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2024-05-11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共6篇)

篇1: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对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教育信息化培训反思

谷城县盛康镇黄岗中心小学胡加强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世界范围内的信息化革命,对教育改革提出了严峻挑战。而全国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早已起动,要在全国推广落实到位,那教育信息技术成了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和突破口,成为现代化教育的基础。现以教育管理和教育教学信息化应用及创新为核心,更好地贯彻“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思想,使“数字化校园”建设成为顺应时代发展,最具挑战性的一个校园建设,使“数字化校园”应用的延伸、发展和创新达到理想的程度。通过这次培训,使我对数字化校园建设有了一些新的思考: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学生开放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数字化(管理形式、纸质图书、教与学资源、科研资源等),形成一个整体、完善、可控的数字立体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提升了办学的品位。

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化、发展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的信息更好的进行组织分类,提高用户在网上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速度,方便师生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也便于管理人员安全、科学、规范、精细化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能及时快捷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发送和回收。数字化校园实质是:运行内容数字化,支持环境信息化。也就是说,对于学校中关于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逐步由纸质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完成纸质到数字化转变的管理形式,建设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环境,带动学校全体人员参与的整个过程。

二、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破口

经过几年时间,中小学基本实现“班班通”、“校校通”。普遍已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让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逐步

被教师认可。但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不尽人意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常态化,学校普遍感到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优质资源严重匮乏,很多资源往往只是教师自己拥有或以本学科使用为主,在共享性、互通性方面很差。其次在管理中也出现大量纸质与数字化重复的劳动,工作效率提高不了还浪费资源。究其原因是学校缺乏自己开发研制应用平台的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造成想用信息技术而用不起来的尴尬局面,应用平台的软环境开发建设严重制约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具体行动中是波浪式前进的,但在总体发展中又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主要矛盾方面。一般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从四个层面来考虑,即: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用的应用平台;建设高效的机构队伍。其中开发应用平台是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方面,应用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的中心枢纽,建设中只要把它作为突破口,其它层面建设在它的带动下就可迎刃而解。一个经过科学规划,具有良好交互功能、自主功能、协作功能的应用平台软环境,用户依靠网络环境能快速地上送下传数字化资源,能便捷地调用资源库中的共享信息数据,并随时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平台是集众人智慧和技术而成,一般能较好地解决学校个体或部门力所不及的问题,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带来教学、学习和管理极大的便利,往往比较受用户喜爱。随着应用的深入,用户慢慢依赖上应用平台,信息技术成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失的常态行为。

只有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校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的所在。把开发实用的应用平台作为突破口,充分让管理者和教师在应用中感受到平台的优越性,最后自觉加入到共建、共管、共用数字化校园的行动策略,不失为一种高效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

三、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内容

建成完整统一、技术先进,覆盖全面、应用深入,高效稳定、安全可靠的数字化校园,消除信息孤岛和应用孤岛,建立校级统一信息系统,实现部门间流程通畅,可平滑过渡到新一代技术,对校园的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和广大教职工提供无所不在的一站式服务。具体目标就是实现“四个数字化”:

1、校园环境数字化

完善软硬件支撑平台,健全数字化校园环境建设,为我校数字化校园项目建设提供坚固的基石,为整个数字化校园项目保驾护航。实现信息管理标准体系(数据标准、技术标准、管理规范等);硬件网络环境平台中的网络环境和上网行为管理等;基础软件平台中的个人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及授权中心、数据共享中心、公共通讯集成平台和数据报送流程管理等方面建设。实现校园的学习环境数字化、教学环境数字化及校园的生活环境数字化。

2、教学资源数字化

通过对教学资源的数字化处理,运用现代的、整体的、系统的、网络协作的新思维方式来指导和规划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依托校园网建设起一个系统的、规范的、开放的、高效的海量教学资源库,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帮助学校走出“信息孤岛”的困境,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共建共享,有效提高教学资源质量,为我校师生建立一个支持教学活动的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极大地延伸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时空,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使学生体验数字化学习生活,给学生提供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更有成效地、更有个性地学习。教学资源数字化平台也把教师从传统的、低效的工作状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有更多的精力研究教与学,发挥教师的能动性进行教学创新,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及教学效果,提升专业化水平,从而整体提高学校教学质量。

3、教学数字化

校园网为教育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提供了高速通道,以我校的光纤为主干,通过网络来实现管理手段的创新,实现教育管理数字化,使各管理模块之间的运行与学校的管理模式实现一致,能够相互协作、统一调度,营造很好的数字化办公氛围。数字化管理是行政管理的最基础性工程,也是管理制度势在必行的改革,将数字化管理作为我校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政治、体制上加以确保,使学校教育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跃上一个新的台阶。教育管理数字化作为传统管理模式的补充,为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管理模式,利于实现上下级、部门间更迅速便捷的协调沟通,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形成充满活力的新型管理机制,提高了教育规范化管理的力度和效率,提高服务管理水平,达到提高办事效率和质量,同时为学校数字化的发展方向迈进了一大步。

4、教学应用数字化

实现教学过程,教学管理数字化,科研管理数字化等教学应用数字化,教学应用数字化覆盖学校科研、教学管理和师生与家长生活的各项需要,依托学校基础数据库与综合信息平台所建立的辅助决策系统为学校提高科学管理决策提供支持,在传统校园基础上构建一个数字空间,以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提升传统校园的运行效率,扩展传统校园的业务功能,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效率的目的。

创造主动式、协同式、研究式的数字化教学环境,建立师生互动的新型教学模式。结合校内各多媒体教学设备,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现代化,运用网络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让网络进入学生的生活,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广阔自由的环境,极大地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延学习时空的维度,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整合各种课程资源,采用图、文、音、像等多种手段对教材进行演绎,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刺激,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潜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实现教学目标。教师通过网络与学生进行交互,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对学习上需要帮助的个别学生进行单独指导,也可组织学生相互协作学习,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效果。学有余力的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网络信息资源,主动地搜集信息,不断扩展对知识掌握的深度和广度,拓展自己的知识面。教师之间也可以通过网络更方便、更轻松地互通有无,分享成果。网络辅助教学必将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产生积极的影响。

篇2: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今天,利用全校处级干部培训的机会,向大家汇报一下自己近一个时期的学习体会。由于准备时间比较短,其中难免有的数据不准确,汇报的内容完全出自我个人的认识和体会,或许有的观点不正确,希望大家一起思考,共同来批判。

一、引言

最近几年,国人密切关注两个质问,一个是“李约瑟之问”,另一个是“钱学森之问”。李约瑟是英国近代生物化学家和科学技术史专家,1994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爱因斯坦奖”,所著《中国的科学与文明》(即《中国科学技术史》)对现代中西文化交流影响深远。李约瑟认为,人类科学上的统一预示着全世界走向天下大同的未来之路,他在写作《中国科学技术史》的时候,脑海中始终盘旋着两个问题:“其一,为什么具有系统和自然知识假说数学化特征的近代自然科学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首先在西方兴起?其二,为什么公元一千年前中国科学发展的比西方更为有效和领先?中国都有哪些成就,其贡献如何?为什么中国传统科学基本上处于经验阶段或达芬奇式的水平,而不能自发地出现近代科学或伽利略式的突破及随之而来的工业革命?”这就是闻名于世的“李约瑟之问”。世界各国学者都曾试图做出回答,争议很多,至今没有答案,但无论争议如何,这一问题都值得我们深省。

再说“钱学森之问”。关于钱学森,大家对这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的卓越贡献和传奇履历都十分了解。2009年10月,这位科学巨擘走完98年的人生历程,溘然长逝。2005年,温家宝总理在看望钱学森时,钱老曾发出这样的感慨:“回过头来看,这么多年培养的学生,还没有哪一个的学术成就能跟民国时期培养的大师相比!”钱老认为,“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就是著名的“钱学森之问”。的确,我国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获奖的18位科学家中有14位毕业于1951年之前。2006年,温总理曾拿这个问题请教国内最有名的6所大学校长和教育专家,他们的回答大致如下:“要培养杰出人才,关键是教师;要将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贯通起来;高校大改革大发展起来之后,应该是大提高;做大高等教育,还要做强高等教育。”这些话十分有道理,但是网上评论,这些回答其实是不能让钱老和总理满意的。2009年11月11日,以沈正赋为代表的安徽高校11位教授联合《新安晚报》给当时新任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和全国教育界发出一封公开信——《让我们直面“钱学森之问”!》 教授们认为,“钱学森之问”是关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一道艰深命题,需要整个教育界乃至社会各界共同破解。

