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22-08-28

第一篇:我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趋势及对策

摘要:设施农业是随着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种植业结构调整而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集约型农业转变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国设施农业虽然得到了很大发展,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概述了国内外设施农业的现状,提出了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实际条件,对中国设施农业的发展提出了相关对策和展望。 关键词:设施农业;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发展趋势 1 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 1.1 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在国外,20 世纪下半叶设施农业真正作为一种产业得到大规模和迅猛的发展,随着各国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增多,设施农业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世界上广泛应用温室进行设施栽培,目前全世界温室面积达60万公顷。荷兰拥有大量连栋温室l~2万公顷,是世界拥有最多、最先进的玻璃温室的国家,已研制出先进的设施环境智能控制系统,可根据作物对环境的不同需求,由计算机对设施内的环境因子,如温、光、水、气、肥等,进行全面有效的自动监测与调控,使设施土壤连作障碍不再是影响作物生长的限制因子[1]。日本是世界上温室面积最大,而又集中发展塑料温室的国家,塑料温室面积占温室总面积的96%,其先进的温室配套设施和综合环境调控技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近年来在组培环境调控和封闭式育苗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

发达国家的设施农业已具备了技术成套、设施设备完善、生产比较规范、产量稳定、质量保证性强等特点,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和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已形成了全新的技术体系。[2] 1.2 国内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设施农业基础差、起步晚,但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约。

我国设施农业目前发展和应用较多的主要是塑料大棚、日光温室及连栋温室,也有少量的先进工程技术的智能温室,其中日光温室发展迅速,其面积已超过温室总面积的60%[3]。目前,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

我国设施农业研究也取得了一定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在温室主体结构的建造方面,不仅国产化水平较高,而且产品的质量也有很大提高,并形成了多种类型、性能各异、用途广泛的配套设施体系,如加温与保温设施、降温设施、遮阳设施及灌溉设施等。因此我国设施设备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提高。随着经济的发展、生产需要和技术进步,设施栽培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专业品种的培育受到重视,设施栽培作物的总产和单产大幅度上升,设施农业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蔬菜、林果、花卉等农业诸多领域[7],栽培作物的品种不断扩大和丰富,不但提高了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农民增收。 2 发展问题

虽然我国的设施农业已经发展到了一定水平,但仍与发达国家有一段差距,存在一系列问题。 2.1 科技含量低

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2 设施水平低下

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4]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2.3 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

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2.4 运行管理水平较低

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 3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对策

我国设施农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了长足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应学习与借鉴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经验,针对我国设施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以促进我国设施农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3.1 强化政府在设施农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由于设施农业是向人们提供大量无污染绿色农产品的最理想的种植和养殖方式,能大幅度提高单产,从根本上提高产品质量,有利促进了可持续农业发展。因此,政府应该在考虑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项目时,应注意优先发展设施农业项目,根据各地综合自然条件和经济水平,明确设施农业近期和远期发展规划和投入机制,确定发展重点和规模,因地制宜发展设施农业。政府首先要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大力扶持和鼓励部门、企业和个人创办设施农业项目。带动和吸引对设施农业项目的投入,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创造宽松环境,发展设施农业[5]。

3.2 提高设施自动化控制水平

目前,国内现有的温室大都处于人工控制或半自动控制状态,为提高控制、作业精度和生产率,必须努力提高温室自动化控制水平,推动设施农业的发展。

3.3加强设施农业的科学技术研究

加强科学技术研究的目的,主要是提高设施农业科技含量。首先要研究开发适宜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类型的新型系列温室及相关设施,提高中国自主创新能力和设计水平。其次要研发设施配套技术和装备,包括温室覆盖新型材料、小型农用机械,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研究开发温室各种先进技术,比如节水灌溉技术、增温节能技术,降低消耗,节约成本。

4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设施农业的发展趋势是提高水平和档次, 逐步实现规范化、标准化和系统化, 形成具有我国特色的技术和设施体系, 重视现有技术和成果的推广应用, 形成高新技术产业, 实现大规模商品化生产。

4.1 设施农业与现代工业技术进一步结合, 提高硬件质量, 增强配套能力

我国设施农业要在建筑结构工程、材料工程和节水节能工程方面进一步发展, 在提高主体结构质量的同时, 还要不断增强配套能力。 4.2 设施与设施农业产品生产向标准化发展

包括温室及配套设施性能、结构、设计、安装、建设、使用标准, 设施栽培工艺与生产技术规程标准, 产品质量与监测技术标准等。 4.3 继续加强采后加工处理技术的研究开发

包括采后清洗、分级、预冷、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过程的工艺技术及配套设施和装备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国际市场竞争力。 4.4 设施农业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结合

设施农业与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结合, 以实现光、温、水、肥、气等因素的自动监控和作业机械的自动化控制等。 4.5 设施农业与信息技术结合

建立以产品、技术和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网络化管理、模式化运行和远程服务等。

4.6 设施农业与生物技术结合

开发出抗逆性强、抗病虫害、耐贮藏和高产的温室作物新品种, 全面提高温室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利用生物制剂、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专用生产资料, 向精确农业方向发展, 为社会提供更加丰富的无污染、安全、优质的绿色健康食品[6] 。 参考文献:

[1] 安国民, 徐世艳, 赵化春. 国外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J] . 现代化农业, 2004( 12) : 34-36. [2] 闫世霞. 我国设施农业现状分析[ J] . 北方园艺, 2001( 6) : 4-5. [3]周莹,王双.设施农业发展研究进展.现代农业科技[J].2010(1):257-258,261. [4] 李亚敏,商庆芳,田丰存,等.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河北农业科学,2007,11(4):120-121,124. [5]何芬, 马承伟.中国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07,23(3):462-465. [6] 马承伟,苗香雯.农业生物环境工程[M1.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4-5.

第二篇:我国历代农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一、三农(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

“以农为本”古今一理:中国的农业人口占绝大多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绕不过去的关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切实解决三农问题。

三农问题主要表现为,在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出现了农业脆弱、农村贫穷、农 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积极而有效的措施,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步伐,加快小城镇建设,着手农村税费改革和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 2005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多次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和放松。今年的政府工作要继续把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

农业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的问题。农业的购销体制不畅是农业不能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个问题是中国农业目前基本上属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没有形成规模经济。 农村问题,目前突出表现的一个问题是户籍制度改革。以往户籍制度将城乡予以二元分割,形成了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文化水平的较大差异。城市化的步骤需要控制,小城镇是消解城乡二元对立、改革户籍制度的必要配套措施。

农民问题,可以分为素质和减负两个问题。农民素质问题,主要是指文化素质。据统计,截至2000年底中国义务教育即普九中人口覆盖率达到85%,在“普九”未能覆盖人口中,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民问题的另一个重大问题是减负问题。农民负担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民负担重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改革力度不够,目前还有些地方政府部门仍是“管事的人不多,吃饭的人不少”。因此,减轻农民负担首先应该考虑加大力度进行机构调整,减员增效,把农民增收放在第一位。

二、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主要表现

(一)、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

1、元谋人、北京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山顶洞人,已掌握磨制、钻孔技术。半坡、河姆渡时期进入新石器时代,普遍使用磨制技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生产工具进一步发展。

2、商周时期:绝大部分是木、石、骨、蚌所制,仅有极少量青铜农具。

3、春秋战国时期:西周晚期铁器开始使用,春秋时开始使用铁制农具,有铁锄、铁斧等, 并开始使用牛耕,战国时期得到推广,中原地区普遍使用桔槔来灌溉农田。

4、秦朝时,铁器传到珠江流域。

5、两汉时期,西域用上了中原传去的铁农具;农具得到改进,牛耕得以推广。

6、魏晋南北朝时,曹魏马钧改进了翻车(灌溉用)。水碓、水磨应用于谷物加工,西北嘉裕关已采用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犁耕法。

7、唐朝时:创制了曲辕犁、筒车(灌溉用)等农业工具。

8、对生产工具变革的基本认识:

纵观古代生产工具的改进与发展:新工具更加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因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古代经济的发展中已得以充分体现。

历代生产工具的发展与改进,是以主观认识为指导在实践中改造客观事物并能够达到预期目的行为,体现了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的哲学原埋。

生产工具的发明,体现了人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可以正确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来改造世界。

(二)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

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主要表现在灌溉技术、耕作和管理技术上。

1、灌溉技术。各朝代都非常重视水利灌溉工程的兴修。

⑪春秋战国:中原地区已普遍采用桔槔灌溉农田;楚国孙叔敖修的芍陂(淮河流域)是有史记载的最早水库;吴王夫差开邗沟;魏有鸿沟;战国时秦国蜀郡守李冰在成都修的都江堰,水工郑国在秦国咸阳附近修的郑国渠。 ⑫秦朝开通了灵渠。(两汉:汉武帝治理黄河、王景治黄。三国:吴开凿江南运河。)

⑬隋朝开通大运河。

①目的:巩固统治、对江南的掠夺、巡游,对高丽战争的需要等。

②概况:隋炀帝在历代运河的基础上,于605――610年,开通了大运河。

a、构成: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b、规模:全长四五千里,以洛阳为中心,北通涿郡,南达余杭,是世界上最早、最长的运河。

③影响:a、运河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巩固统治和社 会经济的发展。b、开通运河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导致阶级矛盾激化。

⑭唐时期的大运河、筒车等都是著名的灌溉工程或先进的灌溉工具,保证了农业生产的正常发展。唐朝还设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各地兴修了不少水利工程,仅江南兴建和修复的水利工程,就大超过了六朝的总和。 ⑮对水利工程建设的认识:

古代人类治理大河、修筑水利工程,体现人们能够利用对规律的认识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限制某些规律发生的破坏作用的范围,使人们少受其害,或免受其害,直到变害为利、为人类造福的哲学原理。

⑯中国古代水利上的经验与教训:

古代最重要的生产部门是农业,农业受自然因素的影响极大,这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下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因此中国历代王朝都很重视水利工程建设,如西汉武帝亲往黄河工地视察,命令随行将军、大臣负草堵河,自己作歌鼓动。隋炀帝兴修大运河,清代康熙帝亲自研究水利学和测量学,为组织治理黄河和永定河,还曾六次南巡,到治河工地勘察。古代国家重视水利的兴办,这是与水利在古代经济中的地位相联系的。同时,兴修水利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可以扩大运输,加快物资流转,发展商业,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繁荣。正是由于兴修水利具有如此的重要性,所以古代不仅在平安盛世时期,就是在纷争**岁月,国家也往往不放弃水利事业的兴办。如三国时期蜀国在诸葛亮的辅佐下,十分重视水利工程的兴办和对都江堰的修缮。诸葛亮指出:“此堰为农本,国之所资。”所以国家专置管理堤堰的“堰官”,负责维护都江堰。由于历代政府的重视,中国古代的水利事业处于向前发展的趋势。

总体来讲,夏朝时我国人民就掌握了原始的水利灌溉技术,西周时期已构成了蓄、引、灌、排的初级农田水利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都江堰、郑国渠等一批大型水利工程的完成,促进了中原、川西农业的发展。其后,农田水利事业由中原逐渐向全国发展。两汉时期主要在北方有大量发展(如六辅渠、白渠),同时大的灌溉工程已跨过长江。魏晋以后水利事业继续向江南推进,到唐代基本上遍及全国,宋代更掀起了大办水利的热潮。元明清时期大型水利工程虽不及宋前为多,但仍有不少,且地方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兴建的数量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水利工程在全国几乎到处可见,发挥着显著的效益。举办公共水利工程建设,是古代东方和古代中国国家管理经济的带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职能。

