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2024-04-16

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共10篇)

篇1: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不断的提高,地质工作的发展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为了做好地质工作,相关人员在其中应用了统计学,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关键词:统计学;地质工作;重要作用;研究

近些年来,我国对地质工作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投入的资金力度也有所增加,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地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和发达国家相比较,还存在一些问题。此种情况导致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受到阻碍,为了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工作人员将统计学相关知识和地质工作结合在一起,通过有效的应用此方面的知识,推动了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

一、地质统计学的概念

地质统计学是在1962年由法国的著名学者G.马特隆教授提出的,此统计学的基础是区域变化量,是在使用变异函数的情况下对随机性以及空间性等为一体的自然现象进行热分析的一门科学。只要是和空间数据所具有的随机性以及结构性,或者是依赖性等有关系的研究,或者是使用无偏内插的方式来对数据进行估计,再或者是对数据所具有的波动性等进行模拟,都可以使用地质统计学理论[1]。

二、地质统计和经典统计两者之间差异

地质统计和经典统计两者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典统计在对地质变量进行深入研究的时候,并没将样品所具有的空间分布特性考虑在内,要知道,即使地质变量的均值以及方差是一样的,若是其样品的分布位置不同,则其地质变量的稳定性也会是不相同的;第二,经典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随机抽取出来的,所以这些对象都是按照一定概率来进行分布的,而地质统计则不同,在地质统计下的地质变量是集结构性以及随机性为一体的;第三,经典统计对变量的原则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实验,并且每次实验的结果可能都存在差异,而地质变量则做不到这一点;第四,经典统计学对抽样的要求是独立进行,而地质变量则并没有这一方面的要求,反而是要求抽样之间具有空间相关性[2]。地质研究人员为了可以同时满足其对概率统计有效性的要求以及地质变量的特点,所以研究出了地质统计学。地质统计以及经典统计两者的基础都是大量采样,通过对样本属性值所具有的分布频率以及均值等进行分析,从而明确空间分布格局与其之间的关系。地质统计区别于经典统计的主要特点是,地质统计可以对样本值所具有的大小、空间位置以及距离进行综合考虑,这样就可以对经典统计中存在不足进行弥补,进而提高地质工作的效率,推动地质工作的`发展[3]。

三、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

1.地质统计工作可以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并强化经济管理

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逐渐稳定,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地质企业想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在发展过程中,采用创新的思想观念,并建立完善的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管理机制,对企业内部的环境进行优化,采用科学的方法来开展管理工作,对地质勘查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指导,进而确保其可以从自我封闭的状态中逐渐地走向开放,走出国门[4]。这样的情况就使得地质勘查工作必须采用统计学理论,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地质工作更好地发展,使其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加快地质工作现代化的发展步伐。

2.地质统计学是国民经济信息化发展的必要要求

近些年来,我国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使计算机技术越来越成熟,其应用范围日益广泛,在这样的情况下,地质工作部门在进行工作的过程中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开始地质信息自动化的建设。在发达国家中,信息的重要性已经被人们普遍的认可,因此,我国应该吸取国外先进的经验,对信息的重要性进行深入地认识,进而推动我国地质工作的发展。

3.统计学可以对地质工作进行估计

在进行地质工作的过程中,相关人员需要对其进行估计,在估计过程中,使用统计学知识,就可以对其整体进行估计,也可以对其局部进行估计。

4.可以创新数学理论

在地质工作中人们应用了数学理论,但由于社会对地质工作的要求不断提高,所以传统的数学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面对此种情况,相关人员可以应用统计学理论来对传统的数学理论进行创新,这样就可以解决地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其发展。

5.可以提高估计精度

在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精度进行估计,应用了统计学理论之后,其中的克立格方程会提高估计精度,这样地质工作的作用就可以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

6.可以对地质变量的变化进行模拟

应用了统计学理论之后的地质工作,可以将地质变量产生的变化更加真实的模拟出来,进而为工作人员对地质体进行定量研究提供有力的数据依据。

7.可以充分利用已知信息

在地质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利用已知信息来深入地开展工作,在此过程中,传统的地质工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但应用了统计学的地质工作可以帮助工作人员对未知地区以及已知信息的空间关系与区域变化量所具有的结构特征进行深入地分析,进而帮助工作人员作出正确的判断。

8.可以节省时间

传统的地质工作不仅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还需要大量的人力资源,为了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在其中应用了统计学理论,统计学理论可以自动的生成拼图,这样就为工作人员进行计算提供了方便。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地质统计学在地质工作中应用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随着理论的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应用范围有了明显的扩大,已经逐渐成为研究界中的常用科学方法,并且随其在各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实际作用愈发突出,已经成为不容人们忽视的存在。因此,地质工作人员应该对统计学进行深入地研究,并提高自身应用统计学的水平,在地质工作中充分发挥其作用,推动地质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允锋.论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J].知识经济,(,11):77.

[2]周旋,王选问,金瑜,等.基于地质统计学方法的某铁矿资源量估算[J].金属矿山,(,7):86-90.

[3]常维,郑斌.统计学及其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概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14):1005.

[4]张争争,王学平.地质统计学中变差函数在矿产勘探中的应用[A].第十二届全国数学地质与地学信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43-250.

篇2: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摘要:目前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统计在经济管理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统计的工作包括了概括统计、统计资料等,统计不仅可以促进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帮助企业制定出完善的营销策略,为企业信息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在本文中,通过分析统计在经济管理中的作用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文内容,希望能够为同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统计;经济管理;作用;分析

现如今企业在发展的同时,经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作用,我国多数企业对于这项工作引起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由于这方面的经验相对来说比较匮乏,所以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系列问题,导致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就是企业相关工作人员没有对企业经济管理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所以现阶段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统计工作已经得到普遍的运用,并且其效果也比较明显,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的日后发展提供保障。

1现阶段统计在经济管理方面的作用

1.1全面加强企业经营能力

企业只有将自身生产出的产品进行成功的销售,才能让企业获得成本的回收。进而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对销售额做出明确的统计具有十分重要,通过对销售额进行统计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企业了解市场需求,如果产品的销售情况比较好,可以说明产品满足了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潜力得到了相应开发。反而言之,如果销售额少,那么表示企业产品在当前市场上不是很受欢迎,所以企业应该降低对该产品的生产,做好产品的改进,对产品进行不断完善,提高产品的销售额。统计的工作不仅可以对产品的销售量做出明确的记载,也能全面提高产品销售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将其作为理论依据,为企业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奠定坚实的基础。

1.2对企业的劳动力资源管理进行优化

在企业中劳动力资源的优化具有重要作用,如果企业能优化劳动资源管理,不仅能加强企业产品在生产过程中的质量,同时还能促进其加工,在一定程度上利于企业长期稳定的发展,还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但大部分企业的劳动力资源和实际状况不相符,因此导致企业的发展空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做好企业的统计工作帮助企业对劳动力资源做出了解,与此同时还可以进行数据方面的对比,准确判断现阶段劳动力资源在分配上是否合理,如果存在不合理现象就要进行科学有效的`调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保证企业劳动力资源可以得到优化配置,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提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加。

2经济管理中如何提高统计作用

2.1对统计意识不断的加强

大部分企业受到以往相对来说比较传统的经济因素影响比较大,甚至企业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各种漏洞,所以整个管理过程效果不是很理想。在该背景下,为了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经济管理作用,企业应该对统计方面的意识不断加强,企业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往往忽视统计工作,致使统计相关工作人员自身难以发挥出真正的实力,统计工作和企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得到有效的融合,企业中的统计工作也会显得微乎其微。因此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企业应该建立良好的企业统计意识,同时还要做好统计创新工作,进而保证相关工作人员能在第一时间发现企业中存在的风险,针对风险提出解决措施,避免企业步入到风险的旋涡中。在此之外统计工作人员要做好统计数据的规划分析,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统计程序的不断优化。

