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2024-05-12

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精选6篇)

篇1: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调查分析

物管2班 Js1109225 阮芳芳

这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大学生的我们而言,只有亲身体验社会实践,才能让自己对社会有进一步的了解。在社会实践中扩展自身的知识面,扩大与社会的接触面,锻炼和提高自己的才能,培养自身的韧性,并且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范围不断扩大,被征地农民也在不断的增加,被征地农民是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值得我们社会关注的一个群体,如何帮助他们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是我们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要引起我们社会的广泛重视。所以我开始了以研究“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假期实践活动。

为了使社会对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更加了解,为了唤起社会对失地农民的关注,从而使失地农民的生活质量有所提高,使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得到解决,我来到了我的故乡建湖县近湖镇的乡村对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调查。经过询问多名失地农民,我了解到,他们的土地是由于县政府修路而被迫无奈被征用,而对于许多被征地的农民,他们都有一种极大的被剥夺感,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被剥夺,不仅他们的生活来源从此消失,而且他们仅有的精神寄托也没有了,所以经过我的了解,大多数农民对于被征地还是有一定的反感。并且从我询问的对象上可以看出大多数被征地农民都年事已高,年龄段分为45-60岁与60岁以上。45-60岁的农民对被征地的感受是十分不愿被征地,这主要是由于他们已多年从事耕地,被征地后无法适应角色的变化,无法进入新的生活状态,所以失去土地后,50%以上的人都无法找到新工作,此外由于社会上物价在不断上涨,不仅他们原来的生活来源消失,更是他们的生活支出增加,他们的生活负担也在加重,因此他们十分不愿意被征地。而年龄大于60岁的农民,他们对于被征地的感受并不是十分抗拒的,他们认为得到了征地补偿,日子反而好过些,所以对工作的渴望不强,他们比较安于现状。而对于这一系列现象,我也向当地的村委会进行理解与询问解决方法,村委会有关人员向我解释了这一现状出现的原因,大多数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被剥夺后有一种不满,并且在征地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由此引发的矛盾也十分集中和突出。此外,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有许多尚属有效的划地安置、就业安置等安置方法,但现行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并且受我国人均耕地面积锐减,用工制度改革等因素,原本的安置方法已不适用,所以使大多数农民成为务农无地,就业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人员”,他们失去了土地所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生活来源,却又享受不到政府和社会提供的制度性的就业扶持和社会保障,不少人依靠着有限的征地补偿维持生活,结果坐吃山空,当前的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所以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政府提供对失地农民的技术培训制度来使农民老有所养迫在眉睫。带着村委会有关人员对失地农民生存状态的解释,我又来到了几户失地农民的家中,见到他们的生活与之前询问的失地农民生活有明显的差别,他们的生活富足并且快乐,之后我了解到,虽然他们的土地被政府征用,但是他们并没有靠着征地补偿坐吃山空,有些农民开始从事养猪,养鸡等养殖业来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富足,我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一种不安于现状,勇于拼搏奋斗的上进精神。所以我明白了失地农民生存现状的解决不仅需要政府建立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和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来使失地农民老有所养,而且更需要农民自身的一种上进拼搏的奋斗精神和追求

幸福生活的不懈动力。这样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不再会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而是使失地农民仅仅是换了一种生活方式从而走向了小康生活。

经过这几天在农村的走访调查中,我发现失地农民的生存状态的确很令人担忧,但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引起社会对失地农民这一群体的同情,而更多的是希望政府以及村委会能够更早的制定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通过我这几天的观察与向村委会有关人员的咨询,我认为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问题,一是需要继续完善失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失去土地后依然能够毫无影响地生活下去;二是鼓励失地农民进行生产性就业,例如养殖业等,这样不仅可以缓解农民自身的生活压力,还为本地创造新的财富来源;三是消除就业障碍,支持失地农民的就业和再就业,其中较为重要的是把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就业体系,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最后一点尤为重要,就是转变失地农民的深深植根于他们大脑的“恋土情节”思想,让农民不能依靠征地补偿坐吃山空,而应积极投入新的生产活动中去,从而让失地农民能够更快地走向小康生活。

这几天实践活动让我明白了许多,也让我成长了许多。这样挨家挨户地调查询问虽然辛苦,但在这其中我也学到了很多,在我询问那些失地农民时,他们都是以热忱的笑容来面对我的询问,我们彼此坦诚相待,让我感觉到农民身上的那些真诚,他们向我吐露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让我明白了失地农民那些不为人知的生存状态以及他们面临的种种困难。看着他们脸上一道道干涸的皱纹,我的内心涌起一股心酸,在城镇化进程中,这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黝黑的脸上浮现的是欣然的笑容还是挂在眼角的泪花,这些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与此同时,这几天的实践活动,我深深地明白了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不仅仅是学校的一份子,更是社会中的一份子。在三年后我们要步入社会,所以如今的我们更应该要学会关注社会,更多地融入社会,要与社会交流,并且将我们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这样不仅仅能够为社会做贡献,也使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有用武之地。

参考文献:《建湖县近湖镇城市建设征地拆迁安置相关政策汇编》

篇2: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摘 要:随着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这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为安徽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由于诸多现实问题,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十分令人担忧,安徽省农民工的薪资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和谐问题,关系着安徽省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为此,提出了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工的生存发展能力、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政策等相应解决办法,希望能够改善安徽省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关键词:安徽省;农民工;生产问题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10-0109-02

