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质与任务

2024-04-21

性质与任务(通用6篇)

篇1:性质与任务

本旅游策划不同于国家旅游规划通则所涉及的传统旅游规划,属于针对崂山风景名胜区核心区的旅游开发提升策划。它注重发展导向,将在系列上位规划指导下,重点聚焦核心问题,并提出相应策略,从而有效指导崂山风景名胜区新一轮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以及新一轮城市规划修编工作。

鉴于目前崂山风景名胜区人气已经很可观,但游客综合消费贡献比较低,因此本策划将不再过多关注游客数量的提升,而是在继续提升游客量的同时,重点关注游客综合消费力的提升,推动景区质效型发展。本次旅游策划项目的目标是找出崂山发展所面临的瓶颈,明确景区发展的突破点;梳理品牌元素,结合时代背景重新定位崂山,明确发展战略;提出针对瓶颈的具体解决办法,明确景区提升策略;探索景区可持续发展生态模式,推动景区与社区和谐发展;创新风景名胜区发展新模式,推动景区走质效型发展道路;最终使策划成果能够融入到相关策划与规划中,在新一轮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编制成果中有效体现。

篇2:性质与任务

第一课时

一、少先队组织的组织属性

任何一个组织的性质都是这个组织首先需要把握的基本问题。中国少年先锋队的组织属性是什么?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明确规定:“我们队的性质:中国少年先锋队是中国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

第六次全国少代会工作报告指出:“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政治性是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

如何理解少先队组织的组织属性?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视频:中国少年先锋队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的新闻报道)

这段新闻的视频,最集中地体现了少先队的两大组织属性——全国少代会是少先队组织的最高组织行为,会议的主体是少先队员,生动体现了儿童性的组织属性;党中央对少代会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亲临大会,发表重要讲话,深刻体现了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的政治属性。

(PPT:

一、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

(一)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 这一最基础的组织属性可从这几个角度来理解。1.少年儿童是少先队组织的主体。

我们的队名:中国少年先锋队,简称少先队。“ 少 ”:即少年儿童。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6-14周岁的少年儿童都可以志愿加入少先队。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少先队组织的主体是少先队员。

2.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是少先队组织的根本目的和功能。

少先队组织的功能是育人,少先队一切工作与一切活动都是为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一切背离少年儿童成长需求的行为化、成人化的东西都必须抛弃;其次,要坚持少先队一切工作和活动的过程都必须符合少年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使少先队组织和活动真正成为少年儿童欢迎、社会认可的社会行为。

3.尊重少年儿童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少年儿童主体作用是少先队组织建设的要旨。

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要坚持让少年儿童在少先队的生活中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做少先队组织的主人。比如,要坚持少先队定期召开少先队代表会议,自主决定少先队工作任务和活动计划;民主选举、轮流担任队干部,队员人人有服务锻炼的岗位;建立多种发言和沟通的渠道,让队员说话,切实让队员说了算;成人在组织中只承担辅导和任务,不包办代替,不把成人的意志强加给少年儿童,放手让少先队员自主工作和活动。

4.少先队组织的教育与管理是在成人辅导下的少年儿童自主。“儿童性”这一少先队组织的基本属性,也同时决定了由于是儿童,这个组织的主体少年儿童是未成年人,他们必须受保护,必须有组织和成年人的监护与教导;由于是儿童,他们的重要任务是需要学习、需要接受教育引导而健康成长。因此,少先队组织需要配备辅导员,少先队组织的管理是一种成人参与的儿童自主。

(PPT: 政治性是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

(二)政治性是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

(视频:2014年烈士纪念日天安门广场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起自于2008年10月1日。在党中央、国务院带领敬献的9个花篮中,有一个是以“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名义敬献的,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少年儿童和少先队工作的高度重视。自2003年起,又增加了少先队员献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这一仪式内容。少年儿童面向人民英雄纪念碑,唱响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高举右手、齐致队礼,紧随中央领导同志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这些环节生动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的特征。

少先队组织的政治属性可从如下几个方面来理解。1.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党对少先队寄予无限期望。

回顾少先队的历史,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在建党初期就创立了革命少年儿童组织;新中国建立伊始,党又建立了全 3 国统一的少年儿童组织——少年儿童队(即少先队)。党是少先队的创立者和领导者。

在少先队组织建立的60多年里,党的历代领袖都对少先队提出了一重要指示,为少先队的发展和少年儿童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PPT:党的历代领袖对少先队的题词)

新中国成立前后,毛泽东主席题词“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两个著名的题词成为新中国一代又一代少年儿童的座右铭。

1980年5月,邓小平为《中国少年报》《辅导员》题词:“希望全国的小朋友,立志做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体力的人,立志为人民做贡献,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做贡献”。1994年5月24日,江泽民总书记为“雏鹰行动”题词:“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2005年6月1日,胡锦涛总书记出席第五次全国少代会,寄语全国的小朋友“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

2013年5月29日,总书记参加“快乐童年 放飞希望”主题队日活动,寄语:“少年儿童从小就要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做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才。”

2015年六一,总书记接见第七次全国少代会代表时,寄语全国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2.党-团-队衔接,是党所设计的政治链条。

少先队的名称,“先”,即“先锋”,是要求少年儿童“学习先锋们的榜样,继承革命先行者的事业,做革命接班人”。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对照党章、团章和队章,可以这样形象理解,党是先锋队,团是生力军,少先队是预备队。再比如,我们的队旗,星星火炬,星星代表中国共产党,火炬代表光明。我们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而红旗是党的事业的象征。这些都说明,作为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鲜明的政治属性是少先队组织最本质的属性,是区别于其他儿童组织最重要的特点。

我们要根据少先队教育的政治启蒙的基本要求,教育和激励少年儿童从小树立政治理想:今天入队当光荣的少先队队员,长大了要争取早日入团,将来还要积极争取加入共产党,永远跟党走,做党的事业的接班人。

3.少先队向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的教育是少先队组织最根本、最重要的任务,是少先队组织政治属性的集中和突出的表现。

