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

2024-04-28

《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通用9篇)

篇1:《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

《被尊重的快乐》阅读答案

儿子这些天特别开心,他告诉我们,他有新朋友了。他的新朋友,是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

儿子性格内向,很少和陌生人说话,他怎么会和小区的保安混熟的?

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门口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儿子吓了一跳,回头看看,也没别人呀。原来保安是问候他。这让儿子非常意外,因为激动,儿子的小脸憋得通红,他也伧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他很开心,也很害羞。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是不是那名保安值班,如果是他,,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也早就在心里准备好了问候,离大门远远的,儿子的脸上,就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而他们的友谊,仅仅是儿子从大门口进出时,两人互致的问候。

只有他和我打招呼,我喜欢她。儿子骄傲的说。

我摸摸儿子的.头。

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从来没有留意过,这种职业性的问候。

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腆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仿佛你推开门,门轴就会发出声音一样。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问候的和被问候的,都了无趣味。

很多公共场合,你能听到这样职业化的标准问候,而被问候的人,常常无动于zhōng,好像什么也没听见。

依稀觉得,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这不能怪他们,谁能忍受自己的问候,像哈出的一口气一样,无声无息啊。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经过小区门口,那名值班的保安问候儿子和我:“你们好!”儿子看看我,又看看他,自豪地问候他:“你好!”

儿子一脸灿烂,我注意到那个保安的脸上,也红光满面。我想,我的儿子和他的保安朋友,都是因为受到尊重,而无比快乐吧。

23、根据拼音写汉字:无动于zhōng (2分)

24、请概括“儿子”和“保安”的友谊表现在哪里?(2分)

25、文中划双直线的句子“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其作用是 。(3分)

26、划线句对人物主要运用了 描写,有怎样的作用?(3分)

27、被人尊重是快乐而幸福的。在生活中,你有没有过类似的经历?请用不少于60字的文字写出。(6分)

参考答案:

23、衷(2分)

24、儿子从大门进出时,两人互致问候。(3分)

25、比喻,形象的写出了我对保安的问候毫不在意的样子,体现出我们之间的冷漠。(3分)

26、肖像(神态),揭示了食客们冷漠高傲、自以为是的神态和心理。(3分)

27、叙述完整,有恰当的描写和感悟。(6分)

篇2:《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

①从未想过自己会在故乡无路可走,但眼前的事实几乎就是这样。通往老房子的三条路,有两条已完全被草木封锁,仅剩的暂且可绕行的路,竟也荒草丛生。

②实际上,五年前情况就已经这样了。只是今年,有个女人颤颤巍巍地拄着拐棍儿站在山坡上,当她远远地有气无力地喊我的小名时,我才认出她是当年村里公认最壮实的女人。看到比我母亲略年长的她,刚刚年届六十已衰老至此,我忍不住一阵心酸,随即无可奈何地意识到,我的故乡彻底被时间打败了。

③时间先是打败了老房子。

④在倚山而居的自然村落里,我们家位于最靠近山脚的一条居住线上。1984年夏秋之际,开始有人家搬进城,这条线上前前后后住过的12户人家,如今空无一人。除了有两三处房子勉强可以住人,剩下的老房子,或摇摇欲坠,或已坍塌,或早已变为菜地、麦田和橘园。在植物恣意生长的土地上,外人丝毫不会看出这里曾经有人居住的痕迹。

⑤时间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

⑥在回乡上坟的车上,父亲一路讲的是村里村外同龄人的死讯,大都因癌症而不治。我对这些人的记忆,还停留在十年甚至二十年前。而能被记住的,大多是方圆几十里呼风唤雨或性格突出的“人物”。他们有些人进了城,有些人依旧留在农村,但他们的结局大致相似——当年的狂放不羁乃至霸气,先后都被时间抹去,归拢于山坡上一座座小小的坟头里。

⑦时间也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⑧这些曾经在乡间田头为了一棵树、一厘地而寸步不让的男人女人,先后成了“城里人”。置身于陌生而广阔的城市空间,他们觉得天地顿然开阔。再回望与自己几无利益瓜葛而草木依旧的乡村时,他们像城里人一样,看到的不再是残酷的丛林法则,而是温情的丛林记忆。那些当年抄起铁锹在房前或垄间打得头破血流的人,在城市街头偶遇或回乡祭祖重逢时,已然能微笑致意;他们的后代则继续在城市里推杯换盏、称兄道弟,嘲笑父辈们的目光短浅和不识时务。

