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2024-04-09

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通用14篇)

篇1: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各位旅客大家好,我们今天的话第一站是孟仑植物园,到们吃完饭之后就直奔傣族园咯!

西双版纳素有“植物王国,药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称号,版纳拥有最大的国家物种基因库,有很多名贵的动植物,比如说植物的话:红豆杉、桫椤、箭毒木、望天树等,动物的话:眼睛王蛇、金花莽、亚洲象、金丝猴等。孟仑植物园于1959年创建,园林占地面积约为900公顷,是在我国著名植物学家蔡希陶教授的领导下完成的它的全名是绿色明珠葫芦岛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简称孟仑植物园。孟仑植物园隶属西双版纳州的勐腊县的孟仑镇,内有3000多种物种,有十二个转类区,里面有很多物种可能你都没见过,比如闻歌起舞的跳舞草,见血封喉的箭毒木,改变味觉的神秘果,活血化瘀的龙血树等等,如果想看完孟仑植物园的话,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是十天半个月的事,所以可以想一下有多大,但是现在的话就是说,因为有一些区的话在维修恢复看不到,不过放心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篇2: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在西双版纳呢除了傣族以外还有僾伲族、佤族、布朗族、彝族等其他的民族,大家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5个少数民族中的最后一个民族是什么族么?是基诺族在1976年被批准的,主要居住在基诺乡也是版纳特有的,人口有两万多。基诺乡在过去叫攸乐山,是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后改为基诺,意思是舅舅,所以他们是一个尊敬舅舅的民族,也就是说在他们这个家庭里爹亲娘亲不如舅舅亲,舅舅才是老大!如果大家有兴趣去了解这个神秘的民族的话可以和我说,前面前行五百米就到了,如果大家想去看的话,因为需要提前订票,所以想去的朋友可以报名,然后一会从傣族园出来就可以去基诺山寨玩了。

那么我们现在走的是小磨告诉公路,始于勐养镇北侧,止于国家一级口岸——磨憨口岸中老边境,全长200公里,大家看道路两旁的数,这个呢就是橡胶树了。

西双版纳的经济收入的来源主要有两大产业,分别为一:旅游业;这是无可厚非的,每年到版纳旅游的游客不下200万人次。其次的话就是农作物:橡胶,小粒咖啡,还有茶叶;很多人会问为什么,现在我可以像大家解释一下,橡胶在中国只有两个地方能够种植,一个是海南,一个是版纳,版纳的橡胶出产量排在第二;而小粒咖啡的话,在过去我们中国人所喝的所有的咖啡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后来有人将小粒咖啡的种引进版纳,结果奇迹般的活了,而且生长的很好,很快我们也拥有了自己的咖啡,版纳出产的怡然咖啡;再来说说茶叶吧,普洱茶,属于黑茶,分为生茶和熟茶两种,功效也不同,也许有人会问普洱茶应该是出自普洱啊,为什么会是版纳的资助产业呢?其实不然,在过去,因为普洱市的交通比较便利,所以所有的茶叶那些就全运过去那边加工生产再发货,因为不知道它叫什么,故从普洱府发的茶就叫普洱茶了,其实六大茶山,普洱只有一座,而其余五大茶山都在版纳!好了,说着说着又忘了时间了,我们的目的地到咯,请大家把自己的贵重物品带在身边哦!那么你们去吧,一会儿我会在这里等你们的,玩的开心哦!

篇3:谈云南傣族民间舞的审美特征

一、傣族民间舞蹈的类别

傣族民间舞蹈种类繁多, 据统计有二三十种之多。傣族的每一种民间舞蹈都具有着独特的风格, 反映了傣族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宗教舞蹈在傣族的传播是非常广泛的。比如孔雀舞就是傣族的传统舞蹈, 也是佛教舞蹈, 这和傣族的宗教信仰是分不开的。傣民族的节日中, 佛教节日最为重要, 人民会以佛教舞蹈来祭祝, 许多舞蹈形式如“孔雀舞”“白象舞”“象脚鼓舞”等都浸润着佛教色彩。其中, 孔雀舞是传统傣族民间中最具表演性质的一种舞蹈。可以说, 孔雀舞是傣族人民最喜爱的舞蹈之一, 通常是在盛大的节日和隆重的集会中, 傣族人民会跳起这种独特的舞蹈。孔雀舞的动作很多, 而且要求也比较严格, 并非是随性随意而为, 而是有着固定的步法, 在跳孔雀舞的时候, 人们要根据固定的程式进行, 而且每个动作都会在特定的鼓语伴奏下进行。

依拉贺是傣族的一种边唱边舞的自娱性舞蹈。依拉贺的唱词, 还是随着节日活动的不同而改变内容的。它热情奔放, 在热列而极有节奏的象脚鼓、锣、钗伴奏下, 音调舒展激岩, 悦耳动听, 再加上优美的舞姿, 更是扣人心弦。这种舞姿具有典型的特色, 舞者边唱边跳, 而且每唱完一段后都要复唱“依拉贺”, 同时在跳舞的过程中男女动作是不同的, 男性舞者半蹲跳步, 女性舞者则踞步沿圆圈向前跳步。

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 有一种女子表演的仪式性舞蹈, 蜡条舞。这种舞蹈人数不限, 大家围成圆圈, 两手的中指与食指间夹着点燃的蜡烛, 约手掌长, 食指般粗细, 插在特制的小托盘上。表演时舞者双手各托一燃烛, 在鼓、拔等乐器的伴奏声中翩翩起舞。她们相互对跳, 边歌边舞, 只见舞姿翩翩, 烛光点点, 别具情趣。可用四弦琴伴奏, 也可不用伴奏。这种礼仪舞蹈的特点是两腕由外向内划圆旋绕, 或半蹲、跪下, 或缓步前进, 烛光随着舞姿变化摇曳, 形成虔诚、神秘的气氛。

在傣族还流传着一种劳动舞。这种舞蹈的舞曲节奏十分简单欢快, 其动作十分形象鲜明的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劳动过程, 具体包括稻耕劳作从撒种到装谷入仓的整个过程, 撒秧种、拔秧苗、捆秧苗、装谷入筐、挑谷回家等等。通过观看这种舞蹈, 人们就可以想象到傣族人民是如何辛苦的劳作, 这种舞蹈也反映了傣族妇女勤劳朴实喜庆丰收的心情。

二、傣族民间舞的审美特征

舞蹈就其本性来说是抒情的艺术, 情感性是傣族民间舞蹈的重要审美特征。傣族的民间舞蹈是傣族人民情感的直接体现, 在舞蹈过程中, 人们通过奔放舒展、刚柔结合的优美动作, 传达着深刻的情感内容, 情感从动作、姿态上自然而然地流溢出来。傣族舞蹈动作大多婀娜多姿, 节奏较为平缓, 动作内在含蓄, 同时有的傣族舞蹈又充满着内在的力量, 节奏快速多变, 传达狂放而豪爽的情感。可以说, 傣族民间舞蹈展示着傣族深厚的情感和文化, 舞蹈动作在表达感情、抒发思想情绪上具有着审美情感, 其感染力非常强烈, 熏陶了一代代的劳动人民。

