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散文教学心得

2024-05-01

语文散文教学心得(精选8篇)

篇1:语文散文教学心得

散文教学要讲“道理”

再读王荣生教授对黄玉峰老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的评析,不禁有想起了散文教学的问题。

我发现,王教授特别钟情于黄老师的课堂教学,不吝溢美之词。在此之前,我知道黄玉峰老师的大名,也知道他戏称自己是“语文教学界的叛徒”,但是,对黄老师的课堂教学,我知之甚少。前年,在常州市翠竹中学,有幸聆听了一节《送东阳马生序》,留下的印象,一是,黄老师的语文功底简直是高山仰止,非我辈所能企及;二是,黄老师的语文课,一讲到底。

王教授的文章后面列出了黄老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札记和教学简案,正好让我重温了黄老师的风采。在读王教授的评析之前,我先把黄老师的这些内容,仔仔细细地看了两遍,最初的感觉是,语文老师对文本的解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黄老师在教学札记中就谈到自己备课时,“当我仔细阅读课文时,却发现其中有很多疑点没有解决,有很多东西远不是那么容易理解的”。他在备课时,经过揣摩文本,就对自己提出了11个问题。我想到我们平时的备课,似乎没有如此的“用心”,文本大略地看看,然后再看看参考书是如何阐释的,然后就堂而皇之地去备课了——把参考书上的答案贩卖给学生。我经常对我的学生说,没有问题是最大的问题。可是,老师们在备课时,有没有想过,我有什么问题?今读王教授的评析,才领略了其中的奥妙。

当今的语文教学,似乎格外对散文教学青睐有加。从我们所使用的教材中散文所占的比例可见一斑;书店里能令人流连忘返的也往往是一些散文化的文集;人们在茶余饭后,能够有点小资情调的消遣阅读,也大多是散文(当然,很多属于心灵鸡汤)。可见,散文在日常生活中,有种不可或缺的填补精神空间的作用——毕竟散文的使用价值并不大。

可是,引入中学语文课堂的散文,却不是人们供休闲精神寓所。该怎样把“散文”当作“课文”,是一件值得考量的事情。王教授认为,“中学语文的散文教学,目前极少有教对内容的,往往是错得一塌糊涂,严重地违反读与写的常识”。(《听王荣生教授评课》p63)作为一线教师,日常教学中,只知道按照教材去教学,却从来没有考虑过其中的理据是什么。王教授给我们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

1.从语文课程目标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对不对头?如何使语文课程内容的构成与试图达成的目标一致起来?

2.从语文课程与教学研究的角度——以散文为主导文类给语文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带来了哪些难题?如何面对这些难题?

3.从语文课程的实施的角度——语文教师在教学散文时教学内容正确吗?一篇散文作品,教学哪些内容才是合宜的?

说实话,散文教学已经不是第一天了,“经验”也可谓不少。不过,这些问题却没有仔细想过。任何事情,多想想为什么,可能就不会草率为之,也就会更加谨小慎微。经王教授这么一问,不禁有些自惭形秽。我为什么教?我教给学生什么?我是怎么教的?正如王教授所言,解决这些问题“谈何容易”?我们之所以对散文教学有所倚重,之所以敢放肆地教散文,大概是因为散文的“散”,即散文的“无特征”“无规范”,因为在散文的教学中,大家都知道其“散”,在散文中,我们很难“找出一些能够揭示散文体性的特征,找出一些可具参考的规范”。最多,我们只能体面地回答“这样的散文教什么”、“这一篇散文教什么”之类的问题。因为这样的问题的答案,永远是探索性的,是“仅供参考”。

基于这样的思考,王教授认为,“散文是真实人与事的抒写,不联系到被写的人与事,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散文是作者真情实感的流露,离开了写作的这个人,也谈不上对散文的理解。于是,就有了时间和空间。散文是即情即事的产物;脱离了具体的时间和空间,就只能把作品当作言辞的技巧,犹如我们许多语文课所做的那样”。(p65)从这个观点上看,我一向认为,语文教学,要与文本对话,要与作者对话。否则,一切都可能只是一种言辞上的表达技巧而已。即使在其他非散文教学中,我们也都知道要把作者介绍给学生,把写作背景呈现给学生。或许,这验证了白居易所说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否则,不是无病呻吟还是什么呢?王教授认为,即使是言辞与表述,也有两种把握的途径:一种是文内的,在上下文语境中;一种是文外的,在具体时间和空间的语境里,联系着写的人和被写的人与事。文内的把握,又有两种,字面的和字面背后的;文外的联系,也不妨分为两种,笼统和抽象的。可是,在我们的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弄丢了教学内容的理据,并不知道我们在教什么,最多,只是以“考试”为根据,教些怪模怪样的东西。

教学内容的正确,并不表示学生就能有所收获——就像学生喜欢的课,喜欢的老师,未必就真的能让学生有收获一样,这需要理性的思考。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教学方法的合宜。这就好像做菜一样,同样的菜,不同的厨师就会做出不同的菜来,有的让人胃口大开,吃饱了还要撑着;有的让人倒胃口,看到那样子,就不想吃。语文教学也同理可证。从教学方法的理据上,王教授认为,黄玉峰老师的教学方法是契合的。与教学内容的契合程度问题,主要考察教师的“教”的方面,而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问题,则更关注学生的“学”的方面,考察的是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尽管,从时髦的做法来看,黄玉峰老师的做法并不显得有多高明,但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追求“返璞归真”。现在很少有语文老师敢于在课堂上“串讲”了,一旦“串讲”,好像就背上了“满堂灌”的骂名。其实,讲得精彩的语文课,对学生何尝不是一种享受与受益?关键是老师会不会讲。而黄老师的“一讲到底”,据我了解,全国敢这样的做的人,一时无两。更何况,在教育沉浸在各种追逐时髦的口号中,哪位老师在公开课教学中,胆敢这样做,不背上“因循守旧”的骂名才怪呢。

