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2024-04-24

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精选12篇)

篇1: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中优先原则高一化学教案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优先原则

1.优先氧化原理

一种氧化剂与多种还原剂发生反应时,氧化剂优先氧化还原性最强的还原剂,待其完全被氧化后,多余的氧化剂再依次氧化次强的还原剂。常见的有:

(1)向 溶液中加入溴水,因还原性 先氧化,待 完全被氧化后再氧化。若 少量,只氧化,离子方程式为:;若 过量,全部被氧化,离子方程式为:。

(2)向 溶液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因还原性 先氧化Fe。

(3)向含有 的混合液中通入,因还原性大小顺序为,先氧化。

例1.(201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A.烧杯中有铜无铁

B.烧杯中有铁无铜

C.烧杯中铁、铜都有

D.烧杯中铁、铜都无

解析:因还原性 先氧化Fe,只有Fe反应完后,剩余 才能再氧化Cu,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的量不足时可能有铜无铁或铁、铜都有,足量时无铁无铜,有铁无铜是不可能出现的。答案为B项。

例2.(2018年江苏高考大综合试题)在100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 的溶液里通入0.01molCl2,有一半 变为(已知 能氧化)。原溶液中 和 的浓度都等于()。

A.0.0075 B.0.008 C.0.075 D.0.08

解析: 能氧化,可知还原性 先氧化,再氧化。先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设原溶液中HBr和 的浓度都为c,结合方程式有:。答案为D项。

例3.(201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向 混合液中,通入一定量氯气后,将溶液蒸干并充分灼烧,得到固体剩余物质的组成可能是()

A.B.C.D.解析:因还原性,先氧化,若 有剩余,再氧化。观察选项可发现 全被氧化成,只需考虑 反应情况。由于通入的 是一定量的,当 足量时,与三者都反应,剩余物质组成为选项A;当 不足量时,Cl2与 反应生成,剩余物质组成为选项B。不可能出现D选项情况。答案为A、B项。

2.优先还原原理

一种还原剂与多种氧化剂发生反应时,还原剂优先还原氧化性最强的氧化剂,待其完全被还原后,多余的还原剂再依次还原次强的氧化剂。常见的有:

(1)向含有 的混合液中加入铁粉,因氧化性,先还原。(2)镁条在O2、N2或CO2、O2混合气中燃烧,因氧化性,Mg先还原O2。

(3)铁粉与稀硝酸反应,因氧化性,若铁粉足量,先发生反应:,后发生的反应:。

例4.(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在氯化铁、氯化铜和盐酸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待反应结束,所剩余的固体滤出后能被磁铁吸引,则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

A.B.C.D.解析:剩余固体能被磁铁吸引,说明反应后有 剩余,结合氧化性,可知 与Fe均反应完,反应后溶液中存在较多的阳离子是。答案为C项。

例5.(2018年上海高考化学试题)在含有 的溶液中加入适量锌粉,首先置换出的是()

A.Mg B.Cu C.Ag D.H2

解析:因氧化性,Zn先还原,首先置换出的是Ag。答案为C项。3.综合应用

例6.(2018年维坊模拟题)向 溶液中不断通入,溶液中、等粒子的物质的量随(即 与 的物质的量之比)的变化可用下图简单表示。

分析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

(2)当_____________时,(填写 的取值范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用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 时的反应_____________;

(4)当 时,溶液中 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图象可知,时,全部氧化为;时,全部氧化为;时,I2全部氧化为。因此 的还原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

(2)由(1)的分析可知,当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时。

(3)当 时,即,此时 部分氧化为。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时,被氧化为I2和,设,则 根据电子得失守恒,解得 因此

【总结】2018年已经到来,高中的同学也即将进入一系列的寒假春节,小编在此特意收集了寒假有关的文章供读者阅读。

篇2: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1.在复习化合价的基础上,使学生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认识、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

2.学会用化合价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3.掌握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重点】

1.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等概念及其判断。

2.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法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教学难点】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的表示法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

【教学设计】

[复习引入]1.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2.写出钠、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分析其得失电子的情况,推出钠、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化合价

〖学生活动〗学生交流讨论,得出如下结果:

元素化合价升高→失去电子

元素化合价降低→得到电子

[问题情境]标出2KBr+Cl2=Br2+2KCl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并分析哪种元素失电子,哪种元素得电子,电子从哪种元素转移到哪种元素?