尽管我深知自己无力回答“李约瑟之问”和“钱学森之问”这样的难题,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对这两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从未间断。寒假期间,有机会品读几本书,其中有3本书对我启发颇大。

第一本书,武汉大学老校长刘道玉先生所著,《高校之殇——老校长刘道玉给中国高等教育开药方》(湖北人民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这本书一共五章,分别是:大学理念之惑;教育体制之弊;校长遴选之误;大学学术之浮;教育改革之难。通篇深刻剖析高等教育,当然其中有些观点可能与社会主流不一

致,但仍值得我们思考。

第二本书,是王晓燕、谢云挺的《中国教育问道》(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4月出版)。分上、中、下三篇,上篇:教育之问;中篇:教育之道;下篇:教育之术。从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都有很好的剖析,内容同样

值得深思。

第三本书,是著名经济学家郎咸平的《郎咸平说:我们的日子为什么这么难》(北京东方出版社,2010年9月出版)。一共五个部分,分别是:为什么我们的生活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医改、教改、房改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企业过得这么难;为什么我们的环境这么糟;为什么政府处理国际事务这么难。我建议大

家去读一读,应该会有所启发。

另外,我曾在校青年教师联谊会成立大会上向青年教师推荐过2本书,一本是李开复的《世界因你不同》,另一本是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这其中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最近我又看了李开复给中国大学生写的7封公开信,每一封信都很有哲理,尤其是做学生工作的同志应该认真品味。为什么要提李开复?因为有些问题深入思考之后仍然不得其解,许多问题一时难以改变,但学校发展一刻也不容停歇。那就借鉴李开复的一句名言:“用勇气改变可以改变的事情,用胸怀接受不可改变的事情,用智慧区别二者的不同。”

以上部分作为报告的引言,就让我们带着问题一边思考、一边交流探讨。

二、题释

我的汇报题目是《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为何称“新时期”?原因有三:其一,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其二,2011年是学校新甲子征程的开启之年;其三,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中国高

等教育的改革,正处于启动之际。

何谓 “再思考”?2000年前后,原三校刚刚合并不久,我们曾提出要由大校向强校转变的办学目标,这是最早提出的“强校”概念。2008年,黑龙江省高教强省规划中提出要建设一批高水平大学,我们身在其中,继续着我们对建设“强校”的思考。2010年,在我们制定“十二五”规划时,研讨的中心更是始终围绕“强校建设”。思考由来已久,也从未间断,所以,今天称其为“再思考”。

以下让我们围绕“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和“强校建设路在何方?”这三个问题共同探讨。

三、新时期强校建设的再思考

(一)什么是强校,强校何以强?

1.大校与强校

2010年7月13~1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温家宝总理发表了“强国先强教,强国必强教”的重要讲话,表达了党和国家对

强国强教、特别是强教的决心。

强国与强教联系如此紧密,什么是强国,强国和大国区分何在?通常,在国家之间的对比中,强国与大国的含义密切相关,强国一般要具体到某项指标,如经济强国、军事强国、体育强国或人力资源强国等等,而多项指标居于世界前列就是大国。从历史的角度看,大国的定义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地增加其内涵,已经从单纯的人口、土地、财富和军事力量扩展到了很多其他领域。要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国首先必须是发达的强国与富国。发达国家未必是大国,但大国必定是发达国家。一般而言,目前能够被世界其他国家公认的现代发达国家有一些非常明显的共同标准,即:以民族国家为基本主体单位;国民人均GDP超过10000美元;推行法治化的市场经济;拥有独立主权;公民的基本生存权利得到

有效维护,拥有基本社会保障体系。

再看大校和强校。我们往往不能套用大国与强国的概念,因为“大国一定是强国,多项强的指标才是大国”,可大校并不见得是强校。在人们心目中,学校的占地面积大、招生人数多、教职工人数多等就是大校,一般与水平关系不大。强校则通常指人才培养质量、学术水准或社会服务等都领先的学校。对强校标准的认识有可能随时代变化而变化,但强校一定“居于前列”,这是永恒不变的标准。强校的优势和外部环境不一定相同,但是强校必定拥有共同的优秀品质和内在根源。在国内,我们通常把117所“211”院校或其中的38所“985”院校视为强校,从国际上讲,西方国家的一些知名大学也被我们定义为强校,那么这些所谓的强校究竟以何强又何以强?我以为,强校的最高标准应该是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些学校多在西方,尤其在美国和欧洲。尽管中、西方大学内外环境差异巨大,我们与这样的强校也相距甚远,但他们的办学理念和治校做法仍然值得我们学习或借鉴,所以,思考和研究一流强校“以何强”、“何以强”,对我们实施强校建设大有意义。

2.一流大学“以何强”又“何以强”

大学是学术组织,其办学水平如何,是由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社会来评价和认定的。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正是凭借其一流的学术产品和一流的学术条件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这也是他们“以何强”的原因所在。“一流的学术产品”包括一流的人才和一流的成果。“一流的学术条件”是指校内的名师荟萃,学校一流的生源质量,较齐全的学科门类和一流水平的优势学科,充足的办学经费和一

流的办学设施。

这些大学“何以强”?我认为,除上述“以何强”的原因作为一流办学水平的必要非充分条件外,还在于两个原因,即:成熟的办学理念和健全的管理制度,这应该是一流研究型大学形成的根本内在原因。

(1)一流大学成熟的办学理念

成熟的办学理念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品质基础,总体来看,一

般包括三方面内容:

第一,学术至上。所谓学术至上就是始终视发展学术为学校工作的中心,一切办学活动都要服务和服从于学术水平的提高。一方面,把“科学研究”作为办学的重中之重,大力鼓励并推动广大教师积极从事学术研究,教师的聘任、晋升等主要依据其学术水平;另一方面,坚持学术上的“精英标准”,严格按学术本身发展的需要,以学术标准而不是政治的或经济的标准来选聘、评价教师和选拔学生。在西方一流的研究型大学,为了捍卫学术标准和学术声誉而拒绝有损学术发展的巨额捐赠、拒聘政界名流之类的事情屡见不鲜。同时,在大学内部的学术管理活动中,学术自由始终是学术活动的基本原则,大学尊重、维护学术人员自由从事学术研究、交流和教学活动的权利,从而保证大学学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学术独立。学术独立既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始终不渝的追求,也是它们出色履行社会职能、完善社会角色的重要条件。相对于不同的主体,它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分别为:相对于政治组织而言的学术中立;相对于政府组织而言的学术自治;相对于社会而言的学术超脱。在这里我想强调,如今整个社会都在关注的大学去行政化正是与学术独立相关联,我们无法左右政府如何管理大学,但有关大学如何自治的问题却需要我们加以深入探索。

第三,开放治校。从历史发展的“长时段”来看,开放性始终是大学的主流性格,现代大学的前身——中世纪大学甚至从一开始就是开放性的,近现代德国和美国的高等教育模式更是深深地影响了全世界高等教育的面貌。开放治校,开放办学,绝不仅仅单指开展国际教育,而是要真正打开校门面向国内外开放。回顾学校发展的历程,实事求是的讲,我们的开放程度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广泛和社会各界联系,尤其要与我们的兄弟院校加强交流,向他们多学习。

(2)一流大学健全的管理制度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强校”的体制保证。作为学术组织,这些大学具有健全的服务和促进学术发展的管理制度体系,其核心可以概括为三

个方面:

第一,依“法”治校制度。这里的“法”主要指大学的“章程”或“宪章”,它构成了大学的“基本法”。所谓“大学章程”,是关于大学的办学宗旨、办学规模、内部组织设计以及内部权力分配等方面的一系列制度安排。欧洲中世纪大学从其建立时起即从教皇、王室或城市封建主那里取得“特许状”,成为一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自治组织。在现代西方法治国家,不论公立或私立大学,在其获得建校“特许状”或“许可证”的同时,都必须建立自己的“大学章程”作为其“基本法”,以保证办学有章可循,有法可依,避免随意性。中国第一个大学章程诞生在山东大学,现在看十分珍贵,但大学章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困难很多,因为这需要与现行的许多体制协调一致。

第二,“教授治校”制度。所谓“教授治校”,并非指“教授”取代以大学校长为首的行政系统而独掌治校大权,而是指在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中,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作为学校管理决策的重要主体,参与事关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的决策,在很大程度上成为左右学校发展方向的决定力量。这不仅表现为以教授为主体的学术人员组成的学校各层次的教授委员会或学术委员会,拥有学术事务的决策权;而且表现在以教授为主体的高级学术人员群体作为大学最高权力机构——大学校务会或大学理事会的主体之一,参与事关大学发展的重大方针政策的决策。同时,以教授为主体组成的各种临时的或固定的专门委员会,作为大学内部专门事务决策的咨询机构,直接以决策报告的形式影响大学发展。我们要让更多的教师来参与学校的重大决策,一方面推进了民主建设,另一方面也可以集中

