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孩子的选择

2024-05-05

尊重孩子的选择(精选十篇)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1

其一, 在校园中心大道与球类运动场有一段绿化带, 这里一年四季都盛开着不同种类和色彩的花。参观校园的人无不为这鲜花簇拥的大道啧啧称赞。可是在去年冬季, 这条绿化带上却出现了一段鲜明的足迹。不少高年级学生进入运动场, 不是绕到走几十米外的专用通道, 而是走“直线”, 弹跳比较好的学生腾空飞跃, 那些比较拘谨的学生则沿着前人的“足迹”横穿而过。几个星期后, 更多的学生加入到“走捷径”的行列, 这里成了大家心中默认的“绿色通道”。又过了几天, 几个工人运来了水泥和沙石, 绿化带上被学生自由踩下的“路”成了一条真正的水泥路, 并贴上了色彩明快的大理石做装饰。通往运动场的路由以前的两条, 变成了三条。从那以后, 无论什么时候打这儿经过, 我再也没有见到孩子们重新“创造”新的路。

其二, 学校教学楼和餐厅之间, 有一泓碧波荡漾的人工湖, 湖底铺着鹅卵石, 水面澄碧, 像一块翡翠镶嵌在校园的中心。在湖的四周栽着婀娜多姿的垂柳, 种上了各种花草, 仿佛给人工湖戴上了一条色彩绚丽的围巾。特别是春夏秋三季, 学生吃完了饭, 免不了“逃过”带班老师的视线, 穿越过花草的“屏障”, 到湖边洗洗小手, 或用手拍打着水面。到了夏季, 有的小朋友甚至脱了鞋子, 坐在湖边洗脚, “沧浪之水清兮, 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 可以濯吾足”。这是古人为我们现代校园描绘的一幅生动的生活图景。时间一长, 在孩子们经常“戏水”的地方便出现了几条清晰的“人工”小径。可是今年刚开春, 我再次在湖边漫步时, 发现小路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草丛中依稀可见的点式“路桩”一直延伸到湖边。看着女儿在“路桩”上快活地跳跃, 我从心底为像她一样的孩子感到幸福。

透视这两个场景, 前半部分描述的现象在其他的学校屡见不鲜, 而后半部分所采取的对策则显得大相径庭。面对着孩子的“越轨”, 我们惯用的“伎俩”便是加强“爱校”“爱护绿化”的教育, 如果效果不明显, 便拍上几段孩子越过草坪的视频, 放在学校电视台中播放, 以儆效尤。可是绿化带上的小路的宽度、条数在悄然“生长”。于是又把注意力转向班主任, 责怪他们教育不力, 随即出台一系列的惩戒手段。可是在这一系列的“善后”行动中, 谁也没有考虑到童心的价值, 谁也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潜藏在儿童“不轨行为”后面的正当心理需要。

中国远古便有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的成功经验, 在经济高度发达的美国也有“迪斯尼”乐园让游客设计游览路径的经典案例。尽管前者针对的是“物”, 后者尊重的是“人”, 但是这两者的逻辑起点却是一致的, 那就是承认客观事实合理的一面, 确信“存在即价值”的认识观, 给予场景中的人和物最大的关注。其实这就是我们教育界一直推崇的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观。

教育笔记: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2

教育笔记:尊重孩子的选择

案例描述:

开展活动前,老师都会用一种固定的方式整理纪律,如:请你跟我这样做,我就跟你这样做„„有一次,我正带着孩子们玩这个游戏,玩着玩着,我发现阳阳并没有跟着我的动作做,只见他的小手在那里“胡乱飞舞”着,我看了他一眼,用眼神告诉他这样不对,但他并没有理睬我,继续陶醉在其中„„随他去吧,等下总会跟着我做的,此时的我就是这样的想法。因为大家都知道这个大名鼎鼎的阳阳可是一个“捣鬼专家”,总是喜欢做别人不一样的事情,出于他没有影响其他孩子,我也就没在意,继续着带着孩子们玩着游戏。渐渐地,他有点按捺不住了,走过来拉拉我的衣角,说:“余老师,我能和你做不一样的动作吗?”我有点生气,本以为我不理睬他,他会自己改正,但没想到,他不但不改正还跟我提出这样的要求,心想:这孩子怎么一点都不听话,不但不跟着老师做,还带动孩子学着跟老师唱反调,该怎么办呢?对于一个只有一年教学经验的我来说,着实把我给难倒了,此时的脑海里产生了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强行拒绝阳阳,他一定不想继续玩下去了,而且还会给其他孩子带来负面影响。思虑再三,我说:“那好,你就和老师做不一样的动作吧。”

