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2024-05-01

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精选6篇)

篇1: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浅谈我国农业保险发展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

2013年05月13日 11:23 来源:《新财经》2013年第1期 作者:唐敏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2

摘 要: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传统农业大国,农业问题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全局性步伐中始终处于重要地位,近年来,农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已经成为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和速度指标因素之一。

关键词:防范风险,财政补贴,立法工作,农业保险体系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基础性的地位,但伴随着目前我国的农业风险损失逐年增大,我国的农业保险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在遵循“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协同推进、市场运作”与“保成本、低费率、广覆盖”的原则下,逐步提高农业保险的保障水平,不断增加承保品种,应用风险分析工具增强农业生产抗风险能力,探索与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保险试点,顺应我国农业发展的未来趋势。

一、全面分析目前我国农业保险发展现状,加快农业保险体系的建立

农业在我国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我国脆弱的农业需要农业保险的强有力保障和持续不断支持,但由于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保险公司开在展农业保险业务的积极性也很难进行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国农业保险的发展面临着人才匮乏、资源短缺等问题。

1.我国农业保险险种过于单调,传统的农业保险险种,如蔬菜保险、麦场火灾保险、塑料大鹏保险等,由于赔付率高、风险高等因素造成部分农业保险市场亏损,发展程度较低。

2.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意识欠弱,农业保险的有效需求不足,农业在农业方面的参保意识不高,使得我国农业保险在农村的推广工作受到困难阻碍。

二、通过政府调控,完善农业保险的立法工作

我国在农业保险扶持方面,由于目前没有一套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为农业保险的实践带来了众多困难,令我国政府无法确定在政策性农业保险中的作用和地位,导致农险的投保面难以明确或有效落实。

1.政府应加强对农业保险的支持,制订与农业保险相关的法律法规,培养一个完善的制度环境,用法律的形式明确农业保险的地位,对商业性农业保险进行政策扶持,进一步在政策方面鼓励保险公司对农业保险积极探索推广,从而为多渠道、多险种的农业保险销售进行法律方面的保障。

2.在制度层面,对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实行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再保险等政策,强力促进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3.根据我国不同地区的农业状况,全面分析我国的保险市场需求,针对不同性质的农业保险活动,逐步建立合理的农业保险补偿体制,加以区别管理。保险公司要依法履行自己的职责与义务,在销售适宜不同地区的创新型险种的过程中,要做到诚实守信,全面解释。

4.要理清商业性农业保险与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界限,准确把握农业保险的未来发展方向,对农业保险市场立法工作进行前瞻性地开展与设计。

三、国家与地方政府相互配合,建立农业保险专项基金,防范分散农业风险

由于我国农业存在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各个地区发展情况有很大的差异,所以在农业保险市场的发展过程中必须以地方政府为依托,因地制宜地选择农业保险经营模式。在农业保险政策上,一些地反采取代垫保费、代扣补贴的不合理政策,使得农户投保意愿消极低迷。这要求我国农业保险市场必须在以后的发展中,全面注意一下几点建议。

1.各级政府和保险经办机构在农业保险的险种研发、销售服务与监督运营中分工协作,齐心协力各司其职全面对农业保险进行宣传。

2.财政补贴上,应公平给予全国各个地区的农业保险进行资金补贴和支持,将现有中央财政农业保险保费补贴险种的补贴区域尽可能地扩大至全国,部分农业险可以由商业保险公司代办,商业保险公司要依法公平地与地方政府签订合同协议。

四、未来在政府扶持下,进一步发展农业保险,使之纳入政府目标中

未来,在加快推动农业保险的立法进程上,还要合理加大对农业保险财税政策的支持力度,科学建立政府主导的农业巨灾保险制度。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业保险面临着严峻的发展现状,由于我国农业保险的运用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和不利因素。我国政府必须加大发展农业保险的力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安全的保障,为促进经济稳定发展、稳定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提供积极的动力。我国需要加快健全和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勇敢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21世纪的农业保险发展道路。这要求在未来的农业保险发展中我国要注重吸收以往不好的经验,对以下几点建议进行借鉴,加以改善:

1.我国政府与保险公司必须培养大量专业性保险从业人员,尽可能与高等院校合作开展保险专业性教育与培养。

2.满足农村农业保险市场的多样化需求,研发新型农业保险险种,对传统农业保险险种长期亏损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吸取教训,加以改良,适应时代发展。

参考文献:

[1]2012-2016年中国农业保险专项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报告。

[2]中国保险报。2011.11.09.[3]付洪芬。特色农业如何廊对市场风险。农村经济与科技。2010,(12)。

[4]普惠金融体系下农业保险发展的财政政策。会计论坛。2011(10):1.[5]李林,王健,汪丽萍。农业保险的消费满意度研究。农村社会保障。2010(1)。

[6]庹国柱,朱俊生。农业保险巨灾风险分散制度的比较与选择。保险。2010(9)。

篇2: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中国自古以农立国。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始终把农业发展放在首位。

经过不断努力,这些年中国农业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粮食生产实现了举世无双的“十一连增”,农民增收实现“十一连快”。

但是,华丽高产的数据背后埋藏着隐忧。我国农业的先天不足表现的也越来越明显。

同时,农业靠天吃饭的局面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低下,集约化、可持续发展进度缓慢,种种压力日积月累,使农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面对挑战,只有了解趋势,才能决胜未来。

现在很流行一句话,叫做“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虽然只是一句调侃的话,但这也能看部分人想回农村发展的意愿。回农村发展,肯定绕不开农业,那未来几年农村农业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呢?

趋势一:农业人口将进一步减少,一些小村庄会慢慢消失

即便调查如今的乡村,这一景象也正在发作。在一些发达国家,农业人口占总人口份额大多为10%左右,而美国的这一数字是5%。跟着科技的进一步开展,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农业机械被用于农业出产过程中,因而,农业劳动力将会进一步开释。

乡村土地,经过流通等方式渐渐会集到少数人手里,这将为后期的规划化出产做好衬托。

趋势二:农民将慢慢转变为一种职业,不再是一种身份的象征近来几年,乡村呈现了这么一种新的景象,那即是有许多“新农人”来到乡村种田,这些人,都有着较高的常识布景,他们经过流通土地进行栽培或饲养的创业,将外面的先进的理念带入了乡村。

科学计划、智能管理、规划出产,他们为乡村注入了一股新的动力,带来了一阵前所未见的清风。新农人,他们将农人渐渐创造成了一种工作,这绝对是乡村开展的正能量。

趋势三:农业补贴将会进一步增加

在欧盟,每个农户均匀每年获得政府补助超过了15万元人民币,欧盟农人40%的收入都是来自于政府补助。而在冰岛、韩国、挪威、日本、瑞士等国家,农业补助更高,农人的60%的收入都来自于政府补助。

跟着经济的开展,将来中国的农业补助必将进一步进步,同时,跟着农业人口的削减和土地的会集,农业补助的落实工作也将愈加顺畅,别的,跟着新农人的涌入,他们也必将积极争取自个的权力。

趋势四:休闲农业的潜力将进一步被挖掘

城市资本会集,花费潜力大,所以接近城市的乡村,必定会好好使用这一资本。别的,跟着城市的高速开展,已经有不断增加的城里人钟情于休闲农业这种放松身心的方式,这无疑对错常有利于休闲农业的开展的。

趋势五:农村将出现一些中小型农场的雏形

如今乡村的许多工作种田人,将曾经各家各户分隔的土地都流经过来,连成片,进行批量化耕耘,这即是乡村中小型农场的雏形,今后这种雏形将不断增加。他们将为现代化农业的开展打下坚实的根底。

趋势六:有机农业的价值将进一步凸显

环境保护、食品安全永远都是不容忽视的论题,跟着大家对环保和健康诉求的加强,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春天。绿色有机农业开展的最大瓶颈即是无法快捷的对农产品进行追寻溯源,假如后期经过科技手法解决了这一疑问,绿色有机农业将迎来大爆发。

趋势七:农业和互联网的结合将日益紧密

现代社会,一切都离不开互联网,农业也不破例。如今许多人都说,互联网农业难做,这的确是现实,究竟中国互联网农业还处于起步阶段。当跟着物联网、大数据、电子商务等技术的进一步开展,将农业与互联网有机联系,完成科学管理、信息分享、网上交易、电子付出、智能物流,这必将是农业开展的趋势。

