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投资法律风险评析

2024-04-15

伊朗投资法律风险评析(精选6篇)

篇1:伊朗投资法律风险评析

二劳动协议

1劳动协议;劳动协议工种;劳动社会事务部;劳动协议是一种口头或书面协定,根据该协定,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定期(暂时的)或者不定期的劳动,并因此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注1:对于非长期工种,其最长工作期限应有劳动社会事务部确定,并经内阁批准。

注2:对于连续性工种,如果劳动协议中未载明工作的期限,则应视为不定期的长期工作。《劳动法》第七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2劳动协议;劳动协议生效条件;只有在劳动协议或者以后对其进行修订中所规定的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低于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劳动报酬时,该劳动协议及其修订协议方可生效。

为了使劳动协议有效,劳动协议在达成时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1)劳动协议的标的合法;(2)劳动协议标的规范具体;(3)劳动有关方拥有

相关资产或从事相关的工作不违反法律和伊斯兰教法。

注:所有的劳动协议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及效力,除非该协议被有关主管部门废除。《劳动法》第八、九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3:劳动协议;劳动协议应包括的内容;除劳动双方认定的其他有关特殊事项外,劳动协议还应包括下列事项:(1)工作类型、劳动者必须从事的职业和履行的责任;(2)基本工资和附加福利;(3)工作时间和节假日;(4)工作履行地点;(5)协议达成日期;(6)协议期限(若果工作需要在特定的期限内完成):(7)根据工作及其地区性特点需要补充的其他事项。

注:若果劳动协议是以书面形式作出的,则应提供四份文本,当地劳动部门、劳动者本人、用人单位和伊斯兰劳动委员会各持一份。如果工作场所未设伊斯兰劳动委员会,则该文本应提供给劳动者代表。《劳动法》第十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3劳动协议;工作试用期;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劳动双方可以相互协商确定“工作使用期”。在此期间,各方有权终此劳动协议,不必事先通知对方,且不必赔偿损失。如果此期间,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终止,则应向劳动者支付整个试用期内的工资;如果此期间,劳动关系由劳动者本人提出,则其只有权获得工作履行其内的报酬。

注:“试用期”应在劳动协议中载明。对于非技术工和半技术工,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对于拥有更高技术水准技术工人,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劳动法》第十一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4劳动协议;工作场所法律属性的改变不影响劳动协议的效力;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工作场所所有权状况的任何法律性改变,如任何形式的出售或转让、生产线转让、与其他单位合并、国有化或业主死忙等,均不影响与劳动者已确定的劳动合同关系。新的用人单位应作为前用人单位的继承者继续享有有关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劳动法》第十二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5劳动协议;以承包形式完成工作;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如果工作是以承包形式来完成,则工程委托人应在其与承包人达成的合同中增加相应的条款,规定承包人应遵循针对其劳动者其劳动者所作的规定。

注1:应付给劳动者的报酬应视为优先债务,委托人有责任在不考虑付给承包人费用的前提下,优先向劳动者支付承包人所欠的费用。委托人应付给承包人的费用包括根据履约保证书而应支付给承包商的有关款项,根据司法部门的裁决这些

款项可直接支付给劳动者。

注2:如果工程委托人违背上述条款,在工程交接期前45日内与承包人达成条约或结算账务,则其应向劳动者支付承包人所欠劳动者的所有款项。《劳动法》第十三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6劳动协议;劳动协议中止;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若因下述条款所述原因导致协议一方暂时无法履行其在劳动协议项下的义务,则劳动协议中止。所述原因解除后,劳动协议(包括退休和增加工资)应继续生效,并应从以前的劳动记录日继续算起。

注:劳动者的义务兵役期(包括正在进行的、暂时的和预定的兵役期)以及劳动者在战争前线的自愿兵役期均应视为期劳动记录的一部分。

(一)如果由于劳动双方都无法控制的不可抗力或不可预测的事件而导致全部或部分工作

场所关闭,或如果上述不可抗力或不可预测事件而导致劳动者或用人单位暂时无法履行其在劳动协议项下的义务,则此间与在全部工作场所或在被关闭的工作场所内服务的劳动者所达成的劳动协议应中止。劳动社会事务部将对上述事件作出决定。

(二)如果劳动者因参加根据本法规定的学术学习或其他不带薪的休假,则与其签订的劳

动协议应在该劳动者请加期间中止,中止时间最长为两年。

注:如果因学术学习而请假,劳动协议中止事件可在延长两年。

(三)如果劳动者被拘留但未被定罪,在其拘留期间,其劳动协议将中止。一旦劳动者被

释放,应恢复其工作。

(四)如果因用人单位的投诉而导致劳动者被拘留,且劳动争端处理部门不认为劳动者有

罪,则该劳动者的拘留期应视为劳动者劳动记录的一部分,用人单位除赔偿由此而给劳动者造成的损失(按法院的裁决支付)外,还应向劳动者支付在此拘留期的工资和补助。

注:在上述劳动部门就劳动者作出裁决前,用人单位有义务至少按该劳动者月工资50﹪的标准,向劳动者家属支付费用,以满足他们的生活要求。

(五)在劳动者义务兵役期间,劳动协议应中止执行,但劳动者在服役结束后的两个月内必须回到以前的工作岗位。如果该职位已被裁剪,则应将其安排到类似的岗位中去。

(六)在本法第十五、十六、十七、十九条所述情况中,若果用人单位拒绝在协

议中止状态结束后恢复劳动者的工作,则用人单位的行为应视为非法解雇劳动者。(当劳动者无法正当地申述理由时)劳动者有权在30天之内将此种情况反映到事实调查委员会,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不恢复劳动者工作的合理理由,则应根据事实调查委员会的裁决,有义务恢复劳动者的工作。并从劳动者回到工作场所之日起支付工资。但如果用人单位能够说明不恢复劳动者工作的合理理由,用人单位必须按劳动者最后一次的年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相当于45天的工资。

注:如果劳动者无正当理由未在协议中止后的30日内通知用人单位其准备恢复工作,或未在用人单位拒绝恢复其工作后将有关情况反映到事实调查委员会,则该劳动者应被视为已辞职,这此种情况下,劳动者有权根据其最后一年的工资标准,要求用人单位支付相当于其一个月工资的离休金。《劳动法》第十四、十五、十六、十七、十八、十九、二十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