游戏又开始了,阳阳做的每一个动作都和我不一样,我拍手,他就做舞姿动作;我做小山羊,他就学花猫,每个动作都不一样„„这时候我观察了其他孩子的表情,大家都用十分渴望、羡慕的眼神看着阳阳。几轮之后,我问孩子们:“你们觉得把游戏改成阳阳说的那样好吗?”大家异口同声的说:“好——”我说:“那我们把儿歌改成:请你跟我这样做,我不跟你这样做。每个小朋友的动作都要跟老师的不一样。”游戏又重新开始了,孩子们非常地投入,他们创编了许多平时没有的动作,玩得可开心了。游戏结束后,孩子们仍然十分兴奋,都说:“老师,这样比以前的好玩多了,下次我们就这样玩吧!”

案例分析:

玩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孩子们往往通过游戏获得多种体验。在上述案例中,教师并不能因为孩子的调皮来限制他参与游戏的权利,教师应因地制宜,尊重每一个孩子的需要。

1、该幼儿有强烈的表现欲望,想以特别的方式引起老师的注意。案例中教师以漠然处之的方式并不能让他获得满足,于是,他再次用同样的方式甚至表现的更加明显,来引起教师的注意,希望受到老师重视的欲望特别强烈。

2、该幼儿规则意识淡薄,不能尊重他人的感受。在《指南》中社会领域人际交往目标4关心尊重他人中提到能关注他人的情绪和需要,可是他在第一次不遵守游戏规则时不能理解老师对他的漠然,同时在《指南》中社会领域社会适应目标2中,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中理解规则的意义,显然这个孩子没有明白游戏的规则。

3、教师在活动组织中有反思,有改进,让游戏活动更好地进行下去。起先,可能该教师存在个人主观意识,因为该幼儿在班级中是属于比较调皮捣蛋的孩子,所以教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总是以自己个人偏见去对待该幼儿。但是,在游戏过程当中,该教师突然改变了先前的教学策略,让活动更加有效得进行下去。

4、教师看到了改变规则后的游戏比之前单纯的模仿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了,每一个孩子都非常积极地参与到了游戏中来,而且使孩子的反应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发展。

案例反思:

事后我进行了深刻反思,对于一个新教师的我来说,尊重每个孩子的选择,倾听每个孩子的想法这方面做得是比较薄弱的。新教师常常会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限制孩子的自由选择,甚至忽略孩子提出的种种想法。就比如阳阳的事情,一开始我已经带了“眼镜”去看待他,所以接下来情况的发展我就在不停的限制他的选择,也没有公平公正地去对待他的选择,反而误会了他。其实每个孩子都有他的闪光点,我们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更不能用之前的态度去评判他之后的做法。现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幼儿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应充分重视幼儿的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是个主导者,充当的是参与、促进和指导的角色。教师以幼儿为学习的主体,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动脑,善于思索问题。也就是说,教师的教学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充分调动幼儿自觉的能动性,启发幼儿积极动脑,学会独立思考,培养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元宁:尊重孩子的穿衣选择 篇3

仔细观察美国人的家庭生活后我才发现,他们买衣服一般都很注重衣服款式之间的搭配,还会考虑配套的装饰品。即使是给小孩子买衣服,也会考虑到裤子和T恤衫、袜子的颜色是否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因为父母比较注重这些,孩子自然也就耳濡目染受到影响。

但美国的父母从不强迫孩子穿什么或不穿什么,而是买完衣服后让孩子自己整理,并单独给一个衣柜,每次让孩子自己搭配衣服穿。

孩子自己穿衣服的话,有时候搭配得不错,有时候就不定顺眼。细心的妈妈应该说:“你今天穿得不错,搭配得很好看。”即使衣服搭配得不是很好,也不要斥责孩子或逼孩子换衣服。问一问那样搭配的理由,如果孩子能很好地说出原因,那妈妈就接受它。