2、耕作和管理技术。夏、商、西周已懂得施用粪肥、草木灰和绿肥。隋唐时期普遍推广“圩田”和两年三熟耕作制,使农产品产量大幅度提高;

(三)农作物的培植、引进和推广

1、先秦:半坡种粟、麻;河姆渡种植水稻;西周时农作物种类增多,包括后世大多数农作物都有种植。五谷都已种植。

2、两汉:稻和麦得到推广种植;东汉时已有双季稻;西域的葡萄、石榴、苜蓿、胡豆、胡瓜、胡麻等陆续移植内地。

3、魏晋南北朝:江南地区农作物品种增多,产量提高,三吴地区最为发达,洞庭、鄱阳湖流域和成都平原称我们在重要的粮产区。北方的河西走廊、辽东等边疆地区得到开发,茶树种植推广。

4、唐朝:圩田种植高产水稻,江南地区大面积种植水稻,两年三熟制在南方推广,江南地区成为粮食重要产地;外来作物莴苣、菠菜等得到种植。茶叶成为生活必需品。

5、宋元:江北广种水稻,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也传到江淮地区;棉花种植由福建、广东推广到长江流域,经济作物种植扩大。棉花种植遍及南北。

6、明朝:棉花种植由江南推向江北,桑、麻等作物广泛种植;江南大力发展双季稻,岭南出现三季稻。作物新品种玉米、甘薯、马铃薯、烟草引入我国。

7、清朝: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玉米和甘薯在清代不断推广种植,棉花、蚕桑、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四)垦荒的利与弊

2、利:耕地面积的扩大,保证了农业的正常有序的发展,促进人口的增殖。

3、弊:过度开垦,造成自然植被的破坏,环境恶化,影响人类的生存环境。

在政府的组织和鼓励下,战国时韩、赵、魏三国的垦荒工作已取得很大成效,中原荒地大为减少,关中秦国荒地也得到迅速开垦。秦汉时期不仅内地垦田面积不断扩大,同时随着国家疆域的开拓,垦田迅速向边远地区扩张,如秦始皇曾迁内地人民到珠江流域和河套一带垦荒。汉武帝在西域屯田。三国时期曹魏组织农民和士兵屯田。西晋和北魏、隋唐,先后实行占田制、均田制,将大量空荒土地分给农民开垦种植,同时又实行屯田,促进了土地的开发和农业的发展。

隋唐以后历代王朝也都重视动员和组织人民开发利用土地,如明初,太祖皇帝鼓励垦荒,减免赋税,实行屯田。清初以督垦荒地的成绩,作为对地方官吏奖惩的标准。土地的开发和利用程度与劳动人口一样,同是中国古代经济兴衰、国力强盛的标志。发达兴盛之时必是户口殷繁,桑拓满野;而萧条衰败之时则是千里无烟,鞠为茂草。中国古代国家重视人、地这两个农业生产力主要因素的增长,是社会经济在一定时期内得以发展,甚至出现繁荣局面的决定性条件。

但盲目垦荒也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如历史上黄河流域本是一个宜农宜牧的地区,滔滔黄河横贯东西,两岸草原、森林、农田交错,到处是青山绿水。所以,黄河成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摇篮。但是,由于我们的祖先不懂得生态平衡,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消耗的木材、粮食日益增加,就加速了开垦土地,砍伐森林,毁坏草原,年复一年,严重破坏了黄河流域的生态平衡,使昔日的肥田沃土,逐步变成了今天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坡,地面支离破碎,黄土裸露,水土流失日益严重,使黄河由中华民族的摇篮,变成了世界上含沙量最大、水害最严重的河流。再如明末以来长江上游高产旱地作物的引进、人口膨胀、山地陡坡垦殖形成一个怪圈,使森林大量耗损造成水土流失的不可避免性。

(五)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及特点等

1、历代中央政府促进农业发展的措施

①春秋:齐国管仲改革内政,发展生产。

②战国:秦国商鞅重农抑商,奖励耕战,生产棉帛多者,免除徭役;限制工商业者活动,禁止弃农经商。

③西汉:刘邦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文帝减轻田租,三十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田租,鼓励农耕。

④东汉:光武帝九次下达释放和禁止残害奴婢的命令,减轻赋税,把田租从十税一恢复到西汉时的三十税一。 ⑤三国:曹魏实行屯田,重视保护农桑;魏建国后继续重视农业和兴修水利;蜀汉诸葛亮实施减轻赋税,奖励农耕的政策。

⑥北魏:孝文帝颁布均田令和租调制,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

⑦唐初:唐太宗调整统治政策,实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轻徭薄赋,保证农民得到一定土地和生产时间。武则天奖励农业生产;唐玄宗前期大力发展生产,精简官吏裁汰冗员。

⑧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推行农田水利法,鼓励垦荒和修水利。政府积极推广占城稻,促进南北作物交流。

⑨明初:明太祖采取鼓励垦荒,减免赋役,休养生息;实行屯田,推广植棉等措施。引进农作物新品种。

⑩清初:鼓励垦荒;康熙实行更名田;雍正实行摊丁入亩和地丁银制度 封建国家还编纂农书,推动农业耕作技术的提高。

各封建王朝通过上述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保证了农民占有少量土地,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满是足了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缓和了社会矛盾,为农业发展营造了稳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封建国家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2、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的原因

①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安定民生,从而有利于稳定和巩固其统治地位。 ③农业的发展也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原料和市场。

④农业也为战争提供了物质基础。如西汉汉武帝用兵匈奴,如果没有西汉前期农业的发展、钱粮的充足是不可想象的。

⑤农业是古代决定性的生产部门,由于农业生产的状况直接关系到民之生计和国家的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把发展农业当作大事来抓,努力督促和组织农业生产。如推广生产技术、兴修水利、掌握农时、分配土地,并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农民对土地的占有权,督促和鼓励农民努力生产等。中国古代,国家十分重视对农业的管理,如隋唐以来的户部一直作为管理财政和农政的重要机构而存留。与此同时国家在经济政策上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即保证经济政策向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方面倾斜。

3、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基本条件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治清明。例如汉唐时期都曾出现一些太平盛世景象,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世,这些都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②统治阶级注意调整统治政策,鼓励发展生产。如汉初高祖在位时期实行一些宽舒政策:士兵复员,释奴为民,减轻田租等,文帝景帝在位时期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减轻田租十五税一,提倡节俭,废除肉刑等。这些措施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汉初经济发展起来,并出现文景之治的盛世景象。像东汉、唐、明、清各朝经济的恢复与发展都与统治阶级实行的一系列好的经济政策有关。

③重视水利的兴修,改革生产工具和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例如西汉武帝时调集几万民工治理黄河,东汉明帝时派王景治理黄河,这些都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再如汉唐两朝都十分重视生产工具的改革,汉朝普遍使用耦犁和犁耕法,发明了耧车,唐代制成曲辕犁,发明了筒车等。

④广大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正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才使中国古代的经济得到发展。例如三国两晋南北朝和辽宋夏金元时期,江南经济之所以能得到发展主要是由于北方劳动人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并与南方人民一起辛勤耕耘的结果。

4、古代农业的成就和局限

①传统农业取得了巨大成就,主要表现在开垦了大量农田,形成了精耕细作的耕作技术和生产经验,较高的粮食生产养活了庞大的人口,并以此为基础,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且使之延续和发展。

②传统农业也有其局限性。首先是传统农业带有极强的保守性;生产单位分散、生产规模狭小、生产技术墨守成规、脆弱的小农经济需要一个高高在上的权威来保护它们,小农经济构成了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国家的经济基础。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主要依靠投入大量劳动力来取得较高的收获量,这使许多未成年人过早地投入农业劳动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同时也刺激强化了农民早婚早育多育的观念。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限制了人口流动,加之中央集权和户籍制度的束缚,致使的多数农民安土重迁,这样,新的阶级很难在中国产生。

5、我国古代农业的特点

⑪农产品商品化程度逐渐提高。

唐代以前,农产品商品化趋势并不明显。唐朝时期茶叶已成为普遍的饮料,茶叶成为生活的必需品,唐朝中期,政府开始征收茶税,这是农产品商品化之典型。元朝时,棉花种植遍及南方,明代已推向江北。明清时期,棉花、蚕桑、茶叶、烟草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扩大了,还形成了一些专业生产区域。农业商品化直接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⑫耕地面积和粮食总产量不断增长。

⑬农作物品种不断增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前期发展,后期停滞。

“五谷”在商周时期已经种植。明代引进了玉米和番薯。清代前期种植经济作物已很普遍。从秦汉到隋唐,农业生产工具与生产技术不断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在宋代以后无大改进,加之农业生产商品化趋势不断加强,这预示着封建生产关系已经走到尽头,商品经济的发展必将促进新的生产关系出现。 ⑭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和“以农立国”思想是历代统治者一贸的指导思想。 从战国的商鞅变法到清朝统治者,都在推行“重农抑商”政策。这种做法,是中国古代封建自然经济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产物。它的实行,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国家安定、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过一定积极作用,应该给予肯定;但该政策把工商业和农业对立起来,进行压制。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农业长期停滞在自然经济的低水平上。其弊端在明清时期更加严重。它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重要原因之一。

⑮赋税制度与土地制度相适应,随土地制度的变化而变化。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变化呈现出两种趋势:一是以人丁为主逐渐变化为以土地为主,说明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松驰;二是纳税物品由实物和力役为主逐渐变为货币地租,说明我国商品经济在不断的发展。

三、近现代农业的曲折发展

1、鸦片战争后。由于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加速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在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压榨下,农民大量破产。

2、大革命时期。中共领导农民在湘、鄂、赣三省成立省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政权和武装,做到“一切权力归农会”,并且组织农民支援北伐战争。毛泽东发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热情歌颂农民运动。

3、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并且在根据地开展打土豪、分田地、废除封建剥削和债务的土地革命,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并于1931年制定了一条完整的土地革命路线。同时中共领导根据地经济建设,将农业生产放在第一位,开展互助合作,兴修水利,开垦荒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4、抗日战争时期。①日本侵略者在沦陷区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造成农村的普遍粮荒。②国民政府采取“粮食征购”、“征借”等手段,加重对农民的剥削,造成农村经济的衰败。③为了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共的抗日根据地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和农民交租交息的政策;开展大生产运动,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

5、解放战争时期。①国民党大肆征购军粮和拉夫,造成田地荒芜,人口外流,农村生产衰退,粮荒严重。②中共于1947年召开了全国土地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决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在解放区开展土地改革,发展农业生产。作用:农民分得土地,积极参军、支援前线,成为解放战争胜利的可靠保证。

6、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土地问题,1950年夏,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并且在这次土地改革中实行保护富农经济的政策。到1952年底,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已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作用:彻底废除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到1952年底,农业生产超过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为农业发展和国家工业化开辟了道路。

7、三大改造时期。国家对农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实行自愿互利的原则,从农业互助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到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土地私有制转变为土地公有制,使广大农民走上了农业合作化的道路。结果:农业生产任务按计划完成,但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粮棉等增产有限。

8、人民公社化(十年建设时期,实际时间1958—1978年) 政策:小社并大社(片面追求一大二公)。 影响: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给农业生产造成了严重的损失,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 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错误。1962年召开七千人大会,初步总结大跃进中的经验教训,经济逐渐恢复和发展。 文革期间社会动荡,农业生产停滞不前。

9、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把土地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民对土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农民生产的东西,“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推动了农业的发展,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

10、农业的地位和今天的发展方向

①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要完成十五大确定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任务,必须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持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发展,保持农民收入稳定增长,保持农村社会的稳定。