一堂语文课,可以有多种语文教学方法。可是,我们是不是应该扪心自问,我为什么用这些教学方法?也许,答案是悲观的。或者茫然不知,或者因为流行,或者因为好看,或者因为“我喜欢”,或者因为“我就这样”,有不少人甚至还不知道这里还有一个为什么的问题。离开了教学内容有效实现这一基准,什么方法都是乱方法。我一致认为,做事如果搞不清为什么,那么,不作为要比乱作为好。以前要上公开课,第一件要做的事情不是很好的研读文本,而是首先上网去查询有什么现成的教例,有什么现成的教案,有什么现成的设计,然后拼拼凑凑,热热闹闹,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却鲜有人能够回答。黄玉峰老师是这样说的:“对文本有深入理解后,决定采用串讲式。一面读一面讲。一面讲文本,一面结合内心的感受,联系我的经历,把自己放进去,把我们的时代放进去。”是呀,把自己放进去,把时代放进去,有多少老师能这样做呢?更多的时候,我们欣赏的是语文老师教学的技巧,教者本人似乎总是理性地置身事外,而不是把自己融入课堂、文本,在老师眼里,文本不过是可以大卸八块成各种试题而已。

散文本是作者心灵的抒发,阅读散文是心灵与心灵的碰撞交感。把散文当成一种玩弄技巧的玩意儿,就会使散文失去它的蓬勃生机。所以,王教授提出了这样的忠告:语文老师如果能经常研习黄玉峰老师的《世间最美的坟墓》,长进一定会很快。

当然,王教授也对黄老师所说的“返璞归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他认为,“归真千真万确;反朴万万不能”。因为,黄老师认为,“串讲”是教学方法的技术层面,所谓“反朴”就是“返”到古代的“串讲”。而现代意义上的“串讲”与我国古代私塾乃至语文教育成立之初老先生们串讲古文的方法,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因而,王教授最终得出这样的结论:

黄老师这堂课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教的是《世间最美的坟墓》这样的散文,是因为——“字里行间”的情绪、“某些词语”的字面背后的意思、由字面背后意思所牵连出来的人和事——这样教学内容,是因为“串讲”在这里恰好能够有效地实现教学内容。换言之,是因为他对教学内容的自觉、对教学方法的自觉,是因为其教学内容的理据、教学方法的理据。

这些话,或许可以作为我们教学散文的“理据”吧。语文教学,还是要有道理的,否则就是“无理取闹”了。

篇2:语文散文教学心得

一、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基础,一般散文阅读无碍。日常阅读喜欢阅读小散文,尤其是饱蘸个人情思的小散文,鸡汤散文,并不难以理解。

但是,对于厚重的散文,阅读起来还是有困难的。

困难有二:一是文化散文中的历史文化因子陌生化,二是散文作者语言典雅等特点,可能会受学生语言积累的影响而阅读不畅。

二、文本的教学解读

上个世纪末,我读书时,正值余秋雨热。我的一位老师在讲座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台湾人有三雅:听越剧,品绿茶,读秋雨散文。足见当时余秋雨的散文影响力。后来,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有些人引发了人们对余秋雨的非议,但并不妨碍学生去学习这篇文质兼美的文章。

1.余秋雨的散文特点

文化散文与以前的文人散文不同,更侧重于对历史文化的思考:文体形式、语言模式,甚至在视角、语气上都与一般散文有区别。其气势、见识、语言都远远超出当时“积贫积弱”的散文作品,他的散文被称为“中国现当代散文史上的又一座高峰”。一般游记散文所写之景大多为优美怡人之景;余秋雨游记散文大多为萧条凄凉之景。一般游记散文的写景着眼于侧重抒发个人一点一滴的感受或感悟;余秋雨游记散文的写景则侧重于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

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的探幽访胜,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2.本文的特点——节选版

与原文相比,删去了5.5段。浅显了很多。尤其是与欧洲蒙娜丽莎的微笑与唐人造像中的微笑相比的文字:

在欧洲看蒙娜丽莎的微笑,你立即就能感受,这种恬然的自信只属于那些真正从中世纪的梦魔中苏醒、对前路挺有把握的艺术家们。唐人造像中的微笑,只会更沉着、更安详。在欧洲,这些艺术家们翻天覆地地闹腾了好一阵子,固执地要把微笑输送进历史的魂魄。谁都能计算,他们的事情发生在唐代之后多少年。而唐代,却没有把它的属于艺术家的自信延续久远。

以上删减,虽然显得小气和匠气,使得散文失去了原有的大气磅礴的沉重感,但,毕竟需要贴近学生的阅读水准,可以理解为合情合理。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不妨建议学生课后去读原文,提升阅读能力。

三、教学内容的确定

(一)依据:

