

9、办理乘机手续包括办理(BCD)等手续。A、安全检查B、客票查验C、托运行李D、领取登机牌

10、安检职业技能的内容包括了(全选)等。A、实际操作能力B、处理业务的能力C、技术能力D、有关的理论知识

11、监护岗位的工作职责包括(全选)A、对候机楼、隔离区和其它监护区实施清场B、防止无关人员、车辆进入监护区域或航空器C、防止未经安全检查的物品被带入监护区域或航空器D、防止发生劫机分子强行登机或地面炸机等破坏活动

12、对爆炸装置进行处置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ACD)等。A、就地销毁B、浇水冷却C、转移爆炸物D、人工失效

13、进行安全检查时基本程序为(AC)A、查验旅客身份证件、机票和登机牌;旅客通过安全门B、旅客通过安全门;查验旅客身份证、机票和登机牌C、对有疑点的旅客要用手工检查,对货邮要用X射线检查仪查检;对可疑物品要开箱抽查或手工检查D、对可疑物品要开箱抽查或手工检查;对有疑点旅客要用手工检查;对货邮要用X射线检查仪检查

14、安检法规的专业性是指安检专业工作规定了其(全选)A、工作范围B、工作内容C、处罚处置的管理措施D、方针原则

15、以下(CD)旅客不能随身携带但可以托运。A、枪支B、管制刀具C、户外用的铁头登山杖D、水果刀

16、飞机清舱的重点部位包括(全选)A、卫生间B、起落架舱C、行李架D、货舱

17、下列属于人身检查岗位规范用语的是(全选)A、请转身,请抬起手来B、请脱下您的帽子C、请出示您的身份证、机票和登机牌D、请再过一次安全门

18、安检人员在执勤时,根据具体情况可以讲(全选)A、方言B、普通话C、韩语D、英语

19、登机牌可分为(CD)A、手写B、电脑扫描C、手工填写D、电脑印制 20、金属探测门在(BC),都应进行了测试。A、未接电源时B、接通电源后C、旅客进行检查前D、旅客检查后

21、开箱检查时,特别要重点部位如箱的(BCD),并注意发现有无夹层。A、拉链B、角部C、底部D、外侧小兜

22、脉冲式金属探测门的工作原理是涡流产生的(A)在(C)中产生电压。A、次极磁场B、时变信号C、接受线圈D、感应电圈

23、(ABCD)是影响金属探测门探测的因素。A、金属探测门本身的因素B、测试者的因素C、探测物的因素D、周围环境的因素

24、测试安全门通过速度时,正常选择到7,其含义为(CD)A、7RM/小时B、25M/小时C、25RM/小时D、7M/秒

25、金属探测器自动切断电源后,如再开机应(BC)A、直接放置被测物上探测即可B、先拔到OFF的位置C、再拔到操作位置D、进行测试

26、仪器检查是指安检人员在指定的方法对旅客通过安全门或采取手持金属探测器等 检查发现(BD)A、生活用品 B、危险品C、可疑物品D、违禁物品

27、检查时,探测器所到之处,手检员应用另一只手配合作(ABD)动作。A、摸B、按C、压D、捏

28、下列(全选)叙述正确。A、非免检的要客也要经过安全检查B、通过安全检查时如未发生报警可不对其进行手工检查C、随身手提行李通过X射线检查时,如无明显的违禁物品可不进行开箱包检查D、如要客到达安检现场正值旅客的高峰时,应优先安排要客通过

29、《蒙特利尔公约》规定:凡非法故意实施下列(全选)行为之一者,均为犯罪。A、对飞行中的航空器上的人实施暴力行为,具有危害该航空器安全的性质B、毁坏使用中的航空器或者致使航空器损坏,使其无法飞行或危害其飞行安全C、传送明知虚假的情报,由此危害飞行中航空器的安全D、毁坏或损坏航行设施或扰乱其工作,有危害飞行中航空器安全的性质

30、按(A)和(C)可将机场分为枢纽机场、干线机场、支线机场。A、机场规模B、地理位置C、旅客流量D、飞机数量

三、判断题

1、职业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道德素养,调整其职业行为,使受教育者能够养成祟高的敬业精神,严明的职业纪律和高尚的职业荣誉感受。(对)

2、中国民航总局规定乘机旅客限量携带的日常生活用品累计不得超过1000毫升或1斤。(错)

