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2024-05-05

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通用6篇)

篇1: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中学生基础英语讲座

【Lucy ran faster than Meimei.】

Lucy ran faster than Meimei.露西比梅梅跑得快。

这是一个副词的比较级句型。句中的faster是fast的`比较级形式。表示比较快。英语副词同形容词一样,也有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用法上也基本一样,比较级要有than ,最高级要有比较的范围。(详细内容请参考本软件的语法部分)例如:

He works hard.I work harder then he works.

他工作努力,我比他工作更努力。

Lucy ran fastest of all.

露西跑的最快。

【Which sport are you in today?】

Which sport are you in today?你今天参加什么运动。Be in表示参与。例如:

We are in collecting stamp(集邮).

我们参加集邮。

【Which two classes were in front?】

Which two classes were in front?哪两个班在前面?

In front(of)表示在前面指在某一范围的整体前面,而in the front of意思是在某一范围的内部的前面。例如:

There is a blackboard in the front of the classroom.

教室的前面有一块黑板。

There are three old trees in our classroom.

我们的教室前面有三棵老树。

篇2: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基于“语言是在使用过程中提高的,孩子们不必学语法”的理论,20世纪60年代中期,英国的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曾编写并推广一本英语教材Language use。经多年实践,发现英国学童的语言水平下降了。在1987年兰卡斯特召开了对语法教学的作用重新评价的学术研讨会。诸位名家公认:语法教学是必要的。可见,要真正推动外语教学在理论上和实践中的发展,务必要对语法教学科学地定位,进行科学的语法教学。更好地为培养英语交际能力服务,使外语学习事半功倍。课程改革要求淡化语法讲解,但非淡化语法教学。

一.语法教学是必要的。

(一)认识语法教学的内容。新课标指导的语法教学是句法(Syntax)、语义(Semantics)和语用(Pragmatics)三方面教学的结合。

课程改革旨在强调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既关注语法的规定性,又重视语法的描写性,强调语法学习应该为语言运用服务,体现语法教学的“承载性”(语法结构是语言的载体),“可行性”(哪些句子可以被交际者接受),“得体性”(语法运用在一定的语境中是否得体)和“现实性”(某种语法结构是否在现实中实际运用)。

(二)语法作为形式语言的要素,是掌握语言的工具。语法是对语言存在的规则所做出的概括描述。语法是语言发生作用的框架,没有语法,人们交流思想的公认形式就没有一致性,就无法构成语言。语法能力是掌握语言形式的知识体系,是语言实践能力的前提。著名外语教学法专家胡春洞指出:“语言既是交际工具又是思维工具;┅┅语法教学在任何时候、任何阶段、任何情况都不能淡化。”

(三)我国学生在课堂学习英语的行为属于学得(Learning),这就必须学习语法。学得(learning)是相对于习得(acquisition)的概念。习得指依靠天生的语言习得机制通过接触、像儿童学习母语那样掌握一种语言;它运用人类特有的专门的学语言的能力去学习,多使用语义记忆。学得则是通过有意识的学习活动而掌握一门非第一语言,它主要用一般认知能力去学习,多采用事件记忆。Communicative Language Teaching以及由其发展而来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都是为了创造学生“习得”英语语言能力技能的语言交际机会或任务。但这不等于我们的课堂教学只要有“习得”活动就能顺利实现教学目标。在我国学习英语缺乏习得目的语的环境,学生在课外没有机会“浸泡”在英语环境中,是有意识的学习活动。因此,需要必要的、灵巧的语法教学即必要的“学得”来支持、促成学生的“习得”。总之,就是让语法学习为语言交际服务。

(四)实现学习英语的目的即全面培养听说读写的能力并获得自我学习提高的能力,需要学好语法。例如在阅读句子结构复杂而又长的句子,借助于语法基础就可迅速找出句子主干,通过语法帮助正确理解句子、段落。语法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掌握语法而学,而是为了取得学习目的语的工具。

二.需对语法教学科学定位,使之更好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在中学所教的语法是实践语法,而不是理论语法。要引导学生的学习思路,对语法不要进行过分的思辨。克服为学语法而学语法的偏向。协调好语法教学与其他教学活动的关系。学生在使用英语的过程中犯语法错误时,引导学生实践,通过实践解决语法问题,从而提高语言运用能力。语法教学是帮助学生学得语言规则,帮助其习得外语的,但不代替语言实践的作用。

三.如何优化语法教学?