1.学情:见上。

2.单元教学要求

苏教版八下第四单元导语:“江山如此多娇”,既可“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又可令无数骚人墨客为之倾倒,他们尽情挥洒才情来讴歌它的美丽多姿。这里有表现唐人风范的千年雄关重镇,有海峡彼岸风光如画的阿里山,有赏雪的佳处湖心亭,还有世界著名的水城威尼斯。一山一林,一潭一溪,美的文字,无不使人赏心悦目,给人至美的享受。

从以上导语中可以看出,本课教学建议应是包括两个方面:唐人风范之美与语言文字之美。

3.文化散文的特点

壮美的河川大山,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文化,揭示了更深一层的含义。在每游过一个胜地之后都会向我们展现那里不为人知的一面,并以犀利的笔触,客观的评价,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中国古代的文人墨客并不受到当权者的重视,就连王维那样诗画一绝的人,也只是在宫廷里被当作“玩物”来消遣,并不会得到重用。中国的文化在唐朝时已经达到了一个顶峰,但这种高潮并没有延续下去,而是渐渐地衰落,像李白,杜甫那样的伟大人物也是在郁郁不得志的情况下度过余生的。中国的帝王并不懂的保护文化,让它长久的传承并发扬光大,而是在不断的压抑那些才情万丈的文人墨客,使他们成为了边缘人物,可有可无,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二)教学内容的确定

1.了解余秋雨文化散文特点:从历史的角度探究其中的文化蕴涵。

这一点,可视为提升学生人文素养,能从历史的、文化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

2.散文典雅、灵动如诗般的语言:

余对语言有一种超强的领悟力和驾驭能力,他的散文追求一种情理交融的雅致语言,并且“语言在抒情中融着历史理性,在历史叙述中也透露着生命哲理”。他选择恰当的、富有诗意、表现力的语言加以表达,这些语言具有诗的美感,从而把复杂深刻的历史思想和文化说的深入浅出,平易近人,可读性很强。同时他还综合运用对偶、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大段的排比,对偶增强了语言表达的力度,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气势,使语言不矫揉造作,装腔作势,平淡无味,而富有了张力,富有了文采。

篇3:中学语文散文教学浅见

一、重视散文主体性特征的把握

在散文教学中, 应重视致力于探究作品展现的主体个性美, 把握作品对生活、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层的独特的感受和理解;而不是像过去仅仅从“题材广泛、手法灵活、形散神聚”方面去进行散文教学。如教读胡适的自传体散文《我的母亲》时 (苏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现代散文选读》) , 可引导学生抓住如下主体性特征去把握:胡适的母亲冯顺弟, 是安徽绩溪县中屯人。她16岁嫁给当时已48岁的胡传做填房, 三年后胡适出世, 六年后, 也就是胡适母亲23岁时, 胡适父亲不幸去世。年纪轻轻就丧了夫, 做了寡妇, 这是一个中国妇女最大的不幸。而当时胡传前妻曹氏所养的儿女都比胡适的母亲大, 她守寡23年, “以少年作后母, 周旋诸子诸妇之间”, 再加上家道中落, 经济困窘, 诚如胡适所说:“困苦艰难有非外人所能喻者。”所以作为一个特别家庭特殊时期的特别的母亲, 要抚养自己的儿子, 又要支撑整个家庭, 需要承受怎样的痛苦和压力, 需要具备怎样的智慧和品德?再如教读梁衡的《把栏杆拍遍》一文时 (同上) , 可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第一段, 明确它告诉读者, 全文要探索的是辛弃疾怎样从一个爱国志士成为爱国词人的, 以及这个过程是如何决定了他的词、他本人在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地位的。作者首先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 抓住他的“以武起事, 而最终以文为业”的特点, 突出了他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唯一性”和“独特性”。

二、抓住不同品类散文的特点进行教学

语文教材中的散文, 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但按其内容的性质和表达方式的不同可分为三个品类:一是记叙性散文, 即以写人记事为主, 它善于通过某些生活片断、生活场景和细节的艺术描写, 来表现人物的形神风貌, 揭示事物的审美意义。如鲁迅的《藤野先生》, 唐弢的《琐忆》, 朱自清的《背影》, 杨绛的《老王》等传统篇目, 教学这类散文, 应着力研究作者描写的人物、生活片断和场景, 去领悟作者寄寓在这些描写中的主观感受和情思。二是抒情性散文, 即以抒发作者的生活激情为主, 寓情于景, 寄情于物,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如茅盾的《白杨礼赞》, 巴金的《灯》,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等传统名篇, 教学这类散文, 应着力领悟作者寄寓在景色、物象之中的情思, 学习作者情感抒发的方式, 着力探讨作者感情抒发和深化的过程。三是议论性散文, 即以描述事理为主, 但它并不是侧重议论的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 而是运用文学形象来发表议论, 说理和形象相融注, 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艺术性, 如鲁迅的《论雷锋塔的倒掉》、《拿来主义》等经典篇目。在教学中, 对这类散文的分析研究, 要注意揭示运用文学形象进行说理的作用, 引导学生深入认识和理解形象的思想意义。

