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2024-04-29

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共10篇)

篇1: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桑梓镇中心校 2009.12 为进一步提高我镇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我镇各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自2008年12月8日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以来,我镇各校根据“蓟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方案”和《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意见》的通知精神,在自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争取早日达标,我们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实施。下面将我镇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我镇现有三个初级中学,八个中心小学,一个完全小学和一个村小。现有7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 4019人,教职工280人。

2、从全镇目前情况看,桑梓初级中学和刘家顶初级中学软件和硬件方面是全镇最好的学校,其他学校相对比较薄弱。特别是师资严重短缺,年龄比例结构严重失调。

二、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的实施情况 结合县局12月8日召开的学校现代化建设动员大会及2月25日在蓟县教育装备中心召开的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培训会的会议精神。镇中心校组织各单位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成立学校现代化建设领导小组,全力做好宣传发动工作。为了使我镇实施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落到实处,中心校成立了以总校长为组长、各校校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对《标准》深入学习和研究,在此基础上各校召开了全体教师大会,对《标准》进行了传达和解读,使全体干部教师对《标准》有了全面的认识,统一了观念。

(二)、要求各校严格自查,确保各项工作组织及领导到位。各校均成立了自查领导小组,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各校领导小组对自查的情况进行了汇总、分析、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了学校现代化建设实施方案,确保了此项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落实。各校档案的整理工作井然有序,以便查漏补缺。

实事求是地讲 此项工作难度大,困难多,面对问题,各校经认真研究,确立了基本的工作指导方针:从实际情况出发,逐步完成办学条件的改善;从细化管理入手,继续提升管理水平;从实现高效落脚,不断优化课堂教学。彻底转变“硬件靠等、软件靠整”的思想。由于方向对头,组织得力,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效。

(一)在硬件达标方面

1、各校规范收费行为,制定规范收费制度及奖惩措施,使学校杜绝了所有可能出现的违规收费现象。

2、各校能够严格进行仪器、设备、设施及各类耗材的管理,管理制度责任明确,分工清晰,为学校的仪器、设备设施的保养维修更新补充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

3、各校充分利用已建成的功能教室对学生进行广泛的课程熏陶,使学生在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做到全面发展。

4、各校做到了教师教科书、学生循环使用书目的科学管理,确保了良好的教育教学秩序。

5、各校积极配合上级的图书配送工程,学校的图书室已经形成,迎接了第一批图书配送,均已分类上架,目前正在订阅第二批图书。

6、在现有的办学条件基础上,校园环境比以前有了一个质的飞跃,特别是班级文化建设,取得了良好的育人效果。

7、上级部门的鼎力支持,使我镇刘家顶中学的加固工程得以顺利实施,目前工作已近尾声,该校有可能成为我镇第一个通过标准化验收的单位。

(二)在软件达标方面

1、各校在当前的课程改革前提下确立了“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学习快乐,让每位教师都能感受教育幸福”的办学理念,并以此理念为根本,制定了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准备在三年的时间里既能实现现代化建设标准,又能达到此理念的奋斗目标。

2、各校始终关注所属辖区的弱势群体,保障残疾学生、家庭困难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业完成。

3、各校班子建设比较科学规范,班子成员分工合理,工作积极。各校各项规章制度比较健全,校务公开透明度较高,能够及时发布学校各项工作信息。

4、各校通过一年多的不断努力,教师素质、教师教育、课程管理、德育工作、教学工作、体育卫生工作均能够较好的达到标准要求。

5、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评比、行为习惯规范周、教学评比等活动,使各校的学生行为习惯、道德品质有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有所增强,校园中呈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6、图书配送、新增教学仪器设备配送两个工程的准备工作全部就绪,所需教室也已安排妥当。为使配送的图书、仪器设备管理更加科学,使用更加充分,效果更加突出。尽管学校在管理上有良好的制度和经验,但我们仍在“精”和“细”上找差距,不断加以完善,切实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7、不断优化学校管理。我们在精细化管理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但精细化管理是没有止境的,如何在精细上求精、在精细上求高效是我们下一步追求的更高目标。于是我们在全面自查的基础上,广泛征求教师的意见,对可能存在的盲区和漏洞加以弥补,对现行的制度不断加以完善。

8、加强民主管理。为实现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治校的目标,加强教代会建设,发挥学校工会、教代会的作用,使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来。桑梓初级中学在设立校长信箱基础上,开设了校长热线(22840588),建立了 “校长接待日”(每周五下午),通过多种渠道听取教职工意见和建议,到目前为止,接待教师,接听相关电话分别达到了40多人次和60余次。

9、全面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通过平时教学所暴露出的问题,以及往年教学评价所反馈的信息看,我镇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更新较慢,践行课改的力度不够,严重制约了课程改革的深化。今年新学期开学后,各校把更新教师教育教学的理念作为业务学习的重点加以突出,为巩固学习成果,使广大教师认真践行,要求各教研组要把新课改理论学习纳入活动内容,采取多样化的形式,进一步强化教师理念的更新,力争用较短时间,使干部教师的观念有根本性转变。

10、继续坚持教学精细化管理,深入推行教学“十字方针”。根据县教育局的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对一些常规管理进行进一步完善,细化考核量化细则,让每一个条款都符合课改理念和校情,使之起到应有的评价和导向作用。重点抓好教师上课环节,从精彩导入、精讲精练、精彩的过程、精练的总结反思四方面入手,来转变教学方式方法,实现精致教学,去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先后举办了“高效课堂展示周”、“青年教师高效课堂擂台赛”活动,取得了预期效果。

三、学校发生的变化

1、通过一年多的标准化建设,各校的课程计划执行的比以前要规范的多了,音体美等考察学科真正融入了学校的教学课程中来,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平了道路。

2、通过一年多的标准化建设,各校的校园文化氛围有了明显的变化,校园里幽美整洁、教室里明亮漂亮,师生呈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3、师生图书阅览室的使用使全体师生丰富了自己的内涵,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对师生的工作学习都起到了良好的辅助效果。

4、在一年多标准化建设过程中,全体干部教师在不影响学生的每一节课的同时积极协助学校做好建设议程中的各项工作,不记报酬,有时还要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使学校的建设步伐有条不紊的进行。特别是四百户中小校长赵学文同志,放弃了多个休息日,带领老师们制度实施方案,进行谋划,大搞校园建设,当然,各校发展到现在,每位教师都付出了辛勤的汗水。

四、各界人士对现代化标准工作的体会和反应

1、校长: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既是契机,也是挑战;既要重点推进,又要与其它工作有机结合;既要有大胆创新的勇气,又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既要防止畏难不前,又要避免急功跃进。在学校现代化标准建设工作实施过程中坚持科学发展观尤为重要和关键。

