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2024-04-30

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共10篇)

篇1: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对儿童心理发展中早期经验的分析与思考

心理健康教育组

刘芳

摘要:在儿童心理发展过程中,早期经验有着重要的作用,并有各种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心理学进一步研究显示:个体的心理发展是个连续的过程,儿童早期经验和教育的不利影响并不是不可逆的,儿童发展的各个阶段都有自己的相应的发展任务。因此应为儿童营造适宜的早期经验环境,以便儿童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早期经验 教育 无论东西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许多人都相信早期的生活经验比后期的经验对个体的心理发展有更深远的影响。《礼记·内则篇》中就有注意针对儿童年龄和性别特点进行不同教育的记载。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人生最初的几年最为重要,因为儿童年幼且温顺,这一阶段是在儿童身上留下永久印记的时期。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也曾说过:“一日之气候,多孕于崇朝;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 并且中国有句俗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话虽有些偏颇,但也充分说明了一个人早期经验的重要性。

一、有关早期经验的理论

(一)蒙台梭利

在教育史上,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高度重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蒙台梭利认为教育应 当从儿童刚出生的时候开始进行,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内,儿童的可塑性最强,无论从智力或 体力方面的发展来看,这个时期的教育是至关重要的。儿童在1至6岁期间所采用的学习方 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他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儿童在幼年期的智力发展是异常迅速的,我们万不可荒废这段宝贵的时间。

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早期发展阶段有几个所谓“敏感期”。在敏感阶段,儿童接受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敏感期在儿童学习、说话和走路时体现得最明显。如果父母亲意识到这种敏感期的存在,他们就能适时地从各方面促进儿童的成长。

(二)弗洛伊德

著名的心理学家、精神分析的创始人弗洛伊德很重视童年经验或亲子关系,他认为儿童从出生到成年要经历几个先后有序的发展阶段,每一个阶段都有一个特殊的区域成为力必多兴奋和满足的中心,此区域称为性感带。根据这一思路,弗洛伊德把个性的发展分为口唇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生殖期五个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儿童在这些阶段中获得的各种经验决定了他们成年的人格特征。

例如口唇期(0~1岁)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没有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乐观、慷慨、开放和活跃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婴儿的口唇活动如果受到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依赖、悲观、被动、猜疑和退缩等消极的性格特征;肛门期(1~3岁)幼儿大小便排泄对成人的人格有很多的影响。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不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肮脏、浪费、凶暴和无秩序;肛门排泄活动如果严加限制,成年后性格倾向于清洁、忍耐、吝啬和强迫性;性器期(3~5岁)阶段儿童的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如果获得正当的解决,儿童认同父母的价值观念,导致超我的形成和发展,就会形成与年龄、性别相适应的许多人格特征。

而且弗洛伊德把口唇期、肛门期和性器期这三个心理性欲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他认为它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阶段。弗洛伊德指出成年人格实际上是在人生的前五年就已形成。这些理论从生物学或性本能的角度说明人的早期经验在人的人格形成和潜能的储备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弗洛伊德的心理性欲理论强调家庭关系和早期经验对儿童人格健康发展的意义,尤其是提供了一个理解儿童情感问题的理论框架。它是第一个强调早期经验对后期发展意义的心理学家。

(三)阿德勒

阿德勒是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儿童在四五岁时已形成了个体的生活风格——个人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这是一种标识个体存在的独特方式,是作为一个统一整体的自我在社会生活中寻求表现的独特方式)。并且终生以相当稳定的方式维持此风格。它是以原型的方式无意识地表现出来的,儿童自己还意识不到。原型的内容包括人生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等。至于儿童形成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风格,则要取决于他的生活条件和家庭及社会环境。其中,母亲与孩子的关系十分重要,它是第一种社会关系,为儿童以后与他人发生社会关系提供了参照,是影响孩子合作能力的重要因素。“只要母子关系是扭曲的,我们通常就会在儿童中发现某种程度的社会缺陷”。如果儿童体验到某种自卑感,那么他对这种自卑感的补偿就是他的生活风格。如果他把某人作为自己的榜样,或把某种现象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那么他的生活风格就会在这种追求中得到发展。因此,尽管人们生存的世界是相同的,但由于每个人生存的具体环境各异,便形成了每个人各自不同的生活风格,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人。此外,阿德勒认为父母溺爱或忽视的教养方式会使儿童产生自卑情结和错误的生活风格,对出生顺序不同的孩子所采取的不同的对待方式也会影响其人格发展。

阿德勒还认为,每个人在一生中必须树立牢固的社会兴趣,才能解决人生所面临的三个重大问题,即职业活动、社会任务和爱情婚姻。它们能否得到正常发展则取决于儿童时代母子相互作用的性质,它深刻地影响着儿童长大后对待他人的态度。阿德勒指出“活动程度”影响着个体心理发展的形式和水平,而个体的活动程度是儿童在生活早期经过任意创造而开创的,它一旦形成又会影响个体一生的发展。阿德勒的理论从一个侧面部分强调了社会和家庭环境因素对儿童早期经验的影响及这种影响对人一生发展的作用。

(四)霍妮

精神分析的社会文化学派的领袖人物霍妮尽管反对夸大早期经验的作用,但还是很重视早期的亲子关系的。“我将环境及其困难置于问题的中心。但在全部环境因素中,涉及性格形成的最主要的因素是一个孩子成长于其中的人际关系。‘神经症’最终是由人际关系的障碍决定的。”这种障碍往往首先存在于神经症病人童年的家庭成员之间,特别是亲子关系之间。

儿童必须得到成人的帮助才能满足需要,如果亲子关系是积极的,父母能给予真正的温暖和爱,那么儿童就易得到正常的发展。反之如果儿童没有得到真正的温暖和爱,安全感就会受到威胁,并产生对父母的敌意。霍妮将这类父母行为称为基本罪恶。一个儿童的父母如果经常表现出这类行为,就会使儿童产生敌意。霍妮称这种敌意为基本敌意。

这样儿童就陷入一种既依赖父母又敌视父母的不幸处境之中,由于无能无助之感,由于害怕,由于敌意所导致的内疚之感等等,使他不得不压抑这种敌意。基本敌意及其压抑使人陷入焦虑,霍妮称之为基本焦虑。它指人将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潜伏着危险,这是一种内心不知不觉地积累并到处蔓延渗透的孤独和无能之感,一种自觉渺小、无足轻重、无依无助、被抛弃、受威胁的体验,一种置身于一个充满欺诈、嫉妒、背叛和荒诞的世界中的感受。这种感受是一块随时有可能滋生神经症的肥沃土壤。霍妮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分析了儿童的早期经验,尤其是亲子关系,对人一生中患神经症的基础作用。

(五)埃里克森

埃里克森认为,儿童的个性发展必须经历几个固定不变的阶段。在每个阶段内,都有一个中心发展任务,不同时期,这个任务是不同的。具体地说,就是要解决一对矛盾。矛盾解决得好,则形成积极的个性品质;如果矛盾解决得不好,则形成消极的个性品质。埃里克森的8个阶段包括8对矛盾: 1.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0—1岁)2.自主感对羞怯感(1—3岁)3.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同一性获得对同一性混乱(青少年期)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人早期)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人中期)8.完善感对失望感(老年)

每个儿童完成任务,解决冲突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发展的结果和过程也是多种多样的。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有助于下一个阶段任务的完成。但是,如果一个阶段的任务没有完成,在下一阶段仍有完成的可能。在埃里克森提出的8阶段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中,如果在前三个阶段儿童的需要没有满足,儿童就会形成基本不信任感,阻碍自主性和主动性的发展,大大增加了今后适应不良的可能性。但学前期之后的发展阶段对人格塑造也同等重要,人格在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发展。

