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2024-04-15

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通用9篇)

篇1: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银行又出什么招了呢?且听楼主给大家慢慢道来!

互联网金融的爆发式增长,引发了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的关注。在小额贷款的这块蛋糕上,P2P网贷平台飞速发展,逼迫银行已经放下身段,纷纷发力小微企业贷款及各项企业服务,开始从线下逐渐往线上转移,进军互联网小微企业贷市场,多家银行推出线上贷款。据楼主了解到的,现在工行啊,还有光大银行啊,都纷纷推出了一系列的金融产品,主要针对个人客户和小微客户,客户只需将账户中的定期存款或国债作为质押,便可自主发放贷款。看看,多么善解人意的银行啊,看来也是顺应时局,不得不动脑的时候。

除构筑网贷平台之外,楼主还了解到,为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银行从线下扩至线上的业务还有不少。而随着网购的普及,这块商机无限的大蛋糕越来越被看好,多家银行正在将线下折扣全面转向线上。对银行来说,要在互联网用户的争夺战中占据主动,瞄准网购人群已是趋势。

楼主觉得,目前银行纷纷把以往线下的活动转移到网上,就是希望借助网购来提升自己在网上消费中的占比,为互联网时代的竞争提前“占位”,提前分享电商时代的红利。

银行想着法的想抢占市场,而目前P2P网贷行业自身还处于乱像杂生的局面,未来会怎样,这个楼主也不敢妄自预测,只能说,站在投资人角度考虑,同时又能顺应时势的才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吧。

篇2: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院系: 统计学院 班级: 互联网金融 姓名: 佟妍妍

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近年来,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网络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技术的带动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态势可谓“如火如荼”。阿里巴巴推出“余额宝”之后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就突破了100 亿元的规模,使得合作方天弘基金在短短两个月时间内从默默无闻成为行业领先。其他互联网巨头也不甘落后——腾讯最新推出的微信5.0 嵌入了支付功能,新浪推出了“微银行”业务,东方财富旗下天天基金网也推出了理财产品“活期宝”。高速发展的互联网行业对于利润丰厚的金融业从“虎视眈眈”演变为“来势汹汹”。传统银行的概念正在被颠覆,传统的金融生态链也将面临重大变局。

一、互联网金融与银行业的区别与共性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的银行业既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又有一定的共性。首先,从区别来看,传统的银行业发展数百年,其业务开展具有一定的专业性。需要大量掌握专业知识的从业人员,成熟的经营管理理念和稳健的风险防控手段,这些都是目前开展金融服务业务的互联网企业所不具备的。其次,银行业历来处于严格的监管之下,以中国为例,商业银行的经营就受到中国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的监管,对于业务准入、存贷比、资金价格、贷款投向、贷款规模等有严格的规定,以保证银行业整体的稳健运行,相关法规也日趋完善。此外,中国的银行业背后,至少到目前为止,存在着国家的隐性担保,有国家信誉作保障,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概率较低,存款人的利益也可以得到保障。而反观目前的互联网金融,在专业金融技术和专业人员的储备上都无法与银行媲美,在监管方面尚处于真空状态,且对于风险的防控能力较弱。特别是目前流行的互联网信贷,一旦出现借款人违约和兑付困难,企业就会面临倒闭的风险,贷款人的利益是难以保障的。

从共性来看,金融行业尤其是银行业最为重要的是用一个高效率的手段来分析辨识客户,从而管理风险,这是金融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而基于大数据经营的互联网企业,如阿里巴巴、腾讯等掌握着海量的客户信息,包括交易信息、个人信息等,可以高效地将这些信息转化为客户的信用信息,并提供相应的金融服务。此外,互联网企业掌握着大量稳定的客户群体,而客户的粘性对于银行业的

经营也是至关重要的。

二、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的冲击

互联网金融具有支付快捷、资金配置效率高、资金匹配成本低等优势,不断推出新产品、新商业模式,对商业银行产生全面性、系统性和持续性的冲击。

(一)对商业银行盈利方式的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目标客户的类型、客户的消费模式和消费习惯,经过互联网这一平台的筛选,其需求的共性和服务渠道的共性集中度提高。这也使互联网金融盈利模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一模式下主要的客户群体集中在小型和中型的企业、追求时尚的青年人和广大普通市民,这些客户群体的社会背景、学历水平、资金实力等因素被削弱,金融产品或服务的提供商可以专注于为客户提供快捷,低成本的通用服务,这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物理网点分层服务的理念。在这一变革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在降低服务成本的同时,也改变了投入与盈利的实现方式。

(二)对商业银行支付中介的冲击

随着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交易量,虚拟货币发行量不断扩大,第三方支付己经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据中国金融的数据显示, 2012年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市场全年交易额达38039亿元,较2011年增长了78.4%。按如此发展趋势,未来几年,第三方支付的交易金额将迎来爆炸性增长,其对商业银行的业务冲击将进一步加剧。

(三)对商业银行融资格局的冲击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2005年3月诞生了全球第一家互联网人人贷公司。这是一个在互联网上建立的融资平台,作为贷款者可以在网站上列出可以提供资金的金额、利率和计划出借时间;而作为借款者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自由寻找自己需要的金额和合适的利率。同时,在这一平台上还可以实现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组合模式,极大地提高了融资的效率。在贷款利率方面,由于这一平台采用了撮合成交的市场机制,大量客户形成的大量交易必然能代表市场中实际资金借贷的价格。

目前我国己经有拍拍贷、阿里小贷等多家互联网公司介入人人贷互联网融

资平台领域,而且业务规模增长迅速。这种流程便利、交易便捷的融资方式己经对传统商业银行一手揽储,一手放贷的传统融资业务经营模式形成冲击。

三、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一)在巩固客户基础上,竞争中求得合作取得双赢

随着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异军突起,越来越多的客户对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服务产生了认同感,并将部分信用卡还款、网上缴费等传统商业银行的业务转由互联网金融公司的平台办理。对于这一互联网金融公司在此方面的先天优势,商业银行在短时间很难追赶。因此,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既要保持互相依存、紧密合作的关系,还不可避免地存在业务上激烈竞争的关系。从合作关系上,商业银行与互联网金融公司需要寻求更多的互惠互利的共同的发展空间。从竞争关系上,商业银行要以巩固现有客户基础为出发点,以满足客户实际需求为着眼点,针对互联网金融公司重新确定市场定位和竞争策略。同时,时机成熟时,银行可以寻求自建或者收购第三方支付平台,以降低切入互联网支付行业的支付牌照获取、商业模式熟悉、人才培养等成本,并做好法律和声誉等相关的风险的预防。

(二)以客户为中心,更新产品设计

互联网金融公司的迅速崛起,其中的首要推动力就是为个人客户在互联网环境中提供了良好的体验。它提供了更加简便和个性化的金融解决方案,介质单一化,功能多元化是未来的大方向。这就要求商业银行重新探索,尽快从银行为中心向客户为中心转型。例如建立客户体验指数,从零散、事后的客户体验转向系统、事前的客户体验,提升客户体验和交易活跃度。还有要紧贴生活变化,洞察引领客户需求,依托数据挖掘和信息平台,借助银行自身优势,突破传统经营模式,满足客户的个性化、专业化需求。最重要的要重塑业务流程,高效配置资源,提升客户体验,简化介质,为客户提供灵活多样的产品和便利快捷的服务。

