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工作计划

2024-04-15

生命教育工作计划(通用9篇)

篇1:生命教育工作计划

一、活动目的为了全面贯彻 “生命教育”的活动要求,落实生命教育课题,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本学期起我校开展“健康成长、关爱生命”主题教育。本活动主要从交通安全教育、饮食安全教育和消防安全教育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则是本次教育活动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们希望通过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加强学校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的责任意识,把各类安全隐患排除在事故发生之前。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和逃生自救能力,使学生做到“两知一会”(知道火灾的危害性、知道如何报火警、会逃生自救)。积极为学校教学、科研、教书育人和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创造一个良好的安全环境,以构建和谐美好安全稳定的校园。

二、活动安排

1.成立消防安全领导小组,指导我校消防安全教育活动的开展。

2.11月9日“消防日”,在学校布置消防宣传展板,对学校师生进行消防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学校广播、墙报等宣传消防安全知识。要求学生学会简单的自救常识和寻求救援的方式、方法,并要懂得使用119、120、110等特种服务电话号码进行报警。

3.11月10日(周一):“国旗下讲话”主题为“消防安全教育”,由盛蕴红老师主讲。

4.11月11日(周二):“红领巾广播”为“消防安全”专题广播,让学生了解火灾产生的原因、火灾对人类的危害以及火灾自救的小常识等,由大队部负责。

5.组织五年级学生成立“我是小小消防员”小队,邀请消防队官兵每两周来校进行队列队形的指导训练。

6.邀请消防官兵来我校作消防安全知识讲座。

7.组织全校师生在消防队官兵的指导下,进行消防安全实地演习——火灾逃生实地疏散演练。

8.组织全校师生在消防队官兵的指导下,进行消防安全实地演习——灭火器的实际操作演练。

9.学校食堂工作人员在消防队官兵指导下,进行灭火器操作使用演练。

昆山市朝阳小学

篇2:生命教育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宗旨,以全面建设和谐社会为落脚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教育目标

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对小学生进行健康、安全、成长、价值与关怀的教育,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形成学校、家庭与社会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实施体系。

三、教育主题

本生命教育包括生命意义,居家安全,预防流行性疾病,网络信息安全。

㈠ 生命如歌。包括生命之歌、智慧之歌、诚信之歌、礼仪之歌等专题。㈡ 真情感动。包括感恩父母、师恩难忘、友谊天长地久、祖国在我心中等专题。

㈢ 阳光心灵。包括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同学互助、关爱学生等。

四、教育内容 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悦纳自我、接纳他人;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学会欣赏人类文化。

五、实施途径

有机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利用课内课外相结合等方式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重视营造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人际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一)学科教学

科学(自然)、体育、品德与社会等学科是生命教育的显性课程。要在这些学科的教学中增强生命教育意识,挖掘显性和隐含的生命教育内容,分层次、分阶段,适时、适量、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生动活泼的生命教育。

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也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内容。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教育活动。同时充分运用与学生密切相关的事例作为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手段和方法开展生命教育活动。

(二)课外活动

课外活动是学生体验生命成长的重要途径。要充分利用班团队活动、节日、纪念日活动、仪式教育等多种载体,开展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感悟生命的价值。

1、班团队活动 少先队结合争章活动,运用游戏和情景体验进行自我保护、网络安全、性别意识等教育。团队活动,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自主活动和同伴教育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建设性地与他人沟通与交往。

2、节日、纪念日教育

利用法定的各种节日和纪念日,关心青少年学生的终身幸福和健康,关注各年龄阶段学生的不同需求,解决学生的各种困惑,整体设计和开展教育活动,进行针对性的生命教育。

3、仪式教育

通过入队、开学典礼、期末结业式,国旗下讲话等各种仪式,精心组织设计,力求规范长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成长历程,激发对生命成长的自豪感,培养积极的生命价值观,唤起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

4.其他教育

通过黑板报,橱窗宣传等,告诉孩子们生命的可贵,让孩子们认真学习有关知识,并加以落实,就完全可以远离危险,保护自己的生命健康。

充分发挥专题教育的重要作用,即通过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等专题教育形式,开展灵活、有效、多样的生命教育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09年8月

生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篇3:生命教育工作计划

“师道尊严”思想, 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集中体现, 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中华民族的道德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具有重要影响, “师德”是传统“师道尊严”思想的内涵之一。关于师德, 我国传统教育观认为, 教师只有具备优良的道德品质, 才有资格教育他人, 才能让他人信服, 才能成为他人学习和效仿的榜样[1]。即“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2]。在这种传统文化的影响下, “教师是蜡烛, 照亮别人, 燃烧自己”、“教师是春蚕”、“教师是孺子牛”[3]等都是教师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 而教师带病坚持工作也在教师群体中现实存在。

