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生活习惯

2024-04-19

傣族生活习惯(通用6篇)

篇1:傣族生活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的风俗习惯

傣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远在公元一世纪,汉文史籍已有关于傣族的记载。汉代称“滇越”、“掸”,唐、宋称“金齿”、“黑齿”、“白衣”,元、明、清则称作“白夷”、“摆夷”、“百夷”。1949年后,按照傣族人民的意愿,定名为“傣族”。通常人们把内地和边疆的傣族分别称为“旱傣”和“水傣”。前者因接近汉族,吸收汉文化较多,称为汉傣,讹传为“旱傣”,保持民族特点较多的西双版纳、孟连、瑞丽等地傣族称为“水傣”。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傣那”、“傣绷”等。

傣族龙舟比赛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傣历年为阳历年,而月为阴历月,一年分寒、热、雨三季,每隔三年的九月为闰月,这种历法现仍通用于泰缅等地。傣医和蒙、藏、维一起,成为中国最为著名的四大民族医药体系。傣族地区流传着许多叙事长诗,如《召树屯与南木诺娜》、《兰戛西贺》、《阿銮的故事》等。傣剧有100多年历史。傣族大都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地区的西双版纳橡胶增产显著,“普洱茶”驰名中外,地方和乡镇企业发展很快,有采矿、机械、电力、化学、陶瓷、皮革、造纸等厂矿企业。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日常食俗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鱼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浊,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吕有助于消化。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后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纯正,清洁卫生。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人们庆祝傣历1367年泼水节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小乘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的节日

在西双版纳傣族中,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元江大平乡新娘过门后要与新郎端坐在长凳上,吃四个鸡蛋拌的糯米饭,并喝两杯酒;元江江边的傣族新娘过门,由男方分给每个送亲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个、酥肉4块,然后方可吃正餐。

傣族葫芦丝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称“去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鱼食牛皮的风俗。西双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须是黑牛、白猪。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间,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烧柴要先从根部烧起;不得从火塘上跨过;不能随便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等等。

典型食品 傣族风味凉、热腌菜都有典型菜肴和小吃。如:椰子砂锅鸡、油炸麻酥、牛撒皮、酸肉、火烧鱼、腌牛头等。

篇2:傣族生活习惯

傣族是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气候的肥美、富饶的坝子--西双版纳,德宏两州、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等地。

傣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语支。傣族有自我的文字,傣族人民用它记载了丰富的历史传说,宗教经典和文学诗歌。傣族人不仅仅能歌善舞,并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傣族先民为古百越中一支,“傣”意为酷爱自由,和平的人。傣族的民族特色鲜明,突出,人民普遍爱好歌舞,舞蹈形象生动,感情细腻,动作多为动物形态的模拟和美化。极为流行的有“孔雀舞”、“象脚鼓舞”,异常是“孔雀舞”登上了大雅之堂,它那优美的舞姿、细腻的情感,把孔雀这种美丽的动物模拟得惟妙惟肖,井加以拟人的美化,把人带进了诗一般的境界,使大都市的观众为之而倾倒。

傣族建筑

傣族人居住竹楼的历史已经有一千多年了。这种建筑十分适合南亚热带雨林的气候。竹楼分为两层。底层设有围墙,是储藏杂物和饲养家畜的地方。楼上是家人居住、生活的地方。每座竹楼都有一个阳台,家人们能够在那里享受清凉的微风,也可晾晒衣物。屋内是一间大起居室,铺着竹席,家人用餐、休息和接待客人,都坐在竹席上。屋子中央有个火塘,既可烹煮食物,又可取暧,起居室连着卧室,一般有三到五间,视家庭成员的多少而定。来访的客人通常不允许在卧室过夜。

屋里的家具十分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偶然也见有的毛毡,铅铁等器,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剩余者,陶制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

建造新房是傣家人生活中的大事。建房开始之前,首先要选好地址,下基石。之后要准备好八根主柱。由于整个竹楼都是在这八根主柱上建成,选择柱子的材料就成为一件十分要紧的事。当选好的木材从树林里抬进村里时,村民都要吹号迎接,泼水祝福。八根柱子中还要分出四根“公柱子”和四根“母柱子”,分别以男人的衣服和女人的衣服覆盖在柱子上以示区别。建盖房子时,全村人都会来帮忙,这是傣家人的传统。届时,主人要准备丰盛的酒菜招待来帮忙的村民和来祝贺的亲戚朋友。整个气氛就像过节。

傣族饮食

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仅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有助于消化。

日常肉食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居住在内地的傣族喜食狗肉,善作烤鸡、烧鸡,极喜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所以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的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典型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傣族服饰

傣族的传统服饰,男子多穿对襟或大襟无领短衫,肥筒长裤,也有少数人穿深色筒裙,用白、青、浅蓝、淡黄色的布包头;女子服饰因地域不一样而有明显差异。西双版纳的妇女上穿白色、绯红色或淡绿色紧身窄袖短衫,下着各种花样的长及脚面的筒裙,束银腰带,妇女发饰均很讲究,梳高发髻,并在发髻上插缀鲜花;也有用大布巾包头的。德宏和耿马的妇女上穿齐腰短衣,下着色彩艳丽的筒裙,发髻位于脑后,余发散拖一绺在背后。服饰衣料过去为土布,现多为丝绸、细花布,更显傣女亭亭玉立、婀娜多姿的身材。