2.2采用信息化的统计方式

在我国建立初期,所应用的是计划经济的体制,这种体制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是被淘汰,现如今我国所采用的是市场经济体制,因为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之间区别比较大,这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困扰。由于一部分的企业在统计时,采用了传统的统计方式,对企业的发展也带来了一定阻碍。因此在企业中需要做好统计模式的优化,应用信息化管理方式十分必要。在目前企业发展的背景下,ERP的统计方式应用比较普遍,这种统计的方式主要是将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有效融合到一起,在应用的同时可以对信息管理的流程做出优化,这样企业自身的统计水平会得到全面提高,在经济管理中作用也是越来越突出。此外通过采用信息化统计方式能利于企业相关领导的及时查询,根据数据信息能够做出科学、正确的判断。

2.3对统计工作中的覆盖范围进行不断的加强

统计工作相对来说比较突出,所以在经济管理的过程中应该合理运用统计,在企业发展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在统计的过程中,企业要将统计的职责和具体的内容做出明确,此外也是需要完善统计的程序。在统计程序中需要把统计的查询和分析有效的整理概括。在此基础上也是需要根据统计内容的不同对管理方式作出一定的调整,充分促进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每个统计人员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根据规定内容做好统计工作。

2.4提高统计人员的素质培养

为了促进统计工作作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科学有效的发挥,企业自身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加强人员素质,其次还要重视统计工作的重要作用,由于统计人员属于统计工作过程中的主体,工作人员的自身素质以及道德水平都会影响统计工作质量,所以要全面加强统计人员素质。一是企业应该对统计人员实施岗前培训工作,在培训的过程中把统计工作中的相关要求和方法告知员工,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工作人员更好的适应岗位工作。二是需要聘请专业人员做好讲座,在社会变化的同时知识也是不断变化的,所以统计工作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必须要做到与时俱进,结合企业的实际状况进行不断的调整,对知识储备要进行及时的更新,运用现阶段比较先进的统计工作。

3总结

通过上述分析研究可知得出,由于企业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力日益激励,所以企业应该将经济管理工作进行做好。由于重视经济管理过程中的统计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邱文英.论统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16):113.

[2]淮路其.论统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商场现代化,(18):227-228.

[3]梅雪婷.论统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作用[J].现代交际,2016(06):38.

篇3: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关键词:统计文化,工作氛围,新时期

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对任何工作的进行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样的道理,统计文化也是医院开展统计工作的精神之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文化也处在交融之中,越来越多的文化和思想渗透到传统固有思想之中。因此,若要是想让统计工作更加顺利的进行,就必须重视在当今时期统计文化的更新,运用马克思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搞好新时期统计文化的建设工作,最终是让统计文化可以更好地为医院统计工作服务。

1 新时期下统计文化的发展

任何一个完整的文化都包括物质统计文化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进行中统计活动,统计工作者们通过平时的工作来为统计文化创造物质财富基础;另一个则是统计的工作者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反映出来的职业道德、精神面貌、技术经验等等,这又是统计文化的上层建筑。物质基础决定着统计文化的上层建筑,只有进行了大量的统计才会积累经验,才会拥有更加熟练的技术水平;反之统计文化的经验、水平、医院工作者的精神面貌又反过来作用在了客观方面[1,2]。好的统计文化可以更利于统计事业的发展,相反,闭塞或者停滞不前的文化会阻碍统计事业的发展。那么,在新时期下我国又对于统计文化提出了哪些要求。

1.1 对于统计工作的要求

统计文化的发展必然离不开先进的物质条件,不可能出现离开物质空谈的文化,因此新时期下若要统计文化更好的发展首先是在现有条件下提高医院统计工作。比如,可以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在进行统计工作的时候医院可以利用网络进行自从统计分类和分享,这样高效便捷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手工方式可以减少错误,减少重复率,提高效率。除此之外,还可以对统计的信息和数量扩大化,若有了现代科学手段,便可以扩大统计工作的进行,不仅仅是满足于现在数据数量,越大的数据量越对统计文化的建设有利。

1.2 对于精神层面的需求

在物质基础丰富之后,精神文化就不可停留当前,要随着物质的发展共同发展。首先这就要求医院的统计工作者们有时代所要求的职业能力,因此统计工作岗位上面的工作者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除此之外,应当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拥有学习能力和分析能力。最后,统计工作者应该认识到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在如何提高自身从而符合这个时代的需要。

2 新时期统计文化对于医院统计的作用

2.1 统计文化形成的意义

任何一个健康、活跃的文化氛围的形成都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大量的积累的过程,在现代这个思想开放、文化多元的社会,每一个统计工作的工作者都有对这个世界有着不同的想法,对其从事的工作也有着不同的价值取向[3]。他们对于职业规划以及工作的意义相对来说比较偏激,如果这种情况发展严重后就会影响整个医院工作的进行,例如他们会将数据造假,或者拖延怠工。在这种情况下,若有一个良好的统计文化氛围就会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变这些错误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一个良好的文化对于一个人甚至一个集体的影响远比法律、纪律要更为彻底更为有效。

2.2 统计对医院的推动作用

现代医院更好的发展是离不开数据的支撑以及数据的量化,因为统计的数据会反应当今的形势以及时代的需求从而为医院的走向提供最为基础的信息,是医院未来方针制定的最为权威化的数据[4]。因此,统计工作在整个医院工作中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在统计文化之中的物质文化提升了之后就可以更快更准确的反映医院的现状,也可以反应出问题的存在点,及时更正不正确的做法。在现代这个激烈的市场环境,时间和效率就是取胜的关键,最重要的是,医院的统计数据最终可以服务于社会,若是群体大规模的问题就可以及时通知大众或者疾病控制防御中心,让每一位群众对此问题给予重视并且及时防御。

除此之外,医院也可以运用统计文化完善医疗的“软实力”,可以建立一个现代的评估统计模式。管理层可以根据完善的统计模式对每一位员工打分,促使他们能力水平不断提高,对于病患的服务更加周到。除了在硬件方面有自己的评估系统以外,在软件方面也可以对其进行统计文化的渗透[5]。经过这样,可以促进医院健康的发展。

3 结语

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也包括医院,文化氛围都是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应该主动调整文化内容,从而配合市场经济的要求。先进的企业文化可以让医院改进基础设施,改进统计的方式,促进效率的提高。另外一方面,统计文化可以提高强有力的直接数据,让医院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将正确的优点不断发扬,将错误的地方及时改正。

参考文献

[1]张鹏,白纯,李包罗.医院信息化管理的几点模糊认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04).

[2]余晓红,何伟.医院信息化下统计工作的转变[J].《中国医院统计》,2004(03).

[3]刘翔,钱治军,王向东.医院文化的内涵及界定[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01(06).

