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2024-04-22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通用8篇)

篇1: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夏家发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探讨由来已久。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有过三次之多。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又有了更为多元而开放的认识。据有关专家统计,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看法就不下二十种。由于人们对“语文”“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等概念不加区分,导致认识上的极大分歧,以至于无法形成实质性争鸣,更难达成共识。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语文课程。什么是语文课程呢?按照现代课程观,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生活经验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三个方面。因此,语文学科知识只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理应关涉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不仅如此,作为课程建构主体的师生与课程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使得语文课程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死的教条。语文课程由此成为一种历史性事件,避免了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毛病;语文课程不再是一种死的文本,“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因此,语文学科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语文课程包含了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篇2: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的定位可以概括为:“两个基础、一个重要。”所谓定位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一种排序。因此,语文课程的地位是由它的性质与课程的定位标准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语文课程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是学生了解和掌握祖国文化的基础。语文是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语文课程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惟其如此,语文课程才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

建国以来,我国的课程计划有过多次调整。有一种迹象表明:语文课程的课时数的绝对值和相对比例在逐步减少。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约占总课时的2O%一22%。与历次课程计划相比,这次课程计划增加了“综合性学习”这门课程,相应减少了语文课程的时间。但是,语文课程的时数仍然是最多的。这是语文课程基础性和重要性的体现。

篇3:语文学科性质与高中语文课程建设

语文学科在全国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中就已经深入人心, 并且其地位和被重视程度也是一直不可撼动的。尤其是在中高考的大考中, 都是第一个进行考试的, 可见其重要性之大。在这些前提下, 国家教育部门给其定位也是日益的重要。在习近平主席上台之后更是将国家文学发展列入重要工程建设之中。语文虽然不是强制性教育在大学课程中, 但是它始终处于一个基础教育的地位。在学科框架中, 通过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认识和理解, 给语文学科加强管理和发展是一项重要且非常紧迫的工作。语文学科性质中核心课程的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 是指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要学习和不断求新求实的学科。第二, 就是指选择那些对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兴趣有直接意义的学习内容, 有计划地悬着学生的语文学习时间和课程的顺序安排控制, 在这些都完成之后还要对内容进行升华, 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学到古代文学的悠久历史和精髓还要从此出发对后现代中国文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在高中教育当中, 在上下发展过程中, 高中语文教育上面是大学文学教育和社会就业等文化知识的拓展, 下面是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基础语文文字及语言语句等古诗词的学习。在横向方面, 它不但关系到其他理科工科学科的是否顺利发展, 而且还关系到家庭与社会上的矛盾的产生和激发, 所以无论什么地方都离不开语文学科性质的关联, 如果没有好的语文课程建设, 人们的文学语言等水平都会发生退化, 将给各个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带来退化的表现。

二、语文学科性质及建设意义

语文学科作为现代文学建设的核心和支柱, 高中语文课程应当多选择多重课程结构而不是进行封闭式的单一课程教育体制, 可以将语文学科穿插到其他学科当中去, 激发学生的多重兴趣。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更好地使文学表达内容和方式服务于整个知识的穿插, 社会的沟通和交流。首先, 语文学科的性质必须使人们对文字进行学习和理解, 相同的文字组合在一起有着不同的表达方式从而引起不同的表达意义, 特别是古诗词的文学著作, 所以, 语文学科的性质就是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需要长期的文学积累和文字理解能力。在这些基础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积累到一定程度, 就需要学生自己独立的组织语言进行校内或者社会的一些实践活动, 来锻炼自己的语言沟通能力。语言是门学问更是门艺术, 语文学科性质在社会发展史上都有着很多伟大的事例证明它的有效性和重要性。每个文人或者政客都是文学大师, 他们用自己强大的表达能力组织华丽的语言征服了很多人。在一定的意义上, 语文学科的建设和活动课程是极为相似的, 其建设目的就是更加灵活和扎实的使学生掌握语文知识, 并且学生可以独立的利用这些语文知识来解决生活中和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在解决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的语文能力。文学作家杜威曾经说过:“教学是继续不断的改造, 是从儿童目前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 即我们称之为学科所代表的经验。”语文学科建设中教材结构的组织也是只管重要的, 应该多考虑到语文学科最对学生有用处的材料, 知识、能力、方法的协调性必须都处理好, 与学生当前的知识储备保持一致水平, 使得学生可以更好的接纳和理解;应该在课程形式上和其他重要的课程保持一致, 特别是在时间上, 通过语文学科性质和学科建设可以使学生更好的接收语文, 激发学生的潜质, 对社会发展人文发展都是重要的支持。