(9)留在村里的为数不多的人家,反倒一如既往,偶尔会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起争执,不肯在村里村外丢面子,有时会找到城里的旧人来求证论理、主持公道。“城里人”自然知道,农村没有一些城里人想象中那般诗意、淳朴和美好,甚至更多的是丛林法则下的愚昧、狭隘和残暴,但他们仍会以过来人的身份,劝导执拗不化的乡亲,今天所有的斤斤计较,将来都会云散烟消,被时间一一打败。

⑩的确,在他们成群结队决定告别农村生活的那一刻起,故乡就注定要被时间打败了。

(11)越来越多的人搬进城后,村里再也组织不起护渠、引水、修路、挖井的队伍。半山腰处,夏有蛙鸣、冬有薄冰的`池塘最终干涸,山脚下的溪边再也不见用棒槌捶打衣物的女人,通往田地的道路逐年垮塌荒废,村头洼地的水井渐渐被淤泥石块填埋。

(12)时间打败了这些属于农村的公共设施,也就从根基上瓦解了乡亲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即便是村里最强势的男人和最壮实的女人,也只能自生自灭。被扼住咽喉的故乡,只能苟延残喘。

(13)春节前不久,舅舅给人帮忙,把他们村的一位邻居送上山。根据老家的习俗,须成年男性为逝者抬棺。原本就不大的自然村里,即使从邻村请人,也很难找够八位成年男性,于是六十多岁的舅舅就成了“壮劳力”。三十年前,抬棺的是他和他年轻力壮的同龄人;三十年后,他没想到村中会无人,自己还不得不“搞这事”。

(14)“村上死个人,眼瞅着就抬不上山了。”在他们这茬人嘴里,这是形容故乡衰落的最有力道的话;而在心里,这句话也时时让步入晚年的他们不安和恐惧。

(15)时间就这样打败了他们这代人,也打败了故乡吐故纳新的能力。我一度以为,逃离农村的人们会摆脱被打败的命运。

(16)只是现在我才发现,告别乡村进入城市的我们,其实和他们一样被时间打得溃不成军。不满三岁的女儿,不知祖坟为何物,站在坟前喜笑颜开,徒留我和父亲神情凝重;望着车窗外连绵不断的丘陵山峰,她随口而出的是“小乌龟爬山坡”;望着那个喊我乳名的老奶奶,她一脸茫然。眼前的一切对她来说,全是陌生的,倒是邻居养的一只踱步的公鸡和几只母鸡以及拴在树下的山羊令她兴奋,那是她在电视和手机视频里认识已久的“朋友”。

(17)她不知道,在故乡被时间打败之后,我和她都将成为回不去故乡的人。

【训练题目】

1.通读全文,梳理文章的行文思路,在横线上补写恰当的内容。

时间打败了老房子→__→__→时间打败了“舅舅”这→__代→__

2.文章第①~②段文字有什么作用?

3.结合语境,解释第①段中加点的“封锁”的含义。

4.结合上文,说说第⑩段中加点的“这样”指的是什么。

5.如何理解文章标题“被时间打败的故乡”的内涵?

6.文章结尾弥漫着一股浓浓的感伤与失落。请你说说你对画线句的理解。

【参考答案】

1.时间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时间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时间打败了离开了故乡的我们。

2.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

3.覆盖、阻断,形象地写出故乡老房子前草木繁茂、密集,完全阻断道路的凄凉景象。

4.“这样”指“先打败了老房子——随后打败了老房子的主人——接着打败了老房子主人们的恩怨”。

5.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故乡越来越多的人家搬进城,故乡的房屋、故乡的人、故乡的传统都日渐消逝与老去,故乡变得越来越萧条,越来越没有生气。

篇3:《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

传统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用深入细致的解析代替了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学生被动地听,机械重复,将丰富多彩的阅读看作单一枯燥的读记。随着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阅读教学方法百家争鸣、百花齐放,虽教无定法,但笔者认为对语文阅读进行悦读教学,让学生体会阅读的乐趣和快乐,并让学生对这种快乐充满期待是最为根本,也最为有效的办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愿读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学生在阅读中的愉悦感,是转变阅读现状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途径,只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进而形成阅读爱好和习惯。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多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上下功夫,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深入地研究教材,充分了解学生的需要和愿望,设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应给学生树立榜样,坚持天天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给学生朗读文章,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阅读的兴趣产生阅读的愿望。

