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具体内容

2024-05-07

生命教育具体内容(通用8篇)

篇1:生命教育具体内容

中学德育教育具体内容

成长中的烦恼与困惑

人生新起点、心态、学习方法。

珍惜时光、学会关爱、有尊严、负责任。

青春期问题

高尚情操,面对挫折、拒绝诱惑。

自信、自立、自强 学会交往、人与人相处关系、正确使用网络

法制教育、责任教育、理想与使命教育 新起点、新生活、新同学 团结协作,集体团队精神和奉献服务精

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善学、乐学、好学

生命教育

珍爱生命、相互关爱,生命的价值不放弃生的希望。

珍惜个人品质和生命价值 善待他人 学会肯定、尊重和悦纳别人 青春期问题和烦恼困惑

青春误读:个性、与异性交往 走好青春第一步,自我期待,认识自我、做有心人。

通过集体、他人、自己认识自己 发挥潜能、追求未来、学习规划 情绪管理 调控情绪 应对不良情绪,控制喜怒哀乐 培养兴趣与情趣,做乐观幽默的人

学会拒绝各种诱惑,金钱、游戏、毒品、赌博、色情、邪教。对不良事物说不。安全教育 侵害防护和自护 男女生有别 自尊和自信 无价的自尊,知耻辱、懂羞愧。

善于尊重他人,维护人格,自尊者豁达

自信,我能行 超越自负告别自卑 自信是成功的基石,乐观、好奇、专注 优点与进步 自立自强 学会自立,告别依赖

自主、实践和锻炼,人生当自强,自强的精神,战胜自我,扬长避短。意志坚强,面对挫折,不懂态度不同结果 应对挫折 为坚强喝彩 坚强意志实现人生目标

磨练自己的意志品质 守法、知法、用法 规则意识,法不可违 认清犯罪,学会法律保护 爱 家 家长

处理与父母关系

家的温暖,孝敬父母尊敬长辈 严是一种爱 逆反心理 理解和沟通 交往讲艺术

同学 朋友 珍惜友谊 会择友 男女生交往规则

尊师、爱师 主动沟通、健康成长

正确面对批评和表扬 理解老师、原谅老师 礼貌待师 礼貌是尊重,会说谢谢 因礼仪而优雅 竞争与合作

宽容待人

换位思考与与人为善 诚信待人

篇2:生命教育具体内容

责任感是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意识以及与之相应的行为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

认识到了责任感的重要性,就会在履行责任后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或者在没有履行责任时会引起羞愧、内疚和自责等情感体验,从而会促使自己不断去认识和完成新的职责。一个人的责任感主要是由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意志和责任行为四个部分构成的。其中,责任认知是形成责任感的前提和依据,它是对于责任感内涵及意义的认识和理解,是责任情感、意识、行为的基础。责任情感是伴随责任认知所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责任意识是形成责任感的一种精神力量,它与责任情感一起,在责任感结构中处于中间环节,是责任认知向责任行为转化的内部条件与内部动力。责任行为则是责任认知、情感、意志的综合表现,是责任感的实践。强烈的责任情感会推动一个人去进行各种负责任的动机去战胜不负责任的动机,并把负责任的动机付之行动。责任行为是一个人责任感的最终表现。没有行动的责任感是不存在的,只有把责任认知贯彻在日常的行动中,责任感才能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责任感教育,主要依靠学校。因为学校是唯一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教育青少年学生的专门机构,它在对青少年学生责任感教育中起着主要和主导的作用。青少年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主要靠学校的传授、引导。通过学校的传授、引导,有计划、有步骤地让青少年学生懂得责任感的内涵,了解为什么要培养责任感,培养责任感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意义等。同时,通过引导,使青少年学生接受的责任认知与现实状况联系起来,逐步落实到行动上,并用检查、督促、批评和表扬等方式帮助青少年学生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通过指出青少年学生责任行为上的缺点和弱点,并分析这种缺点、弱点产生的原因以及纠正的途径和方法,帮助青少年学生矫正不负责任的行为,在此基础上不断巩固、提高对责任感的认识,从而使他们保持始终如

一、表里如一的责任行为。学生的责任感是指对社会的责任感、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对家庭负责的责任感、对自己负责的责任感、他人负责的责任感、对集体负责的责任感、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

对社会的责任感。社会责任感就是在一个特定的社会里,每个人在心里和感觉上对其他人的伦理关怀和义务。社会并不是无数个独立个体的集合,而是一个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社会不可能脱离个人而存在,但是纯粹独立的个人却是一种不存在的抽象。简单点说就是没有人可以在没有交流的情况下独自一人生活。所以我们一定要有对社会负责,对其他人负责的责任感,而不仅仅是为自己的欲望而生活,这样才能使社会变的更加美好。在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中,要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和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如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团队精神、诚信做人等,这是社会责任感的价值基础。社会责任的承担不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被动的责任,更是一种内化了的情感,是一个人人格社会性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感在中小学生心理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种极其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是健全人格的基础和良好个性品质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责任感来源于正确的社会认知和良好的心理基础,但它要表现在责任实践中。社会责任感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一切美德的基础和出发点,是人类理性与良知的集中表现,是社会得以存续的基石。特别是在今天的社会发展中,社会责任感作为最普遍、最广泛、渗透性最强的社会规范,是现代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在中小学阶段,牢固打下一个人的社会责任意识和履行社会责任的能力基础,不仅对一个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的、基础性的建设。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