(三)提高服务效率,更新管理模式

互联网金融时代商业银行不仅面临外来的挑战,同时也面临着自身的挑战。安全性、效益性和流动性历来是金融行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在互联网金融的大潮中,金融服务的渠道不断拓展,金融服务的效率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但在新的环境中如何保证资金安全,提高综合效益,加快资金流动仍是金融行业必须面对 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针对新的环境配套新的管理模式,从了解客户需求,收集客户反馈,细化客户服务等前台管理,到加快产品研发,业务集中处理,加强内部控制等中台管理,以及业务风险防控,保护客户信息,优化业务流程等后台管理,这些环节如有疏漏,都可能会给商业银行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在抢抓互联网金融发展机遇的同时,同步加强内部控制,创新管理模式也是实现稳健发展的重要一环。

(四)加大技能培训,发掘和培养复合型人才

篇3: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对传统银行的影响

(一)客户资源受威胁

作为传统银行开展各项业务的基础,客户在传统银行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相当关键的角色。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其所打造的部分金融产品俨然对传统银行的客户资源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比如“P2P”融资模式,其是个人对个人的小额贷款业务,这使得民间金融有效实现了阳光化,成功避免了传统民间金融非法吸储、非法经营的法律风险,使民间融资的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同时,目前我国国内线上的P2P业务都是借助了专业的网络平台,借款人只需要提交身份证、居住证明以及收入证明,即可通过对信息的在线发布来实现对资金的筹集,而出借人的法律权益也将受到充分的保障。显然,通过P2P融资模式的应用,不仅陈宫避免了传统民间交易的催款困扰,同时也为客户提供了更为优质的理财环境,而这种简单易行的线上线下模式必然将有效吸引众多传统金融客户资源的关注。

(二)改变金融格局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金融业的专业化与分工化逐渐被互联网与相关软件技术替代,无论是企业还是普通民众,都能够通过互联网来进行各种类型的金融交易。显然,在这样的情况下,传统银行的中介职能必然将被逐渐弱化。同时,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使得资金的供需信息能够直接在网上进行发布并匹配,这样的信息发布将更具公开性与透明性,而网上的交易成本将更加低廉,不仅可以进行双方的交易,同时也能够实现多方的同时交易。基于此,我们不得不承认,互联网金融的资源配置效率水平是极高的,而随着其进一步的发展,必然将超越直接(间接)融资的效率水平。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互联网企业已经逐渐开始通过平台已经积累的数据信息来直接向理财、民间借贷以及中小企业信贷等领域进行扩张,这俨然对传统银行的核心业务带来了巨大冲击,传统银行的物理渠道也将逐渐被替代,经营的模式与盈利的方式都将受到互联网金融的挑战。

(三)“泛金”融合

不可否认,互联网金融的产生与发展有效推动了传统银行向多元化融合时代的发展步伐。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不断渗透,金融的边界也随之模糊。在受到这种巨大的影响下,传统银行逐渐开始选择性的进入到证券、保险以及租凭等领域之中,综合化的经营模式与金融跨界融合的形式成为了互联网金融下最为重要的特征。目前,众多的电商企业、三方支付公司以及电信运营商都逐步加入到互联网金融的市场之中,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传统银行也根植于社会网络、经济网络以及产业链条之中。同时,各类商业生态的金融增值服务也被引入其中,逐渐形成了“泛金”融合的局面。

二、传统银行的应对措施建议

(一)大力拓展电子银行业务,进一步增强电子银行的安全性

当前,传统银行基本都推出了手机银行额客户端,网上银行的功能也逐步得到了完善。同时,大部分传统银行的网上银行专业版(附带手机动态验证码认证或电子证书认证)几乎已经能够覆盖所有个人银行业务(除了存款证明的开具以及存款取款之外)。另外,很多传统银行的收集银行客服端也开通了缴费、结售汇、基金外汇交易以及大额转账等业务。手机银行的权限明显在向着网上银行靠拢。在这样的形势下,电子银行的安全性无形之中就成为了人们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通过多年的发展,网上银行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大幅提高。比如,由于先天的缺陷,浏览器文件证书逐渐被基于硬件加密的USBkey所代替。又比如,由于容易被截取,单一的收集验证码基本都被电子口令器所代替。但是,当前手机银行的验证工具依旧处于相对单薄脆弱的状态。由于为USBkey无法在手机上使用,很多银行的手机客户端在对外转账支付的环节中都是以手机动态口令作为验证工具的。在这里我们必须注意到,绝大多数用户的手机银行绑定手机往往都是安装客户端的手机。这就意味着,只要手机丢失或被盗,手机客户端的动态口令将失去对账户安全的保护作用。基于此,传统银行就必须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在手机银行的便利性与安全性方面不断实现创新与突破。

(二)线上线下联动,实现对经营模式的创新

线上的渠道与客户,即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优势,而传统银行的优势则主要在于产品与线下的经验。基于此,传统银行应该从线上、线下同时入手,对经营模式进行创新。具体来说,一是线上直销银行。所谓线上直销银行,其是互联网时代应运而生的一种新型运作模式,最大的特点在于没有物理营业网点。线上直销银行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往往都是依靠互联网、ATM机、电话等手段来实现的,其俨然是传统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有益尝试。具体来说,通过对直销银行的布局,传统银行能够有效的将业务搬到网络之中,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强大的信息查阅功能与便捷的支付方式以及庞大的客户资源来进行业务的开发与产品的销售,从而有效解决客户与渠道的直接化问题;二是线下社区银行。线下网店与长期积累的线下客户,即是传统银行长期以来都具有的优势。与此同时,银行的安全性以及大额交易的处理经验都是互联网金融现阶段所存在的最大问题。由于线下市场是传统银行较为熟悉的领域,所以传统银行不应该盲目的将全盘搬到线上,而将线下的资源优势抛弃。正确的做法是通过对传统网点运营经验的借鉴,来做好差异化服务。具体来说,通过对线下社区银行的布局,不仅能够有效降低传统银行的运营成本,并且还能够让金融服务的空缺地带得到有效填补。另外,通过目标客户的接触度与网点下沉的增强,客户的黏性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三)推进产品创新

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传统银行的金融产品明显缺乏创新,主要表现在产品创新机制不完善、产品创新缺乏战略目标与全局统筹、产品同质化严重、产品创新与组织结构创新相脱节等方面上。在面临如今客户日益丰富的需求以及同业之间越来越激烈的竞争下,传统银行就必须打破这种同质化格局,不断推进金融产品的创新,寻求出新的利润增长方式。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产品创新的战略定位。也就是说,传统银行所考虑的必须是客户的实际需求,必须以客户满意度为目标、以客户的实际需求调查为基础来进行产品的研发,从而为客户制定出具有个性化、特色化的金融产品,彻底的将传统的产品兜售者角色转变为适应和客户的定制者角色;二是要建立起金融产品的创新机制,形成以客户为中心的产品研发全流程。在产品概念的设计、投产的评估、方案的研究等方面,都必须以客户的实际需求为基点。只有这样,研发出来的金融产品才能够适应客户的真实需求,从而提升客户对于产品的满意度,使客户黏性得到增强。