二、早期经验的丰富与缺失对心理发展产生的影响 个体在发育初期所接受的早期经验,对个体的身体发育、生理机能、知觉、情感、行为、动机、学习、社会化等各个侧面,具有持久的、不可估量的影响。

根据精神动力学派的观点,早期经验的最初效应,比以后遇到的同样经验所产生的作用更为持久,例如,童年期儿童对丧亲的刺激,可能导致其心理发展出现固着与退行,情感活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影响后来人格的整合。神经生理学的大量资料表明,在个体发育早期,若被严重地剥夺环境条件(主要指提供经验的环境条件),会对个体的发育和成长产生持久的影响。人的一生中,发展最显著的时期是出生以后的早期阶段,在该时期中,环境(经验)的影响必然会受到特别的重视。有关早期经验的研究,往往视环境与遗传的交互作用为主要研究目标,把发展作为动态的依据,以此与静止的过程相对应,在此基础上形成各种研究方法和发展理论。早期,各种感知刺激被阻断,个体必然会出现感知能力、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发展性受阻,严重者甚至会表现智力发育迟滞。

英国心理学家鲍尔比应世界卫生组织的要求,就孤儿院对儿童的影响作了尽可能详细的调查。1952年他发现:早期被剥夺了母亲照料的儿童,表现出消瘦的症状,并且几乎在各方面的发展都是迟滞的。

在动物实验中,发现从动物出生到断乳期,对幼仔进行各种刺激,如电击、寒冷、噪音环境等,使幼仔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之中。实验结果显示,过分强烈的刺激(强度大、作用时间长)会影响幼仔心身方面的正常发育和发展,出现呆板、畏缩、体质弱等类似人类心身疾病的症状表现。但是,如果实验中刺激量适当的话,动物在成熟后则显示出:情绪活动较为稳定,易于形成对目标物的趋避反应的学习能力,善于应付紧张状态、身体发育加速等变化。

把幼仔饲养在暗室内或采用隔离性的饲养方式,使它们处于社会信息剥夺或知觉剥夺状态。在该环境条件下生长的动物,无论在知觉、情绪等活动方面,还是在学习能力、社会行为、母性行为等方面,均出现明显的发展受阻,甚至在成年后变换生长环境,要使该类动物的心理功能恢复到正常动物状态,仍明显地存在着困难,有的甚至表现出不可逆性的功能障碍。

让人类或动物在婴幼儿时期,处于一种丰富的环境刺激之中(人类的游戏活动和小动物的群嬉环境),往往有利于个体获得各种相应的经验,心理发展和身体发育成熟度高,情绪稳定,脑功能增强(动物的脑重量和脑神经树突显著增多)。在人类的实验中,对一些新生儿和婴幼儿用反复观看各种彩色图片、图形的方法进行刺激,以此作为实验组;另外选择一些新生儿和婴幼儿,不施加上述变量,作为对照组。实验结果发现,实验组在图形识别能力和学习能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对人类现实生活中成长的婴幼儿早期生活经历的调查研究发现,在孤儿院中生长的幼儿,由于早期生活中缺乏双亲的爱抚,成年以后在行为和人格上容易出现偏颇;对于那些生活在正常家庭的儿童来说,如果父母充满爱意,亲子之间接触和交流多,容易形成稳定而健全的人格。

三、对早期经验的辩证思考

不少研究,特别是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个体的心理发展受一系列其它因素的影响。但早期经验并不起着绝对作用。近几十年兴起的毕生发展心理学也不同意早期经验对以后发展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观点,它主张人的一生的经验都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没有哪一个年龄阶段在发展中居首要地位。早期经验的影响可以被以后的经验改变。生命后期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后期的各种因素。对艾立克森来说,则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是关键期。近来,一些神经生理学家和儿童心理学家也不同意儿童出生后的最初几年是心理发展关键期的观点,认为人的一生各个时期都很重要。

早期经验的作用在不同的领域有很大的差异。对某些心理功能和行为,早期经验是重要的,其影响可能会持续到终生,但对另一些心理功能和行为,早期经验可能并不重要,甚至对个体心理发展不起什么作用。并且早期经验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儿童对事件的心理表征和内部体验。儿童的认知水平和情绪、个性的发展决定了儿童对所遇事件的反应,决定了早期经验对儿童影响的程度。

总之,在人生发展中并不存在一个“魔术般”的时期。终生发展心理学已经证实生长和发展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阶段都有自身的发展任务,每一个发展阶段都对下一个发展阶段产生影响。每一个发展阶段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导致积极和消极的行为和发展结果。早期生活的不利并不必然导致相对永久的心理和社会损害。事实是重要的发展阶段的任务的成功实现将有助于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但是,这个完成并不能保证未来发展的成功,也不意味着以前的失败不能被改善。实际上大多数导致不良发展结果的社会和心理现象都能够得到改善或解决。总之,人生各个发展阶段都有自身的发展任务,并因此具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成功的发展取决于每一个发展阶段的任务的成功实现。

四、应如何为儿童营造适宜的早期经验环境 第一、胎儿环境。怀孕时母亲的情绪、压力以及胎儿的出生方式,其实都是生成胎儿早期经验的外部环境。大量临床数据证明,母亲的精神压力、忧郁情绪对胎儿的未来人格影响甚大,不同的分娩方式也会对胎儿的脑部留下不同的经验。国外现有一门新的心理学称之为出生创伤心理学,通过对大量成人的催眠术,都可以回溯到每个人生命的早期,甚至胎儿在子宫时的经验,发现越是早期的创伤经验(分娩之前),往往形成以后人格的核心部分,而出生之后的创伤,特别是三岁之后的创伤是位于人格的边缘部分。

第二、家庭环境。

家庭是儿童成长的第一所学校,也是铸造孩子良好性格的重要场所。家庭环境的优劣直接影响儿童的身体健康及学习成绩,而且对儿童心理健康产生正反两方面影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当积极为孩子提供一个和睦友爱、富有亲情或情趣的家庭环境,尽量减少家庭矛盾,尤其是父母要成为孩子的表率,不为小事斤斤计较,做到心胸豁达、乐观,使孩子受到良好熏陶,减少焦虑及忧郁等不健康问题的发生率,促进儿童身心均得以健康发育。

第三、母亲的素质。

母亲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精神导师,是孩子灵魂世界的第一奠基人,是孩子社会化过程中的引路人,因此,家庭中母亲的素质是非常重要的。据资料显示:如果是男孩子,男孩子的问题一般出在母亲身上;如果是女孩子,问题一定是母亲带来的。母亲对待孩子的态度对儿童性格的形成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如果母亲的态度是民主的,儿童的性格就是独立的、直爽的、协作的、亲切的、社会的、创造的;如果母亲的态度是专制的,儿童的性格就是依赖的、反抗的、情绪不安的、以我为中心的、大胆的。因此说明,儿童性格的形成与母亲的影响有直接关系。另外母亲的素质也会影响孩子的智商水平,据美国一份资料披露:父母均是小学文化程度的儿童平均智商为98.3;初中文化者的孩子智商可为103.3;父母高中毕业的孩子智商可为108.1;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的父母的孩子智商则达109.9。

第三,教育方法。

1.不要等待儿童自然成熟,而应适时地提供早期经验的刺激环境,让儿童充分活动与探索。

2.学习活动不要只停留在单纯获得知识和记忆的水平上,早期经验必须注意发展其观察、分析、综合、判断等智力活动。

3.从出生起就应在家庭环境中,入托儿所、幼儿园后,都应经常得到智力上的“激励”,刺激他们的好奇心和活动力,使他们上学前就有早期经验,为入学学习作好准备。

五、参考文献 1.林崇德主编:《发展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年。2.桑标主编:《当代儿童发展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3.刘芳:《儿童早期经验的重要性及对策研究》,中州大学学报,2006年4月第23卷第2期。