随着安徽省城镇化的发展,农民工这个庞大而又特殊的群体成为其建设的主力军,为安徽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由于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劳资矛盾调解机制失灵等原因,许多农民工处于难以“市民化”又被“边缘化”的两难困境中,遭遇到一系列难以化解的生活困境、矛盾与冲突,这严重影响安徽省的发展,是一个重大而又现实的问题。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有限、住房简陋、生活质量低、日常家庭婚姻生活不和谐、人际交往和休闲方式单一是往往是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真实的生活写照。对于农民工来说,工资待遇、安全健康和租住房屋等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和安全需求。关注安徽省农民工的薪资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和谐问题,关系着安徽省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因此,关注民工生态,解决民工所遇到的问题,关注民工生态至关重要。安徽省农民工的生存现状

1.1 劳动时间长,强度大,工资低

安徽省农民工群体主要分布在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交通运输业等重点行业,这些行业对安徽省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农民工主要从事的则是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工作,劳动强度相对来说是很大的。大部分的农民工劳动时间很长,远超出法定的8小时时限,且多数都是没有固定休息时间的,工作就有工资,不工作就没有工资,根本无法保证每周至少一天带薪休假。而尽管如此,农民工的工资还是得不到保障,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属于低收入群体。

1.2 生活条件差,生活环境恶劣

安徽省农民工主要住在出租房、宿舍、工棚等环境比较差的地方,很少有自己能买房的。大多数的农民工都是居住在宿舍或是工棚里,主要是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工地宿舍、工棚一般都是临时搭建的简易房,生活条件差,冬冷夏热,且多数是群居生活,农民工每天早出晚归,劳累一天,晚上也无法保证得到舒适的休息。而就算租房居住的,为了节省,多数也都是租住简陋便宜的房子,条件根本无法满足生活所需。农民工的生活居住环境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1.3 维权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

近年来,安徽省农民工权益受到侵犯和损害是经常发生的事情。多数农民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大多数农民工都没有与用工单位签订劳务合同,而且经常性被拖欠工资,有的工伤也无法得到合理赔偿等等。在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遭到侵害时,多数会选择私了,很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也很少像政府相关部门求助,维权意识淡薄。

1.4 家庭生活状况不稳定,子女的教育情况不太乐观

农民工进城务工后的家庭生活状况不稳定,并且子女的教育情况不太乐观。对于大多数进城务工人员来说,“人在城市,家在农村”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对于已婚务工人员来说,他们经常和自己的配偶分居两地,并且没有时间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他们与自己的配偶会经常发生家庭矛盾。再加上已婚务工人员的子女大多数正处于儿童阶段,他们的教育和心理健康问题都值得社会关注。而对于未婚务工人员来说,他们没有时间考虑结婚或者生育子女的问题,这对他们的生存状态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很容易让他们没有归属感,没有方向感。

1.5 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融入状况差

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城镇化程度不断提高,从总体程度上来说,城镇人口的数量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的数量。而农民工群体呢,在社会身份上十分特殊,他们属于农民,但是却在城市做着“非农”产业的工作。进城务工人员在城市的经济发展、劳动力市场和各项建设方面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城市市民的歧视,自身接受教育水平的局限性等等,他们很难融入到城市这个大群体中来。在城镇化过程中,外来人员融入是一个十分尴尬的状况。

1.6 生活方式与人际交往单一

大多数的农民工都处于忙碌、疲劳的状态,他们的生活单调而反复,除去工作与休息,几乎没有其他业余生活和休闲娱乐活动,生活方式极其单一,乏味。并且他们的人际交往也多限于农民工之间,几乎没有超出这一群体,社会关系相对来说也比较单一。没有休闲娱乐的生活,不能劳逸结合的工作,狭窄的人际交友圈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农民工的身心健康发展。安徽省农民工出现问题的原因综述

对农民工来说,工资待遇、安全健康和租住房屋等是维持正常生活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和安全需求。农民工群体是安徽省经济建设的中坚力量,政府与社会必须要给予高度的重视。关注安徽省农民工的薪资问题、住房问题、子女教育问题、家庭和谐问题,关系着安徽省经济建设与和谐发展。那安徽省农民工生存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多问题呢?这是由诸多原因造成的。

首先,农民工群体是一个数量很庞大的群体,且普遍具有学历低,缺乏知识与技术的特点,若要培养他们,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政府和用人单位都不想也不愿意承担管理农民工群体的责任,导致农民工群体长久的无序混乱发展。其次,政府职能转换不到位,政府要做的是维护农民工利益不受侵害,在农民工需要的时候,给以帮助,但事实是政府缺乏对农民工的管理,或者说更看重农民工的义务,而忽视农民工的权益,农民进城务工本就伴随着很多问题,家庭和谐问题、子女教育问题、住房问题等,政府有能力调解和解决的问题却没有落实政策,政府能够协调的相关资源也没能及时协调,这是管理上的疏忽。最后,劳资矛盾调解机制失灵,农民工保障制度不健全。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农民工与用人单位的这种劳资矛盾问题急需解决。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贯彻落实每一步,才能切实保护农民工的集体利益。

对策与建议

3.1 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

农民工没有像城市居民那样享受养老失业工伤医疗保险以及最低生活保障等权利,特别是对于从事高危行业的农民工来说,没有医疗保险和劳动合法保护的话,一旦出现重大工伤和疾病,特别容易陷入贫困状态。因此,政府应建立健全农民工保障机制。首先要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政府应帮助农民工建立农民工工会,使农民工成为一个有组织的队伍,当农民工的权益受损时,让他们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追诉。其次,完善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系,政府应切实保护农民工失业、工伤、医疗保险的权利,农民工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政府就可以根据这种特殊针对性的制定适用农民工的社会保障体制,通过分层分类原则保证每一位农民工都能享受到他们的权益。

