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2024-04-10

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精选8篇)

篇1: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说课: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教材: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 坦途中学 杨金峰

一、教材分析

1、关于新课程理念

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本质区别是理念的不同。对新课程理念理解如下:课程要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参与教学是课程实施的核心;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教师是课程的创造者和开发者;评价的本质功能在于促进发展。

2、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这是九年级学生的第二堂化学课,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进一步的学习和发展。新教材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材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与具体物质的学习比较,本节内容缺乏具体性和生动性,整节课内容单一,但又要达到理解运用的要求,所以对教师有一定挑战性。

3、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及运用 难点: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

对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这是第二节化学课,除本节课重点,对学生来说很多知识即是全新的又是初中化学学习中的重点内容,例如仪器的介绍、实验操作中的要点、化学变化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及物质的化学式。所以在教学设计中应注意抓住重点,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对非重点内容应弱化。

4、实验分析

本节课中的四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因其是教材中的第一批演示实验,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应先学会用教材再挖掘教材,笔者认为不需刻意替换实验,待学生有一定化学知识后再设计替代实验,若学生有新建议也可酌情采纳。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描述实验和从实验中得出结论。由教师演示完成。

5、学情分析

化学对大多数九年级学生而言是一门全新的学科,但是通过生活学生已经接触大量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事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及它们的区别没有注意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认识。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够,开始不宜要求过高,随着学习的深入会逐步记忆理解。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2、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识别那些是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相关信息。

2、能够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得一些变化现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以化学实验为载体,向学生展示化学实验中的仪器美,激发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1、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2、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四、教学准备 : 试管、带弯管的弹孔橡皮塞、酒精灯、玻璃片、烧杯、铁架台(带铁夹)、研钵、钥匙、镊子、胆矾、氢氧化钠溶液、石灰石、稀盐酸、澄清石灰水、水、蜡烛。

五、教学流程:

1、情境引入 我们知道,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以,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特点,对于了解自然现象和规律是至关重要的,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好,这一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2、新课探究:教师依次演示教材中4个实验— 让学生认真观察现象并完成教材P7表格。—学生交流展示:让学生汇报实验记录及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对比实验现象,发现规律并得出结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师设疑—学生相互讨论交流—总结结论(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课堂反馈—学习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小结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

六、板书设计 简单明了直观

七、评价分析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一直注意遵循新课程理念。所用事例均源自学生生活;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已有知识,营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给了学生充分合作探究的机会,重要的结论都由学生总结,使学生在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在学生没有实验知识的基础上都尽可能让学生实践;在设计问题时基本上都采用开放式提问,没有束缚学生,可以说放飞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通过学习学生能辨别简单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初步学会描述实验现象。开放性学习存在很多教师无法事先预料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考验教师应变能力。

篇2: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中考回顾

(2017.大连)下列化学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 B.干冰升华

C.食物腐败

()

D.胆矾研碎

(2016.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干冰升华 B、玻璃破碎 C、动物呼吸 D、石蜡熔化

(2016.大连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酒精挥发

B.冰雪融化

C.矿石粉碎

D.铜器生锈

(2016.大连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石蜡熔化 B.汽油挥发 C.湿衣晒干 D.木材燃烧

(2015.大连)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铁铸成锅

B.瓷碗破碎

C.粮食酿醋

D.石蜡熔化

(2015.大连一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葡萄榨汁

B.酒精挥发

C.动物呼吸

D.冰雪融化

(2015.大连二模)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河水结冰

B.纸张燃烧

C.汽油挥发

D.铁丝弯曲

专项训练

1.(2017•苏州)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滴水成冰 B.蜡烛燃烧 C.汽油挥发 D.铜丝折弯