(一)优化语法教学的原则。

1.多样性原则

充分考虑每项语法的特点,不同类型的语法项目采样不同的方法,同一个项目从不同的角度和方法去教。

2.层次性原则

教学语法不但要有条理性,还要有层次性。由表及里,由浅到深,由一般到例外,由单项到复杂。过程要符合语言规律和学生的心理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思路。

3.有情境的交际性原则

真正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使用中培养的。学习是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中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所学得的知识是惰性的还是积极灵活的取决于学习的情境与方式。情境的设置给学生以使用语法项目的目的也就是动机,交际活动的设置给学生以实现目的的途径。这种在使用中的记忆和理解比做大量的书面语法练习更有趣,效果更好。

4.思维性原则

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尤其是语序,实际上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人思维的语言表达程序。所以语法教学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避免学生逐词逐句硬译的弊病,有助于发展用英语想英语的能力。3.有情境的交际性原则

真正的语言能力是在语言使用中培养的。学习是发生于特定情境之中的知识的建构过程,所学得的知识是惰性的还是积极灵活的取决于学习的情境与方式。情境的设置给学生以使用语法项目的目的也就是动机,交际活动的设置给学生以实现目的的途径。这种在使用中的记忆和理解比做大量的书面语法练习更有趣,效果更好。

4.思维性原则

一种语言的语法结构,尤其是语序,实际上体现了使用该语言的人思维的语言表达程序。所以语法教学要和思维训练相结合,避免学生逐词逐句硬译的弊病,有助于发展用英语想英语的能力。5.阶段循环,突出重点

一个语法项目的学习往往有几个阶段由浅而深循环若干次。初中和高中的学生在各方面都有很大差别。因此同一个语法项目在不同的阶段就应有不同的处理方法。初级阶段意识别、模仿、套用为主,中高级阶段以归纳、比较、系统分类为主。要突出重点。有的系统教,有的多见面,有的多练,有的只需点破,就能把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内容中来。

(二)优化语法教学的策略 1.认知策略

创设情境呈现语法,运用归纳、对比的方法使学生对语法结构的学习与思维训练结合起来,提炼公式,抓特征。讲解语法概念时语言要生动、准确、通俗易懂,化抽象为形象,让语法结构特征给学生以最深刻的第一印象。下面谨以笔者教学时态为例:教学现在进行时,告诉学生要树立“时间观念”,在不同的“时间”条件下,我们所讨论的事物动作往往就处于不同的“状态”,时间于状态紧密关联,合而为“时态”。学生对于这个在中文母语学习中所没有的概念就轻松而又清楚地理解了,从而为各种时态的学习打下基础。如教学现在进行时的结构“be doing”, 向学生解释,be动词要与现在分词结合起来表达动作在进行中的状态。而be动词在此担当助动词,疑问时提前,否定在后加not。现在进行时,be 为 am, are, is。过去进行时,be 为 was 和 were。在之后学习其他时态以及被动语态的时候,学生的这种思维、经验就能够正迁移,触类旁通,轻松掌握了。2.任务策略,采用“任务型”语法教学。

语法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在一定语境下从运用认知或从认知到运用的转换过程,该过程中,学得语法与习得语法相得益彰。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感悟语言结构,潜移默化语法知识,并在循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提高对语言规则认识的自觉性。淡化语法讲解,让语法教学情景化,进行以意义为中心的语法情景性练习。例如七年级(上)Unit 1 My Name is Gina.任务型巩固活动:之前的活动任务要求学生制定个性化身份证。接下来进一步利用自制的身份证。将学生分成若干大组,让学生的身份证混合,每人拿到一张其他组员的身份证,每个人要将手上的身份证物归原主,并同时找回自己的身份证。学生必须运用“ 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My telephone number is ….”来完成任务。该活动还可以变型为学习巩固第三人称变化的训练:每个组有一名学生担当警察的角色,其他组员拿到他人的身份证来找警察以找到失主。在警察与学生对话时,其余学生也是有任务的,他们必须认真听,才能领回自己的身份证。

要优化语法教学就要将原则与策略完美结合起来,将语法教学进行得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篇3: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我校坐落于华南第一学府———中山大学,中山大学丰富的人力资源本身就是一座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课程资源库,这已成为我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平台。我校充分发挥这一优势,近几年来已开设了一批人文与科技类的教授讲座课程。中学生享受大学教育资源,让大学精神走进中学校园,这已成为我校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一、问题的提出

为培养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人才,根据新世纪社会的变革来探索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已成为全面探讨面向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体系的新视角,课程问题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人们的高度重视。1999年,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正式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即三级课程、三级管理。这预示着国家不再采用单一的由中央主导的国家课程开发模式,而是在国家课程框架规定的限度内,通过授予地方、学校极大的自主权来进行课程开发,中央教育机构、课程专家、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决策,担负不同的职责。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简称《纲要》)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本校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的课程。”《纲要》还要求学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可见,学校拥有越来越多的课程自主权。为此,学校一方面要根据自己的历史传统、人文环境、地理条件确定教育理念和办学宗旨;另一方面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进行校本课程开发的探索与研究,这既是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学校自身发展和特色形成的需要。

基于此,我校立足本校实际,充分挖掘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开设了一批高质量的教授讲座课程,并受到社会各界和学校师生的广泛好评。课程设置主要从追逐科学前沿的知识,启迪心智,开阔视野,发展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孕育人文情怀等方面展开。

二、教授讲座课程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随着我校教授讲座课程影响的不断扩大,我们需要从理论的高度思考讲座课程的开发、设计、实施、管理、评价等诸多问题,从而使我校的教授讲座课程进一步科学化和系统化。