象征性也是傣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之一。这种象征是以生活为基础的, 能概括而凝练地反映傣族人民的日常生活。傣族民间舞蹈是其深远和厚重文化内涵的反映, 傣族舞蹈有着鲜明的节奏感和情感表现力, 塑造出了各种各样的舞蹈艺术形象, 象征了傣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其舞蹈表象背后, 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价值。比如傣族的劳动舞就是根据当地人民日常劳作的过程发展演变而来, 反映出了傣族人民的辛苦和勤劳, 在风格韵律上, 形成了鲜明的, 别具一格的动律特征。

另外, 傣族民间舞的独特风格和鲜明特色是源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水一样的民族”, 这是对傣族性格的独特描述。以三道弯作为基本体态的民族民间舞, 在动律上往往都十分舒缓、柔软, 充满着平和、恬静、隽永、含蓄的风格。“三道弯”与“一顺边”的舞姿造型就是傣族传统的审美心理在舞姿造型上的体现, 这些风格独特的舞姿使人们感到傣族人生活的宁静祥和 , 朴实自然。

三、结语

舞蹈是人类最古老的艺术, 也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外在形式与方式。傣族民间舞蹈的审美特征是与人们的生活环境、劳动斗争等紧密相连的, 通过舞蹈可以折射出傣族曾走过的独特的漫长的道路, 其不仅具有赏心悦目的直观形体美, 而且有着更深刻的文化内涵, 使人们从中获得极大的审美情趣和美感享受。

参考文献

[1]额瑜婷.构成傣族舞蹈审美特征的几个因素[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05, 09:42-44.

[2]余艳燕.论傣族舞蹈中的审美[J].成功 (教育) , 2012, 20:278-279.

篇4:云南傣族织锦

“锦”在字典中指“精美鲜艳的纺织品”,傣族人早有棉布和丝绸织锦,现在,我们看到的通常是棉布织锦。傣族手工艺人用这一布上的“美丽云霞”,做出了傣裙、围巾、沙发垫等各种各样的生活用品,它们也成为许多游客必买的纪念品之一。

云南省级傣锦传承人玉金海:用傣锦织出好日子

2009年4月中旬,版纳州文化馆的一位朋友带记者来到景洪镇曼迈村委会曼乱点村,一个距离景洪市只有10 min车程的傣族村子。朋友介绍说,这个村子在解放前是傣族皇家的“御用”织锦村。

临街一座上层竹木、下层砖石,被改造过的傣家“竹楼”上,51岁的玉金海穿着自己所织的傣裙正在织布。1992年,玉金海被命名为省级傣锦传承人,她的一件织锦作品被上海一家服装博物馆收藏。

技艺:玩着玩着就学会了

“竹楼”上放着两台织布机,玉金海每天都会坐在这里织布。她用不太流利的汉语告诉我们,这两台织布机都是她丈夫做的,因为结构不同,两台机器织出的花纹也不同。织布机的原理和缝纫机很类似,将梭子穿过线的纹理,踩下脚下的脚蹬,然后再将织布机上的木档拉一下,之后反复……

看玉金海织过几遍后,我也尝试当回“织女”,却被同事“讥笑”起来:“纹理太松了,这样织出的布怎么用?”看来织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但对玉金海来说,从奶奶辈就传下来的这门手艺,却如衣食住行那样平常,玩着玩着就学会了。

为什么织锦会成为版纳傣族的传统技艺,玉金海说主要是交通问题,以前当地到处是山,和外界隔绝,包括衣服、床单、被套等生活必需品都要自己织。甚至连线都要自己纺、染。玉金海的家里还有个纺线机,但她说现在已经很少纺了:“这里的人都不种棉花了,没有了纺线的原料,我们都是去市场上买线来织。”玉金海还兴致勃勃地走进卧室,取出她20岁时所织的一块布,摸上去手感要比现在织出的布硬一些。

发展:将现代气息融入傣锦

玉金海的卧室中还有许多她的作品,不过傣家人的卧室一般不让外人进,玉金海把它们抱了出来。玉金海所织的东西现在绝大多数都是作为商品卖给游客,早在1987年、1988年的时候,就有许多外国人慕名来买她的东西。

传承:学织锦要有兴趣

作为版纳有名的织锦村中最有名的织锦艺人,玉金海表示很愿意将自己的技艺教给更多的人,2008年她曾应邀义务到景洪的一个职业技术学校教那里的学生。当时她教了14个人,上了6 h课,但最后只有1个人学会。学织锦真有那么难吗?“不难,最主要的是学习的人喜欢,肯动脑研究”,玉金海说。我们采访的时候,玉金海的女儿一直站在阁楼上,静静地抱着自己刚出生的孩子旁观。这个有些羞涩的女子说自己也会织布,是妈妈教的,不过不经常织,她绝大多数时间要去做农活,以便让妈妈安心在家织布。问她等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是否会教她织布,她笑着说:“这个嘛,就看她自己愿不愿意了。”

102岁的织锦老人玉庄:随傣锦“车轮”转过90个春秋

在曼乱点村遇到102岁的织锦老人玉庄,对我们来说是个很大的惊喜。

历史:最年长的织锦艺人

经过一上午的采访,玉金海与我们熟络起来,热情地为我们介绍了村子里另一户“织锦名家”——玉庄家。玉庄是这一家三代织锦艺人中最年长的,也是村中年龄最大的老人。

我们拜访的时候,玉庄正躺在阁楼下的一张木床上乘凉。玉庄很瘦,几乎可以说是皮包骨头,花白的头发上围着头巾,左眼因为疾病已经看不清楚了,但她看起来精神非常好。看到我们过来便握住我们的手,招呼我们坐在床边。床的旁边有一台织布机,玉庄的孙女,同样是织锦艺人的50多岁的玉蛾甩告诉我们,这台织布机是奶奶当年的嫁妆,是奶奶的爸爸做的,这台已经有80年历史的织布机和玉庄老人一样,是村里织布机中“最年长”且“最德高望重”的。

革新:纺线机“牵手”自行车

谈到过去与现在织锦技艺的比较,玉庄说都还不错,可喜的是现在的花纹样式更多了,况且,家里有三代人都在织锦,这让玉庄感到很欣慰。但20多岁的重孙辈们就不太愿意学了,觉得这个技艺不挣钱,又累,她们要忙着做农活或是生意,这让一心想把技艺传给重孙女们的玉庄有些生气,“可惜啊……”

阁楼旁的一架纺线机吸引了我们的眼球,与一般全木制作的纺线机不同,这个纺线机的轴是用自行车的轮子代替的。它是玉庄的儿子,玉蛾甩的父亲做的,由于自行车轮直径比较大,纺线机的转速及纺线速度便提高了不少。玉庄坐在纺线机前感叹:“年轻人就是办法多,我们那个年代怎么会想到这个。”

感情:坐在织布机前就开心

现在,已过百岁的玉庄已经很少织布了,不过见我们来,她戴上老花镜,坚持要为我们露两手。玉蛾甩告诉我们,奶奶对这台织布机很有感情,虽然现在因行动不便很少织布,但她特意将自己午休的床放到织布机前,每天看着女儿、孙女织,有时忍不住了就亲自上去织几下,一坐在织布机前,老人家便会特别开心。踩脚蹬,拉梭子,玉庄的动作看起来已经迟缓,但我却很感动: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傣族织锦悠久的岁月,体会到了织锦艺人的执着、坚守与快乐。在工业化的今天,正是有许许多多像玉庄这样的人,用双手为我们传承和保护着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

