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2024-04-10

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精选6篇)

篇1: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论文

【摘 要】中俄经贸的迅速发展态势下,我国商务俄语人才的培养不尽人意,目前各高校的商务俄语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有待进一步研究加以完善,以便为社会培养出懂经贸、语言能力高的应用型商务俄语人才。

【关键词】应用型俄语人才;商务俄语课程问题;教学改革

一、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学术性与职业性的有机统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各行各业需要大量具有宽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突出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潘懋元先生认为,一般将人才类型分为学术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学术型人才是指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人才,而应用型人才则是运用客观规律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季诚钧认为学术型人才是指从事揭示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自然与社会科学领域中的研究人员;《高等教育法》第16条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基本标准定义为:“合理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比较系统、扎实的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必要的与本专业相关的知识;掌握本专业所必要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要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综合前人观点,笔者认为学术型人才是以掌握科学知识、研究客观规律、揭示技术原理为主,人才按学科培养;应用型人才是以掌握技术知识、通过实践活动、为社会谋求直接利益为主,人才按行业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具有合格的基本素质和具有一定特长,一是按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素质、能力、知识结构要求进行培养,使其具备现代工程师的综合素质;二是不苛求学生成为全才,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及条件,在某一方面形成明显优势,形成特长。所以应用型人才特色是具有本科底蕴,实践能力较强,专业特长突出。

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应用型人才培养有别于学术型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应是相对于科学知识,更注重技术知识;相对于理论研究,更注重应用创新;相对于某学科知识纵向精深,更注重多学科知识综合应用;相对于实践验证理论,更注重理论指导实践;相对于升学深造,更注重就业导向。所以衡量应用型本科人才的质量标准应是基本标准与类型标准的有机统一。

二、中俄贸易发展推动应用型俄语人才的培养

进入21世纪后,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巩固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又多起来。和,中俄互办“国家年”活动把中俄合作推向高潮(,中俄互办语言年)。正如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铭玉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科技往来的逐渐正规化,以及双向需求的旺盛,第三次俄语热潮正在到来。这次俄语热是一次理智的回归,它不会像上个世纪90年代那样几年即逝,而将是长期的、稳定的。与此同时中俄两国确定:“前中俄贸易额提高到1000亿美元,到两国贸易额提升到亿美元”的目标的确定意味着双边关系在未来将有一个稳定向上、加深和拓宽的过程,对俄语人才的需求也有了新的要求,培养既通晓俄语又精通经贸业务人才是市场所需。中俄经贸往来的增多,社会对经贸人才的需求也承之加大。但是不同以往的是现在的中俄合作在领域和深度方面都有了变化,中俄合作从农业、林业、纺织业、食品业等领域深人到文化、科技、旅游、会展等各个层面,合作的多领域、深层次对新时期俄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而外贸行业目前是吸纳俄语毕业生最多的。一般毕业生进入公司以后,要兼做业务员、跟单等,除了俄语外在工作过程中需要有一定国际贸易方面的知识。

所以从整体上说,俄语的社会需求较好,但是高校俄语毕业生并不能很好地满足需求。首先从数量上说,我们每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只有五、六千人,加上留学回来的和社会培训机构培养出来的学生,最多也不超过万人。这有点跟不上日渐旺盛的需求。另一方面,俄语学生的综合素质需要加强,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学校由于资金、课程设置等原因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够,以至于学生掌握的是“哑巴俄语”,一到实际场合就表达不好,有些学生虽然上过经贸课程,但却不能在实际贸易环境中很好地运用出来,这样质量的“人才”即便岗位再多,也会面临就业危机。