三、理清散文的思路

散文无论结构怎样千变万化, 总有一根贯穿全文的线索将文章连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这就是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抓住了文章的线索, 就容易理清结构, 把握文章的思路。体现线索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 以序为线, 即以时空的转换, 人物的活动或事件发展变化的先后顺序为线索, 如俄国作家维·彼·阿斯塔菲耶夫的散文《女歌手》 (同上) 是以一次为航标灯点灯的航行为线索来展开, 从航前写到航中, 再写到航后。 (2) 以物为线, 即以某种特定的事物作为全文的线索。如孙犁创作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一篇散文名作《鞋的故事》 (同上) , 文章围绕作家与小书绫之间有关鞋的故事, 表达了对物质文明进步下农村女孩命运的理解与关注, 以及对正在逐渐逝去的美好事物的呼唤, 全文以特定事物“鞋”为线索贯穿其中。 (3) 以情为线, 即以感情的发展变化为线索, 来穿引整篇文章。如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阿长与〈山海经〉》 (同上) 叙写儿时的保姆长妈妈———一个无名无姓、年轻守寡、淳朴善良、始终给儿时的鲁迅以深切关怀的农妇形象, 全文以“我”对长妈妈的感情变化为线索展开。

四、启发联想, 感受意境

散文的意境, 是作者主观思想感情与客观生活 (人、事、景、物) 的描绘熔铸在作品中, 并能够引起读者充分想象空间的艺术境界。教学散文时, 要引导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 开拓作品的意境, 使学生进入散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中, 从而提高阅读鉴赏能力。如刘鸿伏的散文《父亲》 (同上) 中最感人肺腑的还是对父子分别时的一幕场景描写。教师可启发学生联想, 去感受文中意境:父亲把“我”送到学校, 安置好, 该回去了, 离别, 是最能流露感情的时刻, 这篇作品正是对此作了细致入微的描摹, 从而使作品产生了某种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这幕场景, 可以分解成若干个分镜头, 每个镜头都凝聚了沉甸甸的几乎使人难以承受的父爱。“父亲要走了, 我去送他, 父亲反反复复地叮嘱着已经重复了无数遍的话语, 我说我都背得出了, 父亲便努力笑一笑, 用他粗糙的大手抚了抚我的头, 沉默了”。一向沉默寡言的父亲, 此刻却变得唠唠叨叨, 透过这个细节, 父亲不放心儿子忐忑不安的心境表露无遗, 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虽然仿佛只是平平淡淡说出, 毫无渲染, 但实际收到的却是“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接下来, “临上公共汽车的时候, 父亲忽然站住, 用颤抖的手解开外衣纽扣, 从贴肉的衬衣里撕开密密缝住的小口袋, 那里藏着五十元钱, 父亲捡出三十元, 说:‘崽, 家里穷, 这点钱你拿着莫饿肚子。’我的眼泪刷刷地流了下来”。岂止是作品的主人公“我”, 换了随便一个读者, 只要他情感接受和传导的功能是正常的, 读到这里, 怎能不为之动容?父爱的流露, 被压缩在一个动作、一句话里, 看似简单平淡, 然而又是怎样丰厚而凝重。在这个最后离别的时刻, 父爱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显得炽烈、沉重, 在最后的时刻, 达到情感抒发的高潮。“父亲登上了公共汽车, 只把那背影留给我。就在车子启动的那一刹那, 父亲猛地转过身子来, 深深地看了我一眼。啊, 父亲, 他在流泪!我分明看见两道晶亮的泪泉从父亲古铜色的脸上流过!”这个最后的镜头, 语言不多, 只寥寥数十字, 但每个形象、每个动作却像镌刻一般鲜明凸出, 强烈地冲击着人的视觉, 并进而撞击着人的心灵。父亲的背影, 父亲猛地转过身来深深地看了“我”一眼, 父亲在流泪……几个画面连绵地在眼前播映而过, 读来仿佛身历此境, 读者情感的热度也随着画面的推移而迅速地上升。如果说, 在此以前的种种描写仿佛琴声高低抑扬、变化不绝的话, 这里便是弹断琴弦的戛然一声。父爱深深, 经由作者委婉深情地款款道来, 弹落读者几多感动的热泪。

五、朗读成诵, 丰富积累

朗读并背诵优秀的散文, 能够形成多方面的积累, 如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思想和创造的积累等。因为阅读和阅读教学行为是一种从经验到技巧、从技巧到艺术、从艺术到原则、从原则到哲学的积极发展过程, 也是人由阅读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人性境界过渡的过程。完成这样一个由阅读的功利境界到精神境界的过渡, 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其一, 入境: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其二, 求索: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其三, 领悟: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摘要:优秀的散文作品中涌动着作家对生活和人生的深层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生活态度、人生真谛的注释。教师应重视散文主体性特征的把握;抓住不同品类散文的特点;理清散文的思路;启发学生联想感受意情;引导学生朗读成诵, 增加积累, 通过这些途径, 才能有效进行散文教学。

关键词:散文教学,把握文章主旨,五个方面

参考文献

[1]现代散文选读.教学参考书.

篇4:中职语文散文教学浅析

关键词:中职语文 散文教学 表达技巧 思想内容

中国分类号:H319

散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特点是通过细腻、优美的语言来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和思想情感。作者通过生动的语言,灵动的文章结构,丰富的题材来展现作者的内心情感,给人带来美的感受和心灵的陶醉。这丰富的形式和精彩内容容易让学生喜欢上散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散文进行学习时,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领学生欣赏其语言魅力的同时,还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探究的主人,从文章想要表达的情感和使用语言出发,构建出学生和作者心灵的桥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促进学生散文鉴赏能力的提高。