有一次天气很热,我想给女儿穿夏天的连衣裙,但孩子却想穿冬天的红色裤子和衣服,还要戴白色的皮帽子。因为之前她穿这一套的时候被别人夸奖过。但是那一天实在太热了,穿了没多久女儿就脱掉了衣服。从那以后,她就知道天热了应该穿薄衣服的道理。

根据季节和天气变化穿合适的衣服,搭配衣服的颜色和样式等日常知识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形成的,是通过每天的生活慢慢去累积的。

直到孩子学会穿衣服为止,父母可能要经历不少难处,有的孩子冬天要穿夏天的衣服,有的孩子还不愿意穿衣服,只穿着内裤就嚷嚷着要出门,有的下面穿毛裤上面却穿夏天的T恤衫……父母每次都骂孩子,还不如让孩子自己得出有逻辑性的结论。我女儿夏天穿厚衣服就是很典型的例子。

但是房间里很暖和,外面非常寒冷的时候,就不能由着孩子了,因为这样会感冒。所以,把孩子培养成个独立的个体,需要父母无限地忍耐和努力,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

对待学龄前的孩子,最重要的一个原则是:不要让孩子被大人的意愿牵着鼻子走,应该给孩子一个自己解决问题的机会。让孩子什么都尝试可能很费事,有时还特别累,需要花费特别多的精力,但这是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等孩子长大成人后,其成果是显而易见的。

瑞典父母尊重孩子的国度 篇4

在瑞典出差期间, 所见所闻, 都让我们耳目一新。在瑞典人的眼中, 再小的孩子也是一个生命个体, 也是国家的未来。所以, 家长从孩子降生那天起, 便对孩子十分尊重。他们普遍认为, 孩子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 任何人包括父母都“疼痛教育法”——只有让孩子知道了“疼痛”, 下次他 (她) 才不会再去接触“疼痛”!

瑞典的父母把对孩子的尊重体现在生活的具体细节中, 而这些细节, 却是中国家长常常忽略的。比如, 瑞典父母在同孩子说话时, 习惯蹲下身来, 与孩子在个头上“保持一致”。这样的动作意在告诉孩子:咱们是平等的。家长和孩子讲话时, 语气也是“和风细雨”式的, 绝少国内那种“命令”式的说教。“如果你能那样做, 我和妈妈将感到十分高兴”、“你能这样去做, 我们感到非常的欣慰!”孩子可以在父母指引的

无权违背孩子的意愿、抹杀孩子的个性。“大框”下自由选择正确的方法或做法。在

因此, 孩子在家中, 可以做任何自己喜欢做的事, 就连穿衣戴帽这类小事, 父母都要“咨询”孩子。如果家长发现孩子的某些行为或动作“违规”了, 可以向孩子提出建议, 或者提醒他, 但绝不可以粗暴地干涉或强制孩子的意志。我们看到在很多家庭中, 有些家长甚至有意让孩子去做“错事”, 当孩子“闯祸”后, 家长再告诉孩子正确的方法。瑞典家长认为, 这样做既体现了对孩子的尊重, 又能让孩子牢记一生!——这一生, 他 (她) 都不会再犯这样类似的错误了。瑞典人称此教育方法为餐桌上, 孩子更有绝对的“自主”。孩子不喜欢吃哪种饭菜, 家长不会厉声呵斥或“逼餐”, 家长只有“解释权”——某道菜含有哪些营养, 吃后对身体有哪些好处, 然后让孩子自己去选择吃或者拒吃。

瑞典人尊重孩子的最突出表现是:从不在人前教子。因为, 孩子也有自尊心, 也有“面子”, 父母在任何情况下, 都要尊重孩子的自尊, 保护孩子的“面子”。这对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是有帮助的。国内某些家长会在众目睽睽之下呵斥孩子, “真没出息”、“真是笨蛋”、“不争气的东西”等等这样的指责脱口而出, 这种场面在国内几乎是司空见惯, 而在瑞典人看来, 这种教育方法, 简直就是一种犯罪!因为它会严重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孩子可能会产生终身性的“自卑症”。

我们在瑞典考察期间, 为瑞典家长们这种“深明大义”的做法感到由衷钦佩。因为我们通过观察发现, 这种尊重孩子的教育方法, 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我们看到, 孩子们待人接物热情大方, 彬彬有礼, 遇事不慌, 总能开动脑筋想出办法来, 具有鲜明的独创精神, 而且从不“惧场”, 甚至和地方官员谈话, 他们也像往常一样保持“泰然自若”的生活常态。这都是瑞典父母长期“尊重教育”的结果。