3.2 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农民工本身具有很大的复杂和流动性,数以万计的农民工进城给管理带来了很多的问题,事实证明,单靠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的管理,是很难起到预期效果的,有时,往往会适得其反。因此,要提高农民工的政治地位,增强农民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通过农民工的这种自我管理――企业管理――政府管理三者相互协调机制来改善农民工现状。

3.3 完善教育培训机制,提高农民工的生存发展能力

政府应从财政上为农民工创造各种职业培训机会,用人单位也应鼓励和支持农民参加这种职业培训,给予农民工相应补贴,提高农民工的生存技能与发展能力。同时,政府应做好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工作,地方政府要承担起农民工子女的教育管理责任,尽可能的维护农民工子女在教育资源上的平等待遇,给予接收农民工子女的学校相应补助,并严格限制公办学校向农民工子女收取高额借读费等一系列收费不合理的措施,保证农民工子女的教育。

3.4 政府应支持和鼓励农民工返乡就业政策

政府应加大对农民工的返乡就业的政策支持,引导农民工为他们自己家乡的建设作出贡献。许多城市都有户口门槛,农民工要想留在城市扎根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多数外出务工农民工迟早要回到家乡,在外久的农民工,在经济上有一定的积累,自身也往往有了一技之长,因此,回乡发展能够带来一定的经济效应。因此,政府应积极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的二次创业,以“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为宗旨,为农民工返乡就业发展制定优惠政策,促使农民工为家乡发展建设、推进农村城镇化做出贡献。

3.5 建立农民工娱乐型组织

农民工娱乐型组织主要为丰富农民工的娱乐生活,满足农民工的精神需求,使农民工在劳累繁重的工作之余,保持身心健康。受农民工工作性质的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和人际交往往往都是单一的,如何丰富他们的业余生活,让他们享受丰富多彩的休闲娱乐生活,让他们工作充满动力,生活充满激情,也是农民工能否真正融入社会的关键。农民工娱乐型组织通过举办晚会、集会、表演等不同的娱乐交流活动,来满足农民工的娱乐交流需求,使农民工的工作生活能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建立农民工娱乐型组织,需要农民工的积极配合,政府和企业的全力支持。

对于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政府与社会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和关注。在解决安徽省农民工问题时必须更新思路,制定好政策,贯彻落实每一点,切实维护好农民工的利益,改善安徽省农民工的生存现状。安徽省农民工的生存状况关系安徽省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关系着安徽省和谐建设发展,在工业化、城市化的大背景下,一定要妥善解决农民工问题。

参考文献

篇3:浙江民企农民工生存状态调查

时间选择《劳动合同法》实施一年后, 样本选择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和地域文化差异度较高的温州、宁波、金华、舟山四个地区, 采用问卷调查为主访谈为辅的方式, 有效回收781份问卷, 个案访谈56个, 并采访了12位企业管理人员和60多位普通市民, 保证了调研资料的代表性和科学性。

2 浙江民企农民工概况

2.1 年龄和学历结构

被调查者中, 男性占67%, 女性占30.6%。他们的年龄主要分布在19~40岁之间, 19~30岁和31~40岁分别占比42.8%和31.1%, 7成以上为青壮年劳动力。

调查显示, 相对于城市工人, 民企农民工的学历整体水平较低。小学 (及以下) 学历和初中学历分别占比30.3%和46.2%, 高中和大专 (或以上) 学历分别占比16.1%和6.1%。访谈中被问起对未来的打算时, 多数农民工表示无奈:继续干, 能干多久是多久。问卷数据反映, 浙江民企的农民工以从事技能要求低或重体力的工作为主, 从事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的分别占32.7%和30.1%。一边是薪金低或劳动强度大但从业人员密集, 一边是高薪金要求有技术专长但找不到从业人员, 这种低薪找不到工作高薪无法刺激其从业的现状, 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了民工潮与民工荒并存的矛盾现象。

2.2 与城市的融合程度

被调查者的家庭有1~2人来浙务工的占调查总数的62%, 有3~4人的占29.3%, 4人以上的相对较少。可见, 不少农民工已把整个家庭迁移到了浙江, 但由于种种原因, 他们无法真正融入城市社会而成为边缘群体, 与城市的融合度不高。以下几个方面作为解析。

2.2.1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调查显示, 子女教育问题最让他们为难, 随父母到务工地就读需缴纳一定金额的借读费, 还得考虑学业的连续性;在老家就读做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长期缺位对孩子成长不利。几位农民工父母的采访节选如下:

陈某, 男, 安徽, 33岁。

“我小孩在民工子弟小学读一年级, 今年暑假, 学校说小孩可以放在学校读兴趣班, 我想很好啊, 老婆也好出来做点活, 但要交600块钱, 一共8个星期, 只管中饭, 太贵了。现在老婆只能在家看孩子。”

李某, 男, 河南, 38岁。

“正在为小孩读初中着急啊, 小孩到市区好点的初中要交7000块借读费, 那个初中还不太愿意收民工子弟学校的学生。”

徐某, 女, 江西, 27岁。

“小孩在老家, 爷爷奶奶带着。这边教育好, 但幼儿园费用很高的, 过几年攒够了钱, 一定把小孩接过来。”

几位被访者均表示子女教育非常重要, 然而, 访谈和问卷数据分析发现, 农民工群体对子女教育满意度甚低。在有子女的受访对象中只有26.4%的人对子女教育比较满意, 46.8%的人选择了不满意或不够满意, 主要原因:

一是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幼儿园费用负担过重。公立幼儿园和少量的私立高端幼儿园服务质量好但收费高数量少, 小型私人幼儿园虽然收费低, 但管理质量无法让人放心。部分父母只能为此放弃工作机会, 选择在家带孩子。

