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2024-05-02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精选10篇)

篇1: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展现教师个人魅力,打破高中数学课的沉静

李孝良

孩子一进入高中,课堂上就不爱发言了,课堂沉闷,缺少互动,尤其文科数学,基本是老师唱独脚戏。我不喜欢这的课堂,这样的教育是一种悲哀,但是又无办法。就在去年夏天听了师大附中张爱萍老师的课,我深受震撼 ;张老师夸长的表情,激励的语言 ;深邃的思想,让在座老师和学生都随之而动。张老师不能复制,但我的数学课不能再这样沉静了。在高三一年教学中我尝试去改变,有了一点收获。

一、营造愉快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情绪高起来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前苏联学者别利钦也指出,教师“一跨进教室的门坎,就要记住,你是一堂课的缔造者,您要是情绪不佳,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绪,就会使一堂课黯然失色,没有生气。”高三学生课上沉闷,课下睡。我经常想办法去惊醒梦中人,一个小小励志故事,一个幽默的玩笑,一个不符合现实的逻辑,都时而不时地出现的教学中,学生被我的话感染着,活跃起来,有的同学甚至记录下来,毕业时送给我一本班任语录。把抽象,难于理解的数学知识,教师以饱满的热情,生动的语言演绎传授给学生,不正是我们所追最求的吗?营造师生情感交融的学习氛围是学生主动学习的最肥沃的土壤。

二、在教学设计上下功夫,让学生有问题可想,有问题可讨论,有活动可实践。让他们的思想飞起来。

1)教学内容要丰富,尽量用生活实例,表达数学知识(例如用实际测量应用正余弦定理,用玩骰子体会概率问题,用指数函数分析计算人口红利问题)

2)设置尖锐而又有层次的问题激发学生思维,加强变式训练开拓视野。让每个学生都有问题可想,可说,可作。(对于基础弱的学生以一点开始,联想与之相关概念,定理,公式直到问到不会为止。对优等生帮助建立知识框,归纳总结规律)在我的带动下数学从不突破50的李楠高考得了77分;李晗晗从91到了141.3)做一个懒老师把问题送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分析,讨论。找解决办法,鼓励学生质疑,合作交流。我不喜欢平静的数学课,也讲的很少,问题给了学生后,我的任务就是与那些后进生交流,帮助题示他们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生活中,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勤沟通。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学生喜欢你,才能愿意听你的课;才能课上愿意交流,互动。

1)及时帮助学困生树立信心,这很重要。(解析题很多学生都不敢去算,我带领你他们每当遇到繁琐的式子,都让学生嘴里默念“多么好的数呀”三遍这样自己给自子打气,之后再去算,时间长了很多同学都敢算解析题了)

2)帮助优等生分析试卷,设立下一次考目标,近期复习重点。每讲到他们易错的地方的,都让他们站起来给同学们讲。既增强了印象,又活跃了气氛。

上届高三文科学生之所以取得了文科平均分总局第一名的好成绩,与学生上课活跃,积极与老师互动是分不开的,因此我想我们教师必须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动起来,打破数学课的沉静。我们的新课标改革才有可能迈出了第一步;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的高涨气氛才会经久不衰;只有让学生动起来,我们的课堂才会充满灵性和活力。

篇2: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科任教师。因此,数学教师要勤于“修炼”“内功、外功”,提升个人魅力。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几何图等。如果你能在几分钟内在黑板上画出一幅形象逼真的数学图形,学生肯定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又如积极参加比赛而得奖,让学生觉得你很厉害。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数学教师以高尚的师德形象,严谨的治学态度,高昂的精神状态,以身作则的表率作用感染学生。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热爱自己的专业,有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真正关心学生的成长,关心学生的前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学生会积极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学相长,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塑造数学教师“博学多才”的形象。数学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数学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此外,数学教师备课量大,但要批改的作业较多,课余时间较多。数学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个优势,“修炼”更多技艺,如球类运动、歌舞、绘画、书法、魔术、电脑编程等,不仅可以丰富业余生活,愉悦身心,而且让学生觉得你多才多艺,敬仰、崇拜油然而生。

篇3: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言魅力,课堂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语言艺术。语言艺术是无止境的, 需要教师不断地探索。新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过程, 教师的语言起着激发教学的生命力的作用。精彩的语言是课堂教学的关键, 它影响学生听课的情绪, 激起学生探究文本的欲望。教师规范优美的课堂教学语言能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不断进行与探索活动, 让小学生的个性在课堂中得到释放, 真正让语文课堂生机勃勃。

一、巧用语言魅力, 激发学习兴趣

1. 运用新奇语言, 唤起求知欲望

导入是小学语文新课教学的一种艺术。它融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运用新奇语言导入就是根据小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 在语文课新授课前运用巧妙、新奇的导入语言给学生创设疑问情境, 引发学生思考, 使学生产生迫切的求知欲望, 诱导学生由疑到思, 由思到知。用语言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 大胆提出问题。如教学《雨点》一课时, 教师用美妙的声音说:“同学们, 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 你们想听吗?”教师运用课件播放音乐《小雨沙沙》, “听了这么美妙动听的歌曲, 你们看到了什么呀?”教师鼓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 学生们顿时活跃起来, 争先恐后地提问:“我想知道调皮的小雨点落进了哪些地方?”“小雨点在里面干什么呢?”学生迫切地想知道小雨点在干什么, 求知欲强烈, 教师趁机导入新课。下面请同学们到文中找答案吧,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教师运用准确的语言把音乐语言和文字语言沟通起来, 调动了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等器官, 利用音乐渲染情境, 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

