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2024-05-05

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共9篇)

篇1: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银行计算机安全是现代银行稳定运行的技术基础,近段,我们对辖内茶陵、炎陵两县的银行机构开展了一次全面的计算机安全管理专项检查,从检查的情况来看,各银行有待进一步提高对银行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强化运行安全管理和重要岗位人员培训,同时,银行监管应切实加强金融科技监管工作。

一、现状分析

综合分析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以个方面的问题

1、缺乏重视,认识不足。部分单位领导目前还没有对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引起足够重视,存在重应用、轻管理的现象,没有把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重点。从检查的情况来看,部分行社还没有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应用系统管理、运行环境安全、人员操作安全规程等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

2、科技人员严重不足,管理缺乏有效性。茶陵、炎陵两县2家农村信用联社和41家独立核算的基层信用社中,仅有两位电脑科技人员。而各信用社的存款、结算中心的汇兑结算等业务都已普遍使用计算机应用系统,科技工作任务越来越重,科技人员长期处在用脑过度,高度紧张的日常工作当中,很少有机会学习新知识、新业务,仅靠一名科技人员来专管计算机工作,行使科技管理职能,往往顾此失彼,工作无法有效开展,更无暇顾及计算机安全管理。

3、制度建设不到位,缺乏针对性。检查中发现部分国有商业银行虽然也制定了部分计算机管理制度,但为了应付检查,互相抄袭的多,结合本单位、本部门、本应用系统制定的制度少,往往执行起来难,制度与管理工作脱节。

4、系统资料管理档案不全、管理不规范。存储资料的介质管理不到位,个别行社没有数据备份或仅有一套软盘备份。部分应用系统对用户的使用权限未进行有效的管理,检查中还发现个别储蓄网点出现人员交接而不更换操作代码及口令的现象,同时由于基层人员少,岗位设置与人员产生矛盾,没有相互制约。个别重要业务应用系统有串岗、混岗现象,更为严重的是个别机构业务应用系统的主机的口令竟长达2年未更换,且多人知晓,随时可能出现安全风险。部分储蓄网点操作人员的口令设置过于简单,操作人员离岗不退出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没有加密,各类文档随便游览。基层银行网点特别是农村信用社的储蓄网点在密码管理和使用的各个环节上,存在很多违规操作,如没有按规定各司其职,密码相同,密码共知,长期不更改密码,离柜不签退系统画面等现象十分严重。操作人员疏于对密码的保密,容易给寻机作案的分子提供“温床”,给银行造成不必要的资金损失。

5、设备配备不完善。个别单位重要业务系统无备用机和备用电源,出现过因UPS掉电后引起系统崩溃或停电后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曾出现手工填写存单而引起官事的例子,也曾出现因备份盘损坏而找不到备份数据,造成无法恢复数据的现象。

6、对计算机病毒防范意识差,措施不力。主要体现在:预防不力,管理混乱,没有建立一整套病毒预防措施及制度;病毒检测、诊断、杀除心有余而力不足,主要是查杀毒软件更新不及时、跟不上病毒发展的步伐。

二、对策探讨

由于基层银行机构在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存在以上种种安全隐患,我们应从各个环节加强安全管理,并适当确立计算机安全管理为银行监管工作中的重要地位,把科技监管纳入金融监管体系。通过制度建设、行政管理、环节控制等手段,规范内部人员行为和健全内部制约机制,实行有效监督,建立起符合单位实际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力争使每一项制度的措施具体、要求明确、责权清楚、赏罚分明,便于贯彻落实和检查监督。

1、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学习。重视计算机安全法规的学习,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成立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强化计算机的组织领导。组织学习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和安全管理保护办法、银行计算机信息系统要害人员管理制度和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学习《关于加强计算机安全管理防范金融计算机犯罪的若干决定》以及计算机网络运行管理制度。同时各银行机构要明

确计算机安全管理的分管领导和安全管理专职人员,要把计算机安全管理纳入当前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2、加强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坚决杜绝来自内部的安全隐患。对计算机系统的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要不断地进行思想教育和业务员培训,避免极少数别有用心的人员对系统安全形成的威胁。

3、制定切实可行的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要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制度的各项要求,制定好各个岗位责任制,对一些具有通用性、共同性的制度,可以制定一整套后放入各系统使用,对原来已有的制度,可以根据计算机安全管理要求进行修改后实施。建立、完善好各种业务应用系统管理维护制度,如各种计算机操作规程、定期检查制度、密钥管理制度等。并坚持严格纪律、严格管理、严格分工的原则,做到重要业务应用系统不准串岗、不准混岗。终端操作员离开终端必须退出登录画面,避免其它人员非法使用。专职计算机安全管理人员要具体负责计算机安全策略的实施,负责整个系统的安全维护、对整个系统授权、修改、特权、口令、违章报告、报警记录处理,负责日志审阅。对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更应加强安全管理。

4、定期不定期开展计算机安全检查,强化制度执行的重要性。在计算机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切实抓紧抓好计算机安全制度的落实,及时发现情况,纠正问题。随着计算机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普及,利用计算机犯罪的问题愈来愈突出,各行社要树立现代金融风险意识,把银行计算机安全工作作为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加强内部管理的核心工作来抓。

5、建立全方位的计算机病毒防护体系。当前,计算机病毒防护工作是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各行社应建立动态防护为主,静态杀毒为辅的病毒防护体系。在系统执行拷贝、运行、改名、创建、收发电子邮件等操作前,自动检测文件是否感染病毒,发现病毒自动清除或由用户选择处理。定期实施静态杀毒,对计算机和大量软盘统一杀毒处理。

6、银行监管部门应把金融科技监管纳入金融监管的重要内容,同时,在科技监管中应特别注重计算机安全管理方面的监管。随着金融电子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金融业务开发了软件应用系统,金融业务对计算机的依赖性增强,金融科技工作日趋重要,金融科技监管事实上已成为金融监管的一个重要成部分,这也是保证金融业稳健发展,防范金融风险的需要,是保一方金融平安的需要。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工作的重点要放在规范人员行为和健全内部制约制度,建立和不断完善要害岗位人员管理制度、业务应用系统安全管理制度、安全运行制度、计算机安全事件应急制度、并密切注意银行计算机犯罪的新动向,采取新对策。当前,央行的金融科技监管要以保守国家金融信息秘密,保证银行资金安全,维护客户利益,打击金融犯罪为目标。一方面,要继续做好科技服务,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科技监管力度,进一步防范技术风险。要真正转变监管的职能,实行监管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大力加强科技监管的力度,摸清金融系统计算机管理上的薄弱环节,对现有的技术设施、技术手段进行全面检查,切实提高计算机安全防范水平,全面防范科技设施引入的风险,构筑金融计算机安全“防护堤”。