三、结束语

总之,随着互联网金融的产生及不断渗入,为了应对其所带来的巨大挑战与冲击,传统银行无论是在经营的方式上还是在竞争的格局上都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而针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而言,要想做强做大,也绝对离不开传统银行,两者之间只有携手合作,才能够实现共赢。当前,通过对互联网金融的不断摸索,越来越多的传统银行逐渐开始以开放性的姿态适应着互联网金融所带来的变化,通过互联网金融与传统服务的相辅相成、优势互补,传统银行理应借此进行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借助互联网金融的作用来实现新生与蝶变。

摘要:在我国金融市场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在现代市场中异军突起,其快速的发展趋势以及对金融行业的渗透都对传统银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从整体上来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有效促进了传统银行与新型金融机构的竞争。那么,在这样的形式下,传统银行如何应对这种史无前例的变化与挑战,俨然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影响,对传统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产生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探讨,旨在为银行指出一条具有科学性、可行性的发展之路。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传统银行,影响,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郭毯.互联金融影响下传统银行发展策略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5,(03):128-130+111

[2]韩笑.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的挑战及对策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08):62

篇4: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2014年,全民理财风生水起的一年。各种理财工具竞相推出,互联网金融百舸竞流。如何更好地管好钱袋子,也成为百姓茶余饭后的热议话题。

不仅理财渠道不断拓宽,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也在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用支付宝钱包可以在琳琅满目的商场购买商品,打车不用现金,而改用微信理财通支付,抢微信红包已经成为节日期间小小的期待。去众筹平台上当一次股东,在P2P平台上体验数倍于银行的超高收益,甚至每天看余额宝收益都成为一种不自觉的习惯。如此种种,已经体现出互联网金融改变大众的理财习惯。

在各类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的当下,曾经保守的银行家们也开始学着用互联网思维审视行业的未来发展。而在余额宝们和银行存款规模的此消彼长中,利率市场化也在不断推进。最为直接的影响就是,在余额宝的影响下,货币基金已经成为老百姓不可或缺的理财“底层账户”。

过去的一年,虽然互联网金融如火如荼的发展,但同时出现的事故也不在少数,P2P跑路、众筹平台倒闭、电子白银期货诈骗等等,因此对于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保护也是行业发展中很重要的一环。

对于很多人来讲,安全性依然是重中之重。大家对互联网金融从怀疑到认知,经历了很长的时间,现在互联网金融依然处于初级阶段,未来还有漫长的路要走。但对于大众来说,互联网金融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理财习惯,更带来了无限选择和可能。

有监管层领导曾提出,互联网金融要以更严格的标准,强化投资者保护、风险意识培养和金融教育等功能。同时,要保护客户的合法知情权、个人信息等,任何机构不得利用自身优势地位,擅自动用客户资产或泄露客户信息。

下面我们来看看论坛现场嘉宾的精彩观点。

天弘基金副总经理

互联网技术在金融业的应用革命性的降低成本,我们会看到以前只有中产阶级才能申请信用卡,现在大学生如果在一个电商的网站上多次交易买东西,也可以打网络白条了。这就是信用卡门槛降低了。正是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才使货币基金从以前的1000块钱的门槛降低到现在的一块钱。大家知道,货币市场基金的管理费是千分之三,一块钱的管理费是三厘钱。我们要投资管理,还要为客户服务,正是因为我们有了互联网,所以可以大幅的降低成本,使我们在校的学生,使我们的“屌丝”,使处于底层的劳动者,他们在收入微薄的情况下也可以理财了,门槛降低了。

华夏银行总行个人业务部副总经理

银行的创新能力我们不担忧,但是我们还是比较担忧在座的各位的第三方机构,你们给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的触动,真的是把老百姓的投资习惯给改变了。

虽然银行现在已经有了比较完备的风控体系,但任何金融背后都是服务,银行和在座的机构一样,要不断的跟着时代变化,来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现在的需求是足不出户,可以体验到多种想要的产品,所以,银行照样不会落后于互联网金融这个时代,我们华夏银行从2013年开始,也一直在倡导我们要打造第二银行,也就是我们以互联网时代为主流做的相关的网上银行、手机银行及其它媒介的功能银行的革命。

开鑫贷副总经理

理财领域在生活中,相对以前来说,是非常不方便的领域,无论买什么理财产品,都需要到柜台排队,有时候买一些相对高收益的信托的话,还要有大量的资金要进行面签,对一般的客户来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行为。但是互联网金融兴起以后,这种理财变得越来越简单,越来越方便,越来越透明。

回想我们一开始设计开鑫贷这个产品的时候,也没有预料到在金融服务领域会做那么多的创新。现在有那么多层出不穷的,令人耳目一新的场景,我们非常有信心。在不远的将来,互联网领域一定会让理财变得简单,希望大家能够开心理财,开心生活。

宜信投米网总经理

我们希望在2015年会看到更多的公司是不兜底的,我们希望2015年信托公司也不兜底。我们都在教育市场,教育客户,教育小白投资者,理财也会有风险。

在2015和2016年,我相信P2P会有很大的发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对每一个从业的公司来讲,如何平衡高速发展和风险控制是有很大的挑战。在创新方面,我不认为在底层的金融属性上可以做得很快,很大的革命性的创新,这是很难的。一般的平台也不会轻易尝试,更多的是利用互联网的手段和技术在运营,在给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方面做更多的尝试。

搜易贷coo

我们自己也思考这个问题,每个平台都不希望出现兜底这样的事情,这不仅仅是对自身平台有伤害。

我们感觉互联网有效率,让大家把比较复杂的交易简单化。如果还是线下的面签,风险测试在网上做,是不是更有效。我感觉应该是更简单的方式,限制一些投资额度,强制分散它的投资资产的种类,或者说自身的平台,通过更好的保障机构,起码在某一个额度内保障资金的安全,这是平台发展的方向。举个例子,好比说我去一个市场买东西,如果我买到了假货,我对这个东西判断不专业,我看不出来是假货,这就要求这个市场是否有足够多的措施,防范假货的发生。

向上金服

兜底可以说是在早期阶段,大家为了获得客户的信任,为了在这个市场上,在业务上生存下来,做了一个不得已的选择。我们在这个行业里也看到,在早期阶段,有极个别的公司是不能提供这种担保,或者是不提供兜底的,但是发展得确实不是特别好。那么这个现象的存在,不是我们任何一家公司问题,而是现在所处的金融环境的问题。

对于投资者来说,2015年更应该培养自己的风险意识,用审慎的态度挑选平台吧。我觉得2014年已经发生的大量“跑路”事件,应该让投资人在2015年在选择平台上更慎重一些。

中瑞财富CEO

我们要尊重客观现实,现在的监管环境是怎么样的,老百姓的思路是怎么样的,平台显示的状况又是怎么样的,要尊重这三个现实,作出自己的选择。要知道自己的能力在哪里,界定好自己能力的边界,做自己能控制的事情,我觉得很多事情看似矛盾,实际上不是矛盾。

