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2024-04-25

失地农民调查报告(共8篇)

篇1: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关于请求给予失地农民“农转非”村民

办理失地农民证的情况报告

县人民政府、欣山镇人民政府:

我们是欣山镇东门社区东门组、兰屋组的部分村民(原大集体时间东门村第一和第二生产队)。受历史变故原因,从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初,县人民政府为响应国家政策的号召,先后多次将我们两个生产队的农田征用,用于建粮管所、碾米厂、百货公司、龙泉湖、游泳池等市政工程建设,征收后县人民政府给予每个村民每年480斤粮食补贴指标,让我们失地农民有了最低的生活保障。这些惠民政策体现了党和政府关心关爱我们农村百姓。

80年代中期,国家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政府全面开放了粮食市场,县政府不再给我们这些失地农民粮食补贴指标,也没有给予其他任何补偿,当地农民只能依靠极少的2分耕地勉强维持生计。

随着向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逐步推进,去年11月、今年4月又征用龙泉湖坎下耕地,用于建环城公路和停车场。感谢政府出台了好的政策,给征用失地农民办理失地证,可以办理社会养老保险。前几年,水背等其他各村,无论农业户口还是“农转非”户口,均可办理失地证,唯独今年征用龙泉湖坎下耕地时仅限农业户口和征地“农转非”户口方可办理失地证,其他“农转非”户口不能办理。我们两个组的村民自问是支持和拥护县城建设发展的各项措施,也相信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农民能过上更好的日子,但不公平的“待遇”使我们感到成为了“二等公民”。我们两个组170多人,农业户口和征地“农转非”的只有30多人,其余140多人在2004年12月换户口本时在当事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欣山镇派出所把原农村户口换成“农转非”户口。在此项“惠民”政策下,140多人连最基本维持生计的农田都失去了,这完全违背了我们“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发展理念,与科学发展观也是相违背的。

为解决我们140多人的后顾之忧,体现党和政府“老有所养”的惠民政策,切实做到“老有所养、幼有所教、贫有所依、难有所助、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请求政府给予办理失地农民证。

呈报人:欣山镇东门社区东门组、兰屋组部分村民

二〇一七年六月二十九日

篇2: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作者:

系别:班级: 学号:指导老师:

2011年10 月10日

大连市失地农民问题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通过对大连市农民失地情况的调查,探讨关于失地农民问题的法学思考。

调查对象:失地农民

调查地点:大连市

调查方式:调查问卷

调查时间:2011年9月18日—2010年9月28日

调查成员:

调查内容: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不断加快,农民的土地被大规模地征用,因此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目前,我国许多沿海城市都进入了扩散型城市化阶段。随着城市的扩张,郊区化的特征非常明显,由此引发的城乡矛盾也日益突出。而失地农民问题紧密关系到我国农村的稳定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笔者以大连市调研对象,试图从大连市土地征用的现状出发,对他们目前所面临和关心的土地征用补偿与安置、就业等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相应的问题开展了专项调查。

一、调查背景

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面积为13,237平方公里,总人口有613万人,全市农用地面积958521.30公顷,占全市土地面积的70.80%。近几年,大连市大量征用土地,建园区,导致部分农民失地,而据不完全统计,大连市仅甘井子区、金州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失地农民就达6.5万人。

从调查情况得知,有些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良好,比较稳定,但也有一些农户没有相对稳定的收入,生活比较艰难,情绪比较低落。随着我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已经和将会有大量的农民离开他们熟悉的土地,同时也将离开他们千百年来不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民也随之产生了。说是农民,他们已经没有土地;说不是农民,他们又无法融入城市,只能在城市的边缘徘徊。有人曾形象地称之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

游民。这些处于弱势地位的“三无”游民明天的希望在哪里?这让他们担忧,也让每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公民感到担忧。

在现代化进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占用大量的土地,产生相当数量的失地农民。特别是在我国征地制度和干部考核制度不很完善的情况下,有些地方官员好大喜功,追求政绩,不顾实际情况盲目地征用大量的土地。而且采取种种不正常的手段,把国务院才能批的权限搞到县一级就能批,动辄数百亩上千亩,甚至数平方公里。还有一些地方官员看中了土地征用过程中的高额利润,更是肆无忌惮地征用土地,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失地农民。

在被征用土地的地方,人们都习惯于用货币作为补偿。同时,也往往是钱一旦付完,也就一了百了。的确,货币安置能减轻国土部门和用地单位的工作量和安置带来的压力,失地农民往往从眼前考虑,也容易接受。然而低额且有限的安置费根本无法保证失去土地的农民长期的生活来源问题。由于种种原因,中国的农民绝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其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都不高。现在他们一下子失去了他们熟悉的长期赖以维生的土地,需要自己去另某生活,这让他们无论在自身心理、生理还是在客观外部环境上都难以适应。还有一部分农民由于缺乏计划性,拿到自己的土地补偿费之后,很快就用光了,导致了以后生活的困难。

二、失地农民生活中存在着不少困难和问题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不仅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作了调查,还对对失地农民生活水平下降的原因,反映比较普遍和集中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土地被部份或全部征用后,一批失地农户无稳定收入来源,就业困难。现代企业需要有一定知识和劳动技能的工人,失地农民大多缺乏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竞争意识,思想观念落后保守,大多只能从事技术含量低、操作简单、收入微薄的工作。尽管政府在征地之前与企业签定了一定比例的失地农民用工协议,但多数农民还是无法适应企业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技能的要求,只好下岗。就业不稳定,缺乏就业政策,再加上金融危机,就业环境受到很大影响,对失地农民更是雪上加霜。

(2)土地被征用之后,农民们也就失去了往日的依靠种养业的较稳定收入。同时还不得不支付对他们来说一大笔费用来购买以前自己生产的粮食和日常生活必用品,这就导致了一部分失地农民生活更加困难。

(3)由于种种原因,我国对被征用土地的赔偿安置费是很低的,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影响了他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在一些地方,就连这一点农民的救命钱—土地赔偿费都不能兑现,被当地挪用甚至占用。同时一些相关的配套措施也未及时跟上,如土地没了或少了,而公粮却并没有按规定减少。这些都极大地挫伤失地农民的积极性,极不利于我国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

