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诵读中绽放生命

2024-04-14

在诵读中绽放生命(通用6篇)

篇1:在诵读中绽放生命

--高中语文教学的一点体会

我从师范毕业走上教育岗位已经将近二十个年头了,经过我个人的努力奋斗,我从一个仅有小学教师资格的教师最后走上了高中的讲台。由于我有着特殊的工作履历,所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实践里,我将小学和初中的教育教学方法融会贯通、综合运用,最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那就是,在高中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不仅把诵读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环节,而更重要的我还把这一环节作为一个重要的能力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情趣,丰富了学生的情感,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全面促进了学生的素质。

很多人认为,高中语文重在分析理解,重在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如果一味地强调诵读,似乎有点回归到小学初中的教学模式上去了。的确,我的这种尝试在我们学校曾引起很多同行的非议,甚至领导直接与我谈话,让我尽快摆脱小学初中的语文教学方式,尽快适应高中的语文教学。近几年来,我观摩了很多同行的“公开课”“示范课”,我发现在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都是强调创设情境,对学生进行启发疏导,让学生进行感悟探究,老师们都在遵循新课标的思想把教学重点放到了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上面了。这种教学模式“看起来很美”,然而老师们忽略了引导帮助学生拥有能力所依附的载体--语言材料的积累,忽视了中国几千年来传统的诵读教学方法。

诵读,是积淀语感的一个重要手段,更是学习语文的一个重要方法。诵读教学历来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法。三国时魏国的名师董遇就曾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其后苏东坡的“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朱熹的“读得熟,则不得解说,自晓其义也”等名言警句,实质都强调“读”的重要性。只有多读,方能理解,因此可以说“意义就在诵读里”。进而推之,只有明白了意义,方能达到欣赏高度。当代语文大师庄文中说过:“诵读是一种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意会其理的综合阅读活动;是从字、词、句到段篇,从文字到语音、语义,从表层意思到深层含义、潜在情味的全面感知。”的确,诵读在帮助学生积累词汇、培养语感、提高语文素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新课标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诵读,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时朗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朗读,在朗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

由此可见,诵读教学不单是小学初中的专利,高中阶段更要重视诵读。因为新编高中语文课本强调整体感悟和诵读涵咏,这是对语文教学规律的更高层次的回归。高中语文课本精选了大量的古今中外的诗歌散文,这些经典名篇内涵丰富,意境深远,语音和谐,字字珠玑,精致的诵读能够让学生生领会平面翰墨转化建立体声音的音韵美、画面美、情绪美。能使学生充实感知语言翰墨的富厚内在,在入其境、体其味中、熏陶情性,增长知识,提高其审美的素养。

经过我多年的摸索和尝试,我觉得高中语文的诵读教学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运用各种方式进行引导充分激发学生诵读的情趣和兴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指导学生诵读首先要勾起学生强烈的读书欲望,然后在读书中体味其中无穷无尽的乐趣。在教学中,教师仅仅为了让学生完成诵读任务而去诵读,那么学生的诵读会变得盲目且索然无味。要把学生带入浓厚的读书氛围中去。,教师首先要有巧妙的导课艺术。在教学《再别康桥》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导课的:“在英国伦敦的康河边,一个身穿长衫,略带忧郁而又神采飘逸的青年站在康桥之上,面对着康河的柔波和那河畔的金柳,他流连忘返,久久徘徊,他的离情别绪化作一首脍炙人口的诗,下面让我们用深情的语调来朗读这首诗,让我们在诵读的过程中来感受一下诗人别样的`情怀……”这样就把学生读书兴趣激发起来了,所以学生就都能够入情入境地去读,读得投入,读得忘情。

二、利用教师范读进行激励,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由于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我们可以从网上轻而易举的下载名人名家的朗诵作品,大多老师也是热衷于这样一种教学手段--让名人名家代替自己进行课堂诵读。这其中有两个原因:一是教师的依赖性较强,一切教学依赖于多媒体;二是自己诵读基本功不够好,对自己的朗诵不够自信。诚然,多媒体教学自有它传统教学不能替代的优势,但多媒体教学之于传统教学缺乏的是亲和力和机动性。就拿诵读这一环节来说,尽管名家的诵读声情并茂,可是学生听后感触不够深刻,教师指导诵读时候也觉得缺乏说服力。“打铁还需自身硬”,为了能够带动学生诵读,每篇课文我都认认真真的进行范读,然后从自己诵读的感悟中得出结论,再指导学生,学生就从教师范读过程中体味到诵读的魅力。例如,我在教授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的时候,很多学生感觉到很难把握,于是我就把自己扮作一个古代的学究模样,头戴方巾,身着长衫,手握书卷,一边做沉思状,一边将课文内容娓娓道来,俨然把学生带进了一种特定的情景,学生一边被王安石孜孜好学勤于思考的精神而感动,一边也为老师绘声绘色的表演而陶醉。学生对于这篇课文的诵读再也没有畏难情绪了。所以,通过自己的示范诵读教师不仅以其人格魅力,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进而指导学生的诵读;其次,教师当面示范还有体态面部表情等肢体语言的传递及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通过情感体验进行共鸣,充分提升学生的精神素养