傣族婚俗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我身旁,经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

“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根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感情像铁一样坚实。

傣族节庆

傣族重大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和泼水节。“关门节”在七月中旬,这时正是农忙季节,佛教节日也大多集中在这段时间,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生产,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以食物、鲜花、银币、纸币等献佛。“关门节”要持续三个月左右,到十月中旬的“开门节”为止。

傣族最盛大的节日是泼水节。时间在每年四月。按时序计算,阳历的四月,相当于傣历正月。泼水节也就是傣历新年节,按照传统习惯,这一天清早,人们要采来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担来碧澄清水为佛像洗尘。做完这些以后,群众性的相互泼水就开始了,只见一群群男女青年,用铜钵,脸盆盛水,涌出大街小巷,嬉戏追逐,逢人便泼,从头到脚,全身湿透。这是吉祥的水,祝福的水,人们尽情地泼,尽情地浇,不论是泼者还是被泼者,都异常高兴,笑声朗朗……

泼水节期间,在宽阔的澜沧江上,要举行划龙船比赛,水船扎以彩花,装扮成龙,孔雀,大鱼等形象,由数十男女青年奋力划桨前进,两岸观众如云,锣鼓声、喝彩声响彻云霄。

夜晚,各村寨燃放高升,这是傣族人民自我制作的烟火。用一根数丈长的竹子,在根部填以火药等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架上。点燃引线,火药燃烧,竹子即如火箭一般飞入云天,在空中喷放出绚丽烟火,犹如花团锦簇,群星闪耀,光彩夺目,把节日的夜空装点得异常美丽。

篇3:傣族生活习惯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芒畔傣族自然村饮用井水、常吃的生菜 (豆角) 、生肉 (猪肉) 。

1.2 方法

采用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将高砷饮水健康危害影响的多因素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筛选出来的2个保护因素喝生水、吃生菜做实验室定量分析, 饮用水、常吃菜 (豆角、猪肉)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其砷含量, 并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 (从室温开始加温5、10、15、20min, 15min后水温可达100℃) 水、豆角[豆角+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和豆角+高砷水 (砷含量0.100mg/L) ]、猪肉[猪肉+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和猪肉+高砷水 (砷含量0.100mg/L) ]的砷含量。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作为对照。

1.3 质量控制

由2名省疾控中心专业技术检验人员, 用同样的方法、试剂, 对同时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 允许的测量误差为±0.01, 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要求在90%以上。

2 结果

2.1 不同水砷含量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砷含量

不同砷含量的水,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分别为5、10、15, 20min, 水砷含量也增加, 尤以高砷水 (0.100mg/L) 加热后, 水砷含量增加较为明显。至20min时, 水砷浓度就不再继续增加, 并稳定在加热15min时的浓度, 见表1。

2.2 豆角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时间下的砷含量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豆角砷含量在增加, 尤以高砷水 (0.100mg/L) 中加热的砷含量增加较为明显, 至20分钟时, 豆角砷浓度就不再继续增加, 并趋于稳定在加热15分钟时的浓度, 见表1。

2.3 猪肉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砷含量

猪肉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时间下的砷含量增加的规律与豆角一致。见表1。

3 讨论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砷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取决于体内砷的积蓄量, 体内的积蓄量又决定于人体对砷的摄入量[1,2,3,4,5,6,7,8,9]。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 经加热后, 水、蔬菜、肉中的砷含量增加, 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砷含量也在增加, 用高砷水煮沸后的蔬菜、肉, 砷含量增加的速度更快。由此可以证明, 傣族人喝生水、吃生菜、生肉的生活习惯, 对砷的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是因为生水、生菜、生肉中的砷含量低, 从而减少了砷的摄入量。虽然傣族饮用高砷水年限较长, 但人群尿砷、发砷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推荐的正常参考值, 机体仅出现皮肤系统、神经末梢的损伤, 除以暴露浓度低有关外, 跟生活习惯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 在其他高砷地区, 如及时不能改水, 采取减少加热时间, 提倡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 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

世界各国对水砷标准的修订工作越来越关注, 这是由于以台湾为主的研究者相继报道高砷地区各种内脏癌高发,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将饮水砷上限值 (MCL) 从0.05mg/L下调, 诸如:加拿大提出了0.025mg/L的过渡性标准;日本、欧洲一些国家下调至0.01mg/L;美国环保局经长期大量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 也将水砷卫生标准修定为0.01mg/L, 并于2006年1月份实施;WHO也推荐水砷标准为0.01mg/L[10]。我国现行的水砷标准被修订为0.01mg/L科学合理的, 按照本研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中国极大多数地区的人群是喝开水, 如果有的地区的水砷含量虽然低于0.05mg/L, 但在0.01~0.05mg/L期间, 被视为非高砷区而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水经加热煮沸后, 水砷含量有可能超过0.05mg/L而成为高砷暴露, 水砷标准0.05mg/L是不安全的。

参考文献

[1]Ahsan H, Perrin M, Rahman A,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drinkingwater and urinary arsenic levels and skin lesions in Bangladesh[J].JOccup Environ Med, 2000, 42:1195-1201.