以上七点,必将是将来乡村农业开展的大趋势。回乡村创业,必定要注意两点,一是要根据趋势挑选适宜的切入机遇,二是要适应趋势进步本身的才能,有针对性的为自个充电。

农业是国之底子,也是广大农人耐以生计的职业,在什么时候都是重中之重。别的,农业的开展水平也是一个国家归纳实力的体现,期望今后能有更多的优惠政策,让更多的有志之士参加到农业的开展当中,为乡村建设,添砖加瓦。

一、规模化农业

一直以来,我国农业生产以小农经营为主,生产规模比较小,效率比较低,成本却很高。

未来,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规模化趋势也将加强。

中国乡村之声特约评论员张子雨表示:农业生产转型升级,就需要经营主体,生产方式从量变走向质变。而农村土地流转则给农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根据农业部公布的最新数据,到今年6月为止,全国承包耕地流转面积达到4.6亿亩,超过承包耕地总面积的1/3。

这些数据都在告诉我们,未来,农业的适度规模化经营将会成为一种不可阻挡的潮流。

二、新型农业主体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相对于传统的小规模、自给半自给农户家庭经营提出的。通常指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业龙头企业和新农人等。

据相关数据表明,截止目前,我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新型主体数量已经超过270万家。

专家认为,不同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农业生产发展实践中承担的角色和作用各不相同,各主体间专业分工的深化,有助于规模经济效益的实现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从而可以创造更多的价值。

作为被国家大力扶持的对象和中国农业的中坚力量,未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的引领作用必将增强。

三、互联网+农业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农业发展面临农产品价格“天花板”封顶、生产成本“地板”抬升、资源环境“硬约束”加剧等新挑战。

为了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互联网+农业”被提上发展日程。

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水平,促进农业生产方式、销售方式的转变,以此来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未来,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互联网在农业领域的运用将会显得更加宽泛,互联网+农业将取得显著成绩。

四、高科技农业

科技对现代农业的推动力量非常明显。未来,农业发展应是高度的自动化和精确化。

全环控植物工厂,自动空气循环系统、半自动采收系统、农业机器人、农业无人机等都是高科技农业的产物。

今后一、二十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不断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技术会不断向农业科技领域渗透和融合。最后分子育种技术、转基因技术、数字农业技术、节水农业技术、食品加工技术、航天育种技术等农业高技术体系将会大肆兴起。

五、农产品加工

当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尤其是农产品深加工严重滞后,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农业发展的一大“瓶颈”。

突破这一瓶颈,是加快我国农业发展的基础。

农产品加工业加工的一般都是些土特产品或优势农产品,原料分散,技术含量低,所需劳动力大,对于乡镇中小企业来说最适合不过。

同时还可以增加就业,从这些优势看,未来,农产品加工前景可观。而且,农产品的深加工,有助于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使产品的利益最大化,不得不说,农产品加工真的是前途光明。

六、农业文旅

近几年,从国家到地方,鼓励和支持农业文旅发展的政策层出不穷,各类补贴持续加大,政策的风向标已经为农业文旅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用地政策将进一步有了优惠,比如鼓励利用村内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休闲农业,闲置宅基地整理结余的建设用地用于休闲农业。

金融信贷支持进一步加大。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开展大棚抵押、林权抵押、农机具抵押、水域滩使用权抵押、现金流抵押、涉农直补资金担保等抵质押融资方式,满足休闲农业发展的多元化融资需求。

补贴资金数额将持续增长。未来5年,休闲农业补贴资金将持续增长,且数额巨大。找对部门,找准政策,及时申请,并能准确描述自己的项目类型,才能摆脱空有补贴拿不到的窘境。

就冲着国家的政策,未来农业文旅也将成为一大发展趋势。

七、品牌农业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表示,随着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加快,中国农业已进入品牌时代。

品牌意味着声望,意味着美誉度。品牌塑造和推广能够提升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

现在,随着农产品供需关系和消费者生活方式的转变,消费者对农产品的要求不再是质量和价格的要求,而是对农产品品质要求越来高。

在农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农业企业往往会在价格上做文章,长此以往,势必导致企业的竞争力不断下降。

未来,农业企业之间的竞争将不再是价格和数量的竞争,而是品牌和质量的较量。

八、农产品安全

近几年,农产品安全问题日益显著,农产品质量屡被吐槽。

针对这一现象,农业部加快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增强食用农产品消费信心。

同时,国家大力倡导减少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的安全度。

加上一些农业企业在自己的产品上贴二维码,消费者可根据此查到产品的有效源头,大大增加了农产品的安全性。

未来,在国家、企业、消费者的共同努力下,农产品安全将会得到保障。

九、农产品微营销

这些年,传统农业企业的成本一直在不断增加,而电商平台作为新崛起的力量,虽营销实力比较大,但是大一点的平台收费也是比较高的。

而微营销作为成本几乎为零的一个新平台,它也是新人群、时尚人群的聚集地。当然,这些人也是主力消费群,这个群体最大的特点就是“机不离手”,被称为“御屏一代”。

手机、电脑是他们最频繁的接触信息、联网互动的手段。所以,未来微博、微信等手段的营销将会成为一大趋势。

中国农业已迈入新的发展期,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也已经到来。想做什么就去做,农业这个大市场包容性很强,但是误闯误撞的结果一定是失败。

篇3: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低碳经济”概念的产生背景是传统高碳能源的大量使用影响了全球气候的自然变化,特别是引起全球气候的非正常变暖。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碳排放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双向影响关系,一是某些农业生产方式是“高碳”的,加速了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二是全球气候的变暖又影响到农业生产过程。

本文研究在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趋势。首先讨论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的影响;然后就符合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采用趋势进行讨论。研究有助于中国农业部门更好的理解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理念,以及低碳经济对农业产业链各环节的影响。研究也为中国农业部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提供思路和应对措施。

1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对农业产业的影响

1.1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

“低碳经济”概念提出的背景是:由于人类大量消耗含碳能源,大气中CO2浓度升高加剧温室效应,进而引起全球气候变暖的事实[14]。低碳经济是相对于高碳经济的概念。所谓低碳经济是指尽量转变过度依赖不可再生的含碳化石能源,发展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为主要能源,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特征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关于低碳经济概念最早源于2003年英国贸工部能源白皮书《未来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书中提到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CO2的排放量比1990年减少20%,至2050年减少60%左右,建立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相继开展了四次气候变化科学评估。2008年2月正式发布的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气候系统变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类活动“很可能”是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90%以上可能性),尤其是最近50年的气候变化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CO2的过量排放,计算表明CO2的增温效应占温室气体总效应的六成左右。

中国在低碳经济时代转变发展方式的压力很重。中国大量排放CO2的历史虽然比主要发达国家短,但是排放的增速快、总量可观。2007年我国CO2排放总量已经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并且由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以及考虑到中国长期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预计温室气体排放量不会很快下降。中国作为发展中的CO2排放大国,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CO2减排行动中,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中国的产业发展必须寻求低碳发展模式和路径。

1.2 中国农业现行发展方式的不可持续性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取得巨大成就,一个13亿人口大国,实现了粮食自给率高达95%,以不足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15]。其中以家庭联产承包制度为代表的政策变革和以“绿色革命”为代表的农业科技进步是中国农业成功的两大原因。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现行的农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是属于“高碳”型。如生产过程中农用化学品过量投入现象,浪费了大量的含碳能源和资源,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化肥的过量投入不仅导致种植成本不必要的增加,也是我国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之一[16]。更为严重的是,氮肥过量施用是导致我国农田土壤酸化的最主要原因,甚至会威胁到农业的基础———土壤本身的健康[17]。再如农药的广泛施用已经带来了一系列生产、环境和食品安全等问题[18]。农业机械化的大量采用尽管节省了大量人力和时间,但也消耗了大量高碳能源,尤其是过度耕作现象的存在。诸如此类“高碳”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在当前积极倡导“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以及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稀缺的背景下显然是不可持续和亟待改变的。

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与全球气候变化相互联系和相互发生影响,全球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部门带来巨大不确定性和压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业委员会第4次评估报告表明,农业生产活动是温室气体的第二大来源,同时农业生产又受到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总体来说,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灾害出现频率的增加,也使农业结构、农业病虫害发生规律和农业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产生了变化,加剧了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使得农业生产的不稳定性增加,产量波动幅度增大,全球变暖趋势甚至将严重影响我国长期的粮食安全[10]。其作用机理是气候变化影响到光资源、温度、土壤质量和水环境等农业生产要素,进而对我国作物种植区域和种植制度、农作物病虫害发生、农业生产能力等方面产生实际影响[19]。