教授们的智慧推进学校向前发展。

第三,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评价制度。为了保证教师的学术水平,西方一流研究型大学高度重视教师学术评价制度的建设,通过公开、公平、公正的学术水平评价,促进教师学术水平和学术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其中,美国一流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评价制度最有代表性。以新教师选聘制度为例,美国大学聘用新教师的程序非常复杂、严格和规范:第一,招聘委员会独立的制度。即招聘委员会基本上由本校、本系资深的教授组成,并且行政人员不得入选。第二,公开招聘的制度。即在给定的条件下,在全世界范围内挑选最合适的人才,避免“近亲繁殖”。第三,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的制度。申请人的学术水平由校内同行与校外专家根据申请人的研究成果、教学成果、学术奖励和公开学术报告的学术含量以及面谈结果,共同评定。这一点我有切身体会,2005年我在英国谢菲尔德大学机械系作访问学者,曾亲历了我的合作导师从副教授到教授的评聘过程,他是波音公司的高级顾问,论文有220篇之多,都是“真金白银”的学术成果。所有的申请材料要发到世界各地的10位知名专家作评价,学校评聘委员会要根据这些评价和成果作出决定,由此可见教授的含金量是何等之高。

(二)我们距离强校有多远

1.“211”院校和“985”院校

2.标志性成果的差距

(此处1、2部分内容为图表数据分析,详情请查阅培训班有关内部材料)

3.内涵建设的差距

结合本职工作,我一直对我校与许多强校之间的差距进行着深入的思考。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可以量化的评价指标上的差距,直接影响这些指标并在未来可能影响更大的方面一定是内涵建设上不足,今天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分析探讨。

第一,办学理念与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理念是在教育理念指导下,基于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好学校”的深层次思考的结晶,涉及学校定位、办学目标、工作思路和办学特色等内容,回答学校全部活动所涉及的三个基本问题:为什么做?做什么?怎么做?反思我们走过的路,一方面对办学理念的深入研究不够,另一方面全校教职工统一思想形成共识不够,在宣传学习、讨论交流、入心入脑、物化行动等方面都有差

距。

如何形成办学理念?首先,要有政策理论的基础,要符合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要求;其次,要一面继承传统,一面开拓创新;第三,要借鉴校外经验,把眼界放宽,兼收并蓄;第四,要体现时代精神,社会在发展进步,大学更要体现时代特征。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在《追寻大学之道》中论述到当代大学的十个核心理念:(1)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始终是培养人;(2)教学科研是大学不变的中心工作;(3)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大学永恒的主题;(4)学科建设始终是大学的龙头工作;(5)大学的主体工程始终是师资队伍建设;(6)学术自由与学术追求是大学的最高价值;(7)创新是大学的生命力所在;(8)大学管理的目的在于服务;(9)特色是大学的魅力所在;(10)大学是知识、思想、文化和学术共同体。这些论述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建议大家结合学校实际认真学习、研究。

第二,办学特色的差距

办学特色是学校在一定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优质的和富有创新性的个性风貌。包括办学思想特色、办学主体特色、办学模式特色和办学环境特色等。分析我校情况,一方面我们的特色项目比较单一,并且在逐年褪色或失传。有些特色学科专业毕业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质疑,特色科学研究因后继乏人可能失传;另一方面缺乏对特色的顶层设计和引领。特色靠积淀,更需要理性思考下的顶层设计,有了这种设计才能加快创建和形成新的特色。

第三,三支队伍的竞争力不够

无论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还是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要靠分工不同的人去实现。高水平的人借助已有平台可以为学校创造一个又一个辉煌,并且使平台愈加宽阔,低能力的人不创造大的价值,只能享受他人创造的成果。

在教师队伍学术化方面,部分教师敬业精神不足;满足低水平的照本宣科;学科带头人视野有限,进入学术前沿的能力不够;教师参与科学研究的数量不足、质量不高。

在管理队伍的职业化方面,差距尤为突出。首先是校长职业化,像我这样教师出身的校长很难成为出类拔萃的教育家、政治家和社会活动家,理想的状态是校长上岗即放弃专业,全身心地做学校管理,但中国的大学校长无法做到;其次是处长职业化,两种含义的“双肩挑”干部使处长职业化难以落到实处,教师出身的处长不能舍弃专业,对管理工作精力投入不足,非教师出身的处长也要涉足专业领域,导致争分学术资源;第三是干部一专多能,干部在业务“精专”和通晓“广博”方面尚有差距,我们一方面是各管一段,不管、不闻、不问其它,另

一方面对自己分管业务又钻研不够。

在教辅队伍的专业化方面,我们过去对这支队伍的建设关心重视不够,一度出现教辅队伍边缘化的现象,在领导层认识上就有问题。其次对教辅人员目标要求不明确。比如图书馆,过去是许多部门挑剩的人送到图书馆阅览室工作,殊不知图书馆在西方大学里是很重要的一个部门,专业的图书馆馆员是学问很深的学者,而我们却因为轻视这些岗位而忽视了对这些人的严格要求。第三,教辅队伍自身建设动力不足,自己满足于被边缘化,自己主动放低了位置。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加以改进,实验室、图书馆、计算中心、训练中心等部门的工作,对教学和科学研究乃至学校长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就教辅单位自身性质而言,也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应将个人进步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起来,钻研业务,精益求精。

第四,教风与学风的差距

教风、学风与校风是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的关系,是学校重要的软实力之一。无论是历史的积淀,还是学校发展的呼唤,理工大学理应具有严谨的教风、踏实的学风和崇尚学术、求是创新的校风,但是目前看我们有较大差距。首先,严谨的教学态度未在所有教师身上体现;其次,考风折射出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差;第三,崇尚学术、尊敬学者的环境还没有完全形成。教风、学风和校风在很大程

度上反映了一个学校的价值追求。

我这里有几张照片,是教务处教学管理科的同志在寒假前拍摄的。所以,我和几位有关的校领导及学生处负责同志议定,要在上半年开展一次大规模的以“爱我家园、爱我理工”为主题的爱校教育活动,各学院党总支副书记亲自带队,组织学生参观教室,由后勤集团提供必要工具,让学生自己动手清除乱涂乱画的印迹。建议学生处、团委、宣统部等部门联合录制校园文明教育宣传短片,在校园网、食堂电视上频繁播放,达到警示教育学生的目的。新学期开始,我们要以整治教室环境为切入点,大力整顿学风,大力开展道德文明教育。

第五,管理制度与能力的差距

管理制度和执行力反映一所学校的管理水平,有人说,制度就是生产力。确切地讲,规范的管理制度加上坚决的执行力,才是真正的生产力。仔细思考,我们与现代大学相对应的、系统完整的制度并未建立起来,同时对已有规章制度的坚决执行和不断完善做得并不到位。

第六,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差距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是一种博大的精神财富,它追求真理、追求自由、倡导民主、崇尚科学、富于批判,是大学竞争力的核心。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发展变革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文化的内核是大学精神,它是建立在一定大学制度和浓厚大学文化基础之上的一种精神积淀,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一个学校有什么样的文化,必定折射出什么样的精神,有什么文化精神,必定产出什么学术成果。就如同我们的家风,家风不正,孩子不可能健康成长。

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靠积淀,更需要培育。一是要把提炼学校的核心价值观和培育大学精神作为重点;二是要注重提炼学校的办学理念,注重发展定位;三是要必须不断创新教育理念。一直以来,我们对大学文化与大学精神的深刻内涵认识不够,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培育富有特色又不失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环境创造不够。对此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并形成全校师生的高度共识。当前,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全方位营造崇尚学术的大环境,这

应该成为理工大学文化的根本。

(三)强校建设路在何方

面对学校发展建设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制约瓶颈以及实施“强校建设”的规划目标,我们何去何从?找出差距的目的不是自暴自弃,我们绝不能就此丧失斗志,现实需要我们头脑清醒,直面问题,发挥优势,未来更要求我们同心同德,坚定不移地推进强校建设。

1.强校建设不是梦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也有令人羡慕的发展优势。首先,我们有60年的办学积淀,在此基础上已经形成良好的社会声誉和社会影响;我们有自己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为学术领军人才;学校拥有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国家大学科技园及省部共建工程研究中心;我们有从学士到博士完整的培养体系及一定数量的学位授权点,并且有以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及信息学科为代表的较为稳定的学科布局。这些都是我们有目共睹的优势所在,而且短