少先队的历史,就是跟党走、按照党的要求带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发展的历史。革命战争年代无论是土地革命时期,还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少年儿童革命组织带领少年儿童为党的奋斗目标,为人民革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新中国建立成立了少先队,无论是抗美援朝中的“红领巾号”,还是小五年计划的“红领巾水库”,以及新世纪的“保护母亲河红领巾环保林”,还有当前正在开展的“红领巾相约中国梦”活动。少先队都把为 党的事业,为社会主义培养合格人才作为组织的核心目标,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发展战略,开展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教育活动,造就一代又一代矢志为党的事业奋斗终生的建设者。

多年来,少先队既认真引导少年儿童养成良好道德,发展优良素质,实现全面发展,更扎实进行组织意识的教育、进行政治启蒙和信仰启迪。少先队教育中,少先队注重在进行知识能力培养之外,侧重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意识的培养与教育,重点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这是少先队组织政治属性的集中和突出的表现。

4.小结:

综上所述,从基本特点来说,少先队是全体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它有儿童性、群众性、自主性等特点,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而有别于一般少年儿童组织,中国少先队是中国共产党创立并委托共青团直接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有着鲜明的思想性、教育性的特征,有着不同于一般儿童组织的鲜明的政治属性。我们必须把握好政治性、思想性和儿童性、群众性、自主性、教育性的有机统一。既要克服把少先队组织成人化的倾向,要尊重少年儿童主体地位,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实现少年儿童对少先队真正的喜欢和认同;在实践中要坚决纠正把少先队仅仅看作是一个普通的少年儿童组织,忽视少先队最根本的组织属性的模糊认识,更反对社会上个别人主张的“少先队是少年儿童的非政府组织,要淡化少先队的政治色彩”等观点。少先队作为党的事业的预备队,为党做好少年儿童工作,是一个涉及根本立场的问题。我们对少先队的政治性、思想性要有坚定的立 场,不能在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中忘记少先队的组织属性,丢掉根本任务。

(互动学习:

1.少先队组织最基础的组织属性是(B)。A.政治性 B.儿童性 C.教育性 2.少先队组织最本质的组织属性是(B)。A.政治性 B.儿童性 C.娱乐性 3.第二节 少先队的组织职能

所谓职能,是指人、事物、机构所应有的作用。少先队的组织职能,是指少先队组织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发挥的作用。

少先队的组织职能是什么呢?胡锦涛总书记致中国少年先锋队60周年的贺信中关于“更好地发挥少先队团结、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的重要作用”的要求,以及总书记2014年六一讲话中关于“少先队要坚持开展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活动,更好为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务,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的要求,他还多次要求“少先队组织要更好地为少年儿童服务”。

认真学习领会党对少先队组织的要求,我们将少先队的组织职能定位为:团结带领少年儿童、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服务维护少年儿童。这三项基本职能,源自这是党赋予少先队的神圣职责。

一、履行团结带领职能,把全体少年儿童团结在星星火炬的旗帜下

1.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

中国少年先锋队是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是少先队的第一任务。我们要“让少年儿童了解少先队、加入少先队”,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把党的关怀送到少年儿童中;按照党的要求,教育和引导少年儿童,把他们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更深层次来说,把少年儿童组织起来受教育,是在为培养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而奠基。

各级少先队组织要坚持把“全体少年儿童组织起来”的少先队组织发展原则,在一年级的“10.13”、元旦、清明,最迟在“六一”前,举行“今天我入队,争当好队员”的入队仪式,把所有适龄儿童都团结到少先队组织中来。

2. 履行团结职能,加强少先队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实现对全体少年儿童的有效覆盖和吸引凝聚

按照队章规定,少先队员年龄在6到14岁,但是目前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建设发展很不平衡,城市和农村、东部与中西部、小学与初中、公办学校与民办学校、学校与社区,基础建设情况都很不相同,初中的少先队建设一直很薄弱。我们要按照《队章》的要求,把6至14 周岁的少年儿童全都吸纳到少先队组织中来。

少先队团结少年儿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上。基层少先队大、中、小队就是少年儿童心目的少先队,基层的活跃是少先队的生命力所在。我们要通过切实加强少先队 组织建设,特别是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贴近少年儿童,增强组织活力,使每一名少先队员从内心里喜欢少先队,增强对组织的归属感和荣誉感,能够受到少先队组织的深刻影响。

二、履行教育引导职能,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1.教育是少先队最重要的组织职能,组织生活和教育活动是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

少先队是通过组织来实施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和教育的,少先队组织的教育内涵极其丰富:组织意识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全面发展教育等。少先队教育的特点,一是少先队组织生活与组织管理,即通过少先队组织的全部工作来进行的;二是少先队活动,少先队教育的主要形式是活动,没有活动就没有少先队。

开展少先队活动是履行少先队教育职能的具体体现,近年少先队开展的“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祖国发展我成长”都是教育少年儿童热爱祖国的品牌活动,而“少年军校”是加强国家意识教育、“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手拉手”等活动都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优秀活动载体。

2.发挥少先队组织优势,积极创新教育引导方式,履行职能,在全球化、市场化的双重作用下,少先队引导少年儿童的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因此,在这一大背景下少先队的教育,十分强调“引导”少年儿童的组织职能,强调少先队教育必须遵循少年儿童身心特征,贴近少年儿童、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积极运 用艺术、时尚、情感和信任、友谊、伙伴等因素,把思想性、知识性、娱乐性、时尚性结合起来,善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对少年儿童的影响,充分发挥好队报、队刊、队网、红领巾广播站、校园网和少年儿童图书、报刊、网站等载体作用,借助社会公众人物的影响力,做好宣传引导工作,让少先队教育活动既有意义,又有意思,增强对少年儿童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三、履行服务维权职能,引领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1.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是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在少先队工作中的重要体现