不管是从稳定社会秩序出发和增加农民收入出发,还是从促进我国现代化和城市化的顺利进行这个角度出发,我们都必须高度重视征地以及出现的种种问题。让人感到欣慰和鼓舞的是我党和政府已经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采取了有力措施来解决。

三、失地农民法律保障机制的必要性

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的重要方针政策,三农问题又关涉国家和社会的稳定,所以对于失地农民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1、失地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在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中,农民作为一个社会弱势群体,被排斥在正规的社会保障之外。如果要说有什么保障,只能说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家庭保障,其抗风险能力十分微弱。现在土地一旦被征用,就变成了一个既非农民又非城市居民的边缘群体。失去土地也就意味着失去往日从土地上得到的一切,也就失去那本就不多的一点保障,连日常的最低生活也难以维持。因此,不管从那一个角度出发,政府都应该保证失地农民的最低生活水平。

2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

随着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被征用的土地将越来越多。由于农民传统上是以土地为核心的家庭养老保障,在失去土地之后,农民的养老保障如何解决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特别是一些中、老年农民随着年龄的增加,劳动能力不断下降,其收入来源或收入明显减少,明显地表现为消费远远大于收入。对这些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是将他们纳入城市居民的养老保障体系中,还是根据失地农民的不同年龄分别实施不同的办法,都没有们明确的相关法律。因此政府在这个方面根据各地方的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措施,差距颇大。

现行农村,生产力普遍较低,经济水平整体上较差,失地农民也就更是如此。对一些日常小病,大多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只有自己拖着。一些大病由于医疗费用大幅攀升,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现象非常普遍。因此对失地农民特别是中、老年失地农民应该给予相应的医疗保障。为失地农民提供受教育和培训的机会

由于种种原因,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其谋生技能较差,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较弱。一下子离开了千百年来熟悉的土地,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他们变得无所适从,手足无措,心理反差极大。我们很难现象这些较低素质的失地农民离开土地之后都够找到工作,更不用说生活得更好。因此为了让这些失地农民离开土地之后能够迅速的适应新的生活,能够拥有一个谋生的手段,能够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我们很有必要对他们进行教育和就业培训。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四、保障失地农民权益

很明显农民在现目前还是一个弱势群体,地位地下,其经济能力非常有限。在土地征用过程和其它社会活动中,由于缺乏相应的法律知识和无法支付运用法律手段进行诉讼的成本(时间、金钱和精力等),他们的权利和利益经常受到侵

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宪法原则在农民身上也就失去意义,同时也给社会稳定带来了一定的隐患。而对失地农民进行法律援助则是让他们接近法律、实现其利益保障的重要保证,它能确保失地农民在其合法权益受到侵犯时能够顺利地进行法律诉讼的能力。

篇3:失地农民调查报告

关键词:失地农民,调查报告,对策

一、湖南省对失地农民的调查报告介绍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我国农村各种矛盾的出现主要是由于土地问题引起, 据调查农村60%的农民上访与土地问题有关。伴随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过程的加快, 对农村征地的规模和速度也逐年增长, 大量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 中国每年至少有三百万农民成为失地农民。现在全国累计的失地农民已达四千到五千万, 已成为庞大的社会群体, 其中完全失去土地、没有工作的农民至少在一千万人以上, 占失地农民20%。几乎所有地区, 特别是经济发达区, 都存有农民失地和失业问题。

2010年5月4日至6月30日, 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抽取长沙、益阳等5市33区县1460户城镇化过程中的失地农民, 发布了《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 (以下简称《报告》) , 湖南省统计局农经队的调查主要采取典型调查方式, 就二十多个方面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 据统计, 仅4成农民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或较满意。

二、对失地农民问题的处置不当

1、征地补偿的原则不完善, 补偿标准过低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却并没有明确规定征地补偿采取何种原则, 使我国土地补偿的原则十分模糊。一直以来, 我国土地征收补偿采用有限的低价补偿原则。《报告》中也明确的表示“征地补偿的形式单一, 且补偿标准偏低”。调查结果, 农民被征地后每户平均得到76271.4元补偿, “远低于土地使用权转移后的土地增值部分, 被调查农民普遍反映补偿标准低于目前的市场价位, 低于一个城镇居民正常的城市生活开支和保障。”

同时, 由于土地法中对于土地产权关系的界定模糊, 致使征地的补偿费用无法直接分配到农民手中, 而是受到县政府、村委会层层苛扣, 最后分配到农民手中的费用也就极大的缩水。

2、农民的民主权益没有保障

据湖南农经队调查, 被征地的农民得到的补偿过低, 大部分原因是“农民的民主权益缺失”:在此过程中, 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征地程序不完善, 透明度缺乏。使农民作为土地的承包经营者完全处在被动的地位, 从土地征用认定到补偿费的确定及劳动力的安置各个环节中失地农民完全没有自主权, 农民参与征地的谈判协商的权利被彻底剥夺。

3、失地后面临失业, 社会保障不健全

《报告》分析, 就目前物价水平情况而言, 户均76271.4元的补偿费用仅够农民家庭一般日常生活水平开支三到四年, 远远达不到失地农民长久的保障机制, 所以很多没有固定工作的失地农民便出现了坐吃山空的困境。目前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处境极为尴尬, 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会对他们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加上他们大多不具备很强的就业竞争力, 只能从事如家政、绿化、环卫和治安等, 从事这些行业的收入十分微薄致使他们生活困难, 势必沦落为社会的弱势群体, 严重的会产生仇视社会的情绪, 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有关调查46%的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下降, 所以一部分失地农民便出现了“种田无地、就业无岗、保障无份、创业无钱”的情景, 由此引发诸多社会矛盾。

4、补偿方式单一, 无法从根本上保障其生活

调查中显示1460户受调查的农户, 占78.7%的失地农民家庭得到了政府部门的货币补偿, 13.3%的家庭得到了政府提供的住房, 6.5%的家庭获取以地换地补偿, 仅有1.5%的家庭没有得到任何的补偿。从上我们可以看出, 补偿的方式主要采用货币补偿形式, 72.1%的农民反映, 失地后政府及有关部门并没有组织职业技能方面的培训, 并且在就业的失地农民中, 仅仅有10.1%是通过政府部门安排获得工作。政府没有建立失地农民的就业培训机构, 也没有对失地农民的就业给予指导帮助, 无法从根本上解决生活问题。