期内不容易被年轻的学校所超越。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人才培养质量有较大提升空间,我们在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学风改善等方面即将开展的工作,都会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科布局有较大优化空间,我们要分类建设,非均发展,典型引领;学术研究有较大升级空间,我们要提倡学术转型,进而准确定位,梯次布阵;内部管理有较大强化空间,我们可以完善制度,调整机制,全面激活;队伍建设有较大改善空间,我们会努力实现教师队伍学术化,管理队伍职

业化,教辅队伍专业化。

之所以说强校建设不是梦,是因为我们更有建设强校的迫切愿望和坚定信念。强校建设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自豪感,建设强校应该是每个哈理工人的期盼;日益激烈的高校竞争和逐渐规范的内部管理必然激励每一个人不甘落后、奋发向上;60周年校庆活动表现了哈理工人对强校建设的坚定信心和必胜

信念。

2.标志性成果是入门证,内涵竞争力是话语权

环视当今,高校竞争如此激烈,没有标志性成果,恐怕进不了门,也登不了台,而进门登台落座之后,如果因没有内涵竞争力而心虚,你就不能举手发言,更无法谈笑风生,从容应对。对于我校来讲什么是标志性成果,又该怎样加强内

涵建设?

第一,领军人才队伍的实际拥有。一方面我们要看到一定数量的院士、长江学者、领域知名专家是高端人才的象征;另一方面,我们更应看到发挥每一个领军人物的引领作用、构筑学校人才高地才是大师的真正价值所在。我们已经有自己的院士,关键还要创造条件使其真正发挥大师的作用。省教育厅的工作计划中很重要的一项是评选院士后备和长江学者后备,而院士后备的一个基本条件是要获得国家科技奖,对此,我们下一步该如何应对,值得深思。

第二,具有较高显示度的学术成果及其应用。这里我们既要关注足够多的高等级科研成果奖,足够多的高水平学术刊物论文和著作,更要关注足够多的科研成果被国内外广为应用。如果我们教师的成果能够有几项在全国、甚至全世界范围内被应用,哈尔滨理工大学又将处于什么位置?

第三,学生就读期间及毕业后的非凡表现。我们曾经关注过华南理工大学本科生在校期间,可以在世界高层次杂志上发表高水平论文,这对学校名声是多大的提升?所以,我们要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学术研究;关注本科生、研究生参加国内外各类竞赛并获奖;关注本科生发表重要刊物学术论文;关注研究生参评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文化修养、学术修

养。

3.教育质量是强校的生命力

这里所说的教育质量是“大质量”,是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全面质量观下的质量。我们要靠培养模式改革、课程体系优化,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靠教风进一步改善和学风的大力度整顿保证教学改革收到实效;靠部分教师先期进入科技前沿,带动大部分教师大面积参与科研实现学术升级;靠走出去、请进来,建立广泛的社会联系和共享平台,实现共赢和服务社会。

我们要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首先,强调科研绝不是、也绝不会轻视教学,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是对教师的基本要求;其次,要清楚从事科学研究不仅是教学研究型大学对教师的要求,而且是改进教学效果的需要;第三,教学科研并非必然矛盾,研教双优的教师大有人在。要相信,只要乐于付出,一定能做到相辅相成;第四,“人尽其才”在学校内部管理和人才评价体系中应尽早并更加充分地体现,教学优秀但不擅长科研的,允许在教学上大力发展,科研能力强、特长突出的,可以不去从事主要教学工作,做到多样化评价评定,这样的学校,才可能人尽其才,实现大的发展。

4.特色发展是强校建设的必然选择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特色既包括体现在学科专业优势、特色科研成果、人才规格和特点的硬特色,也包括体现在传统、制度和文化上的软特色,它随着时代的变化而“褪色”或“增色”。

一方面,特色需要历史积淀。我们积淀了什么?比如:面向装备制造业(机械行业)开设专业,布局学科,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有“用武之地”;绝缘材料、高电压等专业全国稀少,电机、机械、铸造等专业历史较长影响力尚存;从科研上讲,任善之教授进行的耐磨铸铁、大断面球墨铸铁研究,李哲生教授、汤蕴璆教授的电磁场计算、电机设计,路长柏教授的变压器设计,李振加教授的刀具开发,王廷辅教授的奥尔里奇空间研究等等,这些都在行业或领域内产生了较大影响,这就是理工大学的名片;历史上三校培养的本专科学生以基础好、善动手、肯吃苦而受用人单位肯定;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已成为全校共识并为社会所认可,这就是理工大学的文化基础。当然,学术至上、学者治校、管理规范、运转高效方面还有较大差距,需要我们不断改进。

另一方面,特色更需要培育和创新。目标何在?我们的“人才特色”,就是要着重培养学生具备完整的知识结构、较强的实践能力和突出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科特色”,就是要实现电气学科达到国际先进,电气、机械、材料、管理四大优势学科国内先进,信息学科要在领域内活跃,文理学科相互渗透;我们的“科研特色”,就是要力争做到传统领域再创新,实现装备制造学科群实质联合、做大作强,纳米电介质、物联网、超高压直流电缆、软件服务外包等在新兴产业领域内抢占制高点,应用性成果大面积进入生产第一线;我们的“文化特色”,要在“诚实为人,踏实做事”的“双实品质”基础上进一步融入“崇尚学术,崇敬学者”的新内涵,最终实现“双实双崇”的理工文化品质。

5.队伍优化是强校建设的根本保证

第一,师资队伍要实现高度学术化。首先,高端人才队伍建设必须有的放矢,既要锁定目标重点引进,更要追踪目标特别培养,对校内已表现出一定潜质的年轻人才,要指定导师为其学术发展精心规划。其次,教师分类强化学术能力,追求极致目标。鼓励部分教师进行学术转型,提高学术水平,全面激活整体队伍。再次,要看到队伍整体水平提高有赖于科学的评价考核,要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人文化的激励机制和个性化的提高计划,每一位教师都要不断提高。

第二,管理队伍要实现高度职业化。这里要强调,校、院(处)等各级领导干部必须努力钻研业务,力争做到“专”、“博”兼备,进一步强化管理干部不同形式的业务培训;“双肩挑”干部必须把主要精力放在管理工作上,必须兼顾的科研要靠业余精力投入;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干部队伍准入和退出机制、业绩考核标准和业绩考核机制,促进管理队伍职业化。

第三,教辅队伍要实现高度专业化。一方面,实验室队伍建设要找准定位、科学规划,在不断提高现有人员水平的同时按需要招聘新人员,形成授课教师指导实验、学生自己动手做实验、专职人员管理实验室、维护维修和自制仪器设备以及为科研提供高质量服务的实验室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提升图书馆的文化品位,提高馆员的文化素养,营造优雅的环境,实现专业化的服务。总之,一切辅助部门都要增强服务意识,树立精品理念。

6.学术升级是强校建设的关键所在

学术升级的内涵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把崇尚学术提高到应有的地位,引起全校的关注和追求;另一方面,要在现有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审视每个人(团队)的发展前景,确定合理的发展方向。提升学校影响力的突破口在于学术水平提高,我们要真正做到崇尚学术,做好学术转型。要看到高校去行政化、大学依法自主办学的声音愈加强烈,为实现学术至上的办学理念创造了条件;我们的四大优势特色学科和一个与新兴产业密切相关的信息学科群的基本构架为实现部分教师学术转型奠定了基础;部分多年从事应用技术研究的教师已经具备进入高水平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尝试进入前沿的愿望;已经建立起来的校企合作平台可以吸引和容纳更多的教师参与。这一切都表明,学校实施学术升级战略的条件已经

成熟。

7.规范管理是强校建设的当务之急

首先,制度建设是规范管理的基础。在制定和实施制度时必须牢牢把握的是,实用才管用,无法执行的制度不是好制度;使用才有用,束之高阁的制度就不是

制度。

其次,机制奏效是加强管理的关键所在。因此,我们要界定责任,避免推诿;要跟踪督查,确保推进;要追究违规,警戒他人。

第三,管理落到实处最终要靠干部。我们的体会是,搞特殊化的领导执行制度必定有顾虑;不敢担当的干部不可能有强的执行力;没有责任心的干部永远让人不放心;能力低下的干部只能让人操心。

8.培育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助推强校建设

没有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不可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好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正是因为有自己独特的优秀文化,才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学子成才成器,而在充斥低俗文化的“烂学校”里,师生无异于“生活在污水中的小鱼”,毫无前景可言。在没有文化的校园里,学生浪费了青春年华,教师则将虚度一生。

