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论文

2022-04-22

摘要:现阶段,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在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金融理财产品销售、信贷及融资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中小银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些业务和中小银行的原有经营业务具有许多交叉区域,使得中小银行原有支付结算、融资、交易中介服务等业务的作用逐渐减弱。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小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论文(精选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小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1:

中小银行如何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

银行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金融社区生态系统。中小商业银行可考虑打造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社区APP,集成众多便民服务模块,邀请优秀商家参与并提供优惠活动,不断拓展自身电子业务产品功能,吸引客户参与,切实发挥地方金融引领作用。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兴起,民营资本开始进军银行业,特别是2015年微众银行和浙江网商银行的相继开业,引起业内人士广泛关注,可以预见,未来银行业的竞争将越来越激烈。互联网巨头和大型商业银行可以凭借其最早进入市场以及在技术和资本上的优势,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中小商业银行虽然依托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通过市场补缺和市场细分获得了发展和生存空间,但因资产规模较小,盈利模式单一,资金定价能力和风险控制能力有限,在互联网金融向各个领域和各细分市场不断渗透的情况下,如果不提前布局、早做打算,很可能失去自己的市场和阵地,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遭到淘汰。因此,在经济转型的背景下,中小商业银行需要变革自己在互联网商业模式下的发展策略,厘清思路,找准方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生存空间。

看移动互联发展:分外妖娆

工信部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11月,我国手机用户总数达到13.04亿户,可谓人手一部,其中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量达到9.54亿人,较年初净增7835.8万人,即每三个中国人里就有两个人在使用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访问互联网,使用手机浏览网络信息的“低头族”早已随处可见。同时,我国手机网民占网民总数比例超过80%,每天人均启动手机APP的时长达116分钟,接近2小时,这些数据都说明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已经成为互联网的第一入口。

随着国家政策的鼓励支持、消费群体年龄结构和文化程度的变迁、经济环境逐渐改善以及技术的不断成熟,我国移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迎来了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全方面的利好因素,这都为未来移动金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布的支付业务季度报告,近三年我国移动支付市场快速增长,如图所示。2015年前三季度共完成82.04亿笔移动支付业务,累计交易金额高达84.76万亿元,这为商业银行开展移动互联网金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目前移动金融的发展已不存在任何政策和技术上的障碍。

移动互联网金融有助于突破传统电子业务PC端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人们只要拥有一部手机,就可随时随地进行投资理财、移动支付、购买保险、买卖证券、浏览金融资讯等,使人们能够轻松便捷地享受优质的金融服务,真正实现“金融就在身边”的梦想。商业银行应该把握这一机遇,大力拓展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紧随时代发展脉搏,将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作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业务来建设。基于区域性中小商业银行特点,其在发展移动互联网金融时,应在立足于提供传统金融服务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网点分布广、地缘关系好等优势,将银行服务渗透到移动生活生态圈的更多领域,积极参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共享、移动互联网营销渠道的整合、应用场景的创新等层面,努力将自有移动金融平台打造成为客户最常用的生活金融服务渠道。

数金融社区建设:还看今朝

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和微信银行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发展,但手机银行主要用来转账,微信银行大多当作发布平台,没有互动和交流。银行真正要做的,是建立一个金融社区生态系统,将自己融入其中并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从而达到真正的服务引领效果。在这个社区生态系统中,除现金业务外,其他业务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平台办理,平台还为加盟商户及顾客提供信息发布、在线交流、业务办理、咨询投诉以及全方位便民服务功能,极大满足客户需求,努力实现银行、商户和顾客三方利益的最大化。为实现这一目标,考虑中小商业银行可打造一个全新的移动互联网金融社区APP,集成众多便民服务模块,邀请优秀商家参与并提供优惠活动,不断拓展自身电子业务产品功能,吸引客户参与,切实发挥地方金融引领作用。