2、教师:理念再次更新,教学工具越来越多,更有利于教学了。同时也使我们面临更严峻的考验和竞争,我们必须每时每刻都要研究业务,使自己跟上时代教育的步伐。

3、学生:校园更美了,我们的学习环境更好了,有更多的课外书可以读了,课外活动的多样化使我们的校园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了。

4、家长:农村的孩子能在这样的学校读书,我们放心、安心。

五、深入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的建议 1对农村薄弱学校应加强资金投入,使其尽快拉近与城内条件较好学校的距离,不至于临近达标时间时,出现忙于应付的现象。

2、在首批达标的学校中,选择优秀的学校召开现场会,介绍先进的经验,提高达标效果和进程。

3、建议上级有关部门继续加强教师培训,大力改善学校的办学条件。硬件设施虽然有了很大改善,但仍然缺少多媒体教室、信息技术室、语音实验室和各种专业教师人才,如美术、音乐等。

篇2: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在县教育局及基础科等相关科室的正确领导下,根据霍教字(2009)267号《霍山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规划(修订)》文件精神,结合我校九年一贯制的实际情况,加强组织领导,认真实施。按照“一扩三建四提高”的要求,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管理,着力体现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的要求,向管理要质量,坚持以德育为先,以教学为中心,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学校的标准化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现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佛子岭镇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现有19个教学班,其中小学部12个,初中部7个。在校学生744人,在职教职工83人。学校占地面积20500平方米,校舍面积6951平方米。现有教学楼2栋,建筑面积2913平方米,教师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2183平方米,学生宿舍楼一栋,建筑面积888平方米,学生食堂餐厅475平方米,在建200米跑道的塑胶运动场一个,面积2220平方米。

学校配有校园广播系统、多媒体电脑教室。有图书阅览室1个,现有图书20100册,每年新增图书达2000多册。

二、主要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

从规划阶段开始,中心校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规划领导组和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今年,由于人事变动,立即调整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组。校长任组长,班子成员全员参与。并经常召开领导组成员会议,研究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2、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佛子岭中心校原只有小学部,2009年撤并佛子岭中学成立初中部,形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办学条件特别是硬件设施相对薄弱,针对这一情况,中心校积极争取项目,争取上级和社会各界的支持,筹措资金,新建了初中部教学楼,教师宿舍楼、学生餐厅食堂。今年六一期间,学校抓住县主要领导来校慰问的机遇,现场办公,争取迎驾集团、佛子岭电站等单位的支持,筹集资金80万元,新建200跑道的塑胶运动场,篮球场和羽毛球场,请来省级专家,对校园建设进行整体规划设计,进行美化、亮化、硬化和绿化。同时,结合新学期全县教学开放日活动,投入经费近万元,用于校园文化建设,制作了标语、标牌、宣传栏等,在教学楼、走廊、教室、食堂和宿舍等处悬挂和张贴,着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气息和良好的育人氛围。和无锡市金马爱心协会结对联系,由对方捐建价值2万余元图书室一个,新增图书2000多册。本年度购置了电脑、打印机、电子琴、跳绳、呼啦圈等文体器材,用于改善办学条件。

3、加强学校常规管理

严格规范办学行为,没有节假日违规补课现象。实行校长负责制,实行学部负责制,明确了初中部和小学部、幼儿部负责人,同时,调整充实了教务处、总务处和团总支等二级机构,并明确了各学部和各处室的岗位职责,学校组织健全,运转协调通畅。

实行民主管理,每周召开领导班子例会,每周五下午,学校定时召开校长、副校长、学部负责人和二级机构负责人会议,总结上周工作,谋划下周,并集体研究解决在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每周一定期召开学校教职工例会,进行政治、业务学习,并由三个学部总结和布置工作,工作思路清晰,工作方法得当,运行以来,效率显著。

每学年召开一次教职工代表大会,听取和审议学校工作报告,讨论通过学校的一些重大决策,同时,认真做好校务公开工作,形成制度,充分落实广大教职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发挥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管理有章可循,规范有序,校长一支笔审批。制定了多个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门卫室建设和值班值日制度,形成了一套安全工作的领导和应急机制。同时积极开展安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配备了兼职的卫生技术人员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设有心理咨询室。及时疏导师生中的心理问题,有力地促进了教育教学工作。

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科学合理安排学生的在校作息时间,充分保证学生的休息与睡眠。体育教师经常对学生进行体质监测,并留有数据,及时更新。学籍管理科学规范,严格实行学区内适龄儿童、少年就近免试入学,杜绝择校生现象,严把学生流动关,做好学额巩固工作,入学率小学、初中均为100%,小学辍学率为0,初中也严控在省颁标准之内。

4、突出教育教学的中心地位,提高教育质量

严格按国家规定开足开齐各类课程。及时调整学校德育工作领导组,制订学校德育工作计划和工作行事历,坚持德育为先。抓紧抓实校本教研,教师的集体备课以及听、评课活动。今年,小学分语、数、综合,初中分语文、英语、数学、理化、政、史、地、生、小综合科,成立教研组,每周定期开展活动,采取上公开课、研讨课、精品课、同课异构等多种方式,使教研活动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六一”儿童节期间,学校在镇政府前面广场举办了佛子岭中心学校校园文化节,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展现了师生的精神风貌,受到了学生家长和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积极开展校园阳光体育活动,大课间活动和课外活动丰富多彩。2010年春学期,举办了全镇中小学生运动会。让学生在学校里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在运动中得到了艺术的熏陶,接受心灵的洗涤,从而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积极做好“留守儿童”进城务工子女的教育工作,成立了“留守儿童之家”,配有电话、电脑、图书、文体器材和生活用品,成为了留守儿童的乐园。注重家校合作,建立长效联系机制,定期家访,并通过“校讯通”和家长进行沟通,特别是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能通过“校讯通”,及时了解、掌握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态,使家庭教育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了合力。加大对班主任工作的管理、考核力度,制定了班主任工作职责,量化考评办法和月考核细则等。小学部结合少先队开展文明班级评选和“四星”评比。学校每学年都要对全校班主任进行考核,教师节表彰一批优秀班主任,使广大班主任工作有目标、由考评,激发了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了很好的育人效果。在评价考核班主任工作的同时,学校十分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工作。成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并由专人负责,开展综合评价,建立评价档案,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

三、存在问题

1、学校占地面积过小,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的发展。

篇3: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1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中遇到的问题