2.(2017•益阳)下列具有“益阳特色”的农副产品在加工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鸭蛋制成松花皮蛋 B.楠竹加工成凉席 C.茶叶压制成茶饼 D.油菜籽压榨出菜油4.(2017•营口)下列变化过程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西瓜榨汁 B.食物腐烂 C.冰雪融化 D.蔗糖溶解 5.(2017•日照)从化学角度分析,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 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6.(2017•常州)下列过程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铁锅生锈 B.粮食酿酒 C.食物腐败 D.白醋挥发

7.(2017•济宁)化学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应用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小苏打用作糕点膨松剂 B.生石灰用作袋装食品干燥剂 C.肥皂水用来区别硬水、软水 D.活性炭用来去除冰箱内异味

/ 2)))))

8.(2017•荆州)下列成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百炼成钢 B.香气四溢 C.木已成舟 D.水乳交融 9.(2017•永州)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下列典故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火烧赤壁 B.凿壁偷光 C.悬梁刺股 D.刻舟求剑 10.(2017•本溪)下列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延展性 B.腐蚀性 C.吸附性 D.挥发性 11.(2017•包头)下列各项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用于填充探空气球 B.甲烷用作燃料 C.干冰用作制冷剂 D.石墨用于制铅笔芯 12.(2017•通辽)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二氧化碳制纯碱 B.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C.金刚石切割玻璃 D.氧气用于炼钢 13.下列变化中能体现物质化学性质的是()

A.石蜡熔化 B.蔗糖溶解 C.木炭燃烧 D.酒精挥发 1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A.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硫酸铜和熟石灰用作农药“波尔多液” D.活性炭用作净水的吸附剂 1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铜丝作导线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C.天然气作燃料 D.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16.关于银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银是银白色的 B.银不易于氧气反应 C.银具有优良的导电性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 17.(2017•黑龙江)下列物质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A.干冰作制冷剂 B.汽油洗涤衣物上的油污 C.浓硫酸作干燥剂 D.稀盐酸除铁锈 18.(2017•贵港)下列物质的用途,利用了物理性质的是()

A.O2供给呼吸 B.盐酸用于除锈 C.钢材做高压锅 D.氢气用作燃料 19.(2017•北京)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颜色 B.密度 C.可燃性 D.沸点

篇3: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一、注重核心概念的建构

根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特点,高考总复习不应该拘泥于具体概念的记忆,或通过练习不断强化记忆,应进一步在核心概念的建构上下工夫,帮助学生理清重要概念的来龙去脉,从更高的层次上把握核心概念的价值和适用范围,同时注重科学认识的阶段性和发展性。以杂化轨道理论为例,若仅仅让学生记住常见分子的杂化类型,再做一些简单的迁移练习,如从H2O分子中氧原子的杂化类型推导H2S分子中硫原子的杂化类型等,学生就会形成“为杂化而杂化”的印象而忽略杂化轨道的本质和形成条件,复习中应结合化学史知识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杂化轨道理论的内容和杂化轨道的作用:在处理多原子分子时,科学家发现使用自由原子的原子轨道研究分子构型时已经不能适用了(如CH4)。Pauling认为原子在分子中还应有自己的轨道,不过在分子中这个原子轨道不再是自由原子时的原子轨道,于是提出杂化轨道的概念,这个新的原子轨道再与其他原子的原子轨道生成化学键,结合成分子。1931年Pauling提出sp型杂化,解决了CH4的分子结构。杂化轨道理论在解释分子构型、络合物的构型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推动了络合物化学的发展。在此基础上通过分析典型分子的杂化类型,将杂化轨道理论、分子的空间构型及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进行整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注重形成知识网络

学习结构化学的目的是用结构的理论解释和预测物质的性质,这点又恰恰是学生最感困难的,学生常常抱怨学了一大堆理论,解释物质性质时不知要用哪一个,感到无所适从。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还没有形成网络,没有建立起结构和性质之间的必然联系。总复习过程中教师应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一步步地帮助学生建构起模块的知识网络。总的来看《物质结构与性质》的知识网络可从:元素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分子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晶体结构和它们性质的关系三方面来建立。其中分子性质和分子结构的关系为本模块的重点和难点,复习时我决定让学生自己总结各重要概念间的区别和联系,构建知识网络。课前我给他们提了几个问题,要求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画出本章知识间联系的网络图。复习课上我请学生到黑板上讲解他们画的网络图,大家互相补充,兴致高涨,接着针对一系列有关物质性质的问题,让同学们用相关理论进行解释。由于大家弄清了概念间的区别与联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增强,复习效果非常好。