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不仅是对社会发展总体目标的要求,也蕴含着对每个社会公民基本素质的要求。

对国家和民族的责任感。一个人要对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负责,应具有热爱祖国的信念、情感及保卫祖国、维护祖国尊严的意识,具有为国家社稽之“大我”而克制个人之“小我”的大志之气。教育学生必须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个人利益服从民族与国家的利益,勇于参与社会变革,为祖国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最大贡献。进行对国家和民族负责的教育,应从革命传统教育、民主与法制教育入手,结合爱国主义教育、人生观教育、共产主义理想教育等等,使学生从小热爱国家,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为中华民族高高屹立于世界之林而努力。让每一位学生都深谙自己肩上的责任,从而使生活更具有创造精神。

圣土地等着我们描绘,五千年文明古国的历史需要我们去续写,族尽了我们应该尽的责任,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理由不繁荣昌盛!

不实现伟大复兴!

对家庭责任感。家庭是一个人生命中所从属的第一个群体,照顾他人的小天地。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庭的责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个新的任务。中国的道德形成是以家庭为起点的,在家行孝、为国尽忠,这是中国古老的传统美德。进行对学生进行家庭责任感的教育,的伦理道德,进行归属教育,培养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基本人伦意识。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学生应该具有家庭责任感,自觉的对家庭负起责任来。培养学生关心家庭中发生的事,主动为家庭分忧解难,体谅父母的疾苦,这对学生全面形成负责心理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自己责任感。道德不只是要求主体对自身以外的规则、对自己负责,因为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可能是一个对自己置身于其中的种种关系持积极态度的人。要教育学生一个人应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负责,的基石就是责任心,是一种对工作、对事业全身心投入的敬业精神,反映在中学生身上,基点就是要认真学习、勤于学业。进行对自己负责的教育,让学生明确作为学生应该具有一种什么样的形象,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应该明白无误的告诉学生该做什么、生学会自我调节、自我约束,使其个人行为由他律转为自律,培养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能力。

对他人的责任感。人生于世,不能老想着自己

人负责。每个人会与他人发生着或近或远的关系。作为朋友,忠诚、互助、互谅、解危济困对于我们义不容辞。个人应具有热爱他人的情感,助人的精神。进行对他人负责的教育,应结合进行社会道德观的教育,促使他们养成尊重他人、热爱他人、帮助他人的习惯,养成自觉履行自己诺言的习惯。是非,培养对父母、对师长;对英雄、对罪犯;对强者、对弱者的态度,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对自己所接触和相关的人负责。

谐,也使自己也达到身体、智力、情绪的内在和谐。

对集体的责任感。要积极通过建设班集体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心力、凝聚力对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陶冶。结合班集体建设的进程和学校的重大活动,个集体负责,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教育和自觉纪律教育。在集体活动中要让学生学会容忍、学会放弃、学会控制;在集体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竞争、学会合作、学会负责;要让学生明确只要我们每个人都为这个民我们这个民族就没有理由是第一个超越自己而去关心他们将来要支撑起整个家庭与社会,规范负责,首先要对学生进行人生价值观教育,将来你将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心中要有他人,不仅要对自己负责尊重他人的品格,理解他人的能力,教育学生一个人应对自己所生活和工作那对家 其次必须促进学 ,更要对他乐于明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神应结合中国传统而是首先要求主体这种现代意识不该做什么,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个体在适应环境和人际关系中达到外在和良好班风中的向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会产生潜移默化的熏染和

如何使个人的行为遵循集体的规范,个人的利益服从集体的利益,从而培养学生怎么样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的能力。既要使学生个人参与管理集体活动的能力,又要使每个学生在集体中能适度的自由与独立,能在学习和工作中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在团结和谐、个性张扬、活泼有序的生活中培养对集体的责任感。

对人类与自然环境的责任感。人类在地球这一自然家园中安全地居住了上百万年的时间,然而随着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的扩展,人类的盲目行为使自己的家园千疮百孔,不堪重负,全球性的生态危机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建立人们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感是提高人类素质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题。人类的每个成员,不仅承担着本民族、本国的责任,而且承担着整个人类、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承担着对子孙后代的责任,既承担着今天的责任又要承担着未来的责任。对学生进行对人类与自然环境负责的教育,应从培养环保意识入手,结合唯物主义、国际主义教育,使学生明白一个人应对整个人类和自然生态环境负责,培养热爱人类、热爱自然的情感,提高发保护自然环境的能力,让个体的发展与整个自然人类相和谐,从而达到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改造主观世界,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努力,实现整个宇宙天地真善美的统一。