发展O2O模式,打造金融社区生态圈。传统地方性金融机构主要依靠人脉关系进行口碑式宣传营销,而随着移动互联网运用的普及,这种传统宣传优势正在逐渐消失。对此,中小商业银行需要打造真正属于自己的金融社区平台,从生活的方方面面入手,抓住客户的实际需求,找出客户的痛点。通过O2O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线上服务将自身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微信银行等功能有机融入到金融社区APP中,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线下服务则专注于拓展商户,营销客户,提供全方位生活服务。金融社区APP与众多社区服务机构以及优质商户合作,让用户只要下载一个我们的客户端就可享受全方位、一站式的便民服务和购物体验。具体而言,区域性中小银行可与社区服务机构以及优质商户洽谈,如社区医院、社区药房、理发店、家政公司、社区超市以及大型商场、品牌服装店、汽车4S店、酒店、旅行社、美食餐饮店、房屋租赁店、房产开发商等,签订合作协议,达成战略联盟,共同服务客户,共享数据信息,从“衣、食、住、行、玩”等方方面面入手,让顾客成为商户消费用户的同时也成为银行客户。

增加客户粘度,开展丰富多彩活动。互联网社区平台仅仅集合各种功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发动加盟商户常态化开展各种活动,来吸引客户使用,增加客户粘度。转变客户对区域性中小银行的看法,使中小银行从传统的银行机构转变为综合金融服务提供商。从“衣、食、住、行、玩”着手开展全方位活动,“衣、食”方面引入尽可能多的优质商户,持续开展打折优惠活动;“住”方面发挥本地优势,依靠较多建筑房产类客户,开展共赢合作,为用户提供方便;“行”方面可与4S店合作开展购车优惠活动,与洗车行联手推出洗车打折活动,并通过组织发展车友会、朋友圈、兴趣爱好群等方式,吸引高端客户加入,增加客户粘度;“玩”方面可依托平台优势,组织自驾游,开展周末农庄休闲、鲜果采摘、垂钓踏青等丰富活动。并可增加健身养生模块,比如,银行统一制作带有近场支付功能的智能运动手环,配合金融社区APP自带的健康分析功能,将手环作为礼物发放给用户,每天运动量可以兑换相应积分,运动越多积分越多,通过正面激励的方式倡导全民健康生活。将城区市场作为主攻对象,吸引未来金融主力军80后、90后积极参与,通过“抓营销、抓客户、抓互动”的方式全力打造区域内最耀眼的社区消费综合平台。银行在此过程中通过培养和引导用户的消费习惯,在金融消费的交互过程中把用户真正转变成自己的客户。

注重客户体验,建立发展长效机制。未来的市场将是一个信息化大比拼的市场,拥有数据资源较多者将获得最终胜利,中小商业银行在管理中必须重视大数据处理模式,培养优秀的科技人才,加强对数据的分析和应用,将科技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通过科技建设,实现互联网社区的线上线下服务整合,全面提升客户体验。线上服务要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设计出直观、活泼、人性化的产品,同时加强设计类人才培养,提升金融服务水平;线下服务要加强消费场景和客户体验建设,将以产品为导向的金融服务模式转变成为以客户为导向的服务模式。同时,要建立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长效机制,通过激励考核体系和创新文化体系的构建,使全行的创新意识得到显著提升,提高核心竞争力,促进银行自身长久健康可持续发展。未来,在各区域性中小银行移动互联网金融社区逐步建立起来后,可搭建全国范围内的社区平台联盟,联合各地优势资源,让用户不论走到哪里,都能享受到当地最优质服务,通过金融社区联盟实现银行、商户、用户三方参与者利益最大化。本文原载于《中国银行业》杂志2016年第1期。

作者:汤俊兵 夏晓军

中小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2: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的发展对策探索

摘 要:现阶段,随着互联网逐渐渗透在金融行业,互联网金融开始崛起。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金融理财产品销售、信贷及融资等领域的繁荣发展为中小银行带来了较大的冲击,这些业务和中小银行的原有经营业务具有许多交叉区域,使得中小银行原有支付结算、融资、交易中介服务等业务的作用逐渐减弱。本文围绕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的发展展开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以供其他银行工作人员参考。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 中小银行 发展对策

现阶段,互联网金融在交易成本、大数据技术应用、资源配置等领域具有显著作用。然而,正是因为互联网金融在多领域的渗透,导致中小银行不得不承受巨大冲击和新的挑战。在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国内中小银行如何发展已经成为所有银行工作者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互联网金融对中小银行产生的影响和冲击