《关于外语专业面向21世纪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复合专业的选择要充分考虑不同院校培养人才的不同规格,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从总体上我们至少可以把俄语的复合专业划分几个大方向,比如综合性大学可朝向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理工科院校可朝向某一科技专业,外语院校可以朝向俄英双语、语言、文学等。各地区院校还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走出自己的路子。比如,北京外国语大学,以地处政治与文化中心为背景,在复合型专业与方向课程上多以外交、外事管理、高级译员和文化交流为主;上海外国语大学则以上海建成为经济、金融中心城市功能定位,复合型专业和方向课上多以经济、金融、贸易、管理、广告经济法等方向为主;这样我们可以为国家输送各种专业的复合俄语人才,也会减少因俄语办学口径窄引起的人才拥挤现象。

为了满足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发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和经济学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我们创办了商务方向的俄语专业,从开始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至今现已有135名俄语学生,专职教师5人,俄语外教2人,特聘教师3人。专职教师中有两人是博士学位,硕士三人。副教授职称2人。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除了专业基础课外在专业核心课方面我们围绕商务、经贸知识开设了经贸俄语、俄语函电、商务谈判、国际贸易课程。这些经贸俄语类课程,使学生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三、应用型俄语人才的现状

首先,外语专业的毕业生属于哪种类型是由该专业人才培养的观念所决定的。虽然在学校和人才方面分为学术型和应用型,但目前我国学术型人才与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混淆不清。很久以来我国俄语人才培养的主要是语言文学研究型的人才,注重语法和文学教学,这与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对俄语人才的需求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国内的初、高中已基本取消了俄语基础教学,所以俄语专业毕业生到中学担任教学工作的机会几乎为零,有些虽然进到地方中学任教,但基本已改科教其它课程了。所以传统的俄语教学以传授语言知识为目的,这无形中就导致俄语教学按知识类学科的方向发展,这脱离了学生目前就业所需,这也是俄语教学效果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次,按照课程理论外语为工具学科的分类,我们应把俄语教学界定为以培养俄语运用能力为目的的技能课,侧重培养学生语言实践能力。

四、商务俄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教学改革

目前国内高校“经贸俄语”课程的开设存在以下难点:

1)是无章可循,此课程虽然已经在高校中开设有,但至今在全国性的专业俄语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设置有关该课程的内容,并且大纲也是多少年前制定的,各校只是按照“地方性法规”行事。

2)缺乏课外实践平台。“经贸俄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是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在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俄语学生这种机会相对多一些,其它地区俄语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学生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不知道课上的内容在何时、何地能用上。

3)“经贸俄语”课程学时偏少甚至致使课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4)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不能完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现有的经贸俄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分为3类,即纯俄语语言类教师、经贸俄语类教师、经济贸易类教师。俄语专业教学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和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对于经贸俄语专业来说,有充足的师资来完成俄语语言教学。绝大多数的经贸俄语专业教学也都是由从事俄语语言教学的教师来完成的,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俄语语言知识,但国际贸易知识却相对薄弱,因此造成重俄语轻经贸的现象。这些教师通常只是进修相关的几门经贸课程,并不具备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的俄语教学方法一样,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机械地讲解,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课堂上仍采用大量讲解、填鸭式灌输的老方法,过分强调单词讲解和语法分析,而忽略了经贸俄语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还有有些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其结果是使得经贸俄语专业的毕业生俄语的基本功底较好,对国际贸易理论方面也有了解,但在经贸实践方面却很欠缺,毕业后不能够适应工作需要。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学生掌握了不少经贸知识,但是缺乏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能力。因此,要培养出真正的高级经贸俄语的复合人才,必须引进专业的经贸课程的教师,这样才能拥有一支专业过硬的教师队伍。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认为应用型本科商务俄语教学改革可以遵循以下原则:

1.教学改革目标,要贴近实际、建立校企共建的培养环境;实施学校主导,多方合作的培养方式;突出项目载体,做学结合的教学方法;形成能力导向,多元参与的评价机制。

2.课程体系要涵盖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理论课程应包括基础理论、专业理论、技术方法,实践课程应包括基础实训、专项实训、综合实训。要将理论与实践有机融合,理论来指导实践。课程之间要优化整合、避免重复,注重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着重向商务俄语方向发展。