4.缪小春:《儿童早期经验在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心理科学,2001年第24卷第3期。5.黄路阳:《关于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早期经验和早期教育》,安康师专学报,2000年6月第12卷第2期。

6.谭雪晴:《精神分析学派的早期经验思想及在治疗中的体现》,山东精神医学,2004年第17卷第3期。

7.林玉芳:《比较心理学关于家庭教育中早期经验的研究》,8.章文捷:《儿童心理发展中的敏感期与早期教育》,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7月第19卷第4期。

9.隋美荣,王鹏,高峰强:《早期经验、早期训练与早期教育——精神分析与行为主义的视野及其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2月第32卷第1期。

篇2: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对面向未来的早期儿童教育的思(华东师范大学学前与特殊教育学院  朱家雄 裴小倩)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知识”“儿童”和“教育”有不同的理解。瑞吉欧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人们的关注,其深层的原因之一,是它反映了人们对“知识”“儿童”以及“早期儿童教育”的新思考和新定位。

篇3: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一、关于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中, 李润洲与石中英教授对“人的学习能力”的性质进行了阐述, 其中一点便是 :人的学习能力是以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的。日本的一位教育学家的统计资料表明, 人的一生中, 上学期间 (25岁以内) 所得的知识量在整个一生中仅占25%, 而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学习和补充的知识占整个知识总量的75%。由此可见, 人的大部分知识是通过自主学习获得的。鲁洁教授也说, 当代的人在自我发展方面普遍产生了一种超越自在, 实现自觉发展的需要。所谓自觉发展的核心就是儿童的自主学习。总的来说, 从人的学习能力的构成, 到人实现自我超越的需要, 都离不开“自主学习”。对于教育来说, 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已经不仅仅只是当下学校学习的需要, 更是满足未来社会的需要 ;对于儿童来说, 则关系到能否从自在自发走向自觉自为, 从而逾越发展的局限, 实现自我超越。因而, 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这样说, 人的自我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自主学习的过程, 自主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人的成长与发展的空间。

然而, 怎样才能够判断学生是在进行自主学习呢?美国学者齐默尔曼提出 :“当学生在元认知、动机和行为三个方面都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时, 其学习就是自主的。”齐默尔曼从三个维度对自主学习进行了分析, 而评量的方法则是一致的, 即学习者是否积极主动, 积极主动不仅仅是在外部行为表现出来, 也需要在内部动机以及元认知方面得到展现, 当然元认知与内部动机与外部行为是一个整体, 它们之间虽然存在相互促进的关系, 但是元认知与内部动机仍然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因素。

二、经验知识的特点及对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台湾学者黄武雄在《童年与解放》的篇首与吴介民的对话《林间对话》中写道 :对我来说, 文明的主要特征是抽象, 因此我于《窗》书中, 用了相当篇幅讨论人的抽象能力, 并指出学校教育中的“套装知识”其实是一套抽象语言, 它原本的企图是要借由抽象的手法去寻求事物的普遍性, 但过分依赖描述普遍性的既有知识, 忽略由特殊寻求普遍的抽象过程, 套装知识中的普遍性会与“经验知识”中的特殊性产生断裂, 造成学校教育浮离于真实世界之上的诡异现象。美国学者刘易斯则把全部知识分为两类 :一类是经验知识, 它来自感觉 ;另一类是分析知识, 它不以感觉经验为转移。而在康德哲学中, 经验知识是感性印象与知识能力的结合。

概括起来, 儿童的经验知识, 首先来自于儿童的生命, 它源于作为自然的生命所具有的力量, 因而它具有本源性 ;其次来自于儿童的感觉, 它源于个体内在的体验感悟, 因而它具有内隐性 ;最后来自于儿童特殊的认识过程, 因而它具有特殊性。儿童自主学习的核心是元认知与内部动机, 而经验知识的特点决定了它在提升儿童自主学习能力过程中的独特作用。

1. 重视儿童的生命, 即是尊重儿童与世界的独特关系, 从而提升儿童自主学习的元认知能力。在与世界的互动中生命寻找到了意义, 在与世界的互动中, 儿童与世界的关系是原初的, 这主要体现在, 一是儿童对于外在事物具有本源的认识, 二是儿童具有把握本质的认识能力。儿童以自己的方式构建与世界的独特关系, 形成自己的经验知识, 这是儿童生命的使然, 也是儿童自主发展的开端。反过来, 我们尊重儿童的经验知识, 即是尊重儿童与世界的独特关系, 也就是充分保护儿童对事物的本源认识以及看到儿童把握本质的认识能力, 从中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 建立学习的目标, 而不要过分依赖那些抽象的、统一的标准。

2. 重视儿童的感觉, 即是认可儿童理解与认识世界的方式, 从而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内部动机。在理性主义者的眼里, 儿童的感觉可能是没有价值的, 甚至是肤浅的简单的, 但是这恰恰就是儿童理解与认识世界的方式, 至于肤浅与简单是因为我们忽略了儿童的视角, 如果我们从儿童的视角出发, 将儿童的理解与认识还原到儿童独特的感受过程中去, 我们就会发现儿童的理解与认识是独一无二的。经验知识在儿童那里是内隐的, 正是因为我们不能完全理性认识儿童的感觉, 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儿童的感觉往往与儿童理解与认识世界的方式纠缠在一起, 比如科学实验已经证明了儿童比成人更具有整体认知的能力, 这完全得益于儿童还未钝化的感觉。总的来说, 儿童是依靠感觉, 依靠先天赋予的探索求知的力量而成长的, 这与儿童自主学习所需要的内部动机是吻合的。

3. 重视儿童特殊的认识过程, 即是承认儿童发现与创造的权利, 从而鼓励儿童成长与发展的自由。经验知识是自然的, 属于儿童先天领域, 但不是神秘的, 因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 自然本身蕴藏着无穷的力量, 那么儿童本身也具有这样的力量。而知识经验则是社会的, 属于后天形成的, 它是以知识为载体的, 在学习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东西。总的来说, 从知识经验到经验知识的转变, 是从对普遍性的既有知识的依赖转向对儿童的特殊知识的关注。正是经验知识展现着儿童的特殊的认识过程, 即儿童是以自己的方式建立理论并进行应用, 而儿童的自主学习正是这样一种基于儿童个体的发现与创造的过程。关注儿童特殊的认识过程, 承认儿童发现与创造的权利, 才能赋予儿童自主学习的空间, 有空间才有真正的自由。

三、有效利用经验知识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 如何有效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 充分发挥经验知识在促进儿童自主学习方面的作用, 从而提升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改造课程资源, 让课程资源更靠近儿童的生活, 从而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改造课程资源是当下教学的主题之一, 对于课程资源的改造教育者自觉选择儿童视角, 但是基于儿童视角改造课程资源, 不只是利用儿童的心理、年龄特征去选择、重组课程资源, 也需要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去丰富、补充课程资源。比如, 在学习数的大小比较的时候, 儿童对于抽象的数的大小具有直观辨别的能力, 儿童运用这种直观辨别能力进行解释形成的就是儿童的经验知识, 它来自于儿童的感觉, 似乎还不能完全诉诸于理性的解释, 但是对于儿童的学习来说, 这是改造课程资源的契机, 即教师不必完全按照现有教材的逻辑顺序进行教学, 而完全可以直接引入与借助儿童的经验知识开启学习之旅。对于儿童来说, 这样的课程资源更靠近他们的生活本源, 这样的课程资源与他们个体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 也更有利于激发他们学习与探究的兴趣。