[2]Mazumder DN, Das Gupta J, Santra A, et al.Chronic arsenic toxicity inwest Bengal-the worst calamity in the world[J].J Indian Med Assoc, 1998, 96:4-7.

[3]Haque R, Mazumder DN, Samanta S, et al.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and skin lesions:dose-response data from West Bengal, India[J].Epi-demiology, 2003, 14:174-182.

[4]任先云, 周振荣, 岱沁, 等.富砷饮水暴露剂量与反应关系.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 14 (3) :133-135.

[5]武克恭, 马摊之, 于广军, 等.地方性砷中毒人群剂量反应关系的探讨[J].内蒙古地方病研究, 1994 (增刊) :52, 54.

[6]刘桂成, 董学新, 张爱华, 等.砷元素慢性中毒的神经毒害与发砷含量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0, 17 (3) :23-24.

[7]Song YT, Hung YC, Hee WT, et al.The Effects of Chronic Arsenic Ex-posure from Drinking Water on th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J], Neuro Toxicology, 2003, 24:747?753.

[8]Takahiko Y, Hiroshi YB, Gui FS.Chronic health effects in people ex-posed to arsenic via the drinking water: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in re-view[J].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4, 198:243-252.

[9]Tetsuro AA, Takashi KB, Junko F;et al.Contamination by arsenic and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ube-well water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to humansin Hanoi, Vietnam[J].Environ Pollution 2006, 139:95-106.

篇4:双江傣族生活习俗研究

关键词:双江;傣族;生活习俗

双江县位于云南省的西南部,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设立于1985年6月11日,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四个民族共同自治的自治县。长期以来,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平等和谐、共同发展,创造了双江独特的多元民族文化,双江因此被誉为“和谐多元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傣族作为双江的土著民族之一,其社会风俗文化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其他民族文化一起推动着双江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双江傣族生活风俗的研究,将傣族的社会风俗和多彩文化展现出来,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双江的傣族文化。

一、双江傣族宗教信仰的发展及其影响

双江傣族的宗教信仰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从原始社会就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了一些改变,但依然保持着原始宗教的显著特点;另一方面是已经发展成为双江佛教信徒全民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进步,对外来优秀文化的接受能力也相对增强,南传佛教的影响已经超过了原始宗教。

(一)从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多神崇拜——原始宗教

“与人类思想发展的一般进程相适应,傣族先民最初崇拜和信仰的是人类赖以生存而又无力抗拒其灾害的大自然。后来,通过虚幻的认识从自然物中又分化出各种精灵和鬼魂崇拜,这就构成了原始宗教的全部内容。”[1]原始宗教,在很多少数民族中都很盛行,但是各个民族的名称、时间和祭祀的方式会略有不同。

每年的“关门节”前后,双江的傣族会祭地方神“色勐弄”,由老和尚主持,各村寨的头人都要参与;还有规模较小的“色马养”、“弄管”和祭拜寨神“色曼”,都是由村寨頭人主持,全村男子参加。此外,在特定的日子里,村里会组织祭祀山神、水神、火神等,祈求神灵们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在进行大规模的祭祀时,都要杀鸡、杀猪、杀牛献祭,所有东西有其特定的规格和要求。祭祀结束后,祭品由参与者当场分享,祭祀所需费用,由全村各户分担。祭祀期间,会放一篾笆在村寨路口,表示不允许外人进入和参与。祭祀家神和农事神是由家里的男性家长主持的,在祭祀时是不允许外人看见的。

在有神论中,很难界定鬼和神,人们把能保护人的称为神,而会伤害人的则为鬼。在过去,人们会用巫术和占卜来抵御和防止“鬼”的伤害。在傣族的历史中,有一种鬼叫“屁拍”,汉族称其为“琵琶鬼”——“‘琵是鬼,‘琶是鬼名。‘琵琶鬼意为‘恶鬼,被认为是傣族社会里最凶恶的一种鬼。傣族人认为这种鬼会附在一般人身上,而被它附身的人也就是‘琵琶鬼”。[2]人们都很害怕它,被认为是“屁拍”的人,会被人们赶出村寨,甚至会用极其野蛮的巫术将其迫害致死,其中直接用火将其连住所一起烧毁是较常见的一种方式。傣族的占卜有鸡卦、草卦、米卦等,鸡卦至今也很盛行。

(二)发展成为全民性信仰的外来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

明朝成化十六年勐勐首领罕廷法派出村寨头人前往勐艮迎请佛爷、和尚、铜质佛像以及各类经书,供奉于万甩佛寺。佛教在勐勐、勐库还有其他傣族居住地区迅速普及。

1.南传上座部佛教教义

南传上座部佛教,又称南传佛教,是原始佛教时期之后,部派佛教中的一个派系。

“何等为四圣帝谓:知苦圣谛,知苦集圣谛,知苦灭圣谛,知苦灭道迹圣谛。”[3]四圣谛便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基本教义,宣扬的是人生充满苦难,人受苦受难是“前世造孽”的因果报应。在活着的时候作恶,去世以后,阴魂就会被勾魂鬼抓到地狱中去承受种种苦刑。经受过各种苦刑之后,还是不准去超生为人。只能永远成为恶鬼或者超生为牲畜和其他低等的动物。只有虔诚的信奉佛教,严格遵守教规、戒律,多积阴德,死后才能升天进入极乐天堂,超脱凡人的苦难……

