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2024-04-14

少数民族民间艺术(精选6篇)

篇1: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仡佬人在山林中生活,许多许多年后,人不断地增多,而山林里的野兽越来越少,有时,猎物甚至不能够填饱肚子,人们开始焦急起来,为寻找新的食物,狡尽了脑汁。恰在这时,天空乌云密布,并很快下起了大雨,他们居住的山脚下的河水开始上涨。雨一直下了三天三夜,河水涨到了山腰,这时,先民们看见,一只狗在水面上挣扎,试图爬上岸来,于是,先民们救起了这只狗。狗上岸后,跑到先民们的头领面前,抖落了它背上没被水打湿的地方粘带着的谷子、小米和包谷。头领捡起一颗包谷放进嘴里,顿觉清香甘甜,于是,他明白过来,这是族人们的新的食物来源,他把剩下的种子仔细收藏起来,并带领族人们开垦土地。

他们专找地势平坦土地肥沃的地方开垦,把种子精心地种下去。当然,他们的劳动换来了收获。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快的,平地便都被仡佬人开垦完了。由于有了新的食物来源,仡佬人很快繁盛起来,正当族人们为部族的繁盛而高兴的时候,突然,有一年,那些平坦的土地上,种下去的种子长出的禾苗枯黄矮小,也没怎么结粮食,一时间,老弱病残全部饿死了,身强力壮的,靠挖野草艰难度日。

为了能够继续生存,头领带着族人,求遍了山神、树神、土地神,祈望来年能够有一个丰收年景。但第二年,种的庄稼照样没有收成。饥饿使族人们越来越少,头领没有办法,他坐在一块大田里,放声大哭,这时,一个白须白眉的老人飘然而至,询问头领为什么哭泣。头领说:“种下去的庄稼没收成,眼见族人们饿死,能不哭吗。”老人说:“这也怪你们,有儿子不照顾母亲的道理吗。”头领说:“我们没有呀,我们的部族历来敬奉长辈,决不会有不孝之人,得罪神灵,遭此报应。”老人说:“田土也是你们的母亲呢”说完,飘然而去。头领明白了老人的意思,带领族人,开渠引水,翻土施肥,于是,庄稼又有了好收成。原来,那老人乃地神的化身。

再后来,仡佬人不仅敬奉田土如老母,而且,每年的播种季节,还要用田里出产的粮食做成糕点,撒在田里,烧香点烛,磕头拜祭,名曰:祭田母。

篇2: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女娲氏绕过沙滩,伸手采摘了两朵金色莲花和一朵五色荷花,插在髻旁。她正要走时,忽然一阵大风吹来,把她髻上的三朵花儿一齐吹向天空,直向东南海边飘去。花儿飘呀,飘呀,飘到了大海边上的两越上空才落下来。两朵金色莲花就变为金华山和天台山华顶峰;那朵五色荷花则变为一座“芙蓉山”了。因为“芙蓉”也就是荷花,所以才有这个雅称。这朵五色荷花有一百零八瓣,“芙蓉山”也刚好有一百零八峰。但其中有几个是双峰并立的,只取了一个名,因此人们只说是“百二奇峰”。

女娲氏见三山落成,满心欢喜。过了许多年以后,一天,她偶然遥望东南,不禁大惊失色。原来,那座美丽的“芙蓉山”不知在什么时候已被怪兽“凿齿”咬了三十六个大洞和许多小洞,地面上也被挖掘了几道深坑,正在滔滔地流着水哩。女祸氏知道,这“凿齿”的门齿,足有三尺长,象凿头般锐利,厉害非凡,很难对付。她只好求玉皇大帝帮助除害。这玉皇大帝是天皇氏的化身,他就命令地皇氏的姊姊和阿姨——雨姊和风姨前去除害。雨姊、风姨迅速跟随女娲氏来到了凡间。霎时间,狂风怒号,大雨如注,地面上洪水横流。

那“凿齿”便被这场洪水驱逐到远方去了。从此之后,“芙蓉山”便留下了四十六洞、十七瀑、七溪一涧和十三坑,山顶上也出现了一个碧水粼粼的大湖。

女娲氏把“凿齿”赶跑之后,还不放心,怕它日后重来为害,就到大泽边去采了几枝芦苇,围在“芙蓉山”周围,象是砌了天堑城墙一样,把“芙蓉山”与世隔绝开来。

篇3: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1. 桂西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