17劳动协议;劳动协议终止;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在以下任一情况下,劳动协议应终止:(1)劳动者死忙(2)劳动者离休(3)劳动者完全丧失劳动力(4)

劳动协议期满,且劳动双方未明示或暗示性地表示要求续签协议(5)劳动合同所规定的专门任务已完成(6)劳动者辞职。

注:如果劳动者准备辞职,则其有义务继续在原工作岗位上工作一个月,并应向用人单位递交书面的辞职申请书。如果劳动者在递交辞职申请书之后的15日内,书面申请撤回该申请书,则其辞职申请可视为无效。在此情况下,劳动者应将其辞职申请书的复印件及随后的辞职申请撤回信复印件交到工作场所的伊斯兰委员会、行业协会、或劳动者代表那里。《劳动法》第二十一条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8劳动协议;退休金;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如果劳动协议终止、定期工作完成或定期协议期满,用人单位应为在一、1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所有的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作场所、工业生产单位、服务机构和农业机构均应遵循本法之规定;所有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及其代表、培训人员、以及工作场所均受本法管辖。《劳动法》第一条、第五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2适用范围:劳动者、用人单位和工作场所;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

本法所称的劳动者是指应用人单位的进行工作,并因此而获得报酬(包括周薪、月薪、利润分配、和其他利)的人。

本法所称的用人单位是指自然人或法人。一般来说,经理、管理人员及所有被指定负责工作场所管理工作的个人均应视为“用人单位代表”。用人单位应对其代表向劳动者所作的所有承诺负责。若果用人单位代表超出了其职权范围的承诺,并且用人单位不认可该承诺,则该用人单位代表应向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工作场所是劳动者按照用人单位或他的代表的要求进行劳动的场所,包括工业、农业、矿业、建筑、交通业、乘客运输、、服务、商业和生产机构及公共机构等所在的处所。隶属工作场所的所有设施,包括祈祷室、小卖部、合作商店、托儿所、幼儿园、诊所、浴室、职业培训机构、阅览室、讲座室、和其他培训中心,以及伊斯兰委员会和协会的场所、劳动者动员部门、体育馆、运输手段等均应视为工作范畴,并且应视为工作场所的一部分。《劳动法》第二、第三、第四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3适用范围:劳动者权利平等;禁止强迫他人从事某项工作并对他人进行剥削。不论部族和种族,伊朗人均享有平等的权利,肤色、种族和语言等均不作为一种特权。所有人,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均享有平等的权利。只要不违反伊斯兰教和社会公众利益,并且不侵犯他人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其理想的职业。《劳动法》第六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二劳动协议

1劳动协议;劳动协议工种;劳动社会事务部;劳动协议是一种口头或书面协定,根据该协定,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定期(暂时的)或者不定期的劳动,并因此而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

注1:对于非长期工种,其最长工作期限应有劳动社会事务部确定,并经内阁批准。

注2:对于连续性工种,如果劳动协议中未载明工作的期限,则应视为不定期的长期工作。《劳动法》第七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2劳动协议;劳动协议生效条件;只有在劳动协议或者以后对其进行修订中所规定的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低于现行法律所规定的劳动报酬时,该劳动协议及其修订协议方可生效。

为了使劳动协议有效,劳动协议在达成时必须符合如下条件:

(2)劳动协议的标的合法;(2)劳动协议标的规范具体;(3)劳动有关方拥有

相关资产或从事相关的工作不违反法律和伊斯兰教法。

注:所有的劳动协议均具有法律约束力及效力,除非该协议被有关主管部门废除。《劳动法》第八、九条/司法部及劳动社会事务部/1991

3:劳动协议;劳动协议应包括的内容;除劳动双方认定的其他有关特殊事项外,劳动协议还应包括下列事项:(1)工作类型、劳动者必须从事的职业和履行的责任;(2)基本工资和附加福利;(3)工作时间和节假日;(4)工作履行地点;(5)协议达成日期;(6)协议期限(若果工作需要在特定的期限内完成):(7)根据工作及其地区性特点需要补充的其他事项。

篇2:伊朗投资法律风险评析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58元

优惠价:499元

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详细介绍:

第一卷 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内控 第一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

第一章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银行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企业特质与经营风险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第四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国际监管

第五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模型的发展 第六章 风险管理VaR模型 第七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八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风险防控作用 第十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管理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第十二章 其他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投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现代化手段使用的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章 金融系统反洗钱策略

第二十二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实务评析

第二十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防范 第一章 金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四章 投资基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 第五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第六章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第二卷 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外部监管与对策分析 第一篇 银行业危机管理与对策分析 第一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概述

第二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程序分析和策略探析 第三章 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理念与思路 第四章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五章 商业银行存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六章 商业银行贷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七章 商业银行结算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八章 商业银行操作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九章 商业银行财务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章 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品牌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案件危机及化解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遭遇自然灾害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计算机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安全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传播管理控制策略 第二十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预警系统

第二十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三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四章 构建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

第二十五章 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的实证与借鉴 第二篇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

第一章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三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五章 金融安全网

第六章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问题 第七章 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第八章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

第九章 我国金融风险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安排 第三卷 银行业应对风险战略措施 第一篇 基础原理 第一章 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理论 第三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 第五章 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理论 第六章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 第七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第二篇 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战略 第一章 金融系统演进与新金融时代

第二章 中资银行:大而全战略下的危机 第三章 银行:专业化潮起

第四章 海外专业化银行的生存之路 第五章 专业化基础上的新型全能银行 第六章 城商行,适度多元化突围 第七章 中资银行的战略探索

第八章 新金融时代的博弈与政策启示

第四卷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与精典案例法律解析 第一篇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

第一章 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章 银行改革创新管理经验 第三章 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评析 第二篇 银行业疑难问题法律解析 第一章 零售业务法律问题解析

第二章 公司业务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三章 资产保全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四章 展望与探索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工商银行风险防范与外部监管、内部控制及典型案例法律评析实务全书

第一卷 银行业风险防范与内控 第一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

第一章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业银行

第二章 商业银行的企业特质与经营风险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第四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国际监管

第五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模型的发展 第六章 风险管理VaR模型 第七章 信用风险度量模型

