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2024-04-24

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精选6篇)

篇1: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策略论文

摘要:简约化课堂教学具有目标简明、内容简练、过程简化、语言简朴等特征,它追求一种言简意赅、有的放矢、清晰明快、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教学境界。高中文言文教学是一个难点,教师如何实施简约化教学策略,以提升教学效率?本文从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关注教学过程的简约高效化、文言文课堂练习要简约精致化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目标简约;过程高效;练习精致

随着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更加追求简约化课堂,简约化课堂教学具有目标简明、内容简练、过程简化、语言简朴等特征,它追求一种言简意赅、有的放矢、清晰明快、深入浅出、环环相扣的教学境界。简约化教学符合语文文言文的文体特点,教师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有意识地打造简约、高效、生动的文言文课堂。

一、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

毋庸置疑,要实现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简约化这一任务,语文教师首先要追求教学目标的明晰简约化。诚然,只有明晰简约、简明扼要且引导性强的文言文教学目标,才能引导和支撑文言文教学的高效进行。不得不说的是,新课改下很多教师为了凸显和迎合三维目标,将教学目标设定得五花八门,繁琐不堪,殊不知三维目标中的后两个目标是和谐统一、相互渗透的,教师可基于教学内容将二者进行融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文言文的高效学习。例如,在《荆轲刺秦王》的教学目标设定上,教师如想凸显三维目标,可用简约的形式将其一一呈现:1.知识与能力目标:感知课文,掌握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2.过程与方法目标:借助工具书、多媒体网络进行互动学习,并进行分角色表演;3.情感态度目标:对荆轲刺秦一事有自己独特的看法。当然,目标2与3可合并为: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使其领悟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价值。毫无疑问,言简意赅的教学目标不仅能指导教师的教,更能强化学生的学,可谓一举两得。

二、关注教学过程的简约高效化

随着以多媒体信息技术为代表的多种现代教学模式的相继出现,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方面也进行了诸多尝试,有的倾向于微视频教学法,有的倾向于情境教学法,有的更偏爱于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法。这些新型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程度上确实提升了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但教师倘若对以上教学方法运用不当,就很可能会造成文言文课堂“虚假繁荣”的现象,学生在热闹斐然的教学过程中看似活泼愉悦,实则却收获甚微。因此,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要褪尽繁华的外衣,回归简约平淡,进而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例如,在《兰亭集序》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设计以下讨论任务,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作者由兰亭盛会写起,极写盛会之乐,也有兴尽悲来,感慨万千,进而展开议论,抒发了“人生苦短,命运难测”的痛惜之情……作者提倡的.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在课堂讨论中,教师应以最简单的方式推动合作学习的进行,如规定讨论时间、代表发言时间、总结反馈时间,使整个过程简约高效且又有条不紊,这样便是把握好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度”,是简约教学的一种有效举措。

三、文言文课堂练习要简约精致化

对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文言文是其语文学习的重点,也是难点,文言基础知识薄弱、文言知识运用能力偏低等都制约着学生语文文言文的学习,很多教师为了提高学生的文言文水平,会为学生设计很多课堂练习,以此来强化文言文训练。但在习题设置方面,要么连篇累牍、繁琐复杂,要么只重拓展不重基础,教师的这些做法让学生在读题之后不知所措,题目的“新颖”让很多学生望而却步,最终并没有达到夯实学生文言知识的目的。鉴于此,文言文课堂练习要尽可能简明扼要、单刀直入、切中要害,避免繁冗复杂、盘根错节,以最鲜明、最直接的方式呈现问题,提高文言文练习效率。例如,《过秦论》是高中语文教材中一篇十分重要的文言文,其不仅涉及古代思想政治观点,具有极大的教育意义,其间更是蕴含着丰富的文言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文言文中的各类基础知识。在教学结束后,关于本文的古今异义词,教师可设置以下练习题:找出句子中的古今异义词,并解释含义:

1.不能不及中人。古今词语是;古义是();今义是()。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古今词语是();古义是();今义是()。这样的出题方式简约直接,有利于学生迅速抓住做题要点,更好地巩固学生的文言知识,锻炼学生的文言能力。总之,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收录了多篇文质兼美、言简意赅、意蕴深刻的文言文作品,高中文言文教学旨在指导学生通过对教材文言文作品的学习,掌握一定阅读浅显文言文作品的能力,学会灵活运用少量古汉语知识,培养文学审美能力,提高古汉语素养。在新课改的推动下,很多高中语文教学追求课堂的繁杂趣味,而忽视了课堂的简约淳朴,这使学生眼花缭乱,方向性不足,不利于学生的文言文学习。因此,教师在追求花哨趣味性的同时,也要关注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简约性,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用最简约的学习方法提高文言文素养,以此构建高效的文言文课堂。

参考文献

[1]杨红容.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学探析[J].成才之路,(11).

[2]姚维领.高中文言文有效教学研究与实践[D].烟台:鲁东大学,2012.

篇2: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开 题 报 告

桃源县第九中学语文课题组

2011年,我校由语文教研组余桂彬等同志申报的语文课题《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经省专家评审,顺利立项;我校是一所城乡结合的普通市级示范性高级中学,学生基本上来自农村,在长期的语文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着效率不高、少慢差费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文言文教学目标的实现,不利于培养学的文言文阅读能力。

在此,我受课题組的委托,作开题报告。敬请专家指导。

一、问题的提出

1、现状分析

文言文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伟大的民族精神。学习优秀的文言作品就是汲取民族文化精神,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它能够陶冶人的心灵,在民族文化不断受到西方文化冲击的今天,加强文言文教学乃至母语教学,无疑有着积极意义。

可是多年来,高中‚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个‘死角’,即使在语文教学改革很红火的年代,文言文教学这块世袭领地上仍然是一派‘春风不度玉门关 ’的荒凉景象。‛钱梦龙同志曾发出这样的慨叹。

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基础差,底子薄,教师教学文言文方法单一,缺乏教学策略,为了准确掌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实际状况,发现目前存在的问题,摸索新课程理念下的文言文教学的经验,课题组从学习兴趣、教材、课堂教学、学习习惯、学习效果等方面进行调查,认识到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在降低;没有养成阅读文言文的良好习惯;缺少文言文的积累。在与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教师并未摆脱高考指挥棒,在教学目标的导向上也未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面对新课标的高要求和 应试状态下其他学科的挤压,文言文学习的‚少慢差费‛,即‚学生理解的少,学生掌握得慢,占用的课时多(费时),效果比较差。‛不少教师手足无措,大大影响了文言文乃至整个语文科的教学效果。实施新课改以来,文言文教学显得更为重要,如选修课本中文言文就占了不少的份量。学生三年高中毕业,学习文言文的时间并不短,但不少人独立面对一篇文言文时,却还是一片茫然,以致于学习效果不佳。为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状,课题组以获得的第一手材料为基础,结合教育心理学理论、语言习得理论、阅读教学策略等理论知识,对自己以及有关教师的教学实践分析、概括,反复研究新课标的有关要求,力求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等进行探究,以期根据高中学生的身心特点、知识基础,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从教学策略的角度把握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规律。因此,探讨普通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策略,改进目前的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已成为我们语文教学的当务之急。

2、国内外对此问题的研究

英国学者荷礼柯夫 在《学校的有效教学》一书中指出:‚有效教学主要关心某种教学活动怎样促成了理想的学生学习。‛ 虽然长期以来对如何实现有效教学,备受教育研究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重视,他们也在进行有效教学的探索,但真正提出有效教学的理念,将有效教学进行系统而深入的研究是在 20 世纪才开始的。时至今日,对有效教学的追求成为世界范围内所关注的话题。近年来,国内学者虽然对有效教学进行了一些研究,但是不很深入、不够系统。对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对高中文言文的教学策略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但是有的仅仅从自身感性经验出发,缺乏科学分析和理论支持;有的过于宏观,操作性不强,缺乏对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有的过于微观,局限于具体做法,缺乏对文言文教学的整体把握。

3、研究的意义

(1)有助于更新教育观念。高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的研 究过程,既是一个不断深化对课堂教学特点、本质和规律认识的过程,也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的更新过程。本研究有助于引导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语文教师,在充分理解当前语文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而理解和实践正确的语文知识观、学习观、师生观、教学观、教育评价观、教育管理观,引导社会、家长正确评价课堂教学工作和教学质量。

(2)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通过研究,构建以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从课堂教学、教师专业发展、师生关系的改进入手,并通过有效的机制和手段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引导教师诊断、反思教学行为,始终遵循以人为本、教书育人的教学工作宗旨,改进教学策略和方法,增强教学的应变能力,形成不断更新和不断完善的机制,以提高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二、课题的界定

普通高中语文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指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的总体目标下,针对我校文言文课堂教学改革的实际,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作用,为学校、教师实施语文素质教育、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改进语文文言文教学提供帮助。