三、注重对体现能力测试特点的典型例题的剖析

能力立意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和高考命题的基本导向,注重考查学生能力的试题一定注重创设问题的真实情境,试题的情境化是能力测试试题的重要特征。结构化学是一门理论抽象而发展迅速的前沿科学,试题的情境化对学生更具难度和挑战性。提高学生的能力依靠无目的的题海战术是无济于事的,靠大量补充大学知识也只能事倍功半,徒增学生的负担。我们的做法是通过选择典型例题,深入分析、启发诱导,以“审题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为抓手,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篇4: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变化的现象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发生都伴随着一些现象,化学变化一般伴随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物理变化则一般分成形状改变和状态改变两种。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区分两者,但它只是区分的辅助手段,要分清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还是得抓住两者的本质,即化学变化必须得有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

例题1 判断镁带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 )。

A.发出耀眼的白光

B.放出大量热

C.生成白色固体

D.镁带消失

【解析】发生化学变化的主要依据是生成新物质,C选项生成白色固体表明生成了新物质。故答案为C。

例题2 不能用来判断蜡烛发生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A. 将白瓷碟盖在蜡烛火焰上,在白瓷板上可观察到黑色的粉末状物质

B. 蜡烛燃烧时发光、发热

C. 在火焰上罩一个干而冷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D. 用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物

【解析】ACD选项的描述都生成了新物质,因此这些现象均为化学变化,故排除。B选项并未生成任何物质,为物理现象。故答案为B。

二、变化的实质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分子。物理变化则是分子、原子等粒子不变,只是粒子间的间隔改变。

例题3 下列用微观图示表示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解析】物质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判定标准是要有新物质生成。在以上三个变化中,①表示了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的反应,有新物质水生成,是化学变化。②中变化前是A和B两种物质,变化后仍然是这两种物质,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③反应前有钠离子、氯离子、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后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生成了水,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C。

例题4 下图表示封闭在某容器中的少量液态水的微观示意图(该容器的活塞可以左右移动)。煮沸后,液态水变成水蒸气。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变化是( )。

【解析】水受热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物理变化,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变化前后物质不变,水分子本身的大小和个数也不会改变,且分子不会跑到容器的一端,仅仅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答案为B。

例题5 下页图形象地表示了甲、乙两物质的变化,其中“”和“○”分别表示不同的原子。

(1)从微观的角度说明这两个变化的本质区别是 。

(2)四幅图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填序号),微观判断依据是 。

【解析】(1)对比甲变化前后,图①和图②中都含有3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和6个由2个“○”原子构成的分子,变化前后分子没变,即没有新的物质产生,属于物理变化。对比乙变化前后,图③中的9个分子在变化后的图④中全部不存在,变成了6个反应前没有的新的分子,即变化中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2)图①、图②、图③都含有不同种类的分子,所表示的物质都属于混合物,而图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每个分子都是由两种原子构成,因此图④所表示的物质为化合物。

【答案】(1)甲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没有改变,没有新分子生成,是物理变化;乙物质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了变化,即有新分子生成,是化学变化。(2)④ ④中只含一种分子,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的,故属于化合物。

三、变化和性质的联系与区分

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是物理性质。可见性质和变化有很密切的联系,明白了变化就可以很好地理解性质。那变化和性质该如何区分呢?变化是动态的,有改变的。而性质无论是在发生变化时还是没有发生变化都具备。那二者的表述怎么转化呢?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镁带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于水”。所以,在有些变化中加上“可”“易”“能”“会”等表示能力的字眼,就可以变成性质。但并非每个性质都有这些字眼,例如物理性质中颜色、状态、气味、硬度、熔点、沸点、密度、溶解度、导电性和导热性等的描述,就不一定有表示能力的字眼。