(一)第三方支付使中小银行的支付结算中介职能减弱

第三方支付是一种凭借互联网络,为计算机或智能手机等设备的用户提供资金互相划转等服务的中介网络支付方式。例如,支付宝、财付通等[1]。近些年,随着网络购物方式的兴起,第三方支付逐渐呈现欣欣向荣的气象,被越来越多的客户接受和使用。另外,现阶段移动支付在国内外被广泛使用,逐渐呈现多元化的形式。例如,手机银行支付、短信支付、微信支付、语音支付、二维码扫描支付等,这些支付方式均通过移动设备而实现。然而,第三方支付迅猛发展对中小银行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其中,支付结算中介职能减弱的现象尤其明显。

(二)网络融资对中小银行贷款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

网络融资实质性内容是指将融资的某个模块信息化。具体来讲,网络融资的常见形式有P2P信贷、众筹融资、电商小额贷款等[2]。无论是P2P信贷还是众筹融资都对中小银行贷款业务产生了影响,促使中小银行的贷款模式逐渐向互联网化的方向转变。网络融资不仅改变了中小银行的融资模式,还以其交易成本低廉的优势打败了传统中小银行线下运作方式。

(三)业务服务和渠道对中小银行理财产品的运作产生影响

针对金融产品营销渠道而言,阿里巴巴公司和基金公司共同推出货币基金产品,依托着庞大的用户基数,阿里巴巴公司和金融公司的合作显得异常容易,并逐渐掠夺移动客户端市场,在这种形势下,阿里巴巴公司也开始改变发展方向,重新布置移动端[3]。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互联网企业非常有可能利用自身的业务服务和渠道等优势颠覆传统中小银行金融产品运作模式,为金融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和创新奠定基础。

(四)大数据时代为中小银行金融业务带来了更多挑战

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普及是信息革命的重要成果,它使金融行业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管理数据都迅速暴涨。大量的数据不仅带来了巨大机遇,也带来了巨大挑战,金融领域的服务和管理均将从本质上进行革新。大数据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使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风险得以显著减弱,同时对中小银行传统优势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阿里小额贷款中就应用了大数据技术。

二、互联网金融背景下中小银行发展策略

(一)参考互联网企业发展经验,更新服务理念

为了能够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中小银行就应参考互联网企业发展经验,培养自身的互联网思维,了解互联网的优势,明确互联网技术渗透自身业务的重要性。互联网可以提供免费、方便的服务,客户可以清晰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互联网通过数据资源为客户提供更多的体验式服务。中小银行可以通过互联网思维来更新自身的服务理念。创新产品设计,更换金融服务方式,并且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精简业务办理流程,从而为客户提供更为满意的体验式服务,达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的目的。

(二)运用信息化技术,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

相较于大型银行,国内中小银行的运作资金较少、经营规模较小,市场竞争力较弱。由于中小银行属于地方性银行的一种,普遍为所在地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网点较少,常常受所服务地区的限制。它所服务的客户普遍均集中在所服务地区,客户资源相对较少,致使风险较为集中,分配到的金融资源较少,抑制了中小银行的健康发展。中小银行需要运用互联网技术,搭建互联网金融平台。相较于传统的中小银行,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控制交易成本和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风险,并且打破地域的枷锁,扩展业务服务范围。从而达到提升金融资源占有性的目的。

(三)搭建大数据共享平台,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

一方面,应该尽可能地利用原有的客户数据资源,丰富客户数据积累,并加强与其他企业或政府部门的合作[4],从而实现数据共享的目的。建立健全的中小银行数据库,对数据实施充分的开发、处理以及保密,通过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挖掘潜在的客户,并充分了解客户,进而为他们提供满足其需求的服务。

另一方面,中小银行应该加强与互联网企业的结合。加大技术合作力度,相较于中小银行的信息技术方面,互联网企业较为领先。中小银行应加强合作,进而弥补自身技术短板,增加与客户的信息交流。互联网企业具有基数较大的客户群体,而中小银行拥有优质的客户资源,因此,两者需要互相补充,共同创建一个互联网金融平台。

(四)加大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

所有企业的发展都需要优秀人才的付出和努力,中小银行中拥有许多优秀的理财方面的人才,但缺少互联网金融的复合型人才和信息技术方面的人才。在大数据时代,互联网已经渗透在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当中。在互联网金融的背景下,单一的金融人才已经难以适应当今中小银行的发展节奏,而复合型人才能够很好的促进中小银行的长远发展。现阶段,中小银行需要加大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从而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由于互联网企业发展较为迅猛,互联网金融对中小银行传统业务造成了巨大冲击,使得中小银行不得不采取有效措施助推自身健康、长远的发展。因此,为了使自身能够在竞争日益激烈的金融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中小银行就应加大互联网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利用大数据等技术搭建自身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更新自身的服务理念,参考互联网企业的优秀经验,以便为广大客户提供更为优质、高效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麦志文.互联网金融来袭,中小银行如何积极应战?[J].金融科技时代,2013(11):28-29.