2013年4月19日, 山东省一中学怀孕8个月的女教师钟翠红突发高烧, 坚持带病工作, 剖腹产生下男婴后, 病情急剧恶化, 不幸去世[4]。2012年9月5日, 海南省临高县一老师出现发烧、咳嗽等症状, 为了督促学生军训和不耽误教学工作, 仍坚持上班昏倒在学校, 医生诊断为病毒性脑膜炎[5]。经过治疗, 该老师病情虽已稳定, 但言语能力恢复很不乐观[6]。2012年2月全国“师德楷模”汪金权因鼻咽癌住进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早在2011年3月, 汪老师就感到咽喉不适, 但他默默忍受着病痛的折磨, 从未落下一节课, 直到2012年的春节过后, 汪老师吐出来的痰都是一口口的鲜血, 这时才被学生们强制送往医院进行检查[7]。舟山定海区教育局对所属的中小学在职教师及退休教师进行健康体检, 2319名教师中, 共查出患有各种疾病者6356人次。在另一次对教师健康的调查中发现, 身患各种疾病的教师占调查人数的96.84%[8]。以上关于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例子不过是冰山一角。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生命与工作孰轻孰重?用搏命的方式从事工作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且不论生命价值几何, 单从经济学角度来看, 这种交易成本是否过分昂贵?俗语说“小病不治, 大病难医”, 几块钱可以治好的小病最终演化为几万元都难以治好的大病, 对个人、对家庭、对学校、对国家都是不值得提倡的。教师小病不治、大病保守治疗、宁愿拖着病怏怏的身体给学生上课也不请假休息的行为, 在特殊情况下, 的确是教师无私奉献教育的精神体现, 但是在正常情况下, 换一个角度, 也可以认为是一种不正常的表现, 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 也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产生负面影响, 就会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 认为带病学习、带病工作是高尚的表现, 轻则讳疾忌医, 重则漠视生命。

二、生命教育的缺场是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重要原因

教师带病坚持工作这一现象的出现, 与经济水平低下、医疗条件落后、师资缺乏等不无关系, 也与教育管理者对教师生命关怀的忽略、所宣传的“带病坚持工作”观念有关, 更与长期以来教师生命教育的缺场有关。教师作为带病坚持工作这一行为的主体, 在身体不适需要休息时却选择带病坚持工作, 其生命观必然对主体的选择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唯物辩证法强调: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 内因和外因的作用是不同的。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 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9]。因此, 教师正确生命观的缺乏在教师选择带病坚持工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教师生命教育的缺场是其带病坚持工作的重要原因。

“人实际上有三重生命, 一是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二是关联而又超越自然生理特性的精神生命;三是关联人的肉体和精神而又赋予某种客观普遍性的社会生命。”[10]一些学者从多层面定义生命教育的目标, 认为生命教育的基础层面是教人珍爱生命, 更高的层次则在于教人体悟人生的意义, 追求人生的理想[11]。针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 涉及的主要是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以及生命教育基础层面的目标———认识生命的可贵、尊重生命。充满活力的生命存在是实现人生理想、实现自我价值最基本的前提。教师的身体健康, 是教师实现教育理想, 为祖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的最重要前提。

逐渐升高的青少年自杀率和青少年自杀呈低龄化趋势这些现实, 引起了政府、学校对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视。上海市早在2005年5月就颁布了《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12], 其他城市对生命教育的关注也在逐渐进行。而对教师的生命教育或生命关怀似乎还未完全进入政府和学校工作的视野, 还处于一种边缘化的状态。面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 政府、学校不仅没有为如何减少这一行为作出努力, 反而将带病工作作为典型事例授予部分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荣誉称号。受这些典型、模范教师的影响, 教师也会无意识地把带病坚持工作作为优秀教师必备的品质, 认为带病坚持工作是一名优秀教师必须做到的。由于大部分在职教师在受教育期间并未接受过系统的生命教育, 因此很难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加上其他因素如绩效考核、教师的敬业精神以及优秀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榜样作用”影响, 部分教师身体不适就会选择拖延而不及时确诊, 病情确诊需要休息的教师也会强撑着坚持工作。

三、教师带病坚持工作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它如春雨般润物无声。同时教师的言传身教本身就是实施生命教育的一条重要而有效的途径。汉朝董仲舒云:“善为师者, 既美其道, 又慎其行。”[13]教师不仅要完善自己的教学理论, 更应严格要求自己的行为, 时时事事都应考虑到自己作为榜样对学生的影响, 以此来约束自己的言行。

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行为是不尊重生命的表现, 它也会对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产生负面影响。夸美纽斯认为:“孩子们和猿猴一样, 爱去模仿他们所见的一切, 不管是好是坏, 甚至没有吩咐他们去做, 也是一样。”[14]在学生特别是年龄较小还处于对老师崇拜阶段的学生眼中, 教师是神圣的, 教师的行为会被学生无意识地模仿。当教师在学生面前表现出为了工作而不顾身体时, 他们可能会认为这种行为是高尚的、正确的, 就会不自觉地以教师为榜样, 可能在以后的学习中选择带病上学, 甚至在未来的工作中选择带病坚持工作, 这将会对祖国下一代的生命健康留下隐患。

小学生和中学生正是形成正确生命观的关键时期。在生命教育课堂上他们接受的理念是尊重生命、珍爱生命, 当目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 而政府、学校却提倡或者鼓励这种行为时, 学生是否会感到迷惑?是否会认为教师对他们的生命教育存在“言传”和“身教”的不一致?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之一, 应该认识到生命教育不同于一般知识教育, 它比一般知识教育更注重亲身体验、自我感悟和榜样教学。在学校教育中, 生命教育除了理论教育外, 更重要的是教师的言传身教。教师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时, 务必从自我做起, 首先使自身的行为符合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要求。

“人的生命首先是作为个体而存在的, 离开个体生命的自为存在, 一切都会失去真实的承担者和前提。”[15]健康的生命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前提。教师应该呈现给学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的工作状态, 但凡事过犹不及, 在树立高尚敬业精神榜样的同时, 教师更应该懂得把握分寸, 工作好的同时也要注意身体的保养, 要实现身体的可持续发展。当身体不适时应及时就医调整, 防止身体透支, 这不仅是对自己负责, 也是对学生负责, 一方面是因为教师对生命的态度是学生生命教育重要的现实教材, 另一方面事因为只有教师拥有健康的生命, 才能更好的服务于学生。