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的重点保护对象,尤其是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更是受到国家的关注。桂西北少数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民间文学。民间文学的创作者主要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其内容主要包括民间传说和一些民间的流传故事等。其中最能体现民间文学特色的无非是刘三姐歌谣,刘三姐歌谣因其音调优美,节奏轻快的特点,被大众广为传唱,充分的反映了人们轻松快乐,自由幸福的生活。第二,民间风俗。民间风俗主要来源于广大劳动者的日常生活,这些风俗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祝愿和期望。仫佬族依饭节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节日,同时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个重要节日。这个节日主要是关于劳动者们庆祝一年中的粮食丰收和祭祀等的一些民间活动。人们通过这个节日的庆祝来表达对生活的赞美和热爱。第三,民间音乐舞蹈。蚂拐节是壮族的节日,同时蚂拐舞也是蚂拐节的独特舞蹈,人们从头到尾欢快的舞蹈,用音乐、用舞蹈、用歌声来表达对生活的真切祝愿,祈求安居乐业、平安健康。

2. 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高校中的开发与利用

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各民族之间虽然有不同的文化发展,但我们要相互借鉴,相互学习。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少数民族中的文化资源引入到高校的校园中来,最大程度的开发文化的最大价值。目前的校园学习越来越重视文化的学习,教育部门应该将少数民族文化写入教材,让学生们更好的认识少数民族文化,感受少数民族气息,将各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传承。据相关资料显示,部分院校已将少数民族文化引进校园,这一行为激发了学生们的高度学习热情,同时也是各民族之间的同学增进了友情,将少数民族文化的价值开发到最大化。这些文化的交流充分的显示了各个民族地区的文化特色以及人民生活的精神状态,同时也反映出了各地人民的精神面貌,这些少数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发展趋势,是我国文化发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现状及创新

1. 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现状

舞蹈本身就是各个民族之间文化传承的重要部分,而桂西北少数民族由于长时间的文化沉淀,更是赋予舞蹈独特的魅力,桂西北少数民族的人们都能歌善舞,音乐天赋极强,他们通过舞蹈的表现形式来展示他们民族的独特魅力。但是随着目前娱乐方式的增多,不少的少数民族舞蹈出现了“问题”。一部分舞蹈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比如桂西北的铜鼓舞,之前的铜鼓舞不仅场面宏大,而且参加的人数也多,但就目前来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了解铜鼓舞甚至对铜鼓舞不感兴趣,正是因为有此现状我们更应该发扬和宣传少数民族舞蹈。当然这只是少部分的现象,大部分的少数民族舞蹈依旧保持着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和传承方式,人们依旧通过这些舞蹈来表达对生活的美好寄托。

2. 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启发及创新

桂西北少数民族文化历史发展悠久,文化气息浓厚,具有很多的传统特色民族舞蹈,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发源地。桂西北的民族舞蹈之所以得到大范围的传播和认可就是因为其独有的文化魅力。但如今社会的发展节奏迅速,不断的有新鲜事物涌出,所以少数民族的民族舞蹈也不能只是一味的单一传承,应该加以大胆的创新,与其他舞蹈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出更大的光芒。说到创新,应该有目的性的入手,比如在音律方面,在动作方面还有在思想方面上的创新,同时应该在舞蹈中加入更多的生活元素,让舞蹈充分的融入生活也更好的反映生活中的状态,也可以加入更多的积极乐观的因素,让舞蹈的本身更加的欢快,更加的有韵味,更能体现出舞蹈的层次感。让少数民族舞蹈得到更好的发展是每一位民族儿女的责任和义务。

三、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走进高校民间舞蹈课堂

1. 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体育文化审视

少数民族舞蹈除了优美的舞蹈动作之外,也有体育文化在其中。人们通过舞蹈动作的运动能够很好的实现锻炼身体的目的。体育精神就是不抛弃不放弃,而对于少数民族舞蹈同样是这样,由于地理和地貌的原因,桂西北地区相对来说趋于贫困,人们的娱乐健身活动相对较少,所以大部分人通过舞蹈来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桂西北地区的人相对来说都比较长寿,所以这种舞蹈更是得到大部分人的认可。人们越来越多的加入到民族舞蹈的活动中来,将这种体育精神发扬光大,越来越多的传承下去。