(1)普通高中文言文:普通高中,主要指农村一般市级示范性及以下普通高中。文言文,是在占汉语口语的基础上经过加工提炼而形成的一种以简洁、典雅为特征的书面语体。其语言或简洁深刻,或工整华丽,且音韵和谐、节奏鲜明、结构跳跃,所表达的感情凝练、意境深邃,是最易于且适于诵读的文体。本课题研究的课堂教学范围包括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和选修教材文言文的课堂教学。

(2)有效课堂教学策略:‚有效课堂教学‛并不限于简单的教师行为或教师课堂上的表现,它包括了有效教学的过程、有效教学的管理和组织等方面。我参照(英)阿尔玛·哈里斯的观点,把有效课堂教学研究分为这样几类:有效教师的个性品质,有效教学行为,有效教学技能,有效教学风格,有效教学模式,有效教师的艺术。当然这种分类是很粗浅的,实际上它们之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有些是相互融合的。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教学策略,是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为实现一定的教育教学目标,依据教与学的实际情况和客观条件,对教学程序、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进行相对最优化的选择、一体化组合和应用。制定的教学策略应具有针对性、灵活性、组合性,即针对实现一定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的有效性,灵活地适用于各类学生的教与学的可行性,通过教与学活动的程序、方法、组织形式等的有机组合,实现优化和整体功能的系统性。制定教学策略的依据来自理论和现实两个方面。

三、理论依据

1、心理学识记原理。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识记的过程就是编码的过程,在识记的过程中,如果尽可能利用多种分析器的活动,把看、读、听、写结合起来,会收到更好的学习效果。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明确指出: ‚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地放到感官的跟前……假如有一个东西能够同时在几个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应当和几个感官去接触。‛

2、心理语言学原理。在心理语言学中,语言和言语这两个概念是严格区别的,语文教学也不仅是语言的教学,更是言语的教学。文言文教学中如果‚重言轻文‛、‚有言无文‛、‚重文轻言‛、‚有文无言‛,那么学生积累就少,使学生失去对文言文的兴趣,造成文化底蕴的流失和对文化的割裂。2003年新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对语文学科的性质作了这样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上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强调的语文不仅仅单指平面、静态的语言文字,更包括由这些的材料组合成的立体、动态、生生不息的言语流程。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由于人对世界的经验各不相同,因此对于世界的看法也必然各不相同,知识是个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与情景交往交互作用过程中自行建构,个体的主动性在建构认知结构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应处于中心地位,教师只是引导帮助者,其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改进教学方法,使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来。夸美纽斯说:‚找出一种教学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德国教育家狄斯多维认为,一个教师教会了学生知识他不是一个好教师,一个教师教会学生发现知识,他才是好教师,叶圣陶指出:‚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生学‛,威廉•亚瑟•伍德认为:平庸的教师讲述,好的教师解释,优秀的教师示范,伟大的教师启发。以此来看,文言文有效教学的实施过程正切建构主义理论的题中之义。

四、研究目标与内容

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文言文课堂教学中的经验、困惑和难点作为研究对象,以高中语文教学的文言文课堂教学整体规划,以及具体方法为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探讨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基本原则。

②、制定有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课堂方案、形成序列性。③、归纳适用于常见文言文的有效教学方法。如:课前预习法、语境猜读法、新旧知识联系法、落实主干法、工具书辅助法、知识涵养法、诵读法、寓学于练法,比较归纳法等等。

以期我们的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成为这样的课堂: ①、培养和提高学生对文言文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②、优化课堂教学策略,教师的课堂教学方法适合于普通农村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教学。

为达此目标,我们设定的研究内容如下: ①、研究文言文有效教学策略应坚持怎样的原则,如何在现有条件下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②、探讨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制定的依据,重点突出对教师文言文课堂教学行为科学、学生学习方式方法有效性的研究。

③、探讨适用于常见文言文文体教学的方法,研究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有效性。

五、研究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调查法和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

①、有关理论依据的研讨及国内外相关经验的研讨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

②、进行测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时,运用教育统计分析法。③、方案及模式等的制定和完善及是否和实际相吻合,主要用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和研讨,了解本校教师的文言文课堂教学理念、具体做法以及效果,找出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④、在研究过程中,需要采用行动研究法,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实验课,探究‚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的可行性。预设一些教学策略,‚文‛‚言‛并重,溯本求源、夯实基础的同时适当引导学生含英咀华、学会欣赏,找到其教学的契合点,在教学中的适用程度。

⑤、经验总结法,及时反思、总结文言文教学策略,找出不足之处,不断完善、改进,在行动研究的基础上由感性到理性。

⑥案例研究法。案例可以取之课内,也可以发生在课外。

六、研究步骤与措施 普通高中文言文有效课堂教学策略研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深入研究和探索,分阶段分步骤实施,才能得以不断完善。根据本研究所确定的内容,以及当前语文新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的客观需要,研究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①准备阶段(2011年1月~2011年4月):主要完成课题的申报和对新课程实施过程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包括教材、教师、教学)调查研究,努力探求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为下阶段实证研究打好基础。组织好研究队伍,了解准确的现状,明确研究的目标,确定研究的内容,分解落实研究任务。

②实证阶段(2011年5月~2013年8月):针对课程改革中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按照科学的路径,合理分解研究的任务,按照影响课堂教学教学质量的几个主要因素:教学内容、条件、形式、方法、标准开展一系列的实证研究。做到目标明确、内容具体、措施方法得当,完成研究任务。为逐步建立完备的教学规程和管理机制提供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成果和经验。

③总结阶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主要任务是将实证研究所形成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法,研究得出的数据和结论,进行全面分析和总结,形成比较完整的、较为科学的、符合高中语文文言课堂教学实际的课堂教学体系,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决策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提供可操作的语文文言文课堂教学方案。

为了顺利完成这一研究工作,我们将采取如下措施: ①学习理论,加强培训。学习和理解先进教育理论和课堂教学研究成果,加强培训,保证参与课题研究的成员能在科学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

②积累资料,总结经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重视研究过程中信息的收集,不断总结和完善我校开展学科课堂教学的经 验,把握研究目标与方向。

③注重过程,强化管理。合理划分研究步骤,加强过程监管,无故不完成研究任务和长期不参加本课题研讨活动的参与人员,视作自行退出研究工作,④加强协作,定期交流。建立动态交流、密切联系,加强交流,组织现场观摩,论文、课例、教学软件等成果评比,推广成功经验,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在研究方法、进度、科学性等方面符合整个课题研究的目标和要求。

⑤点面结合,重点突破。本研究在我校52个班中同时进行,实行点面结合、‚条‛‚块‛并举的工作方式,选择理论上和已有实践经验比较成熟的做法,进行尝试验证;针对实践热点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实现重点突破。

⑥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课题研究,保证课题研究的开展,根据课题需要安排打印经费5000元。设备添置3000元,切实保证教师培训、会务、活动的展开及其他经费15000元等。

七、预期成果

1、论文荟萃。课题研究整个过程中,分内容、有计划的形成系列论文,最终编辑成论文荟萃。

2、调查报告。研究初对文言文教学现状进行研究调查,形成调查报告。

3、总结报告。研究最后阶段对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找出规律,形成总结性报告。

4、案例分析。对研究过程中课例、课程内容、学生学习情况、考试评价等方方面面的个案进行分析总结,形成案例集。

5、其他成果。包括课件、比武课视频等。

八、有利条件和困惑 有利条件:

1、有精干的研究队伍。有专业课教师38人,其中高级职称 10人,中级职称18人,本科毕业生38人。所有研究组人员均属学校语文骨干教师,有长期从事教学教研工作的经验。

2、围绕课题开展了教学教研活动,开展了比武课。对教师进行了前期培训,研究人员对文言文课堂教学认识普遍提高,使课题研究正按预定计划有序运作。课题组评选出有关课题的优秀论文、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后记、个案分析等。深信,在学校行政的领导下,在上级教研部门和各位专家的指导下,全体研究人员共同努力,本课题研究一定会早出成果,出好成果。

3、有学校行政的领导和支持。

4、全体研究具有科学态度和求实精神。

5、学校有计算机等,为材料收集、统计提供了保障。

6、设专项资金,用于课题研究工作,保障基本物质供应。

由此,坚定了本课题研究的信心。

尚缺少的条件和困惑:

1、研究队伍的教育科研理论水平有待提高。急需理论指导和实践操作指导。

2、资金缺乏,培训教师,开展活动运转不灵。

3、研究教师课业负担较重,从事科研的精力有限。

主要参考文献:

1、《新课程教学法》(张行清);

2、《语文课程标准》(教育部);

3、《中学语文教与学》(中国人名大学复印资料中心,2008年第2、5、7、8、10、12期,2009年第1、3、5、7、9、11期,2010年第1、3、4、6、8、11、12期等有关文章。

4、英国学者荷礼柯夫《学校的有效教学》

5、(英)阿尔玛·哈里斯《组织效能与教育改进 》

桃源九中语文课题组

篇3: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当前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一定要充分发挥其优势,让学生在浸泡式、体验式学习方法下,喜欢上学习文言文,弘扬民族精神,塑造热爱祖国的中华文明精神品格,让学生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拥有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语文课程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底蕴。高中语文教师要更新观念,改进思想,变革陈旧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喜欢上语文,获得必需的语文素养。所以我们要充分调动各种有效的教学手段,深入挖掘各种教育资源,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良好的学习情趣,提高高中语文的课堂效率。