3.在实践条件建设方面广泛利用社会有效教育资源,通过校企合作,校级合作、国际合作来借力发展。设计出“社会实践+校外实践+校内实践”的三类项目培养学生较强的实践与创新能力。同时在师资方面构建实践教学指导队伍,强化教师专业实践能力,师资队伍多元化。

4.学习评价多样化:考试考核方法多样;打破以往单一“闭卷笔试”模式,注重学生俄语语言实践应用能力,“口语考试、口语表述”可以在第一学期就进行,可将基础俄语课程考试分为“笔试”和“口试”,平时课堂上也应重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避免“哑巴外语”,避免学生“语法知识”与“口语能力”不同步,避免学生再次走上应试教育的道路,让学生们从注重“考试结果”向注重“学习过程”转变;应本着考试有法,但无定法,重在得法原则。

【参考文献】

连娟,兰宜生。中俄贸易发展的新问题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入贸易大国行列后对中俄贸易的透视.西伯利亚研究,,32(1)。

孙丽珍。中俄联合办学条件下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思路.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

唐光彤,胡守信。外贸俄语强化教程.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孙玉华,刘宏。新时期高校俄语专业现状调查及专业改革发展方向.外语与外语教学,2011(1)。

篇2: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构建俄语专业课程 培养应用复合型人才

结合应用俄语专业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对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提出建议和设想,认为课程改革是培养复合型、应用型外语人才的关键.

作 者:张凤珍  作者单位: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外语系,浙江杭州,311231 刊 名: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8 “”(1) 分类号:H359.1 关键词:复合型人才   应用俄语专业   课程设置  

篇3: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一、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解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教育领域的基本问题,我国高校、学界及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并讨论人才培养模式,则是近二十多年、特别是近几年的事。高校提出“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最早见于文育林1983年的文章《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按学科设置专业》中,其内容是关于如何改革高等工程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但这一概念的明确界定是刘明浚于1993年在《大学教育环境论要》中做出的,他提出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办学条件下,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选择或构思的教育教学样式。”之后的专家学者形成了几种较为典型的界定:人才培养模式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 周远清) ;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钟秉林) ;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培养目标( 含培养规格) 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 ( 龚怡祖) ; 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课程体系、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教学资源、教学管理体制、教学环境等方面按一定规律有机结合的一种整体教学活动,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理论、教育思想形成的教育本质的反映( 刘红梅,张晓松) 等等。教育部在1998下发的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首次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做出官方的表述,指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以上观点相同点在于:不管是官方的表述还是学者的观点,“人才培养模式”基本上都是指在教育思想、教育理论指导下的一种关于人才培养的方式。不同点在于:在培养模式的指向上,存在强调培养目标还是强调素质结构的差异;在培养模式的属性上,有些学者认为应该是一种静态的“方式”,而有的则认为是一种动态的“过程”,更多的学者认为是静态与动态的结合;在人才培养模式的外延上,少数学者认为包括整个教育管理活动,一些学者则把人才培养模式限定在“教学活动”中,更多的则持中间立场。

综上所述,人才培养模式既不能限定在教学过程中,又不能泛化到高校的整个管理层面;是一种结构与过程的统一,是静态的样式与动态机制的统一体;不仅仅关涉“教学”过程,更关涉“教育”过程,它涉及到了教育的全过程,远远超出教学的范畴;是教育各要素( 如课程、教学、评价等) 之间的动态结合,强调运行过程的结构;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指导下,为实现理想的培养目标而形成的标准样式及运行方式;是理论与实践的接壤处;既要反映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是理想人才的培养之道,是理论的具体化,同时又具有可操作性,是人才培养的标准样式,但它又不是具体的技术技巧或实践经验的简单总结,它是一个诸多要素组成的复合体,又是一个诸多环节相互交织的动态组织。这其中涉及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育评价等多个要素及制定目标、培养过程实施、评价、改进培养等多个环节。