例题6 选择合适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

A.化学变化 B.物理变化 C.化学性质 D.物理性质

1.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 2.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

3.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变成了氧化镁。( ) 4.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 )

5.木棒受力折断。( ) 6.铁生锈。( )

7.煤着火燃烧,残余一堆灰烬。( )

【解析】1. 铜绿受热时分解是化学变化,但这句话描述的是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因此是化学性质,且句子中含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表明它是性质。

2. 这是对水的颜色、味道、状态的描述,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

3. 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新物质氧化镁,属于化学变化。

4. 酒精受热变成酒精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是状态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5. 木棒受力折断,是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

6. 铁生锈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7. 煤着火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上面几道例题的讲解,相信同学们一定能更好地理解和区分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赶快回到课本的练习中去“实战”吧。

篇5: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会区分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了解物质具有两种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初步形成对物质变化和性质的兴趣。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及描述,总结物理变化及物理性质的概念。

2、通过类比的手法总结化学变化及化学性质的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实验现象的描述,培养学生观察描述的能力。

2、通过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理变化、物理变化的概念的概括,学会应用类比的手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理解物质的两种性质。教学难点: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的生成。

三、教学过程 【教学情境】

我们知道在物质世界里,各种物质之间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着变化。例如,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变成水蒸气和冰、炎热的夏天食物易腐败、燃料能燃烧、钢铁制品在潮湿的环境会慢慢生锈等。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特点,掌握其规律,对于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是至关重要的。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师活动】

由教师演示蜡烛燃烧的实验,请学生们观察现象,并在实验结束后请同学总结实验现象。

【学生活动】

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待到实验结束后总结实验现象。【教师讲述】

1.取一段蜡烛,可以观察到外表呈乳白色、圆柱状、固态。2.点燃蜡烛,可以观察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可以观察到烧杯内壁有水珠、4.向上述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震荡,可以看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5.去一小段粗玻璃管,置于火焰中,可以从蜡烛火焰中引出一缕“白烟”,说明火焰中存在着石蜡的蒸气。

6.吹灭蜡烛瞬间,可以看到“白烟”。蜡烛熄灭后,随着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重新凝固。

在上面的实验中,石蜡受热融化,由固态变成液态。随温度的降低,液态石蜡又重新变为固态。那么像这种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教师活动】

实验表明,石蜡在空气中燃烧,在发光、发热的同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那么,仿照上面物理变化的概念,同学们能总结出化学变化的概念吗? 【学生活动】 通过思考,同学回答自己总结的化学变化的概念。【教师讲述】

有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学生活动】

练习:判断下列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的挥发 3.煤油的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教学情境】

上面我们学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那么下面我们就一起再来学一对新的名词,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那么什么叫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呢? 【教师讲述】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一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例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等都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例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毒性、酸性、碱性等都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学生活动】

练习: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消夜要,易挥发,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种物质,酒精易,常作酒精灯和内燃机的燃料,是一种绿色能源。当点燃酒精灯时,酒精在灯芯处边汽化边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根据以上叙述,可归纳出酒精的 物理性质有: 化学性质有:

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是: 发生的化学变化是: 【课后作业】

篇6: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教学设想

1、教材分析

内容分析:本课题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一些典型事例,并通过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透过化学变化时发生的现象揭示和抓住化学变化的特征,从而初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变化的概念,了解化学学科研究问题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分组协作学习、实验探究

2、教学思路与设计

在学生学习化学课程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大量的化学变化实例,只不过他们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及他们的区别没有思考过,对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没有根本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基本任务就是要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

