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2024-05-01

用还原法解读社戏(通用5篇)

篇1: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课文《社戏》解读

一、背景

在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着浅层阅读现象,或是浮光掠影似的阅读;或是以多媒体视觉形象替代文本阅读;或是急于迁移、感悟。在这种阅读活动中,学生既没有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也没有与文本“视域融合”。由于学生没有真正进入文本,其精神和个人感情始终游离于文本之外,因而无法真正进入丰富多彩、鲜活的文本世界,进而激活思维,进行个性化的解读。

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就必须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以沉浸、体验、感悟、思辨的过程。同时,教师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让学生在走进文本的过程中获得情感熏陶,从而真正达到阅读教学的“三维”目标。

《社戏》是一篇文质兼美的叙事作品,所叙之事是学生感兴趣的,甚至是亲身经历过的,因此,在教学中抓住学生对课文内容的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阅读课文,品读课文,让学生真正走进文本,沉浸、体验、感悟、思辨,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上都获得发展,这就是我在《社戏》一文教学中所努力追求的。

二、主题

重视文本教学,找准切入点,让教材中文质兼美的文章,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语文、提高语言素养和人文素养的凭借,教师要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的载体。

三、案例描述

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一直在思考: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让文本教学,成为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自学能力的载体。今天的一堂课,让我找到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倾听心声,确立重点

第一课时结束,我布置了一项作业:想一想《社戏》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并写在练习本上,交给老师。

我把学生的作业收上来,仔细一看,学生的看法多种多样,但说的最多的是《社戏》中所体现的人情美,江南水乡的景美。这正是我下一个课时所要讲的重点,现在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感悟到了,老师到底讲解什么?让学生在这节课上学什么?为什么学?……我反复思考:《社戏》是小说,文中所叙之事易懂有趣,我可以把它当作叙事作品来学习,给学生一个全新的学习思路,让学生明白本文的景美情美是怎么表现的。顺着这个思路,我重新确立了这一课时的教学重点:从本文的叙事艺术角度,学习本文叙事美的特点。

激发兴趣 走进文本

上课伊始,我针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设计一个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这节课的学习充满期待和兴趣。设计的问题是:同学们阅读《社戏》一文后,都感受到它的景美情美,那么景美情美通过什么来展现的呢?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丰富多彩。我对学生的答案稍加点评,给予肯定。然后我说:我也有一个答案---通过叙述故事来展现景美情美,我们就把这作为这节课要学习的重点,这是同学们没有想到的,那么我们就学习探讨大家尚未理解的。

学生懂的不教,只教学生不懂的,学生听后的表情大都表现出兴奋和思考状。我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及时引导学生。问学生“当我们读完一个故事时,有时会情不自禁的说:这个故事真美。在你们的心目中故事美的标准是什么?”

“生动”

“感人”

“结局出人意料”

“故事情节曲折”……

我总结学生的理解,因势利导帮助认识、理解叙事美的标准:同学们都认为生动的、情节曲折的故事是感人的,是美的,那么《社戏》叙事美表现在哪里呢?看戏的`过程是否一帆风顺?

学生若有所思,进入解读课文的情境中……

学生们认真地读着课文,圈点勾画着,在预定时间内,大部分同学们已经胸有成竹地等待老师叫他回答。

“老师,我先说。我认为看戏前就有**。如要看戏却叫不到船,只能想象戏场的情景,本以为看不到戏了,双喜又说八叔的大船回来了,又有船了。”

“老师我补充。虽然有了船,但外祖母不放心和孩子一起去,眼看就要看不成戏了,这是双喜大声说‘我写包票’,这样才得以出门看戏。”

学生的回答太精彩了。我让全班同学以掌声来表扬、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的精彩发言。

这时,学生情绪高涨了,思维激活了,学生踊跃发言。

“我认为作者叙述看戏过程,也是一波三折。如课文第17到19段,最想看的是铁头老生翻筋头和跳布老虎的戏却没有看到,而最不想看老旦唱,那老旦却一直唱,不肯下去。”

“想喝豆浆却没有喝到。”

再次用掌声表扬他们。学生对叙事艺术有了自己的理解。

“我觉得看戏归来的内容叙述,也是情节曲折。如他们不是直接撑船回家,作者安排了偷豆的情节。”

“偷豆的情节也不是平铺直叙,情节也有曲折。如小伙伴们不是直接跳下船几去摘,而是先由双喜问阿发摘谁家的,再由阿发亲自察实情,最后确定摘阿发家的。”

“我要补充。不是都摘阿发家的,怕摘多了,被阿发妈妈责怪,所以又摘了六一公公家的。”

……

通过学生刚才的回答,我感觉到学生对怎样的叙事才叫美,有了朦胧的认识,我进一步引导他们概括出叙事美的第一个标准:故事情节曲折,叙事有波澜。

品读文本 发展思维

学生在上一个学习环节中,兴趣被激发起来,在这样的情景下,我抓住这个良好的学习态势,进一步启发学生:作者为什么要把故事叙述得有波有澜?这与同学们认为文章中的“情美、景美”有什么系?

