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2024-04-21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精选9篇)

篇1: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品德教育润学子,多彩活动塑品格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德育工作总结

近年来,在生本德育工作中,过渡湾镇中心学校从培养学生的自信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做起,把关爱和尊重学生作为生本德育的起点;把唤醒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意识作为生本德育的切入点;把重树学生的自尊和自信,作为生本德育的着力点。充分发挥学生会和学生社团作用,提高学生自主参与、自我教育、自我管理、主动发展的能力;发挥教师唤醒、激发、引领、助推作用,促进德育队伍管理水平的提升。深入挖掘校园文化的内涵与底蕴,打造富有特色的校园文化。从源头抓起,让学生自觉养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自尊自信的心态、积极进取的精神、敬业乐群的品质、诚实守信的人格。学校明确了“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学校基本工作思路,确立了“知恩与心,感恩与行”生本德育的主题,形成了以“行为养成教育、自主管理、重大节假日庆祝活动”为主线的生本德育体系,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全组织、完善制度,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1、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

校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总负责,由分管德育副校长牵头,形成了以校长---分管德育副校长---政教主任---班主任---科任教师---班干部---学生的德育管理主线,确保学校德育工作得以正常开展。

发挥以政教室为中心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的核心作用。通过坚持开好“五会”,使德育工作既能责任到位,又能统一协调。“五会”,即:每学年一次德育大讨论、每学期一次家长会、每月一次班主任工作会议、每周一次例会、每周一次主题班会。通过“五会”,明晰学校德育工作的现状,找准各个层次各个环节的症结,积极探讨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和途径。

倡导全员德育理念,拓展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范围。从整合社会资源、借助网络平台、形成家校联动、让生本德育融入课堂、学生自我管理等五个方面展开工作,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抓好班主任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发挥班主任德育骨干作用。坚持精选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适时组织班主任参加研修,以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提高德育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调动班主任的工作积极性,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切实促进班级管理工作有效开展。

2、完善各种制度。

为了使德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起到龙头的作用,我们对各项德育制度进一步完善,我们先后修订完善了《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生本德育实施方案》、《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常规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课程德育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自主管理制度》、《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家校结合教育制度》、《德育队伍建设制度》等。通过各项的与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在实现常规管理精细化方面又迈出了一大步。

二、创新方式,搞好结合,实施生本德育活动化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近年来,我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如“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我心中的核心价值观”主题征文、唱颂核心价值观歌曲等活动,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主题团会、队会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通过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提升学生公民意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2、落实好晨会、班队活动,加强养成教育和礼仪教育。利用国旗下讲话、班会等落实学校每月国旗下讲话的教育要点,对周一晨会预先作好安排,使学校的各项德育工作能真正落到实处。平时以遵守社会公德,讲究文明礼仪为主要内容,认真落实“每周一重点”的常规训练,对各班的卫生、文明礼仪、纪律、两操等情况进行督查。从小处着手,进一步规范抓好抓实学生行为。针对各项训练每月评选“十星级学生”,学校进行表彰。把行为规范教育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常抓不懈。

3、与传统文化、重大节假日相结合,开展感恩、励志、责任、信心教育活动。

每年寒暑假期间,我们组织学生开展假期实践活动,丰富学生假期生活,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在假期实践活动中,我们设计了五大板块:一是“走进社会,体验生活”板块,二是“感恩父母,孝心孝行”板块,三是“传统节日,自主实践”板块,四是“品味书香,快乐阅读”板块,五是“知我保康,爱我家乡”板块。围绕这五大板块,孩子们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假日活动。开学后,各班精心评选出优秀作品,在全校进行了展评,评选出了优秀小读者、优秀小记者、优秀小能手,优秀小孝星。生活中的耳熟能详的传统文化走进了孩子的眼睛,润泽了孩子心灵。

每年3至5月,我们开展了“践行弟子规,感恩孝为先”主题实践活动,让孩子在生活中践行《弟子规》,让“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等内容真正内化为自己的生活习惯,实施体验式德育。

每学期都要利用节日庆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教师节、国庆节、元旦开展系列庆祝活动;三月份“学雷锋、树新风”系列活动,学生开展帮扶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三八节到来之际,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如:搜集赞美讴歌母亲的诗文、为妈妈做一件事情、送给妈妈一件礼物等,让孩子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充分感受母亲的辛劳和浓浓的爱意,懂得了感恩孝为先。清明节来临,结合“庆祝建党九十五周年、缅怀先烈”清明节传统教育活动,组织孩子观看爱国影片,开展网上祭英烈等活动;五一前后,我们开展了“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活动。母亲节、父亲节结合感恩教育开展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为主题的情感沟通活动;五四青年节开展庆“五.四”体艺术节活动;每年的九月份开展庆祝教师节活动。十一举行“祖国颂”庆十一文艺汇演或歌咏比赛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到了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教育。

4、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德育网络体系。我校十分注重与家长的交流与沟通。通过家长学校、家校联系、告家长书等形式对家庭教育的内容、方法进行指导,及时向家长宣传当前教育新理念,新方法,积极详细解释我校的新措施,新做法。学校开学前,组织教师开展“进家庭、进社区”活动,为一年级新生送入取通知书、为家长送上“走好上学第一步”相关家教小知识。10月份组织了全校性的家访活动。家访要班主任们做到“四要”,即:有准备,有针对性,有记载,有反馈。除了定期与家长交流,很多班主任还利用班级Q群、网上家长学校平台与家长联系。

三、繁荣校园文化,优化育人环境。

(一)优化校园环境,创设育人氛围。

近年来,学校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我们的校园,学校大门一个巨型感恩石,教师宿舍楼门面石刻感恩文化长栏,跑道边感恩文化长廊,围墙玉雕文化长廊……,开阔的操场,整齐的绿化树,校园环境让人耳目一新。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我校的校园文化主题是“感恩文化”,我校感恩文化的体系分五个模块:学校德育——孕感恩之心;课堂教学——练感恩之能;节庆活动——行感恩之举;考核管理——评感恩之星;校本课程——传感恩之火,我们将学校文化与生本教育有机结合,做好做实各项工作,让校园文化不再是“橱窗里的风景”。

(二)充分利用校园宣传阵地,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近年来,每年端午或元旦节都组织“经典古诗词朗诵比赛”、“国学经典朗读”、各类“书法绘画比赛”活动。全面开展“我的教室我的家”班级文化创建活动。教室布置生动活泼、洁净素雅,班级公约、值日制度统一上墙。营造了健康文明、催人奋进的良好育人氛围。充分利用校园微信网、广播站、宣传栏等渠道打造优质高效的宣传阵地。

(三)将“端正校风,整肃学风”放在德育工作的首位。一是树立新风,通过入学教育、期中总结、国旗下讲话等途径倡导积极向上的校园风气和文化氛围;宣传全国道德模范精神和事迹,树立校园励志勤学模范、优秀学生标兵;开展诚信签名、个人和集体宣誓等活动营造端正的校风学风,以逐步形式全校道德共识体系。二是严刹歪风,对考试作弊、严重违反校级校规的行为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处理结果及时公示。