1.课程文化观

什么是文化?文化,即人化。“文化,是指人们按照一定尺度去改变环境,发展自己,这样的活动及其成果。”换句话说,文化就是人们追求和享有一定的价值成果,并通过实现这些价值来更新和发展自己。那么,什么是现代学校课程文化?有的学者认为:课程,是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获得的一切经验的过程;课程文化,是以群体间的关系和活动为载体,是师生双方互动的产物。

课程文化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宽泛,既有教材中多元文化的吸纳,又有课程中的性别文化、隐性文化。最关键的是,课程必须体现一定社会或社会群体的主流文化。

课程和文化关系密切。课程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得以传递的一个主要渠道;文化则可以进入课程,成为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发展日益多元化的今天,多元文化在课程开发和利用中更显不出其独特的价值。

随着课程文化观的丰富,在课程内容选择时要深度挖掘和优化配置多元的课程资源。课程内容不再仅仅是制度性知识和学科性知识,而应当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的兴趣爱好相联系,回归现实生活,关注民众需求。对于学生而言,既要接触社会倡导的主流文化,也要对当地文化、民俗文化进行了解;既要关注国家和社会的大事情,也要关注社区和身边的小事情。

2.课程资源观

课程资源是一个相当丰富的概念,它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则仅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综合两种观点,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可以说,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以开发与利用的资源多种多样,但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是课程资源,只有那些进入课程,与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才是真正的课程资源。

根据来源,课程资源可分为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校内的各种场所和设施;校外课程资源包括学生、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中各种可用于教育教学活动的设施、条件以及自然资源等。校内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基本、最便利的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首先要着眼于校内课程资源。没有校内课程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就成为奢谈。校外课程资源可以弥补校内课程资源的不足,充分开发与利用校外课程资源能为我们转变教育教学方式,适应新课程标准提供有力的支撑和保证。因此,学校要特别注意开发校外课程资源,挖掘校外指导教师队伍,构建起指导地方课程的人力资源库,把地方有形无形的教育资源纳入课程视野,让社会各界人士乐于奉献,让师生主动参与,这是课程目标顺利达成的必要条件,也是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有力保障。

3.课程开发观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外来词,原文为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简称SBCD。它表达了一种观点:“课程开发的最好场所就是学习者与教师相处之处。”校本课程开发的历史久远,但这个名词的出现却只有30余年。1979年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指出:校本课程开发这个词是由A.M.Furumark and I.Mc.Mullen于1973年7月在英国召开的国际性课程研讨会上提出的,会议的中心议题就是“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他们那时界定校本课程开发的范围限于学校内的教职员工对课程的计划、设计和实施。而经济合作发展组织提出了下列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基于学校自发行动,促使地方和中央教育当局之间权力和责任重新分配。因此,学校获得了法律和行政的自主权和专业地位,从事着课程开发的过程。这个定义并不关心是否有课程成果,而重视权力和组织的变革,教师和学校对教育改革的地位。

在我国,最早是由钟启泉先生在《现代课程论》中提到了“以学校为基础的课程开发”。到20世纪90年代,由于地方、学校的课程决策权力逐渐增大,对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进入21世纪,校本课程开发则已成为研究的热点。但由于校本课程开发是个外来词,众多学者译法不一,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种: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发展、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尽管名称不一,但国内学者大多采用下述定义: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校长、教师、课程专家、学科专家、学生以及家长和社会人士共同参与学校课程计划的制订、实施和评价活动。因此,学校在进行课程决策时,可以立足本校实际,邀请学者、专家、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课程开发的整个过程,这为我们开设讲座课程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4.外国的实践与经验给予的启示

在美国,学者、专家、大学教授走进中小学指导或与教师合作开展行动研究是非常平常的事情,科学家走进中小学校园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更是司空见惯。一方面,大学教授、科学家给中小学生开设人文与科技讲座课程;另一方面,他们指导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学生学到和掌握了课堂学不到的知识和研究的方法。

为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日本中小学充分挖掘社区资源优势,邀请社会各行各业“能人”走进中小学课堂,为中小学生开设各种类型的讲座课程,这些“能人”中,有的是当地的企业家;有的是著名的导演;也有的是普通的当地农民。讲座深受学生喜欢,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在进行新课程改革的当今,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有益经验给予了我们启示与借鉴,我们在认真分析和论证我校所处的社区优势之后,设计并启动了开设专家、学者讲座校本课程。

三、教授讲座课程的实践

1.讲座课程的目标

课程目标是课程之魂。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不是纯主观的活动,而是对制约课程三因素(社会、知识和学生)的科学整合。新课程改革将课程目标定位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这是一种把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统一起来的表现。因此,我校的讲座课程将课程目标定位于“科学与人文素养”的培养上,“从本质上讲,人文关心的是人的心灵与精神世界,探讨的是人的意志、情感、思绪和人的心灵,旨在追求善和美;而科学的本质就在于对现实物质世界的现象及其规律的揭示与把握,旨在求真。可以说,人文与科学的统一,也是真、善、美三者融合的表现。”同时,这一课程目标也体现了我校的学生培养目标———“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全面的科学文化基础、突出的个性特长”。