二、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

俄语人才培养模式多沿用传统的“俄语 + 语言学”、“俄语 + 文学”培养模式,对俄语专业来说,以上两种模式的社会需求量很少,社会更多需要的是“俄语 + 外交、经贸、法律、新闻……等”复合型人才( 刘光准、王利众) 。一些高校进行了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吉林大学把“俄语 + 经济”、“俄语 + 政治”付诸实践 ;上海外国语大学和首都师范大学的“俄语 + 英语”教学模式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大胆尝试 ;还有的学校注重培养具有“扎实的基本功 + 宽厚的人文知识”的通用人才。

以上三种模式在一些高校的尝试虽然有成功也有失败,对“复合型人才”的界定也有差异,但是值得肯定的是,任何一种模式的实施都饱含着俄语界同仁培养复合型俄语专业人才的热切希望,任何一种模式的设计都有着共同的原则,即培养模式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各学校要在对社会需求进行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的条件,用发展的眼光来设计能够服务于国家、服务于本地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人才模式。

“俄语 +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迄今为止还没有高校做过尝试,虽然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增加了商贸方面的课程,但还不足以支撑起“俄语 +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俄语 + 商务”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给商科院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实践提供了机会和挑战。

( 一)“ 俄语 +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原则

第一,学生为本是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的核心理念:以学生为本,就要以学生发展为着眼点,遵循人才成长的规律,研究人才成长的条件,改善教育条件与教育环境。人才成长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有效的创造实践、内外因综合效应、竞争与合作、共生效应等等。

第二,社会需求导向是人才培养模式顶层设计的根本:中俄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升级对我国俄语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多层次、多方向的俄语专门性高级人才的需求使我国传统的俄语人才培养模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结合自己学校的学科优势和充分利用和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紧紧围绕社会的需求,设计出俄语专门性人才的培养模式成为了必然选择。

第三,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是设计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

( 二)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

第一,培养目标的设计:依托商科院校的资源优势,适应中俄经贸关系不断深入发展对“俄语 + 商务”专业人才的需求,“俄语 +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应是以宽厚的俄语语言为基础,突出商务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其人才培养规格应是具有扎实的俄语语言基础、通晓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并能够用俄语熟练操作业务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

第二,课程体系的设计:坚持目标性和实用性原则,应注重以下四个模块:通识知识模块、俄语专业知识模块、商务专业知识模块和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模块。

通识知识模块:为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商务俄语人才,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拓展,是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有力支持,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必备基础。该模块的课程应包括经济法、国际金融、跨国市场、管理与沟通等课程。

俄语专业知识模块:该模块是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基础,只有夯实此基础,才能顺利完成该培养方案的目标。该模块的设计应培养学生用俄语进行听、说、读、写和译的能力,侧重培养学生的俄语实践能力,所以应加大俄语实践课、口语和听力课的比重。

商务专业知识模块:该模块突出了整个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也是应用复合型人才的体现。从专业业务能力培养来看,“俄语 + 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应培养具有全球化和国际化商务技能的人才,培养学生从事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和国际化经营管理活动、相关政策研究所需要的基本理论与技能,使其能够用俄语熟练操作业务。所以应按照“商务活动论”来设置核心课程,如商务概论、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市场营销、电子商务、国际物流与通关等课程。该模块的构建必须突出专业性、整合性和实践性,核心课程以俄文原版教材为主,实施双语教学。

创新精神和能力培养模块:加强学生商务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旨在激活学生的创新潜能,增强创新欲望,从而达到不同程度的创新。本模块由上述一系列前后指向课程的课程论文撰写、科研式商务实习和实习报告撰写等实践教学环节构成。在此模块中,应当深化“因材施教、实践创新、复合成才”的培养方式、“团队式科研型”培养方式和“个性化发展”培养方式。