第八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程序

第九章 商业银行资本金管理的风险防控作用 第十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识别与度量管理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 第十二章 其他信用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控制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及内部控制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国际金融业务风险管理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投资金融市场风险管理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保险业务风险管理

第二十章 商业银行现代化手段使用的安全问题 第二十一章 金融系统反洗钱策略

第二十二章 国际商业银行风险实务评析

第二十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发展与新趋势 第二篇 银行业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防范 第一章 金融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制度

第二章 中央银行金融风险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三章 商业银行风险的内部控制与管理 第四章 投资基金风险内部控制系统 第五章 农村金融风险管理 第六章 银行不良资产管理

第二卷 银行业应对金融风险外部监管与对策分析 第一篇 银行业危机管理与对策分析 第一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的概述

第二章 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程序分析和策略探析 第三章 商业银行全面危机管理理念与思路 第四章 商业银行行业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五章 商业银行存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六章 商业银行贷款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七章 商业银行结算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八章 商业银行操作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九章 商业银行财务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章 商业银行政策性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一章 商业银行品牌危机及其化解策略 第十二章 商业银行员工管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三章 商业银行员工道德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四章 商业银行案件危机及化解策略

第十五章 商业银行遭遇自然灾害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六章 商业银行计算机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七章 商业银行现金安全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八章 商业银行治理结构中的危机与化解策略 第十九章 商业银行危机事件传播管理控制策略 第二十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一章 构建商业银行危机预警系统

第二十二章 业务流程再造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三章 金融生态环境与商业银行危机管理 第二十四章 构建中国特色商业银行危机救助机制

第二十五章 国外商业银行危机管理经验的实证与借鉴 第二篇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

第一章 金融风险外部监管的基本框架 第二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三章 非银行类金融机构的监管 第四章 金融市场的监管 第五章 金融安全网

第六章 金融机构信息披露问题 第七章 存款保险制度分析 第八章 国外金融风险监管

第九章 我国金融风险监管的历史演进与制度安排 第三卷 银行业应对风险战略措施 第一篇 基础原理 第一章 金融危机理论

第二章 不确定性下的选择理论 第三章 委托代理理论

第四章 信息不对称与金融风险 第五章 金融体系内在风险性理论 第六章 现代资产定价理论 第七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风险 第二篇 银行业应对金融危机发展战略 第一章 金融系统演进与新金融时代

第二章 中资银行:大而全战略下的危机 第三章 银行:专业化潮起

第四章 海外专业化银行的生存之路 第五章 专业化基础上的新型全能银行 第六章 城商行,适度多元化突围 第七章 中资银行的战略探索

第八章 新金融时代的博弈与政策启示

第四卷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与精典案例法律解析 第一篇 银行管理经验交流

第一章 银行应对金融风险管理经验 第二章 银行改革创新管理经验 第三章 金融风险典型案例评析 第二篇 银行业疑难问题法律解析 第一章 零售业务法律问题解析

第二章 公司业务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三章 资产保全法律疑难问题解析 第四章 展望与探索

作 者:编委会

出版社:金融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6月 开 本:16开精装 册 数:全四卷 光盘数:0 定价:1058元

优惠价:499元

篇3:伊朗投资法律风险评析

【案情简介】

2009年2月, 朱小姐在上海某美容公司购买了美容服务卡一张, 并预充值132000元, 同年12月, 朱小姐以美容致使其脸部过敏为由中止消费, 并起诉美容公司, 要求返还服务款并赔偿经济损失2万元, 一审认为朱小姐无法证明其皮肤过敏与美容公司的服务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驳回其诉讼请求。朱小姐不服, 提起上诉, 一中院经审查后认为, 美容服务卡预充值余额93796元为朱小姐尚未消费的款项, 以该款项为预期对价的美容服务合同并不因预充值行为而自动成立, 美容服务卡预充值额仅是消费者享受相应美容服务价格优惠的条件, 除非朱小姐选定具体美容服务项目并与美容公司就继续消费达成一致, 否则朱小姐有权要求返还美容服务卡内的剩余款项, 据此, 一中院撤销原判, 改判美容公司向朱小姐全额退还美容服务卡预充值余额93796元。

【本案焦点】

本案中, 法院认为美容服务卡预充值额仅是消费者享受“相应”美容服务价格优惠的条件, 笔者认为没有问题, 但关键在于“相应”二字。消费者办理预充值消费卡, 只是与商家达成了一种以优惠价格享受服务的约定, 该约定尚不能构成以达成正式消费合同为目的的预约, 商家不能强制要求消费者消费具体的服务项目, 从这一点来说, 一审判决确实存在问题。

问题是, 商家与消费者对于预充值办卡消费的约定中一般会将预充值额的多少与享受的折扣比例挂钩, 预充值额越多, 消费者享受的折扣越低, 所以法院认为美容服务卡预充值额仅是消费者享受“相应”美容服务价格优惠的条件无疑是正确的。但是, 如果在预充值额132000元比朱小姐已消费的金额38204元所享受的折扣更低的情况下, 法院仍就此简单地判定美容公司向朱小姐全额退还美容服务卡预充值余额的话, 笔者不敢趋同, 道理很简单, 无条件地支持消费者退还全部余额, 消费者从中受益了 (多得了折扣优惠) , 相应地, 商家受损了 (少赚了折扣利润) 。

带来的后果可能是, 消费者以高额预付款套取低折扣优惠服务后要求返还余款。其法律风险或将直接挑战预付款消费这种商业模式的生存空间。笔者认为, 公平的返还方案应是以消费者实际消费的金额重新计算其应享受的折扣, 由商家扣除差额部分后返还余额, 并由商家支付给消费者所返还余额的利息, 当然, 如经法庭释明商家仍不主张或放弃差额的, 属于商家有权自行处分的范畴, 不存在任何问题。

【律师说法】

预付款办卡消费模式在一些服务性行业普遍存在, 比如美容、健身、洗衣行业等, 预付款金额越高, 消费时所享受的折扣越低, 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但是, 往往因为预付款办卡的手续过于简单, 消费者将消费款预付给给商家, 相关权利、义务又没有明确约定, 导致消费者在消费具体的服务项目时不满意商家提供的服务或出于某种原因要求退款时, 双方产生纠纷。实际上, 预付款消费纠纷已经越来越多, 据报道, 预付款办卡消费模式已成投诉热点。