篇2: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的总和。金融企业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组成部分,是由企业和广大员工在经营实践中共同创造形成的符合企业发展的共同理想、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企业精神、经营哲学和社会形象。它强调以人为中心进行各项管理,承认企业文化在经济中的渗透、催化、促进作用,是金融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决定金融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兴衰与成败。下面,就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谈点浅见。

一、基层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差距

应该说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普遍得到了重视,且在推动基层行的“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了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从认识到行动上还存在一些偏差,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种现象:

----思想上存在片面认识的现象。有的人把企业文化单纯理解为思想政治工作,认为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在企业内部开展职工的思想教育,重视职工的思想工作等;有人把企业文化建设混同于精神文明建设,认为企业文化建设主要是抓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宣传和树立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的典型;还有人将企业文化混同于娱乐文化,认为抓企业文化工作就是多组织几次员工的业余文化活动;还有人认为,当前,银行正在深化改革,业务工作竞争越来越激烈,主要是抓经济工作,而企业文化建设是务虚的,出不了企业效益,需要时就抓一点…..。这些错误认识忽视了企业文化的管理功能,根本没有认识到企业文化是渗透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经济发展的科学道理,因此。阻碍了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

----管理者存在短期行为的现象。企业文化建设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甚至需要一批批,一代代的金融家和员工在工作、经营和管理过程中去培养、发展,在短期内不可能对企业的竞争力起到显著效果,更不可能一朝一夕就抓出成效。一方面,基层行的少数单位没有遵循企业文化建设渐进性和潜移默化性的规律及特点,认为企业文化一经形成,就要长期坚持,存在一劳永逸的现象,更没有研究制定科学、具体的企业文化建设中期、长期发展目标。另一方面,基层行的管理人员普遍实行的聘任制,少数管理人员聘期存在着追求短期成绩,眼前效益的现象,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着不结合实际,不研究本单位的发展,教条的照搬照套现象,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些挫伤, 因此.影响了企业文化建设的顺利开展。甚至,还有少数负责人将企业文化搞成政绩文化,片面追求轰动效应,按照个人偏好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从而,使本单位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缺乏科学的构思设计、提炼升华,从而,使企业文化的凝聚、激励功能及延续性、传承性的特点没有真正发挥。----工作中存在图形式的现象。企业文化是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从结构上可分为外显文化,即物质文化层,内隐文化,即精神文化层,企业的外显文化,包括物质形象(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员工形象、制度形象、承接形象、感觉形象,这种有形的企业文化形成企业风尚,是企业的有形财富,是企业发展水平、管理水平的体现。企业内隐文化,即精神文化层,包括企业的共同意识、理念、经营哲学、价值观念、管理思维方式、员工的工作态度、风格、气质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目前,基层行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往往只注重外显文化建设,一味在企业的外显文化方面下功夫,而对企业的内隐文

化重视较少,或者只说在嘴上,写在纸上,不落实在行动上,少数单位从外表看起来轰轰烈烈,其内容却是换汤不换药,工作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管理上存在软弱化的现象。基层行对业务工作普遍制定了看得见、摸得着的量化考核指标,而对在长期经营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共同价值观、行为准则等企业文化建设,没有制定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考核办法,缺乏一种常抓不懈的机制及发展动力,从而,使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约束软弱化,致使,少数单位的企业文化建设往往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经营效益好时抓点企业文化建设,效益差时就少搞,甚至不搞。虽然绝大多数基层行根据上级行的要求设置配备了相应的部门及工作人员,由于重业务工作,轻视企业文化工作的思想存在,少数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难以得到本单位负责人的支持,偏离了本单位的中心工作,使企业文化建设处在可有可无的弱化状态,二、加强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基层商业银行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加快企业文化建设,努力培育体现时代精神,适应业务发展,具有工行特色的企业文化,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更新观念,形成合力。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就是把银行内部各种力量统一到共同的发展方向,在全体员工中形成统一的思想,朝着一定的目标,发挥整体力量,使上级行的部署,基层行的决策迅速变成全体员工自觉的行动,以获得经营的最大利润。一要真正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要采取多种形式引导管理者及员工,进一步认识加强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是改善经营管理,促进同业竞争的需要,是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和员工整体素质的需要,是加强和改进基层商业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对于促进银行全面走向市场,最大限度地提高银行经营效益,推动“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深远的意义。二是要处理好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是相互交叉互为依存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是培育企业精神、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而企业文化则为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管理工作密切结合提供了一个最好的载体。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可使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管理工作更好地拧成一股劲,由“两张皮”变成“一张皮”。三是企业文化建设要与业务经营相结合。企业文化建设必须与业务经营相结合,坚持以经营活动为中心,讲究经营之道,培育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完善机制加大力度。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不断完善以下工作机制,才能加大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力度。一是要加强领导,完善组织机制。要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党委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摆到应有的位置,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相互协调的工作机制,要在总行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下,结合本行实际,制定出企业文化建设的短期目标、长期规划和具体措施,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工各负其责,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逐级负责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机制,为企业文化建设的发展奠定组织保障,二是要完善激励机制。上级行要加强对基层行企业文化建设情况的调查研究、督促检查,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指出并督促其整改,对检查中发现好经验、好做法要及时总结、推广,确保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与上级行要求一致。对职工自学取得的不同层次的学历,要继续执行一次性的奖励政策,同时,对企业文化建设组织有成效,专业技能考试成绩突出,以及在业务发展、科技兴行等

方面的有功人员,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制度,以形成人人讲创新,个个求发展的良好氛围。三是加强量化考核,保证效果。要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基层行业务工作同样的位置,并与基层行领导班子的绩效挂钩,实行同规划、同部署、同落实,同奖罚,以解决企业文化建设软虚化的现状,确保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全面发展。

----重视外显文化,树立独特形象。要构建健康良好的企业文化,并在社会上树立独特的企业形象,一是要实施品牌战略。基层商业银行要全力推进以品牌为载体的客户导向战略,提高品牌的知名度,抢占市场制高点。要继续坚持抓名牌网点、示范网点的战略,按照拓宽服务功能、提升服务层次,培植服务品牌的思路,继续在基层行培养1到2个服务品牌的营业网点,力争在服务工作的软(硬)件等各方面创新,从而,以示范服务推动全行营业网点的服务工作,以特色服务吸引市场、吸引客户,争创效益。二是重视企业形象建设。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网点外观、员工仪表、新产品开发、科技发展、内部刊物等有形文化,以吸引更多的客户到工行办理业务。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科学的管理模式, 为客户提供便利、快捷的服务,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以增强客户对工行的认同。三是进一步完善制度建设。要进一步完善基层行规范的操作程序、服务程序和管理程序,进一步明确业务标准、服务标准和管理标准,做到人人知晓,自觉遵守;同时,对制度的执行情况,组织严格检查及奖惩,确保各项制度成为基层行防范风险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手段。