第三,评价体系的设计:“俄语 + 商务”应用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评价体系实行学校与市场双元评价体系,即由学校单元评价体系向学校与市场双元评价体系转变。传统的学校单元评价体系注重的是对学生知识的掌握,而忽视或顾及不到学生能力及整体的发展。是一种封闭式的学业评价方式,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在一定程度上会使评价的指挥棒偏向知识和理论,忽视技能与能力。在“俄语 + 商务”应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中,对学生学业的评价应聘请用人单位的专业人士参加,形成高校和社会双元评价主体,共同对学生进行俄语知识与能力的检验,这是一种开放式的评价方式,它将对学生的知识结构、能力及各方面的发展进行综合考察,可以及时向学校反馈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这必将成为引导高校俄语专业人才培养的指挥棒。高校的俄语专业教学就可以根据用人单位对学生学业情况的考核意见适当调整教学计划和课程内容,促使教学更富有成效、更直接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摘要:随着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不断深入发展,传统的俄语人才培养已经不能适应两国关系发展对俄语人才的需求,应用、复合型俄语人才培养是我国俄语专业教学和教育的发展方向。基于此,相应的应用型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势在必行。通过研究“商务+俄语“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顶层设计,以期对我国的俄语专业教学和教育探索新路,同时也为其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确定和实施提供借鉴。

篇4: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关键词:经贸俄语;问题;教材;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04-02

21世纪以来,随着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确立和巩固和俄罗斯经济的复苏,社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又多起来。正如中国俄语教学研究会副会长王铭玉所说的那样,伴随着(中俄)两国经贸、科技往来的逐渐正规化,以及双向需求的旺盛,第三次俄语热潮正在到来。这次俄语热是一次理智的回归,它不会像20世纪90年代那样几年即逝,而将是长期的、稳定的。为了适应市场对俄语人才的需要,发挥辽宁对外经贸学院外语和经济学的优势,突出办学特色,我们创办了商务方向的俄语专业,从2009年开始招收俄语专业本科生,专业基本学制为4年,实行弹性学制3-6年。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上,除了专业基础课外在专业核心课方面我们围绕经贸开设了经贸俄语、俄语函电、商务谈判、国际贸易课程,这些课程开设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为所用,学能所用,缩短学与用之间的距离,提高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

一、经贸俄语课程目前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高校“经贸俄语”课程的开设存在以下难点。

一是无章可循,此课程虽然已经在高校中开设有20年,但至今在全国性的专业俄语教学大纲中并没有设置有关该课程的内容,并且大纲也是多少年前制定的,各校只是按照“地方性法规”行事。

二是缺乏课外实践平台。“经贸俄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其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离不开课外的实践活动。而从全国范围来看,目前只有在黑龙江、吉林、新疆、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区的俄语学生这种机会相对多一些,其它地区俄语学生的实践机会很少甚至完全没有。学生有种“英雄无用武之地”感觉。

三是,“经贸俄语”课程学时偏少甚至致使课程教学任务无法完成。

四是,师资队伍的专业水平以及教学方法不能完全保障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现有的经贸俄语专业的教师可以分为3类,即纯俄语语言类教师、经贸俄语类教师、经济贸易类教师。俄语专业教学在我国有着很久的历史和较扎实的基础,对于经贸俄语来说,有充足的师资来完成俄语语言教学。现今绝大多数的经贸俄语专业教学也都是由从事俄语语言教学的教师来完成的,他们都具备较高的俄语语言知识,但国际贸易知识却相对薄弱,因此造成重俄语轻经贸的现象。有些教师通常只是进修相关的几门经贸课程,并不具备系统的国际贸易知识。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普通的俄语教学方法一样,基本上以教师为中心,进行机械地讲解,以传授语言知识为重点,过分强调单词讲解和语法分析。还有有些教师并不清楚学生的未来工作需要什么样的语言知识和专业技能,教学往往具有盲目性。

针对以上的问题,笔者认为经贸俄语类课程的设置首先应从社会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工作岗位需求出发,从学生就业的现实状况出发,与市场经济的需要接轨,与当今科技发展的趋势相适应,本着实用性原则。其次课程设置上应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顺序安排。让学生学得扎扎实实,打好基础,为学生以后可持续性学习做好铺垫,进而避免有太大压力而产生厌学情绪。应本着渐进性原则。