二、指导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会读

学生仅仅有了阅读的兴趣是不够的,还需要学会阅读的方法,学会如何去读,只有读得其法,才能事半功倍,否则,学生的阅读效率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也会影响学生的阅读信心和热情。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授之以渔”,教给学生阅读方法,让学生学会读。

一方面,是对阅读“量”上的指导。书籍浩瀚如海,古今中外、人文科技,但凡是凝聚着人类文明精华的书籍,都可以让学生接触,让学生在阅读中,赏鉴名品,开阔视野,提高审美,完美人格。笔者在教学中,除了要在课堂上让学生认真地品鉴课文之外,还会介绍一些相关的书籍让学生阅读。如,学习了《少年闰土》之后,我便简单地给学生介绍了鲁迅的生平, 并介绍了鲁迅先生的其他作品让学生阅读。课上学习,课下引导,一个学期下来,不仅学生的阅读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而且还促进了课上、课下知识的迁移与相互补充。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需要不断地日积月累,所谓:“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另一方面,是对阅读“质”的把握。学生对于阅读的浓厚兴趣来源于对合适内容的阅读,书籍浩瀚如海,同样也良莠不齐,因此对于阅读刊物的选择上,教师应给学生把好“质”的大关。教师要为学生推荐适合学生心智特点的课外读物,如,学习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之后,我便给学生推荐了很多相关的童话故事书,如,《格林童话》《皇帝的新装》等,并组织学生在班上交流、互换自己的藏书这样不仅教师能为学生的读物质量把关,而且还能培养学生乐于分享的精神。

最后,是对阅读“法”上的指导。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应教给学生多种多样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精读法,引导学生边读边划的阅读,对于文本中的重点、疑点进行圈点和勾画,做到眼到、口到、手到、心到,培养学生边思考边批注,“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再如浏览法,引导学生从目录、开头和结尾依次浏览,力求迅速把握文本全局脉络。此外,要让学生明确浏览并非走马观花,而是集中精力,有目的地进行浏览。

三、创设学生阅读环境,让学生多读

孟母三迁的故事告诉我们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创设阅读环境,让学生多读书。如,可以在课堂上设置图书角,作为班级的一个小型图书馆,并做好图书借阅的记录,保证图书角的顺利进行和开展;也可以给学生推荐网络阅读,为学生开辟新的阅读途径。只要教师引导得当,那么,网络就会成为开阔学生视野,广揽博采的有效途径。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小学阅读教学中,我们就要积极地拓展渠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快乐的心境和环境中进行阅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保驾护航,让学生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提高能力。

摘要:“学生的第一件爱好就应当是喜爱读书。”阅读是学生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对于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从让学生愿读、会读、多读三个方面,简要介绍了小学阶段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悦读的教学探索。

篇4:被尊重的快乐

儿子说,有一天,他一个人从外面回家,门口站岗的保安突然说了声“你好”。这让儿子非常意外,他也仓促地向他问候,“你也好!”保安笑了。

儿子说,从来没有大人那么礼貌地问候过他。他记住了那个保安的笑容,他的脸晒得很黑。牙齿好白。

此后,每次经过小区大门口时。儿子都会留意。如果是那名保安,他一定会向儿子问好,而儿子的脸上,也早已隐约露出期待的笑容。

就这么简单,儿子和小区门口的一名保安,成了朋友。

其实,每次从小区大门口进出时,值班的保安都会向我致以职业性问候。我会礼节性地笑笑,或者点点头。但也有很多时候,心中正在想着事情,或者赶时间,就匆匆走过去了。这时,保安的问候就像一阵风一样,轻轻飘过。

去饭店吃饭,迎宾小姐会列队欢迎,“先生,中午好!”“先生。晚上好!”声音甜润。进去的食客,一个个昂着头,腆着肚皮,目不斜视,对迎宾小姐的问候。也是充耳不闻。迎宾小姐们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即使你视而不见,她们的脸上还是会堆着职业化的笑容。嘴里发出职业化的问候。

小区门口的保安,好像现在也不问候了,当有人从大门口进出时,他们只是笔直地站立,目不斜视,冷若冰霜。这不能怪他们,谁能忍受自己的问候,像哈出的一口气一样,无声无息啊。

有一次,和儿子一起经过小区门口,那名值班的保安问候儿子和我:“你们好!”儿子看看我,又看看他,自豪地问候他:“你好!?”

