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2024-05-06

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精选6篇)

篇1: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井沟乡统计工作站

我自今年六月大学毕业以来,通过参加省委组织部安排的考试,被安排到井沟乡担任西南庄村大学生村官一职。今年11月份又担任漫路乡统计工作站统计员,以下是我对乡镇统计工作的一点浅显认识:

乡镇统计站是最基层一级的政府统计机构。乡镇统计工作是确保统计数据质量的关键环节,是统计建设的重中之重。多年实践表明,在各项重大的普查、抽样调查工作中,在完成各级党委、政府布置的相关任务中,乡镇统计正在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

一、乡镇统计工作的作用

乡镇统计站是地方政府根据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设立的基层政府统计机构。随着各种经营活动单位的增加和经济总量的增大,各级政府管理的精细化需求,以及社会各界与广大人民群众对统计数据关注度的不断提高,统计的重要性进一步凸现。乡镇作为一级地方政府,不仅在本级的管理上需要掌握辖区内各个方面的情况,而且在接受上级的检查和考核时也需要有一整套能够正确反映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相关数据,因此,设立独立的统计机构是很有必要的。

从现实情况看,乡镇统计员平常以农业报表为主,另外还要承担辖区内工业、养殖业、劳动报酬等多个专业的统计报表上报情况协调。在农业普查、经济普查和人口普查等重大普查工作中,乡镇统计站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目前乡镇统计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乡镇统计人员变动较快。乡镇统计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础,其工作情况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统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性很强的工作,作为统计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一定的文字功底,一定的统计工作经验,较强的计算机和网络应用水平,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因此保持统计人员的相对稳定是一个基本的前提条件。人员变动有几种原因,除部分统计人员因工作能力和业绩出色得到提拔外,更多的则是因为统计岗位缺乏向心力,任务重、要求高、待遇低。加之部分乡镇领导对统计工作认识不高,认为统计工作可有可无,统计工作只是简单的“加加减减”,不能像财

政、国土、税务等部门给乡镇带来直接效益,统计在某些乡镇真正成了边沿岗位,在人员安排上存在随意性,很难保证统计队伍的持续稳定。

(二)人员与任务的矛盾突出。乡镇统计站在落实国家和省市县统计局的各项工作任务时,往往一个人要应对上级统计部门10多个专业布置的任务,形成典型的倒金字塔现象。尤其是近几年来,统计调查任务不断增加,各项普查、抽样调查、联网直报等任务接踵而至,加之乡镇企业民营化,给统计工作带来了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繁杂的统计工作任务使乡镇统计人员不堪重负,尤其是年报和普查期间,乡镇统计人员更是疲于应付,乡镇统计形势十分严峻。

三、对乡镇统计工作前途的几点思考

乡镇统计工作是整个统计工作的基石,没有牢固的基础,统计的职能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统计的重点在于基层,统计的生命力在于基础。深刻认识现阶段乡镇统计工作的现状,研究解决乡镇统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加强统计基层基础工作和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统计服务能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有为才有位。乡镇统计工作要充分发挥自身的职能作用,既向上级统计部门提供统计数据,又要为本级党委政府提供统计分析和决策参考。为此,乡镇统计人员要转变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强化参谋助手作用;要在做好统计信息服务的前提下,加强统计分析和专题调研,以优质高效的统计服务和积极主动的工作争取领导的支持;要充分利用统计数据及时撰写统计分析,增强统计服务的时效性;要根据社会热点、难点和工作重点开展调查研究,增强统计服务的针对性;要围绕乡镇的中心工作开展统计服务,充分发挥信息咨询作用,逐步提高统计地位,扩大统计影响。

(二)加强统计规范化建没,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加强和完善统计基础工作,促进统计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对确保统计数据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要建立岗位责任追究制,增强统计人员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二是要完善统计业务工作制度,明确要求建立健全统计报表、统计资料管理等各项必要的统计工作制度;三是要建立健全统计电子台帐,切实做好统计原始资料的整理归类、归档,做到档案资料齐全;四是要实行数据质量审核、评估制度,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上报统计报表,做到不虚报、瞒报、拒报、迟报,不编造篡改统计数据;五是要严格实行统计报表领导把关审核、签字制度,以强化责任、维护统计数据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三)加强统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统计数据的准确与否主要取决于源头数据,而源头数据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统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乡镇统计人员身处统计工作最前沿,既是统计工作的组织领导者,又是统计业务的具体操作者。加强统计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高乡镇统计人员素质对确保统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是通对乡镇统计人员的职业道德、统计法律法规和统计业务知识培训,不断他们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业务技能。

以上是我对统计工作的一点浅显看法。由于我初任统计员一职,缺乏乡统计经验和一些常用的方法技巧,加之我毕业不久,大学所学专业与统计工作相差较远,所以在统计工作中定有些许认识和实践方面的不足,但我一定想法设法刻苦学习统计知识,做好本职工作,虚心接受领导的教育与批评,不断提高自己,使得井沟乡统计工作迈上一个全新的台阶。

井沟乡统计工作站统计员韩正云

2012年11月29日

篇2: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在组织的培养下,在领导的关怀下,在同事们的帮助下,在农村基层干部的支持下,我以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学习、潜心探索、用心实践,通过过去一个时期的适应,我渐渐从一名刚出校门的大学生逐渐成长为一名党的基层干部。