目标是前进的方向。目标应该是具体而明确的,便于实际操作与把握。这就要求目标的表述要兼顾质量与数量两方面的要求。我校的讲座课程包括面向学生的初中部各年级每学期2次(合计6次)、高中部各年级每学期4次(合计12次),还有面向教师的不定期的讲座课程。

2.讲座课程的内容和结构

根据我校讲座课程的目标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科学与人文素养,面向学生的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人文领域课程、科学领域课程以及方法类课程三类(见表1)。这些讲座课程的内容并不局限于学科领域的知识讲授,而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问题,关注社会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认知事物的视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品质。

(学生类讲座课程节选)

面向教师的讲座课程重在提高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和教育教学教研能力,由此讲座课程的内容包括教育理论类课程、教学实践类课程和教研方法类课程(见表2)。

(教师类讲座课程节选)

3.讲座课程的组织形式

讲座课程的形式大多以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辅助讲座,但每次讲座的后半段时间都安排了主讲者与师生的对话环节。如在“心灵互动”的主题讲座中,中山大学的李萍、钟明华、古南永三位教授在前半段时间里向我校高一年级学生及全校教师畅谈了各自对人生、对自我的认识,师生专心聆听;在后半段时间里,三位教授与师生平等对话,师生积极参与。对于我校师生提出的“在人生的关键时刻应该如何选择?”等问题,三位教授都结合自己的研究体会,融入个人的人生体验,进行了精彩的回答,让我校师生如沐春风。通过主讲者与师生间情感的互动,思想的碰撞,由此产生的理解与感情才会真正深入到师生的心灵,渗透到师生的行动中。

在《人类基因组计划》的讲座中,教育部首届教学名师、中山大学王金发教授旁征博引,以大量生活实际为例,深入浅出地讲述目前世界三大计划之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有关知识。一个9岁的小孩却有着80岁老人的面容,是他体内存在着某种基因而导致的“早老症”等生动奇妙的例子,引起同学们的浓厚兴趣。

专家、学者能带给学生最前沿的科学知识和最新领域的内容,并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实例或他们有可能接触过的内容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务求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从而慢慢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与科学精神。

4.讲座课程的师资安排

讲座课程的主讲者有来自高校的著名学者,如中山大学陈小明院士、计亮年院士、林浩然院士、副校长陈春声教授、副书记李萍教授及国家级精品课程组成员钟明华教授、古南永教授,90岁高龄的张宏达教授,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博士生导师赵喜进教授,广州大学天体物理中心主任樊军辉教授等;也有来自教育一线的优秀教师,如广东省著名数学特级教师、广州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麦曦,特级教师李镇西、田爱华等;还有各界社会人士,如手摇轮椅万里行中国第一人———尹小星等。这些全国知名人士来到我们学校,向我们师生传递的不仅仅是他们多年甚至毕生学习与研究的成果,更是他们数年如一日钻研的精神,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也许这种精神和品质将影响和改变我们师生的一生。

5.讲座课程的评价

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其实施、课程评价,是前后一贯、三位一体的关系,前两者是属于课程评价要解决的“评什么”的问题,而“怎么评”和“评得如何”则是课程评价要研究与解决的主要问题。但从本质上讲,课程目标却是整个课程运行过程(包括评价)要面对和解决的根本性的问题,因为课程贵在育好人,育好人是课程目标的应有之义。如果根本性问题(课程目标的研制与实现)解决好了,主要问题和其他问题(包括评价问题)就能正确解决。所以说,课程目标的科学制定与实现,也应该是课程评价面对的首要问题。

四、对教授讲座课程的展望

篇4: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摘    要】学生具备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真正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中学英语  自主学习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6.11.154

随着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教学中教师要更加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中来,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得到能力的锻炼。英语能力是当前考量人才的重要标准之一,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更好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来,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本文就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谈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帮助。

一、丰富练习样式,发挥练习的重要作用

语言的学习需要通过不断地练习才能让学生的语言能力达到相应的水平,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更是如此,中学是学生打基础的阶段,在此阶段的学习中,教师要加强学生的英语练习,丰富练习方式,让学生通过自身参与不断提升英语水平,同时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首先,教师要从朗读开始,让学生学会正确的发音,并且敢于开口。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在读英语的过程中不敢开口发音,这时就需要老师鼓励学生大胆开口,学生只有敢于开口才能投入到下一步的学习中来。在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发挥录音的作用,让学生通过听相关的录音模仿发音,教师根据学生的发音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发音指导,保证学生发音的正确性。其次,要让学生模拟交际,让学生敢于用英语对话,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模拟教材上的人物对话,感受英语交流的乐趣,通过这种对话的形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说英语的信心,并且能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的使用中来,从而提升中学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发挥预习和反思的作用,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要想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中学生自我控制能力不足,需要教师的约束,因此教师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运用任务的驱动在课下进行英语学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安排相应的预习任务,学生通过预习既能够回顾以往学到的知识,还能够吸收新知识,相比于复习旧知识,预习新知识更加有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为在预习过程中需要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同时要思考相应的新知识,有助于学生潜力的激发。但是在布置任务时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英语水平,遵循适量的原则,不要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压力。

