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

2024-04-25

资讯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通用2篇)

篇1:资讯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

编者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贷款难,又缺少资源整合能力的小微企业开业或许就会面临倒闭,因此曾被称为“开关厂”。如今,这一现状正走在改变的路上。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下,以往高大上的银行已经放下身段,纷纷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及各项服务,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而国开行则尝试打造P2P平台。进军小微企业贷款,银行也在改变。

加速布局线上贷款,网购扩至线上,发力手机银行

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

■本报记者 李 冰

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金融,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地盘上风生水起。对于银行业而言,不管是撕破脸竞争还是与互联网企业相互融合,都将是一场不容小觑的战争。

与此同时,P2P平台爆发式的增长,同样分食着银行小额贷款的蛋糕。对于P2P网贷平台那“碗饭”,虽然此前银行不屑一顾,但并非就不是银行“盘中菜”。《证券日报》记者在众多银行年报中发现,小额贷款方面增长迅速的同时,银行业的布局已经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在网购抢客上,各家银行也毫不逊色,折扣大战从线下扩至线上。

多家银行布局线上贷款

效果仍待检验

今年以来,阿里金融频出大手笔及P2P网贷平台的迅猛增长,实实在在地触痛了传统金融业的神经。

据银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全国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7.7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7%。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4个百分点,增量比上年同期多增4337.7亿元。截至2013年12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249.7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2.4%,银行服务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

“阿里巴巴[微博]会员绝不仅仅是做线上交易,其中有相当大的群体是实体小微企业,这部分原本银行的潜在客户被挖走,已经让银行感受到压力。”有分析人士认为。

为了应对其冲击,银行在贷款领域的思路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多家银行开始推出线上贷款业务。

2014年5月28日,北京银行正式发布供应链在线产品“网速贷”,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微博]、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率先探索线上贷款业务。如中信银行与银联商务共同推出的“POS商户网络贷款”、光大银行去年推出的“融e贷”线上质押贷款业务等。

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徐鹏表示,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缺乏传统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融资困难。中信银行与银联商务所推出的“POS商户网络贷款”,可以解决部分商户融资难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申请、审批、提款、还款等手续全部可在线完成,最短只需2分钟。相比银行传统贷款模式,更加简单快捷,截至2013年底,该行 POS商户网络贷款累计放款额已超过15亿元,而这一数字在今年正在持续增长。

光大银行推出e贷通助力小微企业,通过制度创新让小微企业不再受限于传统贷款所规定的固定贷款期限,只需支付贷款资金实际使用期间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中投顾问咨询总监丁伟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互联网金融对现代银行系统的冲击日渐加大,多家银行纷纷将多种传统业务挪到线上办理,这既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直接竞争,也是为了适应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银行布局线上贷款更多的是被动应对,管理者并不希望将线下优势全部弃之不用,线上贷款目前也仅处于概念炒作阶段。”

他同时表示:“已经有过半银行将线下小额贷款业务搬到线上,与理财产品一起成为网络销售的重要品种,且线上贷款的各种明目日渐繁多,价格战逐渐转向产异化竞争,银行之间、银行内部在贷款销售时的竞争策略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八成以上的产品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只是营销噱头有所变化而已。”

不可回避的是银行将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品竞争力不强、网上服务能力较差是银行网上贷款面临的核心问题,多家银行销售人员已经叫苦不迭。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全新的贷款产品、建立电话网络线下三位一体的销售渠道是核心举措,银行系统短期内很难做出及时应对,只能待顾客消费习惯彻底改变后做出调整。”

除此之外,据记者调查发现,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从线下扩至线上的业务不止是小额贷款一项。随着网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将线下打折大战全面转向线上。

银行网购抢客忙

从线下扩至线上

日前,记者在使用支付宝[微博]进行网上支付时发现,目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上海农商行、江苏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跟支付宝展开合作,用户在网上首次使用相关银行卡快捷支付付款就能享受九折到八五折不等的优惠。

而支付宝方面表示,目前其也在与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沟通相关计划,另有十多家银行扎堆为网购打折。网购打折屡见不鲜,但网上消费由银行打折买单确并不多见。

