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2024-04-09

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通用4篇)

篇1: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作者:崔岩(吉林省长春市委组织部)

去年以来,一些地方相继出台容错免责机制,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担当,为敢于负责的干部负责。按照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中央今年要健全容错纠错机制,鼓励担当、宽容失败的导向更加鲜明。

客观地讲,保护敢担当的干部、信任真负责的干部,与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并不矛盾,但要清楚的是“保护不是袒护、信任不是放任”。具体来讲,就是在容错纠错负责机制导向下,党员干部干事要正确把握好三个关系。

正确把握“宽”与“严”的关系

“宽”就是宽容失败,出台容错纠错免责机制就是“宽”的体现,就是鼓励干部放手干事业、放胆谋发展。“严”就是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要求,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守住底线,实际更是一种保护。古人云:“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中央提出的“容错”,前提也是把握了宽严相济的区间限度。所以,党员领导干部要辩证地理解好“宽”与“严”的关系,正确把握从严管理监督干部和出台容错负责机制,其核心就是要求全体干部“守住底线、放手工作”。

正确把握“权”与“责”的关系

对于党员领导干部来讲,有多大责任就有多大权力,但这个“权力”要充分体现在敢抓敢管、敢闯敢干,更好披荆斩棘、推动工作上。同时,有多大权力也要有多大的敬畏,始终敬畏法律、敬畏党规、敬畏人民,不能盲干瞎干乱干胡干。所以,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认清权力与责任的关系,严以用权、以实落责,既要干事、更要尽责。

正确把握“公”与“私”的关系

党员干部要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这也是党章明确规定的。所以,党员干部一定要有这样的大局意识,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得好,我们党员干部也有成就感;党和人民的事业发展不上去,我们的个人价值也无从体现。于公于私,都需要党员干部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伟大事业、伟大工程的实践中来,以自己的勤奋工作为党分忧、为民造福、为自己的人生添彩。(据党建网)

总监制/单庆

责编/刘文韬

编辑/陈蓉

制作/付天觉得不错,请点赞↓↓↓

篇2: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实到每个支部、每名党员,以改革创新精神补齐制度短板,真正使党的组织生活、党员教育管理严起来、实起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既要有严格的制度保障,也需要把握好学和做的“热度”“精度”和“深度”。

把握好“热度”,就要“实时刷新”,跟进当下学习热点。习近平总书记党建思想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新形势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行动指南。党员干部要通过各种渠道系统学、深入学,与时俱进,实时更新理论观念,增强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不断透过新媒体的传播视角,关注党建热点,主动学习跟进最新思想动态,保持合格党员的先进性。

把握好“精度”,就要“清空缓存”,即知即改自身问题。党员干部要在深入学习中强化问题导向,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主动对标,经常查找整改存在的问题。要以精益求精的态度,提高查改精度,透过现象表面,发现并清空存在于思想深处的“垃圾缓存”,自觉接受住严肃的党内政治生活锻炼,强化纪律和规矩意识,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做思想上的清醒者。

把握好“深度”,就要“留印有痕”,实诚记录走笔入心。党员干部要以夯实有形的党建记录工作为基础,深入推进无

篇3: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关键词:传统节日文化,全球化,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融合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 喝几天, 哩哩啦啦二十三……”这是一首曾经脍炙人口的中国春节歌谣;“冲破大风雪, 我们坐在雪橇上;奔驰过田野, 我们欢笑又歌唱;马儿铃声响叮当, 令人精神多欢畅;我们今晚滑雪真快乐, 把滑雪歌儿唱……”这是一首正在华夏大地上脍炙人口的西方圣诞节歌谣。一个为东方的传统佳节——春节, 一个为西方的传统佳节——圣诞;一个在中国绵延了千百年, 一个在近代才传入、在当代才开始盛行;然而, 国人对这两个传统佳节的态度却大不相同, 对节日的狂热程度明显表现出“后来者居上”的趋势, 以至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十名博士发出联署倡议书《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 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号召国人力主“抵制圣诞节, 驱除西方文化的不利影响”。