〖学生活动〗学生探索、讨论、交流,从而得出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

〖教师活动〗在氯气与溴化钾的.反应中,溴离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溴原子,溴原子结合

成溴分子,溴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到0;同时氯气分子中的氯原子得到溴离子给出的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氯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到-1。

在反应过程中,溴离子与氯原子之间发生了电子转移,导致了溴元素与氯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强调提醒]

当前位置:首页>高中>高一>高一化学>高一化学教案

篇3:点击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学习的一条主线.人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将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安排在第二章第三节, 内容从初中化学中的得氧、失氧的角度提升为得失电子的高度.教学内容包括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1.有关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2.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及特征

(1) 本质:电子转移 (微观) .特征:反应前后化合价升降 (宏观) .

(2) 氧化还原反应的判断

凡是有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均不变化的化学反应就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3.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置换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一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不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有单质参加的化合, 有单质生成的分解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4.重要的氧化剂、还原剂

(1) 常见的氧化剂:指能得到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能降低的物质) .如①非金属单质:Cl2、O2、Br2….②含有高价态元素的化合物, 如浓硫酸、浓硝酸、稀硝酸、KMnO4 (H+) 、KClO3等.③某些高价态的金属性较弱的离子如Fe3+、Ag+、Cu2+…….

(2) 常见的还原剂:指能失去电子的物质 (化合价能升高的物质) .如①活泼金属“如K、Ca、Na、Mg….②非金属离子及低价态化合物如S2-、H2S、SO2….③低价态阳离子如Fe2+、Cu+等.④非金属单质及其氧化物、氢化物如:C、H2、CO、NH4

5.氧化剂、还原剂强弱的判断

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得失电子的难易, 不取决于得失电子的多少,

氧化剂: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

还原剂: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还原性.

6.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规律

(1) 电子守恒规律: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和还原剂得失电子总数必然相等, 表现为被氧化和被还原的元素的化合价升降必然相等.

(2) 反应先后规律:一般说来, 在浓度相差不大的溶液中, 同时含有几种还原剂 (或氧化剂) 时, 若加入氧化剂 (或还原剂) , 则它首先与溶液中最强的还原剂 (或氧化剂) 反应, 如:向含Br-和I-的混合溶液中通入Cl2首先被氧化的是I.

(3) 价态利用规律

①表现性质规律:同种元素具有多种价态时, 一般处于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 处于最低价态时只具有还原性, 处于中间可变价时, 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如:HCl中Cl-只有还原性, H+只有氧化性.但要注意:最高价态时只具有氧化性并不意味着氧化性最强, 如:氧化性:ΗClΟ+1>ΗClΟ4+7

②价态归中规律:同种元素的不同价态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 价态的变化“只靠拢, 不相交”.例如:

H2S+H2SO4=S失2e↓+S得2e-O2↑+2H2O

而不是

H2S+H2SO4=S得6e-↓+S失6e-O2↑+2H2O

所以同种元素的相邻价态微粒间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S与H2S、S与SO2不反应, 因此可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同种元素间如隔中间价态, 则高价态微粒与低价态微粒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如;2H2S+SO23S+2H2O.

题型示例:例1 下列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 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 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B) 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 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化合反应和复分解反应不可能有氧化还原反应

解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概念及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分析如下. (A) 不一定, 可能是同一种元素被氧化和还原. (B) 只要有元素化合价升降即可, 不一定所有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C) 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置换反应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D) 复分解反应肯定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但化合反应中只要有单质参加一定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 、 (C) 为正确答案.

例2 在3Cl2+6ΝaΟΗ=ΝaClΟ3+5ΝaCl+3Η2Ο的反应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Cl2是氧化剂, NaOH是还原剂

(B) 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的个数之比为5∶1

(C) 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D) 氧化剂得电子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数之比为1∶5

解析:上述反应为歧化反应, 故Cl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其中被氧化的氯原子与被还原的氯原子之比为1∶5.在氧化还原反应中, 氧化剂与还原剂得失电子数是相等的, 其比应为1∶1.正确答案为 (C) .