2. 运用幽默语言, 营造乐学氛围

幽默是一个人学识、才华、修养、智慧以及灵感在语言表达中的具体闪现。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 如果能像相声、小品演员那样妙语连珠, 风趣幽默, 就一定能引人入胜, 使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超级享受。列宁曾说过:“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语文教师所追求的语言幽默, 不是滑稽搞笑、庸俗低调, 而是教师修养和智慧的外露, 具有高雅品味。如在教学叶绍翁《游园不值》一课时, 教师和学生探究诗意, 在小组合作交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诗意时, 一位男生推门进入教室、旁若无人地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 教师对这种没礼貌的做法也很生气, 学生们也停止了讨论。教师马上利用此机会创设幽默的语言情境, 用手指着黑板上的诗句“小扣柴扉久不开”, 说道:“叶绍翁去拜访朋友, 到朋友家门前, 他为什么是‘小扣’而不是‘猛敲’啊? 为什么啊?”学生从诗人的懂礼貌、尊重他人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交流, 教师走到迟到的男生身边, 小声地说:“你认为同学们说得对么? 那么此处用‘猛扣’可以么?”迟到的男同学红着脸说:“用‘小扣’恰当。”然后不好意思地低头笑了。教师用幽默的话语、委婉的提醒, 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 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消除了师生间的隔阂, 使人相处得更融洽, 使彼此的关系更和谐。教师要善于运用幽默语言, 让小学生在快乐中学习语文,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享受课堂的快乐。

二、创设语言情境, 展现课堂精彩

1. 运用体态语言, 张扬学生个性

体态语言是人身体的语言, 包括姿态、手势、面部表情和其他非语言手段, 是心理语言的外露, 人的心理活动可以通过语言来传达, 由体态语言进行表露。语文教师很多时候运用体态语言和学生来沟通, 教师和学生的眼神、表情和动作进行无声的交流,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到体态语言中, 感染学生。能使课堂轻松愉快、适合小学生的胃口、寓教于乐。如学习《小马过河》一节课时, 教师讲到“小马连蹦带跳地去磨坊送麦子”这个情节时, 教师立刻喜上眉梢, 满脸愉悦、手舞足蹈的神情;在讲到一条小河挡住了去路时, 教师立刻满面愁容、眉头紧皱、哀声叹气地说:“怎么办啊, 小河挡住了去路?”低头不语, 思考一下, 用手搔了搔头发, 说道:“唉, 怎么办呢? 还是回家问问妈妈吧!”教师的体态语言吸引了学生的思考, 他们积极地举手发言, 说出自己的见解, 激发了孩子们的创新思维。课堂上, 引起学生的关注与共鸣, 思维火花碰撞, 真情实感交融, 教学高潮不断, 使学生个性张扬。

2. 运用激励语言, 践行自主探究

教师运用激励语言如春风化雨, 常使学生受益匪浅。教师的语言是一种智慧、一种激情、一种文化, 而不是单纯的技巧。小学生精神不集中, 常常溜号, 教师对学生应抱有积极的期望, 关爱每一个学生, 会赢得孩子对教师的信任, 从而形成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当学生遇到难题时, 教师应给与鼓励性的语言:“再想一想, 我对你有信心。”“我觉得你能行。”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满足小孩子的荣誉感。鼓励其自主探究, 动脑思考, 使学生对问题留下深刻的印象和记忆。如在学习《水乡歌》时,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水乡独有的风土人情, 白墙灰瓦, 小桥人家, 流水潺潺, 渔舟白帆。你在江南水乡图中能看到哪些事物呢? 指名回答问题。如果课堂上一片沉默, 有的学生知道答案, 也不愿开金口, 教师的激励就起关键作用。对说不上的同学要多加鼓励:“你说得可真好, 再仔细看一看。”然后让学生自由读文, 感受到江南秀丽风光之美, 了解人们生活幸福。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结语

总之, 小学语文教学语言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教师要不断探索, 捕捉最佳的教学时机, 运用恰当的语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 体验合作的快乐, 让语文课堂充满生机, 张扬学生个性, 全面提高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张文沛.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J].科学咨询, 2009, (11) :58.

篇4:展现个人魅力 激情飞扬课堂

关键词:激情;参与;升华

2015年我非常荣幸参加了四川省政治优质课展评,两天12节课听下来,受益匪浅。每个教师各具特色,个人魅力展露无遗,激情飞扬,赢得了满堂喝彩。

什么是激情?《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指强烈的、具有爆发力的情感。”我们在教学中正需要这样一种强烈的情感,释放我们炽烈的热情,感染我们的学生。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如今,很多学生存在厌学情绪,更需要教师用激情感染学生,点燃学生的心灵圣火,唤醒沉睡的记忆,让课堂真正拥有生命的气息。

一、激情课前操,拉近师生距离

如何拉近师生距离,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激情,是每个教师需要首要解决的问题。绵阳高新区一个教师的方式让我至今记忆犹新。

1.穿着方面亲切随和。几乎所有教师都选择正装,显示自己的职业与干练,殊不知这样的着装过于专业,束缚了教师的手脚,更疏远了师生关系。而牛仔裤、休闲毛衣、运动鞋,完全邻家姐姐的模样,让学生倍觉亲切。学生刚进入会场,就能看见下面坐了上百个教师,肯定紧张,但看到教师亲切随和的装扮就会安心不少。