三、语文学科建设方法

语文学科的学习对高中学生的发展具有极其明显、极其直接的现实意义, 是不可或缺的。北京市等各大城市已经在21世纪之初就对语文学科的基础教育进行了系统的改革并提出了完整的改革方案, 将语文学科已经列入教育核心课程之首。语文学科作为每个学生必学的一门课程, 必须得有足够的时间来学习。1998年, 天津、山西等省份已经进行了新语文课本等教育改革, 并在时间上进行了调整, 利用高中一些实验班的学生进行系统的改革试验, 在不同的语文学时下进行考核, 结果发现在每周语文课程不足4学时的学生很难完成相关的知识学习和巩固。作为开阔性很广的课程, 语文课程可以包活学校里和学校外的各项正式和非正式的教育活动。在非文字类表达的课程之中, 应当多穿插语言对其进行替代简化的作用。这些都说明了那些非文字类或文学类课程都可以叫做一种广义的文学课程。虽然高中语文课程对学生的影响不是一日就可见效的, 也没有目的, 无计划的施展, 但是学生在这种长久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中, 慢慢积累了自身的文化修养, 不论在以后或是工科、体育、文艺等各个方向上发展都需要语文课程的基础作为支持, 才可以得到更大的发展。通过以上的叙述, 我们就应当利用语文课程的显性语文课程与隐性语文课程之间的关系, 相互渗透在一起, 在无目的计划的课程时间中进行对学生更多的锻炼。

四、结语

我们应利用有限的高中阶段的语文课程学习, 将语文学科性质作为研究基础, 深入发掘其内在的含义和博大精深的运用精髓, 不断加强性质的挖掘和利用,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更多的体现语文的使用性和价值。对语文的学习态度必须是认真和灵巧的, 因为汉语文化有着肥沃的古代语言根基, 只要我们认真的学习和体验, 就会有效地利用它。在课程落实和具体实施方面, 应多加入民主色彩和对文学发展有贡献的人的怀念之情, 这些也是对民主情感和时代情怀的一种热爱心态。语文态度既生发于“态度”概念本身, 又植根于汉语文化肥沃的土壤;既是态度教育的课程落实和实施方式, 也是民族情感与时代情怀滋养下精神生命的一种敞开状态。对语文的态度必须是价值观念的认识, 人们只有对语文的态度认真和深入认识才会体会到语文课程中那蕴含千古人文精神和伦理关怀的情愫。我们基于这些性质和理论, 要多加开展语文学科的改革和建设, 使其向更好的方向发展, 在外国文学和现代社会产生的一些特殊文化的影响下可以处在不败的位置, 对国人都是一种美化文学的贡献。

摘要:自古以来, 文学一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要想将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学艺术发扬光大起来就必须从孩子抓起。高中语文学科是当前中国教育领域中最基本的传播中国文学艺术的途径。虽然在小学到初中阶段, 文学一直伴随着人们的成长, 但是由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 国外文学和新兴文学的入侵已经成为对中国语文文学的很大挑战, 正日益侵蚀着中国语文文学的成果。通过以上叙述我们都已经清楚地发现当前国学文学中的危险存在, 所以我们要时刻加强高中语文教学的理念, 使更多的人来了解中国语文的精华并使其更加的发扬光大, 得到全世界的认可。笔者根据语文学科的性质, 从其具有的教育特点和文化底蕴分别阐述其对学生以后发展的重要性及其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结合语文这项课程的学科性质进行高中语文课程的实际建设, 在高中生中选取学生进行不同方案的课程教学试验, 最终比较效果, 激发学生对高中语文课程的兴趣, 使语文这门文科乃至整个中国文学都进入更高的发展层次。这是中国文化传统迈向世界的坚定基础。本文针对语文学科性质中的特点对语文进行了一些简单的研究和分析, 在问题突出的地方进行表明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学科建设这项远大而崇高的工程。

关键词:语文,学科性质,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A·珀维斯.江山野主编译.人文学科的基本概念.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5:275.

[2]吴黛舒, 宋广文.教育发展中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关系的历史演变.华东师大学报:教育科学版, 1997 (1) .

[3]洪镇涛.我的语文教学思想形成和发展轨迹.中学语文教学参考, 1997 (3) .

[4]穆济波.语文本身是不是目的.语文学科教育参考资料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6:68.

[5]卡西尔.人论.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34.

[6]吴洪成.试析我国古代蒙养教材的特点.课程·教材·教法, 1997 (3) .

[7]布鲁巴克.西方课程的历史发展.课程与教材 (上册) :52, 90, 61, 103.