四、基于生命教育视角对减少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建议

1.将生命教育纳入教师专业发展体系

重视教师的生命教育, 将教师的生命教育纳入教师的职业规划和职业发展中。教师在上岗之前就应该接受生命教育, 如在师范类院校中开设关于生命教育和教师常见职业病的预防类课程。各类师范院校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同时不能忽视对未来教师的生命教育, 应让未来的教师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 形成生病及时治疗、养好身体再上课的意识。对于已经在工作岗位上的教师, 除了要求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学生一起参与到生命教育的课外实践外, 还应在教师的职后教育中设置生命教育的课程。同时教育局、学校应为教师专门举办关于生命教育的活动, 从尊重生命、有病及时治疗这种观念的形成到如何预防一些常见的职业病如咽喉病和颈椎病等方面逐渐开展、依次深入, 引导教师养成正确的生命观念, 从意识源头减少教师带病坚持工作。

2.将健康意识视为教师职业意识的重要部分

教师带病上岗这一问题的解决最有效的途径来自教师本身。观念是行动的先导。教师应摘掉“圣人”的头衔, 还原自己作为一个有着喜怒哀乐、需经历生老病死的普通人身份, 确实树立尊重生命、珍爱生命的观念, 将健康问题常记心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预防教师行业常见的咽喉炎、颈椎病等职业病, 如讲课时注意发音方式和控制音量、避免长时间坐立不动等。在平常的生活中教师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如平衡饮食、坚持运动等, 从而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 长久拥有健康的身体。教师要意识到生病应及时就医并谨遵医嘱, 切忌硬撑, 硬撑着带病坚持工作不仅损害了自己的健康, 而且会耽误学生更多的时间。只有在身体健康的前提下教书育人才是真正的有利于学生、有利于学校、有利于自己。

3.为教师健康上岗建立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减少教师带病坚持工作还需要完善的制度保障。建立人性化的教师管理制度, 主要依靠学校管理者———校长。“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要想评论一所学校, 先要评论她的校长。”[16]校长作为一校之长, 在学校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减少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现象离不开校长的重要作用。校长首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身体健康对学校的重要意义以及带病坚持工作的弊端, 从而在学校规章制度及教师管理制度的制定上体现对教师生命健康的关注和关怀, 制定人性化的教师病假制度, 并在具体的实践中落到实处。这方面已有学校走在前面:“江苏省丁伙中学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允许教师带病上岗。对于生病的教师, 学校工会和总务会会及时替其办理就医住院手续, 并派专人照顾。”[17]该校的制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同时也值得其他学校效仿。除了人性化的病假制度外, 学校还应建立教师公费体检制度, 定期组织体检以便及时了解教师的身体状况, 按实际情况督促存在健康问题的教师就医、休息并做好相关课程安排。如果学校能做到这些, 那么教师生病请假也无后顾之忧了。

4.为教师健康上岗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目前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持讴歌态度是官方舆论的主流, 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提出质疑的多是个人观点。针对这一事实, 政府和学校应转变对这一现象一味肯定的态度, 辩证地看待教师带病坚持工作的利与弊。如在感动中国人物和道德模范的评选中, 淡化带病上岗的事迹, 突出人物实际做出的贡献。同时多树立身体健康、年富力强的优秀教师榜样, 以免形成“凡是优秀教师都是患病的, 只有带病坚持工作才能被评为优秀教师”的认识误区。引导教师认识到真正的优秀教师应是热爱生命、热爱教学, 充满生命活力并为教育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的人!以此营造正确的舆论氛围, 纠正目前对教师带病坚持工作有利无弊的误解, 逐渐引导社会对教师有病治病、请假治病抱以宽容、理解的正确态度。

篇4:生命教育工作计划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大幅提高,师生生命面临越来越多的危险因素。我们在探索生命教育的道路上,固本培根,在不断加强校园安全载体建设、提高生命安全教育课质量、结合节假日开展系列安全教育、强化放学前5分钟安全教育的同时,直面农村现状,不断探索新途径,努力在重点安全领域求突破,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一、从文明行为抓起,打造和谐校园环境

文明行为是现代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是校园安全教育工作的基础。我们大力宣传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举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训班,开展《弟子规》《三字经》等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美德,弘扬先进文化;延深开展践行文明在校园、践行文明在社会、践行文明在家庭的“三践行”活动,结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当地实际,制定《刘家小学学生文明言行准则》,充分发挥值日值周师生作用,强化校内一日常规和校外监督,动态选树美德少年、孝心少年、社会公德少年典型,规范约束学生在学校、在家庭、在社会的一言一行,强化养成教育,营造“讲文明,守纪律,懂礼貌”的氛围,通过培育宣传正能量,为学校安全工作减压。

二、活化法制教育形式,教育学生知法守法

我们把法律知识融入到学生活动中,产生了积极的教育效果。一是融入到课堂活动中。在课堂教学中,把法律知识编成小故事、顺口溜、法律伴我行三字经、小诗歌等多种形式向学生渗透讲解,使法律知识变成涓涓细流,浸润滋养学生的心田。二是融入到班队会活动中。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编、自唱、自演,把法律知识编排成歌舞、小品、快板等多种形式向学生进行渗透,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法制教育。三是定期开展主题普法活动。组织师生观看“邪教法轮功”、“远离毒品”等电视教育片和图片展,提高抵制其侵蚀和毒害的能力。定期举办优秀“普法手抄报”评选活动、“法律知识竞赛”活动,举办“学法故事会”、“少年维权中心模拟法庭”活动,推进法制教育,教育学生遵规守纪,依法维权,免受不法侵害。