傣族手工织锦技艺走过了怎样的发展脉络?其价值何在?在发展过程中,它遇到过什么样的问题,相关单位又会怎样保护、传承这一宝贝呢,在走访了两位艺人之后,就这些问题,记者又采访了版纳州文化馆馆长段其儒。

织锦一度是主业

段其儒介绍,从有记录的资料来看,傣族织锦最早应该出现在唐代,那时便有傣锦向朝廷进贡的记录,体现了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分工。其实,直到现在,傣族人结婚时,都要有傣锦织的床垫,也就是最原始的“席梦思”。即使不会做的人家,也会请人织。在以前的傣族宫廷,对每个村子都有进贡的分工,如曼乱点村便是专门为宫廷织锦的村子,它是历史上有名的傣族织锦村,被版纳州命名为傣族织锦之乡。在1994年-1995年左右,由于版纳旅游的快速发展,曼乱点村一度将织锦作为主业,村里有60%的村民都在织锦,每天都闻“机杼”声。但旅游热度减退后,游客开始减少,织锦市场也开始萎缩,农业又成了曼乱点村的主业。

市场萎缩艺人渐少

“傣锦反映了傣族农耕社会的面貌,在许多其他民族农耕社会相关的手工艺都消亡的时候,傣锦就显得特别珍罕”,段其儒感叹。但傣锦现在也面临现代纺织业的冲击,许多当地人都开始习惯买现成的纺织用品。所以,这一历史悠久的、全手工的、面临失传的傣族手工织锦就更亟须保护。

现在当地到底还有多少人会织锦?段其儒表示数字不太好统计,但可以肯定的是现在会织的人越来越少了,因为许多年轻人不愿意学,这也和市场的萎缩有关。市场为什么会萎缩,段其儒说关键是没有销路,受传统工艺的限制,傣锦的幅面很窄,一般只有40 cm~60 cm,不适应现代市场及生活的需求:“简单地说,许多傣锦除了做围巾、装饰品外,很难有其他用途。拓宽市场,就要改进工艺,但如果改进,又会失去传统的韵味。”

多种措施保护傣锦

傣族手工织锦技艺已经被公布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这一技艺的发展带来更好的机遇。说到此,段其儒的表情由低落转为期待。今后,将有专项的保护经费用于傣锦的保护及发展。版纳州文化馆也将采取相关的措施:首先是在傣锦的几个村寨如曼乱点村开设培训班即传习所,由一些优秀的、有影响的傣锦艺人如玉金海、玉蛾甩等当老师,组织一批有兴趣的年轻人学习。学习者不仅不需要交学费,还能领到误工补贴,当然教授技艺的人也会获得补贴。

“此外,文化馆及相关部门还将通过各种途径展示、宣传这一文化遗产”,段其儒说。

来源:都市时报

相关链接

傣锦

傣锦,即傣族的织锦,是流传在傣族群众中的一种民间工艺品,有棉布织锦和丝绸织锦之分。傣锦是一种古老的手工纺织工艺,图案的设计是通过熟练的纺织技巧创造出来的,多是单色面,用纬线起花,花纹的组织非常严谨。织造时傣族妇女将花纹组织用一根根细绳系在“纹板”(花本)上,用手担脚蹬的动作使经线形成上下两层后开始投纬,如此反复循环便可织成十分漂亮的傣锦。西双版纳傣族早在唐宋时期便掌握了用木棉絮纺线、织布的技术。明洪武、万历年间,已能用手工织出“丝幔帐”、“绒锦”作为贡品进贡。

篇5:云南傣族园概况导游词

一般傣族村寨的寨与寨之间,只有一条马路和一道门就能隔开,我们现在出了这道门,过了这条马路,就是第二个村寨了,这个村寨叫做曼春满,春满的意思是花蕊园,曼春满就是花蕊园寨。

我们在曼春满重点参观的是曼春满佛寺,它距今已有千年,曼春满佛寺是橄榄坝的中心佛地,重大的佛教活动日,坝子里的信徒和各个佛寺里的和尚都要来此朝拜。

佛寺大门里面的两座供台,专门用来摆放施舍给飞禽的食物,以示佛教的恩德。金塔是佛寺的标志,金塔对面的阁楼称为诵经阁,是和尚传授经文的地方,其他人不准出入。寺内高大塑像是佛主释迦牟尼,在佛像后面有一棵菩提树,菩提树在佛教里意义重大,当年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成佛的。佛像左边的曼春满佛寺著名的20幅壁画,讲述“召爹米转世”和“释迦牟尼的故事”,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其中靠右的一幅讲述“勐罕来历”,勐,指“地方”,罕,指“卷起”,即卷起来的坝子。传说,佛主释迦牟尼到这个地方来传教时,当地的让人们用白布铺地迎接,因为路太长而白布不够用,人们就将白布铺了又卷,卷了又铺直到曼春满,释迦牟尼感动至极,赐名勐罕。佛寺内还悬挂着长白布条,是傣家人用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

下面我们参观一下傣家的贝叶经。贝叶经是傣族园内七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傣族的文字都是刻在贝叶经上的,用贝叶来记载傣族的诗经、传说等。

篇6:关于云南傣族园导游词

大家请注意听,这就是赞哈为你们献歌。傣语“赞哈”就是歌手的意思,赞哈调较为固定,歌词即兴编成。傣家人贺新房和举办婚礼时,都要请赞哈唱歌。她现在唱的大意就是:欢迎远方的贵客来到傣族园,你们的光临,就是我们傣家的荣幸,希望各位朋友在这里玩得开心愉快,祝各位朋友旅途平安。

大家看这位波涛吹奏的管乐叫做“必”,也就就是竹笛。“必”这种乐器村村寨寨都有,男女老少皆知。它就是赞哈演唱时必不可少的一种乐器,没有“必”,赞哈开不了口。老人们说:“歌声离开了必,就像菜里面没有盐巴。”再看那边两个傣族男子握着拳头,蹬着腿,莫不就是在表演武术?原来这就是他们在表演傣族民间舞蹈——拳舞。傣族民间舞的特点就是:以膝部柔美的起伏,身体和手臂丰富多彩的三道弯造型,柔中带刚的动作韵律,小腿的敏捷运用,加上提气、收腹、挺胸和头部、眼神的巧妙配合,使它具有浓郁而独特的民族风格。在这里,民间艺人还给大家表演葫芦丝演奏、纹身舞、象脚鼓等节目。

曼听寨

傣族民间舞蹈丰富多彩,等一会到了歌舞剧场,我们可以尽情欣赏。现在请大家坐上电瓶车前往曼听寨参观。

篇7:云南民族村傣族导游词

游客在村寨里,除可了解云南各民族的建筑风格、民族服饰、民族风俗外,还可以观赏激光喷泉、水幕电影、民族歌舞、大象表演;品尝民族风味小吃,购买民族工艺品。身着民族服饰的导游小姐为游客提供导游服务,讲解各少数民族的习俗。结合各少数民族节日,在村里还举行白族的“三月街”、傣族的“泼水节”、彝族的“火把节”、僳僳族的“刀杆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纳西族的“三朵节”等独具民族特色的民族节日活动,让人们尽兴观赏,沉浸在各民族的海洋里,是云南旅游的重要旅游景区。

云南民族村景区内建有造型各异的少数民族民居建筑、有五彩缤纷的衣着服饰,有妙趣横生的婚俗礼仪、有多姿多彩的民族节庆、有优美诙谐的音乐舞蹈,兼有博览、游乐、度假、餐饮服务等各种综合配套设施。