一、理解词句含义,夯实基础知识

为了提高学生理解词句的含义,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积累。尤其是代词、修辞手法、写作意图和情境等方面积累,指导学生根据上下语句,确定代词的指代内容;结合修辞手法,辨别词语不同的临时语境义,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双关义、反语义等;根据写作意图和写作背景等外部语境,理解词语的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同时还要结合具体情境或具体事例,理解词语含义,他们会给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学生掌握了词句的含义才能够向着文章的本质和内涵去进行更加深入地探究,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所以,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打好字词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散文中的优美词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义,包含词语的指代义、隐喻义和象征义。因为学生的认知是有限的,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点拨才能够更上一层。教师要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探究,并且要深入到文章中去分析词语的具体含义,掌握词语的丰富内涵和象征意义。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越深刻,就能越全面地体会语句的丰富含义,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从而更全面地鉴赏到散文的语言美。

二、教师科学指导,掌握句段作用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积极地对文章中的句段进行思考和探究,文章中的重点句段对于学生理解全文有着画龙点睛的作用。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阅读,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多样性、独特性,引导学生总结规律,掌握步骤。在文章中有些句子,如领起句、总起句、过渡句、前呼后应句,还有讨论抒情句,往往能够体现文章思路,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这些关键句段来分析文章,探究文章的本质和思想。教师的指导会让学生形成思路,找到思考的方向,从而认真探究。在学生表达他们的观点时,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人的见解,应鼓励学生批判质疑,发表不同意见。

教师要让学生掌握一些句段的常见作用。开头句段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做铺垫,总领全文,开门见上,上下文形成对照,奠定基调,揭示主题。中间句段承上启下,领起下文,总结上文,铺垫蓄势,详略结合,与文章主题内容形成正衬或反衬,充实内容。结尾句段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呼应前文,升华感情,含蓄有余味,寄托作者感情,使结构首尾圆合,言已尽而意无穷。教师让学生心中形成清晰的思路,会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学生掌握了句段在文章的作用,那么在阅读和鉴赏散文时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文章想要表达的思想和情感。重点句段一般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它会给读者一个明确的暗示或者是启发,让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的结构和文章表达的思想观点。关键的句段一般内涵比较丰富,要么是承载着作者的思想情感,要么是具有一定的哲理。教师在进行散文教学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句段来品味文章,让学生感受文章的美和意境,而且可以通過重点句段的品读,在大脑中勾勒出专属于自己的美丽的图画,让学生在优美的语言中自由自在地畅游。

三、学生自主探究,鉴赏表达技巧

学生是课堂的主人和学习的主体。教师在散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从而让学生亲历思维形成的过程。学生通过阅读和思考就会感受到文中的美和语言表达技巧,形成自己的认识。散文的表达技巧一般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内容,包含修辞、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二是结构,即谋篇布局的技法。为了让学生明确作品某段或某句运用的表现手法,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在学生形成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后,教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和点拨,学生会从内容方面对其表达效果作详细分析,更加明确这种表达技巧运用后好在哪些方面,在结构方面起到什么作用,促进学生理解能力的提高。

例如通感是散文中经常会出现的一种修辞手法,主要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客观事物时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不同感觉相互沟通、交错,彼此转化。将本来表示听觉的词语用表示视觉的词语来形容,这样给学生带来的意境更加活泼、新奇,给学生很好的感受。如“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本句中作者把嗅觉的感觉转化成为了听觉的形式进行了表达,使文章语句富有动感,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教师在教学散文时,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文章中运用通感等修辞手法的句子,促进学生自己探究,并且形成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四、小组合作学习,鉴赏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

新课改倡导改善教学方式。在散文教学中,教师也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和“灌输式”教学方式,要积极地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表达和交流,让学生通过沟通和讨论交换思想,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作者写一篇文章就是要表达一定的思想和态度,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体会出自己的感悟和见解。之后,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沟通,让学生在你一言,我一语中交换意见,形成全面的理解,提升学生的认识。通过相互交流学生会掌握一般的规律和方法,通过阅读全文,把握文意,在交流中了解文章的结构,脉络及主要思想,并概括文章的主题,辨明作者倾注在文章中的观点和态度,在集体的氛围中感受课堂气氛的和谐和融洽。学生是平等的知识的探究者,教师应注重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积极发言,陈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从而形成深刻的思考、科学的观点、严密的逻辑,并用准确的语言进行表达,把握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endprint

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之前,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探究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进行交流和沟通。学生自己的观点是小组间进行沟通和交流的基础,也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保证。如果学生没有自己的观点,那课堂就会出现杂乱一片,随意地表达,与文章毫不相关的话题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表达,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学生在交流中不仅会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还会注意灵活地运用语言和选择词语,进行完美表达,形成自己的清晰思路、准确流畅,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学生会了解到文章的写作背景和创作意图,从而促进学生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文章主旨和思想情感。学生之间通过彼此的交流和沟通,利于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感觉到课堂学习的乐趣。在这种愉快的氛围中,学生会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欲望,改变传统的“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

五、任务驱动学习,进行个性探究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情感、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把自己的观点和认识融入到散文理解中,从而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在散文阅读鉴赏过程中,学生通过任务的驱动会认真思考,积极探究,表达自己观点,从而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探究就决定了学生对散文的解读,不宜强求统一的标准答案,只要学生言之有理,从科学、正确的角度进行分析,教师就应该鼓励,让学生能够增加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成就感的形成。学生在对文章进行个性化探究时一定要紧紧外绕着文章,通过对文章探究来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理解,了解作者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教师在散文教学中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学习任务,让学生可以通过对于任务的探究进行学习和思考。在对于任务的分析中教师要突出学生对于人生的感悟,让学生能够通过任务紧扣主题,了解文章的中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语境进行全面分析,并准确概括文章的内涵和本质。学生在对于任务探究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点,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促进学生探究主动性的增加。在对于任务的探究中,教师也会越来越了解学生的所想和所思,促进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因材施教,让教师的教学更有针对性,从而提高学生对于散文的理解和鉴赏。