同为传统佳节, 国人缘何厚此薄彼?对此, 国内许多学者分别从社会学、文化学、心理学、政治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 为深入剖析这种现象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也为后来的研究提供了借鉴。正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本文力图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探讨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并指出全球化背景下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要把握好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融合三个原则。

传统节日文化——民族认同的根基

我国的传统节日来源于农耕文明, 岁时是我国古代人创造的、独特的时间分割方式, 它既包含着自然的时间段落, 也蕴含着人们在相应的时间段落上所进行的人文活动, 这些人文活动主要就是各种节日庆典, 从正月初一的春节到腊月三十的除夕, 大大小小的节日共有三十余种。

“二十三, 糖瓜粘;二十四, 扫房子;二十五, 冻豆腐;二十六, 去买肉;二十七, 宰公鸡;二十八, 把面发;二十九, 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扫尘、祭灶、熬年守岁、走亲访友;贴春联、糊门神、放爆竹、闹花灯……从节日来临之前的期待和向往, 到节日期间的全民欢愉, 在浓郁的节日氛围中, 人们体验到了有别于常日的深刻体验。千百年来, 这种节日的体验让人们的身心得到休整, 情感得到归依, 身份得到认同, 生命得以饱满。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带有中华民族浓郁的民族特色, 它体现着民族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生活追求, 使得春节、元宵、端午、中秋等一系列传统节日一起成为整个民族的共同创造, 共同承载着民族的历史记忆, 共同体现着民族深厚的文化渊源, 在维护民族成员的归属感、增强民族成员的自豪感、凝聚民族精神、建构民族认同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功能。

传统节日文化——渐趋边缘化的尴尬

节日不是从来就有的, 节日的起源和发展是一个逐渐形成、潜移默化地渗入社会生活的过程。它和社会的发展一样, 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我国虽然有着严整分布、错落有致的节日体系, 但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巨轮轰然前行, 面对着全球化的长驱直入, 我国许多传统节日已经开始遭遇困境, 不仅节日数量大幅减少, 在规模和影响上也渐趋式微, 甚至不少节日 (如花朝节、分龙节、地藏节、天医节等) 几乎退出了历史舞台而不为今天的人们所知。仅有的即便为人所知的节日 (如冬至、腊八节、重阳节) , 也仅仅成了一个符号, 今天的人们已经不知道节日发生的渊源, 不知道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所指向的功能意义。即便是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等国家法定节日, 越来越多的人也已经开始感慨“过年没年味”, “过节没节味”, 不仅少了许多节日仪式, 其节日的神圣性和仪式感、节日所带来的身心休憩与情感凝聚功能也渐趋减弱, 使得节日与常日渐趋相同, 所谓的节日已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一些碎片, 成为某种可有可无的装饰品, 在时间的淘洗中逐渐失去了往昔的吸引力和向心力。

与之相对应, 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一系列五花八门的西方节日却在全球化的浪潮中迅速遍及大江南北, 成为众多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所热衷的对象。借助于建构性的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 使得西方节日在中国的盛行脱离了其原本的宗教性质, 仅仅保留了其“狂欢”、“个性”、“新奇”、“张扬”的娱乐性质, 所谓的节日也成为一个“娱人”的狂欢符号, 这种性质也恰恰迎合了现代人追求个性解放和心灵自由的渴求, 使得现代人以节日为载体, 尽情享受着世俗化的狂欢, 肆意地放纵着本我。西方节日在中国的脱域化传播中, 其自身意义最终也被指向“一个消费放松的借口、一个增强个人身份认同感的工具、一个聚会狂欢的理由、一个浪漫表白的机会”。这些世俗的意义, 再加上商家的逐利性宣传, 更使得西方节日在消费社会的宏大背景下变成一个典型的消费符号、一种放松方式和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传统节日文化——传播视域下的管窥

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特别注重仪式性、庆典性和参与性, 通过神圣的仪式性典礼将人们以团体或共同体的形式聚集在一起, 以完成“时间和空间上对社会的维系”。千百年来其传播方式也一直主要依靠人际传播和群体传播, 靠现实空间和时间意义上的实体性的节日仪式来传承, 人们在享受仪式的过程当中进行着心灵的升华和身心的休整, 在走亲访友中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亲情, 完成了节日所赋予的文化意义。

