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主题

2024-05-04

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主题(共4篇)

篇1: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主题

活动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学习故事中的对话。

2.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活动准备:磁带挂图

活动过程:

1.听故事录音,了解故事内容:

告诉幼儿故事的名称。

师生共同听故事录音:

“故事的名称叫什么?”“故事里有谁?”

2.学习对话,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出示背景图和故事中的动物形象讲述故事:

“小青蛙看见小鸭子、小乌龟是怎么说的?”

“小动物是怎么是怎么上幼儿园的?”

幼儿自由结伴讨论故事内容,教师聆听:

“为什么要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3.情景表演,体验高高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观看大班幼儿表演。

大班幼儿带着弟弟妹妹一起表演,进一步体验开开心心上幼儿园的情感。

篇2:开开心心上幼儿园主题

活动目标:

1、幼儿逐渐适应集体生活,乐意去幼儿园。

2、乐意和老师、小伙伴亲近,体会一起做游戏的快乐。

活动重难点:

1、幼儿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乐意去幼儿园和小朋友、老师们一起做游戏,学知识。

2、爱上幼儿园,每天都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

活动准备:

1、布偶小鸭、用积木搭建的幼儿园大门。

2、布偶表演《开开心心上幼儿园》。

活动过程:

一、出示布偶,引起幼儿兴趣。

1、老师拿出布偶小鸭,请幼儿与小鸭打招呼。

2、教师表演《小鸭上幼儿园》。

二、幼儿长大了,;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要像小鸭子一样到幼儿园里学知识、学本领。

1、提问: 小鸭是如何上幼儿园的?

今天我们班的哪个小朋友向小鸭子一样开开心心地来幼儿园的?

2、总结:爸爸妈妈工作去了,小朋友也长大了,要开开心心的来幼儿园学知识。

3、学习儿歌《上幼儿园》。

教学反思:

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所学的经验和表现出的积极探究的热情,比传统教学中幼儿学到的知识更有效和更有意义。幼儿与教师之间平等、和谐的关系,是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保证。因此,我们在实施教育时注重为幼儿创设宽松、平等、自由发展的精神心理环境,经常和孩子们一起玩,一起笑,一起学习,让幼儿在轻松、宽松的氛围中学得开心、玩得愉快。

篇3:开心入园,消除幼儿焦虑

一、积极创造条件,帮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缓解家长分离焦虑

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计划生育、独生子女在社会中占了很大比重,21家庭现象屡见不鲜。孩子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家庭都在围绕孩子旋转。因此,幼儿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情绪应激反应最大的莫过于家长,迟迟不愿意离去,搂抱着孩子难分难舍,更有甚者,在幼儿园门口与孩子一起失声痛哭。儿行千里母担忧,家长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家长的表现、语言和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感染幼儿,诱发孩子紧张、忧郁等不良情绪的发生与发展。因此,我们幼儿教师要在幼儿入园之前,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缓解幼儿的入园焦虑。

1. 开学前———家访工作

家访可以消除儿童对老师的陌生感,老师也可以了解儿童的个性特点和生活习惯,更便于以后因人施教。通过家访,家长往往能更主动地配合老师的工作,改变幼儿家庭生活的随意性,制定与幼儿园相仿的作息时间制度,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幼儿的人际交往技能等,缩小家园生活的差异,使幼儿更适应幼儿园生活,缓解幼儿的分离焦虑程度。暑假期间,老师们对班级所有孩子都进行了家访,我们的家访工作比较细致,每次家访时间都在半个小时以上。主要内容是与家长交流,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作息时间、行为规范等,还特别关注与孩子之间的沟通亲近。让家长对老师有初步的认识与了,同时感受到老师对孩子的关爱与照顾。

2. 开学初———全园新生家长见面会

开学前几天,幼儿园召开了新生家长见面会。园领导全部亲自参加,见面会上利用幻灯片图文并茂的展示了老师对孩子的照顾,孩子在园的生活作息,对家长及时提出各项配合措施。家长们在了解到幼儿园的管理有序,各项设施配套完善,老师们积极负责之后,消除了之前的种种疑虑,增加了对幼儿园及老师的信任,为今后配合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3. 开学第一周———班级家长会