一、高中语文教师要拓展文言文学习空间,充分开发资料

教授文言文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文言文的学习过程也是人文精神熏陶和养成的过程。高中语文教材是一个根据地,我们要在守好根据地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拓展和延伸,尽最大能力让学生从课本走向历史,再走向民族文化的精髓,从而受到民族优秀传统的浸染。笔者在教学中做了如下尝试:开设了《中华成语典故》、《汉字之王》、《国学知多少》等讲座,从趣味性入手,先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起来,先让学生对传统文化有一个较为感性的认知,对继承和发展我国的文化精髓起到一个整体感知的作用。只有学生喜欢传统文化,体会到了其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内涵,才会接受后期的研究与拓展。就拿《汉字之王》来说,我们主要渗透的思想是,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而且也是迄今最古老的一种文字。在今天,它还有勃勃生机,这也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中国的文化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这对于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自豪感都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其他的讲座也对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培养谦逊求知的学习态度,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讲座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各方面的学习需求,拓展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空间,也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有了这个兴趣浓厚的基础,学生再学习课内文言文的时候,就能够由点到面,水到渠成了。另外,在学习空间拓展方面更应该注重语文与现实的结合。由于文言文本身就具有历史感,距离现在很遥远,这就需要教师把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以此来让学生看到学习经典的意义,尤其是一些励志方面的文章,完全可以将当前一些时事热点放进来。如当前热播的电视剧《赵氏孤儿》就可以与《崤之战》联系起来,学生的参与意识就会被调动起来,把现实与历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达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二、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原则

笔者在进行文言文教学中往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不至于喧宾夺主或者走偏。首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学生对文言文实词、虚词、句式的掌握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对文章所包含的人文精神与道德情操的培养。语言文字方面的特色需要掌握,文章内在情感和表达方式也是文言文重要的价值依据。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取其精华。其次,高中文言文的学习一定要遵循学生认识事物的心理发展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知识的大量积累,从而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再次,高中语文教师要告诉学生,学习文言文,不止是为了考试而学习,而是为了培养对学生的审美感知,做到学以致用,真正让其来辅助我们的学习。最后,高中语文教师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遵循“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经常变换教学方法,让学生运用灵活机动的教学法,不断地进行创新,提高学生对于文言文学习的兴趣。

三、高中语文的教学要善于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

环境可以影响人,环境可以塑造人,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求知识的巨大动力,也是激发学生灵感的重大源泉。在当前的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师与学生要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在融洽和谐的氛围中,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对文言文的学习给予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饱满的学习热情,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营造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氛围对于课堂教学的成功与否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文言文对学生来说有着历史久远性的特点,学习起来比较晦涩难懂,如果教师能够尽量利用各种手段,创设丰富的教学环节,打造引人入胜的学习意境,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欲望,从而使学生产生参与、探究的动机。在这里要着重提出注意的是,高中语文教师自身应该有较深的文化修养和专来素养。教师还要运用丰富生动的教学语言把控课堂氛围的营造。教师一定要培养好自己饱满的教学情绪,认真设计好自己的开场白与结束语,并在教学过程中适度地加以发挥和运用,这是获得良好教学效果的必备条件。一名在课堂上常常插入历史趣闻和对联诗歌的教师,一定会带起一种兴奋的学习状态。学生要主动地配合教师的教学,从而激发他们参与课堂的动机。

四、高中文言文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笔者按照高中文言文的内容,把其分为五大类:第一类是以《鸿门宴》、《荆轲刺秦王》等为代表的记叙文,第二类是以《赤壁赋》等为代表的山水游记,第三类是以《廉颇蔺相如传》为代表的人物传记,第四类是以《过秦论》为代表的议论文,第五类是以《滕王阁序》为代表的抒情散文。这五类文章各有特色,文质兼美。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除了要讲解文言文基本的知识以外,更要注重根据文章的内容进行合理的人物分析、现实意义畅谈及语言风格品味。教师要以此来引导学生透过文本表面,把握其深层精髓,引导学生去感知和体验文章的美感。教师在教授不同类型的文言文时,也要注意教学的侧重点,如记叙性的文言文,要着重讲解社会背景和历史常识,梳理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语言、行动、神态和心理等方面对人物进行分析比较。而在山水游记中,教师要把情感寄托于自然的山水之中,这样除了对于景物的描绘,还有一部分抒情和说理的部分,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人物传记贵在通过人物的所作所为来分析其人物品质。议论类的文章,就要让学生梳理出中心论点,理清论的思路,并体会文本所蕴含的智慧思想,从而得到深刻的启示。抒情散文类是在赏析语言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情感寄托。总之,各有侧重,教学内容不同,教学方法就有差异,需要进行不同的调整。

五、高中语文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提升其学习动力

课堂的教学效果不是教师讲好了就是好了,而是学生学会了,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能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唤醒孩子的主体意识,让他们明确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在课堂上探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途径。教师一定要舍得放手,努力让学生去发言,把课堂还给学生,自己做组织者和引导者。合作学习有利于在互动中提高学生和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学会听、解、说三部法,要勇于吸纳他人的意见,学会宽容肯沟通,学会合作与分享。尤其是高中文言文的学习,教师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把课堂实践还给学生,下大力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方法上加以指导,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在理清文意的基础上,欣赏文言文博大精深的魅力。现将常用的效果较好的文言文教学方法分享如下。

1.朗诵怡情法。文言文很讲究节奏美和韵律美,采用朗诵教学法,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于文章语言的记忆与情感的熏陶。学生要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声情并茂地朗诵,体会文章背后所蕴含的感情,从而加强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平时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我们通常会采用学生齐读、分组朗读、教师范读、师生背诵等多种形式。朗读并不是为了对文章进行记和背,而是需要入情入景地深入其中,体会文章的内在情感。如有必要,教师还要对文章的背景知识加以介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在朗读前,教师还可以加入一些问题来进行引导。

2.师生鉴赏法。学生可以通过鉴赏提高自己的审美水平,也能够引起更多的思考与感悟,从而获得美的享受。鉴赏法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需要在学生扫清了文字障碍后,经过反复读课文进行的一种教学法。教师在进行鉴赏文章时,可以先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完成阅读任务,一边理解与感悟文章内涵,并能够据此说出自己的看法与体验。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鉴赏时,一定要对文章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并且教师要有掌控全局的能力,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从而引导学生通过鉴赏法获得审美体验。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师有责任和义务让学生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从学好文言文开始,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教师可以通过开展教学资源、改革学习方法来提高文言文课堂的教学效率,拓展文言文学习的空间,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提高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文言文的研讨之路还有很长,只有积极探索求知,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给学生实践的平台,给予学生创新学习的能力,才会更好地完成社会赋予我们的重任。

摘要:本文以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率为核心,对开拓教学资源、改革学习方式、创设文言文学习环境、对文言文内容进行整体认知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地探究,并找到了文言文教学的四大原则,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篇4:高中语文有效教学文言文课堂探究

【内容摘要】文言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难点之一就是现代学生远离文言的生活环境,认为文言文既难学又难考,要么缺乏学习动力,要么又有畏难情绪,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文言文的教学效率。如何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掌握文言文的基本要素,进而产生阅读与欣赏冲动,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文言文“高效”课堂的原理。

【关键词】文言文 高效课堂 语文素养

2014年3月,我课题组针对太原五中高二年级学生的文言文学习现状进行过问卷调查,发现半数以上学生认为学文言文是为应对高考,对提升传统文化素养并促进现代与传统文化融合的目标普遍缺乏认知;且以考试为目标的现象也出现在教师群体中:近一半老师以串讲字词和强化翻译作为主要的课堂组织方式。钱梦龙先生所说的“多少年来,基本的教学模式始终是老师逐字逐句串讲,加上一点古汉语知识的介绍”,基本还原了目前的教学现状。

一、现代学者的理论或思路借鉴

由于我们现在讲白话文了,文言文阅读对当代学生而言,就有一个语境上的“断层”。但是参与上世纪新文化运动的现代学者、教育家都是深受传统文化涵养的,他们对文言文教学的很多理论研究(郑力乔《中国文言文教学的现代转型》,2013年1月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出版),对我们今天践行“高效”课堂有着举足轻重的启迪作用。

1.诵读文言文

黎锦熙、朱自清在具体的教学理论上,都提倡诵读。尤其黎锦熙,他认为文言文必须背诵。于是,我们找到了文言文和白话文的教学共同点:诵读。

2.比较法学习

胡适主张教会学生进行古文文法与国语文法的对照比较,探究它们的同异、变化以及变化原因。同理,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也可以在题材或内容方面进行比较学习法,通过分析时代背景、作者文风等方面同时对两篇或三篇文章进行学习,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胡适、夏丏尊、叶圣陶都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胡适倡导教员在课堂上的指导、答疑价值,让学生自己发问、讨论、理解。叶圣陶认为逐字逐句讲解是剥夺了学生“运用心力的机会”,他提倡学生学会预习,才能迈入培植文学欣赏的门槛。夏丏尊指出,学生学习文言文应不囿于选文本身,而要广为涉猎,才能达到文学欣赏的层次。