但是近现代以来, 随着大众传媒的兴起, 尤其是网络兴起、手机兴盛的当下, 节日传播的载体、传播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群体性的仪式活动或者被泯灭, 或者从广场搬迁到荧幕, 渐趋萎缩和变异的所谓庆典已经大大削弱了节日的仪式感;发手机短信祝福代替了之前的走亲访友;烟花爆竹的燃放在城市当中几乎成为禁令;象征“团圆”的年夜饭也被现代人迁移到了酒店;就连孩子们眼里对春节的期盼也就只剩下红包了……如此一来, 加之人们来去匆匆的脚步也使得其在家团圆的时间越来越短, 期间还需要出于礼节性和功利性地走访领导和朋友, 剩余的时间也就几乎在推杯换盏、麻将声声或者KTV的吼声中悄然而逝。过节已经不再是一种精神的享受、一种情感的归依和一种心灵的升华, 而变成了一种任务、一种功利层面上搞好人际关系的桥梁, 中国传统节日的工具化、符号化色彩越来越浓厚, 致使节日传承中最重要的传播载体渐渐消失了。

与此同时, 消费社会背景下, 大众传媒对于西方节日的建构也越来越符号化、工具化。如前文所述, 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万圣节等节日在中国的脱域化传播本身已经剥去了其神圣的宗教性的外衣, 增添了商业化、世俗化色彩, 但其节日内涵中所蕴藏的宣扬个性解放、渴望心灵自由的文化意义尽管也是借助于大众传媒的符号化传播, 但其节日文化的内涵却通过其相应的具体化、实物化的文化载体展现在受众面前, 诸如情人节里象征浪漫爱情的玫瑰、愚人节里表达快乐搞笑的各种搞怪手段、圣诞节中传递爱心与亲情的圣诞老人与圣诞礼物等, 借助这些载体, 西方节日文化的内涵在经过大众传媒的符号化过滤后, 又通过相对应的文化载体将其文化所赋予的意义展现出来。因此, 人们无论提起哪种节日, 首先想到的就是其节日所代表的载体, 通过载体自然联想起所代表的文化意义。

因此, 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 节日仪式庆典的匮乏或形式化、或淡化、或异化, 直接导致了文化载体的断裂, 文化的意义也因为没有了载体而渐渐被悬置、被虚化、被遗忘, 以至于记者在采访调查中询问年轻人“什么是春节”的时候, 除了脱口而出的空洞的一句话“春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外, 再也想不起节日的其他内涵;以至于一份初中二年级的寒假作业《关于春节相关的传统文化调查》不仅难倒了学生, 也难坏了“每逢过年, 只在意准备吃的穿的, 往往忽视了其中的传统文化内涵”的学生家长……由此, 笔者禁不住发问:曾经是举国上下普天同庆的传统佳节春节尚已如此, 更遑论其他节日?

传统节日文化——跨文化传播三原则

一边是传统节日的渐趋边缘化, 影响力渐趋式微, 一边是西方节日的高歌猛进, 吸引力不断增强。两相对照, 我们不得不感慨那种脱胎于农业社会, 带有鲜明农业文明, 反映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规律和农民古朴真挚的心理需求的传统节日, 在如今商业化的滚滚大潮中, 在现代科技的铁蹄践踏下, 在现代消费社会中似乎显得有些不合时宜。但是, 也正是因为其依照岁时脱胎于农业文明才使得我国的传统节日有了“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讲究“团圆”、“和谐”的亲情伦理观, 而这些观念在人心浮躁的现代社会中显得举足轻重, 也凸显了传统节日文化在当代社会的存在价值和重要意义。

变异是文化的特性, 即便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是在历史长河中不断绵延不断演化而成今天的样式, 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也恰恰来源于其自身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思想内涵, 因此, 面对现代商业文化的冲击, 面对西方节日的长驱直入, 如何在时代的变迁中继续绵延我国传统节日文化的精髓, 在不断创新中继续保持中华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 需要官方和民众的双向认同, 需要大众传媒的全面建构, 需要对节日意义传播载体的深入挖掘, 也需要千万个你我在现实中不断地传递。