为适应好新环境、新工作,应对好新挑战、新要求,我十分重视学习,并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一是学习政治理论,提高政治思想觉悟,坚定政治立场。理论是指导我们前进的指挥棒。作为党的基层干部,肩负着建设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应时刻不忘自己的使命,不忘党和人民的重托,必须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还必须提高积极融入社会,通过实践把知识转化为改变基层面貌的能力。二是学习政策、法律、法规,提高自己的决策、管理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不掉队、不落伍,能够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作为一个基层的工作者,就必须认真学习国家的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有关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法律法规,不断用理论和政策武装自己的头脑和指导解决农村和农民存在的问题。进入基层工作伊始,恰逢我乡换届选举等工作,通过积极的参与和学习,借此机会充实了诸多业务知识,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操作经验。三是积极学习公文写作和宣传写作。在基层单位工作积极加强写作能力,在此之前我在深入学习理解《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的基础上,还不断拓宽学习渠

道,通过利用网络资源以及同他人的沟通交流学习公务文书写作、宣传写作等,不断提升自身写作水平。

到基层工作首先要做到安心、恪尽职守。###年##月,到####党委组织部报到后,按照组织要求,我被分到#######人民政府。刚刚走出校门,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工作,倍感压力,但组织的期望、领导语重心长的嘱托却又增添我做好工作的动力。面对繁琐的基层工作,始终以饱满的工作热情来对待所有困难,才能在面对所有问题的时候迎刃而解。只有埋头苦干,安心基层,才能真心的为基层贡献了应有的力量。二是静心思考。保持思考的心态,对于任何事情,特别是工作的事情都至关重要。不能只凭一股热情干工作,任何问题都应该三思而后行。对于工作经验及时总结,对于缺点及时改正,通过不断的思考和积累,逐步形成务实求真和灵活的工作作风。三是细心调研。基层是最能锻炼人的地方。要想做好基层的工作的就了解和理解基层,虽然上任时间有限,但我对基层工作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和理解。根据我所接手的工作的主要内容,调研涉及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基层建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管理等方方面面,并将调研究情况及时向领导汇报,使领导能及时掌握信息,作出决策。四是保持平常心。始终以一颗平常心来融入到团队中,投入到工作中,与领导、同事们的关系融洽,得到领导和同事的肯定。同时,从领导交办的专项任务到其他细小入微的工作,我都怀着热忱之心去完成,从不厚此薄彼。经常性的自律、自省、自知,始终保持端正的心态。五是学会处理人际关系。无论面对的人是谁,都要表示尊重,这里的尊重包括尊重他人的个性,尊重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兴趣爱好等。同时,要做好上级交付的每一项工作任务,在日常工作中,观察和领悟领导的工作技巧和规律,为进一步提高奠定基础。

到基层工作要能任劳任怨。在各项工作中,要始终坚持勤奋、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服从领导分工,不计得失、不挑轻重,恪尽职守,任劳任怨。作为选调生我们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尽快转换角色。这就要求我们能放下身段,从小事做起,干得起脏活、累活,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以做好上级交付的每一项工作任务为目标,从胜任小事开始,走向能挑重担。要敢于坚持原则,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正确处理名与利、苦与乐、得与失、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永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在工作和奉献中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到基层工作要能够严于律己。作为一名党员,应当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从严从紧要求自己,以共产党员的标准检验自己的行为,做到廉洁奉公,遵纪守法,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在工作中尽量做到勤俭节约,反对奢侈浪费。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挡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收,不法之事不干。

到基层工作需要具备表达和协调能力。表达能力,要注意多学习和掌握语言表达的技巧,并积极参加演讲会、讨论会等各种锻炼口才的活动,努力做到语言表达条理清楚、逻辑严谨、自然得体。其次是协调能力,要注意把握协调中的时间因素,找准协调的时机;注意把

握协调中的人的因素,根据协调对象的思想状况、知识水平、社会阅历,对症下药;注意把握协调中的语言因素,协调时的语言要讲究准确性、完整性、通俗性、感染性;注意把握协调中的感情因素,注意以真诚待人,使大家乐于与你交往。

篇3: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一、乡镇债务问题的回顾及以往研究基础的制约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在我国, 乡镇层级的政府不仅承担着为民众提供优质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职能, 而且肩负着如何推动农村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责任。然而, 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 数目庞大的乡镇债务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影响到农村经济社会的正常发展, 成为农村社会实现现代化的重要障碍。近年来, 党中央国务院非常关注包括乡镇债务在内的基层乡村债务, 要求各级政府给予重视妥善解决, 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文件及措施。[3]武力主张从规范事权、强化财权的思路, 解决乡镇债务问题。[4]赵树凯从乡镇治理的视角, 从基层政府的制度环境与行为逻辑分析乡镇债务的现状、形成及化解。[5]何俊志在对上海郊区92个负债公开统计数据分析的基础上, 用实证分析的方法, 对上海市乡镇债务形成机制进行了阐释。[6]在相关研究中,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研究多是基于某个区域的个案, 或是来自于个人调查层面的感性认识, 乡镇债务整体的相关数据非常稀缺:要么是根据相关的赤字、财政收入等方面的数据推算, 要么是年代久远且较为粗略的估算数据, 抑或是某一地区的内部资料的汇总。虽然部分研究形成了以案例分析和地区为基础的数据, 但仍然难以形成反映全面状况的总体画面,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分析缺少全国层面上的数据支撑。