三、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消除人际关系矛盾隐患

开设“知心信箱”,建立学校“悄悄话”QQ群和班级“悄悄话”QQ群,通过建立与师生心灵对话的平台,了解师生生命需要,然后对症下药,通过谈心、故事暗示、书信、主题班会等形式及时做好个别教师和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引导师生正确交友,科学处理矛盾问题,帮助师生解决心中烦恼,防范由于心理不平衡、奚落粗暴语言、厌学等现象产生的安全事故、极端行为。同时,切实加强家长学校建设,畅通家长与学校的沟通渠道,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减少“问题孩子”产生的几率,促其健康成长。为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态度和技能,开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给别人添麻烦”、“我为妈妈做点啥”、“动动手,弯弯腰,我是学校小主人”、“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小手拉大手,一人带全家”等活动,帮助学生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全的人格。

四、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教育,确保师生平安出行

农村机动车辆日益增多,特别是我校临近公路铁路的严峻交通安全形势,为确保交通安全教育效果,我们把十字路口“搬”到操场,在操场喷画十字道口斑马线,一名同学指挥,其他同学看交通手势过马路,进行道路交通模拟演练。与榆树市交警大队、刘家镇派出所联手,定期进行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知识讲座,举办安全知识大赛,全校推广交通手势操,让学生熟知交通安全标志手势及交通规则,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大力开展“我是人民小交警”活动,组建“少年交警队”,上放学期间,辅导员教师带领“小交警”到校门口指挥交通,引导车辆。

五、有效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带动社会安全防火

针对农村消防安全意识淡薄、柴草垛较多、容易引发火灾的现状,组建了“红领巾义务消防宣传队”。队员们利用节假日、放学后时间,在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共同监护下,走出校门,走进村屯,通过发放消防安全宣传单、张贴安全防火标语等形式,向社会宣传防火安全知识,营造安全防火氛围;大风天升防火旗,挨家逐户传送“禁火牌”禁止用火;监督、劝阻路上行人不吸烟,监督家庭安全用火。定期举办消防安全文艺活动,向社会宣传交通、用电、自救、自护等安全常识。在“119”消防日,和榆树消防大队战士一起开展“小手拉大手、一人带全家”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与家人一同制定家庭火灾疏散路线,使消防“四个能力”建设宣传到了每家每户。学校还通过消防课、消防安全角、消防征文、知识竞赛、消防演练、消防文艺宣传队、班队会、升旗仪式讲话等多种形式进行消防教育,达到“教育一名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形式多样的活动得到了上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高度评价,学校被国家公安部消防总局评为“全国防火安全最佳先进集体”,被团中央全国少工委授予“创造杯”,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节目、中国公安部消防网和省、市电台做了宣传报导。

六、大力建设少年宫,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农村学生家庭教育和监管缺失,孩子课后无人管、无事做、无处去,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为解决学生校外安全隐患,我们千方百计筹措资金50万元进行少年宫场所建设和购置活动器材。结合学生兴趣意愿,成立电子钢琴组、管乐组、舞蹈队、合唱队、口才组、绘画组、书法组、剪纸组、棋社、折纸组、萌芽报社、体育组等12个少年宫兴趣活动小组,吸引学生全员参加。为提高活动质量,在组织校内骨干教师到少年宫担任辅导员的同时,积极争取社会“五老”人员志愿服务。定期开展“舞蹈小明星”选拔赛、“管乐小明星”升级赛、“校园主持人大赛”、“跳绳大赛”等,给学生以展示的舞台、教师奋进的动力,在推动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同时,让放学后的学生们有人管、有事做,有效解决了学生校外安全问题。

篇5:生命教育工作总结

生命教育是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提高生存技能、提升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我校对生命教育活动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开展了各种主体教育活动,将生命教育渗透到学校各个教育教学活动中,起到了以活动促德育,以德育促教育的作用。现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1、学校高度重视生命教育活动,建立学校生命教育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程平新同志任组长,分管德育副校长任副组长,成员有德育处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班主任等。副校长具体负责分管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心强,相互协作好。

生命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程平新

副组长:熊朝霞

成员:万若洲周双行各班班主任

2、把学校生命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并在周工作安排中具体落实,定期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及时进行工作反思总结。

二、积极宣传,形成生命教育网络体系

3月12日,我校启动了以“激发生命潜能 提升生命价值”为主题的活动。熊朝霞副校长作了《让生命因你而精彩》的国旗下讲话。同时,充分利用宣传主渠道作用。开设专题宣传栏,坚持更换橱窗及黑板报内容。利用校广播台、升旗仪式、班主任例会、班会课等各种

形式,向师生广泛宣传生命教育知识、法律知识,进行法纪教育,从而增强了师生的生命价值观念。

特别是通过校广播电视台向全体师生宣布我校开展“生命与你我同行”教育宣传。我们的宣传口号是:“爱生命、知荣辱、做表率、建和谐校园”、“以珍爱生命为荣、以轻视生命为耻”“让学校成为师生充满生命活力的园地”、“让学校中的每个人都珍爱生命,快乐成长”、“让学校中的每个人都张扬个性、升华生命”、“关爱生命、关注健康”、“珍惜生命、热爱生活”、“开启智慧、润泽生命”、“书写好我们生命中的每一页”、“生命之苗,需要我们共同浇灌”。