预付款消费确实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由于消费者提前失去了对预付款的实际占有, 消费规则又由商家单方面制定, 一旦产生纠纷, 消费者往往处于被动。笔者认为, 问题的关键主要在于两点, 一是在办理预付款消费卡时消费者与商家之间缺少一个权利、义务明确、均衡的书面合同;二是还没有具体消费时商家就已经实际占有消费者支付的钱款。对于第一点, 可以借鉴个别行业或地区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拟制规范的合同文本, 在预付款办卡消费模式中推行使用;对于第二点, 则可以考虑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从预付款中支付消费款, 不使商家提前占有消费款, 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商家持续提供更优质服务的积极性。另外, 为防止一些商家吸收预付款后因经营不善终止经营或恶意关闭门店侵占消费者预付款, 可以考虑强制推行主体准入制度及风险准备金制度, 防患于未然。■

篇4:投资伊朗,先跨过重重障碍

政治障碍

2015年7月,伊朗与6国达成历史性的全面伊核协议,伊朗步入“后制裁”阶段。作为本年度鲁哈尼政府最大的政治和外交成果,该协议规定伊朗停止核开发活动,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的制裁。伊核协议达成3个月后,伊朗最高安全委员会、议会及宪法监护委员会审议通过该协议文本。2015年10月,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表态支持该协议,标志着在伊朗内部扫清了执行伊核协议最后的障碍,同时也标志着作为保守派的宗教与军队势力与作为温和改革派的鲁哈尼政府在伊核协议问题上实现了一致。

国际社会对伊核协议给予积极评价,并把“后制裁”时代的伊朗视为“冷战后从隔壁状态重新融入国际经济社会的最大经济体”。各国纷纷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率领的经贸代表团访问伊朗,力争将伊核协议变现为经济红利,在世界地缘经济竞争中增加筹码。

经济障碍

2014年10月以来,全球石油价格一路下跌,从每桶150美元降至目前的每桶40美元。2015年1~10月,伊朗出口原油收入约为200亿美元,仅为2014年同期的1/3,伊朗财政收入大为缩水。受此影响,2015年3月21日~11月21日,伊朗进口贸易额为273.07亿美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20.95%。

与此同时,鲁哈尼政府着力将通货膨胀率由2013年的40%降低并维持至15%左右。但政府采取的严格货币政策在降低通货膨胀率的同时,也造成流通领域货币紧张、企业贷款难等一系列负面影响。随着通货膨胀率进一步下行远离利率,从峰值的45.1%下降至15%以下,消费者和企业倾向于银行储蓄而非其他投资或消费,导致社会产品需求和制造业投资双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伊朗经济发展。

金融障碍

受困于经济制裁,伊朗多年来孤立于全球金融体系之外,难以开展正常的外汇兑换及结算业务。伊朗本地融资成本较高,且外国企业难以在当地进行融资。伊朗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继续偏离,外国交易方很难通过正常金融渠道与伊朗合作伙伴进行资金的转移支付。

据中国驻伊朗使馆经商处掌握的情况,目前暂无外资银行及中资银行在伊朗设立办事处或分行开展业务,外国投资者甚至难以在伊朗开设银行账户,遑论投资公司、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其他金融支持机构。这造成外国投资在伊朗难以形成突破性增长。

法律障碍

相关法律规定

1.伊朗允许外国投资者注册代表处、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公司,伊朗对外资投入一般行业无股权比例限制,但对自然资源开发要求外资股权不得超过49%。同时,伊朗允许外资按照官方汇率汇出经营利润。

在税收方面,根据伊朗《直接税收法》,原则上对房地产、未开发的土地、继承财产、从事农业活动、工资、职业、公司、附带收入及通过各种来源获得的总收入征收直接税收。但是,税务的免除和折扣取决于具体情况。2002年2月,伊朗议会通过立法改革国家税制,减少公司税,增加增值税,所得税由原来的54%降至25%,鼓励私人向生产企业投资。同时取消对一些国有企业、弱势与见义勇为者基金会等特权机构免征税收的特权待遇。

在劳工政策方面,伊朗国内失业率较高,对引进外部劳工持较消极态度。根据规定,外国员工与伊朗本地员工的比例至少应达到1:3,部分省份对雇员本地化的比例要求甚至比上述规定更高。

在土地政策方面,根据伊朗《外国投资促进与保护法》第2条的规定,禁止以外国投资者的名义以任何形式拥有任何土地。但根据该法实施细则第33条的规定,因外国投资而设立的伊朗公司,在经过伊朗投资与经济技术援助组织批准后,可根据其投资项目需要拥有适当的土地。

在商标管理方面,《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商标专利注册法》规定,不管是伊朗人,还是外国人,如果在伊朗有经营工业、农业或商业的企业,其商标一旦按条件注册,即可享受《商标专利注册法》的保护。注册商标有效期为10年。

在知识产权管理方面,如证明知识产权侵权,此前任何注册均为无效。法院将视情节给予服刑(如91天~6个月)或罚金(如从1000万~5000万里亚尔)等处罚措施。

以上详细规定可查阅《对外投资合作国别(地区)指南:伊朗》及伊朗相关部门或组织网站。

2.伊朗《外国投资促进与保护法》规定,外国投资不得被征用或国有化,除非是出于公共利益并经过法定程序,且不得对特定投资采取歧视性措施。在出现征用或国有化的情况下,应当在征用或国有化之后立即开展投资价值评估,并给予适当的补偿。

3.伊朗国内商贸领域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伊朗进出口法及其实施细则》《伊朗海关法及其实施细则》《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及实施细则》《外国人资本投资管理条例》《伊朗公众股份公司法》《伊朗劳工法》《伊朗税法》《伊朗矿山法》和《伊朗商标专利注册法》等,争议解决法律制度基本健全。

4.伊朗加入了一系列重要的国际多边条约,如伊朗加入了联合国及其各附属委员会和15个专门机构。此外,伊朗加入的主要国际组织公约还包括: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七十七国集团(G77)、伊斯兰会议组织(OIC)、不结盟运动(NAM)、经济合作组织(ECO)、发展中国家八国集团、十八国集团、南北交通走廊成员国及亚信会议(CICA)等。伊朗还与中国缔结了多个经贸领域的协定、备忘录,中伊双边经贸合作具有较为健全的法律基础。