2.活动中关切每一位学生。学生进入会场后还没在位置上坐下,教师就播放《快乐大本营》的开头曲《快乐你懂的》。熟悉的旋律一响起,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手拉手随着音乐活动手脚。有些学生不好意思站着不动,教师就走过去亲切地拉起他的手一起跳,渐渐地学生的激情调动起来了,他们一会儿转圈,一会排成三排,一会围成小圆,一会儿围成大圆,融洽和谐的课堂前氛围拉近了师生距离。有了很好的开头,学生在活动中轻松自由,参与课堂展示的时候也非常有激情和表现力。

二、激情演讲,以情动人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有激情的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内容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快乐,为人的智慧和意志的伟大而感到骄傲。”教师的激情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

在探究“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开头的:“和谐中国,惠及你我;民主生活,人人参与。我们搭乘和谐号动车亲历了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领略了民主生活共同参与的和谐政治,让我们继续搭乘和谐号动车开始今天的民主监督之旅。”(边说边播放动车驶过的图片和声音)动车轰鸣,缓缓驶来,教师两眼放光,精神饱满,声音铿锵有力、抑扬顿挫,极具感染力和感召力。在激情演讲的氛围中,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了,聚精会神、静静聆听,参与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迅速融入课堂。

三、巧妙构思,激情参与

高中《哲学生活》要求学生在生活中感悟哲学道理,在感悟中用智慧改造世界。但哲学知识本身比较枯燥,如何让枯燥的知识活起来,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是每个老师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位教师讲授“人的认识从何而来”的课程构思让我由衷敬佩。教师先用幻灯片展示特别有创意的手工DIY作品,调动学生自己动手DIY的兴趣,然后给每个小组准备了塑料瓶和剪刀、彩纸等工具。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5分钟时间内做出一个DIY作品,并用简短的话语介绍小组的作品,为自己小组拉票。

制作过程中,学生特别积极,课堂氛围异常活跃。由于是小组合作自己动手完成的作品,学生们都很兴奋,对自己的作品有感情,在简介的时候讲得特别精彩,特别有激情,观课教师都不由自主地为学生的激情喝彩。比如一个小组做了一个小花瓶,他们拿着花瓶说:“一个花瓶就是一个世界,花瓶虽小,却承载了我大大的心愿。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循环利用,保护环境,珍爱我们共同的家园”。

小组讲完后对每个小组进行投票,每个小组都得到了赞扬和肯定。紧接着教师设问:第一,要完成这个作品需要什么工具?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二,这个作品的构思是什么?说明实践具有什么特点?第三,这个作品小组成员是如何分工完成的?三个设问紧密结合教材,环环相扣,而又留有学生思考和创意的余地。构思之巧妙,设计之完美让观课教师赞叹不已。

四、激情朗诵,情感升华

高中政治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意识,并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主人翁的态度关注国家、关注社会。所以,在教学结束环节一定要让学生在完成本课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把知识转化为动力升华情感。

“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要求学生感悟公民参与民主监督的方式,培养公民监督意识。一位教师以让学生激情朗诵的方式,渲染了气氛,升华了情感。整节课以雾霾为主线,学生探究了监督政府治理雾霾的方式、意义。最后教师说:“让我们行动起来,勇于使用公民手中的监督权,使我们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蓝天绿水是我们共同的期盼。请同学们在黑板上写下你对环境的期盼。”

篇5:展现教师魅力,打造简约课堂

作为一名初来乍到修人学校的新教师,没有过多的教学经验,对各方面的教学和管理知识还没有自己的一点心得。通过几天的学习,专家老师和学校一些具有丰富经验的老师的分享让我受益匪浅。教师们以其丰富的知识内涵及实战经验案例阐述,给了我强烈的感染与深深的引领,让我深知教学是一场持续渐进的战役,需要教师投入自己的爱心、耐心、真心去好好体会与实践。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加强自身师德修养,展现教师人格魅力

本次学习中张书记播放了任小艾老师的视频,里面讲到:人们都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素有“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之美誉。因此教师既要有比较渊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崇高的精神境界。教师应当成为学生的表率,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全社会文明的楷模。努力做到热爱祖国,爱岗敬业;热爱学生,诲人不倦;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牢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行为道德标准。

二、用学习引领自身专业成长

终身学习是现代化教育中对教师的一个重要的成长要求。它不仅是时代的呼唤,也是教师教从教育实践中汲取能量和资源;善从书中学、向专家学、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能让我们扩大视野,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教育是全社会的大事,但重任主要落在教师身上。时代在变,对人才的要求也在变,教师必须认清终身学习对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重要性,自觉地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素质,以适应现代的教育需要。

三、回归自然课堂、追求简约教学

近年来,如何优化课堂教学,充分利用课堂时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课堂散发出无限的生命力,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简约课堂也是本次学习中领导们要求研讨的内容。简约课堂在我看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简明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简明,是实现“简约”课堂的保证。如果说课堂是一条船,那么简明的目标就是精确的航向,它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

引导,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对学生的学习状态作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

(二)教师课堂语言要规范准确、简洁易懂

数学是一门对语言文字规范性要求非常高的学科,尤其是一些概念、定理,一字之差,或者字词顺序颠倒,都可能造成表达意义的不同,所以,教师的课堂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我们面对的是7、8岁的青少年,他们的理解能力有限,所以课堂语言要简洁、贴近学生生活、通俗易懂,能把一些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从而使课堂效率有效提高。(三)选用简便的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学方法的设计上,我们一定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低段孩子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我们要抓住孩子的身心特点,一具体可观的形象进行学习。高段学生思维已经转向了抽象逻辑思维,所以老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训练。儿童的世界是自由的,天真的,他们所喜欢和乐意接受的是简便的方法和简明的教学思路。所以,我们选择教学方法应把着力点放在学生的学上,哪钟方法简便、有效就采用哪种方法。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通过学习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而今的课堂教学更是注重简约,真正要做到简约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简约但不简单,这还需要我这名新教师不断努力,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总结、积极做好自己的数学研究,做一名有积累的好老师。