1.3 低碳经济模式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从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分析,农业生产消耗用碳大致有三种途径:(1)化学性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如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2)农业机械的制造和使用,如拖拉机、耕地机械、水泵等;(3)农产品的加工流通过程中能源使用,如加工过程、运输和包装等。那么就需要针对性的改变原有高碳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全球农业减排的技术潜力高达每年5.5—6亿t当量CO2,其中90%来自减少土壤CO2释放,即土壤固碳[20]。鲍建强等[21]依据人类社会能源结构中碳用量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3个阶段,并指出发展低碳农业可以走有机、生态和高效的路径。王松良等[6]指出农业在碳问题上兼有“碳汇”和“碳源”双重属性,低碳农业通过把大量的碳“扣押(sequestration)”在农业土壤和植物来抵消人类碳释放。赵其国等[10]提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必须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其宗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高值化,大幅度提高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就是低碳农业经济,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社会最大效益的技术。

本研究在前述文献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由于高碳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这种模式和理念下农业生产方式和活动发生改变,改变的方向“低碳化”,即农业产业链从“高碳型”移到“低碳型”(图1);改变的内容是在尽量不减少农业产出和收益的前提下,各种农业活动减少含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

2 低碳经济模式下我国农业生产方式的发展趋势

2.1 节约资源能源的耕作技术

(1)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国传统农作制度中精耕细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好的耕作习惯,但过分的精耕细作不但消耗大量能源,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负面作用。如我国北方春天常年干旱,农田土壤耕作层裸露疏松,过度机械耕作不但直接耗费了大量石油能源,而且也加剧了北方旱作农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土壤沙化等现象的原因之一。

保护性耕作的采用起源于上世纪70年代,目前已经在部分发达国家得到大面积推广。到2005年,全球大约有近1亿hm2的耕地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6%以上。其中,超过90%的面积集中在美国(26%)、巴西(24%)、阿根廷(19%)、加拿大(13%)和澳大利亚(9%)等国家。另外,保护性耕作的采用主要是在雨养地(面积超过96%)。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起步较晚。1991年农业部与澳大利亚合作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2002年政府筹集专项资金来支持保护性耕作的试验和示范。2005年开始农业部推动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和推广。

在农业固碳和减排措施中,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最具推广潜力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对CO2的固碳能力,并且通过减少燃料使用量及秸杆焚烧现象,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首先,免耕少耕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这也就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相应减少CO2的排放。再次,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在耕作中化肥的使用也相应减少。保护性耕作主要从4个方面保护耕地生产肥力:(1)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和作物根系成长;(2)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3)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4)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还可以显著节省劳动投入,增加效益[22]。在我国的北方旱作农业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尤其是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更有推广价值。

(2)节水抗旱技术的推广。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分布失衡,表现在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就是连续干旱。北方地区作物播种生长季节的旱灾几乎每年都发生,节水抗旱技术对于这些地区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抗旱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大水漫灌。但这种方式水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节水抗旱技术有广阔的推广应用潜力。

节水灌溉技术分为两类:(1)从工程角度分类,包括改土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推广管道输水灌溉(管灌比土渠输水灌溉相比一般可省水30~50%)、微灌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2)从农艺角度分类,包括根据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灌水,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选用抗旱品种、增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配合应用化学调控抗旱措施,如保水剂。抗旱剂等效果更好。

2.2 农用化学品的合理投入趋势

(1)化肥投入趋向于减少。中国是农业生产大国,也是化肥生产和使用大国。改革开放以来化肥工业发展很快,到1995年起每年产量位居世界第一,2002年的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25%;同时化肥消费也增长迅速,到1994年我国化肥消费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2002年的化肥消费量占全世界的30.7%。张福锁等[23]利用2001~2005年在全国11个省的水稻、小麦、玉米数据研究发现,中国化肥利用效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施肥过量,尤其是氮肥,同时区域和农户之间的使用水平有很大差异。

鉴于在不到世界10%的耕地上使用超过占世界的30%的氮肥用量,大量化肥投入成为我国养分资源利用的主要方式。国际合作委员会农业面源污染控制课题组研究发现:我国氮肥施用量的一半在被农作物吸收之前就以气体形态逸失到大气中或从排水沟渠流失到水体环境中,造成巨大危害,也是引起湖泊、河流的富营养化、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原因。化肥的过量使用导致种植成本不必要的增加,使土壤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属性退化,而且消耗大量宝贵的能源和资源。

化肥的合理使用是符合低碳发展理念的养分利用方式。(1)测土配方施肥是合理施肥的前提,根据作物需求平衡施肥,可以避免农田土壤中氮肥过剩;(2)增加有机肥使用数量,可以改善农田土壤的团粒结构和酸碱度;第三,需要改革目前我国在化肥使用上的鼓励使用政策,改为区别化、鼓励节约使用和科学平衡使用的政策。

(2)降低农药投入与IPM技术的推广。中国是农药生产大国,农药生产和运输过程要耗费石油、煤炭等能源。中国农民普遍存在农药过量施用的现象,仅2005年中国农药的消费量约为28.3万t。大宗农作物如水稻、棉花施药强度较大(Bt抗虫棉的出现使农药用量大大减少),经济作物,如蔬菜、水果高强度使用农药更令人担心。如2010年在山东发生的“毒韭菜”事件[24],直接打击了消费者的信心,进而严重损害了产业链。

过量和滥用农药不但损害消费者健康,而且污染了环境、增加了成本,农药残留更是威胁到国土和民族的健康。改变不合理的植保措施,首先要严格农产品安全检查机制和剧毒农药的管理体制;第二要加强技术推广,实施农作物病虫害的综合防治(IPM)措施。充分发挥自然因素的控害作用,全面普及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病虫害技术,积极推广农药增效剂和化学农药替代品,加强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恢复和保持农田生态平衡,达到控制害虫、保护益虫、环境友好,实现农产品安全、增加农民收益的多重目的。

(3)合理使用农膜。农膜能够有效改善和优化栽培条件,具有保湿、保温、保肥、保土作用,可以促进农作物早熟、增产,提高农产品质量。据农业部统计,我国每年农用膜实际消费量超过110万t,使用量居世界第一。自我国推广应用农膜以来,一方面改变了传统的农业耕作方式,达到增产增收的效果,给农民带来明显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农膜的残留现象也造成农田环境污染,“白色革命”变成了“白色污染”。而且农膜的制造流通也要消耗大量高碳能源。

农膜材料的主要成分是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这些高聚物难以分解,一般可残存20年以上,残留物若长期滞留耕地,会影响土壤的透气性,阻碍土壤水肥的循环,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导致作物减产。合理使用农膜,一是要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和技术推广;二是要鼓励企业开发废旧农膜再利用技术,大力提倡利用天然产品和农副产品的秸秆类纤维生产农用薄膜,以取代塑料制农膜。

2.3 农业生物技术研发能力的大幅提升

(1)抗病虫作物的培育。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其中转基因生物育种是重要的应用领域。抗病虫是转基因作物的一个重要育种方向。1996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应用于商业化生产,仅仅10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60倍,达到了1.02亿hm2,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超过了1000万户[25]。Bt抗虫棉是中国唯一大规模推广使用的转基因作物,仅2009年,Bt抗虫棉占棉花总播种面积达到68%。但由于受到国际上“转基因安全性争议”和国内一些环境保护人士的影响[26],近年来我国转基因作物推广应用的速度放慢了。

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为16个重大专项之一,该重大专项是建国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单项农业科研项目,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我国政府支持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的政策导向。2008年《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并开始组织实施。这对于增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我国生物育种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实施这一重大专项的目标,是要获得一批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和自主知识产权的基因,培育一批抗病虫、抗逆、优质、高产、高效的重大转基因生物新品种,提高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和产业化整体水平,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其中由于前期Bt抗虫棉的成功推广应用[27],和考虑到我国在抗病虫转基因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储备、生物安全监管和商业化经验,抗病虫作物将率先突破,其田间推广应用将节约大量化学农药投入。但考虑到社会各界(尤其是民间)反对农业转基因的强大压力,距离实际商业化推广种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相关领域的研发和技术储备将继续取得进展和突破,尤其在生物安全领域预计将大幅增加投资。

(2)抗逆境作物的培育。全球气候变暖使极端气候出现频率增加,未来新品种选育的另一个重要趋势是增加其对逆境的抵抗力。抗逆境指植物抗干旱、抗冻害、抗盐碱、抗洪涝等恶劣环境的能力。如2004年上海育成的杂交节水抗旱稻(非转基因),不仅可以节水50%以上,而且产量不低,系列品种对缓解水资源危机和保障粮食安全有重要意义。