篇5:尊重的姿势阅读答案

尊重的姿势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暂无评价|0人阅读|0次下载| 尊重的姿势_文化/宗教_人文社科_专业资料。尊重的姿势尊重别人有不同的姿势。堪称“国宝级”的一代大师季羡林,从不倚老卖老。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 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内收,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来,挺胸

尊重的姿势尊重别人有不同的姿势。堪称“国宝级”的一代大师季羡林,从不倚老卖老。每有客人前来拜访,他都早早地衣冠整齐地在书案 前坐好,昂首挺胸,下巴微微内收,坐得规规矩矩,端端正正。在他看来,挺胸端坐,是对客人的一种尊 重。在客人离开时,他一定送出门外,道别再见。1995 年的一天,白岩松为季羡林做“学者访谈录”。当时,季羡林坐着,在白岩松掏名片准备递给他的 一刹那,他就站起来,弯腰等着,令在场所有的人感动不已。曾经有不少人赞叹过,大师就是大师,简单 的姿势,有几个人能时时做到? 一次,美国卓越的幽默表演大师卓别林正要登台演出,一位热心的观众忽然提醒他:“大师,你的上衣 纽扣忘扣了。”卓别林一怔,连忙表示感谢,并很快将纽扣系好。当那位观众走开后,他又悄悄地把纽扣 解开。这一幕正好被一个记者看到,问卓别林:“您这样做何苦?”卓别林回答道:“我要扮演的是一位长 途跋涉者,松开纽扣更能体现他的辛苦劳顿,会给观众留下栩栩如生的形象。但对别人的善意提醒,要以 感谢的态度给予回报,去尊重他!” 对于误解,我们有时是及时的解释,有时不屑一顾,而卓别林则用一颗感恩的心去接受。自己放低姿 势,不分辩,不回击,甚至感谢他们的关心,不就是一种尊重吗? 尊重别人,可能有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姿势。不管是端坐还是站立,是感谢还是放低自己,都能彰显 闪耀的人格。今日推荐 68份文档

1028988份文档

篇6:语文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一、在教学目标上体现差异

在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制定教学目标时,要降低难度,将重点放在生字拼读教学上,让拼音真正成为农村孩子的识字拐杖,为以后的大量识字奠定扎实的基础。再如教学二年级上册《小柳树和小枣树》,通过学情分析:刚上二年级的小孩,他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识字的方法,喜欢读书和表演,对童话故事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心强,但对事物缺乏一定的鉴别能力,尤其是农村的小孩对自己或同学的长处与短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在选择教学目标时,一定要注重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差异生,让学生借助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环境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中明白“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不足”这一深刻的道理。

二、在教学内容上适应差异

教学内容的变序绝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要以现代课堂教学理论为指导,根据教材自身的特点,突破传统教学的固有模式或教材结构组织教学,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如交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的课文,可以从课文记叙事情的结果或结论入手,例如教学《草船借箭》这篇课文可从“周瑜长叹一声,说‘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入手,引导学生讨论:事情的起因是怎样的?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学生就会从课文中找事实,举例子,进一步理解他知天文,晓地理,识人心,善谋划;而含有直接点明中心的段落和语句的课文,阅读教学时就可找准文章的中心,直奔中心,像《凡卡》这种采用顺叙和插叙相结合的写法的课文就可以采用内容切割法。此外教学中还可以采用插入重点式、主线牵动式、视角交叉式等变序方法。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合理安排教学序列,是优化教学过程、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手段。

三、在教学过程中满足差异

世界各国在反思评价以往的教育时,都认为过去的教育过于划一和死板,学校面对学生人数的大量增加,忽视了个人需要。素质教育强调遵循个性教育原则,也就是教育要面向有具体教学、学习目标指引下,共同经历发现、学习、积累、检测提高的过程,教师讲得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做得多,总体教学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教育科研基础知识实用读本.南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差异的每一个个体,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使每个学生在自己原有的基础上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在当前班级人数较多的情况下,要求每节课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是不现实的。可行的办法是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分类指导。

四、在教学方式上发展差异

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教学目标而采用的具体方式和手段,是最能体现教学个性的环节之一,也是有效的引导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及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创造能力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符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针对不同篇目,不同体裁,不同的文章,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二是符合学生接受的可能性,教学方法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三是符合教师自身的特点,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要通过教师的具体教学实施,教师是主要的“执法人”。有的方法,甲教师运用得当,左右逢源,效果显著,可乙教师运用起来却别别扭扭,进退维谷,难以奏效。所以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必须符合教师的特点,也必须符合教师的年龄、性别、学识、风格、兴趣、爱好、阅历等。在教学中教师总是营造民主、平等、宽松、和谐、友爱、合作的课堂教学氛围,全方位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内在潜力,引导和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其次“面向全体,关注个别化的学习需求”,能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定和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关注每个学生的发展,在充分尊重个性的基础上实现因材施教,灵活组织课堂教学,因势利导;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以满足不同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使教学成为教师启发和激励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及能力的活动过程。