本课题位于九年级化学上册起始部分,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化学实验。学生刚接触化学不久,对化学学科只有一个初步印象,知道什么是化学,但是怎样研究、利用什么方法研究物质并不清楚。在毫无化学基础、从来没接触化学实验的前提下,如何正确演示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将是重要环节。同时在这节课中,学生将会与化学实验第一次亲密接触,怎么进行实验,科学探究的方法是什么,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以后实验探究的学习。

3.教学目标分析

知识与技能: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区别,并能运用概念判断一些易分辨的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概念并能分清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变化,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4.教学重难点

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判断

教学设计流程 :

物质的变化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对最后原子弹的爆炸进行评述。了解世界由物质组成且物质在不断的变化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培养爱国情感,树立为民族振兴学习化学的志向。实验

1、水的沸腾 实验

2、胆矾的研碎

实验

3、研碎前后胆矾的溶解,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实验

4、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 实验1由师生共同完成;实验2和实验4第一个反应由学生分组完成,其余由教师演示。

教师引导学生由实验3得出两个结论:实验2中的粉末是胆矾;胆矾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是新物质。

分组实验

学习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与生活中对水沸腾的印象比较,体会观察应更准确和具体。

这是书上的第一批实验,学生的实验基础知识不够,教师完成有危险和有技巧的操作,可以起示范作用,同时又尽可能多的给了学生动手和清楚观察物质的机会。实验1、2与生活经验联系可拉近学生与实验的距离,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

比较归纳上述四个实验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本节最重要的知识由学生总结,记忆深刻。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和实践的科学精神,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培养学生由实验得出结论的能力和习惯。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调动个性化和开放性思维。教师列举两个变化,由学生判断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由学生尽可能多的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学生思考判断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结合,培养学生开放思维 举例说明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中伴随的一个现象,[提问]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中还伴随那些现象?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了解变化中伴随的现象,进一步说明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依据仅是有无新物质生成。

二、物质的性质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提问]酒精挥发,铁易生锈在本质上有何不同呢?谁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 分组讨论后小组派代表举出类似的例子。并总结归纳出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培养学生合作、思考、概括、总结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列举两个性质,由学生判断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为什么? 学生思考判断 学会简单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就有关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作一简单介绍(熔点、沸点、密度)认真听讲 使学生了解物理性质的几个基本概念

引导学生观察一瓶氧气和二氧化碳,讨论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知识,尽可能的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试着判断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利用哪些方法可以区分它们,并将你的看法与同学交流。

学生观察

并讨论

培养学生思考、概括的能力,使学生能主动交流和讨论。教师说明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联系,说明事物的变化是复杂的,对复杂事情分类是科学研究的方法之一。学生体会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认识科学研究的方法,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后反思:

1、教学环节分析

设问质疑、呈示目标--通过视频(生活中的几种物质及其变化,如钢铁制品生锈、冰雪融化成水),引出教学任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到学习任务中来。通过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使学生对此产生困惑,并对学习产生积极的兴趣和动机,激发学生的思考。

互动交流--教师是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是善于归纳问题的指导者,更是教学活动的调节者和组织者。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去“发现”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从探究和讨论中掌握知识,获得发展。教师适时的激发学生的思考,让问题的讨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实验探究--新课标倡导的探究学习,是引导学生深入学习的关键环节。本节课采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去观察、分析、研究,从而“发现”知识,探究规律;从生活实际中发现问题,通过设计,用实验去探究,从而使问题获得解决。

得出结论--学生通过亲身经历的科学探究活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得到正确的结论。教师帮助学生将在探究阶段所构建的陈述性知识重新组织成有利于运用的知识形式(师生共同归纳总结,把一般性知识概括成),建立并加强其与其他知识之间的联系,以便于将来的提取和使用。

总结与反思--在这节探究课的最后,教师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学生在完成一阶段的探究活动后,反思这节课所做实验的严密性,还有哪些方面有待解决,另一方面,教师依据整节课的环节,结合教材对全课及探究过程进行总结。