转基因技术通过跨物种间基因的定向转移,在解决常规育种技术难以克服的抗病虫、抗逆、高产、优质等性状协调改良方面日益显示出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上节提到的《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为我国在这方面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精心组织专项攻关,通过转基因等精准技术手段,重点解决抗旱、耐盐碱新品种的培育,与常规育种技术紧密结合,在做好转基因生物安全监管的前提下,加强相关领域的技术研发能力和技术储备,做好应对气候变化的长期负面影响准备,以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产品持续增长的需求。

2.4 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普遍采用

(1)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我国,焚烧秸秆是农村常见的现象,夏季黄淮海地区冬小麦收获后抢种玉米阶段、或南方秋季水稻收获后抢种油菜的时段。经常可以看到农民把大量秸秆用火烧掉,既污染环境,又浪费了宝贵的秸秆资源。分析其原因一是为省事,二是没有很好的利用渠道。

农作物秸秆既是一种廉价、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又可做反刍动物的饲料。我国农作物秸秆年产量约6.37亿t[2]。就作物残留物的管理方式而言,焚烧秸秆不仅损害大气环境,向大气层直接释放碳,还容易引发火灾等事故;而秸秆还田(包括过腹还田方式)则可以增加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保护大气环境,降低碳排放,增加农民收益。此外,还可以探索利用秸秆发电、秸秆培养食用菌、发展秸秆为原料的加工产业等适合我国国情的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方式。

(2)养殖业废弃物利用。畜禽养殖不仅排放大量废水,还是一个导致全球变暖的温室气体主要来源渠道。由传统的养殖方式向清洁养殖转变,首先要严格按照《畜禽养殖场污染物排放标准》建设标准化畜禽养殖场,对集约化养殖场畜禽粪便和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与肥料化利用等措施。对已有的不达标畜禽养殖场改造的内容主要是改水冲粪为干法清粪工艺,并将产生的粪渣及时运至贮存或处理场所,实施雨污分流管道改造等。建设固体粪便有机肥厂,对规模化畜禽养殖场,进行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并制成有机肥,也是发展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良好肥料。

发展农村沼气工程可以节约化石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并且可以通过交易减排的温室气体而增加农民的收入。沼气是可再生新能源,它是利用农业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畜禽粪便等)进行发酵,产生可燃气体用于生活燃料和发电,是一种节约不可再生能源、防治污染、变废为宝的有效废弃物利用形式。农村沼气工程不但能解决农村燃料来源问题,节约大量薪柴和煤炭资源,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沼渣还可作为有机肥在农田中施用,减少农村面源污染,提高耕地肥力。

3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与加工流通环节的低碳变革

3.1 农业生产合作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实行的是以家庭经营为基础的农业经营体制。尽管这项制度在过去30年取得了巨大成功,但也显露出一些弊端。如土地细碎化不利于机械使用等,尤其是家庭小生产面对大市场中的其他经营主体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实质就是缺乏个体生产者之间的农业合作。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应对农业家庭小规模生产与大市场矛盾的有效合作形式,这种组织制度已经在全球取得成功和共识。农民从合作组织的获益不仅体现在降低成本、提高了在市场中的议价能力等方面上,也体现在应用先进科技成果以及经营管理能力的学习上,而一些低碳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和能力的提升也直接或间接的加速在农业领域践行低碳发展模式。根据农业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的统计,自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以来,全国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截至2010年底,全国已经建立超过35万家,成为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的得力抓手。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下一步的发展趋势一是多样化,即不但有产品销售的合作、而且有生产资料购买、生产过程和技术服务等产业链各环节的合作,甚至还可能出现金融等产业链辅助环节的合作。第二个趋势是合作社之间的规模扩大趋势,如合作社之间的联合等。一些地方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自愿合作,在扩大规模和提高层次上联合经营,解决了单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中的困难。这也是专业合作社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3.2 加工流通环节的低碳变革

农业产业链上的农产品加工和流通包装环节有着向低碳模式发展的巨大潜力。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一是加工工艺落后,耗能大;二是加工流程的副产品和废弃物利用率低。如青岛许多企业做日、韩的鱿鱼鳕鱼来料加工,过去把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渣当垃圾处理掉,直至科研人员研发出从这些废渣里提炼牛磺酸的技术,应用成本不高,也减轻了废渣的处理压力[28]。这样不仅消除了污染,还实现了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农产品包装领域的问题是产品的过度包装,尤其在食品包装领域。过度的包装不但浪费资源能源,而且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增加了消费者不必要的成本负担。

针对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问题,(1)应该转变观念,大力推广节能减排的“绿色”科技,倡导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尽量延长加工链条,“榨干吃尽”加工副产品和废弃物,实现经济发展和保护环境双赢的目标。(2)加大包装运输环节的科技含量。良好的包装设计和合理的结构不但能减少包装废料,还能减少对物料的使用,相应的也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了利润。农产品物流要向供应链管理升级,加大电子商务的应用,节省这个环节的资源能源消耗和成本。

4 结论

篇4:未来我国人口发展趋势

从国家公开数据上看,目前全国20—49岁已生育一孩的育龄妇女大概有1.7亿人,其中非独已生育一孩的妇女人数有1.2亿,扣除不符合生育二孩政策的妇女人数,“全面二孩”政策的目标人群大约有8 600万人,这个群体的规模是比较大的。

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培安认为,政策实施后,短期内出生人口明显增加,生育水平有所回升。全国人口总量增幅不大,峰值延后2年左右,2029年达到峰值14.5亿人,到2050年总人口约13.8亿。到2050年可增加约3 000万劳动力,使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低2个百分点。

不过,河北大学经济学院院长王金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戈艳霞撰文指出,育龄妇女的生育意愿没有外界想象的那么高,总体来看,全国20—49岁有一孩的育龄妇女中,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占比还不到31%,其中城镇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比例只有25%,农村有再生育意愿的妇女比例只有40%。

人口学者易富贤认同以上观点。他认为,截至2015年5月31日,即实行单独二孩政策的424天,全国只有139万例“单独二孩”申请,减去政策实施前怀孕的18万例和政策实施后原本打算超生的30万例,实际只新增了56万例;以62.5%的出生(申请)比计算,全国也就只会多生35万人,低于国家卫计委的预测。因此,易富贤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当前情况下,即使鼓励生育,我国人口也不会超过15亿。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测算,实行“全面二孩”政策后,我国5年内将有1 700万人出生,2020年总人口约14.2亿,2029年总人口达到峰值14.5亿,2030年总人口开始净减少。

综合各种观点,未来20年内我国的人口将呈慢增长趋势。“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在短期内,我国新生人口会有所增加,但人口总体规模仍将持续减少,老龄化仍会加重,劳动力减少和负担加重的情况不可避免。因此,人口老龄化、劳动力不断减少所带来的问题,并不能完全通过生育政策调整得到全面解决,而需要从完善公共政策、提高社会生产力等方面着手解决。

从长期来看,“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的生育意愿,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口的均衡发展,可以缓解人口规模快速下降和结构快速老化对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王金营、戈艳霞两位学者预测,由于存在人口惯性,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在优化人口结构方面的效果,可能要到2080年以后才能显现出来。

(综合搜狐文化、腾讯文化、每经网等)

(责编 欧金昌)

篇5:中国农业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关键词:中国农业、高原夏菜、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中国是一个农业历史悠久的国家,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以不足世界10%的耕地生产出占世界近25%的粮食,养活了占世界22%以上的人口。中国农业的发展,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但在取得丰硕成果的同时,也不难看出中国农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牺牲资源和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下降,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等问题。因此,21世纪中国农业将要经历一场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及经营方式的深刻变革,呈现出一系列新的特点和新的趋势。

一、中国农业发展的成就

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基础地位,因此,正确认识和处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国家兴旺发达的根本问题。20世纪末,我国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强有力推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形势一直保持旺盛势头[1]。(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自1999年,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已稳定在5亿吨以上,成为世界最大产粮国,畜产品和水产品产量每年都以超过10%的速度增长。目前,中国人均粮食、棉花、油料蔬菜、肉类、禽蛋、水产品产量,已达到或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2)非农产业发展迅速。1978年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目前,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财政收入的1/4、创汇的1/3、工业增加值的1/2、农村社会增加值的2/3、农民收入的1/3来自乡镇企业。

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1978—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提高到2476元,贫困人口由2.5亿下降到3400万。与此同时,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也取得明显进步。农村建立了村民代表会议制度和村务、财务公开制度,村委会选举已形成比较系统的规范,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正在逐步普及。全国农村从总体上进入了由温饱向小康迈进的阶段。