开学后第一周,新班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了开学初的工作,通过照片展示孩子第一周在园的活动情况,让家长更为形象的了解自己孩子在园的各项活动情况,真正放心孩子在园的活动。同时,给家长讲解新《纲要》的教育理念,帮助家长树立科学的育儿观。

通过以上3项活动,家长感受到幼儿园管理的严谨与专业,老师的责任心与爱心,孩子在园生活的细节,为解决孩子的入园分离焦虑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做好充分准备,帮助新生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减轻孩子的入园焦虑分离焦虑主要是孩子失去了所依恋的人,出现了不安全感。要让孩子不产生焦虑,就要让孩子与老师建立新的依恋关系。

1. 亲子活动,贵在参与

在开学前几天,新的班级会组织亲子活动,目的是让孩子再次熟悉老师,了解班级环境,认识其他小朋友。亲子活动内容很丰富,有与爸爸妈妈一起的绘画,鼓励每一个孩子的自我介绍,另外,还有带零食来一起分享的活动,增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与感情。

2. 分组活动,关注个别

孩子天性喜欢模仿,而且很会受彼此情绪的影响,我们觉得应该以大局为重,先稳住一部分情绪良好的孩子。如3个老师合理分工,一个可以带着哭闹厉害的去户外散步,分散其注意力,另外的老师可以在教室内组织其余孩子游戏。等哭闹孩子情绪转好之,再鼓励其进教室参与游戏。

孩子的分离焦虑也会有不同的程度。比如,小一班的欣欣,由于从小在老家奶奶身边长大的,刚回海口不久,分离焦虑的情况就更为严重一些。考虑到尽快让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让孩子熟悉环境,喜欢老师。我们的老师利用了业余时间,邀请欣欣和多多一起到肯德基玩滑梯,增进孩子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在玩的过程中,老师用言语给孩子渗透一种思想: 老师是你的朋友,老师很喜欢跟你玩。渐渐的这两个孩子情绪也有所改善了,虽然早上还是哭一小会,但基本都能参与集体生活,与刚入园相比较有了很大进步。

3. 丰富游戏,亲近表扬

游戏是幼儿园的孩子最愿意参加的活动,也是幼儿的天性。通过游戏,可以增强幼儿的集体意识、合作意识,增加孩子对幼儿园的认同感,减少心里抗拒,缓解紧张状态,给幼儿带来巨大的欢乐。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也曾说过: “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因此,在幼儿入园以后,幼儿教师可以设计一下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进来,消除幼儿之间以及幼儿和教师之间的陌生和恐惧感,增加幼儿对幼儿园的新鲜感和好奇心。在游戏中,教师可以通过夸张有趣的肢体、语言等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通过对幼儿的表扬和关心,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到欢乐和老师的关爱。

4. 细心照顾,孩子信赖

刚入园孩子的自理能力不够,使得他们缺乏自信,也是增加分离焦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通常会安排经验丰富的生活老师,提倡老师们用极大的耐心去照顾每个孩子吃好,睡好。还有日常生活的一些细环,如尿湿裤子,教师要把孩子带到卧室等隐蔽处,帮他换裤子,不单是为了保暖,最重要的是保护幼儿的自尊,使其不在众人面前难堪。唯有如此,老师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使孩子把老师当作妈妈,和你无话不谈,也只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开始慢慢学会享受幼儿园的生活。孩子感受到班上3个老师对他们的照顾,逐渐地依赖上了老师,情感上也逐步喜欢老师。

总而言之,面对陌生的环境,陌生的面孔,新入园的幼儿情绪不稳定、焦虑是普遍存在的。广大幼儿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用爱心设身处地的去理解、关心和爱护幼儿,同孩子家长一起,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幼儿度过心里适应期,相信在幼儿园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们一定会很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的。

摘要:现在的适龄入园儿童都是家中的宝贝,幼儿也养成了对父母亲人的依赖。入园,则意味着这种依赖关系的暂时中断。很多幼儿对此产生恐惧和焦虑,会作出紧紧抱住家人不放手、大声,甚至从幼儿园跑出等行为。因此,幼儿教师要结合幼儿的实际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让幼儿开开心心入园,消除幼儿的心里焦虑。