执政为民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一贯宗旨。少先队作为党创立的少年儿童组织,根本使命是为党的事业培养群众基础而奠基,本质要求就是把执政党执政为民的理念,体现在为广大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体现在引导少年儿童勤奋学习、快乐生活全面发展上。少先队组织和少先队工作者学习贯彻党的理念与思想,就是要明确坚持把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为少先队工作全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为了少年儿童,为了一切少年儿童,为了少年儿童一切。

2.竭诚为少年儿童健康成长服务是履行少先队组织职能的重要内容

少先队坚持以人为本,热忱帮助少年儿童解决物质层面上的困难,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关注少年儿童的精神世界的成长,服务少年儿童在人际交往中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中的需求、在自我发展中的需求。比如,少先队组织多年来坚持开展的“解决烦恼我能行”、“手拉手关爱贫困地区小伙伴”、“手拉手红 领巾助残”以及“手拉手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的活动,都体现了少先队竭诚服务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组织职能。

3.保护和维护少年儿童的合法权益是少先队组织的重要职能

《中国少年先锋队章程》指出:少先队的目的之一是“维护少年儿童的正当权益。”总书记也多次指出:“对损害少年儿童权益、破坏少年儿童身心健康的言行,要坚决防止和依法打击。”

少先队肩负着少年儿童保护者的使命,要履行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的职能,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让儿童说话,替儿童说话,说儿童的话”。通过贯彻实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开展“红领巾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少代会提案”、“红领巾心愿”、“青少年维权岗”、“少年儿童平安行动”等活动,反映少年儿童心声,维护少年儿童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满足少年儿童快乐成长的愿望。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

2015年第七次全国少代会召开前夕,全国少工委组织全国少先队员开展了“你好,少代会”红领巾小心愿、小建议活动。活动期间,广大少先队员通过文字、照片、儿童画、漫画、网络、微视频等形式,围绕祖国发展、自身成长、少先队建设等相关主题,表达心愿,提出建议,集中反映了当前少年儿童成长发展的新关注、新情况、新需求。少代会期间,部分少代会的队员代表还走进了教育部。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与小代表们真诚交流,小代表们抢着发言,提出自己对教育工作的小建议、小心愿,如关 注学生体质健康,到为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创设环境,从保护传统文化到倡导少年儿童志愿服务……刘利民对小代表们的发言给予赞许并一一回应。这充分体现了少先队的服务维护的组织职能。

(互动学习:

1.少先队的组织职能是什么?

(少先队的组织职能:团结带领少年儿童、教育引导少年儿童、服务维护少年儿童。)

2.请各说出几个体现少先队组织职能的教育活动的名称。(团结带领少年儿童:“今天我入队,争当好队员”; 教育引导少年儿童:“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牢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年军校”等;

服务维护少年儿童:“解决烦恼我能行”、“手拉手关爱贫困地区小伙伴”、“手拉手红领巾助残”、“手拉手关心农村留守儿童”、红领巾小心愿小建议等。)

第二课时

第三节 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一、明确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的少年儿童的群众组织,是少年儿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预备队。儿童性是少先队最基础的组织属性,政治性是少先队最本质的组织属性。

根据少先队的组织属性,少先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从具体教育内容和任务来说,少先队教育的根本任务有两层,一是进行养成教育和基本素质的教育,促进少年儿童全面发展;二是进行政治启蒙教育,教育少年儿童培养初步的政治意识,激发爱党、爱国的朴素感情,培养少先队的组织意识。

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具体是:“要教育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还要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要特别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实现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前提是正确理解和科学把握其根本任务的内涵,具体说,就是要把握“两个层面的要求”,理解“三个关键词”。

(互动:写出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新的历史时期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具体是:“要教育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引导少年儿童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还要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要特别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

二、把握“两个层面的要求”

(一)加强养成教育,培养基本素质

针对少先队组织的儿童性的基本性组织属性,从培养合格建设者的角度,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第一个层面,是引导少年儿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从小学习做人,从小学习立志,从小学习创造,有爱心,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增强国家意识、科学意识、劳动意识、审美意识,锻炼强健体魄,培养良好心理素质。

这是最基本的层面,这与国民教育有共同之处。“全面发展”是儿童自身成长的真切要求,也是党对少年儿童的殷切期望,总书记就明确寄语少年儿童,希望少年儿童“立志向,有梦想,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长大后成为对祖国建设的有用人才。”

实施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第一层内容要求,便要求少先队组织坚持立德树人,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做人”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首要任务。正如总书记在接见第七次全国少代会代表时所说的那样:“世界上最难的事情,就是怎样做人、怎样做一个好人。要做一个好人,就要有品德、有知识、有责任,要坚持品德为先。……要学会做人的准则,就要学习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学习和弘扬社会主义新风尚,热爱生活,懂得感恩,与人为善,明礼诚信,争当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小模范。”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教育少年儿童牢记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培育少年儿童的爱心,使他们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实施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第一层内容要求,便要求少先队组织立足培养创造性人才,把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学习创造的”作为少先队教育的重要内容。要像总书记期望的那样:“想象力、创造力从哪里来?要从刻苦的学习中来。知识越学越多,知识越多越好,你们要像海绵吸水一样学习知识。既勤学书本知识,又多学课外知识,还要勤于思考,多想想,多问问,这样就能培养自己的创造精神。”少先队要通过“少年科学院”等科技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科学意识,教育少年儿童相信科学不迷信,懂得按规律办事。同时要教育引导少年儿童记住总书记的教导:“时代总是不断发展的,等你们长大了,生活将发生巨大变化,科技也会取得巨大进步,需要你们用新理念、新知识、新本领去适应和创造新生活,这样一个民族、人类进步才能生生不息。“从现在起,勇于探索,积极思考,敢于创造,敢于创新,争当勤奋学习、自觉劳动、勇于创造的小标兵。”

实施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第一层内容要求,便要求少先队组织积极开展劳动教育,培养少年儿童培养劳动意识。要像习近平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的那样:“生活靠劳动创造,人生也靠劳动创造。你们从小就要树立劳动光荣的观念,自己的事自己做,他人的事帮着做,公益的事争着做,通过劳动播种希望、收获果实,也通过劳动磨炼意志、锻炼自己。”