健康向上的大学文化的核心应该是学术至上和民主自由。我们要大力倡导学术至上,引领全校师生崇尚学术而不是向往官位;我们要积极营造民主自由的人文环境,赋予教师充分的参与权、发言权;我们更要努力建设与大学文化相适应的高品位的校园文化,滋润和将养每一位师生。符合时代精神的大学文化是具有生命力的先进文化,需要我们精心培育,代代传承,不断创新。

9.顶层设计分类建设提速强校建设

顶层设计是一种战略设计,体现学校办学理念的有序规划,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必然会导致目的不明确,目标不清晰,进而无功而返甚至走向失败。因此,强校建设需要顶层设计。科学的顶层设计来自调查研究和理性思考,一定要尊重教育发展规律,立足现实,放眼长远。顶层设计要坚持“非均发展,分类建设”的原则,在资金有限的条件下,让少部分学科快速强大,以此带动所有学科的发展,所有学科都要主动思考本学科优化、调整和改造问题,使其适应社会需要,实现分类建设。总之,顶层设计、分类建设应成为全校的共识,成为

篇3: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数字图书馆是指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将文献资源数字化, 并通过多种高效、便捷、迅速的检索方式将数字信息提供给用户的图书馆服务形式。数字图书馆由于具有资源丰富、信息量大、更新及时、便于查询的特点, 在建设发展的过程中, 逐渐展示了自身服务个性化、环境聚合化、内容知识化等独特魅力。

知识经济时代, 信息资源作为一种重要的资本形式与生产要素, 它的社会化程度已经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同样, 作为高校信息传播和服务平台的图书馆, 其信息化建设的水平直接反映到用户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 直接关系到高校办学质量, 直接影响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整体进展。

二、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弊端

高科技发展的今天高校图书馆表现出许多的不适应性。数字图书馆的出现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提供了新的服务模式和途径。但是受长期以来诸多因素的影响, 现状不容乐观, 其在发展优化的过程中也面临极大的挑战。

1. 信息资源整合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基础是馆藏的信息资源。数字、模拟等资源发展建设, 数据库类型的不断扩充, 为用户提供了方便的跨界的信息资源, 但是由于缺乏统一协调的管理思想, 造成数字资源整合中的重复建设;由于缺乏规范统一的著录标准, 造成整合系统间难以兼容;给图书馆信息化的检索, 整合, 重新发展都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 信息系统的挑战

高校数字图书馆统一信息服务系统平台涉的标准、协议、技术、版权等各种因素, 这一平台的研发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人力、物力、财力、时间耗费都是必不可缺。用户统一认证、个性化服务、数字资源整合和统一检索、课程教学参考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等重要的子系统, 都待于调整, 对于大多数高校图书馆来说, 可望不可即。如何协调好人、财、物和时间的矛盾, 开发完善的数字化教学参考资料管理与服务系统成为当务之急。

3. 信息技术的挑战

高校图书馆新型信息服务提供的数字资源不可避免地涉及著作权的保护问题, 许多检索工具局限性制约其更好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容易受到黑客或病毒的攻击, 造成系统的不稳定, 这种信息安全与用户隐私保护的不健全, 给图书馆的日常服务带来不便。随着4G时代的到来, 手机, IPAD等第五类媒体的广泛使用, 使得高校传统数字图书馆以网络为传输手段, 提供数字资源查询服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 但不能很么快的解决技术难题只能加快解决的进程。

4. 信息素养的挑战

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服务理念被动, 多数高校图书馆仍存在开门等客的思想, 许多管理者始终认为自己是图书的管理者, 是图书馆的主人, 而不是服务者。服务思路封闭, 长期以来由于条件限制, 高校图书馆的活动少、影响小、读者少, 始终把信息服务对象局限于本校学生、教师和科研人员, 逐渐形成自我封闭的服务摸式, 对全社会的开放程度不高。服务技术欠缺, 作为数字图书馆馆员的工作量大大增加, 负责信息采集、存储、组织、控制、利用等技能, 而目前多数图书馆馆员观念落后, 不能熟练掌握和运用, 这样是比阻碍数字化资源的浪费与提高。

三、高校数字图书馆服务的优化策略

数字图书馆的特征及其带来的挑战, 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信息需求的简单增加, 更多的是与传统模式下不同的信息需求, 这要求我们具备新的服务模式和新的核心能力, 构造与新型环境相适应的数字信息服务平台。

1. 转变服务理念, 注重广大用户需求的收集和研判

随着用户对图书馆的信息服务有了更高的要求, 一切为用户着想, 以用户为中心的“用户中心模式”是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必然的选择。要实现向“用户中心模式”转变, 必须充分了解用户的真实需求, 注重对用户需求的收集、调研和预测, 研有效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国外高校图书馆做到用户之间互通有无, 取补长短, 更好的利用用户与数字化图书馆的衔接。此外, 也要注重用户认知能力的培养, 使用户树立信息意识, 激发信息需求。

2. 提升服务能力, 注重知识发现功能的挖掘和运用

单纯的文献检索与传递已经难以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 要从善于用户信息需求的难点和重点寻找突破口, 逐步从简单文献获取转移到知识发现。数字图书馆实施知识发现, 可以采用适当的模型和算法, 从数字图书馆资源中发现隐藏知识、以及资源之间的关联和规律, 它关注和强调的是利用自己独特的知识和能力, 通过对知识的深层次加工, 形成有独特价值的知识产品, 解决用户只凭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所不能解决的问题, 从而实现图书馆在社会知识创新中的独特价值。要积极推进数据库的深度加工和知识化加工探索基于网络和数字化的知识组织方法, 将文献、数据库和资源集合有机地组织到可动态操作和交互处理的知识组织体系中, 改变高校图书馆长期以来受文献的收集、加工、检索和传递制约, 描述与组织是文献加工简途径, 出现被动的、僵化、肤浅数据库的现状。

3. 拓展服务系统, 注重信息服务平台的引进和研发

课程教学是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授专门知识、训练专业技能和发展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提升教学质量的关键主要看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怎么提高, 在教学中要有所创新和突破, 不能死搬硬套填鸭式教学, 教师充分的利用图书馆这个信息化平台, 找到自己所需, 更好的同社会, 同国际教育接轨, 发挥高效。使国外的有利资源同我国的教育文化有效地结合, 很好的提供了传统教学参考文献服务所无法实现的功能。国内各大学图书馆先后自主开发了具有本校特色的教字参考服务系统。

4. 延伸服务功能, 整合与创新的突破

当用户习惯于网络化数字化获取文献资料时, 传统图书馆那种将其资源、功能、服务、能力等局限在一个物理机构内, 要求用户必须“在我的地方用我的方法找我有的资源”来获取信息的服务形式必然会被客户所淘汰。因此, 将资源和服务推送到用户科学研究活动的第一线、直接融合进用户科学研究过程之中, 已经成为科技信息服务的主流趋势, 高校数字图书馆必须在资源组织、技术支持、服务组织、人员条件等方面提供保障。尤其要延伸服务窗口, 逐步利用Silverlight技术在手机上实现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 随着信息时代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手机实现时时同外界的联系与应用, 微信时代也是3G 4G网络的发展, 的最好应用, 用户可以自由下载、阅读、实现随心所欲畅游网络同时, 可以强化网络信息导航服务, 对站点中大量无序、分散的有价值信息进行筛选、重组、排序, 建立网络导航, 将网络教学资源, 目录、数字资源、搜索引擎、学科网站与课程集成在同一界面, 便于用户快速准确地查找自己所需领域与需求, 一方面, 网络教学资源种类丰富、容易获得以及可以被灵活多样地自行组合。另一方面, 不排除教师的指导, 使师生展开互动。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优化, 对高校的发展有着深远意义。不同高校图书馆对信息服务优化有不同的方法和途径, 以上所提到的优化策略也不是十全十美。很多地方有待于改进, 这也是信息时代对高校图书馆的要求与趋势。

参考文献

[1]刘益.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初探中国科技博览[J].2012 (32) .

[2]潘莉.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现状[J].科技资讯, 2012 (16) .

[3]谢蓉, 魏海霞.深化高校数字图书馆信息服务[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 2011 (01) .