按照常理, 研究乡镇债务问题的前提首要是确定我国乡镇债务的总额。然而, 这一前提似乎在我国很难具备。由于乡镇债务的相关数据属于给基层政府政绩抹黑的范畴, 到目前为止, 官方报告中没有公布一个相对较为准确的数据。而且, 由于乡镇债务的构成没有确定明晰的边界, 乡镇债务收入、乡镇政府担保的债务、乡镇的欠款和挂账、准乡镇债务、乡镇企业难以偿还或是某些金融风险的转嫁等债务构成都有可能纳入。其中, 由乡镇担保的债务可以全部偿还或是部分偿还, 转嫁的相关金融风险也存在不同的概率。再加上政府内部纵向层级的信息不对称, 导致基层上报相关乡镇债务数据时也存在着不同的策略。在调查中, 我们就注意到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地市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某一乡镇的债务明细, 与县级财政部门掌握的明细具有很大的区别。因此, 当前我国的乡镇债务总额处于扑朔迷离的状态, 研究乡镇债务问题就存在相关数据供给不充分的困境。

基于此, 我们以与乡镇债务事务密切相关部门的基层干部 (或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干部) 为调查样本, 分别选取吉林、广东、湖南、辽宁、甘肃等地来进行实地调查和访谈。基层干部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者, 他们对乡镇的具体工作相对比较熟悉, 因此, 他们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理解、对现有乡镇债务化解政策的看法、对乡镇债务问题的判断等认知程度, 对解决乡镇债务问题具有较为重要的参考意义。分析乡镇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 在一定程度上, 可以突破当前乡镇债务问题研究的数据限制, 为乡镇债务问题的总体呈现提供一个切入的视角。

二、数据来源与说明

1.样本的选取及调查内容

2010年7月至2011年8月,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债务与基层政权建设”课题组对吉林白山、湖南张家界、辽宁大连和葫芦岛以及广东佛山、甘肃白银等六市的乡镇进行了抽样调查, 我们所采用的数据即来源于此。为了最大限度地反映全国层面乡镇债务问题的总体概貌, 课题组在有限的研究条件下, 分别选取东部、中部、西部的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乡镇进行调查, 兼顾南北不同经济发展政策的影响, 调查对象主要以乡镇和村干部为主, 少数涉及市县农业经济系统的领导, 涵盖不同的工作年限、不同职级以及不同性质单位, 力求做到调查的客观性与全面性。调查采取实地问卷和半结构性访谈相结合的形式, 由调查员统一发放问卷, 经调查对象同意后匿名填写完毕, 当场收回。课题组实际发送问卷173份, 剔除无效问卷29份, 共回收有效问卷144份, 有效回收率为83.2%。调查内容涉及基层干部的基本情况、工作单位性质、职级、收入、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对化解乡镇债务的乐观前景与悲观前景判断、当前化解乡镇债务的重要性、出台相关政策对乡镇债务的影响、乡镇债务的原因、新的情景下乡镇债务问题的趋势、对相关政策的评级以及对当前化解乡镇债务政策的总体评价等。

2.样本特征的总体描述

从年龄上看, 被调查者30岁以下占9.7%, 31岁到35岁占26.4%, 36岁到40岁占29.2%, 41岁到45岁占22.2%, 46岁以上占12.5%。从文化程度上看, 高中以下占4.9%, 高中 (含中专) 占20.1%, 大专占31.9%, 大学本科占39.6%, 硕士及以上占2.8%。从职级上看, 处级占2.1%, 乡科级占20.1%, 科员级 (有乡镇内设机构职务, 如站长、股长等) 占18.8%, 办事员及村干部占58.3%, 其他占0.7%。从工作单位性质看, 政府单位占31.9%, 事业单位占38.2%, 企业单位占6.9%, 村级组织占22.9%。从工作年限看, 1~5年的占9.0%, 6~10年的占14.6%, 11~15年的占33.3%, 16~20年占21.5%, 21年以上的占20.8%。从月收入上看, 1500元以下的占15.3%, 1500~2000元的占52.8%, 2500~3500元的占27.8%, 3500~4500元的占2.1%, 4500元以上的占0.7%, 缺失项占1.4%。从地域分布上看, 吉林的占25.7%, 辽宁的占15.3%, 湖南的占25%, 广东的占22.2%, 甘肃的占11.8%。

三、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程度及性质判断

为了准确把握基层官员对乡镇债务的认知及其对已出台相关政策的看法, 课题组将调查对象限定在与乡镇债务问题非常紧密的相关部门, 如乡镇党委政府、财政所、农经站、妇联、联校、农技站、水利站、派出所及村级组织。课题组对部分调查对象进行了先期的深度访谈, 总结和归纳基层官员看待乡镇债务问题的共性认识和不同看法, 草拟出相关的调查问卷初稿, 并根据不同的测试维度, 将测定的认知分散至各个题目之中。在此基础上, 使用调查问卷初稿对部分对象进行初测, 反复对比且修改, 校正相关问题及选项, 确定调查问卷终稿。最后才将问卷在已经选定的调查对象中全面发放, 经回收汇总及数据输入后, 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及性质判断。总体而言, 基层干部对当前化解乡镇债务的政策实施效果认知较为正面, 认为“取得明显效果”的占3.5%, “有效果, 但不是很完善”的占到80.6%, 两项合计84%, 认为没有价值的仅占16%。