(四)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校园文化繁荣。继续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认真开展了“感恩从现在做起”主题教育(感恩父母“四个一”:一节主题班会、一周感恩作业、一张感恩卡、一封感谢信;感恩教师 “三个一” :一首歌曲、一件实事(写一封信,谈一次心,提一个建议,表一个决心等)、一个文明用语;感恩他人“两个一”:开展“我为同学做一件好事”、“今天我值日”活动)坚持开展感恩之星评选活动,强化道德礼义养成教育,传承中华优良传统。

通过三年的努力,我校校园环境整洁优美,教学活动井然有序,教风学风踏实严谨,师生风貌热情自信,素质教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今后,我校将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积极探索新时期生本德育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丰富学校内涵,加快形成办学特色,努力办成学生、家长、社会心目中的高质量、信得过的学校。

过渡湾镇中心学校

2017年5月28日

篇2: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汇报材料

一年来,我校在教研室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领导的关怀下,过渡湾镇中心学校的生本课堂开展的有声有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有关成果作如下汇报:

我校的生本课堂工作重点围绕生本课堂改革,转观念、抓研究、求实效,针对教师教学中的困惑进行“反思”和“行为跟进”,大力开展全员参与的“草根教研”活动,着力解决生本课堂改革中的瓶颈问题,确保生本课堂精彩落地,助力教学质量提高,学校内涵发展。

一、换思路,引草根教研“发芽”。

我校秉承“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成绩即成果”的草根研究思路,从教师的实践入手,把教师的教学困惑和教学疑难问题提炼成教师共同关注和思考的研究问题。

主要做法是:学期初,由兰海军校长新自牵头挂帅,召开课改诊断会,将教师在实践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难问题进行梳理、归类,进而提炼出富有研究价值的“草根课题”。如,怎样加强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控,使合作交流不流于形式?怎样组织课堂,驾驭课堂,不断提高课堂活力和效率?怎样安排各环节的教学时间,不出现前紧后松,任务完不成的现象?怎样实现学生全员展示,防止课堂的精彩成为优生的一支独秀等。各学科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选择研究微课题进行教学和研讨,并力求通过课堂教学展示,推动课题研讨的研究进程并取得阶段性研究成果。在生本课堂教学研究过程中,我们不贪大求全,不搞形式,本着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出发,求真务实,一月解决一两个教学小问题,一年进步一点点的研究思路,致力在课堂教学中找突破口,在听课、评课活动中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及时反思、总结中找解决问题的途径。

(2016年秋兰海军校长亲自督导教研活动并提出指导性意见)

二、重常规,促草根教研“生长”

我们坚持立足常规、注重过程、细化要求、狠抓落实,促使“三学小组”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修改完善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学校修改完善了《教学常规检査制度》、《集体备课制度》、《业务学习轮流主持制度》、《巡查视导制度》、《教学质量检测制度》等,用制度规范教师的课改行为。二是调整生本课堂研究成果在量化考评中的比重。学校对教师的备、教、批、辅、考等教学常规以及参与生本课堂研究的行动和效果等,实行周抽查,月普查,做到月月有重点,次次有记录,意见有反馈,整改有措施,结果纳入考核,与绩效工资挂钩,用考评激励教师课改的主动性。三是落实导师推门听课制度。学校对新上岗教师采取一月入门,一年合格,三年优秀的“青蓝”培养计划。每周师傅至少推门听徒弟一节课,随听随评;每月学科教研组组织一次“晒课”活动,肯定优点,指出不足;每期中心教研组组织一次培训,导学新课标,培训三学小组课堂模式的运用。用目标促进新上岗教师的专业成长。

(2017年春新上岗年轻教师陈丽同志规范的常规资料)

(2017年春我校“三学”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开展的有声有色)

三、抓活动,催草根教研“开花”

我们认为生本课堂实践研究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学,通过开展“同课异构”、“骨干引领”、“个性展示”等活动,实现教师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愿景。

主要做法是:一是开展同课异构活动,让学生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眼睛”。每学期,各学科教研组组织开展一次同课异构活动。通过教学对比,课堂观察和课后访谈,让教师们从另一个角度了解教学的得失成败,促进教师更好地理解教学、更深刻地了解学生,切实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促进课改接地气、切实际。二是开展骨干引课活动,让同伴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镜子”。我们充分利用交流教师中的骨干教师,名师这些优质教育资源,安排他们每学期讲一节示范课、一节研讨课,要求所有教师每周至少听他们一节课,听后主动上门请教,重点学习他们科学处理教材和灵活运用三学模式的能力,从而形成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的作用。三是开展联谊草根研训活动,让校本研训活动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载体”。依托协作区的“三联活动”切实解决教学困惑和课改难点问题,用他山课改之石,补自己课改短板。

(2017年春第四协作区联校教研交流课改中的成果及问题)

四、勤指导,推草根教研“结果” 我们采用指导在前,督查随后的工作方法,促进了生本课堂常态化开展。

主要做法是:一是成立了常务副校长兰海军为组长,教导主任、学科教研组长、骨干名师为成员的课改问题研究小组,每月深入班级,帮助教师解决教学困惑和问题。二是落实领导挂点、包班,要求每月到挂点班级指导一次工作,召开一次班级科任教师联系会,帮助教师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三是落实校级干部巡课制度,校级干部每天巡课一次,每周推门听课一节,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四是落实校长亲力课改制度,校长每学期至少参加一至二次教研活动,做一次课改专题讲座。

(2017年春我校教师在师徒结帮扶活动中对中师父万妤正在指导徒弟王洁解决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相关困惑)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一年来,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有了明显提升。今年春季九年级中考成绩在七、八年级的基础上有了显著提高,其中数学中考取得了全县第一的好成绩;八年级期末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一名,全年级共有六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七年级综合成绩居全县第三名,共有三名同学进入全县总分前100名,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小乡镇学校来说是一件很值得骄傲的事,我校的教学质量正在稳步提高。同时,一年来,多名初中教师获教学成果,任顺丽,姜艾芝,余勇三名教师分别在全县英语、语文、生物优质课竞赛中获二等奖、三等奖、三等奖的好成绩,庄广学教师被评为生本课堂“县级达标课教师”,新上岗教师陈丽在全县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比武中获三等奖。共有14人次在省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和发表,在“一师一优”晒课活动中,我镇选送的11节课均在县级获奖。

篇3: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在学校里, 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 处处都是德育工作阵地。在德育管理方面, 做到工作常组织, 每天常整顿, 环境常清洁, 事务常规范, 争取以出色的德育成效进一步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1 以科学的管理,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实现“管理育人”

学校注重以德育为先, 而德育队伍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校长任德育领导小组组长, 形成分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德育处、班级三级管理和团委、学生会、少先队紧密配合的德育网络体系, 行政人员与各年级结成一对一帮扶制度, 为我校德育工作开展提供组织上的保证。积极加强德育工作者的建设, 学校面向全体德育工作者定期培训, 定期做讲座, 定期进行强化教育, 增强他们的横向交流, 进一步明确学校的德育工作目标。班主任工作以周为单位, 分部别分年级进行考核;进一步加强学生会干部的建设, 坚持每周的例会制度, 本着“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 实现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功能;进一步加强家长委员会的建设, 定期召开家长会, 实现家校合作, 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 形成良好的教育合力。

2 以家文化为中心, 创造优美的校园文化环境, 实现“环境育人”