篇3:基层银行计算机资源的浪费及对策

一、基层银行计算机资源存在的浪费现象

第一, 员工素质不够强。银行员工虽然都懂得操作电脑, 也懂得使用电脑操作基本的银行存兑业务, 但是并没有全面发挥出银行计算机所应当发挥出的潜力。银行员工在操作计算机的时候, 多是机械地对客户的金钱存兑进行操作, 每天在键盘上敲来敲去也就那几个数字键、回车键等, 对于计算机的一些基本语言几乎不懂, 似乎银行的基本功能就只是存兑而已。员工在这个机械的操作过程中几乎就没有想到过技术的创新, 客户在拿取了需要等待的服务序号后, 总是要经历一个漫长的等待过程, 员工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如何通过使用计算机使得工作更加的有效, 对客户更加的便利。可以说, 员工在坐拥良好的计算机资源时缺乏明显的技术创新意识。而对于那些在银行系统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来说, 对于计算机资源更是浪费巨大, 他们许多人居然只懂的计算机技术的一些皮毛, 如只懂得开关机, 假如要让他们进行电子商务的操作, 竟是一件天大的难事, 不知如何入手。也许这些老员工对某些银行业务很熟悉, 但多是表现在业务技能方面, 他们对于IT行业的高、精、尖技术在银行领域的应用往往被忽略, 而这些恰恰是银行系统发展所必须的。

第二, 管理滞后, 计算机使用寿命短。目前银行系统虽然有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针对计算机的管理体系, 但是在基层银行对于这方面的管理落实不到位, 对计算机的管理和维修并没有安排专门的部门人员, 计算机的管理部门和银行的业务部门几乎还处在一个脱节的状态, 对于业务部门提出的一些计算机方面的管理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反馈, 使得计算机总是处在一个无人管理的状态下, 造成计算机使用寿命比较短。许多员工怀着“银行有钱”的思维, 对本可以维修后还可以使用的计算机却要硬性说成是“不能支持工作”, 强行要求更换成新的计算机, 造成计算机资源的极大浪费。

第三, 人才奇缺, 应用技术开发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银行系统承担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和重要, 其涉及的内容也越来越多, 但是银行在计算机技术发展方面却总是跟不上人们的需要。如网上银行系统, 这对客户来说本来是一个有效的便民系统, 但是却总是引发人们对网上银行的安全问题思考。银行在打消人们对安全方面的疑虑、开发出令客户更加放心地应用软件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

二、集约化管理, 提高银行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要使得基层银行的计算机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 就需要发挥银行投入到计算机方面的每一笔钱都要实现它最大的价值, 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走集约化管理, 围绕集约化经营, 加强对计算机的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 树立超前意识, 做好长远的规划。计算机是银行的业务基石, 由于银行业务一直处在不断的拓展之中, 计算机技术也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因此, 在对计算机资源进行管理时, 应当树立起超前的意识, 对计算机在银行中的具体应用方面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

第二, 树立创新意识, 勇于进行新的尝试。计算机在基层银行系统中并没有获得合理的利用, 尽管计算机在银行系统中时常进行更新换代,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总是造成巨大的浪费。其实, 通过合理运行计算机设备、注重对计算机应用的优化组合是可以在不换掉原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保证新的技术获得应用的, 这就需要管理者具备强烈的主人翁意识, 还需要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第三, 树立独立意识, 加强员工技术能力的发展。基层银行如果能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技术队伍, 工作中员工不仅可以做到举一反三, 而且还可以摆脱因为不懂计算机知识导致业务受制于人。员工必须要抛弃对外的依赖思想, 积极学好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把计算机的功能全面发挥出来。同时在保证计算机应用水平不落后、不过时的情况下, 采用自学和辅导相结合的方式, 培养出不同层次的计算机技术人才。

总之如今银行业务操作虽然都实现了计算机操作, 但是基层银行根本没有把计算机资源的技术优势发挥出来, 浪费现象还非常的严重。因此要改变这种现象必须提高员工的思想意识, 进行集约化管理, 提高银行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李征旭, 高平.基层银行计算机资源的浪费及对策[J].山西金融, 2010 (6) .

篇4: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存款人频繁开销户现象杜绝难

主要表现在:一是基本存款账户开立、撤销较为频繁。譬如有的存款人开立基本存款账户后不久就到开户银行以“转户”为原因销户。二是随意开立多个一般存款账户,导致出现较多长期不动户,进而演变成久悬账户,既增加了开户银行的账户维护费用,又浪费了社会资源。三是受利益驱使和竞争影响,开户银行存在不规范办理业务的情况。譬如有些预算单位在申请开立预算单位专用存款账户时,因条件不合规未获当地人民银行分支行批准,于是利用“其他结算原因”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予以规避,并把一般存款账户当作专用存款账户使用。

(二)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监管难

个人银行结算账户作为账户管理的一部分,在各类银行结算账户中所占比重非常大。由于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开销户信息,由各商业银行总行或分行统一提取数据并导入账户管理系统,基层人民银行对个人账户的监管和处罚对象为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而不是实施个人账户导入行为的行为主体,加上多年来形成的监管重心为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导致个人银行结算账户成了账户监管的“空白区”。

(三)基本存款账户现金管理作用控制难

《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四十条规定,单位从其银行结算账户支付给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款项,每笔5万元以下的不需要提供支付证明,只有每笔超过5万元的,才应向其开户银行提供付款依据。这一条款的实施,令基本存款账户的现金控制作用难度加大,削弱了基本存款账户在现金管理中应起的作用。

(四)日常查询工作开展难

2009年1月,人民银行屏蔽了账户管理系统的查询功能。功能调整后,给基层央行账户管理工作带来不便。一是《办法》明确规定,同一证明文件只能开立一个专用存款账户,查询功能屏蔽后,无法查询到同一存款人在各金融机构专用存款账户的开、销情况,导致无法控制同一存款人利用同一证明文件开立多个专用存款账户的情况。二是查询功能屏蔽后,高级业务主管无法将存款人提供的开户申请资料与账户管理系统中存储的相关信息进行核对、复核,导致高级业务主管的审核职责无法履行。三是因查询功能被屏蔽和系统提示功能不健全,在存款人重新开立基本存款账户时,如果存款人类别与原记录不一致,系统不会提示原存款人类别,操作人员只能按类别逐个尝试,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率;在核准账户时,系统对存款人的久悬账户信息只提示1个,如果存款人存在多个久悬账户,无法做到一次性提示。