尊重孩子的选择 篇5

作者:佚名    自:    点击数:69

尊重孩子的选择——听杨静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有感

南京市爱达花园小学 张建华

今天,有幸听了杨静老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颇有感触.现采颉片段,与老师共同研讨.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初步学习《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你们知道了什么

(生答略)

师:你还有那些不明白的呢 请同学们提出来,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再把你们小组最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

(小组讨论)

师:请小组长汇报交流

(老师边梳理边板书)

师:大家都很会看书,学习,提出的问题都有思考价值,今天这节课我们大家主要学习研究这几个问题:

a,为什么说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

b,给永远比拿愉快,这里的给什么意思 拿什么意思 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好吗

(一生突然站起)不好!

师:为什么

生;我觉得我们小组提出的问题好,那些盛开的花朵多像儿子红扑扑的笑脸啊我就想讨论我们小组提的问题.

师:(毫不犹豫)好,你就讨论这个问题.把讨论的结果告诉大家好吗

生:(高兴地坐下)

点 评:

尊重孩子的朋友,就是尊重你的孩子 篇6

一次,我正在书房里码字,几个孩子居然拿起话筒对着音响唱歌,唱得震天响,而且严重跑调,好不烦人。旁边还有两个顽皮小子在我家沙发上翻跟头,昂昂则是站在一旁拍手大笑。终于我怒不可遏的从房间里走出来,拉下脸没好气地说:“去,去,全都给我回家玩吧,吵死了,以后不许来了。”一群孩子见状,迅速的收敛起他们疯狂的面孔,怏怏地作鸟兽散状走了。人去楼空后,剩下儿子一个人,他很冷清的坐在那低着头不吭声。

昂昂一向性格开朗活泼,在我们居住的附近小区里很有人缘,周围附近的孩子只要一接触他,马上就会和他熟悉起来,并且成为好朋友。但是自从那次他带回家的那些小朋友被我呵斥遣散走后,我发现昂昂变了,天天绷着脸,面对我时也不言不语。我以为他身体不舒服,小心地询问他,才知道原来是昂昂心里寂寞。他说那帮被我遣散回去的小朋友,现在再见到他,都不愿意和他玩了,并且还生气地对他说,你妈那么凶,真讨人厌。昂昂一脸委屈地对我说:“妈妈,我现在没有朋友了,他们都被你得罪了,以后没人和我好了。我除了做作业之外,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好无聊啊,你整天就忙着你自己的事情,也不和我玩。”

当我把昂昂的苦恼和我的一个朋友说了之后,问她怎么办,她批评我道,你怎么能做这样的蠢事呢?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最怕的就是心灵孤单,比如我家的女儿,没人玩,为了给她找玩伴,我都几乎巴结讨好的买东西给我们家对门的那个女孩子吃,为的就是她有兴趣多到我家来串门,与我女儿作伴。你儿子能带回来那么多的小朋友到家里,说明他在孩子中有人缘,得到大家的欣赏和认可的,你应该鼓励他和孩子们融合到一起才对,而不应该拆散他们。孩子好玩是天性,只要不出格的过分,就尽量尊重包容他们,谁的童年没有疯狂过?

朋友的一番话点醒了我,第二天我就开始叫昂昂邀请他们再来我家玩,并且买了一大堆的玩具送给他们,表示我的诚意和友好。因为我终于明白了,尊重孩子的朋友,就是尊重自己的孩子,让自己的孩子在他的朋友中有足够的面子,才是真正关心孩子的心灵成长,让他的成长世界里有一串快乐的阳光回忆。

教育孩子,应以尊重孩子为前提 篇7

近日两条新闻耐人寻味:一条是某市两所中职校将“尿检”列入学生体检项目, 为的是查学生“早孕”;一条是湖北省推出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办法, 其中规定, 未经允许, 偷看孩子短信、书信、邮件属违法。两条新闻乍看全无关系, 其实有着共同的指向, 即教育是否以尊重孩子为前提。推行“尿检”的两所学校也许是出于好心, 希望借此教育学生自尊自爱, 但对所有学生一概推之, 其实是在怀疑和否定他们, 有学生说“感觉践踏了自尊”。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 这种方式不可取, 反而会演变成“好心伤害”。其实, 在家庭教育上, 很多家长同样犯了“好心伤害”的毛病。比如, 为了解孩子是否早恋, 偷看他们的日记和短信;看孩子在房间是不是写作业, 隔着门缝观察;更有甚者, 有的家长为戒孩子网瘾, 不和他们商量, 直接将其送进“训练营”, 使孩子遭受了另一种心灵伤害。