篇4: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关键词: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应用平台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9-0054-03

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

数字化校园是当前的热门话题,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往往会有不同的解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纳入国家信息化发展整体战略,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按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的教育信息化内涵与发展要求,对当前建设的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我们有以下认识和理解: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背景而构建的集教学、管理、学生开放活动为一体的新型数字化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且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手段和工具,将现实校园的各项资源(管理形式、纸质图书、教与学资源、科研资源等)数字化,形成一个整体、完善、可控的数字立体空间,使现实的校园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得到延伸,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与更强的竞争力,从而提升了办学的品位。

数字化校园旨在用层次化、整体化、发展性的观点来实施校园信息化建设,将校园网上的信息更好地进行组织分类,提高用户在网上获取自己需要信息的速度,方便师生在网上进行信息交流。也便于管理人员安全、科学、规范、精细化地管理自己的数据,并能及时快捷地对数据信息进行发送和回收。数字化校园的实质是运行内容数字化,支持环境信息化。也就是说,对于学校中关于教学、学习、管理等方面的内容,将逐步由纸质管理方式转变为数字化形式,再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实现信息化管理。完成纸质到数字化转变的管理形式、建设与此相适应的信息化技术支持环境、带动学校全体人员参与的整个过程,就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核心任务。

为了让数字化校园建设表述更清晰,又常把它分为数字校园建设与信息化校园建设两方面。当表述为数字校园建设时,我们侧重的是如何将所有教育教学资源从常规状态转化为能被计算机处理的数字状态,提高网络应用效果。当表述为信息化校园建设,则侧重在数字化环境的硬件建设,保证信息传递畅通、快捷、安全。如北京市教育局基(2009)17号文件中的表述:“数字校园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等主要业务以及资源和数据进行优化、整合和融通,拓展现实校园的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传统校园的基础上构建—个数字空间,实现从环境、资源到活动的数字化,从而达到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又如现代教育技术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黄荣怀在“全国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学术交流”会上的表述:数字校园是为了有效支持学生,多种应用系统集成的、相关业务高度整合的校园信息化环境;其宗旨是拓展校园时空维度,丰富校园文化,并优化教学、教研、管理和服务等过程。

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简言之,就是以流畅的网络为基础,将教学资源以及教学管理活动全部数字化,再通过对应的系统平台联通应用到每个用户,实现安全、快速传递用户信息,实现校园信息管理精细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管理水平。数字化校园是未来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观念上需要我们彻底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努力实现思维从直线到跳跃、媒介从纸质到数字、资源从个体到全球、管理从手工到自动等方面的根本性转变。

二、应用平台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突破口

2000年全国信息化会议提出,在中小学实现“班班通”、“校校通”。 经过10年时间,现普遍已建成了校园网,实现了让多媒体教学进入每一间教室,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已逐步被教师认可。但是,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信息技术应用缺乏常态化,学校普遍感到可直接应用于教学的优质资源严重匮乏,很多资源往往只是教师自己拥有或以本学科使用为主,在共享性、互通性方面很差。同时在管理中也出现大量纸质与数字化重复的劳动,工作效率提高不了还浪费资源。究其原因是学校缺乏自己开发研制应用平台的技术力量和管理队伍,造成想用信息技术而用不起来的尴尬局面,应用平台的软环境开发建设严重制约着中小学数字化校园的进一步发展。

数字化校园建设是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在具体行动中是波浪式前进的,但在总体发展中又是螺旋式上升的,在建设过程中要抓住矛盾的主要方面。一般建设数字化校园可从四个层面来考虑,即建设良好的网络环境、建设丰富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实用的应用平台、建设高效的机构队伍。其中开发应用平台是过程中矛盾主要的方面,应用平台位于数字化校园的中心枢纽,建设中只要把它作为突破口,其它层面建设在它的带动下就可迎刃而解。一个经过科学规划,具有良好交互功能、自主功能、协作功能的应用平台软环境,用户依靠网络环境能快速地上传下送数字化资源,能便捷地调用资源库中的共享信息数据,并随时可对数据进行管理和进行二次开发。应用平台是集众人智慧和技术而成,一般能较好地解决学校个体或部门力所不及的问题,为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在教学、学习和管理方面带来极大的便利,往往比较受用户欢迎。随着应用的深入,用户慢慢依赖上应用平台,信息技术成了他们日常工作中一种不可缺失的组成部分。

但要想熟练驾驭应用平台,用户还需要经过专门的技术培训。围绕新开发的应用平台使用方法及相关信息技术的学习培训,受训者是在“学为己用”的目标导向下进行的,培训活动往往是学校管理者和教师的自觉行为,培训效果也特别显著,真正提升教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为了有计划地完成各类应用平台、各种层次的培训工作,学校很自然地想到设立对应的组织管理机构,把培训纳入教师继续教育项目,更高程度上抓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基于此,学校的数字化资源库建设由少数技术人员的个体行为变成了学校的全员行动;支持数字化校园基础设施的建设、管理,变成了学校不可或缺的重要大事,网络与平台不再是可有可无,而且必须是24小时安全稳定运行。

只有学校管理者和师生全员参与的数字化校园,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所在。把开发实用的应用平台作为突破口,充分让管理者和教师在应用中感受到平台的优越性,最后自觉加入到共建、共管、共用数字化校园的行动策略,不失为一种高效提高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创新举措。

三、建设应用平台的实践过程

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是一项系统化的大工程,包括平台的建设、平台的应用和平台的管理等内容,限于篇幅,主要阐述应用平台的建设。

1.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途径

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一般有两种途径——外部引进和自主开发。我校最早使用过北京科利华开发的“CSC校长办公系统”,后又使用过浙江大学开发的“ZD.NET”管理平台,现市场上较成熟的有“上海安脉校园信息化管理平台”等等。由于信息技术发展太快、软件更新太慢、公司技术人员调动频繁等原因,商业开发出来的平台难以满足学校日新月异的变化,最终我们只得选择放弃使用。

endprint

根据学校实情,我们采用自主开发与局部引进相结合的形式:对于上级部门统一要求的应用平台,对于开发稳定实用而我们自己又难以完成的平台,我们就采取引进形式;对于一些见效快、效果明显好、技术难度不是很大的平台,我们立足于自主开发。总之,把最大可能地实现学校信息技术常态化应用、提高办学效益,作为应用平台建设的目的。

2.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内容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我们分步进行实施:首先,在教学方面,开发与当前新课程直接相关的、可有效提高新课程开设效果的应用平台;在教学评价方面,我们引进网上评卷与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在管理方面,开发教职工档案信息管理、请假信息管理等平台,引进“校讯通”系统平台;在资源方面,开发出替代FTP文件管理方式的应用平台。其次,在逐步完善各个应用平台建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后台由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的数字化校园统一界面的应用与管理平台,形成有自己特色的数字化校园。我们已完成的主要内容如下:

(1)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平台。综合实践活动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增设的课程,包含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通过平台我们为学生提供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环境,方便教师个性化指导、过程化评价,提高课程管理水平与效率。

(2)建设校本课程自主选课平台。校本课程是一种以校为本、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教师为主力军、以学校资源及社区资源为载体的学校自主开发的课程,实施时一般由学生自主选课,实行走班制。通过平台,我们让学生事先了解所开设校本课程的门数和内容,清楚任教教师情况,在网上进行自主选课,也方便了教务部门编班、统计与管理。

(3)建设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平台。信息技术学科自主学习平台立足于课堂教学,通过对课件、电子教案、学案、案例、积件、教学素材等资源的收集、整理,为教师提供丰富的备课资源,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个性化自主学习的条件,较好地体现了过程性评价,及时反馈学习信息。

(4)引进网上评卷与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平台。该平台将传统的纸笔考试纳入数字化,答题卡样式、考生答题方式、评卷模式和管理模式都最大限度地接近高考,实现高效率的网上评卷和统计分析,自动生成符合我国教育测量与评价体系,以及学校实际需要的考试分析报表,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引进学生学籍电子化管理平台。该平台是与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系统和普通高中学生会考系统一起,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学生学籍管理、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会考管理工作的重要平台,有利于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有利于规范学生学籍管理工作。

(6)建设教学资源管理平台。教学资源是指教师的课件、教案、上课录像、试卷等,现数字文件都以FTP方式保存在校园网服务器中,受FTP管理账号的制约,缺乏共享性、交互性。教学资源管理平台以数据库方式管理资源,更突出共享性、交互性、便捷性。

(7)建设教师请假信息管理平台。对教师的请假信息在网上进行动态管理,管理部门和全校教师都可以较方便地在网上了解到教职工上班情况和最新参加教研活动动态,准确掌握教职工出勤情况,还可及时提醒相关部门合理安排工作。

(8)建设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管理平台。就是通过平台由教师自行将取得的教育科研成果(论文、课题、著作、课件等)在网上进行登记,管理部门可较方便地统计教师教育科研成果的各项指标,及时进行表彰,并且还能较长久地保存科研成果的信息档案。