篇8:云南德宏傣族剪纸艺术的文化特色

一、傣族剪纸的历史

在云南傣族地区, 剪纸习俗源远流长。主要流传于德宏州芒市、瑞丽、盈江等傣族聚居的地区[1]。起源年代已无从考证, 但傣族剪纸其最早的图形样式源于傣族祭祀仪式所用的纸幡, 其发展的历史与傣族的历史文化发展是并存的[2]。公元14世纪下半叶到15世纪, 佛教传入傣族地区后, 傣族剪纸的风格逐步发展完善并在更广泛的地区流行开来。后来在佛教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影响下逐步充实发展, 形成完善的剪纸面貌并广泛用于祭祀、礼佛、丧葬、喜庆及居家装饰等方面[3]。在芒市, 几乎每个村寨的傣族村民家家户户都有人能剪纸。傣族剪纸内容多与傣族所信仰的南传上座部佛教和生产生活有关, 剪纸的内容多涉及佛经故事、民间习俗、民间传说和边疆风物等, 带有强烈的个性、浓厚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民族风格。这个地区的剪纸艺术, 深入民心、雅俗共赏、世代相传, 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 是植根于当地百姓心中的本土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

二、傣族剪纸的特色

与人们所熟知的中原剪纸不同, 傣家人不但剪纸, 还把剪纸样式做了进一步衍生, 如剪布、剪金属等, 这些剪纸之大足可以做建筑部件。除了常见的一般剪刀外, 傣族剪纸还使用特制的刻刀、凿子和锤, 剪纸可达8层以上。傣族剪纸分“剪”与“凿”两种方法, 剪无需稿样, 随手可剪;凿则需稿样, 按样制作。剪纸的内容, 大都代表吉祥的内容, 有各种花果、佛塔、佛像、佛经故事, 还有孔雀、大象、菩提树等动植物。芒市傣族剪纸, 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传统, 过去, 几乎村村寨寨的傣族人都能剪一些简单的剪纸用于祭祀和赕佛。每当逢年过节, 傣族人民家家户户的堂屋佛龛上都插有各式各样色彩鲜艳的“喳”和“董” (五颜六色的剪纸条) , 寨头村尾都立有大小不同的各种图案的剪纸吊幢和凤尾竹相映, 迎风招展, 佛寺内外、挂灯、吊幢、佛幡以及各种各样的赕佛礼物上, 都有精致的剪纸花边装饰图案。

在实地调查中, 笔者多次走访了德宏州芒市城区佛寺及附近风平镇弄么村的傣族村寨, 从佛寺、奘房到普通的农户家中, 随处可见剪纸的踪影, 其中以寺庙中的剪纸使用最为繁多、精美。进入寺庙中, 就会在门上、檐边、墙面、顶下、柱旁、台前等处所, 看到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剪纸:为佛宝遮阳挡雨的宝伞;大和尚讲经时扶持的“伟召” (长柄圆扇) ;长达数米、从寺顶垂到人们头顶的“冬” (长幡) ;梁上一排排悬挂的宝灯;还有奘房供品、佛龛装饰、门笺等等, 都是笃诚的信徒精心制作后, 送入寺庙以表诚意的。寺庙的建筑外观, 也大量运用了剪纸特有的镂空形式进行装饰, 并在墙面、柱脚、窗框刻画有剪纸形式的图案花纹。傣族剪纸造型艺术的最大特征是简练概括、夸张传神、构思大胆, 作品风格古朴、粗犷、自然, 地域感强, 保留着较多的傣族古老文化传统痕迹和民族风俗, 体现了民间艺术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

三、傣族剪纸的用途和题材

傣族剪纸大多数用作“赕佛”的供物和寺院的装饰, 多贴于寺庙中的神幔、神树及旗蟠上。作为信徒们敬神拜佛的供物, 剪纸内容以宗教题材和僧侣生活场景居多, 有佛像、佛塔、寺院、菩萨、天神、菩提树等纹样和描写拜佛、赶摆等宗教民俗活动的画面;动植物纹样有大象、孔雀、牛羊等, 展示亚热带自然风貌的。形式上傣族剪纸以伞花、墙花、挂灯、吊幢、佛幅、佛盒花为多, 是傣族社会风貌和民俗风情的折射。

傣族的剪纸艺人用布、绢、的确凉等面料制成“佛伞”, 赠送佛祖象征人佛有缘;居民家中的祭神供品, 由民间艺人自我创作、自我使用。这些技法娴熟的剪纸作品除佛像和“金水”外, 还有傣家献给娶亲的双鱼剪纸, 有向佛祖表示信念的, “荷瓶有鱼 (吉语谐音———成双成对) ”;悬挂在佛祖两旁的“灯彩”大部分装饰用剪纸来组合。傣族剪纸这种特殊的功能, 使剪纸的选题内容均带有浓郁的宗教意味。傣族信奉南传上座部佛教, 傣家人制作出充满灵性的剪纸, 作为与自然、与神灵、与佛交流的语言, 佛界人间难以分离, 佛祖神灵就在身边隐现, 常常是心动神知, 佛过人觉[4]。

以德宏州芒市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传承人———民间工艺美术大师思华章的金属“剪纸”为例, 布剪、金属剪的产生, 有效地拓展了傣族剪纸艺术的生存空间, 是傣族剪纸技艺的延伸和发展。思华章的作品, 是随着剪刻工艺改良后出现的新型“剪纸”形式, 其特点是以金属材料取代了传统的纸张做为镂空的表现媒介, 主要用于宗教祭祀, 以经幡、佛伞、佛龛等祭祀用品为主[5]。在表现技法上, 傣族剪纸有着构图大气丰满, 造形浑厚概括, 图案匀称得体, 线条变化流畅的特点。其不仅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 在布局上还注重繁与简、疏与密的合理分布。不仅能成熟地运用线线相连的阳纹好和线线相连的阴纹手法, 还能兼用不镂空的刀痕线条, 达到充分表现物象质感的目的。

四、傣族剪纸与民俗习惯

傣族剪纸在德宏当地的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地位。一年中的各种节庆, 以及人的生老病死都形象地融会在剪纸的各色纸布之中。从剪纸内涵到外在表现形式诸方面折射出傣族人民的历史文化传统、审美追求和独特的民族精神[6]。少数民族地区剪纸艺术本身就含有民族文化的养分, 因为它们的资源就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的沃土。具有悠久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积淀, 利用通感联想造型、互渗思维方式创造综合形象, 包含民俗风情、传统习惯等特征[7]。在云南德宏, 傣族剪纸是许多少数民族喜爱和广泛流传的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形式, 它们走线匀称, 阴阳布局妥帖优美, 刀法干净利落充满野性, 表现着傣族人民纯净质朴的心灵和对美好生活的祈愿。

傣族的民间剪纸, 用于宗教活动的较多, 如伞花、墙花、纸扎、挂灯吊幢或幡、佛龛剪纸、奘房供品、门笺、门神等形式。另外, 在建筑装饰、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婚丧习俗等方面, 剪纸的使用也很普遍。特别是佛寺中的剪纸, 常用金箔、银纸及各色彩纸剪出一些人物众多、装饰华丽的大型剪纸, 表现佛界的庄严恢宏。另一种用自制白棉纸成叠剪凿的剪纸, 则线条粗放、造型单纯, 多以人、牛、马、象、塔等重复排列, 似只为“人旺年丰”的祈愿而存在。