2.南传上座部佛教教规、戒律

在双江的傣族村寨中,凡是年满50岁的傣族老人,无论男女,都必须到各自村寨所属佛寺里纳福,成为纳福老人,他们必须在每年的“关门节“至“开门节”中的每一个“宛信”日,去佛寺里留宿一天一夜。听取佛爷们讲经说教,接受教规、教义教育和忏悔自己一年来所犯下的过错,洗清罪孽。纳福的老人分为不同的等级,等级不同戒律也不尽相同——寺中的和尚需遵守10戒:(1)不杀生;(2)不偷盗;(3)不邪淫;(4)不妄语;(5)不饮酒;(6)不晚餐(只是“宛信”日那一天);(7)不贪图不义之财物;(8)不戴花、不唱调;(9)不带凶器;(10)不与长者(等级高于自己的僧侣)平坐、平行。新加入的纳福老人需要遵守前5戒,受戒满3年以上的则需要遵守前8戒。

由于前8戒在双江傣族社会中形成了一种庄严的宗教法规,凡是傣族人,不论男女,不论社会地位的尊卑,人人都必须信仰佛教,共同遵守教规、戒律、不然会被整个民族的人视为不懂佛教礼节,不通情达理的愚昧人,会受到别人的歧视。

(三)双江佛教文化教育的发展

双江傣族的宗教文化教育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 每个男子7岁左右,要送到佛寺当一段时间的和尚,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十年。”[4]所以佛寺也就成了既是进行佛事活动的场所,又是傣族男童进行启蒙学习的地方。他们到佛寺里学习经文和做人的道德规矩等,在寺里的一切生活资源由村子里的群众供给,这是发展宗教文化的有利条件之一。等他们成年后,就可以还俗回家,就业,结婚,成为参与社会劳动生产的社会成员。以前因为封建礼教的影响,男女社会地位是相当不平等的,男孩独占了接受教育的机会,女生却连翻阅经文都是被禁止的,完全没有受教育的机会。时至今日,倡导人人平等,虽然能入寺当和尚的还是只有男孩,但由于佛教的不断发展,女孩子也可以在学校或老人的带领下学习经文,佛教文化得以更好的传承。

二、双江傣族的民族节日

双江傣族比较重大的节日有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如果有幸参与他们过节,你会感受到傣族人民的热情善良,会体味到傣族宗教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傣族新年——泼水节

双江的傣族称泼水节为“桑旱”,是双江傣族每年一度的最大的宗教节日,也是他们过新年的节日,凡是信奉佛教的傣族都过泼水节,包括东南亚地区信仰南传佛教的一些民族也是如此。在双江,泼水节的时间一般是傣历的6月15日至18日,公历的4月15日前后,节期活动10天,正式的节日有3天,期间有很多独特的活动,比如堆沙、赛鼓、泼水、串寨、赕佛等。关于泼水节的传说有很多种,但每种传说都有相同的结局——大家互相泼水,以表祝福。

(二)傣族进入3个月戒斋期——“毫洼节”

每年傣历9月15日为傣族的关门节,双江傣族称关门节为“毫洼节”。“关门”期间,外出的人要回家,在家的人不能出远门,僧侣不可以在寺外留宿。到傣历12月15日,每个月的初八、十五、二十三、三十这四天为“宛信”日(纳福日,相当于基督教的礼拜天)。五十岁以上的老人,不论男女都要到佛寺听经,纳福。这三个月中,共有13个“宛信”日,老人们参与纳福后便不能再杀生,即使蚊子、跳蚤叮咬也不能弄死,否则就犯了杀生的戒律。

3个月的斋期,正是双江全年气候最为炎热的夏季,也是居住在坝区的傣族农活比较轻松的时候。所以寺里的长老、佛爷和各村寨头人就乘农事比较轻松的机会,召集佛教信徒到佛寺里听取长老、佛爷念大经、传教,并要求他们忏悔自己一年来所犯下的过错。

(三)3个月斋期的最后一天——“奥洼节”

“奥洼节”就是汉族所说的“开门节”,就是过完3个月斋期的意思,3个月斋期的最后一天,即傣历的12月15日就是“奥洼节”。每年的3个月斋期的13个“宛信”日,每个“宛信”由信徒们轮流做“贺信”——给佛寺中的僧侣们筹备“宛信”伙食、赕米、赕钱等事。在“奥洼节”的前两天,各家各户自行请人写一个供奉清单。过节那天交予村长,由村长统一交给佛寺住持,佛寺住持按传统分配方法,把清单分给佛爷和和尚们,然后各自举行祭拜仪式,祭拜之物全归分得清单的佛爷、和尚所得。