学生经过一分钟的沉思后,学生又进行讨论。

“看戏前的**,突出了小伙伴的热情。”

“写‘我’很着急,怕看不到戏。”

“重点突出双喜的聪明、能干。因为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双喜大悟似地说……,写包票’”。

我插话说:如果文中没有安排这一情节,直接写“我”跟着大人们坐船一起去看戏,那么,双喜等小伙伴的形象就不突出,就没有后文看戏途中的欢声笑语和沿途的风景展示,也就没有看戏归来偷豆的情节。

“看戏过程中的**是为了突出桂生的憨厚,纯朴。”

我要这位同学说说他的理解,我期待他为我们带来精彩的讲述。

“因为最想看的戏没有演,所以就不专心,不专心就想干别的事,想喝豆浆。这样就有桂生买豆浆。如果翻筋斗的戏演出来,大家就专心致志看戏了,也就没有桂生的买豆浆。”

掌声响起……

“老师,我认为这里写出社戏的内容,紧扣文章的题目,让我们了解到老生、小旦、老旦、小生这些戏中的角色。”

我认真地听着这位学生的发言,看到同学们的表情很丰富:有的惊奇,有的跃跃欲试,有的不住地点头。看得出学生在为这位同学的发言叫好。

我提议学生用一个词给这位同学的回答作评价,最后统一一个词:独树一帜。

学生的思维激活了,看得出学生都想自己的见解独树一帜。

我再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更深入地品读文本,让学生谈谈看戏归来途中的偷豆情节的描写。

“写双喜的机智聪明。因为阿发当时在船上,双喜没有直接说摘阿发家的,而是让阿发选摘谁家的。”

“写阿发的诚实、可爱、活泼、热情。因为也没有直接摘他家的,而是跳下船,实地考察一下,最后才确定摘他们家的。理由就是因为他们家的豆大。”

“我认为是为了引出六一公公送豆的内容,突出六一公公的热情、善良、好客。如果都摘阿发家的,那么六一公公的形象就写不出来。”

“老师,我要补充。不仅是写六一公公,更是为了写平桥村人的善良好客,写平桥村淳朴的民风。”

最后这位同学的回答,全班同学都为他鼓掌。学生已经有一定的鉴别能力,能判断出谁的理解更有新意。

学生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大大出于我的意料,那是学生的思维和情感已经契合作品灵魂深出的体现。我评价说:同学们的感悟、体味和表达已经把文章的情美、景美和叙事美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还有很多独到的见地,有的甚至比老师理解得更全面具体。现在我们共同来回顾一下刚才大家阅读的内容,一起来完成黑板上的板书。

四、教后反思

《社戏》的体裁是小说,我放弃了小说教学的传统模式,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找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描写,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学生的思维得不到发展,不能明明白白说出学生在《社戏》中到底学会了什么。

在教学设计中,我始终关注对课文内容的学习、感悟和运用,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在课堂教学中,我主要是注意了五个方面:一是找准切入点,抓住文章叙事艺术,引导学生深入文本理解叙事美的特点;二是尊重学生的认知实际,打开学生的思维通道,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入作者的精神世界,自主、大胆地探究;三是准确地把握教学动态,敏锐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化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四是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造性探究能力;五是及时抓住教学的有利时机,把知识转化为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

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涨,显示了较高的思维、探究潜力。这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学习文本,就是要让学生走进文本,在对文本的浸润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得,能运用。因此,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在学习文本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探究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陶冶学生的情感,真正体现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确实是语文新课程教学值得好好探究的问题。

专家点评 :

文本的教育与品读乃语文教学中的关键,但真正能让学生走进文本,然后进行品读的课堂教学也不属多见。朱宗萍老师的这节课通过对教材的研读,再进行认真的教学构思,再付诸于实施,从而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主要原因就是朱老师真正让学生走进了文本,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执教者教法灵活,采用了发散似的提问,然后再确立重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学生的“话匣子”就打开了,对文本中的人和事的理解就不止是停留在表面上,而是渗透到了文字背后,对于作者在文字中所蕴含的深刻内涵就会脱口而出,心领神会,豁然开朗。

引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品读文本,这样的教学无意之中就起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同时,二期课改中的“三维”教育的精神也就得到了真正体现。

篇2: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孙老师用还原法解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下面我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解读另一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说《社戏》。这篇课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从二十年前我当学生学这篇课文,到现在我站在讲台上教这篇课文,一直很喜欢这篇文章。也许是小时候生活在乡下,对鲁迅先生所描写的月下的美景,以及淳朴的乡情感同身受,每读一遍都会唤醒我记忆中的美好的东西。这篇课文有不少词语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比如“乐土”,字典里的意思就是“安乐的地方”。鲁迅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交代,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平桥村真的是安乐的地方吗?我们用还原法分析一下。这个小村子实在不怎么样: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在成人看来,这里确实算不上“乐土”,我之所以把这里当成“乐土”是因为我在这里过得很幸福、很愉快,不仅能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难懂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有一大帮乡间小朋友陪我玩。这里没有礼教的束缚,可以钓虾、放牛,而且钓的虾归我吃。我在这里能充分感受到乡间的无穷乐趣,所以,这里就是我的“乐土”。这里对“乐土”的理解正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孩子的天真用成人的眼光是不能得到解释的。正如孙老师说的,词语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唤醒读者感觉和经验,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符号。这里的乐土不是大人的乐土,而是孩子的乐土,不是物质上的乐土,而是心灵的乐土。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儿童的乐趣。语言的人文性就体现在这些平凡的词语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忘那并不怎么样的“豆”,念念不忘那段快乐却已逝去的童年生活!作品的主题在这个小细节上便得到了极为巧妙的彰显和深化。