篇4: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关键词:语文课程 性质 特点 争论 言说方式

语文课程是什么?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自语文独立成科以来一直争论不断,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伴随西方人文主义思潮和语言哲学理论东渐,这一问题的争论愈加复杂,至今仍无定论。笔者通过梳理各路方家之言,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言说方式存在误区。

一、语文课程性质之争

建国以来至上世纪90年代初,语文课程性质一直以“工具说”为主。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陈忠梁、韩军等发起的语文人文精神大讨论为契机,语文课程“工具性”受到猛烈批判,“人文性”呼声高涨,随后“言语性”加入其中。这三种主要性质争论之外,还有诸如“语文性”、“语言性”、“科学性”等等。一时间,语文课程性质之争烽烟四起,即便2001年语文新课标明确定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也难以平息。现仅以“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和“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为例,对其支持者和批驳者的主要观点进行梳理。

1.对“工具性”的批驳与辩护

批驳者认为:其一,语言是工具,从而得出语文是工具,是概念的混淆[1]。其二,“语言是工具”本身已经受到20世纪语言论哲学的质疑[2]。其三,“工具性”使用比喻的描述,不能揭示本体的内涵。其四,“工具性”并非语文或语文课程独有的特性,“它并没有对语文教学的本质特征作出真正的说明”[3]。其五,从事实结果看,正是因为强调“工具性”,带来了语文教学繁琐训练、静态分析、机械拆解等弊端[4]。“工具性”辩护者则认为:首先,语文课程“工具性”认识的获得,是老一辈语文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长期实践的理论与经验总结,不容轻易否定。其次,所谓语文教学中的各种弊端,不是坚持“工具性”造成的,恰恰是对“工具性”的错误理解造成的,为此,一些学者试图通过重新界说“工具性”内涵维护其合法地位[5]。

2.对“人文性”的吁求与反驳

上世纪90年代对语文教育“人文性”的吁求,最初主要是相对于“科学主义”提出来的,但也隐现出对科学主义背后语文课程“工具性”的质疑。随着讨论的深入,人们干脆直接认为“工具性”是导致语文学科人文价值、人文底蕴严重流失的根本原因,甚至主张以“人文性”取代“工具性”。而反驳“人文性”的论者认为,一方面,“人文性”是人文课程的共同属性,将其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属性是不恰当的[6],另一方面,新课改实施后“泛人文”现象的抬头让一些人开始警惕,原本支持人文性的学者如王尚文先生对“非语文”的人文表达忧虑[7]。

3.对“言语性”的倡导与质疑

对语文课程“言语性”的倡导最初也是针对“工具性”的,后来连“人文性”也一并反对。较早提出“言语性”的李维鼎通过分析叶圣陶的相关论述,很肯定地得出:“叶老与同人们的原意,均认为‘语文’是‘言语’。”[8]李维鼎的这一观点后来被李海林、潘新和等学者认同。应该说,“言语性”在揭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种差”方面是最有说服力的,但反对者岳增学认为:“‘语言’概念本身既包含了一切语言现象的存在,又蕴含了自己的本质规律。”[9]他批评“言语论”者是套用“洋概念”哗众取宠,“实在不需要界定出个‘言语性’来……搞一些‘形而上’的概念游戏。”[10]

4.“工具、人文统一说”的尴尬

上世纪末的大讨论,换来的是课标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定性。支持“统一说”的人士不外乎分别论述“工具性”的必要和“人文性”的不可或缺,进而得出二者“统一”是必须的。但问题在于:“工具性”和“人文性”各具重要性,就能够得出“工具、人文统一”的本质属性结论吗?即便能够统一,关键是怎么统一?是对等的统一,还是倚重其中一种的统一?倪文锦先生从两“性”所属层面的相异性来说明二者“统一”的不科学[2],王荣生教授则从两个概念被实体化进而能轻易地在课程目标中加以分辨的错误出发对二者“统一”进行质疑[12]。这些看法都很有道理。正因为对课程性质中的两“性”统一认识不清,新课改的语文教学才出现工具、人文畸轻畸重的偏差。

二、“XX性”言说方式的弊端

乐观地讲,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追问,虽仍旧争论不断,但如今应该是共识大于分歧了。“工具论”者已然接受语文课程具有丰富“人文性”的事实,“人文论”者也承认“语文”姓“语”,培养学生读写听说的基本能力为“独当之任”。至于“言语论”,本就与“工具论”同源,其对“人文”属性本身并不否定,而是提倡“用‘言语性’去容纳、彰显‘人文性’”[2]。至于其他非主流形态的语文课程定性,大抵也是本同末异,理一分殊罢了。