本着实用性和渐进性的原则,我院在经贸俄语课程设置上的顺序是国际贸易实务(第四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经贸俄语(一)(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语商务函电(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汉笔译(第五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经贸俄语(二)(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语商务谈判(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俄汉口译(第六学期开设,32学时,周2学时)。

学院于第四学期开设的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由国贸系资深教师来讲授,教师本人有着丰富的实际贸易工作经验,课上除了理论知识传授外,侧重实践经验的讲解和技能的培养。经贸俄语教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学生应掌握必要的国际经贸知识。说到这里,就“必要的国际经贸知识”加以说明,“经贸俄语”课程所传授的经贸知识应当凸显基础性、系统性及实用性,“经贸知识”应以国际贸易知识为主,同时辅之以少量的国际经济知识。与此同时,“经贸俄语”教学中所传授的国际贸易知识又应该是经过科学的选择,应该是最基本的、浓缩性的,是从事国际贸易业务所必备的,而且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相对的完整性;应基本涵盖国际贸易的主要环节和整个流程,而不宜“零打碎敲”;应当最大限度地与外贸业务相结合,使学生能学以致用。

俄汉笔译和俄汉口译侧重的经贸方面的翻译,除了完成必要的翻译知识、理论讲授外,侧重于经贸俄语的翻译。因为经贸俄语有其自身的语体特点,所用词汇多为中态词汇和书面语词汇,句子结构相对比较完整,很少使用带用感情表现力的色彩的词汇手段以及简化结构句等。

二、教材的选择

要想实现学生的经贸知识与俄语能力的有效复合,需要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有一部好的教材,二是要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三是建立并充分利用好课外实践平台。教材是教学之本。如同浙大陆国栋老师所讲,教材使用上有三点很重要:用“好教材”。选择国家级规划教材或者省部级优秀教材,这是解决“用什么”的问题。“用好”教材。有了好的教材,就要用心研究它,好在哪里,有哪些东西值得我们借鉴,如何让教材中的重点、精华能最大限度地传授给学生。跳出教材。这是教材使用的最高境界。在追求这个目标的过程中,我们就提高了自身。

现在出版的经贸俄语教材一般有三种:经贸文选类:选取很多当今俄语报刊杂志上的原版经贸方面的文章,文后有一定的注释,注重可读性、趣味性和广泛性。经贸应用文类:主要列举了一些常用的外贸信函、各类合同等,有一定注释,注重实用性和全面性。外贸谈判类:选取不同经贸领域和专业,以对话谈判的形式展示合同和协议商谈和签订的过程,每个会话后配有一些积极常用的句子,注重情境性和实用性。第一种教材全原文对学生来说较吃力,学习积极性差、基础差的学生预习的话,查找单词就会费去很多时间和精力。由于很多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和知识,兴趣和求知欲望的培养尤其重要。第二种各种文体聚集,对很多学生来说有一种重复的疲劳感。第三种谈判虽内容不同,各有侧重,但形式单一,容易变成识记课。

从本人的实际工作和教授商务俄语的经验认为商务俄语的教材编写应结合上述三种教程,教师可以把一部分经贸会谈做成便于在课堂上选取放映的光盘或视频,真实的场景和人物能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效果会比较好。对于个别外贸术语和例子最好选取原文加以阐释,加深学生的记忆。选用以外贸谈判为主的教材时,可以再参考其他教材,取长补短,科学设计教学步骤,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目前我们采用的经贸俄语一、二的教材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的《经贸俄语》,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此教材的1-11课由俄语外教讲解,32学时,2课时∕周,在第四学期开设,其中有些内容与基础俄语相重,外教侧重学生口语能力的培养,课上检查学生的口语对话组织能力。12-34课(其中第22、23课为经贸函电内容,不做为此课授课内容)由中国老师讲解,在第五学期、第六学期开设,共64学时,2课时∕周。我们选择此教材的是因为精选了贸易活动中常见的33个专题,涵盖了各专题的基本语言材料、言语练习,其经贸词汇非常丰富、覆盖面广,实用,能够基本满足常项商务活动中的词汇要求,同时适合我院学生的实际水平,受到学生们的喜欢,教学效果较好。