二是各种名目的借读费、赞助费阻挡了农民工子女享受公办学校优质教育资源, 义务教育两免一补政策许多农民工子弟暂时无法享受。

三是农民工子弟学校地位尴尬。农民工子弟学校多数为私人筹建管理, 财政少量支持。学校财力一般只能勉强维持运转, 无力改善学校的软硬件设施, 和公立学校差距越拉越大。

2.2.2 社会保障问题。

新《劳动合同法》强调了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保险福利与安全保障, 但调查发现, 民企中的农民工在此方面的现状不乐观。参保率普遍较低, 保险险种覆盖不全面, 参保农民工大多数只参加五项社会保险中的一项。调查统计结果, 54.8%被调查者无任何保险, 参加全部社会保险仅占18.3%。在对企业的安全卫生保障的满意度调查中, 36.7%认为较好, 38.7%认为一般, 24.6%认为不够好, 其满意度略高于社会保险。

2.2.3 与市民的关系。

作为“新兴市民”的农民工, 他们在“原住民”心中的角色是复杂的。大多数市民对于千里迢迢来浙打工的农民工们充满了同情、关怀和感激, 但也有不少市民抱怨, 由于农民工的存在, 他们的生活质量受到影响, 安全感略有缺失。而农民工也有他们的想法:“城里人看不起咱”, 这是调研中听到的较多的一句话。农民工无比羡慕真正市民们的生活, 他们渴望真实地融入所在城市, 但被城市边缘化的现实又让他们对身边的“原住民”心存戒备, 仅35.8%的受调查者认为市民“比较友好”, 与市民的和谐程度比较低。

2.2.4 与雇主的关系。

笔者与十多位来自化纤、汽配、物流、皮鞋和零部件制造等行业的民营企业主进行过面对面的交流。受金融危机影响, 众多民企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击, 大批民企不得不通过减少产量、缩减用工成本等措施来避规风险, 而这都直接导致农民工薪金水平增长的停滞, 有的甚至失业。对于《劳动合同法》的实施, 企业主认为法律对保障农民工权益的作用是比较大的, 但企业的生产成本也大幅度的提高了, 直接影响企业的效益, 一些民企在压力面前选择牺牲民工的利益来保障企业的效益, 农民工和企业主的冲突自然也就发生了。据统计, 拖欠工资、工作强度大或环境恶劣、社会保障严重缺乏是发生冲突的三大主要原因。

雇主与农民工, 作为利益直接冲突的双方, 农民工往往最终以自我利益的牺牲为代价平息冲突。调研组在宁波曾了解到受雇于一家罐头厂的一位十四五岁初中生模样的女孩, 她说像她这样趁暑假从外地 (多为安徽, 江西, 山东等省份) 来浙江打工的学生不少, 她在厂里一天工作15个小时左右, 按时计酬, 多劳多得。女孩因为受不了超负荷的工作不想干了, 结果女孩不仅拿不到工资, 还要罚350元的违约金, 雇主说“合同”上写明的。

调研过程中我们欣喜的发现, 与父辈们不同, “80后农民工”更善于处理与雇主的关系。他们看重发展机会, 敢于表达真实感受。交流发现, 他们中少部分人表示有本钱了准备回乡办企业, 大部分人不愿意走父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老路, 他们比父辈更希望能在城市立足, 受人尊重, 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城市为坐标, 极力摆脱“农民工”的痕迹, 不再以“过客”的眼神看待城市, 希望从“打工仔”转变为“创业者”。

2.3 维权意识

总的看, 民企农民工自身维权意识有所提高, 但不够健全的制度因素, 依然使他们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 难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

当问及对新《劳动合同法》的了解情况, 大多数的被调查者表示不太了解, 很好的利用这部新改善的法律的更是少之甚少。没听说过和不太了解的占57.2%, 一般了解的占30.9%, 比较了解的占11.9%。66.4%被访者所在的企业没有成立工会, 相当数量的被调查者不知道工会是什么。

在劳动合同签订方面, 在被调查者中只有38.1%的农民工与企业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 在这38.1%的人中, 46.8%的人认真看过合同的相关条目, 18.7%的人没看合同就签名按手印。不少农民工表示, 其实他们并不清楚正式合同是什么样的。

在合同期限方面, 40.5%的人签订了1~5年的合同, 31.2%的人签订了3个月至1年的合同, 12.7%的人签订了无固定期限合同, 签订10年以上或3个月以下合同的农民工占15.6%。

在调研中, 我们还发现在新的劳动合同法情形下的一个新现象, 很多企业尽可能多雇佣劳务派遣工、期限不足一年的临时工, 或和员工签订工资福利一定终生的长期合同, 目的在于规避法规的一些限制, 最大限度的减少劳动力成本。

当问及遇到不公平待遇时怎么办, 33.3%的受调查者选择会向老板反应, 25.5%选择打官司, 19.6%选择寻求工会帮助或上访, 其他21.6%的人选择忍忍算了。

当问及对新《劳动合同法》实施的感受时, 大多数人对其信心不足, 认为要达到预期的效果, 还需很多的努力。

2.4 生活水平

调查显示, 民企农民工的月工资在800~2000元范围的为多, 有19.3%的人表示通过兼职或特殊补贴能得到年1000~2000元的额外收入, 其它大部分人仅有基本工资一项收入。综合考虑四地区的物价水平, 收入相对偏低。