3、处置爆炸装置的基本程序是先判断爆炸物的真假、威力、机械结构等,然后再采取适合的方法进行了处置。(对)

4、安检人员应当说使用仪器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只有在从严检查时才可能采用手工对旅客进行安全检查。(错)

5、旅客乘机的自尊需要主要表现为期望别人尊重他的人格。(对)

6、仿真枪的尺寸介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枪支管理法》规定的枪支尺寸的二分之一和一倍之间,具备枪支的性能。(错)

7、行政区划代码只表示公民第一次申领居民身份证时常住户口所在地。(对)

8、公安、安全部门要求查控时应通过安检站,验证员直接接控。(错)

9、CSX是长沙黄花机场的三字代码(对)

10、人身检查中,在旅客较多情况下,通常采用仪器检查来提高验放速度。(错)

11、发现旅客身上藏匿的危险、违禁物品,保障民用航空器及其所载人员的生命、财产的安全是人身检查的目的。(对)

12、脉冲式金属探测门具有独特的性能,设备发生一连串的脉冲信号产生一个时变磁场。(对)

13、对打有绷带或石膏的受伤旅客,应在机场护卫人员的配合下进行检查,并查看其有关证件和医院的诊断及治疗说明。(对)

14、开展调查研究工作是前传、维序检查的职责之一。(对)

15、安检员对罐、瓶、袋装的食品进行检查时,应掂其重量,看包装,有疑问,应该拆开进行尝试。(错)

16、对旅客携带相机进行了检查员时,应对有疑问的照相机采取按快门键试拍来判断是否正常。(对)

17、对医护人员携带抢救危重病人所需的氧气袋凭医院证明予以检查放行。(对)

18、办理暂存手续时,移交员要向旅客告知暂存期限为一个月,以方便旅客进行了物品领取。(对)

篇2:国家职业资格五级初级

1 世界经济较发达国家初级卫生保健状况

1.1 美国的初级卫生保健[1]

1.1.1 完善的卫生保健体系

作为世界上的超级大国, 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和人才优势, 已经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医疗保障体系。其中社区初级卫生保健机构承担的是面向公众的各种保健咨询服务及轻度疾病或慢性病的诊治保健。美国的初级卫生保健虽然是公共卫生保健服务体系的最低一级机构, 但是同样要按照美国联邦政府规定的准入标准进行严格的资质认证。其保健机构的科室设置、人员的配备和资质、培训教育、环境设施、业务项目及服务方式、质量管理和改进措施、与其他医疗保健单位的协作关系等, 都必须经过一套严格的标准考核通过, 从而保证了医务人员的较高专业水准。

1.1.2 倍受关注的预防保健

初级卫生保健机构除了提供一般的内外科疾病治疗服务, 还通常设有皮肤保健、家庭保健、妇女保健、儿童保健、心理保健、饮食保健等健康教育部门, 不仅免费提供健康宣传手册, 还经常通过电台、报刊、举办健康教育讲座等形式, 宣传普及健康常识。

1.2 日本的初级卫生保健

1.2.1 初级卫生保健系统[2]

1973年首次提出初级卫生保健概念, 1978年创立了以社区医师为中心的初级卫生保健学会, 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28个分会或研究会。每年都在各地召开学术会议, 该学会在1985年被认定为初级卫生保健国际学术组织WONCA (世界通科医生和家庭医生学会) 的一员;该学会在1993年发起了专科医师认定制度, 现在的会员数共有4036人 (医师3535人) 。在2002年成立了“初级卫生保健教育联络协议会”正在研究制定有利于社区卫生保健的方针、政策。

1.2.2 医疗保障的运营实践[3]

1.2.2.1 国民健康保险

从20世纪60年代起日本建立了覆盖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险制度, 凡年满20岁的日本国民都要加入医疗保险体系, 这是一种强制性的保险制度, 日本的医疗保险体系由雇员健康保险和国民健康保险两大支柱构成, 前者的主要对象是打工者, 是指拥有5人以上的企事业的雇员及其家属;后者的服务对象比较广泛, 包括农民、个体经营者、无业者和不能享受雇员健康保险的退休人员以及这些人员的家属。

1.2.2.2 互助保险组合

20世纪五六十年代, 为解决农民看病难, 日本农村成立很多农民互助健康保险组合, 对于一些收入低、发病率高的地区的农民来说, 国民健康保险也仅仅是有限度地解决一些疾病的70%的医疗费用, 因此, 专家们认为, 最好的办法就是引导农民组成团体、互帮互助、共同面对医疗问题, 由此日本农民互助保险组合应运而生。