语文教学归根结底就是情感教学,语言文字的情感从何得来?当然首先要进行诵读才能感知文章的初步情感。有一位语文教育专家曾说:“文章的精华在句子中,字句之中有声情,有气韵,有见识,有抱负,你不读,这一切精华不会自己显露出来,而只能是纸上的铅字符号,那是‘死’的,只有读,让它在你嘴里活起来,然后在你心里活起来。”由此可见,诵读,对提高学生素养和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起着决定作用。在教学中如果能够正确地指导学生诵读,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中阶段选编的那些优美的课文都体现了思想和情感的统一。理是情的基础,情是理的表现形式,让学生悟情明理、产生共鸣是培养语感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在教授那些感情丰富的散文作品时候基本上就是让学生进行比较诵读,然后说说各自的感受,找差距,找不同,一直到让所有的学生都有了共同的感受产生了情感共鸣,学生的精神素养自然而然得到了提升。

四、采取多种手段进行强化,充分完善诵读教学的优化模式

一切的教学模式最终目的让学生积累知识,学会应用,如果没有相应的强化措施,那么这种教学模式也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在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如既往的实施诵读教学模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然而近年来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农村中学学生质量大幅度下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是。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各种各样的手段,比如我通过配乐诵读,分角色诵读,小组诵读,比赛诵读等方法在调动学生诵读积极性的同时对学生进行刚性强化,争取让学生人人在诵读中得到锻炼,个个都在诵读中得到提高,使诵读这一教学模式充分完善。

总之,诵读教学非常重要。可以说,不朗读、不出声诵读,仅仅看,仅仅靠浏览是学不好语文的。在诵读时学生用自己的口替作者讲话,再现课文情景,并身心沉浸,朗朗上口以至背诵。教学实践证明:通过诵读学生的语言交际的素质能力,情感体验的素质能力,甚至心理素质等各方面都得到了加强。由此可见,诵读教学与语文素质教育,不是两个孤立的个体,诵读教学这种传统教学方式,如何有机融合到目前大力提倡的语文素质教育中来,并发挥其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对我们广大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必须不断研究、实践和总结,让诵读教学在语文素质教育园地里开出更多更璀璨的花朵。

李强

篇2:在诵读中绽放生命

——《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鲁北工业园实验学校八年级二班冯子坤

9月3号上午,我们在学校一起观看了【开学第一课】,不经意间,心里有了极大的触动。

【开学第一课】的主题是“美就在我身边”。【开学第一课】讲了好多伟大的人和他们各自伟大的事迹,例如最美司机——吴斌,最美教师——张丽莉,最美战士——高铁成,最美女孩——刁娜等。

最令我震撼的就是最美教师——张丽莉和最美司机——吴斌了,他们都奉献了自己,给所有人都充满希望,给全世界都充满了希望。

张丽莉,是奉命到山里教学三年,可是山里的孩子个个那么天真,那么善良,使张丽莉不愿意离开那虽然艰苦但又很快乐的生活,本来三年期限已经到了,可孩子们的苦苦哀求与张丽莉的善良,最终留了下来,因为爱......吴斌,是一位普通司机,当时,他正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如其来的一片铁片打破了防风玻璃,穿透了他的身体,而他并没有先为自己着想,而是在他受伤后的45秒中,做出了伟大的事迹,他拯救了24位乘客的性命,而牺牲了自己。这件事情立刻传遍了那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那个城市的每一个人都在为他默哀。

篇3: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绽放生命之花

一、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爱默生的话高度概括了自信的意义。 要施行语文创新教育, 就要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这是每一个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可以说, 这是进行创新的大前提。 缺乏自信心的人, 不可能在课堂主动站起来分析问题, 更不敢提出跟老师相悖的看法, 只能是中规中矩, 老师讲什么, 他装什么, 长此以往, 学生只能发展依赖性。 上海市语文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不仅胸中要有书, 目中还得要有人。 ”“广大青少年学生是能思善想、具有主观能动作用的人, 而我们有时却把他们当做‘容器’, 放在被动的承受‘我讲’的位置, 堂堂课从头包办到底, 剥夺了他们课内练习、思考的权利, 把学生当做被动的人, 实质上还是目中无人。 ”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 我每接手一个班, 都会不失时机地教育学生树立自信心, 养成大胆发言、主动发表意见的良好习惯。 我经常举一些名人的故事, 诸如“丁肇中自信发明了粒子”, 因此项发明而获得了诺贝尔奖;“波尔坚信量子论”, 因此重大发现而荣获诺贝尔奖;“阿仑尼乌斯自信有成”, 因发明了电离理论而获得诺贝尔奖……我常常以俄国“诗歌之父”普希金的名言鼓励学生:“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 不要心急, 阴郁的日子需要镇静。 相信吧, 那愉快的日子即将来临。心永远憧憬未来, 一切都是瞬息, 一切都会过去, 而过去了的, 将会变成亲切的回忆。 ”记得有一年开学初的第一堂作文课, 我出了一则材料:契诃夫说:“有大狗, 也有小狗, 小狗不该因为大狗的存在而心慌意乱。 所有的狗都应该叫, 就让他们各自用上帝给他的声音叫好了。 ”这材料一举出, 很多学生很茫然, 一声不吭地坐着。 我见此情景, 脱口而出“沉默不是金”, 学生们有的似乎听懂了此话的意思, 就在我的“千呼万唤”声中有一个学生“始出来”了, 但还像“大姑娘上花轿———头一回”似地当着老师及全班同学的面站起来说话, 很不自在。 话说得吞吞吐吐, 欲言又止, 我便“插科打诨”, 千万别学《琵琶行》里的那个琵琶女出场时仍然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那个学生顿时消去了疑虑, 有了这个开头, 学生们不再沉默了, 纷纷站起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最后我加以点拨:狗不管大小都要叫, 它们的声音各具特色。 人何尝不是这样:美人与丑人的容貌“各有千秋”, 何必千狗一声, 千人一面呢?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天空和色彩, 武松有武松的英武, 西施有西施的妩媚, 何必让西施模仿武松, 照猫画虎, 弄巧成拙?这充分说明:人要坦然地面对现实, 以自信心参与竞争。