五、在教学评价中尊重差异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个性化阅读,对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积极的意义。第一,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和学生语文阅读水平低的局面;第二,可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使之逐渐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第三,可以更加充分地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使之养成终身阅读品质、阅读习惯和阅读方式。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大量阅读,自主选择阅读材料,组织讨论探究,形成阅读能力,进而尊重学生的阅读自主权,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和体验,实施个性化阅读,使阅读成为学生自主探究、张扬个性的过程。为高层学生指明方向,为中层学生提供进步的阶梯,更多地关注低层学生,对他们实行“三多三优”原则,即多指导、多鼓励、多练习;优先发言、优先板演、优先面批。

参考文献

[1]史爱荣,孙宏碧,主编.教育个性化和教学策略.山东教育出版社.

篇7:尊重个性快乐阅读

关键词:初中阅读;个性体验;问题探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惜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面对同樣的文本,由于读者的层次不同、阅历不同,对文本的解读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就是阅读的个性化的体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最重要的特征就是个性化,对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作为初中语文教师,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应做到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尊重学生间存在个性差异的现状,引导学生结合自身体验、多个角度地解读文本。真正要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读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的个性及创造意识,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创设氛围,给学生表达的自由

学生在阅读方面存在着差异,既有知识基础的差别,又有社会阅历的不同,这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但无论是什么程度的学生,只要对文本进行了解读,总会产生自己对文本独特的见解。我们在进行阅读教学时,首先应当给学生创设一种轻松的、民主的课堂氛围,让学生能够放下包袱,敢于表达。还要教育学生:人与人之间原本就存在着各种差异,正是这种差异才使世界变得丰富多彩。这种差异使我们对同一个文本的解读存在不同,这是无比正常的,不存在谁对谁错,每个人的看法都有它合理的地方,即便是教科书上给出的结论也未必是唯一正确的。

比如,在学习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战争”中的《芦花荡》一课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谈出自己独特的体验的:先让学生对文章进行一次美的搜素,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然后教师以记者的身份采访学生读这篇小说的感受,要求学生用“我喜欢……因为……”这样的句式说话。

学生各抒己见,畅谈阅读的感受。出现的答案丰富多彩,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我喜欢小说中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有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我喜欢小说把严酷的战争与温柔的水乡结合在一起的写法,因为它具有一种摇曳的美。”学生说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地方,这是属于学生独特的感受,这就是个性化阅读的体现。

二、放低身段,正确处理师生关系

新课改要求教师转变角色,以学生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的身份出现在语文课堂上。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变成了学生展示自己的“助演”。在阅读教学中也是这样,教师应首先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在阅读课上,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一样的,教师不能有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思想,而应该与学生在平等的基础上针对文本进行对话。师生之间平等交流,首先是给学生充分思考交流的时间,其次让学生能够在一个开放的环境内进行交流,让他们有展示自己水平的机会,从而调动学生进行阅读分析的积极性。如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建筑名胜”中的《桥之美》,为了让学生充分对文本进行解读,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请学生重点研读第四小节,然后四人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说说文中描述的四幅图中,你最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2.请其他学生对发言点评。

3.面对艺术作品,我们从哪些方面去欣赏?

然后通过组织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前提下在班内进行交流,说出自己与同学讨论的结果,时间大约占了整节课的四分之三,但学生自始至终都表现得兴致勃勃,参与热情高涨。

三、引导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引导学生学会质疑是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甚至对学生的终身学习都有巨大帮助。学生的探究意识培养不是短时间能够达成的,教师应随时注意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尤其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更要以帮助学生提高提问质量,培养探究意识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之一。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应及时给学生以积极向上的合理评价,对于学生的进一步深入学习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当然,阅读不仅存在于课堂之内,大量的课外阅读更容易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尊重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在教给学生阅读方法的前提下,让学生多读书,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作为一名初中的语文教师,指导学生科学地进行阅读,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又有利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我们应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为服务学生做出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利华.中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研究.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03(12).

[2]周佳曦.个性化阅读的三点建议.中华活页文选,2007(7).