三、教师的选择

经贸俄语这门课的教学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教师首先要有一定的实践经验,才能以身说法,讲解才会生动具体。学生几乎都是没有什么实践经验的,起初他们只是感觉商务俄语与日常所学俄语不太一样,生词繁多、冗长,句型也复杂。而目前商务俄语教学最大的问题是很多很有水平的老师没做过外贸工作,无实际工作经验,这无异于隔山打牛,而做外贸的又没做过老师,处于有理讲不清的阶段,因此,实际操作过外贸的学历较高的俄语老师是商务俄语课程教学者更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也可以采取教师以“走出去”即到企业学习俄语,到企业收集俄语行业术语的方式,适应学生未来工作岗位的需求;或者以“请进来”即请企业优秀人才到学院合作开发设计基于工作导向的教学内容,强化实际能力,进一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工学结合。强化语言运用能力和文化交际能力,实现语言和文化及经贸技能有机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商务俄语在人才培养的目标上可以探索“语言运用能力,经济实践能力,俄语文化体验”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我院采取了可以聘请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走进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培训,给学生创造接授职场切身经验与分享体会的机会。为学生以后顶岗实习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招聘来自企业的专职教师,在师资引进方面学院十分重视教师的企业工作经验。既懂教学又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将优先考虑。借鉴于例如首都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和吉林俄语学院俄语实训课程的教学经验,结合来自于俄华人商会和俄企业对俄语人才的需要情况、人才目前存在问题,制定出具有我院本科特色的俄语实训课程,作为我院小学期教学内容。

培养高素质的现代应用型俄语人才需要我们俄语教育工作者不断的努力,还要投入更多的精力改善教学方法、探求高效率的学习方法,更科学的考核方式,以实现俄语教学现代化、信息化,培养出高质量、高层次的俄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连娟,兰宜生.中俄贸易发展的新问题及贸易政策的调整——中国进入贸易大国行列(2000年)后对中俄贸易的透视[J].西伯利亚研究,2005,(1).

[2]张娜.依托学校特色和优势,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J].中国俄语教学,2007,(26).

[3]孙丽珍.中俄联合办学条件下复合型俄语人才的培养思路[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2).

篇5: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文献综述

杨帅

2016/11/13 关于中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国内商务俄语人才培养现状的分析

 杨帅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我国电商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经营主体数量不断增多,贸易交易额迅速增长,已经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形式。在“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中俄经贸合作频繁,迎来了中俄跨境电商发展的新时期,本文就目前中俄两国跨境电商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以及目前国内商务俄语人才培养现状进行分析。

关键词:一带一路中俄贸易跨境电商俄语人才培养

引言

跨境电子商务是指分属不同关境的交易主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达成交易、进行支付结算,并通过跨境物流送达商品、完成交易的一种国际商业活动。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的国际环境下,中俄经贸得到迅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在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中俄贸易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两国经济合作全方位快速发展,双边贸易额大幅增长,中国已跃居俄罗斯第一大贸易伙伴。随着中俄交流与合作的日益加深,俄语作为对外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显得越来越重要。在这个经济背景下,精通俄语和电子商务知识的复合型应用人才更是供不应求。然而,目前国内俄语人才的现状及其具备的相关专业知识在中俄跨境电商贸易快速发展的今天显得相形见绌。本文将对此进行简要分析,希望能对我国俄语专业的教学改革,完善与调整商务俄语人才培养模式有所裨益。