既如此,为何当前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争论仍旧纷扰难平呢?笔者以为,是“XX性”这一言说方式出了问题。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课程及教学相当复杂。从课程内容看,既有语文知识学习,又有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既有学科课程学习内容,又有经验课程学习内容;从教材材料价值及教学内容看,既有原生价值,又有教学价值,教学内容具有极大创生性;从教学目标看,既有知识与能力培养,也有对学习者的精神培育;从学习过程看,语言学习本身的积累性、螺旋性和体验性决定了学习过程的复杂性和个性化。语文课程特点与教学目标的复杂性反过来会对课程的本质内涵提出要求。很显然,“XX性”的言说方式希图用一个高度简约概括的词语揭示语文课程的本质内涵及教学规律,是极端困难且不明智的。正因为如此,“XX性”的言说方式造成了两个结果:一是课程性质解释者立足自我言说方式强为之说,即便认识到对方观点有理,也宁可以己之说包涵他人之说而不认输;二是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如此高度简约概括的语文性质把握不好,常常顾此失彼。

语文课程性质是对“语文课程”的本体性追问,揭示的是“语文课程”这一概念的本质属性。揭示概念本质属性的方式很多,最常用的是采取“种差+临近的属概念”的下定义法。也就是说,要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更应该采用“语文课程是……的课程”这一表述方式。如果把“XX性”的本质属性揭示方式称为“词语法”,那么这种“种差+临近的属概念”的方式可以称为定义法,由于定义法不追求用一个高度简约概括的词而是用表意更丰富准确的句子揭示对象本质属性,因此更有效更科学。事实上,已经有论者跳出了“XX性”言说的定势,采用“定义法”了,比如李学[13]、魏本亚[14]、顾之川[15]等。

因此,我们应该以争论形成的共识为基础,抛开“XX性”这一语言游戏般的言说方式,抛开固执一端的狭隘学术成见,共同去揭开语文课程性质并不神秘的面纱。

三、“性质+特点”的语文课程内涵重构

语文课程性质,一方面是指语文课程区别于其他所有课程的“独在性”,另一方面是指语文课程所有属性中的“本在性”(或曰本质规定性)。早在1997年,面对语文课程性质的各种纷争,朱绍禹先生就指出:“任何学科的目标都起源于学科的性质”,“什么样的目标也就反映了什么性质。”[16]可见课程目标与课程性质具有高度的同构性,追问课程目标也就抵近了课程性质。关于语文课程目标,建国以来不同历史时期表述有所不同,但基本共识是有的,那就是“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此,我们不妨根据“目标”、“性质”的高度同构性,界定语文课程性质为:“语文课程是一门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此一定性,于理有据,于教学实践有益,于平息纷争有用。

从理论上讲,“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是建国以来语文课程大纲(标准)的基本表述,虽然新课改之前一直没有冠以“性质”二字,但从其近半个世纪的沿袭可知其就是语文课程之“本”。从教学实践看,语文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也正是语文学习之“本”,是百余年来纠正语文各种偏误以确保其不成为“政治课”、“品德课”、“文化课”、“文学课”的不二法宝。从性质之争看,这一定性能让“工具论”者、“言语论”者、“语言论”者、“语文论”者找到最大公约数,平息纷争(而不仅是搁置争议),将更多的精力才思用到引导学生“实实在在学语文”这一根本任务上来。当然,这一定性唯一可能有不服气者,那就是“人文论”者,但课程性质之争发展到现在,恐怕已不再有认为该用“人文性”统领语文课程的极端人文论者,也没有人会否认语文课程鲜明的人文性了。

当然,“教师引导下学生学习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定性,仍旧比较概括,语文课程标准有必要在此定性基础上对“语文课程”作进一步阐释,揭示“本质属性”之外的“一般属性”,即课程特点,以增强语文课程教学的可操作性。因此,原有课标“课程性质”部分宜调整为“课程性质和特点”,“性质”和“特点”共同构成对“语文课程”内涵的揭示。

语文课程有哪些重要特点呢?历史上提出的所谓思想性、实践性、科学性、基础性、综合性、民族性、工具性、人文性等等,其实都只能算是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其中的实践性、人文性和民族性应该是最重要的三个特点,这三个特点在原义务教育语文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已有介绍,但不够明确完整,有必要进一步充实细化。

特点一:实践性。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要讲清楚两点:语文课程基于实践,语文课程为了实践。基于实践是指语文课内教学要注重学生语言积累、语言理解和语言应用等读写听说实践训练,并将课内实践向课外实践延伸。为了实践是指语文课程教学的目的指向应该是学生的言语交际,即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为了实践”其实也是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指向,但比传统的“工具性”外延要窄一些。特别要说明的是,之所以用“实践性”统整“工具性”而不单提“工具性”,是基于“工具性”提法确实容易造成“理解偏差”。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工具”为“比喻用以达到目的的事物”,既如此,那么“工具”不过是手段,是桥梁,“工具语文”则隐喻着语文学习本身之外的其他目的更为重要,比如为了将来更便利地生活,为了通过当下某次考试等等,这正是“应付生活”语文和应试语文当道而缺少人文关怀的部分原因。