1.3 英国的初级卫生保健[4]

英国从1948年建立国家卫生局 (NATIONAL HEALTH SERVICE, 简称 NHS) , 国际上普遍认为英国国民健康状况的极大改善得益于NHS的实施。

1.3.1 组织形式

英国初级卫生保健主要是通过NHS由国家购买医疗服务, 由全科医生和开业护士向全体公民及与英国签订医疗照顾互惠协议国家的居民免费提供。其次为私人医疗保险, 11.5%英国人购买了私人医疗保险作为补充医疗。

1.3.2 筹资机制

NHS由国民税收资助, 其经费来源主要有如下几个途径:①国家税收, 这是NHS经费来源主渠道约占82%;②各种保险, 约占12%;③其他收入, 约占6%。国家卫生部按年度制订各地经费预算时, 以当地总人口数为基点, 同时考虑居民健康状况、医疗需求水平等因素, 包括年龄构成、性别构成、死亡率、发病率等指标。

1.4 澳大利亚的初级卫生保健[4]

1.4.1 组织形式

澳大利亚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是一个公立与私立、联邦与州政府计划混合的复杂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为:①全科医疗:以私人形式开业的全科诊所在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中占主导地位。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全职和兼职之分, 以护士为主, 还包括物理治疗师、心理治疗师、社会工作者等其他卫生技术人员。③社区卫生服务项目:由联邦和州政府资助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项目。

1.4.2 筹资机制

卫生筹资形式主要有政府税收、各类形式的健康保险以及自费等, 但具体操作各不相同。MEDICARE通过联邦政府和强制性保险筹集资金, 向全体居民提供医疗卫生保健。联邦政府是筹资者而不是服务提供者, 为大多数的卫生系统筹措资金, 补助药物和老年居民院外医疗服务;州政府在联邦财政补助下, 主要负责筹资和管理公立医院、精神卫生服务和社区卫生服务及调配卫生专业人员。在筹资来源上, 联邦、州与地方政府的税收约占70%, 个人和私营企业提供约30%。

2 我国初级卫生保健现状

改革开放30年以来, 我国进入经济起飞阶段, 是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经济增长的结果使人民的收入大幅度增加, 贫困人口减少, 生活水平提高。然而, 我国卫生体系面临体制转型和政府投入不足等多重挑战, 卫生服务的公平性下降, 国民健康水平改善速度减缓, 同一时期, 婴儿死亡率仅下降了20%左右, 人口预期寿命仅提高了5%左右[5], 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问题成了国家消除贫困战略的难点, 公民的基本健康权利没有获得必要的保障。

2.1 城市

我国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组织是以政府为主导, 社区参与, 在上级卫生机构指导下, 以基层卫生机构为主体开展业务的非营利性机构[6]。国家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入较少, 医生学历层次和技术水平普遍较低, 工作方式也沿袭传统的“坐堂待诊”服务, 为社区居民主动提供服务的意识差, 从而导致社区在医疗质量上不如大医院, 在医疗价格与药品价格上竞争不过个体诊所, 在居民健康促进上又流于形式, 使得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的认可程度较差, 限制了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

2.2 农村

我国农村医疗保障探索始于20世纪50、60年代, 当时兴起的合作医疗曾令无数中国农民受益。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衰落,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大面积解体, 适应新变化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迟迟未能形成。大多数农民成为自费医疗群体, 农民看不起病、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突出[7]。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对全球192个国家的“初保”情况作了评估, 我国卫生绩效位居第133位, 卫生公平指数第188位[8]。表明我国现阶段在实施PHC过程中还有很大的差距, 我国被列为世界卫生公共资源分配最不公平、分布最不平衡的国家之一。

3 对我国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建议

3.1 加强政府主导和责任

我国政府长期投入不足是造成居民普遍反应的“看病难、看病贵”社会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2004年政府投资占卫生总费用38%, 占政府总支出10.1%[4]。我国应强化政府在初级卫生保健领域的主导地位和责任, 根据区域卫生规划和财政支付能力, 建立不同层级政府间规范的卫生责任分担与筹资机制。有力的经费保障是开展初级卫生保健服务工作的保证, 而建立和完善筹资长效机制则是初级卫生保健体系有效运行的核心。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2009年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说:“要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要坚持公共医疗卫生的公益性质, 充分调动广大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努力建成覆盖全国城乡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初步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2009年6月22日, 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卫生部日前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的意见》提出:各级民政部门要会同卫生等部门, 鼓励和推行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算医疗救助费用的办法, 民政部门可结合实际提供必要的预付资金。要用3年左右时间, 在全国基本建立起资金来源稳定, 管理运行规范, 救助效果明显, 能够为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服务的医疗救助制度。