2. 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丰富学习过程, 让学习过程更接近儿童的需要, 从而提升儿童自主学习的意愿。学习过程包括从普遍到特殊与从特殊到普遍的两类, 从普遍到特殊注重从现有的严谨而规整的知识出发去关照特殊的学习个体, 而从特殊到普遍注重从每一个个体的独特感受出发去走近严谨而规整的知识。儿童的经验知识是特殊的知识, 它不是从严谨而规整的知识体系中派生出来的, 而是儿童自然的认知。在学习过程中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 就是关注儿童这种特殊认知能力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具体来说, 就是关注儿童的特殊感受以及形成这种特殊感受的背后因素。只有这样, 我们才能够让学习过程中更接近儿童的需要, 也就是说学习过程不仅仅只是从文本知识到文本知识的转换, 还包括从经验知识到文本知识的转换, 也只有充分注重儿童的感受, 才能提升儿童自主学习的意愿。

3. 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促进自我认知, 让自我认知更贴近儿童的成长, 从而提高儿童自主学习的水平。儿童的经验知识来源于儿童个体, 儿童的经验知识中有一部分是对自己的认识, 也就是自我认知, 儿童的自我认知的实现是任何外部观察者无法替代的, 儿童通过自我认知内化自主学习的能力。根据申克与齐默尔曼的描述, 自主学习包括观察水平、模仿水平、自我控制水平与自我调节水平四种不同的水平。其中, 观察水平与模仿水平受外在因素的影响, 而自我控制水平和自我调节水平则是受儿童自身因素的影响, 儿童的自身因素中包含着自我认知, 而自我认知离不开儿童的经验知识, 可以看出, 儿童的自主学习水平最终是由儿童通过自我认知内化的能力决定的, 因而, 需要借助儿童的经验知识, 促进他们自我判断即自我评价与因果归因能力的提升, 从而逐渐脱离外部环境的影响, 形成学习的内在信念, 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

摘要:如何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呢?本文主要聚焦学习主体即儿童自身去思考, 从儿童具有的经验知识的特点以及对于提升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出发, 寻找提升儿童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即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改造课程资源, 让课程资源更靠近儿童的生活, 从而激发儿童自主学习的兴趣;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丰富学习过程, 让学习过程更接近儿童的需要, 从而提升儿童自主学习的意愿;利用儿童的经验知识促进自我认知, 让自我认知更贴近儿童的成长, 从而提高儿童自主学习的水平。

关键词:自主学习,经验知识,改造课程

参考文献

[1]李润洲与石中英.人·学习·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哲学思考[J].教育学报, 2006, (1) .

[2]黄武雄.童年与解放[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9.

篇4: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儿童教学;语言教学

近年来,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教育学家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越来越深。但是,关于儿童早期语言教育的方式方法一直没有一个合适的方案。认知语言学是最近兴起的一种关于儿童语言教学方式。从人们对于人体结构以及人们对于语言环境和结构的认识开始,对于儿童是如何从呱呱坠地在短短几年学习到儿童随处环境的语言,这个问题困扰了教育学家、医学家和脑科学家几个世纪,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一个圆满的结局。

通过对不同儿童学习语言所采用的细微的不同方式方法,我们进行对比,利用认知语言学中的典型的认知方式以及认知语言学中所包含的中心思想来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行为和语句语法。从而探索对于认知语言学在早期儿童语言教育中的应用。

一、什么是认知语言学

1.认知语言学

认知语言学是由乔治·雷可夫、郎奴·兰盖克以及马克·约翰逊创立的。是语言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区别于传统的形式语言学,以第二代体验哲学和认知科学为理论背景下产生的,这是一门比较年青的科学研究学科。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期间开始,认知语言学是跨越语言学、系统学、人工智能等等传统学科的一门新型学科。由认知语言学基础上而产生了语言学天赋论,该言论认为:认知能力是人类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学习知识、应用知识的根本,同样,对于语言的认知学习也是认知能力的体现,人类语言的形成、传播、学习、应用都是需要通过人类独有的认知能力加以解读的。

2.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

探究认知语言学我们就必须抓住认知语言学的几个原则,这是我们进行深入研究认知语言学在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的作用必要条件。下面就认知语言学的几个主要的原则:

a.语义概念:主要是表明认知语言学中对于语言与到脑和世界之间的关系。认知语言学派的研究者认为一个表达性的语言它所传达的意义是用于激活人们在自身脑海中对于该语言意思或者物化的表达,也就是说语言表达的方式、解释以及意义都是人们主观世界对于客观世界的一个抽象的认识的具象化。这个原则所表达的就是语言或者词语与大脑的关系,与世界的联系是间接性的,以大脑为媒介。

b.句意与词义的关联性。认知语言学认为,我们对于世界的表达能够只是用一个单纯的词能够解释的,而是通过不能的词和意义的词组成的一个以自身对于世界认识的。对于一个问题的解释或者认识,需要人们通过大脑检索不同词组组成一个句意进行一个完整符合意境的解释。

c.范围性。这个原则就是对于近义词或者一个表达同种意思句子的规范和归类。

二、用认知语言学解释儿童早期语言学习

1.儿童词汇学习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一岁左右开始学习语言,对于语言的学习主要是开始于对于词汇的学习。很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最开始是从“妈妈”、“爸爸”、“爷爷”、“奶奶”这类型的单音节的名词组开始的。从一岁开始进行一个词汇量的积累和汇聚,儿童对于语言的学习一般来说是先从名次开始积累和学习的,然后再开始接触动词,再然后就是动名词结合的短句,最后就是一个连贯性的句,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儿童最开始学习的名词,是因为儿童在日常生活中最先接触的这些现实存在的人或者事情。然后儿童慢慢在生活中的不断积累和接触,对于词句进行不断的纠正。

2.句式的组成与认知语言学

儿童在语言学习中对于句子的学习,犹如我们前面提到的,他最开始学习的是名词,所以儿童在进行句子组合的学习最开始的就是一个简单的“主宾结构”、“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比如说,在小孩学会了“我”和“吃”、“饭”这两个简单词语后,他们在生活中经过对于大人的模仿,得出,他们饿了就要说这两个字。成人饿了就会说“我饿了”,“我要吃饭”,“我饿了,想吃饭了”,但是在儿童最初的句式结构中就会是“我吃”,“我饭”,“吃饭”等等一些简单的结构。随着,对于周围语言环境的不断熟悉和学习,以及成人对于儿童说话的教学和纠正,他们就开始不断积累和掌握一些很复杂的句式。慢慢的他们就对于自己饿了要吃饭,就用了一些复杂的但是更加清晰的表达句式,“哎呀,我饿了,要吃饭”,“快呀,我要吃饭,很饿”等等一些句式。随着句式参照的越来越多,他们学习的就越来越多,就会有更多的句式表达。

3.互动在儿童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我们的儿童教育学家和语言学家在很早就认识到了互动学习在儿童的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对于与儿童的互动在儿童的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所以,我们会发现儿童在看动画片的时候会非常专注,能够通过动画片学习到很多我们现实生活中很少出现的词语和句式,因为,动画片有一个对孩子潜意识的沟通作用,能够让孩子在潜意识中与动画片互动,形成一个互动学习的局面。

三、结束语

认知语言学在我们的儿童早期语言学习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作用,对于我们儿童早期语言学习和语言习惯的形成有一个比完善的解释和理解。所以,加大对于认知语言学的研究就能够更加清晰的认识到儿童早期语言学的方式方法,帮助我们认识到儿童语言学习也是遵循了认知语言学的规律。

【参考文献】

[1]朱姝.基于梅洛—庞蒂具身现象学的儿童心理发生研究[D].吉林大学,2015

[2]谢翠平.儿童早期语言发展的个体发生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5

[3]孟繁旭,佟晓辉.认知语言学与儿童早期语言习得[J].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3.01:157-158