特点二:人文性。所谓“人文”,主要还是一个外来概念,各版课标对此语焉不详,很多教师对“人文性”特点把握不住,这是造成“泛人文”现象的重要原因。笔者以为,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应讲清楚三点:一是“人文性”的内涵,这是首要的也是最核心的,李山林老师认为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即“精神性”,是与功利主义、实利主义相对的“立人”教育,是培养“精神成人”的教育[17]。二是“人文教育”的方法,语文课程应更多采用“化育法”,即春风化雨,熏陶浸染,忌大量抽象分析和枯燥说教。三是“人文教育”的环境,即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人性的”,体现对学习者的关怀与尊重。

特点三:民族性。申小龙指出:“一部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就是民族语言发展的历史。语言浸透了民族文化的精神。”[18]汉语言历史悠久,语文课程不论是汉字学习还是读写听说实践,都受到汉语言民族性的深刻影响。语文课标至少应该讲明三点:一是汉民族思维方式的总体特点(比如整体观照、直觉把握等)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二是民族语言文本的特点(比如古典诗词及其影响下的现当代诗歌、古代小品文及其影响下的现代散文)对语文学习的影响,三是重视对传统学习方法的批判继承。

参考文献

[1] 杨先武.“三老”语文教育“工具论”评析[J].教育学报,2007(3).

[2] 潘新和.语文课程性质当是“言语性”[J].中学语文教学,2001(5).

[3] 李海林.言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 李维鼎.“工具论”错在哪里[J].湖南教育,1999(8).

[5] 陈勇.语文课程“工具论”的辩护与坚守[J].教育学报,2010(6).

[6] 郭兆云,陈静.语文课程人文性不可泛论[J].中学语文,2002(9).

[7] 王尚文.“人文”原在语文中[J].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6(2).

[8] 李维鼎.“语文课”就是“言语课”——再从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起[J].长沙水电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4(1).

[9] 岳增学.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语言性[J].教书育人,2004(2).

[10] 岳增学,边纪恩.工具性,人文性,“言语性”——兼与潘新和同志商榷[J].山东教育,2003(8).

[11] 倪文锦.我看工具性与人文性[J].语文建设,2007(7~8).

[1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13] 李学.语文课程性质新论[J].教育探索,2008(2).

[14] 魏本亚.语文课程性质:探索、反思与重建[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9(1).

[15] 顾之川.关于语文工具论的思考[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4).

[16] 朱绍禹.从语文科目标看语文科性质[J].语文学习,1997(4).

[17] 李山林,华婷.论语文课程目标的人文性内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

[18] 申小龙.汉语人文精神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0.

[作者:熊明川(1973-),男,四川达州人,四川文理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副教授,硕士。]

篇5:求职信的性质与功能

严格来说,一封求职信的性质是正式的。因为写求职信的目的乃在于争取一份工作,而且写作的封象是一个公司或公司里某位高级主管,因此我们说求职信是一种正式文件。但是从另一角度来看,求职信是应聘者的权利。应聘者可以写,也可以不写这封求职信。如果他不写,没有人会让为他的应聘文件不完整,因为他寄了履历和自传。如果他写了,那是他强调自己对这份工作的认真态度,也是他除了履历和自传以外,一份和受信者之间,虽然正式但具有私人性质的额外沟通。融合这两层意义,所以我们称一封求职信为半正式的沟通。

了解了求职信的性质之后,我们再来了解它的功能。上面我们提到求职信是主动的、附带的、半正式的,而它的功能在哪里呢?它的功能乃在透过其主动而附带的书写行为,和受文者做半正式的沟通,进而使对方了解此应聘者积极认真的态度,最后达到取得面谈的目的。在此,我们要有一个认识:不管是求职信、履历表或自传,其目的都在被录取。而录取的关键乃在而谈。如果有面谈的机会,就表示有录取的希望。所以求职信、履历表及自传也等于是在争取面谈的机会。我们常在履历表或自传的最后一段看到应聘者写上这么一段:“希望贵公司给我面谈的机会。”便是这个道理。而求职信的功能便在加强受信者给予应聘者面谈机会的可能性。因为履历表和自传的功能乃在叙述自己的背景,是让对方了解自己的基本文件,进而肯定认同自己的能力。