三、精心组织各种活动,引导师生在活动中体会生命教育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

1、加强感恩教育、感动教育,引领全校师生在感恩、感动中学习、工作。

(1)为了弘扬资贫济困、关爱生命的精神,在玉树地震第二天,德育处、团委认真组织全校学生开展“关爱生命、奉献爱心”爱心募捐活动,并组织全校讨论活动,以弘扬中华民族济贫救难,关爱他人、感恩他人的崇高精神。全校师生认真响应,思想上得到了一次洗涤。

(2)学校还利用班会课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感动中国2008人物颁奖盛典》。这些“感动中国”的人物,他们都坚守着自己对人生的信念,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人类最可贵的真、善、美在他们身上展现,不仅如此,还放出了七彩的光环感动了知晓他们的每一个人!

(3)德育处组织主题班会观摩活动,让感动之花在校园进一步绽放。七(4)班的“人生取决态度”、八(2)班的“初中生活”,主题涉及感恩、关爱、助人为乐,其内容有深度,其场面又有极强的感染力。

2、加强“成长、成才、成人”为主题的生命责任教育。

(1)学校从今年开始,首次使用学生个人成长手册来记录学生个人成长的轨迹,进一步发挥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合力以促使学生的成长。为此,学校利用发放学生成长手册的契机,开展了以“成长、成才、成人”为主题的生命责任教育。

(2)各年级分别组织学生家长座谈会,发挥家长在学校文化建设、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桥梁沟通作用。

3、引导学生走进自然,回归自然,强化学生的绿色、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活动。清明节前,德育处、团委联合举办了七年级“走进自然、回归自然”活动。同学们登上了万岭寨,饱览了四周的山水秀色,领略了无限春光,拥抱绿色,感受生命,回归大自然,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生命意识、绿色环保意识。

4、组织学生走进革命先烈胜地,强化革命意识,心系红色情怀。清明节前,德育处、团委联合举办了八年级“祭奠先烈”活动。八年级全体同学穿着校服,排着整齐的队伍,高举国旗,徒步来到西山革命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祭奠仪式由德育处主任主持。八(1)班乐倩莉、徐纤代表八年级全体同学向革命烈士墓敬献花圈、寄托哀思,全场默哀,熊朝霞副校长致扫墓辞,全体同学绕墓一周祭奠。

5、及时构筑师生珍视生命的平台,展开了师生一系列生命教育论坛。

(1)进行学生生命价值讨论,注重学生生命价值内涵。学校利用班会课组织各班开展生命教育意义大讨论,引导学生从身边的小事、自身的一言一行感悟生命的意义,崇尚自律的同时为他人作出自己的贡献。

(2)组织青年教师交流生命价值,丰富青年教师生命价值内涵。青年教师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后续动力,近年来光华高中的持续发展,也见证了日趋成熟的青年教师的共同努力和教师之间的良性竞争和互动。但青年教师工作经验缺乏、心理承压能力较弱,为此,5月份,青年教师在三楼会议室济济一堂,进行了沙龙式的交流活动。

6、加强师生消防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教育。

5月22日,举行消防知识讲座及现场演练活动,全体师生在操场上接受了一次实在的消防知识讲座及现场演练的熏陶。消防官兵结合实际案例为全体师生讲解了消防的常见知识、火灾发生后的逃生方法和注意事项。讲解结束后,消防官兵现场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并进行了实际演练。同学们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不仅学到了常见的消防知识,而且对如何现场灭火及逃生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消防知识讲座及现场演练活动,延续了我校生命教育的内容和内涵,强化了学生的生命意识,具有重要的意义。

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内容多,辐射面广,更是一项长期的工程,我校将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探索、研究、积累经验,将生命教

篇6:生命安全教育教学计划

坚持以“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为核心,以“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生命质量为根本,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树立和强化生命安全意识,尊重和珍爱生命,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自救自护能力,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入学,活泼好动、天真烂漫,对学习充满兴趣,有较强烈的求知欲和上进心。但由于年龄小,在学习上、生活上缺乏自制力,有待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而且学生来自不同的幼儿园,受一些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以学生生活为主线,立足于学生安全成长的需要,学习预防和应对安全事故最基本、最有效的知识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和避险技能,学会科学、及时、有效地解决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各类安全问题。

四、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自己从哪里来,感受母亲孕育自己的不容易;初步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及功能;喜爱花鸟虫鱼和小动物;感受自然界存在其他生命现象。

2、学会如何安全上下楼梯;学会处理行进中的意外,如队列行进中鞋带散了或有人跌倒,知道如何避让和处理;

3、学会按照交通指示信号和标识安全过马路;学会避让车辆,知道要避让车辆,不在马路上嬉戏玩耍;学会文明乘车,学会保护自己;知道与父母走散后怎么办。

4、不食用无证小摊上的食品;不吃来历不明的“三无”食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了解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生病打点滴时,身体不舒服知道要及时呼叫医生。

5、学会看天气预报,遇到坏天气时,提前准备和防范。知道暴雨时不要靠着围墙走、不要沿着坡坎走,知道选择安全的地方避险;知道暴雨漫过街道和小河时,不冒险涉水,要到安全的地方躲避。