(五)结算账户年检工作“务实”难

《办法》第六十二条明确规定,银行应对已开立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实行年检制度,但由于《办法》对存款人及银行不按规定落实年检制度未做出具体的处罚规定,致使人民银行及商业银行对于不来办理账户年检的存款人难以处罚,开户银行账户年检工作难以真正落到实处。

(六)账户管理系统资源浪费现象解决难

按照账户管理相关规定,一方面,银行对一年未发生业务且未欠开户银行债务的单位银行结算账户,应通知存款人自发出通知之日起30日内办理销户手续,逾期视同自愿销户。与此同时,在账户管理系统中,银行为该账户设置久悬标识,待存款人办理销户手续后,才能在账户管理系统办理销户。但事实上,此类账户的存款人很少主动到银行办理销户手续,导致这些账户只能长期处于久悬状态,加大了账户管理系统的运行压力。另一方面,核准类账户销户前,必须收回原开户许可证,才能在账户管理系统中办理销户手续。而据金融机构反映,大部分久悬的基本存款账户存款人的营业执照早已被工商部门注销,其开户资格早已丧失,金融机构在其行内系统中也已作销户处理,由于联系不到存款人,原开户许可证难以收回,所以在账户管理系统中,无法办理销户手续,只能使其长年占用账户管理系统资源。

(七)商业银行账户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监控难

一是不按规定进行开户资格的审查。二是随意为存款人开立一般存款账户和临时存款账户。三是实行先开户后报备,导致超期限报人民银行审批或备案类账户超期备案。四是超范围使用账户,致使专用账户不“专一”,一般账户不“一般”。五是随意将“久悬账户”转为“正常户”办理结算业务。六是重点存款人的账户对账率远低于100%,部分银行网点虽签发了对账单,但回执回收率不高,存在较大的操作风险,极易发生风险隐患甚至犯罪案件。

二、对策及建议

(一)严格约束存款人开销户行为,实行账户核准收费制度

一是提高存款人开销户条件标准,规定各类账户的最短使用期限。各类账户一经开立,必须有最短的使用期限,在此期限内不得销户;在销户后一定期限内,不得在其他金融机构开立相同类型的账户,以此来严格规范存款人的开销户行为。二是为维护账户管理的严肃性和权威性,遏制开户行为的随意性,人民银行应对账户核准实行统一收费制。

(二)修订完善存款人开销户相关规定

一是修订备案类和核准类久悬账户销户规定。对于存款人营业执照已注销、开户资格早已丧失、久悬标识已设置两年以上的备案类和核准类账户,且开户银行在其行内系统中也已作销户处理的,若存款人在规定的期限内未办理销户手续,或多次联系仍联系不到的,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可依据开户银行的久悬账户销户申请、催促久悬账户存款人销户的公告、相关开户证明文件失效的证据等材料,直接在账户管理系统中对这些账户进行销户处理,并通知所有开户银行,无需收回原开户许可证和经过此类账户存款人的许可,以彻底改变这些账户长期处于久悬状态的情况,缓解账户管理系统运行的压力。二是修订开立一般存款账户的用途范围,明确“其他结算原因”的具体内容,避免存款人随意利用它开立一般存款账户,以防范预算管理单位存款人把一般存款账户当专用存款账户使用。三是补充完善《办法》罚则内容。将银行不按规定开展账户年检工作和违反账户管理规定为存款人开立银行结算账户的情况纳入罚则内容。同时,明确存款人过期不到开户银行办理账户年检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受到的处罚,以保障账户年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强化基层人民银行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四是修改单位款项转入个人银行结算账户的相关内容。建议明确规定只有通过单位基本存款账户,才能将属于个人的款项转到个人结算账户,而且无论转出的金额大小,应一律提供支付证明。五是建立久悬账户正常退出机制。针对“久悬账户”久悬不解的状况,人民银行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积极采取相关的经济惩戒措施,制定并严格实施相对较高的收费标准。这样既可以促进存款人合理安排和使用银行账户资源,增加保有“久悬账户”存款人的账户持有成本,减少存款人开户的随意性,促使存款人根据经济往来的实际需要开立银行结算账户,更重要的是还可以防范“久悬账户”带来的风险隐患,解决资源浪费现象。

(三)进一步完善账户管理系统相关功能

一是建议开发系统自动监测“备案类专用存款账户开立不合规情况”功能。当银行为企业开立其他按规定需要专项管理和使用的资金专户时,账户管理系统对“存款人类别”与“资金性质”进行自动比对。这样,人民银行可随时通过账户管理系统查询监测结果,有利于人民银行更好地实施监管。二是建议为账户管理系统增加一个自动比对校验功能。当存款人申请开立专用存款户或临时存款户时,将录入的证明文件编号与已开立账户的证明文件编号进行比对,并把比对结果较为接近的账户信息通过对话框显示出来,供核对校验。三是增加账户管理系统高级业务主管的复核功能,实现业务的双人审核和签章,加强对存款人提供证明文件的审核,保证各类证明文件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四是新增或部分恢复人民银行各级账户管理系统部分操作员的查询功能,并严格限定查询信息的使用范围,满足人民银行行政许可工作的需要,规范行政许可的日常操作,提高账户管理工作的效率。五是增加采集内部、外部信息的接口功能,充分实现内外部数据和信息的共享利用。存款人一旦开立了基本账户,各家商业银行都能通过账户管理系统查询相关信息,避免重复开立。与现行的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现金管理系统、支付系统以及各商业银行核算系统对接,实现对支付结算管理、现金管理、特别是大额支付情况的动态监测,及时掌握现金流信息和社会信用情况,为反洗钱、征信采集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与工商、税务、公安、劳动保障等政府部门数据库的数据进行对接和整合,使账户管理系统能够涵盖多方位的信息。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以及政府行政管理部门,可根据不同授权查询和使用这个账户管理系统,对存款人基本信息、信用信息、财务情况等进行全面把握。通过对账户管理系统功能的完善,逐步实现账户管理的操作风险控制,从“人工为主”转向“系统为主”,有效提高账户管理水平,防范账户管理风险。

篇5: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陈剑文

摘要本文从思想教育、管理标准、管理制度、管理弊病、管理者素质、管理环境六方面对现阶段消防基层部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阐述了对解决类似具体问题的观点及方法。

关键词消防、部队、管理、现状、对策

新形势下,消防部队管理随消防工作环境的发展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为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笔者围绕新形势下部队管理工作的问题,广泛征求意见,积极总结规律,归纳出几点认识和看法。