二、调动多种手段, 开发根植于教材文本中的生命意识

课文中的生命教育资源, 需要进行有效开发, 并让学生认同, 这样才能发挥应有的功效。 通过读、议、品、悟、写多元感知, 能达到开发的目的。

1.让学生 “读”, 在读中体味感情, 读出认识。

对于那些语言优美、富有情韵、朗朗上口的作品, 通过范读、学生齐读和分角色朗读或轮读、小组赛读等形式, 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言, 在读中感受作者的情感, 在读中感受人物精神, 在读中升华对生命的认识。

2.让学生 “议”, 在议中领会主旨, 议出精神。

让学生“议”是体现学生本体意识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善于提炼文本的核心问题, 让学生在核心问题的引导下, 想想、讲讲、议议, 在思维和语言表达的训练中不断提升认识, 领悟生命主旨, 并随时关注课堂中学生思维的闪光, 随机教育。 如在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一文时, 紧紧抓住“好好活”这三个字, 通过感受 “娘俩”的好好儿活, 探究 “我俩”的好好儿活, 思考“我们”的好好儿活这三个问题, 通过学生的议, 让学生在 “秋天”的回忆中, 理解 “母爱”的内涵;在 “怀念”的情意中, 感受“爱母”的思绪;在“秋天的怀念”中, 获得“ 自己” 的思考。

3.让学生 “品”, 在品中体味情感, 品出主旨。

教师要抓住关键字词, 抓住蕴含生命态度的词, 引导学生品读, 在品中体味情感, 体味生命的意义。 如在教《百合花开》一文时, 抓住百合心底那“内在的纯洁的念头”, “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阳光”, 通过“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着胸膛”、“努力地积聚内在的能量”、“我要开花”四句内心独白进行品味。 学生分析感受的过程, 就是对百合花生命精神的欣赏和赞赏的过程:这生命有着坚定信念, 有自信, 有追求, 不浪费天赋, 不虚度生命, 能为理想坚韧执著地拼搏, 终于让花朵开上枝头, 让生命绽放美丽。 穿透语言文字的力量, 面对这样可贵、可歌的生命精神, 怎会不让他们受到精神的震撼和洗礼, 从而对生命有所思有所悟呢?

三、鼓励学生参与提问, 激发创造性思维

孔子曰:“疑, 思之始, 学之端。 ”郑板桥云:“学问二字, 需要拆开看, 学是学, 问是问, 有学无问, 虽读书万卷, 只是一条钝汉饵。 ”提出问题是分析、解决问题的前提, 如果不能提出自己的问题和疑问, 那么即使学到了再多的知识, 也学不透彻, 最终还不是自己的东西。 由此可见“疑”的重要性, 特别是在如今缺乏“质疑精神”的语文课堂上。 在课堂上, 光靠老师提出问题, 学生解答是不够的。 要让学生参与到提问中, 有疑就问, 鼓励他们提出有价值、值得大家思考和讨论的好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 这是培养学生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突破口。 鼓励学生走上讲台, 面对全体同学, 大胆质疑, 讲述自己的观点, 让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变“教师要学生学”的单向传输模式为 “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和“ 个体 ─ 集体” 等多向交流形式, 实施师生 “ 互动共学”, 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者。 学生必须理清思路, 反复思考, 形成一个反思过程;听的学生迫切想了解别人的发言、观点与自己有何不同, 有何长处, 这样学生必定会认真倾听, 不断内化, 从而使双方共同提高。 问题提出之后, 学生之间共同讨论、交流信息、合作完成。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问, 充分发挥群体的活动功能, 给学生较多的讨论分析机会, 使学生在知识方面互相补充, 在学习方法上互相见长, 取长补短, 协作创新。

篇4:在诵读中绽放生命

朗读是一门艺术,朗读课文不是单纯地把静态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而是对作品进行艺术再创造。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之美,加深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要让朗读成为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一种有效手段,我觉得应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一、朗读要有明确的目标,且目标设计要有层次

在一堂成功的语文课上,朗读课文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朗读,不是简单的认字,应有明确的目的,且随着教学过程的深入,应设计不同层次目标的朗读要求。我认为,可分为“初读——细读——赏读——诵读”几个过程,每一过程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都有不同的朗读要求。

1.初读——初步了解

在初读课文阶段,学生需要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此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准句读,读通读顺课文。读时带着几个简单的思考题,如:文章主要讲了什么人或叙述了什么事?文章是以什么为记叙顺序的?此时适宜采用速度较快的轻声读、自由读,不宜大声读、齐读。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教师应注意巡视,特别关注平时朗读水平较差的同学,及时纠正其错误读音,并把同学们容易读错的字整理,板书在黑板上,集体正音。