[4]李玉梅.统计文化与现代企业发展的关系及作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

篇4: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关键词:医院;医保;患者;理财;统计学

一、统计和医保统计的内容方法

1.统计的基本含义

所有的理论知识都要在实践中得到运用,其在实践中的指导地位对其根本性质有很强的巩固作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所有事物发展的真理,统计也一样,其实际应用是统计学发展的关键内容。

2.医保统计含义内容

统计学的基础和数学息息相关,但是根本上还存在一定差别。数学所研究的内容是一些抽象的数量规律,但统计学所研究的是数量之间的规律;数学研究的具体方法的单纯的演绎,统计学最主要的方法是归纳。医保管理工作中的统计对象包含很多内容,主要有普通无社保和参保患者两种。参保患者当中又有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两种参保患者。在具体医保管理工作中可以使用大量观察,统计分组,综合指标和归纳推断等多种统计学方法。

二、根据统计学分析目前医院医保管理的现状

医保改革二十年的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受到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从整体上看,医疗服务领域中竞争和民间力量大肆进入,为其整体供给能力的提高起到推动作用,另外还使其技术装备水平和医务人员素质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再有医院所有制结构和管理体制的变化以及多层次的竞争对医疗服务机构和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有促进作用,使得其整体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通过统计学的应用服务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现行的医疗服务体系和保障制度不能满足群众的实际需求,“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始终没能得到有效解决,细致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首先,卫生资源整体不足,结构配置不合理,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中国所占的人口比重是世界的两成以上,但是卫生总费用和世界卫生总费用相比只占百分之二的份额。

其次,医疗保障体系不完善,群众医疗负担大。现在我国已经构建了基础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但其覆盖范围小。新农合的医疗制度也没有完全影响到所有的农村人口。另外非公经济的从业人员,尤其是外来务工人员基本都没有医保覆盖。最后就是城市中的下岗、失业和再就业人员也欠缺医疗保障。

再次,社会资金不容易进入到医疗卫生领域,多渠道办医格局不易形成。政府本身不应该也不能完全的掌握所有医疗单位,一定要通过对社会资源的吸收和组织,更好的充分的使用社会资源,促进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融合多种资金渠道发挥社会医疗事业。

综上所述,现在医院,特别是民营医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的影响下,吸引患者的关键除了是要有先进的医学水平和技术能力,还要具备的就是医疗费用的报销能力。医院医保的报销范围、标准和比例都是影响所有参保患者决定的关键,统计学能凭借自身的职能细致分析这些方面的特点,为患者提供可参考的有效地选择标准。

三、统计学在医保管理中服务群众的具体作用

我国整体卫生资源分布不均匀,大多数地区存在“看病难和看病贵”的问题,所以医院统计部门要重点分析这些方面存在的问题,为政府决策和医院运营提供有效可参考的数据内容和理论建设。

首先,统计学能够帮助完善医保政策。只有通过实际的数据统计才能进一步引导医院降低看病卖药的费用,可以通过部分病重住院费用单病种结算,药品限价的方法,强化社保基金的有效利用和合理使用。

其次,统计学能够帮助多元化医保模式的引入。有了统计学职能的支持,我们可以效仿国外先进的医保模式,开展保健储蓄,健保双全,保健基金等多元化的医保模式,这些方式的引入能够保证我国医保工作的顺利有效地运行。统计学可以支持我国医保管理工作实施个人账户和统筹基金的费用缴纳和管理。依靠统筹基金保证大病人群的基本医疗,依靠个人账户引导参保人员限制自身的医疗费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完善整体运行。

再有,统计学方法能支持保险和患者理财的顺利实施

虽然个人账户和社会统筹的资金有限,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设立商业补充保险保证基本保险之外的医疗费用的之处。要强化引入政府的政策引导,在医院具体运用过程中结合统计学的具体内容和方法,采集并分析社保患者的不同数据和信息,为患者和医院提供更好的理财方法。

结论

新的医疗改革的大环境下,医保工作的开展和完善是关系到民生发展的关键问题。作为医院要认清统计学工作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通过分析统计数据总结目前医保工作的现状,进一步通过统计学数据完善相关工作内容,实现医院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篇5: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连锁专卖店、便利店篇

在零售行业的所有业态中,连锁店是最为依赖客流的一种类型。毫不夸张地说,客流是影响连锁店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目前,不管是连锁专卖店还是连锁便利店,评判门店经营状况的好坏,不再只针对销售数据进行评估,而是深入分析销售数据背后隐藏的两大关键因素--客单价和客票数。

销售额=客单价×客票数。客单价(Per customer transaction),通俗来说即是每位顾客的平均购物金额,商品的平均单价和每位顾客平均购买商品的个数是制约客单价的两个变量,也就是说,顾客购买商品的单价和数量越高,客单价就会越高。客票数不等同于客流量,客票数是实际产生消费的顾客人数,而客流量是针对进店的所有顾客的人数统计,若要将客流量尽可能多的转化成客票数,就需要通过提高提袋率(进店成交率)来实现。客票数=客流量×提袋率。说到底,要提高门店的销售额,就要从引起客单价和客票数变化的因素着手分析。

管理者应根据实际情况分析引起销售额变化的具体原因,利用有效措施不断改进,不断评估,循环往复,达到充分挖掘门店销售潜力的目的,实现连锁店的长效盈利。

 影响客流量、提袋率的因素

1. 环境

环境因素主要是针对门店所处的商圈进行分析,明确自身定位和目标客户群。此外还有气候因素、周边竞争对手等因素。

2. 门店

门店因素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是门店的直观吸引力,包括店面的设计装修、灯光照明、色彩和整体布局,赏心悦目的店面形象本身就具备强烈的视觉冲击,对顾客有直接的引导效果。再者是店容店貌,店堂的环境卫生状况,清洁度、整洁度较高的门店,顾客自然愿意经常光顾。

3. 货品

首先要提高储备、补货能力,保证货品充足,避免空架出现,顾客进门后看到货品摆满货架,第一感受就是店内货品丰富、齐全,为促成交易打下良好基础;其次,店内货品的陈列要合理,分区分货架摆放货品,使顾客能快速找到想要的产品;再次,门店产品要适销对路,价格制定合理,要体现特异性和差异化顾客的需求。在一个高档住宅小区贩卖廉价低质的产品,顾客不上门也就不足为奇了。

4. 销售人员

实体零售说到底还是“人”的生意--由人将商品卖给其他人,销售人员的销售能力对门店的销售额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员工的自身素质、工作心态,面对顾客时的亲和力,服务态度和服务水平,销售能力和推销技巧直接关乎门店的客流量和提袋率。将提袋率与店员收入进行关联,无疑可以极大提高员工积极性,从而提升销售额并规范门店的职业行为。

5. 促销活动

专卖店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打折促销活动吸引人流,便利店运用POP海报、店面海报进行产品推广,最终达到提升销售额的目的。

6. 其他增值服务

连锁便利店可以通过增加一些便民措施达到吸引客流的目的,使顾客在便利店买到急需商品的同时,可以获得额外的方便服务。例如7-11便利店的羊城通充值和信用卡还款业务。

 影响客单价的因素

1. 货品陈列 / 4

货品的陈列方式、商品排列的空间、紧凑程度都是影响产品销售的重要因素。根据商品间的关联因素及顾客的消费习惯来进行合理的陈列,引起顾客的直接注意,从而增大客单价上升的机会。例如在便利店中,将饼干与饮料这两个“关联产品”陈列在一起,顾客在购买饼干时见到饮料,觉得吃完饼干容易口渴,于是会顺便一起购买饮料。这样客单价不就有了提高?