1.教育不经常、不落实

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是保证官兵政治合格,自觉服从部队管理的重要手段。各级部队每年都要根据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部队的思想实际,制定下发政治教育内容,但有的单位却流于形式,图应付,没有从提高战斗力标准方面入手,只会照本宣科,我讲你听,我写你抄,官兵们不但没有从思想上受到教育,启迪,反而认为政治思想教育是一种说教、负担,从而在思想上产生抵触情绪;其次在经常性思想工作方面,教育不经常,不全面,大多只限于谈心活动,时机选择在刚下连队,即将退伍、出现违纪时才开展,且一般都只对“问题兵”,“特长兵”,“关系兵”,“家门口兵”进行了解,而忽视了不善张扬,表面看还不错的士兵,给部队管理留下了隐患、死角。

2.部队管理的标准难坚持

部队的一切工作,应当把提高战斗力作为根本标准。然而,不少领导干部只把维持现状“不出事”、任职期间“过得去”、政绩好坏“差不多’’作为部队管理的标准,使官兵工作兴趣较低,难以走出低层次循环的怪圈。有的干部忽 1

视带兵工作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将大部分管理工作推给班长,对队伍的成长不关心,对战士心理思想上的问题缺乏了解。这种不重视部队管理工作的心态,使部队管理标准越来越低,战斗力难以保证。

3.激励竞争机制不健全,平均主义思想较为严重

在部队管理工作中,由于缺少一些必要的激励竞争机制,在生活、学习、训练、工作及遵章守纪等方面,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吃大锅饭”的现象,平均主义思想较为严重。部分官兵思想上已经形成了“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消极思想,对待工作、学习、训练消极怠工,情绪低落,积极性、主动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广大官兵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个别官兵已经出现了“反正都干不出成绩,还不如混一混,混到时间该走的走,该留的留”的消极怠工情绪,严重影响了部队正常的工作、学习和训练秩序,部队管理也因此而受到影响。

4.管理顽症难根治

有的中队战士受社会消极因素的影响,无视组织,酗酒滋事,打架斗殴,甚至违纪违法;有的怕苦怕累,过不惯紧张、单调的军营生活,不假外出;少数干部管教方法简单,不能正确处理官兵之间的各种矛盾,导致官兵关系紧张。这些问题虽经多次整顿,反复治理,但收效甚微且经常反复,成了难调查、难处理、难根治的“顽症”,使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困扰。长此以往,管理干部心灰意冷,不愿费心劳神抓管理,使管理工作难有新的作为。

5.管理干部的素质跟不上

有的管理干部政治觉悟不高,思想水平和理论水平较低,既不能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讲好大道理,又不会理论联系实际反驳歪理,无法回答和解决新形势下官兵出现的各种现实问题;有的干部军事素质不强,业务技术不过

硬,组织指挥能力较弱,不敢喊“向我看齐”、“跟我来”;有的干部是莽莽带兵,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管理简单、偏激、粗暴的现象时有发生,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干部综合素质较差,法纪政策观念和党性原则不强,不能廉洁自律、克己奉公、以身作则,难以形成部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6.管理环境难复杂

主要表现在官兵的基本生活和物质文件生活条件与地方总体上还有很大差距,官兵容易横攀竖比,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和失落感。外部环境拉力大,“酒绿灯红”的诱惑,地方同龄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暴富,改革调整中造成的军人家属下岗,以及各种不良社会风气等,都对官兵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内部环境阻力大,新时期的兵员比较复杂,关系兵、低龄兵、家门口兵相对增多,官兵关系庸俗化、功利化的现象日渐突出,使管理工作难以在健康的轨道上运行。强军之策,管理为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怎样才能针对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发扬我党、我军优良的革命传统,运用科学的方法指导实践,做到科学管理,从而增强部队的凝聚力、战斗力呢?

1.理顺管理工作思路,抓教育打基础。第一是加强法规教育,必须采取多种措施,大力加强对各级骨干的法规教育,使其从讲政治的高度,从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的高度认识管理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水平,进一步端正指导思想,自觉把管理教育工作当成“份内”大事,抓紧抓好。第二是把握管理要旨,掌握最佳教育时间,利用多形式的教育方法对官兵进行思想教育,同时建立群众组织,健全信息网络,坚持逐级负责的原则,充分发挥士官在部队管理中的主体作用,形成“人人管,管人人”的良好局面,将官兵的精力引到正轨上来。

2.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管理第一”的观念。第一,管理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部队战斗力,坚持用战斗力标准认识管理工作、做好管理工作是加强部队全面建设、增强部队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基础和前提,是圆满完成各项任务的保证。领导干部要把管理工作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来认识,摆上重要位置,坚持常抓常议,统一思想和行动。第二,坚持用战斗力标准指导管理工作。要切实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管理的着眼点和落脚点,紧紧抓住领导怎么抓、干部怎么管、兵怎么管的问题,深入进行调查研究,积极探索新时期部队管理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用科学的方法指导管理,用战斗力标准抓好管理。第三,干部不论职务高低,不论是否直接领导,都要把管理工作作为义不容辞的共同职责和份内工作。机关也要认真负责地为基层管理创造良好、宽松的环境;基层管理人要虚心接受上级领导和机关的指导和帮助,紧密结合管理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3.建立健全激励竞争机制,消除平均主义思想,激励官兵训练和工作积极性。在部队管理工作中,应当建立健全必要的激励竞争机制,创造公平竞争的良好环境,坚持做到能者上、庸者让,使优胜劣汰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真正使官兵看到希望,尝到甜头,促使官兵把各项工作当作事业来干,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坚决消除“吃大锅饭”的现象和平均主义思想,防止官兵产生“干与不干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等的消极思想,真正做到支队党委提出的“想干事人的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让不干事的人离开部队,使官兵在工作、学习、训练等各方面都具有高涨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部队的全面发展。

4.坚持对症下药,加大根治顽症的力度。当前,部队管理中的难点问题之所以得不到有效解决,“顽症’’之所以得不到彻底根治,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执法不严、惩处不力,导致违法违纪问题时有抬头、经常反复。解决这一问题必须从内部着手,加大执法力度。一是依法管理,毫不动摇地坚持用条令管理部队,牢固树立依法办事的观念,坚决纠正按长官意志和从轻处理违纪问题的不良现象,克服执法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坚决纠正看来头、凭关系决定赏罚的不良现象,克服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情代法的错误做法;坚决纠正赏罚不明、滥施奖惩和搞“内部处理”、“下不为例’’的不良现象,克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错误做法。二是从严管理。依法从严治军,是正确认识和处理管理难点问题的基本原则。从严治军就是依据条令条例管理部队,这是一条被古今中外军事实践充分证明了的治军带兵规律。管理干部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依法从严治军的道路,毫不动摇地依据条令条例治军带兵,不得另立标准,不得制定违背条令的“土政策”、“土规定”,以维护条令条例的权威性,不得搞上下有别、内外有别,始终做到条令面前平等,以维护条令条例的严肃性。对部队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常抓常议,及时制定有效措施,拿出具体解决办法,将责任落实到人,落实到位,抓住反面典型做文章,敢于动真的来实的,以儆效尤。在处理各种违纪问题时,无论事件大小、情节轻重,都要依法及时处理,该批评的要尽量批评,该处分的要及时处分,不得搞“冷处理”,和“拖延战术”,防止姑息一人打击众人、拖过一件消极一片的负作用,防止查处不及时导致违纪问题反弹,把各种违纪苗头消灭在萌芽状态,把各种违法违纪问题解决在职权范围内,防止其蔓延、扩散、形成气候。