③我国农业发展的方向和途径。

方向。必须走农科教相结合,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之路,实现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的关键是发展农业科学技术。归根到底要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为迎接挑战,农业发展必须保证落实以下几方面: a.控制人口增长,保持农村人口稳定。

b.稳定党的农村基本政策,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中的基本制度确立下来。 d.增加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e.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水利建设。

f.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g.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走农业产业化的经营之路。 h.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合作与交流。 i.完善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 第二部分 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检测

一、单选题 生产工具的改进能推动社会的进步。据此回答1—4题。

1、北京人遗址中发现许多石片、石块,考古界认为有些是北京人创造的工具,最有力的依据是( ) a数量很大,约有 10 多万件 b出土集中,可能有意堆放

2、根据教材相关知识,我们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 a商代青铜铸造业只生产贵族祭祀用品和工艺品 b商代青铜器很少用于农业生产 d春秋战国时期铁器仅用于农业生产

3、春秋战国时期,我国正处于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转折时期,决定这一历史转折的根本因素是( )

a诸侯争霸 b土地私有制的出现

4、明清时期我国提高农业产量的方式不包括( ) a一年多熟的耕作方式 b从国外引进高产农作物品种

水利工程的兴建和农业技术的进步是农业发展的重要原因。据此回答5—10题。

5、下列水利工程的兴修,其主观目的不在于农业灌溉的是( ) a孙叔敖修芍陂 b西门豹修西门豹渠

6、下列古代兴修的水利工程,按地域的分布从北到南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芍陂②都江堰③郑国渠④灵渠 ①郑国渠②六辅渠③白渠④坎儿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9、商朝和西周时期,采取奴隶和庶民集体耕作这种生产方式的主要原因是( ) a奴隶主便于加强对奴隶和庶民的控制 b生产工具低下 c让奴隶和庶民彼此互相监视 d奴隶和庶民无人身自由

10、右图为春秋牛尊,它所表达的时代革命性意义可能是( )

中国古代农作物的种植品种非常丰富。据此回答11—15题。

11、关于五谷的说法,错误的是( )

a一般指稻、黍、稷、麦、豆 b商周时期已经种植

12、隋唐时,一般平民多穿布衣,这种布的原料是 ( )

13、元末明初,松江地区形成“棉七稻三”乃至“棉九稻一”的农业经营新格局,其关键性因素是 ( ) a松江地区的自然环境和条件更适于植棉 b宋代时,先进的植棉技术进人松江地区

d植棉、纺棉纱、织棉布的经济效益高于种植水稻

14、促成清朝前期经济作物广泛种植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玉米等高产农作物推广,使粮食产量大增 b手工业生产规模扩大

15、明清时期引进、推广高产作物玉米和甘薯所产生的重要影响是( ) ①养活了众多人口 ②经济作物专业生产区域扩大

③导致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④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

开垦荒地伴随着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有利有弊。据此回答16—20题。

16、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开垦荒地的第一个高峰到来,其最大后果是( ) a加速了井田制的瓦解 b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形成

17、因少数民族内迁畜牧业有所发展,过度开垦所致环境破坏状况有所缓解是在 ( )

18、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发展状况,总的趋势是( ) a环境状况恶化 b环境状况良好

19、明清时期土地总量增加的社会影响包括( )

①满足大量人口的粮食消费②推动经济作物种植的区域扩大③促使政府扩大对外开放④有利于新农作物品种的推广

20、下表中,清代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出现的原因是( ) 皇帝年号公元纪年每人平均占地面亩数 康熙三十年1673年27.92亩 乾隆十八年1753年6.89亩 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3.56亩

①社会的动荡不安②剧烈的土地兼并③人口数量的迅速增长④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

统治政策的调整是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据此回答21—23题。

21、夏、商、周三代农业有较大发展的原因是( )

①统治者重视农业 ②井田制的推行 ③集体耕作方式的改变 ④青铜农具的大量使用

22、对封建统治者在农业问题上的举措,叙述符合事实的是( ) a秦始皇轻视农业,不兴修水利,更没有推广牛耕改进铁农具 b西汉初统治者重农抑商,文帝时工商地主地位更低 d元世祖只把牛羊的多少作为评定地方官政绩的依据

23、中国古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在一些王朝的初期往往采取一些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措施,其中唐朝初期采取的是 ( ) a减轻田租,十五税一,甚至十多年不收税 b奖励垦荒和实行摊丁人亩 d实行租庸调制,“庸”的规定保证了农民的生产时间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取得了很大的成就。据此回答24—题。

24、下列不属于明清农业生产发展特点的是( )

25、促进明清时期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的前提条件是( ) a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 b政府推行“更名田”

26、下列各项,对于促进农业生产商品化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 ①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②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

③张居正改革推行“一条鞭法” ④玉米和甘薯在清代推广种植

二、非选择题

27、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秦孝文王以李冰为蜀守。„„冰乃壅江作棚,穿郫江、检江,„„岷山多梓、 柏、大竹,颓随水流,坐致材木,功省用饶。又灌溉三郡,开稻田,于是沃野千里,号为陆海。旱则引水漫润,雨则杜塞水门。 ——《华阳国志》

回答:(1)材料一所提及的水利工程是什么?(1分)秦国兴修的这一水利工程为秦国起了什么作用?(4分)

(2)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问题是个重要的问题。简述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和减轻农民负担的措施(3分)及其指导思想(1分)。这些措施对唐朝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分)

(3)农民(农村)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做出了重大的贡献。请举例说明。(10分)

28、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回答下列问题:(15分) (1)中国近代(1840-1949年)解决土地问题代表性主张或纲领有哪几种?

(2)建国以来,农业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经历了哪几个步骤?

(3)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什么?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

(4)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农村经济发展的认识。

参考答案

1、解析:d。考古学是按照人类使用工具的器质划分人类早期的历史。北京人遗址属于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遗址,而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生产工具是以打制石器为标志

8、解析:a。翻车使用的是人力。

12 、解析:b。丝、毛织品比较珍贵,不可能成为普通平民的衣料。棉到宋代才在内地出现。

13、解析:d。题干材料反映出松江地区棉花的种植远远超过了粮食,从根本上讲经济利益是左右人们经济活动的主要原因。

14、解析:d 。d项表述错误,清朝前期,政府对工商业征收重税,而非实行税收优惠。

15、解析:b。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是商品经济发展的结果。 20、解析:b。从表中可以看出人均占有耕地呈现的趋势是下降,土地兼并不影响人均占有量,而耕地面积的减少不符合事实。

25、解析:d。明清时期,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主要原因是高产农作物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使得粮食亩产量普遍提高:前提条件是粮食产量大幅增加,基本满足人民的需要。

26、解析:b.重农抑商显然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因此①错;西汉实行编户齐民制度严格控制人口流动,交纳实物地租,也不利于农产品的商品化。

27、(1)水利工程:都扛堰。(1分) 作用:为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3分。只答经济方面的作用不答统一六国的作用,只给2分) (2)措施:轻徭薄赋,劝课农桑,实行租庸调制,减免田租,兴修水利,戒奢从简。(3分。答出3点就给出3分) 指导思想:“存百姓”的思想。(1分) 影响: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增强,百姓生活有所改善。(2分,答出两点就给2分) (3)举例:太平天国运动沉重地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义和团运动抗击八国联军的侵略、农民运动支援北伐战争,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革命胜利(可分十年内战时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具体举例)等。(10分,举1例得3分,举2例得6分,举3例得10分.(此题不能超过10分)

28、太平天国的《天朝田亩制度》,孙中山的“平均地权”,中国共产党的《中国土地法大纲》(如答)《兴国土地法》、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政策亦可)。

⑫四个步骤: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人民公社化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或包产到户) ⑬实质: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使农村获得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 作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解放了生产力,推动农业发展。 (4)必须长期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体制,这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决不能动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实施科教兴农;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进一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坚持农业的产业化经营。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一、中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情况

(一)纺织业

我国自古以来在纺织业方面就领先于世界,丝织业尤其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1、原始社会:

半坡人有较高的纺织技能,会织麻布,制麻衣。中国在原始社会就发明养蚕和织丝,父系氏族公社时期纺织技术有新的进步,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已有养蚕缫丝业,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丝织品的国家。

2、西周:

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

3、战国:

长沙楚墓出土的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手工工匠能够织精美的丝麻织品。

4、秦朝:

以民营为主,能生产锦绣等高档丝织品。

5、两汉:

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和襄邑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手工业。西汉纺织业已经使用提花机。陈宝光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的纺织家,他发明了织花机。中国的丝和丝织品经“丝稠之路”运往亚和欧洲,丝绸之路沿线有许多西汉丝绸遗物出土,长沙马王堆出土了素纱禅衣等大量丝织品。东汉时桑麻种植扩大,丝、麻织业发展迅速。x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羊毛也成为纺织原料。两汉时,会稽地区出产的葛布,是当时著名的越布。汉光武帝将越布列为贡品。

6、三国两晋南北朝:

曹魏在纺织业中心襄邑、洛阳等地设有专门的织造机构。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国丝织业发达,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蜀锦在对魏和吴的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7、隋唐:

①产地分布广:丝麻织品遍布全国各地。北方以宋州、毫州最著名,南方以吴越、宣州出名;另外,定州、益州、和扬州都以织造特种花纹绫锦著名,品种多样,有花鸟纹锦、毛裙等精品。边疆地区如渤海、云南丝织业发展起来。②生产规模大,产量多:定州出产的高级丝织品,每年仅上贡朝廷的就达1500多匹。③分工细,品种多,有不少新产品:官营丝织业仅织染部门就有25种作坊,丝织品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20多个品种。④技艺水平高,且融入了外来的风格:从发掘出来的丝织品看,颜色多达20多种,至今色彩鲜丽,图案也很新颖,有些还吸收了波斯的风格和手法。

8、五代十国: 丝织业规模大、名牌多(蜀绣、吴绫、越锦);南唐宫廷生产的染织物,染色工艺独特、名贵。

9、辽宋夏金:

10、元:

松江地区的棉纺织业兴盛起来,黄道婆把黎族人民先进的棉纺技术带回家乡松江乌泥经。松江成为全国棉纺织中心。江南一批小镇也因棉纺织业而迅速发展起来。

11、明清: 棉纺织业迅速发展,棉纺织业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棉布成为广大人民的主要衣料。生产工具革新:明代浙江嘉兴使用纱绸机。丝织业仍很发达,尤以苏州和杭州为盛。地区行业分工:如江南“织造尚松江,浆染尚芜湖”。明中期以后,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逐渐兴起,并在江南一些地区发展成为独立的手工业工场,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清朝的丝织业比明朝更加发达,苏州有织机1万多台。南京、广州等地后来居上

12、纺织业分类归纳:

麻:半坡氏族会织麻布,制麻衣;战国时取得新进展,长沙楚墓出土的战国麻布残片,纤维相当细密;东汉时,麻种植扩大,麻织业发展迅速。

丝:三代时,纺织业有很大发展,西周的丝织品除平织物外,已出现斜纹提花织物,还出现了刺绣;两汉时,能织出锦、绣、罗、纱等许多品种的丝绸。西汉的长安、临淄等地拥有全国最重要的官营的手工业。陈宝光妻是西汉民间最优秀纺织家。长沙马王堆汉墓,也出土了素纱禅衣;三国时,曹魏纺织业中心是襄邑、洛阳,吴国培育出八辈之蚕,缫丝质量很高,蜀汉所产蜀锦,行销吴魏;唐朝时,丝织品品种多,有绫、锦等十几类,每类又分为许多品种,其中的绫有二十多个品种,分工细;五代十国时,南方的丝织业有新的发展,生产规模大,蜀绣、吴绫、越锦等丝织品驰全国;北宋的丝织品产地以两浙、四川为中心,花色品种繁多,辽代丝织业空前发展;明清时,分工日益细密。

