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2024-04-22

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共9篇)

篇1: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墙柱混凝土养护技术交底

交底内容:

1.作业准备

1.1.机具准备:

1.1.1引水管、喷头

1.2.材料准备:

1.2.1塑料布

1.3.作业条件:

1.3.1墙柱模板已经拆除。

2.施工操作工艺措施及主要做法要求

2.1.工艺流程:

普通混凝土养护:独立柱包裹塑料布淋水养护保持墙柱表面湿润

冬施混凝土养护:独立柱包裹塑料布包裹保温层混凝土测温

2.2.施工操作要点及要求:

2.2.1混凝土表面经常保持湿润,墙体表面不能包裹时更应保持每日浇水次数。

2.2.2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2.3.混凝土养护:

2.3.1跟随模板拆除后及时将混凝土独立柱表面用塑料布进行包裹。

2.3.2在柱头上浇水使柱体塑料布内充分湿润,墙体养护采用喷头向墙体表面上喷洒,使墙体表面湿润,每天浇水次数由天气决定,原则为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柱体每日在两次左右,墙体每日浇水4~5次。

2.3.3浇水养护时间:7天,达到设计强度为止。

2.4.冬施养护测温:

2.4.1冬施期间混凝土养护为保温养护,柱体在模板拆除后及时包裹塑料布,在其上包裹保温毛毡,墙体保温在模板拆除后在墙顶上挂保温毛毡进行保温,保温时墙顶盖严。

2.4.2冬施期间混凝土测温:在混凝土施工之前依据测温图布置好测温管,在混凝土浇筑成型后进行混凝土内部温度的测量,测温时把温度计放入测温孔内,把管口堵严,等5分钟后拿出来读数,并做好记录,测温每两小时一次。待同条件临界强度达到4.0Mpa(混凝土温度降至0℃之前)后,可以拆除模板,但须继续保温,测温改为每6小时一次,在混凝土内部温度与气温接近时可拆除保温。

2.5.成品保护

2.5.1墙柱模板拆除后,在混凝土阳角及时用50mm宽竹胶板条进行护角。

3.质量要求

3.1.混凝土浇水养护时间不低于规定天数,养护期间保证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

3.2.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浇水养护。

3.3.冬施期间保温层要严密,不得有漏盖。

注意事项+1.1.文明施工措施:

1.1.1浇水采用喷头进行,不得用水管直接进行往混凝土侧面进行灌水。

1.1.2板面上的积水要及时清理干净。

1.2.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注意事项施工准备:

施工现场严禁吸烟及动火,以免引燃现场易燃材料。

篇2: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2、在高温或低温条件下,混凝土运输工具应设置遮盖或保温设施,以避免天气、气温等因素影

响混凝土质量。

3、混凝土的自由下落高度不宜大于1.5m。超过时,应采取缓降或其他措施,以防止骨料分离。

4、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应根据试验确定并不超过振捣器有效半径的1.5倍;振捣器宜垂

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如略有倾斜,则倾斜方向应保持一致,以免漏诊;振捣时,应将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cm左右;在预埋件特别是止水片、止浆片周围,应细心振捣,必要时辅以人工捣固密室;浇筑块第一层、卸料接触带和台阶边坡的混凝土应加强振捣。

5、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严禁在仓内加水,混凝土和易性较差时,必须采取加强振捣等措施,仓

内的泌水必须及时排除,应避免外来水进入仓内,严禁在模板上开孔赶水,带走灰浆。应随时清楚粘附在模板、钢筋和预埋件表面的砂浆,应有专人做好模板维护,防止模板位移、变形。

6、主要是温控要求a、根据相关规定及结构物砼的实际平面尺寸和砼的厚度,测温点布置尽量

在承台周边的平面上,以利于后续测温工作的进行。b、砼浇筑前,对每个测温孔进行密封,防止浇筑砼时砂浆流入测温管内发生堵塞。同时对测温管严加保护,防止破坏,以确保测温工作顺利进行。c、测温的位置必须具有代表性,按浇筑厚度断面的底、中和表面多个不同的高度设置。d、测温时要定人、定时、定仪器,以减少人为误差。e、每次测温后,测温人员应及时把汇总的砼温差数值,提供给施工技术部门,以指导现场砼的养护。f、在测温进程中,当发现温度差超过规定25℃(或设计值)时,应及时采取外部保温措施,同时降低内部温度,防止因温差过大而产生过大的温差应力造成砼发生裂缝。g、利用信息化施工,用测温技术数据,并根据砼内部的温度变化情况,控制降温速率和砼温度应力裂缝的出现。

7、中雨以上的雨天不得新开混凝土浇筑仓面,有抗冲耐磨和有抹面要求的混凝土不得在雨天施

工。在小雨天气进行浇筑时,应采取下列措施:适当减少混凝土拌合用水量和出机口混凝土的坍落度,必要时应适当缩小混凝土的水胶比;加强仓内排水和防止周围雨水流入仓内;做好新浇筑混凝土面尤其是接头部位的保护工作。在浇筑过程中,遇大雨、暴雨,应立即停止进料,已入仓混凝土应振捣密室后遮盖,雨后必须先排除仓内积水,对受雨水冲刷的部位应立即处理,如混凝土还能重塑,应加铺接混凝土后继续浇筑,否则应按施工缝处理。

8、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及时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养护前宜

篇3:结构墙柱混凝土的质量控制

1 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1.1 蜂窝、麻面

蜂窝、麻面是墙柱混凝土结构最为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大面积的蜂窝、麻面对结构的耐久性、承载力都会造成影响。墙柱结构出现蜂窝、麻面的主要原因有:混凝土配合比不合理或者搅拌时计量不准, 造成砂浆少而粗骨料多;混凝土的拌合时间不足, 未能充分均匀的拌合;拌合料和易性差;下料高度过大, 导致混泥土离析;没有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分层施工;混泥土振捣不够, 存在漏振、欠振现象;石料粒径较大而墙柱截面积小、钢筋密, 从而导致骨料堆积;模板有拼缝, 不严密而漏浆, 砼浇筑前未对模板进行充分湿润等。