文中的“六一公公”也是个很有趣的人物。文章对他的描写不多,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结尾,但这个人物也 值得我们 去推敲品 味。“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我们通过想象设法将此番情景还原到当时的境况。猜想,六一公公此时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一番后,回答出了这么一个词———嗔怒!为什么是“嗔怒”而不是“真怒”呢?按道理来说,自家辛辛苦苦种的豆被偷了,怎么还“嗔怒”呢?我们试着还原他说的这几个关键词“小鬼”、“好好摘”、“不少”。没有称呼什么难听甚或恶毒的词,而是有点近乎昵称的“小鬼”;“不肯好好的摘”,潜台词是不是说如果能“好好摘”,他也不会介意;并且老人家用的是“不少”,而不是气急败坏地说“那么多”。从这些当时情景的还原分析来看,六一公公确是“ 佯怒”, 而非“动 了真气”。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乡下人的淳朴、宽容、不斤斤计较!再往下看,当他看见“我”时,“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 我们注意 到这里的“笑”,注意到这里的破折号,再将情形还原到当时的境况,六一公公“笑”是因为“我”是从“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这个字折射出他对像“我”这类人的由衷尊敬和讨好。而“请客?”后面为何又加上一个破折号?通过还原,我们不难推想出,“请客”是接着上面双喜那帮孩子的话音,后面本应该接上“你们请客,偷我的豆,像什么话?”而正因看到了我,转念一回,便立刻变成“这是应该的”。所以,这个破折号应该是表示六一公公经过了短暂或者说是瞬间的思考,然后才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应该的”。这么一还原推想,六一公公那淳朴、宽厚而又有点“势利”的形象就被塑造得丰满且真实了!也更加衬托出我在那里受到的“优待”!

文章的结尾,鲁迅感叹:“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们不仅要问一下: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那夜似的戏真的好看吗?用还原法分析一下:豆,就是普通的罗汉豆,放在水里煮一下,有点盐味,没有放任何佐料,也没有油,即使是阿发家的豆大得多,也没有六一公公精挑细选送到我家的豆好,简单地用盐水煮一下,也肯定没我妈妈为我煮的好吃,肯定不是什么特别的美味。矛盾就在于此,“我”觉得好吃,不是因为豆本身好吃,关键是这豆是我和一群孩子“偷”来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偷别人家的瓜一样,自己家的瓜肯定不如偷别人的好吃。因为偷的过程是新鲜和刺激的,而且是一大群孩子陪我吃,我感觉那夜的豆好吃,其实是表达了一种我对那段美好往事的眷恋,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也可以说是一种乡土情结。

至于那夜的戏到底好不好看,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当时看戏的情节,就会发现那夜的戏真的不好看。首先是戏的内容无趣。“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最怕老旦出来不停的唱,结果老旦坐在那一直唱个没完。连铁头老生白天能翻八十四个筋斗,晚上也懈怠了。总之,想看的没看上,不想看的偏偏又唱个没完。可见戏的内容很是无趣得很。其次是停船的位置远,看不清楚,想喝豆浆,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这一切都让我很扫兴。还原了社戏,发现了矛盾,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那夜的戏是最好看的呢?其实,看过《社戏》原文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一上来,并不是就开始写儿时在平桥村看戏,而是回想起自己曾经看中国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看戏,作者透露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世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得令人窒息。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这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真真切切,嘈杂的都市生活使人产生的疲惫、厌烦,使得鲁迅先生失去了激情和纯真,不禁回忆起儿时看社戏的经历。在他看来,这两次看戏都没看出什么所以然就离开了,得出的结论是“在戏台下不适宜生存”。这也许是我们见过的比较长的情感铺垫了。那两次看戏不愉快的经历当然反衬出小时候在乡间看戏的有趣和难忘。所以,社戏本身并不精彩,而鲁迅先生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还觉得很精彩,是因为看戏的过程很精彩,尤其是这群孩子天真无暇、质朴坦诚的性格以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对于多年以后习惯了都市生活的鲁迅先生来说,当然很值得回忆和向往了。

篇3: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孙老师用还原法解读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阿长与〈山海经〉》,下面我尝试着用这种方法解读另一篇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小说《社戏》。这篇课文一直是初中语文教材的传统篇目,从二十年前我当学生学这篇课文,到现在我站在讲台上教这篇课文,一直很喜欢这篇文章。也许是小时候生活在乡下,对鲁迅先生所描写的月下的美景,以及淳朴的乡情感同身受,每读一遍都会唤醒我记忆中的美好的东西。这篇课文有不少词语需要我们慢慢品味。比如“乐土”,字典里的意思就是“安乐的地方”。鲁迅在这篇文章的开头就交代,平桥村是“我的乐土”,平桥村真的是安乐的地方吗?我们用还原法分析一下。这个小村子实在不怎么样: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在成人看来,这里确实算不上“乐土”,我之所以把这里当成“乐土”是因为我在这里过得很幸福、很愉快,不仅能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之类难懂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有一大帮乡间小朋友陪我玩。这里没有礼教的束缚,可以钓虾、放牛,而且钓的虾归我吃。我在这里能充分感受到乡间的无穷乐趣,所以,这里就是我的“乐土”。这里对“乐土”的理解正透露出一个孩子的童心,离开孩子的天真用成人的眼光是不能得到解释的。正如孙老师说的,词语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唤醒读者感觉和经验,进行对话和交流的符号。这里的乐土不是大人的乐土,而是孩子的乐土,不是物质上的乐土,而是心灵的乐土。这里活跃着一颗童心,洋溢着儿童的乐趣。语言的人文性就体现在这些平凡的词语中,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找到关键词,结合学生的体验,唤醒学生的情感和记忆,语文课堂就不愁没话讲了。