棉:东汉时,x疆地区已经种植棉花,有了棉纺织业;南宋时,棉布逐渐代替了麻布,成为主要衣被原料,出现了纺车、弹弓、织机等工具;元朝时,黄道婆从海南将黎族的先进棉纺技术带回家乡。

毛:东汉时,羊毛成为纺织原料。

(二)陶瓷业

陶器是我国的伟大发明之一。

1、原始社会:

半坡人有较高的制陶技术,如半坡的鱼面网纹盆,他们制造的陶器,称为彩陶,是原始社会精美的工艺品。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有了新品种黑陶和白陶,黑陶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典型器物。

2、商周:

遗址里出现了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3、秦朝:

多集中于凤翔,凤翔的画砖最为出色。兵马俑是制陶与雕塑结合的艺术化,

4、三国两晋南北朝:

当时南方盛产青瓷,后来制作技术传到北方。北方创制出白瓷,也有黑瓷。

5、隋唐:

瓷窑分布于中原和江南许多地区,陶瓷业的新产品有白瓷、唐三彩和青瓷的秘色瓷。唐三彩为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越州的青瓷、邢州的白瓷、巩县的唐三彩最为有名。

6、辽宋夏金:

①北宋制瓷业大大超过前代,产地分布更加广泛,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等是当时著名的瓷窑。江西景德镇以生产清白瓷著称,产品行销海内外。②南宋元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陶瓷中心,产品有“饶玉”之称。③辽代生产的瓷器鸡尾冠、凤首壶便于马上携带,反映出契丹人善于骑射的民族本色。④金代制瓷也相当进步,耀州瓷以青瓷为主。

7、元代:

青花瓷,胎釉烧造和彩绘技术,都达到很高水平。

8、明清:江西景德镇的制瓷业比过去扩大了规模,制瓷业分工很细,有春土、澄泥、造坯、字画等十几道工序。

(三)冶铁业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冶铁的国家之一,利用水力鼓风冶铁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1、春秋:

铁器用于农业(铁锄、铁斧)和手工业,用木炭冶铁,皮囊鼓风。

2、战国:

冶铁场所规模大,有工匠几百人,楚国的宛和赵国的邯郸等成为冶铁中心。铸铁柔化处理技术比欧洲早两千年以上。各国都有冶铁中心,最著名的是楚国的宛,赵国的邯郸。

3、西汉:规模大,用煤作燃料,发明了淬火技术,铸铁技术传导西域。

4、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发明“水排”,利用水利推拉风箱,鼓风冶铁。宛、巩是有名的冶铁中心。低温炼钢技术发明推广。

5、三国两晋南北朝:

冶铁业仍以官营为主。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北魏相州以制造军刀著称。百炼钢技术已相当成熟。还发明了把生铁和熟铁合炼成钢的灌钢法。

6、隋唐:

产地分布广,铁的产地在全国有一百多处。冶铸业已普遍采用了切削、抛光、焊接等工艺。

7、辽宋夏金: ①煤开采量很大,采矿方法接近近代(河南鹤壁北宋遗址)。由于煤产量增加,“汴京数百家,尽仰石炭”,煤还广泛用于冶铁。,徐州东北的冶铁中心有30多个冶坊,工匠达4000人。②辽代的铁制农具制作水平较高,铁甲、马镫等是铁器中的精品。③西夏冶铁采用较先进的竖式风箱。④金冶铁有一定规模,在黑龙江阿城县发现金中期铁矿十余处,冶铁遗址50余处,矿井包括采矿、选矿、冶炼、铸造等不同作业区。

8、明清:

明朝中后期,广东佛山冶铁业每一炉场,一日可出铁六七千斤。采矿用火药爆破法,冶铁用焦碳作燃料,提高了冶炼质量。冶铁中心有河北遵化等地。清朝前期:广东熔铁炉一天一炉可出铁板6000多斤。广东冶铁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四)造船业

1、秦:

所造的船不仅航行于黄河、长江等河流,还可以出海远航。

2、汉:

水军拥有用途不同、类型多样的舰船。汉代发明了橹、舵和布帆,还使用锚。

3、隋唐:

能造使用推进器的战舰,这是最早使用机械动力的轮船。中国能制造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海船,有海上霸王之称。唐初仅在洪州一地就造“浮海大船五百艘”。

4、辽宋夏金:

①东南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促进北宋造船业的发展。造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长江最大航船称万石船;海船设置隔离舱;江南和东南沿海是造船业最发达的地方。②南宋造船十分发达,明州、泉州、广州是造船中心。能建造适应远洋航行的大型航船。南宋制造的车船装有轮子,能踏轮激水而行,速度很快。

5、明朝:

郑和下西洋的先进船队,反映明朝高超的造船技术。

(五)造纸、印刷业

西汉前期发明造纸术,开始用丝絮和麻纤维造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革命。

1、三国两晋南北朝:纸张白度增加,表面平滑、质地细薄,纸产量大增,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北方的洛阳、长安,南方的建业、扬州等都是有名的造纸中心。

2、唐朝:宣州、益州的纸,都十分有名。洛阳集贤店书院抄写书籍2万多卷,都用益州麻纸。雕版印刷术发展。

3、五代十国:南方造纸印刷业发达,成都、金陵是全国最大的印刷业中心。

4、明清:双色套印技术广泛传播,出现彩色印刷品

(六)青铜铸造业

1、夏商周(青铜时代):青铜器制造是手工业的重要部门。夏朝青铜器较少。商周是青铜时 代的繁盛时期。商朝青铜铸造由官府垄断,生产规模大,作坊集中在王都,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司母戊大方鼎最大,四羊方尊是精品。西周青铜器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具数量大。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

3、东汉:冶铜场和铸铜作坊遍及全国,著名的有广汉、蜀郡等

(七)其他手工业部门

1、制漆业。河姆渡遗址中出的红漆碗;周时漆工艺用于车的制造;战国时出现了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两汉制漆业迅速发展,长沙马王堆汉墓的漆器。

2、煮盐业。春秋战国时,有较大发展,山西的池盐、山东的海盐、四川的井盐都已开发;秦汉时,是重要的手工业,汉武帝是时实行盐铁专卖制度。

3、酿酒业。商周时,已经很发达;春秋战国时,能用曲造洒,这是我国古代酿造技术的重要发明。

二、手工业发展的特点

1、农业与手工业的发展紧密结合,但手工业的发展受农业的制约。

2、官营手工业、城市手工业和农村家庭手工业三者相结合,但官营手工业处于支配地位。

3、唐宋至明清,城市手工业有较大发展,规模扩大,技术更先进,促进了商业和城市的繁荣。

4、统治者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使手工业发展具有落后性。

5、手工业部门不断增加。奴隶社会就有了冶铜工业(即青铜工业),封建社会增加了冶铁、纺织、制瓷、造纸、印刷等部门。手工业部门的不断增加,有的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的行业,有的则是由某个行业演变分化成的新的部门。

6、手工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劳动分工的不断发展。

7、手工业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手工工场的出现。从经营的方式来说,其发展的一般趋势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手工业兴起的早期,官营手工业的比重多于私营手工业。随着社会的发展,私营手工业的比重日益增大;二是家庭手工业到作坊工业,再到工场手工业。尤其在明代中叶以后,城市工业生产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了工场手工业的经营方式。在这种手工工场中,一般雇用较多的工匠,在细致的劳动分工下从事生产,使商品的制造进一步的发展。

8、经济中心南移与手工业分布的相应变化。随着经济中心的南移,有不少手工业生产部门、手工业制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逐渐移到南方。

三、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与发展缓慢的原因

1、产生的条件。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商业的繁荣:一方面有了较大的作坊主或商人,另一方面有了人身比较自由的雇佣劳动力。

2、产生。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活跃,刺激了手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使生产规模更大,分工更细,全国出现30多座较大的工商业城市,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手工业者不断分化,少数善于经营者富裕起来,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去当雇佣工人。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纺织业在江南一些地区率先发展出了独立的手工业工场。如苏州出现的以丝织为业的“机户”,他们拥有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机户依靠雇佣工人进行生产,这就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就是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计日领取工资的早期的雇佣工人。“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这说明,明中后期,在江南的一些地区的一些生产部门,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主要特征:①微弱、稀疏;②出现在个别地区、个别部门;③发展水平低;④最初多表现为分散的手工工场形式。

3、缓慢发展。在清代统治者调整经济政策,农业、手工业、商业继续发展,在此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也继续发展。它反映在:手工工场的规模扩大了,分工细密了;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了。但是,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虽有壮大,却无突破,始终在萌芽状态中徘徊,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分解封建生产方式,在全国范围内,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仍占主导地位。(132)

4、发展缓慢的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地阻碍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这主要表现在:农民遭受着残酷的封建剥削,极端贫困,无力从市场上购买手工业品;地主和商人将赚来的钱大量买房置地,严重影响手工业扩大再生产;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并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规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禁止和限制海外贸易。(132)

5、地位和作用:由于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仍在全国占主导地位,整个生产未能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其力量远不足以瓦解封建生产方式。但是,它是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的经济因素。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封建社会制度开始衰落。

6、鸦片战争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被摧残。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侵略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遭受严重摧残。中国就有的手工作坊多数破产,未能从手工作坊发展为近代企业。

四、中西资本主义萌芽有何异同

1、从出现的原因看。

⑪经济基础方面。中国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下,农业与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根深蒂固,农民极端贫困,国内市场狭小,传统的消费观念使官僚、地主、商人将钱财用于买房置地,影响了手工业的发展;而西方领主土地所有制下,封建关系相对松散,便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⑫上层建筑方面。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奉行“重农抑商”政策,严重束缚了工商业的发展;而西方统治者则用王权的力量极力推行重商主义,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⑬对外政策方面。明清时期,中国越来越走向闭关锁国,而西方已将目标指向世界。这样,中国中央集权越强大,对资本主义萌芽阻碍就越强大;西方专制王权越强大,就越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2、从具体表现来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商品经济比较繁荣的江南地区,且是在个别生产部门,商品经济基本上没有渗入到农村引起自然经济的解体。因此,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资本主义萌芽也没有质的突变,未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阶段;而西方资本主义萌芽在16世纪有了长足发展,资本主义手工工场已成为这些国家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

3、从影响看。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对中国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这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也有所反映,如反封建的民主思想的产生。由于资本主义萌芽仅限于东南沿海的一小部分地区和很少一部分行业,没有成为社会生产的普遍现象,也就没有引起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多大变化。因此,对社会的促进作用也是极其有限的,没有促成社会的转型;而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却极大地促进西方国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和经济的进步,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致了西欧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思想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巨大变化,引发了资产阶级革命,使欧洲由封建社会开始了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 第二部分 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检测

一、单选题

1、半坡氏族原始居民还不懂得的手工技术是( ) a制造石斧、石锄、石铲 b织麻布制麻衣

2、商代的青铜制造业是为了( )

a 手工业发展的需要 b 奴隶制经济发展的需要

3、夏、商、周被称为我国的“青铜时代”,其最主要依据是( )

①在二里头遗址发现了最早的夏朝青铜器 ②青铜铸造是商周手工业的主要部门 ③西周青铜产品趋向生活化 ④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青铜农具