我校着力打造以“温情校园、梦想家园”为主题的校园文化建设。建寝室之家、班级之家、留守儿童之家、教职工之家, 既教育了学生, 也感染了教师。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 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环境的教育、凝聚、激励功能, 使校园环境建设成为文化意义上的教学管理、德育管理、美育管理、生活管理、环境管理。校园内建起诗词长廊, 将三字经、弟子规刻于校园内石碑上, 让学生低头、抬头都能读到经典。

加强班级文化建设, 每个班级有班级风貌展示牌, 做到教室的整洁、干净, 室内都张贴有名言警句, 励志标语。有班务公示栏, 班级量化考评表, 学生的作品展示等, 每周一次的文明班级评比活动, 对班上的每个学生都有着“润物无声”的渗透力, 从而增强学生热爱班集体的热情。加强宿舍文化建设, 要求学生寝室做到布置美观、制度上墙、床位卡上床、地上无污迹, 卫生打扫实行承包责任制, 环境卫生做到常态化。宿舍文化是一个个各具特色的健康成长的“家”, 我们每间寝室都有一个别具匠心的名字, 一个健康向上的口号, 一个努力奋斗的目标。使得全寝室成员为创造一个温馨、和谐、舒适、向上的寝室之家而共同努力。宿舍实行星级评比, 将宿舍的公物管理、内务整理、环境卫生、午睡晚睡纪律等纳入“星级文明寝室”评比, 评比结果与班主任考核挂钩。“星级文明寝室”评比活动在学生当中引起了极大的积极性, 唤起了学生营建文明、洁净、卫生的“五星级寝室”的热情, 成为我校“和谐家园”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 以习惯教育为主线, 注重良好习惯养成, 实现“习惯育人”

行为养成习惯, 习惯决定性格, 性格决定命运, 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教育触及学生日常生活的点滴之处, 为此, 我校努力从细微处形成学生良好的行为品质, 把对学生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容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 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卫生、饮食、语言、作息、交往等习惯, 学校卫生必须是全天保洁, 学生能够无意识地拾起地上的纸屑, 能够自觉地排队进出校门, 能够安静地在食堂用餐, 能够用心地在校园书吧看书、记笔记......争做学校的纪律监督员, 环保小卫士;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主动学习, 专心听讲, 积极思考, 大胆质疑, 勤动脑、动手, 学生学会了学习, 达到教育的终极目标, 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学风、班风、校风。

4 以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载体, 推动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实现“活动育人”

育人先育德, 活动是育人的载体, 我校德育处根据本校的实际, 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 每月确定一个德育主题,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自觉提高道德意识, 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活动中育人, 在体验中成长。学校开展的各种节日庆祝活动, 每周一升国旗仪式、学生国旗下讲话激发学生的爱国、爱校、爱家的热情;“校园之声广播”是用他们自己的故事感化着学生的心灵;主题班会、文明班级评比、星级寝室评比活动培养学生热爱班集体、积极进取的精神;读书活动、演讲比赛提升学生的文化内涵, 师生的心灵都受到洗礼;运动会的举办有利于学生增强健康意识和团队协作意识;各种专题知识讲座及演练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 增强他们的安全和法律意识;学校每年面向初一新生开展的军训活动, 培养学生“雷厉风行、独立自主、艰苦奋斗”的作风。关爱留守儿童系列活动, 培养学生善良、助人为乐的优良品质;设立心理咨询室, 对每个学生做到“不抛弃, 不放弃”;到学校附近的“猕猴桃基地”和“蓝莓基地”开展义务劳动, 让学生走出校园, 体验劳动的艰辛, 增强学生热爱劳动、尊重劳动的情感。

5 以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和九条形象要求为抓手, 实现“制度育人”

我校专门聘请校外兼职法制副校长, 定期为全校师生开展专题法律知识讲座。积极完善德育队伍建设的实施方案和规则制度:制定了《沙坝学校德育工作目标》《沙坝学校学生一日常规》, 做到德育工作有章可循, 有据可依。学校根据实际制定的《沙坝乡中心学校学生八项礼仪规范九条形象要求》涉及到升旗礼仪、尊师礼仪、诚信礼仪、集会礼仪、待客礼仪、谈吐礼仪、体态礼仪、家庭礼仪等, 要求学生做到正直善良, 志存高远, 严于律己, 勤奋踏实, 谈吐文雅, 举止文明, 仪表端庄, 朝气蓬勃等;要求学生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 养成正确的观念, 并纳入日常的检查范围, 做到随时检查, 随时记录。在校园内营造悦目的视觉环境, 把学校的德育工作渗透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从而确保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学校的每个德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 学生快乐好学, 教师欢心乐教, 家长满心赞誉, 我校的德育工作已经取得初步成效。每个人都忠诚于沙坝学校这个大家庭, 家好, 社会好, 国家才好;国好, 社会好, 家会更好。家是最小国, 国是千万家。有了强的国, 才有富的家, 我爱我的国, 我爱我的家......

篇4: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解析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研究与改革的热点之一,也是当前西方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主要课题。从那时开始,随着全球化、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来临,韩国面临着高新技术发展、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劳动就业结构的重大变化,要么是新兴产业没有相应的技术人员,要么是现有的大学毕业生的教育水平和技术水平不能适应工作岗位需要。为此,韩国在职业教育院校推行“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政策,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以期为本国劳务市场提供源源不断的高素质劳动力。

激励职校学生有更高的目标追求与中国一样,韩国的职业教育先前也处于“边缘”地位,人们对职业教育不是很看重,认为上职业学校是迫不得已的事情,而且毕业后无法获得社会的尊重和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韩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充分考虑到了这些。为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政府实施提高社会地位、改进工作条件、提高收入等方式来改善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还优先实施为学生就业做准备的方案和计划。如给予为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提供公平任命和晋升机会的企业税收优惠政策,政府还给毕业生提供补贴,获得技术资格证书的学生,可以利用政府的补贴创业。最重要的是,政府为职业教育院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了一套全面的、综合性的福利计划。有了政府的福利计划作保障,职业院校毕业生能够实现自己更高一层的目标,改善自身的生活,因此,社会及学生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大大提高,职业院校招生不再是问题。

提供需求广泛的教育计划职业院校在促进“从学校到工作过渡”中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提供能及时反映企业需求的教育计划。在韩国,中学阶段的职业课程开发由政府主导,职业大学的课程开发由大学教授主导。很显然教育工作者无法对企业需求进行详细的分析或评估,他们对相应的资料和企业的需求都不了解,这样制定出来的课程,必然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恰恰抓住了这一弱点,为职业院校提供能及时反映企业需求的教育计划,反映他们希望未来员工在学校学习什么知识。

职业院校建立职业生涯咨询制度职业生涯咨询是韩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有效转换过程的另外一个重要因素。韩国发展职业院校的职业生涯咨询,加强与职业生涯相关的教育内容,并把它作为正规教育课程和课外活动的一部分来实施。与职业生涯相关的学科在现有课程上扩充了原有的份额,扩充的内容包括职业生涯咨询的内容、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能力和特殊的职业意向,为他们的就业作准备等。学校加强职业生涯咨询,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培训机会以便其更多地了解职场。有的学校充分利用自己现有的人力、物力以及当地社区可利用的资源,成立职业生涯咨询制度,并在学生中间积极推广。建立职业生涯咨询体系后,职业院校能有效管理与职业相关的信息,使被指导教师和学生很容易地获取和利用。通过这些策略,职教院校成功地使更多的学生顺利完成从学校到工作转换。