[3]李镇西.对话:平等中的引导.人民教育,2004(3/4).

篇8:尊重语文本真追求诗意阅读

一.破解阅读教学难题, 呼唤人文回归。

不管是语文课本选入的篇目, 还是推荐阅读的古今名著, 都是经过反复筛选的精美文本, 应该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但由于一些引导方法的偏失, 牛不喝水强按头, 导致了学生对这些精美文本的漠然, 失去了阅读的兴趣, 即使阅读也是为了考试的勉强之举。我们曾经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缺少目标意识, 硬性规定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语文新课标》中关于初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有着明确的规定, 由于教师对它学习研究的不够, 导致目标不明确, 对怎样完成目标, 想的较少。学生预习和上课时教师给规定的题目太死, 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2. 忽视阅读主体, 限制了学生对文本的自由解读。

阅读教学中教师是主导, 学生才是主体, 只有学生自己阅读, 并认真体会, 仔细揣摩, 内心真正有所感悟, 真正提高了认知能力, 这才达到了阅读的目的。老师讲得太多太远太散, 把学生牵得太紧, 又放的太松。很忙碌却无作为。

3. 缺少主动的参与, 缺少好的阅读习惯。

因为缺少阅读兴趣, 学生的阅读成了任务, 成为备考的附属形式。

4. 重智力因素, 轻非智力因素。

阅读中没有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学生只是被培养成了做题高手, 忽视了阅读教学中学生情感的养成。只有在阅读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好的情感, 顽强的意志, 坚强的性格。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意义。

5. 重点篇目精读没读精, 课外阅读重要没重视。

重点篇目只有读透读熟, 反复涵咏, 仔细玩味, 才能深入灵魂。课外阅读, 做到有时间有布置有检查, 才能做到有效。而在实际操作中, 由于受时间限制, 课堂阅读抓的太多, 掌握的太少。课外阅读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

二.尊重语文的本真, 追求阅读的诗意。

阅读原本是一件很简单、很轻松、很快乐的事, 但是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因为功利, 让诗意远离了课堂。没有了诗意, 阅读也就没有了生命。

1. 诗意的阅读是开放的阅读。

以往的阅读教学, 把文本看作一个由字、词、句、篇以及观点、材料、语言、结构、表现方法等组成的封闭系统, 阅读就是研究字、词、观点、材料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且阅读的结论又是固定的和单一的。诗意的阅读不仅关注字、词、观点、材料等, 更关注文本所连接的生活世界和作者的精神世界。“阅读解文如果仅仅停留在探究词义和文意上, 还不能透解, 只有越过词义和文意这道屏障, 找到原始的生活底蕴, 才能揭开言语的面纱, 看清它的本相, 达到阅读的真正目的。

新课标上说:“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那么阅读的结果就不仅仅是由文本决定的, 而同时取决于教师和学生。在阅读中, 教师和学生都是文本的读者, 都要与文本背后的作者对话, 那是与古今中外的智者进行心灵交流的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在对话中, 会不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 产生新的思想。所以, 对文本的阐释和理解, 必然是多方面、多角度, 并且是永无止境的, 绝不是单一的、凝固的。人们常说经典常读常新, 道理就在这里。

2. 诗意的阅读是生命的阅读。

阅读是读者将别人的言语转化为意义并内化为自己收获的心理过程。阅读不仅仅是获取知识和经验的途径, 更是获取生命营养的手段。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读者、文本和作者三个生命之间的对接、对话和碰撞。这种碰撞必然是生命的奇观!

3. 诗意的阅读是体验的阅读。

以往人们总是认为阅读是一种认识活动, 是一种获取信息的手段。其实, 阅读更是一种体验, 一种领悟, 一种精神历险。如前所述, 阅读是生命之间的对话, 是生命之间的认同、交流和碰撞。在阅读中, 我们体悟文本中所蕴涵的生活底蕴和生命信息。我们生命中拥有的, 我们会予以认同;我们生命中没有的, 那些我们能赞同的, 就会欣然接受, 并内化到我们的生命中去;那些为我们反对的, 就会毫不犹豫地予以舍弃, 甚至给予批判。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切身体验。没有体验, 心灵被放逐, 生命因而缺席, 这样的阅读是不会有什么效果的, 并且也必定是乏味的。