当然,少先队要全面关心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培养少年儿童的强健体魄;要关注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品质。要发挥少先队活动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审美情趣、审美意识。

(互动:写出几个体现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第一层面内容要求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名称。

“牢记社会主义信心价值观”、“争做美德小达人”、“手拉手”、“少年科学院”、“少先队劳动实践活动”、“阳光体育运动”……)

(二)进行政治启蒙,培养朴素感情

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的第二个层面,从培养可靠接班人的角度,注重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这一层次的目标是少先队组织不能忽略、始终要坚持的根本任务。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语需要理解:“意识”与“朴素感情”。1.关于“意识”

少先队工作强调帮助少年儿童形成一些重要的意识。在少先队根本任务中的“意识”,主要表明的是“思想”的水平主要处在一种萌芽的、发展和变化的层面,与之相对的是思想的成熟、完善和稳定等。对这一阶段的少年儿童所开展的思想教育,其重 要任务就是在他们思想形成的早期提供良好的引导和熏陶,从而为他们将来的思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所以,“意识”对于“思想”而言,它不仅具有发展程度的意味,也具有重要的基础意义。少先队在基本素质养成以及基本政治思想观念的树立方面,侧重“意识”的培养,是强调最基础的、萌芽的、起始阶段的认知与情感,这是科学发展观在少先队教育任务方面的准确体现。

2.关于“朴素感情”

少先队进行热爱党的教育其落脚点是培育“朴素感情”。朴素感情,是一种发自内心、不加修饰、不功利的、纯真纯粹的、相互依恋依赖的感情。强调少先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教育其落脚点是“朴素感情”,一方面这是由少年儿童的思想认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所决定,在6至14岁这个年龄段,要强调朴素感情,不可能有太多的理性认同。另一方面,在人的思想道德形成的过程中,知、情、意、行,情是中介,对思想道德认知起着引导与深化的作用,对知与行的统一起着催化的作用,对思想道德行为起着引发与支持的作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情”是基础、是关键。激发朴素感情是形成政治认知、政治觉悟、政治态度、政治立场乃至政治理想、政治信仰的基础和前提。

少先队教育进行政治启蒙,一方面要发挥少先队组织教育的特点,引导少先队员认真学习队的章程,运用少先队标志、礼仪等少先队文化元素,进行少先队组织意识的教育,让队员懂得少先队是党创立和领导并委托共青团真伪领导的少年儿童组织,懂得党是先锋队、团是生力军和突击队,少先队是预备队,培养党—团—队相衔接的组织意识。少先队教育进行政治启蒙,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要进行政治启蒙的教育,就是要让队员们懂得“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培养热爱党的朴素感情;让队员们知道“党是太阳我是花”,从小听党话、跟党走,“红领巾心向党”,知道“中国梦”,“立志向,有梦想”,为实现中国梦做好全面准备,逐步树立跟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作为一个思想性、政治性很强的组织,少先队要强调思想层面,特别要注重党、团、队的组织意识衔接,非常重要的是灌输培养少年儿童对党和社会主义祖国的朴素感情。在这个问题上不能动摇、不能含糊、不能放弃、不能遗忘,不能在五彩缤纷、丰富多彩的活动过程当中丢掉这一根本任务。

(互动:写出几个体现少先队组织根本任务第二层面内容要求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名称。

“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相约中国梦”、“少先队基本知识学习竞赛活动”……)

三、贯彻第七次全国少代会精神,全面实现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第七次全国少代会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面向未来的伟大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人为之接续奋斗。为党的事业育人,是少先队工作始终不变的灵魂。”“少年儿童时期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信仰启蒙的关键时期。面对经济社会深刻变革对人们思想意识的影响,面对开放的世界、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文化环境,面对当代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需求,必须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 迫感,抓早抓小、趁着春天播种,切实做好少年儿童思想引导工作,努力把广大少年儿童团结好、教育好、带领好,引导少年儿童追求健康、快乐、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帮助少年儿童养成好思想、好品行、好习惯。”

我们要积极贯彻第七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把“努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培育接班人”作为少先队组织的光荣使命。

我们要把握少年儿童思想引导的时代要求。理想信念教育是少先队教育的根本。我们要加强党、团、队组织意识和教育内容的衔接,通过“红领巾心向党”等活动,深入开展党、团、队基本知识教育,普遍传播党对少年儿童的期望和关怀,培养少年儿童对党的朴素感情,从小开始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我们要深入开展中国梦教育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蒙教育,通过“红领巾相约中国梦”等活动,讲好党史、国史、近现代史、改革开放史故事,引导少年儿童了解党领导人民走过的道路、付出的艰辛、取得的成就和光明的前途,用中国梦激发少年儿童心中的理想梦、科学梦、创造梦、报国梦。

我们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手拉手”“雏鹰争章”“争当美德小达人”等活动,增强民族传承性、时代进步性、教育针对性、思想有效性,实现形象化、情感化、榜样化、行动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的要求真正为孩子们理解和接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们要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组织少年儿童传诵经典、学习历史、铭记箴言、体验艺术、践行美德,增强历史、文化和民族自信。

我们要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持续开展“民族团结代代传”主题实践活动,促进各族少年儿童交流交往、融情友爱,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都埋下爱我中华的种子。

我们还要深入开展少年儿童法治教育,引导少年儿童增强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深入开展国防教育,增强少年儿童的国防意识和国家安全观念。深入开展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少年儿童从小培养合作意识、集体观念和团队精神。大力培养少年儿童的创新精神,激发创造潜能,提高科学素养。积极引导少年儿童参加体育锻炼,培养强健体魄、良好心理素质和意志品质。培养少年儿童的审美意识和情趣,陶冶情操,提高文化艺术素养。开展媒介素养教育,帮助少年儿童科学知网、安全上网、文明用网,引导少年儿童从小争当“中国好网民”。