作为一名新教师,为了无愧于教师这一职业,也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理想信念,今后的工作中,我定会更加努力,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完善自己,书写出美好的明天。

修人学校徐佳伟

篇6: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把荷村小学 赵秋菊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不仅要具有广博的知识,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师该如何培养崇高的职业道德哪?正如有人说的那样“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师重在自重。”教师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改善教育发展环境,转变教育系统工作作风的内在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有力保证。

诚信立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业爱生,在为人处事上少一点名利之心,在教书育人方面多一点博爱之心;创新施教,要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同时要不断加强学习,与时俱进,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教育观念,掌握先进的教学技术和手段。通过师德师风教育学习,我简单得谈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热爱祖国,爱岗敬业

热爱祖国,献身教育事业,是教师道德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爱岗敬业是教师处理与教育事业之间关系的准则,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教师要不计较个人得失,发扬“红烛”精神,甘做“人梯”,安于“粉笔生涯”,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高尚情怀,献身教育,鞠躬尽瘁。

二、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是教师履行教育义务的传统美德,是衡量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他能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从而激励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和爱好。

了解学生和关心学生,是热爱学生的起点。教师仅仅把功课教好是不够的,还要多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为学生的一生着想,从思想上、学习上、生活上全面了解学生,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因势利导地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

热爱学生还要尊重和信任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认真评价学生的行为,和善平等地对待学生,当学生进步时,教师不要吝惜自己的赞美之辞,多一点微笑,多一点赞美,多一点欣赏,多一点信任,你会得到更多的回报。

三、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只有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才能有力地说服学生,感染学生。无数经验证明,身教重于言教,“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说明凡是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给学生树立好榜样;凡是要求学生不做的事情,自己本身坚决不做,以免给学生留下坏的影响。教师要以自己的良好道德言行来教育和感化学生。

诚实正直,勤奋好学,礼貌待人,是教师以身作则,为人师表的具体体现。教师要教育学生勤奋刻苦,好学进取,自己必须勤奋好学,广学博览,精益求精。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用文雅和亲切的语言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影响教育学生。

四、刻苦钻研,严谨治学

随着时代的进步,教育的改革,当今的形势向每一位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如果我们不思进取,不树立终身学习的观点,必然会跟不上时代的步伐。所谓“活到老,学到老”,我认为在师一日,便不可荒废半日。只有不断获取新知识,增长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并且乐于创新,勇于开拓,善于学习,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改革的新形势。

教师是辛勤的园丁,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所从事的职业是神圣而艰辛的。为把新一代培养成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精心浇灌祖国的花朵,要有乐于奉献、勤于实践、为人师表的崇高风范,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揣着一颗爱心,用自己无限的真诚,科学民主地育人,勤奋工作,勇于创新,奋力托起明天的太阳。

篇7:教师的个人魅力

摘要:教师的个人魅力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展现的职业魅力、人格魅力、礼仪魅力能感召、激励学生,塑造人格,发展个性。

关键词:教师;个人魅力;人格魅力

中图分类号:G6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47-0017-02

教师的个人魅力是一种无形的教育资源,能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赢得学生的信赖,对学生一生产生影响。教书育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教学生学会做人。教师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能感召、震撼、同化、激励学生。

一、教师的职业魅力

老师处于学生严格广泛的监督之中,教师的自律、慎独、自尊心会成为学生自觉的人格指南。伟大的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因为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定型,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

1.要有爱生、敬业、奉献的师德。叶圣陶也说过:“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为师就要有知识,为表就要有师德。教师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使命,就要用崇高的人格熏陶学生、感化学生、取信于学生,教师就要以身作则,身正为范,勤于学习,严于律己,去恶扬善,以人为镜完善自己的人格修养,以道德培育道德,以心灵培育心灵,以孵化善良,以人格塑造人格。爱教育、爱学生是教师爱工作的具体体现。夏D尊曾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马克思也说:“只有用爱才能交换爱,只有用信任交换信任。”用爱滋润学生心灵,教师的心灵也会得到学生爱的滋润。爱学生,可以给老师的工作带来持久的热情和动力。

2.要有务实、创新、严谨的师风。爱因斯坦说过:“学生对教师的尊敬的唯一源泉在于教师的德与才,无德无才的教师是绝对不可能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的。”过硬的教育能力和渊博的知识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涉猎专业知识之外的学科,会使学生对教师刮目相看。教师在实施教育时,勇于创新,与时俱进,富有时代气息,不拘泥于传统的方法和理念,会给学生带来亲切感,会给教师带来亲和力。

3.要有全面发展、尊重个体的师观。从多元智力理论来看,每个学生都有巨大的潜力。从哲学意义上来说,任何事物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的存在,不是一种错误,而是客观存在的一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一个人的“缺点”就是他的特点,老师不能简单地予以否定,而是接纳他们,引导他们,挖掘他们,这样,学生才能获得认同感、自豪感,用正能量激发自己的正能量。无私地欣赏学生的可爱之处,用关爱的目光注视学生的成长,用等待的态度面对学生的一次次错误与失败,用公平去对待有缺点、有困难的“丑小鸭”,用耐心给学生“正能量”,把课堂营造成学习的“乐园、家园、花园”。

二、教师的人格魅力

一个有人格魅力的老师,容易获得学生的认可和尊重,师生关系就比较融洽,他的言行举止就会在学生中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和感召力。