五、傣族剪纸的传承与保护

傣族剪纸在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傣族剪纸的传承, 除了少数民间艺人具有明确的师徒授受关系外, 一般都是在傣族特有传统文化氛围的熏陶下, 从小耳濡目染, 逐步自学而成。在现代各种外来文化浪潮地冲击下, 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生存空间正变得越来越狭窄, 目前, 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傣族民族民间艺人屈指可数, 后继乏人, 面临着现实传承困境。

首先, 要对傣族剪纸目前的分布状况、民俗环境、宗教习惯、保护现状等问题展开调查和信息收集, 运用文字、录音、录像等各种方式, 对傣族剪纸及其所属的民俗文化进行真实、系统和全面的资料记录;进行科学全面的研究, 逐步建立相关的民族民间艺术资料库、数据库和网络服务平台;建立较为完备的民间艺术、民间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和体系, 将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提到日程上来, 使之能尽快得到有效的保护[8]。

其次, 应将技能高超的民间剪纸艺人授予民间艺术家称号, 鼓励他们带徒传艺, 编写适合当地民众学习的教材, 结合学术研究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多方面力量进行学习研究, 共同开展傣族剪纸艺术保护工作。

傣族剪纸的保护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全面静态的保护, 把所有在民间流传的傣族民间剪纸遗产都用科学方法记录下来, 把民间剪纸成果当作珍贵文物搜集起来, 放进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保护起来, 但只是作为文物还是不够的;还要同记录此作品的创作过程, 艺人的创作经验、作品的社会功能, 历史内涵及其有关的民俗等等。二是重点的、动态的保护, 使它适应人民的现代生活的需要, 既保护它传统的优点又进行创新, 从而能产生新的艺术生命。

参考文献

[1]张公瑾.傣族文化[M].长春:吉林出版社, 1986.

[2]潞西市文化体育局.傣族剪纸[M].昆明:云南美术出版社, 2009.

[3]刘岩.南传佛教与傣族文化[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 1993.

[4]刀莹.人、佛、自然的交融——傣族剪纸特色[J].装饰, 2001, (1) .

[5]马楠.德宏州傣族剪纸及其手工艺文化[D].昆明:云南艺术学院硕士学位论文, 2010.

[6]郝云华.德宏傣族剪纸探析[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7, (7) .

[7]苏军国.对德宏州芒市傣族民间剪纸艺术传承的分析与对策[J].安徽文学, 2011, (6) .

篇9:云南民居:诗情画意傣族竹楼

云南西双版纳是傣族聚居地区,这里的地形高差变化较大,常年无雪,雨量充沛,没有四季的区分。所以在这里,干栏式建筑是很合适的形式。由于该地区盛产竹材,所以许多住宅用竹子建造,称为竹楼。

竹楼用料简单,施工方便而且迅速。粗竹子做骨架,竹编篾子做墙体,楼板或用竹篾,或用木板,屋顶铺草,主柱有24条。竹楼的平面呈方形,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供饲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有堂屋和卧室,堂屋设火塘,是烧茶做饭和家人团聚的地方;外有开敞的前廊和晒台,前廊是主人白天工作、吃饭、休息和接待客人的地方,既明亮又通风;晒台是主人盥洗、晒衣、晾晒农作物和存放水罐的地方。这一廊一台是竹楼不可缺少的部分。这样的竹楼可以防潮湿、散热通风,还可避虫兽侵袭和洪水的冲击。因为这里每年雨量集中,常发洪水,楼下架空,墙又为多空隙的竹篾,所以很利于洪水的通过。

竹楼周围的宽阔庭院里都要种植瓜果林木或开挖小鱼塘,傣家人喜欢在竹楼周围栽凤尾竹、槟榔、芒果、香蕉等,既可蔽阳遮荫,又是一道不设防的天然绿色“围墙”,外围随意搭上的竹篱,不为防人,只起到阻止牲畜闯入的作用。所以,春暖花开的日子,整个村寨都充满诗情画意。

篇10:云南石林导游词介绍

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温度约16度,距省会昆明78公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四季如春”,是世界唯一位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喀斯特地貌风景区,素有“天下第一奇观”“石林博物馆”的美誉,是首批中国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国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与北京故宫、西安兵马俑、桂林山水齐名,成为中国四大旅游胜地之一。

景区由大、小石林、乃古石林、大叠水、长湖、月湖、芝云洞、奇风洞7个风景片区组成。全县共有石林面积400平方公里,参差峰峦,千姿百态,巧夺天工,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体的,在国内外知名度较高的风景名胜区。所谓岩溶地貌,也叫喀斯特地貌,是指地表可溶性岩石(主要是石灰岩)受水的溶解而发生溶蚀、沉淀、崩塌、陷落、堆积等现象,而形成各种特殊的地貌——石林、石峰、石芽、溶斗、落水洞、地下河,以及奇异的龙潭,众多的湖泊等,这些现象总称喀斯特(因南斯拉夫西北部喀斯特高原最典型,故名)。我国的云南、贵州、广西、石林广东、福建、四川等省、区都有分布,其中发育得最好、最美的石林当属昆明石林首屈一指。1966年,中国第二次喀斯特学术会议建议将“喀斯特地貌”改为“岩溶地貌”,故在中国又叫岩溶地貌。

石林景区面积达1100平方公里,气势大度恢弘,保护区为350平方公里,山光水色应有尽有、各具特色。全区可分为八个旅游片区:石林景区、黑松岩(乃古石林)景区

、芝云洞、长湖、飞龙瀑(大叠水)景区、圭山国家森林公园、月湖、奇风洞。其中开发为游览区的是:

石林风景名胜区范围宽,石林集中。其象生石之多,景观价值之高,举世罕见。1982年,经国务院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2月13日,石林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的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之一。5月8日,昆明市石林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石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云南省继丽江古城、三江并流的第三个世界遗产。石林风景区(中心景区)、黑松岩风景区、飞龙瀑风景区、长湖风景区。

篇11:介绍云南的导游词

“岭峦涌作千倾海,峰簇栽成万仞葱”。从海拔仅76米的镇南河口溯向高达6,740米的德钦梅里雪山卡格博峰,云贵高原以平均每公里6米的节律抬升着,恰是一座绿葱葱的九百里天梯。闻名于世的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几乎并排地经这里流向远方,险峰峡谷纵横交错,江河溪流源远流长,湖泊温泉星罗棋布,造就了这块神奇美丽的乐土。

独特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云南独特的气候条件。“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一省兼有寒、温、热三带气候,实为世间罕见。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使得云南动、植物种类异常丰富,有高等植物 15,000多种,动物 250多种类,鸟类总数达 766种,“植物王国”、“动物王国”的美名成了云南的代称。

在这块神奇、美丽的红土地的怀抱中,聚居着 26个民族,各族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能歌善舞、朴实热情。各民族因所处的自然环境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社会文化形态,创造出无数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以其独特、奇异的生活习俗和传统流下了形态各异、灿烂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