5.提高管理干部的管理能力。上级领导在鼓励和引导管理人向书本学习、向传统学习、向典型学习的基础上,重点搞好传帮带和在职培训,丰富实践经验。定期选派管理人学习科学的管理方法,把书本知识、传统经验、他人之长转化为实际的管理能力,力求学习一次提高一次能力。

6.坚持“两手抓”,改善和优化管理环境。从形势发展情况看,管理环境复杂的问题是一共性问题。消防部队多驻城区繁华地带,由于“酒绿灯红”诱惑而导致的“心不安”,是客观存在的,而且在短期内难以解决。对待这一问题,既不能任其自然、随波逐流,也不能等待观望、无所作为,要采取“两手抓”的办法,逐步调整、改善和适应。一是抓教育与抓管理并重。在当前复杂的管理环境中,管理人要帮助官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筑牢官兵的思想防线。要针对部队中的松散现象,坚持抓好经常性教育工作,严格用条令条例约束部队,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筑牢官兵的行为防线。二是抓硬件与抓软件同步。在新的形势下,管理人不能单纯或片面强调“过穷日子”,不能在不思进取、安于现状的前提下提倡艰苦奋斗,而是要在艰苦奋斗的基础上下大力抓硬环境建设,突出软环境管理。要舍得投资,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条件;逐步健全和完善文化娱乐活动设施,大力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军营文化活动,不断满足官兵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增强军营的凝聚力和吸引力。三是抓内部与抓外部并举。主要是更新观念、解决思想,用疏导的方法积极适应形势和环境,避免用“高筑墙”的办法消极禁堵。建立开放式的管理教育机制,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形式方法,有目的有组织地引导官兵认识社会、认识环境、扩大视野、调整心态、走出认识误区,矫正思想偏差,弱化外部环境的诱惑力;积极与驻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联防共治,广泛开展共教、共育、共管活动,弱化社会环境的外拉力;与官兵原籍政府及家庭建立共教共管责任制,签订共教共管协议和公约,定期联系、相互沟通、争取理解、支持和配合,弱化家庭的后拉力。

篇6: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步伐的加快,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

别是基层安全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部队的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部队基层安全管理工作问题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方面对此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字:

正文:

随着建设信息化军队步伐的加快,部队管理教育工作呈现出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基层安全管理呈现出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影响和制约了部队的发展。各级在部队安全管理工作虽然很重视,但多种因素造成安全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

一、当前部队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一)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和制度不够坚决。

主要表现:一是粗细倒置,上细下粗,规定细执行粗,强调细检查粗,工作落实难到位。二是大小脱节。抓安全管理,应以小见大,抓小促大。三是新旧冲突。个别领导工作思路老化,会上天天讲要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但新情况、新问题就在身边却视而不见。四是个别基层单位甚至个别领导对规章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忽视抓制度根本、抓思想基础,缺乏抓安全管理的自觉性和经常性。

(二)抓工作落实的方法少,力度浅,投入与效果不符。

各级都制定了很多规定,开展了很多教育,进行了很多整顿,投入了很大人力、物力和财力,但实际效果却不尽人意,其原因就在于落实不到位。一是有的单位对上级部署的教育整顿往往是停留在会上和纸上,没去认真落实和检查,使很多规定、制度都形同虚设。二是有的领导深入部队没有真正地了解情况,检查工作没有发现和解决问题,只是听听汇报,看看表面,使检查考核走了过场。三是思想教育满足于集中了、搞过了,而不能联系实际,与官兵思想若即若离,对基层情况若明若暗。这样雷声大、雨点小,造成费劲不小,成效不大。四是在处理士官和义务兵的管理上,方法不多,力度不强。甚至在一些关系的处理上呈现不和谐性,为安全工作留下隐患。

(三)抓安全工作的素质能力与任务要求不适应。

基层安全管理要求各级干部,特别是一线带兵人,要有良好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但实际上不少干部还存在一定差距,既有不愿管的问题,也有不会管的问题;既有精神状态问题,也有能力素质问题。有的不是不管,而是没有认真去管,不是没有检查,而是没有认真去检查,只有思想压力,没有工作动力,想干不会干,不会干又懒得学,导致安全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比较低。

(四)官兵思想行为的多元化,给部队管理工作带来新问题。

一是价值取向多样。有报效祖国的动机,更渴望实现个人的理想。有一定的无私奉献精神,更有较强的个人利益追求。二是社会交往广泛,个人经历复杂,见多识广,不满足于你说我听,你讲我做,而是遇事按照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四是心理素质脆弱。独生子女、单亲子女增多,受家庭影响更加明显,经不起打击和挫折。基层干部中,从地方大学直接入伍人数增多,这部分干部文化层次高,思想比较活跃,由于缺少当兵的阅历,往往自由意识强,守纪意识弱,职能意识淡化,执勤备战的思想不牢。这对基层安全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部分管理干部使命感和责任性不强,至使制度落实流于形式。

部分基层干部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管理方法单一,还有部分基层中队主官管理能力、统领全局的能力不强,主官之间无法交心通气,无法互相配合默契,不能正确处理好依法带兵与“人性化”管理的关系,过分强调“人性化”,在管理上碍于情面、迁就照顾,致使部队管理出现盲目性和随意性;个别干部事业心、责任心减弱,过多考虑个人问题,不注重自身带兵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不会管、不善管的现象。使各项管理制度的落实形成“雷声大雨点少”“口号大效果小”的状态。

(二)受能力和素质的影响,使基层警官在管理问题上放不开手脚。

一是目前基层干部大多数是院校毕业的“学生官”,与“土生土长”的士官相比,年纪轻,军龄短,造成一些年轻基层干部感到管理有难度;二是士官的考核、晋升等级等权限不在基层组织本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组织对士官管理的权威性;三是有的士官因工作关系直接管钱、管物,具有一定的实权,造成基层干部在管理上迁就,放不开手;四是基层警官的管理资历不深,管理经验不足,直接造成士官管理工作中的“失控漏管”。

(三)关系兵的特殊情况,影响和制约了部队管理机制的作用发挥。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不良风气也侵入了部队里面来了。因士官编制增加,待遇提高而要求改选士官的人越来越多。“关系兵”的增多,造成士官选取工作中把关不严、标准不高、削弱了公平、公正、公开选取士官的原则,挫伤了广大义务兵和士官的积极性,直接影响其他士官的工作热情。使本来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作用发挥受到影响。