(3)农业国际合作与交往发展迅速。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引进了大量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种苗以及大批农业科技成果来发展我国的农业。同时,中国农业科技的国际交往也发展迅速,中国已与80多个国家有了农业交往,与40多个国家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同时中国还同13个国际农业研究中心有密切的关系,并积极开展了双边合作[2](4)中国西部农业的发展——甘肃兰州高墩营“高原夏菜” 1.发展现状:兰州市共有耕地面积314.79万亩,其中水浇地117.06万亩。2009年,全市蔬菜种植面积80万亩,产量186万吨,外销各类蔬菜81万吨;全市50.43亿元的农业总产值中蔬菜产业占了50%、达到25.1亿元,其中销售收入达到21.3亿元;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4001元,其中蔬菜产业贡献率为23.2%。兰州高原夏菜能够提供20多个种类、200多个品种。

2.区位分析:(表一为兰州高墩营发展高原夏菜的区位分析)

有利条件

不利条件

自然条件:1.兰州市高敦营村地处自然条件:1.处于温带大陆性气平原地带,地形平坦,有利于蔬菜候区,全年降水量较少,水源不种植。

1.当地地处高原,海拔较高,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

2.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蔬菜内部有机物的积累。

3.干燥少雨,病虫害少。社会经济条件:1.迎合消费者对绿

社会经济条件:1.西部地区闭塞,足。

2.当地大水漫灌的形势严重,土壤板结现象严重,土壤肥力不高。

色蔬菜的要求,具有较长的采收上交通条件欠缺。

市期,可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2.蔬菜种植技术想多落后,缺乏持续供应,很好地弥补了东南沿海相关的技术人员和指导人员 夏季蔬菜供应的缺口,具有良好的3.销售渠道单一,未形成相关的上市档期,市场广阔。

2.政策上国家给予财政补贴和农业税减免的政策。

产销合作社,产业链不连贯。(5)抗病虫作物的培育。

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包括基因工程、酶工程和细胞工程等,其中转基因生物育种是重要的应用领域。抗病虫是转基因作物的一个重要育种方向。1996 年世界第一例转基因作物在美国应用于商业化生产,仅仅10年间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增长了60倍,达到了1.02亿hm2,种植转基因作物的农户数量超过了1000万户[3]。Bt抗虫棉是中国唯一大规模推广使用的转基因作物,仅2009年,Bt抗虫棉占棉花总播种面积达到68%。但由于受到国际上“转基因安全性争议”和国内一些环境保护人士的影响[4],近年来我国转基因作物推广应用的速度放慢了。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和国家“十一·五”规划中已将“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列为16 个重大专项之一,该重大专项是建国以来投资额最大的单项农业科研项目,体现了国家对农业生物技术的高度重视和我国政府支持转基因生物育种发展的政策导向。

二、中国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所取得的重大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建设现代农业、全面加快农村小康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任务。当前我国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仍处于农业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农业基础还较为薄弱。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集约化农业存在很多的问题。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投入大,农业集约化水平低;单位面积农用地的机械化水平低;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科研的投资少,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农业集约化手段主要表现在使用大量化肥和农药以及单一的作物品种,其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多样性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是巨大的。(1)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然较多。

近年频发的三聚氰胺、膨胀剂西瓜事件等,把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一次次推上了风头浪尖,引发人们的广泛热议和关注。此外,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也比较薄弱。我国绝大多数主要农产品的国内价格已赶上或超过国际价格,丧失了在国际上的价格竞争优势。(2)农民文化素质偏低。

农民中具有大学程度的只占0.1%,中学程度的占30%学程度占40%有30%或半文盲,农业院校在校生8.7万人,占在校大学生总数的6.2%,远不能适应现代化农业。中国农业在发展中表现出的劳动人口素质不高,成本相对较低,已成为威胁经济增长的十分重要的因素[5]。

(3)甘肃兰州高墩营“高原夏菜”发展的问题。

技术方面:存在着白菜烂蕊,叶子泛黄的双霉病等,缺乏技术人员的指导。

销售方面:销售价格单一,销售渠道不通畅,缺乏统一的销售模式。价格方面:年均价格不稳定,价格波动大,采购商恶性竞争造成市场的混乱。

生态方面:尾菜的大面积堆积造成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人为方面:村民环保生态意识不高,对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缺少。生产方面:夏菜仍然处于产业链的低端,产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低。

三、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1)低碳经济模式是未来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

从农产品生产的产业链分析,农业生产消耗用碳大致有三种途径:①化学性农业投入品的生产和使用,如化肥、农药、农用薄膜等;②农业机械的制造和使用,如拖拉机、耕地机械、水泵等;③农产品的加工流通过程中能源使用,如加工过程、运输和包装等。那么就需要针对性的改变原有高碳的农业生产方式,向低碳农业生产方式转变。

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统计,全球农业减排的技术潜力高达每年5.5—6亿t当量CO2,其中90%来自减少土壤CO2释放,即土壤固碳[6]。鲍建强等[7]依据人类社会能源结构中碳用量把人类社会发展分为3 个阶段,并指出发展低碳农业可以走有机、生态和高效的路径。王松良等[8]指出农业在碳问题上兼有“碳汇”和“碳源”双重属性,低碳农业通过把大量的碳“扣押(sequestration)”在农业土壤和植物来抵消人类碳释放。赵其国等[9]提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必须通过农业科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其宗旨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通过农业的高值化,大幅度提高。

农业生产能力、产业化水平、竞争力和比较效益。发展过程的中间阶段就是低碳农业经济,指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排放尽可能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社会最大效益的技术。本研究在前述文献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由于高碳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性,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这种模式和理念下农业生产方式和活动发生改变,改变的方向“低碳化”,即农业产业链从“高碳型”移到“低碳型”;改变的内容是在尽量不减少农业产出和收益的前提下,各种农业活动减少含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2)节约资源能源的耕作技术

(2.1)保护性耕作技术。中国传统农作制度中精耕细作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一种好的耕作习惯,但过分的精耕细作不但消耗大量能源,也是没有必要的,甚至有负面作用。如我国北方春天常年干旱,农田土壤耕作层裸露疏松,过度机械耕作不但直接耗费了大量石油能源,而且也加剧了北方旱作农区的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的恶化,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沙尘暴、土壤沙化等现象的原因之一。保护性耕作的采用起源于上世纪70 年代,目前已经在部分发达国家得到大面积推广。到2005 年,全球大约有近1亿hm2 的耕地采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占全球总耕地面积的6%以上。其中,超过90%的面积集中在美国(26%)、巴西(24%)、阿根廷(19%)、加拿大(13%)和澳大利亚(9%)等国家。另外,保护性耕作的采用主要是在雨养地(面积超过96%)。我国保护性耕作的推广工作起步较晚。1991年农业部与澳大利亚合作成立了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2002年政府筹集专项资金来支持保护性耕作的试验和示范。2005 年开始农业部推动保护性耕作的示范和推广。

在农业固碳和减排措施中,保护性耕作被认为是最具推广潜力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因为它不仅可以提高土壤对CO2 的固碳能力,并且通过减少燃料使用量及秸杆焚烧现象,农用投入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农用投入品农业生产加工销售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首先,免耕少耕可以减少农业机械的使用,这也就减少了化石燃料的燃烧,相应减少CO2 的排放。再次,随着土壤肥力的增加,在耕作中化肥的使用也相应减少。保护性耕作主要从4 个方面保护耕地生产肥力:①深松打破犁底层,有利于雨水下渗和作物根系成长;②利用免耕、少耕技术,减少对土壤层的破坏;③用大量秸秆和残茬覆盖地表,以减少雨水地表径流和水分的蒸发;④秸秆腐烂形成大量的有机质增加土壤肥力。保护性耕作还可以显著节省劳动投入,增加效益[10]。在我国的北方旱作农业区、西南季节性干旱区,尤其是严重缺水的西北地区,保护性耕作更有推广价值。

(2.2)节水抗旱技术的推广。近些年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全球降水分布失衡,表现在我国北方大部地区就是连续干旱。北方地区作物播种生长季节的旱灾几乎每年都发生,节水抗旱技术对于这些地区农业生产越来越重要。目前,我国抗旱的主要方式仍然是传统的大水漫灌。但这种方式水资源和能源浪费严重,节水抗旱技术有广阔的推广应用潜力。节水灌溉技术分为两类:①从工程角度分类,包括改土 渠为防渗渠输水灌溉,可节水20%左右;推广管道输水灌溉(管灌比土渠输水灌溉相比一般可省水30~50%)、微灌技术(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及微管灌等)。②从农艺角度分类,包括根据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灌水,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选用抗旱品种、增施有机肥;在有机肥不足的地方要大力推行秸秆还田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提高土壤的抗旱能力;平衡施肥也是提高土壤水分利用率的有效措施,配合应用化学调控抗旱措施,如保水剂。抗旱剂等效果更好。