5.伊朗法律的订立和修改由伊朗议会通过、最高领袖批准。在订立具有广泛影响的法律法规时,伊朗政府、议会能够与社会各界进行沟通,伊朗的各级商会等对于法律的起草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但由于现阶段伊朗外资企业数量较少,影响力有限,难以对立法发挥实质性作用。

司法层面

伊朗是联合国《承认及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公约》成员国,拥有完整且正常运行的法院体系、行政救济渠道及律师资源;外资企业可以获得司法保护,但实践中审理及裁决的执行法律程序较为复杂且耗时较长,法院裁判有时会受各方势力因素影响,司法体系存在较为普遍的腐败现象。政策障碍伊朗法律允许外国投资者注册代表处、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及股份公司,伊朗对外资投入一般行业无股权比例限制,但对自然资源开发行业要求外资股权不得超过49%。而据部分中资企业反映,实践中多数相关机构和部门希望参股外资企业。社会障碍

伊朗全国98馏%的居民信奉伊斯兰教,其中91%为什叶派,7.8%为逊尼派,伊朗民众及政府官员对中国人及企业较为友好。中国企业在与当地社区、政府及其他机构打交道的过程中,也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伊核谈判达成协议后,中伊关系特别是经贸关系瞬间成为伊朗各界关注的重点。

从伊朗媒体近期反映来看,伊朗政商各界及民众大多与中国友好,称赞中国在伊核谈判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感谢中国在伊朗饱受制裁情况下给予的宝贵支持和合作,更希望在未来平等、公正的国际环境下,继续加大与中国在贸易及各方面的交流合作。从目前各方反馈来看,这是伊朗各界对中伊合作的主流看法。当然,在这一主流之外,伊朗媒体也不时飘过一些不和谐之音,如认为中伊经贸关系在过去10年内走强的主要原因是西方对伊朗制裁,导致伊朗不得不采取“向东看”政策,而同时更有一些声音认为,中国趁机发伊朗国难财,中国产品质次价高,呼吁“后制裁”阶段伊朗要告别中国和中国产品。

经营障碍

伊朗给予进入伊朗的外国投资者以国民待遇,凡是伊朗私营企业享有的权利,外国投资者基本都能够享受到,但伊朗对外国投资者所投具体产业有产量限制。此外,伊朗实行进口注册制度,进口产品需要获得工矿商业部的批准,企业需按照既定规章制度以及相关流程开展进口。

中伊两国尚未签署双边社保协定,但中国居民获取赴伊朗旅游、商业考察及公务活动等签证较为简便,伊朗还为中国护照持有人实行落地签政策。不过,伊朗对雇佣外籍雇员要求较严,外国人获取工作签证相对困难。

退出障碍

伊朗并未对外国投资者退出伊朗或外资企业经营利润的转移设置限制,也没有法律规定强制外资企业必须将其资本或技术部分或完全转让给本国企业。但在实践操作中,伊朗会通过谈判争取获得技术,借此提高本国的科技水平。

篇5:风险代理制度评析

内容摘要:

风险代理制度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逐渐成为我国诉讼代理重要的计费模式。风险代理一方面有效地提高了律师工作的积极性,为无力负担律师费用的当事人提供了获得高水平的法律支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暴露了许多制度缺陷。本文将围绕风险代理制度的发展特点和利弊进行探讨,结合国内外立法例评析风险代理制度。

风险代理制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代理收费制度,即“胜诉取酬”。风险代理是基于当事人与诉讼代理人之间的委托协议,律师附条件地获得报酬。与其他的代理收费制度不同的是,当胜诉条件成就后,律师可就诉讼标的金额的相当一部分获得分羹,其实际获得的报酬要远远高于其他收费方式。因此,风险代理制度在代理人和当事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十分微妙的关系:表面上律师与当事人之间建立了利益的共同体,双方在诉讼过程中目标一致,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利益,律师的诉讼积极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同时这种关系却可能也会因为金钱利益而存在破裂的风险,尤其是在诚信和职业规范不健全的体制下,存在更大的道德风险。因此风险代理制度也被人称之为“合法的赌博”和“律师职业的潘多拉魔盒”。

风险代理制度将商业风险收益引入到诉讼代理中,是律师职业商事化市场化的标志。于此同时风险代理的合法性也一直饱受争议,在世界各国的立法中对风险代理的态度也是迥异的。对于这种新型的律师收费制度,即使是在律师制度十分完善的国家也遭到了完全反对和禁止。在英国、加拿大部分地区以及世界其他大部分地区和国家,风险代理都被禁止或者曾经被禁止。

英国对风险代理持完全否定的态度。在英国《1974年律师法》中明确规定在律师与当事人订立书面协议时,律师不得将只在胜诉时才向当事人收取酬金。如果律师在为当事人办理诉讼事务时,约定从胜诉取得的财产中取得提成、抽取佣金、按比例收取酬金,或者从中提取一定数额的款项,即使是当事人在诉讼结束后转移财产,只要有关协议是在诉讼结束之前达成的,这些协议都是非法的。如果律师在为当事人办理非诉讼的法律事务时约定按有关事务涉及的财产金额的一定比例确定酬金是合法的,但是如果约定以返还财产的一定比例确定酬金会受到法院的严格审查。英国对于风险代理的否定是基于律师职业道德的考量,胜诉酬金会助长律师助诉图利的思想,有可能使部分律师偏离律师职业道德,在利益的诱惑面前不择手段地获得胜诉,从而不惜抛弃社会责任,甚至极有可能影响到裁判的公正。因此法院对于律师酬金的审查格外严格,对此可以设立专门的审查机构,如承袭英国法律体制的香港地区法院就设立“诉费评定官”来审查律师酬金。

风险代理在美国则是经历了由完全反对到有条件承认的发展过程。在20世纪以前,美国大多数州法院根据普通法中对助诉图利行为的禁止而对风险代理持 熊英.论律师风险代理制度立法及完善[J].中国司法, 2002(9):41-43.完全否定的态度,认为收取附条件的律师费是一种帮诉行为,会激发不必要的诉讼,同时造成潜在的道德风险。到了19世纪末期,人们开始逐渐意识到风险代理可以有助于解决一些诉讼过程中的显著问题,而与风险代理相关联的问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管理和解决。1908年美国律师协会开始允许律师收取胜诉酬金,1965年缅因州最后一个取消了律师风险代理的禁止规定。但是美国立法对于风险代理的承认是附有条件的,对于风险代理有以下两个原则性禁止:(1)在家庭关系中,以保证离婚或者获取生活费、赡养费的多少为条件收取诉讼费用的;(2)在刑事案件中代理被告的律师不得收取附条件的费用。2同时在胜诉费的最高比例上立法也加以限制,各州根据不同的情况对胜诉费加以35%-50%的最高比例限额。