1.基层干部对当前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度

根据课题组获得调查数据显示, 当前基层工作的干部大多数都知晓乡镇债务的含义, 其中知道乡镇债务含义的比例高达66.7%, 听说过乡镇债务问题, 但不确定明确含义的占26.4%, 两项合并之后的比例高达93.1%。对于是否了解国家为化解乡镇债务出台的相关政策, 其中非常了解的占到5.6%, 了解的占到59.0%, 缺项值为2.1%, 不了解的占到34.0%。由此可以看出, 大多数基层干部都知晓乡镇债务事项。对于“所在地方是否存在乡镇债务”这一问题, 回答存在且很严重的比例占8.3%, 回答存在的比例占63.9%, 回答不清楚的为27.8%, 在所有的调查对象中无一人选择不存在的选项, 这印证了先前学界关于乡镇债务在全国层面大范围存在的判断。

2.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性质判断问题

在“有人认为, 当前乡镇债务问题是否已经成为全国层面的普遍问题, 并已经影响到基层相关部门的实际工作了”这一问题上, 选择非常符合的占13.2%, 选择符合的占31.3%, 一般占35.4%, 三项合并占到79.9%, 除去回答为不清楚的14.6%, 选择不符合仅为5.6%。这说明基层干部普遍都认为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在性质判断上趋于负面。在同样考察性质判断的对应项, 即“如果您所在的乡镇债务风险比较高, 您是否会感到担心”时, 选择非常担心的为20.1%, 担心的为45.8%, 一般的为23.6%, 选择不担心和没感觉的比例仅各占4.2%和5.6%, 说明基层干部对于乡镇债务问题给予了较大的关注, 并关注乡镇债务问题的发展趋向。这一数据似乎可以推翻以往相关研究的某些结论, 如“当前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漠不关心, 并不在意债务的多少”的论点。

3.乡镇债务产生的原因

在“乡镇债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修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普九教育、人员冗余、财政管理体制不规范、形象工程等”这一问题的回答上, 其中选择非常同意的占12.5%, 比较同意的29.2%, 一般的占38.2%, 前三项合计79.9%, 除去不清楚的选项11.8%, 选择不同意的仅占8.3%, 这说明乡镇债务产生具有体制性症结, 相当债务的产生基于公共产品的供给与基层政权的运行方面。然而, 在回答“乡镇债务产生过程中是否有相关腐败因素”的选项时, 选择非常多的占9.0%, 比较多的占29.9%, 一般的占23.6%, 除去不清楚的选项比例23.6%之外, 明确回答没有仅为13.9%, 这说明乡镇债务产生过程中的腐败问题也不容忽视。

4.基层政权在乡镇债务问题的作为问题

由于信息不对称, 乡镇债务的数据具有很强的操作空间。对“当前乡镇债务问题存在乡镇故意夸大的说法”这一问题, 有5.6%非常同意, 有26.4%比较同意, 有26.4%认为一般, 有18.8%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乡镇债务是否能够由乡镇自身努力来化解, 在“当前乡镇自身具备化解乡镇债务的能力的说法, 您认为是否符合现实”的调查问题中, 调查对象中有37.5%选择不符合, 有16.0%选择一般, 有29.9%选择比较符合, 有4.2%选择非常符合, 选择不清楚的为12.5%。对基层是否夸大乡镇债务问题以及是否自身有能力化解债务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分歧, 对立面相对比较平衡, 这可能是由于此次调查样本选择涵盖五省六市, 各地具有不同的经济基础, 对基层是否夸大情形以及是否具备自身化解乡镇债务能力, 不能一概而论, 需根据各地实际进行判断。对取消农业税后基层继续举债行为是否得到遏制方面, 有20.1%的人认为没有得到遏制, 有40.3%的人认为没有多大变化, 有18.8%的人认为基本得到遏制, 有6.3%的人认为已经得到遏制, 其他14.6%的人不清楚, 这说明取消农业税后乡镇债务问题产生的体制症结依然存在, 且有继续恶化的可能。

四、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认知的回归分析

课题组研究的是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分析, 其含义是基层干部是否知晓乡镇债务以及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相关认知。由于被解释变量 (是否知晓或相关认知) 是二分类变量, 即0~1型变量。因此, 我们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同向化处理, 将部分问题的选项“不清楚”作为排除项予以剔除, 数据越小, 说明被调查者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及认知情况越正面, 且所有问题保持一致。在此基础上, 将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作为自变量, 将对乡镇债务的知晓当作因变量, 然后采用Backward (逐步剔除法) 进行多元线性回归。按照概率临界值0.01进入, 0.10以上剔除, 从模型中剔除的解释变量有:性别、民族、学历、工作年限等变量, 最终获得的结果与原有假设基本一致, 具体情况见表1。

注:a.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年限)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b.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c.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学历) , SMEAN (职级) , SMEAN (工作单位) , SMEAN (年龄) 。d.Predictors: (Constant) .SMEAN (月收入) , SMEAN (职级) , SMEAN (年龄) 。e.Dependent Variable:知晓。