总之,在散文的学习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让学生在探究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让学生在学习中如沐春风,如临大海,进入主动学习的状态,这一切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课堂结构的优化和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领路人,教师对于学生的指导在学生对于散文的探究中会起到积极地作用,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含义和情感,促进学生个性的展示和学习潜能的开发。教师要想方设法地让学生动起来,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给学生带来学习的快乐感受,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进行散文的学习和语文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劉默娟.浅谈语文教学的有效方法[J].基础教育研究.2012.08

2.刘轩.如何有效进行散文教学[J].中国教师.2013.06

篇5: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学以致用”是我国自古以来对做学问的看法,也是做学问的最终目的。对于抒情散文,不光教会学生有感情朗读,从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训练学生会写抒情散文。当然,一开始就要求学生达到名家的程度,那是不可能的。对于小学生的作文,尤其是记叙文,最好能够做到散文化、抒情化。即使学生一下子达不到要求,教师起码也要告诉他们这是个发展方向。这样,学生的作文就能做到,或者是基本做到“我笔写我心”,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篇6:小学语文散文教学策略

有感情地朗读,读的是作者的语言,同时包含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他们往往用恰当的语调、语速、语气来抒发对作品中人物、景物等,热爱的或者是憎恨的,喜悦的或者是悲伤的,同情的或者是厌恶的,留恋的或者是憧憬的情感。而所有这些,必须依靠教师在朗读方面加强指导和训练。

1、要让学生在有感情地朗读中,读出“神韵”。我国诵读课文,历来讲究领悟语言的神韵,“读悟其神”,这是由汉语言本身丰富的神采所结定的。教师要使学生在老师的引导和本身的情感驱动下,全神贯注地注意那些深浸着作者情感的词句。因此,在精读时,要引导学生更深地了解语言的色彩,使他们已激起的情感深化。如教学《趵突泉》一文后,可指导学生用明快有力的语调朗读描写大泉的句段,读出大泉不可抗拒的伟大力量,感受语言的阳刚之美;指导学生用天真活泼的语调朗读描写小泉的内容,体会小泉的优美、动人姿态,感受语言的优柔之美。又如学习《火烧云》第一段时,可领着学生朗读,让那瑰丽多姿的火烧云再现于学生的脑海,让美丽的云霞陶冶学生的情操。而学完第二段后,着重抓住火烧云形态变化的句子指导学生进行朗读:读火烧云变成“马”时,指导学生读出“马”的变化多姿。这里“跪着------站起来”“大起来------伸开了------也长了------不见了------”应读重音,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火烧云的动态美。

2、注意让学生在有感情朗读中抒发自己的真情。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的过程,其实也是学生感情由内到外的变化、显现的过程。因为只有动了真情,才能读出真情。如《十里长街送》文中,作者描写了长安街两旁为送别的人群悲伤的神情,多感人的场面啊!那么多的人不约而同地流泪、哭泣、追灵车,再加上阴沉的天气,自然而然地令学生动了真感情,读出来的效果自然也就不一样。如果再加上教师的朗读指导和范读,就更能激发学生的真情感。又如《再见了,亲人》,魏巍笔下那一个个依依惜别的动人场面,那一件件令人难忘的往事,那一声声亲切的呼唤,无不深深地打动读者的心。由于课文是用志愿军向朝鲜人民话别的语气写的,故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其中的一个志愿军战士。这样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对课文的朗读就会更加投入。

篇7:高中语文散文教学方法

一、分析文本特征

散文的主要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往往所写的内容和细节比较繁杂,没有一个明确的指向,但其内在的精髓却是一个主题。在散文教学中,我们首先必须要寻找到这篇散文的“神”,才能确定教学的路径在哪里。当然,不同的散文也有着不同的个性特质,更需要加以细细研判,这就需要对散文“知人论世”,明确散文的作者是谁,在何种背景下所写,教材中又为何选入此文,编写者的意图是什么。明白了这些,大致上就可以找准散文教学的切口 了。对 《我与地坛》 一文, 在具体教学中,我就考虑了以下问题:文章作者是史铁生,史铁生的一生中最为重大的变化就是20岁时双腿残废,以及母亲的过早去世,这两件事是史铁生命运变化的两大要素,在文中也有明确体现;文章写作的背景,在文中可以看到是母亲去世多年后,作者已经取得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幸福之路,但是已经无法让母亲为自己骄傲了;本文是教材“珍爱生命”专题第一板块“精神支柱”中的一篇文章, 编者选入此文,无外乎是为了引导学生敬畏生命、善待生命、热爱生命,在编者看来,精神上的信念和支撑也是生命能够继续下去的重要支柱。了解了这些以后,我们就可以明确本文的教学应该从史铁生的生平入手,重点了解史铁生残废后精神上失去了支撑的事实。 在教学中,可以以史铁生另一篇文章《秋天的怀念》导入,这一篇文章比较短,但叙述成分更多,基本上包含了作者双腿残废和母亲去世前后的一些事情,能够很好地为《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教学提供教学背景和营造情感氛围。