大学与中学加强教育衔接合作韩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在实施过程中,有意识地加强了职业大学和职业高中的衔接。这也是韩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有效的原因之一。在衔接教育合作中,职业大学为职业高中教师提供专业发展、促进合作和获得企业支持、增加高中教师参与范围等支持。教师交流最普遍的现象就是邀请高中老师为实施衔接计划的职业大学学生发表演讲,职业太学教师和教授到职业高中进行指导和授课。这种衔接合作通过继续教育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水平。这种衔接教育合作,关注学生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便为其提供更高的教育,促进劳务市场的生态平衡。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的实施

根据各个层次教育的不同特点,韩国实施的“从学校到工作过渡”分成三个相互衔接的阶段,即以校本为基础的转换过程、工作生活的实际转换过程及转换结束时取得的成果。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的政策在中学阶段主要实施专科高中和技术高中“2+1”计划。专科高中计划是在现有高中框架内提供多样化和专科教育,拓宽课程的范围以满足高中生的多样性需求,培养学生具有企业所需求的技能和知识。技术高中“2+1”体系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获得企业需求的技能,帮助学生顺利地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换,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年的在职培训和企业实习时间。

在高等教育阶段,实施职业大学、职业高中之间的衔接计划及委培教育计划。职业高中和职业大学之间的衔接计划是使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和技能,使其从中专、大专到大学学习顺利过渡。职业大学实施的订单委培教育计划,目的是为企业需求的劳动力进行知识和技能培训,使其在劳务市场中有较强的竞争力,加强校企合作,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

“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的启示

韩国“从学校到工作过渡”政策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提供福利计划,让职业院校毕业生没有后顾之忧,使韩国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增强,确保了韩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如果也能为职业院校的毕业生解决福利、社会保险等保障性问题,那么肯定有更多的学生愿意就读职业院校。

教育需求计划使韩国的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与市场同步,保证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在我国,尚没有来自官方的企业需求计划,职业院校只能自发统计市场需求。借鉴韩国的经验,在政府支持下,为学校提供需求计划,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衔接问题。

篇5: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详细做法是:

一是强化考评,确保实效。为顺应新常态下干部事变方法的新变革,使干部打点和查核有“事”可考,有“量”可核,有“绩”可估。有“效”可评,形成方针量化,及时监控,进程打点,动态评定绩效。单元每小我私人的事变环境一致在网上果真,晒出考勤、亮出绩效,实施阳光操纵,把小我私人置身于人民群众监视之下。

二是强化打点,确保类型。在抓推进电子日记打点事变中,小我私人僵持按日志录,单元认真人严酷依据事变完成环境实时举办公正、合理、果真和客观的点评,用点评搜查和督办事变盼望环境,这样就会更好的促进干部增强自身进修,引发人社干部做事创业的活力。

(湖北保康县过渡湾镇人社中心董裕华)

[湖北保康县过渡湾镇人社中心当真做好电子日记打点事变]

篇6: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校园美化工作是校园建设和校园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是彰显一所学校品位及特色的重要体现。为进一步营造优美整洁、文明有序、和谐安宁的育人环境,提升校园文化品位,彰显学校特色,学校开展校园净化、美化、亮化、净化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活动,现结合实际,制定工作计划。

一、成立组织

成立校园净化、美化、亮化、净化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于春娣

副组长:赵怀庆李军文

成 员:焦祖卿曾令川香成山李忠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会议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以优化育人环境,提升校园品位,彰显学校特色,构建安全文明校园为目标,充分调动学校师生的积极性,营造优美整洁的育人环境,努力创建平安、健康、文明、和谐校园。

三、实施原则

校园净化、美化、亮化、净化及校园人文环境建设工作要遵循为教育服务的原则,坚持经济、实用、美观和因地制宜的原则。净化、美化、亮化与净化校园建设有机结合,充分利用学校内原有地形、植被、建筑等自

然、人文条件,尽量做到少花钱,多办事,要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以植物造景为主,充分发挥园林植物的降温、滞尘、减燥、增湿等生态功能,体现教育特色和地方特色,突出个性化特点。

四、具体内容

(一)、校园净化:以干净、整齐、有序为宗旨。

1、整治校园周边环境。积极协助公安、工商、文化等部门,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消除校园内外各种不安全因素,坚决铲除校园及周边存在的“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杜绝校门内外乱摆、乱放、乱扔现象,配合公安交通部门,争取家长密切配合,维护学校周边交通秩序,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2、整治学校内部环境。下大力气清除学校卫生死角,保证校园内所有场地、教室、办公室以及库房、厕所等窗明几净、干净整洁,物品摆放有序;墙面无乱涂乱画、乱贴乱挂;车辆无乱停乱放等现象;积极创建无烟校园。学校要利用广播、升国旗活动、黑板报、班会等形式向学生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开展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大清理,要求师生人人动手,共同参与,切实做好卫生的清扫及保洁工作。

3、整治影响师生安全的食品卫生。对校园周边饮食摊点、小商店集中清理整治,消除食品卫生安全隐患,确保师生食品安全,防止食物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

(二)、校园亮化:一要漂亮。与校园净化、美化及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二要亮起来。搞好室内外的照

明设施的安装。室内宜用日光灯,而非白炽灯。室外要创设条件安装好路灯,努力使校园室内外照明设施规范齐全。

(三)、校园美化:校园美化要有品位,同时与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美化校园可通过净化校园、亮化校园、绿化校园来实现,其中关键是要做好校园的绿化工作。

1、提高校园绿化美化的品位和质量。栽花种树是为了美,但栽花种树不一定美。这就要在进一步抓好学校路边树、周边树、花坛景点基础上,注重廊、架、墙、攀绿、垂挂植物的立体绿化;注重乔、灌、草多层次配置;注重一些诸如雕塑等可以体现学校文化的建筑景点建设;可适当添置运动器械等设施设备。

2、加强绿化养护与环境管理。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增强师生爱绿护绿意识;定期组织学生参与绿化活动,建立班级绿化责任区;完善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等宣传标牌及植物名称标牌;建立校园绿化档案,重点树木统一编号登记。

3、宣传栏的位置、宣传标语的书写要美观。各校设备设施的安、排、置、放,各种宣传标语的书、写、绘、画都要注意“美”,以“美”为标准来执行。

(四)、校园净化:教师宿舍、教室、电脑及其它各室进行定期检查,要求物品摆放有序,门窗清洁卫生,厕所每周打扫。

(五)、校园文化建设——人文环境建设:

本次校园文化建设主要是针对校园环境的人文化,力求通过活动创设一个充满人文气息的学校。

(1)营造健康优美、温暖和谐的校园人文环境。给校园内每一条路,每一栋房子起一个名字。可以用阿拉伯数字标序,也可用花草树木命名,还可用名人的字、号来命名。

2)从净化、绿化、美化入手整治校容校貌,设计和规划校园环境建设。突显人文气息。例如

思想道德:名人宣传栏、评比栏、校园新闻、警示牌(节水、卫生、爱护花草)