二、文言文“高效”课堂的教学思路

根据对上述学者理论的研读,我们古代诗文课题组总结出几种主要教学方法,它们共同构筑了“高效”课堂的基石。

1.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首推启发式教学法

“如果希望学生对于国文一门有一点确实的心得,非把‘被动的听讲改成‘自动的阅读不可(朱经农语)。”所以,我们设计的课堂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具体方法是:课前安排学生分组承担文言文的段落,课堂上先由一个组的同学讲解该段落,再由其他组同学提出疑点难点,大家共同参与解答。教师只作一些抛砖引玉、“指点江山”的工作。由于课前安排了学生的全文预习,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根据教学实践,我们感到文言的难,不仅在于字、词、句,更难在历史文化的欠缺造成无法理解当时的语义。因此,我们强调学生在理解文意时重点掌握以下重点:古字通假、古今异形、古今异义、多义词等。力求学生通过文言文知识积累树立古代汉语的语感或语境,真正进入阅读古代典籍的状态。

2.比较法教学,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比较教学法是蒋伯潜编撰的《中学国文教学法》中提出的。我们在单元教学中也广泛采用比较法,它对培养高年级学生的思辨能力功不可没。例如,教授古代散文归有光《项脊轩志》和韩愈《祭十二郎文》(均出自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时,就常用异同比较法。

两篇散文都是怀人之作,但是《祭十二郎文》重点在抒情,而《项脊轩志》重点在写景和记叙;这样的文风一方面是韩愈和归有光不同创作个性的流露,同时也是唐、明时代风貌的体现。

3.诵读法,“得其气”而后“会其意”

诵读法在历代文学传承中都有讲述、研究,朱熹在《训学斋规》中也曾这样讲道:“凡读书……只是要多诵读遍数……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传统教学饱受诟病,因而波及诵读受到否定。而事实上,古人讲“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很有道理的。

我们倡导的高效课堂需要有朗朗读书声,教师范读、学生自读、师生共读等多种形式都要积极尝试,将古人“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苏轼《后赤壁赋》)的传统文化风采继续发扬。

文言文是我们母语的一部分,古代典籍中的屈原精神、庄子晓梦的文化精神一直在我们的血脉中,我们有责任把中华文化精神传承下去。这单靠理解一些文言字词句知识还不行,必须依靠从“言”到“文”的高效阅读法才能达成。

【参考文献】

[1] 韩世宝. 对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新思路与新方法的探索[J]. 新课程(教师),2010(08).

[2] 阳崇娟. 找寻攻玉之石——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兴趣培养策略探究[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0(07).

【本文系太原市第五中学校语文组参与的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指令性课题科研项目“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的深化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H-13209。】

篇5: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一、比兴

二、避讳

三、对仗

五、节缩

六、用典

七、互文

八、避复

九、连及

十、合叙

十一、列锦

一、比兴

“比兴”是一个含义丰富而又歧义颇多的概念。西汉毛亨所谓“兴”,包括两种情况。一个意义是指“发端”作用。《毛诗训诂传》说“兴,起也。”就是由物象引发情思的作用,物象与情思不一定由内容上的联系,有时仅是音韵上的联系。《毛传》所说的“兴”,还有另一意义,是指一种复杂而隐晦的比喻。朱熹在《诗集传》中说“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浅显而准确地解释了比兴的含义。“比”便是通过类比联想或反正联想,引进比喻客体,“写物以附意”;“兴”则是“触物以起情”,“它物”为诗歌所描写的景物,而这种景物必然蕴涵着诗人触物所起的情。“兴”是一种比“比”更为含蓄委婉的表现手法。

《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诗歌总集,其中大多数作品是用比兴的写法开头的。其中《周南•关雎》一诗成功地运用了比兴手法。这是一首爱情诗,诗歌欲写所思之“女”,先以雎鸠起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既是兴,又是比,雎鸠天性温顺,可比淑女之娴静;雎鸠乃“河洲”常见之鸟,可使人联想起常来河边采荇之女;“关关”乃雎鸠雌雄唱和之音,可起“君子”思“逑”之情。可见,诗歌之起兴本身就具有联想、托寓、象征等作用,这本身就给诗歌的理解带来很大的空间。

“比兴”本来包含“比”和“兴”两种修辞手法,但人们谈论古典诗歌和民歌时常“比兴”连及,当以“兴”为主,兼有比喻作用,有时即指“起兴”一法。由于“起兴”具有引发、联想等作用,故常置于篇章的开头。《诗经•卫风•氓》两章的开头即用了兴的手法:“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诗经•魏风•伐檀》内容是讽刺统治者不劳而食的,诗的每段开头都以砍伐檀树起兴。汉乐府诗歌《孔雀东南飞》开头用“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起兴,用具体的形象来渲染气氛,激发读者想象,创造出缠绵悱恻的情调,又能引起下文的故事,起到了统摄全篇的作用。

二、避讳

《修辞学发凡》解释说:“说话时遇有犯忌触讳的事物,便不直说该事物,却用旁的话来回避掩盖或者装饰美化的,叫做避讳辞格。”所谓避讳,通常有两种。一种是一般意义上的修辞格,通常也叫“讳饰”。即说话时,遇有不良的连带意义,或有隐情而不便启齿时,不直接说出该事物,而用旁的话间接地表述。比如“死”,从古到今,人们用了很多种同义的说法来间接表述,而不直接说“死”。如《触龙说赵太后》一文,触龙在赵太后面前,称自己的死为“填沟壑”,称太后的死为“山陵崩”。李密《陈情表》中用“慈父见背”来婉指父亲去世,又用“舅夺母志”来婉称母亲的改嫁。在古人笔下,凡是可能引起别人产生不良联想的事物,也尽可能地采用讳饰的方法。如生病说成“采薪之忧”(《孟子•公孙丑下》),意谓自己卧病在床,不能出门采伐柴薪。上厕所被说成“更衣”。《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三年》(课文《赤壁之战》):“权起更衣,肃追于宇下。”

另一种避讳,即人物姓名的避讳。这里的所谓“避”,是指躲开,回避;所谓“讳”,是指忌讳、隐瞒。具体地说,是指对帝王、长官、父母、祖父母以及其他尊者的名字避而讳之。人们在说话或写文章的时候,遇到应该忌讳的人物的名字,必须设法避开,用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或用其他办法来改说改写。人物姓名的避讳,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皇帝的名字,全国臣民都要避讳,叫做“国讳”,也叫“公讳”。另一种是,父母或祖父母的名字,全家后代的人都要避讳,叫做“家讳”,或叫“私讳”。

中学语文中遇到的避讳,一般都是“国讳”。比如,秦以前的皇帝,都要在每年的第一个月,接受文武百官的朝拜,并决定这一年的政事,所以阴历每年的第一个月,便称为“政月”。到了秦朝,由于秦始皇出生在一月,便取名为“嬴政”。嬴政当了皇帝以后,便改用同音的“正”来代替“政”,“政月”改称“正月”。这还不彻底,后又改“正”的读音为“zhēng”,“正月”读成“征月”。汉文帝名恒,因为“恒”与“常”同义,于是改“恒山”为“常山”,改“姮娥”为“嫦娥”。汉光武帝名刘秀,便把“秀才”改称为“茂才”。鲁迅《阿Q正传》中称赵太爷的儿子赵秀才为“茂才先生”,其源盖出于此。晋文帝名叫司马昭,“昭”字别人就不许用,于是古代的王昭君改称为“王明君”(“昭”与“明”同义)。杜甫《咏怀古迹》之三:“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明妃”就是由此而来。唐代为了避唐太宗李世民的讳,“民”字改用“人”字。魏徵《谏太宗十思疏》:“怨不在大,可畏惟人。”杜牧《阿房宫赋》:“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两个“人”均为“民”。唐高宗叫李治,当时在行文中凡遇到“治”字都要改成“理”字(“治”与“理”同义)。柳宗元《郭橐驼传》:“我知种树而已,理,非吾业也。”

三、对仗

对仗现在称对偶,不过古代诗赋中的对仗要严格得多。不但出句与对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而且相同位置上的词语必须词性相同,意义相似、相反或相关,还要讲究平仄(即一句之中平仄交替,上下句之间平仄相对)。

对仗的种类很多。主要有:

⑴工对。工对要求对仗工整严谨。不仅同类词语相对,而且相对的词语范畴越小、关系越亲近、字面越对称,则对仗越工。名词分为若干小类,同一小类的词相对(如天文、地理、植物、宫室等),自是工对。有些特殊的小类如颜色词、数目字、专名词等相对,尤见工整。有些名词虽不同小类,但是在语言中经常平列,如天与地、诗与酒、花与鸟等,也算工对。有些特殊语音的词语(如叠音词、连绵词)相对属于工对。如《滕王阁序》:“兰亭已矣,梓泽丘墟。”“已矣”与“丘墟”之间,表面上看不是对偶,其实它们之间是双声相对。“已矣”是双声,“丘墟”在古代汉语中均为“溪”母,也是双声,所以成对。反义词也算工对。例如:李白《塞下曲》的:“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就是工对。句中自对而又两句相对,算是工对。象杜甫诗中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山与河是地理,草与木是植物,对得已经工整了,于是地理对植物也算工对了。

同义词相对不如反义词相对。《文心雕龙》说:“反对为优,正对为劣。”杜甫《客至》:“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缘”与“为”就是同义词。因为它们是虚词,不算是缺点。再说,在一首诗中,偶尔用一对同义词未尝不可,多用就不妥。若出句与对句完全同义,便叫做“合掌”,乃诗家之大忌。

⑵宽对。词性相同,但不同类别的词语相对,便是宽对。宽对和工对之间有邻对,即邻近的事类相对。例如天文对时令,地理对宫室,颜色对方位,等等。王维《使至塞上》:“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以“天”对“塞”是天文对地理;陈子昂《春夜别友人》“离堂思琴瑟,别路绕山川”,以“路”对“堂”是地理对宫室。

更宽一点,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这是最普通的情况。又更宽一点,那就是半对半不对了。首联的对仗本来可用可不用,所以首联半对半不对自然是可以的。如果首句入韵,半对半不对的情况就更多一些。颔联的对仗不像颈联那样严格,所以半对半不对也是比较常见的。杜甫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三十一年还旧国,落花时节读华章。”

⑶借对。一个词有两个意义,诗人在诗中用的是甲义,但是同时借用它的乙义来与另一词相为对仗,这叫借对。也叫假对。如杜甫《江南逢李龟年》:“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古代八尺为寻,两寻为常,所以借来对数量词“几度”。******《七律•到韶山》:“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看上去,“牺牲”和“日月”不能相对,前者是动词,后者是名词。但“牺牲”还有另一意义——古代把作为祭品的牲畜称为“牺牲”。这样,“牺牲”作为名词,就可以对“日月”了。有时候不是借意义,而是借声音。借音多见于颜色对,例如借“篮”为“蓝”,借“皇”为“黄”,借“沧”为“苍”,借“珠”为“朱”,借“清”为“青”等。李商隐《锦瑟》:“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以“沧”对“蓝”。

⑷流水对,也叫串对。对仗一般是平行的两句话,在形式上是并列结构。但是,也有一种对仗是一句话分成两句话说,两句话是一个整体,从结构上是并列关系,从语法上却是承接、转折、因果、假设等关系,或仅是一单句。这叫流水对。如杜甫《九日崔氏蓝田庄》:“羞将短发还吹帽,笑请旁人为正冠。”此为因果关系。白居易《古原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此为承接关系。陆游《书愤》:“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为转折关系。骆宾王《在狱咏蝉》:“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此为一单句。周振甫在《诗词例话》中举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例说:这两联“好像不是对偶,实际上对得很工整,是流水对,是很好的对偶。因为对偶的好处是符合于美学上的所谓均齐,但过于求均齐又怕呆板……流水对既有均齐之美,又自然而不呆板,意思联贯而下并不损害内容,所以是很好的对偶。”

(5)扇面对。以两句对两句的对仗,称为扇面对,简称扇对,也叫隔句对。白居易《夜闻筝中弹萧湘神曲感旧》前四句:“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这实际上是一副上下联各十字平仄相同的对联。扇面对在诗里不常见,但在词里面,尤其如《望海潮》等长调中却是常见的。如毛主席的词《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就是著名的扇对。古代骈体文也常用扇面对。《与陈伯之书》:“佩紫怀黄,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墟;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十旬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

(6)当句对,就是在同一句中的词语自成对仗,同时又与另一句成对。例如毛主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的颔联“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其中“虎踞”与“龙盘”,“天翻”与“地覆”分别构成工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杜甫《登岳阳楼》的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其中“吴”与“楚”、“东”与“南”、“乾”与“坤”、“日”与“夜”分别构成同类对,同时两句又构成对仗。宋洪迈《容斋随笔》卷三说:“唐人诗文,或于一句中自成对偶,谓之当句对。……如王勃《宴滕王阁序》一篇皆然。谓若襟三江带五湖,控蛮荆引瓯越,龙光牛斗,徐孺陈蕃,腾蛟起凤,紫电青霜,鹤汀凫渚,桂殿兰宫,钟鸣鼎食之家,青雀黄龙之轴,落霞孤鹜,秋水长天,天高地迥,兴尽悲来,宇宙盈虚,丘墟已矣之辞是也。”

(7)掉字对。就是同一句中使用相同的字与另一句一组相同的字作对仗。杜甫的七律中掉字对很多,用得很精妙,如《曲江对酒》的颔联“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出句中的两个“花”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鸟”字相对。《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出句中的两个“峡”字与对句中的两个“阳”字相对。《贤文》里的“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两个“画”字与两个“知”字相对。掉字对实际上是“同字对”与“就句对”的结合,所以更能增加对仗工整的气氛,同时读起来朗朗上口,显示其音律美。

(8)错综对。就是在一联中相对称的字或词错了位。如毛主席《吊罗荣桓同志》颈联:“斥鷃每闻欺大鸟,昆鸡长笑老鹰非。”这一联中“大鸟”与“老鹰”对称,可是错了位置。刘禹锡《始闻秋风》首联:“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这一联中“君”与“我”对称,也错了位置。有的对仗错位不只一字、一词,如:“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这一联中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都错了位。诗人所以用错综对,一是为了押韵,如第一例;二是为了句顺,如第二例;三是为了迁就平仄,如第三例。

四、割裂。所谓割裂,是把古书中的一句话或一个词组分割开来,用其中的一部分代替另一部分。实际上割裂也是一种借代,不过是一种特殊的借代。人们最熟悉的莫过于《论语•为政》里的一段话:“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后人遂以“而立”表示三十岁,“不惑”表示四十岁,“知命”表示五十岁,“耳顺”表示六十岁。其实,这几个词语的本意和人之岁数无关。《修辞学发凡》称之为“藏词”,举的例子有:《尚书》中有“惟孝友于兄弟”的句子,于是用“友于”代“兄弟”。南朝梁文学家丘迟《与陈伯之书》:“朱鲔喋血于友于,张绣剚刃于爱子”。“友于”这里指汉光武帝刘秀之兄刘縯。

韩愈《祭十二郎文》中说:“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所怙”字面上是“所依靠的(人)”,而实际上是指父亲。语本《诗经•小雅•蓼莪》:“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后人就摘取“怙”代父,摘取“恃”代母。《聊斋志异•云栖》:“此王氏女也,京氏甥也。怙恃俱失,暂寄此耳。”“怙恃俱失”就是说“父母双亡”。

由于任意分割,随意组合,东拼西凑,断章取义,这就严重损害了语言的纯洁和完整。因此,割裂不能算是一种积极的修辞手段,在今天是不足为训的。但我们了解这种修辞方式,对于阅读古籍,还是有一定好处的。

五、节缩

陈望道《修辞学发凡》辟“节缩”一节,定义曰:“节短语言文字,叫做节;缩合语言文字,叫做缩。节缩都是音形上的方便手段,于意义并没有什么增减。”并指出节缩有凑就对偶音节或者形成错综的效果。陈先生所说的节缩是广义的节缩,包括语音上的“合音字”,如“不可”缩为“叵”,“何不”缩为“盍”,“之于”缩为“诸”。这一类缩合现象,今天通常看作是词汇现象,称之为“兼词”。作为古汉语特殊修辞的节缩,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人名的节缩。司马迁《报任安书》:“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左丘即左丘明。王勃《滕王阁序》:“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杨意”即杨得意的节缩,“钟期”即钟子期的节缩。人名的节缩,《发凡》举刘知几《史通》节司马迁为马迁,韩愈《读东方朔杂事》诗节东方朔为方朔,嵇康《琴赋》节王昭君为王昭等为例。

二是成语的节缩。如蒲松龄《聊斋志异•促织》:“转侧床头,惟思自尽。”“转侧”乃“辗转反侧”的节缩。“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抢呼”乃“呼天抢地”的节缩。“夫妻向隅,茅舍无烟”。“向隅”为“向隅而泣”的省写。课文注释:“面对着墙角(哭泣)。《说苑》:‘今有满堂饮酒者,有一人独索然向隅而泣……’后人用‘向隅’,含有哭泣的意思。”因此,“夫妻向隅”云者,不在于说他们向着墙壁,而在于说他们哭泣。梁启超《潭嗣同》:“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推心”即成语“推心置腹”的省写。