2.细读——整体把握

在这一阶段,要求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可在默读基础上采用教师范读、磁带朗读、或集体读、小组读等多种方式,边读边思考文章的层次结构、主要内容及所要表达的情感。此时,则要求字正腔圆,注意感情基调。

3.赏读——体味重点

赏读既是对课文中重点、关键的语句的体味,更是对整篇文章的情感的正确理解。把握了文中的这些关键语句,就能准确地理解文章的内容,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并且随着理解的一步步深入,还能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传达出作者的心声。这一阶段的读,是朗读中的重头戏。因为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在读中就可见一斑了。教师要特别重视这一过程的朗读指导。一堂课中,情感的高潮部分、精彩部分也就在这一环节呈现。

4.诵读——熟读成诵

诵读,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语文教法的精髓之一。古时候,无论是京师的太学,还是乡野的私塾,在语文教学上都特别强调一个“读”字。从孔夫子到陶行知,几千年来,他们便是让学生在认真朗读文章中渐渐进入诗文所创造的意境,从而陶冶了精神情操,提高了审美情趣,也增强了鉴赏与成文能力。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对朗读的一个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都有所侧重。同时,在诵读方面,也提出了具体要求。1-2年级是“诵读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3-4年级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5-6年级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7-9年级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可见,对学生来说,熟读成诵是语文学习中非常必要和重要、不可缺少的,积累一定数量的优秀诗文,把课文中的语言内化为学生的个人语言,对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素质大有裨益。我国古代文学历史悠久,辉煌灿烂,有许多值得历代传诵的名篇佳作。

二、朗读的形式要灵活多样,以激情点燃课堂

朗读的形式纷繁多样,不一而足,不同形式的朗读各有其效果。为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调动学生的朗读情感,帮助他们正确地朗读,以加深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教师可借助于丰富多彩的朗读方式。常见的朗读形式有齐读、小组读、个别读等,还有同学们很感兴趣的分角色读、引读、配乐读、演读等。根据不同的文章题材和内容,教师可以通过巧妙精当的设计,充分发挥出朗读的魅力,呈现出作品的音律美、神韵美。对那些情感细腻丰富的文章,可采用配乐美读的方法。如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课《在山的那边》,就是一篇非常适合以朗读为主要教学方法的课文。教师可以课前作好准备,为这篇课文挑选一段合适的配乐。首先,可以让学生自由读,然后教师在配乐中进行范读,边读边结合课文内容告诉孩子们自己为什么会这样读,或者让孩子们在听读时从老师的语气中领悟文章的感情,从而营造出一种氛围,让学生在如痴如醉中走进诗人的内心,从童年的内心独白到少年的青春宣言,从轻柔地诉说到激昂地誓言,读出诗中“山”和“大海”的意象,读出诗人的不懈追求。对戏剧、小说、童话中人物对话较多的段落,可采用分角色演读的方法。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表情,加上不同的语气,有利于学生对作品中人物性格和思想感情的把握。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就可让学生分别扮演皇帝、大臣、骗子、小孩、百姓等角色,演绎那一幕荒唐的闹剧。

篇5:让生命在关爱中绽放美丽

——对小学生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实践与研

[内容摘要]:生命是美丽的,让班级中每一个鲜活的生命幸福、快乐地成长,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针对目前学生存在生命意识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容易做出极端行为的现状,提出了珍爱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以及进行珍爱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建立正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笔者认为具体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在学科教学中认识生命;在课外实践中感受生命;在自我生活中理解生命;在温馨氛围中欣赏生命。实践证明,通过珍惜生命的教育活动,对优化学校的教育行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具有一定的作用。

[关 键 词]: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

关爱

感悟

体验

一、引言

生命是美丽而伟大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赞美生命,留下了无数生命的颂歌,生命的绝唱。然而,在我们的周围,却经常发生着一些令人心寒的事,请看笔者从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搜集到的一组材料: 1、2000年5月,某校六年级一女生方某晚自习就寝时,因为与同学发生摩擦,有同学说了她几句,就冲到走廊,跨上栏杆,要从五层楼上跳下来,幸亏周围同学、值周教师及时拦阻,才未酿成悲剧。2、2003年9月,某校六年级一成绩并不理想的女生来到教师办公室,问老师:“你们大人的生活是否会过得很累?”她说,她过得太累了,在校学习压力大,在家要干家务,而且父母稍有不如意就打她。她觉得自己活着太没意思,不想再活了。3、2003年11月,某中学一男生因与三位同学发生纠纷,就拿出一把尖刀在大街上追赶他们,并扬言要砍了他们。后被当地警察制止。4、2004年3月,某校几名学生在打乒乓球,因发生争执,一学生顺势将球拍砸在另一学生头上,致使该生头部鲜血直流,上医院缝针包扎。

女大学生自杀、马加爵事件,像这样小到颓废、消极,大到打架斗殴、自残自杀、溺水、纵火、投毒等践踏生命的偏差行为频频发生。这些情况足以说明,如今,许多青少年学生生命意识相当淡薄,缺乏对生命应有的热爱、尊重与珍惜。一旦遇到挫折和委屈,往往就会做出极端的行为,甚至轻率地走上人生的不归路,不仅漠视和践踏了自己的生命,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了悲剧和不幸。

人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显得那么短暂,生命却因短暂而弥足珍贵。漠视生命,轻言放弃生命,这是何等可怕的现象啊!面对这一出出事件,触目惊心的同时,不由得令我们去追问,去深思。什么是生命?人到底为什么而活?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到底有多少了解?如何让他们领略生命的伟大和美丽,进而去欣赏、去敬畏、去珍惜?可见,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的教育已经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二、珍爱生命教育的基本特征