在13个“宛信”日里,是傣族人最喜欢显示自己富有,最能看到小一辈对老人表示尊敬的日子,年轻人尽自己所能将老人去纳福时所用的行李、服装、头巾、吃食做到华丽和丰盛。可是根据笔者多年与傣族来往的经历来看,很多东西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就不在意了,甚至有辱骂、虐待老人的现象,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三、双江傣族的风俗文化

(一)以糯米为主食,伴以酸味为主的佐餐的饮食文化

双江傣族以大米为主食,喜爱吃糯米。以前的人们常常早上吃过早点外出劳作,到10点左右回家吃早饭。中午劳作到4点左右,吃晌午,有的会带了饭菜到劳作的地方吃,有的会回家吃,下午劳作至黄昏,回家吃晚饭。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很多人有了工作也就不下地劳作了,吃饭的时间也相应做了调整,现在基本和汉族是一样的,只有過节才会做一些傣味了。出现在餐桌上比较多的傣味有酸鱼、酸肉、撒撇、酸蕨菜等。

双江傣族在过节的时候吃的会做得比平时要丰盛,就笔者参与过的泼水节来说,傣族人家除了家家户户都要做大量的“豪崩”(米花)、“豪物掌”(象耳酥)、“豪卢浓”(油炸糯米粑粑)之外,节日的菜肴也会较平时多做几道,以招待到家里做客的亲戚朋友,他们的待客之道是非常讲究的。

(二)五彩缤纷,独具特色的傣族服饰

双江傣族的服装与双江其他几个土著民族的服装相比,有更加鲜艳的色彩和更多独特的款式。裁缝店里推荐的款式就有数十种,顾客还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为自己量身定做一套属于自己的傣族服装。在过去,人们对服装的划分比现在还要严谨。

1.不同年龄段的男性傣族服装的发展演变

小男孩穿的是无领青布小满襟上衣和黑布小长裤,配戴黑布小圆帽,打光脚。

年轻的小伙子平时穿青色或者黑色布料的满襟上衣,穿同颜色的长裤,戴黑色的圆帽或缠紫黑色的头巾,打光脚。

老年男性大多穿黑布套装,缠紫黑色头巾,平民百姓打光脚,穿和用的布料大多是傣族妇女自己织自己染的“菱罗布”。土司们则会穿满、汉官服。

现在都已流行服装化了,青少年节日时会穿上的彩色满襟套装,老年人则会穿白色满襟上衣,搭浅色长裤。

2.不同年龄段的傣族女装的发展演变

女孩上身穿青布或黑布无领小满襟上衣,下身穿黑色小筒裙,扁小发辫盘头发,戴小黑布帽,现在已经汉化,过节时会穿上定制的筒裙套装,色彩鲜艳,款式新颖。

姑娘和年轻妇女要用黑色丝线夹在头发里编长辫绕于头顶,用紫黑色洋布做头巾,穿青、黑无领满襟短上衣和黑布长筒群,光脚。后来,洋布从缅甸传入勐勐、勐库,双江傣族的穿着也有所改观,节日和其他公共场合,很多妇女开始穿各色洋布和绸缎做的筒裙套装了,但到了50岁以后,她们又多数穿回了较宽大的青衣黑群老年装。现在平时着装已经流行化,节日时才会着傣族盛装,有各种颜色,各种款式,姑娘们穿的多数为单边袖加小披巾,妇女的则相对保守些。

(三)宗教信仰影响下形成的独特礼仪文化

傣族的传统礼仪跟其他民族的差不多,虽然现在有不敬老,甚至虐老的现象出现,但只是少数,他们还是很看重敬老、爱老这一方面的。老人提出的意见是很受重视的,在生活上的到很好的照顾,一般情况下,年满40以后的男人就不用承担重活了。小孩从小就会被教育经过老人面前时需要压低身子以表尊重,说话时不可以直接站在老人面前。吃饭时由老人先入席、开席,双江傣族从很久以前就有这样的传统:吃饭时老人单独坐一桌,年轻人要照顾老人吃完饭后才能吃;如果和老人同桌吃饭的话,要由老人先就坐,开始吃了,年轻人才可以坐下来一起吃。傣族人都非常友善,他们互相团结,彼此帮助,相处得非常好……

双江傣族的结婚礼较汉族而言是比较繁琐的。在迎亲前几天,双方都需要提前请好“摩俸”(念吉利词的和尚)和一对儿女众多的年轻健壮的夫妇(意在祝福新郎、新娘能够如同这对夫妻一样,多儿多女),并准备好婚礼所需物品。