6、知道身体某些部位不能让他人接触,如背心和裤衩覆盖的地方不能被别人触摸;一人在家,有陌生人敲门时知道如何应对。知道用手触摸开关插孔很危险,知道湿手触摸电器容易触电;学游泳时带好防护装备,做好准备活动;不到水边玩耍。

7、当小虫飞进耳朵里,被蚊虫叮咬时,能正确处理;学会正确使用消毒液,正确处理小外伤。

五、教学措施

1、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过程做到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授之于法,进而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行为方式等实施有效的教育与引导。

2、引导学生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生活现象以及典型案例,通过身临其境的体验,并结合生活实际进行积极地反思和探究,获得真实的感受和经验,从心灵深处认识生命的可贵、安全的重要,从而确立“生命至上”的理念。

3、注重把安全知识转化为安全技能;善于通过活动演练等方式,在日常训练中使学生逐步提高自护自救能力,逐渐养成平安、健康成长的自觉行为。

六、教学安排

第一周19健康要四勤

第二周20个人卫生六不要

第三周21养成饮食好习惯

第四周22预防食物中毒

第五周23预防狂犬病

第六周24

第七周25

第八周26

第九周27

第十周28

第十一、十二周

第十三、十四周

篇7: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思考

关于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工作的思考

随着大学生轻生和漠视他人生命现象的日益增多,高校生命教育工作迫在眉睫.本文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的生命困境-精神上的`失落、情感的冷漠、教育的功利化等,并且尝试着提出了高校生命教育的实施路径.

作 者:周娇 作者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沈阳,110032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年,卷(期):“”(35)分类号:G642关键词:生命教育 高校

篇8: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工作分析

一、社区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的优势

社区是青少年日常生活的“自由空间”, 为青少年的社会化成长创造了环境。通过社区机构协调配置全社区的教育资源, 在青少年日常生活的闲散时间借助熟悉的环境和熟识的人群开展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社区活动, 将具有明显优势并产生直接效果。

1. 时间优势

生命教育就是尊重生命主体, 并为其创设生动活泼、充实、丰富的环境和条件, 以促进生命主体的全面、和谐、主动、健康发展。青少年校外的大部分时间是在社区中度过, 相对于紧凑而高强度的学校生活, 社区生活无疑成为青少年释放压力的快乐时光, 如晨练、节假日等休闲时间, 如果在社区倡导下以自愿参与的形式, 有计划地引导青少年自主开展一些与生命教育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效果会优于家庭和学校教育。

2. 空间优势

社区生活给青少年的业余生活带来了开放和安全, 加之社区内相应的生活配套设施也为生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可以直接转化为生命教育的载体, 如可以利用图书室、资料室、文化室、体育馆、健身房及户外健身设施和宣传展板等载体, 以直观的方式和喜闻乐见的形式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3. 地缘优势

社区内人们的价值观、行为规范、历史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地方语言和特定象征等构成社区特定的文化现象, 不同社区文化影响下青少年的生命取向和体验存在着明显差异, 因此, 利用社区文化中的正能量因素将对青少年生命教育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同时, 特定的社会区域内聚居着的各种群体, 其中绝大多数人具有共同的、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倾向和与之相应的、习惯性的行为方式。社区性格作为一定社区中具有延续和传递的力量, 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体身心、性格等产生影响。

4. 组织优势

作为兴办、管理一定社区事务而建立起来的地域性社会组织, 社区最突出的特点是地域性, 即参与者是本社区地域范围内的成员, 不受血缘和业缘关系的制约。社区组织功能的发挥主要限于本社区成员, 因此, 社区在本社区范围内具有较强的号召力, 可以直接而有力地指导和协助生命教育的开展。

二、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的意义

发掘、培育、发展和利用社区内的教育资源, 并将其付诸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将促进青少年生命个体的成熟、生命技能的提高、生命认知的发展、生命意识的强化, 进而营造出文明健康、安全和谐的社区环境。

1. 统筹社会教育资源, 落实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的开展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调动全社会的参与, 协调全社会的资源, 形成全社会的合力。与此同时, 青少年生命教育的成果也将促进家庭的和睦、学校的平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在青少年社会化过程中,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作用是显性的, 社区教育则是隐性的, 社区通过社区文化、社区性格、社区环境和社区组织等诸多因素开展青少年生命教育, 进而使各类教育资源得以优化配置, 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一体化的教育格局, 保障生命教育多维度、全方位的开展。

2. 优化社区环境, 改善生命质量

人在改造环境时, 同时也被环境不断塑造, 成长中的青少年表现得更为明显。青少年在社区成长环境中实现社会行为的规范化, 并不断适应社区要求、不断提高和完善自身素质, 在这个过程中社区环境给青少年提供生命的知识、经验、技能, 确定人的身份、地位、角色, 并造就和改变青少年的心理、人格和情操。相对而言, 青少年成长和进步又不断促进社区环境的优化, 进而形成良性互动。

3. 强化社区角色, 彰显生命活力

社区是区内成员工作学习之余开放的生活空间, 青少年作为社区内的新生代成员, 是社区建设和发展的生力军。将释放生命活力、体现生命价值、寻求生命发展与社区安全保障、环境改造、人文传承相结合, 担负起小区主人的角色, 在社区的建设和管理中收获成长的成就感、付出的荣誉感和社会认可的归属感, 从而强化其个体角色和定位, 为未来的社会生活积累经验。