2、现代教学媒体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

现代教学媒体(Flash动画、PowerPoint)能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传媒集于一体,具有促思,激趣,高效等功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在发现学习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传统的教学手段板书,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教师的板书有助于学生倾听已有意见,在此基础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师生共同完成教学过程。

3、小组协作学习,积极参与问题解决过程

引导-发现探究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学习任务主要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和协作学习完成的。本节课部分采用小组协作的形式,各小组按照探究活动进行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个研究课题。学生要积极主动地获取、分析、处理信息,并在活动中学会与人交流、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4、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

传统课上,老师的演示实验或是学生实验其实变成了验证性的实验,新课改要求一种真正的探究模式,学生从实验中形象的感知,再从理论中抽象的概括,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教师从学科领域和现实生活中选择主题,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运用类似科学研究的办法,使学生主动探究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的发展,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提高。通过实验之后的反思,培养了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点评: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 赵燕宁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是化学理论性知识,作为启蒙阶段的学习,它直接影响学生对化学学习认知结构的发展,同时也影响学生对化学的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本节课的教学减弱了对概念的记忆要求,加强了理解层次的要求。重视化学概念的形成,重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以生活中常见的变化和现象为素材,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物质变化这一基本概念。教师的设计符合课标要求,达到了教学目标。

一.重视通过实验教学,初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本节课中的四个实验是学生学习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要基础,对引导学生学会用教材有抛砖引玉的作用。这四个实验具有一定层次性,属于依次递进关系,所以由教师演示和学生共同探究相结合是一个很好的教学手段。教学中教师能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描述实验现象,通过对比得出结论,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实验能力。教师将有些简单易操作的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利于学生更直观地感知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将演示和学生分组实验相结合,处理得较妥当。

二.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通过一系列生活中常见的变化为素材,让学生体验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并通过图片、视屏、flash动画等多种形式的呈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情景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三.关注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体现评价的多样性

互动是一种交往,对学生而言,交往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彰显,创造性的解放,这是新课程所倡导的理念。

本节课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在动手实验中,在问题讨论中体现学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注重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教学中教师给学生积极的评价,并对学生的表现和问题的解答进行适时的评价。这种采用学生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强调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体现了评价的多样性和整体性。

篇7: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复习目标】

⑴知道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自然科学,它与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关系非常密切。

⑵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这两种最基本的变化形式,理解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知识网络】

(一)物质的性质

判断依据: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来表现。

化学性质与化学变化的区别:化学性质描述的是物质的一种属性,通常可用“能”、“可以”、“会”等描述;而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变化的过程。

(二)物质的变化

【典例精析】

例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电解水 B.木炭吸附色素 C.木材燃烧 D.食物腐败 例

2、今上半年,云南等五省市持续严重干旱,造成人、畜饮水困难。水是生命之源,应该爱护水资源。下列净化水的方法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通过蒸馏来净化水 B.通过过滤来净化水 C.用活性炭来净化水 D.用明矾来净化水 例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燃放烟花 B.活性炭吸附冰箱内的异味 C.海水晒烟 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

【基础演练】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 C.食物腐败

B.干冰升华

D.火山爆发

2.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B.金刚石作装饰品 C.铜丝作导线 D.氢气作高能燃料

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海水晒盐 B.“可燃冰”燃烧 C.浓盐酸挥发 D.洗洁精除油污

4、下列食品制作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大豆磨浆 B.西瓜榨汁 C.猪肉切块 D.木瓜酿酒

5、下列说法能体现物质物理性质的是

A.镁粉用作照明弹 B.铜丝用作导线 C.氢气用作清洁燃料 D.二氧化碳用作碳酸饮料

6、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B.凿壁偷光 C.火烧赤壁 D.铁杵磨成针

7、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常用来比喻老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中也包含着许多化学知识。下列对诗句中涉及的化学知识分析不正确的是 A.诗句中涉及了化学变化 B.“丝”含有的物质是纤维素