三、采取多种对策来解决失地农民的问题

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来认识失地农民的问题, 一, 要消除城乡二元体制, 我国实行那个城乡分治不仅体现在户籍制度、土地管理制度财税制度等大的政策方面, 更体现在与农民切身相关的教育不平等、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安置等方面。要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就要采取多种措施不断消除这些差异, 完善法律法规来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二, 在征地的环节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 提高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补偿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减少中间的层层截留。征地补偿的标准要因地制宜的制定。第三, 还可以采用“土地换社保”这种方式, 农户将承包土地的使用权作为为一种物权, 作为资本参与联合创办的农业企业获得收益, 解决其后顾之忧。第四, 政府把土地出让金的一部分拿出来建立针对失地农民的培训机构, 同时政府对失地农民的劳动就业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 加大培训的力度, 组织劳务输出。

参考文献

[1]王文侠:《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土地利用问题探讨》, 江西农业学报, 2006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1998年12月24日国务院第十二次常务会议通过, 自1999年1月1日起施行) 。

[3]《湖南城镇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现状调查报告》, 湖南省统计局, 2010.6。

篇4:关于失地农民生活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农民生活;城市化

中图分类号:F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2-0029-02

一、调查点的选择及调查方法

调查从生活各个层次方面展开,主要方式是实地访谈。我们在严格依照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的原则,并在所要调查问题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套适合于这两个村庄的实地访谈纲要。在行政村的选择上,综合考虑了经济发展水平、距离城市的远近、征地用途以及被征地占全村土地的比例等多种因素。具体选择的样本是姚村。

调查选择的村庄自改革开放以来,大多经历了国家城市建设、绿化建设、大学城建设,以及区、乡镇和村开发建设等不同类型的征占用农地。调查小组重点就征地对农民的补偿安置和收益分配情况,农民失地前后的收入、生活质量、就业和社保、思想观念变化等情况进行了入户访问。共调查了2个村8户居民,从其中我们可以发现这2个村庄完全失去耕地,农民转为城市居民,但是户口性质在访谈过程中我们得知依然是农业户口并没有改编为城市户口。完全失地的村庄主要分布在大学城主建设区和居民小区以及绿化隔离带绿化建设范围。

二、姚村基本情况

姚村是有1900人的中大型村子,原来全村主要以农业种植、养殖为主,村集体年收入仅百万余元。近年来,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姚村领导班子转变发展思路,依托临近大学城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规划并成立了姚村景福信德物业公司,承担了天津师范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的物业管理工作。整合村内土地资源,投资建设了姚村商业街,现有一万多平方米底商对外出租。村里还组建了工程车队常年与各建筑工地合作。这些举措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也为村民提供了更多就业岗位。为了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去年姚村启动建设汇成商贸城,该项目建成后能增加集体收入600余万元。

三、主要调查结果

(一)征地补偿标准的划分与分配。

在访谈的过程中我们了解到虽然是对全村的地都进行了征用,但是每家的补偿标准却不是按照所拥有的地来进行核算的。这在访谈中就有明显的体现,如以下访谈所述(附件1):

采访者:那您以前家里也有地是吗

王阿姨:是是,有十几亩呢

采访者:那是按征地面积给分房吗

王阿姨:不是,都是按人口算的,三个人也就是170平米

就如我们所访谈的对象王阿姨说的那样“我们家在没有征地前也有十几亩地,但是最后给我们的补偿标准是按照每家所有的住房面积和人口数来进行核算也就是每三口人170平米,而且只是分房并没有其他人所说的还有其他的补偿”,通过对姚村和付村的访谈可以看出两村的村民对现有的情况还是很满意的并没有过多的征地纠纷等等矛盾性问题。

(二)失地农民就业在征地前后的变化。

调查资料显示,失地对农民就业总体水平还是有一定的影响的,但农民对失地后就业相关情况的评价和感受不容乐观。因为在征地之前村民都是在自己家的几亩地中劳作,年轻人则是进入到市里去找一些自己能够适应的一些工作,都是在自己能力基础上来找工作。征地后每家没有了地的依赖加之村委会没有适当安排工作,使得相当一部分青年劳动力没有合适的工作,加上由于处于大学城,不少外地人的涌入对于本村的年轻人就业或者创业来说也有一定的影响。当地村民倒是比较持开放的态度,有能力有本事就能有饭吃。这在王阿姨的谈话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得到。(见附件2)

采访者:那你们都有什么固定工作吗

王阿姨:现在都是自己找,现在没有本事的就是没有饭吃,对么,以前有地最起码是有饭吃不是。

但是我们还是可以在调查中感觉到,由于征地每家能够分到三到五套房子,付村和姚村的村民显然利用到了地处最大消费有机体的优势—租房,可以说使得失地农民有了另一种较好的谋生方式。对于政府及有关部门组织的就业培训的效果的评价,参加过培训的人当中超过60%的人认为效果一般或没用,认为效果较好的只占不到40%,表明政府及有关部门在组织就业培训方面欠缺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失地农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变化。

总体上征地后调查户收入和支出均高于征地前。从调查情况看,征地对多数农民来说是机遇,对少部分农民是困扰。土地被大量征用以后,打破了农民多年以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同时由于失地农户的村庄处于城乡结合部,外来人口多,接收息多,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的成功率也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地补偿费,开小商店经商、建房屋出租或买车辆搞运输,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还有一部分村集体利用部分征地款搞了一些企业或建厂房出租,每年都有一定的分红给村民。总的来看,由于农业比较效益差,经商务工的收入均比务农高,失去土地后农民总体上收入有所增加。通过对个别失地农民的访谈,了解当地失地农民对人际交往物质载体变化的感受,我们可以看到失地农民收入和支出在征地前后的变化。(见附件3)

黄大爷,男,72 岁,原付村农民,大学城建设开始,黄大爷所在村的土地被征用,成为失地农民。

“一条被面,两把挂面,五斤酒米,十个鸡蛋,这是当年邻里乡亲办大事时相互馈赠的礼物。”回忆起土地被征用前送礼时的情景,老黄颇有感触到说,“现在不同了,邻里乡亲家里办大事,我一出手就是 200 百元,关系好的给得更多。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负担得起,图个高兴,图个喜庆。”

当年,老黄的女儿结婚时,邻里乡亲前来祝贺,送的礼物除了几床被面外,就是一些鸡蛋和挂面,现金超不过 500 元;今年老黄的儿子结婚办喜事,邻里乡亲也来祝贺,送的毛毯、床套、鸭绒被、电饭堡、微波炉,堆了一房间,光现金就将近一万元。老黄感慨地说,“真是前后两重天地啊!”