1.对学生的信任与宽容。要获得学生的爱戴与尊重,老师要学会“蹲下身来”。在知识爆炸的今天,学生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和创新意识极强,学生不满足于课堂所教,学校所学,他们从互联网、电视等大众媒介获取多元信息,他们所想,有时会超越教科书,超越老师,这时候,就应该对他们有充分的信任,放手让他们自主学习,自主探究,教师适当予以评价激励。对于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错误,老师应有足够的宽容,并适当点拨。这样,不仅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求,还能使学生产生对教师的信任与宽容。

2.对学生的“严”与“爱”。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人性,对孩子深沉的爱兼有父母亲昵的温存和睿智的严格要求相结合的那种爱。”对学生严格的要求,能培育他对规则的忠守,对制度的遵从,这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公民的重要要求。老师不仅是学生的良师,更是忠厚的长者,还是学生的知心朋友,关心学生的学业,更要关心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就要对每一个个体有充分的爱,从细节中挖掘学生,把闪光点一点一点放大,照亮他的每一处阴暗,学生就会越来越乐观、坚定、自信。

3.对教育的忠诚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教师应以正直呼唤正直,以善良描绘善良,以真诚唤醒真诚。教师有着特殊的社会责任,要求教师严于律己,自尊、自律、自强,永不满足,永不松懈,重大义,识大体,顾大局,对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追求真理,伸张正义,公正无私,忠实坦诚。只有抱着对事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追求,执着创新,持之以恒,才能做一个有人格魅力的教师。

三、教师的`礼仪魅力

金正昆教授说:“老师要十分注意自己给学生留下的印象,要使自己从各方面成为一个优秀的、学生能够仿效的榜样。”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光荣职责。教师仪表是教师整体风范之一,他们的音容笑貌、举止文明、作风正派、知识渊博、风度儒雅,衣着发式无形中都成为学生和社会学习的楷模。

1.端庄的仪容。教师端庄的仪容,会对学生产生模仿效应,成为学生的榜样。仪表端庄会给学生崇高而严肃的感觉,对学生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足以赢得同学的尊重和敬爱,会成为学生榜样,注意文明整洁,连走路也学他那轩昂的样子。

2.儒雅的气质。教师为人师表,其举止总体要求实稳重,稳重就是举止斯文和谐,庄重潇洒,不卑不亢,落落大方。为此,教师就要注重自己在语言,表情,身体动作方面的要求。教师的示范效应,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凸显的个性。学生的活力、判断力、批判力、意志力等等都需要教师个性的引导。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使学生获得一点知识的亮光,个性教师应吸进整个光的海洋。”富有个性地组织指导学生展开个性化的学习活动,从而使教学具有强烈的学科色彩、学生的经验基础和教师教学智慧的印迹,使师生的个性在交流互动中得到自由、充分的发展,能够根据不同的个人特点,各自寻找各种不同的途径,达到共同的教学目标和愉悦、和谐的教学境界。教师只有真诚的情怀和博大的胸襟,把学生看成是活生生的人、平等的人,是朋友,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才能把价值判断等交给学生,引领学生充分自由地塑造人格,发展个性。

篇8: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一、教师对“付出与索取”认识的现状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 物质、金钱、利益等对人们现实生活和思想认识的冲击, 对于“付出与索取”, 只有一部分人当付出大于索取时因自身价值的体现而产生成就感, 进而感觉快乐幸福; 多数人当付出等于索取时会觉得心理平衡, 心安理得;大多数人当付出小于索取时, 才会心满意足, 怡然自得。

笔者同课题组成员组织我县某校师生就“付出”与“索取”价值观念做了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200份, 收回问卷189份, 偏向付出者42份, 占22.2%;偏向索取者96份, 占50.8%;认为付出与索取等同的51份, 占27%。 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 目前某些教师对“付出与索取”的心理认识失衡:工作拈轻怕重, 名利丝毫必争, 思想态度消极, 出工不出力。

教师对“付出与索取”认识上的失衡, 加之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影响, 导致个别还处于心理塑造期的学生的心理认知和价值观念逐步偏离正轨, 不追求勤奋努力, 只贪图索取享乐, 坐吃山空、自私自利、闹骚满腹, 思想行为偏激, 道德情操低下, 给学校教育带来极大压力和困境。

当下教师作为社会进步的思想力量, 作为引领下一代树立正确认识的园丁, 应该更多地宣扬并践行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要正确看待“付出与索取”, 恪守高尚的职业操守和道德情操, 在一丝不苟的真诚付出中展现高洁的人格魅力, 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换位思考, 正确认识“付出与索取”

付出与索取是不为物质利益所奴役, 以无私、仁爱、真诚、愉悦、健康的身心实现有效学习和创新工作的正确思想。 教师作为特殊的工作群体, 要通过对不同角色、不同工作等方面的换位思考, 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操守, 正确认识“付出与索取”, 以平和心态、平衡心理面对工作和生活。

首先, 从不同角色换位思考以正确看待付出。 比如, 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教师对学生的真心关爱和真诚付出, 会改变学生的认知和命运, 让学生终身铭记, 也会把老师永远尊敬爱戴。 ”从学生家长的角度换位思考:“作为家长, 期望孩子遇到一位好老师, 成人成才, 终身受益, 永远感恩老师。 ”这样教师便会认识到对学生的付出既是承担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更是自身价值实现的过程, 即便付出大于索取也会成就满满, 倍感自豪。

其次, 从不同的工作换位思考以平衡心理。 其实, 现实中很多人都会抱怨自己工作辛苦, 付出多获得少, 站在此岸总感觉彼岸风景更好。 比如, 换位假设自己是环卫工人:早起、晚睡, 在人们还未出门前或歇息后工作, 又脏又累, 能挣多少工资? 通过不同性质工作的换位思考, 教师才能深刻认识自己的付出与获得是否对等, 从而在“付出与索取”上保持心理平衡。