关于“偷”字,字典里的理解是“私下里拿走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是个让人生厌的贬义词。 《社戏》里描写一群孩子在看戏回来的路上偷摘偷吃罗汉豆情节却让人忍俊不禁。“阿发,这边是你家的,这边是老六一家的,我们偷哪一边的呢?”你看,偷主人的东西还要征求主人的意见,是不是很有趣味?接下来阿发说:“偷我们的罢,我们的大得多呢。”偷自己的东西,还叫“偷”吗?通过这些对话描写,我们可以感觉到这一群乡间孩子的机灵能干和淳朴无私。时隔这么多年,成年后的鲁迅对这场景历历在目,感觉有趣。你想,作为一个城里的孩子,哪有机会去偷豆,而且还是跟一大群小朋友在一起偷,所以他觉得趣味无穷。鲁迅的文字就是这样,把我们带到一个充满童趣的精神家园,让我们感受到孩子的生活乐趣,感受到以“阿发”为代表的乡村孩子的淳朴和率直,感受到他们的“他人意识”,感受到与城市孩子的截然不同。也正是如此,我们从“大市镇里”出来的“迅哥儿”才会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刺激感!才会念念不忘那并不怎么样的“豆”,念念不忘那段快乐却已逝去的童年生活!作品的主题在这个小细节上便得到了极为巧妙的彰显和深化。

文中的“六一公公”也是个很有趣的人物。文章对他的描写不多,主要集中在文章的结尾,但这个人物也值得我们去推敲品味。“双喜,你们这班小鬼,昨天偷了我的豆了罢?又不肯好好地摘,踏坏了不少。”我们通过想象设法将此番情景还原到当时的境况。猜想,六一公公此时的表情会是怎样的?很多学生冥思苦想一番后,回答出了这么一个词——嗔怒!为什么是“嗔怒”而不是“真怒”呢?按道理来说,自家辛辛苦苦种的豆被偷了,怎么还“嗔怒”呢?我们试着还原他说的这几个关键词“小鬼”、“好好摘”、“不少”。没有称呼什么难听甚或恶毒的词,而是有点近乎昵称的“小鬼”;“不肯好好的摘”,潜台词是不是说如果能“好好摘”,他也不会介意;并且老人家用的是“不少”,而不是气急败坏地说“那么多”。从这些当时情景的还原分析来看,六一公公确是“佯怒”,而非“动了真气”。这说明什么?还是说明乡下人的淳朴、宽容、不斤斤计较!再往下看,当他看见“我”时,“便停了楫,笑道,“请客?——这是应该的。”我们注意到这里的“笑”,注意到这里的破折号,再将情形还原到当时的境况,六一公公“笑”是因为“我”是从“大市镇里出来的读过书”的人,这个字折射出他对像“我”这类人的由衷尊敬和讨好。而“请客?”后面为何又加上一个破折号?通过还原,我们不难推想出,“请客”是接着上面双喜那帮孩子的话音,后面本应该接上“你们请客,偷我的豆,像什么话?”而正因看到了我,转念一回,便立刻变成“这是应该的”。所以,这个破折号应该是表示六一公公经过了短暂或者说是瞬间的思考,然后才斩钉截铁地说“这是应该的”。这么一还原推想,六一公公那淳朴、宽厚而又有点“势利”的形象就被塑造得丰满且真实了!也更加衬托出我在那里受到的“优待”!

文章的结尾,鲁迅感叹:“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也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们不仅要问一下:那夜的豆真的好吃吗?那夜似的戏真的好看吗?用还原法分析一下:豆,就是普通的罗汉豆,放在水里煮一下,有点盐味,没有放任何佐料,也没有油,即使是阿发家的豆大得多,也没有六一公公精挑细选送到我家的豆好,简单地用盐水煮一下,也肯定没我妈妈为我煮的好吃,肯定不是什么特别的美味。矛盾就在于此,“我”觉得好吃,不是因为豆本身好吃,关键是这豆是我和一群孩子“偷”来的,就像我们小时候在乡下偷别人家的瓜一样,自己家的瓜肯定不如偷别人的好吃。因为偷的过程是新鲜和刺激的,而且是一大群孩子陪我吃,我感觉那夜的豆好吃,其实是表达了一种我对那段美好往事的眷恋,对美好童年的回忆,也可以说是一种乡土情结。