第一, 基层干部的职级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相关关系, 但影响力并不十分显著, t值大于0.05。这说明随着基层干部职级的增加, 其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也相应提高。可能原因在于随着干部职级的提升, 越能接触到乡镇债务的相关信息, 对乡镇债务问题的产生机理、体制成因及化解难度越清楚, 从而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较高。但由于此次课题组调查的对象限定在乡村基层干部及有基层工作经历的部分县处级干部, 干部职级较为集中, 多为科级及以下, 故职级在知晓程度上的影响力并不是很大。

第二, 基层干部的工作单位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比例关系, 但影响力不是很大。这说明工作单位依次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业单位及村级组织, 其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依次递减。主要是乡镇债务的形成具有体制症结, 大多与基层政权的运行经费、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乡镇企业提供担保或协助等密切相关, 因此对乡镇债务的知晓程度依次递减, 但不太显著。这从侧面说明在基层乡镇债务已经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 或是知晓层面已经超越政府内部掌握层面。

第三, 基层干部的月收入与乡镇债务的认知呈正比例关系, 且t值的显著性水平小于0.05, 对知晓这一因变量的贡献很大。由于此次调查的范围涵盖吉林、辽宁、湖南、广东、甘肃等五省六市, 忽略职级对基层干部收入的影响之外, 月收入的差距更多地体现在地区差异上, 更多地反映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一般层面进行分析, 基层干部月收入高的地域, 与之相对应的是这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处于较高的层级。因此, 从这一回归关系上分析, 可以得出乡镇债务的存在与该地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关系,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 其乡镇出现负债的情形的可能性更大, 但这并不能排除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域基层干部素质较高、更为关注乡镇债务问题的因素。

第四, 基层干部的年龄与乡镇债务的认知呈正比例关系, 且t值为最小, 对知晓这一因变量的贡献最大。这说明年龄越大的基层干部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程度越高。可能原因在于基层干部年龄越大, 其工作时间也越长, 受相关工作经验的积累, 其对乡镇债务产生的各个环节都较为熟悉, 导致其对乡镇债务产生的体制成因及化解对策较为清楚, 从而对乡镇债务问题的知晓程度也越高。通过调查数据得知, 当前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大范围存在的问题, 年龄与乡镇债务的认知成正比例关系, 这也从侧面可以印证乡镇债务问题属于比较隐晦且较为复杂的问题, 即使是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基层干部, 没有相关工作阅历的积累, 对乡镇债务问题也难以知晓。

五、结论

综上通过对吉林、辽宁、湖南、广东、甘肃五省六市基层干部调查数据的分析, 我们得出的结论主要是基层干部的年龄、月收入、工作单位、职级对乡镇债务问题的认知具有显著影响。这表明基层干部的基本情况是影响乡镇债务问题认知的重要因素, 同时从侧面可以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环境、基层单位种类、不同区域与乡镇债务问题之间具有重要关系。据此, 我们建议从如下方面进行政策调整。

1.继续强化国家对化解乡镇债务的扶持力度

近年来,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国家财政收入持续增长, 国家对农村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各种惠农政策层出不穷, 农村的发展环境有了较大的改观。有些舆论乐观地认为:乡镇债务虽然绝对数值较大, 相对于日渐增长的国力, 似乎这些问题不足一提。通过此次对五省六市的调查, 我们发现, 虽然经济形式日益向好, 但基层干部仍然认为乡镇债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并且认为这一问题的解决, 仅仅依靠基层的力量很难实现。因此, 应该进一步强化国家对化解乡镇债务的各类政策扶持力度, 继续高度重视这一困扰基层发展的问题。

2.重视乡镇债务问题形成的体制成因

在访谈中, 部分乡镇干部感言, 乡镇的债务格局严重地制约了当地的发展, 造成部分公共品及公共服务供给不足, 降低了基层政权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更为重要的是, 自上而下的“压力型”行政格局并未实现大的调整, 乡镇债务形成与产生的体制成因依然存在, 不排除未来农村发展的过程中, 为了实现上级政府的具体组织目标而出现重新借债的情形, 形成新的乡镇债务。因此, 在治理和化解乡镇债务中, 必须跳出乡镇债务形成的微观环境, 从乡镇债务问题的体制成因入手, 探寻乡镇债务的解决之道, 回应基层干部关注的实际问题。

3.建立多元化、多模式乡镇债务动态偿还体系

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债权原因形成的乡镇债务, 需要有不同的偿还对策。同时在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及民众监督意识方面的差异, 对偿还规模、速率及期限各有不同, 也要求乡镇债务的偿还体系是多元化的。可以借助债务依存度、基层财政收入与债务比、债务偿还进度及人均负债比例等指标, 划分不同的债务偿还等级, 允许某些债务在一定时间段留存, 确定债务偿还次序, 采取不同的政策应对策略, 形成相应的动态债务偿还体系。

参考文献

[1]文宏, 叶勇.后农税时代乡镇债务问题的出路[J].绥化学院学报, 2006, (04) .

[2]地方债务成“头号杀手”, 隐性问题亟待显性处理[N].21世纪经济报道, 2004-02-25.

[3]张秀英, 刘金玲.中国中西部地区乡镇负债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4.

[4]田永胜.中国之重——32位权威人士解读三农问题[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5.

[5]赵树凯.乡镇治理与政府制度化[M].北京:商务出版社, 2010.