篇3:生命教育具体内容

大学生生活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目标追求,而各种具体的追求目标回溯的终点就是幸福[1]。因此对于大学生来说,只有感受到生存的幸福,才能感受到生存的意义和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的价值。

一、生命教育要从关注学生生活世界出发

《学习的革命》的作者戈登先生曾指出,德育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学生与自身生命和谐,与周围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唯有和谐才能焕发主体的生命活力,才能使主体的心灵得到充分的舒展,才能使主体巨大潜能得到最极致的开启[2]。人与自身、与周围生命、与自然万物和谐,即是达到物我融合,主体从内心中感到一种持续和稳定的快乐,这就是幸福感。大学生处在复杂多变的社会,各种问题层出不穷,他们不容易找到永恒的解决问题的规律和方法,因此即使我们把一些理论性的问题讲得再透彻,他们只要反观自己的生活时发现偏差,就不会认同。更有一些大学生由于自身耐挫能力差,情绪调控能力弱,一旦多变的社会生活给其带来强烈的情绪冲击时,就会被不良情绪左右或沉湎于低落的情绪中不能自拔,甚至选择自残或自杀。所以,对学生的生命教育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好,体会人生的幸福,理解生命的意义,找到生命的价值。

二、感受幸福需要感性素质

创造幸福生活需要理性素质。感受幸福生活需要感性素质———感受幸福生活的能力。

感性素质的养成需要具备三种能力:

一是认知能力。感受幸福首先要发现幸福的存在。“人类的一部发展史就是这样一部对幸福的追求史,就是一部通过对幸福追求而不断探究人的存在意义、存在方式、存在内容的反思史。”[3]据此,我们认为人一生的奋斗过程,就是不断在追求幸福。对学生而言,理解幸福,发现幸福是感受幸福的前提。

二是体验能力。幸福无处不在,而能否感受到还在于个人的主观体验。体验幸福是一种心理能力,是人对世界、对人类和对自己所持的一种态度。现今大学生作为同龄人中的优秀分子又受到家庭的宠爱和社会的关注,大多数学生物质生活条件优越,即便是贫困生家庭,尽管家庭经济困难,但父母宁可节衣缩食,也要家中最好的条件都给孩子。但很多学生就是无法感受到幸福,甚至在某刻还感到了不幸,这就是缺乏体验能力的表现。

三是感恩能力。西方有句谚语:“幸福,是有一颗感恩的心,一个健康的身体,一份称心的工作,一位深爱你的人,一帮你信赖的朋友。”由此可见,拥有感恩之心才能感受幸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体验和表达感激能力是情感健康的一个重要的、然而却被严重忽视的一个方面。体验幸福,怀有感恩之心才能使情感健康,也才能进一步感受到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三、幸福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 认知教育是幸福教育之首。

认知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发现和理解自己周围世界中俯拾即是的幸福。对于大学生而言,幸福不是没有,而是他们没有弄明白什么是幸福,对于自己周围世界的人与事,对于现实的生活很少关注,很难体会现实的幸福。于是尽管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他们却发现,期待的幸福生活并没有到来。所以,幸福感和得到什么样的物质生活不一定成正比,而是与自己的认识相关。个体对其所处现状及生活方式的洞察和对未来发展方向的了解对于他的幸福追求实现的可能性至关重要,只有直面生活,才可能在现实的世界中寻找到自己真正的幸福[4]。幸福教育必须引导学生从自身实际出发,从现实生活出发,去发现生活中那围绕在身边看似平常却温暖的点滴。

2. 感恩教育是实现幸福教育目标的有效手段。

感恩教育,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逐渐养成感恩的心态和习惯,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常怀感激之心和致谢之情,使“感恩”成为一个人的不自觉的思维意识和行为习惯,并作为个人个性品质的组成部分馨香而恒久地存在[5]。弗洛姆认为:“幸福和生命力、情感强度、思想及生产性的高相关联;不幸则与这些能力和功能的衰退相关联。”学生学习负担的沉重、周围生活世界的各种冲击,在一定程度上钝化了幸福感[4]。而且据英国和美国社会学家联合作的研究表明,大学也正是幸福感开始减退的时候。研究称,人一生的幸福感呈“U”型曲线,青少年和老年幸福感最强,中年最弱,“谷底”大约在44岁左右。而大学时候正是幸福感开始降低的起点[6]。感恩教育要引导学生感受备受关爱的温暖,感受世间的美好,感受生活的快乐。“5·12”汶川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使很多人转瞬间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失去了家园。面对灾难,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再次体会了那看似平凡的生活中所包含的幸福。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是如此的脆弱,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加倍珍爱自己的生命,珍惜享有的幸福。虽然地震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但在灾难面前政府和举国民众所展示出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精神和行动,也让我们感受到人间有大爱,让灾区人民在无情的灾难中依然体会到了那备受关爱的幸福。因此,即使在大灾大难面前,只要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幸福也无处不在。