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学生通过反思能够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找准自身学习的方向,提高学习效率。反思也是学生发挥主动性的表现,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日常的表现,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以及学生的日常练习情况,让学生制定相应的反思笔记,使学生养成整理、归纳的良好习惯,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以及自主能力的培养都有积极影响。

三、加强文化教学,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学生相关的词汇、语法知识,还要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通过文化知识的教学增强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增加文化知识内容不仅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够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加强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语言是人类重要的交际工具,承载着重要的经济、政治、文化信息,在进行英语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接触到相关的文化内容,如果学生对说英语国家的文化不了解,势必会产生错误,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文化上的差异,如果学生以中国文化去理解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势必会影响学生的英语学习,因此,在进行语言教学时我们还要关注文化方面的知识。通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及多媒体设备等,让学生感受说英语国家的文化,在进行文化教学的同时贯穿语言知识,不仅仅能够丰富课堂内容,还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同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

四、创新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主体

教学方法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让学生感受到英语学习的乐趣和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合作学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比如,在学习新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的扮演,加强学生与学生的交流,让学生通过情境的模拟感受英语在人们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这种实际参与的教学能够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记忆,帮助学生减轻课下的复习负担。

此外,在习题课上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通过合作讨论的方式来解决出错的问题,这种教学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来解决问题。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能够获得思维上的激励,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同时在交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别的学生身上找到可取之处,从而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学生发挥自身的力量真正参与到合作和讨论中时,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获得成功的喜悦感,而这种喜悦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同时也会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

五、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放松学生的心情

学习环境的好坏也会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爱,拉近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这种新型的师生关系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也要注重轻松、愉悦学习环境的塑造,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等手段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英文歌曲、视频等,让学生能够通过声音以及画面更加近距离的感受英语的魅力,同时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学生更容易放松心情,而良好的心情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会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起到推动作用。

篇5: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策略的专题讲座

------李晓燕

古诗是中华民族千古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也是少年儿童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粮。它以其精练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诵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加强古诗教学不仅可以传承中华文化,培养青少年的审美能力,还可以发展小学生的想象力,让小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古诗素养,让小学生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使小学生在高尚情操的陶冶下形成健康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取向,我们应当注重小学古诗教学的策略,让孩子们自主探究,深切体会诗的语言美、音乐美、形象美与意境美,享受徜徉古典文化中的无穷乐趣,让他们领略到生命的美好,感受人文艺术欣赏带来的愉悦。教学实践中,我们如何依据古诗的特点和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及能力进行具体的教学呢?以下是几点粗浅看法。

一、要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认真学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是学好古诗的关键。读书,不是囫囵吞枣,一目十行,过目即忘。写东西,不能不经思索,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这些都是不认真的态度。如果这样,一定学不好古诗。课堂教学活动中,马虎的风气是常有的,学生读错音,写错字等现象普遍存在,这种不认真的态度,应该由教师负责,教师没有用科学有效的办法培养学生认真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小学阶段,特别是小学低、中学段是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最佳时期,教师要根据学生心身发展的规律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严格要求学生,严格训练学生。此外,教师更要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读古诗千万不能马虎,要认真,要持之以恒积累,有了认真读和积累的习惯,然后再求读得精,悟得深。

二、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定准学法

现代教育理论提出每堂课“教与学”要有目标,有任务,注重学法指导,向学生提出明确的学习目标,阐明学习任务,让学生学有方向。然而,采取:

1、诵读法,就是把诗中所贮存着的能贯通古今的人生意蕴,情感通过读来表现,再现诗作的神韵,是学习古诗的基本方法。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根据诗句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像,进入诗的意境,想像作者所描绘的人物、情节、场面等等,品味深蕴其中的厚重情怀,使学生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 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如,孟郊的《游子吟》,我们诵读时脑海中应再现慈母缝衣的情景,透过字里行间我们看到了一针一线细细密密地为将要出行的儿子缝着衣服的母亲,没有言语,没有眼泪,却有伟大的母爱流溢出来。这情,这景,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出现,常常拨动我们的心弦。这时再来读诗,情意自然出来了。

2、程序指导法,即:教会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步骤学习教科书入选的内容。其教学流程(整体通读,把握诗境——分步解读,品悟诗情——整体参读,体察诗韵)