主要是做供应链金融这块。首先我们选择一条可以做供应链金融的供应链,比如说像煤炭供应链,这是非常好的供应链,市场空间非常大,在供应链金融方面的需求大概有5000亿左右的规模,所以它是非常值得做的。第二个是这条供应链非常稳定,因为下游最终的还款方,我们可以界定为国有五大电厂,在目前的情况下,国有五大电厂倒闭的可能性五年到十年未必能够看得到,这是非常好的供应链。

抱财网联合创始人

我认为是投资者教育的问题。在P2P行业,我个人认为一直有一个理解上的误区,很多平台讲的是高收益,低风险,但P2P本来就是高收益,高风险。我个人认为P2P就是风险高的产品,所以收益高。大家炒股不会闹事儿,P2P将来也会这样的,随着投资者越来越理性,越来越客观,他投的时候会认识到有可能会有风险。

目前互联网金融的这些产品依托传统银行的框架,来做改善就可以了。传统的银行受制于体制的约束,或者是监管的约束,现在很多产品在银行内部都已经设计出来了,但是推出的时候受制于规则监管,推不开,我们拿过来直接用就可以了。这是我们的大的思路,就是贴近银行。

融360CEO

我认为学生分期这种细分市场是比较好的资产。你把钱借给学生,虽然他的收入能力没到这个层次,但是我们看好大学生有钱还,以后会很成功的,而你要借给一个企业,企业如果关门了,他就没有第二次生命。

我觉得深入细分垂直是很好的,像房子的抵押、汽车的抵押,这个市场规模还是比较大的,需求比较大。银行没有很好的服务这些企业,像众筹、P2P的模式,可以用好的风控手段,解决这些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尽可能的规避监管风险,我觉得还是很有机会的。

挖财信用服务事业部总经理

1911年的辛亥革命,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从此帝制不再。2014年互联网金融对行业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也让很多原先自己与投资理财无缘的用户也可以理财,让大家知道自己也有理财的权利。但之前投资理财门槛多么高,大家比我还清楚。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元年,这一年可以媲美辛亥革命的作用。更多的不是互联网金融提供了多少便利,更多的是2014年互联网金融让很多人知道原来我也有理财的权利,我可以理财,我应该理财,我能够理财。这样是把权利的赋予深入人心,这才是互联网起到的最大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在效益上、渠道上、成本上的经营发挥的影响。

中国政法大学金融创新与互联网金融法制研究中心主任

如果互联网金融创新没有流动性,没有安全性,没有效益性,这个社会是不需要的。还有行为监管里的知情权,私人的隐私权的保护,还有知悉权,在这上面进行行为监管,重要的一条就是关注信息披露制度,并不是传统金融机构主体的信息披露,一定要进行产品的信息披露。在众筹平台上,它的产品已经非常复杂了,如果产品不进行信息披露,投资者不了解产品,是无法投资的。用其它的方式做宣传来吸引投资者,这是不负责任的,也是背道而驰的,所以首先要做产品的信息披露。

中投产业基金负责人

篇5:银行业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银行业在我国一直以来都是金融业的主体, 但随着近年来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了一种较为流行的方式, 其吸引用户和资金的速度令人始料未及, 这也给传统银行业造成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传统银行业应该面对这一新挑战、新变化?应该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冲击?这都是广大银行业同仁需要深思的问题。

二、互联网金融概述

互联网金融既不同于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也不同于商业银行间接融资, 是第三种金融融资模式。基于融资模式角度来看, 互联网金融属于一种新型的直接融资模式, 具有效率高、交易成本低、信息量大等特点。笔者可以从两个层面来定义互联网金融: (1) 利用互联网平台, 金融企业来向公众提供金融服务的行为, 如大批的基金公司将自己的基金产品在淘宝上销售; (2) 互联网企业利用自身信息资源配置、信息处理、支付等便利来逐步渗透到金融行业, 如腾讯公司建立了保险销售平台, Q Q用户可利用Q Q软件直接购买。

其实早在2005年之前, 互联网金融就已经存在, 它的作用在于帮助金融机构将原来的线下业务搬到线上, 但那时还没有得到大量应用。而在2005年之后, 伴随着网络的广泛化和大众化, 互联网金融正在慢慢渗入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之中。随着网络购物、支付宝等的盛行给互联网金融创造了巨大发展空间。各大电子商务集团纷纷提出了各种网络交易平台 (如P2P网络借贷平台等) , 依靠企业多年来积累的客户资料迅速进入到金融领域。互联网金融在2013年得到了迅猛地发展, P2P平台、第三方支付平台、众筹平台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13年也被称为“互联网金融元年”。据统计, 85%以上的证券交易量都来自于网上交易, 73%的银行交易都来自于互联网, 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发展趋势。

三、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一) 互联网信用业务

互联网金融的典型形式之一是P2P信贷, 这是一种典型的点对点、直接借贷模式, 它实现了融资方和投资方的跨域交易, 只要出借人、借款人在借贷利率、借贷期限、借贷金额等方面达成一致, 再由P2P信贷公司评估借款人信用状况之后, 即可交易。仅在2012年年末, 全国P2P信贷的交易量就达到了500亿~600亿元人民币, P2P信贷公司的数量也已经达到了300家以上。虽然不断有P2P信贷公司经营不善倒闭或者卷款逃跑的消息传出, 但P2P信贷的交易量仍然一路走高, 截止到2014年12月末, 全国P2P信贷的交易量达到了2500多亿元人民币, 是2013年的2倍, 可见P2P信贷的发展空间极为广阔。

(二) 众筹融资

众筹融资是互联网金融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是一种利用互联网来筹募资金的金融模式。我国的众筹平台分为捐赠众筹、股权众筹、债券众筹、回报众筹四类, 还分为垂直型众筹平台、综合型众筹平台两种形式。众筹融资在我国的发展空间巨大, 据数据表明, 至2014年5月份, 全国共募集到了2053.67万元人民币的众筹平台资金, 其中45.85% (940.67万元人民币) 是由奖励类众筹平台募集而得, 54.15% (1112万元人民币) 是由股权类众筹平台募集而得。众筹融资平台已经成为了初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助力器。

(三) 第三方支付体系

随着电子商务的活跃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 第三方支付体系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交易双方可以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来实现间接汇转, 而不再是过去的直接付转, 这样能够让支付结算更加规范、更加科学。据C N N IC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统计数据表明, 2014年末我国手机支付使用率已经达到了38.9%, 而2013年底仅为25.1%。第三方支付体系做的最成功的当属支付宝, 目前其注册账户已经超过6.5亿。

四、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冲击

(一) 对商业银行吸储能力的影响

基于长尾理论, 商业银行往往都会将将业务重心放在资金力量雄厚的客户身上, 而互联网金融则不然, 它将同质市场粉碎为无数个小市场, 其业务重心在于将广大中小客户的碎片化理财需求充分挖掘出来, 为他们提供个性化、多元化的金融服务。如“余额宝”等“宝宝类”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流动性要优于商业银行, 资金收益也要高于银行存款利率, 这对商业银行吸储能力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的吸储资金要比2012年末低了17.8%, 这些资金多半流入到了互联网金融中。

(二) 对商业银行融资信贷能力的影响

云计算、大数据等互联网应用技术能够让个人投资者、小微企业能够直接利用网络平台来完成借贷, 而无需金融媒介参与, 这样较好地解决了他们“融资贵”、“融资难”的问题。人人贷、阿里小贷等互联网金融贷款公司不受杠杆率和资本充足率的要求, 具有高收益、风险分散、低成本、低门槛等优点, 既吸引了许多的投资者, 也为贷款者解决了资金匮乏、资金周转困难的问题, 这样一来, 就会对商业银行融资信贷能力造成巨大的影响, 会造成商业银行出现利差收入减少、信贷客户流失等问题。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已经让商业银行长期享受低成本吸收资金的优势一去不复返。

五、银行业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措施

(一)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 积极调整经营战略.