因此, 总体上来说, 笔者认为, 全球化背景下, 我国传统节日的文化传播过程中必须要把握好以下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 坚持文化自觉原则。“所谓文化自觉, 就是指生活在既定文化中的人对自己的文化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势, 并对文化转型具有自主能力, 以取得决定适应新环境、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要做到文化自觉, 首先需要我们认识自己的文化, 根据其对新环境的适应力来决定取舍。其次是要理解接触的文化, 取其精华, 吸收融合。最后在各种文化都实现了自觉之后, 多元文化各展其长、共同发展。对于传统节日文化而言, 就是要积极探寻传统节日文化和现代精神的内在契合性, 深入挖掘传统节日文化中具有人类性意义的精神特质, 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发展趋势, 在世界文化转型中具有自主能力。

第二, 坚持文化自信原则。文化无高低贵贱之分, 在多元化的今天, 每一种文化都是当今社会文化的瑰宝。我国的传统节日绵延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的文化精髓, 每一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和深厚广泛的民众基础。传统节日反映了民族的审美情趣、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伦理道德, 寄托着整个中华民族对生活的美好愿望与憧憬, 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在多元文化并存、东西方文化碰撞的大背景下, 当代中国人应该秉持着自信的信念, 让传统节日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人们的时代生活中延续和发扬光大, 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精神的基础上再铸传统, 有所创造性的改造, 始终保持传统节日文化的活力。

第三, 坚持文化融合原则。历史和实践已经证明, 21世纪的人类文化将是一种全球性的综合文化。这种综合不是实体性综合, 不是东方文化归属西方文化, 也不是西洋文化统摄东方文化, 这种综合是文化生态功能意义上的综合。在同一文明空间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在相互竞争、相互激荡中相互依存、相长。我国 (下转第106页) (上接第103页) 传统节日文化中包含着“天人合一”的和谐价值观念、“以人为本、慎终追远”的人本主义精神、“勤劳勇敢、刚劲有为”的生命不息理念、“贵和尚中、团结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 坚持文化融合, 就是要在全球化大潮中理性地看待本民族的文化与异己文化之间的差异, 既要注重吸取国外节日文化中的积极成分融入我国的文化创新, 又要将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讲究“团圆”、“和谐”的亲情伦理观传播出去, 使文化在共存共荣中相互融合。

参考文献

[1]北大等十院校十博士倡议慎对“耶诞节”[J].前进论坛, 2007 (3) .

[2]毕文波.圣诞节庆文化之嬗变[D].东北师范大学, 2012.

[3]蒋夫尔.别让传统文化的“脉”断裂[N].中国教育报, 2013-02-23.

[4]费孝通.中华文化在新世纪面临的挑战[J].炎黄春秋, 1999 (3) .

篇4:容错机制下,党员干部要把握好三个关系

关键词:大学生;发展党员;三组关系

党的十七大提出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而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的一项重要的经常性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基础工程。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中心工作和根本任务。做好新形势下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对加强高校党的先进性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高校的根本任务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多年的工作实际,笔者认为,要做好发展大学生党员工作,需要认真把握好三组关系,即计划与变化的关系、标准与质量的关系、比例与结构的关系。

一、计划与变化的关系

计划与变化是辩证统一的,有了计划,就可以朝着既定的目标和方向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事物总是处在发展变化之中,根据变化了的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对计划作适当的调整,一切从实际出发,才能更好地推进工作、实现目标。

1.认真制订和落实计划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是发展党员工作的指导方针。要贯彻这个方针,没有计划不行。因此,在发展党员工作中,我们每年都要制订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计划、党员发展计划等。在党员发展对象预审中,严格按照计划行事,即入党积极分子至少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的培养考察才可以定为发展对象,没有列入发展计划的积极分子,除特殊情况外不能审批,从而有效地避免了突击发展现象。