三、社区开展生命教育的途径

社区应配合青少年生命教育专家深入社区走访调研、答疑解惑, 并给予社区内家庭以建设性意见, 为社区内开展生命教育提供科学性指导; 搭建以社区为主导的家庭交流互动平台, 分享生命教育经验心得, 改造生命教育观念认识, 共同致力生命教育的环境营造; 在家庭交流互动平台的基础上搭建社区青少年活动平台, 促成社区内青少年社交、学习、兴趣等良性活动圈。两个社区活动平台既可以各自活动, 也可以交流互动, 开展不同层面、不同内容的社区活动, 以此推动社区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

1. 社区内青少年的同趣交流

闲暇时间安排自己的兴趣, 但选择活动较少是青少年业余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种现象的存在一方面由于家长担心孩子外出活动, 接触闲杂人员产生意外; 另一方面家长担心孩子的兴趣爱好活动占据他们文化课学习时间, 最终影响孩子的成绩。通过社区家长交流互动平台而组建起来的社区内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青少年活动俱乐部可以很好地解除家长的顾虑。首先, 参与兴趣爱好活动的青少年及其家庭都是社区内的成员, 基本情况彼此都了解, 很少存在安全隐患; 其次, 利用学习之余, 从事兴趣爱好活动, 可以放松和调剂青少年的身心, 便于健康生活方式的养成; 再次, 社区内青少年自主结成的兴趣爱好团体, 相互学习、彼此促进, 还可以节省参与社会补习的家庭支出; 最后, 兴趣爱好潜质的发挥有助于家长较早地帮助青少年确定发展方向和职业规划。

2. 社区内青少年的环境保护

青少年生活的社区环境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成长, 清新整洁、和谐美观的社区环境有助于陶冶出富有生命情怀的生活态度, 反之则不尽然。青少年既是社区环境的受益者, 也有义务成为社区环境的建设者和爱护者。首先从自己和家庭做起, 爱护身边的环境, 抵制不良行为习惯, 定期组织社区内的卫生保洁活动, 并对社区内破坏环境的行为予以监督和劝导, 以此树立环保意识和主人翁的担当精神。

人文环境是社区的软环境, 每个社区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和文化资源, 如文化名人、历史事件、英雄模范、典型事迹等, 社区组织青少年对这些素材进行收集整理和宣传普及, 既可以帮助其深入社会生活, 又可以增进其对社区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进而更好地爱护社区环境、维护社区声誉, 砥砺自我情操,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 社区内青少年的安全自救

安全教育是生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和家庭都会对青少年进行必要的安全常识教育, 如识别和警惕社会上陌生人的知识技能、面对突发事件的自我保护技能、应对恶劣环境和灾害对人类伤害的知识和逃生自救技能等, 但这些仅仅停留在理论讲解和口头说教层面上的安全教育, 效果未必理想。社区可以联合相关部门 ( 如公安、科协、消防、人防、急救中心、减灾办等) 利用青少年的业余时间对其进行专题安全常识教育和现场模拟演练, 让青少年在参与中有所收获。

4. 社区内青少年的关爱行动

老弱、孤残、贫困人群是社区内的弱势群体, 需要他人在生活起居和情感心理上予以关怀照顾。社区通过家庭交流互动平台通报上述人群的基本信息, 号召家庭或者家庭联合形式与特定对象建立长期的帮扶联系, 并将青少年作为日常帮扶行为的主体。组织青少年定期单独或集体开展敬老、助残、扶贫等公益活动, 力所能及地为社区内的弱势人群带去物质帮助和人文关怀, 如帮助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清理卫生、陪同聊天散步、采买物品、代缴日常费用, 将闲置的衣物和生活用品资助给贫困家庭等。社区公益活动是青少年最好的生命教育课堂——帮助老人, 知道时光易逝, 应珍惜生命; 协助残疾人, 知道健康难得, 应敬畏生命; 帮助弱者, 知道生活艰辛, 应关爱生命。

总之, 青少年的生命教育不仅存在于学校和家庭教育中, 而且与社区生命教育有着密切联系。青少年融入到社区生活中, 可以把学校和家庭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式具体化、社会化和生活化, 进而提高生命教育的效果。在社区生命教育中, 和谐的社区氛围、良好的邻里关系对青少年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 生命教育还需要良好社会环境的支持,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媒体、网络等传播途径的监管, 加强对社会环境的综合治理, 营造健康的社区周边环境, 改善社区生活条件, 为学生的身心发展打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摘要:社区是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自由空间, 是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社会化的第一站。利用社区教育资源对青少年开展生命教育将成为家庭教育的延伸和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 将对青少年的生命安全、生命健康、生命情感和态度以及生命价值与意义等观念的形成产生直接影响。

关键词:青少年,生命教育,社区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实施[J].思想理论教育, 2006, (11) .

[2]严耀军.试论社区性格概念[J].社会心理研究, 1990, (4) .