4、《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该材料说明( )

a商周时期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民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5、铁器坚硬、锋利,胜过木石和青铜工具。铁器时代的到来,标志我国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

a三门峡虢国墓地出土的西周时的铜柄铁剑证明西周晚期铁器已开始出现 b铁农具在春秋时期已在较广泛地区使用,战国时则使用更普遍

d西汉时煤是冶铁燃料,东汉时发明了低温炼钢技术和用水力鼓风冶铁

6、春秋战国时期,手工业发展迅速,下列现象在这一时期出现的有( ) ①金银错技术 ②夹纻技术 ③以曲造酒 ④《考工记》 ⑤原始瓷器

7、下列有关《考工记》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战国时期的手工业工艺专著 b记述了齐国私营手工业的制造工艺

8、有关手工业情况的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 a战国出现采用夹纻技术的精巧漆器 b春秋战国时人们已能以曲造酒

d魏晋时百炼钢技术相当成熟,还发明了灌钢法

9、我国灌钢法的发明是在( )

10、下列我国手工业部门兴起的先后顺序是( ) ①制瓷工业②丝织业③造纸业④冶铁业⑤青铜铸造业

11、我国原始瓷器的出现和制瓷技术开始成熟分别是( )

12、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制瓷技术日臻成熟。其中为我国制瓷业开辟了广阔前景的成就是( )

13、陶瓷制造业是中国最古老的手工行业之一。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①商周时已出现原始瓷器,这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 ②魏晋南北朝能制青瓷、白瓷

③唐时生产三彩陶器,为后来彩瓷的产生开辟了道路 ④南宋时景德镇成为全国著名的制瓷中心 ⑤元代能制造青花瓷

14、下列手工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按先后顺序应是( ) ①印刷业②造纸业③棉纺业④冶炼业

15、明朝中后期,从根本上冲破了封建生产关系束缚的是( ) a一条鞭法的实行

b农民起义的爆发

16、明朝时,浙江的棉纺织业出现“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侵晨入市,易棉花而归,明旦复持以易”。这段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当地出现资本主义关系的萌芽 b大量棉花纺织品投入市场

17、《覆园丛话•产业》中记载:明清时候,“凡置产业,自当以田地为主,市廛次之,典与铺又次之“。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封建地租重 b政府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18、明朝时,松江有“卖袜店余家,合郡男妇皆以做袜为业,从店中给酬取直。”对上述材料理解错误的是( )

a松江绝大多数劳动者成了雇佣工人

b卖袜店商人直接支配生产,变成了包卖主 d表明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已解体

19、下列都是明朝农业生产的特点,其中对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有决定性作用的是( ) a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 b农业生产技术超过前代 20、最能代表手工业进步的是( ) a生产工具的革新 b生产技术的提高

21、明朝中后期,出现“末富居多,本富居少”,江南农村人口“昔日逐末之人尚少,今去农而改工商者,三倍于前”。这说明( ) a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社会贫富分化加剧

22、清政府曾经规定:“一户所领之织机不得逾百张,以抑兼并,过则有罚。”反映的实质是( ) a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b清朝前期大机户兼并小机户

23、康乾时期,苏州账房“散发丝径,给于机户,按绸匹计工资。机户织成绸缎,送归帐房批售,小机户无甚资本,往往持账房为生”。这种现象表明( )

a当时手工工场失去独立发展的条件 b账房就是手工工场主的财务管理机构

24、导致清朝资本主义萌芽不能正常成长的原因中,属于传统思想方面的是( ) ①农民购买力低②地主商人重视买田置地③政府的限制④闭关政策

25、明清时期继续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影响主要是( ) a导致市场狭窄 b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26、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的根本原因是 ( ) 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 b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27、我国资本主义萌芽自产生后发展十分缓慢。究其原因,从市场的角度看,主要包括( ) ①农民遭受残酷的封建剥削 ②清政府实行闭关政策

③封建国家设立众多关卡 ④封建政府严格限制手工业生产的规模 a封建专制空前加强 b反君主专制的民主思想产生

29、鸦片战争后,我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命运是( )

①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②被外来经济侵略势力全部摧毁 ③在封建主义和西方资本 主义的重压下艰难成长 ④只有极少数发展成为近代企业

答案:d 30、明清时期,资本主义开始出现萌芽。但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夕,萌芽虽有壮大,却无突破,资本主义始终未能成为时代的主要潮流。其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不断侵入 b腐朽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二、非选择题

31、阅读明朝中后期的一段材料:

我吴市罔藉田业,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百数人,嗷嗷相聚玄届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资为生久矣。 请回答: (1)“大户”和“小户”各指什么?(4分)

(2)大户和小户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2分)

(3)这反映了什么地区何种性质的社会经济形态?(2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新唐书百官志》载:“两京置市署:令一人,从六品上;丞二人,正八品上。掌财货之易,度量器物,辨其真伪轻重„„凡市,日中击三百以会众,日入前击钲三百而散。” 材料二 浙江“商贾从旁郡贩棉花列肆吾土,小民以纺织所成,或纱或布,清晨入市,易棉花而归,仍治而纺织之,明旦复习持以易。”――《温州府志》 材料三 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光绪续纂江宁府志》 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唐代商业有什么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本质问题是什么?(2分)

(3)材料三对材料五产生了什么影响?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4分)

参考答案

7、解析:b。《考工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述了齐国官营手工业各个工种的设计规范和制造工艺。b项错误。

16、解析:a。 18d 19a

21、解析:d。材料反映了经商致富的人多,务农致富的人少,去农经商的人增多这一现象,主要说明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地位虽有所提高,但仍不能说“高于农民”。从中看不出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不能说明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

22、解析:d。首先要知道题干中所提示的材料是什么,才能解答此题。材料中所说的是对手工工场规模的限制,这是表面含义,其实考查的是关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对手工工场阻碍是封建制度造成的,所以实质就是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成长。 24b 25b

31、(1)大户是指拥有大量资金和织机、开设机房的“机户”。小户是指靠出卖劳动力、计日取酬维持生活的“机工”。

(2)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3)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32、(1)①设置了专门的城市商业管理机构和官员。②有了专门的手工业管理机构。③城市商业活动有较为严格的时间限制。④都城长安商业活动繁荣。(8分) (2)当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2分) (3)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成长。根本原因是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的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4分)

【解析】中国古代社会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历史历来就是高考的重点,特别是资本主义萌芽和商品经济之间的关系更应该重视。解答这样的问题应该清楚课本的基础知识,然后从试题中的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紧扣题意。

第三篇:农业的重要性及我国农业现状分析

摘要: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国民经济基础地位的介绍来反映农业的重要性,并从农业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和产业化四个角度来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现状。

关键词:农业;重要性;现状分析

一、农业的重要性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农业在中国历来被认为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1978年开始的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是中国农业发展的历史性转折点,不仅突破传统体制的束缚,推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创造了以不足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近21%人口的奇迹,而且带动和促进了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展开,有力地支持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2001年底中国加入WTO,中国农业对外开放程度大幅提高,中国农业与世界农业的关联程度发生重大变化。在世界贸易体系中,中国作为农产品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既可能受到国际市场的不利冲击,同时也对国际市场有着巨大影响。

(一)农业的多功能性

1、粮食安全功能。一个国家的农业在粮食安全方面的功能除了提供粮食这一特殊的商品外,还具有非商品功能,即保证一定的粮食自给水平,减少过度依赖国际市场的担忧,增加粮食安全的保障感,确保国家宏观战略的实现。对于面临粮食短缺和购买力不足的国家,农业生产具有消除饥饿和营养不良的特殊功能

2、环境功能。农业的直接环境收益包括,通过管理土壤和植物减少污染,通过多种植物轮作增加生物量和养分固定量,通过控制土壤侵蚀技术,提高生态系统的弹性等。

3、经济功能。农业除了与其他部门一样具有提供产品和就业机会等传统的经济功能外,还具有其他经济方面的非商品产出功能,如:保障劳动力就业、经济缓冲作用、保持国土空间上的平衡发展、促进社会公平等功能

4、社会功能。由于农业所具有的地域性分布特点,农业不仅为农村居民提供了谋生手段和就业机会,而且还为他们提供了生活和社交场所,有助于形成和维持农村生活模式及农村社区活力,具有减少农村人口盲目向城市流动、保持社会稳定。

(二)农业的国民经济基础地位

农业是人类“母亲产业”,远在人类茹毛饮血的远古时代,农业就已经是人类抵御自然威胁和赖以生存的根本,农业养活并发展了人类,没有农业就没有人类的一切,更不会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社会生产的发展首先开始于农业,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才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只有在农业和工业发展的基础上,才会有第三产业的发展。可见,农业是当之无愧的“母亲产业”。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国民经济的基础”。

1、从经济角度看,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因为,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是人类社会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业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农业是工业特别是轻工业原料的主要来源。重工业中的橡胶工业、化学工业(如硝酸甘油的生产)等所用的原料来自农业;轻工业中的食品工业、纺织工业、皮革工业、烟酒业等所用的原料也来自农业。农业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农村既是重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也是轻工业商品的广阔市场。农业是国家建设资金积累的重要来源。农业以上缴农业税的方式直接国家积累资金,还通过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间接地为国宾积累了相当多的资金。农业能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随着农业的发展,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这些剩余劳动力被充实到了国民经济的其他劳动部门。农业也是出口物资的重要来源。在出口商品构成上,工业品出口的比重逐年上升,但农、副产品及其加工品仍占重要地位。农业在商品出口创汇方面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是支撑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发展与进步的保障。

2、从社会角度看,农业是社会安定的基础,是安定天下的产业。农业能否稳定发展,能事提供与人们生活水准逐渐提高这一基本趋势相适应的农、副产品,关系到社会的安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那么,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讲,农业是安定天下的产业。

3、从政治角度看,农业是国家自立的基础。我国的自立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农业的发展。如果农、副产品不能保持自给,过多依赖进口,必将受制于人。一旦国际政局变化,势必陷入被动,甚至危及国家安全。因此,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否牢固,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社会的安定和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也是关系到我国在国际竞争中能否坚持独立自主地位的大问题

4、从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看,20世纪后半叶我国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业生产条件大大改善,农副产品产量大幅度增加,农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仍然比较脆弱,农业发展速度仍然相对滞后,农业仍是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不兴,无从谈百业之兴,农民不富,难保国泰民安。13亿人口的中国,如果农业发展上不去,恐怕谁也不敢打保票,中国人不会饿肚子。面对国际竞争,中国民族工业的底牌,是背靠农村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没有农民增收作支撑,扩大内需战略便如同沙中建塔、纸上谈兵,中国经济迟早会有逆水行舟,不进反退的风险。我们同样也难以想像,未来中国能够在城乡二元化、工商业发达农业羸弱的基础上,实现现代化强国之梦。“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中国经济发展远景规划,如果让农业拖了后腿,最终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中央召开的农村工作会议又进一步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地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支持农业,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农业发展顺利,增长速度加快,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速度也快。农业生产倒退,发展速度减慢,就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发展带来损害。农业发展制约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我国必须将农业放在整个经济工作首位,高度重视农业生产,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农业基础地位都不能削弱,只能加强。

二、我国农业现状分析

(一)农业生产规模的现状

在人口增长的压力下,中国需要扩大农业产出来满足对农产品需求的增长。农业产出的增加可以通过扩大耕地面积实现,也可以通过改进农业技术、培育优良品种和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来实现。由于中国人多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率低,而农业劳动力资源丰富,逐渐形成了通过增加劳动力投入换取农业高产量的发展模式。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普遍实行家庭承包制度,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业投入