1.2 露筋

露筋将会导致混凝土结构开裂, 内部钢筋容易腐蚀, 从而降低结构的承载力, 影响房屋结构的正常使用功能。产生露筋的原因是钢筋安装不符合要求, 保护层过小, 或者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由于钢筋固定不牢而产生位移。

1.3 缺棱掉角

混凝土养护不到位、振捣不充分、拆模时混凝土未达到一定强度、拆模方法粗野等均会造成墙柱混凝土结构产生缺棱掉角。

1.4 强度不够

强度是混凝土结构质量评定最重要的指标, 若强度不合格整个结构就会判定为不合格, 因此, 建筑工程建设是不允许出现强度不够的质量问题, 若出现必须清除所有不合格部位, 重新浇筑。影响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有:原材料质量差, 比如选用强度等级偏低的水泥;骨料的强度低、含泥量大、级配差等;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施工振捣不密实;养护不当等。

1.5 裂缝

裂缝也是墙柱结构常见的质量问题之一, 对结构的安全性、耐久性、承载力也有着很大的影响。裂缝产生的因素有:材料原因, 比如水泥的安定性差, 粗细骨料级配差, 含泥量过大, 拌合用水及外加剂质量不符合要求等;温度变化、荷载作用、施工方法不当等。

2 质量控制措施

根据上述常见质量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控制, 以提高墙柱结构混凝土的质量。

2.1 提高人员质量意识

人是一切社会活动的主体, 建筑工程建设也不例外, 工程建设人员的质量意识, 尤其是工程质量管理人员的质量意识对工程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工程建设人员不但具备良好的业务技术能力, 还必须具备很强的责任心, 始终将质量放在第一位。首先, 项目经理必须具有很强的质量意识, 必须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质量与效益的关系;其次, 所有技术管理人员 (包括:总工、技术员、施工员、测量实验人员等) 必须提高质量意识, 因为他们是工程质量管理的执行者, 他们的质量意识、责任心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再次, 现在所有的操作人员, 基本上都是采用劳务分包管理模式, 所以必须寻找一个经验丰富、业务技能强的劳务分包队伍。

2.2 加强原材料质量控制

原材料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 只有使用质量合格的原材料, 工程质量才有保障。混凝土的原材料主要有:水泥、粗细料、拌合水、外加剂等, 所以应该加强上述几种材料的质量控制。

(1) 水泥。可以说水泥是混凝土的“灵魂”, 水泥的品种、标号及用量是否合适将决定混凝土的强度。因此, 必须根据混凝土的设计强度选用强度等级恰当的水泥。水泥必须具备出厂合格证明, 进入施工现场后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对其进行检验。

(2) 粗、细料。粗骨料是构成混凝土结构的骨架, 应该选用质地坚硬、强度高、级配良好的无风化石的碎石。另外, 其压碎值、针状颗粒含量、含泥量也必须控制在规范要求范围内。细骨料最好是采用干净的天然河沙, 应该按照要求对其质地、颗粒级配、细度模数、含泥量及有害物质含量进行检测。

(3) 外加剂。外加剂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若外加剂选用不当, 混凝土质量将难以保障。由于外加剂生产厂家众多, 市场环境比较杂乱, 因此, 在选用外加剂时, 必须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外加剂。外加剂进场后也必须进行试验检测。

(4) 拌合水。一般采用饮用水, 若采用非饮用水必须经过检测。

2.3 加强配合比及拌合质量控制

配合比的设计必须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实验室进行, 且实验室试配的原材料必须是按照相关取样标准经过见证取样的本工地的原材料。实验室设计完成的配合比必须经监理审核后才可进行混凝土的拌制和浇筑工作。

混凝土生产前必须根据现场的砂石料实际含水量情况将实验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并严格按照施工配合比进行配料。配料时必须保证计量的准确性, 其偏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 严格禁止不经过称量而凭感觉添加任何拌合材料。混凝土拌合必须充分均匀, 拌和时间不得过短、过长。新拌混凝土必须具备良好的和易性, 其塌落度也必须满足施工要求。

2.4 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

混凝土浇筑是墙柱结构成型的过程, 其质量控制尤为关键。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做好以下几点:1) 在施工前必须对混凝土运输的路线、运输车辆、交通等进行组织, 确保混凝土能顺利的运输至施工点。2) 浇筑前应该对全体浇筑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将具体的技术要求、具体操作方法、注意事项等全部交待清楚, 让所有施工人员做到心中有数。3) 混凝土浇筑前必须再次组织对模板支架进行检查, 浇筑前应该对模板进行湿润 (木模) 。4) 混凝土到达施现场必须测试其塌落度, 若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应该返厂处理, 或者在试验人员的指导下现场处理。5) 混凝土必须分层下料, 分层振捣, 当下料高度超过2.0 m时应该使用串筒, 防止混凝土离析。6) 混凝土振捣必须均匀充分, 振捣点的间距不得大于振捣棒振捣作用半径的1.5倍, 在进行上层混凝土振捣时应该插入下层混凝土5~10 cm, 确保上下层粘结质量;振捣棒振捣时, 振捣棒不得触碰模板或者钢筋。7) 对于钢筋比较密集的地方 (比如节点) 应该采用小棒进行振捣, 确保密实。8)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该派专人监控模板, 若出现异常, 立即采取措施处理, 防止模板变形过大或者崩塌。