思想教育活动中,我们一是要发扬少年儿童思想引导的优良传统。深化组织教育。抓住重要契机和时间节点,开展时代感强的集体活动。用好用活少先队仪式、少代会、主题队会、主题队日等载体。发挥少先队队旗、队徽、队歌、标志、队礼、呼号、作风、入队誓词、鼓号等特有标识和元素的作用,让少年儿童在少先队文化中得到熏陶。引导少年儿童学习英雄模范,选树身边榜样,让少年儿童人人心中有榜样、个个争当好队员。坚持自主教育。尊重发挥少年儿童的自主性,发挥少先队小干部、小骨干作用,引导少先队员在辅导员帮助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办、自己 的活动自己搞、自己的组织自己建,增强少年儿童做小主人的责任心和对少先队组织的光荣感、归属感。拓展实践活动。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将教育内容融入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课内外、校内外实践体验活动,实现少先队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思想教育活动中,我们还要创新少年儿童思想引导的方式方法。我们要贴近少年儿童,从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出发,多用少年儿童熟悉喜欢的语言、沟通方式和新颖清新、生动活泼的活动方式开展工作,努力把有意义的事做得有意思,真正做到生活化、儿童化、具体化。要注重文化育人,开展少年儿童喜闻乐见的文化艺术活动,传播正确价值导向。注重服务育人。关注少年儿童成长发展中遇到的困惑困难,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主动帮助少年儿童解疑释惑,开展情感关怀,做好心理疏导,努力让少先队组织成为少先队员信赖依靠的集体、让少先队辅导员成为每一名孩子的心灵导师。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积极运用互联网开展少年儿童思想和行为引导。开展网上宣传教育活动,实现线上线下充分融合。在教育中增强教育的有效性,全面实现少先队组织的根本任务。

篇3:性质与任务

那么,怎样才能有效而丰富多彩地开展中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呢?笔者作为一线语文老师,进行了具体的教学实践探索,颇有心得。在这里抛砖引玉,与广大同行共同探讨。

一、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界定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将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定义为: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综合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相互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的精神及创新实践能力。

加德纳认为,每个学生在不同程度上拥有9种基本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内省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存在智能),它们之间不同组合表现出个体间的智力差异。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知识、明晓哲理。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把生活与学习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地探究文化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是面向学生的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不具有特定性的学科知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应该是与语文、数学等课程并列的一门学科,而不是从属于哪一科,但它具有“跨学科性”。

1. 从国家教育的高度来定位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指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每周3课时。在我国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中,综合实践活动与学科课程有着本质的区别,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结构性突破,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面向学生的未来的课程。

2. 从课程本身的角度来定位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国家以法律文件的形式将综合实践活动立为必修课,为此类课程的推行与实施奠定了基础。语文课堂上,学科教学与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在慢慢整合中发生了变化:教师由传统的知识灌输者变成了课堂的主导者,民主、自主、自由、合作之风吹进了课堂,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由以前的“要我学”到“我要学”的可喜变化。

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的一种综合性的、相对独立的课程组织形态,它将社会生活的综合性课题及学生关心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起来,通过学生主体创造性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将知识与经验、理论与实际、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起来,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谐统一地发展。综合性学习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并不是在同一个层面,而是4个方面在一定程度的综合。

1. 从学校的层面上来说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的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个主阵地。只有从学校整体发展和民族语言文字综合实践水平发展的高度上总体规划,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才能走得更长远。

2. 从课程的层面上来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综合性学习应强调合作精神,注意培养学生策划、组织、协调和实施的能力”。简而言之,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性质就是:“给学生一次成长的机会,一个发展的平台”。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的教育目的出发,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水平作为衡量一个学校办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指标。

3. 从教师的层面上来说

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心中有目标和方向,以“自主、开放、实践”的综合性学习为主线,使学生获得独立的、全面的发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的意义和价值在于,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仅改变了学生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式,还改变了教师灌输式的授课形式;不仅加强了学生独立思考和研究的训练,也更新了教师的“讲中学”教学观念;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合作和动手动脑能力,也加强了教师间知识共享和能力共享的合作。

4. 从学生的层面上来说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主要目的就是最大程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空间,引导和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当学生们从课堂上走出,走进生活的语文里,才能真正明白“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这句话。实践活动中,通过用心、专心和细心的实践,才会有6“得”:“做得、学得、记得、想得、讲得、悟得”。通过老师的指导,学生才会在做中学、学中做。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开展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践性、生成性、开放性及综合性等。

三、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研究与探索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是以主题研究为形式展开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为保证新课程的实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课程资源开发是丰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证。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刘坚主任曾说,所有学科课程都能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方式去实施,中国的教育才有希望。只有各学科课程用灵活的交叉的方式,与生活中各个“点”相结合,并与公民意识的培养相结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得比较彻底。

1.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形式

教师可根据自身的特长、班级学生的特点以及语文课所涉及的内容范围,选择一种合适的形式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比如操作式、讲座式、调查式、阅读式、编报式、汇报式、即兴演讲比赛、辩论赛、读书知识竞赛,等等。

(1)从学情出发,结合教材,让学生进行有深度和广度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语文课本里有比较多的有关于历史的课文或情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将历史故事类课文改编成课本剧进行表演,或是将约定俗成的成语让学生演绎成情节生动的故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就可以形成3个小故事表演。或是直接将课文改编成课本剧,如经典话剧《雷雨》,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揣摩人物性格的过程中,认识到社会的悲剧与人性的复杂性,同时也能很好地加深对人物性格与矛盾冲突的理解。

(2)从学情出发,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开发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任务。在阅读之中,采取启发诱导。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阅读与之相关的书籍。也可以是以课外活动的形式呈现,如兴趣小组与课外阅读等。如在学习了《我有一个梦想》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理想”的关注。以张丽钧的《你的理想还在吗》作引子,以教师自己的作文《二十年的理想》作辅料,让学生畅谈自己理想的变化,来调查理想一直没变的还有几人。