迎亲当天一早,“摩俸”就会提前到各家等候行礼。待男方家里准备好一切,由“摩俸”带领迎亲队伍前往女方家里迎亲。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后,其“摩俸”、新郎、伴郎要面向女家请的“摩俸”蹲下,先由迎亲“摩俸”念迎亲吉利词,再由女家的“摩俸”以吉利词作答。之后,女家的“摩俸”就会叫新娘和伴娘向坐在屋内的老人(一般为村里的纳福老人)、“摩俸”、新娘的父母等磕头告别。行完礼,迎亲队伍就可以带着新娘、伴娘和送亲队伍返回男方家里。迎亲队伍一到,由迎亲“摩俸”示意新郎和新娘向堂内的老人和婚配“摩俸”下跪,再领伴娘、伴郎蹲下,后与婚配“摩俸”做了交接。接着,婚配“摩俸”念吉利词进行婚配,念完,由特意邀请的那对夫妇前来递肉和饭,丈夫要两手交叉(公鸡脚在左上方,母鸡脚在右下方)站着,等新郎、新娘、伴郎、伴娘站起来后,由妻子接过丈夫手中的半盒糯米饭和母鸡交给伴娘,剩下的由丈夫交给伴郎。伴郎和伴娘先进入洞房,新郎和新娘要拜完老人,父母等人后才可入洞房,婆婆一同进入將准备好给新娘的东西交给新娘,至此,全部行婚礼完毕。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双江傣族对南传上座部佛教的虔诚信仰下,形成了纷繁复杂的祭祀活动;匠心独具的节日形式;独具一格的餐饮文化;别出心裁的傣族服饰以及与众不同的婚礼风俗。双江的傣族有着他们独具特色的生活风俗,不断吸引着各地游客的眼球,为人们带来不一样的惊喜,是双江多元民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双江文化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人们去了解,去感受,去传承。

【参考文献】

[1]张公瑾.中国少数民族文库 傣族文化[M].吉林:吉林教育出版社,1986:130-131.

[2]赵桅.“琵琶鬼”与他者想象—以西双版纳傣族为例[D].中央民族大学,2008.

[3]林欣.一切圣众皆证悟四圣谛[J].浙江佛教,2002.

[4]李晓文.普洱傣族佛教建筑及其文化保护功能[D].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

篇5:傣族的风俗习惯

设计一幅傣锦,需几百乃至上千根细绳在“纹板”上表现出来,要求极严。傣锦织工精巧,图案别致,色彩艳丽,坚牢耐用。它的图案有珍禽异兽、奇花异卉和几何图案等。每一种图案的色彩、纹样都有特殊的含义,如红绿颜色是为了纪念祖先,孔雀图案象征吉祥,大象图案象征五谷丰登。

傣族民间乐器有嘎腊萨、玎、筚、多洛、象脚鼓、铓、排铓和傣镲等。

傣族的特色乐器葫芦丝是舌簧乐器,用循环换气法能持续发出五度音程,音色优美、柔和、圆润、婉转。在月夜的竹林或傣家竹楼里,能给人以含蓄、朦胧的美感,而吹出的颤音尤如抖动丝绸那样飘逸轻柔。著名的作曲家施光南创作出《月光下的凤尾竹》乐曲,使葫芦丝音乐风靡大江南北。

象脚鼓因鼓身形似象脚而得名,常与铓锣、傣镲组合在一齐,广泛用于歌舞和傣戏伴奏。嘎腊萨是竹制、吊桥形的敲击体鸣乐器。

玎是弹拨弦鸣乐器,傣族青年恋爱时经常弹奏,有“感情乐器”之誉。

傣族舞蹈种类繁多。西双版纳傣族称舞蹈为“凡”。民间舞蹈有:凡婻诺、凡光罕、凡光、哈凡、凡整。凡婻诺以模仿禽类动作为主要特征,包括孔雀舞、鹭鸶舞、斑鸠舞等。

凡光罕是以鹿的模具作为道具而表演的兽类舞蹈,此外还有狮子舞、大象舞等。

凡光为鼓舞,舞蹈者挎鼓或击鼓而舞,自我为自我伴奏,仅限于男性表演,在民间流传极广。常见的鼓舞有嘎光鼓舞、象脚鼓舞、大鼓舞等。

哈凡为边歌边舞的团体性舞蹈,常见的有《依拉贺》和放高升舞,多在节日期间结群表演。

凡整为武术舞,其中包括拳术舞、棒术舞、刀术舞等。表演时常敲击鼓、铓、镲等打击乐器伴奏。表演者的步伐、节奏应与鼓点协调,具有娱乐和自身防卫等特点。

除了以上几种有统一名称的舞蹈外,民间还有一些反映生产、生活和风俗习惯的舞蹈,常见的有帽子舞、扇子舞、花环舞、花棍舞、蜡条舞、荷花舞等,其特点以舞蹈动作表现傣族生活的某些侧面,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在种类繁多的傣族舞蹈中,孔雀舞是人们最喜爱、最熟悉,也是变化和发展幅度最大的舞蹈之一。每年的佛教节日和迎接新年时,都要表演孔雀舞。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关门节、开门节

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在这两个节日当天,各村寨的男女老少都要到佛寺举行盛大的赕佛活动,向佛像佛爷敬献美食、鲜花和钱币,在佛爷佛像前念经、滴水,以求佛赐福于人。从关门节到开门节的3个月内,是“关门”的时间,为一年中宗教活动最频繁的时期。礼佛,听佛爷讲经,7天一小赕。晚上要放火花、爆竹、高升(孔明灯),举行“赶摆”。关门期间,男女青年能够谈情说爱,但不能结婚,不能外出;待“开门”后方能结婚和外出。