[2]张霞.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中小银行转型与定位研究[J].财经界,2015(24):3-4.

[3]毛亚社.以互联网思维改革中小银行发展模式[J].西部金融,2014(10):20-22.

(作者单位: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沈阳浑南支行

辽宁沈阳巿 110179)

作者:孙雪峰

中小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论文 篇3:

互联网金融发展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分析

摘 要:互联网与金融的相互渗透不仅给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革新能力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为商业银行不断完善自身业务,用于摆脱传统,积极创新带来了不竭的动力和机遇。本文以互联网金融的概念及其发展为切入点,分别介绍了我国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和互联网货币基金的发展程度,重点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造成的影响及其所带来的机遇,以期探索中小商业银行的具体应对措施及适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发展道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中小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创新

引言

自2013年以来,互联网金融飞速发展,对传统金融行业的固有格局造成影响与冲击。所谓互联网金融(ITFI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 在大数据、云计算、社交网络、信息搜索引擎等科学技术所支持的背景下,P2P平台、第三方支付、众筹等新兴互联网金融模式孕育而生。互联网金融并非是将互联网与金融行业的简单结合,而是在实现安全、可控的移动网络技术的前提上,用户对相关电子商务熟悉并接受后,为顺应新的需求而产生的新模式及新业务,是互联网精神与传统金融业务相结合的新兴领域[1]。

纵观国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经验,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剧了金融机构之间的竞争,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更要通过不断借鉴及运用互联网金融来摆脱其传统业务的缺陷,摆脱对以利差收入为主的经营模式的依赖性,找到适合自身实际情况发展的道路。因此,分析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基于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和国际地位,我国的金融变革是全球瞩目的大事。而每一次重要金融变革的背后,都往往伴随着突破性的金融创新。我国的金融变革正值互联网金融时代的兴起,在互联网金融逐渐普及的背景下,我国金融行业的交易效率、交易结构,乃至整体的金融框架都将发生重大的改变。以下从第三方支付、P2P网络借贷、众筹及互联网货币基金等方面来分析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

(一)第三方支付

第三方支付是指由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信誉保障的非银行机构,通过网络技术等与各大银行签订协议,在用户群体与各大银行的结算系统之间建立的相关联的电子支付系统。我国的第三方支付已历经了十几年的发展。近年来,金融市场上具备雄厚实力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主要有支付宝、微信支付、以及银联支付等,这些支付平台包揽了各类业务等,使用起来安全便捷,逐步成为现代社会的主流趋势。但是,第三方支付企業的业务同质化现象颇为严重。所以,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同存异,实现创新业务点变得尤为重要。

(二) P2P网络借贷

P2P网络借贷是指借助第三方网络公共平台,可以在借款人和贷款人之间进行匹配,贷款人可以通过平台寻找有能力出借并且愿意以一定的报酬利率出借的借款人;借款人也可以通过该平台,选择较为满意的利率条件进行出借。网络借贷利用互联网的力量,解决了传统金融机构难以解决的中小企业及个人的投融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并大大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我国的网络借贷公司已经由最初的几家公司演变为几千家公司,规模不断扩张。

(三)众筹

众筹是指群众投资或群众融资,由创业项目的发起人通过第三方网络平台向投资者募集项目资金。众筹的出现为传统的证券业务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创业者们不再紧盯投资公司,而可以将其创意项目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以此来吸引投资者和资金。我国的众筹网站主要是项目众筹和捐赠众筹,不接受股权或者现金回报,不能变相地搞资金池,不能以网络的名义来进行非法集资、从事非法的金融活动。目前比较著名的有“积木盒子”、“天使汇”等。众筹虽然没有P2P网络借贷的发展速度快,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四)互联网货币基金