2.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活动形式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内容形式有:影视、读书报告会、读后感、名作推荐、发表、作品展示、课本剧改编,演讲比赛、读后感征文比赛、即兴发言比赛、读书知识竞赛等。如讲座式综合实践活动,就可以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一个同学对“三国”非常熟悉,我们就用一个课时的时间让他开了一个“蔡捷品三国”论坛,虽然没有易中天先生品三国那么深,但同学们也感受到了其知识的广博,更重要的是了解了那段纷乱的历史。

但不论是哪种具体的活动形式,均不应提倡淘汰制,而应注重面向大多数学生,使大多数学生在竞赛中都能体验成功感,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兴趣。

在活动方式上,学生可以是个人活动,也可以是集体活动。

(1)对传统文化内涵的挖掘:比如参加当地报刊组织的一个“年货的故事”为话题的征文比赛;

(2)打造经典主题:“四月里的歌唱——诗歌朗诵会”;辩论赛“才华和脸面哪一个更重要”;

(3)建构多样课型:影视欣赏课,读书报告课,名作欣赏课;

(4)锤炼个性品牌:“诗名牌”背名诗比赛;“青春作伴好读书”;“我是演说家”。

3.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途径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因其周期长、学科的整合与交叉性,其任务途径可分为系列化、地域化、校本化、时代化等。下面笔者将以实例的形式呈现:

(1)系列化:记住我们的文化传统故事。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我们组织学生设计系列性活动,把听说读写巧妙地融于活动中。以《文化传统和传统文化》为例,在“我们的春节故事”这一活动中,我们尝试组织了以下的一些活动:

春联的故事:为什么要贴春联?搜集5副春联;“写”春联。

门神的故事:为什么贴门神?我所知道的门神的来历。

年夜饭的故事:年夜饭的来历。

年货的故事:为什么要准备年货?

窗花的故事:为什么要剪窗花?窗花的来历。

祭祖的故事:为什么要祭祖?祭祖的习俗?我见到的祭祖场景

上述活动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把搜集到的一些文化传统习俗以文字或口语的形式呈现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使学生在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习俗的过程中,促进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也促进其对文化传统的继承。

(2)时代化:思辨能力和公民意识的培养。如开展一场关于“读书的目的”讲座式讨论会:读书的目的是——为了选择!为了成就感和尊严!当有些同学说读书是为了考大学,为了生存,为了父母,为了工作时,老师并没有否定,而是把龙应台曾经对儿子安德烈说过的一段话用PPT呈现出来:

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由眼前的“生存之本”到思考成就自己的尊严和快乐,已经上升到了“精神之本”和对自己前途的思辨上,且在潜意识里,也在培养学生们的公民意识:有担当,有成就,更有尊严!

当2015年3月初,柴静的《穹顶之下》在各大网站铺天盖地地涌来时,老师应当引导学生:“她一直是新闻界的公知。从写顾准的纪念文章(《顾准逝世三十五年祭——非如此不可?非如此不可》),到为野夫的《乡关何处》做序(《日暮乡关何处是》),再到《看见》,再到《穹顶之下》,她一直高贵,一直深刻,一直理性,一直坚守道义。”也能记住柴静的那句:“小人物也有权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学生有了思辨的大脑,有了公民的意识,我们这个社会才会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发出小人物的声音,才会不断地发出我们每个公民的真正的、有尊严、有力量的声音!

(3)校本化:母爱里的感恩力量,关于母爱,与校本课程《感恩的力量》相结合。先是漫画展示《妈妈是个美人,岁月你别伤害她》。

童稚的画面上,配上诗意而温暖的字句,很好地诠释着对母亲的热爱与感恩。

接着是几位名家写自己母亲的故事。贾平凹的《写给母亲》:“三周年的日子一天天临近,我准备着香烛花果,回一趟棣花了。但一到坟上,现实告诉我我妈是死了,我在地上,她在地下,阴阳两隔,母子再也难以相见,顿时热泪肆流,长声哭泣。”

史铁生的《合欢树》:“母亲去世后,我们搬了家。我很少再到母亲住过的那个小院儿去。小院儿在一个大院儿的尽里头,我偶尔摇车到大院儿去坐坐,但不愿意去那儿小院儿,推说手摇车进去不方便。院儿里的老太太们还都把我当儿孙看,尤其想到我又没了母亲,但都不说,光扯些闲话,怪我不常去。我坐在院子当中,喝东家的茶,吃西家的瓜。有一年,人们终于又提到母亲:‘到小院儿去看看吧,你妈种的那棵合欢树今年开花了!’我心里一阵抖,还是推说手摇车进出太不易。大伙就不再说,忙扯些别的,说起我们原来住的房子里现在住了小俩口,女的刚生了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张晓风的《母亲的羽衣》:“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这些或伤感或悲情或温暖的关于母亲的画面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就是在这样的欣赏与体悟里,在对生活多方面的理解里,学生会随着文字的力量而悲伤流泪或是温馨一笑,然后想到自己的母亲。那么,对于校本课程“感恩的力量”也就理解得更透彻了。

(4)地域化:关于一座小镇的前世今生。这是笔者的一篇关于一座小镇的下水习作:“初次踏上‘古堇大地’是惶恐的:我是说语言和饮食上。语言上我一直用‘鸟语花香’来形容一那是真正的什么也听不懂,有着雄壮的音乐的旋律:的的的的的的一的的的的一的的的的一……语速急促而有力。声音高亢,情绪激昂。有些中年妇女可以不换气地说很长的话,暗地里想:如果练美声的话,倒是有不错的底子的呢。

他在长长的餐桌前吃自己的一份/带鱼丝、醩虾和各种贝壳组成的食谱/折磨着一只北方的胃。带着浓重海腥味的越地俚语/和难以消化的人际关系

这里,请允许我再提及一座小镇。我一直把它称为‘我的小镇’,从几年前开始。这个盛产马鲛鱼、腌咸蟹和各种海鲜的小镇,在十年前以‘晒盐场’的热忱容纳了一个北方女子行走的脚步,却以‘鸟语花香’的方言让一个北方人的耳朵和嘴巴变成‘聋子’‘哑巴’。