(9)建设教职工信息管理平台。就是通过平台在网上对教师信息进行操作、管理。教师的信息管理是一项琐碎、复杂而又十分细致的工作,实行手工操作既耗时又容易出差错,统计更是不便。在网络环境中利用专门平台对教职工信息进行管理,可实现对信息进行迅速检索、准确统计,且还具有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等优势,极大地提高了学校人事管理的效率,对实施绩效工资后的考评有现实意义。

(10)引进“校讯通”信息发布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可以实现学校与家庭快捷、实时沟通,让家长及时了解到自己孩子在学校的情况,随时向教师提出建议或反映孩子在家里的表现。形成社会、学校、家庭和谐共育的局面,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3.建设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的原则和技术路线

数字化校园应用平台的建设中,我们以专项研究课题为引领,由专门的组织机构科研处具体落实工作。对于技术性要求比较强,且解决的问题又往往涉及全校性的、需要动用集体力量的,我们从学校实际应用情况出发,集思广益,分轻重缓急建设应用平台,并根据开发平台的内容和个人特长布置落实任务。对于市场上公认比较好的新产品,超出我们自己的开发技术力量,我们就合理引进,逐步消化。总之,要充分体现物尽所用、人尽其能的原则。

应用平台开发时主要支持的技术是计算机编程和数据库,开发时需要写入大量程序,程序的实现上,需要经过反复调试,多次实验才能达到预期功能。我们把信息技术教师与爱好信息技术的教师组织起来,成立平台开发应用团队。技术上我们要求开发的各个应用平台,既有共性又具个性。共性中,要求后台由统一规划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支持,具有较强的交互性、自主性、共享性,操作界面简单便捷。个性中,要求各个平台具有自己的风格和功能,且与整体平台保持技术链接和统一界面。

参考文献:

[1]黄荣怀.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的内容及战略重点[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9(8).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2010.

[3]李克东.数字化学习(上)——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核心[J].电化教育研究,2001(8).

[4]余延冬,赵蔚,黄伯平.Web2.0理念与数字化教育资源库的深层次整合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4).

[5]杨改学.解读信息化教育资源[J].电化教育研究,2009(3).

[6]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的理论与方法[J].电化教育研究,2005(1).

[7]贺志强,张京彬.教育资源建设的项目绩效管理机制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11).

(编辑:王天鹏)

篇5: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李哉平金遂陈彩堂

开题论证,是指课题被批准立项后,进入实质性研究前对课题研究的整体构思和设计再探索的活动。随着中小学教育科研的广泛开展和进一步规范,原先认为这项可有可无、不受关注的活动,现越来越得到承担课题研究的教师和科研管理部门的重视。在教师看来,开题论证是课题研究的内在需要,是加强课题研究前期准备、提高研究质量的重要步骤和方法。对科研管理部门来说,开题论证是加强课题研究全程管理的重要环节,是了解课题前期准备是否充分的有效手段和强化针对性指导的重要举措。为提高开题论证活动的有效性,本文试图对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开题论证的功能、组织、开题报告内容等问题作一探讨。

一、开题论证的功能

目前,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开题制度不完善、不规范,致使其应有功能得不到发挥,很大程度上影响到研究成效。实际上开题论证是立项后进一步通过对课题研究目的、价值、依据、国内外研究动向以及研究任务、方法、途径、步骤、条件等做深入系统的论证,描绘出整个课题研究的蓝图,指导于课题研究的实践。因此,它具有发动、审视、筹划三大功能。⒈蓄势待发

中小学教师承担的大多数课题,在申报立项时往往由课题主持人撰写申报方案,对选题与研究思路考虑得较多,而对研究具体操作和课题组成员构成、安排等缺乏全面考虑,导致课题在申报立项时,课题组成员并未完全介入进来,对研究计划的了解和把握并不全面。开题论证通过与课题相关问题的研讨、在原立项申报的基础上修改和完善研究计划、落实研究分工等活动,使课题组成员的思想融入课题研究,了解本研究的前人基础、可能生长点、继承发展要求等,主动参与研究设计,并明确自己所担当的角色、分工责任与协作要求,迅速进入研究状态。

⒉集思广益

尽管课题在申报立项的方案中,都有了较为完整的研究设计,但借助开题论证重新审视,使研究设计更为科学、合理、可行。较规范的开题论证,一般有课题组成员、学校领导、科研管理者、专家等人员参与,可以汇集众人的智慧,使研究方向更明确,研究思路更清晰,研究方法和手段更适切、有效。通过与专家的对话以及各人思想观点的交流与碰撞,可以产生创新的火花,这对夯实课题研究的基础是极为有益的。特别是专家们对课题有关理论的阐述及研究设计中问题的分析,可以大大拓展研究者的视野。

⒊运筹帷幄

通过开题论证中对相关问题的反复研讨、课题研究方案的再设计,对那些原本并不十分清晰的想法作具体化、操作化的处理,包括确定分阶段的目标和研究的重点内容以及人员、时间、地点等安排处理,使其成为一个可以指导课题研究全程的“蓝图”。这是课题研究能够得到落实的最重要保障。因为研究计划的具体化、操作化有助于建立一种研究活动的稳定秩序,根据现有可用资源的状况,对研究活动的时空条件、人员安排和阶段目标达成要求作总体筹划,力求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使研究活动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以增强活动的有序性、有效性、经济性,保证研究活动的顺利进行,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开题论证的组织

在课题管理过程中,我们常发现许多课题主持人不知道如何开题。有的没有写出专门的开题报告,仅仅是将当初课题申报方案中有关“课题的设计论证”部分读一遍,再请专家提些意见和建议,就算是开题了,而对于下一步将“如何开展课题的研究工作”叙述不多。也有的课题所设定的研究目标与承担者的研究能力、研究条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也有的当初为了课题的申报成功,在课题设计时较多的追求“宏观”、“全面”,研究目标定得比较宽泛,而对实施研究的具体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条件等因素考虑较少,当研究者准备开展具体的研究工作时,却感到束手无策,不知该从何处着手实施研究,此时,课题立项时的兴奋和喜悦很可能被课题研究无从下手的烦恼所替代,甚至有的研究者可能就此放弃,不再进行研究工作。因此,科研管理部门要注重加强对课题开题的指导,进一步规范课题论证的操作。

开题论证的程序,一般分三步走。

⒈提交开题报告

课题立项后,课题主持人要尽快组织课题组成员进行相关的学习、研讨和培训。在课题组反复研讨的基础上,主持人进行系统整理,提交开题报告初稿。并在会议召开半个月前,将开题报告送交到科研管理部门和专家手中,以便他们有较充足的时间对此进行认真审阅。

提交的开题报告应有别于原申报方案。申报方案中,要求紧扣课题,阐述与之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提出科学依据、理论意义及实用价值;只需较笼统地设计出检测指标,并列出有利的宏观条件(如必要的科研经费等)。开题报告则是在申报方案的基础上落实以下问题:⑴相关的国内外研究新进展应比申报方案更广泛深入,必要时可单独写成文献综述;⑵重点说明课题计划实施过程中具体的技术线路;⑶充分考虑完成课题的有利条件、所遇困难及解决方法。并对完成课题的难度做出客观分析,争取得到专家或同行的帮助,找出解决办法。

⒉召集论证会议

开题论证会议由课题组组织或课题组与科研管理部门共同组织,参加者一般有课题组成员、指导专家和与课题研究有关人员。开题论证会议不同于立项评审或结题鉴定会,主要不是对研究计划进行价值判断,而是完善方案,提出意见和建议、修改补充方案。会议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首先由课题主持人介绍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因为报告已经事先送交专家,所以口头汇报应尽可能简略,重点是介绍研究思路和具体计划,以及对报告中难以表述的问题进行补充性说明。选题的意义、前人的研究成果等内容则要简述。开题论证会的核心是专家对课题研究计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进行评议和指导。论证会上,有关专家会详细审查开题报告,向研究者提出质疑。负责任的专家可能会“毫不留情”地提出许多挑剔的批评意见,这些意见可以避免课题研究在初始阶段就走弯路。但是互动也是必要的,课题组成员并非被动的“听令者”,而是主动的参与者。除了听取专家的意见外,也可将自己的不同观点表达出来,与专家一起研讨。这样做可求得对研究问题的深刻理解。

专家现场指导是开题论证的主要形式,一般由3~5名专家组成专家组。所邀专家有:⑴对教育热点及前沿问题有较全面把握的具较高理论素养或实践经验的专家;⑵与课题有关的某一研究领域的专家;⑶科研管理或方法论方面的专家。他们具有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和专业水平是课题论证的有力支撑。