篇4:氧化还原反应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精讲多练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9-065-01

0

一、精讲

1. 教学分析

从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发展史和学生最熟悉的H2还原氧化铜分析,使得此概念由偏面到全面,由表面到本质,突出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其特征是在化合价升降,突破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物质在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完成本节的教学内容。至于关键和易混淆的地方,结合练给学生以点拨、启发和疏通。本节在教法上完全是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利用比較法完成教学内容,要特别注意新旧知识或新知识联系的转折点要过渡好,这是本节成败的关键。

2. 教学过程

(1)得氧、失氧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一种物质被氧化同时另一种物质被还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2)化合价升降(特征)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

(3)电子转移(本质)

氧化还原反应概念:有电子转移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剂:CuO还原剂:H2氧化产物:H2O还原产物:Cu

小结:(1)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2)特征是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有升降;

(3)本质是反应中有电子的转移。

二、多练

小结:(1)八字方针升失氧还;降得还氧。

(2)箭头方向不代表电子转移方向,仅表示电子转移的前后变化。

说明氧化性KClO3>O2(强制弱),氧化还原反应的性质传递规律。

氧化剂的氧化性>氧化产物的氧化性;还原剂的还原性>还原产物的原还性。

价态向邻位靠拢,不交叉,此现象为邻价规律。

小结:1. 氧化还原反应规律:

a. 性质传递规律;b. 归中规律;c. 邻价规律。

2. 氧化还原反应中有电子转移表现特征为化合价升降。

作业:用双线桥法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及氧化剂还原剂,并分析归纳下例氧化还原反应体现的规律。

篇5:高一化学氧化还原反应说课稿

1.基本概念

氧化反应

得到氧

化合价升高

失去电子

(或电子对偏离)

被氧化

还原反应

失去氧

化合价降低

得到电子

(或电子对偏向)

被还原

同时发生

理解片面

反应特征

反应本质

物质变化

小结:升、失、氧,降、得、还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篇6: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1、将刚削好的苹果与久置的苹果比较,颜色有何变化?

(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因为苹果中的Fe2+被空气氧化成Fe3+)

2、泡好的绿茶静置后有何变化?

(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因为茶中酚类物质被氧化而发生褐变。)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煤气燃烧、电池放电、有氧运动、金属的冶炼、栏杆的锈蚀等等都是常见的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占生活生产的所有反应的60%,那究竟什么样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呢?

(一)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探究一】回忆初中知识,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指出这类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是什么?(活动一)学生的第一认知 : 角度1:从得氧失氧角度分析

在氢气还原氧化铜中,对于氢气而言,得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对于氧化铜而言,失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而这两者又集中在同一个方程式中,你能从中得出什么结论? 学生:氧有得必有失,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一定是同时发生的。

教师:因此,从表观上我们可以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有氧得失的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认识——化合价升降

[探究二] :以下反应中的反应物除了有得失氧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变化呢?(活动二)学生: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三个方程式分别标出各个元素的化合价。投影:

第1页

教师:强调标化合价与写离子符号电荷的不同。分析每一个化学方程式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元素。如第一个方程式,氢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化到+1价,化合价升高,铜元素由+2价变化到0价,化合价降低。这三个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变化的角度看,有什么共同特点?

学生的第二认知:角度2: 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分析

教师:因此,我们可以从特征上给氧化还原反应下个定义2:有化合价升降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投影:

教师:从得失氧到化合价升降是对氧化还原反应一个概念的推广,初中我们认识氧化还原反应只是从表关上去认识,现在作为一名高中生,应该学会从表象到特征到本质层层深化认知的深度。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有什么关系?