四、结论

由于应对气候变化是全球性的挑战,由此而来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各国。农业作为依赖自然再生产提供产品的重要产业部门,与全球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之间发生双向影响关系,即农业生产活动影响全球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对农业生产活动带来直接的影响。低碳农业经济实质是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和理念,在这种模式和理念下农业生产方式和活动发生改变,改变的方向是“低碳化”,改变的内容是在尽量不减少农业产出和收益的前提下,各种农业活动减少含碳能源和自然资源的使用消耗。本研究以产业链和技术的视角,讨论了耕作技术、农用化学品投入、农业生物技术和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的低碳化发展方向,以及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演化和产业链末端的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低碳化发展趋势。可以预见,传统的以高碳、高耗能、不节约资源、环境不友好的现行农业生产方式已经走向末路,以低碳、节约资源能源、环境友好为显著特点的低碳经济模式必将成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这将会对未来中国农业生产方式和技术发展方向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篇6:我国农业未来发展趋势

中国现代农业发展供需分析及未来趋势前景预测

中国农业发展迅速,但资源约束性大,规模化程度和生产效率偏低,行业质量管控体系松散,造成食品安全隐忧。中国农业在过去三十多年发展迅速,农业产值结构和消费结构也逐步发生着变化,加工食品、高营养和附加值产品、畜牧产业上游的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以及非中国传统食品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而分散的农地结构、有限的水资源和生物资源,以及极端多变的天气情况和自然灾害长期导致中国农业规模化生产水平和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包括松散的质量监控体系在内的种种先天缺陷也对国家的粮食安全和食品安全造成威胁,中国农业面临着来自消费市场和国际农贸体系双重的转型压力。中国现代农业发展模式趋向适度规模化和全产业链经营,横向和纵向产业并购和投资有望更加频繁。全产业链经营已经成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最有竞争力的产业模式。通过投资并购和行业板块的有机扩张,企业可以使上下游各个环节紧密对接,实现不同环节的优势互补,产生协同效应,并且实现覆盖全产业链的监督和管理,从而使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得以保证。根据我们的观察,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力强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实业巨头之间的投资竞争将在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展开;而中小型农业投资者则主要在产业链上的某一环节实现横向扩张。

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品牌和市场类投资集中在北美、欧洲和澳大拉西亚,而资源型投资则主要流向非洲、南美洲和澳大拉西亚。

近些年来,中国农业公司在海外市场频频进行直接投资和并购活动。中国农业企业海外投资的动机更加多样化,投资领域也逐步发展到多个子行业和领域,包括种植、畜禽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生产和研究技术的应用、商业化和市场化、品牌、渠道和市场等。企业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直接新建、收购或租用生产基地或加工厂,还有直接利用当地成熟的农业生产服务体系整合投资目的地的资源。中国农业企业的海外投资已经遍布六大洲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参与境外农业投资与合作的企业合作层次逐步升级,由单纯的合作开发资源发展到资本联合经营,推动国际产业并购。

在以实业类投资者为主导的农业并购市场上,国内农业种植类和农牧业资产对境内外卖价最具吸引力,在这一环节进行积极扩张已经成为多个农业二级行业经营者的广泛共识。

面向产业上下游的纵向产业链延伸扩张将以行业巨头为主要玩家,在目前阶段,全产业链策略主要对资金实力雄厚、抗风险能呢能力强以及行业经验丰富的企业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吸引力。相信经过一段时间的产业兼并整合,农业巨头之间的竞争将在产业链的各个阶段展开。而在中小型农业并购层面,企业的战略布局则更多集中在子行业内部,投资者主要通过“小步快走”的灵活策略进行布局,以产业链上某一环节的横向扩张为主要特点。近年的并购市场出现不少行业外企业通过并购进行“跨界”投资的案例。除了与实业家个人的产业抱负有关之外,资本巨头的高调入局也和企业优化投资结构,分散资产风险以及储备长期的利润增长点有关。

网址:

国内农产品价值与附加值的深度挖掘和产业价值链的延伸也为PE/VC提供了广阔的投资平台,特别是在诸如高端食品消费市场、农业电商、种业、冷链物流、物联网等领域。目前资本在农业渐成聚集之势,有相当比例的涉农投资机构在该领域有较高的投资比重。大多数涉农PE/VC的两次或多次投资分别流向了不同的二级行业,表明资本机构更倾向在不同的子行业/产业链环节配置资产,分散风险,以期在全行业范围内寻求最佳利润。畜牧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份额在过去几年维持稳定并逐渐增加,投资者选择帮助被投公司通过向上并购投资畜牧养殖项目、直接从产业上游获取优质资源、进行质量把控;PE/VC对于林业公司的兴趣逐渐减少,但也观察到零星大规模交易,或在一定程度上预示着林业领域正在进入产业整合阶段;渔业逐渐吸引资本的目光,成为新兴的投资类别;非生活必需品类投资比重上升;农业服务业正在成为资本新宠,其与信息技术、生物科技、旅游观光、现代企业管理、互联网等新兴且具有高附加值行业的结合将激发不可限量的商业创新能量。

新型业态、技术和服务成为新兴的投资领域,或成为农业行业下一轮上市风潮的主要力量。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流通体系的应用、生物技术应用、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和智能化升级、冷链物流体系的跨区域建设、绿色/有机农业和休闲创意农业等成为新的热点投资领域。资本的加入为中国农业新商业模式的探索以及后续的企业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方面提供了稳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将有利于促进整个行业的产业升级和转型,并推动下一轮农业领域上市风潮。

一、中国农业产业现状与挑战

中国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在过去几十年经济和社会转型过程中,中国农业在提高农产品产量和满足人民多样化产品需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对世界农产品市场的影响也逐步增强。尽管中国对涉及粮食安全的重要农产品一直坚持自给自足的政策,但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油籽、奶制品、玉米、食糖、棉花等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食品零售价格自2000年以来明显上扬。数据显示中国农产品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特别是人均热量和蛋白质的消费与高收入经济体的差距不断缩小。但受土地、水资源以及农村劳动力水平等的制约,国内供给面临着很大的挑战。“十二五”规划的农业发展目标以及政策都有意识地向农业部门倾斜,一定程度上为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提供了重要保障。

农业发展的成就体现在诸多方面,包括政策环境的变化、国家投资的增长以及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整体而言,尽管农村、消费和经济格局快速变化,但农业土地和水资源也日趋匮乏。中国的农业产业化经营还处在初级阶段,客观上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如农业经营分散且规模较小、加工层次低、产品不达标、农业科技含量低、信息化水平低等。

同时,我们也观察到不同性质资本对农业领域的关注,虽然它们的关注点存在差异,但借助资本的力量完成整体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是业界共同的期望。广义农业产业链涵盖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的生产和加工、运输和储存以及销售。

网址:

图表 广义农业产业链示意图

数据来源:产研智库

图表 1978-2012年基础农业各二级产业产值结构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基础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以及渔业。中国基础农业产值结构在过去三十多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种植业产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80%下降到2012年的52.5%,而牧业产值占比在同一期间则由15%上升到30.4%。城乡居民人均肉、蛋、奶、水产品等快速增长,替

网址:

代了部分传统粮食主食,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逐渐向高层次转变,并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一)产量稳定增长,需求持续旺盛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产量普遍保持了高速增长。1978至2012年间,中国的粮食产量从3.05亿吨增长到5.9亿吨,上升了93%;其他经济作物和农产品的产量也有了明显增长。

图表 1978-2012年中国主要农产品增长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面临人均农业资源相对有限、国际粮食和能源价格飞涨、气候变化环境污染问题加剧等困境,中国通过发展国民经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农业投资等方式保证了近几年粮食产量的稳步增长,基本上维持了粮食的自给自足。主要粮食作物如小麦、水稻、粗粮等达到了很高的自给水平,大部分粮食产品的自给率保持在0.95和1.05之间,肉类产量能够保持自给,净出口量占国内消费量的1-3%。

图表 1990-2012年中国主要农产品自给率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

网址:

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生产国之一,主要农产品产量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谷物、棉花、油菜籽、水果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近年来,随着经济和行业发展方式进入调整和转变的关键时期,不同产业的生产发展逐渐出现分化。粮食、果蔬等基础农作物的产量增加,经济作物产量小幅增长,而畜产品和水产品持续快速发展。在畜牧养殖领域,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猪肉生产国,在过去的10年中,中国的猪肉生产量占全球生产总量的50%,生产量年均增长率达到了4.1%。在水产养殖领域,自1989年以来,中国的水产品产量已经连续20多年居世界首位。预计到2022年,中国水产养殖产量将占到全球总产量的63%。