科技教育:科学家挂像、班级图书角

艺术教育:学校整体建筑布局、学校大门、操场围墙图文

安全教育:警示牌、宣传栏等等。

总之,要通过对学校环境建设的美化、绿化、硬化、净化,使教师做到无私奉献,学生做到了刻苦好学,师生关系和谐,尊师爱生蔚然成风,学生之间团结友好,领导与教师之间关系融洽团结向上。

篇7: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洪湖市瞿家湾镇中心学校

根据《湖北省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方案》的要求,瞿家湾镇中心学校从发展规划及保障、学校标准化建设、教师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义务教育关爱五个方面进行了认真自查,应得100分,实得 96分。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A1发展规划及保障(应得25分,自查得分25 分)A1-B1政策规划。(应得5分,自查得5 分)

A1-B1-C1县(市、区)政府制定义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将义务教育优先发展、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应得分1分,自查得1 分)。

为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和省教育厅实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行动计划,适应优化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探索义务教育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途径,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市教育局制定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成立了专班,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制定了一系列相关文件,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促进了教育的均衡发展。

A1-B1-C2县(市、区)政府实行义务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城乡中小学校及周边综合治理联席会议制度和中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应得分2分,自查分2 分)。

为了维护学校周边秩序,确保学生安全,市教育局下发了《洪湖市学校安全管理制度》,并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安装视频监控

系统,添置了安保服装,保安器、消防器材等,并联系相关部门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整治,加之我校地处农村,周边环境相对较好,因此无重大安全隐患。

A1-B1-C3建立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制度,完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和监测评价机制。(应得2分,自查分2 分)。

中心学校定期或不定期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检查活动,督促我校浓厚迎检氛围。并建立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信息库,按照有关文件精神认真落实辖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1-B2经费投入(应得15分,自查得15 分)A1-B2-C4县(市、区)政府依法落实“三个增长”,且能向农村倾斜。(应得6分,自查得 6分)从2009年——2011年财政报表中可以看出,当年义务教育财政拨款的增长比例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学校近三年来生均公用经费,2010年生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684.74元,初中752.32元;2011年生预算内公用经费小学697.07元,初中779.46元;2012年财政付付我校公用经费137915.00元生均公用经费不低于省定标准且高于上年。

A1-B2-C5确保城市教育费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足额征收,并按规定用于均衡发展城乡义务教育。(应得4分,自查得4 分)A1-B2-C6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不低于60%,且能向农村倾斜。(应得3分,自查得 3分)农村税费改革固定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改善办学条件,未出现将资金用于教职工福利发放现象,也未出现挤占挪用平衡财政预算情况。中央、省拨付的各项教育专项资金及时拨付并按规定使用。

A1-B2-C7严格落实国家和省“从土地出让收益中按比例计提教育资金”的政策,并在安排支出上向农村倾斜。(应得2分,自查得 2分)A1-B3经费管理(应得5分,自查得 5分)A1-B3-C8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应得3分,自查得3 分)近年来,我区不断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义务教育经费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A1-B3-C9县(市、区)政府围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审计监督和统计公告制度。(应得2分,自查得2 分)A2学校标准化建设(应得10分,自查得 10分)A2-B4布局调整(应得6分,自查得 6分)A2-B4-C10按照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当地义务教育学校布局。(应得6分,自查得6 分)在综合分析人口发展形势、城镇化进程影响、地理和交通等因素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人民群众的现实需要,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科学规划和调整义务教育学校布局。

2008年秋在原有合村并校的基础上将镇二小合并入列宁小学,这样就集中优势教育资源,提高了教育质量,促进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A2-B5-C11校安工程(应得4分,自查得4 分)学校高度重视校舍安全工作。2009年拆除列宁小学教学楼腐朽木质窗户,更换新塑钢窗;2010年加固列宁小学科技楼及新建走道护栏,安装了防盗并刷新了室内外墙壁,确保了学生安全。2012年夏季维修了列宁小学校门和透视院墙,2012年8月,更换了中

学和列宁小学班班通教室的窗户,安装了防盗门。加固了教室门窗。布置了教室内外,校园面貌焕然一新。更换了新的监控设施。确保了学校安全有序的教学秩序。

A3教师队伍建设(应得35分,自查得34 分)A3-B6教师配置(应得10分,自查得 8分)A3-B6-C12按编制标准足额配备义务教育教师。新增教师优先满足农村学校、城镇薄弱学校需求。(应得5分,自查得 4分)我镇根据市教育局所定编制,科学设岗,在中心学校统一安排下,自08年以来基本解决了我镇各校薄弱学科师资力量,从而保证辖区学校开齐开全课程。

A3-B6-C13建立完善城乡义务教育学校教师补充机制,新进教师根据省里统一部署,主要从资教生、特岗生或免费师范生中招聘录用。(应得5分,自查得 4分)

从2010年起市委、市政府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制定了具体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中心学校成立了专班,制定了具体可行的措施,通过调研,解决了我镇各校短缺学科教师的配备问题,确保各校开齐开全课程。

A3-B7教师管理。(应得15分,自查得 15分)

A3-B7-C14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城乡之间定期轮岗交流,确保师资均衡配置。(应得10分,自查得 10分)

教育局有效开发和利用全市优质教育资源,建立了教师交流制度,大力提高农村学校教师干部队伍素质,逐步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确保师资均衡配置。

A3-B7-C15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围绕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师队伍建设活动载体。(应得5分,自查得5 分)

自“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一开展,教师们就积极开始行动起来,走村串户访万家,上课评课比教学,忙而不乱,实实在在。通过活动,学生受到了更好的理解和教育,家长对教育更满意,教师队伍也得到了较好的锻炼,收获颇丰。

“课内比教学”,人人参与,分科竞赛,参与面广。每一名教师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是对教师队伍的一次大检阅,既展示了广大教师风采,又提升了教师素质。“课内比教学”,真真切切给了教师一次学习进步的机会。在活动中,广大教师赛出了水平,赛出了风格。促进广大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做人民满意的教师。通过 “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开展,发现了很多在校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都与家庭教育方式或方法以及当地的社会环境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良好的家访能解决很多问题,通过与家长结合对学生进行教育,能取得比较好的教育效果,有助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一致的教育效果,有利于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和谐发展,也能帮助教师改进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终身从教的信心和决心。总而言之,我们必须以十分的热情,百倍的努力做好自己的每一项工作。当然,学生的成长是全社会、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结果。全力构建学校、家庭、社会这个三位一体的网络教育体系,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A3-B8教师培训(应得4分,自查得 4分)

A3-B8-C16健全教师培训机制,城乡教师统一安排落实五年一个周期的全员培训。(应得4分,自查得4 分)

我校不断加大教师培训力度,通过教师全员培训、骨干教师培训、教师外出培训、中国教师行动网网络培训、校本研修等方式,引领教师走专业化发展的道路。2012年以来,全镇65名教师参加

了《中国教师行动网、洪湖市教师行动网》网络培训,12名教师参加湖北省义务教育农村骨干教师教训,10名教师参加市级骨干教师培训。2005-2012年先后五位校长参加校长研讨班培训。同时我校加大了教师培训经费投入,拿出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做到了专款专用。