至于那夜的戏到底好不好看,我们可以还原一下当时看戏的情节,就会发现那夜的戏真的不好看。首先是戏的内容无趣。“我最愿意看的是一个人蒙了白布,两手在头上捧着一支棒似的蛇头的蛇精,其次是套了黄布跳老虎。但是等了许多时都不见。”最怕老旦出来不停的唱,结果老旦坐在那一直唱个没完。连铁头老生白天能翻八十四个筋斗,晚上也懈怠了。总之,想看的没看上,不想看的偏偏又唱个没完。可见戏的内容很是无趣得很。其次是停船的位置远,看不清楚,想喝豆浆,卖豆浆的聋子也回去了。这一切都让我很扫兴。还原了社戏,发现了矛盾,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觉得那夜的戏是最好看的呢?其实,看过《社戏》原文的人都知道,鲁迅先生一上来,并不是就开始写儿时在平桥村看戏,而是回想起自己曾经看中国戏的两次经历。那两次看戏,作者透露出来的,其实是一种沉重的压抑感,同时也折射出了当时社会的混乱与世故,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冷漠得令人窒息。拥挤中的孤独、热闹中的凄凉,在这两次看京戏过程中体味得真真切切,嘈杂的都市生活使人产生的疲惫、厌烦,使得鲁迅先生失去了激情和纯真,不禁回忆起儿时看社戏的经历。在他看来,这两次看戏都没看出什么所以然就离开了,得出的结论是“在戏台下不适宜生存”。这也许是我们见过的比较长的情感铺垫了。那两次看戏不愉快的经历当然反衬出小时候在乡间看戏的有趣和难忘。所以,社戏本身并不精彩,而鲁迅先生在很多年后回忆起来,还觉得很精彩,是因为看戏的过程很精彩,尤其是这群孩子天真无暇、质朴坦诚的性格以及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生活画面,对于多年以后习惯了都市生活的鲁迅先生来说,当然很值得回忆和向往了。

孙绍振老师说:“我们的中学语文教学最大的弱点,往往是读懂了文字,却没有读懂作者在特殊语境中的心灵。”《社戏》其实就表现了鲁迅先生当时的心境。童年的社戏留给他的是无邪的童真和天真的童趣,让人看到的是生命的希望和美好。我们在解读文本时,只要抓住关键的词语,读懂作者的心灵,带领学生去感悟作品中的情感和趣味,就会把语文课上得有滋有味。

篇4:用还原法解读社戏

《欲望号街车》讲述了一个故事, 一个有关布兰奇的故事。这个故事有两个叙述者, 也称作作者, 布兰奇和斯坦利。与此同时, 还有两个读者, 斯特拉和米奇。这个文本, 也就是故事, 没有从头到尾说清楚, 这中间有空隙处 (gap) , 有不确定 (indeterminacy) 的地方。两位读者也积极参与到构建文本当中。

1“作者”和“读者”

在《欲望号街车》开场时, 中年女教师布兰奇·杜布瓦来到新奥尔良, 准备投奔妹妹斯特拉。斯特拉的丈夫斯坦利·卡瓦尔斯基是个年轻英俊但又粗俗野蛮的波兰裔蓝领工人。单身汉邻居米奇对布兰奇产生了好感, 使布兰奇重新燃起了生活的希望。

这样的两位“作者”和两个“读者”从一开始就处于极不平等地位的。布兰奇寄人篱下, 依附于妹妹和妹夫, 典型的弱势人群。斯坦利是一家之主, 他的口头禅就是“在我的地盘上”、“我是这儿的国王”。斯坦利的生活重心是和女人鬼混, 不是整日地缠着女人的那种, 而是像母鸡群里的一只骄傲的大公鸡。斯特拉不同于姐姐布兰奇, 她早早离开了“美梦”家园, 对姐姐的过往也知之甚少。失去了双亲, 斯特拉告别了南方种植园生活, 选择了北方如火如荼的工业社会。虽然经常被丈夫斯坦利暴打, 她依然和他呆在一起, 并且怀有身孕。米奇是斯坦利多年的老朋友, 对他言听计从。他们俩在同一部队当兵, 现在又在同一个工厂上班, 他们在同一保龄球队打球, 斯坦利自然就是队长。米奇的一切喜好深受他母亲和朋友斯坦利的影响。

最理想的读者必须和作者拥有完全相同的代码, 作者依照当时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在文本中重新编码, 理想的读者必须分享潜在于这一过程中的作者意图。这一点一般读者很难达到, 所以不存在这种理想的读者。但鉴于剧中四个人之间的复杂关系, 这一点就容易多了。

2 文本

伊瑟尔认为:文学作品作为作者的有意识行为的产物, 部分地“控制”着读者的反应, 但通常含有一些“空隙”或“不确定性”。读者必须根据作品中已给定的内容来参与创作填补。一部作品的内容与意义不会随着作者的意图而穷尽, 即使时空流转, 作品之中的内涵、意义永远都会遭到读者的摘取, 甚至会出现作者在创作时始料未及的诠释。

摆在剧中人面前的文本就是布兰奇的过去。对于布兰奇的过去这个客观存在, 两位“作家”给出了两个不同的版本, 写出了两个不同的故事, 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意图。

2.1 布兰奇的版本

布兰奇以前住在“美梦”庄园, 一栋带有庄园的大房子。她受过良好教育, 早早结婚了。不幸的是, 她发现她的诗人丈夫是一个同性恋, 她少不更事, 把这事抖了出来, 导致了她丈夫自杀身亡。她无依无靠, 只能来投奔妹妹。

为什么布兰奇会这么说?她的创作意图是什么?布兰奇, 这位曾经的南方大家闺秀, 如今没有了栖身之地, 亲人离去, 故园丧失, 只能来投奔妹妹斯特拉, 但这也是不可靠的, 妹夫斯坦利处处和她作对, 妹妹家也非久留之地。在这样一个男权社会里, 布兰奇所能做的就是找到一个可以依附的男人, 邻居米奇就是一个合适的人选。布兰奇·杜布瓦曾说:“我喜欢黑暗, 黑暗令我感到安慰……我从来不说出真相, 我只说那些人们想听的所谓真相。”堕落后的布兰奇流连在不同男人之间, 她太了解男人了, 她要激起男人的骑士精神。而米奇偏偏缺乏这种男子气概, 他在家听母亲的, 出门在外听朋友斯坦利的, 他就没为自己做过主。这次布兰奇给他提供了一个机会, 证明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人, 不用再依附于他妈妈或者他的朋友斯坦利。米奇决定要娶布兰奇。布兰奇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实现了自己的创作意图。