增加,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力。同时,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产品结构,利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节约和有效利用土地、淡水资源等,促进了农业发展水平的提高。但是,近几年来人们越来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人口多、耕地少、人均农业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农业生产率水平落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十分突出,如果再延续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中国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资源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农业将陷入危险的境地。所以,应尽快实现农业经营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二)农业生产方式的现状

中国目前大多数地方仍然是精耕细作的小农经营模式,尤其是在一些不发达地区。这是中国上个世纪制定的政策,一直延用至今。无可否认,这种政策在制定之后很长的一段时期内,对农业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后,这种模式因为其经营的灵活性不足和低效性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经营走向困难。

市场经济的特点是物价受价值规律的影响。这就要求农业的经营策略要全局考虑,制定合理的生产结构,并能根据市场的变化而及时改变生产的品种和数量,经得起市场的跌宕起伏。而小农经济经营模式下经营者往往只注重眼前利益,根据目前市场行情来决定生产什么,而且产品非常单一,结构很不合理。这样可能在短期内收益会比较明显,但是由于盲目的大量的生产,该产品的市场很快出现饱和,价格迅速下降,收获不到好的收益后农民们只能又再投入大量的资金去经营新的目前市场上走俏的产品,再次走上追逐—>失利—>转营的怪圈(其实转营也不一定就能获得好的收益,因为农业的生产周期通常比较长,等到转营后有产品产出是时候那又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市场了)。这严重影响了本国农业的市场竞争力,长期还会影响生产者生产的积极性。在我们家乡,农民每年差不多都是在相同的时间种相同的作物,一般不以市场需求作标准,所以每年的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等都只能低价卖出,因为通过传统种植技术,差不多同时成熟的农产品都大量上市。还有农户一般都要喂养母猪靠卖崽猪赚钱,最开始很多人都喂有母猪,但后来因供过于求,仔猪只能贱卖,因此许多人就放弃喂母猪赚钱了,但后来猪价又迅速上涨,因此很多人都是在不停追逐市场中却赚不了多少钱。

(三)农业生产技术的现状

中国目前大多数农业生产还停留在粗犷的低级阶段,科技的投入很有限,导致中

国农业面临以下尴尬局面。

1、农业产品的产量不稳定,经营者靠天吃饭。农产品的产量受天气、气候的影响很大,而目前经营者的技术不足以趋利避害从而达到稳产,往往就是风调雨顺是年份产量好,收入相对就高,反正不然。大年的时候所有的经营者都获得大丰收,但是供大于求,价格上不去。小年时候收成又不好,所以,经营者辛苦一年下来,除去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投入后,最终能落入经营者口袋中的钱就不多。普遍的单家独户的小农经济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每年的旱灾或水灾都要导致大量减产。其次,生产率低,产品质量差,市场竞争力弱。中国目前很多地方的农业生产的机械化、自动化还很低,特别是西部一些地区那就更是如此,生产率自然就难以跟那些农业发达国家的相提并论。生产率低带来的问题就是难以形成规模效益。还有,由于生产技术粗糙,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我们的农产品在质量上也得不到保证,从农产品农药超标的报道的频率就可见一斑。在市场经济前提下,产品性价比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产品占有市场份额的多少。

2、农产品的存储和保鲜的技术问题。这影响了产品市场的开拓,销量难上新突破。普通农户的新鲜农产品只能在就近的乡镇低价售出,却不能在外地缺少该类产品并具有好价的市场出售。

(四)农业产业化的现状

1、传统的农业生产者往往只顾大量盲目的生产,而不参与生产完成后的销售问题,造成产销脱节。这样生产者就不能及时的掌握市场的信息,根据市场细微的变化来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有时候产品的滞销不是因为供求失衡的原因,而是营销策略的问题。对于我们家乡传统农业来说,普通农户基本上都只是生产者,而不进行市场信息的收集和分析。

2、传统的经营者经常忽略品牌形象的树立。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就是一分巨大的无形资产,是销售量的一个好的保证。然而农产品市场上还难找到很受消费者青睐在消费者心目中有一定地位的本地农产品品牌,即使有,很有可能又出现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没有把好质量关,从而导致品牌形象的下降,自己砸自己的招牌情况。

3、中国农产品市场上交易多数都是初级产品,没有注重产品的价值的进一步挖掘——缺少对产品的深加工。对产品的深加工不仅可以提升产品自身的附加值,更加可增加产品的多样性、拓宽市场、提高市场的竞争力和适应性。

参考文献:

[1]徐佩华,试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性和迫切性[J],农业考古,2006.6;

[2]隋华杰,在WTO条件下我国农业现状分析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10;

[3] 薛兴利、李秉龙,[M],农业经济学,2009.[4]窦祥胜、陈天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措施[J],北京市农业管理干

部学院学报.2001.04.

第四篇:我国设施农业的现状与发展对策分析

摘 要:设施农业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设施农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提出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工厂化农业 设施农业 对策

引言 进入21世纪,我国开始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业,难点在农村。为此,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已开始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 进入了一个关键的新时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正在促使世界农业发生巨大变化,并成为支撑各国农业发展的基石和提高农业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形

势下,我国农业生产正从数量型向数量与质量并重型方向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已成为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设施农业必将发挥重要作用。设施农业就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为种植业、养殖业及其产品的贮藏保鲜等提供最佳的环境条件,以期将农业生物的遗传潜力变为现实的巨大生产力,获得速生、高产、优质、高效的农畜产品。设施农业是知识与技术高度密集的产业,集成了现代科学领域如信息、材料、电子、能源、机械、生物、建筑、品种、栽培、养殖、管理等现代科学技术,是衡量一个国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之一,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易于集约化生产等特点,近年来在国内外发展速度很快。

一、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一)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在设施农业上的投入和补贴较多,设施农业发展迅速。目前全世界设施农业面积已达到400万hm²。设施农业比较发达的国家主要有荷兰、以色列、美国和日本。 另外,法国、西班牙、澳大利亚、英国和韩国等国家的设施农业也都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在上述这些国家,其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种苗技术及规范化栽培技术、植物保护及采后加工商品化技术、新型覆盖材料开发与应用技术、设施环境综合调控及农业机械化技术等具

有较高的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并在向高层次、高科技以及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实现了农产品周年生产、均衡上市。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由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它以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以及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有的已成为其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二)国外设施农业发展的趋势和重点

目前国外设施农业的发展呈现以下的趋势:①温室建筑面积呈扩大化趋势。大型化扩大每栋温室的面积,有利于节省材料、降低成本、提高采光率和提高栽培效益。国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每栋温室的面积基本上都在0. 5 hm²以上,连栋温室得到普遍发展,室高一般在4. 5m以上,最高的有6m左右。这种大空间可进行立体栽培,便于机械化作业。②机械化、自动化水平。设施内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照度、一氧化碳浓度等)的调控由过去单因子控制向利用环境计算机多因子动态控制系统发展。发达国家的温室作物栽培,实现了播种、育苗、定植、管理、收获、包装、运输等作业机械化和自动化。荷兰Petson花木公司的8000m盆花栽培从播种、育苗到定植、管理等作业只用了3个工人,年产30万盆花,产值达180万美元。美国开发了移苗作业机器人,可将作物幼苗从穴盘中转栽到苗床上。③向无土栽培发展。在设施农业发展进程中,无土栽培正在改变着设施栽培的传统种植方法,成为当今世界栽培学领域里飞速发展

的一项新技术。无土栽培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肥、减轻土壤污染、防止连作障碍、减轻土壤传播病虫害等多方面优点,已引起世界各国关注。无土栽培温室的发展在国外发展较快,荷兰超过70%,加拿大超过50%,比利时达50% 。美、日、英、法的无土栽培面积达到250—400hm²。日本无土栽培作物占温室总产量比例是:草莓66 %、青椒52%、黄瓜37 %、西红柿27 %。已成功开发计算机控制的营养液配制和供给的闭路循环系统。④覆盖材料多样化。除玻璃纤维增强塑料板(FRP) ,聚乙烯(PE)薄膜、聚氯乙烯薄膜(PVC)等常用材料外,现已开发了多种覆盖材料。例如聚碳酸酯塑料板(多制成波浪板)透光好、耐冲击强度好,使用寿命长。双层或多层聚碳酸中空板(PC板),重量轻、保温好,价格比较便宜。国外还研制了多利,缀铝遮阳膜,具有不同的遮光率和保温性能,可供用户根据需要选用。⑤发展温室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施量,发展超低量喷雾设备,开发生物防治技术,使荷兰温室青椒生物防治率达到80%—90 %,日本从1993年也开始发展温室生物防治。⑥温室内部广泛使用喷灌或滴灌等节水灌溉系统。

二、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设施农业的发展历史悠久,至今已形成多种类型,其结构由简单到复杂,功能由单一到综合,管理由粗放到集

约。设施农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也得到不断加强,设施农业科技项目正受到国家前所未有的重视。继“九五”期间国家科技部将“工厂化高效农业”列入国家重大产业工程项目,投入大量人力、财力与物力进行产业化开发推广后,“工厂化农业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也被列入国家科技部“十五”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1年,“设施园艺可控环境生产技术”也被首次列入国家“863”计划。这都反映了我国政府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

20 世纪50年代,我国从前苏联引进的保护地栽培技术,可谓简易的设施农业,然而受制于设施条件和技术手段,设施农业发展十分缓慢,难成规模。20世纪60年代末,我国北方大、中城市郊区才初步形成了由简单覆盖、风障、 阳畦、温室等构成的一整套保护地生产技术体系。70年代,地膜覆盖技术由日本引入中国,很快得到推广,对保温、保墒、保肥起到了很大的作用。80年代,以日光温室、塑料大棚、遮阳网覆盖栽培为代表的设施园艺取得长足进步,形成了以塑料棚为主的与风障、地膜覆盖、阳畦、温室等相配套的保护地蔬菜生产体系。90年代以来,我国较大规模地引进国外大型连栋温室及配套栽培技术,设施农业也以超时令、反季节的设施园艺作物生产为主迅猛发展。到2000年,我国以蔬菜栽培为主体的设施园艺面积已达210万hm²,按绝对面积计算为世界第一。设施园艺的发展基本上解决了我国长期

以来蔬菜供应不足的问题,并实现了周年均衡供应,达到了淡季不淡、周年有余的要求。在设施园艺研究领域,我国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不仅试验研究出比 较适合我国气候条件与国情的园艺设施,而且在保护地栽培、节水灌溉、机械化育苗以及蔬菜花卉无土栽培等方面的研究也取得了某些成就,有些研究成果已逐步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与推广。目前,我国设施农业已超越早先的瓜、菜、花卉等园艺作物的范畴,广泛地用于大田作物、水产养殖、畜禽饲养及林果生产等农业的诸多领域。

(二)我国设施农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设施农业的建设与发展体现了现代化农业相对于传统农业的、一种带根本性的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与进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十分重视设施农业的发展,从上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的地膜覆盖,到单栋塑料大棚产生,发展到今天的温室连栋大棚、智能温室节能温室,目前,我国设施农业的面积已居世界之首。然而我国的设施农业在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尚有很大差距,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

1.科技含量低。发达国家发展工厂化农业采取的是“高投入、高产出”的高科技路线,而我国由于技术和经济的原因,采用的是低投入、低能耗的技术体系。温室结构简易,环境控制能力低;栽培管理主要靠经验,与数量化和指标化

生产管理的要求相差甚远;温室种植品种也大多是从常规品种 中筛选出来的,还没有专用型、系列化的温室栽培品种,设施条件下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始终在低水平上徘徊;