传统商业银行模式在互联网时代仍有优势。商业银行资金实力雄厚、认知和诚信度高, 基础设施完善, 物理网点分布广泛, 实体银行可建立看得见摸得着的信任。传统商业银行除提供存贷业务、财富存管业务和为支付结算提供媒介外, 还为社会提供流动性保险, 支持正常经济活动。一些金融业务需要专业人士经验判断, 信息技术无法完全替代。

面对互联网金融公司业务的蓬勃发展, 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密切关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动向, 转变发展观念, 积极调整战略。商业银行利用互联网金融模式, 可以深度整合互联网技术与银行核心业务, 提升客户服务质量, 拓展服务渠道, 提高业务水平, 适应互联网金融模式给传统金融格局带来的冲击, 获得新发展。结合自身比较优势, 在支持、服务实体经济的同时, 为股东创造价值。

(二) 积极建设自有数据平台, 主动涉足电商领域。

从目前来看, 互联网企业、电信运营商、第三方支付平台等都利用商业模式和技术的创新来对商业银行传统业务范围进行蚕食。针对这种情况, 商业银行应该予以重视, 将原来的盈利方式进行转变, 大力发展中间业务, 积极建设自有数据平台, 主动涉足电商领域。银行业应该借助电子商务高效率、大规模、低成本的特点来准确获取广大客户的信息, 无缝对接线下金融服务、线下金融产品与线上网络交易, 拓宽中间收入, 增加客户黏性。

(三) 建立起直销银行

所谓直销银行, 就是指不发放银行卡、不开设实体网点, 利用互联网来完成全部金融服务、金融产品的模式。直销银行能够让客户享受到多样化、更快捷、更优惠的金融产品和服务, 也能够大幅度降低银行的运营成本及人力成本。商业银行应该通过直销银行来增强竞争力, 对现有的金融格局予以巩固, 有效地回应互联网金融的冲击。

(四) 积极试水P2P业务

从目前来看, 已经有多家商业银行直视个人融资和小微融资的需求, 试水P2P网贷平台, 银行进军P2P, 可以互联网化传统的柜台业务, 短期内虽然不会有较大的盈利吗, 但是能够赢得投资者的信任、有利于渠道建设, 对于银行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布局极为重要。而且商业银行试水P2P业务有着巨大的优势, 那就是银行在风险控制上拥有绝对优势, 会得到广大投资者的信任。

(五) 从互联网金融的角度重新审视银行业

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它能够给广大用户提供个性化、快捷化、简便化的金融解决方案。目前银行业虽然在专业服务、线下客户规模、经济调控、社会征信、风险控制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 但是也存在着许多的缺失和弱性。正基于此, 商业银行更加要不断创新、不断改革, 不断提升传统业务的水平, 改进基础性金融服务 (如存贷款流程、支付结算手段、账户管理方式等) , 用优质服务来赢得客户、赢得市场。与此同时, 商业银行还应该提升手机银行、网络银行等支付工具发功能, 利用互联网、移动通讯来开拓电子银行“家族”业务 (如微信银行、i Pad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 , 为广大客户提供优质的远程服务。

六、结语

总之, 互联网金融并不仅仅给银行业带来的是冲击、是挑战, 也有机遇。互联网金融覆盖了传统银行业务的一些盲区, 同时也促使银行业要不断改革创新, 不断去顺应发展的潮流来重新洗牌, 这也是银行业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殷戎.互联网金融模式及对传统银行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23 (02) :112-114.

[2]周慧.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发展策略[J].青海金融.2013, 22 (12) :109-115.

[3]谭天文, 陆楠.互联网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模式的对比分析[J].中国市场.2013, 29 (46) :132-136.

[4]寇冠.互联网金融对银行的启示与建议[J].中国金融电脑.2013, 20 (12) :178-180.

[5]陈明昭.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对商业银行发展的影响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3, 28 (31) :167-170.

[6]罗微.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银行业的影响分析[J].中国商贸.2013, 23 (31) :111-114.

篇6: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关键词】县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

根据银行业务的发展形势看,在互联网形势下的金融业务较受网民的追捧,已形成人们喜爱的银行网络主流服务。商业银行的金融依附与互联网得以快速发展,转变了银行以往的交易方式。在互联网环境下,其金融业务有网上银行支付、手机银行支付、微信支付等,不断更新着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的服务方式,致使县域的商业银行面临着强大的金融挑战。然而,在监管制度与体系不断完善之下,对县域商业银行金融模式的更新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其渠道的发展必须要具有合理性。

一、论述互联网环境下金融模式特点

银行的金融模式在互联网条件下存在便利、低成本、高效率、大信息容量、风险等复杂特点,从服务介质看,由柜台交易转变为互联网式交易。因此,银行客户在进行金融交易过程中有了更高的参与欲,网银、手机银行等交易享有更丰富的渠道和全天候的服务,这体现了便捷的金融特点;银行金融产品从发行到交易都可在互联网上实现,参与交易的双方能够在资金实现期限匹配方面、风险承担方面大大降低成本,也间接节约了管理成本;在对大客户对金融信息搜集与分析中,运用了互联网等先进手段,摆脱了对时间、地域性的限制,大大提升了金融业务的受理率,尽可能满足广大客户需求;互联网在参与金融领域交易时,能够掌握大量的金融信息、客户信息,更为精准的挖掘潜在客户对金融业务的需求;基于互联网的发展速度与阶段,虽然涉猎了金融市场,但其存在来自传统金融交易的多项风险。例如:信用风险、信息风险以及业务风险等,这些风险具有快速传播性、复杂性、不可控性。

二、互联网环境下金融模式对县域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存款业务的挑战

针对当前发展起来的互联网环境下余额宝等第三方平台交易的金融产品,该业务依附于较低的成本、以及看见透明的金融信息,进而将收益提升至较高,挑战了传统的货期存款业务。新生代的互联网环境下金融交易产品,仅在较短时间内拓展为较大规模。鉴于发展的速度以及规模,对县域的商业银行旗下各项存款业务造成了一定的挑战,因此要求其县域的商业银行采取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对策去应对。