3、归类指导法,即:(1)根据古诗的题材归类为:讽刺诗、哲理诗、送别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田园诗、山水诗等等;(2)根据各种 “情景”归类为:春夏秋冬、山、水、月、风、花、草、柳、树、江、河、雨、雪、亲情、乡情等等;(3)根据格律归类为:五言古诗、七言古诗,绝句(五言绝 句、七言绝句);(4)根据同一作者归类„„这种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按照教科书入选的内容适时适当的拓展课外资源,实现知识与能力的迁移、整合,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教学拓展、整合课外资源时要注重其内化的联系,相辅相成;应主次适当。

4、自学法,即:学生自己看教科书的注释,查找资料,或联系上下文把字、词、句的意思读懂,并依托教科书,反复品味语言,从千锤百炼的诗眼、千古传颂的佳句、情景交融的写作技巧上把诵读和语言的品味、思想的启迪、情感的熏陶整合在一起。

5、比较法,是对诗的意象、艺术技巧、风格、思想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或某一点进行比较,是启迪思维,深化理解的途径。例如:《泊船瓜洲》《游子吟》 这两首古诗写成的朝代不同,内容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两首古诗都表达了一种真挚而强烈的思想感情。《泊船瓜洲》这首诗是诗人路过瓜洲的时候,怀 念金陵故居而写的,诗中流露出诗人真挚的思乡、爱乡之情;《游子吟》这首古诗以一个极为平常而又有骨肉亲情的生活场景,揭示了伟大的母爱。因此,引 3导学生感悟诗里表达的真挚情感,受到思乡爱乡、孝敬母亲的人文教育。

此外,教师还要组织多种课堂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相机让学生相互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敢于创新,追求更大的成功。

三、教师要重视收集信息,查询资料的处理与共享

现代社会是信息时代,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查询资料的能力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课前、课上预习这一环节是重要而又常被学生忽略的一步,大部分教师课前不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授课时无针对性。依据上述情况,学生预习时教师应具体指导、引领学生收集信息,查询资料,师生间、生生间要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去思考,去设计解决方案,从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其做法:

1、教师课前布置学生通过书籍、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收集,查询所要学习的古诗的作者、生平事迹及主要作品,了解作品的写作背景和社会环境,以及与作品有关的图文资料等文化知识。

2、《语文课程标准》十分注重口语交际的培养,要求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课堂上教师必须为学生提供展示自 我的平台,必须为学生创设各种各样的情境,让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谈谈自己自觉收集信息的感受和加工处理信息的意见,与同学共享;教师也拿出一份自己的处理意见,让学生从中比较,取长补短,与同学分享。

3、请同学们重温以前学过的有关内容,将新旧知识、语文学科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

这样,不仅强化了能力的训练,还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拓展课程空间,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和孟浩然两位诗人充满诗意的离别,是一种在愉快中分手,在向往中惜别的送别。李白心里没有什么忧伤,他认为孟浩然这趟旅行是在那繁华的季节,去那繁华的地方,一定很快乐,他自己很向往扬州,他一边送别,一边心也跟着飞翔,我们读起来,一定更灵动、愉悦、充满畅想。解读古诗内容,就应先理解诗人,了解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由于各个历史时 期的政治背景、生活环境、气氛不同,文风自然也就不同。如果对作品所处的时间段做到心中有数,那么对作者主旨的理解就不会有较大的偏差,诵读时感情技巧的处理也就有所依据了。在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后,再了解诗人的生平,这样就更有利于理解古诗作品,用最适当的方式去表达。

四、要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1、描述引入,教学中,教师绘声绘色的描述,引领学生进入情境。

2、朗读引入,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读通,读懂,读出韵味。

3、现代媒体运用的引入,结合古诗内容,采用音像电教手段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愉悦的气氛中学古诗。

五、启发学生质疑,讨论感悟诗中的情感。

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是师生的舞台,师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的作用是适时、适度的点拨,相机诱导学生学会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质疑、研讨其目的就是为了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并激发其创造潜能。

六、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感悟古诗的哲理。

教学古诗,就是让学生从学习过程中深刻体会诗的本质。从这点出发,在授课环节中,必须安排拓展学生思维空间,感悟古诗哲理的环节,让学生悟出诗中蕴含的哲理、抒发的情感及诗人对某事物的态度„„。具体做法可作此安排:

1、出示思考题与作业:

(1)教师引领学生就同题材古诗的主题、写法等进行比较或对同一诗人的不同作品作比较。如,学完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和孟郊的《游子吟》,你是否还知道其他思乡、思念的诗?

(2)学了这首诗,你想说什么?

2、教师引领学生进行习作练习,写对所学古诗的感受与看法,发现。

3、教师引领学生用画图画的形式表现古诗内容,表达自我体会。

七、指导学生诵读,引导学生的想象,背诵积累古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根据这一要求,我们应该在培养朗读能力,想象能力和审美情趣方面作深入细致的研究。以下方法可参考:

1、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反复吟诵,教师对学生进行诗的节奏和重音方面的指导与范读,强调教师要敢于范读,让学生感悟总结朗读古诗的方法。

2、变换形式读,让学生在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3、利用古诗本身具有感染性强和陶冶性强的特点,教师引领学生品味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创造的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感情。如,对诗中所描写的 祖国秀美山河为之赞美、热爱;对诗中所歌颂的英雄人物从心底里升腾崇敬之情;对诗中所表现的社会底层的人们的不幸倾注同情和关切„„

4、俗话说,写诗贵含蓄,读诗贵想象。如,教学《早发白帝城》,学生在充分理解诗意后,请同学们闭目想象:假如现在你就是李白,在获得自由后的一天早晨,坐上一条小船,告别美丽的白帝城 7 回江陵。一路上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心情怎么样?