国际和国内的实践都表明政治因素是推动PHC的直接动力, 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执政党的执政理念。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与PHC理念是完全契合的。因此, 一定要坚持并强化PHC的理念, 明确PHC并无城乡和地域之分, 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 把“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确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之一。

3.2 建立健全城乡卫生管理体制

政府应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制度, 真正做到“全民医保”。城市居民可在试点城市经验总结的基础上, 逐步推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制度。在建立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同时, 要将农村医疗保障体系与农村医疗救助体系相结合, 也可以通过政府立法的形式来增强医疗保障的实施力度。

政府应对城乡卫生资源分布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合理配置卫生人力资源, 积极发展城市社区二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 理顺各级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和综合医院间的网络建设, 特别是全面推行“社区 (乡镇) 首诊制”、城乡医疗服务机构间的“转诊制”, 合理分流病人;同时政府要加大对城乡医疗服务机构间的监管, 制定相应的政策, 以促进两级医疗卫生组织间的人员流动, 加强城乡初级卫生保健服务机构卫生人力资源建设。

3.3 将卫生工作重点从医疗服务转移到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上来

WHO指出:“健康干预必须以人为中心, 以健康为中心, 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 并且必须将重点放在有利于健康的工作上, 作为人类发展的一部分”。当我们应对疾病挑战的同时, 更应立足于未来的发展战略:健康促进和健康保护。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有利于打造一个身心更加健康的群体, 这样的群体由于支付较少的健康服务费用和社会福利支持, 这将从根本上防止国家、社会、家庭在未来更大的健康损失和更高的经济代价, 更有利于改善卫生公平性。因而提高健康促进与健康保护的投资, 必将给整个社会带来社会和经济效益。据报道:我国70%卫生资源用于最不健康的 (1%) 和慢性病患者 (19%) , 而70%的健康人群只用了10%卫生资源[8]。因此, 将卫生资源从过度的医疗服务逐步转向提高居民健康素养上来是必要的。一种新的健康发展理念指出, 健康不仅由人类基因和病原微生物决定, 而且还受到来自社会、经济、环境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不是医学上某种突破[8]。

3.4 坚持PHC的基本原则, 促进基本卫生保健制度建设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指出: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是必须立足国情, 一切从实际出发, 坚持正确的改革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到2011年,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将全面覆盖城乡居民, 基本药物制度初步建立,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健全,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得到普及, 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取得突破, 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 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 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9年7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强调, 今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开局之年, 必须突出重点任务, 抓住关键环节, 明确责任目标, 切实抓好落实, 确保开好局、起好步。会议指出,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工作, 要明确方向, 统筹规划, 循序渐进, 量力而行。

根据卫生部制定的战略, 到2010年, 全国将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框架, 使我国进入实施全民基本卫生保健的国家行列;到2015年, 使我国医疗卫生服务和保健水平进入发展中国家的前列;到2020年, 保持我国在发展中国家前列的地位, 东部地区的城乡和中西部的部分城乡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 实现人人享有健康的目标。

关键词:初级卫生保健,社区卫生服务,卫生改革

参考文献

[1]王鑫帅.静悄悄的卫生革命——中国初级卫生保健基金会“健康教育管理培训团”赴美学习考察侧记.前进论坛, 2008 (5) :28-29.

[2]孙贺一, 刘杨.日本新的社区保健医疗教育对我们的启示.医学与哲学, 2006, 27 (5) :74-75.

[3]张业蕾.日本农村医疗保障的运营实践及启示.劳动保障世界, 2008, (1) :99-100.

[4]王倩云, 鱼敏.初级卫生保健体系研究.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7) :483-487.

[5]董虹, 王珏.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历程及动力机制.商业时代, 2007 (9) :61-62.

[6]王枫叶.政府主导下的社区卫生服务市场化管理模式.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8, 22 (4) :23.

[7]崔凤, 胥振芳.关于完善农村医疗保障体系的探讨.辽东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10 (3) :16-24.