实训基地是学生参与实践工作,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进行训练,锻炼职业能力的重要场所与基地,相对于传统的普通实验室,实训基地的特点是系统化、项目化、任务目标实际化、教师的教学目的在于任务的指导及动手能力的提高,强调校企合作等。这些实训基地的功能要求提高了基地建设的难度,存在以下问题。

1)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由于其学科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在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需要较多的经费购置硬件设备,比如计算机和服务器、网络设备、音视频处理工具等这些学生必须掌握的设备。此外,有些高端的设备,虽不作为学生的必备能力,也需要学生有所了解。这些设备如果完全购买,而且仅仅是作为实验设备的话,对于学校的经费预算带来很大的压力。

2)实训基地所完成的实训项目过于理论化

学生进入实训基地进行实训,教师需要给出项目目标供学生达成,但这些目标往往只是实际工作的理论抽象,项目的完成有一个相对固定的答案,这与实际工作当中问题多变,解决方法多样的情形是相悖的,过于理论化的项目不利于学生应变能力的锻炼。

3)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不够综合

在制度上,由于各个实训基地相对独立,使得项目实训只能囿于某个实训基地当中。一些较大较综合的实训项目,如“局域网的搭建”,需要跨越网络工程、交换机与路由、网络安全等若干个实训基地。像这样的综合性项目往往缺乏统一协调,无法充分调动各种资源。

校企合作缺乏驱动力:

校企合作对于学生的能力实训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实训基地的必备要素,但要使企业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实训当中,需要能够给企业提供足够的驱动力。

教师缺乏实际的工程能力:

在实训基地的实训工作当中,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能力,或者是具备一定的职业资质,这对于普通教师而言,并不能轻易具备。

2 依托于学校信息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

我校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进行了“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专业建设,当时,在学校机构改革中,由多名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的专业教师兼任了信息中心的工作。以此为契机,将信息中心的工作与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专业特点间有机的联系起,进行了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模式研究。

1)构建职业能力模块,围绕核心课程学习,在实训基地进行岗位实践

通过对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相关行业的调研及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合广西经济的特点及我校的特色,将网络技术方向学生的职业能力模块分为三块,并依据学生的核心职业能力培养方向,在信息中心的岗位进行实际工作,职业能力模块划分及岗位工作内容见表1。

通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能力模块划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期望,有重点的进行专业学习,具备基本的能力之后,进入信息中心的对应岗位从事实际的工作,在实践工作当中,进一步提高自身,完善职业能力。同时,在各岗位之间可以进行人员的适当流动,使学生在有特长的同时也能兼顾基本的专业能力,而较优秀的学生则可以通过各个岗位的实践工作,成长成为能力较全面的人才。

2)建立合理的考核机制,以项目式的方式工作,有效激励学生

信息中心的工作分为长期的日常管理工作及短期的目标达成性工作,为了能有效的激励学生,我们仿效企业的绩效考核及项目管理方法,对这两类工作制定了具体的考核标准,学生在实践岗位上的日常表现及在项目实施当中起到的作用与相应的成绩评定相挂钩,加强了实训效果的管理。

通过让学生参与到实际的项目当中,围绕工作任务展开工作与学习,迅速地将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工作成果,有效激励学生的学习。同时,通过项目的完成也系统化的让学生学习到了需求分析,项目设计,项目实施,检查验收这一完整的项目实施工程,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3)导师制与小组制相结合,培养团队精神

进入实训基地的学生,都会根据其职业方向分配一个导师,一般是信息中心对应岗位的负责老师,这名老师指导下的学生形成一个小组,小组中的同学之间通过团队协作与互帮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小组的指导教师有着丰富的岗位职业经验,能够从宏观上指导学生的学习方向,从技术角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帮助学生攻克技术难题。同时,导师还负责该小组相关项目的项目承接与任务分配工作,充分发挥学生在团队中的作用。

小组中的同学形成传帮带机制,由高年纪,技术较丰富的同学以“结对子”的方式指导刚进入实训基地的新同学,帮助其快速地度过新手的迷茫期。在面对工作任务的时候,同学们需要发挥自己的特长,通过与其他同学的沟通与协作,运用团队合作精神达成目标。

4)通过校企合作,激励企业的参与,激发学生的热情

信息中心经常会与一些信息化产业方面的公司合作,如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外包等,而这些类型的公司往往就是网络技术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通过学校信息中心这座桥梁,将企业与学生联系起来,使学生进一步的了解职业的需求,掌握职业技能。

在企业参与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中心出面与企业进行协商,让企业对学生进行技术培训,使学生成为企业在校内所建设的信息化项目的校内管理员,协助企业进行项目管理与维护。我校学生宿舍网的维护,部门网站的建设与管理等,都采用了这种合作模式。企业的一些小型外包项目,由信息中心进行承接,并选择能力较优秀的学生完成这些项目,学生可以获得相应的报酬。这样的一些方式对企业而言,产生了效益,激励了他们参与到校企合作中,也让学生切实的学到了职业技能,并通过报酬的获得激发学习热情。

3 依托于学校信息中心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实训基地的建设特点

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具有一般的基地建设的方法,同时通过与信息中心的紧密联系,充分利用其资源,解决了在基地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1)充分利用经费,提高投入产出比,促进经费投入

学校在决定设备的购置,项目经费的预算时,需要考虑经费使用所达到的效果。从这个考虑出发,我们将实训基地建设与学校信息化建设有机的联系起来。对于实验室的设备,在当做实验设备的同时也作为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实验平台,以及培训信息化管理员的培训场所。而高端的网络设备,除了架设在信息中心起到其作用,还能让学生见习及在教师的指导下操作,使学生了解到先进技术,增广见识。这种充分发挥设备效益的方式,提高了经费的使用效率,促进了经费的投入。

2)实训的项目来源于实际的工作任务,提高学生的工作能力

信息中心的工作任务就是实际的工作需求,将这些工作任务以项目的形式让学生完成。项目完成的过程中,不再具有唯一的标准答案,而是根据工作需求的变化,通过全面考虑,灵活机动的完成,这样的过程要求学生必须具有更完善的能力,更好的应变。同时,不同的项目,如硬件维护、网站建设、课件制作等,则从耐性、细致、技术技巧、集中精力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了锻炼。

3)综合各种资源,使实训项目更立体

由于信息中心能够综合地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种软硬件相关资源,就使得项目的设计能够进行跨越式的综合,我们设计了两个综合实训项目,一是局域网的搭建,综合了网络工程、路由与交换配置、网络安全设置等。二是网站建设,综合了虚拟服务器架设、网页设计、建站系统等。这些项目更立体、更全面的综合增加了各种资源的有机联系,使学生更全局性把握项目的实施,更善于利用各种资源。