2.5 加强混凝土养护管理

混凝土的原料、配比、浇筑固然重要, 但如果在养护环节出了纰漏, 混凝土的强度将大打折扣, 甚至导致报废拆除。但是很多施工单位对养护重视程度不够, 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及时进行养护。冬季混凝土的养护必须注意保温加热, 要及时覆盖草席等保温材料;夏季混凝土的养护要注意覆盖养护膜, 还应注意因拆模过早导致混凝土裂缝, 甚至变形塌陷的问题。

3 结语

墙柱是建筑结构中受力最关键的构件, 其质量决定着整个建筑结构的安全性、使用功能、使用寿命, 因此, 其质量控制至关重要。以上内容笔者根据自身的经验及实践对墙柱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及原因进行了简单分析, 并总结出了一系列的质量控制措施。总之,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 质量控制人员必须从原料控制、原料配方设计、施工浇筑、混成型养护、检测、抽查的每一个环节一丝不苟, 精益求精地按照标准要求操作, 才能确保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从而确保整个建筑工程的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和使用寿命。

摘要:墙柱是房屋建筑结构中的主要受力构件, 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结构的承载力、安全性等, 因此, 建筑工程建设中加强墙柱混凝土质量控制极为关键。文章就建筑结构墙柱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以供交流。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刘敬.谈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的重要因素[J].陕西建筑, 2007, (6) .

[2]陈建庭.探析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混凝土工程质量控制[J].建筑设计管理, 2010, (2) .

[3]国雪松, 兰晓宇.浅谈混凝土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 (9) .

篇4: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关键词】建筑工程;墙柱;混凝土;质量问题;缺陷;处理技术

現代社会中,我国的建筑行业有了非常显著的发展,同时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了十分 显著的提升,在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过程中,墙柱混凝土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因为这项工程的施工质量直接关系到 工程主体的质量,但是在施工的过程中,墙柱混凝土施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所以为了确保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必须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对其予以控制和处理。

1.墙柱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几种质量问题

和其他材料的结构相比,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整体性好,可灌筑成为一个整体;可模性好,可灌筑成各种形状和尺寸的结构;耐久性和耐火性好;工程造价和维护费用低。但是,混凝土抗拉强度低,部分地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楼板。容易出现裂缝;结构自重比钢、木结构大;室外施工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新旧混凝土不易连接,增加了补强修复的困难。此外,混凝土结构施工工序复杂,周期较大,且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较大。如遇损伤,则修复比较困难。混凝土的隔热、隔声性能也较差。

1.1蜂窝、麻面

蜂窝和麻面是墙柱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非常容易出现的问题,而如果施工的时候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麻面或者是蜂窝的情况,就会使得墙柱整体的施工质量和施工 水平都受到比较不力的影响,所以必须要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出现这种质量 问题主要是因为配合比设计不当或者是材料搅拌均匀度不足。在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了一些离析的现象就会使得工程的质量无法保证,而如果施工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并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对其进行仔细的振捣,也会出现比较严重的蜂窝或者是麻面的情况。

1.2露筋

露筋也是墙柱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一个质量通病,在施工的时候 ,如果钢筋露出到墙柱的外侧,钢筋就和空气接触,这样就会发生氧化反应,从而使得钢筋出现明显的腐蚀现象。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施工人员在钢筋安装施工中操作并不标准,此外混凝土的质量不达标也是出现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

2.墙柱混凝土质量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施工队伍与管理队伍方面的原因

在墙柱混凝土施工的时候,施工人员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而施工过程中也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从而使得施工质量无法得到非常好的保证。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 几点。首先就是管理队伍在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严格的按照相关的要求进行管理。管理制度还不是十分的完善,所以施工质量也就无法保证。其次是因为施工人员在正式开展施工作业之前并没有和设计 人员进行详细的沟通,也没有做好交底工作,所以施工中不规范操作的情况时常发生,这样一来就出现了不少质量上的问题和缺陷。

2.2施工方面的问题

墙柱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都会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是如果施工人员在施工中存在着操作不规范等问题,就会出现安装质量不合格,稳定性差等问题,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就 会对施工的质量和水平造成非常明显的负面影响。此外施工人员在梁板浇筑施工的过程中在准备工作还不是十分充足的条件下就进行浇筑施工,从而对工程的质量和性能都产生了不利的影响。

2.3混凝土墙柱自身质量检测方面的问题

一般来说,当墙柱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毕之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其施工质量进行全面检测,以确保工程的强度以及施工质量。当墙柱混凝土工程施工完毕之后,相关技术人员需要采用普通混凝土检测方法对建筑工程进行验收,只有确保检测达到规定要求之后才能够投入使用,使其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混凝土墙柱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方案

(1)混凝土存在明显质量缺陷表现为:蜂窝麻面、掉角烂根、漏振、露筋等现象。墙柱的面积比较大,在建筑工程的主体结构上,作用重大,起到承载受力作用。在进行剔凿工作时,在施工前预先需要进行大面积剔凿的墙柱进行重新施工浇筑,需要对模板支撑的四周进行检查,检查是否牢固,对于模板支撑不牢松动等的地方,要进行加固支撑,保证在施工期间模板不发生位移,造成脱模,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在进行剔凿施工过程中,通常是进行人工剔凿,使用的设备以钢钻为主。在进行高空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有安全保证。搭建马登或脚手架以及安全绳等,实时保证施工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施工的过程从墙柱的顶部以及梁板的底部开始进行,然后剔凿掉所不合格的有质量缺陷的混凝土。直到与下部露面相结合的位置。同时在剔凿混凝土施工中,必须要对钢筋进行清洁,使用钢丝刷或者砂布进行清洁,保证钢筋不被氧化。