篇3:企业初级员工职业高原问题探究

关键词:企业初级员工职业高原个案研究

一、职业高原概念界定

1977年,美国学者Ference从晋升的角度提出“职业高原”(career plateau)的概念:“职业高原是暂在个体职业生涯中的某个阶段获得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1981年,Veiga对职业高原的定义进行了扩充,认为职业高原不仅包括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垂直运动的停滞),也包括水平流动的可能性很小(横向运动的停滞)。1988年,Feldman,Weitz从责任的角度从新定义职业高原,认为职业高原是指个体迸一步承担更大或更多责任的可能性很小。

根据笔者研究需要,这样界定制造企业初级员工面临的职业高原:是指个体由于自身条件和工作性质,职业变动缺失,职业生涯获得晋升的机会和可能性很小。

二、职业高原理论溯源

Ference根据职业高原的个人因素和组织因素将职业高原分为个人高原和组织高原。Bardwick(1986)也根据影响员工达到职业高原的不同因素,把职业高原分为:结构高原、内容高原和个人高原。职业高原可以划分为三种类型:结构高原、内容高原和个人高原。结构高原是由于组织结构的限制,个体在组织中进一步晋升的可能性很小;内容高原是个体掌握了与工作相关的所有知识和技能之后,工作缺乏挑战性而引起的个人职业生涯的停滞;个人高原一般个体对生活和工作缺乏方向感和热情而造成的无法面对自身所承担的社会角色的现象。

员工类型的研究:Ferenee(1977)认为存在四种类型的职业高原员工:新员工、明星员工、静止员工、枯萎员工。

1、新员工:个体对以后的晋升具有很大的信心,但是他(她)的现有工作绩效水平却低于组织可接受的标准。

2、明星员工:工作绩效水平极高,也拥有很大的晋升潜力。

3、静止员工:工作绩效水平很好.但进一步获得晋升的机会很小。

4、枯萎员工:绩效水平没有达到组织可接受的水平,获得进一步晋升的机会为零。

结构及影响结果研究:Near(1995)对职业高原员工和非职业高原员工进行研究,发现非职业高原员工比职业高原员工工作满意度高;Chao(1990)的研究更关注员工的认知,对员工职业高原的研究应从认知方面考虑。Tremblay(1995)等人研究了职业高原对工作满意度、员工对绩效与晋升之间关系的认知、离职意愿三个方面的影响。

应对策略研究:包括个体调试和组织调试。个体调试研究,Rantzw指出,内部调和的方法对解决员工职业高原问题最有成效和实用价值。Tan(1994)等人认为职业高原是个人与组织共同关心的问题,应在组织中对职业高原员工进行心理咨询。Duffy(2000)提出了利用浑沌理论对达到职业高原的员工进行干预,这种方法取得了很大成效,具有一定的实际应用价值。组织调试研究,Tan and Salomore(1994)指出组织应把重点放在岗位的重新设计、工作丰富化、工作汁划、轮岗、平等的晋升机会、带薪休似等解央策略上。Lvancevith and Defrank(1990)则认为可通过职业咨询、压力管理研讨会、放松技巧、有关健康研讨会等活动,帮助处于职业高原状态的员工。

陈妮(2010)对现代企业职业高原现象探析,研究认为职业高原问题源自个体因素,组织因素,家庭因素三方面,但是对个体和组织进行作用,也能够消除家庭方面的消极影响,有效应对职业高原现象。其中个人的努力是根本保证,组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是保障。

职业高原问题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的焦点:职业高原无论对于组织和个人都有积极和消极的作用。有学者认为职业高原是职业发展的稳定时期,是健康的,但这一时期过长,员工就会工作效率低,离职率上升,不思进取,缺乏工作热情。未来研究焦点将是:那些职业高原是健康的,那些是不健康的,应该如何引导员工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如何解决不健康的职业高原现象。

三、职业高原影响因素研究

1、六因素说

Feldman and Weitz(1988)认为员工达到职业高原主要受六大因素影响:个体的能力和技术、个体的需要和价值观、压力、内部动力、外部奖励、组织成长。

事实上是可分为二大因索:个人因素、组织因素。

2、三因素说

近年来,被研究界关注更多的是三因素说。Tremblay(1993)等人把影响员工达到职业高原划分为三大因索:个人因素、家庭因素与组织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年龄、受教育水平、前任员工的影响、人格因素、晋升愿望、上级的绩效评价、工作投入、以前成功的工作经验等。家庭因素包括家庭满意度、家庭成员人数、配偶工作情况、个人家庭负担,家庭生命周期等。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类型(金字塔式的、矩阵式的、扁平的或直线式等)与员工所处的职业路径。