4)通过信息中心这座桥梁,促进校企的双赢

这种实训基地建设模式即能够激励企业参与学生的实训,又能够让学生有机会进一步的了解企业的运作与人才需求,有多家企业参与到这种模式中,并有部分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毕业后直接就进入了这些企业进行工作。

5)同时提高教师和学生的职业资质

信息中心的教师在中心的实际工作及指导学生实践的双重激励下,有动力去考取相应的职业资质证书,而这些证书的获得又可以使得他们对考证的过程有切身的了解,从而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参与考试,提高了学生的职业资质考试的通过率。

4 结束语

通过对依托于信息中心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进行研究和实践,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促进了专业建设,但仍存在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如学生在学习与实践工作间如何平衡,考核机制如何避免流于形式,课程如何进行更深入学习等,都有待进一步的改革与研究。

摘要:在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过程中,针对所遇到的问题,结合专业特点,进行了依托于学校信息中心进行实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在实训基地中,学生围绕职业能力模块学习,在对应岗位进行实践;在考核机制的管理下,以项目式的方式开展学习和工作;与导师及团队成员充分沟通与配合;参与到校企合作中。通过这模式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完善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建设,为实训基地建设提出新的思路。

关键词:信息中心,实训基地,现代教育技术,职业能力,网络技术

参考文献

[1]李行.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实训基地能力培养需求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研究[J].职业,2016(2).

[2]徐济惠.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初探[J].教育与职业,2008(9):56.

[3]沈德孟,李凌辉,马俊骥.高职网络专业实践教学探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9):199.

[4]刘永宽,郑宏飞,郑志.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33):108.

[5]王兴辉,黄永宜,钟大鹏.高职高专课程体系的演变[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4(5):167.

篇4: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自查自评整改工作报告

根据昌市教督字[2014]9号 “关于自治区对昌吉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督查提出问题进行整改工作的通知”的文件精神。我校高度重视,依据文件中提出的整改目标、存在问题、整改措施和办法,进行自查自评工作、仔细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切实落实整改任务。下面就我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及标准化建设自查自评整改工作报告如下:

一、提高认识,明确工作责任,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一是我校督导专干及时向校长传达市人民政府督导室会议和文件精神,学校召开各指标负责人会议,各指标负责人认真分析了自己负责的指标还存在的问题。4月29日召开了校委会,对自查自评检查中出现的问题予以分析总结,查找原因,明确责任,对重点工作加以整改。二是针对存在问题,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整改方案,办公室督查整改工作。

二、存在主要问题的整改措施和办法

问题一:部分档案的装订不规范,归类不清晰。

具体措施:对档案工作人员进行专门培训,严格按照指标要求整理归档。

问题二:校医室和校医的配备没有得到解决。

校医室和校医的配备没有得到解决。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基本标准(试行)》第六章“机构设置和队伍建设”中规定“寄宿制学校或600人以上的非寄宿制学校至少要配备1名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我校学生年龄较小,一周吃住全在学校,学生发热、生病情况较多。目前,我校校医室和校医的配备上空白。

具体措施:及时向上级反映,尽快落实校医问题。

问题三:联合联盟捆绑发展工作需进一步加强。

我校与市第三小学、市第六小学结成“联合联盟捆绑”学校,3月11日在市第三小学举行了联合联盟捆绑发展联系会议。

具体措施:

1、学校制定了“联合联盟捆绑”机制,联盟学校教研活动计划。

2、进一步加大与联盟分校教师的交流力度,利用网络,建立“三校联盟捆绑发展qq群”,及时发布好的教育教学经验做法,教学副校长负责开展联盟校的骨干教师互听、互评。促进联盟分校年级教研工作协同发展,切实提高分校教学质量。

3、定期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农村学校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具体由三个学校教务处组织开展联盟校的教研观摩活动,整体提高捆绑发展学校的教学质量。

问题四:我校操场问题。

2012年在上级政府的协调下,我校占地9600平方米的400米跑道标准操场与大西渠村进行了土地置换,用于大西渠村建设村民住宅楼。但大西渠村给我校置换的操场土地一直未得到落实,致使我校无操场。

具体措施:

2013年8月,我校在校门前马路南侧平整了废弃的校舍,作为临时操场。近日,市人民政府将到我校调研,我校将向市人民政府反映,加快解决我校操场土地问题。

昌吉市大西渠镇中心学校

篇5: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2013~2014师德师风建设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为准绳,以“当人民满意的教师,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为准则,以“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团结协作”为核心,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以解决教师队伍中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引导全镇教职工严守师德规范,增强质量意识,切实维护和树立我校教师队伍的良好形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工作思路

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为目的,以全面提高教师职业道德素养为核心,以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热爱学生、为人师表为重点,以制度建设和强化管理为突破口,使全镇教职工进一步牢固树立以人为本、依法执教、以德治教的正确理念,以预防和杜绝教师违纪违法行为发生,保障学生合法权益为基点,树立新时期人民教师和教育行业的良好形象。

三、工作目标与重点

(一)工作目标

1、党风廉洁建设,进行党性、党规、党纪和反腐倡廉教育,依法支持执法机关履行职责,防止和纠正不正之风,保持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2、狠抓行风建设,进一步规范办学行为,维护行业形象,履行义务教育的义务。

3、结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提高教职工的办学意识,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质量意识,搞好控辍保学工作,确保入学率、巩固率达标,进一步巩固教育强县成果。

4、严格教师管理,加强劳动纪律教育,确保安全工作、综治工作、计生工作、课堂常规落到实处。

5、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

(二)工作重点

1、狠抓师德师风建设,严格落实“三项制度”。

“三项制度”:其一是留守儿童及女学生关爱制度,实行“周座谈、旬谈话、月家访、校敲打”。其二是实行“两代表一委员”评议学校师德师风制度。第三是实行全镇联抓定期排查制度。

2、贯彻落实《商洛市教师师德师风建设和考核办法(试行)》的通知要求,学期末对每个教师进行师德师风专项考核。建好教师师德师风考核档案,建立学校、学生、家长和社会“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

3、扎实政治业务学习,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活动,严格规范教师的任教行为,树立教师良好的公众形象,进一步打造名师工程,提升学校的办学品位。

四、工作措施与方法

(一)强化领导责任,建立专门机构。

高坝中心学校成立师德师风建设领导小组,由郭军治任组长,虞福芹任副组长,李杰、郭虎平、万锁民、程世宏、姜 波、程福幸为成员。高坝一中、二中以校为单位,小学以学区为单位成立师德建设考核工作领导小组。