关于计划,还有一个宏观把握的问题。2003年第十二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提出,高校党委要科学制订、认真实施发展党员工作的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努力做到大学生班级“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的工作就要有计划性。比如,要做到“一年级有党员”,中学阶段的培养和发展工作就要跟得上,否则高校就很难实现“一年级有党员”的目标,只能是“来几个是几个”。要实现“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就要认真考虑党员的年级分布状况,一年级开始培养,二年级开始发展,二年级结束时党员达到一个什么比例,三年级结束时又是一个什么比例,四年级时比例又会怎么样,心中要有个数,然后再落实到行动上,这样就会有效避免工作的无序性,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稳步实现既定的目标。

2.适时调整和完善计划

有计划,就会有变化问题。比如,原来上报党员发展计划时,某些培养对象表现不是很突出,暂时没有列入发展计划,但是经过一段时期的培养考察,发现进步很快,表现不错,如果想列入发展计划,怎么办?应该是可以调整的。但调整也要有个大致时间,比如本学期末或下学期初;也要有个程序,比如要听取培养联系人、党小组长的意见,经过支委会讨论,再报党总支(分党委、直属党支部)同意,最后到组织部备案。

此外,还有一个计划与变化的问题值得注意。个别党支部在上报党员发展对象的预审材料时,为了少填培养意见,擅自把培养计划“变化”了,典型的做法是什么时候要发展,培养时间就从发展时间往前整推一年,倒是符合了“至少培养考察一年以上才能定为发展对象”的要求。这样做,表面上看是偷懒,实际上是缺乏计划观念,很难保证培养考察的质量。如果严格按计划行事,培养联系人每季度填写一次考察意见,党支部每半年填写

一次意见,就既能保证培养考察的质量,也不会出现突击材料和偷工减料的现象了。

二、标准与质量的关系

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坚持标准是前提,保证质量是目标要求,而严格程序、发扬民主则是从前提通向目标的关键环节和重要措施。

1.要全面理解党员标准

党的十六大通过的新党章,对党员标准作出了明确规定。坚持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着重要看入党申请人是否自觉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否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是否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是否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是否在工作和社会中作出了突出成绩。对大学生来说,党员标准可以简要归结为两点:一是理想信念是否坚定,二是现实表现是否优秀。实际工作中,对大学生党员标准的把握,往往存在以偏赅全的现象,过多地或全部地把标准落实在现实表现上,认为只要学习好、工作好、荣誉多就符合标准,而忽视了对理想信念的考察,对这种片面的标准观应该引起足够的注意。

2.要认真把握“思想上入党”的问题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有许多党员,在组织上入了党,思想上并没有完全入党,甚至完全没有入党。这种思想上没有入党的人,头脑里还装着许多剥削阶级的东西,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无产阶级思想,什么是共产主义,什么是党。”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大学生的入党动机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为了实现共产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而要求入党的,也有为了面子好看而要求入党的,还有为了毕业后好找工作、参加工作后容易得到提拔重用而要求入党的。同时,个别党组织在把握党员标准时,认为“思想上入党”是个虚的东西,不好把握,所以干脆就只看现实表现。因此,解决“思想上入党”的问题不容忽视。其实,把握“思想上入党”并不难,因为思想总是要通过行为来表现,是否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否树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只要仔细观察,就可以通过言谈举止来衡量。

3.严格程序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关键

程序是制度、规范、纪律。发展大学生入党,要严格按照党章和党内有关规定,在每一个环节上严格程序,严格把关。当前,要着重在五个环节上下工夫。一是入党前的培养考察。这是发展党员工作的重点,也是把好党员“入口关”的重要保证。不少高校把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考察与其理论学习、专业学习、社会实践、团组织“推优”等结合起来进行,注重通过谈心谈话、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和党校培训等方式促其不断进步,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二是审批前的组织谈话。上级党组织在正式审批之前,派人与发展对象谈话,直接了解申请人的情况,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从而防止偏差,保证审批的正确性。三是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这是对申请人(包括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组织观念教育的最佳时机和有效方式,尤其是客观指出申请人的缺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对其健康成长十分必要。四是入党宣誓。鲜红的党旗、高高举起的右拳、庄严的誓词、神圣的场面,这一切令多少党员终身难忘,又激励着多少党员为着党和人民的事业终生奋斗。五是预备党员的继续教育。有个别党员在跨进党的大门之后,产生了“船到码头车到站”的消极思想,认为只要预备期内不犯错误就可以按期转正,“入党前拼命干,入党后松一半”,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忘记了是党员就要体现先进性,就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对此,我们既要加强教育引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又要给任务、压担子,促其发挥表率作用;同时,注重从制度上进行约束(如预备党员转正公示制度等),严格把好“转正关”。

