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课程教学中绽放

2022-09-11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中华传统文化以其鲜明的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在世界各种文明中独树一帜, 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 已深深融入到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 成为我们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记忆和特有的文化基因。《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 重视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 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学应怎样发挥自身的优势, 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 让中华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去滋润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1 语文课程设置中应再加大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力度

这是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迫切需要。语文课程改革目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 在中小学语文课程设置中虽然已经增加了不少传统文化元素, 如:三字经、对联等, 大量选编了一些古典文学的代表作品, 但还是不能满足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因为这些传统文化教育元素, 大都散落于语文、品德、社会、音乐、美术等课程之中, 即无法相互呼应, 又很难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尤其在课程实施中, 受教师学科本位思想的影响, 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只能处于支离破碎、一知半解的局面。

实施素质教育以来, 教育部多次强调要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 要求学校积极开展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由于学生缺乏一定的知识基础, 使这些活动只能停留在走过场、走形式的层面, 无法真正达成“做中国人, 铸民族魂, 传文明火, 扎文化根”的教育理想, 活动出现了海市蜃楼、空中楼阁的不利局面。可见语文课程设置也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

2 在语文教学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课, 它对中华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今天的青少年很少了解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 用方块汉字传承的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的危险。如何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激发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怀, 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加强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怎样更好地向学生传播中华传统文化, 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认真探索的问题。

数千年来,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的律己信条、“重守诺言”的信誉品格、“童叟无欺”的道德观念、“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的刚直气节、“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的爱国精神, “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的进取意识等, 激励、教育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这些长期积淀、冶炼、提升、传承下来的美德, 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内涵丰富、意境高远的优秀诗文, 丰富多样、独具魅力的民族艺术, 是中华民族向善向美的智慧结晶,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继承和发扬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是毋庸言说的真理。

传统文化教育方面却存在说起来重要, 做起来次要的尴尬。主要表现为:大部分学生对祖国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 古文化常识严重不足。在弘扬传统美德方面也不尽人意, 对一些基本的社会公德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集体主义观念削弱, 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孩子相信圣诞老人, 喜欢肯德基, 向往国外大片的刺激, 捧着《哈里波特》爱不释手, 但是他们不知道阿福, 没见过长命锁, 不懂得守岁, 对四大名著不屑一顾, 传统的东西在他们看来, 是没有质感的, 是苍白的, 永远属于过去不能引领时尚的。令我们感到可怕的是, 我们的精神宝库正在被乏味的快餐文化所替代, 被市场的经济利益所蛊惑, 被正在加剧的信息时代所吞噬, 我们固有的文化传统正在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 树立民族精神迫在眉睫。

2.1 让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文熟读成诵

语文教材中选取了传统文化中一定数量的经典古诗文, 而这些古诗文中蕴涵着丰富的语文素养, 对学生精神和语感熏陶有巨大的感染的作用。李白诗歌中所体现的铮铮傲骨、俯视天地的目光, 即使放在今天, 也堪称绝唱。诗经的质朴、唐诗的雍容、宋词的典雅, 都已经成了文化史、文学史的必学内容。屈原、司马迁、李白、苏轼等先贤, 以文言构筑的诗文, 是辉煌灿烂的“精神灯塔”, 照彻千万年, 沐浴古今人。

2.2 让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语文教材选用了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名篇佳作, 这些名篇佳作千百年来滋养着一代又一代读书人的精神乐园。在语文课堂教学时, 不能只停留在字词句的解释上, 要让学生感悟出人文情感, 让学生浸润在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滋养中, 情感上产生共鸣, 这样才能让他们感悟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此, 在教学那些文情飞溢的文章时, 教师要做好引路人, 自己要先进入角色, 以此去感染学生, 引导学生与作品人物同生死共命运, 激起他们思想感情的浪花, 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 才能很好地在课堂教学中将人文情感呈现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仔细品味, 反复推敲, 领悟诗人写法的巧妙。这样, 既可以丰富学生的语言, 又可以给学生表达情感提供借鉴。比如《江畔独步寻花》一诗中, 诗人只写了一家的花, 却反映了无边的春色。《游园不值》中由“一枝红杏出墙来”而推知“满园春色”。这些名句将积淀于学生的精神中, 成为学生人格的底蕴。

2.3 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自觉吸收中华传统文化

知识的获得, 能力的形成, 应是课内外的有机结合。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中小学生来说, 更应当加强课外的实践活动。语文课程标准为学生推荐了相当数量的优秀诗文。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让他们自由发展, 以自己喜爱的方式, 去积累和表达。只要学生乐于学习, 善于学习, 他们的古诗文素养定能组织学生开展“让传统引领时尚, 让经典铸就文化”的系列活动, 引领学生牵手文化, 感悟传统, 培养学生传统文化素养。内容可以设想为:玩转传统游戏, 体验民族情趣;诵读千古美文, 争做谦谦君子;秉承民族艺术, 领略传统技艺;亲历传统节日, 追寻文化之魂;走进历史名人, 弘扬中华美德;采撷文化元素, 创建班级特色。可依据学生年龄特点, 自主选择活动内容, 制定活动计划, 安排活动过程, 落实活动目标, 确定评价办法, 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

经常开展的课外活动还有: (1) 实行“每周一诗”或“每课一诗”的方法让学生背诗, 可选取《新编千家诗》作为教材。 (2) 定时举行古诗文背诵比赛, 可分为笔试和口试。笔试试卷由学生和教师共同拟制, 主要考查古诗文名句名段及诗文作者。口试可分组抽签进行, 必背和抢背兼而有之。 (3) 分专题搜集古诗文名句。如:以“风”、“花”、“雪”、“月”、“春”、“夏”、“秋”、“冬”、“山”、“水”等作为主题让学生搜集, 可大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 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的比赛。活动会使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大增, 还会记住了大量的名言警句, 最终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密不可分, 让学生从中华传统文化中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 从而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培养出健全的人格, 这就是每一个语文教师最大的责任和愿望。

摘要:语文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 重视并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 既是学科性质所担负的责任, 更是历史赋予的神圣职责。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

上一篇: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建设策略分析下一篇:本案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职务侵占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