我们从上述调查和访谈反映出以下趋势和特点:

1.失地农民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其经济收入有了明显的提高。

2.失地农民由农村居民转变为城市居民,其生活方式有了明显的改变。

3.由于失地农民的经济收入提高,以及生活方式改变,使失地农民人际交往的物质条件在质量上有了明显的变化。

4.这种变化表明,失地农民人际关系的物质载体已经由温饱型向舒适型转变。

四、失地农民存在的主要困难

(一)收入结构发生改变,贫富差距呈拉大趋势。

在征地之前一部分失地农民一直以来都是以种田为生,没有其它技能,征地后只能依靠征后剩余土地或者补偿费维持生计,这些失地农民失地后收入水平明显下降,生活陷于困难。同时,一部分失地农民失地后由于所分配楼房比较多拥有的资源也比较多使得他们收入则明显增多,这就造成了同村之间收入架构不同,所产生的差距也比征地前有所拉大。

(二)就业受到外地劳动力的冲击。

付村地处第三高教区,随着村内居民人数的增加和周边大学城人口的逐渐密集,为了完善周边服务设施,更好的解决群众所用所需,付村打造了一条长约1000多米的商业步行街,目前该项目正在施工当中。但是对本地农业劳动力的转移也形成了一定的障碍。外地民工普遍年纪较轻,能吃苦,工资要求低,文化水平相对较高,本地失地农民中年龄偏大的几乎没有竞争力。

(三)消费支出增加,部分失地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降低。

征地以后,失地农民的生活消费方式从传统的自给自足型转变为市场商品消费型,生活的总体质量和舒适度还是有明显的提高的,但同时他们的生活开销也明显增加了。在失地农民生活消费调查中,排在首位的是日常的生活负担。由于失地农民以前多半从事传统农业,土地被征以前,主要以种植蔬菜、水果等为生,从而换取部分粮食等其他生活必需品,除去用电,日常开销极少,农户的月生活消费一般在200元以下;但农民失地以后,柴、米、菜、食用油等很多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出钱购买,加上水、电费及有线电视、电话的安装费,以及垃圾处理、社会治安巡逻、排水道等人头负担费,日常开销无形中就增加了许多。

五、调查的简要结论

归纳本次调查的结果,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初步结论:

一是,在征地过程中,各级政府尤其是乡镇政府起着主导作用,失地农民对于征地后的生活状况总体上还是比较满意的,只是在某些方面比如以前的人际交往的变化还是多多少少有些怀念的。对于村委会的作为,村民们还是普遍给于认可的,尤其是在征地后,小区内的绿化设施很到位,小区整洁卫生,这些都是之前所没有的。

二是,姚村一般都是按照人口和之前的住房面积来进行补偿的,基本符合当前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但考虑到农民永久地失去土地这一基本的生产条件和生活保障,该补偿标准实在不高,与当地农民的期望更是存在一定的差距。就比如在访谈中涉及到这方面时,受访者就说先前的补偿措施是可以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的补偿措施都是有所提高的,要说对于补偿的力度肯定还是期望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改变和提高。

三是,从现在姚村的整体情况来看失地农民的收入水平有所提高,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失去土地,他们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下降,再加上政府在帮助失地农民就业方面的作为不力,失地农民普遍对自己的就业状况和未来生活表示担忧。

四是,姚村的征地补偿方式多以分房为主,并不是依据家庭所有土地来进行补偿,因为在这两村所有土地都是集体所有的。因此由于征地补偿方式过于单一,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农民的生活保障权和长远发展权与失地前相较流失严重。

篇5:县失地农民状况调查报告

一、农民失地状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因经济发

展,使21036户76377名农民失地或部分失地,失地面积31657亩,有42409个劳动力失地失业。失地后的人均纯收入为1314.3元,比失地前减少296元,因失地造成贫困的农户达5140户,占失地农户的24.4。

二、农民失地原因

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占地。由于发展需要,城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公路建设占用土地16157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51.0。

2、工商业经营性用地。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兴办了一批工业园区,加之地方新上项目,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这类用地有8391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26.5。

3、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地方公益事业的占地为12353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39.0,其中文化教育事业和敬老院占地10091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占地2262亩。

4、其他用地。包括小城镇建设综合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农民宅基地等占用土地,占用面积3216亩。

三、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

为了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对公路建设用地和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标准,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对工商业经营性用地,主要采用租赁形式。一种方法是谁占用谁补偿。由用地方与农民直接协商,签订租赁合同,一般每亩补偿800—1000斤小麦(按当年市场价计算),每年支付一次。一种方法是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负担占地费用。乡村两级为了吸引外地客商来当地兴业办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无偿为前来办厂的外地客商提供生产建设用地,而占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则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承担,全县每年仅乡级政府就要支付500多万元,对本已困难重重的乡镇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类占地的补偿也仅仅限于土地的直接收益。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乡村财政负担大,包袱重,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运转更是困难,原来由乡村承担的占地补偿费已无力按时足额支付给失地农民,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得不到补偿,不仅影响了政府在群众的形象,也影响了干群关系。目前未按合同补偿的有11149亩。

2、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帮助。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各地千方百计开发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占地企业安置就业。近几年随着新上企业的不断增加,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但不少用地企业都把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作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为政府分忧的主要措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占地村组的劳动力就业,确保失地农民不失业。二是号召农民转变观念,开创新业。有一技之长的兴办家庭工业,有的从事商业服务业,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吸纳了不少失地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四是鼓励失地农民搞劳务输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后在外务工经商,有的还进入了白领阶层。