2. 销售人员

销售人员本身的素质、敬业态度、工作的热情、对商品、价格的熟悉程度决定了推销技巧的好坏,因此,有必要对员工进行适当的销售培训,提升其销售能力,从而实现提升门店客单价的目的。

3. 促销活动

促销活动对连锁专卖店和便利店实现客单价的提升有明显的效果。

因此,要深层次分析门店的销售情况,就必须对各个销售指标逐一进行实时准确的分析,首先需要得到准确的客流量(Store traffic),然后再结合POS系统的数据具体分析,找出引起销售额变化的原因。由此可见,客流统计系统在连锁店经营和管理过程中是一项必不可少且无法替代的工具。

此外,通过客流统计系统,还能将历史客流数据和当前客流信息进行汇总、挖掘、对比与分析,输出多种类型图表评估日常经营和促销活动效果,同时,客流统计系统对连锁店另一项独特且重要的意义在于,可以更好地帮助总店对分店进行管理和评估,一直以来,总部对下属分店的管理,很大程度都是依据POS系统提供的销售额数据,很难对门店的实际销售状况进行深层次分析,如若将与客流量相关的提袋率、客单价列入门店绩效管理中,无疑更有利于总部对分店运营的掌控。拥有了客流系统之后,即便是跨国的连锁企业,总部仍然可以通过BS架构远程管理和阅览各个门店实时的客流量信息,真正实现总部对各分店的实时管理。

连锁店所处的地理位置很大程度决定了日常进店的顾客数量,这是先天人流量;如果逛店的人购买了产品就转变了有效人流量;门店通过销售让购物者临时增加购物的品种和数量,就转变成了高效人流量;门店的服务、产品的价格、产品的质量等因素使顾客再次光顾,就转变成了固定人流量。高效固定的客流量是提升连锁店经营业绩的前提,也是连锁店运营的关键所在。高效准确的客流统计系统,为连锁店的员工绩效管理,促销活动评估,总店管理等方面提供切实有效的信息支持,使门店在出现销售问题时,可以快速反应哪个环节出问题,哪个因素的指标失常,使管理工作“有的放矢”,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成效。

I-TRACK 2012+3G是ABD慧眼电子科技利用先进的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及网络传讯技术,为零售业管理量身锻造的必备管理系统。该系统将零售管理的两大需求:客流统计以及远程视频巡店紧密结合,并通过灵活方式与收银系统对接,可以帮助客户及时(任何时间和地点)了解各店当日的进出人数,并以实时视频的方式,随时看到、听到店内的情况。同时拥有专业的数据智能分析团队,可通过综合数据分析得出转化率,更好的实现智能化管理。

ABD 的价值 Value

人力最优化配置 / 4

客观安排员工的排休及假期,在店铺间调动员工或视需求安排不同的工作时间,通过对历史客流数据的比对、统计、分析和挖掘,进一步掌握来客的潜在规律,从而进行对未来客流水平和波动的预测。员工业绩评估

执行轮班评估,基于销售机会及转化率对比各团队绩效。基于实际转化率评估员工绩效,评估客户服务培训对转化率的影响。店铺业绩评估

审查每家店铺的客流量及转化率水平,对比同类店铺,识别可改善的商机。对比新老店铺的销售业绩,结合多项KPI指标(客流量、转化率、平均在店时间等)剖析店铺管理运用中的存在问题,针对实质问题提出策略建议。扩张店铺规划

使用客流指数以全面、深入分析同品牌店铺客流量数据,有效评估新店铺发展投入,评估购物场所(生活购物中心、商场、都市中心区等)的扩张规划,制定店铺扩张规划。商品管理与决策

通过对历史销量和客流量的对比,可以有效的分析商品种类及各项管理策略对流量及销量的影响,进而更好的进行管理决策,提高销量。

成本评估

通过对各区域客流量的统计,可以帮助商场客观决定柜台、商铺租金价位水平,避免合理租金收益损失。资源调控

通过显示当前客流状态和变化趋势,该系统还可以帮助商场对流量较大的区域采取预防/ 4

篇6:浅淡工程地质对道路桥梁的作用

题目:工程地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作用

指导老师:王明秋

姓名:黄绍强

学号:103150341

4浅淡工程地质对道路桥梁的作用

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建设里程的不断加大,地质勘察将逐渐成为道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本文就阐述了水文地质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作用,并结合一定的实际工程,介绍和分析了水文地质勘察在道路桥梁中的应用,最后在道路桥梁中用水文地质如何防止灾害。

工程地质的发展

工程地质学作为其中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与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运营有关的地址问题的学科。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与工程学的边缘学科,是一门应用地质学。它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如公路工程、铁路工程、水电工程、工民建工程、矿山工程、港口工程等。随着生产发展和研究的深入,又出现一些新的分支学科,如环境工程地质、海洋工程地质、地震工程地质等。工程地质学的特点是始终与工程实践紧密联系。大量的国内外工程建设实践证明,工程地质工作做得越好,设计,施工就能顺利的进行,建筑物的安全运营有了保证。相反,对工程地质工作忽视或重视不够,使一些严重的地质问题未被发现或发现了而未进行可靠的处理,都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轻则修改设计方案、增加投资、延误工期,重则使建筑物不能使用,酿成灾害。

公路桥梁工程是一种延期很长的线性建筑物,又主要建筑在地表上。因此公路在兴建和使用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自然条件和地质问题。如果对地质工作重视不够,会给工程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例如在开挖高边坡时,如果忽视地质条件,可能会引起大规模的崩塌或滑坡,那样不仅会增加工程量,而且会延期工期和提高造价,严重时甚至会危及施工安全,造成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路基中的应用

路基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承受车辆的动力荷载及其上部建筑的重力。坚固、稳定的路基是公路安全运行的保障。

路基基底图的变形性质和变形量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基底土的土力学性质、基底面的倾斜程度、软弱结构面或软弱夹层的性质和产状等。此外,较差的水文地质条件也是促使基底不稳定的因素,它往往使基底发生巨大的塑性变形而造成路基的破坏。例如,路基底下若分布有软弱的泥质夹层且当泥质夹层的倾向与坡向一致时,若再其下方开挖取土或在上方填土加重都会使路堤整个滑移;当高填路堤通过河漫滩或阶地时,若基底下分布有饱水厚层淤泥,在高填路堤的压力下,往往会使基底产生挤出变形;由于基底下溶洞穴的塌陷也会引起路堤的严重变形,所以水文地质在道路运用是很有必要性的。

道路冻土的防止,针对防止冻土伤害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1)提高路基标高。2)把粉粘粒含量较高的冻胀性土换为粗的沙烁石抗冻胀性土。3)铺设毛细割断层,意断绝补给水源。4)采用纵横盲沟和竖井,排除地表水,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路基的含水量。5)修筑隔热层,防止冻结向路基深处发展。桥梁中的应用

桥梁是公路工程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线路跨越河流、沟谷或道路,需要架设桥梁,桥梁也是线路通过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地区的主要工程。

在公路工程地质勘测中,由于对桥址周围的工程地质特征了解不足,在桥梁施工、运营时,遇到不少问题。如有的将墩、台设在滑坡上,基坑开挖时引起滑坡复活,而使已建成的墩、台错位,有的墩、台建在岩溶洞穴上,致使墩、台倾斜无法使用。查明建筑物场址周围的工程地质条件,确保建筑物的安全、正常使用,这对于桥梁也不例外,而桥位选择、桥梁基坑稳定性和正确选定桥基承载力,是确保桥梁安全的三个重要方面。

桥梁位置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线路方向、选线设计技术要求、城乡建设、交通水利设施的要求和地形、地质条件等多方面因素。一般,中、小桥位置由线路条件决定,特大桥或大桥则往往先选好桥位,然后再统一考虑线路条件。大桥和特大桥位的选定,除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等因素外,还必须十分重视桥位地段的地质、地貌特征和河流水文特征。

桥位应选择在岸坡稳定、地基条件良好、无不良地质现象的地段;应尽可能避开大断裂带,尤其不可在未胶结的断层破碎带和具有活动可能的断裂带上造桥。

从河流的情况来看,最理想的桥位应选择在水流集中、河床稳定、河道顺直、坡降均匀、河谷较窄的地段,桥梁的轴线与河流方向垂直。

河道水流是一种螺旋状的环流,它以自己特有的侵蚀—搬运—沉积方式,不断地深切河床、拓宽河谷和加长流路。对于某一具体河段,它正处在特定的发育阶段。因此,在某一地段选择桥位时,首先要研究地貌条件,了解河水对河床和岸坡冲刷作用的规律,避开那些有河床变迁、巨大河湾、活动砂洲的不良地段,还要大致判定河谷内覆盖层的厚薄、基岩埋藏深浅,以便合理选定桥位。山区河流桥位条件