2. 健美操与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结合

据相关资料显示,在一些高校教学中,学生们大都喜爱健美操课程,大部分的女生表示,由于平时的学习压力较大,加之课余时间较少,所以没有时间去健身房健身,但自身又希望可以保持身形,健身减肥,于是大部分的女生选择健身操。而将健美操中加入一些少数民族舞蹈的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借此发扬少数民族的舞蹈文化。健美操与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结合可以说是一种完美的结合,比如将蒙古族的赛马曲加入到健美操中,不仅能够体现出蒙古族的文化特色,也可以让健美操的节奏更加欢快,更加的有节奏感,更能受到学生们的喜爱。目前的各个高校中不乏来自有少数民族的学生,她们多才多艺、能歌善舞,在健美操的课堂上,如果让这些少数民族的学生将自己民族的特色舞蹈交给其他的学生,不仅能够增加同学们的文化交流,也能增进同学们的情感。所以说健美操与桂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可以相互融合,相互学习,共同取得进步的。

摘要:桂西北少数民族具有独特的文化气息,也有很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现代社会的发展中,文化的交流显得尤为重要,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文化的更好的发展,将少数民族的舞蹈引入的高校的校园中也是一种传播文化的方式,创新舞蹈的发展模式,更新舞蹈的发展思维对桂西北少数民族舞蹈的发展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关键词:文化,传承,舞蹈,继承,民族特色

参考文献

[1]曾宏华.让桂西北少数民族音乐舞蹈走进高校音乐专业教学课堂——以河池学院为例[J].歌海,2011(04).

篇4:少数民族民间艺术

加强少数民族民间元素用于环境艺术设计的必要性

随着艺术设计的不断发展,艺术设计已经慢慢地开始文化设计的革命,而目前的环境设计尤其能体现这一变化,不断地加强关于少数民族民间元素的应用。每当我们谈起关于民族性的话题,必不可少的是关于少数民族艺术元素的讨论。民间艺术具有自己特定的生长环境,具有自己本身独特的本质,由于独特的创造性以及艺术魅力,曾经受到了艺术家的广泛关注,被许多艺术家利用并加以创作。少数民族民间艺术,所具有的特定文化内涵正是现代化艺术发展的源泉,只有不断地对民族民间文化进行总结,并且不断地应用到艺术创作中,才能达到艺术发展的新高度。

少数民族民间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中的应用现状

1.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居住环境中的应用

衣食住行是人类生活的必备要素,尤其住对人类的生存以及发展具有更重要的意义。而住也最能体现少数民族独特文化。人们在不断的发展中,将自己的意愿、思想、传统等文化符号深深地镌刻在自己每天生活的空间中,而对居住环境中关于少数民族民间元素的吸收,其最能体现一个民族特点。

2.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工作环境空间的运用

工作环境主要用来为人类的日常工作提供一个稳定的空间,一般的设计要求以简单淡雅为主,这样更能提高工作效率。这一设计原则似乎不太适合民族文化元素的应用,但是我们不能对思维进行固定,对于办公环境的设计,除了满足基本的工作要求之外,进行独特设计也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样既能降低长期工作的压力,还可以体现地方特色,例如地方性的政府部门,通过对独特少数民族民间元素的应用,更能体现自己本身的特色。而其他工作环境对于民族元素的应用,更能体现一种归属感,增强一种民族荣誉感,对于提高工作积极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3.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休闲娱乐环境中的应用

现代化生活的发展,人们开始越来越多地关注精神生活的丰富,各种休闲娱乐场所应运而生。休闲场所的主要作用就是供人们进行日常放松。第一:空间环境应该给人一种放松的环境,符合人们对于精神生活的需要。第二:环境设计应该具有亲和力,使其中的人们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更加容易进入这种环境中。第三:环境设计还要具有一定的独特性与新鲜感,这种由于未知所带来的新鲜感,更容易引起顾客的兴趣,从而增加其参与的热情。只有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休闲娱乐环境才能真正地体现闲与乐的要求,而少数民族的独特民间文化,能很好地体现上述要求。民间文化起源于民间,具有天然的亲切感,充分体现了人们对于未来的憧憬与向往,更体现了一种热烈的感觉,与休闲娱乐环境所要求的相一致。