泼水节

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

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约在农历清明后十日举行,它象征着“最完美的日子”。节期一般是3天。头两天是送旧,最终一天是迎新。节日清晨,傣族村寨的男女老幼沐浴盛装到佛寺赕佛,并在寺院中堆沙造塔4、5座,大家围塔而坐,聆听佛爷念经。之后,妇女们各挑一担水为佛像“洗尘”。佛寺礼毕,青年男女退出,相互泼水祝福。之后成群结队四处游行,泼洒行人以示祝福。西双版纳每年过泼水节的时候,傣族群众都要在澜沧江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赛,赛后就将龙船拆散放进佛寺的竹楼里保管,待第二年泼水节到来之前,再把拆散的龙船拼装起来,拼装龙舟就称之为“旱黑”。

花街节

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如果情投意合,两人就相约到凤尾竹下荔枝丛中,姑娘解下腰间的秧篾饭,掀开青翠的芭蕉叶,只见喷香的糯米饭用鲜花汁染成了一半金黄一半鲜红,以芭蕉叶相隔一层又一层盛满猪脊肉、油炸干黄鳝、腌鸭蛋等美食。两人一齐吃着,说着情话。吃完秧蔑饭,提亲成婚的大事也就定下了。

婚姻

傣族家庭与婚姻在历史上的鲜明特点是等级内婚。土司之间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盛行一夫多妻。土司还凭借权势,随意凌辱农民妻女。广大农民实行父权制的一夫一妻小家庭,家庭成员为父母与未婚子女。于各地在社会发展上有所不一样,因而在家庭婚姻形态上也有差异。

西双版纳

在西双版纳,解放前还

保留着较多对偶婚的残余,表现为家庭和婚姻关系不是很稳定,结婚、离婚比较自由。但由于家族和村社形式的存在,青年的婚姻直接关系他们对家族和村社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所以需要家族长和村社头人的同意。

男女双方恋爱成熟,男方即请自我的舅父、姨母前去女方提亲。这时,女方父母一般照例不发言,由家族长和本村社头人答话,询问“上门”年限和如何宴请亲友等,经族长头人认可即可结婚。婚后男方必须如约到女家劳动数年才能把妻子接回。另立家庭时,由村社分给“份地”。假若双方意见不合,征得头人同意,互递一对蜡条就算办了离婚手续;如果男方离家数月没有音信,女方能够另找配偶;一方死去,不管年纪多大,也要办离婚手续,即以蜡条一对放在死者棺上,将馆材送至楼口,即表示与死者离异。

耿马、孟连

耿马、孟连傣族家庭婚姻形态与西双版纳大同小异,可是对偶婚的残余更为淡薄,主要表现为不能轻易离婚。

德宏和内地

德宏和内地傣族地区的家庭婚姻具有更为鲜明的封建色彩,婚姻完全建立在买卖和包办的基础上。一般彩礼合三百元,还有其他名目繁多的费用,如要负担“开门钱”、“关门钱”、“拜堂钱”、“佛爷费”、“认亲费”、“媒人费”等,达十几种。这实质上成了妇女的身价。

不少家庭贫困的青年男子,由于无法负担这一笔费用,便采取了偷亲、捡婚的形式,即男女双方感情成熟后,确定“抢婚”日期。男青年倍其伙伴,身带砍刀、铜钱,到预定地点埋伏,待姑娘走来,“抢”着就跑。姑娘假意呼喊通知家人,男方将铜钱撤下逃去。既成事实便托媒人到女方家提亲,双方邀请头人、亲友会商解决,聘礼定后,才正式过门成亲。

此外,在这些地区,入赘的现象也较普遍,但在性质上和西双版纳已完全不一样,它不是原始习俗的遗留,而是封建婚姻的产物。入赘的人社会地位极低,他们的子女没有财产继承权。

丧葬

篇6:傣族的风俗习惯

公元69年,汉朝吞并“勐达光”(哀牢国)、设立永昌郡,太初历在傣族地区全面推广,逐渐融入到傣族的生活与生产中、被傣族当成自我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勐达光”(永昌郡)南边的骠国也经过傣族吸收了汉朝太初历。

公元7世纪,骠国(室利差呾罗王朝)在太初历的基础上创制骠历;公元832年,骠国被傣族联盟国家“勐舍龙”(汉译“南诏国”)攻陷,骠人四处逃散、逐渐融入青藏高原南下的氐羌族群构成缅族。公元16世纪中期,继承骠人文化的缅族东吁国相继征服傣族各大小邦国,将骠历带到傣族地区,傣族逐渐理解骠历。

公元1966年,掸邦(缅甸联邦加盟邦之一)将当时使用的骠历改革后定为标准历法;因掸邦主体民族为掸族,掸族自诩“大傣”,掸邦标准历所以称作“大傣历”,而之前使用的骠历则降格为“小傣历”。之后,缅甸各地掸族也将自我使用的历法调整为掸邦标准。公元20世纪末,与缅甸掸族同属“大傣”一脉的中国滇西傣族、印度东北阿萨姆族也把自我使用的历法调整为掸邦标准。