从 99世界园艺博览会举办地的省城昆明,到“风花雪月”的大理名胜;从高原水城丽江、神奇的“香格里拉”—中甸,到孔雀曼舞的西双版纳;从“天下第一奇观”的石林、千姿百态的元谋土林,到世所罕见的“三江”并流,江狭水凶的虎跳峡,这些迥然相异的山川景色,如一个天然的自然博物馆,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游客,都会深深地感受到这是一块博大而充满激情、深邃而富有魅力的神奇之地。

篇12:介绍云南景点导游词

拉市海的春天是姗姗来迟的。当丽江城内的太阳正明媚当空时,这里的冷风还在嗖嗖作响。三月的一个清晨,我站在了向往已久的拉市海边:这是一面宽阔安静的湖泊,清冷的天空下,湖面泛着盈盈的绿光。小块小块的湿地把湖面分隔成大大小小的湾。湖中稀疏站立的柳树上,停着一群鸬鹚;浅湾里和岸边,是一大群野鸭,或扎猛子寻鱼虾,或交颈而眠。偶尔有两只双宿双栖的赤麻鸭扑棱棱飞起,带起附近的水禽懒洋洋扇扇翅膀。远处水气氤氲,不时可见山林鸟游动飞舞的点点小影。这就是拉市海的初春,早迁的候鸟已北移,晚行的正在休养生息,准备踏上万里归途。陪我一起闲逛的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所的工程师彭贵鸿在拉市海呼呼作响的大风中很有些遗憾地叫着说:“你来晚了,越冬的候鸟很多都已北移了。一个多月以前,这里热闹得不得了:海子里,柳树上,天空中,还有后面的山上,到处都是鸟。那壮观,就别提了。”

我眼中静谧的拉市海和彭工嘴里喧闹的拉市海是如此地难以统一,但是,看着那些悠闲自得的鸟,感受着人来鸟不惊的场面,却让人不得不相信,这里,就是万鸟的乐园天堂。

越冬水禽的乐园

优良的自然环境,让候鸟和本地鸟把这里视为共同的天堂福地。据不完全统计,拉市海保护区内共有各种鸟类163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4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7种。以涉、游禽为主的湿地鸟类59种,所有的水禽都是国家公布有重要保护和科研价值的鸟类。

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之后,候鸟开始陆续飞临拉市海。这些“万里飞来为客鸟”的鸟儿们一点也不拘谨,啁啾鸣叫,翅膀扇动,打破了湖面往日的宁静。十月份到来年春节,是鸟最多的时候。鸟儿们成群结队从遥远的北方故地来到这里,和本地鸟一起,在湖泊、沼泽、山林、草甸里自由嬉戏,捕鱼捉虾,一派祥和景象。“自来自去梁上燕,相亲相爱水中鸥”,诗里描述的美好场面在这里真真实实地存在。整整一个冬天,它们都在快乐地悠游,休养生息,补充体力,以备来年身体强健地踏上归途。

10万多只鸟在这儿曼舞翩跹,常会让不经意闯进的人感到意外的惊喜。正在拉市海考察的云南大学生物系教授、鸟类专家王紫江惊讶地对记者说,一天早饭后无事,他和另几个专家沿着湖边走了走,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便发现了近80种鸟类。而此时正是大多候鸟已北移的非观鸟期。像拉市海这种万鸟云集的高原湿地,在省内乃至国内都是很少见的。

管理所的人说,鸟最多的时候到拉市海,不仅有福观赏到翩翩起舞的大天鹅、对湖梳妆的黑颈鹤、黑鹳,还可见到悠闲游荡的中华秋沙鸭,而这种珍贵动物的数量在全国尚不足100只。至于鸳鸯、鸬鹚、赤麻鸭、苍鹰、红隼等我们平日只能在动物园一见的水禽、猛禽在这里更是随处可见。真是应了那句古诗:天花落不尽,处处鸟衔飞。是什么吸引得这些候鸟不辞辛劳,万里跋涉作这一年一度的相会呢?王教授中肯地说:“拉市海能有今天这么多鸟,除了天赐的好环境,有一点是很重要的,那就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同志们几年来做的大量工作。”

推荐 云南昆明石林导游词 ·云南导游词 ·昆明导游词 ·西双版纳导游词

与鸟共舞的人们

黄廷发和彭贵鸿是保护区管理所的元老,当他们第一次以管理者的身份来到拉市海时,几乎是一头雾水。那是6月,云南丽江拉市海高原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正式成立,管理所只有3个人。现在想起来,其实当时的艰辛并不在创业,难的是几个学林的人面对的却是自己全然不熟悉的鸟类。所长黄廷发说,那时他是认树的专家,而不认识什么鸟。除了平日常见的小雀外,对其它的鸟完全没有什么概念。看那些水禽,看来看去都是一个样子。那段时间,急坏了他,“管鸟”的人不识鸟,这算怎么回事。走不了别的捷径,只有一个办法,学!

篇13: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芒畔傣族自然村饮用井水、常吃的生菜 (豆角) 、生肉 (猪肉) 。

1.2 方法

采用定性到定量的研究方法:将高砷饮水健康危害影响的多因素条件logisitic回归分析中筛选出来的2个保护因素喝生水、吃生菜做实验室定量分析, 饮用水、常吃菜 (豆角、猪肉) 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测定其砷含量, 并测定不同加热条件下 (从室温开始加温5、10、15、20min, 15min后水温可达100℃) 水、豆角[豆角+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和豆角+高砷水 (砷含量0.100mg/L) ]、猪肉[猪肉+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和猪肉+高砷水 (砷含量0.100mg/L) ]的砷含量。正常水 (砷含量0.005mg/L) 作为对照。

1.3 质量控制

由2名省疾控中心专业技术检验人员, 用同样的方法、试剂, 对同时采集的样品进行测定, 允许的测量误差为±0.01, 检测结果的符合率要求在90%以上。

2 结果

2.1 不同水砷含量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砷含量

不同砷含量的水,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分别为5、10、15, 20min, 水砷含量也增加, 尤以高砷水 (0.100mg/L) 加热后, 水砷含量增加较为明显。至20min时, 水砷浓度就不再继续增加, 并稳定在加热15min时的浓度, 见表1。

2.2 豆角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时间下的砷含量

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豆角砷含量在增加, 尤以高砷水 (0.100mg/L) 中加热的砷含量增加较为明显, 至20分钟时, 豆角砷浓度就不再继续增加, 并趋于稳定在加热15分钟时的浓度, 见表1。

2.3 猪肉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条件下的砷含量

猪肉在不同水砷含量和不同加热时间下的砷含量增加的规律与豆角一致。见表1。

3 讨论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砷对机体的毒性作用取决于体内砷的积蓄量, 体内的积蓄量又决定于人体对砷的摄入量[1,2,3,4,5,6,7,8,9]。本实验室检测结果显示, 经加热后, 水、蔬菜、肉中的砷含量增加, 并且随着加热时间的增加, 砷含量也在增加, 用高砷水煮沸后的蔬菜、肉, 砷含量增加的速度更快。由此可以证明, 傣族人喝生水、吃生菜、生肉的生活习惯, 对砷的机体损伤的保护作用, 是因为生水、生菜、生肉中的砷含量低, 从而减少了砷的摄入量。虽然傣族饮用高砷水年限较长, 但人群尿砷、发砷浓度远远低于国家推荐的正常参考值, 机体仅出现皮肤系统、神经末梢的损伤, 除以暴露浓度低有关外, 跟生活习惯也可能存在很大的关系。因此, 在其他高砷地区, 如及时不能改水, 采取减少加热时间, 提倡急火快炒的烹调方法, 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防治措施。