一、中俄跨境电商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设备的广泛应用,俄罗斯电子商务市场迅速发展,规模不断扩大。多家国际电子商务巨口进驻俄罗斯市场,2014年,全球速卖通、淘宝、亚马逊、eBay等已成为最受俄罗斯人欢迎的在线购物平台,俄罗斯跨境电商销售规模和消费者数量均呈上升趋势,而俄罗斯目前也已成为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的重要海外市场。中国电商进入俄罗斯市场起步较晚,但近几年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迅速增长。有1.45亿人口俄罗斯有8000万居民使用互联网,其中4000万人是网购用户。跨境电商交易额占到俄罗斯电商交易总额的28%,其中一半以上的业务往来都是和中国开展的。2010年以来,中国电商、中小型企业通过官方网站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等陆续进入俄罗斯市场,短短几年时间里,中国电商在俄罗斯电子商务市场的份额稳步增长,其销售额已占俄罗斯外国电商销售总额的70%。在诸多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中,中国电商巨头阿里巴巴旗下的全球速卖通已成为俄罗斯第一大电商网站,拥有最大的市场份额。

2016年6月29日俄罗斯远程贸易协会驻上海代表阿纳斯塔斯亚·科瓦洛娃在“第六届APEC电子商务工商联盟论坛”上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提出要大力发展外贸电商,而他们认为中国是最合适的市场。”阿纳斯塔斯亚·科瓦洛娃表示,俄罗斯与中国的跨境贸易以每年50%的增幅增长,而根据俄罗斯电子贸易平台协会的预计,今年中俄的跨境交易量将达到25亿美元。值得高兴的是俄罗斯的电子商务市场刚刚起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与此同时,俄罗斯也在积极发展外贸电子商务,中国同样是一个重要市场。由此可见,未来中俄跨境电商依旧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机遇。

二、国内商务俄语人才培养现状

2005年以来,随着俄罗斯政治稳定和经济好转,我国与俄罗斯关系的改善,中俄两国经贸、文化联系不断发展。在众多利好形势下,要大力发展对俄跨境电商业务,人才是关键。中俄贸易的飞速发展不仅为两国带来了光明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对经济发展中的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目前我国俄语人才的培养远远无法满足对俄贸易的需要,2015年中国南京GMC全球电商联盟总裁峰会在南京软件谷科创园举行,据峰会业内人士透露,仅2014年全国跨境电商人才缺口就达180万人左右,所以培养大批俄语应用型人才是未来我国俄语教学的当务之急。跨境电商人才属于复合型人才,不仅要懂得国际贸易、电子商务等专业知识,还需要有一定的外语知识。目前国内缺少既懂商务外贸知识又擅长俄语的综合性复合人才,缺乏具有实践性的跨境电商复合人才。另外,高校俄语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环节脱节,懂俄语的学生不懂电商,懂电商的学生不会俄语。

目前,我国高校每年培养的俄语专业毕业生估算仅仅有2万人,中学学俄语的人数在急剧减少,因此后背力量不足。(哈尔滨日报2015年12月9日第2版)这与迅速发展起来的跨境电商业形成巨大的反差。因此培养具有跨境电商技能的俄语人才是我国各类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采用有效的俄语人才培养策略,进行专业俄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十分必要。

对俄贸易,人才先行。培养人才靠教育。我国俄语人才培养要抓住中俄贸易发展的契机,各个高校要肩负起培养复合型俄语人才的重任,促进中俄跨境电子商务贸易的持久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篇6:改革商务俄语教学,培养应用型俄语人才

当前大学俄语教学现状分析及教学改革探索

本文探讨了大学俄语教学面临的诸多困境,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同时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大学俄语教学改革的重点,以使大学俄语教学快速发展.

作 者:金英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2206 刊 名:中国电力教育 英文刊名:CHINA ELECTRIC POWER EDUCATION 年,卷(期): “”(10) 分类号:H3 关键词:大学俄语   教学现状   教学改革  

上一篇:谈训练结构下一篇:青春梦想演讲比赛致开幕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