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

2024-05-13

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精选7篇)

篇1: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

Founded in Dec.2004, Sino-Korea joint venture Dalian Hailin Aquatic Products Foodstuff Co., Ltd., has 12000 m2 workshop areas, 9000-Mu aquaculture base, and total investment of over 25,000,000 Yuan.The company has set up ancillary facilities for production and living over 7000 m2, built 2000-ton refrigeratory, and possessed of three production lines: live shellfish, frozen shellfish, and ready to eat shellfish.Now there are more than 500 employees with senior technician and management staff over 30.The company is mainly engaged in intensive processing and refinement packing of shellfish, the varieties of products amounted to 40, with annual capacity of 8000 ton.Hailin Company has mastered superior technique in cultivation and intensive processing of marine products, and formed to a complete production chain of products cultivation — new product development — product intensive processing — sales and marketing, in the meantime is approved by ISO22000 Certification, certification of HACCP, QS, as well as Certification of Pollution-free Origin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Products of Hailin Company has registered the brand trademark of “Beierxian” in State Administration for Industry and Commerce, the products is possessed of high quality attribute such as: no sand, pollution free, and original taste and flavor etc., and is prestigious in the market, 80% of total products are exported to Japan, Korea, Europe and America etc.Taking the tenet of oceanic pastur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sperity of the enterprise wi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business integrity, depending on specialized production, scale operation and scientific management, Hailin Company develops steadily.Dalian Hailin Aquatic Products Foodstuff Co., Ltd.will sincerely cooperate

with friends from all circles to work together for the more bright future.

篇2: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

负责人:谷云凯,该办事处总经理。

委托代理人:黄淑明,北京市明度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李丽波,女,1965年8月9日出生,住所地: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胜利里121—09号。委托代理人:张勇,辽宁长弓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营口市食品公司,住所地:辽宁省营口市西市区建新里。

法定代表人:{尹0X},该公司经理。

委托代理人:{关1X},营口市商业局办公室主任。

委托代理人:{曲2X},辽宁睿智律师事务所律师。

一、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查明的案件事实

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经审理查明:1991年3月30日,营口市食品公司(以下简称食品公司)与中国工商银行营口市支行(以下简称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06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80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1年3月30日至1991年6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9.36‰+50%;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1年8月5日,食品公司向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申请贷款,借款金额为27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1年8月5日至1991年10月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10.125‰。

1991年12月12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489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3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1年12月12日至1992年2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1年12月27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3份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借款金额共计255万元,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还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1月3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001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3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1月3日至1992年3月1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2月24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034号流动资金贷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9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2月24日至1992年4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3月3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088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3月31日至1992年6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4月1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099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4月11日至1992年7月2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4月18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08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4月18日至1992年7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4月23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13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4月23日至1992年5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5月1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33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5月11日至1992年8月1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5月19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53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

自1992年5月19日至1992年6月2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5月27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72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5月27日至1992年8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6月8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第0188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5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6月8日至1992年12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2‰;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7月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230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7月1日至1992年8月11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8月1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288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8月11日至1992年9月1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0;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11月6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418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11月6日至1992年12月2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12月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449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2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12月1日至1993年1月2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6.7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2年12月21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482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2年12月21日至1993年1月2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56‰;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4月5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119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4月5日至1993年5月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56‰;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5月10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167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5月10日至1993年6月1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56‰;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5月15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174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5月15日至1993年6月1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56‰;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6月15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222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12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6月15日至1993年7月10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7.3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10月28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364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6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10月28日至1994年10月29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9.15‰;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1993年11月30日,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新华办事处签订第0419号流动资金借款合同。合同约定:借款金额为80万元;借款期限自1993年11月30日至1994年2月15日止;借款利率为月息18‰;同时约定了违约条款等。

2005年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与中国长城资产管理公司大连办事处(以下简称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签订编号为辽营市0534号债权转让协议,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将其对食品公司的债权,转让给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协议载明:债务人为食品公司,截至2005年4月30日,该协议项下的债权的账目价值为本金15,568,000元及相应利息,但不包括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已转给华融资产管理公司的表内应收利息。2005年12月13日,双方共同在《辽宁日报》刊登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