综合各国立法对于风险代理的态度,我们不难发现出风险代理在解决一系列实际的诉讼问题中所承担的重要角色,同时风险代理也存在着值得人们注意和防范的潜在风险。首先毋庸置疑的是风险代理将管理学中的激励模型成功地植入到代理制度中去,将律师的收入与当事人的利益挂钩,可以极大地提高律师的工作积极性,这使得一些疑难诉讼得到了解决的可能性。由于风险代理允许当事人在诉讼结束后以取得的财产支付诉讼费,这也就允许那些无力负担法律服务费的人能够通过这种方法追求其合法主张的财物。但是由于职业律师与被代理人之间存在的知识水平差异和信息不对称,使得当事人在代理关系中往往处于弱势的地位,这就对代理律师的道德高度和职业操守有极高的要求。

我国自建国以来,对于律师代理收费一直缺乏有效的制度规范。在1996年《律师法》颁布以前,在律师收费问题上先后发布了三个文件,1956年司法部颁发的《律师收费暂行办法》,1981年司法部、财政部颁发的《律师收费试行办法》,1990年司法部、财务部、财政部颁发的《律师业务收费管理办法》,但是这些文件都具有十分鲜明的计划经济色彩,不能适应市场经济时代的需求。1996年《律师法》尽管对于律师收费制度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对于风险代理却没有提及。直到2006年国家发改委、司法部联合颁布的《律师服务收费管理办法》才第一次对风险代理做了如下规定:

第十一条 办理涉及财产关系的民事案件时,委托人被告知政府指导价后仍要求实行风险代理的,律师事务所可以实行风险代理收费,但下列情形除外:

(一)婚姻、继承案件;

(二)请求给予社会保险待遇或者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

(三)请求给付赡养费、抚养费、扶养费、抚恤金、救济金、工伤赔偿的;

(四)请求支付劳动报酬的等。

第十二条 禁止刑事诉讼案件、行政诉讼案件、国家赔偿案件以及群体性诉讼案件实行风险代理收费。

第十三条 实行风险代理收费,律师事务所应当与委托人签订风险代理收费合同,约定双方应承担的风险责任、收费方式、收费数额或比例。

实行风险代理收费,最高收费金额不得高于收费合同约定标的额的30%。

这一规定平息了对于风险代理在我国合法性的争议,但是在《办法》颁布前后,风险代理制度在我国实行一直问题不断。首先风险代理的“风险”应该指的是当事人胜诉还是败诉的风险,但是同时风险代理给我国法治进程带来的更多的是律师队伍的道德风险。风险代理理应是将代理人和被代理人牢牢联系在一起的 2 王进喜.风险代理收费:制度理论与在中国的实践[J].中国司法, 2005(11):54-58.一条保险绳,在实践中却成了一道隔在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一道墙。风险代理一度将律师职业推向风口浪尖,一些律师凭借自己在代理关系中的绝对信息优势,故意将一些简单的诉讼复杂化,“忽悠”当事人签订风险代理,引发一些不必要的诉讼,赚取高额酬金;更有在风险代理合同中“下功夫”,一些关键的格式条款不予提示,使得当事人的误解,使得不同诉讼程序重复收费,造成当事人的重大损失。但是“风险”不仅仅停留在被代理人头上,随着风险代理日益被人所了解,风险代理被一些具有优势的被代理人所利用。山东一家化妆品企业在石家庄南三条市场做代理销售,一家欠其10多万元的代理商突然将店面转让后不知去向。眼看欠款无望追回,这家公司主动要求律师签订风险代理协议,约定如追回欠款,按收回欠款额的50%作为律师费。有了利益的驱动,律师多方调查后,查到这位代理商在另一个城市重新开了一个更大的店铺,于是将其告上法庭。然而就在律师稳操胜券的时候,原告与被告在庭下却达成了和解,原告撤诉协议自然解除。3这样律师成为“杨白劳”的案例也越来越常见,这让我们在感叹诚信缺失的同时不得不考虑风险代理的制度该何去何从。

首先胜诉酬金的限制可以预防律师事务所之间的攀比之风,避免为了获得高比例的胜诉酬金,而导致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出现。对此《办法》已经做出了30%的明确规定,这一最高限额比较其他国家35%-50%的限额来说较少,对此有不少人诟病其不能有效地提高律师在风险代理中的积极性,从而使得风险代理的代理模式逐渐式微。另外尽管《办法》明确规定了的胜诉酬金的上限,却没有规定具体的实施监管办法,没有强制力的法规如同一纸空文,并不能起到预期的作用。因此将诉讼酬金审查列入庭前审查事项中是制度的必然要求。同时,在风险代理模式中可以借鉴引入国外的许多做法。例如美国除了有“风险代理费”和“额外奖励费4”之外,普遍推崇所谓的“反向”(reverse)风险代理费,即律师计费计算的是律师为委托人节省下来的钱,这种计费方式使得律师能更为当事人的利5益着想。关于风险代理的合同纠纷,我国一直缺少诉讼代理合同纠纷的解决机制。因风险代理引发的合同纠纷的争议点往往集中于诉讼酬金上。我国香港地区规定任何人不得就律师收费合约提起诉讼,如果当事人就诉讼费争议一般都是通过“诉费评定官”来进行评定。我国对于诉费纠纷的解决途径都是以一般委托合同的诉讼进行解决。在风险代理中,律师已经承担了相当的风险,如果还得为自己的诉讼费再去打官司,会极大的打击律师的积极性,对被代理人来说也是时间和精力的损失。因此在诉讼代理关系中,我国还缺乏一系列的监管和仲裁机制,只有解决了这些制度上的遗留问题,才能使得风险代理合法规范地存在下去。