2.设施水平低下。从统计数字上看,我国设施栽培面积很大,但设施装备的水平低下,90%以上的设施仍以简易型为主,有些仅具简单的防雨、保温功能,抗御自然灾害能力差,土地利用率低,保温、采光性能差,作业空间小,不便于机械操作,更谈不上对设施内的温、光、水、肥等环境因子的综合调控。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比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较低的人民生活水平的需求,但整体设施水平较低,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

3.机械化程度低,劳动强度大。我国设施农业机械的配套水平不高,机械化作业水平低,生产仍以人力为主,劳动强度大。现有的产品机型不多,且多为借用已有的陆地用小型耕耘机械。机械化水平低也是制约我国设施农业发展的瓶颈;

4.运行管理水平较低。现代设施农业具有市场、高技术和企业化3个特点,是硬件设施和软件技术的统一体。当硬件设施建成后,软件技术将起到主导作用。设施农业发达的国家除了拥有先进的硬件设施,还需要有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和相互促进、完全与市场相适应的运行管理机制。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这种管理机制,仍然以经验的和粗

放的管理手段为主。硬件设施是可以靠一次性投资在短时期内建成,而后期管理和运作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预期目标的。

此外,我国设施农业目前还存在着如土地利用率低、劳动生产率低、经济效益不太明显等诸多问题。现代设施农业的优势是要靠现代工业管理和生产手段才能充分得以展示。

三、我国设施农业发展对策的思考与建议

(一)转变观念,正确认识设施农业。

设施农业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设施农业的发展程度已经成为当代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为此,我国应从一个战略的高度去认识设施农业,既不能盲目引进、扩大设施农业的规模,也不能对设施农业无动于衷。因此,各地要正确认识设施农业,在制定农业发展远景规划中,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有预见性地、不失时机地将设施农业的发展列入应有的位臵,积极引导经济发达的城市地区和企业集团起步发展设施农业。

(二)发展符合国情的现代设施农业体系。

国外的现代设施农业确有独到之处,其科技含量高、智能化程度高、管理得当。因此,我国应适当引进,以提高我国设施农业水平。但我国幅员辽阔、气候类型多样、地域条件差别大,经济、技术、市场条 件不一,致使我国不同的地区农业生产条件各不相同。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设施

农业,而不能盲目照搬某一国家或地区的模式。必须重视区域特点,因地制宜,找出适合本地的、先进性与实用性相结合的设施农业类型,形成适合中国国情的设施农业发展体系。

(三)推进设施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化。

设施农业是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的产业,只有形成相当规模的生产,才有可能形成强有力的品牌效应,从而占领市场,使资源优势得到有效的开发与持续利用,同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各级政府应在搞好规划的基础上,采取加大投入等政策措施,以有前途、规模大的龙头企业为突破口,集中扶持和培育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基地,加快设施农业企业的发展,进而推进设施农业的产业化;

(四)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人来操作,才能使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得以发挥,巨大的增产潜力得以充分体现。目前,我国在设施农业的技术开发、管理等方面极度缺乏高素质的人才,有些关键技术的开发管理与国外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必须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大力普及设施农业的科学知识,注重培养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大力提高生产者的素质;

(五)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发展设施农业必须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没有科技含量或

科技含量低的设施农业,将无法确保设施农业得到有效的发展,其经济效益也是相当有限的。只有以科技创新为依托,才能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竞争力优势、经济效益优势,从而使设施农业能走上一条快速、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此,必须加大科研开发力度,切实解决设施农业生产中的关键技术难题,重视设施农业相关生物技术的协作攻关,积极开展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的开发研究,因地制宜地研制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设施农业设备,建立设施农业技术创新体系。

第五篇:荷兰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启示

卢辞

荷兰是欧洲的一个小国,人口1600万,相当于我国的上海市;其国土面积4.15万平方千米,不到安徽省的1/3。十多年前,人们就已经注意到:在世界农产品净出口额的排行榜上,荷兰一直仅次于美国。研究发现:这里没有包括园艺类产品(鲜花、观赏植物、蔬菜以及蘑菇等)和渔业产品。这些产品荷兰都有大量的净出口,而美国则有可观的净进口。以1996-1999年4年的平均数为例,加上这两类产品后,荷兰的净出口值接近176亿美元,而美国则减少到了148亿美元;这种格局在2000年就更加明显,荷兰的净出口额超过146亿美元,而美国不足32亿美元[1]2-4。总之,在农产品净出口方面,荷兰成了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荷兰农业的奇迹,与其鼎力发展集成农业是分不开的。本文以荷兰园艺业、奶牛业为例,研究集成农业的发展对现代农业所起的推动作用。

一、荷兰集成农业概况

1.集成农业的特征

集成农业是按照一定的农业生产要求,将农业技术集成到农业装备中,然后把这种农业装备以50%以上的政府补贴直接销售给农户,以解决某种生产方式(如有机农业生产方式)下推广系列复杂的农业技术所形成的成本大、风险高的问题。它应当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荷兰在赢得农产品出口的许多世界第一的背后,有其集成农业的巨大贡献。可见,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

集成农业与大都市圈连接在一起。荷兰的人口密度大,农业紧靠大中城市,特别是荷兰西部三省(乌得勒支、北荷兰省、南荷兰省,简称西三省)人口尤其密集,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把荷兰最重要的城市连接起来,构成了一个城市连绵带。没有园艺业和奶牛业这种集成农业的早期发展,难以想象荷兰农业有现在这样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集成农业的发展目标,不再是追求产量,而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这就为荷兰形成绿色生产力打下了一个很好的基础。研究荷兰的集成农业,我们不仅可以认识集成农业的一般特点,而且可以从荷兰在获得非凡的国际竞争力的同时保持着可持续发展的后劲这个发展历程中得到启示。荷兰西三省形成了一个人口最密集的红色带,其人口超过600万,占全国人口的2/3。这个大都市圈形如一个稍稍倾斜的“匚”字形,东部缺口是农田、牧场和树林,国家规定不得侵占,人称之为绿色心脏。在荷兰,土地利用被区分为绿区和红区,前者是指自然保护区、林地和农业,后者是指工业、城市住宅和各种基础设施用地,功能分明,并且严格防止后者对前者的侵占。

2.集成农业生产资源的利用

荷兰土地的利用方式与我国的差别很大。虽然总起来说,荷兰人均土地面积比我国还少,人均的土地面积仅为0.058公顷,但是农业用地中,农作物种植面积还没有牧场的面积大。以西三省为例,牧草地达到20.9万hm[2],大田蔬菜3.4万hm[2],其他农作物用地不到9.2万hm[2],后两项总面积仅为牧草场的3/5。同时,西三省总共有玻璃温室约7080公顷,占全国玻璃温室面积的2/3以上;尤其是南荷兰省,集中了全国玻璃温室的55.6%,形成了举世闻名的玻璃城[1]50-59。

1994年到2001期间,荷兰的农业就业人数从28.2万下降到26.8万,即减少了5%。西三省奶牛业比较重要的乌得勒支省的农业就业人数减少得最快,7年里几乎减少了14%,而南北荷兰两省的变化却很小,大致保持在8万左右;其中,北荷兰省还有所上升[2]。从西三省主要的生产活动来看,花卉是特别重要的产业,而奶牛业则是它们共同的一个重要产业。对比我国大城市郊区,园艺业和奶牛业也逐渐成长为重要的支柱产业。其中看起来存在着某种规律性的东西。下面就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例,研究荷兰式集成农业的先进性

及其产生的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二、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及其发展趋势

荷兰以欧洲花园和花卉王国而驰名于世。荷兰园艺业包括花卉、蔬菜、蘑菇、水果和名目繁多的观叶植物、园林苗木等等。在荷兰的很多文献中,园艺业与农业往往并列而称,可见它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1.园艺业高度发达的原因

第一,历史悠久,气候适宜。荷兰西部地区花卉业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和文化渊源,加上土壤和气候条件比较适宜,花农积累了栽培花卉的许多经验。早在17世纪,荷兰工商业就已经非常发达,城市富商麇集,人口密度大,园艺业产品从农村(实际上已经相当于城郊)到城市不但运输距离短,而且不愁销路。这就为荷兰花卉园艺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荷兰还形成了独特的拍卖业,使那些娇嫩的鲜花能够快捷、有效地销售到其他地区以至邻国,直到世界各地。

第二,人多地少的优势。作为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荷兰的土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因此,如何从每平方米土地上实现最大的产值,就是农民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很明显,花卉园艺业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要优于一般的大田种植业,而温室园艺业又优于露地园艺业。较高的投入加上更好的技术形成集成技术装备,产生集成农业。集成农业是荷兰农民从有限的土地上获得巨大收益的诀窍。荷兰园艺业发展到用电子计算机技术集成技术装备的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上是近半个世纪的事情。近年来园艺业主要品种的平均产值,花卉和观叶植物70.54亿荷兰盾,花卉球茎9.74亿荷兰盾,蔬菜37.92亿荷兰盾,水果4.66亿荷兰盾,苗木、种子等7.96亿荷兰盾[3]23。

第三,欧盟先进的农业政策。园艺业在荷兰的迅速发展,还得益于欧盟(早先的欧共体)的农业政策。欧洲各国因一些大宗农产品大量过剩而困扰,欧共体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对牛奶、谷物和其他一些农产品采取了限产政策。同时,由于欧洲经济的整体化,荷兰在没有边界的统一大市场里,可以把优势农产品(特别是园艺业产品和乳制品)销售到周边各国,大大促进了荷兰园艺业的发展。

第四,可持续发展政策。园艺业得到加速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们对环境、自然景观和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在空间狭小的荷兰,以奶牛业为代表的畜牧业发展,由于粪便问题难以处理受到了不小的制约。在近几十年来,荷兰农业生产结构从以畜牧业为主逐渐转向以包括园艺业在内的种植业为主。在种植业内部,园艺业占的比重大于一般意义的大田种植业。

2.园艺业生产发展趋势

荷兰的务农人数一直在减少,但为农业服务的就业岗位却在增加。1985-2001年间,园艺业农场从1.9万个下降到1.2万多个。1999年,荷兰花卉产业(包括观赏植物在内)的农场有8700多个,直接就业人数3.7万人,间接就业(拍卖、递送、批发、出口、零售)的人数总计达4.9万人,共为国家提供了8.6万个工作岗位。与此同时,荷兰农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温室农场的平均面积从3664平方米扩大到9 495平方米,即接近1公顷,大的甚至达到了3公顷[3]93。

第一,温室花卉和露地花卉生产。花卉生产包括切花生产、球根花卉生产、郁金香生产。荷兰花卉生产的玻璃温室面积从1975年的7 900公顷增加到了2005年的1.16万hm[2],大约占全世界温室面积的1/4。玻璃温室切花生产是花卉业中最大的产业,其产值高达20多亿欧元,荷兰每天向世界出口1700万枝鲜切花和170万盆花。露地花卉主要是球根花卉生产,球根花卉又可分为两种:鳞茎植物(如郁金香、水仙、鸢尾、风信子、百合等)和球茎植物(如唐菖蒲、大丽花、番红花、雪花莲、麝香兰、秋海棠、美人蕉、虎斑草)。种植郁金香的农场最多,有1562家,年产郁金香球茎30亿个。仅球根花卉一项的产值就占荷兰农业总

产值的3.5%。此外,百合、唐菖蒲、水仙等球茎产量也十分可观,总计达到60亿个。荷兰每年出口的球茎有70亿个,价值7.5亿美元。荷兰花卉作物产值从1980年的13.6亿欧元增加到2001年的82亿欧元,增长了6倍,发展到占世界市场47.8%的份额[3]79。