篇5: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刘建梅

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黑龙江省牡丹江市157000 [摘 要]实践证明,对听觉障碍儿童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能够有效地发展其听觉和语言能力。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补偿的基础上,根据其身心发展的特点制定教学计划,组织和实施科学有序的课堂教学,同时指导家长开展家庭康复训练,使其能够开口说话,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关键词]听觉障碍儿童;康复训练;家庭康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残疾人事业越来越提倡“三早”的模式:“早发现”、“早诊断”、“早康复”,而“早康复”的责任就落在了当代特殊教育从业者的身上。听障儿童康复教育是对特殊教育的深度探究和应用,它着重培养听障儿童的听觉语言能力。本文主要从实际的康复教学入手来探讨如何使听障儿童康复教育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语言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长期积累的过程。普通幼儿主要通过听觉途径来积累词汇和学习语言,而听障儿童的听觉途径被无情的阻断了,因此他们失去了学习语言的途径。如若不对听障儿童实施特殊的语言康复训练,那么他们语言的发展将远远滞后于正常儿童,甚至将终身丧失语言能力。如何对听障儿童实施语言康复训练,使其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采取如下方法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

一、选配适合的助听设备,进行最大化的听力补偿是取得良好语训效果的前提。

配戴助听设备是听障儿童进行听力补偿的有效手段,听障儿童只有配戴了合适的助听设备,才能进行有效的康复训练。

在助听设备的验配过程中,首先要注意进行听力保护。听障儿童的残余听力是十分宝贵的,要给重度听障儿童足够的声功率,还应选择削峰保护型助听器。如果助听器的削峰过度,声音就会严重失真,听音清晰度变差;保护值过小,还会损害听障儿童的耳蜗,进一步削弱残余听力。其次,要进行跟踪观察。对助听器的戴用情况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观察,是验配助听器程序中不可缺少的一个步骤。由于听障儿童不能用语言来表达他们戴用助听器后的感觉,因此,验配助听器后的跟踪观察,就显得极其重要了。再次,要对听障儿童所配戴的助听器的参数进行调整。

二、根据听障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组织和实施科学、有序的课堂教学

(一)抓住主要矛盾,实行综合主题教育

对听障儿童来讲,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最好的形式是听和说。其前提是听,只有听清看准,话才能说对。在此基础上,采取了主题教学的模式。所谓主题教育,就是从听障儿童实际出发,在一个阶段中围绕一个主题,让听障儿童通过充分观察、思考、动手操作和实践活动,达到获得最佳的整体性效果。每周就一个

主题进行教学,主题依赖于生活实际。每天学习内容相互联系,且循序渐进地进行。如学习“苹果”,分4课时让听障儿童学习认识。第一课时是认识苹果,其中不但要学习说“苹果”,习得语言发音,还要了解苹果的颜色、形状等;第二课时学习拿苹果,并加一句式练习,“某某拿苹果”;第三课时学习洗苹果和“某某洗苹果”;第四课时学习吃苹果和“某某吃苹果”。通过一周“苹果”这一主题的学习,听障儿童不但习得了“苹果”的语音,认识了这一实物,同时也学习了围绕苹果而发生的一系列活动,理解掌握了动词“拿、洗、吃”,培养了认识苹果的综合能力,使听障儿童语言学习与全面发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

此外,在教学的每个环节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手段,运用不同的方法制定不同的措施,指导学生认真听、反复看、重复说,有意识地让他们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进行语言交流、体会语言情景。正音方法多种多样,如模仿、多感官综合运用正音法、对着镜子练习、校正发音方法和口型错误等,在语言训练过程中都很实用、有效。

听障儿童在教师的指导和监督下,边听边说、边看边说,对于巩固语训成果十分重要。在语言训练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对学生多鼓励、勤纠正,少指责、多劝导,千方百计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养成想说、愿说、爱说、能说、会说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地利用课余时间,扩展听障儿童的语言。

(二)优化教学环节,丰富教学活动形式

由于听障儿童年龄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因此,我们要注意教学活动形式的多样化,要遵循游戏为主的教学原则,做到在玩儿中教,在玩儿中学。同时,听障儿童又因听力障碍,只能借助于视觉、触觉和动感等多种感官以及其他协调活动来认识世界。只有让听障儿童利用自己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有利于听障儿童获得知识、掌握语言、形成概念。

1、遵循游戏为主的教学原则,采取情景教学法

由于听障儿童比较好动,在教学中应采取情景教学法,运用游戏的情景,力求教育的直观性。如,我们在做角色游戏时可模拟真实事物,让听障儿童主动参与学习,从让我学到我愿学、从无意注意到有意注意,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2、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康复训练

听障儿童因听觉受损,造成了他们发音和构音器官的僵化和不协调。为了让他们能达到不同程度的康复,就要调动他们的各个感官参与活动,反复进行语言训练。在发音训练前,要先做一做舌操,让听障儿童动一动僵硬的舌头,再结合反复有效的训练,使具有不同程度听力损失的听障儿童获得康复。如认识“黄瓜”:在教发音的时候,首先要让学生看并模仿教师的口型;然后让听障儿童把手放在教师的喉部、胸前,感受声音的震动和部位的变化;或用手感知教师口中呼出的气流,以了解教师发音、呼吸情况并跟着模仿。为了更直观地认识苹果,还可以让学生用手摸一摸苹果是什么感觉,尝一尝苹果是什么味道。

3、设置情境,将康复教学融合到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

语言训练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因此,我们要打破以往在教室中上课的固有模式,带领学生到校外参观游玩。每个月教师都要利用课余时间,带领学生到商店、公园、车站、超市等场所。出发前要制订一个计划,让学生看什么、学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但能使学生掌握不少书本上学不到的语言,还能巩固课堂的语训教学成果。如听障儿童不能理解“想念”这个词的涵义,我们就组织听障儿童到山庄去旅游;白天,孩子们都被秀美的山色吸引,表现出的是开心与喜悦,可是到了晚上,很多孩子就开始哭闹起来,于是我就会借着这个时机问他们:“你们为什么哭呀?”“是不是因为想妈妈了呀?”从而进一步让他们理解“想念”这个词,并掌握其运用方法。

(三)根据听障儿童自身的特点来制定计划、实施教学

由于地域的差别、城市发达程度的不同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差异等,致使听障儿童与听障儿童之间也存在着许多的差别。有的孩子进入康复中心时的年龄较小、有的年龄较大;有的听力损失较为严重、有的只是轻度的听力损失;有的孩子智力发育水平较高,有的则较低;有的孩子对这方面比较感兴趣,有的孩子对其他方面比较感兴趣。这些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将学生分类,根据其自身的特点来制定计划和实施教学,这样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使他们能在不同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不同层次的提高。

在教学评估中,根据每个孩子的情况和差异,将评估的标准因人而异。只要他们在原有基础上有不同进步,都要给予充分肯定;只要他们尽力了,就要给

予鼓励。让孩子们尝到成功的喜悦,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三、指导听障儿童家长开展家庭康复

(一)为什么要开展家庭康复训练

首先,家庭对听障儿童而言是最安全、最熟悉的环境,也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最基本的环境,因此,家中听障儿童最熟悉的物品,家长最擅长的行为就成为了孩子康复训练中最适合的内容。此外,听障儿童语言发展关键期中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家中度过的,如若不进行家庭康复训练,听障儿童在家中的这些时间就被白白的浪费了。语言发展的关键期与漫漫的人生长河比较是非常短暂的,若想取得良好的康复效果就必须进行家庭康复训练。

其次,家长是最早接触孩子、最了解孩子、与孩子接触时间最长、观察孩子最细致的人。孩子刚一出生就能听到声音,如果是听力正常的孩子,只要给他声刺激,他就会做出反应。因此,只要家长了解一定的小儿生长、发育的知识,掌握一些简易的听力测试方法,大部分小儿耳聋是可以在家庭中被早期发现的。事实证明,绝大多数的婴幼儿耳聋都是由家长发现的,这就为早期配戴助听设备和早期进行康复训练提供了一个最基础的前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象正常孩子一样活泼可爱,因此,他们对孩子能够回归主流社会的心情也是最迫切的,对待孩子的康复也是最有耐心的。