世界各国对水砷标准的修订工作越来越关注, 这是由于以台湾为主的研究者相继报道高砷地区各种内脏癌高发, 因此一些国家开始将饮水砷上限值 (MCL) 从0.05mg/L下调, 诸如:加拿大提出了0.025mg/L的过渡性标准;日本、欧洲一些国家下调至0.01mg/L;美国环保局经长期大量调查研究与综合分析, 也将水砷卫生标准修定为0.01mg/L, 并于2006年1月份实施;WHO也推荐水砷标准为0.01mg/L[10]。我国现行的水砷标准被修订为0.01mg/L科学合理的, 按照本研究的实验室检测分析, 中国极大多数地区的人群是喝开水, 如果有的地区的水砷含量虽然低于0.05mg/L, 但在0.01~0.05mg/L期间, 被视为非高砷区而未采取任何防治措施, 水经加热煮沸后, 水砷含量有可能超过0.05mg/L而成为高砷暴露, 水砷标准0.05mg/L是不安全的。

参考文献

[1]Ahsan H, Perrin M, Rahman A, et al.Associations between drinkingwater and urinary arsenic levels and skin lesions in Bangladesh[J].JOccup Environ Med, 2000, 42:1195-1201.

[2]Mazumder DN, Das Gupta J, Santra A, et al.Chronic arsenic toxicity inwest Bengal-the worst calamity in the world[J].J Indian Med Assoc, 1998, 96:4-7.

[3]Haque R, Mazumder DN, Samanta S, et al.Arsenic in drinking waterand skin lesions:dose-response data from West Bengal, India[J].Epi-demiology, 2003, 14:174-182.

[4]任先云, 周振荣, 岱沁, 等.富砷饮水暴露剂量与反应关系.中国地方病学杂志, 1999, 14 (3) :133-135.

[5]武克恭, 马摊之, 于广军, 等.地方性砷中毒人群剂量反应关系的探讨[J].内蒙古地方病研究, 1994 (增刊) :52, 54.

[6]刘桂成, 董学新, 张爱华, 等.砷元素慢性中毒的神经毒害与发砷含量观察[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 2000, 17 (3) :23-24.

[7]Song YT, Hung YC, Hee WT, et al.The Effects of Chronic Arsenic Ex-posure from Drinking Water on the Neurobehavioral Development in Ado-lescence[J], Neuro Toxicology, 2003, 24:747?753.

[8]Takahiko Y, Hiroshi YB, Gui FS.Chronic health effects in people ex-posed to arsenic via the drinking water: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s in re-view[J].Toxicol Appl Pharmacol, 2004, 198:243-252.

[9]Tetsuro AA, Takashi KB, Junko F;et al.Contamination by arsenic andother trace elements in tube-well water and its risk assessment to humansin Hanoi, Vietnam[J].Environ Pollution 2006, 139:95-106.

篇14:云南傣族园导游词介绍

关键词: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肖形官印;视觉审美

肖形印是古代一种刻印艺术,它以独特的创造性在印学上影响深远,并在我国印学发展史上居于重要的地位。起源于殷商时期,成熟于战国时期;秦汉时期,达到了巅峰;衰落于魏晋后;元代时偶见花押印中;晚清时期,再度受到重视,得到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肖形印的材质基本都是铜质,带有凿刻或凹入的图案,题材主要有虫鱼、鸟兽、人物、車马等,还有部分的字体。

肖形印在中原十分的流行,继出现于我国川滇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其中,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地的象牙和木质肖形官印就代表性很强,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1 傣族肖形官印的概述

西汉至元明清时、中央政权机构一直委派云南少数民族当地首领为地方官,并颁发中央统一制作的官印。官印的尺寸、材质、制作和文字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西双版纳傣族地区是周边多个“勐”(傣语)结盟组成,这里很早就形成了层次分明、上下有序的政权组织系统——土司制度。最高长官“召片领”(傣语)和署官以及下面的部落首领“召勐”(傣语),都使用一种自制的刻有动物图案的圆形印章。这种印章在土司内部管理公文时使用,是一种“土”官印。一般的上呈文书中用方印,下行文书中用圆印。召片领司署中得官员使用动物肖像形印和傣文或汉文长方形木印。[2]

西双版纳傣族肖形官印上的主体形象,一般是动物图案,主要有鱼、鹿、狮、孔雀、大象、犬等。这些动物多是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动物,且与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氏族社会的图腾崇拜有着直接的联系。在西双版纳傣族聚居地区,氏族社会时期的崇拜物,到了部落联盟的时候,这种动物的标志就成为该部落的图腾,进而到了阶级社会,动物成了权利的象征,出现在官印上。

2 傣族肖形官印的分类及其特点

西双版纳傣族官印从所见的官印来看,可以分为五种,分别是车里宣慰使用印、召景哈用印、怀郎曼轰用印、召竜纳干用印、勐级官员用印。[3]

车里宣慰使用印是当时召片领所使用的官印,通常是动物题材,象牙材质。高度在十二点九厘米左右,直径是四点八厘米左右,印面为正圆形,由多种动植物图案阴刻组合而成。印面的图案中心往下有一条直线将全印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中心位置有数棵参天大树,中间一棵树为最高大,两侧树木排列整齐有序,高度依次递减,在树梢上端左右各有一个圆形圈,象征日月,圈中依稀可见某种“灵物”,日月周围刻有类似祥云状的卷曲线条。印面下部分表示地下和水中左右各有两个对称的鱼形图案,两鱼中间是上面大树的倒影图形,使人感受到水的清澈。纵观整个印面团,布局茂密而又严谨。左右对称而不呆板,情趣盎然又不失庄重,动植物图案多样且又井然有序。圆形外边留有一道粗重的边,传递一种森严的感受,寓意召片领地神圣不可侵犯。

召景哈用印多数也为动物肖形印,材质为木质,通常高度是七点五厘米左右,直径是五点五厘米左右,印面为正圆形。由一头伫立在林间回眸张望的雄性梅花鹿阳刻而成。鹿在傣族人心中,不仅是官职的标志,也是能赐福保平安的灵物。[4]印面中心鹿的体态刻画矫健有力,静态中蕴藏着动感。神情生动自然,令人回味无穷。鹿角造型及其夸张,几乎占据了鹿身以外印面的大部分空间。造型穷极变化,颇具艺术意趣。在印的空白处。例如,鹿四蹄下方,刻有两道直线以示地面。地面上还生长有某种植物,这些刻画填补了印面空白处,并使得整个印面产生虚实变化,主次分明。印面外部由两道细圈纹包围,风格与内部图案相似,曾格格图案完整而统一。

怀郎曼轰使用的数方动物肖形官印为木质,通常高度为六点六厘米,直径五厘米左右,印面为正圆形。印面中心图案是一头阳刻仰头上望、张口怒吼的雄狮。雄狮前腿直立,后退曲坐于地,尾部在身后呈“s”形高高翘起,根部又夸张地分为多条曲线。狮身前部印章空白处刻绘有灵草状饰纹,下方同样刻有两条水平横线以示地面。这方狮印与其他的设计有着一定的差异,即环绕狮身的四周刻满了文字。上部刻傣族文字:音译为“召叭竜拉鲊翁沙”,“召叭竜”为宣慰使是属官之意,“拉鲊翁沙”是傣家人的法名。傣族男子约十岁起,就要入寺念书,因而都有法名。印面下部右边刻有汉文“刀学”二字,左部刻有汉文“林印”二字。刀学林为印章使用者的姓名。此印巧妙之处在于制印者把汉字中间的一处空白表现为瀑布和一潭清水,真是绝佳的构思。狮身外围和全印外围各为两个圆圈环绕。此印集汉文、傣文、使用者姓名、法名、官名和图案为一身,实在是一方具有地方与民族特色的印章。[2]