所谓生命教育,顾名思义就是有关生命的教育,一般认为是指“深化人生观、内化价值观、整合行动力”的一种有关人的意义、理想与实践的教育。学校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生命的孕育、生命发展知识的传授,让他们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并让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培养对社会及他人的爱心,使学生在人格上获得全面发展。

珍爱生命的教育除了具有一般教育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身的基本特征:

1、全员性:生命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让每一个生命尽情地成长是教育者的职责,因此,生命教育不仅要关注学习优秀的、品德良好的学生,更要关注那些默默无闻的、独来独往的、少言寡语的、学习与品行较差的学生。可见,对每个学生实施生命教育是其最基本的特征。

2、情感性:珍爱生命的教育,需要教育者灌注满腔的热忱,给每位学生以关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需要学生用心来感受生活,体验生命。因此,情感性是贯穿生命教育的一条主线。

3、实践性:在现实生活中,生命教育主要不是通过语言或理论,而大都是通过行为举动表现出来,给人以心灵的震撼和人格的陶冶,从而影响人的成长和发展。可以说,生命教育是一种身教重于言教的教育,以具体的行为或举动教育人,才能真正影响人、感化人。因此,实践性是珍爱生命教育中一个突出的特征。

4、整合性:实施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既包括环境的布置、课程的开设、教材的编制、师资的培训,也包含学科间内容的相互交叉、融合,因此,实施生命教育就有必要对此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合力。

三、实施珍爱生命教育的具体策略

生命教育的最基础目标,就在于培养学生珍爱自己的生命,让学生在整个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体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重视生死,珍惜自己,保护生命,了解生命的来之不易,也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是以能够更积极、正向的行动。如何达成生命教育这一最基础的目标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认识生命,感知生命的尊严

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抓住课堂契机,对学生进行生命的教育,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意识和保护生命的能力,是生命教育的基本出发点。

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在开展珍爱生命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始终将课堂教学当作攻坚战来对待,把珍爱生命教育渗透于其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教学过程的导入和实施等方面都巧妙地注入生命教育的内容,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教育因素,找准切入点,创设“尊重、信任、理解、关爱”的课堂气氛,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张扬生命、释放生命活力的好场所。

首先,整合有利教育资源。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中都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资源,合理地挖掘这些资源,进行必要的整合,然后在教学中相机进行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无痕迹的教育中得到有关生命的知识,进而认识生命,学会关爱生命。如:语文教材第十一册《中共中央、国家教委授予赖宁“英雄少年”的光荣称号》一文中,品学兼优的赖宁为保卫国家财产,挺身救火,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在这篇报道中,作者更主要的是赞扬赖宁舍身为公的精神,我们也不可否认这种精神的确需要倡导和发扬。学完课文内容,了解了赖宁的伟大精神后,适时地组织学生开展讨论:“说说你认为赖宁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去效仿?”在学生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在辨析各种见解的过程中,学生明白了“生命的可贵”。在此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讨论:“遇到特殊情况,你该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引导学生动口说,动脑想,能使学生不仅明白生命的意义,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学习到保护生命的具体方法,真的是获益非浅。

其次,树立健康的理想。理解生命的意义,首先要找到一个生命的支点。贝多芬在自己的遗嘱中写道:“我旁边的人可以听到牧童歌唱而我听不到,使我几乎绝望……是艺术留住了我。在患难中支撑我的,使我不致自杀的,除了艺术还有道德。”贝多芬将艺术和道德作为人生的支点,创造了生命的辉煌。可见,确立自己生命的支点该有何等的重要。利用学科资源,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的理想,教育学生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实践,是生命教育的一大重要内容。

实践证明,学科渗透式的生命教育,能在宽松、民主的氛围中发挥“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认识生命并了解生命的意义,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在主题班会中深化生命教育

主题班会是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阵地,利用好这个阵地对学生进行珍爱生命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什么是生命?为什么生命来之不易?什么是死?死对自己、对周围的人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对我们的小学生来说都只有些许的认识,只有当学生在内心深处真正认识生命,了解生命的跃动,了解生命的挑战,了解生命的独特,才能真正体会她的伟大与神圣,才能既学会善待自己的生命,也努力去善待他人的生命。

首先,开设专题讲座。利用班队活动课专门讲解有关生命起源的知识,播放生命成长过程的课件、影碟,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知识,让学生了解生命孕育的过程,认识在生命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着生老病死,生命中处处充满挑战,体会生命成长的艰辛,正视生命的轮回,学会关爱生命并对如何保护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意识。

其次,开展专题研讨。对高段的学生,组织开展一些生命教育专题的研讨活动,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认识生命,了解其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如开展《假如只有三天光阴》的专题研讨活动,鼓励学生多方思考、积极讨论,让学生在反思、讨论和交流中,在对死亡的认识和感受中,在濒临死亡的体验中,在生与死的强烈反差中感悟生命的短暂和珍贵,感悟到不爱惜生命将给周围的人带来巨大的悲痛;在《如果发生……》的专题讨论中,尽情放飞自己的想象,了解在紧急情况下自护、自救的措施,激发起他们更热爱自己的生命,理解生命的尊严,从而学会关爱自己和关爱他人。