规则

傣历虽有“大傣历”与“小傣历”之分,但基本计算规则坚持一致,仅纪年起始年不一样,“大傣历”以公元前95年为纪年起始年、“小傣历”以公元638年为纪年起始年。

傣历用10个母(天干)和12个子(地支)循环相配得60个组合,60个组合循环代表年、月、日和时辰次序,周而复始,循环使用。一般情景下有12个月,分冷、热、雨3季,每个季度4个月,单月为30天,双月为29天,一年为354天;隔4至5年,在八月加一闰日,八月则为29+1天,此年称平年,一年便有355日;每置7个闰月,皆置闰于九月,闰九月也是30天,置闰月之年称闰年,一年有13个月、384天。每个月分“月出”与“月下”两个半月,上一个月的晦日(每月最终一天)之后称“月出一日”、顺序数至望日(十五日),望日之后称“月下一日”,顺序数至晦日。使用七曜(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土星)纪周日;十二属相(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纪年岁。

傣历一年的回归长度为365天6小时12分36秒(365.258日),与现代标准回归年(365日5时48分46秒)有必须误差,朔望月为29.530583日(按:现代标准朔望月为29.53059日),所以需要在必须阶段置入闰日或闰月,补足误差。

傣历月序一般比中国农历早三个月,中国农历十月就是傣历一月,若中国农历在十月之前的月份置闰,则傣历一月就是中国农历十一月,月序就只比中国农早两个月,如大傣历21(小傣历1373年)1月1日相当于农历壬辰年十一月初二,当年农历闰四月,所以早两个月;置闰之年比农历早一年;由于采用早朔,月出一日也不必须是日月合朔的日子,有时与农历日序相差一日。

傣族医药理论认为,自然界存在着四种物质,称“四塔”,即“瓦约塔”(风)、“爹卓塔”(火)、阿波塔“(水),”巴塔维塔(士),万物生长离不开这四种物质,并借用“四塔来形象的解释人的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认为健康是人体内的”四塔“之间坚持相对的动态平衡和协调标志,同时也证明体内”四塔能与外界的“四塔坚持这种动态平衡和协调关系。

傣医理论中还吸取了佛教教义中的”五蕴“思想,即以色、受、想、行、识等五方面来概括人体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现象,分别为:录巴康塔(形体蕴)、维达康塔(受觉蕴)、先雅腊康塔(知觉蕴)、温雅腊康塔(心蕴)。傣医又将五蕴与”五戒“(世俗教徒的佛教戒律,戒杀生、偷盗、奸淫、妄语、饮酒)相联,在看病开药时强调进行五戒,以保证身心健康。

在傣医药书中介绍的傣族药方、用药配药和治疗方法既不一样于西医,也不一样于内地中医,有的药方甚至有”偏方气死名医“的效用。在西双版纳、德宏,傣医中一向流传着”八大名方“:”雅叫帕中布“、”雅溪(沙)里门囡“、”雅寄“、”雅澎冷“、”滚嘎仙恩“、”麻登憨“、”雅叫哈得(顿)“和”雅不踏不胆幸“。其中”雅叫哈顿“在70年代已被《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收入,”雅溪里门囡“和”雅叫帕中布“等为《云南省药品标准》收载。

傣医诊病方法主要是望、闻、问、摸、切。傣医还根据患者的肤色、体质及生病季节(傣族将一年分为热季、雨季、冷季)的不一样,进行疾病的诊断和选用不一样的治法。傣医将药物分为”雅黄“(热性药)、”雅嘎因(凉性药)、“雅墨(平性药)三类。傣医用药除采用内服、外用、内外合治三种方法外,还有一些独特的方法,如睡药、敷药、蒸药、熏药、研磨药、刺药等。

仍存傣医药文献主要有《嘎牙山哈雅》、《玛弩萨罗》、《药典》、《医书》、《药书及病理》等。1990年,西双版纳州傣医研究所对全州傣族的民间医药进行了统计,收集到傣族医药典籍手抄本和贝叶经200多册,登记散见于各地的傣族医药书籍手抄本73本,调查统计傣药1208种,方剂405种,收集到的傣药方剂125个,傣药标本729种,样品253种。

1983年国家确定傣医药为中国四大民族医药之一。1988年4月10日成立了西双版纳州傣医医院,构成了科研、临床、教学三位一体的新格局。德宏、思茅也相继成立了民族医药研究机构。许多傣族医药学专家与汉族科技人员一道对傣医药进行了很多的发掘、研究整理工作,先后编译了《西双版纳医药》《古傣医验方注释》1集,《西双版纳药志》1~4集(州内印刷3集)、景洪县还正式翻译出版了《档哈雅》《西双版纳家庭卫生常识》《傣族药物故事》《嘎牙山哈雅》等。在云南省有关单位的努力下还编了《傣肌松》专辑。西双版纳州民族医药研究所编写了《傣医中专班临床课试用教材》,1991年底研究所又研究整理完成了论述人体生理解剖、解释人体生理现象和病理变化的《四塔五蕴》一书,1991年初还专门编印了《傣族医药专辑》。

耿马县孟定镇芒团村的傣族还有手工造纸的技术。

妇女是芒团手工造纸中的主要劳力和技术能手,作坊里的每一道工序都是由妇女完成的。

造纸的原料是构皮。

上一篇:山东省双重体系建设下一篇:三八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