教师:前面我们已经从得失氧的角度分析过这个反应,H2得到氧,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而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升高;CuO失去氧,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实际上反应的特征是化合价降低。所以我们可以发现,化合价升降与氧化还原反应存在这样一个关系:

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

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 练习:判断下列反应是否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否一定要有氧的参与? 学生:不是,只要有化合价的升降。

教师:方程式1和2都没有氧的得失,但有化合价的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而方程式3没有化合价的升降,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判断一个反应是否为氧化还原反应的依据是:化合价的升降。

(三)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

[探究三]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活动三)

(氯化钠形成微观动画)

(氯化氢形成微观动画)

学生的第三条认知线: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认识——电子的转移(得失和偏移)

(四)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探究四】:请同学通过以下题的思考,分析得出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活动四)

第2页

投影:

最后小结本节课的知识

篇7: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高一化学组

杨昕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多个化学反应,使学生认识到有的化学反应中存在着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通过实验事实和思考,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3、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提出问题、讨论交流、分组合作,揭示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和特征,培养学生 从微观角度准确理解概念的能力。

2、通过设计问题情境,由表及里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由此及彼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与研究,感知事物的现象与本质的关系,对立统一的观点。

二、教学重点

1、从化合价升降角度判断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转移。

四、教学方法

提出问题——小组讨论——归纳总结——巩固练习

五、教学过程

(一)问题导入,引出课题

1、初中学习过哪些基本化学反应类型?请各举一例。

2、从得失氧的角度还学习过什么反应类型?请举几个实例。

3、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

学生回答问题得出结论:得到氧的是氧化反应失去氧的是还原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氧化还原反应。

(二)揭示目标,掌握重点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2、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

3、会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三)问题反馈,学生讨论

通过上节课的预习,学生反馈回来的问题进行讨论 1、2CuO+C=2Cu+CO2以上反应在得氧失氧的同时,元素的化合价有什么变化?找出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 2、2Na+Cl2=2NaCl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3、2H2+Cl2=2HCl的反应中化合价的升降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4、找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与氧化还原反应的关系及画出交叉分类示意图

(四)学生展示,得出结论

(五)教师总结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步骤

①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②抓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六)当堂练习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失去电子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 B、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升降的化学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C、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一定所有的元素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D、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2、下列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CaCO3+2HCl=CaCl2+H2O+CO2↑

B、CaCO3 =CaO+CO2↑

C、Na2O+H2O=2NaOH

D、Mg+2HCl=MgCl2+H2↑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经历了由得氧失氧到化合价升降,再到电子转移这样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我们要重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化学反应中发生了电子的得失或偏移,要学会从有无化合价升降的变化来判断一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

七、板书设计

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

凡是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2.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

反应前后有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3.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步骤

①标出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 ②抓特征——化合价的变化 4.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

电子的转移(得失或偏移)

5、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关系

八、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4、5、6题

九、教学反思

篇8:解读氧化还原反应

一、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概念】凡有电子转移(电子得失或共用电子对偏移)的反应叫氧化还原反应。通过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我们不难看出其本质是有电子转移。电子的转移导致元素化合价的升降,体现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即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

【应用】例1下面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反应中不一定所有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

B.肯定有一种元素被氧化,另一种元素被还原

C.某元素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时,该元素一定被还原

D.金属原子失电子越多,其还原性越强

【解析】氧化还原反应的宏观特征是元素化合价有升降,但不一定是所有元素化合价均有升降。如Fe2O3+3CO=2Fe+3CO2,碳元素没有化合价变化,故A正确。化合价变化的元素可能是不同种元素,也可以是同种元素。如Cl2+2NaOH=NaCl+NaClO+H2O,故B不正确。从化合态变为游离态分两种情况:一是从高价态变为游离态如Fe2+→Fe,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另一种是从低价态变为游离态如Cl-→Cl2,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故C不正确。金属具有还原性,还原性指失电子能力的强弱,而不是失电子数越多,还原性越强。例如Na与Al均与氧化剂反应,一般Na只失一个电子,但非常容易,Al失三个电子,但比Na困难,故还原性Na>Al,D项不正确。故本题选A。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几个基本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

【规律】氧化剂→有氧化性→化合价降低→得电子→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生成还原产物

还原剂→有还原性→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化产物

【应用】例2常温下,在溶液中可以发生反应X+2Y3+=2Y2++X2+,则下列叙述(1)X被氧化;(2)X是氧化剂;(3)X具有还原性;(4)Y2+是氧化产物;(5)Y2+具有还原性中,正确的是()