A3-B9教师待遇(应得6分,自查得6分)

A3-B9-C17城乡义务教育教师工资和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足额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时足额发放。(应得3分,自查得3 分)

A3-B9-C18城乡教师住房问题得到解决。(应得3分,自查得2 分)

学校高度重视教师住房工作,积极探索解决农村教师安居问题。我镇目前列宁小学有18位教师在校住宿,镇中学有17位老师在原中学住宿楼和中心学校住宿楼居住,省招录教师都安排了居住点,其他教师也均居右定所。

A4教育教学质量(应得20分,自查得 19分)A4-B10办学行为(应得8分,自查得8 分)

A4-B10-C19县域优质高中招生名额均衡合理分配到辖区内初中学校。(应得4分,自查得 4分)

我镇辖区内“一中一小一幼儿园”,中小学为九年义务教育农村学校,不存在招生名额分配。

A4-B10-C20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逐步减轻。(应得4分,自查得 4分)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的课时数,教师认真执行“三表”,不随

意占课、挤课、调课。学校每天做好教学常规的随机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月考核”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毕业率达100%。

学校无利用假期、公休日、课余时间组织学生补课。无办重点校、办重点班和乱收费行为。我镇各校严格按照教育局的有关规定,杜绝办重点班,有偿家教,有偿补课,乱收费行为。没有一起这样的现象发生。

A4-B11教育质量(应得12分,自查得12分)

A4-B11-C21实行就近、免试入学制度,义务教育学校“择校”问题明显改善。(应得4分,自查得4分)

我镇辖区内学生均入学就读,教育巩固率为100%。2010-2013年,为了防止学生流失辍学,我校制定了具体的防流控辍责任制度,通过走村进户进行宣传,还对教师加强了教育和监管,制定了具体的责任追究制,教育巩固率为100%。适龄儿童、少年都能按时入学,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不低于96.9%。有村组文化户口册,并安排专人负责此项工作。每学年八月份,我校教师深入各村组、家庭,摸清辖区内村民及学生的文化状况,确保适龄儿童都入学就读。每学期我校各班班主任通过家访方式,摸清班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学校通过师生捐赠和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对贫困生进行资助。

我校服务对象为瞿家湾镇全体学生就近入学,因此不存在择校问题。

A4-B11-C22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全面落实国家课程计划。(应得3分,自查得 3分)

深化课程改革,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学校严格按照课程方案开设课程,严格落实素质教育的规定。开足开齐国家课程,开好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随意增减任何一门课程的课时数,教师认真执行“三表”,不随意占课、挤课、调课。学校每天做好教学常规的随机检查,及时反馈检查情况,并将检查结果纳入教师“月考核”中。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不超过六小时。学生学业成绩合格率达100%,毕业率达100%。

在教学管理中,坚持抓好科研工作。一是树立“教书育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学习并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逐步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的基础上,大胆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二是我校注重了常规教学管理,改进了备课的方法,注重了备课的实效性,做到备教材、备理念、备学生心理。校长深入到远程教育教室听课。开展备、讲、批、辅、考的教学常规检查和检查后的总结、导向。三是“空中课堂”是我们学校使用的一个亮点,为了使用的更好,教师把接收到的资源进行整理,选择、添加内容,既能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如学生的个性差异),又能达到教学效果。利用“空中课堂”接收到的作业资源,有选择性的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要求,减轻负担。

学校切实落实安全教育,同学生家长密切联系,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和健康教育。切实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大力开展好“大家唱大家跳”艺术教育活动。

A4-B11-C23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应得2分,自查得 2分)

学校年初制定了体育工作计划,年终有总结。制定实施方案和计划。认真开展了各项活动。“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得到了落实。

加强体育教师的管理和考核。认真上好每一节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抓好体育教学工作。切实落实“1小时体育锻炼”,常抓不懈,推动“两操一活动”。多方努力,齐抓共管,做好《学生体育健康标准的测试》登记工作。每学期的测试顺利进行,成绩优良。学生体质健康及格率达到98%。

A4-B11-C24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均衡考核评价机制,并对教育质量均衡实行每学期考核评价。(应得3分,自查得 3分)

A5义务教育关爱(应得10分,自查得10 分)A5-B12关爱机制(应得10分,自查得 10分)

A5-B12-C25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农村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应得4分,自查得4 分)

随着进城务工人数的增加,许多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孩子在家全靠爷爷奶奶照看。因此,留守儿童教育日益成为新时期教育突出的一个问题。为了搞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校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和动态监测机制。学校建有留守儿童档案、就读名册。确保留守儿童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A5-B12-C26建立学习有困难、品行有缺点学生帮扶制度。(应得2分,自查得 2分)

我校高度重视学困生、品行有缺点学生的教育工作。学校专门制定了帮扶制度。科任教师有“培优补差记载”,针对学生的知识遗漏,有的放矢进行培优补差。对于品行有缺点的学生,学校更是不放弃对他们的帮扶教育。经常教育他们树立信心,改正缺点。让他们学习身边的榜样,同时科任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对他们进行教育,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A5-B12-C27家庭经济困难子女资助政策落实。(应得2分,自

查得2 分)

关于“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我镇2011年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人,每人补助*****元,共计******元,2012年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人,每人补助***元,共计****元。2013年春确定“农村寄宿制贫困生补助生活费”人数**人,每人补助**元,共计****元。

A5-B12-C28保障适龄残疾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应得2分,自查得2 分)

我镇适龄残疾儿童、少年能享受和正常孩子一样的学习,并得到各方面的关心和呵护。

洪湖市瞿家湾镇中心学校

篇8: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惊喜一:德育充满诗的色彩

“你会写诗吗”在上庄中心小学的校园里, 随便叫住几位学生问一问, 他们会异口同声地告诉你:“会!”再问问老师和学校的工作人员, 没有一人不会!上庄中心小学的学校生活, 是离不开“诗”的生活。

提到诗, 不能不提上庄中心小学的毛向军校长。这位血液中流淌着诗情画意的校长, 把他对诗的热爱, 对诗的情感和虔诚, 传递给了学校的每一位老师, 每一名学生。毫不夸张地说, 写诗、吟诗已是这所学校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德育内容通过师生的诗作也处处体现。

六二班王楠同学, 写了这首“幸福之门”:幸福之门为你开, 美丽校园让你爱。智慧果实让你采, 文明校园往外迈。赵振平老师用这样的诗句来表达感恩之情:感恩, 是一股温暖的清泉;感恩, 是爱的回报;感恩, 是人间最真挚的感情。毛向军校长在新年的第一天, 为全校师生写下这样的诗句:闲枝落叶枯黄, 生命如此凄凉。东方一抹霞光, 洒向人间万象。如何激情万丈?内心孕育希望。时光无情流淌, 吾辈难以阻挡。唯有起飞高翔, 操控心灵方向。一草一木依傍, 一山一水情长。何必犹豫彷徨!付出收获满仓。人生精彩别样, 不愧大地时光。