支付宝方面称,早在去年年底,交行、中行、兴业、中信、广发、农行等一批全国性银行以及上海银行等一批区域性银行都针对网购推出了快捷支付打折、立减等优惠活动,使用相应银行卡的支付宝快捷支付服务进行网购付款,最高可以享受高达8.5折的优惠。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纷纷把以往线下的打折优惠活动转移到网上,就是希望借助岁末网购旺季提升自己在网上消费中的占比,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前“占位”,提前分享电商时代的红利。

中信银行从今年3月20日起到年底,逢周三在凡客诚品[微博]、苏宁易购[微博]、1号店等网上商城持其信用卡购物,单笔订购达99元,就有机会获取10元返现;另外,招商银行的借记卡也推出类似活动,首次使用招行借记卡快捷支付付款,立减10元;中国银行则推出“淘宝校园卡”的活动;兴业银行的“淘宝信用卡”积分,500信用卡的积分=100支付宝的积分=1元的人民币。

不过记者采访时发现,网购刷卡打折还存在着不足。大部分的银行都只限于首次使用的客户,并不是每次购物都能享受优惠;同时,大部分的银行也都限定在特定的某一天,不是每日都有,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2014年6月商务部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报告披露,2013年我国网购用户达3.02亿人,网购交易额超1.85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7.8%。我国网络零售企业创造了9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预计将达到3000万个。对银行来说,要在面向未来的用户争夺战中占据主动,转向线上已是趋势。

事实上,无论是为应对互联网冲击,还是利率市场化或市场竞争,近年来银行一直在改造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

“线上业务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电话、网络、手机、线下各渠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不过,信息安全这一关必须及早攻克,否则监管部门会人为遏制该领域的发展。” 中投顾问咨询总监丁伟奇表示。

本报记者查阅各家银行在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时发现,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得到重视。为了抢占这块市场蛋糕,各家银行加快抢占小微金融市场的决心溢于言表。

蚕食P2P网贷平台份额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显示,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43.865亿元,其中中型企业贷款25.16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8.697亿元。

北京银行在年报中披露,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601亿元,较年初增加324亿元,增幅25%;光大银行小微贷款余额1,145亿元,同比上年末增加512亿元,增长80.72%。

华夏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1,640.80亿元,增量高于上年同期。

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94.6亿元,较上年新增15.89%;交通银行报告期末,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12,479.66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

民生银行截至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0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7.71亿元;

农业银行截至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33.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1.16 亿元,增速23.9%,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1.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年报表示,截至报告期末,小微贷款余额871.28亿元,较年初增加312.94亿元,增幅56.05%。

浦发银行年报中显示,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14,712.98亿元。

兴业银行称,小企业客户贷款余额836.56亿元,较期初增加336.88亿元,增长67.42%。

招商银行年报显示,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000.14亿元,同较年初增长49.70%。

中信银行截至报告期末,贷款余额1,171.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5.72亿元,增长52.98%。报告期内新发放小企业贷款金额1,349.01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银行网上贷款业务的逐步成熟,未来银行将逐步将线上服务再移植到手机银行,“通过打通线下、线上、移动互联平台的方式,力求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编者按: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贷款难,又缺少资源整合能力的小微企业开业或许就会面临倒闭,因此曾被称为“开关厂”。如今,这一现状正走在改变的路上。在互联网金融浪潮的冲击下,以往高大上的银行已经放下身段,纷纷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及各项服务,开始从线下向线上转移,而国开行则尝试打造P2P平台。进军小微企业贷款,银行也在改变。

加速布局线上贷款,网购扩至线上,发力手机银行

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

■本报记者 李 冰

2013年呈现爆发式增长的互联网金融,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地盘上风生水起。对于银行业而言,不管是撕破脸竞争还是与互联网企业相互融合,都将是一场不容小觑的战争。与此同时,P2P平台爆发式的增长,同样分食着银行小额贷款的蛋糕。对于P2P网贷平台那“碗饭”,虽然此前银行不屑一顾,但并非就不是银行“盘中菜”。《证券日报》记者在众多银行年报中发现,小额贷款方面增长迅速的同时,银行业的布局已经在从线下向线上转移。