四、解决农民失地问题的建议

1、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力度。土地对农民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收益和资产增值功效等,土地一旦被征用,这些功能随之一并丧失。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则应给予农民在这些权利上的等价补偿。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完善现有土地征用补偿一次性发放货币的办法,使土地补偿费的发放与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相结合。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建设用地,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公平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土地补偿安置费的标准,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并为失地农民参加失业、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一定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征地带来的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风险。对于工商业经营用地,可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在按规定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农民与用地方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安置费数额,也可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方式参与土地的开发,分享社会进步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对目前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负担的土地租金,应当采取措施,实行“谁占地,谁补偿”,以减轻乡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2、开展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非农产业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http:///找

文章,到]其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建立促进农民就业城乡间无障碍流动机制,多渠道安排就业。同时,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并鼓励扶持失地农民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3、确立社会

篇6:市失地农民生活现状调查报告

为了客观地反映我市失地农民的经济和生活现状,按照吴忠市委要求,城调队及时组织开展了失地农民现状抽样调查。此次调查抽取了吴忠市失地较多的某县两个乡及有代表性的户失地农民家庭。调查年以来的耕地被占用情况及失地后农民就业和生活现状。

一、失地农民的基本情况

据调查,某县两个乡共有失地农民户,人数人,失地面积亩,占失地农民承包土地面积的。失地农民大部分分布在城乡结合部或工业园区。其中,失地超过千亩的某乡,达亩。

二、农民失地的原因及被占用土地的使用情况

据调查农民失地的原因较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市化推进加快了建设用地,如街道、交通等建设用地。二是房地产开发用地。三是公益性基础建设用地,如自来水厂、垃圾处理厂、污水处理厂等。四是国家投资项目用地,如高速公路征地。五是市区东扩西移后办公楼用地。六是工业园区用地。

三、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

⒈失地后总体收入水平下降。据对户失地农民家庭的调查显示,农民失地前人均纯收入约元左右,失地后为元左右,比失地前减少元左右,下降。失地前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元,失地后为左右,比失地前增加元,增长。原因主要是土地征用前,农民家庭食品消费如粮、菜主要靠自产自食,水消费不要钱,成本较低。现在基本上靠从市场购入,食品、水暖消费增加,导致了生活消费支出的增长。而那些生活消费水平下降的农民,主要是就业形势不好、收入预期不乐观抑制了生活消费的增长。

⒉失地后就业形势严峻。土地被征用后,有的农民全部拿到了失地安置补偿费,有的农民只拿到了部分补偿费。在就业安置上,农民全部以自谋职业为生。在调查的家庭中,原来在外打工的继续打工,失地后原从事种植业、养殖业的农民因年龄偏大、受技能限制、有病等因素影响,在劳动年限内谋到职业仅占失地农民的左右。在有收入的就业人口中,在建筑工地打工,做生意,从事养殖业,从事其他职业。

⒊政府高度重视房屋建设,使失地后的农民能及时搬迁到新建的房屋内,现失地农民全部住上了新房。

⒋社会保障如养老、医疗保险不到位,低保覆盖面不高。由于社会保障措施尚未在农村推开,失地农民自身参加社会养老保险意识差,到目前约有的人参加了商业保险。大部分失地农民还在等待政府出台政策、希望政府从政策、财力上支持他们参加社会保障即养老、医疗保险。另外,纳入低保的人群在增加。过去,在农村孤寡老弱病残靠土里刨食还能勉强维持基本的生活,进城后失去土地,可以这样说,这些人首先变为低保对象。因受政府财力有限的制约,约有的人才能享受到低保。

⒌失地农民在子女就学、医疗条件、交通、购物环境等方面都比过去方便多了,失地农民子女全部就近入学。

四、失地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及要求

近年来,随着经济迅猛发展,城市建设和开发区建设日新月异。一些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项目启动等势必需要占用农民土地,部分地区农民耕地逐年减少。调查结果显示,尽管从总体上看失地后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消费水平呈下降趋势。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心态都比较平和,觉得征地是城市化建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都能够正确对待,予以理解和支持。但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依然存在:一是耕地被占用后,有些农民认为对自己的经济补偿费不合理,而且兑现也不及时,乡村截留较多。二是部分以土地为生的农民认为失去土地等于断了他们血脉,失去了自己及子孙后代赖以生存的生活来源,担心将来生活遇到困难没法解决。三是一些中老年和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失去土地后再就业的可能性较小,他们担心将来生病住院没有钱,子孙后代没有生活来源。如:一些年龄稍大的失地农民说,农村五六十岁的人还能干点农活,而没了土地他们还能干些什么呢?上班没人要,打工没力气。现在生活勉强维持,如果遇到生病,生活就更艰难了。今明两年村民靠吃补偿费过日子,过两年这些费吃完后,“坐吃山空”生活就麻烦了。四是那些失去土地后只能靠打工、开小卖部、从事饮食业等方式就业的农民担心就业不稳定,怕再一次“失业”,将来的生活来源没有保障。

六、只给失地农民发一点补偿费的做法,正在造成大批“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游民。

篇7:失地农民生活状况调研报告

根据县政协年度工作要点安排,3月29日,县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召开失地农民生活情况调研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县委统战部长阚延长就调研提出具体意见。县农委、县人社局、肥东新区、循环园、新市镇、店埠镇、县国土资源局分管负责人参加会议。4月2日至4月10日,各参加调研单位依据县政协的调研提纲拟定了《失地农民生活状况的调查问卷》,并深入到店埠镇的花园、镇南,经开区的燎原,撮镇镇的撮东、新安及循环经济园的义和五个社区,对失地后人均耕地在0.3亩以下农民的生活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发放调查问卷84份,收回84份,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于2月率先在合肥循环经济示范园开展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试点工作。目前,全县参加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4.1万人,已领取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10969人,发放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金4473.8万元。循环经济示范园、新城开发区、店埠镇、撮镇镇、桥头集镇、长临河镇、包公镇、牌坊乡均有被征地农民参保,养老保障标准由试点时每人每月120元提高到现在每人每月360元。