C.“泪”是指液态石蜡 D.“灰”是指蜡烛燃烧产生的CO2等气体和炭粒 8、2010上海世博会开幕式上的精彩表演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焰火表演

B.霓虹灯表演

D.气球升空 C.音乐喷泉

9、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樟脑球在衣柜中渐渐消失 B.吃进的食物一段时间后被消化了 C.给电熨斗通电产生热能 D.在晾干的咸菜表面出现白色晶体

10、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一组是()

A.蜡烛燃烧;蜡烛熔化

B.酒精挥发;酒精燃烧

C.空气液化;液态空气汽化

D.铁生锈;铁被腐蚀

11、从镁、氧气、盐酸、碱式碳酸铜、硝酸银、碳酸钠六种物质中选出适当物质,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化合反应___ _;(2)分解反应__ __;(3)置换反应__ __;

(4)有气体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 ___;

(5)有沉淀生成的复分解反应__ __。

12.阅读并回答问题: 在做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时:先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放入水中,可看到钠在水面上急速游动,剧烈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燃烧,钠立刻熔成银白色的小球,逐渐缩小,最后完全消失。在以上材料中我们可以知道: 钠的物理性质是:。钠的化学性质:。

13、根据物质结构、性质、用途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⑴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如: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因此活性炭具有 性。

⑵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如:。考虑物质的用途时除了考虑物质的性质外,还要考虑多种因素,如:。

14、下列描述属于物理变化的是:。(填字母,下同)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篇8: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 教材组成

苏教版《物质结构与性质》分为五个专题, 分别是:专题1、揭示物质结构的奥秘;专题2、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专题3、微粒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专题4、分子空间结构与物质性质;专题5、物质结构的探索无止境。核心思想是从三个层次让学生了解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分别是: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分子结构与物质性质;晶体结构与物质性质的关系。在教学中应当将重心放在专题2、3、4上, 专题1起过渡和引导作用, 专题5起小结作用, 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专题1和专题5, 快速处理。

2. 重点知识结构 (结合2010考试说明整理)

二、调整教学策略

1. 重视《化学1》和《化学2》的教学

《物质结构与性质》是高一年级必修课程《化学1》和《化学2》之后的选修课程, 如果这部分知识掌握不牢固, 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时将相当地困难。如果学生能够熟记1~18号元素, 并能够画出它们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从原子结构示意图, 回忆元素周期律的内容, 那么在学习核外电子排布式, 第一电离能等相关内容时就轻松了, 因为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已经大致了解, 学会通过原子结构去解释这些变化规律就可以了。有了《化学1》和《化学2》的知识储备, 学生在学习《物质结构与性质》过程中就有了一定的铺垫, 不至于跨度太大, 难以接受。

2. 重视“推断思维”的培养

从高考原题中我们可以看出, 解决2008年高考第21题的关键在于A、B、C、D四种元素的推断, 这四种元素推断不出, 下面的问题都无法解决。

(1) 重视框图题训练

框图题对学生来说, 可谓难者不会, 会者不难, 问题的关键是没有找到“突破口”或者是“题眼”。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 要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培养其敏锐的洞察力, 能够比较快速地找出问题的关键, 把握好切入点, 一刀下去, 其他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

(2) 重点知识重点训练

通过上述分析得知,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重点训练一下这几个方面:

1.要求学生熟悉元素周期表, 对“铬、铜、锌、铁”等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和外围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强化训练, 人人过关。

2.会计算常见物质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目, 以此来判断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轨道的杂化方式。熟悉CO2、NH3、CH4、BF3等分子的空间构型和中心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

3. 熟悉常见离子晶体 (NaCl、CsCl) 、分子晶体 (干冰) 、原子晶体 (金刚石、石英) 、混合型晶体 (石墨) 的晶胞模型, 训练使用均摊法计算每个晶胞中所包含的微粒数目。

参考文献

上一篇:泸县玉丰煤矿2012年度煤炭生产许可证年检自查报告下一篇:亲近自然让生活更美好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