2.2 斯坦利的版本

没有了丈夫, 失去了亲人和庄园, 布兰奇搬到了一个名叫火烈鸟的旅馆。她不断地委身于陌生男人, 甚至和自己一名17岁的学生关系暧昧, 弄得声名狼藉。有人给校长写信, “那个女人道德败坏, 不适合当老师。”布兰奇的放荡成了罗格尔镇的丑闻, 当地居民将她驱逐出城, 叫她“永远不要再回来”。她没有财产, 没有朋友, 容颜老去, 无路可走, 只能来投奔妹妹斯特拉。布兰奇根本不是什么南方大家闺秀, 而是一个妓女。

斯坦利的创作意图是什么?他与布兰奇相遇的第一刻起, 两人就因性格、教养和志趣的不同而陷入持续的矛盾与对抗。布兰奇藐视斯坦利的卑微出身和粗俗举止, 甚至怂恿妹妹离家出走, “不要再和那些粗人混在一起”。斯坦利对布兰奇的搔首弄姿无动于衷, 更无心摆出丝毫绅士风度或骑士风范来迎合她的虚荣心。

自从布兰奇来了他们家, 原本拥挤的家越发拥挤了, 没有了隐私, 只有不便。而且布兰奇动摇了他国王的地位。那天晚上, 布兰奇遇到了来找斯坦利打牌的米奇。和斯坦利比起来, 米奇似乎要强一些, 这一点吸引了布兰奇。米奇对布兰奇也有兴趣, 在米奇眼中, 布兰奇是来自南方的淑女;而对布兰奇来说, 米奇是不可多得的单身汉。为了给米奇留下印象, 布兰奇不顾斯坦利的反对, 一再打开收音机。斯坦利觉得布兰奇在挑衅, 动摇了他的威信, 他一怒之下把收音机扔出了窗外。这一行为引发了夫妻之间第一次严重冲突:斯坦利动手打了怀有身孕的斯特拉。布兰奇动摇了斯坦利对朋友和妻子的控制权, 这一点是斯坦利所不能容忍的。布兰奇是个多余的闯入者。斯坦利要恢复被布兰奇打破的和谐生活, 重建往日的幸福生活。

3 读者反应

在布莱希特看来, 一个文本是一个客体, 但它不同于大多数客体, 因为它是一种象征的物体。它不像是一张桌子或者一辆汽车, 它的物质性存在毫无作用。它看上去像是一件物体, 但实际上它不是。不管有没有人看见过苹果, 也不管有没有人去吃它, 苹果都是存在的, 但是文本必须有人去读它, 它才存在。文学并不是白纸黑字的书本, 而是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体验, 意义也并不是可以从作品里单独抽取出来的一种实体, 而是读者对作品文本的认识, 并且随着读者认识的差异而变化不定。因此, 文本、意义、文学这些基本概念都不是外在的客体, 都只存在于读者的心目之中, 是读者经验的产物。

对于布兰奇的过去, 有两种基于不同目的的版本。这两个版本对两个读者产生了影响, 或者他们做出了他们的解读, 之后做出了反应。

3.1 斯特拉的解读

一开始斯特拉对姐姐的到来是很欢迎的。哪怕姐姐一再指责自己的丈夫, 怂恿自己离家出走, 她还是站在姐姐这一边, 甚至在姐姐和丈夫发生冲突的时候, 她不惜和丈夫闹翻, 捍卫自己的姐姐, 最后自己还被丈夫暴打。

对姐姐的过去, 斯特拉是有所耳闻的。把斯特拉推到布兰奇的对立面, 不全是因为斯坦利的版本, 而是因为布兰奇告诉了斯特拉:斯坦利强暴了她。西蒙·波伏娃在她的《第二性》中曾经说过“正是女性从小便受这样的教育, 因此, 他们被降低为男人的对象 (附属品) , 他们放弃了作为人的独立自主性, 而成为第二性, 这种教育使女性对男性有极大的依赖感, ”成了依附于男人或供男人欣赏和享受的事物。当时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就是这样的, 斯特拉做了一种大众化的解读。

3.2 米奇的解读

文本在叙述过程中有空隙或者不确定性。米奇找人核实斯坦利所言, 说明米奇是在乎布兰奇的。但因为斯坦利所代表的主流意识不接受布兰奇, 一向没什么主见的米奇很自然地站在了斯坦利这一边。他做的第一个反应就是不和布兰奇结婚, 觉得她不配。第二个反应就是, 既然布兰奇不是什么圣洁的百合, 米奇也想和她发生关系, 以弥补他为她所付出的整个夏天的时间。

3.3 构建

不同的读者对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 但都会受到所处时代的主流意识的支配。斯特拉和米奇基于各自的利益, 做出了解读:布兰奇是不正常的, 应该被送走的。为了刚出生的孩子, 也为了自己, 斯特拉选择站在斯坦利这一边, 牺牲了她的姐姐, 但她为自己“无情地抛弃姐姐而哭泣”, 米奇更是“瘫在桌子上抽泣起来”。在强大的斯坦利面前, 他们的话语权被淹没了。