(2)对剔凿混凝土后,重现的钢筋要进行重新的绑扎,使得在第一次浇筑过程中钢筋位移的要进行不要的修正。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钢筋的调整,使得钢筋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都保持直线。箍筋相互之间的间隔距离要均匀,并且对钢筋的绑扎要牢靠。在对钢筋的主筋、箍筋等绑扎工作完成后,需要上报监理方,然后监理方进行检查验收,检查是否达到标准。经监理方监理验收后,检验合格然后才能进行施工。同样的在对于模板安装施工过程中,要选用新的模板进行安装。保证在施工完毕后,浇筑的混凝土质量不出现缺陷。经监理方检查验收合格后,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对于混凝土浇注口的预留,在不同位置的墙柱进行浇筑,要考虑浇筑的预留口,以方便于下次进行其他部件的施工。方便浇筑的下料和振捣施工。

(3)混凝土的浇注:在对混凝土进行重新浇注施工前,把模板的底口进行封堵,封堵使用砂浆,封堵得一定要严密而且牢靠,避免在底部发生漏浆等现象。使用的混凝土配合比参数,在浇筑施工前,由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混凝土一定要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浇筑,施工完毕有对混凝土的养护最少为4d。

(4)对于混凝土在局部的位置发生烂角、露筋等现象的质量缺陷问题的处理,先对发生部位及其四周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清洗,然后对清洗后,暴露出的钢筋进行修正,使得钢筋符合规范要求。在支好模版,然后使用清水对混凝土进行浇水湿润,最后采用高一标号的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4.结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墙柱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其自身在整个建筑结构之中所起到的主要作用就是承载受力,这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一个主体结构,墙柱混凝土所拥有的质量会对于整个工程的使用寿命带来较大的影响,同时还影响到了整个工程是否能够安全的施工。所以,在针对墙柱混凝土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务必要保证施工的严格性,提高管理,全面的掌握影响质量的各个方面,最大限度的避免墙柱混凝土质量受到不利的影响。 [科]

【参考文献】

[1]任月静,王雪峰.浅谈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民营科技,2010(02).

篇5:框架结构混凝土技术交底

一、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 混凝土搅拌 → 柱、梁、板、剪力墙、楼梯混凝土浇筑与振捣养护

二、操作工艺

(一)、作业准备

1.浇筑前应将模板内的垃圾、泥土等杂物及钢筋上的油污清除干净,并检查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垫好,钢筋的保护层垫块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2.浇筑前木模板时应浇水使模板湿润。柱子模板的扫除口应在清除杂物及积水后再封闭。

3.施工缝的松散混凝土及混凝土软弱层已剔掉清净,已经露出石子,并浇水湿润,无明水。

4.梁、柱钢筋的钢筋定距框已安装完毕,并经过隐预检。

(二)、混凝土搅拌

泵送混凝土时必须保证混凝土泵连续工作,如果发生故障,停歇时间超过45min 或混凝土出现离析现象,应立即用压力水或其他方法冲洗管内残留的混凝土。用水冲出的砼严禁用在永久建筑结构上。

(三)、混凝土浇筑与振捣的一般要求

1.混凝土自吊斗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浇筑高度如超过3m 时必须采取措施,用串桶或溜管等。

2.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连续进行,浇筑层高度应根据砼供应能力,一次浇筑方量,砼初凝时间,结构特点、钢筋疏密综合考虑决定,一般为振捣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 倍。

3.使用插入式振捣器应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捣作用半径的1.5 倍(一般为30~40cm)。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5~10cm,以使两层砼结合牢固。振捣时,振捣棒不得触及钢筋和模板。表面振动器(或称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保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的边缘。

4.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气温及混凝土凝结条件确定,一般超过2h 应按施工缝处理。(当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小于2h 时,则应当执行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浇筑混凝土时应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和插筋等有无移动、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处理,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正完好。

(四)、柱的混凝土浇筑

1.柱浇筑前底部应先填5~10cm 厚与混凝土配合比相同的碱石子砂浆,柱混凝土应分层浇筑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器时每层厚度不大于50cm,振捣棒不得触动钢筋和预埋件。

2.柱高在2m 之内,可在柱顶直接下灰浇筑,超过2m 时,应采取措施(用串桶)或在模板侧面开洞口安装斜溜槽分段浇筑。每段高度不得超过2m,每段混凝土浇筑后将洞模板封闭严实,并用箍箍牢。

3.柱子混凝土的分层厚度应当经过计算确定,并且应当计算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量,用专制料斗容器称量,保证混凝土的分层准确,并用混凝土标尺杆计量每层混凝土的浇筑高度,混凝土振捣人员必须配备充足的照明设备,保证振捣人员能够看清混凝土的振捣情况。

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综合楼工程 框架结构混凝土技术交底结构工程

4.柱子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毕,如需留施工缝时应留在主梁下面。无梁楼板应留在柱帽下面。在与梁板整体浇筑时,应在柱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使其初步沉实,再继续浇筑。

5.浇筑完后,应及时将伸出的搭接钢筋整理到位。

(五)、梁、板混凝土浇筑

1.梁、板应同时浇筑,浇筑方法应由一端开始用“赶浆法”,即先浇筑梁,根据梁高分层浇筑成阶梯形,当达到板底位置时再与板的混凝土一起浇筑,随着阶梯形不断延伸,梁板混凝土浇筑连续向前进行。

2.和板连成整体高度大于1m 的梁,允许单独浇筑,其施工缝应留在板底以下2~3m 处。浇捣时,浇筑与振捣必须紧密配合,第一层下料慢些,梁底充分振实后再下第二层料,用“赶浆法”保持水泥浆沿梁底包裹石子向前推进,每层均应振实后再下料,梁底及梁侧部位要注意振实,振捣时不得触动钢筋及预埋件。

3.梁柱节点钢筋较密时,此处宜用小粒径石子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浇筑,并用小直径振捣棒振捣。