4.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商业环境中的应用

商业环境里进行的是商品的消费以及交流,主要发生的是关于商品的交易。随着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特色商业应运而生,越来越多的具有传统文化、地域文化的特色商业建筑拔地而起,特别是关于少数民族民间文化的商品,因为具有民族文化特点,受到了热烈欢迎。这样的环境就需要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环境吸引消费者,从而提高销售水平。通过将特色的少数民族民间元素应用到商业环境中,通过商业环境的不断展示,有效促使了民间文化在全国各地乃至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商品的特性以及环境的文化特点作为民间艺术的符号,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5.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在展示环境中的应用

展示空间通过对物品的陈列,并且运用特定的手法将展示内容有目的性地展现给观众,这样的环境主要以展示为目的。相对而言,具有长期性质的展览馆、博物馆等能够很好地通过自身展示的内容与当地的民族地域特色相结合,很好地体现民族民间艺术的特色,通过对民间艺术的使用,通过专业的展览手段以及技术,通过将展览内容与展品所蕴含的特定文化内涵相结合,很好地升华主题、增强艺术感染力、提高民族歸属感,能够对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以及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结语

本文通过对少数民族民间元素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环境中的应用,阐述了民族民间艺术的独特性。现代化的环境艺术其实是与民族民间文化相通的,都来自于最淳朴的人民大众的生活,通过这些民族民间元素直接的运用,在装点人们生活的同时,也增加了一种归属感。从以上分析来看,未来环境艺术的发展需要从少数民族民间艺术中借鉴更多。

篇5: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成因及对策

[摘要]本文以云南省蒙自县人民调解的民间纠纷为视角,调查了该地区民间纠纷现状,并通过分析该地区民间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相关对策,以完善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制度、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关键词]民族地区;民间纠纷;云南省蒙自县

[中图分类号]D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0)22-0092-03

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不断显现,人民群众之间发生的民间纠纷有所变化。作为化解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人民调解制度,由于机制滞后于社会发展变革,难以适应社会现实的要求,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对此,笔者认为,一方面,应当加强人民调解制度的建设,充分发挥其定纷止争作用;另一方面,应当探讨民间纠纷的成因及预防对策,把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

一、蒙自县民间纠纷概况

蒙自县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位于云南省红河州东部,是红河州州府驻地。下辖11个乡(镇),86个村民委员会,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79.3%,彝族、苗族、回族、壮族等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7.84%,山区面积占总面积的75.6%,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蒙自县已建立157个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其中,村(居)调委会101个。总体而言,蒙夏县的人民调解组织已经形成了三级调解网络,基本上满足了基层预防和化解民间矛盾纠纷的需要。自2005至今,全县每年调处民间纠纷2000起左右。2009年,全县共处理1550件民间纠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438起,邻里纠纷429起,房屋宅基地纠纷152起,合同纠纷47起,赔偿纠纷120起,土地承包纠纷120起,征地拆迁5起,另外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处理临界纠纷2198起。调解成功率为97%。①蒙自县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工作,对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构建和谐社会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现状

近五年内,蒙自县民间纠纷的98%是少数民族地区村民之间的纠纷,其中,婚姻家庭纠纷占30%左右,邻里纠纷占35%左右,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转型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的现状。

(一)邻里之间的土地纠纷逐年增多且纠纷性质日趋复杂化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和土地的大量被征用,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为争夺土地和水资源的纠纷有上升趋势,这些纠纷往往涉及家庭之间、家族之间、邻村之间、民族之间的利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速度加快,由城市建设规划引起征地补偿纠纷;村民之间因通行、采光、房檐滴水等问题的产生冲突不断发生,并且日益复杂化;农村地区,因进城务工而签订土地出租合同引发土地纠纷数量逐年增加;部分村民本着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互换土地耕种引起纠纷,起因由简单的用水等发展到土地收益、土地征用等方面,纠纷越来越复杂。

(二)婚姻家庭纠纷数量明显上升

婚姻家庭纠纷具体表现为赡养纠纷日益增多(赡养纠纷上升趋势较明显,②每年占蒙自县已调处纠纷的15%左右);家庭内土地使用权纠纷大量出现,外嫁女土地使用权是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制度问题,由于风俗习惯的影响,此问题成为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内部纠纷的主要成因;婚姻关系变化引起的家庭内部纠纷有所增加。