(二)抓好宣传学习,落实法规教育。

各校以校长为中心,以教师会、教研组活动为主要途径,在教职工中切实加强师德教育,引导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学校定期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交流会。

(三)抓好自查自纠,重视整改提高。

针对存在的问题,利用教师会,重温师德建设内容,开展民主生活会,自查自纠,互查互纠。每学期初与教师签订师德师风承诺书,强化自尊自律意识,不断提高整改效能。

(四)抓好制度建设,推进精细化管理

1、坚持民主评议制度,继续开展“四评”活动,促进教学相长。一是,组织学生评议教师,全面了解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情况;二是,组织家长评议学校,增强社会监督办学的力度;三是,教师评议教师,构建互帮平台;四是,行政评议教师,增强监督职能。

2、坚持公开监督制度,聘请师德师风监督员,维护教师的社会形象。学校聘请镇政府分管教育的领导、村委会的支部书记和家长委员会代表为师德师风社会监督员,邀请他们到学校进行师德师风工作督查。

3、坚持责任追究制度,实行问题“一票否决”制度,严控偶发事故。发现

问题及时处理,把一切不良行为消灭于萌芽状态。

4、建立师德奖惩制度。建立完善师德表彰奖励机制。镇中心校及各校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师德先进个人”和“师德先进集体”评选表彰活动。

5、坚持家访制度,加强家校联系。班主任及任课教师要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学生家访,班主任在一学期内要对全班学生进行普访。任课教师每学期达10人次以上。

6、坚持转化后进生和帮助特困生制度,严禁排斥后进生。对学生公正平待,不歧视后进生,这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内容。转后帮困工作要有计划、有措施、有记载、有效果,为控辍保学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7、坚持表彰与奖励制度,打造优秀教师团队,完善评优评先制度。紧跟上级要求开展好骨干教师推评工作,及时培养、发现典型,表彰、推介典型。

(五)认真开展作风建设。切实解决教职员工作风方面存在的庸、懒、散、玩等突出问题,大力倡导密切联系群众之风、求真务实之风、艰苦奋斗之风、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推进办事提速、服务提质、工作提效,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办实事、重落实、求实效、树形象的新风尚,掀起干事创业的新高潮,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坚强保证。

(六)抓好检查督促,严格劳动纪律。

各学校要落实岗位职责,严格考勤记载。对不按时上下班,本职工作马虎,临时性工作不闻不问甚至旷工旷教等违纪行为应以绩效工资和考核挂勾,并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

(七)抓好教研教改,推进人文教育

各校以教导处为龙头,稳步推进教研教改工作,开展教学竞赛活动,以德育教育为主线,开展校本培训活动,深化学校人文教育,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培养合格人才,推进创新发展新举措。

(八)抓好组织建设,发挥职能作用

1、充分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推进党员干部廉政从教,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作用。

2、充分发挥对工会工作的积极协调作用,推进民主管理。坚持校务公开制度,进一步扎实服务群众常规。

3、充分发挥团队的桥梁纽事作用,激发年轻教师工作热情,开展显活力、比能力的青年教师课堂竞赛活动,开展传、帮、带活动。

(九)增强忧患意识,激发教师潜能

通过课堂教学改革,评议活动,德、能、勤、绩的考核,激发全体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与团队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为全面提升办学品位作贡献。

(十)展示学校风采,提高学校影响力。

我们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阵地,拓展信息渠道,大力宣传师德高尚的教师,树立师德典范,鼓励教师多发信息报道,展示我校师德风采,展现我校师德新形象。

高坝店镇中心学校

篇6: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单位:蓟县桑梓镇马坊中心小学

时间:

2009年12月23日

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为进一步提高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全面推进我校教育的均衡协调发展,自2008年12月8日启动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以来,我校根据“蓟县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方案”和《市教委关于实施天津市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2008-2012年)意见》的通知精神,在自查的基础上制定了实施方案。为争取早日达标,我们积极准备,认真组织实施。下面将我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的基本情况

马坊小学建校于1988年,现有教职工18人,学生472人,共有16个教学班,班容量在30人左右。我校占地面积为19086M2,校舍建筑面积为2278M2,操场6400 M2,生均用地面积为13.56M2,(达标),生均建筑面积为4.83M2。2005年完成教学器材配备国家二类标准,有单独的科学教学实验室、多功能教室、微机室、图书室、体育器材室。但是,实验室和功能教室环境要求还不达标,科学实验室没有独立的仪器室为二室合一,还没有配备取暖设施,没有消防灭火器,无防盗门、窗。固定设施还需改善。有男、女学生各12个蹲位的厕所,有405M2的生活用房,144M2的行政办公用房。学校操场有200米的环型跑道,学生体育达标率达到了96%。

尚缺音乐室、美术室、书法教室、语言教室、图书阅览室。

除门房、教师厕所以外,其余所有房舍都已达到使用年限,均需改建。还需新建专用教室及附属用房458平方米。

教师的办公条件不断地改善,学校已上宽带网,为教师网上查寻资料提供了方便。但办公设备还需升级,学校应尽早建计算机网络,添置教师电子备课设备,以满足教师教学要求。学校从五年级起开设信息技术课,但计算机硬件配置过低,现师生机还有17台可正常使用,缺25台,不能完成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设备尚缺2套,还需配备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智能广播系统。我校图书陈旧,可用图书,生均不足2册(不达标)。

二、认真自查,对比标准找差距,积极改善办学条件

从2008年起,教职工每月工资都能足额发放。学校想方设法为教职工谋求福利,努力改善教职工的生活条件。

我们将缩减开支,开源节流,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为县“配送工程”和“提升工程”做好铺垫。计划投资1000元更换现有图书室书架;投资1500元购置数学、音乐、美术教学仪器柜3个;投资500元购买卫生室用应急药品;投资1000元购置文科用具存放柜2个。投资3000元完成各室的水电、通风、消防配套设施。计划2009年底完成以上必要装备。

三、着力优化学校管理。

在教育局和中心校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依法办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并在新课程改革方面迈出实质性的步伐,我们努力打造“质量校园、和谐校园”,实现学校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1、用先进思想引领学校发展,营造和谐校园。完善学校的教学、生活设施,改善和提高学校的办学条件,努力提高领导、教职工的管理水平、业务水平和工作水平,注重思想政治工作和学校心理工作,正确运权,民主理财,有效运用有限资金,保重点,保运转。充分利用已有的功能教室,严格仪器、设备、设施及各类耗材的管理,各室制度健全,并及时保养、维修、更新、补充,保证安全使用。