四、S企业初级员工职业高原产生原因

1、个体因素

知识水平低,S公司生产线员工大部分来自农村,学历低,文化知识少,综合素质弱,在先天不足的内因阻碍下,生产线员工想要获得职业生涯晋升发展,非常困难。个体资历和素质因素影响下,操作工职业发展空间狭窄,比较小。

操作工职业工作压力大,需要长期大量体力劳动,为了获得更多的工资,经常加班,周末不休息。繁重的生产工作,每天8到12小时的工作量结束后,绝大部分操作工加班后直接吃饭睡觉休息。

自我满足,不思进取。生产线员工内心比较自卑,往往轻视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满足于能够获得的工资收入,很少考虑职业生涯发展。这种不思进取的内心状态,导致他们职业得不到任何晋升。

职业发展没有明确方向。由于个人经历和家庭环境影响,他们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方向,仅仅是为了生存,而茫然的工作。

2、组织原因

首先,S企业属于制造行业,管理岗位较少,金字塔型的职位设置,越往上职位设置越少,导致很多操作工只能在一个岗位上持续工作,得不到晋升机会。

其次,刚刚建立投产的S公司,管理方面并不完善,为员工提供的发展机会较小,为了提高经济效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方面,生产任务重,员工得不到应有的发展机会和学习机会。生产分工导致大部分员工必须在分配好的生产线上完成自己的工作部分,这样的工作方式,决定了体力劳动多于脑力劳动。管制者更看重的是员工付出的体力获得企业生产效益,很少考虑他们的职业生涯发展。

第三,缺乏培训。由于经济迅速发展,客户不断增加订单,S公司为了加班赶制产品,没有多余时间安排生产线员工参加培训。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培训经费,大部分都分配给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五、S企业员工职业高原带来的不利影响

对个体来说,导致他们工作效率低,没有工作热情。个人价值不能够实现和发展,个人得不到职业成长,长期持续下去,威胁个体的心理健康。

对组织来说,不利于企业效率提高。对企业可持续发展造成威胁。职业高原导致员工信心不足,灰心失意,没有期盼,经常随意离职,离职率比较高,人才流失严重。处于职业高原的员工会经常打压积极上进追求职业发展的员工,造成不良的企业文化。

对社会来说,生产线员工没有职业生涯发展,不利于人力资源开发的大方针实施和推广。

六、S企业职业高原问题应对策略

1、组织调试

第一,工作轮换与工作内容的丰富化、工作重新设计。工作轮换是指使员工在同一水平的职位上轮岗工作。工作丰富化是指工作的纵向扩张,它增加了员工对计划、执行以及工作评价控制的程度。工作项目化是指团队成员相互学习、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第二,完善培训体系。培训是企业有计划地实施有助于员工学习与工作相关能力的活动。在企业竞争日益表现为人力资本竞争的今天,培训无疑是企业培养高素质员工并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第三,提供发展晋升双通道,多通道,不仅提供垂直的技术类型,管理类型的晋升通道,还提供水平轮岗的晋升通道,促进职业生涯发展,缓解生产线员工职业生涯高原问题。

第四,创造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实现突破。为员工提供学习机会,进修机会,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通过学习提高个体综合素质,增加职业发展晋升机会。

第五,提供生涯辅导,进行职业咨询。是指企业为员工的职业历程提供建议等活动。企业应针对每一岗位员工的个体差异,对其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指导,使其有目标、有计划地实现个人的职业合理调整生产生活,促进工作生活平衡。

2、个体调试

对于生产线员工来说,要不断提高能力开发潜能,改变认知,转变观念,寻找新的发展机会。提高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努力学习知识和技术,总之,个体的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是促进职业发展的根本措施。

注:本文作者于海凤系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专业2009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涯教育与咨询。

参考文献:

[1]陈剑.西方职业高原现象研究进展[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6—20.

[2]Feldman DC,& Weitz BA.Career plateaus reconsidered[J].Journal of Management 1988,(14):69—80.

[3]陈妮.现代企业职业高原现象探析[J].中国科技博览,2010.□

上一篇:2011年中寨乡全国高血压日宣传活动方案下一篇:我的教育故事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