对民企农民工支出情况进行了统计, 平均每户每月支出500元以下、500~1000元、1000~1500元、1500~2000元、2000元以上分别占30.6%、29.3%、21.6%、10%、5.5%。除了房租和基本生活费, 一般严格控制额外花费, 物质生活水平普遍较低。问及他们心目中的理想工资, 多数人认为在1500~2500元之间, 比目前实际收入高出300~500元, 与全省居民可支配收入大致相当。

2.5 综合生活满意度

在最后的“综合生活满意度”调查中, 2.9%表示很满意, 33.2%表示基本满意, 35.4%表示一般, 不够满意的有25.1%。选择不够满意的有50%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主要原因是收入太低或不稳定、劳动强度大、工作生活条件差、生活枯燥、简单劳动学不到技术。

3 结论与建议

综合分析得到:民企农民工生存状况有所改观, 但不容乐观。农民工已经成为城市建设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 但一直作为边缘化的特殊群体工作和生活着, 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充分而有效的保障, 缺乏归属感, 综合生活满意度不高。笔者认为, 树立共谋发展、共享成果, 和谐共处的观念, 改善政府管理理念和提高农民工素质是改变现状的前提条件。

3.1 构建农民工市民化机制

历史遗留下来的城乡二元结构割裂了城市和乡村的融合性。接纳农民融合于城市, 变成新市民, 不是扶贫济困, 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和要求。政府需要转变管理理念, 由排斥、管制农民工转变为服务型政府。一是提高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 以满足各类公用设施公平向农民工开放、各种公共服务覆盖到所有居住人口的要求。二是出台政策要充分考虑农民工利益, 要使农民工真正得到平等待遇和实惠。三是建立农民工市民化长效机制。由传统的“劳动力管理”向“居民管理”模式转换, 由以治安为主的防范式管理向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型管理转变。浙江义乌成立“新义乌人工作委员会”和“新义乌人服务中心”, 为农民工及子女提供服务平台的做法值得借鉴。四是改善农民工居住条件。浙江的义乌、东阳、永康等地进行农民工居住“集宿化”的尝试, 深受欢迎。依靠政府引导, 乡、村、企业出资修建农民工居住区, 大量农民工住上了干净低租单元房。五是探索农民工社会救助制度和维权机制。由政府和社会共同筹集, 建立农民工救助基金, 给予遭遇生活困境的农民工应急救助。完善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通过缩减程序帮助农民工尽快解决纠纷。六是统筹安排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根据人口的分布状况和公办学校的承受能力, 对当地民工子弟学校的布局进行统筹规划, 同时通过师资帮扶提高民工子弟学校教学水平, 鼓励社会资金积极办学, 为农民工解决后顾之忧。

3.2 全面提升农民工自身素质

一是通过媒体、联谊等培育原市民与农民工的现代市民意识, 树立文明、开放、兼容的新观念, 引导农民工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责任感。二是把农民工纳入城市职工技能培训体系的服务对象, 通过市民夜校、机构专业培训、校企联办等模式为农民工开展礼仪、法律、安全、文体、技能等培训, 全面提升农民工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提高生活水平。

摘要:以民营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和地域文化差异度较高的温州、宁波、金华、舟山四个地区为样本, 运用问卷和访谈法, 考察所在地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民企,农民工,生存状态

参考文献

[1]张雪筠.《农民工与城市主体社会》[M].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2]李涛, 李真.《农民工流动在边缘》[M].当代中国出版社, 2006.

[3]陈诗达.《2007浙江就业报告:农民工问题研究》[M].中国农业社会保障出版社, 2007.

[4]赫广义.《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

篇4:当前农民工生存境况探析

一、新旧理念激烈碰撞

(一)为什么就业

外出打工对第一代农民工具有突出的谋生功能。“农民工”实际上是外出务工农民的制度身份与职业身份相结合而形成的特殊称谓。农民是其制度属性,工作是其职业属性。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从农业和农村中走出并进入非农产业就业的农民成为第一代农民工。这代农民工出生在上世纪50年代,在80—90年代进入组建家庭、生儿育女的高峰时期。在盖房结婚、儿女教育、生活开支等经济压力下,他们纷纷走出农村、进入城市打工。50后农民工的特点是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勤俭节约,在工作中追求最大的工作量,在生活中力求最低的物质消费,从而形成最多的收入結余。由于受教育水平和劳动技能有限,50后农民工对于工作类别没有自主选择权,多从事条件艰苦、收入较低的采矿、建筑、装修、木工、餐饮、家政等行业。

外出打工对新一代农民工具有多重功能属性。80后农民工是指1980年以后出生、作为50后的儿女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农民工。新老两代农民工在成长环境、文化观念、行为方式上存在很大差别。80后农民工基本上都接受了9年义务教育,其中一部分人拥有中专或职业教育经历,具备相对较高的专业技能。受此影响,80后农民工从事纯粹出卖劳力的非技术工作的比例要比第一代农民工低。从就业领域来看,新一代农民工就业选择空间较大、类别多样,主要从事的行业有工业制造、物流运输、工程安装、网络服务、休闲服务等。除了工资待遇之外,人文环境、文化娱乐、工作氛围等都影响着第二代农民工的职业选择,他们希望从事工作轻松、待遇较好、能够开阔眼界的职业。需要说明的是,虽然工作层次有所提升,但80后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较差,换工作、换企业的现象比较频繁。一旦出现收入不满意、工作不适应、同事难相处等情况,就可能发生频繁的离职跳槽。