节缩的主要特点是音形长度减少了而意思并没有减少,其修辞作用主要是为了节奏的匀饬、对偶的整齐。作为一种修辞方式的节缩,不包括音节上的合音词,也不包括一般的简称(不具有作家个性色彩和特殊的修辞效果)。现代汉语也保留了成语节缩的现象,中学教材中有鲁迅《拿来主义》中的“冠冕”(“冠冕堂皇”的节缩)、朱自清《威尼斯》中的“斩截”(“斩钉截铁”的节缩)等。还有人们所熟知的“沧桑”即“沧海桑田”的节缩,“金汤”即“金城汤池”的节缩,“瓜李”即“瓜田李下”的节缩,“泰斗”即“泰山北斗”的节缩。成语节缩的效果是使语言更精炼;其次,这些成语节缩后,可以与其他词语重新组合成新的四字成语或短语,以适应新的思想内容的需要,或使语言富于变化。如“沧桑巨变”“固若金汤”“瓜李之嫌”“学界泰斗”等。

六、用典

刘勰在《文心雕龙》里诠释“用典”,为“据事以类义,援古以证今”。用典就是运用典故来以古比今,以古证今,借古抒怀。所谓典故是指“典例故实”,具体地说,包括历史记载的神话传说、历史故事、民俗掌故、寓言逸闻以及流传下来的古书成句。一般来说,典故都有确定的典源。典故用得好,能使作品简洁含蓄,余韵盎然,用得不好,便会把作品弄得生涩晦暗,枯燥乏味。《陈情表》:“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结草”的典故出自《左传•宣公十五年》,说的是晋国的魏颗依照父亲魏武子清醒时的嘱咐,在父亲死后,把父亲的宠妾嫁了人,没有殉葬。宠妾的亡父为报答魏颗,在魏颗与秦国打仗时,结草把秦将杜回绊倒,使秦军大败。后遂用“结草”表示报恩。成语“结草衔环”(“衔环”是另一个典故)常用来表达对对方的感恩戴德。曹操《短歌行》一诗的最后说:“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引用了“周公”的典故,出自《史记•鲁周公世家》,原文是:“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说的是周公为了招揽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着头发,一餐饭要三次把饭粒从嘴里吐出来,他担忧的是因自己接待贤士迟慢而失掉了人才。诗人用这一典故,以周公殷勤待贤、礼贤下士之气度来勉励自己。苏轼《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一苇”语出《诗经•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航)之。”(谁说黄河水宽阔?一支芦苇可渡过。)成语有“一苇可航”,意为两地相距不远。徐迟《黄山记》:“一苇可航,我到了海心的飞来峰上。”

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爱用典故,常常一连使用数典,多数是出于内容的需要,有时也难免堆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全词几乎始终在用典中展开。词人借古讽今,批判了当时的掌权者韩侂胄冒险北伐、妄图侥幸取胜的错误,同时也表达了自己想建功报国而不能施展才略的悲愤心情。这个主旨,主要是通过四个影射现实的历史故事表现出来的,即刘裕、刘义隆、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和廉颇的故事。这种用典也叫用事。这首词既是对当时统治者的批评,不方便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不明用典,有时很难读通原意。如袁宏道《虎丘记》:“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瓦釜”何意?如不明典故,很容易理解为一种普通的粗糙的乐器,而实际上是暗用《楚辞•卜居》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作为成语,“黄钟毁弃,瓦釜雷鸣”是比喻有德有才的人得不到任用,无德无才的人反居高位。但在这里,“瓦釜”则比喻粗俗的歌声。这是典故的借用。

《滕王阁序》:“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这两句直译就是:“向夕阳西下之处远望长安,在云雾缭绕之间遥看吴郡。”表面上就是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往西可以望见长安,往东可以望见苏州。教参书认为“日下”源出《世说新语•夙惠》: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有人从长安来,元帝问洛下消息,潸然流涕。明帝问何以致泣?具以东渡意告之。因问明帝:“汝意谓长安何如日远?”答曰:“日远。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元帝异之。明日集群臣宴会,告以此意,更重问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尔何故异昨日之言邪?”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此典多喻向往帝都而不得至,寓功名事业不遂,希望和理想不能实现之意(参见《常用典故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但光这样理解还不够,它只能说明上句,不能解释为何“日下”与“云间”相对。其实另有一典源出自《世说新语•排调》:荀鸣鹤、陆士龙二人未相识,俱会张茂先坐。张令共语。以其并有大才,可勿作常语。陆举手曰:“云间陆士龙。”荀答曰:“日下荀鸣鹤。”晋代文学家陆云(字士龙)、荀隐(字鸣鹤)两人互不相识,在张华(字茂先)家会面。张华让他们交谈,因为两人都有突出的才学,要他们别说平常的俗话。陆士龙拱手说:“我是云间的陆士龙。”荀鸣鹤回答:“我是日下的荀鸣鹤。”士龙、鸣鹤分别是二人的表字,构成了天然的对偶。因为风从虎,云从龙,所以才思敏捷的陆士龙自称“云间陆士龙”。荀隐是洛阳人,洛阳是西晋都城。封建社会以帝王比日,因以皇帝所在之地为日下。故荀隐自称“日下荀鸣鹤”。陆云是松江(今上海)人,因为这一副“对联”,后来上海得到一个雅称“云间”。也因为这副对联的有名,以“云间”对“日下”,成为诗家常用的骈语。由于用典,此二句就有了表里两层意思。表层就是说站在滕王阁,可以登高望远,游目骋怀,视野开阔。如果知道陆荀之辩,就还知道作者借典故来含蓄地表达自己象陆机一样少年高才,而同时又流露了仕途坎坷,报国无门的感慨。作者为怀才不遇而伤感,为前途渺茫而黯然,故而遥望京都长安如在天边一样遥远,指看吴会也似乎远在飘渺的云海之间一般虚无。这正是王勃当时对政治前途伤心失落情绪的真实表现。如果只是“西望长安,遥看吴会”,就不能传达出这种复杂的情感。

用典的方法有明用、暗用、正用、反用、借用等种类。无论用事用句,使读者从字面上一眼可辨的,是明用;字面上与上下文句融合为一,不细察则不知为用典的,是暗用;正用指典故的含义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一致;反用则是从反面来阐发典故的意思,即反其意而用之;借用是借典故的字面来表达与典故实际无关的事物。如《滕王阁序》中,“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是明用,“酌贪泉而觉爽,处涸辙以犹欢”是暗用,“孟尝高洁,空余报国之情”是正用,“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反用,“接孟氏之芳邻”是借用(它不是说“择邻而居”或比喻母教等意思,而是表示自己很高兴能与参加宴会的各位嘉宾结交)。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巫山云雨”这个典故在毛的笔下,不是指男女艳情,而是借指长江上游的洪水,用来展望祖国水利建设的前景,就是古为今用、化腐朽为神奇的典范。

王维《山居秋暝》的尾联:“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意思是,春草就随着它的意愿衰败吧,这里的秋色实在耐人寻味,“我”还是愿意留在山中。即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的话,“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诗人招而不归,甘心隐居山林,其情可圈可点。一般来说,反用比正用更耐人寻味。

七、互文

“互文”是古汉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有时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限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炼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各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二者各举一边以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才能现出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如“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古诗十九首》),其上句省去了“皎皎”,下句省去了“迢迢”。即“迢迢”不仅指牵牛星,亦指河汉女;“皎皎”不仅指河汉女,亦指牵牛星。“迢迢”“皎皎”互补见义,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遥远而明亮的牵牛星与织女星啊!”这类互文,只有掌握了它的结构方式,才能完整地理解其要表达的意思。互文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阿房宫赋》中“朝歌夜弦”,教参书上译作:“早晨唱歌,晚上弹曲”,实际上应为“从早到晚,吹弹歌唱”。《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其中“扑朔”与“迷离”互补为义,即雄兔与雌兔均有“脚扑朔”、“眼迷离”的习性,难以区分雄雌。并非象有些教参上说的“扑朔者为雄,迷离者为雌”,若然,“扑朔迷离”这一成语将是泾渭分明,而不是错综复杂了。

归有光《项脊轩志》:“东犬西吠,客逾庖而宴,鸡栖于厅。”课文把“东犬西吠”一句注释为“东家的狗(听到西家的声音)对着西家叫”,不妥。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东”是“东家的”之义,“西”却是“对着西家”之义,“东”是做“犬”的定语的,而“西”却是做“吠”的状语,岂不文气大乱?从散文艺术的意境来看,这一注释也不甚妥。在全文中,这一段是写“亦多可悲”的;在全段中,这一层是揭示“悲”的表象的。作者从“诸父异爨”——分家说起,叙写庭院的变化,反映一个封建大家庭的衰败零落。“东犬西吠”这一细节,正是要借狗的对咬来反映分家后兄弟之间的内讧。如果按照注释来理解,只是东家的狗骚扰西家,尚不足以表达作者的意思。“东犬西吠”应按“互文见义”来理解,需要前后补充而“见义”——前半句只讲“犬”,动作义由后半句的“吠”补出;后半句只讲“吠”,主语义由前半句的“犬”补出。准确的理解应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西家的狗对着东家咬。从而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分家后兄弟之间矛盾迭出的那种境况。