三、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缺乏利益协调机制

利益冲突是引起矛盾纠纷的根本原因,这既有体制转轨的影响,又有经济比较落后、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不能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因素。③市场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地区的村民,有些走上脱贫致富道路,有些却沦为贫困群体,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而他们的权利意识不断强化,为维护既得利益或谋求更大利益,村民之间就不可避免产生矛盾。同时,地方政府官员公共服务意识不强,决策机制滞后,未及时采取相关措施而导致纠纷不断产生。

(二)缺乏道德教育和约束机制

随着农村社会的深刻变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理念和城市文明对农民原有的道德理念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和冲击,多元价值取向给农村社会带来观念更新、思想活跃的同时,也常常导致农民思想混乱、是非模糊。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状况明显落后于城市,部分地区虽有道德教育但流于形式,并且缺乏一定的约束机制,从而形成了道德“真空地带”,导致村民失去价值判断的参照标准。加之利己主义盛行,广大村民的道德导向由道义导向逐渐向利益导向转变,农村道德水平整体下降成为一个不可争议的事实。正因为道德水平下降,夫妻不和、老无所养、邻里不睦的情况才逐渐增多,婚姻家庭、邻里纠纷成为少数民族地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处理的主要纠纷。

(三)村民自治组织、村级人民调解员工作积极性不高

我国90%以上的矛盾纠纷发生在农村,村级人民调解员主要由村干部担任。后税费时代,村民自治组织职权弱化,活动经费也存在一定的困难,广大村干部未认真履行办理本村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职能。相反,出现了对村民反映的问题推诿拖办,对村民的正当要求置之不理;或者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怕得罪宗族、家族,对工作敷衍了事;或者“官本位”思想严重,以权谋利,与民争利,在发放粮食直补款、土地承包、宅基地的使用问题上有私心;或者村委会和村党支部工作关系不协调,致使村民之间矛盾纠纷不断产生。同时,身兼人民调解工作的村干部,也因调解工作经费无保障,对调解工作缺乏热情,放任纠纷苗头扩大或者激化,造成调解工作未落实的负面影响,不利于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四)村民文化程度偏低,法治观念淡薄

笔者调查的个案中,有争夺水资源引起两村村民的争议,后演变为群体性事件;有村民因民事争议而使纠纷性质转化,如村民甲(彝族)与村民乙(苗族)签订土地出租的口头协议,因租期发生争议而双方大打出手致人重伤,纠纷性质由民事案件转为刑事案件。究其原因,主要还在于该地区人民群众法治观念淡薄。少数民族地区地广人稀、居住分散、教育普遍落后,农村法治建设起步较晚,普法宣传流于形式,广大村民法治观念淡薄。因此,日常生产生活中,有村民为一己之利,不惜越界行为而违反法律法规,或者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不知如何维权,引发大量纠纷成为普遍现象。

(五)少数民族地区风俗习惯导致民间纠纷

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我国各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风俗习惯,成为约束该民族的行为规范。如彝族由儿子赡养父母、④“挂红线”、⑤“开除村籍”⑥等习俗,在蒙自县广大农村地区起到规范作用。随着村民权利意识的不断增强,有人逐渐认识到部分风俗习惯与现行法律、法规有冲突,当涉及自身利益时,因是否适用该风俗习惯而产生纠纷。笔者调查过这样一个个案,蒙自县某村六兄弟姐妹发生赡养纠纷,父母是70多岁的彝族老人,四个儿子因是否适用习俗发生争议,相互推诿赡养父母的责任,两个已出嫁女儿愿意赡养父母(不分任何娘家家产),但迫于传统习俗的压力而不敢明确表态。后经村调解小组努力,根据习俗达成四个儿子赡养父母、父母去世后由四人继承遗产的调解协议。因风俗习惯引发的纠纷,若处理不当会导致矛盾激化。此类纠纷约占蒙自县每年调处纠纷的10%左右。

四、预防少数民族地区民间纠纷产生的对策(一)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完善利益协调机制