后经本案双方当事人{确3X},食品公司尚欠借款本金为1556.79万元及部分利息。

另查明,2004年9月28日,营口市商业局与李丽波签订一份企业出售协议。协议内容为:经营口市人民政府批准,营口市商业局将其所有的食品公司整体资产委托营口市产权交易中心竞标出售。出售资产为:房屋、土地使用权、债权、债务、无形

资产等,并进行了评估。协议签订后,李丽波接管了食品公司的资产。

二、当事人一审起诉、答辩情况

2006年11月9日,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起诉至一审法院称:1991年3月20日至1993年11月30日,食品公司从工行营口支行共计借款1936万元。截至2005年5月20日,累计拖欠借款本金1556.8万元及利息无力偿还。2004年9月22日,营口市委、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工业、商业企业资产出售有关问题。其中确定了食品公司资产出售的有关事宜。工行营口支行负责人为了落实上述债务,列席会议并主张了债权。2004年9月28日,李丽波在仔细阅读了食品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实地考察之后,经过竞拍与营口市商业局签订了《企业出售协议》。营口市商业局出售资产为:食品公司所有的房屋、土地使用权、债权、债务、无形资产(详见《评估报告》),竞拍价为2730万元;李丽波交付800万元后取得公司的经营权;全部款项交齐后办理产权移交。合同签订后,李丽波随即缴纳了约定的800万元,接收了食品公司评估报告所列的全部资产,并取得了公司的经营权。

2005年7月15日,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与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在沈阳市签署了一份《债权转让协议》,转给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的债权为债务人食品公司所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8万元借款本金及利息33,038,369元。双方于2005年12月12日在《辽宁日报》上刊登了有关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联合公告。至此,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依法取得了对食品公司所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8万元借款本金及利息33,038,369元的债权。李丽波接收了食品公司的1556.8万元债务,应当向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如数清偿,而利息34,539,600元应当由食品公司偿付。故请求判令李丽波返还借款1556.8万元;判令食品公司偿付借款利息34,539,600元;诉讼费由李丽波与食品公司依比例承担。

李丽波辩称:1.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将其列为偿还借款主体错误。李丽波虽然与营口市商业局签订了购买食品公司整体资产的《企业出售协议》,但因在履行《企业出售协议》过程中与商业局发生纠纷,现只取得了食品公司资产的经营权,而没有取得资产的所有权。根据2001年11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下发的第29号《最高法院情况通报》精神,“如果企业出售后,该企业还作为一个独立法人存在,且受让方未转移该企业资产的,应由该企业承担其遗留债务,而不应将受让方作为共同被告。”据此,因李丽波没有取得食品公司资产的所有权,故食品公司应该以自己所有的资产对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承担债务;食品公司在李丽波与营口市商业局签订《企业出售协议》后,至今没有向营口市工商局办理企业注销登记,故食品公司仍作为一个独立的企业法人而存在,食品公司才是偿还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全部债务的唯一主体。2.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在诉状中称“2004年9月22日,营口市委、市政府召开办公会议,研究工业、商业企业资产出售有关问题,其中确定了食品公司资产出售的有关事宜。工商银行营口支行负责人为落实上述债务,列席会议并主张了债权。”该节陈述不是事实。2004年9月22日的市委、市政府办公会议纪要中没有工行营口支行负责人列席会议并主张债权的记载。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诉状称:2004年9月28日,李丽波在仔细阅读了食品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后,与营口市商业局签订了《企业出售协议》。该节陈述也缺乏事实依据,因为在签订《企业出售协议》前,李丽波根本就没有见过食品公司的《资产评估报告》,该报告是其在接收企业经营权时,为接收的需要而向营口市商业局多次索取后才见到的。3.食品公司欠原债权银行的债权在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受让之前,就已超过了法律所规定的诉讼时效,不再受到法律的保护。虽然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于2005年12月12日在《辽宁日报》上刊登了有关债权转让通知暨债权催收公告,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对《关于贯彻执行最高人民法院“十二条”司法解释有关问题的函》的答复,该公告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也仅可以溯及至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受让原债权银行债权之日。综上,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诉李丽波偿还食品公司拖欠的借款无理,应依法驳回其诉讼请求。