第二,蔬菜生产。荷兰蔬菜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出口。蔬菜生产包括温室蔬菜生产和大田蔬菜生产。荷兰玻璃温室蔬菜的主要品种是番茄、甜椒和黄瓜、草莓,普遍采用无土栽培。其他种类繁多的温室蔬菜,如小萝卜、茄子、西葫芦、生菜、菊苣、花椰菜、小白菜、中国大白菜、洋豌豆、白芹菜、茴香、小黄瓜、菠菜和芸豆等等。玻璃温室蔬菜都由专业农场栽培,一般一个农场只种植一种蔬菜。一些公司专门从事温室蔬菜的育苗,幼苗种植面积每年保持在160-180公顷左右。专业化使种植者能够集中精力专攻一门,在技术知识方面精益求精,提高产量和质量。专业化还有利于机械化和计算机化,降低生产成本。荷兰除了马铃薯、干洋葱、胡萝卜等作为大田作物之外,还有白菜、甘蓝、花椰菜、卷心菜、菠菜和豌豆等露地种植。这些蔬菜不但直接在市场上销售或供应出口,而且还为冷冻食品、罐装食品的生产厂家提供大量原料。

第三,荷兰温室产业具有高度工业化的特征。温室园艺产品生产摆脱了土地约束和天气影响,可以实现按工业方式进行生产和管理,其种植过程可以安排特定的生产节拍和生产周期,产后包装、销售也同工业生产如出一辙,真正成了工厂化农业。温室农场规模的不断扩大,需要采用新的技术,机器人技术有可能得到快速发展。

第四,园艺产品出口额占有重要地位。先进的技术和管理,加上绿色生产造就的园艺产品的高质量,为荷兰园艺业产品的出口铺平了道路。荷兰的花卉、观赏植物等向国际市场的出口值达到了37.24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48%(1999年);番茄、马铃薯、干洋葱等的出口额达到了14.78亿美元,占世界总出口额的15%-23%(1997-1999年平均),均高居世界第一位[4]。

三、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以及乳制品加工贸易

荷兰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1970到1995年期间,荷兰奶牛业的产值从31亿荷兰盾上升到了77.6亿荷兰盾,增加了1.5倍。而牛肉的总产值从15.7亿荷兰盾增加到了34.2亿荷兰盾,增加不到1.2倍[7]。可见,荷兰牛奶对于生产者和市场的重要性高于牛肉的生产。

1.荷兰奶牛业发达的主要因素

第一,生产配额。欧盟的生产配额是在农产品大量过剩的情况下实行的。这实际上是一种生产许可证,是生产权。如果农场主有能力的话,可以从别人那里去购买;但是要用合理的价格买到配额并不容易。荷兰饲养牛奶的气候、环境条件良好,牧场又是一种不动产,农场不肯轻易放弃牛奶场经营。同时,人们对牲畜场排泄物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增加奶牛头数意味着环境成本的上升。在这种情况下,只能控制奶牛头数、增加奶牛单产。

第二,技术进步。配额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荷兰奶牛业的技术进步。1985年到2001年奶牛从236.7万头减少到了2001年的154.6万头,将近减少35%。荷兰奶牛场的平均规模不断扩大,每头奶牛的平均产奶量从1975年的4625千克上升到2000年的7 416千克。在奶牛总数从221.8万头减少到150.4万头的情况下,总产量从1975年的1028.6万t增加到2000年的1115.5万t[4]。

第三,饲料之比结构。荷兰奶牛的饲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1960-2000年间,干草与青饲料之比从9:1变成5:95,其中牧草青贮饲料和饲料玉米分别占60%和35%,因此可消化的有机物质从60%上升到75%。荷兰的草场或饲用玉米的干物质产量每公顷可达12-15吨,成为奶牛业的基础。牛奶的蛋白质含量高,黄油和奶酪的产量为国内消费量的3倍和5倍[4]。

第四,集成技术装备。奶牛场的重要特点是工作时间的连续性,并且需要比较多的人工

劳动。除了每天两次挤奶,还有其他许多工作要做。不但有很多体力活(喂料、清扫等),管理工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荷兰大多数家庭农场一次性投资购买机器人,机器人可以不分昼夜地工作,可以均衡地挤奶(一天3-4次),有效地提高奶牛的单产。另外,有了机器人,农场主有了更多的闲暇,可以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包括学习、培训等等,甚至外出度假。第五,初级畜产品丰富。奶牛业本身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在各类家畜当中,奶牛将饲料转化为人类营养品的效率比其他家畜更高。现在,世界农产品的贸易格局中,乳制品占12%-15%,一项就超过了各类谷物的总和。不仅如此,奶牛业为肉牛业(以及肉类加工业)和皮革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在缺乏农业机械的地区,牛是重要的、可再生的动力。很少有一种农业生产项目像奶牛业那样,能够提供以上四种产品,而且提供鲜奶和动力的时间可以持续好几年。

第六,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由于奶牛业的生产链很长,单头奶牛所需的劳动力较多,对管理的要求也较高,需要各种配套服务,这一切都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牛奶销售和乳制品工业吸收了大量的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奶牛业既是培育农民合作精神的温床,也是激励农民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所学校。

第七,有其发达的历史。欧洲早就把牛(特别是奶牛)作为商品牲畜来饲养,16世纪关于奶牛的文献记载已经很多。早在17世纪,荷兰的南荷兰、北荷兰两省以及泽兰省就有了发达的奶牛业,劳工平均日工资达到0.80-0.88荷兰盾。在1650-1805年期间,荷兰每年人均黄油的消费量就已经达到了10千克[5]105-107。

2.荷兰奶牛业加工贸易

现在,荷兰是世界最大的牛奶和乳制品生产国之一,一半以上的产品销往国外。生产以及大量进口的牛奶中,近一半被制成奶酪,荷兰是世界第五大奶酪生产国;其余的则被用来生产各种奶制品、黄油、奶粉和工业配料。荷兰乳制品有大量的出口,年出口总值可达25亿欧元,其中一些重要产品的出口额约占世界的1/6。荷兰是奶酪、凝乳等最大的净出口国,占世界总出口额的6%以上。荷兰的农产品加工业不仅使农业原料大幅度增值,而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其中,乳制品工业由于技术进步,使用的劳动力虽然不很多,但仍然达到了1.2万人[6]。

总之,荷兰奶牛业的发展不但为奶农增加了收入,使人们的体格强健,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荷兰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考虑到我国农村劳动力富余、人均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现状,荷兰的经验有特别深刻的借鉴意义。

四、园艺业和奶牛业成为集成农业的规律

集成农业代表着一种先进的生产力,是有其现实依据的。以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为标志的园艺产品和乳制品,都不是为了自己消费,所以是天然的商品。这些产品的商品属性不但要求比较完善的营销链条,而且需要有发达的城市及其较高收入的消费者群体。既然这类产品需要产后服务,就为农业劳动力分工和转移提供了一个基本条件。农业劳动力转移到相关的服务业以后,必然会引起更多的分工和专业化,从而进一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作为集成农业的典型,现代园艺业和奶牛业的规律性集中地表现在制度创新、积累资金、技术传播、管理革命以及城市化推进。

1.农村合作社和加工业制度及时创新

1886年,荷兰创立了乳品加工合作社[7]33。合作社对于奶牛业的重要性超过了大多数农产品。牛奶是易腐品,在没有冷藏技术的条件下,必须当天卖完或者加工,而在单干的情况下,每个奶农必须自己把挤出来的奶运送到城镇去卖,费时费力,因此奶农特别需要合作销售。花卉业也是一样,需要把大量的鲜切花以最快的速度运送到城市消费者手里,没有拍卖行这样的合作社也是难以办到的。合作社是一种有重大意义的制度创新。合作传统在荷兰得到发扬光大,与奶牛业、花卉业的发展是有密切联系的。

2.资金积累能力强

牛奶和花卉的商品性培养了奶农、花农的赢利意识,与同行们的差距激励着他们追求更高的利润,而高产来源于良种奶牛,来源于艳丽、奇特的鲜花。奶农需要积累资金购买良种牛犊,花农需要培育或购买更好的花种,扩建温室。在缺钱的时候,需要农村的金融合作。荷兰兰宝银行(农民合作银行)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成立的金融合作社。农村金融的发展又为荷兰的经济发展增加了一个助推器。

3.先进技术传播快捷

与很多农作物或猪、鸡不一样,奶农每天都可以看到自己牛奶的销售收入;如由合作社代销,至少也能够在一周、一月里结算一次。鲜花更是每天都可以了解自己送往拍卖行的花卉能不能得到客商的认可和青睐,能够卖出怎样的价钱。奶农可以比较其邻居的生产和收入,从中感到差距、激发自己学习别人经验的积极性。在收奶站,奶农们可以经常沟通信息,改进饲养技术。奶牛业、花卉业对技术进步的需求,刺激了更多的发明和创新。

4.经营管理要求细致

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生产中是无所谓经营和管理的,但在现代化大生产的整个产业链中,管理往往比单项技术还要重要得多。单项技术必须进行组装,协调运转,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有资料记载,荷兰一个种菊花的温室农场怎样把生产计划安排得精细入微,精确得像时钟一样,某些环节可以说是一个小时都不能够马虎。在这里,有产前、产后的各类公司周到的服务和密切的配合。正因为有了这一切,荷兰的园艺业才能够达到这么高的劳动生产率。

5.城市化推进几乎同步

奶农和花农容易接受城市生活的影响。他们通常生活在离城市不远的乡村。他们无论出售牛奶还是鲜花,都需要寻求比较大而稳定的市场,能够满足这个条件的就是人口较多的城镇。奶农和花农比较熟悉城里人的生活方式,了解城市里的各种职业。一有机会,农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就会向其他产业(包括牛奶加工业、花卉销售)流动。人多地少的荷兰能够实现这么大的农场规模,就是农村劳动力长期流动的结果。花卉、牛奶的主要销售地在城市,其生产者与城市相联系的是收入较高的消费者。在当今世界,为较高收入者提供产品的生产者,他们的收入往往也比较高。因此,奶农和花农构成了荷兰农民中收入比较高的阶层。总之,发展奶牛业和花卉业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收入。

五、集成农业对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借鉴价值

从荷兰高效的集成农业中,我们看到了现代集成农业的基本结构及其走向。

第一,集成农业必须与大都市成为一体。大都市的土地比一般地区更加稀缺,土地价格更加昂贵。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要追求较高的土地回报率,必须尽可能使每平方米都实现尽可能大的产值。从这个意义上说,以花卉业为代表的园艺业最能够满足这种需求。第二,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集成农业大多以园艺业和奶牛业为主导产业。比起农村地区来,大城市的消费者的购买力比较强,需求的档次较高。园艺业和奶牛业正好能够提供这类产品。较高档次的产品往往与较大的消费弹性相联系,因此也意味着有较大的市场风险。只有消费者群体比较集中并且足够大,才有可能减轻这种风险。

第三,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现代农业最重要的标志是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集成农业的发展有利于制度创新,推动着技术革新,有利于农业产业链的延伸,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城市化进程。因此,集成农业的发展能够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加速实现整个国家的农业现代化。

第四,实现可持续发展。密集的城市人口,往往对环境有更多的关注。国际经验表明:绿色意识是在人口比较密集的发达国家首先萌发的。绿色生产力是一种环境友好的可持续的生产力。在经济发展的“马拉松”竞赛中,是决定谁有希望胜出、跻身于世界前列的关键因素之一。多年来,荷兰能够成为农产品净出口世界第一的农业大国,同它长期以来发展绿色

生产力是分不开的。

上一篇:挽回爱情技巧全攻略下一篇:我该不该这样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