互联网货币基金可以以余额宝为例,由于其报酬利率高、利息日结、变现能力强并且可以随时进行网络在线支付,迅速吸引了大部分的社会群体对其投资。随后,类似的产品也相继出现,如腾讯集团推出的理财通等。余额宝的推出使得商业银行备受压力,商业银行为反击由此造成的冲击也推出了一系列类似余额宝的产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该类货币基金产品的普及使得收益率已有所回落,货币基金的收益有所下滑。

二、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 互联网金融对中小商业银行的冲击

1. 对中小商业银行传统业务的冲击

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来自于存贷款的利差收入,中小商业银行一般通过设立较高的存款利率来吸引客户。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尤其是设立的高利率使得银行与银行、银行与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竞争愈发激烈,中小商业银行的优势逐渐丧失。為了吸引客户、抢占市场,中小商业银行会被迫提高存款利率,拉低贷款利率[2]。如此一来,商业银行的存贷利差逐渐缩小,盈利空间也随之压缩,经营利润下降。

互联网金融平台能提供健全的支付、分账、结算功能,这对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业务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在此之前,对于中小企业,小微企业其可用于抵押的资产数量不足,其融资风险较高,大的商业银行往往不愿意涉足这一领域,而中小商业银行则可以在其风险定价中采取主动,包揽该类型的客户以承担高风险来获取高利差的回报。但是一些互联网金融企业已经不满足于仅停留在第三方支付业务,通过数据的积累与挖掘,其开始转向对中微型企业及个人提供资金融通的服务,顺势发展下去,其在未来极有可能冲击中小商业银行的传统金融核心业务,抢夺银行的客户资源,替代其服务结构,冲击其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

2. 对中小商业银行传统经营模式的冲击

随着时间的推移及自身的完善,互联网金融逐步渗透到多个行业领域,引发了行业间的跨界经营。我国中小商业银行也不再闭门造车,逐步走向多元化经营的路线。行业之间的经营边界愈发模糊,跨界经营成为主流趋势。中小商业银行在保证其传统业务正常运作的同时,开始寻求与非银行机构之间成立战略合作关系,经营范围和种类不断扩张,有计划向证券、保险、期货等市场迈进。除此之外,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中小商业银行还将金融服务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发展,实行线上线下互补融合,逐渐走向统一。

(二)互联网金融给中小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1. 发展普惠金融,吸纳“长尾效应”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具有“精英效应”,即在其提供的业务模式中,其主要盈利来自于极少部分的高净值客户,而由大部分弱势群体所创造的价值仅占其盈利的一小部分。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其接纳的客户群主要还是一部分中小企业,而对于散户群体来讲,其融资金额通常较小,而且信用风险较大,也通常很难被中小商业银行所接纳。在互联网金融兴起之前,该类群体通常会寻求民间借贷甚及小额贷款。但这种融资方式通常伴随着较高还款利率,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则有效地解决了该类问题,其利率定价在大型商业银行和民间借贷之间,随风险等级上下波动,所以其在某种程度上恰好迎合了一些弱势群体的需求[3]。大型商业银行由于其内在的体制问题体制问题,短期内很难立刻对此现象作出调整,而中小商业银行规模较小,起步较晚,拥有更灵活的体制和更为先进的网络技术。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借此机遇,优化其自身的平台结构,将自身的优势与互联网金融相结合,尽可能多地满足弱势群体的需求,最大限度地吸纳和收获“长尾效应”,发展普惠金融。

2.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摆脱对利差收入的依赖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打破了传统金融所未能达到的在地域、时间、空间等方面的限制,无需进行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及人力投入,其发展的核心是对网络平台的建设与维护。商业银行通过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或电商平台间的合作,将会解决传统商业银行跨区经营及营业网点受限的固有难题,吸纳更多客户,为中间业务的发展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发展的契机。互联网金融在我国处于刚刚起步阶段,还未在各地区发展成熟,因此,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应该抓住这种机遇,在利差收入逐渐下降的环境下,改变其传统的盈利模式,利用互联网经营模式来解决自身支付和结算等方面的缺陷,拓宽中间业务,积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提高银行总体的利润水平。