4.浇筑板混凝土的虚铺厚度应略大于板厚,用平板振捣器垂直浇筑方向来口振捣,厚板可用插入式振捣器顺浇筑方向托拉振捣,并用铁插尺检查混凝土厚度,振捣完毕后用长木抹子抹平。施工缝处或有预埋件及插筋处用木抹子找平。浇筑板混凝土时不允许用振捣棒铺摊混凝土。

5.施工缝位置:宜沿次梁方向浇筑楼板,施工缝应留置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 范围内。施工缝的表面应与梁轴线或板面垂直,不得留斜搓。施工缝宜用木板或钢丝网挡牢。

6.施工缝处须待已浇筑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不小于1.2MPa 时,才允许继续浇筑。在继续浇筑混凝土前,施工缝混凝土表面应凿毛,剔除浮动石子和混凝土软弱层,并用水冲洗干净后,先浇一层同配比减石子砂浆,然后继续浇筑混凝土,应细致操作振实,使新旧混凝土紧密结合。

(六)、剪力墙混凝土浇筑

1.如柱、墙的混凝土强度等级相同时,可以同时浇筑,反之宜先浇从柱混凝土,预埋剪力墙锚固筋,待拆柱模后,再绑剪力墙钢筋、支模、浇筑混凝土。

2.剪力墙浇筑混凝土前,先在底部均匀浇筑5~10cm 厚与墙体混凝土同配比碱石子砂浆,并用铁锹入模,不应用料斗直接灌入模内。(该部分砂浆的用量也应当经过计算,使用容器计量)

3.浇筑墙体混凝土应连续进行,间隔时间不应超过2h,每层浇筑厚度按照规范的规定实施,因此必须预先安排好混凝土下料点位置和振捣器操作人员数量。

4.振捣棒移动间距应小于40cm,每一振点的延续时间以表面泛浆为度,为使上下层混凝土结合成整体,振捣器应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振捣时注意钢筋密集及洞口部位,为防止出现漏振,须在洞口两侧同时振捣,下灰高度也要大体一致。大洞口的洞底模板应开口,并在此处浇筑振捣。

5.墙体砼浇筑高度应高出板底20~30mm.混凝土墙体浇筑完毕之后,将上口甩出的钢筋加以整理,用木抹子按标高线将墙上表面混凝土找平。

(七)、楼梯混凝土浇筑

1.楼梯段混凝土自下而上浇筑,先振实底板混凝土,达到踏步位置时再与踏步混凝土一起浇捣,不断连续向上推进,并随时用木抹子(或塑料抹子)将踏步上表面抹平。

2.施工缝位置:楼梯混凝土宜连续浇筑,多层楼梯的施工缝应留置在楼梯段1/3 的部位。

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综合楼工程 框架结构混凝土技术交底结构工程

(八)、所有浇筑的混凝土楼板面应当扫毛,扫毛时应当顺一个方向扫,严禁随意扫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观感。

(九)、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h 以内加以覆盖和浇水,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有足够的润湿状态,养护期一般不少于7 昼夜。

(十)、混凝土试块留置

1.按照规范规定的试块取样要求做标养试块的取样。

2.同条件试块的取样要分情况对待,拆模试块(1.2MPa,50%,75%设计强度,100 %设计强度);外挂架要求的试块(7.5MPa)。

(十一)、成品保护

1.要保证钢筋和垫块的位置正确,不得踩楼板、楼梯的分布筋、弯起钢筋,不碰动预埋件和插筋。在楼板上搭设浇筑混凝土使用的浇筑人行道,保证楼板钢筋的负弯矩钢筋的位置。

2.不用重物冲击模板,不在梁或楼梯踏步侧模板上踩踏,应搭设跳板,保护模板的牢固和严密。

3.已浇筑楼板,楼梯踏步的上表面混凝土要加以保护,必须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 以后,方准在面上进行操作及安装结构用的支架和模板。

4.在浇筑混凝土时,要对已经完成的成品进行保护,对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流下的水泥浆要派专人及时清理干净,洒落的混凝土也要随时清理干净。

5.对阳角等易碰坏的地方,应当有保护措施。

6.冬期施工在已浇的楼板上覆盖时,要在脚手板上操作,尽量不踏脚印。

(十二)、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1.蜂窝:原因是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厚,振捣不实或漏振,模板有缝隙使水泥浆流失,钢筋较密而混凝土坍落度过小或石子过大,柱、墙根部模板有缝隙,以致混凝土中的砂浆从下部涌出。

2.露筋:原因是钢筋垫块位移、间距过大、漏放、钢筋紧贴模板、造成露筋,或梁、板底部振捣不实,也可能出现露筋。

3.孔洞:原因是钢筋较密的部位混凝土被卡,未经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4.缝隙与夹渣层:施工缝处杂物清理不净或未浇底浆振捣不实等原因,易造成缝隙、夹渣层。

5.梁、柱连接处断面尺寸偏差过大,主要原因是柱接头模板刚度差、支撑不牢固或支此部位模板时未认真控制断面尺寸。

6.现浇楼板面和楼梯踏步上表面平整度偏差太大:主要原因是混凝土浇筑后,表面不用抹子认真抹平。冬期施工在覆盖保温层时,上人过早或未垫板进行操作。

(七)、安全防护

1、必须严格按照施工安全要求进行施工。

2、严格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

3、现场施工用电派专人负责。

合肥市人民检察院检察技术综合楼工程 框架结构混凝土技术交底结构工程

4、高空作业严禁抛掷杂物,严禁野蛮施工。

(九)、职业健康与环保

1、施工前要确保施工人员身体健康,持证上岗。

篇6:梁板混凝土浇筑技术交底

一般有梁板混凝土浇筑

1.施工准备:

1.1

材料计划组织,进场检验。

1.2

熟悉图纸,搞好图纸会审。

1.3

施工机具组织进场,到位安装。

1.4

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和技术安全交底。

2.操作工艺要点:

2.1

混凝土所用的水泥、水、骨料外加剂等必须符合施工规范及有关规定,使用前要检查出厂合格证或检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2.2

混凝土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养护和施工缝处理符合施工规范规定、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要求。

2.3

混凝土自出料口下落的自由倾落高度不得超过2m,如超过2m时必须采取措施。

2.4

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时,如浇筑高度超过3m时,应采用串筒、导管、溜槽或在模板侧面开门子洞(生口)。

2.5

浇筑混凝土时应分段分层进行,每层浇筑高度应根据结构特点、钢筋疏密决定。一般分层高度为插入式振动器作用部分长度的1.25倍,最大不超过55mm,平板振动器的混凝土厚度最大不得超过200mm。

2.6

使用插入式振动器应快插慢拨,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按顺序进行,不得遗漏,做到均匀振实。移动间距不大于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一般为300~400mm),分层振捣时上下层的搭接不得少于50mm,以消除两层间的接缝,平板振动器的移动间距应能保持振动器的平板覆盖已振实部分边缘的有校搭接。振捣时间以混凝土表面泛浆冒出气泡为宜,混凝土表面应随振捣按标高线进行抹平。

2.7

浇筑混凝土应连续进行,如必须间歇,其间歇时间应尽量缩短,并应在前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间歇的最长时间应按所用水泥品种及初凝时间确定。根据目前的气温,本工程采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较大,其最长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小时,如超过3小时应按施工缝处理。

2.8

浇筑混凝土时应派专人经常观察模板钢筋、预留孔洞预埋件、插筋等有无位移变形或堵塞情况,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止浇灌,并应在已浇筑的混凝土初凝前修整完毕。楼层下面要派专人看护支撑及模板,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通知停止浇筑,同时采取有效加固措施后再继续浇筑。

2.9

梁的施工缝宜留置于相邻两支座中间的1/3范围内,并用模板挡好,留成直槎。继续施工时提前拆去接缝模板,接缝处混凝土应先凿去浮浆,用水湿润并浇一层水泥浆或与混凝土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使新旧混凝土接合良好,然后再继续浇筑混凝土。

3.安全规定:

3.1

浇筑砼必须搭设临时桥道以便施工人员行走,桥道搭设要用桥凳架空,不允许桥道压在钢筋面上,也不允许行人在钢筋面上行走和踏低面筋。

3.2

禁止在砼初凝前在上面行走或堆放物料。

3.3

浇灌砼面至砼出口面距离不宜超过2米,如超过要用串筒漏斗送料浇灌砼。

3.4

浇捣砼时应有木工及电工值班检查顶架及电器安全。

4.本卡无规定者按有关施工规范和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执行。

交底人:

接受人:

篇7:搅拌站混凝土搅拌技术交底

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工艺搅拌站混凝土生产工艺

原材料控制

试验室对混凝土的所有原材料按照《客运专线高性能混凝土暂行技术条件》中的要求,对材料进行进场检验。实际使用的各种原材料必须与配合比设计相一致。材料进场后,按材料控制程序进行登记,收集、保留相关资料。所有原材料做到先检后用;集料堆放场地先硬化、分仓,后堆放原材料,粗骨料按要求分级采购、分级运输、分级堆放、分级计量,并对其检验状态进行标识;胶凝材料、外加剂储存罐采用顶部搭设遮阳棚和四周棉被包裹防晒。骨料用钢结构雨棚覆盖,降低集料的含水量差异和温度。

搅拌站操作方法

拌合设备配备搅拌站计量设备均有合格证,计量系统定期检定,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生产工艺为满足高性能混凝土要求,采用集中搅拌、统一供应的方式进行施工。搅拌、运输、振捣等设备根据拌合时间、搅拌能力、运输距离、浇筑数量、连续浇筑等因素进行综合配套,每条生产线配备一台装载机。

起动前的准备开机前,检查电源及电气元件接线和接地线是否安全可靠。使用前应检查搅拌罐内,料斗内内轨道架上是否有异物积存。合上动力电源,电压应符合要求,其变动范围不超过额定值的±10﹪。先进行点动试车检查搅拌电机、水泵的转向是否正确;卸料门是否开企自如;提升电机抱刹是否安全可靠;各行程开关、启动按纽是否动作灵活;各减速成箱及各润滑部位润滑油是否充足良好;各部位联接螺栓是否牢固,特别是运动部件的联接。必须按规定对转动部位经常检查并加注润滑油脂。检查骨料、水泥、粉煤灰、水等均能正常供料,搅拌站各部位均处在准备工作状态。起动空压机,压缩空气压力应在0.5~0.7公斤的范围内,且无漏气现象。

搅拌站搅拌混凝土 ⑴混凝土要在有计划的状态下组织生产。技术员提前一天以书面或电话的形式向搅拌站调度上报混凝土需求计划,内容包括混凝土类别、数量,要求等。技术员还应在浇注混凝土前二小时通知搅拌站调度。搅拌站调度接到通知后,根据技术员预约的使用混凝土时间安排生产,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供应混凝土。

⑵搅拌前准备工作搅拌站试验员在混凝土拌制前及拌制中检测砂石含水率的并验证各种掺入料的合格报告,根据测试结果、环境条件、工作性能要求等及时调整设计配合比,提出施工配合比,使混凝土配合比和水胶比符合配合比设计的要求。应严格测定粗、细骨料的含水率,宜每班抽测2次。使用露天堆放骨料时,应随时根据其含水量变化调整施工配合比。新机使用的第一个台班内不能满载工作,禁止超负荷工作。新机使用1-2个台班后,必须对各紧固件及钢丝绳夹进行检查和紧固。搅拌机连续运转4小时后,装入适量的大骨料和水搅拌5分钟进行筒体的清洗。

篇8: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关键词: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方案