3. 责任教育是实现幸福教育目标的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全球化,西方的个性文化传入中国,一些大学生抛弃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崇尚个性,重视个人价值,认为,人首先是自我的,然后才是家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人。在沉重的学业和就业压力下,大学生自顾不暇,过分地关注自我,缺乏归属感、安全感、社会认同感和责任感,这种自我中心意识使他们习惯于把过失归咎于外界,把希望也寄托于外物,很少从自己身上寻找原因、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一旦出现挫折,在遇到没有人能为他负责的时候,就会哀叹自己的不幸,抱怨生活的不公,继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加强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责任和应承担的义务,勇于做一个负责任的人,在任何时候,出现任何问题,保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迁怒于他人,不轻易对自己所享有的幸福发生怀疑,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4. 自律意识的培养是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

自律指的是自我控制和自我调整的能力。包括:自我控制不安定的情绪或冲动,在压力面前保持清醒的头脑;以诚实赢得信任,并且随时都清晰地理解自己的行为将影响他人[7]。幸福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自身的幸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而这个意义的感受是需要学生置身于社会生活中,在与他人的交往与合作中,在为社会创造价值中体会。有了自律意识,大学生才能不断地用心去体会他人的感受,去体会社会的关爱,体会自身的价值,体会人生的幸福。

摘要:大学生选择自杀行为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感受不到生存的幸福。因此,对大学生的生命教育要从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激活和提升学生的感性素质,引导学生感受和体验生活的美好,体会人生的幸福,进而找到自身存在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幸福教育

参考文献

[1]刘惠.学生幸福:教育重要的伦理使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2]杨怀祥.和谐德育让学生诗意地栖居[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8).

[3]高兆明.幸福论[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

[4]郭颖.创造幸福:德育创新的价值追求[J].思想教育研究,2005,(12).

[5]周元明.刍议高等学校的感恩教育[J].江苏高教,2007,(1).

[6]张文凌.幸福课能使“80后”找到幸福感?[N].中国青年报,2008-04-24.

篇4: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近年来,与学生、学校、教师有关的杀人、自杀、他杀、互相残杀,伤害致死以及因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和煤气中毒、用电、饮食、体育活动、交通事故等突发或意外因素造成的丧失生命事件频频发生,且呈逐年上升趋势。而学校作为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在这里出现如此多的惨剧,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教育,概言之,就是教书和育人,其中育人比教书更重要,然而出于种种原因,我们的,学校和教师现在只是在“教书”,忽略或淡化了“育人”。教育的起点应该是“人”,而生命是人存在的基础,所以“生命教育”是教育的基点,由此可见,教育应该从珍惜生命、尊重生命、关爱生命开始。

一、校园漠视生命事件的原因

按照年龄计算,自2009年开始,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出生于1990-1999年的所谓“90后”将成为校园的绝对主体。与以往的学生相比,这些“90后”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思想活跃而且富于变化,超乎寻常的早熟、个性张扬、独立不羁、表现欲强。与此同时。也表现出任性、惟我独尊、盲从、偏执、缺乏责任感、自我意识膨、缺少宽容与信任、抗挫折能力极其脆弱等缺点,面对困难和挫折,常常会选择极端方式和行为去处理。正由于上述原因,所以才会发生学生“坠楼”事件以及“弑师”犯罪案件,这并非偶然。

首先,从学生自身来看,原因有二:其一,在校的“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是家里的绝对中心,而他们的父母又是现在社会的中坚阶层,是最富有、最有实力的一代,他们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代、三个家庭、六个成年人的庇护下,缺乏团结、互助、容忍等天然氛围。优越的生活环境、几乎没有挫折的人生之路、强大的经济后盾,使得他们早熟、个性张扬、独立不羁、我行我素;其二,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叛逆心理、冲动心理往往难以自抑,从生理学角度看,这也是事故“多发区、敏感区”。其次,从外界因素分析,原因有三:其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初中到高中,一切都围绕着升学,教育以读名校、考第一、上大学、找好工作为指挥棒,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盲区”。正是由于生命教育被忽视,孩子们不清楚“死”与“生”的真正含义,不能正确认识生命,没有对生命的思索,不知道生命对自身、对家人朋友、对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所以也就不懂得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二,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疏远、陌生,甚至出现了紧张、扭曲,没有原来那么浓的同学情、师生谊,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突出;其三,漠视生命事件多发还与广大青少年学生遭受暴力污染有直接关系,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中存在的暴力镜头、文字描述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行为、思维方式和语言。