篇4:对乡镇安监工作的思考

关键词:安全监管;健全机制;宣传;经济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安全生产问题日益突出,尤其近几年,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安全是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社会稳定,经济发展以及国计民生的大事,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经济稳定繁荣发展,是政府安全监管工作的重大任务。做好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直接关系到经济能否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立。近年来,随着乡镇域内小型工商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比重的增加,安监工作从主要针对重点企业正在逐步转变为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关联度不断加深。为此安监工作的触角必须向基层延伸,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基层监管力量,以适应乡镇经济日益多元化、分散化的发展趋势。

一、乡镇安全监管工作的现状

基层安全监管工作量大、任务艰巨。但是,基层监管人员少、经费不足、职责不明、缺乏专业知识等问题普遍存在,监管力量十分薄弱。另外乡镇安监所大部分安监员还负责处理大量乡镇党委、政府的日常工作,做好安全生产监管工作显得力不从心,据我观察主要存在如下几点:

1.基礎工作薄弱。一是乡镇安监队伍不稳定,人员变动较为频繁。二是监管面较窄,对高危行业的安全监管相对重视一些,对其他行业的监管流于形式,甚至没有监管,监管存在死角、死面。三是生产经营单位的情况不清,管理台帐不健全。四是乡镇、村、组的安全生产监管责任发挥不够,乡镇安监所的工作陷入“无所不为、无所不包”的困境。

2.乡镇安全监管乏力。一是乡镇党委、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停留在口头上、文件上、会议上,没有真正落到实处,队伍建设不重视,经费上舍不得投入。二是监管无手段,执法无资格,责大于权,权责不对称。三是安全生产责任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虽有网络,但没有真正发挥作用,尤其是责任区、村组和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对非法生产和经营及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不能及时制止和举报,以至于酿成事故。

3.乡镇安监员专业知识缺乏。乡镇安监员都是半路出家的,很少有机会接受系统的安全教育培训。自学的积极性也较为欠缺,对于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的业务知识及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不能清楚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导致在安全生产监管过程存在不能管、不会管和管不好的现象,在执法过程中存在违法行政或执法主体、适用法律法规、执法程序出现错误的现象。

4.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不够。一是生产经营业主因文化素质低,不知道怎样去抓安全生产工作;二是各类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自我保护意识,违章作业现象经常发生;三是全民安全意识不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氛围在近期难以形成。

5.安全监管工作任务越来越多。随着安全监管工作的逐步规范,烟花爆竹行政许可和日常监管、职业卫生监督检查等职能划归安监部门,职能增加了、工作量越来越大。同时,乡镇所辖工厂技术设备设施改造任务重,落后生产力淘汰速度慢、事故隐患较多。需要多查细查但是人员、设施等不能随着任务的加大及时补充,导致监督力量捉襟见肘。

二、工作建议与对策

1.加强队伍建设,发挥监管作用。在保持乡镇安监队伍基本稳定的基础上,要加强对乡镇安监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在政治上、经济上、工作上给予关心支持,提高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监管水平。乡镇的作用真正发挥了,安全生产就会从根本上稳定好转,我们所做的工作就会事半功倍。

2.健全机构,完善网络。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强乡镇安监所建设,根据生产经营单位的多少,配备好人员。要保持人员的相对稳定,培养一名合格的安监人员很不容易,需要大量的理论业务学习和实践工作总结。只要没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工作表现出色,就不要轻易更换。要真正发挥监管网络的作用,责任区、村、组、站所、部门的安全监管至关重要,必须强化责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3.加强宣传,营造氛围。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是提高全民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生产知识,真正使全社会的人都懂安全、会安全。各乡镇人民政府要加大安全投入,在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上下功夫,如对各类生产经营业主、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对干部职工、村民的安全教育培训,制作永久性宣传牌、安全生产标语、宣传栏、墙报等,营造浓厚的安全生产氛围,逐步提高人民的安全知识和防范能力。

4.加强督查,强化责任。充分发挥安委办作用,提高监管效能,组织协调安委会各成员单位多开展联合检查。把专项检查、全面检查等有机结合起来,把安监部门自身的日常检查和各职能部门的联合检查有机结合起来。分组分单位检查,既可以节省时间,增加检查力度,又可以避免重复检查,把检查进行的更全面、更充分,使有限的安全监管力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5.加大对基层安监所的财政投入。每年根据乡镇安监人员编制,足额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保障工作顺利开展。

6.职能部门应强化服务意识。鉴于目前基层安监所的权力有限,执法难以到位的状况,各职能部门应工作前移,重心下移积极支持协助安监所工作,并将一些简易执法程序下放,让基层安监所真正发挥监管作用。预防的重点放在基层,监管执法的重点也放在基层,真正体现“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

篇5:对乡镇统计工作的认知

1.高级护士的产生

随着护理队伍建立和学科的开展需求,护士提升制度渐渐健全。自上个世纪80~90年代开端提升制度,从护士一护师一主管护师一副主任护师一主任护师。一个护士要获得这样的职称不只要在临床工作近20~25年,有丰厚的工作经历,要经过专业理论、计算机和英语等考试,在省级以上的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专利、科研等。

2.高级护士工作现状

经过调查,高级护士的去向是医院病案室、B超或放射科注销室、体检中心或行政部门。而这些岗位与高级护理无太多关联。她们的肉体状态不悲观,固然工作压力小,但没有工作激情,失去高级护士的价值。黄冈市10所二甲或三甲医院副高护士调查状况见表1。