4.发扬民主是保证发展党员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个人的政治觉悟、思想品质、入党动机和现实表现怎样,群众最有发言权。在发展大学生党员时,发扬民主就是要充分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和建议,从而有效地改进工作,确保发展党员质量。发扬民主突出体现在以下三个环节:一是在团组织“推优”时发扬民主。共青团是党的助手和后备军,向党组织推荐优秀的发展对象,是共青团的应有职责。“推优”时一定要严格程序,把广大团员的意愿、团支部和上级团组织的意见有机结合起来,确实把发展对象推选好。二是在确定发展对象或接收预备党员时发扬民主。入党积极分子经过培养考察,能否列为发展对象?有的高校党组织不仅注重听取培养联系人、党小组和党支部的意见,还采取公示或民主测评的形式,在入党积极分子所在的班级或年级中听取广大学生的意见,看大家同意不同意、赞成不赞成,把广大学生的意见作为重要的依据之一。三是在预备党员转正时发扬民主。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是否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能否按期转正,不仅要听取所在支部党员的意见,还要通过公示或民主测评征求所在班级或年级广大学生的意见,对不赞成票超过一定比例的,可以给予其延长预备期的处理,情况严重的甚至可以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

三、比例与结构的关系

1.比例与结构密切相关

“改善结构”是发展党员的指导方针之一,这个结构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年龄、性别、知识、学历、职称、成分等。发展大学生入党,对改善党员的年龄、知识、学历结构有着独特的优势。但笔者所说的结构是相对狭义的,专指学生党员的年级分布结构。截至2005年年底,全国在校大学生中党员比例达到8.5%,这是从一年级到高年级平均占有的比例,如果细分到各个年级,比例会是多少呢?或者说,各个年级分别达到什么样的比例,才会生成这个平均的8.5%呢?因此,党员比例是同党员的年级分布密切相关的,把握整体的党员比例必须通过党员的年级分布来实现。比如,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四年制全日制本科院校,目前笔者所在学校的党员比例在13%左右,而通过近10年的实践探索,我们对党员的年级分布有了这样的大致把握:二年级末党员比例在5%左右,三年级末在15%左右,四年级末控制在20%左右。实践表明,这个结构基本符合我校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实际,在党员比例稳步提高的同时,发展党员的质量得到了切实保证。

2.对比例要有基本把握

我们都知道,发展党员是“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如果说有比例限制,那么该怎样限制?似乎是不太好把握的问题。可是,我们又总得有一个基本把握。列宁说:“徒有其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斯大林说:“必须永远记住,政党的力量和作用,特别是共产党的力量和作用,与其说是取决于党员的数量,不如说是取决于党员的质量,取决于他们的坚定和对无产阶级事业的忠诚。”可见,把握的原则就是质量,就是必须“成熟”了才能发展。8.5%是全国高校在校大学生党员的比例,具体到不同的高校,比例会有所差异,这是正常的。但有些高校在质量把握(尤其是入党动机的把握)上有所放松,学生党员比例高得离谱,甚至有的以“有利于学生就业”为借口而大开方便之门,这种危险的苗头应该引起我们足够的警惕。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列宁.列宁全集(第3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3]斯大林.斯大林全集(第5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上一篇:盖茨谈理财名人故事下一篇:作雪遇大风遂晴,作雪遇大风遂晴陆游,作雪遇大风遂晴的意思,作雪遇大风遂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