是的。我生活在这里,这个叫‘咸祥’的小镇。年了。我不得不爱它。”

通过我们生活的这个小镇,引导学生在历史中、书本里找到它的前世今生。这就牵涉到了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最重要的一项活动: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除了平常的学校活动、观察和兴趣以外,应当有丰富的、多方面的智力生活。我所说的智力生活,就是学生的课外阅读,特别是在少年期。”有了阅读的底子,然后开展一场对小镇的前世今生的挖掘——“我是演说家”。

在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应该一直给学生灌输这样的一个观念:“青春作伴好读书”。周国平的《如果我是语文老师》: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会注意培养学生对书籍的兴趣,鼓励他们多读好书,多读好的文学作品。如果我是语文老师,我会鼓励学生写日记。我主要就抓这两件事所谓语文水平,无非就是这两样东西,一是阅读的兴趣和能力,二是写作的兴趣和能力。

在阅读里,在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整合与重组后,再以口头表达的方式呈现学生“说”的能力,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在这场地域文化挖掘中,终于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任务。

4. 语文综合实践活动任务的评价

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学习的开展意在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实践中学习语文,在涵咏我们深厚的传统文化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但在实践过程中,不少教师反映,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多,影响了教学的进度不说,还弄得教师疲惫不堪,学习效果有时不能保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要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的功能。根据这一指导意见,教师应该意识到自己的积极评价非常重要,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综合学习的兴趣。尤其是当成果展示出来后,还应看到学生形成这个过程中看不见的付出,更应该做到多元评价。教师应当构建自主评价体系,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建立课程评价的规范往往要兼顾到两个层面:

(1)从学生层面。把每个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的情况作为学期考核的一个重要方面写进成绩报告书中,制定《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自评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互评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评价表》,从态度、目标、情感等方面设定评价体系。评价项目可以从评价要点等具体的赋分进行量化评价,做到公正、公平。

成果展示可以是摘录读书笔记,也可以按照新课程标准里的“鼓励学生将自己或同学的文章加以整理,按照要求进行文字加工和简单的美术编辑,编成文集”,编纂成自编作品集。

(2)从教师层面。教师的晋升、晋级必须要有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经历,并且得分的高低按照个人指导学生活动所取得的成效而定。

评价体系的等级:

①评价结果分为A、B、C、D四个等级。

②A表示好;B表示较好;C表示一般;D表示尚可。

③评价注重”三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评价的主人。

篇4: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

关键词:语文教学;作文教学;作文教学任务

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6-210-01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告诉我们:任何一个事物,都有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这个质的规定性就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因此,我们在研究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时,必须牢牢把握它的本质属性。那么,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主要体现在:第一,写作的目的不同。第二,文章的表达要求不同。第三,评价的标准不同。

一、认清小学作文的性质,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方向

为正确把握小学作文教学的性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着力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要充分发挥学生在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

在作文教学活动中,学生既是教师“教”的对象,更是习作练笔的主题。因此,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时,要走出“教师导、学生作”、“奉命作文”、“应试作文”的怪圈,充分发挥学生习作练笔试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可让学生围绕习作要就,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积极思考,获取习作的素材,让学生通过尝试练笔,发现疑难之处,并做好质疑的准备;让学生通过尝试修改,领悟修改的方法,享受成功的欢乐,等等。可以说,能不能把全体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是衡量小学作文教学成败的关键。

2、要有效地发挥教师在指导学生习作练习笔中的主导作用

我们强调学生的习作练笔中的主体作用,是否可以消弱教师的主导作用呢?恰恰相反,不能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主体作用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由小学生的认识特点决定的。要大面积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离不开教师的有效指导。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有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我认为,在作文教学中,衡量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是否有效,主要体现在:①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学生主动习作练笔的积极性,让所有学生喜欢练笔、乐意练笔;②能否针对学生积累构思、修改中的共性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让学生实现由“不会练”到“会练”的飞跃;③能否根据班级学生在知识和智力方面存在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3、要努力实现作文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的动态平衡

小学作文教学过程的实质,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过程和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教”的动态过程和学生“学”的动态过程。而且,这种服务贯穿于作文教学的全过程:①在组织启动阶段,表现为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提出明确的习作目标,把学生的习作活动组织起来。②在具体的分类分层指导阶段,表现为及时了解学生习作中的疑难之处,捕捉前馈信息,并针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在习作中遇到的共性和个性问题,及时调控“教”的程序,并给予多种形式的指导和点拨。③在总结评价阶段,表现为对学生的习作是否达到习作目标作出总结和评价。通过总结和评价,一是对没有达标或达标率较低的,采取个别辅导的形式组织补偿教学;二是尽量发掘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习作的成就动机。

二、明确小学作文的任务,切实提高小学作文的质量

我们把握了作文教学方向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小学作文教学的任务,这是切实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那么,小学作文的任务是什么呢?

1、“小学以学写记叙文为主”的意义所在

记叙文是以写“实”为主要手段,大都叙写学生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的人、事、景、物,叙写的内容具体、形象、生动的事物,最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乐于习作练笔。

2、要明确“小学也要学写常用应用文”的价值所在

记叙文固然是小学生习作练笔的重点,但是,我们决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进行常用应用文的练笔训练。首先,应用文有广泛实用价值,让小学生学会些常用的应用文,为他们今后走向社会进行交际和生活打好基础,是小学作文教学的重要之一。其次,应用文具有语言准确、平实、质朴、简明扼要的特点,这也是训练学生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

3、要着力培养学生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是小学作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而且,这两方面的能力从一年级起就要注意培养。值得一提的是,在作文教学过程中,这两方面能力的培养绝不是彼此孤立地,一个一个地叠加起来完成的,而是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伴随着作文教学过程一体化完成的。