著名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过:“自尊心是一个人品德的基础。若失去了自尊心, 一个人的品德就会瓦解。”孩子作为一个独立个体, 同样有其敏感的一面。进入青春期的孩子, 独立意识强烈, 希望别人尊重他们的自主性和独立性。教育者和家长都要懂得保护孩子自尊, 不能采取触犯孩子自尊的强硬措施, 也不应擅自为孩子做主, 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孩子失去对你的信任, 最终达不到教育效果。

无论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者和家长先要懂得尊重孩子。如果我们心中有这根“弦”, 就会改进一相情愿的教育方法、要求和目的。对待任何问题, 不妨转换身份, 从孩子角度考虑一下, 多想几个“孩子会怎么想”“是否让他们觉得不舒服”, 只有这样才能正做到与他们平等对话、交流情感, 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学会尊重孩子 篇8

故事虽短, 却激荡着我的心灵, 同时也让我想起一个后进生。那时候我刚接手一个新班级, 这个班级在全校老师心中的印象就是纪律差、成绩差, 我也为这群孩子操心不已。尤其是班上有一个男孩子, 不仅调皮捣蛋, 成绩也一直是全班倒数, 让我颇为头疼。虽然, 我对他花了很多心思, 不仅课堂上重点关注, 课后还经常对他进行单独辅导, 但我努力了很久却收效甚微。记得一次考试, 他照例又没及格, 而他的父亲因肝癌晚期以致生命垂危, 可从他脸上丝毫看不出伤心、难过。放学后, 我又一如既往地给他单独辅导, 耐心讲解试卷上的错题, 可是我讲了好几遍, 他不但没听明白, 还老想着回家。我气恼地向他妈妈数落着他的不懂事, 在全班同学面前质问他: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为何你不是?”

当时的我正在气头上, 尽管看到他落寞的眼神和紧咬的嘴唇, 但我只觉得他是负气倔强, 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但是, 偶然的一次活动课上, 孩子们兴奋地告诉我那个孩子的耳朵会动, 当即还叫他表演给我看。那孩子怯懦地站在我面前, 全身心地调动注意力, 真的, 耳朵动了, 上下地动。我看到这种不多见的返祖现象也非常好奇, 仔细观察了一番后, 随口说道: “耳朵会动的孩子可聪明了! ”只见他一贯落寞的眼神忽然闪现出亮彩, 他红着脸笑了。在那以后, 课堂上不见他东张西望了, 书写也工整了, 甚至还跑到我身边来请教题目了, 成绩也一点点有了起色。看到这一切, 我不禁扪心自问: “他真是一块不可雕的朽木吗?”当初我费尽心思地“栽培”他, 却完全没有效果, 没想到最后对他产生积极影响的, 竟然是我无心说出的一句甚至都不算是赞扬他的话。

这真的很像《把朽木栽活的孩子》中的情节, 我拼命想把一块朽木栽活, 而它却冒出一丛丛的蘑菇, 同样是生命力, 只是没按我想的路数发展, 但毕竟殊途同归。

儿童不是“小大人”, 孩子就是孩子, 孩子有孩子的需求。我们要把孩子当作孩子, 要尊重孩子的特性特长, 尊重孩子的思维方式, 尊重孩子独特的个体感受。而我用成人的眼光去审视孩子的情感世界, 用成人的模子去铸造他的心灵, 用标准化的道德模子去束缚他们。从没想到要蹲下来看孩子, 要走进孩子的心灵看事物, 只是希望孩子按我预期的方式来表达他内心的体验和独特感受, 显然, 对孩子的人性关怀早被我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我该学会尊重孩子了!