二、探究文章内涵

散文的内涵往往比较丰富,这和散文语言的跳跃、含蓄有关。因此,散文教学不能急于求成,应该着力领会作者的写作层次,以此来作为教学上的层次,这样才会更符合作者的情感逻辑。理解散文的教学层次,可以通过描写对象来作区分,往往一个对象一个层次,一种情感一个层次。 在《我与地坛》教学中,文章层次相对比较鲜明。文章表面上分两个部分,即“我与地坛”、“我与母亲”,但实际上还有一个层次,即“地坛与母亲”。围绕这三个部分进行层次分析,才能明确具体的教学策略。如第一部分“我与地坛”中,文本层次为地坛景色描写与我的感悟,实际教学中,就可以引导学生去分析地坛中景物的特征是什么,领会“院子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内涵,也就是地坛虽然经历风雨沧桑衰颓了,但是却依然蕴含着勃勃生机。接着由此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引发的生命感悟:“我”双腿残废了,面对这样的生命困境,“我”为何不能像地坛一样“死而后生”?“我”为何不能在残废的墟土上重新绽放生命之花?这样理解起来就揭示了“我与地坛”的关系:地坛告诉“我”“为什么生”,“我”与地坛的相识是一种缘分和宿命。再如第二部分“我与母亲”中,叙事和细节描写部分比较多,也非常感人, 其层次是 “回忆+感悟(评述)”模式,那么就结合这样的层次,引导学生品味其中最为感人的细节和语句,通过研讨领悟母亲的不幸是双重悲苦,体会母亲默默奉献背后坚忍伟大的爱, 这样母亲和“我”的关系也明了了:母亲是用自己的坚忍和奉献暗示“我”去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生命之路。通过这样的研习,文本教学层次就理清了,学生理解起来就会比较容易。 三、体悟作者情感, 突出教学重点散文中的情感往往是含蓄和内敛的,作者的情感虽然是个人的,但往往也是带有普遍意义的,因此要把理解散文中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学的重点、难点。而这种情感不仅仅需要通过文字去理解,更应该通过文章的逻辑层次去研读、体悟。

在《我与地坛》一文中,也许学生会有这样的疑问:文章的题目是 “我与地坛” ,为何花那么多笔墨写母亲呢?这个问题也正是这篇散文情感教学的重要切入点,也就是文章隐含的第三部分内容“地坛与母亲”,这两者的关系构成了作者的情感体系。一方面,地坛是作者残废后最初的情感寄托,是地坛告诉他“为何生”的问题,地坛就像母亲一样毫无排斥地容纳了一个残废的“我”,成为作者活下去的精神信念;另一方面,母亲却承受着儿子残废后的生活起居以及心理上的煎熬,同时还忧心怎样给残废的儿子找到一条独立、自主、幸福的生活之路,承受了双重的悲苦,多年后作者理解了母亲这伟大坚忍的爱,并为之感激涕零、追悔莫及。此刻“地坛”与“母亲”已经融为一体,“地坛”即“母亲”,母亲即“我”心中的“地坛”,共同构成“我”生命中的精神支柱。理解到此,为何文章写地坛却大笔墨写母亲的疑问也就得到很合理的解释,对文章的理解也就恰如其分、深刻到位了。

有关散文教学方法推荐:

散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学习写散文是学生语文学习中的重点,也是难点,在每次布置作文时,总有不少学生感到头疼,难道学生真的是不会写文章吗?也不尽然,因为往往不少人给亲友的书信写得很生动,很精彩。但是为什么作文的水平却堪忧呢?怎样才能提高散文水平?

一、创设意境

1、可以用引导的方法,启发学生思考,给学生创设一个和谐融洽的写作氛围,如要写以“亲情”为话题的作文,可以播放关于“母爱”的视频,如《疯娘》,如在“5·12”汶川地震中的感人故事——《妈妈永远爱你》,以触发学生心中对父母的感恩之心,有助于调动情感,在文章中表现出来。

2、创造宽松的作文环境。在平时的训练中可以给学生更大的自由空间,提供更多的题目让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挥更能发挥出学生水平,提升作文能力,且在评改学生作文时,要以一颗宽容的心去对待,肯定其优点,哪怕这个优点很小,那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使其迅速长大。

二、由现实入手

引导中学生关注现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关注社会热点。写作都是为现实服务的,作文也是如此,虽然身处校园,但关注社会,关注校园以外的事件会为作文增加深度,所以学生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传媒更多地了解现实生活,不仅可以开阔视野,提高思想认识,还可以从中学到评判事物的方法。

2、关注生活小事。我们身边发生的事大多是小事,由小事入手,写出自己的感受、认识和理解,可以达到以小见大的效果。

3、抒发真情实感。有真情才能动人,一篇作文想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所以真情实感在作文中非常重要。只是由于现在的中学生是处于青春期的,往往在习惯了父母关爱的同时,忘记了感恩。所以,引导学生阅读富有真挚情感的文学作品,有助于感染学生,促使真情的迸发。