食品公司辩称:根据营口市委、市政府现场办公会议纪要(共两期)精神,食品公司资产于2004年9月28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承债式出售给李丽波。拍卖底价是市产改领导小组依据食品公司整体拍卖评估报告书中关于该企业全部资产的评估值

是4674.8万元,全部负债的评估价值是3219.4万元,净资产评估值是1455.4万元的结论,确定拍卖底价为1500万元,最后李丽波以2730万元中标。商业局作为食品公司的主管部门与李丽波签订了出售协议,李丽波在实际交付800万元后,获得经营权,现李丽波已实际经营两年之久。因此,食品公司资产及债务出售合法有效。食品公司至今没有办理注销登记,其法人资格仍然存在。在资产整体出售时,因没有将利息一并出售,故食品公司应承担这部分债务。现食品公司资产整体出售后,其资金全部用于职工安置,且目前尚有缺口,因此食品公司已无任何财产支付拖欠的利息。食品公司所借贷款最终还款的时间应为1997年6月,根据法律规定,工行营口支行应在1997年6月主张债权,但工行营口支行并未在法定的诉讼时效届满前主张权利,故其对该笔借款已经丧失胜诉权。

三、辽宁省高级人民法院一审认定与处理

一审法院认为,食品公司与工行营口支行签订的借款合同,是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签订的,意思表示真实,且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有效。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与中国工商银行辽宁省分行签订的编号为辽营市0534号债权转让协议,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合法有效。案件受理后,李丽波、食品公司提出抗辩认为,本案债权人没有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向债务人催要欠款,已超过法定的诉讼时效,丧失胜诉权,法院应驳回其诉讼请求。而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在审理过程中,不能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其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向食品公司、李丽波主张过权利及提供有关诉讼时效中断的证据,仅以李丽波参加竞买食品公司企业资产时看到的评估报告中有涉诉的这笔债务,就应视为是对这笔债务的重新{确3X},诉讼时效应从企业出售协议签订时起算为理由,请求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但其请求因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不予支持。李丽波、食品公司关于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的诉讼请求已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应予驳回的抗辩理由成立,应当予以支持。依照《民法通则》第135条之规定,判决如下:驳回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对李丽波、食品公司的诉讼请求。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处置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案件交纳诉讼费用的通知》第1条的规定,本案案件受理费按减半标准收取。本案案件受理费、保全申请费合计225,803元由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负担。

四、当事人上诉及答辩情况

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对一审判决不服提起上诉称,第一,本案1556.79万元借款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食品公司在2004年9月制作的《资产评估报告》中,已经把欠工行营口支行的1556.79万元借款列入有效债务中。在公开拍卖时,其主管部门也是依据上述《资产评估报告》,与李丽波进行了承债式交接。尽管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无法提供1995年以来的有效催收回执,但食品公司委托资产评估机构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是其认可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79万元借款的重要书证。由于该《资产评估报告》已经提交拍卖会,无异于向全社会公示,包括债权人。依据我国民法理论,食品公司此时已经重新{确3X}了欠工行营口支行的1556.79万元借款;而李丽波公开竞买食品公司的资产(债权债务)后,就等于向社会包括向债权人{确3X}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79万元的债务。由于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接收工行营口支行的上述债权后,于2005年12月12日在《辽宁日报》上刊登了债权转让暨债务催收公告,故诉讼请求并没有超过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第二,一审法院不去认真领会本案诉讼时效已经重新{确3X}这一事实,教条地寻找诉讼时效中断的所谓证据,导致一审判决驳回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诉讼请求,其结果就是免除了李丽波的偿还责任,这无异于慷国家之慨。李丽波在竞买时由于承继这笔巨额债务,已经向国家少交了1556.79万元。一审判决如果发生法律效力,那么国有资产将白白流失1556.79万元。再说,食品公司在承债式出售时对拖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79万元是认账的,李丽波接收了食品公司的1556.79万元债务,就有义务进行偿还。第三,由于1556.79万元借款本金被重新{确3X},利息也应得到相应{确3X}。故食品公司拖欠利息理应偿还。因此,请求二审法院依据上述事实和以往关于诉讼时效的系列司法解释精神,撤销原判,改判李丽波返还1556.79万元借款;改判食品公司支付利息,34,539,600元。