2、完善校内选人用人机制。认真改进校内用人机制,做到优质多劳、多劳多得、优质优酬,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的作用,带动全体教职工积极向上,树立不进则退的意识。推行新的年级组长、班主任、科任教师、后勤人员考核制度,建立相应考核办法。认真整合人力资源,减少人员浪费,对学校人员进行优化组合,进一步改进校内分配机制。对岗位考核中“爱事业、满负荷、高效益、多成果”的教师要给予特别的奖励。

3、完善校长自身建设,实施高标准精细化管理。进一步完善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率。校长始终保持一个建设性和创造性的头脑,注重人性化的管理。依据学校现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充分发挥教代会民主管理作用,坚持“三公开”制度,民主决策,科学管理。推行“精细化管理”措施,对工作进行量化管理,为开创学校各项工作新局面奠定良好的基础,努力做到量化指标、细化工作、制度规范化、沟通常态化、考评有效化。

4、努力加强队伍建设,把铸造师魂放在教师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以创建文明校风、树师表形象为重点,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重视对青年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管理,定期开展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评比活动,提高青年教师教书育人的本领。制定学校骨干教师队伍发展规划以及培训方案,进一步完善校级骨干教师的考核评选制度。鼓励教师进修,不断提高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完善考核评估制度和奖励制度,继续实行考核评估制度,每学期对教师实行考德、考勤、考绩、考能“四考”综合评定,并与评优评先和绩效工资挂钩。

2009年我校被授予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学校称号,陈士东老师被评为先进个人。

2009年青年教师代建新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

2009年陈科被评为蓟县教育系统第二届百名骨干青年教师。

5、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坚持以“创新教育,科研兴校”的原则组织开展工作,确立了“全面规划,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讲求实效”的科研工作思路。为继续拓宽科研工作渠道,提高科研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本我校教师共有3篇论文获市三等奖,有4篇论文获县级一二三等奖。2008年12月,陈科在2008年全国中小学英语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成绩优异荣获国家级优秀奖和县级一等奖

2008年12月,在蓟县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堂教学优秀课评比活动中,青年教师王玉伶的数学课获县级一等奖。

四、加强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力度

学校采用了“六结合”的方法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新课程学习培训,即: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相结合;参与培训与讲座相结合;集体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结合;五天教学与一天研训相结合;学习与反思相结合;领导培训与教师培训相结合。要求教师养成一个良好的读书习惯,每天读书一小时,每学期读一本教育专著,引导教师走向教育理论的源头,把学校建成学习型组织,教师们成为学习共同体。

树立起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成才”的思想;改变了强制型的教学活动为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创新的学习活动模式。形成“创设情景——主体探究——导学明理——应用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

体卫艺教学认真落实两个《条例》,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规范日常教学,培养学生兴趣,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体育达标率达98%。狠抓文体特色校的建设,重视“体育和艺术2+1”活动,强化业余训练,2009年,我校代表桑梓镇组队,参加县乒乓球赛,获获小女团体第二,小男团体第五名。

2009年,在蓟县第十八届校园艺术节汇演活动中,我校的舞蹈《欢乐腰鼓》获县级二等奖,顾晓薇的美术作品《米老鼠》、《团圆》分别获县级一、二等奖,深入开展“三小”活动。每年开展科技周活动,学校制定科技周活动方案、计划。要求教师按照学校要求认真组织实施,各班在展评的基础上,上交3—5件小发明、小创造,科技小论文至少4篇。并将此活动与特长生培养结合起来。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表现自我、体验成功的机会,为培养学生健康的体魄,健全的人格打下了基础。

2009年4月李心培、卢玉珊分别荣获蓟县中小学生“好书伴我成长”阅读创新征文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

2009年6月郑佳丽获天津市“第四届少年儿童书信文化活动”优秀奖

篇7: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1.1 发展基础建设, 全面推广农机科技

近年来, 米易县立足农业品种多、品质优、产值高、收益好的优势, 围绕现代农业升级发展, 狠抓农业产业基地建设, 共建成“稻-菜”轮作基地5 333.33 hm2。其中垭口镇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田成块、路相连、渠相通, 全面集成了设施大棚、高标准农田、高效节水灌溉、工厂化育苗生产等先进技术。

1.2 政府高度重视, 财政投入增加

2015年8月, 米易县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升级的实施意见》, 计划利用3~5年时间, 打造3~5个“万亩亿元现代农业示范区”, 5~8个“千亩科技示范园”, 标准化生产率达到80%以上, 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50%以上。同时, 也为农机科技的推广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和财力保障。

1.3 精简申请程序, 补贴办理方便快捷

自建立农机购置补贴管理系统以来, 先后多次调整优化申请农机购置补贴办理程序, 以服务方便农民为主, 现在农民申请办理农机购置补贴只需备齐购机发票、身份证、银行卡等资料就可直接办理, 使得申请农机购置补贴更方便快捷。以垭口镇为例, 2013年至今, 全镇共补贴机具106台, 发放财政补贴资金22.86万元, 激励农民投入购机资金98万余元, 享受补贴农户106户。

2 存在的问题

2.1 重视力度不够

首先是乡镇对农机推广工重视不够。其次是对农机管理人员安排随意性大, 导致部分农机管理人员业务不熟, 工作开展不力。三是因精简机构, 与林业、畜牧等部门的合并, 致使农机科技推广职能弱化。

2.2 服务网络不健全

农机科技推广是一个系统工程, 工作仅靠市县级部门几个技术人员是完全不够的, 各项工作必须依靠乡镇级农机推广服务组织来完成。目前, 就米易县各乡镇而言, 几乎没有建立相关的农机推广服务平台, 也无专业技术人员, 农机推广工作基本停滞不前。

2.3 对农机推广工作认识不足

目前, 部分乡镇、村领导对农机科技推广的认识不够, 农民对农机科技观念不强, 有些甚至认为农机推广工作是一种商品推销行为, 致使新农具的应用在短期内难以得到农民认可。

2.4 农民参与积极性不高

目前, 农民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劳动部门组织的电脑培训、汽车驾驶技术培训, 可以参加由国家出资、农业部门组织的农技培训, 就是没有国家出资或国家补贴, 由农机部门组织的农机技术培训。使得农民参与农机技术培训积极性不高。

3 发展建议

3.1 加大农机推广政策的扶持力度

一是提高农机购置补贴资金, 推广引进新型农机。这样不但会提高农民购买农机的积极性, 也会促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增产又增收。二是争取政府加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支持。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逐步实现村、组、户机耕道田园化配套, 从根本上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 提高生产水平。三是加强农机推广队伍建设。任何一项工作, 要想做好, 人是第一要素, 农机推广工作更不例外。因此, 必须建设素质高、能力强的农机推广队伍。