在网购抢客上,各家银行也毫不逊色,折扣大战从线下扩至线上。

多家银行布局线上贷款

效果仍待检验

今年以来,阿里金融频出大手笔及P2P网贷平台的迅猛增长,实实在在地触痛了传统金融业的神经。

据银监会网站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末,全国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17.76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23.17%。增速比各项贷款增速高5.4个百分点,增量比上年同期多增4337.7亿元。截至2013年12月末,全国小微企业贷款户数1249.7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2.4%,银行服务惠及了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

“阿里巴巴[微博]会员绝不仅仅是做线上交易,其中有相当大的群体是实体小微企业,这部分原本银行的潜在客户被挖走,已经让银行感受到压力。”有分析人士认为。

为了应对其冲击,银行在贷款领域的思路也悄然发生着变化,多家银行开始推出线上贷款业务。

2014年5月28日,北京银行正式发布供应链在线产品“网速贷”,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微博]、华夏银行、民生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率先探索线上贷款业务。如中信银行与银联商务共同推出的“POS商户网络贷款”、光大银行去年推出的“融e贷”线上质押贷款业务等。

中信银行网络银行部副总经理徐鹏表示,由于大部分小微企业主和个体工商户,缺乏传统银行贷款所需要的担保,融资困难。中信银行与银联商务所推出的“POS商户网络贷款”,可以解决部分商户融资难的问题。

据记者了解,“POS商户网络贷款”产品贷款金额最高可达50万元,随借随还,按日计息。申请、审批、提款、还款等手续全部可在线完成,最短只需2分钟。相比银行传统贷款模式,更加简单快捷,截至2013年底,该行 POS商户网络贷款累计放款额已超过15亿元,而这一数字在今年正在持续增长。

光大银行推出e贷通助力小微企业,通过制度创新让小微企业不再受限于传统贷款所规定的固定贷款期限,只需支付贷款资金实际使用期间所产生的利息费用。

中投顾问咨询总监丁伟奇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互联网金融对现代银行系统的冲击日渐加大,多家银行纷纷将多种传统业务挪到线上办理,这既是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直接竞争,也是为了适应现代金融体系的变革。银行布局线上贷款更多的是被动应对,管理者并不希望将线下优势全部弃之不用,线上贷款目前也仅处于概念炒作阶段。”

他同时表示:“已经有过半银行将线下小额贷款业务搬到线上,与理财产品一起成为网络销售的重要品种,且线上贷款的各种明目日渐繁多,价格战逐渐转向产异化竞争,银行之间、银行内部在贷款销售时的竞争策略发生了巨大变化。然而,八成以上的产品并没有实质性改变,只是营销噱头有所变化而已。”

不可回避的是银行将线下业务转移到线上,面临着诸多问题。

一位业内知情人士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产品竞争力不强、网上服务能力较差是银行网上贷款面临的核心问题,多家银行销售人员已经叫苦不迭。若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开发全新的贷款产品、建立电话网络线下三位一体的销售渠道是核心举措,银行系统短期内很难做出及时应对,只能待顾客消费习惯彻底改变后做出调整。”

除此之外,据记者调查发现,为了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从线下扩至线上的业务不止是小额贷款一项。随着网购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银行正在将线下打折大战全面转向线上。银行网购抢客忙

从线下扩至线上

日前,记者在使用支付宝[微博]进行网上支付时发现,目前招商银行、平安银行、上海农商行、江苏银行等多家股份制银行已经跟支付宝展开合作,用户在网上首次使用相关银行卡快捷支付付款就能享受九折到八五折不等的优惠。

而支付宝方面表示,目前其也在与农业银行等国有大行沟通相关计划,另有十多家银行扎堆为网购打折。

网购打折屡见不鲜,但网上消费由银行打折买单确并不多见。

支付宝方面称,早在去年年底,交行、中行、兴业、中信、广发、农行等一批全国性银行以及上海银行等一批区域性银行都针对网购推出了快捷支付打折、立减等优惠活动,使用相应银行卡的支付宝快捷支付服务进行网购付款,最高可以享受高达8.5折的优惠。