召集何种形式的论证会议,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视课题的性质、类型和经费等条件而定。如果课题较大,或是集体课题,则必须进行系统论证,采取较为规范的论证会形式。如果课题较小,或是个人课题,可通过座谈会或个别咨询的形式进行,征求指导意见。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如信函交流,或利用电子邮件、QQ群、BBS系统、博客等网络技术进行。

⒊修改开题报告

开题论证会后,课题组成员要汇总多方面人士的指导意见,并在组内研讨,根据他们的意见及研究者自己对问题的认识,再次修改开题报告。课题组将修改后的开题报告送交到科研管理部门,便于他们以此为依据对课题进行全程管理。开题报告一旦形成,课题组原则上不再擅自修改研究计划(如改变研究内容或缩小研究范围等)。如确有特殊原因,需要对研究计划进行变动,课题组应向科研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待批准后再执行。开题报告的定稿,就是一个操作性强、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行动方案,这是保证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并且取得预想研究成果的重要条件。

三、开题报告的内容

开题报告的撰写过程是课题组成员学习教育科研理论,全面把握课题研究领域理论与实

践发展的过程。所以,开题报告作为课题组前期准备结果的具体形态,它既是课题组对本课题前期研究结果的总结,也是根据实际情况对课题下阶段实质性进展的筹划。开题报告的质量,可衡量课题组成员主体性的发挥状况,反映出他们对文献调研深入的程度、对可用资源的综合考虑以及相关人员智慧汇集的状况。开题报告的初稿将用于科研管理部门和有关专家对课题的了解、检测、讨论,定稿则是较为完善的课题研究行动计划(即实施方案)。

中小学教师在撰写开题报告时常见的毛病有:⑴几乎照抄申报方案;⑵如何切入论述太少;⑶技术线路太粗糙,如研究程序太简单、检测指标欠明确、活动安排不切实际等;⑷其他易忽视的“细节”,如书写体例不规范、语言文字不简洁等。针对这些问题,撰写好开题报告尤要注意以下两点:

⒈重新审视研究的切入点

所谓切入点,就是指研究者根据研究的需要、已有的经验和能力,对研究实施所设定的操作起点。一般有:⑴从文献资料中寻找。在搜索文献资料的过程中,弄清以下问题:与你的课题相同或相关的领域里人们已经做了哪些研究?他们的方法?得出的研究结论?还有哪些问题没有研究或者不透?这样的工作不仅能帮助你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吸收已有研究的经验和教训,更能帮助你确立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起点。⑵从学校和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寻找。分析该问题形成的原因,针对问题的成因思考。“有哪几条解决问题的途径?”、“我们可以做什么?”进而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⑶从已经取得的成功经验着手。概括成功的原因,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再将已有的成功经验与现需要解决的新问题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借鉴成功的经验、做法思考解决新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⒉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案

开题报告与申报方案相比,主要特点体现在“实”和“操作化”上。人们在申请课题时,往往对课题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能出的问题考虑得并不充分,因此,立项论证带有比较浓厚的“理想”色彩,研究范围和研究内容常常比较宽泛,目标定得较高,对研究方法及步骤的思考不够具体。因此,开题报告的主要功夫要下在对研究计划的具体化和操作化处理上,重点是对研究范围与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步骤、人员分工等问题的再设计。

⑴对研究范围与内容明确界定。主要是将原来过大的研究范围适当缩小,对原来不明确的研究范围进行界定。要将原来笼统、模糊的研究内容进行详细的分解,使之成为一个个可以着手研究的具体问题。

⑵根据研究问题的实际需要选择研究方法。应根据每一具体问题的性质,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要具体写清楚用什么方法解决什么问题,并尽可能详尽地写出具体的操作程序。还

应该注意多种研究方法的综合利用,以求获得更全面的研究结论。

⑶拟订较为详尽的研究步骤。研究步骤是指导和统一研究行为的时间表。要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解研究任务,明确规定出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完成什么样的研究任务,取得什么样的阶段成果。

⑷合理分工。研究计划能否落实,与课题组成员的分工是否合理明确有密切关系。不应该将此作为一种形式,而要根据每个课题组成员的专长和精力,安排与其承担责任相应的实际研究任务。

总之,教师在课题操作方案再设计时,将目前的课题操作和已有的实践经验相联系,发挥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大胆切入,做到既切实有效,又留有余地。

(作者单位:李哉平台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浙江台州318000;

金遂陈彩堂三门县教科室,浙江三门317100)

篇6:中小学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再思考

这的确是困扰教师的一个难题。我认为要想解决这个难题首先要澄清“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概念的实质。小组学习是一种“促进学生在小组中彼此互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并以小组总体表现为奖励依据”的教学。小组学习的实质是在学生间建立起积极的相互依存关系,每一个组员不仅自己要主动学习,还有责任帮助其他同学学习,以全组每一个同学都学好为目标。那么如何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怎样才能使小组合作学习更有效呢?

一、建立合理的合作小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体验成功,探索与发现的乐趣。合作学习中的每个组均为一个小集体。合作学习就是通过这样一个个小集体发挥作用,完成探究任务。因此,小组内部人员的安排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考察学生个性差异、能力特征,对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习惯、性格爱好、成绩差异等因素做详细了解,进行异质分组后,在组内对每个组员还须进行合理的分工,角色的调配。组长要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在自己完成好任务的前提下,组内不会的他应负责讲解。同时他还应该检查组内成员的完成情况。在小组学习中,他们一起预习、复习、互相提问、研究并讨论疑难问题,还相互评改作业、举行小测验或自我测试等等。

二、合理安排合作内容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虽然是一种好的学习方式,也并非所有的内容都可以采用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要根据教学要求适时而用,不可滥用。合作学习是学习方式之一,但不是唯一的。有的教学内容需要合作交流,有的教学内容不需要合作交流,只适合教师讲解、演示。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现状进行选择是否该进行合作交流。合作性的内容要难易适度,如果所布置的问题太难,学生不知如何下手,不但耽误时间,而且会适得其反,让学生对合作失去兴趣;如果合作要完成的问题过于简单,不假思索、轻而易举就可得到答案。这样的合作只是流于形式。合作交流的内容要有一定的讨论价值、有一定的思维含量。问题要靠近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跳一跳”能摘到“果子”吃,千万不要过于简单。否则,在没有合作价值的情况下,合作就是一种重复的劳动。

三、建立激励性的评价机制是小组合作学习的保障

评价激励对小组合作学习起着导向与促进作用。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励学生不断提高小组合作活动的水平,要加强激励评价。我在教学中经常性地评比最佳小组,还推出“最佳小组发言人”的形式,激励所有成员主动承担责任,使小组内出现互动、互助、互勉、互进局面,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全面提升了学生的整体素质。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在知识讲解和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根据各小组的上课听课情况,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各小组打分。展示表现好得多加分,展示率高的多加分,小组合作情况好得多加分。后来我又把各小组的上课纪律,单元测试,作业上交等纳入到小组考评之中,效果还是不错的,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浓了。

四、做好小组合作中教师角色的定位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关键

有的老师认为,合作学习就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由合作,教师只是旁观者,只要在汇报时听听就可以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需要经过一个由易到难,由“扶”到“放”的过程,循序渐进。学生的合作讨论自控能力存在欠缺,教师要积极参与其中,既关注局部,又顾及全班;既把握讨论题的讨论进度,又把握讨论题的中心。对讨论有困难无序或偏离主题的要及时进行适当有效的引导,但又要放手让学生大胆讨论。

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中,学生从12时到13时的认知过程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教师在教学中极容易忽视这个过程,改由教师不自觉的直接帮学生回答了,从而没有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学生没有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所以所学知识就成了一种披着华丽外衣的变相“灌输”。其实我们在这节课的合作学习中,教师可以这样设问:下午的时刻可以用其它的表示方法吗?为什么要用24时计时法?用24时计时法方便在哪?24时计时法怎样表示?和以前的时间表示方法有什么关系?……学生的回答可能会有:为了和上午的时刻区分,避免时间表示出现文字,简化记法,同以前的时间表示方法有的没变,有的要去掉文字(或添加文字)+12或﹣12……学生也可能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钟面部不计成24时的呢?……等等这些,学生的思维打开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发挥了作用、教学目标达到了、难点突破了,何乐而不为。并注意观察小组合作活动的过程,发现小组合作中出现教师期待的好的行为,要及时进行表扬,并向全班说明他们受到认可的原因,无形中使他们成了其他小组模仿的对象。合作学习不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

上一篇:建设路小学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工作总结下一篇:电能表修校工试题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