篇4:大班主题建构活动:开心农场

网络游戏”开心农场”曾风靡一时,我们班的许多父母追逐流行,也带孩子去实践体验农场生活,采摘茄子、豇豆、辣椒,去奶牛梦工场喂奶牛、挤牛奶,展开欢乐农场、牧场之旅,而孩子们对于这段经历总是兴奋地讨论、乐此不疲。抓住这一兴趣点,我设计了”开心农场”主题建构活动,由“农家小屋”、“我的农田”和“丰富农场”三个活动组成。我希望借此活动,表达他们自己对于世界的体验,释放创造的冲动和愿望。整个活动我不仅引导孩子掌握一些建构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能使孩子在协商、配合的游戏氛围中,体验成功与失败,鼓励他们大胆去尝试不同材料,灵活运用辅助材料,按照自己的愿望去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农场。

开心农场(一):农家小屋

游戏目标:

1.有参加建构活动的兴趣,体验与同伴共同构建的乐趣。

2.会运用接插、围合、垒高等技能建构农家小屋。

3.搭建的房屋稳固、较为逼真,尝试用辅助材料将房屋装饰得更加美观。

游戏准备:

幼儿可参观附近农村的农田,获取相关经验;收集农场的图片,对农场建筑和生活场景有一定的了解;乡村的背景音乐、笔和纸。大小雪花片、积塑、圆筒等建构材料;辣椒串、大蒜、玉米棒。

指导要点:

一、活动引入

1.教师可出示一张农场平面图,引导幼儿对农场有哪些设施进行梳理。

师:农场里都有些什么?这些漂亮的小屋都是给谁住的?(农民伯伯、鸡、马、猪儿……)激发幼儿动手搭建农家小屋。

2.老师引导幼儿思考搭建农家小屋可选择什么材料,鼓励幼儿大胆设想,用不同的材料搭建。

二、建构主题物——建构农家小屋

1.幼儿自由分组,选择搭建场地及材料。教师引导组内幼儿分工合作,提出要求:先搭地基,然后搭正方体(四壁),最后盖上屋顶。

2.针对能力较差的幼儿,老师可出示雪花片结构的农舍范样,引导幼儿观察插接小屋的房屋造型。教师结合当地情况,造型可以是低矮房屋,也可以是两三层的农家小院。引导幼儿在建构农舍与动物的房子时,有所区别,需根据动物的体型和生活习性,来设计大小不同、造型不同的房子,如马棚需搭建水槽。

3.教师观察各组孩子搭建的情况,引导他们运用拼插、延长、围合、垒高等技能使屋顶和屋身巧妙的合成连接,尝试选择什么材料和方法让房屋更结实。

4.可在搭建好的房屋上添挂一些当季农产品,适当地选用装饰进行点缀。如辣椒、大蒜、玉米棒……也可在屋顶铺上麦秆,使其更加逼真。

三、分享交流

活动后带幼儿参观各组建构作品,相互介绍:自己给谁建构了什么样的小屋。交流和分享建构时的经验和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方法等。教师可从房屋造型、色彩搭配、坚固度等方面进行整体评价。

活动建议:

教师可提供多样材料,让幼儿自由选择,如中、大型插塑玩具、积木、废旧纸盒等;可让能力强的幼儿进行自由设计。在活动中,可为幼儿提供一些动物玩偶,帮助幼儿形象搭建(没有动物的也可以提供一些动物图片或幼儿自制图片);还可运用音乐,提示幼儿在一定时间内完成搭建任务。

开心农场(二):我的农田

游戏目标:

1.大胆运用排列、组合等结构技能,与同伴合作有规律地进行建构。

2.与同伴构思开心农场的布局,并能客观、有针对性地评价别人搭建的作品。

3.积极动手动脑,会灵活选择和利用建构材料。

游戏准备:

家长可带幼儿参观附近农村的农田及果园,获取相关经验;农耕地图片、塑料草地、保鲜膜、塑料水果、搭建材料若干,如大型积木、雪花片等材料。

指导重点:

一、活动引入

1.教师可引导幼儿回顾上次游戏的经验,让幼儿根据已有经验(或观看图片后)讨论:“农场里还有什么?农田里都栽种了什么?你想种什么?”,进一步丰富农场的设施,进入“我的农田”的活动主题。