(二)怎样去消费

实现家庭温饱、争取轻微的生活条件改善是50后农民工家庭的基本消费状态。虽然第一代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时间集中在城市,但是他们的生活、消费方式依然按照农村的方式进行,城市与乡村的二元差异在他们身上体现得十分真切。50后农民工不讲吃穿、节衣缩食,对城市现代文明下的各种消费保持着高度的忍耐和定力。穿着朴素乃至衣冠不整、蓬头垢面甚至成为第一代农民工的形象标志。在支出结构上,很大一部分打工收入用在结婚盖房、子女教育上,此外是家庭生活的各项开支和人情往来的必要支出,可以概括为“挣票子、盖房子、娶妻子、生孩子”。上世纪80—90年代,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在正常情况下,如夫妻双方在外务工1人、在家务农1人,能够基本维持包括一个孩子教育在内的各项开支,这时的家庭结余是很有限的。

新一代农民工向往城市生活、追求时尚消费,很大程度上已经融入现代城市文明。由于80后农民工具备相对较高的教育水平,对城市现代文明的接受和认可程度较高,在生活习惯、文化理念、就业取向、价值目标等方面更接近于城市人群。在某村庄调查发现,80后年轻人已经成为农村汽车消费的主力人群。2015年该村年轻人购买汽车近20台,占全村总户数的比重达到五分之一。这些年轻人常年在外打工,对于汽车产品的刚性需求并不突出,一些汽车购买后甚至面临长期闲置的窘境,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购买汽车的热情。在其他方面也是如此,80后农民工对于食品、服装、家具、手机、儿童玩具等消费品的品质要求相对较高,在消费支出结构中占有较高比例。即使很多时候的消费支出已经超出自身收入水平,但是他们对于高消费的追求仍难以遏制,一些人甚至多方借款购买汽车、高档手机等消费品。这背后与农村熟人社会的攀比心理、“面子”消费有关。

二、压力在代际间转移

(一)天然的代际绑定关系

调研地区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贯彻落实较好的地区。50后人群是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批执行者,带来的结果是在80年代迎来独生子女的生育高峰。在计划生育政策实行前的多子女家庭,父母很大程度上对子女负有限责任,在帮助儿女完成盖房、结婚两大任务后,并不需要过多地干涉子女生活。子女在结婚后通过“分家”仪式,建立起自主生存能力、挑起家庭的重担。但是,这种代际关系在部分独生子女家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父母与子女间的唯一关系助长了后者的惰性与寄生性,促使子女“习惯性地”享受着父母的恩惠。父母天然地认为子女的一切事务都需要他们的分担,子女天然地认为父母需要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各种问题。因此,父母与子女间的代际交换是不平衡的,父母对于子女是一种主动性的付出和贡献。

调研发现,父母对于独生子女的心理依赖甚至比子女更高。竭尽全力为子女付出在父母看来是一件不假思索而理所当然的事情。很多50后父母把独生子女小家庭的事务看作是两代人共同的家庭事务,他们甚至担心自己年老、无法参与儿女家庭事务,而失去效用、被子女抛弃。因此,两代人“分家”的现象已近绝迹,父母与子女在组建家庭、人际往来、工作收入、各项支出等方面天然地绑定在一起。换句话说,父母对子女承担起无限责任。这种现象的背后既有经济因素,也有情感性的因素,还有“养儿防老”、“传宗接代”等传统观念在发挥作用。

(二)父母再背“儿女债”

工作收入状况是子女过度依赖父母、消费父母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市场化改革持续推进,个体独立生活成本急剧攀升,来自住房、医疗、教育等的压力不断增大。受此影响,农民工完全市民化甚至仅仅是生活方式的市民化都面临成本过高的问题,导致年轻人的收入与支出之间形成一个缺口。收支缺口还会因为盲目消费、“面子”消费的盛行而进一步扩大。由于独生子女与父母间的天然绑定关系,使得父母成为为子女买单的“坚定使者”,这一现象被媒体称作“啃老”。有人也称之为“制度性啃老”,即由于教育、住房等方面的制度设计使“消费父母”成为必然,即制度预设了“啃老”的伦理正当性。

新一代农民工的经济压力在很大程度上向父辈转移,致使50后农民工不得不延续其长达30多年的打工历程而不能“退休”。50后农民工在颐养天年的年龄阶段,仍然要外出打工来帮助子女减轻房贷、车贷、孩子教育等方面的压力。这也是打工“爷爷”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可以说,50后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最为艰辛的一代人,他们不但要完成自己组建家庭和培养儿女的任务,还要承担起儿女在青年时期所要背负的各种压力。

三、家庭发展的远近问题

(一)近期问题:经济下行导致收入减少

当前经济增长持续下行给农民工收入增长造成很大影响。由于房地产行业不景气,一些在建筑工地打工的农民工面临无活可干、老板跑路的问题,被迫离职换岗、多方求职。一些农民工虽然能够保持相对稳定的工作,但是所获得的劳动报酬却在隐形地贬值。例如,有的建筑施工企业虽然没有裁员,但是由于市场疲弱、业务较少,只能大幅压缩工作时间,甚至提前放假1个多月,建筑工人的实际所得相应减少。有的工程委托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只能以货物抵押的形式支付工程款,農民工拿到的部分衣服、鞋子、皮带等产品可能并非家庭所需,收入因此而变相地贬值。

一些工业企业的农民工就业相对困难。当地一家木材加工企业已经两年多没有涨过工资,工资开支总额从2014年的30人60多万元下降到2015年的20人40万元。在某钢铁集团下属铁矿工作的人员反映,2015年企业裁减了30%的聘用工和临时工,即使能够侥幸避免下岗失业的员工,其月收入也从2014年的3000多元下降到1800元。泰山玻璃纤维公司是泰安当地的一家高新技术企业,生产经营形势相对较好,也因此而吸引了大量的下岗失业人员。据企业相关人员反映,在完成2015年底的一次用工招聘后,登记在册、等待招录的求职人员仍然超过2000人。