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全过程。预防纠纷的产生,归根结底必须以经济的发展为前提,而经济发展又以人才为基础。因此,首先,应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从基础教育抓起,有计划、有步骤、认真扎实地发展教育事业,不断提高该地区人民文化水平,继而提升其综合素质。其次,中央政府应当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贫力度,地方政府要因地制宜,紧紧抓住机遇,积极发展地方特色经济,千方百计增加村民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再次,完善地方利益协调机制。地方政府要加快政府行政体制改革,提升政府服务水平,充分发挥公共政策调节利益关系的功能,不断均衡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如完善农村开发建设中的土地征用补偿制度、土地承包管理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不断健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道德水平下降是少数民族地区纠纷大量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重视农村道德建设,不断提升村民道德素质。首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对村民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教育,解决村民思想上的困惑;将道德教育与经济发展相结合,让村民感受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学习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规范村民行为,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其次,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文化水平较低,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必须加强该地区基础文化设施建设,使广播、电视、新闻等传媒对农村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影响力和渗透力;⑦再次,基层党员干部要重视自身的道德建设,在广大村民中发挥道德模范的示范作用,引导村民重视道德修养,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大力加强法治宣传教育,不断增强村民法治观念

法治社会,人人都应具有法治观念。少数民族地区村民法治观念淡薄是引发矛盾纠纷增多和加大解决难度的重要原因。预防该地区纠纷的产生,必须加强法治宣传教育。首先,明确少数民族地区法治宣传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法律知识,更重要的是树立法治观念,不断增强村民知法、用法、守法能力,提高自我约束能力,自觉遵守村规民约。其次,法治宣传应注重实效,采取村民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多渠道、多方式的法治宣传活动,真正让村民学到知识。如公开调解部分典型纠纷(必须征得当事人同意),给村民上一堂很好的法治宣传课;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进行法律咨询,并鼓励村民多收看收听法治节目。最后,法治宣传的内容应当突出实用性,即与村民的生产、生活密切关系,如婚姻法、继承法、土地管理法、农业法、合伙企业法、诉讼法等。⑧

(四)健全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增强工作成效

增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的成效,是少数民族地区发挥人民调解优势、预防纠纷发生的重要对策。第一,加强人民调解队伍建设。人民调解员来自基层,遍布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贴近群众,能及时发现纠纷。地方司法行政部门要对人民调解员定期培训,不断提高其业务能力和思想道德素质,着力“抓小”、“抓早”、“抓苗头”,努力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第二,加强人民调解制度建设,使调解工作规范化、合法化,便于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衔接,增强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成效。第三,完善治安联防、司法、行政等职能部门共同排查矛盾纠纷协调机制,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配合的大调解工作体系。比如,婚姻家庭等一般纠纷,由人民调解组织排查处理,涉及土地承包、村务管理、土地征用等重大、复杂纠纷,由司法所受理后,根据纠纷性质分流到相关职能部门调处,由各职能部门将处理意见反馈到司法所,再告知当事人,使矛盾纠纷处于规范的流程中,有利于基层社会的稳定。第四,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人民调解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给予制度性保证,充分调动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才能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增强人民调解工作的成效,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的和谐。

[注释]

①上述数据来自蒙自县司法局2009年统计数据。蒙自县土管部门于1982年颁发给农民自留地、自留山土地使用证,在2007年开始换发自留地、自留山土地使用证时,村民之间发生权属争议,针对此类纠纷的特殊性,蒙自县采取县司法局牵头,多个职能部门联合处理的方式解决纠纷,故此类纠纷单列。2007~2009年,共处理3748起民间纠纷。

②在蒙自县乃至红河州内少数民族地区,家庭内部纠纷主要采用家族内部解决、由村寨中德高望重的人调解。近几年,人们观念发生转变,逐渐接受人民调解。此处说的明显是指人民调解组织处理赡养纠纷的数量上升较快。

③刘中起:《快速转型时期我国社会矛盾化解新机制探索》,《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年第1期。

④该习俗的主要内容是:父母年老时由儿子尽赡养义务,女儿不赡养父母,父母去世后,父母的遗产只能由儿子继承。如果没有儿子,就由家族内同辈兄弟姐妹的儿子“过继”,再赡养继父母。