李丽波答辩称,本案中,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1556.79万元债权已经超出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不应再受到法律的保护,原债权银行已经丧失了胜诉权;虽然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于2005年12月12日在《辽宁日报》上刊登了有关债权转让通知暨债务催收公告,但该公告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效力,也仅可以溯及至《债权转让协议》签订时的2005年7月15日;李丽波在购买食品公司资产时,虽然《资产评估报告》中有关于食品公司欠工行营口支行1556.79万元的内容,但只能证明李丽波认可接收该笔债务,并不等于李丽波认可偿还该笔债务。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请求二审法院予以维持。

食品公司答辩称,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在一审庭审中已经明确表示放弃对食品公司主张利息的请求,其二审中再次主张,不应得到支持;借款到期后银行没有催要,食品公司也没有对银行作出任何还款的承诺。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认为在评估食品公司资产时列明有银行的借款就是对还款的承诺,这种看法没有法律依据,且与法律规定相矛盾。这种评估并不是食品公司对银行作出的还款承诺,也不构成对债务的重新{确3X}。故请求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五、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查明的案件事实

最高人民法院二审查明的事实与一审法院查明的事实相同。

六、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定与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二审认为,本案的焦点问题就是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请求李丽波返还借款及食品公司偿付借款利息是否超过了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

第一,从本案的实际情况来看,食品公司累计拖欠工行营口支行借款本金1556.79万元,其中最后一笔贷款的时间是1993年11月30日,约定的借款期限自1993年11月30日至1994年2月15日止。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年,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长城公司大连办事处未能提供证据证明在诉讼时效届满前,曾向食品公司主张过权利,也没有证据证明食品公司以行为或者意思表示承诺愿意偿还借款。因此,本案的诉讼时效没有发生中止或中断的情形。

篇3: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

1.1 调查对象

大连市11家疾控机构, 包括市级1家, 县级10家。

1.2 调查内容

机构资质、人力资源、业务用房、仪器配置及检测能力。

1.3 调查方法

采用自填问卷调查方式;事先设计调查问卷, 统一填报要求;设专人对数据信息进行审核, 对问题数据进行退回修改。

2 结果

2.1 资质状况

全市11家疾控机构均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 其中10家机构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市级疾控机构通过实验认可。

2.2 人力资源

11家疾控机构从事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人员共151人, 其中市级32人, 设专职7人;县级119人, 平均11.9人/机构, 各岗位平均人员相对较少, 且无专职人员。见表1。

2.2.1人力资源配置

2.2.1.1从事食品检验与质量管理人员共有115人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构成比例为1∶2∶1;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 占59.1%, 其次为专科、研究生;从业人员中30~40岁最多, 占37.4%。县级机构以中级职称与本科学历人员为主, 专科学历比重为21%。见表2。

2.2.1.2从事样品采集与数据分析共有36人

其中高级、中级、初级职称的构成比例约为1∶2∶2.3;学历构成以本科为主, 占63.9%, 其次为专科、研究生;从业人员中30~40岁居多, 县级机构40岁以上占61.3%。见表3。

2.3 业务用房

11家疾控机构人均面积23.1~135.7m2, 市级人均面积42.2m2、县级人均面积75.7m2, 有4家机构人均面积低于60m2的国家标准[1]。11家机构实验室面积占机构面积的比例为20.0%~42.3%, 仅有5家机构达到国家相应规定标准要求, 市级比例低于44%的副省级城市平均值[2]。见表4。

2.4 仪器设备

按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设备配置) 建设方案》 (发改社会[2013]422号) 要求[3], 市级机构食品检测设备数量不足, 部分老化, 且缺乏高端、精密检测设备;县级机构设备配置差异较大。见表5。

2.5 食品检测能力

市级机构能开展食品、食品添加剂与食品相关产品检测共计295项, 其中食品中理化参数204项、微生物参数47项, 食品相关类产品共40项。县级能开展食品中理化参数检测12~152项, 平均100项, 微生物参数检测12~36项, 平均26项。见表6。