2.信贷业务的挑战

在互联网大环境下的金融信贷业务由于自身成本较低、操作流程极为简单、方便操作等优势汇集在一起,从而能够吸引来众多在其它银行不能办理贷款业务的客户,展现了金融业务的方便性。例如:现今流行的个人信贷、以及小型企业等多项贷款业务,由于银行在信贷方面存在一定的风险,其为金融业务的管理在模式上带来了严峻挑战。所以,县域的商业银行还面临着来自信贷业务的挑战与风险。

3.中间业务在收入上的挑战

由于互联网金融模式下的各项业务,对第三方的支付与交易等在中间业务的手续费等收入上带来了挑战。首先第三方的支付与交易存在较低的价格、以及简便的操作等优点,严重打压了比较主流的网银业务;第三方的支付与交易通过互联网平台滋生了许多新鲜的金融业务,给商业银行在支付结算的业务方面带来了挑战与冲击。另外,该第三方的交易平台可以获得对代理基金进行销售的资格,并通过较低价格在县域商业银行市场中展开竞争,打破市场被垄断的局面。

4.维护客户的挑战

互联网环境下办理的金融业务,在一定程度上省去了中间媒介,直接导致银行办理业务的中介功能趋于退化现象,进而体现了银行有关业务的办理职能。由于互联网媒介在商业银行中金融机构中的发展,虽然许多客户对该金融业务具有较强的依赖性,但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其客户与商业银行间的业务往来,这样的发展现状对县域的商业银行在维护客户关系方面带来了困难和挑战。

5.数据信息

第三方的支付渠道在数据信息上属于“防火墙”,能够很好的阻隔各商业银行和产生实际交易间的联系,进而令银行流失了交易的数据,不利于银行对数据信息进行挖掘。针对许多用户而言使用“支付宝”类第三方平台支付其购物有关数据,其商业银行仅能获取至交易的实际金额,这主要是由于“第三方”支付的平台拦截了商户的姓名和购买产品等其他详细性数据信息。因此,在互联网金融挑战下县城商业银行也面临着数据信息的挑战。

三、研究县域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方案

面对当前来自互联网的金融挑战与冲击,其县城级别商业银行要结合自身情况通过以下方案来应对:

1.加强对金融交易风险的预防与控制

通过对县域的商业银行构建金融交易风险的监控系统或平台,进而有针对性精准的分析客户的潜在交易行为,尤其是对网银交易、手机以及其它电子交易实现全面性的监控,若发现潜在交易风险进行及时的阻断以及控制。此外,还需对其系统的软件与硬件进行构建与完善,对交易数据进行备份,以防止系统内的金融业务遭受风险侵袭。通过向客户宣传有关金融业务安全知识,间接提升客户在进行金融交易时对风险进行预防与控制意识。

2.提升产品服务维护客户关系

通过坚持将客户作为服务的中心,以此提升产品服务维护客户的关系,旨意将县域的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模式上进行转变。在强化客户对互联网环境金融产品进行体验同时,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提供较高的服务质量。例如:通过放宽金融产品在理财方面的权限,进而达到小客户对金融产品的需求。此外,还应不断维护小客户,真正的与小客户一起在互联网的金融产品下成长,满足双方的各自对金融产品在服务方面的需求。

3.有力拓展金融的服务

县域的商业银行通过提升在金融服务方面的综合能力,不仅能够应对互联网产生的金融挑战,还能有力拓展其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方面的服务。该银行应该先构建多种金融渠道,增强终端设备的配置性能,进一步完善了网银交易、手机银行等交易的各种新型金融渠道,有利于提升客户对商业银行的依赖性能。此外,还可通过相关机构构建与本商业银行相关的官方网站平台,运用多种渠道对金融产品进行营销,间接拓展开金融的服务层面。然而,互联网在信息搜索、社交、处理金融信息等方面,都能对潜在的目标客户增强营销力度。最终,县域商业银行不断运用传统的自身优势,将金融业务拓展至跨境汇兑的新金融领域中,以此为银行众多客户提供较为便利的跨境金融交易,真正做到了对金融服务的有力拓展。

4.加强同行业或跨行业间的合作

要想在互联网的金融挑战之下能够加强自身发展,县城级别的商业银行首先要加强与同行业的合作,在其中推进“柜面通”的合作新模式,充分运用客户、系统等优势,从而构建出可以共享且联盟的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以此弥补银行在数据领域中的缺陷。此外,还要加强和互联网类型金融的企业间合作,例如:开发“P2P”平台、网络电子小额贷款以及理财类销售产品等,间接提升本银行的业务品质。

四、总结

互联网在商业银行的不断变革与融合,致使现今的县域商业银行面临着极为严峻的考验,县域的商业银行在互联网下实现交易时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需要通过对金融交易存在的风险加强预防与控制,不断拓展金融的服务,进而提升金融产品服务以及维护客户关系。但伴随我国政府不断加强了对小企业、县域商业银行在金融业务在政策方面的支持,同时也给自身带来了不一样的金融挑战。因而,只有利用好县域商业银行自身优势与互联网有机结合拓展金融业务,进而以良好的服务应对其互联网金融所有挑战。

参考文献:

[1]厉还瑾.县域商业银行金融互联网发展研究—中国工商银行江苏分行“互联网+”实践探索[J].金融创新,2015,5(5):49—51.

[2]孙慧卿.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金融视线,2015,5(23):79—81.

[3]周永新.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对策研究[J].金融与财会,2015,8(19):

113—114.

[4]乔 鹏.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的思考[J].互联网金融河北金融,2015,3(3):48—50.

[5]宗 良.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挑战的策略选择[J].银行家论坛国际金融,2014,6(6):9—12.

作者简介

篇7: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1 互联网金融模式

互联网金融与我国传统的银行融资以及资本市场融资有所区别,其是一种新兴的金融体系,其包括网络支付以及线上融资。其中线上融资是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主要通过电商平台以及商务信用为基础,其优势是成本较低、操作简单以及流程方便,服务对象主要是为小微企业以及个人创业者。

是互联网金融的核心,通过信息处理技术满足供需方对信息的需求,这也是互联网金融资源配置以及风险管理的基础,通过云计算、社交网络以及搜索引擎技术,为金融交易提供保障。

2 互联网金融对国有银行带来的挑战和冲击

2.1 边缘化

当前,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对国有银行造成边缘化的危险,我国银行的业务被不断侵占,客户出现大量流失,同时,其中收渠道以及资产业务也不断呈现边缘化。互联网金融拥有完备的平台,能够阻断银行获取客户信息的渠道,致使银行无法根据客户实际需求,进行金融服务的创新。

2.2 优势被侵占

国有银行长期占据金融优势,比如在政策红利、资金成本、信用成本以及作业成本等方面长期占据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强势崛起,其以成本较低的方式获取信息,并且持续扩大影响力,在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等方面慢慢占据优势,如果新金融不断发展,还会取得政策红利以及资金成本的优势,导致国有银行的优势被逐渐蚕食。