二、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它不仅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更重要的还是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贯彻“以人为本”思想,构建谐校园的需要。通过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帮助他们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树立科学的生命观,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态度和健康成长的生命意识,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真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认识到生命是美好的,生命是无价的,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对于挫折和失败,要勇于面对、积极抗争,培养健全人格,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屈服于困难;珍惜生命,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具体地说,学生应掌握安全使用电器和液化气、高压锅等家用电器具的技巧,预防煤气中毒、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户外活动安全以及在郊游、野营、游戏、体育锻炼、运动会、顶岗实习等活动中的安全;珍惜生命,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保护生命,要学会面对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和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出现时的自救方法,掌握自救与求救的知识,学会科学自救,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悲剧的重演。其次,要教育学生热爱、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只关注自身生命还远远不够,还要教育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尊重生命,就要有手足情怀,教育学生懂得珍惜人间的真情,懂得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生活在同一校园、同一社会中,只有大家彼此关爱、相互热爱,才能够生活幸福、美满,才能建立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相反,如果大家互相仇恨、不会容忍、不懂仁爱、睚眦必报,为了区区一点小事就以性命相博,或为了逞一时之英雄,无视他人生命,或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就要他人以生命做代价等等,则是国民、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悲哀。最后,生命教育还要教育学生不但要珍惜和关注人类的生命,还应该教育学生关心其他物种的生命,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下,不要再出现女护士和大学生“虐猫”这样残忍、血腥地杀戮其他生物的现象。

三、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措施

现在的校园生活环境相对复杂,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点一线”,交往的人群越来越多,既有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鲜活个体,也有网络世界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虚拟过客,再加上当今社会快速发展,学生面临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所以,对他们的教育应采用全方位的教育。首先,生命教育要经常化。以往谈及学生教育,一般认为是指在新生刚人学的一、两个星期之内,且总是安全、纪律等一成不变的教育,过了这段时期,学校除在部分政治课上有所体现外,其余都是知识和技能教育,这种“一劳永逸”的教育形式,效果不尽如人意,很难达到预期目标,因为意识的培养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不断地教育,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生命教育也是如此。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要指望短期奏效,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全面系统,并且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伴随学生求学的整个阶段。

篇5:生命教育具体内容

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问卷调查;考勤记录(满意率70%以上,无旷工为A,满意率50%以上,符合规定请假标准为B,满意率50%以下,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为C。)为人师表:无教学事故记载。

专业水平学历资格:学历证书 教学技能:看课和教研记录(学期内有组内以上公开课记录)3 教学能力:看课和学生问卷调查。作业指导:看学校检查作业批改记录,查阅作业本,问卷。5 教学质量:查阅学校成绩记录。

专业发展 终身学习:继续教育证书和日常业务学习笔记。2 转变观念:看课。反思交流:看教案(教案中有课后反思)和教研活动记录或家访记录(有发言)。研究行动:看教研活动记录 研究能力:看教研活动记录、做课记录(或证书)和立项通知书。6 创新成果:论文及相关成果证书。

课堂教学 教学设计:看教案和资料。2 教学技术:看课和教案。教学方式:看课。4 教学环境:看课。5 教学调控:看课。过程评价:看课。7 教学效果:看课。

课堂教学部分要求每人每学期至少上一节公开课,有教案和教研组按1—7的要求所作评价表及评价结果。

篇6:家庭生命教育专题内容参考

讲了不论受到过何种教育,我们最后都得面对生活,都得回到生命本身,我们不仅婴学习如何考试、如何升学、如何择业,我们更要学习如何安全地生存、如何快乐地生活、如何迈向生命的圆满、充实和幸福

我们期待这套书能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开展生命教育的参考读本,我们祝福全中国的学生、老师和家长能在这一系列读本中受益良多 生命是活着的一段历程,既然活着,就不妨好好活,活出滋味来,活出作为人的美好与灿烂来。

目录回到顶部↑

第一章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

002 我的事业是父亲/蔡笑晚

008 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鲁迅

017 父亲的角色/唐慧忠

019 父亲的影响/邓笛编译

021 一个父亲的箴言/马德

023 父与子/[冰岛]贡·贡纳尔逊

028 多年父子成兄弟/汪曾祺

030 我在对你笑/[美]阿瑟·阿什

032 我已经长大了/李家同

035 了不起的儿子/[巴基斯坦]米赫里兹·伊克巴尔

038 我家教子有方/[日]妹尾河童

041 晚餐桌上的大学/里奥·巴斯卡丽娅

第二章 你是个好母亲吗

046 你是个好母亲吗/龙应台

048 作为一个母亲/池莉

052 一位母亲与家长会/刘燕敏

053 母亲的存折/林夕

056 妈妈将土豆变成了小狗/栾薇

.058 我的妈妈来看我/李家同

062 别难过,妈妈/莫·卡拉汉

066 孩子是母亲最珍贵的珠宝/彭玮歆

067 呵护孩子的梦/曾文广

069 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张晓风

070 孩子,我为什么打你/毕淑敏

第三章 家庭是什么

074 家庭是什么/傅雷

075 一张家庭画像/[美]格雷·罗斯伯格艾草译

078 孩子,你为什么不哭/韩少功

082 假如我的家庭重新开始/佚名

084 家之脉/陈忠实

087 软性账务/乖女瑶瑶

089 没空相处/邓笛编译

091 背靠背的家长会/张贤亮

093 谁去开家长会/乔迁

095 父母是有有效期的/龙应台

097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巴德·舒尔伯格

第四章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101 儿女的生命是属于儿女的/贾平凹 104 完美人生/梦苑