最后, 从自身的“付出与索取”反思, 保持健康平和心态。教师作为“社会人”, 承担教书育人的社会责任, 要时时扪心自问, 自己对待工作真心付出、全心努力了吗? 自己的获得与付出对等吗? 有些人对待工作马马虎虎, 即使对学生、对教育的付出也是违心的表面工作, 但在个人获得上总是斤斤计较, 甚至满腔愤懑、诋毁组织、说三道四。 如果能时刻反思自身的思想和工作, 就会在对价值的索取过程中, 保持平和心态, 进而促进自身身心健康发展。

三、多措并举, 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 正确定位教师角色, 切实营造尊师重教氛围。

一是不要把整个社会过高的道德要求强加在教师头上, 让教师背负太大的道德压力, 教师也是“人”, 也有良好物质生活的追求, 不能因为教师对物质方面的追求而扣上道德低俗的高帽子;二是要在全社会切实营造尊师重教的社会氛围, 从政府组织、社会团体到全民大众, 要认同教师的付出, 提升教师的话语权和社会地位, 减轻因清贫带来的社会压力及自卑感引发的身心伤害, 用世人的尊敬和爱戴, 树立教师健康、自信、引以为荣的从教心态。

(二) 落实各项倾斜政策, 全面提高教师待遇。

虽然各地都一再呼吁提高教师工资待遇, 但现实的问题是教师工资增长仍是“雷声大雨点小”的局面, 很多地方的教师收入仍在底层, 他们同其他群体及其他行业的人在一起, 总是因为收入低廉直不起腰、抬不起头, 怎会提振工作的信心呢? “教师要安守清贫、甘于寂寞、无私奉献……”, 这样的话语感觉在现实中越听越虚伪越没底气。 只有不断提升物质待遇, 对等教师的深层付出, 才能引领广大教师更加安心地工作。

(三) 强化教师职业理想教育, 弘扬社会发展正能量。

职业道德和职业理想教育是老生常谈的话题, 但任何职业都必须开展。 教师职业自有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性, 要结合实际、与时俱进实施, 既要激励教师发展自我, 努力工作, 追求美好的物质生活, 又要引导教师正确看待“付出与索取”, 树立正确价值观, 追求高洁理想, 弘扬社会发展进步的正能量。

(四) 完善科学评价制度, 肯定教师的隐形付出。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教育成果的长效性是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要建立并完善教育工作追踪评估体制, 肯定不同学段、不同科目教师对教育对象的隐形付出, 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本质, 让教师感受到自身工作的意义和价值, 引导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认识索取, 感受回报, 树立积极崇高、平和健康的心态。

篇9:展现教师个人魅力

关键词 优化;课堂用语;语文教师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深刻地指出:“教师的语言——是一种什么也代替不了的影响学生心灵的工具。”这句话就揭示了课堂语言的重要性。须知教师课堂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以及师生之间传递信息、交流情感的重要凭借。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逐步形成遵循语言规律,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师职业语言。语文教师从事语言教学,对此应当提出更高要求,更要重视课堂用语的优化。大量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的教学成果成功与否与教师的语言是否优化有着重要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修养,积极追求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性,努力让课堂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然而在当前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用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1)语言罗嗦冗长,课堂用语缺乏有效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课堂教学时讲话随意,分不清教学主次,让学生抓不住重点,这样的结果就是处处是重点,实则处处无重点;二是语言罗嗦冗长。有的语文教师怕学生听不明白自己的讲解,经常针对同一个问题反复解释,多次进行无必要的重复。一节语文课只有短短的45分钟时间,教师教学语言拖泥带水,颠来倒去,既浪费时间又导致课堂效率低下,这样的语言缺乏有效性。

(2)以作秀的方法人为制造气氛,课堂用语缺乏针对性。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语文教师在课堂上语调亲切、自然、柔和,对学生“甜言蜜语”,常常问学生“想不想学”“好不好”“对不对”等无需思考即能响亮回答的问题。这种询问多的语言,看似在征求学生的意见,实际上却是教师的口头禅。在课堂上我们的学生也非常“聪明”的明白教师的意图,大声的回答“想”。如果是公开课,那教师和学生的配合式表演會更卖力,课堂气氛也是“热闹非凡”。一位教育专家这样说过:“刻意追求的艺术,不是艺术;刻意学习的艺术,不成艺术。当一个教师的学、识、情、才等齐备之时,才是教学艺术臻于成熟之日。”我们确实提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的课堂氛围。但在语文课堂使用这种作秀的方法人为的制造气氛则是一种没有任何意义的行为,因为这种虚假的课堂气氛已经完全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和个性成长,是极不负责任的行为。所以,这种过分地创设氛围而忽视学生的做法是不得当的,缺乏针对性的。

(3)教师语言模糊不清,词不达意,缺乏准确性。我们知道备课是课前预设,上课是实践生成,这两者关系密切。目前我们的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会考虑课堂环节设计,会重视课文研读,甚至对每一个问题都会研究思考。但是课堂语言的使用缺乏思考。语言使用缺少精心设计。我们知道课堂上总是有很多的突然和意外,如学生临时提出的问题课前又没有准备,这时有些老师就选择用模糊的语言搪塞过关,教学时往往词不达意,含糊不清,课堂教学就缺乏准确性。其实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应该考虑使用简洁的词语表达出我们的教学意图,提前思考课堂中学生会提出的问题。更高的要求则是努力用最精当的课堂语言讲解知识,用艺术的课堂用语贯穿全课,无一句赘言冗语,字字珠玑,用最优化的教学语言对自己的学生言传身教,从而展现语言的魅力。