3 讨论

3.1 人力资源现状

调查结果表明, 市级机构人力资源配置较为合理, 各岗位既有高职专家、中年骨干、又有高学历青年人才, 可基本满足日常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 但工作量已接近饱和;此外, 无论从工作或是学科发展角度, 市级机构缺乏食品安全领域高端人才与学科带头人。县级机构各岗位人员相对较少, 平均不超过4人, 且无专职人员, 现有人员除从事风险监测外, 还承担其他公共卫生监测或检测任务, 工作投入精力有限, 并且各岗位高级职称与高学历人员较少, 阻碍风险监测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

3.2 业务用房

自2003年以来, 市新建、翻建县级疾控机构4家, 占总数36.4%, 部分机构业务用房得到明显改善, 人均面积平均达到66.9m2, 人均面积达标率为63.6% (7/11) 。另外, 参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建标127-2009) 要求, 实验室面积占总建设面积比例为, 市级不低于40%、县级不低于35%。调查显示, 6家机构未达到标准, 占54.5%, 最低比例为标准的57%。结果表明, 部分疾控机构的实验室用房比较紧张。

3.3 检测资源配置

调查显示, 市、县级疾控机构现有仪器设备均按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 (建标127-2009) 要求配置, 2011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启动时相应的食品检测设备未与之同步配置、补齐。各级机构现有的检测设备与仪器多为食品专业与其他专业共用, 并且部分基础设备数量严重不足, 部分检测设备处于落后淘汰状态。另外, 参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设备配置) 建设方案》 (发改社会[2013]422号) 要求, 市级机构存在高端检测设备缺如, 例如凝胶渗透色谱装置、气相色谱-四级杆串联质谱仪、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液相色谱-原子荧光光谱仪、加速溶剂萃取仪等。调查表明, 实验室仪器设备配置不完善已严重制约很多食品中有害污染物项目监测工作开展。

3.4 实验室检测能力

调查显示, 全市10家机构已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 其中市级能开展食品中理化、微生物项目检测251项, 县级能开展理化、微生物检测项目平均126项。项目虽多, 但大部分为重金属元素、食品质量指标、人工合成色素、亚硝酸盐等常规检测项目。依据国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需要, 例如食品非食用物质、农药残留、稀土元素、兽药残留、真菌毒素、生物毒素、有机污染物等项目尚未列入资质检测范围。

4 建议

《食品安全法》及其条例明确规定,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制定、修订国家和地方食品安全标准、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技术依据, 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基础[7]。随着政府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的重视, 对疾控机构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5,6]。针对调查, 提出以下建议: (1) 进一步明确、落实市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工作职责, 制订工作发展规划; (2) 加强专业人员培训力度, 吸引食品安全领域的高、精、尖人才, 最终形成一支人员配备合理、专业技术过硬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队伍, 带动整体工作持续发展。 (3) 参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仪器设备配置) 建设方案》 (发改社会[2013]422号) 要求, 确保市级疾控机构仪器配置达标, 并尽快加大对县级机构仪器设备配置投入, 提升大连市整体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早日科学建立风险监测区域性的监测体系。

摘要:目的 了解大连市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现状, 为建立地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对大连市11家疾控机构进行自填问卷调查。结果 11家机构通过省级实验室计量认证, 10家取得食品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市级机构从事风险监测人员32人、专职7人, 县级平均11.9人/机构、无专职人员;机构实验室面积达标率为54.5%;各级机构食品检测设备配置不足, 缺少高端设备。结论 大连市疾控机构缺乏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高端人才, 设备配置不足, 食品检测能力有限, 各级政府应加大经费投入, 疾控机构应加强人员建设。

关键词:疾控机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标准建标[S].建标127-2009.

[2]王颖, 刘矣航, 孙昊, 等.副省级城市疾控机构基本情况与专业能力建设现状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2, 28 (6) :741-743.

[3]卫计委.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 (设备配置) 建设方案[R].发改社会[2013]422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S].2009-2-28

[5]钟凯, 伍竟成, 牛凯龙, 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监督抽检相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食品卫生杂志, 2012, 24 (2) :148-151.