第三,开设摹拟课。根据小学生好动、好模仿的年龄特征和社会现实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可以让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感受到生命。如通过讲故事、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方式,使学生懂得如果遇到各类社会性事件时应提防受骗,增强生命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对外界的应变能力,学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善于合理宣泄不良情绪,保持乐观开朗的心境。

(二)在课外活动中感受生命,体验生命的神圣

课外活动是学生最快乐的时光,也是最容易发生意外事件的时光,引导学生在活动中做有意义的事,文明活动,不极端行事,不自暴自弃,这是对生命敬畏的最朴素的体现。

1、在课外活动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开展阅读有关生命知识的刊物、儿童文学,收集有关生命教育的图片、名人事例、名言警句等,开展有益的生命教育集体活动,观看有生命价值的影视节目,并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内化生命的价值观。在阅读、收集、学习和不断的感悟中,他们不仅能明白“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还理解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在无形中得到认识和升华。

2、在课外实践中体验生命的神圣

生命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有机地安排学生参加一些课外实践、社会实践,更可以让他们感受生命的绚丽。

首先,引导学生关注动、植物。生命的外延相当广泛,一颗草、一朵花、一只蚂蚁……他们都是生命,只有对身边的万物充满感情,才能更真切地理解生命的伟大,人的伟大。在教室中开辟“生物角”,带领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在“生物角”种植一些植物,养殖一些自己喜爱的小动物,并定期观察他们的生长;引导学生善于利用课外时间走进大自然,观察自然界的动植物。播下一粒种子,看它发芽、生长,进而开花;观察青蛙的卵,看它孵化,由小小的蝌蚪成长为美妙的歌唱家;观察那丑陋的毛毛虫,从蛹中蜕变为美丽的蝴蝶……他们常常为一颗草的发芽而欢欣;为救助一尾小鱼而同心协力、竭尽所能;为一只蚯蚓的死去而伤心落泪。在亲身实践中,学生对生命有了更深的理解,也由此更热爱生命。

其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组织学生走进产房,一起去倾听新生命诞生的嘹亮乐音;带领学生进入敬老院,给迟暮的老人带去关爱;组织学生向残疾人、向希望工程、灾区等献爱心……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时时处处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生活,学会如何关爱身边的生命。在实践活动中,学生体验到了生命的美丽和来之不易,体验到了生命的价值,心中自然涌动起对生命的敬畏和珍惜。

(三)在自我生活中理解生命,分享生命的快乐

因为孩子的生命有无限多的可能,不能妄想把他们塑造成和我们想象中那样多么完美的人。生命教育的本质应该是和孩子一同去感受生命中的各种感觉,并且享受生命所带来的一连串的惊喜和悸动,它更注重的是一种内在的感受和体验。

1、引导学生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智慧。怀着一颗感恩的心生活,我们会时时发现生活的美丽,感受生命的快乐。

在一本杂志的卷首语中,我看到这样一段文字:

一次,在学术报告会结束后,一位年轻的女记者捷足走上讲坛,面对在轮椅上生活了三十多年的科学巨匠——霍金,深深景仰之余,又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面对这样尖锐的问题,霍金的脸庞却依然充满恬静的微笑,他用还能活动的手指艰难地扣击键盘,宽大的屏幕上显示了这样一段文字:“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考;我有终身的理想,有我爱的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

我们敬仰霍金,因为他的智慧,我们推崇霍金,更是他直面痛苦时的坚强、乐观和勇气。拥有感恩之心,是生活中珍贵的财富。笔者带领学生真心接触了这篇感人的文章后,适时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罗列幸福的清单,并写一写生活的体验:“我拥有……”。于是,学生们发现了生活的真爱: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育、长辈的关怀、同学的友情、邻里的帮助……生命在幸福中找到了存在的意义,在感恩中感悟了存在的价值。

当生活失意时,更应该教育学生学会用心感恩生活,找出幸福的理由,罗列生命的精彩和生命存在的意义,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调整自己的心态,平和积极地对待生活。

2、教育学生勇于承挫

一个人的成长道路是漫长而曲折的。人的一生中会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和挫折,关键是如何对待这些困难和挫折。如今的孩子多数都是独生子,很少经历过艰难困苦的生活磨练和大的挫折,一旦遇到挫折,往往不能正确对待,采取退缩、逃避甚至极端错误的做法,只能失去年轻的生命,毁掉光辉的前程。因此,对今天的儿童少年进行适当的耐挫力教育,增加一些磨练,使他们懂得如何正确对待挫折和困难,从而正视挫折,具有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坚强的意志,对感受生命的快乐有更积极的意义。

耐挫力的教育和培养的具体做法是: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制订科学的实施计划,分步实施;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对象,区别对待,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如对各方面表现出色,经常受表扬的学生,可以设置一些挫折,使其在受挫中得到磨练,以弥补他们心理锻炼上的缺陷。对各方面表现不佳,经常承受失败和挫折的学生,多一些鼓励和肯定,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建立起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勇气;

充分利用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来实施耐挫力教育,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磨练意志;此外,要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作用,重视环境氛围的教育作用,努力营造耐挫力教育的内部和外部环境氛围。

3、鼓励学生学会倾诉

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烦恼和不顺心,如:达不成既定的学习目标,自己的某些愿望不能实现,与同学、老师或家长的冲突等等,势必会影响学生的心情,如果这些矛盾与冲突长期得不到解决或发泄,就会导致心理疾病,出现焦躁、悲观、消极、自暴自弃等心理,甚至因此而走上自虐、轻生的道路。因此,学会倾诉,也是珍爱生命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