篇6:伊朗冶金工程项目风险分析及对策

目前伊朗正处于联合国和西方国家制裁的情况下,当前阶段是我国冶金企业进军伊朗市场的战略机遇期,也契合了国家“走出去”战略,国内一些企业也提出了“占坑”理论。但笔者认为当前形势确实有利于国内企业开拓伊朗冶金市场,但也不能盲目乐观,要稳妥识别存在的风险,提高风险意识,采取措施,切实加强风险防范,才能将优势化为实在的利益。

1 伊朗冶金工业现状

根据世界钢铁协会的统计数据,近年伊朗的粗钢、高炉铁水以及直接还原铁的产量如下:

从上述表中可以看出,伊朗高炉铁水多年产量一直没有什么大的变化,而直接还原铁和粗钢产量一直稳步增长。但与中东地区的土耳其相比,伊朗的差距还比较明显,如2010年土耳其粗钢产量为2900万吨,同期伊朗产量仅为其40%。

伊朗目前的主要钢厂有:穆巴拉克钢厂、胡泽斯坦钢厂、伊斯法罕钢厂。表4是2010年三大钢厂的产量统计。

伊朗发展钢铁工业有其资源优势,一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资源用于生产直接还原铁,二是有较丰富的铁矿石储量。

伊朗是钢铁消费大国,年均消费量将近1700万吨,对钢材进口依赖程度非常高。根据伊朗“五五(2010-2015)开发计划”,2015年伊朗的钢产量要达到4500万吨,预计到2025年,产能将扩大至5500万吨。从近期中国企业参与的冶金招标项目来看,伊朗钢铁企业纷纷扩大产能,如伊斯法罕钢厂扩建项目、Zarand项目、Zagross项目、Saba complex项目等。笔者分析在伊朗的五五计划中实现粗钢产量增长四倍的目标比较困难,但政府的长期政策是减轻对进口钢材的依赖,所以钢铁产能的扩张之路不可避免。这对于中国冶金企业来说是个难得的机会,尤其是在遭受制裁的情况下,伊朗要获取西方的技术和资金非常困难。如果国内企业能协助解决融资问题,则会在伊朗冶金市场占得先机。

2 在伊执行项目所面对的风险

本文将在伊朗执行冶金项目所面对的风险归结为两类:一类为不可控风险,一类为可控风险。

2.1 不可控风险

2.1.1 政治风险

伊朗的政治风险主要存在于三个方面:

(1)政体矛盾。1979年的伊斯兰革命实质上是传统保守的政教合一政权取代了世俗的君主立宪制政体。因为革命不彻底,所以这种结构性的矛盾造成了伊朗的经济长期以来没有什么改观,过度依赖石油和天然气收入的情况一直持续。近年来,强调效率的自由市场改革路线与强调公平的经济管制路线的争斗从未停止,这一点在2009年总统竞选时表现尤为突出,预计在2013年下次总统选举时,可能还会出现流血事件。伊朗经济政策不成功的最主要根源,是未触动导致财富分配不公和经济发展的结构性问题。

(2)民族矛盾。伊朗的民族问题主要涉及库尔德人、阿拉伯人和俾路支人。伊朗库尔德人的目标是建立独立的库尔德斯坦国;阿拉伯人是胡齐斯坦省生活水平最低、失业率最高的群体,他们没有在当地利润丰厚的石油经济中得到任何实惠,所以一些阿拉伯人就制造炸弹袭击等恐怖事件,胡齐斯坦省的石油管道和炼油厂也多次成为阿拉伯激进分子的攻击对象;俾路支人问题是目前伊朗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分离组织“真主旅”是目前最活跃的激进组织。伊朗民族问题的真正根源在于忽视少数民族利益的“波斯主义”,以及愈来愈严重的民族歧视和不平等。这些问题不解决,伊朗民族问题就会日趋恶化。

(3)核问题。这里之所以将核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是因为核问题对伊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伊朗官方透露的铀浓缩厂共有两处:一处是纳坦兹附近的布什尔核电站,第二处位于德黑兰和圣城库姆之间,距离首都100公里。伊朗一直坚持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但国际社会怀疑伊朗在秘密发展核武器。联合国日前发布报告称伊朗目前正积极采取各类措施绕开联合国贸易制裁,获取核技术和相关设备。部分国家担心伊朗获取的核技术将可能用于生产核武器。自2006年以来,联合国安理会就伊朗核问题通过了1696(2006)号、1737(2006)号、1747(2007)号、1803(2008)、1835(2008)、1887(2009)及1929(2010)号决议,相关组织和个人遭受了制裁。

由于受到制裁,伊朗的经济受到了打击,航空业也受到波及,由于不能获得备件和服务,伊朗航空失事情况时有发生(见表5)。

核问题的危险还存在于:一旦发生局部战争,必然导致核泄漏的发生。日本福岛核电站的事故对周边地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所以,核泄漏也应为在伊朗执行冶金项目必须考虑的一个风险因素。

(注:2011年数据截止到4月1日)

政体矛盾、民族矛盾和核问题具有耦合效应,相互促进,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导致产生社会变动的风险,这些变动包括战争、政变、骚乱等,威胁外国的贷款人和投资人的经济利益。

2.1.2 经济风险

根据伊朗中央银行的统计,近年伊朗宏观经济数据不容乐观,通货膨胀率基本保持在两位数,失业率也居高不下(见表6)。

经济风险可能以下述几种违约情况出现:拒付债务、延期偿付、无力偿债、重议利息、债务重组、再融资、取消债务等。对于需要融资的伊朗项目来说,国内金融机构应重点考虑,参考中国信保的评估数据,审慎识别项目风险进行综合判断。

经济风险还包括汇率问题,汇率的变动影响总承包合同的收益。此外,通过政策和法规的变动(例如调整汇率和税率等)间接构成风险,在转移风险范围内,国家不一定是交易的直接参与者,但国家的政策、法规却影响着该国内的企业或个人的交易行为。

2.1.3 自然环境风险

伊朗地处欧亚地震带,地震活动频繁剧烈。伊朗及其邻区位于活动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带上、其现代构造活动由于受阿拉伯板块和欧亚板块西部汇聚运动驱使,两个碰撞板块的边界形成了伊朗扎格罗斯断层。据我国全球地震目录统计,1900年以来伊朗境内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20次,其中最大地震为1945年11月27日8.2级地震。自1962年以来,死亡超过5000人的地震就有7次。每次发生地震时人员财产损失相当惨重,这其中的原因是与地震强度的客观因素有关,另外还与伊朗建筑构造不防震有关。