3.2 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网络

健全完善农机推广服务平台, 可以利用互联网、手机等, 建立生产厂家、科研机构、政府基层服务中心、农户相互沟通的平台。农机推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需要不断探索、创新、总结。要实现农户使用农机更方便快捷、经济实用, 生产厂家能及时得到反馈改进, 基层的农机推广服务网络平台的建设就显得尤其重要。它是联系农机户与生产厂家的纽带。只有把服务工作做好了, 推广工作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地发展。

3.3 依靠科技提高推广工作水平

篇8: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水落坡镇教育信息化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在教育局电教仪器站的大力支持下,我镇的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教育信息化程度显著提高。截止09年3月全镇共建起了13个校园网,利用网络终端技术改造微机室7口,配备计算机专兼职教师13人。实现45周岁以下教师人手一机的目标,所有班班级均实现“班班通”。

一、加强领导,强化对教育信息化工作的管理

水落坡镇中心学校对信息技术教育工作十分重视,把推进我镇信息技术教育作为促进我镇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突破口。成立了“水落坡镇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由教委主任郑清胜同志任组长,中学校长担任副组长,各学校也都分别成立了由学校校长、教务主任和计算机教师组成的领导小组,从而在组织上保证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重普及,促提高,普及提高双丰收

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是推进我市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保证,是我镇实施科教兴镇战略,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基础性工程和标志性工作。截止到10年9月,全镇共有11所学校开设了信息技术教育必修课程,使所有中小学生都要接受信息技术教育。同时,我们在努力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普及率时,也注重对计算机特长生的培养,为此全镇每年要举办二次镇级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竞赛,连续四年获得好成绩。

三、采取措施,加强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强化信息技术教师队伍的建设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而要真正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质量,达到我们的预期目的,除领导重视外,还需要有一批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较高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为此,水落坡镇中心学校从2008年开始,每年对信息技术教师进行各种培训,如加强各种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育教学理论、心理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的研究与学习,外出考察交流,以及举办高水平的技术专题讲座(如网络管理、网页设计、多媒体制作等)等,并定期进行优质课评比、优秀软件的评比、优秀论文的评比等,极大地提高了他们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同时为使这批教师安心工作,水落坡镇中心学校和各个学校还想尽办法改善他们的工作、生活、环境,对他们生活上关心、工作上支持,并在职称评定、课时计算给与倾斜,使他们工作顺心,生活安心。目前,我镇已拥有一批高学历、高素质且具备较强敬业精神的教师队伍。

狠抓教师队伍的信息技术培训工作。要大力发展我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我们还必须大力开展所有非计算机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以切实提高他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水落坡镇中心学校建立起分层次的多级培训机制:一级层次是要求所有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在年前全部进行一次系统的信息技术培训,并要求有80%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初级考核,60%的教师要通过计算机中级考核。

各学校要有50%以上的教师可以把信息技术手段整合到学科教学中去;同时学校要把教师应用计算机进行教学的能力作为晋级考核的指标。

四、加强课题研究,大力促进科研促教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师生的信息意识,实现教育过程的信息化,并最终培养信息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基于此,我镇加大了科研力度,全镇中小学兴起了教育科研的浪潮,在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研究、计算机多媒体与网络 1

辅助教学和课程整合等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加强教育信息化理论研究,全面推进我镇中小学教育现代化的发展。加强信息技术课程研究,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信息技术是教育的工具而不是教育的目标,信息技术是认知工具,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应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计算机是创新工具,强调计算机综合应用能力”等四个基本原则,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突出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从教材、教法、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等多方面进行实验研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育信息化必然引起教学模式的变化,现代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与教育过程的结合,给教育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面貌,它赋予教学设计与教学策略以更丰富的内容。如何突出网络、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构建,尤其是创建优化的网上学习环境,来实现教师传授与学生自我探索的有机结合,以切实提高信息技术教育的科学化水平。

五、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加强我镇教育城域网的建设

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要“全面启动中小学‘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动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为此,我镇加大了中小学校园网的建设,使其信息化环境、信息技术装备、网上学习环境等均达到全县一流水平。向社会、学校、家庭提供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资源,以实现充分的资源共享。

水落坡镇中心学校

篇9: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2013-2014学第二学期)

师德师风的好坏往往影响和决定了学校的校风和学风的好坏。长期以来,我校领导始终把抓好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坚持长抓不懈,常抓常新,并开展了一系列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师德规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对本学期师德师风建设工作作以下总结:

一、其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职员工30人,12个教学班,516名学生(其中留守学生60人)。近年来,我校始终把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常规工作并狠抓落实。在行管处领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成立相关机构,制定相关制度,乘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风,深入开展了批评与自我批评,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二 建立机构,加强领导我校成立了以校长宁远华同志为组长,副校长姜孝云为副组长,校委会成员为成员的师德师风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做到了“一把手校长亲自抓”,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有关岗位及责任人;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师德师风考核实施细则,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步骤及工作措施。

三、健全制度,有章可循

根据我校实际,学校制定了《师德师风问卷调查》、《师德 1

师风管理制度》、《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教师师德考核实施细则》、《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目标责任书》、《山阳县杨地镇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暂行办法》,认真学习并贯彻落实《山阳县教师“十不准”》等多项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使我校的师德师风管理制度化、规范化。

四、强化学习,力求上进

学校为做到师德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学校为每位教师配备专用的“师德学习笔记本”,以供学习之用。

(1)坚持周日例会这个固定的时间,集中进行师德师风及政治学习。主要形式是观看师德培训视频。学习师德师风管理文件及学习材料等,本学期的集中学习几乎是每周一次,从不间断。

(2)坚持形式灵活的个人自学。材料统一上传,学习分散进行。主要是学习与师德相关方面的材料,内容主要有:《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法》、《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名人和教育家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论述;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等。

(3)坚持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学校借暑期教师整训会倡导并要求全体教师写作至少一篇“师德体会”或“师德师风自我剖析材料”,以便相互学习之用。这样既有促进的意义,又有学习的效果。

五、突出重点,讲求实效

(一)学校齐抓共管,加强对师德建设的领导。

我校在宁校长的领导下,校委会成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落实师德规范,确保师德学习不断深入开展。行政领导班子着重抓好建章立制、考核奖惩、强化管理;年级组发挥自身优势,以少队部为主阵地,积极开展丰富多彩、教师喜闻乐见的活动,寓师

德教育于教学活动之中。

(二)建立和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制度

我校坚持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水平考核,开展师德反思活动。要求教师对自身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师德师风问题进行自我剖析和总结,考核采取教师自评、互评,家长评、学生评、学校综合评等相结合的办法对全体教师进行考核。考核结果存入师德师风专档档案,把师德考核结果与教师奖励、岗位聘任、专业技术职务评聘、考核以及留用解聘相挂钩。