实际上,大凡某些方位词对举时,往往都使所修饰的词语生出一层新意。如:“东奔西走”中“奔”、“走”同义,“东”、“西”字面上是“向东(奔)”、“向西(走)”,但由于“互文”的力量,立即生出一层新意:四处(奔走)、到处(奔走)。《孔雀东南飞》:“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柳宗元《捕蛇者说》:“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这些方位词的对举都包含了互文现象。

此外,中学教材古诗文用了“互文”的例子还有:唐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杜牧《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宋范仲淹《岳阳楼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八、避复

“避复”是近代学人杨树达提出的,他在《中国修辞学》设“变化”一章,“避复”一节,实际上“变化”也是讲避复。举古书上的例子,说明“避复”乃有意而为,避复本身就是语言的一种追求。

《庄子•秋水》:“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课文注解将“少”解为“小看”,将“轻”解为“轻视”。其实,这二者并没有什么差别,小看就是轻视,避复而已。

《屈原列传》:“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称”“道”“述”如果分开解释,或许有区别,但在文中意思都是表示“提到”“称道”等意思,实质上没有区别。

《谏太宗十思疏》:“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敬”就是“慎”。这里有认真严肃、全神贯注地对待的意思;今天还有“敬业”的说法。这里不说“慎始而慎终”,显然是为了避复。又:“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尽”“竭”,其义一也。“恩所加,则思无因喜而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以怒”就是“因怒”。上下文分用“因”“以”,则是虚词的避复。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避复的修辞较多地用在上下文结构对应的位置上,由此产生了“上下对文而见义”之说。所谓“对文见义”是指在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应位置的词可以互释。掌握了它,有时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这时,一些近义词、类义词临时取得了同义词的作用。对待“对文见义”的词义,读者在阅读时,不必计较它们的“异”,只需认识它们的“同”。如果说,互文见义的特点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么,“对文见义”的特点就是:“你就是我,我就是你。”李密《陈情表》:“既无伯叔,终鲜兄弟。”“鲜”本是“少”的意思,但受到上文“无”的影响,临时取得了“无”的意思。《阿房宫赋》:“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文中“收藏”“经营”“精英”本来并非同义词,也不是近义词,但受到上下文的影响,按照对文见义的原则,它们取得了相同的含义。所以注解中说:“(收藏)指收藏的金玉珠宝等物。下文的‘经营’‘精英’也指金玉珠宝等物。”《病梅馆记》:“梅以曲为美,直则无姿;以欹为美,正则无景;以疏为美,密则无态。”教参书上的译文是:“梅以(枝干)曲折算作美,直了就没有风姿;以(枝干)横斜算作美,端正了就没有景致;以(枝干)疏朗算作美,稠密了就没有美态。”这里对“姿”“景”“态”的翻译考虑了不同的措辞,当然是对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它们的含义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这三个字的位置在原文中重新安排,内容不会受到什么影响。

《屈原列传》有句云:“人君无愚智贤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为,举贤以自佐。”“自为”,课文注解为:“为自己”(为读wèi)。其实,“为”在此是泛义动词,仍读wéi,它的含义就是下文的“佐”。如果前面的“自为”是一个介宾结构,后面的“自佐”是动宾结构,文气就不贯通。而且从语法上说,用“以”连接的“求忠”与“自为”都是动词结构,才可以表示目的、承接等关系。笔者翻阅相应的教参书(人教版2002)上的译文是:“一个国君无论他是愚昧还是聪明,贤能还是不贤能,没有不想寻求忠臣、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的。”译文把“自为”“自佐”合起来处理成“辅佐自己”是恰当的,如果按课文注释来翻译成“没有谁不想为了自己求得忠臣,没有谁不想任用贤良来辅佐自己”,就佶屈聱牙不知所云了。

九、连及

在古汉语中,有时叙说某一事物时,连带提及另一事物,而连带提及的事物在句子中实际上不起作用。这种修辞方式叫做连及。常见的是专名连及。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举《左传•昭公三年》例:“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令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君薨,大夫吊,卿共葬事;夫人(薨),士吊,大夫送葬。”(“聘”,古代诸侯之间通问修好。“不协”,不团结,有矛盾。)树达引孔疏:“襄是文公子,能继父业,故连言之。其命朝聘之数,吊葬之使,皆文公令之,非襄公也。”原文“文”指晋文公,“襄”指晋襄公。称霸的实际上只是晋文公。《孟子•滕文公上》:“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汝、汉、淮、泗四水,只有汉水流入长江,连类而及其余三水。高中《语文读本》第五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许行》一课对“决汝、汉”一句的注解是:“开凿汝水、汉水。汝水在今河南省,汉水发源于今陕西宁强县,在湖北注入长江。”对“排淮、泗”一句的注解是:“排泄淮水、泗水。淮水即淮河,发源于河南,经安徽入江苏。泗水发源于山东,在江苏注入淮河。”注释对汝水是否注入长江交代不清,也没有说明为什么会有这种行文。

一般词语的连及,人们常称之为偏义复词。这类例子颇多。《墨子•非攻》:“今有一人,入人园圃,窃其桃李,众闻必非之,上为政者得则罚之。”“园圃”,本为果园和菜园,这里只是指果园。《孔雀东南飞》中“公姥”“父母”“弟兄”“牛马”等,即《中国修辞学》所谓“物名连及”。余如“利害”“异同”“缓急”“得失”等,即《中国修辞学》所谓“事名连及”。诸葛亮《出师表》:“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因前有“危急”之语,所以“存”用以衬“亡”。“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异同”偏在“异”,“同”只是连带提及,不过是由于平时这两个字经常连用而已。高中语文第三册《五人墓碑记》:“故予与同社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为之记,亦以明死生之大,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课文注解对“亦以明死生之大”的注解是:“也就是为了表明死生的重大意义。死生,指有价值的和无价值的不同的生和死。”实际上,“死生”之义偏在“死”。作者所表彰的五人生前乃普通市民,“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是所谓“草野之无闻者”,假令他们能“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所以他们之所以被树碑立传,就在于他们死得壮烈、伟大,这在封建社会已经是难能可贵的了。

《礼记•曲礼上》:“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陈望道认为“猩猩非禽”,所以说“猩猩能言,不离禽兽”是上下文欠照应。香港郑子瑜教授不同意陈先生的看法,他引宋吴曾《能改斋漫录》“从一而省文”的说法,指出:“禽兽”是复词,偏取“兽”义(参看《中国修辞学史稿》)。

十、合叙

所谓合叙,就是把相关的两件或两件以上的事物前后合并叙述,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意思,目的是使句子紧凑,文词简洁。在叙述时,前两件事与后两件事分别对应,把本来可以用两句话叙说的句子合并成一句话。这种修辞方法叫合叙。也叫并提。《韩非子•五蠹》:“近古之世,桀纣**而汤武征伐。”本来可以说成“(夏)桀**而(商)汤征伐,(商)纣**而(周)武征伐”,是平行的两件事,作者合起来说。两件事前后对应,分别相联。《水经注•江水》(课文题《三峡》):“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其实际意思是:自非亭午不见曦(日),自非夜分不见月。课文又有:“素湍绿潭,回清倒影”,教材注释和《教师教学用书》均译作:“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这里采用的是直译,从字面上看,似乎并无不妥。但略加推敲便会发现问题:按此种译法,极易被认为“雪白的急流”和“碧绿的潭水”都“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事实上,“雪白的急流”奔腾汹涌,可以“回旋着清波”,却难以“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而潭水较为平静,方可现出其“碧绿”,也才可“倒映着”岸边的“各种景物的影子”。因此,原句运用了“合叙”法,原文应理解为:“素湍回清,绿潭倒影”,译文应变为: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出师表》中有多个合叙的例子。如:“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这句话的前面是把“作奸犯科者”和“为忠善者”合并在一块叙述,与之相承搭配的后面的“刑”和“赏”合并在一块叙述。在理解它时应该分开来叙述:“作奸犯科者”论其“刑”,“为忠善者”论其“赏”。“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性行淑均”即“性淑行均”。此句译文应是:将军向宠,性情善良,行为公正。“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查《三国志•蜀志》可知“侍中”指的是郭攸之和费祎,“侍郎”指的是董允。翻译时就要把合叙改成分述。“此皆良实,志虑忠纯”,应是“此皆良实,志忠虑纯”。

《师说》:“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其意实为:句读之不知,则师焉;惑之不解,则不焉。就是说,不知道句读的从师,不能解答疑惑的反而不从师。不这样理解,原文就无法解读。这种句式一般称之为“双提分承”。《前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即“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麋鹿”。这种双提分承的句式,在现代汉语书面作品中也有运用的。如秦牧《土地》(曾选作高中课文)有一句:“水库和运河像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山谷和原野。”实际意思是说:水库像闪亮的镜子一样布满山谷,运河像一条条衣带一样布满原野。这种句子显示出书面语言精于加工的特色,有一种严谨精致的美。