以上罗列的语文课堂中出现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教师语文教师缺乏优化课堂用语的意识,没有把课堂语言设计当成备课的重要环节,提前思考课堂中教师使用的每一句话。优化课堂用语还需要语文教师努力提高自身语言能力和修养,学习口语表达的技巧。一位教育专家说过:“老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我们深信,高度的语言修养是合理地利用时间的重要条件。”

如何提高自身修养?笔者建议语文教师可以好好锤炼以下几种课堂用语,如:(1)语文课的引导语言因势利导,紧扣学生所问,富有启发性;(2)课堂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中肯见效;(3)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用语要承上启下,精妙而有技巧;(4)课堂总结概括语要能引发学生长久思考,最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这样我们就可以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用语,向学生展现自己的个人语言魅力。

一、语文课的引导语言因势利导,紧扣学生所问,富有启发性

引导性语言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非常重要,引导语可以把握课堂的走向,通过引导语可以完成我们预设的教学目的。课堂引导语设计的关键是寻找恰当时机,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例如:引导语中可这样提问:“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从这个问题中,你们读懂了什么?”“小组成员彼此一起研究一下这个问题吧”。这样的引导语更能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当然需要提醒语文教师的是课堂引导语不能罗嗦重复,点到即止才会起到最佳效果。

二、课堂评价语言要符合学生知识和情感需求,中肯见效

语文课上教师的表扬会带给学生内心的愉悦和内心的自豪,从而对课堂学习充满乐趣,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我们教师在课堂评价语言对学生多表扬少批评。语文教师的课堂评价应该具有艺术性,不是简单的点评,如“正确”“可以”“错的”,而是能抓住学生回答问题的有利时机,把表扬和评价有机结合,例如表扬学生理解新颖,推理严密,思考问题全面,善于发现问题等等,此时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中不仅要当场肯定,而且要点出他的优点,教师用真挚的激励语来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若是批评性的评价语,我们教师也要用真诚、委婉的评价语引领学生走入正确的方向。需要注意的是教师不可以用直白的批评语言对学生断言,这样会适得其反,产生消极情绪,打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还可以幽默风趣,这样即使是否定式的评价语也可以使学生欣然接受,化解受挫后尴尬和难堪的心理,让学生在笑声中欣然的接受老师的评价并以更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后面的学习中去。因此这样的课堂评价语是中肯见效的。

三、课堂组织教学衔接用语要承上启下,精妙而有技巧

高效课堂的重要一个标准就是能否合理设计好课堂的各个组织,每一节语文课都是由一个一个的小板块组成,如何把它们有机的串联在一起,课堂衔接用语作用就很重要。例如:在语文课上教师介绍完作者后,下一个环节则是课文阅读,此时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衔接语:“在我们了解了××的生平与作品后,就让我们一起深入课文去欣赏他的文字魅力”这样的衔接语比“下一步我们学习课文”这样的语言要有效很多。很多教师认为课堂衔接语可有可无,其实优化的课堂衔接语是知识板块间的润滑剂,它可以有机整合课堂各环节,使一节课浑然一体。所以语文教师在备课时一定要精心设计自己课堂各环节衔接语。

四、课堂总结概括语要能引发学生长久思考,最终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语文课堂教学重点是古今中外的经典文章。在课堂结束时语文老师应该把概括性语言打造成一节课最精彩的亮点,使之成为画龙点睛的一笔。概括性的语言必须简短精练,让学生对刚才所学到的知识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层次的认识。同时要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精心设计,使自己的课堂概括总结语让学生回味之余引发新的问题,进而通过思考到达新的高度。因此,结束语要要简明精到,具有深度,起到画龙点睛之功效,并能体现适度的拓展性。

篇10:展现魅力的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衡量课堂高效,一看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增长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变化程度;二看教学效果是通过怎样的投入获得的,是否实现了少教多学;三看师生是否经历了一段双向激发的愉悦交往过程。

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

课堂教学不应模式化,但教学应该策略化。高效课堂要遵循一个原则,突出四个维度。

一个原则,即“学生思维在先”的原则。

学生思维在先是常态,我们不排除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教师引导在先的做法。学生思维在先与新课程提出的“自主、探究、合作”的教学理念是一致的。如何保证学生思维在先呢?应提倡学生预习在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授课,这就是高效课堂的第一步。教师利用学生预习的结果上课,是打造高效课堂的第二步。用“解疑、强化、概括、总结”8个字可以概括,这也是高效课堂的四个维度。

解疑。教师必须明晰,学生的预习是帮助教师“找惑”,为学生解惑是教师的基本功,也是高效课堂的基本落脚点。

强化。学生经过自主学习也许会理解知识,但他们不了解知识的重点,即使知道了重点也未必会掌握,课堂上进行强化势在必行。强化不是机械性的重复,而是要突出针对性、重点性,要体现变化思维。强化的形式多种多样,如课堂练习、合作讨论、重点讲解、等等。

概括。概括就是简化,简化的东西往往能突出核心,核心就是能力。概括的形式很多,如拟一个小标题、主题词、一句话、一幅图,等等。没有概括的课堂很难说是高效课堂。

总结。与概括不同,总结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与层次性。因此,总结多用于一个知识单元,节概括多用于每一节课。一课可以没有总结,但必须有概括。一个知识单元必须有总结,帮助学生完成“从厚到薄”的过程。