林语堂先生说:“诗歌是中国人的宗教。”文化名人于丹这样诠释了这句话:“诗对于中国人来讲, 它是一种特别深刻的血液里面的基因。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感性的、浪漫的, 适合去抓住一些暗示、比喻。”于丹认为, 林先生的这个说法, 不是把诗当作一种风雅点缀, 不是只有闲人才去写诗。她觉得越是在建功立业的时代里, 越是一个人要发愤图强的时候, 诗越能表现出一个人生命深处还带着什么样澎湃的激情, 还带着什么样对于生命的诚意。因为人在社会上更多的是要承担使命。

不难看出, 于丹提到的发愤图强、生命的诚意、时代的使命、顺应的规则、澎湃的激情……这些德育因素、德育情怀, 在师生的诗作中自然地流淌着, 这种融入生活, 融入生命的德育方式, 是上庄中心小学德育工作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

惊喜二:全员德育, 为德育插上隐形的翅膀

在与上庄中心小学负责德育工作的程翠霞校长交流时, 一句平实的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学生讲文明、懂礼貌, 我们要求学校中所有的老师和工作人员都首先做到, 比如要求学校的保安在接待学校的进出车辆、接人待物时, 都要使用礼貌用语, 这样能为学生起到文明的示范作用。”

很多学校把“全员德育”作为一个口号, 上庄中心小学把“全员德育”作为了一项行动。学校将德育统一于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中, 形成了人人育德的全员化教育氛围。学校构建了以校长为组长, 德育干部、班主任、学科教师、教职工、家长共同参与的全员育人体系, 完善了具有德育导向的师生评价体系, 全面推动了德育工作的扎实落实。为了调动全体教职工参与德育的热情, 学校开展了德育培养目标为主题的大讨论, 确立了养成教育、感恩教育为主线的德育内容体系, 促进全体教师价值认同的达成。同时学校将德育任务细化, 落实到各个层面, 领导小组整体规划德育活动, 班主任、学科教师在班级管理和学科教学中落实学校德育培养目标, 教职工在工作领域内以注意安全等微小化提示践行德育精细化, 使学校工作做到了眼里有学生, 一切为了学生的全程性德育。同时完善活动评价机制, 积极开展活动后具有德育功能的学生评比, 借助榜样示范引导学生不断完善自身道德意识与道德品质。在教师评价体系中, 增加了教师导之以行的德育影响力评价, 通过学生评价和教师自身评价, 强化教职工的育人责任, 保障全员德育的落实。学校还加强了德育岗位培训和理念引领, 在学期末开展德育培训, 强化人人都是德育实施者的教育理念, 借助优秀教师的案例示范, 引导全体教师更新育人理念, 创新育人方式。

惊喜三:养成教育成为学校德育的根基

学校生源80%以上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家庭生活背景使得很多孩子没有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为此, 学校坚持把养成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主线。在养成教育过程中, 学校坚持“三多三少”的原则:多一些落实, 少一些空谈;多一些脚踏实地, 少一些好高鹜远;多一些培养, 少一些指责。学校认为, 养成教育不应该是轰轰烈烈的, 而应是扎扎实实的。因此, 学校坚持从点滴做起, 从小事抓起, 坚持不懈, 逐步使学生实现由量变到质变的积累和飞跃。

学校把养成教育的总体目标分解, 制订各阶段分目标, 每学期乃至每月都有培养重点。目标明确、重点突出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为了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学校开辟了“红领巾广播”——《德育之窗》栏目, 这个栏目由学生策划、主持, 同学们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或者需要改进的地方, 利用广播与大家交流, 由于是学生用学生的语言说自己身边的故事, 因此更容易激发起学生的道德意识。

每周一次的班会, 养成教育工作总结更是重头戏, 正副班主任一起, 或根据班级存在问题, 组织同学讨论, 寻找问题症结, 制订解决方案。学校德育处除了每周利用升旗时间表彰好习惯标兵外, 还进行中期评价和阶段性总结, 评选表彰好习惯标兵个人。一个小小的红袖标, 让进步的孩子欣喜不已, 让还存在些许问题的学生下决心努力改进。应该说, 小小的红袖标, 在孩子当中, 尤其是在低中年级学生身上, 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

惊喜四:自主管理成为学校德育的品牌

把校园还给学生, 让孩子成为学校的主人。学校是为孩子服务的场所, 孩子是学校一切活动的最终指向。为了培养学生的小主人意识, 并在活动中得到成长, 学校很多事情都请学生参与。学校建设新的校园环境, 环境里每一个地方的名字都是学生命名的, 在与学生的交谈中, 几乎每个孩子都说自己最喜欢校园。“同心椅是我和好朋友经常坐在一起聊天的地方”“每当心烦的时候就看看校园里的小鱼”“最喜欢开心农场”等等。“慧心石”“育心石”“连心石”“爱心石”等, 学校把立德树人的思想融入到学校环境建设中, 学生潜移默化地得到精神熏陶。

学校建立了15个社团, 涉及艺术、科学、体育、数学等几个领域, 社团成了学校独特的文化。学生们还成立了学雷锋社团, 自觉地、默默无闻地开展一些活动。校园里随处可见孩子们自发的宣扬道德行动。

惊喜五:德育融于真实的体验之中

“看到的记忆不深, 听到的容易忘记, 只有亲身体验的才刻骨铭心, 终生难忘。”这句颇有诗意的话成为“体验教育”的生动宣言。体验教育是一种崭新的教育理念, 是一种科学的教育模式, 是一种有效的德育载体。德育的过程通过亲身经历和真实感受的体验环节, 才能真正达到目的。

1.岗位体验, 培养主人翁意识

赋予孩子一定的具体实践岗位, 让他们在为集体工作和为他人服务的岗位实践中, 感受义务, 学习服务, 体验责任。

学校精心设置了多种岗位, 努力为学生创造锻炼和体验的条件和机会, 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在班级中, 有值日班长, 卫生班长;在学校, 设立了值周班, 有值周员、领操员、主持人、播音员;学校还有升旗手的命名员。各种各样的岗位为大部分学生提供了锻炼的舞台, 让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体验。

2.情感体验,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 直接体验和感受情感的冲击力, 诱发和唤醒其道德情感。

上庄中心小学的道德教育中, 非常重视传统美德的教育。学校认为, 孝悌之义, 是做人最根本的起点, 如果所教的学生不知体谅父母, 不知孝敬老人, 就失去了做人最朴素的情感, 所以学校把“敬老教育”作为学校德育的一项“重头戏”。学校还形成了较为全面的敬老教育体系。

3.职业体验

职业体验课近年在中学, 特别是高中较为广泛地开展, 上庄中心小学大胆地在小学开展职业体验, 因为他们认为情感教育是学校德育的生命, 若把情感体验在学校德育中加以落实, 德育就会更具实效性和科学性。学校曾组织学生到职业体验中心进行体验活动。孩子们兴致勃勃地参加消防灭火、医疗护理、食品加工等十余种不同职业的体验。随着活动的进行, 孩子们由最初的好奇, 逐渐体会到每项工作都肩负着不同的责任, 每一项工作都有着不同的职业要求, 要想完成好, 都需要艰辛的努力。

篇9:过渡湾镇中心学校德育工作总结

【关键词】 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服务教育观 以学生为中心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提到:“坚持育人为本,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人的全面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科技迅猛发展浪潮的冲击下,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何摆脱目前中职学校德育教育的困境,实现德育教育的本真?本文试图从以人为本、符合教育规律的角度出发,来探讨“以学生为中心” 的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1. 中职学校德育的现状与困惑