篇6: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

(一)提高大学生对中文的驾驭能力、对文学的品鉴水平从当前大学课程的设置看,大学语文教学中汉语基础知识逐渐淡化了。这导致了大学生基本汉语言能力的弱化:很多大学生只顾埋头专业课,导致其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和理解能力差。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大学生连最基本的行政公文、法律文书和日常事务文书的写作方法都不能掌握,很多毕业生在求职时不能独立拟写出规范的求职资料;更有甚者,参加工作后连述职报告为何物都不知道。这势必对他们以后从事各种工作造成障碍。因此,要想培养出真正的应用型人材,必须借助大学语文这一工具。一方面,它可以帮助大学生在拥有专业技能的前提下,提高个人的综合能力和素质,增强在激烈竞争中的竞争力。例如,在工作中有好的创新意图,得以实现的途径就是用语言表达能力去说服、打动领导;日常工作中的调查报告、工作总结等,都需要一定的书面与口头表达能力,述职报告《大学语文的课程功能》。在同等竞争条件下,谁对这两项能力掌握得好、运用得好,谁发展的机会就比较多。另一方面,现代交际离不开汉语言的运用。现代社会是个开放型的社会,时时处处离不开交际,而交际要依靠语言作为载体存储、传递信息(包括口头的和书面的),语言的生成、表达、理解、处理能力,都依靠具备一定的汉语言运用的水平。因此,如果一个人不能正确掌握语文这一工具,其工作、学习、生活和个人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

(二)有益于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新时期最早倡导在高校开设大学语文课程的教育界前辈匡亚明曾说过:“大学语文是门边缘性学科,讲授这门课不仅仅是为了让大学生们掌握一定的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他们对文艺作品的欣赏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而且在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铸造‘中国人为人的道德’(鲁迅语),培养改革人才,激发爱国热情等方面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可见,语文是学习文学的基础,也是学习一切的根本,语文到了大学阶段更应承担起传递民族文化薪火的责任。

(三)具有对大学生的精神激励和道德净化作用大学语文是用文学的艺术形式,以情感育人。这有助于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去体会文学中蕴涵的人生哲理,反省自我,从而净化自己的灵魂,实现人生价值的重新思考和审视。这是任何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都无法取代的。近几年,高校培养的一些专业性优秀人才,其个人私欲膨胀、使命感缺乏,在物欲膨胀、崇尚实用的现实情况下,强调大学语文的精神激励作用和道德净化作用,虽然会被有些大学生视为“空谈”、“讲大道理”,但这却正好说明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每一位语文教师在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语文技巧时,都不该忽视其育人功能。

篇7:哲学的性质和功能

一、哲学的性质

(一)哲学是使人聪明的学问

在古希腊语中,“哲学”是“爱智慧”的意思,是使人聪明的学问。为什么?这是因为: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根本观点。哲学将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形成的世界观系统化、理论化,形成一定的哲学理论体系。这个体系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因此,它能给人以智慧,并能使人坚定自己的信念。

2、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世界非常复杂,反映这个世界及其发展规律的具体科学也非常复杂,但概括起来无非是三大类:自然知识(研究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社会知识(研究社会及其发展规律)、思维知识(研究思维及其发展规律)。

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二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区别:具体科学研究物质世界的某一方面及其规律性;而哲学则研究整个世界的本质及其规律性。

联系: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以哲学为指导。哲学反映了各门具体科学中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它能给人以智慧。

3、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人们的世界观总是通过人们观察和处理具体问题的态度、方法表现出来。用一定的世界观为原则指导人们去观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就是方法论。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在哲学这个层次上,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统一的: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也总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

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使抽象的哲学理论能够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使哲学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使人们更具有智慧。

(二)哲学是大智慧

亚里士多德:哲学并不是一门生产知识,因此,人们研究哲学是为了摆脱无知和追求智慧,而不是为了实用。

费尔巴哈这样说过:动物只为生命所必需的光线所激动,人却关注那遥远的星辰所发射出来的无任何功利性质的光线。

总之,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懂了哲学道理,就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哲学是大智慧,是大学问。它不是一种实用技术,但是,不实用并不等于无用。

篇8: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功能

一.追问:“课程的基本特点”等于“课程性质”吗?

江苏省开办五年制高职教育已十多年, 先后两次颁发过语文课程《教学大纲》和《课程标准》。

2000年7月印发《江苏省五年制高职教育五门公共课程教学大纲 (试行) 》, 在《语文教学大纲》中, 关于“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的表述是:

“五年制高职的语文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它对于学生学好其他学科、启发思维、开拓视野、提高思想道德与文化科学素质, 适应今后就职岗位的需要, 对于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说语文课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重要基础课”, 这仅仅是对语文课的归属作了表述, 并没有说明语文课是什么。第二句是长句, 表述了课程的功能。但整个大纲中并没有对语文课性质作一点正面表述, 而课程性质恰恰是教学大纲中应重点说明、不能回避的核心概念。

2008年9月颁发《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其中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里的第一句是给语文下定义。第二句是说明课程的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比8年前有了进步。但是, 工具性是什么?人文性是什么?二者“统一”起来, 就是语文课程性质了吗?二者又该如何“统一”呢?对此没有任何解说。