(1)设立“心理问题咨询信箱”。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虽然有着心理困扰,但并不想公开自己的心理,他们需要心理上的安全。为此,在教室的一角设立面向全体学生的绝对保密的“心理问题咨询信箱”,鼓励学生把心头的困惑说出来,为学生提供倾诉心中苦闷、吐露心灵秘密的一个渠道,深受学生的欢迎。通过信箱,教师向学生伸出温暖之手,一次次谈话,增进了师生间的沟通和理解,使学生获得战胜自我的勇气和力量。(2)支持同伴间的相互交往。融洽的班级氛围是建立在同学间平等互助、团结友爱、班风良好的基础上的。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能感受同伴的关爱,能结交到朋友,当有心理困惑时,能在相互倾诉中排遣烦恼,对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意义。

同伴关系是孩子最广泛、最正常的社会关系。我们要支持并鼓励孩子间的正常交往,给予正确引导,让孩子能在与同伴的交往中获得愉悦,成为一个乐于交往、善于交往的人,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首先,教育学生学会尊重。RL·史蒂文曾经说过:“生命的意义,在于活出真我,并完成那充满各种潜能的明天的我。” 一个有自尊的人,他才会树立起安全感,肯定自我身份、自我形象、有归属感,才会与集体融合在一起,享受生命。在交往过程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知道:他们都是完整的个体,都是活生生的生命,要学会尊重自己,享受完整的自己;同时,也要学会接纳同伴,尊重同伴的生命。

其次,引导学生学会赏识。让学生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的伙伴,多赏识同伴,放大同伴的闪光点,懂得谦让,体验给予的快乐,体验关心与被关心的快乐。如开展“夸夸……”(人物)等称赞游戏和活动,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称赞,使学生明白,应当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特长,知道称赞别人,懂得尊重别人,从而使他们的情感交流及社会适应能力得到锻炼。

第三,引导学生解决矛盾。同伴之间的交往难免会遇到摩擦,产生矛盾。对于交往中的矛盾,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自行解决,给予学生锻炼的机会,让他们学会处理一些自己能处理的矛盾。对一些比较大的矛盾,我们应该给予必要的疏导,给予提醒和暗示,有机地讲一些待人接物的准则和道理,培养他们和同伴的交往能力。

(四)在温馨氛围中感悟生命,欣赏生命的美丽

转变家教观念,实现家校联合,共同营造温馨、民主的学习和生活氛围,培养学生健康心理,使得学生在家校的共同关爱中快乐生活,享受生命的乐趣,欣赏生命的美丽,是珍爱生命教育的又一重要手段。

1、转变家教观念,营造温馨亲情氛围 蔡元培说:“习惯固能成性,朋友亦能染人,然较之家庭,则其感化之力远不及也。” 一个和睦、温暖、重感情、守信用、充满朝气的家庭,可能铸就孩子健康的心理,反之则极有可能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可弥补的创伤。调查表明,凡是家庭中受到不良影响和心灵上受到创伤的孩子,每每是学校最难教的孩子,也常常是漠视生命的群体。因此,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形成生命意识和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就对家长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1)根据实际,尽力办好家长会。在班主任工作中,将定期举办家长会纳入工作计划,有准备、有目的地与家长探讨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对策,了解家庭教育对孩子身心的重要影响作用。引导家长从孩子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常用“心理换位”,认真考虑自己的言行会引起孩子什么样的反应;引导家长学会以宽容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孩子所存在的问题,面对孩子的不是,要耐心说服,从孩子和大人的不同角度谈问题,让孩子明白什么可以做,什么不能做;引导家长营造和睦、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孩子把家当作舒展生命的港湾,把父母当成分享生命的知己,当子女在学校或社会受到某种压力或产生心理矛盾时,能在家里有宣泄、排解的机会,预防极端事件的发生。并组织家长开展讨论《家长如何教育孩子珍惜生命?》、《家长该如何做到言传身教?》等专题讲座,及时有效转变家长的教育偏差,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科学教子的方法。

(2)发动家校,创办班级“家长报”。“家长报”是联系家、校的一条重要纽带。以往常常是学校——家庭单向的交流方式,工作中,笔者发动学生,将学校、班级、同学中发生的事及时定期地编写出来,让家长能真实地了解学校的生活和教育动态;发动课任教师记录教育随笔,教育心得,编写教育专题;同时更是发动家长参与到当中来,交流自己科学育子的心得体会,与他人共享教育成功的快乐,交流教育过程中困难和失败,共同探讨教育中的迷茫,使单向交流的“家长报”向多向交流发展,成为促进珍爱生命教育,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渠道。

2、转变教育观念,营造温馨人文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在把《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一书中,给教育下了一个定义:“教育——首先是人学!”确实,教育不能没有理想,但教育更需要关注生命。每个人都有生命的尊严,都有生命得以张扬的权利。只有以人为本,关注生命,教育才能真正发挥并实现其育人的伟大职能。