3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相关措施

3.1 线上融资

线上融资的重要核心是信用评级以及风险控制,其特点是融资成本低、模式多样化以及成长性高。线上融资的基础是电商平台,由微型企业或者个人创业者所组成。国有银行在面对新金融的挤压和挑战时,首先要搭建属于自身的电商平台。同时,银行也要对金融竞争有客观以及清晰的认识,充分认识到信息才是发展的基础,想要低成本、大规模、高效率的收集信息,平台是最便利以及最有效的方式,通过电商平台分析客户的实际需求和信息,对金融服务和金融产品进行不断创新、改革,完成线上以及线下交易的对接。2003年,交通银行出台的交博汇,能够提供理财、融资、公共缴费、企业收款以及行业资讯等服务。随后,我国其他银行也相继推出了相关服务,电商平台的优势在于安全可靠、费用优惠,同时还可以为客户提供相应的线上服务。

3.2 综合平台

综合平台是市场认可度以及社会公认的金融品牌,其与电商平台和网上银行有所不同,其不仅具有融资功能,同时还可以实现电商价值链,将银行资金优势作为基础,促进银行稳定的发展。通过网上商城和线上金融相结合的形式,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例如小微企业融资以及网络供应金融体系等。想要搭建综合平台,银行要通过第三方身份融入金融服务,进而解决在发展中,银行的目标定位、获利渠道以及发展前景的问题。综合平台的目标是交易中,拓展线下金融服务,在平台上产生信贷、流转资金以及进行交易,实现银行新的收益点,如果平台实现融资功能,产生于平台的交易都还能够视为贷款,息差则是银行的新获利方式,也能够解决平台的资金问题。

3.3 认清自身劣势和优势

国有银行想要在互联网金融获得发展,一定要认清自身的劣势和优势,并且找准发展方向。国有银行的优势是社会认可度高、资金实力雄厚、政策资源丰富,同时,在结算、信贷以及咨询等领域具有一定优势,IT框架成熟、拥有庞大的客户群。互联网金融在资金划拨和计算清算等方面需要银行的帮助,因此,信用中介以及结算终端还是属于国有银行。而国有银行的劣势则是缺乏对数据的处理能力、整合能力、分析能力。银行在向互联网金融转型中,还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第一,是发展B2B以及B2C平台,还是发展金融末端服务;第二,是优先消费者还是服务商家;第三,是开展电商竞争还是线上竞争;第四,自身优势是持卡客户群庞大还是网点资源完整。

3.4 找准发展方向

首先,银行要完善风险控制体系,尤其是线下化、全网化以及一体化的信用评价体系,使电子商务和金融信用可以相互补充,进而实现线上和线下对违约信息的揭露,同时,银行还要创新风险管控的思路和模式,对风险进行集合以及分层管理;其次,银行要增强信息处理以及分析能力、挖掘客户相关信息、拓展信息获取渠道,将银行打造成财务功能齐全的金融服务体系。

4 结语

当前,虽然互联网金融的持续发展对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但是其中也蕴含了发展的机遇。因此,国有银行一定要认清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新趋势,结合自身的优势,找准银行发展的方向和空间。

参考文献

[1]梁璋,沈凡.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新金融,2013(7).

篇8: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这篇题为“支付宝,请扛住!”的来往文章,是针对四大行“限额令”的回应——下调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随着3月22日中国建设银行完成此举,中、农、工、建四个国字头大银行,再次统一了队形。

四大行限额令的实行,源于阿里这条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鲶鱼”,搅乱了原有格局。一方面,支付宝改变了既定的银行规则,利益分配格局被打破,让普通用户得以分享实惠。更重要的是,支付宝让用户对服务的期望值普遍上升。用户变得越来越挑剔,对一直墨守成规的银行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马云这句话说的非常到位。抛开此次限额令不谈,无论格局如何变化,利益如何分配,用户都应该是最终的归宿。

从“山顶”到“山谷”

“纵观整个商业发展的历史,银行一直都是山顶上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马丁·迈耶在《大银行家》一书的开篇简介中如是写道。

在互联网风靡之前,或者说在互联网深入人心并深刻改变商业社会之前,银行总是高高在上且不接受任何挑战。当然,也没有谁可以去挑战这一“经济制高点”。

而在今天,互联网所带来的颠覆和创新基因,对于任何一个传统行业来说,都充满了“挑衅和不适”。消费者正在享受着互联网和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他们同样也会期望能够在银行得到独特的数字化体验。

“中国银行业正在面临一把双刃剑。”埃森哲大中华区银行业总经理陈文辉认为,一方面是银行贷款和存款的自然增长放慢,更重要的是,跨行业的数字产业竞争者引进了替代金融业务,使客户可以更轻松地向更高回报、更低成本的投资产品转移。

的确,从余额宝到微信红包,最近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银行不得已去应对那些从未遇到过的挑战。比如说,正式上线不到一年的余额宝已经吸引了超过8100万用户,普通民众能够自由、平等地参与到金融体系中,并且能够得到理财所带来的财富增值和心理满足感。这一用户数是银行们需要用数十年才能达到的量级,而这种普惠式的金融服务,更是银行们无法满足的。

面对互联网金融的疯狂进攻,银行不仅应该加大自己的互联网业务以及体验,更应该把自己线下的网点优势发挥出来,去接触客户、去了解客户,寻求给客户更好、更有价值的服务,这才是对抗互联网金融方便快捷的不二法门。

与全球领先银行相比,中国银行的网点密度实在是太低。网点密度是指每10万使用银行业务人口占有的网点数,密度越大则说明客户可以以银行面对面交流其需求的场地越多。来自埃森哲的研究报告指出,在中国,每10万名客户(使用银行业务的人口)仅有12.1个网点,相比之下,西班牙有91个、美国40个、澳大利亚32个……随着城市规模的变化,这一数字也会有所不同。比如说,在一线城市中,富国银行和澳洲联邦银行客户与银行职员面对面交流的场地是中国银行业的1.5~1.9倍,而这一比值在二线城市则会增至3.7倍。这意味着,中国银行较少通过与客户对话来了解其需求,缺乏足够的客户认知。

网点密度是一方面,网点定位则是另外一个关键所在。中国银行的实体网点往往千篇一律,从网点定位到职员构成,甚至是装修设计,都毫无区别。而且,中国银行也较少利用在线/移动渠道吸引客户,网点与数字化渠道之间的整合力度太小,各银行网站原本可作为更多产品的销售平台,却对互联网用户吸引力不够。“两张皮”就会导致银行通过新产品满足客户需求的机会较少,通过改善客户体验提升满意度的机会也较少。

早在1996年,时任花旗银行主席的约翰·瑞德(John Reed)就说过:“这个产业在电子化以后,开始具有明显的规模效应……,电子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概念。”虽然比国外晚了些,但这种改变终究还是来了——这种从山顶到山谷的刺激,谁能适应,谁就能掌控未来。

从“交易”到“服务”

“总而言之,现有的银行网点模式无助于实现增长。”陈文辉解释到,中国没有足够的人均网点数向客户销售新产品和服务,银行就必须在创新销售手段上加大投入,否则将影响到交叉销售、利润、客户忠诚度,最终影响到银行本身的盈利增长。

这意味着,在扩展网点的同时,银行网点必须从传统的“交易”导向型,转变为“服务”导向型——网点将不再被单纯的定义为盈利机构,更应该是客户体验和用户需求收集反馈的“商店”。