寻儿记/莫小米

望子成龙/[澳]戴蒙·杨格田玮东编译 112 演习时分/秦文君

爱和信任/三毛

最开明的爱/吴淡如

目送/龙应台

孩子的权利/李贤锋

长成一棵树/王巨成第五章 循序渐进的生命

循序渐进的生命/马鑫良

不是每一朵花都有提前开放的理由/葛闪 129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郑渊洁 131 孩子你慢慢来/龙应台

今夜无人入眠/程乃珊

生命成长的历程/成君忆

生命没有过渡/鲁铭

人生路不回头/刘墉

人生可以另起一行/吕麦

享受生命的过程/郑桂初

第六章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

151 每个孩子都是稀世藏品/马未都 153 好孩子的故事/马克·吐温

158 做人的凭证/徐志摩

160 这样的神童有何用/姜钦峰

162 代沟/梁实秋

165 心灵的栖息地/肖复兴

168 走进孩子心灵的爸爸/周弘

170 儿子的内心世界/尤今

172 心愿/肖鸿

174 生命的邮件/白岩松

176 向驯兽师学家教/王悦编译

第七章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180 好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财富/[德]卡尔.威特

184 论家庭习惯的影响/[日]福泽谕吉 187 养成好习惯/梁实秋

189习惯成自然/叶圣陶

191 当习惯成了自然/刘墉

193 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魏书生 197 文化习惯的培养/[苏]马卡连柯 201习惯从小养成/[法]蒙田

203 夏天的选择/肖复兴

206 桑树要小弯/赵忠心

第八章 £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

210 生活这门课谁来当老师/冯音捷 212 人生的两条真理/王妍译

214 人生的前台和后台/朱光潜

217 别让欲望撕碎了生命/赵化南 219 女人什么时候开始享受/毕淑敏 221 假如我有九条命/余光中

224 真正的幸福与别人无关/苇笛 226 放慢生活的舞步/佚名

228 生命的呐喊/兰斯·阿姆斯特朗梁庆春译 231 生命里的山峦/杨闻宇

篇7:生命教育国旗下讲话稿内容

生命教育国旗下讲话篇一: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的讲话主题是“珍惜生命 热爱生命 维护生命安全”。

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曾经说:“应当赶紧地充分生活,因为意外的疾病或悲惨的事故随时都可以结束生命。”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意外事故面前生命的脆弱与无奈,因此要倍加珍惜生命,热爱生命。如果说遭遇自然事故如海啸、地震而丧失生命是不可抗拒的,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因为交通事故、触电、溺水、窒息等事故遭受意外伤害的现象80%以上可以避免。然而“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所以我们必须绷紧安全这根弦,学习安全知识,提高自护能力。

为此,我们学校在上个星期已经举办了两个活动。

一是邀请长江派出所警官来学校给全校学生做关于《校园安全防范措施》的讲座,提醒大家在上下学时、独自在家时等情况下该如何进行自我防范,以保护自己的安全。二是我们在初二年级举行了火灾逃生演练。通过活动,提高学生们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应变、逃生能力,也检验了学校在紧急情况下的反应组织能力。

有这样一句公益广告词:约束,是为了飞的更高!在这里,我要说:守则,是为生命保驾护航!遵守交通守则、遵守法律法规、遵守道德规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快乐地生活,才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作为中学生,《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我们的行动准则,也是最基本的要求,同学们遵守了规则,规范了言行举止,也就是在保障自己安全健康地成长。

可是,尽管师长一再强调这些,校园内仍有一些让人揪心的现象:楼梯上,一位同学坐在扶手上滑了下去;走廊内,有的同学猛跑、嬉戏打闹;操场上,有同学运动安全做些危险动作??这样的情景总是让人不安!

同学们,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脆弱的,如果发上意外,轻则身体上会留下永远的伤痕,重则也许会失去生命。因此,我们应该遵守规范、规则,时时处处注意安全,好好珍惜我们生命中的每一天,平安健康地成长。

最后,让我们一同学习一首《校园生活安全教育歌》:

生活道路不简单,安全时刻记心间;

地砖地板光又滑,小心谨慎踩上它;

上下楼梯不追打,礼让三分不为下;

不讲粗言和秽语,团结愉快易进取;

室内活动防磕碰,防挤防坠防摔下;

小心开水和电器,消防设施要爱惜,室内易燃物品多,校内严禁玩烟火;

贵重物品不要带,以免丢失和损坏;

别人东西不要拿,洁身自爱人人夸;

乱扔垃圾不卫生,随地吐痰不文明;

遇事镇定不要慌,自我保护要增强;