苏霍姆林斯基早在20 世纪五六十年代就提出: 我们更应该对教育对象进行研究, 注重对人本身的关注与研究。魏书生说: “教育不是材料的科学, 更是人的科学。”心理健康教育专家陈纪英老师说: “中小学生90% 的问题是心理问题, 而不是品德问题。生命是一个奇迹, 成长正是这个奇迹中最不可思议的一部分。成长是一种冒险, 一个试验, 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元素, 也许一个人、一个事件、一个场景, 都可能改变他的道路。所有元素的综合作用和合力, 在激荡的过程中显现出来, 要许多年以后, 回首望去, 才知道, 生命在某处不经意地拐了个弯……”作为教师, 我们有理由对童心多一份了解和理解。

新课程把教学定位为交往活动, 并且新课改要求“教育人”应转变为“人的教育”, 从延续人的生命活力认识教育的本质, 从享受学习的幸福中寻找教育的回归。任何事都要按照规律去发展, 教育亦要符合学生的发展, 重在学生心理的认知与建构。此外, 知识是由个人内化而成的, 而不是灌输的。所以, 我在想有时候学生的不理解, 不是学生头脑的问题, 而是师生之间思维方式的冲突。在教学期间, 我不止一次地听到这样一句话: 我们教师要把“你们听懂了吗?”改成“我讲清楚了吗?”这正如卡耐基所说: “你想钓鱼吗, 你得问鱼爱吃什么。”因此, 我们要讲孩子听得懂的话, 生活在孩子中间。小学教育是最需要情感的教育, 小学教育也是最需要智慧的教育, 所以, 小学教师本就应该是情感与智慧交融共生的教师。由于人与人交往是一个平等沟通、真诚互动的过程, 同样, 只有在师生双方人格平等、坦诚相待的时候, 彼此间的智慧才能流动。无论是简洁的对话, 还是轻微的动作; 无论是悄然的等待, 还是急切的关注, 所有的方式只有在平等的基础之上, 学生的积极情感才可能被激发出来, 从而智慧地影响、推动他们的学习过程, 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

尊重孩子与师幼互动 篇9

一、关注、尊重他们的兴趣、需要

兴趣是幼儿学习活动的助推器, 有了兴趣, 幼儿才会主动探索学习。教师要尊重幼儿的兴趣, 只有当教师真正做到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 并能适时适宜、机智巧妙地激发、引导幼儿对周边熟悉的事物产生兴趣和探究的欲望, 让教师的教育目标与幼儿的兴趣一致, 生成活动才有可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如:组织孩子玩沙, 若让他们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玩, 通常就是现场混乱一片, 管得了这个吵架的, 管不了那个捣乱的, 如此一来, 孩子如何发展呢?在师幼互动中, 教师是良好师幼互动环境的创设者、积极互动活动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在教育过程中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与需要, 关注幼儿的实际情况, 更好地促进幼儿主体性的发展。因此, 在玩沙活动中我们应观察大多数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指向。如果幼儿喜欢挖沙, 我们就引导幼儿想象可以挖出什么来, 大家共同商讨、共同游戏, 并给予相应的指导, 使幼儿在师幼互动中真正得到发展。教师要在尊重孩子的已有兴趣的前提下, 巧妙引导和激发幼儿新的兴趣点。

二、创设问题情境, 激发幼儿内在动机, 促进积极有效的师幼互动

教师是促进幼儿创造活动的引导者和合作者。当幼儿出现问题时,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帮助和引导, 使幼儿的探究活动顺利进行。“以幼儿为本”, 就是要帮助幼儿成为学习、发展的主人, 在学习过程中激发幼儿内在的学习动机, 这是促进师幼互动的关键所在。如:在中班歌表演《走路》活动中, 让幼儿按意愿选择歌词中的角色, 随音乐模仿表演。表演两遍后, 有幼儿提出不想扮演歌词中的角色:“老师, 我不想演歌里唱得小动物了!”我就耐心地询问他们:“好呀!那你想演什么呀?”“我想演小鱼!”“我想演大狮子!”……“那它们都是怎么走路呀?”教师和幼儿通过对话讨论这些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然后给幼儿提出一个小难题:“你们说的都很好, 可是老师没准备这些动物的头饰, 怎么和大家一起表演呢?”幼儿在讨论交流讨论后说可以自己画。这样在自由宽松的氛围中, 我鼓励他们边画边交流, 为他们在众人面前表演做准备, 让他们动脑又动手, 既激发了其内在动机, 又触发了其创新活动, 让幼儿愉快地创编出歌词。在活动中, 师幼双方往往处于积极的互动状态, 有时教师的语言和提供的材料都能给幼儿以启发, 而往往幼儿的观察、想象又让教师增长见识, 大开眼界。