再有, “基本特点”就是“性质”吗?值得斟酌。

“基本特点”和“性质”的辨析:“特点”多用于日常口语, 指“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的地方。” (1) 一个人或事物常常有多个“特点”, 它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 (或角度) 概括事物的特征。“基本特点”则是指人或事物的许多个特点中的最主要、最重要的特征。

而“性质”是指“一种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根本属性。” (2) 它规定了事物的质。其实, “性质”这个概念, 就如同哲学上的“本质属性”概念。“本质属性”是指“事物的有决定性意义的特有属性, 即决定该事物之所以成为该事物而不是别的事物的特有属性。” (3) “本质属性”的相对概念是“非本质属性”。

由此可见, 事物的特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不同事物之间也可以有相同的特点。例如, 柔软既是棉花的特点, 也是海绵的特点, 但棉花和海绵不是同一事物。但是, 性质 (本质属性) 却是惟一的, 不同的事物不可能有相同的性质, 否则它们就是同一事物了。可见, “基本特点”不是“性质”。

与其他事物一样, 语文课程也有自身的特点和性质 (本质属性) 。语文课的特点可以是多种多样的, 但语文课程的性质 (本质属性) 只能有一个。

关于语文课程的特性, 几十年来有过许多的说法, 诸如:工具性、思想性、政治性、民族性、阶级性、时代性、文学性、科学性、活动性、实践性、技能性、综合性、人文性, 等等。这是从不同的角度认识语文课程的特征。

为什么只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而不是其他某两个性的统一呢?它们在教学实践中又如何具体的“统一”起来呢?《课标》里都没有具体说, 到了语文教学的操作层面, 可就是见仁见智了。用“基本特点”取代“性质”显然有混淆概念之嫌。

说语文课具有工具性, 是基础学科, 也没错;但其他课程也可以说有工具性, 比如外语、数学、信息技术课等。因此工具性不能够体现语文课存在的价值, 不是语文课的性质 (本质属性) 。

说语文课具有人文性, 是人文学科, 这也没错;但也并没有加深对语文课的认识, 它只是换了一个角度。比如面对一棵大树, 你可以说它是美的, 将它入画;也可以说它是有用的, 把它作房梁。说美也好, 说有用也好, 并不是认识的深入, 只是角度的不同。人文性从来就伴随语言文字的存在, 但它不是语言文字的本质, 更不是语文课存在的价值。人文性是一切人文学科的共有属性 (比如德育、历史、文学、心理学) , 但绝不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

那么, 语文课程的性质 (本质属性) 究竟是什么呢?十分遗憾, 60年来, 我国中小学语文课的《教学大纲》和今天的《课程标准》都没有明确说明。由于定性不准, 方向不明, 在实践上导致了我国语文课教学长时期高耗、低效等种种弊端, 至今难以改变。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为什么没有给语文课程准确地定性呢?我想可能是由于编制者在编写的时候没有足够重视这一点, 过多地参照了普通高中的语文课程标准, 因为2003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就是这样讲的。

而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是否适用呢?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普通高中语文课是一样的课程吗?一个对课程性质定性不准的《课标》能够对教学实践起到正确的指导作用吗?

二.比对:高中语文课与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的区别

1.五年制高职教育与高中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

今天, 随着高职教育理论的发展, 我们逐步认识到高中教育与五年制高职教育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

(1) 教育性质不同。普通高中属于基础教育, 是基础教育的最后一个学段, 其本质是升学预备教育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教育学博士生导师田慧生语) (4) ;五年制高职教育属于职业教育, 其本质是就业教育。

(2) 培养目标不同。普通高中的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需要的新生, 高中就是为高校培养人才、输送合格生源的, 初中生上高中就是为了考大学, 不想上大学就不需要读高中;而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为国家和地方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3) 培养层次不同。普通高中的学制是三年, 仍属于中等教育层次;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学制是五年一贯制, 兼容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 毕业时属于高等教育。

(4) 生源不同。上高中的学生是想要上大学的, 如省、市、县重点高中, 中考成绩往往是一流的, 成绩属于A等;选择上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成绩主要是B等、C等;上一般高中的则是C等、D等。

(5) 校园学习氛围不同。高中校园里的学习氛围主要是考试及排名、升学率, “一切为了考试”, 师生们整天生活在各种考试的压力和动力之中, 具备考场上的应试能力和考试技巧, 成为高中生学习内容中必须掌握的重中之重;五年制高职校的学习氛围主要是素质养成、全面发展, “将来能否找到工作”, 是师生们最为关心的问题, 具备职场上的综合职业能力, 就成为高职生学习内容中的主线。

2.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普通高中语文课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课程