4、关心身边的人。身边的父母、老师、同学,都应该是中学生关注的对象,尊重师长,关心朋友是中学生应该有的美德,而这种美德则可以在作文中体现。

5、尊重、热爱生命。尊重自己的生命,也要尊重别人的生命,尊重其他植物动物的生命,一个热爱生命的人,会是有责任心的人,善良的人。

三、选取角度

材料作文包括旧材料作文和新材料作文,旧材料作文要求从材料的中心角度立意,而新材料作文对立意的要求更加宽泛,但无论哪种论文,写作的关键都在于全面地审读材料,选好角度,确定意旨。选取最佳角度,最适合自己的角度,才能有深刻的立意和真挚的情感,一篇有着深刻的立意,精巧的构思的作文,会显得匠心独运,当然,对于文章的中心,要适度“深化”,而不能过分拔高,要结合材料或话题进行分析,确定恰当的立意。

四、锤炼语言

朱光潜《咬文嚼字》中提到:“文学借文字表达思想情感,文字上面有含糊,就显得思想还没有透彻,情感还没有凝练。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锤炼语言,可以使文章更简洁,更生动,更深刻。在不同文体的作文中对语言的要求也有不同,如议论文的语言要求简洁凝练,准确、严密;记叙文的语言要求准确形象,通俗朴素,简练流畅,个性幽默;说明文的语言要求灵活、多样,平实或生动;散文的语言要求华美生动。当然无论何种文体,文采都是必需的,怎样才算有文采,大体可以用这样的几句话来概括:“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方法,文句有意蕴”,一篇富有文采的文章,可以吸引读者,令人赏心悦目。

五、丰富内容

要使文章内容充实,首先要有足够丰富的材料,作为中学生,阅读是积累材料的主要方法。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而对生活的观察,也是重要的途径。所以应鼓励学生在平日的阅读中,多积累,多整理,对写作有用的素材,以充实文章内容,如课本上的文章中的事件,可以作为议论文的论据材料,课外作品中的人与事,也可以如此。对生活的观察,也可以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对生活中的大事,小事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日积月累,在写作中学会运用,作文自然可以写得充实而有内涵。

六、再次加工

作文若写成千篇 一律,则失去了自己的风格,只成了一味的模仿甚至“八股文”形式的文章只会让人厌烦,所以富有个人特色,是写作中的关键一步,写作中的创新可以表现在思想方面的新颖,题材方面的新颖,形式方面的新颖,以及语言方面的新颖。

1、立意新颖。在作文中文章的观点是与众不同,别具一格,也表现出作者对生活的感受有独特的方面,立意新颖别致文章就会富有新意。

篇8:浅议初中语文散文教学

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有着能够吸引人的独特魅力, 散文如行云流水般巧妙, 是最能够激发学生对于学习语文的爱好的, 散文之所以会被人们所喜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阅读过程中能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鸣, 但是语文教师缺乏了相关教学准备工作, 严重地限制了语文教学的有效展开, 所以本文就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语文散文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

作为教师想要在课堂将一篇散文讲得淋漓尽致, 首先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否则断断续续的语文课堂是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的。同时教师的职责就是传道授业解惑, 教师要有全面综合的知识结构, 这样在面对学生的疑问时才能畅谈自如。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准备过程中要充分了解每一个学生自身存在的特点以及初中这个阶段会产生的一些问题等等, 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直接影响散文教学效果, 所以教师要将整个散文了解通透, 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

二.展开情感教学

散文中常常表现出作者对于现实社会不良情况的一种抨击, 或是对事物的一种特殊喜爱的情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想要成功展开散文教学课堂必须抓住这一教学契机, 可以将散文教学与实际生活相连。例如当我们讲到朱自清的散文《背影》时都知道这篇散文是通过对父亲背影的描写来抒发一种情感, 所以首先让学生展开对于背影的了解, 同时教师要进行生活情感诱导, 及时抓住契机让他们谈谈对于自己父亲背影的理解, 谈谈现在父亲的背, 谈谈父亲对他们的付出辛劳, 通过生活细节的变化来激发学生的情感意识, 从而带着一份浓浓的爱来展开学习, 相比于传统性的散文教学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打破了学生对散文课堂存在的淡漠情绪, 得到生活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教学还使学生拓宽了教学思路, 将散文融入到生活中, 也更加学会感恩、学会生活, 对于学生身心成长的帮助是不可估量的。

三.开展兴趣教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尤其是语文教学, 相对于中学教学的其它科目来说更加充满探究意义, 在当前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要更加探究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例如当我们在展开新的散文课之前可以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兴趣的激发工作。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来为学生设置疑问, 例如我们在讲《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 可以让学生讲述一下自己对于书屋和百草园的理解, 当然这一过程中学生会各抒己见, 不断发挥自身创新思维, 通过对于语言、事件、认识以及理解上的不断思考来增强自身知识能力, 教师也要进行适当的诱导来进行这篇散文的展开, 成功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多媒体散文教学

散文有很多优美的文字以及情感,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展开散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散文的特点优势展开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在中学语文散文课堂的使用恰恰能够满足学生这一兴趣爱好, 例如当我们在讲到梁晓声的长篇小说《雪城》时, 可以进行多媒体声像展放, 让学生在欣赏情景画面时加深学习兴趣, 使得单调的散文课变得生动活泼, 赋予课文以灵感, 通过多媒体播放后学生会在原来的学习基础上更深层次地展开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散文配乐,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是一直被人们朗朗传诵的, 所以教师可以对此篇课文进行原声播放, 同时让学生对于这篇课文通过自己的理解来展开课文的阅读。这样学生会加深对于原文的理解, 通过对散文的阅读真正理解当时作者的真实情感, 渐渐地对散文产生一份极为特殊的情感。

上一篇:项目策划编制说明下一篇:平凡岗位实现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