山区河流多在山峦起伏的深涧峡谷中流动,其特点是坡降大,水流急,河谷较深,河床中常有基岩裸露,或由巨砾、粗砂沉积覆盖,覆盖层一般较平原河流薄。山区河流的水文特征是:洪水暴涨暴落,洪峰次数频繁,持续时间短,流量及水位变化幅度较大。

根据山区河流的特点及勘测设计实践,选择山区河流的桥位时,应考虑如下几个原则:桥渡线尽可能选在河道顺直、水流通畅地段,避免在河湾、砂洲、河心孤石突起及河道急剧展宽的河段通过。

2桥渡线宜选在河槽较窄的峡谷段通过,并应同时考虑施工方法与施工场地的布置问题。当由于峡谷段水深流急,一跨不成,必须在河中建墩时,为避免基础施工困难,也可在开阔段通过。桥渡线应避免在两河交汇或支流汇入主流的河口段通过,避免两河洪水涨落时间不同,冲淤变化复杂,影响建筑物的安全。桥头及其引线应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场所。

隧道中的应用

公路隧道地质勘探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减少工程投资、提高建设效益的最为有效的公路建设形式。地质勘探报告是隧道工程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对地质勘探技术的研究对于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它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我国经济建设发展的快慢。在实际勘探过程中,公路

隧道地质勘探企业对每一项勘探数据都要进行双重复核,切实保证勘探数据的有效性。

隧道进行选址:

(1)隧道位置应尽可能选择在地质构造简单,节理裂隙不发育,岩性较好,稳定的地层中通过。应注意避免岩层软弱结构面、断层,必须通过时,应使隧道的通过长度最小。

(2)隧道穿越两种岩性迥然不同的岩层接触带时,应避免平行和接近平行,应尽可能垂直或接近垂直方向穿越接触带。

(3)当隧道通过单斜构造时,隧道中线以垂直岩层走向穿越最为有利。当隧道中线与非水平岩层走向一致或斜交角很小时,应力求将隧道置于岩性较好、强度较高的层内。如岩层倾角较大,又有粘着力较差的软弱夹层时,应注意有产生顺层滑动的可能。

(4)当隧道通过褶曲构造时,隧道位置选择在褶曲构造一翼或背斜褶皱中轴处通过较为有利。不宜将隧道置于向斜轴部通过。

(5)越岭隧道首先可以从地形角度选择可能穿越的垭口,拟定该垭口处越岭标高及两侧相应的展线方案。

(6)选择隧道的临界标高时,应注意下列因素:要尽可能把隧道埋置于较好的地层中;应使洞口位置处于较好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的地方,便于施工场地布置。

隧道洞口选择及线形考虑

(1)隧道洞口位置应根据地形、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着重考虑隧道仰坡、边坡的稳定,保证施工及运营的安全,并结合洞口有关工程及施工条件,综合研究比选确定。一般情况隧道宜早进洞、晚出洞。

(2)洞口段所在位置为坡积层地质,地形缓和,埋深较浅,应采用有效措施,做好防排水工作,不应采取刷坡清方,以免破坏山体稳定,招致坍方、滑坡病害。必要时宜接长明洞,确保施工和运营安全。

(3)隧道线路应力求与地形等高线垂直或近似垂直进洞。如不能满足上述要求时,应以大角度斜交进洞为宜。

工程地质的小结

篇7: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生产、建设开发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地质工作勘探、研究、控制程度的高低, 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发展, 地质工作贯穿于煤矿开发、利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据统计, 在煤矿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中, 约有60%~70%为冒顶、瓦斯爆炸、突水等恶性事故 (在地方矿、私营矿还要比这个比例大) , 而所有这些事故都与矿井地质工作有很大的关联性。因此, 加强矿井地质工作, 可以有效预防或避免类似事故的发生, 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 增强矿井防灾抗灾能力, 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非常重要。

1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 防止矿井水灾事故的发生水灾事故具有突发性强, 危害严重的基本特征, 甚至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给矿井造成毁灭性的灾难。

防治这类事故的有效手段, 除了在防排水设备, 配套设施这些硬件上提高认识以外, 更要在加强矿井地质工作的另一个分支———水文地质这个软件上下大功夫。通过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其中包括勘探和生产过程中各种水文资料的积累整理、以及综合相关理论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的一系列过程, 使我们对一定区域内的主要含水岩系及其水文特征, 主要含水层的含水性随季节、年度及降雨量的变化而递变的规律等客观事实有一个总体的把握, 以从宏观上指导我们的设计和生产布局;同时在生产实际中对可能发生事故的区域以及情况不甚明了的老塘、旧巷等采取超前打钻探放水, 实行“有疑必探、先探后掘”的施工原则, 就能在大局上掌握控制水患的主动权, 大大降低发生矿井水灾事故的概率, 减小其危害程度。

1.2 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瓦斯爆炸、煤矿瓦斯突出等瓦斯事故

是煤矿发生重大恶性事故的表现之一, 它具有突发性强、波及范围广、危害程度高等突出特点。抑制和消灭瓦斯事故在煤矿安全工作中起着决定和主导作用。过去, 在处理和解决这类问题时, 往往把工作着眼点完全放在“一通三防”等侧面, 而忽视甚至放弃对矿井地质工作的重要内容———瓦斯地质工作的研究和投入, 其结果是对瓦斯灾害仅仅限于被动防御, 而缺乏有效的预见和超前规划, 无法从根本上控制和防止此类事故的发生。

比如, 东北某矿八十年代中期在-109.0标高掘送岩石机道 (平巷) 时, 按设计巷道将自底板至顶板穿越A8煤层以及一个落差达40m的正断层F14。由于当时对该区域矿井地质资料研究程度不够, 对煤与瓦斯突出和埋藏深度, 构造等因素的关系认识不清。在掘进中当巷道接近A18层顶板及F14断层的预定位置, 并发现瓦斯涌出量增大, 煤层结构紊乱及其它突出征兆时, 未能引起足够重视, 仅采取了一些诸如加大风量, 减少每次放炮火药量等措施控制回风流中的瓦斯浓度。在一次炮后20min, 突然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喷煤距离50m, 有18m的巷道全断面被煤粉封严。突出煤量627t, 沼气约1180m3。所幸当时处于交接班时间, 场子及附近没有人员停留, 否则这将是一起致多人伤亡的特大事故。

事后, 通过对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 确定了工作的主攻方向, 全方位地加大了矿井地质工作、特别是瓦斯地质工作的工作力度。经过长时间努力, 对煤与瓦斯突出与煤层的埋藏深度、构造及其它因素的关系等机理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采取了完善的对策。由于认识到位, 抓住了矿井地质工作这个主要矛盾, 对瓦斯涌出规律及瓦斯灾害的预防能够做到有据可查, 有章可循。

1.3 防止由于设计不合理而造成的安全隐患在煤矿企业中, 生产必须遵从既定的程序和规范, 也就是必须按照设计施工。

而矿井地质工作所获得的资料和成果是制定这些设计最主要的依据和条件。只有对一个区域的煤 (岩) 层产状, 结构、性质、厚度及其横向变化、瓦斯情况、水文特征、火区及岩浆岩侵入等矿井地质资料掌握准确, 设计部门提出完善、合理的设计才有可能。这种完善、合理性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 它能保证生产在快捷高效、安全有序的状态下进行, 而安全是其中的核心。生产过程安全系数的高低,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本身所依据的原始资料是否完整、准确地反映了施工过程中所将遇到的实际情况。