同学处处守纪律,文明之星属于你。

老师们,同学们,在越来越尊重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今天,让我们学会尊重每一个老师,尊重每一个学生鲜活的生命,让我们学会珍爱生命,珍爱生活。让我们的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流的舞台吧,让我们的生命教育成为放飞师生生命的绿洲吧!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生命教育国旗下讲话篇二:

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为了五彩的世界 请珍重生命。

俄国诗人巴尔蒙特深情地说:“为了看看阳光,我来到这世上。”的确,生命太美好了。因为有了生命,世间万物才会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因为有了生命,我们才看到清晨的甘露,傍晚的霞光;我们才听见鸟儿的歌唱,闻到花的芬芳;因为有了生命,我们才体味到宽容的美好,爱的力量。

生命是宝贵的,人在短暂的生命中能创造无限的财富,而生命也只有一次,我们应该尊重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决不能因为一点小事就赌气说:我不活了。更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生命。

如果因为一点小事想不开就以结束自己的生命来解决问题,未免付出的代价太大了,甚至连悔恨都没有了机会。回想汶川地震各种场面的悲壮我们有目共睹,有很多人对生命的不放弃让我们感动,地震后的灾民们更没有因为一无所有而绝望,因为他们有颗颗积极乐观上进的心。

他们马上开始新家园的建设,投入了新的生活。以,我们生活中的问题、烦恼、挫折都不是问题。生命是脆弱的,也是珍贵的,为了抚育你们的父母,为了培养你们的老师。希望我们每一个同学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享受生命,拥有一个美好无憾的青春!

我的国旗下讲话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生命教育国旗下讲话篇三:

老师、同学们: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珍爱生命,远离危险》。生命是宝贵的,它属于我们每个人只有一次;我们热爱生命,因为生命是美好的,它令我们的人生焕发出熠熠光彩。只有生命的存在,才能去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才能创造财富,才能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只有有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活泼身影,才能使我们的校园充满阳光,充满生机。

但是人的生命又是非常脆弱的,据资料显示,全国每年平均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4人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和其他安全事故。排除那些不可预知的自然灾害和人力不可抗拒的重大事故,约有80%的非正常死亡是可以通过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避免的。一件件血腥的报道,令人胆战心惊,一幕幕惨剧目不忍睹。忽视生命,带给社会、亲人的就是悲痛欲绝的心身,沉重的打击,到那时,这一切都为时已晚。

学校开学伊始就进行的安全教育,每年开展的“生命安全”教育月,每次放假前老师都要讲的“注意安全”的叮咛,同时学校定期检查更换灭火器具、落实安全责任制等等,这些不仅保障了同学们的安全,同时也增强了同学们的安全意识。但同学们的日常安全防患意识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为此,请同学们做到以下几点:

1、要时刻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认真学习相关的安全自护自救知识,切实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2、要注意课间文明休息,不大声喧哗,不追赶打闹,进出教室不奔跑,不嬉戏。

3、要注意运动安全。上体育课前要作好准备活动,运动时要遵照老师的要求,不剧烈碰撞,不违规运动。防止运动器材伤人。

4、不违规出校,有事要出校门,一定要履行请销假制度。

5、要注意食品安全。不到小摊小贩购买食物,不吃不洁食物,不食用过期食品。

6、注意交通安全。

7、不玩火,爱护消防设施。要懂得基本的防火知识,遇到险情时,能正确避险。

8、要加强行为的自控能力。同学之间遇到矛盾时,一定要冷静,要理智,切忌用拳脚代替说理,以免给同学和自己带来不良的后果。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共同努力,创建和谐校园、平安校园!祝愿我们的校园真正成为全校师生安全和谐的乐园!

篇8:加强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措施

一、校园漠视生命事件的原因

按照年龄计算, 自2009年开始, 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 出生于1990-1999年的所谓“90后”将成为校园的绝对主体。与以往的学生相比, 这些“90后”的学生容易接受新鲜事物, 思想活跃而且富于变化, 超乎寻常的早熟、个性张扬、独立不羁、表现欲强。与此同时, 也表现出任性、惟我独尊、盲从、偏执、缺乏责任感、自我意识膨、缺少宽容与信任、抗挫折能力极其脆弱等缺点, 面对困难和挫折, 常常会选择极端方式和行为去处理。正由于上述原因, 所以才会发生学生“坠楼”事件以及“弑师”犯罪案件, 这并非偶然。

首先, 从学生自身来看, 原因有二:其一, 在校的“90后”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 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 是家里的绝对中心, 而他们的父母又是现在社会的中坚阶层, 是最富有、最有实力的一代, 他们生活在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两代、三个家庭、六个成年人的庇护下, 缺乏团结、互助、容忍等天然氛围。优越的生活环境、几乎没有挫折的人生之路、强大的经济后盾, 使得他们早熟、个性张扬、独立不羁、我行我素;其二,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快速成长的时期, 叛逆心理、冲动心理往往难以自抑, 从生理学角度看, 这也是事故“多发区、敏感区”。