三、主要对策

(一)转变观念,增强管理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首先各级必须胸怀大局,明确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目标,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改进或摒弃与部队信息化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和工作模式;其次要增强忧患意识,充分认识到当前部队管理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坚持用全新的理念、发展的眼光、清醒的头脑,不断研究总结新形势下部队建设管理的特点和规律,大胆创新地应对管理事业的持续发展。使部队管理工作真正体现时代性,富有创造性,充满生机活力。

(二)注意方法,提高管理教育工作的针对性。

一是处理好抓中心与抓安全的关系。当前,抓安全管理工作存在两种错误倾向,一种是因怕出事而降低工作标准和质量,一种是不顾安全稳定,盲目蛮干。因此,要校正认识误差。针对部队执行任务安全系数小的特点,坚持以任务为牵引,严格计划、科学组训,把教育、管理、训练和安全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重点抓好防枪弹事故、防训练事故、防车辆事故。二是处理好抓宏观与抓微观的关系。在宏观把握上,要善于抓大事谋全局,深入剖析部队安全形势,准确把握官兵的思想脉搏,拿出指导全局的有效举措。确保宏观指导的前瞻性和针对性、有效性。在微观指导上,要注重末端抓落实,坚持做到每一项任务布置后,机关都要派人深入现场,要了解他们遇到哪些困难,及时帮助解决;当多项工作齐头并进时,防止顾此失彼。

三是坚定理想信念,加强思想教育。坚定的理想信念是是官兵思想境界的“制高点”。也是我们教育管理好部队的根本保证。

(三)加强教育,牢固树立安全工作的大局意识。

实现部队安全发展是全面落实依法从严治警方针,高标准实现“两个确保”的重要保证,是部队建设平稳、和谐发展环境的现实需要。

一是要树立以战斗力为标准的“大安全观”。要紧紧围绕中心工作来谋划、指导部队安全管理,以执勤训练工作落实的好坏、完成急难险重任务能力的强弱来综合考评安全管理工作。坚决克服和纠正抓安全管理工作就是“确保部队不出事”的片面认识,以及在这种认识指导

下的“不作为”现象。自觉把保持内部安全稳定与履行使命紧密联系起来。

二是要端正政绩观。坚持求真务实作风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首要条件。当前一些单位仍存在虚假风气,汇报材料上的安全,表面现象中的安全,眼前暂时的安全,都为以后埋下隐患。因此,我们必须要树立科学安全观,坚持求真务实作风,学科学,懂科学,用科学,向科学管理要安全。

篇7: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对策论文

1我国商业银行对于风险管理的不足

银行的最基本运营是面对大众的存取款服务,但是微弱的利息并不足以让商业银行盈利,所以商业银行主要是靠承担与管理风险来盈利的,因此在最近这些年,我国商业银行开始越来越重视关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巩固,但是相比西方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这样的差距限制了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发展。现代的风险管理与传统的管理是有很多不同点的。商业银行是金融业,而金融业是众所周知的高风险行业,我国是一个农业发达国家,在金融行业有着一定的落后与不足,这就造成了我国的商业银行可以发展的空间较小,在较小的空间内想要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具有一定的困难性。因为我国的商业银行目前更加的看中短期利益,不敢在风险中寻求机遇,认为提升风险控制是不适合企业发展的。其次,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刚开始进行风险管理,所以体系不够完善,知识与技能不够扎实,这样的问题导致了进行风险管理的银行不能尽其所能,风险管理并没有形成一个整体,而是分散于某一部门。一套合理完整的风险管理是应该对整个企业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是作用于整个企业的,因此现在分散的风险管理模式并不适用于整个企业。第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还是比较落后与单一的。这样的问题会造成如果存在的风险被识别,那么我们制定的对应风险的计划也有可能被识破,这并不利于企业的风险管理。但是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又不可能短时间内在这一问题上取得大幅度的提升,所以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只能处于初级阶段。

2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问题的解决对策

篇8: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一、存在的问题和原因

(一) 职工科技应用水平较低

在县支行目前各项工作电子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县支行职工年龄结构偏大, 对计算机知识接受力较差, 且大部分人员依赖思想严重, 学习积极性不高和学习能力不强, 思想上存在安于现状, 使县支行大部分职工计算机操作水平仍然较低。多数职工仅依照业务流程进行账务处理, 遇到疑难或计算机故障, 有些可能仅是一般小问题, 但多数职工因不懂或害怕, 却束手无策, 对如何防范计算机病毒特别是移动存储介质带有的病毒更是无从下手, 难以处理化解。

(二) 职工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较淡薄

在县支行大部分计算机连入内联网的情况下, 大多职工对计算机信息安全重视不够、缺乏了解, 在思想上认为内联网与互联网是完全物理隔绝的, 自己的计算机在内联网中是绝对安全的, 对内联网计算机信息安全重视不够, 计算机信息安全意识较淡薄。殊不知当今社会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威胁信息安全的技术大量存在, 内联网相对互联网安全级别较高, 但也不是绝对的安全, 我们在思想上不能产生麻痹意识, 而忽略对计算机信息安全的重视。病毒、非法入侵可能导致人民银行重要业务系统无法运行, 也可能导致失、泄密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加之部分人员在日常使用移动盘或连接其他移动存储器时, 没有严格执行先查杀病毒后使用的安全防范要求, 对更新计算机的病毒防治软件、开启实时监控功能和安装补丁程序、删除病毒, 以及安装的其他软件是否为盗版软件等操作不熟悉, 而所有计算机台台相连, 病毒传播通道便捷, 为基层人行计算机客户端信息管理工作埋下了安全隐患。

(三) 职工执行相关制度不够坚决

制度是前提, 落实是关键, 一些职工在执行相关制度时, 由于安全意识不强、怕麻烦、怕得罪人, 虽然系统管理员、部门主管、操作员之间的责任权限有较为明确的划分, 但是在实际操作中违章操作现象还是时有发生, 操作人员口令过于简单, 记账员、复核员口令也未能相互保密, 执行制度不够坚决, 容易造成信息安全方面的隐患。

(四) 各项管理制度相对滞后

县支行已建立了相关的计算机管理制度, 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 制度相对滞后, 随着各应用系统不断更新升级, 对系统安全性要求越来越高, 但管理制度没有及时进行调整, 已经不能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

二、存在问题的建议

(一) 针对性地开展培训, 全面提高职工科技应用水平

针对目前科技应用实际情况, 开展全员培训, 特别是要加强对部门计算机安全员以实用为主的培训, 通过部门安全员再次对部门内的培训指导, 以点带面, 全面提高全行职工的计算机操作维护、网络安全、病毒防治和安全管理水平。以适应基层人行金融电子化发展需要为目标, 加大新知识新技能培训, 使其能够为县支行的科技应用提供有实效的科技服务。