(二)远期问题:家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背负“儿女债”加重了父母的经济负担与心理压力,致使其身体精神健康被严重透支,影响着他们的生活水平与质量。而且,随着50后农民工身体劳动机能下降,其作为家庭收入重要来源的格局最多能够维持10年。经过劳动能力进一步衰退的10年,50后农民工将从家庭结构中重要的生产者变为纯粹的消费者,对家庭收支的贡献将从正向作用变为负向作用。对于80后农民工来说,未来10—20年将面临供房还贷、养车维护、子女教育的多方面压力,照料父母、赡养父母的精力投入和花销开支也会逐步增长。因此,在不久的将来,80后农民工维持自身生活需要、供养上下两代人的压力将会非常之大。

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由于80后农民工常年在外打工,再加上社会思潮的变化,在子女成长教育上投入的关心和精力远远不够。一些留守儿童甚至由于缺乏父母的关爱导致性格孤僻,产生自卑、冷漠、偏激等不良心理。在这种境况下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难言健康,由此而产生的家庭和社会问题值得关注。此外,农村留守儿童在完成高中学龄阶段后,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相比城市急剧下降。很多人高中毕业之后子承父业、外出打工,过早地转换为农民工有可能对其未来的持续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四、启示与思考

(一)非教育和知识不能自拔

80后人群在发展方向和路径上分异比较明显。其中,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的,多在城市谋得相对稳定的工作、并在城市安家落户,工作几年之后往往能够反哺父母、尽心尽孝;另外一部分接受中等或高等职业教育的,也能够在城市立足、谋得发展;在完成初中或高中学业后即毕业工作的,多在城市和农村间徘徊,工作、居住、生活的波动性较大,对父母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因此,接受更高的教育、实现人力资本提升是走出农村、走进城市的主要路径,也能摆脱家庭发展的路径循环。短期来看,尽管父母抽出更多精力在孩子身上会导致家庭收入的减少,拿出更多支出在子女教育上会抑制其他方面的消费,但长期来看,这种代价换来的子女城市化却是家庭可持续发展、实现代际提升的重要保障。所以,“再苦也不能苦孩子、再穷也不能穷教育”的说法是经验后的真知,有着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需要政府给以极大关注

首先,建立农民工市民化的成本分担机制,帮助农民工降负减压。由于城市化成本太过高昂,如果全部依赖农民家庭支出,一代农民实现市民化在很多情况下是以掏空两代农民的积累甚至透支未来10年、20年的收入为前提的。因此,要建立完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企业之间和个人之间的成本合理分担机制,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保障、公共服务等领域,政府财政要加大对转移农民工的支持力度。例如,在农民工市民化的最大难题——住房方面,政府可以考虑拓展保障性安居工程的覆盖受益面,分步骤将符合条件的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同时鼓励大型企事业单位和产业园区利用自用存量地建设公共或单位租赁住房,解决农民工市民化的住房压力。

其次,倡导理性家庭教育理念,构建平衡的代际关系。家庭代际关系应该具有良性的互惠性,在养育和反哺之间达到大致的平衡。一般而言,子女成长过程中父母抚育子女,家庭付出由父母流向子女;子女成年后,子女须尽赡养父母的义务,家庭付出由子女流向父母。费孝通称这种关系为代际间的“反馈模式”。为此,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应倡导新型的家庭代际关系,注重个体责任心的培养,使其明确个体在社会、家庭中的权利、责任与义务。在子女成年后,父母需要量力而行,适时适度地减少对子女的经济输送,促使其自觉承担家庭与社会责任,尽早做到自力更生。

篇5:以生存状态为话题的作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我们身边、家庭、社会、自然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所关注的社会与生活呢?

请以“生存状态”为话题写-篇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试题引用的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不少于800字。⑥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本题的语言材料由四部分组成:一是“我们身边、家庭、社会、自然是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的”,目的是引出话题。二是内容提示,特别要注意“更何况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生活呢”这句话,就是说文章的内容绝不限于“身边、家庭、社会、自然”,还有“自己的爱好和自己所关注的社会生活”。三是题目、文体的限制,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体现了作文的可写性和自主性。四是字数要求。

如果把上面的审题看作是捕捉其显性信息的话,那么我们还要注意其隐性信息。这个隐性信息,就是“更何况”。强调了“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关注”,即写自己感受最深的生活,最感兴趣的话题。

例文

住在A座的人

黄 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但搬进来B座已经三年了,我们家连A座住了什么人都不知道,又哪里能享受到这种比亲戚更温馨的邻里关系呢?

两年以前

刚刚住进这幢高层楼宇,觉得特方便。除了进大厅跟保安打招呼“嗨,我是十六楼的”以外,基本上可以保持沉默,免去对阿婆大婶们的寒暄,直接到家门。

而A座留给我们的概念,是一扇永不开启的绿色铝合金防盗门。不仅防盗,也防止了我们想同A座搞点邻里关系的外交行为。

一年以前

住得久了,保安同志自然记得我们,这就连进大厅的报到也省了,有时就用眼色传递。乘电梯时,如果你是个乐观的人,便说:“不错,每天都与不认识的人在一起,蛮有新鲜感的。”但若你是悲观主义者,就会埋怨:“都是些陌生的面孔,哪有回到家的感觉?”偶尔与一两个好不容易攀谈上了,也是蜻蜓点水,也许下次见到面的机会只有万分之一吧。