再次,要改变家长对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一些错误的观点和看法。有些家长认为只要给孩子配戴了助听设备,并送到康复机构进行语言训练就完成了任务,他们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康复机构和康复教师的身上,而忽视了自己也应付出的那份艰辛和努力。因此,我们在对听障儿童进行康复训练的同时,也要告诉家长,他们才是孩子最好的康复教师。

(二)开展家庭康复训练的方法

多数家长在发现孩子有听力障碍的时候,内心都是一片慌乱和茫然,即便知道对听障儿童实施康复教育是最有效的、最可行的、唯一的方法,但却不知从何处着手。因此,要教给家长一些必要的、可行的、有效的康复方法和正音手段。

首先,要教会家长做舌操、呼吸训练和声气结合的训练。这是为了让家长带领孩子更好地、不间断地灵活他们的发音和构音器官,使声和气能够更好的结合,减少在听障儿童语言形成的过程中出现难以纠正的错误。在康复训练中最基

本的方法就是模仿法,模仿法就是让听障儿童简单地模仿发音。触摸法也是比较有效的一个语训方法,当家长在教听障儿童发音的时候,让听障儿童分别将手放在发音者的喉部、胸部或是腹部,让听障儿童感受在发音时各部位的震动和变化。

其次,家长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场景进行语言康复训练。比如在吃饭的时候,家长可以让听障儿童做一点饭前准备工作,而多数孩子都是愿意帮大人做这类事的,家长就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教他说话,例如:“宝宝,把碗放到桌子上”、“这是米饭”、“给妈妈一个馒头”等。再如,当听障儿童准备睡觉的时候,家长可以反复地使用一些让孩子学会的表达方式和生词。当孩子脱衣服的时候,可以对孩子讲:“把衣服脱下来”、“把袜子脱下来”、“把枕头拿过来”等。还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给孩子灌输一些孩子感兴趣的语言,比如:“宝贝真乖”、“真是妈妈的好儿子”等。睡觉前这段时间是最安静的,正是父母和孩子分享美好感情的时间,这样,可以使家长和孩子之间的感情更加亲密。

除了前面列举的两个情境外,家庭中还有很多情境可以进行语言康复训练,如:散步的时候,做游戏的时候,洗衣服的时候,刷牙、洗脸的时候等。家长与孩子相处的时间最长,关系也最密切,因此,家长可以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场景和方式,不失时机地对孩子实施康复训练。

综上,只要我们对言语康复教学做了深层次的准备和研究,并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和适当的教学手段,就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完善教学方法,并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听障儿童语训康复工作当中,抓住主要教学环节,充分开发听障儿童的智力,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发掘每个听障儿童应有的潜力,帮助这些听障儿童学会有声语言、走出无声世界,最终回归主流社会。

参考文献:

[1]黄昭鸣,周红省.《听障儿童康复教育的原理与方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刀维洁.《听障儿童康复教学教法》[M].北京: 新华出版社,2004.[3]卢晓月.《听障儿童言语康复技能》[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4]吴立平.《听障儿童语言训练》[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5]樊亚平, 孙华梅.《听障儿童康复教育评价》[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收稿日期:

篇6:早期体育对学前儿童的重要性

来源:绍兴早教

http:///

早期体育是一种保证学前儿童的身体正常生长和发育,促进其健康、增强其体质的教育。它对学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特殊愈义。

1、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需要体育。

早期儿童,身体正处在迅速发育的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他们的身体各器官和系统的发育坪不完臂,抵抗力差,身体形态结构没有定型。科学地进行学前体育活动训练,提供合理平衡的腾食营养,可改替上述状况,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2、学前儿童的疾病预防需要体育。

众所周知,学前儿童的免疫功能不强,皮肤、粘膜和淋巴组织等屏障作用较弱,易感染;感染后又极易扩散,患病后,全身反应比较强烈,但其恢复能力也很强。因此,及早进行体育俄炼,科学护理儿童,对于保障学前儿童的生命健康和正常生长发育具有重要意义

3、学前儿童的生活自理需要体育。

人在生命的头几年中,体弱力差,缺乏经验,起居饮食均需成人的妥善安排和精心照料。稍有不慎,**骤起,轻者致残,重者危及生命。而对孩子的“弱点”,很多家长采取了“过度保护”的对策,家长能为孩子所想的,全想了,能为孩子所做的,都做了。结果,孩子变得依赖性十足。鸡蛋不剥壳,孩子便不知从何下口,香燕不剥皮,孩子

便睹气不吃。鞋带子松了不会系,小手帕脏了不会洗,生活自理能力极差。这样的孩子将来能顺利地踏入社会吗?能在生活中表现出创造精神吗?答案是不言自明的。

篇7: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早期依恋对一个人的一生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主要探讨了早期安全依恋对儿童的.智力、性格、情绪及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影响.以期引起父母及幼教工作者对儿童依恋的关注,培养儿童的安全依恋感,帮助儿童终生向更好的适应生存方向发展.

作 者:陈利鲜 作者单位:柳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教科部,广西,柳州,545003刊 名:柳州师专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LIUZHOU TEACHERS COLLEGE年,卷(期):16(2)分类号:B844.1关键词:依恋 安全依恋 心理发展

篇8: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1 分型

胸部恶性淋巴瘤在病理上分为何杰金氏病 (HD) 和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

1.1 何杰金氏病 (HD)

有约67%~84%的患儿病变侵犯纵隔淋巴结, 尤以结节硬化型最为多见, 自胸廓入口至横隔任何部位的淋巴结均可受侵, 主要侵犯血管前间隙及气管周围淋巴结, 即为肺门组、隆突下、心隔角淋巴结, 但很少侵犯心包横隔组或后纵隔淋巴结。患儿肺门淋巴结肿大常在纵隔淋巴结病变的同时或以后出现, 而单独出现肺门淋巴结肿大者较少见。这时受累的淋巴结可大可小, 变异也很大, 可呈现1个融合的巨大团块, 密度均匀或有中央低密度坏死区, CT增强扫描时病灶的坏死区尤易显示, 一般对融合的肿块诊断并不困难。

1.2 非何杰金淋巴瘤 (NHL)

有43%的NHL患儿初诊时可有胸部受累, 其表现与HD相仿, 但不一定是循序蔓延, 其中以淋巴母细胞型淋巴瘤最常见;NHL也可表现为支气管黏膜下的肿块;原发的肺淋巴瘤多为NHL, 多表现为单个肿块、缓慢生长。胸部淋巴瘤的CT扫描, 可以增加传统X线不能显示的信息, 包括: (1) 显示纵隔内淋巴结更为准确, 可以显示隐匿于心脏大血管后方的小淋巴结, 对脂肪堆积或迂曲的血管引起纵隔增宽的患儿有助于除外纵隔受侵; (2) 能较好显示胸壁、胸膜病变; (3) 显示少量的心包积液及纵隔、肺门相连的肺部病变。另外CT扫描对放射治疗的准视野也具有重要意义。