既然高中教育与五年制高职教育有着诸多深刻的不同, 那么, 我们自然就会得出如下结论: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普通高中语文课是迥然不同的两种课程。其最大的显性差别就在于:课程的地位不一样, 前者属于文化基础课, 功能是培养汉语文应用能力、提高人文素质、为培养目标服务;后者属于高考的必考科目, 功能是为高校选拔人才, 教学目的是高考时得分越多越好。

但是, 多年来, 在初中后的职业教育中设置语文课程, 人们常常与高中语文课相对接, 甚至将其奉为圭臬, 在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方法等各环节一直参照、模仿高中语文, 一直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例如, 多年来, 在职教系统一说起职业教育语文课, 就会听到“相当于高中语文”的经典名言。可见职业教育语文课受高中语文课的影响有多深!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创办至今已十余年了, 这种惟高中语文课马首是瞻的局面依然没有改变。今天, 是到了结束五年制高职语文课长期以来对高中语文课的膜拜与依赖的时候了。职业教育的语文课, 亟需建立起自己的主体性, 成为有别于高中语文课的、具有自己独立性的语文课程。

五年制高职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领域内一种特殊的类别, 其特殊性就在于它的学制涵盖了中职和高职两个层次。而语文课作为其课程体系中的文化基础课, 承担着双重使命:既要继续完成中等教育的任务, 又要适应高等教育层次的要求。因此, 五年制高职语文课与高中语文课的确是两种不同种类的课程, 好比师兄师弟, 而非师徒关系。五年制高职语文课在课程理念、课标、课程内容、教材、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学生学法、教学评价等方面都具有着自己特有的内涵。正是这些内涵组成了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的主体性, 可惜, 我们从事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教学工作的同仁们, 对此还认识不足, 研究不够, 至今还在混沌中摸索。

三.破解: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语文课程性质

现在再说五年制高职语文课的性质。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 首先是语文课, 具备语文课程的一般性性质;其次是职业教育, 又具有自己的职教特殊性, 再次是高等的, 要与高等教育的层次相匹配。

先看语文课。人们历来将语文课视为智育的一部分, 但现在有些教育心理学家经过研究指出, 语文课是非规范性课程, 认为它不符合智育范畴之学科课程的规范。

因为人们学习母语, 首先不是在学校的课堂上而是在生活交往中, 逐步习得词语、用语习惯, 并养成语感。在语文课堂上, 也主要是扩大词汇、感受本体语法、阅读规范性的文章 (课文) , 并进行写作训练。这显然不是学习理论知识的问题, 不属于智育。当然也不属于德育、美育和体育。人们常说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 无法包含语文课。

现代教育学家发现, 通常所说的“全面发展教育”其实是不全面的, 因为除了德、智、体、美、劳之外, 现在很多人强调必须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无疑, 增加“心理教育”是必要的;但还不够, 还应该有交往教育———这是最古老的、任何国家 (民族) 都在进行的教育门类。

人类社会是由交往构成的, 人类全部的生活、劳动活动都不能没有交往。一个社会人必须具有必要的交往能力、交往品质。在现代社会, 一个德、智、体、美、劳均好的人, 还是不够的, 还要心理素质好、还要善于交往交际, 否则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可见良好的交往能力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 交往教育, 是人类教育的必要组成之一。

而人类的交往, 首先是言语交往, 即言语交际, 听、说、读、写都是言语交往活动。言语交往是人类独有的、最重要的交往活动。各国中小学校的语文课 (母语教育) 就是培养听说读写言语交际能力的, 因而是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 承担第一位的培养交往能力、交往品质的重任。

于是, 我们得出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一般性结论——语文课是交往教育的核心课程, 是培养学生正确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听说读写等言语活动, 使个体逐步具备言语交际能力的课程。这便是我们对语文课性质 (本质属性) 的认识。

五年制高职教育的语文课依然符合上述课程的本质属性, 但由于属于高等职业教育的范畴, 因此又具有自己的鲜明个性。其特性在于:

——仍然属于中国语文课 (母语教育) 的范畴, 在初中毕业的基础上, 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 并要求快速、高效。

——在课程的功能上, 除了坚持以培养言语交际能力为己任外, 还特别要求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从培养目标出发, 为学生形成综合职业能力, 强调必须精选自己的课程内容, 使学习内容具有鲜明的职业定向性。

——在课程的总目标上, 要具有高等教育的元素, 以与中等职业教育的语文课相区别。

这就是我们对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性质 (含一般性和特殊性) 的初步探索。我们认为, 只有在对课程性质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上, 才有可能保证课程建设和课程改革的正确方向。这便是我们不懈追寻五年制高职教育语文课程性质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①《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第1335页

②《现代汉语词典》, 第5版, 商务印书馆2005年6月版, 第1528页

③《哲学大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10月版, 第340页

上一篇:浅谈初中英语听力教学策略下一篇:冬至送给同事的关怀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