比如, 井田范围内某一区域存在火成岩侵入及局部含水层。如果地质资料已详尽反映了这些事实, 在设计时就可考虑使施工远离这些区域, 必须能事先制定有效措施防范事故的发生, 使整个生产过程具有预见性和安全保障;反之, 如果矿井地质工作不到位, 未能提供翔实准确的基础资料, 设计就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不能准确地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 生产便会陷入盲目、无原则的状态。这样既可导致透水淹井等直接事故的发生, 也可导致间接事故的发生。这里所说的间接事故, 就是虽未引起事故的直接发生, 但却对将来的施工生产带来严重安全隐患的一类事故。

地质资料不清是引起这种连锁反应的基本根源。事实上, 施工时间和工程量等因素与事故的发生概率有一定的线性关系, 是成正比的。一个优秀的设计其主要标志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工程的利用率, 减小工程量, 缩短工期, 特别是要尽可能避免无效工程的施工。要达到这个目标, 除了要提高设计人员素质, 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外, 更重要的是应该全面加强矿井地质工作, 最大限度地提高地质资料的准确性, 这是减小和杜绝各类事故发生的第一道防线, 也是从根本上保证安全生产的症结之所在。

1.4 防止顶板事故的发生顶板事故是煤矿生产中另一类常见事故。

虽然近些年来由于先进技术的采用和管理方式的改进, 这类事故发生的比例及严重程度有所降低, 但在一些不发达地区、非国有煤矿特别是个体小煤矿中, 顶板事故依然是制约其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很多, 比如工艺落后, 生产工序不符合实际情况;工人素质差, 掌握技术、执行措施不到位;开采的地质条件限制, 地质构造影响等。其中与地质条件、地质构造有关的顶板事故占有一定比例。

如果有详尽的地质资料做指导, 在施工之前我们就可以对施工层位的围岩性质 (比如坚硬程度, 理解隙发育程度) , 断层、褶曲及煤层产状掌握准确, 以便针对具体情况, 合理确定不同地段的施工措施, 特别是掘进爆破工艺及支护方式。材料、设备及人员配置等生产要素能事先到位, 这样就能在管理和技术层面上保证对顶板事故的积极预防, 有效地减少和杜绝此类事故的发生。

2 结束语

矿井地质工作在煤矿安全生产中起着重要的先导作用, 做好矿井地质工作, 对瓦斯事故、水灾事故及顶板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作用, 从而保证煤矿安全生产, 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及经济效益。在煤矿企业中, 只有正确认识矿井地质工作的性质和特点, 才能对本企业进行科学的管理和决策, 把工作开展的更好, 因此, 矿井地质既是一项专业技术工作, 同时又同生产实际紧密相关, 对煤矿安全生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摘要:在煤矿安全生产中, 矿井地质工作是煤矿技术工作的重要基础, 做好矿井地质工作, 可以有效避免多类事故的发生, 对促进煤矿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实例的全面分析, 阐明了加强地质工作对预防, 控制各类灾害的重要意义, 进一步确立了矿井地质工作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作用。

篇8: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关键词】统计思想;作用;统计工作

一、引言

统计思想不仅在统计工作中应用,在其他许多工作中也有很大的用途。尤其许多工作中对资料内容的把握以及对总体情况的分析和预测都需要统计思想的合理利用。从数学的角度来看,统计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了观察法、大数定律,似然估计等具有理论依据的科学方法。说明了统计思想对科学发展的指引,也说明了统计思想在具体工作中的作用。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统计思想的不断丰富,为人民服务已经具有了新的内涵,统计思想对统计工作也起到了更大的影响。

二、平均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当我们需要對一种现象的总体参数或未来状况进行推断或预测时,经常用到抽样推断法。对不可能进行全面调查却又要了解研究它的全面情况,通常会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估计和推断被调查总体的全面特征。这种处理方法是存在一定误差的,误差的大小决定推断的准确程度的高低。然而,在不断的操作过程中人们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大量观察比小量观察易于发现总体规律或特征。因此,样本容量越大就越能代表总体特征,相对的,每个变量对于总体的影响就会变小。那么,对大量随机变量加以综合平均的结果,变量的个别影响将相互抵消,而显现出它们共同作用的倾向,使总体数量特征具有稳定的性质。 统计指数,简称指数,它是指反映各部分数值不能相加的复杂总体数量综合变动情况的相对数,例如,若要说明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商品价格综合变动情况,由于各种商品的经济用途、规格、型号、计量单位等不同,不能直接将各种商品的价格简单对比.需要解决这种复杂经济总体各要素相加的问题,需要编制统计指数,综合反映它们的变动情况指数用相对数反映复杂总体综合变化的程度,可以将该相对数理解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现象数量各自变化相对程度的一般水平、就商品综合价格指数而言,它所表明的是各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平均水平。因此,指数具有平均性,它从定义的本身就采用了平均思想。

三、变异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平均数作为总体某一数量标志值的代表值,其代表性的高低取决于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离散程度高低。标准差则是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最广的离散程度的测度值,标准差大,变异度指标就大,则平均数代表性小;标准差小,则变异指标小,平均数代表性就大。利用变异思想,我们可以计算现象发展变化过程数量特征的标志变异指标,可以研究、考察其发展变化的稳定性和均衡性。标志变异指标小,现象的发展变化、活动过程就稳定、均衡;标志变异指标大,现象的发展变化、活动过程的稳定性、均衡性较差。

四、估计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利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参数,在数学上运用不确定的概率估计的方法,而不是运用确定的数学分析的方法。因为样本数据与总体参数之间并不存在严格对应的白变量和因变量的关系,不能利用一定的函数关系推算总体参数。抽样推断原则上把由样本观察值所决定的统计量(样本指标)看做随机变量。在实际工作中,随机抽取一个样本,并且充分利用样本数据中的信息,计算样本指标作为相应总体指标的估计值,接着需要研究的问题便是用这样的样本指标代表相应的总体指标的可靠程度究竟有多大,这是概率估计思想所要解决的问题。估计思想在抽样推断中的具体应用是,抽取样本,并根据实际观察得出数据,计算一定的抽样指标,接着就要答复用这样的抽样指标代表相应的总体指标究竟可靠性有多大,或者说该抽样指标之间的误差不超过一定范围的可能性有多大,如果在估计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都达到了要求,就以这个抽样指标值作为总体指标的估计值,否则就要改善抽样组织,重新进行抽样,直到符合要求为止

五、比较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相对指标也称相对数,它是社会经济现象中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统计指标数值的比值.能够直接地体现出统计的比较思想。

相对指标可以反映经济现象之间的相对水平和联系程度。如利用相对指标可以考察总体的计划完成情况,总体的内部结构,总体中不同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等等,为揭示现象的本质和发展变化的规律提供依据。它还能提供现象之间的比较的基础,使那些因规模不同,条件不同而无法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比较的基础。例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主要产品的产量,产品的销售率,等等,都与人口规模、产品种类无关,可以用来比较国家的经济实力,研究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

变异指标是捕述数据分布的一个重要特征值,可以用来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的大小,研究变量分布偏离正态的情况等。例如要比较甲乙两个班学生成绩的稳定情况,我们可以用绝对比较方法,即计算两班成绩的极差或计算各变量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绝对值的平均数,即通过计算各班的平均差来比较。还可以用相对比较方法,计算各班的平均差系数和标准差系数,哪个变异系数小,平均数代表性就高,就越稳定。

六、检验思想在统计工作中的作用

检验思想需要先对所研究的总体作某种假设,然后利用样本值所提供的信息,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检验这个假设是否正确。其基本思想是小概率原理小概率事件在一次试验中不会发生。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对总体的假设是真实的,那么不利于这一假设的小概率事件在试验中是几乎不可能发生的;如果在一次试验中小概率事件一旦发生,我们就有理由怀疑这一假设的真实性,拒绝原假设。