2 诊断

2.1 胸部淋巴瘤的早期诊断

儿童HD的首发症状、体征主要为浅表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以颈部多见, 发热、盗汗等症状也比较常见, 不易引起家长的注意及重视。首诊医生常诊断为炎性疾病, 易导致误诊漏诊, 延误治疗时间。经过对24例淋巴瘤患儿的临床资料分类整理, 15例为NHL, 主要临床特点是: (1) 不明原因的发热、消瘦、盗汗; (2) 颈部、腹股沟等部位无痛性肿大的淋巴结; (3) 纵膈起病时的压迫症状, 如颜面颈部浮肿、咳嗽, 胸水, 呼吸困难等; (4) 无明显诱因的腹痛、腹部包块, 不明原因的贫血、头痛、呕吐、视力障碍、颅内高压症状及颅神经麻痹症状。9例为HD患儿, 其临床特征除发热、盗汗、消瘦最常见表现外, 还有首发部位约50%以上是颈部淋巴结, 其次是腋下、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的无痛性肿大, 晚期可融合成大块;不明原因的脾大;扁状骨的疼痛和压痛;脊髓的髓外压迫症状。以上特征均可作为小儿恶性淋巴瘤早期发现的参考依据。另外对经常规抗炎、抗结核治疗未见好转者, 应行淋巴结活检。一个部位为阴性, 不能轻易排除阳性, 争取多处淋巴结活检, 以免漏诊和误诊。

2.2 胸部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我国肺结核及炎症感染率较高, 尤其是儿童, 此时常有气管前、腔静脉后区淋巴结肿大, 较少有血管前间隙的淋巴结肿大, 这时就需要结合临床加以鉴别。部分HD患儿初诊有胸腺增大, 有时增大的胸腺与淋巴结病变融合而无法分辨, 但单纯胸腺增大又没有其他胸内淋巴瘤病变时, 通过病理证实这些患儿大部分为原发的胸腺瘤而不是胸腺淋巴瘤。胸部HD可以是自淋巴结直接蔓延, 也可以是经淋巴道侵犯肺或血行播散到肺。经淋巴管侵犯或直接蔓延者, 患儿肺部病变往往位于纵隔或肺门淋巴结病变的同侧。HD患儿肺内病变中大约10%有空洞, 但多数不是在首诊时出现。7%的HD患儿初诊时, 有胸腔积液, 并可见胸膜及胸壁斑块, 纵隔有大肿块时常合并有心包积液, 这时行CT胸部扫描还可以检出腋淋巴结肿大、乳腺肿块等。在疑似儿童胸部恶性淋巴瘤的诊断时, 还应特别注意与慢性淋巴结炎、淋巴结核及淋巴转移瘤的鉴别, 另外注意与淋巴细胞白血病、嗜酸性淋巴细胞肉芽肿、肺癌和结节病相鉴别。我们在治疗的所有病例中, 均是通过病理细胞学诊断得到最后确诊, 其中80%是通过活检最后诊断。对恶性淋巴瘤来说, 病理学诊断是其他任何方法所不能替代的。因此凡临床怀疑为恶性淋巴瘤的患儿均应争取尽早活检, 这是减少误诊的根本方法。

3 治疗及副作用

临床研究发现, 患本病的儿童预后要比成人差, 特别是病理分类恶性程度高者, 预后较差。纵隔起病的患儿预后不良, 原发部位对预后也有影响, 发生于腹腔及纵隔的淋巴瘤比其他部位的预后要差。影响预后因素中, 认为HD患者中以淋巴细胞为主型的预后最好, 5年生存率为85.8。淋巴细胞衰减型的5年生存率为26.8%, 预后最差。并且临床分期影响预后, 分期越早, 预后越好, 因分期不正确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当, 则是造成愈后不良的人为因素。

3.1 胸部淋巴瘤的治疗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 正常组织器官对放射线敏感, 放疗可引起儿童生长发育障碍, 要注意保护肺、肾和其他重要器官。因此, 照射野要比成人小、剂量低, 主张照射前后加用联合化疗, 放疗剂量控制在35Gy以下。结果显示, 化疗加放疗组5年生存率优于单纯化疗组, 毒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另外综合治疗也是治疗淋巴瘤的重要手段, 应全面了解患儿的身体状况, 结合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等, 考虑到放、化疗期间的副作用较大, 以及由于患儿机体抵抗力低, 易诱发合并症而放弃治疗, 制定的中西医结合方法以联合化疗及中药扶正为主, 一般辅以中药方剂, 滋肝肾、补气血、扶正固本等, 常用的中药有太子参、白术、云苓、大枣 (补益脾胃) 、生地、麦冬、枸杞、阿胶、牛膝、补骨脂 (滋阴补肾) 等。如在用MOPP方案治疗时, 患儿白细胞迅速降至2 000×109以下, 这时用升血调元汤, 白细胞可回升至5 000×109以上, 从而减轻了放、化疗的毒性反应, 巩固了疗效, 促进机体免疫功能的恢复, 保证了化疗和维持化疗的顺利进行。临床疗效证实, 这种综合的治疗方法, 对延长患儿生存有不可忽视的治疗意义。

治疗的副作用:联合放化疗的主要副作用有白细胞及血小板下降及长春新碱所致的神经毒性, 在治疗过程中只有少数患儿白细胞下降到4 000×109/L以下, 还有的于化疗过程中出现带状疱疹, 个别病人还有肢端麻木感, 少数患儿有可逆性脱发;较常见的有消化道反应, 为注射环磷酞胺后恶心及厌食, 少数病人有呕吐, 多于1~2 d内消失, 不影响继续用药。

关键词:儿童,胸部恶性淋巴瘤,诊断,研究

参考文献

[1]Boger-Megiddo I, Apter S, Spencer JA, et al.Is chest CT suffi-cient for follow-up of primary mediastinal B-cell lymphoma in re-mission[J].A JR, 2002, 178:164-166.

[2]葛建立, 王培军.CT对恶性胸腺瘤诊断价值的探讨[J].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1997, 13 (4) :734-736.

[3]李果珍.临床CT诊断学[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

[4]孙桂香, 李齐岳.小儿恶性肿瘤诊断与治疗[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 1998.

[5]汤钊猷.现代肿瘤学[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 1998.

篇9:对儿童早期经验的研究与思考

1 儿童早期养育环境的基本概念

人的发展是一定先天条件与后天发育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环境在儿童早期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广义上说,环绕个体的一切外在都是发育环境,既包括自然、物质环境如地理空间、光照、空气、饮水、气候、营养供应等,也包括心理、社会环境如家庭构成、养育方式、人际关系、社会文化等。

自然、物质条件固然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础条件,但与儿童早期心理发展直接而密切相关的是心理、社会环境,也就是本文要论及的儿童早期养育环境。生态系统论者Bronfenbrenner认为,发育环境作为心理发展的主要影响源,是一个具有嵌套结构的生态系统。儿童处于这个系统的核心,对儿童心理发展影响最直接、最显著的是内层微系统,也就是家庭,稍外是中系统(幼儿园、学校、同伴、邻里关系等),还有更外围的外系统(父母职业、社区服务、社会发展状况等)和宏系统(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一般来说,这些因素越向外影响作用越间接,但这些因素交织在一起,动态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发展。

篇10:早期经验对动物应激应对的影响

1 产前处理

生命早期或产前的处理也称为“驯化”, 被认为是一种应激现象可以生产出心理生理出众的动物, 能够更好地抵抗物理应激和不易受到情绪障碍, 并且可以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之前的研究表明母体环境中的特定条件, 如垫料组成, 产仔数, 母体先前的经验以及其它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动物的母性行为和后代的发育[4]。关于动物产前处理目前主要集中在产前妊娠母畜应激处理的研究[5,6]。

1.1 产前处理的程序

不同类型的应激程序应用于妊娠动物, 可以使后代产生许多生物学和行为功能的改变。在这些不同的研究中, 妊娠动物分别接受产前药物处理[7], 暴露于乙醇[8], 皮下注射生理盐水[9], 束缚[6]等。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 动物接受应激源处理的时间, 或者在整个妊娠期[10], 或者在妊娠期晚期[5], 或者至少连续几天[11], 或者在妊娠期特定某天[1]。