3. 促进资源有效配置,优化客户结构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为中小商业银行完善和优化银行的业务模式、内部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我国现有中小商业银行普遍成立时间较晚,银行内部结构的发展不够完善,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严重。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中小商业银行在进行管理、下达决策的过程中遇到瓶颈,不利于中小商业银行自身的发展。而通过利用互联网技术,信息的传导变得通畅,各网点之间的沟通不再受限于地域和时间,这为中小商业银行扩大业务范围,优化资源配置,发现客户的潜在需要和开发新产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商业银行能够为客户带来更高效、便捷的优质金融服务,增加客户粘性。不仅如此,中小商业银行可以根据所掌握的信息,适当地拓宽客户群体,对信用水平较为良好的客户设立较低的贷款利率,对信用风险水平较高的客户设立较高的貸款利率,根据数据自行筛选客户群体,在有效控制风险的同时也优化了其客户的结构。

三、中小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發展的策略

(一) 优化利润结构,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我国传统的商业银行以利差收入为主要利润来源,在互联网金融蓬勃发展的时代下,利差收入在商业银行利润的比重将逐步缩小,中间业务占整体收入比重逐年上升,单纯依赖利差收入的年代已经过去。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已经抢夺了大部分的低净值客户,对中小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因此,中小商业银行应积极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摆脱对利差收入的过度依赖,优化利润结构,发展技术水平高,预计利润高的中间业务产品。互联网金融的普惠效应,为中小商业银行带来启示,也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大银行竞争的契机,中小商业银行可以把握机会,努力寻求与发展具有创新点的特色业务,抓住机遇,争取在一些新兴业务上赶超大银行,形成独特的竞争力。

(二) 加强业务整合,实现经营模式升级

就国内目前状况来看,尽管商业银行相比于互联网金融企业具有较好的品牌公信力,但由于其传统业务流程中所存在的固有缺陷如资金结算周期长、支付手段较为单一且各银行之间不兼容、创新能力较弱等,使得商业银行在与互联网金融企业的竞争中处于劣势。中小商业银行若想在未来持续发展,就需要连同其他商业银行之间进行ATM代理合作,成立一个专门整合各大银行信息、资源往来的第三方平台,以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提升自身的竞争力[4]。因此,实现跨行业间的融合成为商业银行未来发展不可避免的趋势。对于中小商业银行来说,大型商业银行有着明显的技术、人才和资本的优势,其若想在竞争中不被淘汰,就必须联合银行、证券、保险、及互联网金融企业和电商企业来拓展业务的范围,实现业务通道升级,提供多方位、优品质的服务。

(三) 掌控信息数据,全面提升管理能力

在互联网金融还未兴起之前,传统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服务中处于交易双方之间的第三方中介地位。由于在交易双方之间所进行的信息的传递存在弊端,客户常常面临颇为高昂的交易成本,且其所掌握的信息常常无法应对金融交易市场行情的瞬息万变。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有力地打破了这个僵局,通过网络的力量将各种零散的数据进行归结、整理,形成有价值的信息系统。因此,在面临日益增加的互联网金融平台对商业银行的传统业务的替代及客户资源的抢夺的严峻形势下,中小商业银行应当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中紧跟时代形势,积极掌控现有数据并且挖掘深层数据,了解客户偏好及未来需求,不断创新具有特色的新型金融产品,优化内部程序,提升服务效率。再有,中小商业银行可以借助开放的信息平台,挖掘潜在客户,优化资源配置,集中进行风险管理,作出智能化的决策,创造产业价值,在面临市场及客户需求的变化时应及时作出应对措施。

四、结论

本文通过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现状及对我国中小商业银行的影响,得出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在其冲击下所要采取的对策。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应借助互联网技术来对其传统业务进行升级,优化业务流程及服务流程,提高创新意识,顺应客户需求,开发更多种类的新型金融产品,提供更具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参考文献

[1] 陈海强,2014:《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创新发展》,《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第1期:第109~112页。

[2] 李麟,2013:《互联网金融:为商业银行发展带来的“鲶鱼效应”》,《上海证券报》,7月8日:第A02版。

[3] 刘明彦,2014:《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的掘墓者?——从P2P说起》,《银行家》,第1期:第107~109页。

[4] 李佳,2014:《商业银行应从四方面应对互联网金融革命》,《证券日报》,1月9日:第A03版。

作者:李彦霖

上一篇:我国经济增长与投资研究论文下一篇: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建设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