事实上,一些国际领先的银行正通过网点差异化、调整和转型,实现不断的优化。就像曼哈顿的四家苹果店各成一派一样,银行网点也要更个性、更聚焦。目前已有的“艺术”网点、“咖啡厅”网点、“概念式商店”网点、“应用商店”网点、“未来”网点、店内网点、面向年轻人的网点,都是领先者的实践。

新的服务型网点,将更具目标性:可以使面向客户的职员通过结构化分析,了解客户的目的、想法与需求;可以使客户能够体验、学习并尝试使用数字化银行;可以引进新的网点绩效考核机制,摒弃对网点自身盈利性的纠结,使网点趋向于提供高水平的客户体验,并为客户关系增添价值。

这就需要有效理解客户需求,并通过丰富的数字化工具赢得客户。陈文辉强调说,“在扩张网点时,关键在于融合数字化方式。”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移动、云计算、大数据、社交、物联网,等数字技术,都将成为中国银行业转型的关键推动力。

从领先银行的实践来看,网点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网点的核心组件——环境要素、流程要素、人员要素、技术要素——保持一致性并在整体转型思路的指导下,分阶段逐步展开。首先,在深度诊断的基础上,构建针对客户需求的、多类型的差异化网点,加强以销售为导向的布局;其次,采用规范、全面的一体化管理流程,自始至终带给客户一致性的客户体验;再次,利用创新的技术和工具提供真正高效便捷的网点服务;最后,在客户服务和销售的管理体系下,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推动网点整体业绩提升。

篇9:银行是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的火爆场面的?

1 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述

互联网金融模式是一种新型的金融体系, 和中国传统的银行金融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互联网金融主要包含了网络支付, 线上融资这两种新的特征[1]。线上融资在商业银行发展过程中, 属于一种新的融资方式, 它需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和电子商务信用作为基础和根本, 整个线上融资是比较方便快捷的, 所投入的建设成本也比较低, 相应的, 金融服务也是操作简单, 服务流程也比较简化。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 主要的服务对象就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或者个体创业者, 在互联网金融发展过程中, 需要借助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 满足客户的各项需求。在互联网金融发展的过程中, 客户对相关信息的需求量是整个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核心, 这也是互联网金融模式在资源配置方面和风险管理方面所要考虑的重点。在实际的运行发展过程中, 需要借助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技术, 像云计算、各种社交网络、搜索引擎技术等, 都可以为互联网金融交易提供一定的技术保障, 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

2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带来的冲击

2.1 客户流失严重, 金融服务改革艰难

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 给传统的商业银行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流失比较严重, 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收益渠道都被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所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具有十分强大的信息平台, 很多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都被垄断, 再凭借着各种信息处理技术, 将传统商业银行的客户信息来源阻断, 这样一来, 商业银行就很难及时获取客户的信息资料, 也不能准确地掌握客户的实际需求, 也不能及时地根据客户的需求而转变银行的发展策略, 对相应的制度和服务措施进行改革和创新, 从而阻碍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2.2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优势被削弱

国有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发展过程中, 一直都具备着资金优势、作业优势、信用成本优势、政策红利优势。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快速发展起来, 互联网金融模式借助互联网平台, 获取客户的信息几乎是零成本, 在信用成本和作业成本等方面可以集中优势资源进行补充, 不断扩大互联网金融的社会影响力, 一旦取得金融牌照, 那么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所具备的资金成本优势、政策红利优势也将被取代[2]。这样一来, 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优势正在被取代, 不利于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 国有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措施

3.1 借助互联网平台, 增加国有商业银行获取信息的渠道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运行中, 互联网金融所采取的线上融资, 主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 不仅融资成本低、融资模式多样化, 而且互联网金融的线上融资的成长性很强[3]。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 可以和互联网金融模式运行一样, 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 这样不仅能有效地降低国有商业银行的成本投入, 还可以高效率、大范围地获取客户的信息资源, 抓住客户的信息来源, 国有商业银行才能获取相应的市场竞争优势。商业银行借助电子商务平台, 可以及时地对客户的实际需求进行各方面的信息分析, 还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改变商业银行的金融服务, 创新出新的金融产品, 满足客户的实际需求, 真正实现线上交易与线下金融的完美融合。同时, 商业银行也可以建立相应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为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扩展出线上融资这一渠道。商业银行可以以第三方的身份, 参与各种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工作, 并在电子商务平台中加入相应的金融服务项目,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3.2 借助互联网平台, 建立国有商业银行的综合服务平台

建立综合性服务平台, 可以增强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认可度,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社会影响力。综合性服务平台既具备融资功能, 又可以形成一个电子商务价值链, 在这个综合服务平台建立的过程中, 是需要借助国有商业银行的资金优势才能建立起来的, 可以有效地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所建立的综合性服务平台, 是将网上商城、线上融资等形式结合起来[4], 可以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 为客户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在综合性服务平台构建过程中, 国有商业银行需要以第三方的身份参与到金融服务体系中, 准确地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进行定位, 不断扩大商业银行的盈利渠道, 在线上交易的过程中, 也可以为客户提供线下金融服务, 可以在这个综合性的服务平台中, 实现信贷、资金流转等业务, 扩大商业银行的效益点。

3.3 借助互联网平台, 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在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过程中, 国有商业银行要正确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优势, 其中, 互联网金融的信用中介、终端结算都是需要以银行为基础的, 要充分发挥出政策资源优势、资金实力优势、金融结算、信贷等方面的优势;与此同时, 也要意识到商业银行在信息数据获取和数据整合、数据分析等方面存在的缺陷, 要正确地看待商业银行发展的优缺点, 这样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 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策略, 不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风险控制机制, 还要不断完善国有商业银行的线上信用评价制度, 逐渐实现线上信用评价与线下信用评价的完美对接, 并及时地将违约信息同步揭露。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 需要不断创新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方法, 对各种隐性风险进行集中分层管理, 提高国有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 互联网金融模式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但是同样也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在这种新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下, 国有商业银行想要获得长足的发展, 就需要认清互联网金融模式发展的基本概况, 了解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未来发展趋势, 在实际的金融发展过程中, 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 为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找准时机,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现代科学信息技术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现代科学信息技术推动着金融模式的信息化发展。随之出现了互联网金融模式, 这是一种新型的互联网金融模式, 不仅快捷便利, 而且发展速度也十分迅速, 对传统的金融模式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在这种背景下, 国有商业银行要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所来的机遇和挑战, 才能确保国有商业银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受影响,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进一步发展。该文主要针对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下对国有商业银行的发展产生的冲击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帮助国有商业银行化解危机, 推动国有商业银行的稳速发展。

关键词:国有商业银行,互联网金融模式,挑战,措施

参考文献

[1]李雯雯.互联网金融时代, 商业银行如何发展?[J].特区经济, 2014 (3) :142-144.

[2]王辉.农村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挑战[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2) :116.

[3]赵骞.不断前进才能永不言败——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应对互联网金融模式带来的挑战[J].财经界:学术版, 2014 (11) :15.

上一篇:卫生院行风建设实施制度下一篇:初中物理学期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