3.讨论

3.1高级护士存在的意义

从表上不难看出有的医院不注重护士职称的提升,副高职称的护士屈指可数,少的只占1.1%;有的医院方式上让护士职称提升了,但提升后高级护士分开临床百分比达50%-80%。而医生提升高级职称均是专家,呈现了临床只需高级职称的医生而不用高级职称的护士。

3.2护士缺乏,护理质量进步存在问题

从表中我们得知大部份医院护士缺乏,医院床位和护士之比在1.5:1~2:1之间,均匀每个当班护士要护理4~6个病人,远高于兴旺国度;护士和医生的比在1.3:1~1.01:1之间,远小于兴旺国度,除辅助科室的`医生外,很多临床科室简直是医护人数各一半。而医院范围越大,护士越缺乏,一三甲医院病床相对多,720张,护士相对少360人。医院越大,病人越多,护士越忙。劳动强渡过大,年青护士会想到改行,据文献报道,第一届本科护士毕业后流失率高达90%,由于这些本科毕业生有时机在大医院上班。年青的护士缺乏,而有才能有经历的高级护士调离了临床,削弱了临床护理质量,这也是医疗纠葛缘由之一。

3.3高级护士退出临床及缘由

高级护士原本就少,而提升后50%~80%的流失临床,仅2家医院高级护士流失率为15%~20%。他们也感到困惑。一是这些岗位是其它护士想而到不了的。二是她们无法回绝指导的布置。三是以为她们老了,不顺应临床忙碌的工作。自护理阵线顶梁柱岗位退下来缘由众多,如由于传统观念等诸要素的影响,人们对护士的认识不够全面,护士职业一直得不到社会的了解与注重。护士的社会位置得不到认可,护士获得副高后,虽然他们是护理专家,是护理行业的主干,但理想生活请求护士要膂力好,她们被视为膂力劳动者,护士老了就不中用的说法普遍盛行。医生获得副高职称后,坐专家门诊,科室学科带头人,越来越多的病人找他们,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医生越老越吃香,由于医生是学问分子,护士是跑腿的。一青年时报报道,83%的护士以为工作压力过大。副高护士长期超负荷工作,形成心力和膂力透支,她们承受退下二线。再如不少医院出于构建高素质的年轻化护士管理队伍的思索,不再选拔或任用45岁的护士长。这些护士长离职后的岗位布置没有得到注重。其实她们是护理队伍的财富,合理应用护理人力资源是进步护理质量的有效保证。

3.4发挥高级护士作用的讨论

笔者调查很多副高护士,她们也不愿分开以前的岗位。女性在40~50岁时,固然膂力降落了,但他们家庭稳定,小孩大了,没有过多家庭担负,能把更多的精神放在工作中去。她们大多当护士长多年,合理布置好离职后的护士长,使之在护理专业系统内发挥持长。标准护理职能,减少非专业性工作,强化护理质量,提升专业护理的价值和内涵,激起她们在护理工作中的热情,到达稳定护理队伍,从而理论高级护士本身价值。她们能够做些带教工作、病人安康教育、参与护理质量管理、参与危重病人的抢救,参与护文科研等。

4.小结

篇6:对当前乡镇政府工作的思考

摘要:从服务型政府、经济、新农村建设、社会保障体系、信访维稳、拆迁工作、防腐拒变等七个方面阐述当前乡镇政府工作的主要内容与方式方法,探索更加有效的工作模式。

关键词:乡镇 政府工作 主要内容 方式方法 七个方面

乡镇政府是我国政府行政体制中最基层的行政机关,直接面对基层,直接面对广大农民群众。而当前我国的经济形式复杂,经济主体日趋多元化,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我国仍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差别较大。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与矛盾凸现期交织的阶段,如何在新形势下做好基层乡镇政府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一、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提高服务品质。牢固树立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多办顺民意、解民忧、增民利的实事,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各项工作能力,以此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树立让人民满意的良好形象。在打造服务型政府的目标下,首先,政府政务要更公开透明,使广大群众对行政机关的职责权限、办事程序、办事结果、监督方式等信息一目了然,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其次,建立健全有效的政府问责制度,采取有效措施使权力与责任相统一,官员在享有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第三,优化政府服务流程,引进全面品质管理的理念,通过制定系统化的政府服务标准,提高服务品质,形成务实的办事风格,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

二、保投资、稳增长,确保实现经济发展良性循环。在确保原有经济效益稳固增长的基础上,认真抓好项目谋划,搞好招商引资,在项目储备上,坚持短、平、快和高、大、外并举,有重点地选择一批适合自身发展的项目,加大对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发展大型企业,形成规模优势,依靠科技实现内涵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使企业沿着绿色、环保、省资源、有前景的方向发展,既看经济效益又重社会效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节能减排,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严格控制GDP单位能耗,对高耗能、重污染、低技术的工艺和产品实施强制性淘汰制度。加大节能科技研究和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并在部分企事业单位推广和使用新的节能技术。对城市建设要做好科学的规划,组织专家进行反复、严格的论证,广泛征求民意,杜绝建筑“短命”现象,建设节约型社会。