2.如有新增材料,介绍给幼儿,并让幼儿设想如何使用,建构农耕地、农作物等。

二、建构主题物——建构开心农田

1.老师可出示农耕的图片,结合幼儿已有经验,让幼儿观察农耕地排列及种植的形式,分享农作物种类。

2.引导幼儿分成“快乐农夫——农田组”、“快乐农夫——果树组”、“快乐农夫——蔬菜组”,商议建构农田的数量及位置,栽种的农作物,此农作物可用结构材料建构而成也可用废旧材料制作,用排列、组合的技能将农作物进行有规律的或整齐的排列。

3.在建构过程中,教师可引导孩子尝试运用多种方法灵活使用各种材料,如:可以在建构农田的基础上,丰富农耕地的类型,建构温室大棚。运用结构材料建构成拱形并纵向排列整齐,用连接的技能,灵活使用保鲜膜把排列整齐的大棚骨架进行连接。

三、分享交流

欣赏自己的作品,引导孩子围绕搭建的标准——排列、组合是否有规律进行评价,可评选出“最出色的农夫”。

活动建议:

搭建的场地可利用原有的环境,如小山坡、凹地、沙坑等,尽量贴近幼儿生活环境;农耕地形式可纵横交错、也可井然有序,更尊重幼儿自己的设计意愿。在结构的农作物上搭配上一些塑料水果,看上去会更加栩栩如生。有条件的幼儿园可把幼儿作品保留下来,以便进行下一次组合搭建,或照相留影。

开心农场(三):丰富的农场

活动目标:

1.愿意与同伴分工、合作结构主题,体验建构游戏的快乐及成就感。

2.学会看平面图进行主题结构布局,能运用已有的经验和技能对多种结构材料和辅助材料进行大胆构想,创造性地构建主题内容。

3.会合理运用收集和制作的辅助材料丰富农场设施,将农场装饰得更加美观。

活动准备:

各种建构材料若干;立体动物;辅助材料若干,如麦杆、树枝、植物种子(如玉米、辣椒……)、彩色纸、笔、剪刀等。

指导要点:

一、以农场平面图引入建构主题

1.出示农场平面图:这是小朋友一起设计的开心农场图,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在农场里都增加了些什么让农场变得更漂亮?

(根据图样帮助幼儿了解结构农场的整体布局,指导幼儿选择不同的材料进行建构。)

二、教师提出主题建构的小组

开心组:负责整体布局,建构农场大门、围墙。

齐心组:建构农场的池塘、池中的凉亭、池边的柳树。

快乐组:建构农场的田间小路、休闲座椅、花草和树木。

激发幼儿用已有的建构经验组合搭建一个宽阔、丰富的开心农场。

三、分工合作进行主题建构

1.引导幼儿在场地中布局与分工,每组指定一名幼儿当队长,并分别选择所需的结构材料在不同的建构区域进行游戏。

2.重点指导“开心组”,学会看图构建农场大门和围墙的外形,运用大型结构材料,选用两种颜色交替,用垒高、围合的方式建构;指导“齐心组”灵活地使用建构材料,用围合的技能建构成池塘,在池塘中用积木建构亭台楼阁,用缠绕的技能在干枯的树枝或麦秆缠绕上皱纹纸构成柳树……提醒“快乐组”,在搭建田间小路时,可以营造弯弯曲曲的效果,看上去会更加生动。通过这些补充搭建,突出农场的整体布局。

四、分享交流

幼儿欣赏集体搭建的农场,并交流和分享建构经验和问题。教师针对幼儿游戏建构情况从同伴间的合作、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进行简单的评价。

最后,可让大家手拉手围着农场,一起唱“王老先生有块地”,体验成就感。

活动建议:

在搭建的池塘中,还可以摆放一些泥塑的小鸭子或者手工制作的青蛙等,来丰富整个布局。教师还可以引导幼儿在农场周围增添一些其它设施,如:风车、电线杆等来仿建、完善农场田园风光……

在搭建过程中,我们会有很多辅助材料的运用,鼓励幼儿灵活运用。如:农场的栅栏,为了突出田园风情,我们用麦秆来围合,教师此时指导的重点,便要引导幼儿思考、探索用怎样的方法使栅栏直立、不倾斜。

让幼儿在作品前集体留影,搭建的作品也可以保留一段时间,做为表演游戏场景。

上一篇:党组织文化体系建设下一篇:花好月圆话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