那扇绿门始终没开过,只是每晚浴室都有灯光透过来,向我们表明A座人的存在。

有一天清晨,打开铁门,哗啦啦雪花般飘下了--大堆修理单、按摩单、快餐单。我赶紧把它们拾起,扔进垃圾桶,连同一大清早的好心情也扔掉了。这种情形后来几天连续不断。终于一气之下,全将它们塞进A座的门隙里,让别人也尝尝这种折磨。谁料到下午回家,打开铁门,才明白什么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了。A座的人,咱们走着瞧。我抱起这堆“不速之客”,再次塞进A座的门隙,幸灾乐祸地想像着他回来时愤怒的样子。由此,我们两座就烽烟突起,虽然彼此都不知道对方是谁,仍旧“礼尚往来”,或许这是我们沟通的唯一方式。但不管怎样激烈争斗,始终未闻其声,未见其人。

一天以前

现在的`我们,进大厅我行我素,连眼角也不顾保安一瞬。而他们也最多坐在桌前象征性地瞄一眼。

半年前,我家收养的黑猫咪跑掉了,A座的人逮住了猫,关到大厅,让保安写了寻猫主启事,使猫咪重投我们的怀抱。向他们当面道谢吧,这可是一睹A座的人“庐山真面目”的好时机,我几次按他的门铃,可是都没有人应声。

重头戏还在昨天回家时,见到一批家具躺在大厅,搬家是这里的家常便饭。与工人们上了同一部电梯,同走出十六楼,拐了同一个弯。啊,他们搬走的竟是A座人的东西!

我们真想送他们一送,但是,这些搬家的人中,哪个是我们要送的A座的近邻人呢?

这就是他,一个将近三年的邻居,神秘地搬来又神秘搬走了;这就是他,既陌生又熟悉,虽然连面也没见过,却又时时感到他的存在。

人海茫茫,搬过家的人也许都会有我们这样的际遇。虽是近邻,却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大概就是住高楼大厦的乐趣吧。

篇6:当前农民工的生存状态

内容提要:生态美学对人类生态系统的考察,是以人对生命活动的审视为逻辑起点,以对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考察为轴线而展开的研究。古希腊的哲学家认为人与自然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他们把宇宙看作是一个有生命的实体,而人正是它的缩影。因此,赫拉克利特在500年前就提出:“按照自然而生活。”如今,人类借助科学技术的力量向大自然进军,创造出了人类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经济的繁荣。然而,当人类对大自然的强大干预超过了自然界的自身调节能力时,人类便陷入了生态危机,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本身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战。生态美学的研究涉及对人类的现实关注和终极关怀,它与人类自身的存在和命运息息相关。它对人生的关切具有无限开放的价值取向,因为只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才是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人类幸福的前提和保障。生态美学的研究将为生态文明建设注入勃勃生机和推动力。

关键词:生态美学  生存环境  生存状态  生态文明

马克思说过,“人区别与动物是因为人具有理智的头脑和能劳动的双手。动物只能被动地适应环境,而人却能主动地改变环境。”人类通过对土地的耕种和动物的驯养开创了农业文明。由此在生命水平上实现了对自身生存环境的主宰,也确立了人类在物种世界中的主导地位。这极大地改变了人们自身的生存状况,创造了有文字记载的灿烂历史。农业生产方式形成了人们的泛生命意识,农业文明则开始了人们定居的生活,由此使人产生出田园牧歌的家园感受。而后,人类步入工业文明,在短短的二百多年时间里,人类创造了比过去几千年农业文明所创造的财富总和还要多的`物质成果。这是一个人类借助科学技术企图“改天换地”、“征服自然”的时代。

在这一时刻,富有远见的恩格斯严肃的警告:“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会对我们进行报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383页)但是,这位哲人的话并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

1、公元六世纪出现了鼠疫(俗称黑死病),它一出现就几乎遍及全世界,当时得病的人不计其数,到处尸骸遍野。

2、18世纪由鸡瘟病毒变异后出现了霍乱,从印度开始扩散直至全世界,成为鼠疫之外当时最可怕的疾病。

3、19世纪在拉丁美洲、南欧、东欧、亚洲、非洲、加勒比海和中东地区的农牧业地区出现了炭疽病毒,人一旦与病畜或染菌的产品接触就会被感染。

4、1967年英国爆发了轰动全世界的口蹄疫,疫病在牲畜间快速的、大面积的传播,最终不得不宰杀牲畜40多万头才止住了疫情的进一步发展。

5、1976年在非洲刚果民主共和国出现了一种由啮齿类动物传播的埃博拉病毒,得病者大量死亡。

6、1980年10月美国出现了爱滋病毒,经调查该病毒的宿主或者至少是宿主之一的动物是生活在非洲的绿猴。这种病至今无法根治。

7、1985年4月,医学家们在英国首先发现了一种新病,专家们对这一世界始发病例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并于1986年11月将该病定名为BSE(即疯牛病),并首次在英国报刊上报道。10年来,这种病迅速蔓延,英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头牛患这种神经错乱、痴呆、并不久就死亡的病。病毒很快波及世界其他国家,如法国、爱尔兰、加拿大、丹麦、葡萄牙、瑞士、阿曼和德国等。

8、1994年9月,在澳大利亚东岸昆士兰省首府布里斯班尼近郊的亨德拉镇由狐蝠传播的亨德拉病毒引起了当地居民的恐慌,这种病的死亡率甚至达到60%。

9、早在1878年意大利就暴发了禽流感,开始还只是在家禽间传播,到了19这种病毒已有人类被感染并死亡。

10、2003年在美国由冈比亚土拨鼠传播的新病毒猴痘又一次使得全球人民为之恐慌。

谁也没有想到,与人类如此亲近的动物竟会是致人死地的病毒的宿主。当自然界对人的

上一篇:学生用电用气安全教育下一篇:远程教育举措征良策活动策划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