三、完善基础设施,发展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农村公路、水利、沼气、电力和生态治理的投入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继续加强农村科技、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要科学规划,搞好试点,整体推进。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在国家连年出台利农政策的形势下,缩小贫富差距,增加农民收入。积极开展村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充分发挥农民参与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作用。要加快建立全社会参与的激励机制,鼓励各种社会力量投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四、构建完善广泛的社会保障体系,促就业,保民生。第一,要建立与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推进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障制度、失业保险制度以及工伤、生育保险制度的建设。第二、要建立与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社会救助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最低纲领和目标,主要面向贫困人口或者是低收入家庭以及灾民。要完善医疗、就业、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制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和五保供养制度。同时,也要完善城市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特别是流浪未成年人的救助制度。第三、建立与完善社会福利制度。社会福利是中国社会保障体系的最高层次,是实现中国社会保障的最高纲领和目标。当前的社会福利要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要发展老龄事业,开展多种形式的老龄服务;发展残疾人事业,保障残疾人合法权益。

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当前就要多渠道壮大社会保障基金,依法设立具有法律人格的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中心,积极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发挥商业保险在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作用。此外,还要扩大就业机会。就业是民生之本, 企业是就业之基。促就业就是维稳, 促就业除了靠国企外, 最重要的支撑是民营企业。根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企占中国GDP的六成以上, 提供七成以上的就业机会。因此,要充分发挥民营企业在促就业保稳定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五、加强信访维稳,促进社会和谐。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的重要工作,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性工作,是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渠道,是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途径。在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中,信访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提升信访工作质量,一方面,要不断提升信访工作人员个人综合素质。只有多方面的吸取知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才能面对各种复杂信访的问题,应对自如,赢得来访者的敬重。另一方面,要夯实基础,深入开展好党政领导干部定期接访下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在信访工作的管理上,要注重其连续性和可借鉴性,建立信访资料档案,为了解信访工作历史,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为进一步开展信访工作提供翔实的、可借鉴的历史资料。在信访工作的处理上,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探索创新,进一步完善信访工作体制机制。用创新的精神探索长效机制,用创新的办法破解信访难题。另外,要加强相关部门沟通,做好解释协调,确保信访人理解支持。信访工作的落脚点是对每一件信访事项弄清情况,分清是非,依法依规妥善处理,要耐心做好解释和息诉息访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以扎实有效的实际行动来保障和改善民生。

六、坚定信心,按时保质做好拆迁工作。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城市品位和档次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拆迁工作难的问题也日益成为影响地方发展速度的“瓶颈”,拆迁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做好拆迁工作,一定要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规范程序、补偿到位、落实安臵、方法得当,严禁违法违规拆迁,甚至野蛮拆迁。面对拆迁工作,我们首先要坚定必胜的信心,拆的目的是为了建得更好,人们生活得更舒适,大投入大建设带来的巨大变化会使搬迁区域内的群众在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发生了根本改观,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加快拆迁和建设进程。第二,要进一步强化措施。要集中力量,抓住有利时机,人员和资金都要向一线倾斜,做好打硬仗的准备;要责任到人,将拆迁尾欠包保到具体的工作专班和具体的责任人,严格责任结账,严格考核奖惩;要分类突破,采取抓两头促中间的方式方法,安排大员上阵,分类指导,让速度快的工作小组

更快,让速度慢的工作小组迎头而上,用不平衡的工作推进工作中的不平衡。第三,要加强典型引导。村组干部及其亲属要带头拆迁,发挥率先和示范作用,对好的典型要大力宣传,弘扬正气。对抵制拆迁、干扰拆迁与建设的,要进行打击。要通过广泛宣传,发动更广泛的群众主动参与建设。第四,要进一步严格政策。只有一以贯之的执行政策,坚守政策底线,拆迁工作才能快速平稳推进。第五,要进一步注意安全。在追求快速推进的同时,安全工作还是要放在第一位,每一个拆迁现场都要落实安全防护措施,安排专人负责督促拆迁安全,决不允许拆迁工作中出现任何安全事故。

七、防腐拒变,始终保持高尚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正派的生活作风。一要守得住思想防线。腐败的根源在于对法律的蔑视,道德的沦陷,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的动摇,从量变到质变,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工作热情逐渐消退,直至从人民的公仆沦为人民的公敌。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作为党员特别是掌握一定权利的领导干部,要清醒地认识到权利是人民群众给的,二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只有这样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反之,把手中掌握的权利当作个人的私权,权为我所用,利为我所谋,必然导致腐败。三要学会算经济账、政治账、感情账。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低俗、消极、不健康的现象,这是与社会主义经济文化所相悖的,也是必然被淘汰的。如果我们不能坚守自己的底线,享一时之快乐与虚荣,在一片浮华之后,总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作自受。东窗事发之日就是悔不当初之时,最终付出经济、政治、亲情的惨痛代价可想而知。四要学会自重、自省,防微杜渐。我们应当从大多数职务犯罪案件中吸取教训,自重、自省,防微杜渐,做到不枉此行。否则,今日的他们就有可能是明日的自己。同时应当看到,他们的失足不是一日之功,是从不注重小节开始。千里江堤,溃于蚁穴,不论是工作,或是生活,一定要从每件事做起,树立良好的习惯,树立“要做就做更好”的意识,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

上一篇:和谐班组创建实施方案下一篇:弟子规与企业管理课程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