(1)创建和谐的人文环境 健康的校园文化是生命教育中宝贵的隐性教育资源,它能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情感得到陶冶,身心得到锻炼。在配合学校加强校园绿化、美化建设的同时,努力创设“三室文化”和新型的师生关系,并结合开展大型的 “我爱我校”和“捐资助学”等德育活动,开展丰富多采的文化艺术活动,使学生在舒适的人文环境中得到精神的愉悦,让学生在活动中表达关爱,体验自我,促进身心的健康成长。

(2)给予特殊的人文关怀。在开展小学生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既重视面向全体学生,也应注重对特殊学生心理偏差的纠正,用心关注那些需要关爱的特殊的孩子,给予他们人文关怀,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首先,关爱弱势群体。班级中我们常会发现这样一些弱势群体,我们暂且把他们进行归类:胆小内向、随波逐流型;经常失败、郁郁寡欢型;品行不良、自暴自弃型;交往紧张、患得患失型。其实,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希望得到周围人群的关注、爱护和引导,这些弱势群体对此更为需要。

关爱弱势群体要做到:第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现代的师生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平等为起点的并行关系,强调民主、平等与和谐,是交互式的教学相长。教师发自内心地尊重学生,欣赏学生;学生只有从心底里尊重教师、认可教师,真正向教师敞开心扉,才能接受教师的关怀,教育才能发挥最大的功效。第二,因人而异的情感教育。因为弱势群体存在的类型不同,采取的教育手段也不尽相同。但不论怎样,教师要加强情感的投资,真正做到以情感人,以情育人。如为胆小者提供更多的锻炼机会,鼓励他们挑战自我;为屡遭失败者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他们增强自信;为自暴自弃者分析其自身拥有的长处,让他们看到光明„„此外,通过开展有针对性的班队活动,引导学生关爱身边的同学,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只有教师走进学生,善于细心观察,用心去感受学生,及时发现他们存在的心理偏差,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关爱每一个需要爱护的人,才能使他们真正走出心理的阴影,健康快乐地成长。

其次,包容问题学生。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也会经常遇到一些偶发事件,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教学工作,也给我们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挑战。偶发事件的发生并不是偶然的,其间必定包含着发生的必然性。作为一名教师,本身应具有丰富的生命内涵,要努力克制自己的不良情绪,用博大的胸怀包容犯错误的生命,以平和的心态积极进入工作状态:第一,全面了解事件发生的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要耐心倾听当事人的述说,细心了解周围人的叙述,及时分辨事情的真伪和始末,切不可凭主观武断判断事情的原委,造成更为严重的心理抵触和后果。第二,根据出现的心理问题,加强问题学生的心理疏导。对问题学生放任自流或严厉斥责都是极端错误的做法,教师要用真诚的感情感动学生,要以宽厚的爱心走进学生的心灵,去接受学生心灵的倾诉与情感的流露,努力为学生营造表露心迹的环境,让自己成为学生精神的关怀者。针对学生的倾诉,恰如其分地予以引导,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挫折与困难。第三,关注问题学生,防患于未然。平时对这些问题学生要给予更多的关注,观察其日常行为,经常谈心、加强心理沟通,了解其心理动态,经常呵暖问寒给予生活的照顾,发现有心理偏差及时予以疏导,促使他们朝着健康的方向快乐成长。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自己的生命,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让学生形成生命意识,懂得珍爱自己生命的角度着手阐述,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认识生命,建立正确的生命观,自尊、自爱,善待自己的生命;只有家校转变教育观念,拥有丰富的生命内涵,共同关爱孩子,尊重并珍惜每一个生命,生命之花才能绚丽绽放。

参考书目:

1、《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著

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1年10 月 出版

2、《家庭教育学》

彭立荣著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年出版

3、《珍爱生命》

余旭林 著

篇6:让梦想在拼搏的生命中美丽绽放

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XX好:

我是来自高一十三班的崔耀宗,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梦想在拼搏的生命中美丽绽放。苏联文学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在《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本书里写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或许我们不会像保尔柯察金一样经历轰轰烈烈,但是天空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命不经历拼搏怎能让梦想绽放!孔子说:“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生命对于浩渺的宇宙来说如同天空中的流星一样转瞬即逝,我们想要精彩的生活而不是简单的活着,就必须做到热爱生命用拼搏让梦想之花绽放!

我问妈妈生命是什么,妈妈说:生命就是好好生活做有意义的事情。我问爸爸怎样实现梦想,爸爸说:要敢于担当记住It is my duty!我问老师该怎样学习,老师说:要勤思多练、努力拼搏。是的,生命对于每个人只有一次,但伟人留下了不可企及的丰碑,哲人留下了博大深遂的思想,诗人留下了慑人心魄的情感,画家留下了瑰丽珍贵的画作,他们用拼搏实现了梦想从而让自己的生命不朽。虽然我是芸芸众生里的普通一员,但是我也梦想“生如夏花之绚烂”,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上,就应该让自己的梦想之花绽放,用拼搏为生命唱一支热烈而丰盈的歌。同学们,我们有幸生活在一个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时代,让我们珍惜青春的美好时光,用智慧和汗水、拼搏和坚持修炼我们的品格,完成我们的学业,面对美好的未来,我们就会更加自信和从容,更加坚强和勇敢。“晴空一鹤排运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我们不能让青春留下悔意的情愫,不能让梦想的天空暗淡无光,不能让生命的原野贫瘠惨淡。我们要拿出“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的豪情热爱生命放飞梦想,让梦想在拼搏的生命中美丽绽放!

上一篇:晚归作文400字下一篇:我那故乡的小山村经典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