召竜纳干所用的动物肖形官印为木质,通常高度五点三厘米左右,直径地四点八厘米左右,印面为正圆形。印面中心肖形图案为一只阳刻得神鸟孔雀,头部羽冠向上高耸,尖尖的喙伸向前方,尾部羽毛做概念上得处理,翘至头部后侧,两腿直立,下部同样有水平地面支撑。制印者以虚实相生的构图、干脆洗练的刀法,或重或轻的点画布白,栩栩如生地刻画了一只昂首挺胸、侧势展翅的百鸟之王。全印四周有一圈较粗重的宽线环绕,使整个印章空间外实内虚。与中原地区战国时三晋印有着近似的审美情趣。鸟首前部依然用曲线图案进行填补装饰,使整个印面尽显活泼轻松、舒展秀丽之态。

勐级官员用的肖形官印为木质,通常高度五点一厘米左右,直径为四点四厘米左右,印面为正圆形。印面中心肖形图案为一只阳刻得颇具灵气的神犬,犬是傣家人的神物,所以印章上表现得犬与现实中的犬的形象有很大的不同。神犬的颈部、身躯、腿部均夸张为细长形,这种表现手法凸显了神犬的矫健与灵活。尾部后端意化为、分散状、双耳用细线勾勒,坚挺有力。头部扬起,口微张,上颚前突,加强了鼻头的处理。头顶似还刻画有某种突出物,更突显出这只灵犬的非凡气势。印面空白处同样有线性纹样点缀,外围为双细圈环绕。

3 傣族肖形官印的视觉审美

西双版纳独特的人文地理条件孕育了傣家人特有的文化观念,肖形官印以其独特的艺术面貌反映了傣族人民厚重的历史沉淀、宗教信仰以及独具特色的审美标准。傣族肖形官印与中原地区肖形印相比,它的艺术特征既有相似性也有差异性。

无论中原肖形官印还是傣族肖形官印它们的表现主题都具有浪漫主义的寓意和象征。都将一些动物视为有灵性的神物,这是民族共有的浪漫色彩的文化心理。肖形官印是融入某种观念的图形符号,它借用某种具体和抽象的形象暗示特定的意义,融意于象,融象于形,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傣族肖形官印印面上的动物类型和中原肖形官印都很相似,都为鹿、狮、孔雀、牛、鱼、犬等動物形象,因为每一种动物都有其各自的特性,凸显了不同的能力。这也是受到了中原文化的影响。且两者都采用了写实和写意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傣族肖形官印的图案纹饰在造型创意和表现手法上充分展现了傣族人民的智慧,这些源于现实生活中得动植物图案都是由傣族人民融入自身情感之后以一种写实与写意相结合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图案,塑造出的形象生动感人,艺术意味浓。

傣族肖形官印与中原官印不同的地方是,它的制作都是按照严格制作规定来做的,它们的形制、纹饰和风格都很相似。都统一为正圆形,并且都刻有圈线,印面的尺寸都在五厘米左右,印纽多为圆柱状,材质多为木质,少数为象牙材质,肖形多以阳刻为表现手法,动物的头部大都一致向左。而中原官印大都是私印,没有严格规定,材质也多为铜、金、银、玉、象牙,石质较少。图案多为灵兽、车马、神话人物等,多为侧面和正面造型,且大多出于铸造,少凿刻。另外傣族肖形官印的印拓是通过红色印泥展现于纸张之上的,而中原肖形官印是直接将印章捺在泥上,产生的效果是截然不同的。[1]

傣族肖形官印和中原肖形官印在审美取向上是有很大差异的,中原肖形官印注重从大处着眼,善于取大气势。多为团块有机组合而成,不会有过多的细节。但傣族肖形官印却不一样,在注重整体效果的同时还注重印面的装饰感,都加入一些曲线纹样来进行装饰,进行穿插、交织等,与整体碰撞出节奏感和艺术感,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傣族肖形官印的审美研究,主要可以从构图、造型、装饰几方面来进行研究。

3.1 构图饱满,整体性强

傣族肖形官印统一为正圆形,制印者将印面能使用的空间全部用图案占满,尽管动物形象存在着一些差异,但整个印面在构图上十分饱满。例如,召景哈用印,动物在中央顶天立地,夸张的鹿角及尾部恰到好处地不满了边角的空间,在剩余的少量空白处,错落有致地添加一些灵草以及抽象的集合图案加以点缀,印面外围用圈线环绕。正是这种将局部繁复的装饰纳入整体包围之中的手法,使得印面整个画面充满虚实强弱的对比,极具有视觉张力。整个印面主题明确、承载丰富,达到了饱满而丰富的效果。

3.2 造型夸张,表现性强

夸张是为了加强事物的形象感染力,达到强化的效果。傣族肖形官印纹饰就是大量地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在写实的基础上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大胆地主观处理,突破了常规的比例关系来达到突出事物特征的目的。制印者为了突出印章上的鹿角、鸟尾,对它们的形象进行夸张。例如,怀郎曼轰用印为了突出神犬的强壮身躯,就对犬身的肌肉进行强化,而其他的四肢就显得特别细长。运用这种夸张的表现手法使其效果明显,表现更加生动。

3.3 装饰抽象,装饰性强

傣族肖形官印在写实的基础上加以变形,创造了许多富有装饰美感的理想纹饰。这些纹样源于事物的自然形态,经过艺术加工变成“C”形和“S”形曲线纹饰,纹饰有时连续重叠有时方向对接,蜿蜒反复,营造出一重富有动感而又细致华美的艺术气氛,使得官印在应有的大气庄重外,多了几分傣家人得情趣和浪漫。值得一提的是,肖形官印中得曲线纹样造型各异,非常有趣。鹿印中得填充图案类似鹿角;狮印中得纹样类似狮尾卷曲的毛;而孔雀印纹样多为半圆形,很像孔雀身躯的造型。不同的肖形印采用不同的装饰纹样,各尽其妙,充分体现了傣族人民的审美才智。

4 总结

傣族肖形官印艺术是我国印学研究史上的重要环节,也是我国印学史上的一枝奇葩。制印者只有对大自然有浓烈的热爱,才能创造出感染观者的作品,他们认真对待大自然,善于发现自然中的一切美,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些官印来自于傣族人民深刻的生活感悟和高超的手工艺技巧,其中饱含了傣族人民的人生意味和生活情趣,表现出了傣族人民对生命的崇尚之高,以及他们善于想象的艺术精神很值得当今的艺术创作者去领悟和借鉴。

参考文献:

[1] 刘东峰,杨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肖形印艺术管窥[J].民族艺术研究,2011.

[2] 萧明华.云南少数民族官印集[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1989.

[3] 俞鹿年.中国官职大辞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2.

[4] 王伯敏.古肖形印臆释[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3.

上一篇:小学习作评语下一篇:我小学四年级优秀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