三、创造宽松、自由的互动氛围促进幼儿发展

“师幼互动”应建立在轻松、自由的基础上, 在教师和幼儿都保持愉快心情的情况下, 在相互之间产生积极的互动。如果师生始终处于一种强迫、紧张的气氛中, 只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幼儿根本无法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如果幼儿连自己基本的想法都无法表达, 就更谈不上互动了。因此, 要想进行积极的互动就要积极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同时, 教师作为孩子探索、学习的共同合作者, 就应该懂得聆听童声, 透视童真, 学习与幼儿对话、合作、学习, 并为幼儿提供各种不同的学习机会, 让幼儿自由地选择合作伙伴和活动材料, 自由地表现与表达, 主动地建构知识和人格。如:活动《不一样的表情》, 在活动前, 教师请幼儿协助收集材料, 在活动过程中充分尊重幼儿的意愿, 让幼儿大胆选择材料, 制作不一样的表情的脸谱。在整个活动过程中, 有的幼儿请教师欣赏自己做的可爱的娃娃脸谱, 有的幼儿告诉教师自己的娃娃在玩游戏并开心地笑了……整个活动氛围轻松、活跃, 幼儿通过自己在活动中的体验向教师表达, 教师则注重观察幼儿与同伴间的互动, 捕捉来自幼儿身上的最新信息, 从而及时调整活动方案, 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四、重视教师和幼儿之间积极、充分的情感交流

教师与儿童之间积极的情感关系会促进儿童的自律和人际关系能力的发展, 而且教师对儿童的热情、敏感及有回应的互动有助于儿童形成一种安全和积极的自我感。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和由此产生的心理氛围是促进师生积极互动的必要条件, 在积极的情感氛围内, 无论是教师还是幼儿都更容易产生被支持感, 互动动机更强, 效果也更好。和幼儿的有效互动需要和幼儿有心灵上的共鸣, 需要教师的言语、行为被幼儿真正地理解、接受、呼应, 甚至欣赏。

尊重孩子的善良 篇10

我很担心,忍不住埋怨:“你们校医也太不负责了,怎么不给你上药呢?不行,明天我要带你去医院。你告诉王飞,让他负责医药费。”女儿立刻展开了笑容:“没事的,妈。我们班也有同学肌肉拉伤过,三天就好了。”

第二天早上,女儿的右臂仍然很痛。看着她艰难地用左手吃饭,我又忧心忡忡了:“你让王飞写个条子,免得他不承认。”女儿猛地抬头:“他不是故意的。”“不是故意的也要承担责任!万一有什么问题,我找他的家长也有根据,免得他家人赖账!”我义愤填膺。

晚上,女儿的右臂还是未见好转。看她用左手写作业,我更担心了:“不行,明天我一定带你去医院。哦,王飞的纸条写了吗?”女儿点头:“他刚开始不写,说他妈要骂他。但我怕你说我,非让他写。“女儿答。我接过纸条,只见上面 写道:5月29日,我王飞不小心撞了王甜甜同学,特此证明。“行,我先收好,等明天去了医院再决定。”我点头。

“妈,等两天再去医院好吗?我今天又问那个肌肉拉伤的同学了,她真的三天就好了。”女儿小心翼翼地看我。“不行!医生说没事我才放心。”我摇头。“那你别让王飞掏医药费好不好?他家穷,他妈会骂他的。”女儿小声说。

“你这孩子,他撞伤了你,你还替他说话?他家穷,咱家就富吗?何况这也不是穷和富的事,做错事就应该承担责任。谁让他那么用力转身?”对女儿的态度我非常不满。“那要是没什么事,几块钱的挂号费就不让他掏了吧?”女儿又抬头看我。

我一怔。我这是干什么呀?小小的孩子,内心装满了善良,有一颗宽容仁爱之心。宁愿自己忍痛,也不想让同学挨骂。作为家长,我应该给她的善良留一条绿色通道啊!“放心吧,宝贝,我不会让他掏医药费了。你的善良让妈妈感动,妈妈要向你学习。”我搂住女儿。女儿的眉梢立刻扬起来:“真的?妈妈。噢,我好爱你。”

我笑。尊重孩子的善良,让善良的种子发芽生根吧。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的人文熏陶下一篇:新疆物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