⑤在蒙自县的广大农村,婚前都有送彩礼的习俗,此习俗称为“挂红线”。

⑥“开除村籍”,不仅存在于少数民族地区,一度也曾是汉族地区乡村队严重违反乡规民约者施以的严厉处罚。

⑦郭良婧:《论当前农民道德素质的提升》,《学术论坛》,2010年第8期。

篇6:少数民族文化艺术资源调研报告

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凝聚了集体的智慧和结晶,创造出宝贵的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和利用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是坚持先进文化发展方向、落实科学发展、丰

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快百色革命老区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为了更好地使我市民族民间文化艺术资源得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并在群众文化的创新中弘扬和发展,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自己在从事基层文化工作十年的实践中,就我市本土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抢救开发利用状况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

一、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切实提高对非物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思想认识,切实加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的组织领导,切实加大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社会宣传,社会各界保护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逐步提高,为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多民族传统文化共容共存各具特色共发展的良好格局。

以某县地域民间传统文化为例:凌云泗城州府、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传承价值。

首先:有着近千年州府建制的凌云县,民族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历史悠久。据考证,从母氏社会起,凌云泗城地域就开始形成壮族巫术文化的存在。随着历史的的变迁、使这一民间艺术物种得以不断丰富、演变成为当今享誉海内外、被誉名为“*壮族巫歌音乐长诗活化石”的“凌云泗城壮族七十二巫歌调子群体系” 深受国内外人士的青睐,距今约有7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地方戏剧的活化石”的“朝里北路壮剧及吼瞰歌圩文化”至今保持着古代民间戏曲的原生态,成为中外各地研究民间戏曲艺术和古朴的乡土传统民俗和谐民风,不可多得的活教材。始于明末清初,极具震憾力,体现游牧少数民族的玉洪蓝靛瑶族长号礼仪铜管民乐,以及体现瑶民族生产劳动生活习俗的铜鼓舞、龙凤舞、蓝靛舞、丰收舞。有至今仍保持着原汁原味的“布柳河漫歌”的古声乐民歌套曲,为研究古代壮族轮歌、比歌、蛮歌、“普蛮”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轨迹提供了最为可靠详实的资料。

第二,艺种丰富、类别繁多,涵盖面较为广泛。**县地处云贵高原余脉,是一个多民族的杂居地,民族传统民间非物质文化艺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遍及了凌云各地,几乎涵盖了民族民间手工艺制品、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曲、民族民间风俗活动,宗教艺术,民间故事,书法艺术,绘画艺术,礼仪传承等多元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形式,以及民居、服饰、器具等实物文化形态,比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要有四大类二十个品种。一是民间工艺制作。主要有刚柔并济、纹饰巧致、巧夺天工、循势而建的“**古石桥群” “石刻工艺技艺”;有色彩葱翠、色泽柔和、温润精细、丰富多彩的“壮族蓝靛染织”民族服饰与格栏棉布纺织工艺;有因材施艺、因色取俏、形象逼真、书画并驾齐驱的“涯石刻群”;有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的“泗城土司文化”;等。二是民族文化风情。主要有两大风情:第一是流行于壮族主要聚居地的“壮族风情”,目前得到传承和发展的壮、瑶族民间艺术有编织彩带、纺织工艺,瑶族巴岩香酿酒演绎、壮族夜婚、瑶族男嫁表演等;第二是“客家风情”,即“高山汉族文化”,集中反映客家汉族生产、生活和风俗情形,由**等客家人迁徒至**后,经长期繁衍发展而成的汉族民俗文化。三是地方戏曲歌谣。主要有流行于泗城、朝里、下甲等地,以演奏传统北路壮剧曲目的“平那祭祀古乐”;有清朝时期颇为兴盛、流行于泗城州府辖区等地的“依过街小调”;有源于耕农们生产生活、牧牛场景的“沙里牛王节”;有茶农们为庆祝茶叶丰收和期盼来年好收成而自发组织的“茶文化节”等。四是民间风土习俗。凌云民族民间风俗古朴丰富,主要有祈求风调雨顺、祭祀祈福所需的“舞龙”“舞狮”、“河灯”、“马灯”、“牛角”;有边走边舞的“瑶钱它”、“踩高跷”、“打托罗”、“关胜游祈”、“门神”、“ 正月初五抢头鸭”等。

上一篇:黄全-学习焦裕禄精神下一篇:应试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