其次, 从外界因素分析, 原因有三:其一, 长期以来, 我们的教育从小学、初中到高中, 一切都围绕着升学, 教育以读名校、考第一、上大学、找好工作为指挥棒, 生命教育成为学校教育中的“盲区”。正是由于生命教育被忽视, 孩子们不清楚“死”与“生”的真正含义, 不能正确认识生命, 没有对生命的思索, 不知道生命对自身、对家人朋友、对社会具有怎样的意义, 所以也就不懂得爱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其二, 现在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父母子女之间关系疏远、陌生, 甚至出现了紧张、扭曲, 没有原来那么浓的同学情、师生谊, 越到高年级这种现象越突出;其三, 漠视生命事件多发还与广大青少年学生遭受暴力污染有直接关系, 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中存在的暴力镜头、文字描述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情节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性格、行为、思维方式和语言。

二、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内容

生命教育既是人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 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 它不仅能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和幸福奠定基础, 更重要的还是教育战线落实科学发展观, 贯彻“以人为本”思想, 构建谐校园的需要。通过生命教育, 可以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 帮助他们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他人、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树立科学的生命观, 形成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发展生命的态度和健康成长的生命意识, 进而使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真正体悟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首先, 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 认识到生命是美好的, 生命是无价的, 对每个人来说生命只有一次, 对于挫折和失败, 要勇于面对、积极抗争, 培养健全人格, 决不能以生命为代价屈服于困难;珍惜生命, 还要帮助学生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危机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具体地说, 学生应掌握安全使用电器和液化气、高压锅等家用电器具的技巧, 预防煤气中毒、注意饮食卫生、注意户外活动安全以及在郊游、野营、游戏、体育锻炼、运动会、顶岗实习等活动中的安全;珍惜生命, 还要教育学生懂得保护生命, 要学会面对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和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出现时的自救方法, 掌握自救与求救的知识, 学会科学自救, 只有这样才能减少或避免悲剧的重演。

其次, 要教育学生热爱、尊重他人的生命。生命教育只关注自身生命还远远不够, 还要教育他们关注、尊重、热爱他人的生命, 尊重生命, 就要有手足情怀, 教育学生懂得珍惜人间的真情, 懂得关爱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生活在同一校园、同一社会中, 只有大家彼此关爱、相互热爱, 才能够生活幸福、美满, 才能建立和谐家庭、和谐校园和和谐社会。相反, 如果大家互相仇恨、不会容忍、不懂仁爱、睚眦必报, 为了区区一点小事就以性命相博, 或为了逞一时之英雄, 无视他人生命, 或为了发泄心中的不满, 就要他人以生命做代价等等, 则是国民、家庭、社会和国家的悲哀。

最后, 生命教育还要教育学生不但要珍惜和关注人类的生命, 还应该教育学生关心其他物种的生命, 保护环境和野生动物, 与其他物种和谐共处于同一片蓝天下, 不要再出现女护士和大学生“虐猫”这样残忍、血腥地杀戮其他生物的现象。

三、对学生加强生命教育的措施

现在的校园生活环境相对复杂, 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 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三点一线”, 交往的人群越来越多, 既有现实社会中活生生的鲜活个体, 也有网络世界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虚拟过客, 再加上当今社会快速发展, 学生面临着多元价值观的冲击, 所以, 对他们的教育应采用全方位的教育。

首先, 生命教育要经常化。以往谈及学生教育, 一般认为是指在新生刚入学的一、两个星期之内, 且总是安全、纪律等一成不变的教育, 过了这段时期, 学校除在部分政治课上有所体现外, 其余都是知识和技能教育, 这种“一劳永逸”的教育形式, 效果不尽如人意, 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因为意识的培养和改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需要不断地教育, 正所谓“江山易改, 本性难移”。生命教育也是如此,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不要指望短期奏效, 应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特征, 使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内容在小学、初中、高中和大学阶段有机衔接、循序渐进、全面系统, 并且要坚持不懈, 持之以恒, 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要伴随学生求学的整个阶段。

其次, 生命教育要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格局。学校作为学生生活、学习和活动的主要场所, 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而学校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的主体是教师, 因此, 教师要具有强烈的生命教育意识和有效实施生命教育的能力, 所以, 需要采取有力措施, 着力提高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育人能力。同时, 生命教育还是一项涉及学校、家庭和全社会的系统工程, 不应该只是学校唱“独角戏”, 应特别注重学校、家庭与社会相结合, 形成生命教育的合力。家庭要培养孩子学会摆脱以自我为中心, 培养孩子关心他人的情感, 加强对孩子的非智力因素培养, 特别是培养他们坚强的意志和承受能力, 培养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豁达开朗的胸怀。青少年学生正处在成长的过渡期, 生活、成长社会环境越来越复杂, 需要多方面齐抓共管, 共同关心这一特殊群体, 全社会都有责任付出应有的努力。应建构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 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多种途径的教育, 做到教育全员化, 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上一篇:中学优秀教研组申报材料下一篇:奖状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