七、结语

统计思想是为统计工作服务的,两者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的。离开了统计思想,统计工作便难以进行。在现下的工作当中,人们所运用的统计方法是不一样的,彼此间存在的差异可能会造成结果的不同。但是,无论是何种派别都离不开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在进行统计工作时,需要内在的联系和外在的逻辑关系相互配合,实现对数据的科学处理,并从中找到归纳总结,找到关键问题所在,并根据数据对今后的工作计划进行调墼。

参考文献:

[l]庞有贵.统计工作及统计思想[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4.3

[2]徐淑荣平均思想是统计的基本思想[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9,8

[3]郑翠华,郭凤霞关于变异度指标在统计分析中的作用[J].辽宁税专学报,2005,2

篇9: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统计是实现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重要基础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煤炭企业已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必须围绕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来进行, 而经济效益由经营决策和经营管理来决定, 统计数据又是科学决策和科学管理的前提和关键。因此, 统计工作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首先, 统计工作是沟通、联络企业内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的枢纽。一个企业是往往由多个生产单位及职能科室构成, 特别是大型企业管理层次更多、更复杂。要使各个基层单位和部门活动统一到整个企业生产管理中, 就必须借助于统计信息这一“中枢系统”, 一方面把企业总部的发展规划目标和生产经营任务分解并传递到每一个下属单位;另一方面再把下属单位目标落实与经营任务完成情况及时反馈到企业领导层面, 实现上下左右的联系与沟通, 协调整个企业内部各方方面面。统计信息在这种沟通、联络中, 发挥着枢纽作用;其次, 统计资料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统计部门掌握着大量、系统的资料, 无论是生产销售、资金财务方面, 还是环保节能, 科技发展的资料, 这些资料齐全、系统, 并且相互关联, 组成了科学严谨的统计指标体系, 通过这一指标体系可以反映企业的全部生产经营情况和结果。依靠统计资料, 是提高企业经营决策水平的关键。事实上, 企业制定决策目标、调整决策目标以及寻求实现目标途径的过程, 就是统计工作管理的过程;第三, 统计信息是提高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保障。制定发展规划和目标是为了行动和落实, 生产管理说白了就是对整个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监督和调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统计工作贯穿始终, 它通过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率、发展与能耗等完整的统计资料, 及时准确反馈经济运营质量和结果, 监督和督促各个生产环节调整和改进工作, 以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运行和目标的顺利实现。从一定意义上说, 决策的水平和质量,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统计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二、依靠统计资料准确判断企业经济运行状况

统计工作的生命在于通过“枯燥无味”的数字分析经济运行状况, 发现影响经济运行质量的薄弱环节和问题, 对企业经济运行趋势作出准确判断和预测, 为企业制定发展目标提供依据。从淄矿集团“十一五”发展实践来看, 生产经营和经济运行总的发展趋势是:

(一) 经济总量快速增长, 发展步伐逐年加快

进入“十一五”时期, 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快速扩张, 企业资产总额、销售收入和利润始终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年均增速达到16.7%, 18.6%和53.1%。成为集团公司成立以来发展最快的时期。2010年资产总额达到228亿元, 销售收入达到175亿元, 实现利润22.7亿元, 分别比2005年增长了116.2%、1344%和740.7%。集团公司连年跨入全国企业500强和煤炭企业50强。

(二) 煤业发展势头强劲, 发展后劲逐年增强

“十一五”时期, 是煤炭主业发展速度最快的时期之一。在一批新矿井投产拉动下, 煤炭主业保持了较快的发展速度。“十一五”期间, 累计生产原煤6737万吨, 比“十五”时期增加765万吨, 平均每年增加153万吨, 年均增速达到59%。同时, 矿井单井规模大幅提高, 由“十五”时期的130万吨, 提高到187万吨, 单井增加57万吨。人均效率由2005年的3.084吨/工, 提高到2010年的3.414吨/工, 提高了11个百分点。

(三)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发展方式逐步转变

坚持煤与非煤并重的原则, 不断优化产业结构, 非煤产业摆脱了单纯依托煤炭发展的弊端, 在水泥建材、余热发电、医疗健康、工程塑料、物流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突破, 实现跨跃式发展。“十一五”期间, 非煤累计实现经营收入285亿元, 利润40407万元, 分别比“十五”期间增长了303.5%和24.9%。非煤占企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十五”时期的38.6%, 提高到52.2%, 成为企业名符其实的半壁江山。

(四) 重大项目相继建成, 拉动作用逐步增强

“十一五”时期, 集团公司用于项目建设的投资累计达到38.74亿元, 较“十五”时期增加17.2亿元, 增长80%。“十一五”共实施基本建设项目10项, 其中煤业8项, 非煤2项。投产项目4项, 其中煤业2项, 新增煤炭产能800万吨/年;非煤2项, 新增水泥熟料产能300万吨/年, 水泥200万吨/年, 加气混凝土砌块10万立方。在建项目建设也正加快速度, 力争早日建成投产。

从“十一五”统计数据来看, 集团公司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都有了新的提高, 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煤炭主业整体规模还偏小, 与国内神化、兖矿等大企业相比, 仍有很大差距;二是非煤盈利能力相对偏弱。虽然非煤总量达到经济总量的一半以上, 但利润水平却相对较低, 反映出能够拉动非煤快速发展的骨干项目偏少;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 煤炭精煤产量较低, 水泥高标号产品少, 影响了产品附加值提高;四是经济拉动主要靠外延发展, 内涵发展不够, 科技贡献率较低。所有这一切, 都需要在企业发展规划中引起高度重视, 并逐步解决。

三、通过统计预测为企业发展目标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十二五”时期将是淄矿史上发展最快的五年。按照“四个翻一番, 实现大跨越, 再造新淄矿”的总体目标, 即煤炭产量、销售收入、利税总额和资产总量至少要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有些指标还要发展的更快更好, 在经济总量上, 实现大跨越, 再造一个新的淄矿, 从统计角度思考, “十二五”应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 以加快矿井建设速度为切入点, 进一步提升煤炭主业规模

从“十一五”发展实践来看, 煤炭项目是企业获取经济效益的主要来源。“十二五”期间, 必须坚定不移地把煤炭主业发展作为企业的第一要务抓紧抓实。力争“十二五”期间, 新增煤炭产能2 0 0 0万吨/年, 新增原煤洗选能力2090万吨。2015年煤业规模比2010年增加2335万吨/年, 达到4300万吨以上, 实现翻一番。

(二) 以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为着力点, 进一步提升非煤经济运行质量

非煤经济运行质量偏低, 是“十一五”期间制约非煤快速发展的主要矛盾。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是加快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通过拉长产业链条, 提高经济效益。围绕循环经济园区建设, “十二五”期间, 通过扩建改建, 力争新增水泥熟料产能150万吨/年, 水泥产能达到600万吨/年;基本建成煤基碳素材料生产基地, 力争“十二五”末形成年产5万吨煤沥青、4万吨针状焦、200吨碳纤维和3万吨超高功率电极能力;投资1 9亿元, 支持新华医疗逐步向制药、医疗健康产业扩张, 2015年达到年产21700台 (套) 医疗设备、360万件手术器械的生产能力;通过新建一批骨干项目, 进一步提升非煤产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打造成拉动集团公司经济效益提升的新增长点。

(三) 以内涵发展为动力点, 加紧培育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 科技贡献率大小, 是制约企业效益提升的关键。针对“十一五”暴露出的问题, “十二五”期间必须要在科技兴企方面迈出新步伐。要着眼内涵发展, 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 走出一条科技推动企业发展的新路子。煤炭主业要围绕绿色开采、安全优质、洁净低碳和产品洗选加工, 通过信息化带动、机械化推动, 促进煤炭产业向科技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十二五”期间, 济北矿区要通过科技创新稳定现有生产能力, 并通过改建、新建矿井选煤厂, 优化产品结构, 提高产品附加值。力争2 0 1 5年精煤产量力争达到9 3 0万吨, 比2010年增长7.7倍;非煤产业, 重点围绕推进医疗器械、水泥建材、煤化工及碳素材料等产业加快发展, 展开技术创新工作, 搞好生产工艺和技术装备改造。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力争“十二五”末科技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