混凝土是当今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之一, 它以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优势被用于各类建筑工程中。当今社会, 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 对建筑的施工工艺进行科学的创新, 并且正确解决高层建筑混凝土施工的相关技术问题, 对整个高层建筑主体工程的质量安全保障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 建筑混凝土质量控制中仍然存在着较多的不足与隐患, 虽然在城市建设中墙柱混凝土的质量问题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重视, 但是在实际工程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隐患与影响。

1 工程概况

某工程项目墙梁板柱混凝土于2011年10月15日浇注完毕, 墙板侧面模板于2011年10月20日拆除, 经过检查, 发现多处墙板混凝土存在不同程度的蜂窝、麻面、烂角、漏筋及部分漏振等缺陷。具体如下:柱下10cm*20cm振捣不到位造成蜂窝;墙柱边缘角部高30cm漏浆造成烂角;柱根部20cm高振捣不到位造成烂根;1800mm范围内漏振, 造成大面积蜂窝、麻面、断层等。

2 原因分析

以上出现的蜂窝、麻面、露筋、烂角等质量问题主要为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引起, 小部分是由于模板加固不牢、拼缝不严造成漏浆引起蜂窝、麻面。经调查, 由于墙梁板柱混凝土浇注时准备不足, 而主要施工人员特别是操作振动棒工人对混凝土振捣不熟练, 不能掌握操作要领, 多处墙板混凝土振捣时间短或振动棒下伸深度不够或振捣点位不均匀, 故而造成多处漏振, 形成大量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缺陷。此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项目部内部管理不到位, 对班前交底不充分, 对班前准备工作检查不仔细、不彻底, 未能对专业混凝土工的水平进行审查, 导致施工水平不足的施工人员进入作业面进行操作, 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 值班技术人员未能对混凝土浇注的操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 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行为, 导致了上述问题的出现。

3 针对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次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 蜂窝麻面; (2) 掉角烂根; (3) 漏振; (4) 露筋。由于面积大、结构部位重要, 因此是本次事件中最重大的质量缺陷。该三处的处理计划沿漏振部位全部剔凿开, 将松散、不密实的混凝土全部凿除掉, 然后重新支模, 用高一标号微膨胀细石砼重新浇注、重新养护。

3.1 剔凿前准备工作

对以上准备大面积剔凿重新浇注的墙柱部位, 首先检查以其作为支座的周边梁板的模板支撑情况, 对于支撑不牢或在其支撑墙板凿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下沉的梁板进行增加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支撑, 确保其周围梁板模板支撑牢固可靠, 在施工过程中因其支座部位不发生下沉或变形, 以至于影响结构。

3.2 剔凿注意事项

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 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 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 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 剔凿过程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 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 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上三处要求从墙柱顶、梁板底下开始, 沿漏振部位整个截面剔凿掉所有松散混凝土直至下部与楼面交接部位处。

3.2.1 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 用钢丝刷刷掉粘在钢筋上

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 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 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 对上部及下部混凝土接合面处进行凿毛, 必要时对模板支设点部位进行砂浆找平保证根部模板与楼面接触面的平整度, 最后放设模板控制线。

3.2.2 重新绑扎、修正原有墙柱钢筋, 按设计要求调整水平筋、竖向

筋及箍筋间距并绑扎牢固, 按要求放置水泥垫块, 要求垫块间距不大于800mm, 梅花型放置。钢筋绑扎、修正完成后报请建设方、监理方进行验收, 验收合格后进行模板支设。

3.2.3 模板配置及支设, 此位置处的修补模板均选用新配模板, 确保浇注混凝土后的观感质量。

模板平面及立面支撑均采用内楞5*10方木, 要求方木均为立放, 间距不大于20cm一道, 外楞均采用双钢管, 紧固件采用对拉螺栓套PVC穿墙管, 螺栓的卡扣不少与两道, 螺栓间距不大于500mm。模板支设好后要求进行垂直度检查, 符合规范要求后报甲方、监理方进行验收。

3.2.4 浇注口的留设:

由于本次浇注为中间墙柱的补浇注, 其上下部位均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构件, 故浇注时为方便下料及振捣, 须在模板上留设下料口 (兼振捣口) , 具体是在模板顶部留设喇叭口, 喇叭沿墙肢上口长度留设 (以能保证振动棒的震动能将墙内各处混凝土均振捣密实) , L型或T型墙肢应在各个方向的墙肢上均开设喇叭口, 喇叭口处混凝土在浇注后即剔凿掉, 并对接口处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3.3 混凝土的浇注

3.3.1 混凝土浇注前先对模板底口进行封堵, 封堵采用砂浆, 封堵应严密牢固, 防止根部漏浆、烂根。

3.3.2 混凝土采用C25 (原标号C20) 微膨胀混凝土, 配合比在施工前由具有专业资质的实验室出具。

水泥采用标号为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石子采用粒径0.5-1青石子, 砂为中砂, 膨胀剂采用UEA型膨胀剂, 施工前均进行复试并合格。

3.3.3 混凝土采用现场搅拌, 搅拌机选用350型强制式搅拌机。

混凝土原材料要求上料前每盘进行过磅, 每盘的误差均应在规范要求范围内, 坍落度应为3-5cm.混凝土开盘前应报开盘申请及开盘鉴定等资料, 待建设方、监理方签署后开盘。

3.3.4 对局部麻面的处理

对麻面的处理, 首先将麻面表面浮浆用钢丝刷刷掉后, 用掺适量膨胀剂的同混凝土标号的水泥砂浆进行抹面处理, 处理时要注意对接触面进行湿润, 抹面时应用力进行挤压, 以使结合部位能有效结合, 并且待修补面有一定强度后对接合面进行磨光处理。