4. 诗意的阅读是个性的阅读。

人的个性不同, 成长经历不同, 成长的方式途径各异, 阅读作为一种独特的成长方式和途径, 当然也会因人而异。这种因人而异既包括对读物的选择, 也包括各人读书的方法, 更包括对同一读物的理解、感悟。新课标上说:“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一个具有强烈生活意识, 生命意识, 善于体验、感悟的学生, 在阅读文本的时候, 他必然会建构属于自己的文本意义,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5. 诗意的阅读是自由的阅读。

林语堂说过:“读书不可勉强, 因为学问思想是慢慢胚胎滋长出来。其滋长自有滋长的道理, 如草木之荣枯, 河流之转向, 各有其自然之势。”读书是关乎生命成长的事, 成长有成长的规律, 所以要顺其自然。

6. 诗意的阅读是快乐的阅读。

阅读即碰撞, 是心与心的碰撞。所有智慧的火花都是在碰撞中产生的。人的思想、灵性、性格和精神成长的机缘也都是在碰撞中产生的。身体的碰撞给我们的是痛感, 心灵的碰撞却给我们以快乐。阅读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而且拓宽了我们的生活。是阅读使我们的生活超越了衣食住行的局限, 而拥有了诸如想象、深思等等许多常人无法体验的快乐。更为奇特的是, 一打开书本, 就会有一位古圣先贤, 从书本里跳出来, 坐在你的对面, 与你侃侃而谈, 那是一件多么让人着迷的事啊!阅读给人的快乐, 如果说不是人生最大的快乐, 至少也是最大的快乐之一。

7. 诗意的阅读是创造的阅读。

最伟大的书也不可能为我们提供终极真理, 它充其量不过是一种激励。阅读的过程其实就是读者和作者灵魂的冲撞。在这种冲撞中, 不仅会建构新的意义, 还会撞击出新的感受、新的体验、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人格甚至一个崭新的世界。

总之, 诗意的阅读是本真的阅读, 它既是最高的阅读, 又是最基本的阅读。

三.营造读书的氛围, 提升生命的质量。

语文主题实验是个边实践边探索边完善的过程。针对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围绕语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 我们把营造书香氛围当作主题阅读的保障, 把主题阅读当作营造书香校园的核心内容, 引导师生阅读经典, 享受人生, 走近大师, 提升生命。

1. 规范办学行为, 为阅读创造空间。

不改变落后的办学行为, 树立素质教育理念, 就永远不能把师生从应试教育的笼子里领出来, 阅读也就成了空谈。只有, 把时间放给学生, 把学习的权利坏给学生, 才能把读书的自由教给学生。只有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学生才有心情阅读。心灵越轻松, 触角越伸展。

2. 改革课堂教学, 为阅读搭建舞台。

阅读是师生走进文本, 与经典碰撞、与大师对话的过程。只有改变传统的教师占领课堂、以讲代读的授课模式, 师生以平等地位参与阅读和交流, 才能真正实现人文的回归, 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3. 丰富读书活动, 为阅读点燃激情。

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 学生阅读就会完全成为走过场, 所以读书笔记、小组活动, 阅读总结等措施, 要在阅读中受到关注。只有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 才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点燃学生的阅读激情, 也才能保证读本的阅读使用效果。

4. 完善评价机制, 为阅读解除羁绊。

既要明确评价目的, 又要改变评价方式, 让评价成为一种动力、一种鼓励, 一种引领。既要提高评价水平, 又要注重评价效果, 让评价成为一种交流, 一种对话, 一种赞美。

“一个没有阅读的学校永远都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 “一个书香充盈的校园必然是一个美丽的学校”。在这些闪烁着哲理的话语指引下, 我们学校坚持用文化和书籍打造着自己的书香校园。倡导全体师生热爱阅读、广泛阅读、深入阅读。在阅读中享受学习的乐趣, 在阅读中拓展生命的宽度。

“生活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大地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 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的这句名言正是我们鄌郚中学读书的座右铭。用阅读传承百年文化, 用阅读培养人文素养。

“腹有诗书气自华, 最是书香能致远”。教育的全部问题都可以归结为阅读问题。语文教学必须从抓学生的阅读开始。

篇9:《被尊重的快乐》语文阅读和答案

如何能实现这一目标呢?下面以《故乡》为案例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教学背景

《故乡》以“我”回乡的经历为线索, 描述了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遭遇与精神痛苦, 抒发人与人之间相互隔膜的深沉忧虑, 以及希望打破彼此隔膜、探求人生新路的执著信念。