四、摆正位置, 强化服务, 充分发挥好统计工作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一) 搞好服务, 加强监督, 切实发挥好参谋助手作用

作为企业基础管理之一的统计工作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 是一切生产经营活动和管理决策的基础, 其作用是其他专业管理无法替代的。假如没有及时、准确、科学的统计依据, 企业的各项管理就如空中楼阁、虚而不实, 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找到切入点;煤炭企业日益向现代化企业、多元化企业迈进过程中, 煤炭企业统计工作贯穿于企业管理的全过程, 真实、准确、及时反映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状况, 实现少投入、多产出、提高经济效益等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综合统计部门要发挥综合职能统计作用, 横向要与人力资源统计、科技统计、环保统计、财务统计等各专业统计形成一套综合统计管理体系, 业务统一协调, 数据相互勾稽核对, 分析相互连接。既保证数据准确性、一致性, 还能从多方面增强统计分析的综合性, 完整性。纵向要从集团总部到煤炭生产基层单位掌握发展战略决策, 目标预测考核体系。通过多方面参与管理, 再运用统计整理收集来的数据对决策执行结果做出分析判断, 对预测考核体系做出分析评估。既从数据量化分析提供动态的发展速度、效益效率, 又从多元因素分析提供影响决策执行、体系考核的质量的综合信息。更大发挥综合统计的管理作用。

(二) 强化基础, 完善体系, 独立发挥统计管理职能

要建立健全统计机构, 配齐配优统计管理人员, 支持统计人员独立行使职权, 建立系统化、综合性完整的统计组织体系。要结合企业实际, 建立健全煤炭统计台账和各项统计管理制度, 建立良好的奖惩制度, 调动统计人员的积极性。要不断改进统计工作方法, 创新性的开展综合统计工作。统计工作要从过去的事后汇数出数职能, 逐步转变到事先预知, 事后监督分析预测职能;由过去的的事后抄数报数人员, 变成提前预测, 提前了解情况, 提前监督统计数据真实的“哨兵”;由原来的只反映提供数据结果的报数员, 变成能够根据数据结果来分析原因、预测发展趋势的参谋助手。要从大量的经济数据中, 发现和找出统计数据隐藏的经济信息, 变统计报表的“死数字”为企业经济活动分析的“活资料”。要建立数据对比分析制度。不仅自己和自己比, 肯定企业的发展和进步;还要勇于和行业先进企业比, 通过与行业单位数据“对标”, 查找自身差距, 找准工作突破口。统计人员还要勤于统计分析, 善于统计分析, 通过对大量统计数字整理、汇总、分析, 总结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规律性东西, 找出制约企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存在问题, 有的放矢的搞好统计工作。

(三) 与时俱进, 注重实效, 充分发挥统计资料的指导作用

篇10:统计学对地质工作的重要作用论文

关键词:统计工作;培训;目的意义

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和部门需要提高自己的工作素养以适应社会。然而在自身能力受限的情况下,企业和部门则不得不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达到增强创造力的目的。

一、统计工作在职工培训中的要求

1、全面加强统计工作,配齐统计人员。要设立专职综合计划统计人员,负责组织培训的综合计划统计工作,统一管理各种统计报表资料,开展统计调查、统计分析工作。因此,必须配备有专业能力和水平的专职或兼职计划统计人员。

2、培训时选定的综合统计人员,必须按照培训规定的统计报表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统计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全面的向上级部门提供统计报表资料,完成各种统计调查、统计分析任务。积极组织指导培训期间的统计业务工作,综合统计统一管理、发布各种统计数据。

3、提高统计工作的时效性和权威性。统计人员要认真负责,掌握第一手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全方面分析,包括经济核算,经济活动分析、质量分析等。

4、定期对培训情况、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开展统计核算,实行统计监督,为领导指导工作提供依据。

5、统计数据的真实、准确性。必须如实反映情况,实事求是的填报统计资料。不准弄虚作假,不准虚报、瞒报。

6、建立强有力的统计信息网络。同时要加强个体统计与综合统计的协作,即要把个人的培训统计情况和总体的培训统计情况进行分析比较,使个人跟随主体;某个期次培训的小目标与培训的总目标要协调好,保持合理的培训方向。

7、完善绩效评价制度,建立绩效考核体系。建立起规范、完善的统计工作最为重要。因为我们要评价此次培训的好坏,不能仅凭领导的印象和群众的评价,还应通过各种统计指标的计算,通过对工作过程数据的记录,如果没有科学、完善的统计数据和统计记录,那么就无法建立起客观、公正的绩效评价、考核体系,就更无法判断培训的效果了。

二、统计在培训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1、确定统计人员

(1)统计人员要熟悉此次统计工作的重心,要对培训流程有细致的了解,对培训人员、培训项目有所了解。

(2)统计人员要有良好的电脑操作水平和EXCEL表格设计能力。

(3)统计人员要有细致的工作作风,并具有能承受枯燥的工作任务的能力。

2、在培训中开展统计工作

(1)确定统计内容并制定表格,在培训计划开始时就要确定统计工作,确定统计内容为此次培训,并提前制定好各种表格,如培训人员信息表、课程表、受训人员出勤表。

(2)将受培训人员与培训相关的资料正确填入,如年龄、岗位、文化程度、技术等级、所在岗位工作时间等,根据不同年龄不同岗位不同等级的工作人员需要接受不同的知识,如年龄较为年轻接受能力较强的人员可以接受高难度的技术培训,文化程度和技术等级较低的人员应该以基础培训为主,为培训的课程设置,培训内容提供依据。同时认真做好培训记录,如受培训人员参加培训的出勤,培训课程完成的情况及培训人员的评价和接受培训人员的感悟。

(3)分析记录信息。根据所记录的员工培训信息,如培训的出勤率、培训人员的评价和培训测试结果,为培训的决策提供依据。

(4)分析员工培训后的岗位工作情况。根据员工通过培训后进入生产线的情况,不同年龄段工作人员的培训效果,受培训人员在培训中的体会,分析培训的漏洞,并为下一次的培训提供参考。

(5)在职工培训中对统计数据的总结

a、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

b、成绩和缺点,这是总结的中心。总结的目的就是要肯定成绩,找出缺点。成绩有哪些,有多大,表现在哪些方面,是怎样取得的,缺点有多少,表现在哪些方面,是什么性质的,怎样产生的,都应讲清楚。

c、经验和教训。做过一件事,总会有经验和教训。为便于今后的工作,须对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进行分析、研究、概括、集中,并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认识。

d、写总结时还要注意

① 一定要实事求是,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更不能弄虚作假。这是分析、得出结果的基础。

② 条理要清楚。总结是写给人看的,条理不清,人们就看不下去,即使看了也不知其所以然,这样就达不到总结的目的。

③ 要剪裁得体,详略适宜。材料有本质的,有现象的,有重要的,有次要的,写作时要去芜存精。总结中的问题要有主次、详略之分,该详的要详,该略的要略。

三、结论

统计工作是为企业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更是宏观调控和监测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总之,统计工作在培训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它是管理的基础,只有把统计工作抓紧抓好,切实解决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的为培训工作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解志霞, 浅论统计工作的重要性,中国科技博览 2013年第20期[T],(2013) 20-305-01

上一篇:居委暑假工作计划下一篇:PPP,投资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