(三)把脉问病,对症下药。在深入分析了解教师师德表现和思想情况后,结合我校实际,采用灵活多样而又见实效的活动形式,大张旗鼓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务必让教师能够躬亲自省,从根本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从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需要,不断提炼出良好的品性,提高自己的德行,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首先,我们出台了“教师文明用语”等,使广大教师精心执教,科学育人,教有准绳。学校还把杜绝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的发生作为师德建设的重点工作。

第二,充分发挥师德模范和党员教师、骨干教师的引领带动作用,培养教师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正气,让良好的师德精神更深入人心,充裕校园。

第三,激活内因。师德的形成是外因和内因相互统一的结果。外在规范和教育要求是师德建设的外因,教师被动地遵从而不深入去触及自身的思想和观念,这种师德建设是脆弱的,效果也是短暂的。要让师德规范变成教师个体的内心信念,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追求,使教师视高尚师德为人生职业的必需。学校提供条件,创设机会,让教师得到成功的满足。校领导能及时对教师的闪光点予以肯定,采取各

种形式进行表彰;对优秀班主任、师德先进个人、对学校有重大贡献的教研集体和个人,给予了适时适当的精神奖励等。以增强教师的荣誉感,激发其进取心。这样,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促使教师不断地自我完善、提升。学校的师德教育活动也就因此收到了实效。我校的工作实践充分说明,这种激活机制是可行的,奏效的。

五、抓权益,求稳定管人要管心。我们在要求教师职业道德要高于其他行业标准的同时,也在努力使教师在精神上和物质上能得到鼓励和改善。因为,教师不是超人,只有在方方面面加强对教师的关心,才会使教师的德行高于常人,师德建设才会收到长期的效果。因此,我们不但在做强化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工作,还从教师的实际出发,关心教师的生活情况,为他们排忧解难;开展拔河赛、羽毛球竞赛、等文体活动,成立职工之家,让教师在业余时间进行娱乐活动,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让他们体会到工作带来的愉快和成就感,体会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才会安心,才会努力去研究并解决工作上存在的问题,去严格要求自己和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品行、德性,才会迸发出更多的光和热。

首先,管理人文化、制度化。学校注重搞好班子建设,以提高管理水准;注重加强个人修养,以提高管理艺术;以较好的人格魅力影响教师,从而在领导和教师之间建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另外还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学校管理制度,避免管理中主观随意等人为因素。第二,奖惩分明。对在不同岗位上师德表现突出的教师,分别设立多项的表彰评定;职称评定、年终评优等都与教师的师德表现挂钩,让师德和能力皆优者得到荣誉和实惠。

第三、依法维权。让教师获得应有的权利:及时公开校务、财务,维护教师对学校行政管理的知情权、监督权;关心女教职工,保

障其各项合法权益(如对生病教师慰问等);执行上级有关规定,结合学校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支持教师学历进修,保障教师外出学习。第四、提供发展空间。学校是教师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我们努力为他们搭建平台、创造机会。任人唯贤,不屈才、不误才,使真正德能双馨的人才敬业乐业,爱校如家,发挥所长。

六、狠抓延伸,力求深化。

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是成就教育工作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没有“厚德”,又何以“载道”呢?所以,在平时教育工作中,务必使我校教师能以高尚的师德承担起培养人才的重任。

总之,通过学校对师德师风教育的加强,全体教师师德意识得到提高,师表形象进一步提升,一年来学校从未发生重大师德问题。

篇10:桑梓镇中心校-----学校现代化建设标准工作总结

白璧镇中心学校远程教育工程建设和

管理应用工作汇报

自2005年远程教育设备安装以来,特别2010年镇中心校新一届领导班子上任以来,我镇中心校将实施远教工程作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均衡发展的重大举措。在县教体局、县电教中心具体指导下,我们以“规范管理、抓好应用、更新充实、服务教育教学”为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用的指导思想,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我镇远教工程概况,以及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用情况,扼要总结一下,希望上级领导和兄弟乡校领导和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一、基本概况

全镇设初中4所,小学23所(其中教学点1个)。现有初中学生2000人,小学生6539人。全镇模式三学校4所,其中PC类3所,NC类1所。模式二学校23所。

二、工程建设和管理应用

(一)投入资金,加快建设步伐

按照县电教中心“不把远教设备中的计算机用作办公,不在校长办公室存放远教设备”,以及安县教【2010】10号文件等要求,镇中心校号召全镇中小学挤出资金,在原有远教设备的基础上,均购置了办公用计算机,白璧镇一中、五中、白璧集中心小学等校还购置电子白板,白璧集中心小学为教师每人配置一台笔记本电脑,为南教学楼每个教室安装了电视机,购买了DVD。

(二)加强管理,以管促用

除了层层建立领导组织对远教工作进行领导和管理外,镇中心校在管理上还有以下做法:

1)、每学期开学前3天,组织中小学校长全员参与,对全镇中小学远教设备状况和开学筹备等工作,进行现场录像检查、评比。1

2)、镇中心校定期、不定期印发《白璧镇中小学远教设备运行状况统计表》,由各校校长、资源教师签字后镇中心校核查、备案。

3)、组织中小学教师开展远教设备应用竞赛,镇中心校举行中小学教师点将赛,每次比赛,都由镇中心校柳爱民校长亲自从全镇50岁以下中小学教师花名册中点名参赛,很好地起到了以赛促用的作用。

4)、将教师应用远教设备上课纳入教学常规工作检查范围。镇中心校制定教学常规工作“五表”,对教师应用远教设备备课、上课纳入常规工作检查、评估之中,评估积分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

5)、节假日设备安全督查。每逢节假日放假前,镇中心校都对远教设备的假日防盗、防雨水等工作提出指导意见,并且于假期开展抽查落实。

三、存在的问题:

1、由于学校校舍紧张,北白璧、东柴村、杜固、袁小屯、等小学,还没有专用的计算机教室和光盘播放教室,不能承担全校教师教学需求。

2、有的小学教师年龄偏大,项目管理员(资源教师)业务水平不高,不能保证设备天天正常运转。

3、少数教师对远程教育资源的应用认识不高,或者嫌费事费力,不能坚持按要求备课、上课。

针对以上情况,我们正在研究和思考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同时欢迎各位领导、老师给我们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白璧镇中心学校

上一篇:2023年机关事务管理局工作总结及2024年工作思路下一篇:从认知隐喻角度看英语商标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