中国农作物和农产品产量的高速增长得益于国家在农业领域持续大力的投资,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国农业资本的实际净投资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在大量投资的支持下,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得以逐步完善,中国的农业机械化程度提高了7倍多,灌溉与水利等基础设施有了显著的改善。现代农业技术和一些高新技术的普遍应用,解决了生产难题,优化了生产流程,有效地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农业领域的可持续发展,提升了资源利用率。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内农产品需求持续旺盛,农产品消费量增速明显,增长势头强劲。2000到2013年间,大豆的消费量增长了153%,牛奶消费量增长了174%;2012年食糖消费量也已经达到了1420万吨。预计到2017年,中国人均食糖消费量将比2005到2010年间的平均水平上升29.6%,增长速度远远高于日本(1.6%)、韩国(17.9%)等发达国家市场。

人口增长是推动农产品需求增长的最基本和最重要因素。尽管中国人口年均增长速度近年来有所回落,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大,每年的人口增量依然很大。人口增长导致的农产品需求增长是刚性的,长期以来一直影响着中国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供求关系,表现为农产品总体消费规模不断增长。而除了人口因素外,居民收入水平的上升也是导致农产品消费总量持续扩张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提升,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以食物为代表的农产品整体需求被不断推高。

在农产品消费总量扩张的同时,消费结构也发生着快速的变化。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中等收入人群比例的增大,居民消费的农产品更多样化,对加工食品以及其他高价值产品的需求增长快速,更具营养和附加价值的高消费层次农产品将进一步替代低消费层次的初级农产品。城乡居民肉、蛋、奶、水产品的消费稳定增长,部分替代了小麦和大米等传统粮食。与此同时,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等非食用性农产品消费也将随着人们对畜牧产品和高级农产品需求的持续增长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增势。同时,国内消费者对于一些非中国传统食品的需求也随着其生活水平的上升逐渐增加,这类产品的需求弹性较大,但是增长趋势明显。

网址:

图表 2003-2012年中国主要农产品消费比例

数据来源:世界粮农组织

(二)贸易逆差扩大,对外依赖度增强

自2001年加入WTO以来,在坚持保证重要粮食产品自给自足的基础上,中国逐步开放了某些农产品市场,使得农业产品贸易额大幅增加,农产品进出口总额由2001年的279亿美元增长到2012年的1739亿美元,年均增长率高达18.1%。自2004年起,中国农产品出现了净贸易逆差,并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贸易逆差从46.4亿美元扩大到2012年的489.4亿美元。

图表 2001-2012年中国农产品进出口贸易

数据来源:中国商务部

网址:

而随着国内生产资源约束性增强以及国内消费需求的强劲增长,近几年一些主要农产品的进口量大幅增加,进口依存度从2001年的6.2%增长到12.9%。同时,农业贸易依存度(贸易额占农业GDP的比重)也从2001年的14.7%上升到21.2%。具体来看,2012年,进口额最多的三大农产品为大豆、棉花和棕榈油,分别达到了350亿美元、118亿美元和64亿美元,占农业进口总额的31.4%、9.0%和4.9%,其中大豆和棉花主要从美国进口,棕榈油主要从马来西亚进口。近年来,中国大豆进口呈逐年上涨趋势,2012年进口量比2004年增长了近190%,大豆对外依存度达到80%。此外,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油籽进口国,2011油籽进口量约占世界油籽进口总量的54%,进口占国内消费总量的一半以上。预计到2022中国油料进口将比现在增加40%,占全球贸易总量的59%。除了这三大农作物之外,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改变,中国的肉类和奶制品进口也有了明显的增长。2012年,中国进口猪肉大约60万吨,占全球猪肉贸易总量的8%左右;奶制品进口量同比也增加20%,其中脱脂奶粉和全脂奶粉进口占奶制品进口总量的82%。同时,中国现在是世界第四大食糖进口国,占世界总食糖进口量的4%;未来十年,食糖进口量也将超过进口配额。中国近年来进口剧增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农产品需求的持续扩张,消费量增长普遍快于产量增长,产消不平衡加剧。同时,最近几年,异常气候频繁出现,各地自然灾害频发,耕地质量下降,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一些农产品的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都有所下滑,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紧张局势。根据世界粮农组织对未来10年中国农产品消费和供给的预测,大部分农产品的供给速度低于需求速度,因此将进一步加大中国的农产品对外依赖程度。

此外,随着中国农产品市场的逐步开放,国内农产品面临低价进口产品的冲击。国内外农产品差价近几年急剧增大,部分农产品的国内价格远远高于国际价格。价格劣势导致国内农产品的竞争力不强,大量消费依赖进口。2012年,国内外棉花价差达到了7000元/吨(含税),进口大米的价格也只相当于国内价格水平的80%左右。农产品价格过高是由多种因素导致的,首先,中国农业生产成本较高,生产效率低下,许多现代化农业技术的普及度较低,再加上近年来劳动力成本的明显上升,导致很多农民和农产品生产厂家不得不提高价格以减免亏损。国家为了稳定物价保障农民生活,对众多农产品进行高价收购和财政补贴,导致价格扭曲,使得农产品价格维持在过高的水平;其次,人民币近年来升值压力较大,汇率持续上浮,进一步强化了进口产品的价格优势。

除了需求规模扩张和价格优势丧失之外,消费结构的变化也推动了了农产品的进口增长。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升,中产阶级力量不断扩大,消费能力不断增强,人们对高层次、高质量的食品和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这其中包括对非中国传统类食品如黄油、奶酪、培根等产品的消费需求激增,由于这类产品的国内生产规模较小、生产能力较差,大量消费依赖进口。同时,近年来,由于食品安全隐患问题越来越严重,公众对于国内产品质量和安全的信任度下降,导致进口产品市场份额增加,需求量增大。

(三)资源约束性大,规模化程度低

整体来说,中国农业资源紧缺,农业土地面积和水资源供应不足。近几年,随着全国兴起的大规模城镇化运动,大量的耕地农田被转为工业和住宅用地,耕地面积从2001年的网址:

19.14亿亩迅速减少至2011年的18.23亿亩,减幅达4.7%。而中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35亩(2011年),为世界平均值(3.3亩/人)的41%、OECD国家平均值(5.25亩/人)的26%。此外,中国农业生产耗水量巨大,占国民用水总量的60%以上,但中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另外中国农业生产的用水效率低下,生产1吨粮食的单位耗水量高达1300立方米,比发达国家(生产1吨粮食的耗水量在1000立方米)高30%。

图表 2001-2011年中国耕地面积情况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同时,城镇化运动下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工业生产吸收大量农业劳动力,间接导致了农业生产劳动力资源的减少,农村人口从1992年历史峰值的8.44亿人下降到2012年的6.95亿人。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劳动力资源将进一步紧缩。除了土地、人口等生产资源的约束性逐渐加强外,由极端气候、自然灾害和禽畜疫情等因素引起的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波动性近年来逐渐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气候变化幅度加大、不稳定因素增加,导致极端气候灾害频繁发生且危害强度加剧,给中国农业带来挑战。在全国范围内极端降水、暴雨洪涝等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华北西南地区旱灾不断加剧的严峻形势下,中国农田基础设施普遍发展不足,灌溉、排水等水利设施尚不完善。农业设施难以起到抵御恶劣天气等自然灾害的作用,突出了农业的弱质性特征。此外,最近几年,中国的畜牧养殖业受到疫情的影响也特别严重,尤其是家禽养殖业,多次受到禽流感疫情的影响,行业产量以及出口量都受到了严重冲击。2013年3月的H7N9疫情使中国的家禽养殖业遭受400亿人民币的损失。而由于禽流感疫情具有季节性、反复性以及防治的复杂性,学界和业界目前尚无有效的预防方法,这也增加了未来中国家禽养殖业发展的风险。

中国种植业规模化程度和劳动生产率偏低主要是由人均耕地面积狭小且分散造成的。一项2010年17个大国农业经济的对比研究表明,中国的农业劳动生产率在所比较的17个大国中最低,农业人均增加值仅为545美元,与高收入国家农业人均增加值(38347美元)相

网址:

差70倍,与中高收入国家(3607美元)也相差6倍之多,甚至低于中低收入国家水平(622美元)。此外,中国的人均耕地规模也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与中国人口密度相当的印度。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单位耕地面积产量却名列世界前列。2010年,中国每公顷耕地的谷物产量是5521公斤,而其他中等收入国家的谷物产量在2000-5000公斤之间,平均只有3600公斤。表明现有农地资源和规模的限制大大拉低了中国农产品人均产值的水平。