分析人士认为,目前银行纷纷把以往线下的打折优惠活动转移到网上,就是希望借助岁末网购旺季提升自己在网上消费中的占比,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前“占位”,提前分享电商时代的红利。

中信银行从今年3月20日起到年底,逢周三在凡客诚品[微博]、苏宁易购[微博]、1号店等网上商城持其信用卡购物,单笔订购达99元,就有机会获取10元返现;另外,招商银行的借记卡也推出类似活动,首次使用招行借记卡快捷支付付款,立减10元;中国银行则推出“淘宝校园卡”的活动;兴业银行的“淘宝信用卡”积分,500信用卡的积分=100支付宝的积分=1元的人民币。

不过记者采访时发现,网购刷卡打折还存在着不足。大部分的银行都只限于首次使用的客户,并不是每次购物都能享受优惠;同时,大部分的银行也都限定在特定的某一天,不是每日都有,在时间上存在着很大的局限性。

2014年6月商务部发布了《中国电子商务报告》)。报告披露,2013年我国网购用户达3.02亿人,网购交易额超1.85万亿,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重达7.8%。我国网络零售企业创造了900多万个就业岗位,2015年预计将达到3000万个。对银行来说,要在面向未来的用户争夺战中占据主动,转向线上已是趋势。

事实上,无论是为应对互联网冲击,还是利率市场化或市场竞争,近年来银行一直在改造自身的业务流程和模式以适应新的形势。

“线上业务并没有太多的技术含量,随着物联网的发展、三网融合的推进,电话、网络、手机、线下各渠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不过,信息安全这一关必须及早攻克,否则监管部门会人为遏制该领域的发展。” 中投顾问咨询总监丁伟奇表示。

本报记者查阅各家银行在年报中公布的数据时发现,小微企业贷款明显得到重视。为了抢占这块市场蛋糕,各家银行加快抢占小微金融市场的决心溢于言表。

蚕食P2P网贷平台份额

银行小微企业贷款增速明显

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显示,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43.865亿元,其中中型企业贷款25.168亿元;小微企业贷款18.697亿元。

北京银行在年报中披露,小微企业人民币公司贷款余额1601亿元,较年初增加324亿元,增幅25%;光大银行小微贷款余额1,145亿元,同比上年末增加512亿元,增长80.72%。

华夏银行业小企业贷款余额1,640.80亿元,增量高于上年同期。

建设银行小微企业贷款余额9,894.6亿元,较上年新增15.89%;交通银行报告期末,中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人民币12,479.66亿元,较年初增长12.15%。

民生银行截至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到4,047.22亿元,比上年末增加877.71亿元;

农业银行截至2013年末,小微企业贷款余额8,133.01亿元,较上年末增加1,571.16 亿元,增速23.9%,高于全行各项贷款增速11.6个百分点。

平安银行年报表示,截至报告期末,小微贷款余额871.28亿元,较年初增加312.94亿元,增幅56.05%。

浦发银行年报中显示,中小企业表内外授信总额14,712.98亿元。

兴业银行称,小企业客户贷款余额836.56亿元,较期初增加336.88亿元,增长67.42%。

招商银行年报显示,小企业贷款余额为3,000.14亿元,同较年初增长49.70%。

中信银行截至报告期末,贷款余额1,171.53亿元,比上年末增加405.72亿元,增长52.98%。报告期内新发放小企业贷款金额1,349.01亿元。

业内人士预计,随着银行网上贷款业务的逐步成熟,未来银行将逐步将线上服务再移植到手机银行,“通过打通线下、线上、移动互联平台的方式,力求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天使投资http:// M8H5

篇2:资讯银行互联网金融生意经从线下走到线上

企业创立之初,行业无序发展,企业各自为战,D公司打破常规,独树一帜,成功赢得第一桶金的秘诀是定位高端,主打礼品市场。

企业通过众多途径参与管理培训,系统的学习后,决定围绕变革渠道模式、加大品牌提升力度、打通上游供应链展开变革。

如何增强客户粘性和资源投放的精准度,一直是企业不停思考的核心命题。

第3期栏目案例图 字 数 3195

需美编配图 张 数 对美编配图要求

作者姓名、单 位、职 务、职称、联系方式文/塔峰来稿原字数

图片作者、姓名、单位、职务、联系方式

栏目编辑 拟排版数4拟放页码

一家高档礼品企业如何从线下走到线上

中国互联网经历十多年的发展,这个浪潮不断地触动着传统的线下企业,使得线下企业不得不思考如何触网,如何融入潮流。高端礼品行业虽然在渠道和定位等方面不断地革新,取得了尤为瞩目的成绩,可在互联网无所不渗的今天,线上销售无疑成为了未来行业发展趋势。