篇9:生命教育是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方向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学校教育 心理健康 班主任工作

一、生命教育的定义

2012年5月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于推出的职业培训课程《生命教育导师》中指出:生命教育,即是直面生命和人的生死问题的教育,其目标在于使人们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命的意义及生命与天人物我之间的关系,学会积极生存、健康生活与独立发展,并通过彼此间对生命的呵护、记录、感恩和分享,由此获得身心灵的和谐,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从而实现自我生命的最大价值。

生命教育最根本的意义便是一种全人教育,它明显涵盖了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与这一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方面,既关乎人的生存与生活,又关乎人的成长与发展,更关乎人的本性与价值。生命教育既是一切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最高追求,它是一种全面关照生命多层次的人本教育。

这里我们针对中学教育的现状与实际教育能力,将生命教育主要放在珍爱生命与尊重生命上。至于达到让给每个人都成为“自己”的境界,还需要整个教育体制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二、生命教育与学校教育

谈起生命教育,作为班主任,我倍感羞愧。我们一直在强调学习成绩,着重抓班级管理,却忘了做人的最根本的教育,即对生命的教育。人有许多需求,也有许多应该做的事,但最基本的无疑是对生命的尊重。一个人对生命的尊重,反映的不仅是人性,而且是一个人是否是合格的人的基本标准。但社会现状,无疑是令人忧伤无奈的。归根到底,无疑是教育的问题。长期以来,一些家长和学校,都在关注的是学生的成绩,即使有所谓的全面发展,也不过是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时间,从来没有关于生命的教育。即使政治书,生物书上有提及“关爱生命”,也只是一笔带过,根本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更不会达到理想的效果。中学,历来被认为是学生教育的关键期,且不说这一时期是学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从学生性格与思维上来说,也有极大一部分在于这一时期的学习与塑造。我们只顾学生的未来,殊不知,学生的未来不仅是成绩与全面发展,对生命的尊重与教育,更是学生一生幸福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三、生命教育与心理健康

国际卫生组织把“健康”概括为:身体无缺点和疾病,有完整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的能力。

针对中学生的具体实际,一般认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不仅能客观地对待现实,而且能正确地评估自己;乐于与人交往,有稳定的乐观的情绪,即使遇到挫折,也能自我调适、乐于学习,并且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智慧和能力,争取获得最优成绩。概而言之,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当能保持自己与周围环境的和谐。周围环境,最大的便是人与人的集合,也包括各类生命体的关联。和谐的前提,无疑是尊重,一个心理健康的中学生,即使还没有形成正确稳定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但至少应该知道生命对于每个具有生命的个体的重要性。生命是极其难得的,因而是极其宝贵的,拿人的生命来说,生命对于每个人而言都只有一次,拥有生命是其他一切活动的前提,没有生命,便没有了一切。生命教育即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包括对自己、对他人的生命的尊重。只有有了尊重,才会有珍爱,才会有生命的发展与后面的辉煌灿烂。

基于对学生心理健康认识和时代特征的把握,我们归纳出心理健康的中学生所特有的五个主要特点:第一,健全的人格;第二,敢于正视现实;第三,恰当的自我观念;第四,良好的人际关系;第五,热爱学习生活。这五大特征总结归纳出的一个共同点无疑就是生命尊重。对生命教育的完成,即是学生心理健康的塑造与养成。

四、生命教育与班主任工作

中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不仅是滞缓,而且呈现出缺失的状态。很多大学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程,中学生的生命教育已然迫在眉睫、刻不容缓。这一重要任务,无疑首先会落在班主任的身上。班主任是学生工作的最直接接触者,所担负的就是学生在校的全面工作,不仅有学习上的,而且有心理与生活上的。除了整体性的班级管理外,还有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这些任务的前提与最重要的无疑还是生命教育。一个对生命漠视的人,必然不会对生命有尊重,失去尊重便失去了其他一切发展的前提。对生命的尊重无疑是走路的双腿,其他所谓的发展与未来是路,没有双腿,再短的路都寸步难行。在学校教育的大环境下,班主任肩负着学生的生命教育,其意义与重要性,已然不言而喻。

五、班主任如何进行生命教育

学生在学校生活学习中班主任与学生的接触无疑是最直接、最频繁的,那么班主任该如何实施生命教育呢?

1.学习生命教育的理论知识

每一次成功的实践,无疑都有理论的支撑。显然生命教育,对于不具有专业素养的班主任来说,首先要学习并掌握,只有班主任自身理解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与方法论后,才能正确有效地投入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在这一点上,不仅班主任要主动学习,学校及相关教育部门更应该组织学习,集体学习,专业化学习。从两个方面尽快实现班主任自身生命意识的强化与教育实施的前提准备。当然,学习的目的不是因为学习,而是要应用。

2.全面把握班级生命教育

在有了基本要求的准备后,必然要实施生命教育,但不可操之过急,要看实际情况,比如看班级整体的风貌,看学生生命意识的程度与状态。在实施中,最有效的莫过于潜移默化与深渊持久,尤其是这种会影响学生一辈子的事情,一定有要谨慎细致、循序渐进地把握,因材制宜地采取合适的方法,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生命教育也绝对不是给学生上几节课就可以完成的,它不是语文数学英语一类的知识性的东西。生命教育需要潜入人心,是由学生自内而外发出的一种意识与行为。成功的生命教育无疑会产生无尽的影响,小到个人生活,大到社会和谐。

3.因材制宜的生命教育

在全面把握班级生命教育的同时,要注意个别学生的个别教育。古人云:闻道有先后。针对于学生素质的参差不齐,班主任势必要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实行有效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不同于纪律教育,不是那些淘气的打架的甚至危害他人生命的需要生命教育,还有那些不珍惜自己,缺乏理想与生活目标的学生也都需要生命教育,有的要进行引导,有的则要规范。

参考文献:

[1]汪基德.新课程对生命价值的关照[J].课程·教材·教法,2004.

[2]叶澜.新世纪教师专业素养初探[A].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C].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9.

[3]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01.

上一篇:桉树项目合作协议书下一篇:九年级英语unit2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