图表 中国与发达国家农产品加工程度对比

数据来源:农业部、发改委、中国物流采购协会

在畜牧养殖方面,分散养殖和产出率低下的问题同样存在。截至2013年年底,年出栏2000头生猪以上养殖场的市场占有率低于20%,猪肉市场的主要供应者是以家庭为单位的散养户和小型养殖场;而在2011年底的近220万个奶牛养殖场中,超过95%的养殖场都属于产出小于20头奶牛的个体奶农和小型养殖户。由于散户饲养集约化程度低,缺乏统一的监控标准和手段,在无法保证市场供应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整体中国市场食品安全的隐患。

同时,较低的规模化程度也直接导致了长期以来农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低下。农业领域进入门槛较低,绝大多数农业生产者分散而力量薄弱,并不具备产业链的议价能力。此外,原材料、农资产品价格普涨,化肥、棚膜、柴油的价格在过去的几年里都有比较明显的价格上涨,推高了农业生产的成本。但由于农产品的民生属性,政府对终端农产品的价格增长采取调控措施,对农业整体的利润水平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中国农产品加工比重低,加工技术落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增值不大,也因而影响了其进入超市销售的比重。

(四)生产环境和食品安全引发广泛担忧

过去几十年中,中国农业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农业环境却不断恶化,生态系统遭到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农业的整体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

在农业资源方面,由于中国地形复杂加上开发过程中生态保护意识差,水土流失现象严重。据调查,截至2010年,中国受到水土流失影响的土地面积达到357万平方公里,占总土地面积的37.2%,每年因为水土流失损失耕地约100万亩。严重的水土流失除造成耕地资源在数量上的减少外,还使现有土地的质量也严重下降,数百万公顷农田、耕地受到荒漠化、盐碱化的威胁,土壤酸化过程加快,受到重金属、无机盐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日益加剧。因为农业用地被过度使用、无序开发,耕地土壤受到严重破坏,质量呈现退化趋势,有的甚至丧失农业耕种价值。

网址:

在生物资源方面,不合理的农业生产安排使物种多样性遭到破坏。随着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长,农产品的市场需求与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再加上全社会对保护生物资源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没有形成广泛的社会共识,从业者对野生动植物资源过度乃至掠夺式开发现象严重。渔业资源过度捕捞现象尤其突出,中国鱼类资源存量近年来急速下降。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也导致大量野生生物栖息地消失,一些物种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生物资源的严重衰退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影响巨大,使国家生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

除此之外,农业污染量占到全国总污染量的1/3到1/27,农业污染问题也日益突出。农村的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污染物排放逐年增加,废弃物处理不及时不彻底,严重影响了农业生态系统的健康。目前全国有1/6的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受到重金属污染的粮食多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00亿元;另一方面,有的从业者为追求高产量在农业生产时使用过量的化肥农药,导致严重的农用化肥污染、农药残留污染问题,使得农产品和食品质量下降,从根本上威胁了食品安全,危害消费者健康。

农业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巨大,特别是环境中的重金属将通过食物链的传递影响动物和人类健康,甚至导致癌症。有关研究表明,在矿冶活动频繁的地区,居民患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而有些地区婴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也因农业污染逐年上升。农产品污染不仅会对居民的健康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使农产品出口贸易受阻,降低中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造成农产品出口不畅。近年来,中国出口的农产品屡屡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退回,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欧盟、日本等地区和国家分别针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提高了进口要求,强化了对农产品和食品安全的检验检疫,针对中国农产品准入的国际绿色壁垒日益苛刻。据联合国统计,中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的商品因受到绿色壁垒而出口受阻。

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事件进入多发期,地沟油、苏丹红、毒奶粉、镉大米等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涉及领域广泛,关系到农业种植、农产品和食品加工及流通等各个环节。食品安全危机的日益凸显,一方面是由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逐渐加强,对食品质量的要求及关注度增加,追求高质量、无公害、无污染、安全健康的食品;另一方面,快速增长的消费需求推动了农产品、食品生产和加工业的高速发展,而食品安全监管却由于生产条件的限制、检测技术的落后、监管系统的不完善以及惩治机制的不严格等因素相对滞后,缺乏有效的消费者保护机制,经由媒体的大力报道,引发了社会范围内民众对食品安全问题巨大的失望和不满。

(五)中国农业政策持续支持行业发展

中国政府对农业产业的发展一直非常重视,在从土地制度改革到农业科技、城乡统一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再到农业产品安全和农业可持续性发展等方面积极鼓励和扶持,并主要通过每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来体现。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五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了具体部署。2004年至2014年

网址:

又连续十一年发布以“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强调了“三农”问题在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重中之重”的地位。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其中,“家庭农场”的概念是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则确定进一步解放思想,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原则,坚决破除体制机制弊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六)主要子行业发展状况

我们对包括种业、林业、种植、畜牧、疫苗等在内的主要子行业中的重要上市公司进行了场数据以及SWOT分析来确定这些企业的发展状态,从而辅助我们对中国整体农业产业未来方向分析和了解,通过其财务数据、战略发展思路、市的预测。

中国基础农业产值结构在过去三十多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乡居民对于肉、蛋、奶、水产品类需求快速增长,逐步替代部分传统粮食主食。随着人口绝对值的增长、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升级,消费市场对于加工食品、高营养和附加值产品、畜牧产业上游的饲料用粮和加工用粮,以及非中国传统食品的需求增长趋势明显。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农产品贸易逆差逐年递增,国际市场的低价农产品对国内农产品造成价格冲击,加之人民币对美元持续升值,国内市场高度依赖的部分进口农产品价格频现异常波动,威胁国家粮食安全。长期以来分散的农地结构是导致农业规模化生产程度以及劳动生产率普遍偏低的重要原因之一。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劳动力人口持续萎缩,传统的小规模、分散化小农经济难以为继,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疫情等不可控因素更增加了农业生产的风险性和波动性。

二、中国农业发展趋势——如何应对挑战

中国农业产业取得的成就以及面临的挑战,在一定程度上要求整体产业的进一步升级和转型。长期以来的小农经济运营模式在土地流转新政策和其他市场因素的影响下将得以改进,促进规模化经营和产业链的融合;特色农业的迅速发展将满足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者需求,而先进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不仅提高农业生产、流通效率,也孕育了一些新的运营模式。同时,中国农业企业的海外扩张活动更加深入,动因更加多元化。

(一)适度规模化经营

中国农业规模化经营将是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历史以及地理资源分布造成的小农经济不仅影响农业生产效率,且已经无法满足日益旺盛的国民消费需求。首先,小农经济以家庭为生产单元,无力负担较贵重的农机具和应用较新的农业生产技术,造成生产效率低下、面对巨大的产业链不具备对农产品价格的话语权等先天不足,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其次,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日益严峻,农产品消费对外依存越来越严重。大豆、玉米、棉花、白糖等重要农产品均大量依赖进口,动物原种几乎全部进口,蔬菜种子领域外资占绝对地位。同时,当前农村从事农业经营的“三化”现象,农业副业化、农民老龄化和农村空心化,亦限制了土地产出潜力的充分发挥。

网址:

规模化经营也有助于应对社会普遍关注的食品安全问题。分散的农户经营模式加大了食品安全监管的执行难度,农户和食品制造加工企业之间松散的契约关系难以将质量标准延伸到农业生产中;同时,分散经营的农户在市场上议价能力普遍较低,在面临下游企业收购价格打压以及生产成本高企的情况下,有滥用药物和添加剂来加速生产、提高产量的冲动。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有利于先进科学技术和机械化的运用,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并降低成本,从源头上减少因滥用农药、化肥和饲料添加剂而带来的食品污染,并能促进食品安全标准的实施和监管落实。

同时,农业规模化经营也得到政府政策的鼓励和支持。2013年年初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要创造良好的政策和法律环境,采取奖励补助等多种办法,扶持联户经营、专业大户、家庭农场”。2013年11月12日,三中全会公报宣布,中国将推动土地改革,给予农民更多产权,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推广以及土地管理制度的改革,将有利于规模化种植、养殖企业加快发展,对农机、种业等农资行业产生长远积极的影响。

但是,中国农业的规模化进程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同时,应该因地制宜,发展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模式。从发达国家及中国沿海较发达地区农业发展的经验看,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仍是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是提高土地耕作效益和促进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农村土地体系中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垦土地体系中的大农场式规模经营将逐步成为中国农地经营的主导模式。

上一篇:护理部主任的职责下一篇:叮嘱的近义词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