(二) 开展信息安全教育, 牢固树立安全意识

加大计算机信息安全宣传、培训力度, 提高全行员工对计算机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信息安全是人民银行有效履行职能和运行安全的重要保证, 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加强信息安全教育, 严格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基层人行要继续抓好计算机应用和信息安全防范知识的教育普及, 通过举办不同层次的培训班, 分层次对职工进行计算机技能培训, 提高全员计算机信息安全防范意识, 提高计算机应用技能和安全防护技能。

(三) 明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

充分发挥计算机安全领导小组的作用, 自上而下层层签订责任状, 责任落实到人。进一步明确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责任。这包括如何界定科技部门与业务部门, 部门计算机安全员与普通计算机操作人员等方面的责任, 对此, 应该认真组织开展对部门计算机安全员、普通计算机操作人员的宣传, 通过广泛宣传, 力求使全行职工明白自身在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与使用中承担的相应责任。

(四) 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加大执行力度

篇9:基层银行计算机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高危药物管理现状

病区高危药品基数不符、不合理[1]:①造成药品基数不符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有些患者用药时只需单包装药量的一部分,不需全部用完,这就使某些药物由两个人合用而节余下来,如氯化钾、氯化钠等;二是各科室备用药设置缺乏针对性,药物储备品种、基数随意,太多的品种、数量使护士每天药物交接流于形式;三是因临时医嘱更改、患者拒用、病区退药不及时等原因导致备用药品增多。②不合理的原因:主要是疾病种类的构成比例发生变化和医疗用药不断更新,使常用药品的种类需求产生变化,从而使某些原消耗量大的基数药极少用或不使用;二是新的替代药品用量加大而出现配备紧张,导致基数药品的品种越来越多及药品基数数量与使用率不符。

未按储藏条件储存:护理人员不重视阅读药物说明书,对药品理化性质、储藏条件不了解,对有些需避光保存的药物如维生素C针、肾上腺素针等未严格避光保存而导致变色,对凝血酶等需要低温保存的药品置于常温中,对含有挥发性成分的药品未密封放置等。

病区高危药物没有清晰、醒目的标识:与普通药物混放,如10%氯化钠与10%氯化钾同一个柜子存放,且没有明确的标识。

存放毒麻限剧药物的抽屉未加锁:毒麻限剧药物交接本登记不规范,管理者检查登记不及时,未实行交接班双人签名。

药品的摆放随意:口服药和外用药混放,未按照药物的效期先后顺序摆放,个别药物裸放,未存放药物原装盒。个别病区甚至存在一个塑料盒子内裸放多种药物的单只包装,由于经常反复查看,导致药瓶表面药物名称、批号、效期模糊。

有些使用率低的药物,如利血平等易过期,护士检查不仔细,导致不合格药品没有及时被清理。

不同批号的药品混放在一起:一些常用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等注射剂领回科室后除去原包装,放入备用盒中时未按照效期先后顺序摆放。

急救药存放在抢救车的急救药物,如肾上腺素,因原外包装盒标记药名虽相同,但剂量不同却混放在一起,护士取用时如查对不仔细,极易发生差错。

整改措施

成立高危药品质量管理小组:护理部主任任组长,各科室护士长为管理小组成员。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全院高危药品管理目标制定及与药剂科共同研讨制定高危药品管理质量评价标准并对高危药品管理质量实施控制与管理。

制定高危药品目录:根据《美国ISMP2008年最新修订的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院药品使用实际情况,制定我院高危药品目录:①抢救药品;②麻醉药品;③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④抗凝血药;⑤化疗药物;⑥中等作用强度镇静剂;⑦阿片类麻醉剂;⑧骨骼肌松弛剂;⑨特殊种类如胰岛素等。

制定病区高危药品管理制度:高危药品管理实行护理部、护士长、病区高危药品管理护士三级质量控制与管理。

规范高危药品存储及标识:制订药品摆放规范,标识统一,对全院类似楼层同一标识,便于轮转护士适应,增加用药安全。在统一归类放置高危药品标识的同时,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必须明确各类高危药品的位置、熟知药品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与用药注意事项等,并在晨会上进行抽查与考核,确保用药安全。高危药品存放柜门上粘贴黄色醒目提示“请查对后慎用高危药品”,随时提醒护理人员在拿取或使用高危药品时注意。高危药品按使用途径专柜内分层定位放置,静脉输液用药放上层,口服药摆放专柜中层,外用药摆放下层。分别以黄色标签、红色标签、蓝色标签电脑打印单字迹清晰注明药品名称、浓度、剂量、单位、基数量及失效期,所有注射针剂使用药品原包装盒。对于易发生混淆的高危药品,如10%氯化钾注射液和10%氯化钠注射液,存放地点要分开一定的距离,并对10%氯化钾注射液使用黑色标签,以着重引起使用者的重视。对过敏需进行皮试的药品集中管理,抽屉设有特殊标识,粘贴“未皮试禁用我喔”的温馨提示,并提供常用药品皮试液浓度配制方法,供临床护士随时查阅。同种药名不同效期的高危药品,对失效期较近批号用不粘胶粘贴红色“先用此药”标识,提醒护理人员在取药时坚持先进先用、旧的先用的原则。

规范毒麻及抢救药品管理:毒麻药品按照国务院关于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的使用单位应当设立专库或者专柜储存,专柜应当使用保险柜,建立专用账册,实行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做到“五定”,對使用频率每月少于1次的病区进行抢救车封存管理,并张贴药品摆放示意图,便于护士知晓抢救车内药品的摆放位置,为抢救赢得时间。

强化药品知识的培训,加强药品使用过程中管理:建立重点药物使用后的观察制度和程序,明确巡视的时间、观察内容及处理方法;对于需严格控制滴速的药物,如硝普钠、硝酸甘油等,为保证药物匀速、安全使用,建议使用注射泵进行输液治疗;对于需限制滴速的药物,经常巡视病房观察病情,并对患者要尽到最高滴速告知义务;对于液体外渗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的药物,要使用静脉留置针增加安全性,并掌握相应的应急处置预案。治疗室及治疗车上粘贴“三查七对”的温馨提醒标识,时刻提醒护士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鼓励积极上报药物不良反应,确保药物保质、保量、安全使用到病友身上。

讨 论

综上所述,规范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病区高危药品的管理质量,同时还能显著提高护理人员临床用药的准确性,保证了医疗护理安全,促进了医患关系的和谐。

参考文献

上一篇:社区班子履职报告下一篇:优秀简历的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