2.1.4 社会人文风险

伊朗公休制度与我国不同,而且,伊朗是穆斯林国家,斋月也会或多或少影响项目的工期。

2.2 可控风险

2.2.1 合同风险

与执行其它项目一样,合同风险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责任划分风险、合同价格风险、支付风险、罚款风险、质量风险。责任划分风险,在EPC合同模式下,合同文件存在缺陷的风险由承包商承担,如果合同文件存在错误、遗漏、不一致或相互矛盾的地方,业主不承担由此造成的费用增加和工期延长责任。合同价格风险,一方面是由于汇率问题,利润减少或亏损;另一方面,少算或漏算工程量,从而导致损失。罚款风险,主要在于延误工期或性能保证方面的罚款。质量风险,包括设计质量、供货质量以及施工质量风险。

2.2.2 技术风险

在机械、电气、土建方面,伊朗倾向于采用美国、德国、日本、或国际协会等标准,如ANSI、ASTM、DIN、IEEE、IEC等。国内企业如采用国标,则在设计审查时不满足业主要求,会导致工期延误。

3 防范风险的主要对策

一般来说,防范风险的方法主要有:风险回避、风险预防和减轻、风险转移和风险自留。

3.1 不可控风险的防范对策

根据以上的分析,对于此类风险,笼统来讲,应该采取风险回避、风险预防和减轻、以及风险转移等措施。

(1)严格执行联合国安理会的有关各决议,避免与遭受制裁的银行赛帕赫银行、及国民银行有业务上的往来;避免通过遭受制裁的船运公司:Irano Hind Shipping Company,IRISL Benelux NV,South Shipping Line Iran(SSL)运输货物。(2)认真研究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告2010年第105号公布,2011年1月1日实施的《两用物项和技术进出口许可证管理目录》,如果货物出现在清单中,应及时申报。(3)尽量避免在胡齐斯坦省、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库尔德斯坦省承包项目。如果不能避免,尽量做好安全方面的应急预案。

对于在伊朗执行冶金项目的企业,应经常与中国驻当地使领馆或经商室保持联系,一旦发生战争、内乱或核泄漏,应按照国家的统一部署,及时做好撤离任务。为避免或减轻损失,对于不可抗力的风险,如战争、地震、因核燃料引起的放射性污染等,首先应该在合同中参照FIDIC合同相应条款,规定业主应承担的责任,在工期和费用方面,做好索赔报告证据的保存。其次,战争和内乱一触即发时,应当及时终止某些材料设备的订货和运输。第三,应投保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战争及政治暴乱险。根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规定,战争指投资所在国发生的战争、革命、暴动、内战、恐怖行为以及其他类似战争的行为。战争项下的保障范围包括因战争造成的项目企业有形财产的损失和因战争行为导致项目企业不能正常经营的损失。此次利比亚战乱符合其中的战争及政治暴乱险赔偿范围,葛洲坝集团和中国建材分别获得了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赔款。

对于汇率风险,为有效避免汇兑损失,承包商可在合同中固定汇率,或签署人民币支付合同。另外,还可以在签订的承包合同中,增加一定的里亚尔(伊朗货币)支付,以满足安装费、售后服务人员在当地的花费,或修配改费用的支付需要。

3.2 可控风险的防范对策

3.2.1 合同风险的防范对策

总承包商应从投标、设计、采购、施工每个环节预测和控制风险,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风险。针对以上风险,具体的防范对策主要是:(1)在投标阶段,对于EPC总包合同,重点是核算工程量,特别是对于固定总价合同,要核算准确。但对于土建施工方面,应在合同中规定关于工程量增加的补偿条款。(2)在设计方面,尽量考虑全面,减少设计变更,减少在现场进行修配改的工作。对于土建设计,一方面应按照伊朗抗震建筑设计标准2800(第三版)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在现场提供服务的中方人员应考虑避震措施,有效防范地震危害。(3)在供货方面,首先,应优先选择能按DIN标准制造设备的供应商;其次,在合同付款条件中,考虑在采购阶段发生战争、内乱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来讲,信用证下供货的付款条件基本是用提单和其它相关单据交付议付行后付款。问题是一旦发生战乱等,已经签订了采购合同的,如果继续执行,则承包商将承担巨大的损失,当然,这里的风险可部分转嫁给分包商,但在与业主的合同中,如能将付款条件修改为按月凭票支付,则可有效化解风险。(4)在施工方面,建议在签订EPC合同时,承包商应与当地的土建施工方作为联合体共同与业主签订合同,施工费用由业主直接支付给土建施工方。(5)在标准方面,为了减少工期方面的损失,承包商应尽可能按照业主的要求采用国际标准。(6)在项目部内成立索赔组。索赔组成员应熟悉合同内容,搜集相关证据,掌握索赔方法,降低项目在工期和费用方面的风险。此外,承包商还应参与项目的每个员工都具有风险意识。

其它的风险因素,如劳动力和设备的生产率、劳工纠纷、安全、承包商的工作能力、变更指令的谈判、合同延误等因素,承包商可根据其经验处理。

4 结论

总体来看,伊朗是政治与安全风险相对较高的国家,核问题久拖不决,西方国家将加大对伊朗的制裁力度。但伊朗丰富的战略资源,尤其是石油天然气等资源,成为伊朗经济发展长期而稳定的基础,目前伊朗冶金工业也正处于上升的发展阶段,国内总承包单位如能充分评估存在的风险,应对得法,也必定能取得良好的收益。

摘要:本文分析了伊朗的冶金工业现状,认为对于中国企业开展冶金项目总包机会很大。定性分析当前阶段承包工程项目所存在的可控和不可控风险,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对策。

关键词:冶金项目,风险,对策

参考文献

[1]王定武.伊朗钢铁的工业现状和发展.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10月9日.

[2]李福胜.国家风险.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416.

[3]A.R.Manafpour,Bam Earthquake,Iran:Lessons on the SeismicBehaviour of Building Structure,The 14th World Conference on EarthquakeEngineering.

[4]于福坚.伊朗民族问题透视:是诸神的争吵还是利益的纷争.中国民族报,2010年8月20日.

上一篇:腹黑的经典搞笑句子下一篇:XX年我校学生养成教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