5、结合课后思考练习,引领学生再读古诗,在理解古诗内容、体会古诗情感的基础上背诵古诗。

篇6:中学英语教学策略讲座

一、“诵读”要义概说(一)概念分辨:“朗读”“美读”“诵读”“吟诵”

近些年,中小学语言教学研究领域里,“朗读”“美读”“诵读”“吟诵”这四个概念经常交错使用,对它们的理解和界定不尽相同。我在这里简要分辨一下,主要目的是探求“诵读”的要义。

“诵”这个词先秦即有,一般认为是依照语言的节奏朗声而读;“歌”“吟”则更注重表现音乐性,与“诵”还是有区别的。《墨子•公孟篇》云:“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诵”后来与“读”联结成“诵读”,意思还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节奏地读”。20世纪前期,“诵读”这个词在教学研究中普遍使用,和它并行且意思相近的概念还有“朗读”“朗诵”。有的学者把“朗诵”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称“诵读”,适合读古代散文;第二类称“吟读”和“咏读”,大致等同于“吟诵”,即比较随意地吟哦咏唱,分别适合于读短的诗词韵文和读长诗长篇韵文等;第三类称“讲读”,其“讲”取“说”“谈”之意,也就是用平时说话、对话的语调来朗读,这适合于读语体文(白话文)。20世纪后期至今,语文教学界多用“朗读”这个概念。因为“吟诵”后来几乎断绝,暂且不论。那么,“朗读”便大致涵盖了原来的“诵读”和“讲读”这两种类型。

新时期以来,叶圣陶先生等前辈在三四十年代使用过的一个概念,被发掘出来,使用率比较高,即“美读”。美读的要义有三条:带着感情朗读文学作品;读出文学作 品语言之美;通过美读获得美感。这是一种带有一定的审美取向的朗读方式,对于内化和积淀语言、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大致作出分辨:

其一,“朗读”“美读”和“诵读”,共同点是出声地读;与它们相对的乃是“默读”,只看而不读出声。

其二,“吟诵”主要不是读,而是近于哼唱,当然还只是随意吟哦,与按照乐谱严格地演唱尚有一定区别。这种语文学习方法延续几千年,百余年前开始逐渐衰落,以至于几乎断绝,这是非常可惜的。近年来已经有人在倡导和实验。

其三,“美读”是专门针对文学作品而设置的一种审美式朗读类别,与艺术界所说的“朗诵”更为接近,可以看作是较高层次的“朗读”“诵读”。它也具有重要的语文教学价值。

其四,“朗读”和“诵读”,这两个概念不大好区分。鉴于目前使用上比较混乱,我建议:把“朗读”看作一般的教学概念,与“默读”相对应,涵盖了“诵读”;把“诵读”看作是“朗读”中一个带有一定特殊性的教学概念。至于“诵读”的特殊性是什么,这就要研究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新课标”)中有关“朗读”与“诵读”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情况了。(二)“诵读”要义

1.语文新课标中的“诵读”概念

“教学标准”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一条,贯穿四个学段。此外四个学段各有具体要求:

第一学段:“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像,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第二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

第三学段:“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第四学段(初中):“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

“教学建议”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有些诗文还应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综合的评价”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2.“诵读”的基本含义

从语文新课标的表述与指示中,我们可以探求到“诵读”的基本含义。从概念关系上看,“朗读”是一般概念;“诵读”是被涵盖在“朗读”之中一个特殊概念。从概念的内涵(特殊性)看,“诵读”被赋予的基本含义,主要包括三点:

(1)“诵读”的对象是古今中外的优秀诗文,其中一部分篇目要求熟读成诵,语文新课标在附录里推荐了数十首古诗,其他让教材编者和语文教师自行选定。(2)“诵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像,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以至于达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并能够积累、培养、发展语感。由此,我们大概可以把“诵读”看作与“美读”非常接近的一种朗读方式,在“使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的基础之上,对朗读 者的情感投入提出较高的标准,带有审美体验的某些特征。(3)从第一学段到第三学段,“诵读”的教学标准在逐步提升,阅读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特点,循序渐进地安排练习的梯度,给予具体有效的指点和引导。