A.(2)(4)B.(1)(3)(4)

C.(1)(3)(5)D.(2)(5)

篇9:专题三 氧化还原反应

例1 已知:①2FeCl3+2KI=2FeCl2+2KCl+I2;②2FeCl2+Cl2=2FeCl3;③2KMnO4+16HCl(浓)=2KCl+2MnCl2+8H2O+5Cl2↑。若某溶液中有Fe2+、I-、Cl-,现要除去I-、Fe2+而又不除去Cl-,可加入的试剂是( )

A. Cl2 B. KMnO4

C. FeCl3 D. HCl

解析 根据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可以判断出氧化性强弱的顺序为:KMnO4>Cl2> FeCl3>I2, Fe2+、I-、Cl-若被氧化,则得到的氧化产物分别为Fe3+、I2、Cl2。要氧化除去I-、Fe2+而又不除去Cl-,则所选择的氧化剂的氧化性应该比Fe3+、I2强但弱于Cl2,故选择Cl2。

答案 A

点拨 由氧化还原反应比较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最重要的是准确判断出氧化剂、还原剂,然后结合“氧化性: 氧化剂>氧化产物;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这一规律判断出氧化性、还原性强弱顺序即可。

考点2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例2 向100 mL含等物质的量的HBr和H2SO3的溶液中通入0.01 mol Cl2,有一半Br-变为Br2,(已知Br2能氧化H2SO3)。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浓度都等于( )

A. 0.0075 mol·L-1 B. 0.008 mol·L-1

C. 0.075 mol·L-1 D. 0.08 mol·L-1

解析 解本题时首先要明确H2SO3的还原性比Br-强,再根据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先后规律知,Cl2先氧化H2SO3,后氧化Br-。当一半的Br-被氧化时,H2SO3已完全被氧化。设原溶液中HBr和H2SO3的物质的量浓度都为x,由得失电子数相等得到:0.1 L×x×0.5+0.1 L×x×2=0.01 mol×2,解方程得x=0.08 mol·L-1。

答案 D

点拨 一种氧化剂同时和几种还原剂相遇时,还原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同理一种还原剂遇到多种氧化剂时,氧化性强的优先发生反应。

考点3 配平与计算

例3 已知RxO42-+MnO4-+H+—RO2+Mn2++H2O的变化过程中,有0.2 mol RxO42-离子参加反应时,共转移0.4 mol电子。

(1)反应的氧化产物为 ;

(2)x= ;

(3)参加反应的氢离子的物质的量为 。

解析 依题意1 mol RxO42-参加反应要失去2 mol电子,则氧化产物为RO2。又因1 mol MnO4-参加反应要得到5 mol电子,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相等,可配平方程式为:5RxO42-+2MnO4-+16H+=5xRO2+2Mn2++8H2O。根据反应前后氧原子数相等,则有:4×5+4×2=10x+8,解得x=2。根据配平的离子方程式,可计算参加反应的H+为0.64 mol。

答案 (1)RO2 (2)2 (3)0.64 mol

点拨 离子方程式配平原则是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定律。

考点4 氧化还原反应综合应用

例4 (1)某反应池中,发生“生物硝化过程”,如果不考虑过程中硝化细菌的增殖,其净反应如下式所示:

NH4++ O2[硝化细菌] NO3-+ H++ H2O

①配平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横线上。

②将铵态氮中的1 mg氮转化成硝酸根中的氮,需氧气多少毫克?

③为什么在反应中需要不断添加碱?