二、失地前的劳作状况

被调查的84户农民家庭中失地前外出务工85人,务工总收入为83元,其他人员从事农业生产,农业收入为392900元。

三、失地农民的现状

被调查的84户农民家庭失地后人口为401人,其中劳动力238人。调查户失地后收入增加的有64户,占76.2%;收入减少的有20户,占23.8%。在238个劳动力中,外出务工119人,在家门口打零工的82人,从事自主创业的22人,赋闲在家15人,分别占50%、34.5%、9.2%和6.3%。

1、总体上调查户失地后收入高于失地前。失地后,调查户虽然减少了农业收入,但因外出务工人数(外出务工119人,比失地前增长40%)和务工收入的增加(务工总收入为1491000元,比失地前增长22.4%)。从调查情况看,失地对多数农民来说是机遇,对少部分农民是困扰。土地被大量征占用后,打破了农民多年以来的劳动习惯和生活习惯,多数农村劳动力必须离开土地,在农业之外重新寻找生活出路。失地农民主要集中在县城周边、市郊结合部及经济比较发达的南部乡镇,企业相对较多,农民找到工作的机会比较大,务工的人数比较多。由于失地农户的村庄多处于市、县、镇边缘,外来人口多,接收信息多,失地农民自主创业成功率比较高。部分失地农民利用征占地补偿费,开小商店经商、开网吧或买车辆搞运输,增加收入的门路比较多。总的来看,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差,经商务工的收入均比务农高,失去土地后农民总体上收入有所增加。

2、约近两成半的调查户失地后收入减少。收入减收的20户农户,其减收的原因主要有:一是一些家庭主要劳动力年龄偏大,文化水平低,不能找到工作;二是一些家庭人口多,子女尚小,劳动力少,吃饭人多挣钱人少;三是有些家庭长期有人患病,吃药看病花去大量的钱。这些农民家庭,失去土地后收入普遍降低。

四、失地农民创业环境

创业不但是实现失地农民积极就业的重要途径,而且是促进创业型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加速器,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催化剂。而我县在促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环境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失地农民创业观念陈旧,就业能力较弱。二是就业培训机制,条件落后,针对性不强,跟不上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三是没有出台过对失地农民创业专项扶持政策。

五、失地农民的期望

农民始终认为土地是生活的保障,部分农民失去土地后担心没有后路。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比较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农民也普遍认为种田经济效益较差,但是有了土地就有收成,至少可以填饱肚子。在调查中,失地农民普遍对现行的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政策比较满意。但也有诸多期望:1、要求同城同保障,与XX市各区同样保障额度;2、要求提高失地农民养老保障标准;3、要求对原因征占用土地时未达16周岁的未给办理失地农民养老保障的失地农民群体,在他们到45周岁时仍是农民并没有其他保障的,给予续办失地农民养老保障;4、要求领取养老保障金的`年龄提前5年;5、要求按年龄段发放养老保障如40-45岁发200元/月、45-50岁发260元/月、女50-54和男50-59岁发300元/月;6、要求出台促进失地农民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加大对失地农民的培训力度,提高他们工作技能,让他们有一技之长;从而增强他们创业、就业的本领。7、加强社区文化、娱乐、健身场所建设,让老年人有个健康的文化活动场所,多举办一些有益群众身心健康的文娱活动;8、政府要多提供一些公益性岗位优先给失地农民,让失地农民有一个自食其力好空间;9、设立专项资金,帮扶40岁、50岁失地农民中的病困家庭;10、扩大农村低保覆盖面,适当倾斜失地农民中的病困家庭。

六、提高失地农民生活质量的相关措施

1、进一步完善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自成系列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健全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养老保障、失业保险等制度,并提供及时有效的教育、培训、法律援助等。以完整配套的制度为基础,建立和形成“失地—入保—就业—发展”的失地农民可持续生存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2、充分保障和促进失地农民就业。进一步健全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为失地农民再就业创造良好的条件。让失地农民通过培训增强创业、就业的本领。制定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就业政策,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消除失地农民就业壁垒,实现城乡统筹就业,让城镇居民的就业政策普惠失地农民。在伴随城镇化和工业化而新增的就业渠道中预留一定的岗位,供失地农民优先选择,如门店、摊位、安保、社区服务等。政府还可以出资购买和开发一定数量的公益性岗位,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保障。

篇8:天水市失地农民情况的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现辖7个县(区)、114个乡镇、2505个村,65.9万户农户,305.8万农业人口,耕地面积38.2公顷,人均占有耕地0.12公顷,2008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2148元。

近年来,为了促进我市经济全面快速发展,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城市基础建设和工业基础建设力度,天宝、天定高速公路、扶贫公路、天水机场、天水卷烟厂、大唐甘谷电厂、工业园区、城市建设等一大批重点建设项目和招商引资等项目建设相继启动,城郊川区村大面积土地被征用,农民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奉献,许多农民成了失地农民。据调查统计,截止2008年底,全市共征用土地2490公顷,涉及人数121658人,其中城市规划区征地1096.7公顷,涉及人数61464人。从被征地人员年龄结构看,16周岁以下为26654人,占征地人数的22%;16周岁~44周岁为50629人,占征地人数的41.6%;45周岁~59周岁人数为27278人,占征地人数的22.4%;60周岁以上人数为17097人,占征地人数的14%。从被征地规模看,被征地后现有耕地0.07公顷以上的农民有52075人,被征地为1163.73公顷,分别占被征地人数和面积的42.8%和46.8%;现有耕地0.07公顷~0.03公顷的农民有15610人,被征地为385.95公顷,分别占被征地人数和面积的12.8%和15.5%;现有耕地0.03公顷~0.02公顷的农民有16496人,被征地259.95公顷,分别占被征地人数和面积的13.6%和10.4%;现有耕地0.02公顷以下的农民有24078人,被征地396.8公顷,分别占被征地人数和面积的19.8%和15.9%;完全失地的农民为13399人,被征地为283.7公顷,分别占被征地人数和面积的11%和11.4%。征地安置以货币安置为主,货币安置人数为98164人,人均安置费10565元。