二、诵读技能训练指要

(一)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技能

从一般的教学实况看,诵读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教学方法。

如何让学生比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诵读方法,不断提高诵读水平呢?最关键的一条,乃是语文教师要苦练诵读的“内功”,深谙个中滋味,达到较高的水准。如此,则 必定能够引领学生走向诵读的教学高地。语文教学方法、教学能力的有效提升,有赖于两方面条件发生变化:一是树立科学的教学理念,二是自身提高语文能力、发 展语文素养;二者实现一,便能演化为良好的专业素质。从某种意义上讲,语文教师自身的语文能力是他语文教学能力的重要基础。这个基础越厚实,其教学能力则 越强大;反之便会虚弱乏力。这样,认识到苦练“内功”的重要性,才能产生自觉训练诵读机能的动力,并取得好的效果。所谓“诵读技能”,包括几种要素呢?我认为涉及两个层面的若干要素。(二)诵读技能的训练路径 1.从“吟”古诗到“诵”古诗——诵读技能训练之起步。“诵读”与“吟唱”(也称“吟诵”)是有明显区别的。但从训练诵读技能的角度看,借助吟唱更多体现音乐元素这种优势,把带有“美读”色彩的古诗诵读,与带有音乐色彩的古诗吟唱加以比照,往往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我们校正诵读的偏误,弥补缺憾,获得新的感受和改进。

例如,诵读唐诗《枫桥夜泊》。最好先听一听采用老调子如何吟唱,可参照根据陈少松老师吟诵所记录的曲谱,见《古诗词文吟诵》第二章。(吟诵和诵读演示)月落乌啼霜满天,第一句调子起得高,表现秋夜霜天的凄厉感。江枫渔火对愁眠。次句旋律线往下滑落,结尾下降4度,表现沉沉入梦的愁绪。姑苏城外寒山寺,承接上句,过渡,音高基本持平。半钟声到客船。逐渐舒缓,旋律线下滑,结尾比上一句下降约5度。以前我诵读这首古诗,“天”“眠”和“船”这三个韵脚音高基本相同,只是把“寺”字略为压低一些。比照吟唱之后,感觉人家处理得更合乎诗的意境,遂加以改进。里面还有一些细节,比如“寺”诵读的时候要不要拖腔、如何拖腔等,可以借鉴吟唱的处理方法,在细微处精心打磨。2.从读古诗到读古文——诵读技能训练之扩展

文言文,目前多数小学课本里数量较少。我们认为,从第二学段起,就可以有计划地选编一部分文言语料,抽出少量课时(比如每周1课时或者1.5课时)安排诵读,进行文言文阅读的启蒙教育,这对于扩充语言含量、培养良好语感、全面发展语文读写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此不详说。作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内功修炼,从诵读古诗到诵读古文,把诵读技能训练加以扩展,这是一条可行的路径。诵读古文,需要使用一种专门的“腔调”,这与朗读白话文具有较大区别。有一些师范生和语文教师,还分不清二者的特点,往往用读白话文的腔调读文言文。这是不对的,要改过来。

3.从诵读古诗文到美读白话作品——诵读技能训练之迁移

就一般情况而言,白话作品的诵读要相对容易一些。具有比较好的文言诵读根基,再将这种技能迁移到白话诗文诵读领域,会占据一定的优势。这主要体现的两个方面:头一个,白话诗文中往往残留着某些文言遗迹,包括文言语料的引用、化用等(这种情况在中学课本里更为多见),诵读相关语句需要文言诵读技能的支持。例如,老舍先生的《草原》(见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最后一段是文白交错的——

饭后,小伙子们表演套马、摔跤,姑娘们表演了民族舞蹈。客人们也舞的舞,唱的唱,并且要骑一骑蒙古马。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是啊!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结尾是两句七言诗(“别”是入声字),应该注意平仄关系,读出文言诗句的味道,有力地收束全篇,凸显主旨。(诵读演示)

再如,《山中访友》的第二自然段,几处暗含着略带文言意味的语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其中,“你如一位”这几个字不大好处理,读成“你如/一位”、“你/如一位”,似乎都不恰当,最好借鉴文言诵读的技能,这样处理句中的自然停顿:“你/ 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诵读演示)

第二个,白话诗文中有些地方不大好读,需要使用控制气息、调整抑扬变化等朗读技巧,而这些技巧恰恰都会在文言诵读演练中加以练习,奠定基础。

比如前面提到的“学而时习之”这一句,每个字都是一个词,都需要有自然停顿,但又不能读破句或者处理得过于生硬,出现阻断感。这就要用气息来托举,形成似断 非断、气韵连绵的诵读效果。训练时,可加大“运动量”,如韩愈《送董绍南序》的开头一句“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有11个字,属于比较长的文言句子,若用一口气读完,看看最长可用多少秒钟。——如此练习,能够提高对气息的控制力,而后,再读白话文里的长句子,便能游刃有余,读出意蕴和特色。例如,季羡林先生《怀念母亲》(见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的第一自然段:“一个是生我的母亲,一个是我的祖**亲。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 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后一句有24个字,诵读的时候最好不换气,还要处理好逻辑重音等。

这次专题讲座,初步廓清“诵读”的概念和教学要义,搭建了一条诵读技能的演练通道,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运用诵读技能需要处理好的五种关系。

上一篇:新时期公安工作思考下一篇:pos机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