作者威廉姆斯曾经在一次采访时提到, “欲望源于对同伴的渴望, 是一种排遣孤独的方式, 而这种孤独缠着我们每一个人。”孤独和欲望迫使人们做出极端的行为, 比如, 布兰奇。布兰奇曾经是一个有着美好梦想的单纯南方女孩, 随着亲人的离去, 家园的丧失, 她放纵自己, 选择了欲望。然而, 欲望太多, 就会受到惩罚。布兰奇被撵出了镇子, 她只能靠谎言和酒精活着。当斯坦利从肉体和精神上强暴她时, 南方的传统文明在强大的北方工业面前土崩瓦解了。布兰奇疯了。哪怕是这个时候, 她还心怀最后的愿望:她能在欲海度过余生, 最后死于吃了不洁的葡萄。这不洁的葡萄把她的灵魂带到天堂。护士最终带走了布兰奇, 这个工业北方的闯入者, 这个传统南方的捍卫者。她走之前, “教堂的钟声响起”。也许, 威廉姆斯想告诉我们, 在现代社会, 只有宗教能拯救我们。

摘要:本文借助读者反应理论, 试图通过田纳西·威廉姆斯的名剧《欲望号街车》中两个次要人物斯特拉和米奇对两个不同版本的布兰奇的故事的解读, 填补布兰奇和斯坦利叙述中的空隙和不确定性, 从而还原真实的布兰奇。

关键词:读者反应理论,《欲望号街车》,空隙,不确定性,布兰奇

参考文献

[1]Guerin, Wilfred L.A Handbook of Critical Approaches to Literatur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Williams, Tennessee.A Streetcar Named Desire[M], W.W.Norton&Company.

[3]徐静.新的起点与觉悟[J].国外文学, 2004 (1) .

[4]徐静.《欲望号街车》的不确定性与矛盾性[J].外国文学评论, 2002 (3) .

[5]徐锡祥、吾文泉.论《欲望号街车》中的象征主义和表现主义[J].外国文学研究, 1999 (3) .

[6]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

[7]朱刚.二十世纪西方文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

篇5:用“还原法”解读《故都的秋》

关键词:还原法  矛盾 《故都的秋》

《故都的秋》是一篇传统的抒情散文名篇,郁达夫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光,抒发了向往和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在深层次上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由于本篇文章的思想感情距离现代高中生实际生活较远,致使学生在领悟文章的趣味性、艺术性上存在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只是凭直觉认为这篇文章写得好,但说不出具体好在哪里。所以,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引领学生走进文本内部进行鉴赏,逐步培养学生有效解读文本的能力。

一、还原法的基本含义

进行“还原”,就是把未经作者加工的原生的现象想象出来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加以比较,即不是被动接受文学现象的现成样子,而是把目前现成的观念或解释“悬隔”起来,想象、推导出本来——在原初状态,它应该是个什么样子,[1]找出艺术形象和原生形态之间的差异,有了差异就不愁没有矛盾了。[2]还原法操作的关键就在于揭示矛盾、分析矛盾。

二、还原法的操作方法

还原法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语义还原。从文学语言中“还原”出它本原的、原生的、字典里的规范意义。把它和上下文中具体语境中的语义比较,找出矛盾进行分析;第二种是在较为复杂的问题上,借助一些历史文献,依靠想象去有效地还原。[3]文学作品的分析,如果一直是和谐统一的,说明分析仅停留在粗浅的表面,没有找到矛盾就一直抓不住文本分析的关键和要点,只能是隔靴搔痒。通过语义和想象进行还原,便可以走进文本内部,从看似完整的地方找到缝隙,发现矛盾,这就有了具体的问题,可以进行具体的分析了。[4]

三、还原法的具体运用

运用还原法,从浅层次上来讲,就是文本细读。从更高层次来讲,就是关注作者省略了的和回避了的地方。读者应该把回避和渲染、弱化的和强化的结合起来,才能找到切入矛盾的起点。弱化和回避了的,有时正是理解文章的关键。[5]通过细读《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结合还原法的理论,本文共对以下三处矛盾进行揭示和分析。

矛盾一:“秋天总是好的”与“悲凉”的感情基调之间的矛盾。

文章开篇,“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6]作者先表明自己对秋天的情感态度,认为秋天总体上是好的。可是,后半句笔锋一转,却说北国的秋来得悲凉。利用还原法解读,我们知道“悲凉”一词在《辞海》里面的基本解释是凄凉悲伤,[7]形容意境悲惨、凄惨。可知其着重于形容环境萧索,给人寂寞冷落之感。显然,在这里“好”与“悲凉”是相互矛盾的。