1.1教育理念的偏差,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地位丧失

社会上“唯经济主义”、“唯科学主义”的盛行,也深深地影响了中职学校,使中职学校教育变得很“功利”,也很“工具化”。“所谓的唯经济主义是指视经济为决定人和社会发展的唯一因素,将经济增长作为社会发展的唯一指标,道德等等精神活动被排除在人们的视域之外。” 读书“志在赚钱”,个人在为出人头地、发大财、找好工作而读书,教育的其他功能被无情地抛在了脑后,只剩下躯壳而已;“唯科学主义认为,科学和技术不仅使人主宰自然,而且能解决任何社会的一切问题。” 那么“道德等的价值自当归于虚无。”德育在中职学校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被“虚化”、“弱化”甚至“异化”的现象非常严重。实训实习阶段出现德育教育空白。中职学生的学习变成了纯粹的专业技术的学习,中职教育也就变成了专业技能教育。重“技”而轻“德”,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完全变了味。

1.2专业教育和德育结合不够,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残缺不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科学学科分化加大,中职学校学科也在不断增多,学科也在不断地细化。这样遮蔽了本学科的部分功能,即德育教育的功能,致使人們认为知识传授是一回事,德育教育是另一回事。在中职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上,德育教育和专业教学被人为地相互分离开来,这实际上是曲解了教育。

1.3方法途径的单调,致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功效甚微

讲授法、灌输的方式是中职学校当前德育教育所采取的主要方法,有的甚至是单一的方法。有的就是采用了一些其他的方式方法和手段,也显得十分呆板,缺乏自然性、协调性和系统性。德育途径包括施教和接受教育时所经历的两种途径和过程,中职德育教育以往只看到前者而忽略了后者,这是错误的。前者中,施教者主要通过课堂教学,辅以一些课外教育活动的途径,比较单一。

1.4忽略了“以人为本”,使中职学校德育教育针对性、时效性不强

中职教育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活动,“人才”是以“人”为基础的“才”,中职学校教育不能目中无“人”。中职学校总是习惯把学生当作一个 “有欠缺”的个体存在,把他们作为一个被加工和塑造的对象,而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总是预设一个德育目标,然后再围绕这个目标去选定教育者以为正确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就以为学生一定会朝着教育者既定方向发展,忽视了受教育者的存在多样性、内在自主性和发展多元性。

2. 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德育?

2.1什么叫“教”?东汉时的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把义理解释得非常精辟。“教者,上所施,下所效”。所以,教育最重要的本质就是要以身作则;“育,教子使作善也”。教孩子使他能够做善人,所以这个“育”当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善”,而“善”要有标准,孩子才懂得他做人的分寸。以前的读书人是“志在圣贤”,现在的读书人“志在赚钱”。圣贤与赚钱差很多,这样“育”出来的方向是偏颇、是错误的。

2.2什么叫“德”?随顺自然规律(道)的心念和行为就是“德”。德,是做人的态度(素质),就是要懂得尊重、爱护一切人事物,德育的本质,就是爱的教育。

2.3学校教育怎样做?学校教育应紧紧围绕做人、做事的正确态度、观念予以强化,使之养成、内化为素质和能力的同时,进而延伸到更好的做人、做事、服务社会大众所需的知识、技能领域内的教育。

中职学校德育教育更应如此。因为中职学生占整个高中阶段在校生人数的一半。他们毕业之后,大多直接步入社会,走到工作岗位,充实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对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至关重要,因此,中职学生的德育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未来事业兴旺发达的大问题。加强和改进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等方面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3. “以学生为中心”,做好中职学校德育教育

3.1转变教育理念,树立“教育服务”观

世界范围内,学校的功能已经历了三大转变:即由追求内部效能到追求外界效能,再由追求外界效能到追求未来效能,现在学校教育由人才培养正在走向为学习服务。正视现实,转变学校教育功能,树立教育的服务观,这是时代的呼唤。新世纪学校教育为学习服务,这是教育发展的历史必然。中职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跟上教育的发展步伐,更新思想,转变观念,切实把德育的中心转变到为学生的发展与成长服务上来。

“服务教育观”认为,教育就是向学生提供“服务”的过程。教师是“教育服务的提供者”;学生是“教育服务的接受者”,学校的产品是“教育服务”,学生是学校的“顾客”。教育的决定因素,不是学校和教师,而是学生自身。一切教育资源,包括教师,都是“外因”因素,学生的自主创新性学习才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教师只是,也只能是“服务者”。

“服务教育”是一种面向未来的、以促进学生发展、培养创新人才为根本价值追求的新的教育理念。

3.2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

人性化德育,要求在对人的态度上从“物化”走向“人化”,尊重学生的人格、兴趣、需要,把学生作为一个生命体来对待。“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是一种赋予人自身以发展动力的教育,而不是使人只是受动于社会、受制于客体。”教育是为了人的教育。因此教育的实施必须建立在充分尊重人的前提下进行,即“以人为本”。换句话说,实施“以人为本”的教育才能真正地反映教育的本质,才是真正的教育。

“以学生为中心”认为:理解是在个人经验的基础上建构的,因而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构建的;教师不再维持自己作为“专家”的角色,而是通过帮助学生获得、解释、组织和转换大量的信息来促进学习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学生承担着自我学习的责任,他们的角色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知识构建者,并将最终被培养成为具有处理信息能力的独立的终身学习者。

3.3增强中职德育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具体要做好如下几个方面:(1)注重以“学”为主,以学生为中心。我们要把学习的空间、学习的权利、学习的快乐、学习的自由以及人格尊严还给学生,才能帮助和促进学生良好的综合道德素质的生成和发展。教师在课堂上是“主持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课堂上,提倡的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性学习,学生自我体验、自我欣赏、自我承担责任,让学生的学习主人地位落到实处。(2)德育教育與专业教学紧密结合。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包括实习实训阶段)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德育教育中要有专业教学,专业教学中要有德育教育,二者不可分割。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是方法、手段和途径,而德育教育才是目的。因此,只有坚持德育教育与专业教学一体化的原则,充分发挥各科教学的德育功能,方能实现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3)德育教育方法途径要灵活多样。方法可以有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报告法;自我修养法、自我反思法、自我锻炼法、自我约束法等等。德育途径,是指教育工作者在通过一定的方法施教时,学生在接受教育时的路径和过程。包括施教和接受教育时所经历的两种途径和过程。更应注重受教育者所经历的途径和过程。具体的途径可以有课堂教学、社会实践、学校生活、交往、案例研究、活动等等。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项目牵动计划重大项目《黑龙江省中等职业教育工学结合整体性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项目批准号:QDB1211004

参考文献:

[1]鲁洁.德育社会学[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1998.

[2] 鲁洁.德育教育的当代论域[M]. 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卢志文.今天我们怎样做教育[M].北京: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12.

[4]何玉海.服务德育论[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1.6.

[5]教育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Z].

[6] 教育部.2010 .6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表彰会暨经验交流会刘延东讲话.

[7]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09]11号)[Z].

作者简介:刘文革(1966-),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副研究员,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上一篇:深井钻井技术工艺探讨下一篇:从废旧锌锰电池中制取碳酸锰的工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