由于篇幅较长, 学生对时代背景的疏远, 要读懂文章, 教师得从历史背景作点拨和指导。于是, 我收集了相关的历史资料, 第一课时介绍作者, 并从历史角度介绍背景, 让学生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一定的了解后, 进入文本阅读, 梳理“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大部分。第二、三课时重点抓住“变”字分析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闰土、杨二嫂、“我”。我想通过“情节把握—分析典型人物—理解主题”这一模式, 应该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二、迥异的教学过程

按预先的教学思路, 介绍作者、历史背景, 用时15分钟, 其中10分钟是教师讲授, 学生听和笔记。接着提问:小说以时间为序, 围绕我回乡的所见所闻展开故事情节。朗读课文, 按“ (回) 故乡— () 故乡— () 故乡”将全文分为三部分。

第一课结束后, 学生满身倦怠, 趴倒在桌上, 教师也身心疲惫。教学内容和目标虽然完成, 但课堂缺少动态生成。

为何?是不是教学环节出了问题?利用课间活动时间, 我与同事交流并做了调整。由于晨间活动, 第二节课铃声响后, 学生难以静下心来, 我在黑板上写了“故乡”二字, 转身说:“同学们, 心静自然凉, 读书也一样, 心静便能读出感受。请大家静静阅读, 用一个字或词概括你的感受。”

学生纷纷翻开书本, 静下心来阅读。教室一下子安静下来, 静得只剩翻书声, 连平时不爱听课的学生也一页页翻看, 我有点被他们的认真而感动。

约摸十来分钟, 我轻问:“看完了吗?”学生点点头。

学生1迫不及待地回答:“我用‘变’来概括。少年闰土, 年轻、活泼、可爱;而文中的中年闰土, 麻木呆滞。不仅是他变了, 杨二嫂也变了。”

旁边同学插嘴:“豆腐西施。”

师:“对, 原先是豆腐西施, 而现在……”

学生1:“两脚圆规。”

学生2:“由美丽漂亮变得势力, 爱占便宜!”

师:“很好, 故乡的人变了。”

学生3:“我发现小说写了‘我’回故乡、忆故乡、离故乡三个阶段, 但我不知道用什么词概括?”

学生4忙说:“三个故乡。”

学生5:“不对, 文中没讲三个故乡。记忆中的故乡是美好的, 现在的故乡是悲凉的。”

师:“有没有第三个故乡?”教室里一时议论纷纷。

师:“请给出依据。”教室再次安静下来, 学生静静浏览。

学生6:“第86段‘我们的后辈还是一气, 宏儿不是正在想念水生么。我希望他们不再像我, 又大家隔膜起来……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 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 说明有第三个故乡, 是一个美好的‘我们’未经的故乡。”

师:“很棒!善于发现蛛丝马迹, 第三个故乡是未来而美好的。学生7高高地举手:“老师, 我能用数字来概括吗?”

师:“当然。”

“我用‘8’表示。首先课文有88节, 其次我把‘8’横放, 成为数学中无限循环符号。课文中年轻的‘我’与闰土是那么情深义重, 相隔30年后却有隔膜了, 而他们的下一代呢?86段写到宏儿和水生刚分开就开始想念了。宏儿与水生不就像当年的‘我’与闰土。而如今他们分离了, 他们的未来呢, 可以想象, 30年之后他们也会像中年的闰土和‘我’一样, 情淡了, 隔膜更深了。再下一代呢, 循环往复, 让我不禁感叹人世悲凉。”当这位学生款款落座后, 全班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亦竖起大拇指:“高!一为你的精彩发言, 二为你与著名的鲁迅研究学者钱理群的思想不谋而合。他说《故乡》完成的是‘离去—归来—再离去’的人生循环, 小说的外在形式表现为‘始于蓬船, 终于蓬船’的一个圆, 而你把这个圆用在这代人以及他们后代的人生联系上, 很棒!”

学生发言越来越精彩, 积极性也提高, 课堂氛围轻松愉悦。

三、教学反思

两堂课的教学思路完全不同, 课堂氛围也截然不同, 我想效果也是有差别的。第一节课试图让学生了解背景, 希望少走弯路, 结果教师的解读代替了学生的个体体验, 课堂主体倒置。

而第二节课利用学生的躁动, 让学生静静阅读, 还时间、阅读于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中, 深入文本, 加深感悟, 因此学生的发言精彩、独特、个性化, 我尤其赞赏用“8”来解读文本, 不拘一格, 相当精辟。

上一篇:警辅公共基础知识下一篇:万荣县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