高档食品作为礼品,自成一派。当一个产品被作为礼品后,其产品的市场操作已经脱离了简单的卖产品的层次,它售卖的是蕴涵复杂情感的礼仪。这个行业里的细分行业,目前还没有比较明确的定义,常见的有:有机食品、茶叶、保健品、地方特产、酒类、进口食品等等。

高档食品的品种琳琅满目,企业的数量规模巨大,可在规模和品牌力方面拥有绝对优势的企业还没有出现。

如何打破这种格局?通过拥抱互联网,线上线下高度融合,才能使企业在高档礼品行业脱颖而出,成为翘楚。互联网成熟的商业模式是:订单+终端消费者参与的产品定制+电商平台。

线下线上已经不是两个世界,而是融合在一起的一个世界。

我们通过一个案例来看看一家传统企业基于价值链整合的营销模式改造之路。

D公司坐落于东北长白山腹地的白山市,主要产品为长白山特产,参茸、山珍、有机农产品等,全国布局直营店、加盟店超500家,年销售额超过7亿元。

“东北特产走出去”的口号,不绝于耳,可真正在全国市场开疆拓土,占地封侯者,寥若晨星。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没有形成良性的产业集群、产学研和政府的互动呈无序的点状,“东北特产”或“长白山特产”的品牌背书没有达到理想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行业领军企业没有形成绝对优势,商业模式乏陈。

而D公司如何做到异军突起,名满天下的呢?这要从企业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说起:

第一阶段:定位高端 赢得第一桶金

企业创立之初,行业无序发展,企业各自为战,D公司打破常规,独树一帜,成功赢得第一桶金的秘诀是定位高端,主打礼品市场。随着新媒体飞速发展,保健意识和知识的传播达到前所未有的速度。定位高端人群,引导健康传递,精准、适时,时势造英雄,D公司迅速崛起。

创业的激情。以OEM的方式整合当地资源,产品结构丰富,销售渠道不拘一格。老板的大部分时间都奋斗在一线,身体力行,销售额屡创新高。

同时期,旅游行业高速发展,D公司迅速出击,布局全国旅游售卖终端,二年时间就成为了公司的主力渠道,贡献了近半数的营业额。

第二阶段:自建渠道 加速扩张

此阶段,企业通过众多途径参与管理培训,系统的学习后,决定围绕以下三件事展开变革。

首先是变革渠道模式。第一年就在全国布局了100家自营特产专营店。考虑到高档礼品的定位,专营店都选在高档社区和大型卖场里开店中店。

其次是加大品牌提升力度。一方面在产品品质方面下足功夫,同时采取多种宣传途径进行推广,力推产地概念。

最后是打通上游供应链。不惜重金购买近1000亩土地,开发有机农场。占领高档食品的新高地,把握礼品市场新潮流。

这一阶段的重点是变革,通过变革渠道模式、变革产品、变革供应链,彻底解决农产品的安全问题、营养问题及价格和价值问题。

市场的反应超出预想,100家店迅速崛起,为后期加盟店的飞速复制奠定了基础。

但是,市场竞争瞬息万变。与此同时,新兴产业崛起,新兴渠道不断涌现,互联网、O2O、移动互联的浪潮不断冲击着各行各业。D公司的战略变革也展开了新一轮的升级之路

第三阶段:线上线下互动 建立互联网思维

引入O2O营销思维

首先,扩大自建终端的规模。自营店的运作经验,结婚加盟店经营特点,得到快速复制,传统渠道在行业内做到绝对的领先地位。

其次,线下与O2O联动。打造官方网站和商城,重点进行品牌形象的传播、用户教育和影响高端客户的精确点击。同时商城的销售功能也不断放大,同时开展礼品券的捆绑销售和会员奖励兑换等方式。