一般的合叙,前面两件事在前的,也承接后面两件事在前的。可以写成简单公式:ABAB。但是有的作者处理合叙时,前后结构作了变通处理,出现了错综变化,呈现出这样的模式:ABBA。如:《孟子•公孙丑下》(课文《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兵革非不坚利也。”“兵”与“利”发生关系,“革”与“坚”发生关系,实际意思是说:“兵非不利也,革非不坚也。”作者不说“兵革非不利坚也”,而说“兵革非不坚利也”,理解上要分开来,次序上又有错综变化,无疑增加了阅读理解的难度。再如《五人墓碑记》中“赠谥美显”也是“合叙”,分开来说,就是“赠显谥美”。“赠”是对死者追封爵位,自然非常显赫;谥号是对死者追封的称号,自然非常美好。崇祯曾经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号为“忠介”。课文上对“赠谥美显”的注释是:“指崇祯皇帝赠周顺昌为太常卿,谥为忠介。美显,美好而光荣。”教参书的译文是:“赠给他的谥号美好而光荣”。由于没有把握其合叙的句子结构,教参的翻译与课文的注释发生了矛盾,教参没有把“赠”的含义加以落实,把本来的两件事当成了一件事。

十一、列锦

列锦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特殊的修辞方式。这个名称是当代修辞学家谭永祥提出的,他对列锦的解释是:古典诗歌作品中一种奇特的句式,即全句以名词或名词短语组成,里面没有动词或形容词谓语,却同样能起到写景抒情、叙事述怀的效果。(《修辞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中国的古人早就注意到这种现象,如明代李东阳在《怀麓堂诗话》中谈到:“‘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人但知其能道羁愁野况于言意之表,不知二句中不用一二闲字,止提掇出紧关物色字样,而音韵铿锵,意像俱足,始为难得。”用散文的文字来诠释,可以这样来理解:鸡叫了,天还没有亮,残月挂在茅店的上空,赶路的人已经登途了,他走过满是凝霜的木桥,留下了一个一个的足印。区区十个字,不仅有景有情,而且还有动态的叙述,妙就妙在没有一个动词。如果写作“鸡鸣茅店月,人行板桥霜”,意思也许是完整的,但也就不会传诵至今了。

中学教材中运用了“列锦”的有名的例子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三句由九个名词(定名结构)分别排列为三组,每组都是一个特写镜头,所述景物原是大自然中极平常的,但平凡的事物一经诗人的艺术组合,便浓重地渲染出一幅凄凉萧瑟的气象,并将读者带入荒僻冷寂的艺术境界,几乎成了写景的绝唱。“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这也是千古名句。作者运用列锦手法,把杨柳岸、晓风、残月艺术地排列在一起,表面上完全是写景,而深情寓于其中,用美好的自然景物,反衬诗人的空虚寂寞之感。

其余例子还有:“楼船夜雪瓜舟渡,铁马秋风大散关。”(陆游《书愤》)“(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水浒》回目,课文标题)“(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贺铸《青玉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岳飞《满江红》)

古代词曲中有的一首全由列锦组成:“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白朴《越调•天净沙•春》)

篇6:文言文课堂中高中语文论文

一、语文活动化的意义

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化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活动为主要载体一种语文教学策略。其明显特征表现为:活动化教学要求教师想方设法创设各种有利于学习语文的教学情境,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在自主参与的活动中充分挖掘学习潜能,发挥学习的主体性,进而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增长能力,发展智力。学生的自主探究,主动发现是其最本质的特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学校应积极创造条件,给学生创设语文实践的环境,开展多种形式的语文学习活动。”

“活动化”教学本身具有开放性和灵活性,它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得生动,学得更具有现实意义。进行文言文教学活动化研究能更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更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课堂教学由以教师的教为主向以学生的学为主转型,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益。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中活动课开展方式的探究

高中文言文相对于学生来说,理解难度加大,学生的兴趣不高。如果采用单调的教学方式,那么效率低下。因此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较为有效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面本人就从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探究相应的教学活动方式。

(一)、初学课文,以“读”激发学生兴趣。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实施中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学生拿到一篇文章之时,可先让学生自由读,在初次的朗读中校正字音,初步理解文意。再者就是范读;文言文中有些字的读音,古今不同,有些是通假字,这些需要教师范读或者听音频加以矫正。如韩愈《师说》一文中,“或师焉,或不焉”一句中的“不”应读“fǒu”,“句读”中的“读”应读“du”。荀子《劝学》的“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一句中,“生”是通假字,不读“shēng”而应读“xìng”。通过老师的范读或者听音频,能使学生掌握住音节停顿,读得朗朗上口。这时再引导学生对照课下注释默读,分组进行竞读,并组织学生进行评价,一面验收读的效果,一面评价读的成效,学生会以十足的兴趣和信心去学习。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学生通过自读,诵读,竞读,评价……读多了,要求背诵的篇目自然也可以做到了,并且能领悟其意,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二)、熟读课文,注重文言知识积累并进行探究性学习

在学生对课文有一定的认识,基本意思能够把握的基础上,要注重引导学生对文言知识进行有效的积累。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养成积累文言知识的习惯呢?本人认为可以采取卡片知识归类的方式。

例如在《段太尉逸事状》中,涉及到的虚词较多,例如“以、且、则……”可以让学生按照制作卡片的方式,将这些字的用法、意义和例句归纳起来,卡片上可以加上自己的创意,有留修改的空间,这样学生能更积极地参加到字词的积累当中来,在自己动手动脑的过程中,自然就加深了对字词的理解,再用一节课让学生进行展示和交流,在这个活动中,教师相应的提点,让学生自我修正和补充,将学过的文章的相应虚词也归纳过来,对过往知识也进行了一次复习和系统化,真是一种一举两得的做法。另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探究性学习。所谓的探究性学习就是要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合作讨论主动探究问题、自主获得知识。这个环节的作用在于可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和技能,并在过程中形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那么在这一环节中,问题的设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不同内容,设置的探究题目有所侧重。人物类的侧重在人物形象的探究,事件类的侧重对事情的看法或者细节的探究,议论类的文章侧重对于观点的看法和评价。

在《鸿门宴》中,我设置的探究题目是:“结合项羽在鸿门宴的表现,你可以看出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是否喜欢这个人物,理由是什么?”学生在学习了文章后,让他们思考项羽这个人物,从中可以让学生学会去分析人物,看出性格对于一个人的重要性。再者,还可以设置探究题目:“从文章中你觉得刘邦是一个怎样的人?得天下者是刘邦,而不是项羽,假如项羽卷土重来,你觉得历史会改变吗?”这个问题主要是想通过刘邦和项羽的对比,让学生放开思维去假设,去探究人物的命运是怎样形成的。探究性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去主动学习,并在这个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在《郑伯克段于鄢》中,可以设置问题:“郑庄公和母亲姜氏最后和好了吗?如何理解“遂为母子如初”?“郑庄公发出‘不及黄泉,无相见’的誓言后,为什么会后悔?“悔”的根本原因应该是什么呢?”这两个问题的设置可以加强学生对文本的深入学习,对人物的深度探究,庄公和姜氏只是表面上的“和”,其实内心仍是“不和”。这样学生才能逐步养成对待人物、事件要深入思考的习惯,会更全面地看人看事。

(三)、精读课文,可进行个性写作,表演话剧或者演讲

在文言文的学习后期,学生已经对文本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那么这个时候就可采取一些活动,让学生的理解内化为自己的行动,通过个性写作,表演、演讲等方式,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和评价能力。这里重点谈下我对话剧表演的看法。

我们以《鸿门宴》为例,学生在深入学习了课文后,可以分组进行表演。组内学生一般可以分为四种类型的任务。第一组是负责写剧本,为文言文进行改编,变成话剧,这个时候教师加以指导,让学生熟悉话剧的写作,主要在语言和动作中突出人物的性格。第二组学生作为演员,根据剧本,挑选角色,揣摩人物性格,进行排练。第三组学生是后台人员,负责相关的道具和演员的准备工作。第四组学生是评委,负责制定评价标准和执行评价。这样,所有的同学都能参与到话剧的活动中来,再统一进行表演比赛,由各组的评委学生组成评委团,让学生自编自导,在表演中,学生有自己的演绎和理解,我们可以从中形成评价,这样,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更为深刻,而对于以后文言文的阅读也能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

以上这些,就是本人在文言文教学的各个环节中,活动渗透的一些设想和尝试。文言文学习,是学生高中阶段一个很重要也很棘手的内容,如何通过活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和鉴赏能力,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希望本人的这些思考和尝试,能有一定的效果。教学相长,通过学生的活动,我们教师可以能得到更多的启发,探究更好的方法,让我们不断地去学习、改进,力求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林志坚《高中语文活动的实践与启示》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08年第10卷第2期

【2】张琳《新课程背景下高语文教学中语文活动课程的创新》2009年下旬

【3】王红芳《浅谈诵读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科学2011第四期

【4】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6.

上一篇:安塞腰鼓 教案下一篇:乐治镇教育管理中心说课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