由此可知,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非常复杂的情感,既觉得秋天是好的,值得赞美,但又觉得故都的秋透着“悲凉”。我们通过了解作者的身世和创作背景,可以还原作者对北平之秋的感情。本文写于1938年8月,这一年作者三十八岁,即将到达不惑之年。作者之前与北平有过几次交集,经历了1919年9月外交官与高等文官考试的失意;1923年9月在北京大学作为讲师讲授统计课程,而不是自己擅长的文学;1926年6月,长子龙儿在北平患脑膜炎夭折……这些在北平不堪的回忆,也都与秋天有关,是作者心中的一道隐痛,不曾抹去。这也便是作者对于北平的情感,充满矛盾、复杂之处。正如其在《北平的四季》中写到:“在北京以外的各地——除了在自己幼年的故乡以外——去一住,谁也会得重想起北京,再希望回去,隐隐地对北京害起剧烈的怀乡病来。这一种经验,原是住过北京的人,个个都有,而在我自己,却感觉得格外的浓,格外的切。最大的原因或许是为了我那长子之骨,现在也还埋在郊外广谊园的坟山,而几位极要好的知己,又是在那里同时毙命的受难者的一群。”[8]所以,郁达夫对北平的感情是隐忍和悲凉的,永远不会像老舍的《想北平》一样,内心深深爱着这座城。

由此可认为,本文的感情基调,是悲凉的。对此,徐西前、赵文峰结合文本内容作了细致分析:在文中“写槐写蕊,首着一‘落字。写蝉写声,首着一‘衰字。写雨写人,首着一‘叹字。写树枣,首着一‘风字。故都之秋,天上地上,无论声色,无论人物,都贯以生命的音符,都伴以弱者的悲鸣,从而合奏起生命的悲歌。”[9]

矛盾二:“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与“啼唱”之间的矛盾。

文中第四自然段写道:“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10]显然“衰弱的残声”和“啼唱”是相矛盾的。“衰弱”在《辞源》里面的解释有:①人失去强盛的精力、身体机能:身体、心脏衰弱。②事物由强转弱。[11]“残”字在《辞源》里面的意思也有毁坏、残害,残缺、不完整,剩余、将尽等意思。[12]经历了时间的洗礼,随着秋季天气开始转凉,蝉的生命一点点由繁盛转向衰竭,叫声不再像盛夏那般清脆与响亮了。“啼”字在《辞源》里面的解释有,放声哭;鸣、叫的意思。[13]“唱”有歌唱、高呼的意思,[14]而“啼唱”尤指公鸡的啼叫。清晨公鸡的鸣叫,让人听起来恰似一首嘹亮的高歌,歌唱新一天的开始,充满了朝气。

文中作者用“啼唱”来形容“衰弱的残声”实则是有一种悲鸣在里面。蝉餐风饮露,到了秋天意味着生命也即将结束,所以在中国传统文人笔下,蝉的意象常常带有一种悲剧美,唐代的李商隐、骆宾王都写过咏蝉的诗句。所以作者这里用“啼唱”来形容“蝉声”是为了更加突出秋天的萧索和悲凉,还有自己对生命中不能把握之事物的慨叹。

矛盾三:“清、静”与后文关于声音方面描写的矛盾。

文章第一自然段写到“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15]既然故都的秋具有“清、静”的特点,下文就应该描写如何的安静,故都的万籁俱寂,甚至一点声音也没有。但是文中不是这样,作者在下文陆续写到“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蝉声”“风雨声”“都市闲人‘一场秋雨一场凉啦的问答声”……显然这些是与前文的“清、静”相矛盾的。

借助还原法,我们可以这样分析:1934年8月,作者应《当代文学》杂志主编王余杞的邀请,秋后到北平一游,并写篇文章。八月十六日,《达夫日记》载:“1934年8月16日,(今日七夕)星期四阴,今天是双星节,但天上布满了灰云,起而上厕所,从槐树阴中看见了半角云天,竟悠悠然感到了秋意,确是北平的新秋。”[16]由此可以看出作者此时既悠闲又自在的心境。次日清晨,郁达夫便创作了这篇散文。通过文本解读,一方面可以看出作者当时所处的环境,天空是晴朗的,周边是安静而没有吵闹声音的,作者一个人坐在窗前静静地观察着、思考着;另一方面说明作者内心的平静与安宁。那么安静到什么程度呢?文中写到的“驯鸽的飞声”“秋蝉衰弱的残声”“风雨声”“人声”,都是细小的声音,听起来感觉缓慢而悠闲,说明这里没有城市嘈杂的车水马龙,甚至连细微的蝉声都能听到,可以给人幽静之感,所以,能够很好地呼应前文所提到的清、静。

由于《故都的秋》“选入中学语文课本总也有五十年上下了”[17]。所以,关于它的主题分析、表现对象、感情基调等,一直有多种解读。每一种分析,都有值得参考借鉴之处。作为语文教师,通过文本细读,能够讲出“学生感觉到又说不出来,或者以为是一望而知,其实是一无所知的东西来”[18],这样的语文教学才有意义。

注释:

[1][2][3][5][18]孙绍振:《名作细读(修订版)》,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第98页,第18页,第185—188页,第97页,扉页。

[4]崔雪梅,郭莉莉,刘帅:《运用还原比较法解读作品——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语文教学通讯,2013年,第3期,第8页。

[6][10][15]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语文教育研究所:《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2(必修)》,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11][12][13][14]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年版,第113页,第2103页,第219页,第2235页,第257页。

[8]郁达夫:《郁达夫散文全集》(第一版),哈尔滨: 哈尔滨出版社, 2013年版.

[9]徐西前,赵文峰:《悲凉之美生命之爱——再读<故都的秋>》,语文建设,2009年,第12期,第1页。

[16]王松泉,冯国生:《披文入情品美文——读郁达夫<故都的秋>》,中学语文,2003年,第10期,第15页。

[17]林从龙:《作家谈高中语文课文三编》,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

上一篇: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下一篇:超英精神学习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