从调查情况来看,无论是征地面积、征地人数,还是征地补偿标准,各县(区)差异悬殊,情况复杂。从征地面积看,五县两区中麦积区征地面积最大,失地人最多。截止2008年底全区共计征用农民土地1494公顷,造成44600人失地,分别占全市征地总面积和失地总人数的60%和36.7%。征用土地主要流向三个方面,一是羲皇大道、宝兰铁路二线、宝天高速公路及麦积区过境段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征地500.4公顷;二是军事用地征用29.4公顷;三是桥南渭滨新城马跑泉片区开发建设、天水经济开发区、二十铺工业示范区、甘泉现代物流园等重大项目和村民住宅建设等征地964.2公顷。其他县(区)的征地用途亦类似于麦积区,主要用于公路、铁路、机场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城市供水、供热、供电、道路、城市扩容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道路、村民宅基地、小城镇建设及乡镇企业建设等方面。从农民失地情况看,各县(区)均有农民部分失地和完全失地的现象,其中秦州区农民完全失地情况最严重,该区东团庄、东十里、莲亭、伏羲路、天水郡、七里墩、东方红、金家庄、枣元、石马坪、玉泉、瓦窑坡、左家场等村是征地重点村,如七里墩村先后有61.48公顷土地被征用,东十里村22.2公顷被征用,这些村川区土地已基本征完。从征地补偿标准看,秦州、麦积两区补偿标准较高,亩均征地费5万元以上,人均征地款1.5万元以上,清水、张川两县较低,征地款2万元左右,人均征地款仅为0.3万元左右。

二、所做工作

农民失地问题是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问题。我市高度重视失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努力保障农民失地后生活水平不下降。

(一)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对宝天高速公路、宝兰二线等国家重点项目公路建设用地和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标准,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这些国家重大项目的征地补偿费兑付程序操作都比较严格规范,首先由各地国土资源局按照文件规定标准统一计价,经分管领导审查,局长签字后,分期拨付到被征地乡镇,并按当地征地拆迁补偿资金管理兑付规定,由乡镇兑付到被征地村集体和被征地农户,由于县、乡都严格实行专帐管理,封闭运行,土地补偿费由乡级直接兑付到被征地对象,坚持先个人后集体的补偿原则,按照已批准的土地补偿方案该付给农民个人的全部付给个人,该付给村集体的全部付给村集体经济组织。县(区)内发生的城市建设征地各地积极探索,采取了多种补偿和安置方式。如清水县红堡镇在小城镇建设中为防止失地农户日后生活没保障,经乡政府和失地农户协商,达成征地补偿资金逐年发放,每0.07公顷地每年500元,30年全部发放到位(每0.07公顷地共补偿资金15000元)。大部分县(区)将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全额纳入村集体财务统一管理。用银行支付的年利息来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基本生活问题。

(二)为失地农民提供就业帮助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各地千方百计开发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占地企业安置就业。近几年随着新上企业的不断增加,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但不少用地企业都把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作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为政府分忧的主要措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占地村组的劳动力就业,确保失地农民不失业。二是号召农民转变观念,开创新业。有一技之长的兴办家庭工业,有的从事商业服务业,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吸纳了不少失地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四是鼓励失地农民搞劳务输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后在外务工经商,有的还进入了白领阶层。

(三)向失地农民提供社会保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按照国家和省上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意见,根据我市实际情况,及时制定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省政府关于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指导意见的通知》,就我市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作了全面的部署和安排。秦州区、麦积区是我市确定的建立被征地农民就业培训和社会保障制度试点县(区)。两区政府结合各自实际,在认真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实施办法》,对被征地农民的参保范围及手续办理、基金的筹集与管理、养老待遇的计发、组织管理和服务等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按照国家和省上政策要求,被征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费由政府、村集体和个人三方承担,其中政府从土地征用总费用中承担30%,村集体从土地补偿费用中承担50%,个人从土地安置费用中承担20%。村集体和个人承担的部分直接从土地补偿费用和安置费用中扣缴,政府补助部分由财政部门从土地出让金中划拨。今年五月份《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已由省政府下发省内各地正式实施。这项养老保险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这项养老保险确保被征地农民生活水平不因征地而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也为我市积极探索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机制提供了政策依据。

(四)给失地农民重新调整土地近几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征地管理,积极探索失地农民安置新途径,妥善处理保障经济建设用地与保护农民合法权益的关系。除了货币安置渠道外,还适时进行土地调整,以原集体经济组织为单位,从新调整土地承包经营权或利用农村集体机动地、承包农产自愿交回的承包地、承包地流转等方式辅助安置,使失地农民有地可耕。如甘谷县新兴镇苟家村、卢家崖村、谢家村等村委,由于村集体留有机动地,补偿安置采取将机动地重新调整给失地农户,保证失地农户在承包经营土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将拨付的补偿资金全额留在村集体,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主要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建设等。

(五)积极调处征地纠纷近几年失地或无地农民上访案件呈逐年上升趋势,有些甚至升级为群体性事件,严重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为尽可能地化解征地安置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尽力保护农民利益,各县(区)分别成立了土地纠纷问题专项工作组,加大土地纠纷调处的力度。对重点、难点问题,主要领导亲自挂帅,深入乡村实地调查核实,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

三、存在的问题

从调查的情况看,广大农户识大体顾大局,对国家集体重大建设项目征用土地都给予了积极配合,大多数农民对补偿安置比较满意。但也有一部分农民因此而失去土地,变成了“种田无地、上班无岗、就业无门、低保无份”的特殊群体。

(一)补偿标准不一,失地农民安置费偏低补偿标准问题是农户反映较强烈的问题,由于各级政府制定土地补偿标准时都把征地用途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造成同一个村,同一地块因公路建设、企业用地、商品房开发用地等用途不同,到农户的补偿费悬殊太大,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补偿标准较其他征地类型相比偏低,都在1万元左右,最低的每0.07公顷6000元,但城区建设用地补偿地价在十几万元到几十万元不等,引起了农民的攀比和不满。同时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农民,按照被征用土地的用途给予补偿。征用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土地上附着物和青苗补偿费。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制定的补偿标准已远低于经济发展,而且就是这样的补偿费还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