篇5:职工代表大会性质和任务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由《企业法》等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企业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力,在法定的范围内可以审议、审查、审定企业的一些重大问题,在自己的权限范围内作出有关决议。

职工代表大会的基础是员工,职工代表是代表员工参加职工代表大会的,职工代表反映的是员工的意见和要求。职工代表在一起审议、审查、审定企业重大问题的过程,就是互相交流,相互了解,共同提高认识的过程,有利于提高议政能力,提高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篇6:党的性质、宗旨、任务、指导思想

一、政党是一个高级的政治组织

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和最高纲领是一个政党的生命,它规定了一个政党生存意义和发展的方向。因此,任何人要加入一个政党上,自然首先要弄清楚该组织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任务和最高纲领。否则其加入政党的行为是盲目的,是非理性的。

政党是代表一定的阶级、阶层、或利益集团参与国家管理,为实现被代表者的根本利益,以取得政权、巩固政权为主要目的,而建立的政治组织。所以,政党对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力,特别是执政党的作用是决定性的。我们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建党几十年的社会实践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民族振兴和富强作出的巨大贡献,没有共产党就现在强大的中国。

作为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积极分子,必须掌握关于党组织的基础理论和知识,明确自己的前进方向和奋斗目标,做一个理性的合格的党员。

二、中国共产党的性质

党的十六大通过修改后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党章的这一表述,规定了中国共产党的阶级性、先进性、群众性,指明了党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地位和作用。

1、党的阶级性,是指中国共产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我国发展到现阶段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剥削和被剥削阶级两大利益集团已不存在,工人阶级作为资产阶级对立面的意义也已经不复存在,如何理解党以工人阶级为阶级基础的阶级性是我们认识党的性质的一个重点。

①工人阶级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的历史使命由革命阶段进入到了建设阶段。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的中国工人阶级,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中国工人阶级会自觉适应经济结构和生产关系的变化、保持其最先进、最革命、最具远大前途的优点。

②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制度,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为完成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中国工人阶级必然长期存在。实践证明只有中国共产党将中国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才能这实现这伟大的历史使命。

③无产阶级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最后解放自己。所以,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也就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工人阶级“解放自己”运动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代表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才能与工人阶级同心同德,完成历史使命。

2、党的先进性,是指党是由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中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进分子组成,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武装思想,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政治组织。

党的成员构成:具有共产主义理想的先进分子

党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思想

党的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3、党的群众性,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肩负着中华民族振兴的重大历史责任,“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党的根本宗旨决定了党始终是人民的先锋队。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是党的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党的一切事业都是人民的事业,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

党担负的历史使命使党始终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中国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决定着中国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共产党,必然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党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内在根据和要求。

党成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党实现民族振兴的必然选择。

4、党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党章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①党的执政地位的成因。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领导作用“不是与生俱来的”,是中国共产党经过长期斗争考验形成的,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的“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

②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领导作用主要表现方面:

其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是党的根本任务,党的领导是其取得胜利的根本保障;

其二、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建设正确方向;

其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团结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保持安定团结的稳定局面,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③党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执政能力,巩固领导地位、充分发挥领导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指出,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一劳永逸的”。如果党不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自觉地提高执政能力,就会被历史和人民淘汰、抛弃。我党已经十分清晰认识到了这上个问题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要提高五种执政能力。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举国的第一要务,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坚持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坚持最广泛最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提高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5、中国共产党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党的阶级基础、群众基础、先进决定的,是历史发展的要求。

中国工人阶级是中国先进生产力中人的因素的代表,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的因素是起决定性作用,中国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载体,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自然要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现代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越来越清晰地证明了人类社会要持续、协调地发展,文化的发展将起着决定性作用。先进的生产力需要先进的文化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我党认识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就是生产力的新思想,自觉做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带头人和代表者。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阶级性、先进性和群众性决定的。中国共产党与一切剥削阶级的政党的根本区别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在此,要特别提醒大家要注意正确认识和处理好根本利益和一般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

三、党的宗旨

⑴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中国共产党所代表的工人阶级利益同其他劳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就是要让“人类的彻底解放”,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要实现这理想,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中国共产党必须以工人和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才能团结社会广泛的力量,逐步消灭私有制、消灭阶级,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

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主要体现在党的工作中和党员的行动上。首先体现在党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上;其次体现在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上;再次体现在广大党员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模范作用上。

四、党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思想,是党的指导思想、行动指南。

马克思列宁主义指明了人类社会必然趋势,提出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普遍真理。

毛泽东思想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成为中国共产党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思想。其主要功绩在于:

①指明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和关键问题:统一战线、武装斗争。

②解决了如何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第一,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第二,党的建设必须密切联系党的政治路线;第三,要注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第四,坚持民主集中制;第五,坚持把党风建设放在党的建设的第一位;第六,坚持“德才兼备”和“任人唯贤”的干部标准和干部路线;第七,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教育方针。

③实现党对中国革命领导权的根本保障。

邓小平理论主要解决了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

“三个代表”的思想,主要解决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这一核心问题,确保党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

五、党的现阶段任务和最高纲领

1、最高纲领。

党章指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社会是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而提出的人类的理想的社会形态。其主要特征是生产力高度发展,财

富极大丰富;生产资料全民所有制;劳动产品按需分配;无阶级差别和社会差别;全体成员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和品质;国家消亡;人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①共产主义提出是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基础上的。

②共产主义的实现有其物质基础

大工业生产、无产阶级、相对于先进的生产力的落后生产关系等等物的因素、人的因素。

③共产主义的实现有途径

人类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伟大实践的目的,就是最终解放人类自己。这个过程就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途径。

总之,要认识到共产主义的建设是一项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长期运动过程,不能被共产主义运动一时的兴衰,而忽视其长期性、艰苦性、曲折性,甚至否认人类社会朝共产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规律。

2、党在现阶段的基本任务

“现阶段”指的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任务:领导全国各族

上一篇:共青团长征主题演讲稿下一篇:水库安全度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