D公司的O2O之路,成功的关键点是没有把O2O单纯的看作一个新的销售渠道,而是真正的建立起新的营销思维,以小博大,撬动市场,整合资源。

借力电商平台

借助能够承载相关产品、服务,或者是第三方产品、服务的平台,毋庸置疑已经成为如今各个行业大力采用的营销方式。

D公司在天猫、京东、亚马逊、苏宁易购、顺风优选、我买网、1号店等线上主流渠道开设官方直营店,进行全网规模化销售。

自媒体辅助营销

信息碎片化导致了自媒体时代的到来,自媒体的特点:企业营销从“我说你信”到“我说你证”的方式,用户参与成为企业营销的主流。

D公司敏锐的觉察到自媒体的优势:门槛低、运作简单、交互性强、内容随意性强、自我修正性强等。及时在传统会员俱乐部的基础上,利用APP、微博和微信等手段进行老客户的忠诚度管理和持续服务。预约自提和定期配送的客户越来越多。

nlc202309011613

“有机农场”线下经营

这是D公司最新的实验性的营销策略。让客户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产品的种植、生长和收获的全过程,实时视频的同时,还可以随时实地参观。

通过“有机农场”使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可以在线上和线下自由沟通互动,同时也将消费者之间横向交流从线上发展到线下,如此的互动为D公司创造了巨大的口碑宣传效果。让消费者拥有最大的满足感和参与度。

定制时代,全民DIY成为现实。这是打造“从田间到餐桌”全产业链征途上最重要的一步。

至此,D公司从传统产业脱颖而出,以线下为根基,以全新的姿态融入到互联网时代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我们也更应该看到传统企业的前行轨迹和游戏规则正在发生改变,“危”和“机”同时出现。如何深度解读这个伟大的时代,并能潜心静气对产业发展的特定阶段进行思考,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

综上所述,D公司只是高档礼品行业里的一个缩影,企业的成长和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必将继续上演一幕幕精彩的融合大戏。对此我有两点建议:

首先,打破同质化竞争格局,产业链垂直整合势在必行。越是靠近终端用户和消费者的公司,在产业链上拥有越来越大的发言权。无论新兴产业或是传统产业多数都是以垂直整合的态势开疆拓土,但产品成熟后,产业链上专业分工则激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并且成本也逐渐降低,优势逐渐转向水平分工格局。水平分工商业模式的特点是标准化、同质化、低门槛。适合夯实基础,积蓄资源。垂直整合商业模式的特点是一体化,专属性,高门槛。更利于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高档礼品行业的食品领域,企业大都在整合上游产业链上有所作为,自身实力的比拼使得一些优秀的中小规模企业感到力不从心。如果能在下游充分结合互联网思维,精准收集用户行为和需求,必将事半功倍,实现资源精准配置,从而在竞争中博得相对优势。当然,差异化竞争格局,不是每个产品或公司都要特立独行,行业标准的不断健全,会逐渐缓解食品安全的信任危机。竞争的标准也必将进入“双品”时代,即品牌和品质。

其次,迎接大数据时代,让数据成为资产。如何增强客户粘性和资源投放的精准度,一直是企业不停思考的核心命题。移动互联的告诉发展,让企业和个人真正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力量。谷歌推出免费的android系统、facebook市值的高速攀升,以及国内的腾讯、阿里巴巴、百度等优秀的互联网企业都频频出手,以收购、参股的方式整合众多行业细分的互联网公司,其目的,昭然若揭,就是争夺数据资源。

有统计显示,传统媒体的广告投放,50%的资源投放是无效的。但没有精准找出哪50%是无效的。大数据的到来,这个问题迎刃而解。

“数据成为资产”是最核心的产业趋势。土地、人力、技术、资本这些传统的生产要素,一定会根据数据资产重新进行优化配置。不断通过提高数据资产的规模、活性,增强解释、运用数据的能力来提升品牌价值和公司价值。

上一篇:当幼儿园后勤工作总结下一篇:脱贫攻坚专项巡察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