事实上,解疑与强化是教师的初级劳动,概括与总结是教师的高级劳动。概括与总结的过程,就是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另外,只有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建立起师生互动,高效课堂才会真正实现 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

1、教学设计精当。准确解读教材与学生,在能把握学情的基础上对教材、教学资源进行加工提炼形成目标明确、重点突出、脉络清晰、方式灵活、学法指导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设计。

2、讲授精炼高效。能抓住知识主线,做到层次分明、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讲练适度,组织严密。

做到三个精讲——核心问题精讲、思路方法精讲、疑点难点精讲;

三个不讲——学生以掌握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做到精讲、互动、与媒体交流(包括学生看书、练习等)有机穿插进行,力求课堂教学的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

3、主体作用发挥。加强学法指导,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激励、鼓舞和自主中学习,掌握知识与技能,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4、分层教学落实。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实行分层设计、分层教学、分层指导、分层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的发展。

5、师生关系和谐。师生之间具有愉快的情感沟通和智慧交流,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教师与学生建立了一种民主、平等、尊重、温暖、理解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亲和力和教学艺术对学生产生积极影响。

6、教学目标达成。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两基”落实,当堂练习的完成率和准确率良好;学生掌握基本的学习方法,并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高效教学的四部曲

对学校而言,追求高效教学是一个永恒的主题。为了落实教学的中心地位,保持教学的高效性,我认为必须在教学中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有利于”和“四项基本原则”。

一个中心:追求高效课堂

高效课堂是学生自主的课堂。学生学习的过程是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自我构建的过程,不是教师的强行填充与灌输的过程。教师要努力将自己的教转化成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激励和评价,带领学生进行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过程。

高效课堂是关注情感的课堂。在高效课堂里,师生之间有的是平等对话和协商、友爱交流与合作,没有钳制和压抑、责骂和喝斥,应总是洋溢着动人的真情。

高效课堂是贴近生活的课堂。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尚处于发展的过程之中,需要感性材料作为支撑,而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则是学生学习的兴趣之源。教师在课堂上应力求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背景,从生活中挖掘丰富的课程资源,用生活材料为课堂教学服务。

高效课堂是重视活动的课堂。课堂上,教师不应陶醉于个人的精彩表演与展示,而应想方设法的引导学生通过说一说、做一做、写一写、听一听、看一看、议一议、试一试、尝一尝、练一练、摸一摸、想一想、演一演等多种活动方式,经历学习过程,强化学习记忆。同时教师要能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知识与能力状况变换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以活动贯穿整个课堂,使学生乐在其中、学在其中。

高效课堂是趣味盎然的课堂。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师要善于挖掘学习材料本身的趣味性,将知识用风趣幽默的语言和新颖奇特的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种惬意的享受。

高效课堂是充满艺术的课堂。高效的课堂立足课堂却不囿于课堂,基于教材却不为之所困。在高效的课堂里,总有引人入胜的导语、余音袅袅的结语、渐入佳境的层次、一线串珠的设计、跌宕起伏的情节、娓娓动听的讲解、亲切从容的教态和恰到好处的评价。

两个基本点:教师发展点和学生生长点

学校领导要努力寻找教师在教学中的发展点,鼓励教师走差异发展和错位成长之路。所谓差异发展,就是根据每个教师的实际情况,帮助他们设计出有针对性的专业发展规划,不搞一刀切,不是齐步走而是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所谓错位发展,就是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帮助教师找准独特的优势区域,便于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比如有的教师擅长作文指导,可以请他在语文组内介绍经验,并提炼出系统的方法;有的老师热爱写作可以鼓励他办班刊、出班报;有的教师解题能力强可以请他辅导学生参加奥赛,等等。

作为任课老师,要特别注重学生的生长点,从思想道德、知识能力、个性心理等方面的成长对他们进行系统的设计,并有步骤地培育。设计学生的生长点时应注意,思想教育要润物无声,人格培养要借助作品,知识传授要坚持“一得”,能力形成要把握“习得”,三维目标要求强调过程方法,教学要求因人而异。

三个有利于:学习兴趣、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恰当的进行讨论式教学,或改变作业与考试方法,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或开展有趣的课外活动,多让学生动手实践,或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引起学生的新鲜感,等等。

有利于学生学习方法的掌握。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致力于教会学生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教学的过程是教给学生学习方法的过程,要少讲巧练,举一反三,讲清规矩,要开展学习指导实验,探索指导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

有利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学习习惯学习过程中经过反复练习形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良好的习惯包括认真听讲、主动学习、大胆质疑、独立作业,等等。

四项基本原则:因材施教、循序渐进、相观而善、循循善诱

因材施教原则。人才及其智能存在个体差异,教学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照顾个别差异,要把集体教学与个别指导结合起来,使每个学生的才能与特长都能充分的发展。鼓励冒尖,允许落后,关注全体,因人而异。比如,作业多布置选做题,教学目标的设置与教学内容的安排都体现弹性,每一个层次的教学设计符合层次学生的学习现状,等等。

循序渐进原则。循序渐进特别强调要有计划性,要坚持备整册书、设计单元教案,教学要求应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分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若发现缺漏则及时补救,培养学生系统学习的习惯。

相观而善的原则。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集体观念,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竞争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同学间互动和帮助,实现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要实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多开展交流讨论。

循循善诱原则。循循善诱是启发式教学的精髓,他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讲的少些,讲在该讲之处;问得少些,问在该问之处。讲的少却讲得精当,问的少却问得神妙,这才是真正的循序善诱。教学有术,诱导有法,循循善诱,效果奇妙。

上一篇:在下半年重点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下一篇:军训时的叙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