(2)3级反应池中发生的“生物反硝化过程”,通常需要外加甲醇,净反应如下所示:

NO3-+5CH3OH→ N2+ CO2+ H2O+ OH-

配平上面的化学方程式,将系数填在横线上。

解析 此题将氧化还原反应和科学研究结合在一起,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计算、化学平衡的移动等知识点。(1)NH4+中N元素的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5价,O元素由0价降低到-2价,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8×1=4×2,将NH4+的系数配1,O2的系数配2,NO3-的系数配1,根据电荷守恒将H+的系数配2,根据H守恒将H2O的系数配1。②设需要氧气x mg,根据方程式列算式为:[114]=[x64],得x=4.57。③反应时产生H+,而本反应要求溶液保持碱性,有利于反应向正向进行。(2)NO3-中N元素的价态由+5价降至0价,甲醇中C元素的价态由-2价升到+4价,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有2×5×3=6×5,故NO3-的系数配6,N2的系数配3,CO2的系数配5,根据电荷守恒OH-的系数配6,由H元素守恒可推出水的系数配7。

答案 (1)①1,2,1,2,1 ②4.57 mg ③反应时产生H+,而本反应要求溶液保持碱性 (2)6,3,5,7,6

点拨 本题综合考查了氧化还原反应的配平及化学平衡的移动问题。在离子方程式的配平中既要遵守得失电子守恒,又要注意方程式两边电荷守恒。

[【专题练习】]

1. 阿波罗宇宙飞船以N2H4(联氨)和N2O4为动力源,反应温度达2700 ℃,反应式为2N2H4+N2O4=3N2+4H2O。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属于置换反应

B. 联氨是氧化剂

C. 联氨是还原剂

D. 氮气是氧化产物,不是还原产物

2.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含有非金属元素的离子一定都是阴离子

B. 化合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C. 复分解反应一定都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D. 有单质生成的反应一定是氧化还原反应

3. 对于反应CaH2+2H2O=Ca(OH)2+2H2↑有下列判断:①H2只是氧化产物,②H2只是还原产物,③H2O是氧化剂,④CaH2中的H元素被还原,⑤此反应中的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上述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④⑤ B. ②④

C. ① D. ③⑤

4. 下面三个方法都可以用来制氯气:

①4HCl(浓)+MnO2[△]MnCl2+Cl2↑+2H2O

②4HCl(g)+O2[催化剂△]2Cl2+2H2O(g)

③2KMnO4+16HCl(浓) =2KCl+2MnCl2+5Cl2↑+8H2O

则三种氧化剂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

A. O2>MnO2>KMnO4 B. KMnO4>MnO2>O2

C. MnO2>KMnO4>O2 D. O2>KMnO4>MnO2

5. 已知M2O7x-+3S2-+14H+=2M3++3S↓+7H2O,则M2O7x-中的M的化合价为( )

A. +2 B. +3 C. +4 D. +6

6. 在6HCl+KClO3=3Cl2↑+KCl+3H2O中,被氧化的氯元素与被还原的氯元素的质量比为( )

A. 1∶1 B. 5∶1 C. 1∶5 D. 3∶1

nlc202309030733

7. 工业上从含硒废料中提取硒的方法之一是用硫酸与硝酸钠处理废料,获得亚硒酸和少量硒酸。再与盐酸共热,硒酸被转化为亚硒酸;2HCl+H2SeO4=H2SeO3+Cl2↑+H2O,将SO2通入亚硒酸溶液中,即析出单质硒。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H2SeO4氧化性弱于Cl2

B. 析出1 mol Se需1 mol SO2参加反应

C. H2SeO3氧化性强于H2SO3

D. 上述硒酸转化为亚硒酸的反应中还原产物是Cl2

8. 某一反应体系有反应物和生成物共七种物质:O2、KMnO4、MnSO4、H2SO4、H2O、H2O2、K2SO4。已知该反应中H2O2只发生如下过程:H2O2→O2。试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中的氧化剂是 。

(2)该反应中,发生还原反应的过程是 → 。

(3)配平下列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KMnO4+ H2O2+ H2SO4— K2SO4+ MnSO4+ H2O+ O2↑

(4)如反应转移了2 mol e-,则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

9. 1 L某混合溶液,可能含有大量的阳离子:Fe3+、H+、NH4+、Al3+、K+,可能含有大量的阴离子:Cl-、Br-、I-、ClO-、AlO2-。经检测,该溶液中含有大量的Cl-、Br-、I-,若向1 L该混合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与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通入Cl2的体积&2.8 L&5.6 L&11.2 L&n(Cl-)&1.25 mol&1.5 mol&2 mol&n(Br-)&1.5 mol&1.4 mol&0.9 mol&n(I-)&a mol&0 mol&0 mol&]