产前应激引起后代短期和长期的变化, 通常可能是由母畜生理紊乱介导的胎儿宫内窘迫。我们知道应激刺激能够增加动物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 并且这些激素很容易穿过胎盘屏障[1]。当妊娠早期母体遭受应激源刺激时, 可以想象的是母体激素的改变有可能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当妊娠期后期母体遭受应激源时, 可以认为对胎儿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胎儿的氧气供应来介导, 这可能是由于交感神经活性变化引起血管改变的结果[1]。

1.2 产前处理与应激应对

产前环境可能对产后动物后代的应激应对产生影响。产前应激能增加妊娠母畜的焦虑水平连同激素水平的变化, 可以引起后代长久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 (HPA) 轴的改变[10]。其中的变化包括减少了结合内源性糖皮质激素的类固醇激素受体, 提高应激激素的分泌和增加应激情况下的反应性或情绪性, 损害应激应对能力, 具体表现为增加子代的应激易感性和增加防御反应, 以及导致幼年和成年子代厌恶或冲突诱导情况下行为的紊乱[9]。

产前应激对动物行为和神经内分泌的作用与人类中发现的抑郁相类似, 与增加恐惧和挫折密切相关。因此, 动物遭受产前应激可以预示应对困难环境的能力下降, 增加行为障碍和福利降低的倾向。当暴露于新奇状况时行为的抑制和焦虑是典型的结果, 似乎与损害海马内糖皮质激素的负反馈和HPA轴活性有关, 尽管其它神经内分泌途径可能参与[12]。产前应激效应可能反映了进化上的适应机制, 有利于增加这些后代HPA轴的主导地位, 这将有利于在竞争激烈或应激的情况下产生防御性的行为反应。

Peters等 (1982) [13]报道, 妊娠大鼠每日进行一次生理盐水注射的应激处理。后代显示婴儿脑内特定区域5-羟色胺 (5-HT) , 5-羟基吲哚乙酸 (5-HIAA) 及去甲肾上腺素 (NE) 的水平发生改变, 但60日龄后仅下丘脑仍表现出显著改变。对23日龄子代进行应激反应测试, 对比对照组产前应激组后代表现出血浆皮质酮水平有较大升高, 但下丘脑NE和5-HIAA水平比对照后代有较小的改变, 这表明产前应激可能改变子代HPA轴的功能。

Ward等 (2000) [9]报道, 在SD大鼠妊娠的最后一个星期每天注射生理盐水 (0.9%, 0.1 m L升) 进行应激处理, 在成年期 (60~120日龄) 进行研究。在产前应激子代观察到肾上腺肥大和增加血浆皮质酮水平。暴露于束缚应激 (2 h) , 对比对照组后代, 产前应激子代表现出增加防御撤退。产前应激与子代束缚应激之间有显著的相互作用, 这表明产前应激子代的易感性增加。

Osadchuk等 (2001) [10]研究产前应激对胎儿垂体-肾上腺系统功能的影响, 在蓝狐的整个妊娠期每天施加1分钟的应激处理, 对照组产前无处理。结果发现产前应激组胎儿的ACT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产前应激组血浆皮质醇浓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产前应激组肾上腺重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1) 。这些结果表明产前应激处理可以引起胎儿垂体-肾上腺轴失调, 表明应激母畜增加血浆糖皮质激素可通过胎盘影响胎儿HPA轴。

2 产后处理

产后处理的效应也被称为新生儿或早期处理, 最早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描述。Levine (1956) 研究大鼠的早期刺激, 发现短暂的母婴分离对成年后的情绪有积极的作用。后来, 产后处理这个词给予的定义是短暂母体-幼崽分离, 这个简单的程序被广泛使用, 研究产生的行为和生理的改变[1]。

2.1 产后处理的程序

动物神经系统的发育, 有很大的可塑性, 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环境因素[14]。动物出生后, 差的母性关怀、饮食障碍、物理应激、或感染微生物均可以导致神经发育障碍[1]。所以出生后早期阶段是至关重要的, 新生儿对环境的作用比较敏感, 母性关怀或饲养条件的差异可以对动物以后的行为和生理产生重要影响[3]。在不同的研究中采用的产后处理包括母婴分离[12], 低温处理[15], 药物处理[16], 触觉刺激[17], 丰富环境[6]等。在不同的动物模型中, 动物接受产后处理的时间, 或者产后开始一段时间[12], 或者产后几天之后一段时间[18], 或者产后间隔几天处理一次[19]。

很多动物出生在神经系统不成熟的状态, 神经系统通过激烈突触形成迅速发育, 在此期间外部刺激起着重要的作用[14]。早期经验可能会改变动物以后的行为表达, 这些差异可以持续到成年。在社会性哺乳动物中, 出生后早期经验影响了发育[3], 新生儿阶段是重要的社会互动和社会行为发育的时间[20], 以及应激反应[21,22]的重要时期, 因此评价生命最初几周的经验有助于塑造长期行为。

2.2 产后处理与应激应对

早期的生活经验强烈影响成年后的神经发育和应激易感性[12]。在出生后早期发育过程中, 大多数哺乳动物的母亲为它们的后代提供了主要的环境线索。母亲可能通过产后期间立即提供刺激的手段, 改变它们子代的行为来适应未来的环境。此外, 新生儿处理一个已知的早期经验, 影响HPA轴功能, 提高动物成年后的适应能力和应激应对能力[3,21]。处理动物成年后面对各种应激源表现较低的糖皮质激素反应, 对此激素分泌的调节可以更迅速的恢复到基础水平[1], 它们以“渐变”的方式应对应激, 而非处理动物则以“全有或全无的方式”应对应激[23]。

Hilakivi-Clarke等 (1991) [24]研究出生后第5~20天早期处理和短暂母婴隔离对成年雄性Wistar大鼠应激相关的各种行为的影响。处理包括研究者轻轻的每天握着幼鼠3 min, 大鼠仔鼠与它们的哺乳母亲每天保持分离1 h。结果发现处理大鼠与非处理的分离动物相比在Porsolt’s游泳测试中不动的时间缩短, 消耗乙醇 (5%V/V) 减少。在测量居住-入侵模式中的攻击和防御行为没有发现显著差异。表明短期持续的母体分离不会对大鼠行为产生持续的影响。出生后早期处理导致游泳测试不动的时间缩短, 减少乙醇消耗, 这表明处理大鼠表现出应对应激能力的提高。

Lehmann等 (2002) [19]报道相对于非处理 (NH) 幼鼠, 早期处理 (EH) 导致老龄后代较低的HPA反应。研究中比较了EH和重复母婴分离 (MS, 出生后第12天开始每4 d分离6 h) 对老龄大鼠皮质酮水平的影响。雄性Wistar幼鼠暴露于EH, MS, NH或标准室内饲养 (CON) , 并在18~20月龄时测试。相对于NH和CON, EH降低了皮质酮应激反应。MS表现的趋势是皮质酮应激反应不受影响。

Katsouli等 (2014) [21]研究新生儿处理是否影响成年雄性和雌性大鼠大脑AMPA受体亚基 (Glu A1, Glu A2和Glu A3, Glu A4) m RNA水平。新生儿处理为出生后第1~21天每日母婴分离15 min。结果发现在海马背侧区处理雄性Glu A1m RNA水平增加, 而处理雌性动物减少。海马腹侧和杏仁复合体处理雌性Glu A2表达较低, 而处理雄性没有观察到影响。此外, 发现新生儿处理引起雌性和雄性动物海马背侧区以及体感和枕叶皮层Glu A2 m RNA下降, 大部分海马区, 杏仁复合体和皮层区域Glu A3 m RNA的下降, 以及海马腹侧Glu A4 m RNA的下降。这些结果表明谷氨酸传递受早期经验的显著影响。新生儿处理诱导AMPAR亚基组成的改变符合脑内可塑性的增加、更有效的HPA轴功能, 以及已知的处理动物更具适应性行为表型的特征。

3 小结

上一篇:区初中数学名师工作室工作总结下一篇:军事理论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