3.4 为避免后续施工中出现类似质量、安全问题所采取的管理措施

3.4.1 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分项工程开工前, 各楼主工长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及专项施工方案编制技术交底, 要求技术交底必须切合实际, 不得生搬硬套, 技术交底应讲清该分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 施工方法和注意事项等, 并必须对该分项工程容易出错、容易混淆的地方加以重点介绍, 必要时还应进行口头交底, 交底必须由接底人签字认可。

3.4.2 隐蔽工程签证检查制度

凡属隐蔽工程项目, 首先由班组、项目部各楼主工长、质检员逐级进行自检, 自检合格后由质检员会同监理工程师一起复核, 检查结果填入隐检表, 由双方签字。隐蔽工程不经签证, 不能进行隐蔽。若上报监理后仍出现较为严重的问题, 则质检员为第一责任人、工长为第二责任人。

结束语

篇9:墙柱混凝土技术交底

【关键词】混凝土;方案;施工

0.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因此人们对建筑的质量和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随着我国的城市建设进程加快,在现代的城市建设中建筑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元素,加大对建筑建设的力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一时代背景的促使下,建筑行业也随之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在现代的建筑领域中,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高新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从而有效的提高了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墙柱是建筑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支撑整个建筑的主要受力部位,因此,为了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以及稳定性,提高墙柱的质量和强度就显得尤为重要。墙柱在建筑结构中是整个结构的受力构件,而墙柱的主要施工材料就是混凝土,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工程中,必须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随着建筑行业发展,混凝土的质量和性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就目前的墙柱混凝土施工的实际情况而言,其中还是存在着如:蜂窝、麻面、露筋、缺棱掉角和强度不够等质量缺陷,出现这些问题时,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就很可能产生更严重的建筑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必须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并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方式对其进行处理,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本文从墙柱混凝土常见的质量问题出发,对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的处理技术进行分析,并针对墙柱混凝土中存在的质量缺陷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是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提高,进而为我国今后的墙柱混凝土质量缺陷处理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1.常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在现代的墙柱混凝土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有蜂窝、麻面、露筋、烂角等质量问题主要为混凝土振捣不到位引起,小部分是由于模板加固不牢、拼缝不严造成漏浆引起蜂窝、麻面。经调查,由于墙梁板柱混凝土浇注时准备不足,而主要施工人员特别是操作振动棒工人对混凝土振捣不熟练,不能掌握操作要领,多处墙板混凝土振捣时间短或振动棒下伸深度不够或振捣点位不均匀,故而造成多处漏振,形成大量蜂窝、麻面、露筋等质量缺陷。此问题出现的深层次原因是项目部内部管理不到位,对班前交底不充分,对班前准备工作检查不仔细、不彻底,未能对专业混凝土工的水平进行审查,导致不熟练工进入作业面进行操作,且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值班技术人员未能对混凝土浇注的操作进行全程跟踪监督检查,未能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规范操作行为,导致了问题最终的出现。

2.针对混凝土缺陷的处理方案及施工方法

本次混凝土质量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1)蜂窝麻面;(2)掉角烂根;(3)漏振;(4)露筋。由于面积大、结构部位重要,因此是本次事件中最重大的质量缺陷。该三处的处理计划沿漏振部位全部剔凿开,将松散、不密实的混凝土全部凿除掉,然后重新支模,用高一标号微膨胀细石砼重新浇注、重新养护。

2.1剔凿前准备工作:对以上准备大面积剔凿重新浇注的墙柱部位,首先检查以其作为支座的周边梁板的模板支撑情况,对于支撑不牢或在其支撑墙板凿除过程中可能会发生下沉的梁板进行增加支撑的方法进行加固支撑,确保其周围梁板模板支撑牢固可靠,在施工过程中因其支座部位不发生下沉或变形,以至于影响结构。

2.2剔凿注意事项:剔凿主要采用人工剔凿,工具主要采用钢钻。剔凿时从上到下进行,先将松散、不密实的部位剔凿掉,然后再剔凿相对较为密实的混凝土,剔凿过程过程中注意不能将钢筋凿断或凿弯,高处作业必须搭设牢固可靠的马蹬或架子,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以上三处要求从墙柱顶、梁板底下开始,沿漏振部位整个截面剔凿掉所有松散混凝土直至下部与楼面交接部位处。

2.3对剔凿混凝土后的钢筋进行清理,用钢丝刷刷掉粘在钢筋上的浮浆及混凝土土碎渣,确保钢筋与后浇的混凝土之间良好的裹握能力,并对地面进行清理扫净,对上部及下部混凝土接合面处进行凿毛,必要时对模板支设点部位进行砂浆找平保证根部模板与楼面接触面的平整度,最后放设模板控制线。

2.4浇注口的留设:由于本次浇注为中间墙柱的补浇注,其上下部位均有已施工完毕的结构构件,故浇注时为方便下料及振捣,须在模板上留设下料口(兼振捣口),具体是在模板顶部留设喇叭口,喇叭沿墙肢上口长度留设(以能保证振动棒的震动能将墙内各处混凝土均振捣密实),L型或T型墙肢应在各个方向的墙肢上均开设喇叭口,喇叭口处混凝土在浇注后即剔凿掉,并对接口处用磨光机进行打磨处理。

2.5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方案。对局部烂角、露筋的处理首先要求对其周边范围内的松散石子及浮浆清楚干净,然后修整钢筋,然后将边角模板支设起来,即可浇水湿润,用高一标号细石膨胀混凝土进行修补。

2.6对局部麻面的处理。对于建筑过程中墙体混凝土出现的麻面现象处理时,应该先将麻面的表面上的浮浆处理掉,并在原用型号水泥的基础上掺入适量的膨胀剂,从而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抹面处理,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到先对接触面进行湿润处理,进行抹面施工时应该用力挤压,才能使结合部位紧密结合,并且修补面有一定强度后还需对其进行磨光处理。

3.结束语

上一篇:实习设计师专业简历下一篇:囚徒困境游戏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