(二)失去了稳定的生活来源,农民对今后的生活感到忧虑和担心土地是财富之母,是农民生存的基础,也是维持家庭生计的最可靠最稳定的收入来源。一旦土地被部分或全部征用,农民的生活势必受到影响,有的甚至会陷入贫困。土地征用前,农民种田收益虽不太高(每0.07公顷地年纯收入约400元左右),但这部分收入比较稳定,为农民提供了最低生活保障。土地征用后,农民失去了最稳定的经济来源,对其生活带来较大冲击,尤其是对那些以种植业为主的农民冲击更大,他们年龄偏大,没有一技之长,失去土地后成了失地农民中的弱势人群。有些农民尽管目前生活还过得去,但由于打散工收入不稳定,担心以后的生活问题,希望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维持生活。

(三)失地农民在城市就业空间窄,没有基本的社会保障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在就业过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难,另外从有关部门获悉,目前上级尚未出台能有效促进失地农民就业的优惠政策,在制定享受低保政策上也没有给予充分的考虑和倾斜,所以农民对征用土地并不是很欢迎。据调查,失地农民中就业最困难的主要有三类;一是大龄的失地农民,尤其是女35岁、男40岁以上的农民。这部分人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现在失去了土地,由于年龄、文化、体力和技能等限制,缺乏就业竞争优势,转业十分困难。即便能就近找到一份有收入的工作,也多不稳定。二是被征地前完全依赖土地为生的纯农民。对他们来说,由于总体素质不高,失地就意味着失业,在调查中,一些外来投资企业和当地乡镇企业虽然征用了大量土地,但是涉及征地的农民却无法在该企业就业,原因就在于他们无技术特长,素质偏低,企业无法接受他们就业。特别是在就业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这一部分人更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三是生活在远郊和偏远地区的失地农民。相对于生活在城中或城乡结合部的失地农民,这部分人的就业机会和就业选择余地小,就业意识和择业观念也比较保守,因而失去土地对他们就业影响更大。同时,由于我市大部分县(区)是吃财政饭,财政困难,对农民就业培训的投入十分有限,缺乏对失地农民开展有针对性地就业指导培训和服务,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失地农民的就业难度。

(四)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严重影响到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由于土地被征用后农民的就业、收入等方面的稳定性差,养老、医疗、失业等社会保障便成了农民,特别是大龄失地农民一块很大的心病。当前我市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一是城乡社会保障存在巨大差距。我市经济欠发达,城乡差别表现得尤为突出。2008年末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050.24元,而农民人均纯收入只有2148元。在城镇,基本建立了面向绝大多数劳动者和社会成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劳动者根据现行政策规定,可以享受养老、医疗、工伤、失业和生育保险待遇,部分城镇困难群体享受城镇低保待遇;而在农村绝大部分农民基本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主要以家庭养老为主,很容易因为年老、疾病、失地等原因返贫;二是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还未建立。从调查的情况看,全市五县两区只有秦州、麦积两区制定了解决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政策规定,由于甘肃省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暂行办法才刚颁布实施,致使各地制定政策无据可依,其他县(区)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仍处于探索阶段;三是农村未实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按照现行政策规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只在城市实行,虽然有一部分城郊失地农民也享受了低保,但范围很小,政策控制得很严。

四、保障失地农民合法权益的根本措施和途径

解决失地农民的出路问题不仅是当前解决农村问题的一个难点,也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性问题,它事关农村和社会的稳定,高度重视先地农民问题,为失地农民解决后顾之忧,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各级政府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维护社会稳定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真正从政策上、制度上予以关注解决。

(一)依法管地、依法征地,完善征地程序建议有关部门严格按照现行土地管理法规,依法管地、依法征地。要认真分析项目、产业、投资强度等情况,做到用多少,征多少,不断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防止盲目圈地,造成土地闲置、抛荒等现象发生。同时要完善征地程序,特别要保证作为土地权利人的农民,在征地过程中,有充分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政府在征地之前和征地过程中,均应发出告示,为土地权利人依法参与创造条件,坚决防止“暗箱操作”。要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之间的不同供地方式,对经营性用地加大土地征用税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加强对土地用途的管理。

(二)建立科学的补偿标准,保护失地农民利益应该改变以土地产值确立征地补偿标准,代之以遵循公平原则和市场原则计算补偿费用,明确征地补偿费的价格属性,并明确征地价格的内涵。

第一,充分考虑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收入增长的实际。以农民征地补偿费全部进入社保,测算能领到城区最低生活保障金作为参照系数,提高现行补偿标准。

第二,坚持以市场化方式确立补偿标准。综合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征地区位、人均耕地数量、农民人均收入、土地供求关系和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线等诸多因素,将土地划分成若干个区片,每一区片确定一个相对合理的基准地价,实行统一的补偿标准。对于不同区位、不同层次的土地给予失地农民不同的补偿差额。

(三)建立稳定的安置渠道,促进失地农民非农就业目前,我市基本都是以一次性货币补偿方式安置失地农民。应设法拓宽安置渠道,帮助农民寻找新的就业出路。建立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基金,享受城镇下岗职工再就业优惠政策。再就业培训基金可从土地征用款项与集体资产积累中按一定比例提取,政府也应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可规定40岁以下无一技之长的失地农民必须参加就业培训,并且为鼓励失地农民参加培训的积极性,可考虑将经过培训作为照顾性工种用工的一个优先条件。从丧失生产资料的角度来说,失地农民与下岗职工的性质是相同的。因此,政府在税收、就业等方面应给予失地农民政策性扶持。

(四)建立健全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农民的养老、医疗问题调查中了解到,对于年龄稍大一些的农民来说,养老保障成为最大的问题。大多数老年家庭靠征地款来维持生计,一旦坐吃山空,生活就没了着落。因此农户期望在今后征用土地过程中;对失地农民进行“开发式安置”,除了给付补偿金外;还要对那些以土地为生的农民采取诸如以土地换取养老和医疗保障的方法,以土地换取就业的方法,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

上一篇:二年级上册 书法教案下一篇:坚持“四讲四有”标准 做合格党员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