篇4:大连药监:保健食品不能当药品用

目前,保健食品在市场上名目繁多。有些厂家和商家,为了谋取经济利益,将保健食品当药品来宣传、销售。有的打着“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和“国内知名医学专家、教授几十年研究成果”的旗号,宣称对颈椎病、类风湿、高血压等中老年疾病有显著疗效作用。有些保健食品的说明书、包装盒及广告上标注的“适宜人群”直接描述功能主治和适应症的内容,暗示产品的治疗作用。更有商家通过社区讲座、免费仪器检测等手段推销产品,诱惑和误导消费者,给公众身体健康带来严重隐患。

大连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指出,药品与保健食品是有着本质区别的。药品用于预防、治疗人的疾病,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要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严格审查,并通过药理、病理和毒理的研究实验及严格的临床观察,经鉴定批准后,方可投入市场。而保健食品不应含有有目的调节人的生理机能的物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未经过医院临床试验便可投入市场。

消费者在分辨药品与保健食品时,首先要看外包装盒上标注的“批准文号”。药品标注的是“国药准字”文号,必须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而保健食品则以“国食健字”、“卫食健字”等文号出现,审批部门可能是国家的也可能是地方的相关部门。

其次,看标签和说明书。药品的标签和说明书上必须标注“功能主治”或“适应症”等内容。而保健食品没有治疗作用,不得涉及功能主治和适应症,只能标注“保健功能”或“适宜人群”等内容。有的“注意事项”标明“不能替代药品”。

第三,看售货柜台、货架上标示的标识牌。按照《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规定,凡是在标示“处方药”、“非处方药”标识牌的柜台、货架上摆放的是药品,而摆放在标示为“非药品”标识牌柜台、货架上的,都不属于药品。

篇5:大连熟食品交易中心企业文化建设

企业文化是21世纪企业发展的全新理念,它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企业健康发展的不竭动力。新形势下,如何坚持从企业的实际出发,注重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正确路径,使之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灵魂和精神支柱,是企业需要不断探索并认真实践的一项兴业工程。

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健康发展的灵魂

——大连熟食品交易中心企业文化建设纪实

多年来,大连熟食品交易中心在社会各界,特别是在大连市企业文化研究会的关心帮助下,结合企业自身的特点,经过探寻和研究,围绕构建绿色商贸服务企业文化理念,坚持用新的文化理念规范企业管理,规范员工队伍的行为,有效促进了企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创新文化理念,塑造企业灵魂

大连熟食品交易中心是大连市一家商贸企业,也是以熟肉制品为龙头的大型农副产品综合批发市场。从市场开业以来,企业经营者经过调查研究、学习借鉴一些先进企业的管理经验,注重在提高企业素质和内涵上下工夫,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作为提升企业品位,塑造企业形象的重要前提。并根据交易中心的特点,围绕构建绿色商贸服务文化这个核心理念,把质量、利民、诚信、和谐、平安、共赢、发展等要素贯穿到企业精神,发展战略,核心价值等理念之中。2005年公司出版了《企业文化手册》,为增强企业内涵奠定了基础,为促进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了不断创新完善企业文化理念,2008年,又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对原有的《企业文化手册》又进行了修改和完善。

多年来,他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思想,对企业的文化理念进行提炼和深化,使企业文化的底蕴、内涵得到进一步升华。

建立活动载体,优化企业品质

大连熟食品交易中心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的全面发展融为一体,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完善活动载体,达到建行合一、相得益彰的效果。通过标准化体系认证、绿色市场创建以及“五大中心”的建立,使企业管理水平更加标准规范。同时,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把制度作为管人管事准绳,做到时时事事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坚持经常性地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能水平。并利用中心LED大屏幕、广播、宣传栏以及茶文化交流基地等宣传

1优秀企业文化建设巡礼

阵地,积极营造企业文化氛围,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不断丰富职工的文化生活。中心艺术团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和社区演出,不仅扩大了企业的影响力、也提高了美誉度,熟食品交易中心坚持不懈地运用这些活动载体,推动了企业文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在企业发展壮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突出活动主题,提升文化品位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诚信是支持交易中心稳定经营的基础,经营业户则是发展道路中的重中之重。中心始终坚持以员工和业户为本,用仁爱之心,善待员工和业户,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为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近年来,中心根据企业的发展和员工队伍建设的实际,不断拓展创新企业文化形式,并取得成效。企业用国学理念加强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通过讲座组织员工学习国学,教育员工在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中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自觉做一个感恩孝道、敬业守纪、自省自律的好员工。企业最近围绕节能环保、《食品安全法》、《消防法》的贯彻,以广场晚会、制作展板、书画助兴等形式进行普法宣传等活动,使受众者在寓教于乐中得到教益,企业的文化品位和形象也更加充实和饱满。2010年,交易中心开展了企业文化“进班组,进岗位”的主题活动,把企业文化理念同职工的工作实际思想紧密结合,真正把文化理念落到了实处,为提升企业文化的品位奠定了基础。