(1)当通入Cl2的体积为2.8 L时,溶液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2)原溶液中Cl-、Br-、I-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

10. 已知A、B、C、D四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C为气体单质,D为黑色粉末,如图转化中E均起催化作用(某些产物已略去)。

[A(固体)] [B(溶液)][D][D][C] [加热]

请回答:

(l)A的化学式为 ;B的电子式为 。

(2)已知D与含A中某种元素的酸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产生一种含有该元素的气体X。某校化学兴趣小组为研究该气体的性质,设计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装置Ⅲ中夹持装置已略去,其中a为干燥的品红试纸,b为湿润的品红试纸。

[a][b][c][D

固体][NaCl

溶液][Na2S

溶液][NaOH

溶液][Ⅰ][Ⅱ][Ⅲ][Ⅳ][Ⅴ]

①装入药品前,检查Ⅰ中气体发生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是 ;

②写出装置Ⅰ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③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Ⅳ中出现淡黄色沉淀,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④实验结束后,该组同学在装置Ⅲ中观察到b的红色褪去,但是并未观察到“a无明显变化”这一预期现象。为了达到这一实验目的,你认为在装置(选填装置序号) 之间,还需添加洗气瓶,该装置的作用是 ;

(3)气体X能与溶液B反应,生成气体C,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11. 向Cu与CuO的混合物中加入混酸(硝酸和硫酸)后加热,使之恰好完全反应,反应中不产生SO2和Cu(NO3)2,硝酸的还原产物只有NO,且得到8.96 L NO(标准状况)。将溶液冷却后刚好全部结晶(无其他任何残留物),得到250 g CuSO4·5H2O。求:

(1)混酸中硝酸和硫酸的物质的量之比;

(2)原混合物中Cu与CuO的物质的量之比;

(3)混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过程)

篇10: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2014级1班

陈倩 1410011010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能从化合价的变化,认识并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学习,学会怎样从特殊到一般规律,再从一般规律到特殊的认识问题的科学方法;

2、通过“思考与交流”、“问题探究”等活动,增强学生分析、联想、类比、迁移以及概括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的演变,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态度、勇于探索的品质学习化学;通过创设问题情景,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诱导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来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2、教学难点:用化合价升降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思考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过哪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各举一个反应实例。

1、化合反应: 2Mg+O2===2MgO ;CaO+H2O=Ca(OH)2

2、分解反应: 2H2O===2H2↑+O2↑;Cu(OH)2==CuO+H2O

3、置换反应: Fe+H2SO4=FeSO4+H2;Fe+CuSO4=Cu+FeSO4

4、复分解反应 HCl+NaOH=NaCl+H2O BaCl2+K2SO4=BaSO4↓+2KCl 【思考2】: Fe2O3 + 3CO == 2Fe+3CO2↑属于哪种基本反应类型? 运用初中学习到的知识无法判断

复习初中化学反应的分类方法,通过举例,说明初中的分类方法存在局限,引出新的分类方法的必要性。【思考与交流】:请举几个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实例 氧化反应:C+O2===CO2 还原反应:H2+CuO=H2O+Cu 【分组讨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分别独立进行的吗?为什么?

【思考分析】对H2还原氧化铜的反应具体分析,H2得到了O发生氧化反应,CuO失去了O发生还原反应,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进行的;

使学生对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作为矛盾的共同体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引出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角度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问题探究1】:怎样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2Na+Cl2=2NaCl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思考与交流2】

请分析下列氧化还原反应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无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2CuO +C == 2Cu + CO2↑ H2O + C == H2 + CO CuO + H2 == Cu + H2O

标化合价,思考氧化还原反应与化合价的关系,从化合价升降分析氧化还原反应 规律: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降低的发生还原反应。重新定义氧化还原反应。【练习与思考】

Fe + CuSO4 = FeSO4 + Cu 2Na+Cl2 = 2NaCl H2+Cl2 = 2HCl 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为什么?