“社会责任”是企业发展重要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对汶川、玉树的地震和舟曲受灾后的捐助,对困难群体扶贫帮困献爱心,还是对安排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并为大学毕业生创业就业开辟绿色通道,熟食品交易中心都把它们作为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多年付出如今收获累累硕果,企业先后被国家确定为“争创全国绿色市场示范单位”,“中国(首选)十佳熟食品市场”等荣誉。同时被国家商务部确立为“全国绿色市场样板单位”,“全国农产品综合批发五十强市场”,“中国AAA级诚信企业”。2008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集体”。荣获大连市“绿色市场建设突出贡献奖”、“文明单位标兵”和大连市“改革开放30年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篇6:大连sako食品有限公司

易健(大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获大连市工商局

免检企业

为进一步促进我市外商投资企业的发展,培育诚信经济,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倡导企业自我发展、自我管理的意识,建设服务型政府,大连市工商局经研究决定每年对我市守法经营、商事信誉高,在纳税、经济效益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部分外商投资企业免予年检。易健(大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近年来,易健(大连)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诚信经营、守法经营”的要求,密切与工商等有关执法单位配合,本着诚信经营,共同发展的运作模式,大力打造诚信企业,为此次获得“大连市工商局免检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篇7:大连金鼎置业有限公司捐款仪式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同志们:

大家上午好!首先向大家介绍今天到会的领导和企业家。刘主任、王主席、金鼎置业王新凯总经理、靳铁建、刘鸿飞、贾峰副总经理。

今天是大灾过后一个特别的日子,自8月3日以来我区遭受了五十年一遇的特大洪涝灾害,严重影响了群众的正常生产和生活,我们在花园口经济区党工委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取得了抗洪救灾的阶段性胜利,然而恢复受灾群众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全区上下继续努力,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鼎力支持。大水无情人有情、大灾面前显大爱,大连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第一时间向我们伸出了援手,带来了沉甸甸的爱心。在这里,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的领导和员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捐赠仪式,仪式共六个议程: 下面进行第一项,由社管局书记常春同志介绍本次灾情和抗洪救灾工作情况;

下面进行第二项,举行捐赠仪式,由花园口社管局常春书记、吕勋副局长代表受灾民众接受大连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的捐赠(捐赠仪式,合影留念)

我建议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再一次感谢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的无私奉献,下面请花园口社管局宋顺敏、张长永两位副局长代表社管局向金鼎置业有限公司赠送锦旗(合影留念)

下面进行第三项请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王新凯总经理讲话,大家欢迎

谢谢王总的爱心讲话,下面请永胜村曲坤代表受灾群众发言

下面进行第五项,请区总工会主席王春厚讲话,大家欢迎

最后,请区管委会副主任刘天飞主任讲话,大家欢迎

各位领导、同志们,灾难见真情,灾难见人性,我们从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的义举中,看到了社会对灾民的爱心、关心和责任心。授人玫瑰,手有余香,奉献爱心,收获希望,我们希望这援助的火种能够在花园口经济区继续传递下去,进一步弘扬无私奉献和关爱互助精神,我们将把贵公司的每一分爱心捐款视同输向花园口经济区的每一滴新鲜血液,输给最需要的受灾群众手中,希望得到捐赠的受灾群众,能够

将金鼎置业对你们的爱心化作生产自救的动力,快速恢复生产生活。让我们在花园口经济区管委会的领导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胼手胝足、全力以赴、抗灾自救!

最后,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大连金鼎置业有限公司的捐赠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王永川董事长、感谢王新凯总经理,谢谢!

今天的捐赠仪式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上一篇:科学发展利大还是弊大下一篇:施工现场各项安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