学生通过分析、比较,归纳出化合价升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外部特征及判断依据,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和形成规律性知识的认知能力。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

1、定义(狭义):得到氧的反应称为氧化反应,失去氧的反应称为还原反应;

2、定义(广义):有化合价升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

篇11:高一氧化还原反应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2、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教学难点: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三、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氧化性→得电子性,得到电子越容易→氧化性越强

还原性→失电子性,失去电子越容易→还原性越强

由此,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少,通常都容易失去电子,表现出还原性,所以,一般来说,金属性也就是还原性;非金属原子因其最外层电子数较多,通常都容易得到电子,表现出氧化性,所以,一般来说,非金属性也就是氧化性。【整理归纳】

一、物质氧化性和还原性强弱的判断

1、根据氧化还原方程式进行判断 对于反应: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例如:Fe+CuSO4=FeSO4+Cu,则有: 氧化性:CuSO4>FeSO4;还原性:Fe>Cu

2、根据物质活动性顺序进行判断(1)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2)根据非金属活动性顺序判断

3、根据产物的价态判断

一种氧化剂将还原剂氧化的价态越高,其氧化性越强。

点燃

△如:2Fe+Cl2=====2FeCl3 Fe+I2=====FeI2 氧化性:Cl2>I2 4.依据反应条件来判断

与同一种还原剂(氧化剂)发生反应,其反应越困难(即要求条件越高),其氧化性(还原性)越弱。如: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MnO2+4HCl(浓)=====MnCl2+Cl2↑+2H2O 【小结】

(1)氧化性、还原性的强弱取决于物质得、失电子的难易程度,而与得、失电子数目的多少无关。

(2)元素的化合价处于最高价态时,具有氧化性,但不一定具有强氧化性,如Na。处于最低价态时具有还原性,但不一定有强还原性,如F。

【例题分析】1.根据下面两个化学方程式判断Fe2、Cu2、Fe3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①2FeCl3+Cu=2FeCl2+CuCl2,②CuCl2+Fe=FeCl2+Cu A.Fe3>Fe2>Cu

2B.Fe2>Cu2>Fe3 +++

+C.Cu2>Fe3>Fe2

D.Fe3>Cu2>Fe2 +++

+【解析】由反应①可得出氧化性:Fe3>Cu2;由反应②可得出氧化性:Cu2>Fe2;故综合+

+可知:Fe3>Cu2>Fe2,选D。+++【整理归纳】

二、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守恒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即失电子数=得电子数。

2、价态规律

(1)元素处于最高价态,只有氧化性(只针对该元素),如Fe3等;

(2)元素处于最低价态,只有还原性(只针对该元素),如S2等;

-(3)元素处于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Fe2等。

3、先后规律

氧化还原反应中,强者优先。即氧化性(或还原性)强,优先发生反应。

4、不交叉规律

即同种元素不同价态之间,相邻价态不反应,发生反应时化合价向中间靠拢,但不交叉。

【小结】

(1)通常利用电子守恒规律,即n(失)=n(得)来进行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的题。

(2)金属单质只有还原性,非金属单质中有的只有氧化性如F2,有的只有还原性如H2,有的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如S、Cl2。

【例题分析】2.在KClO3+6HCl(浓)=KCl+3Cl2↑+3H2O的反应中,被氧化的氯与被还原的氯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

A.1∶6

B.6∶1

C.1∶5

D.5∶1 【解析】由氧化还原反应“不交叉”规律,可知KCl中的氯元素来自HCl,而不是KClO3,故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用双线桥法表示出该反应的电子转移情况为:

篇12:氧化还原反应教案设计

1、指导思想

新课程标准重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这样的培养目的,教学设计中要体现出学生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让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来。本节课堂教学模式是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通过课堂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学生讨论交流,进行活动探究,总结得出结论。其目的是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己的思考,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2、设计理念

本节课通过分析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是否有变化,建立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然后探讨氧化还原的本质。

3、教材分析

在中学阶段的化学基本概念,基础理论知识中,氧化还原反应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中学化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中学涉及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只有让学生掌握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才能使他们真正理解这些反应的实质,正确探究物质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在初中化学学习中,学生已经接触了许多化学反应,并能根据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但是,没有从得氧失氧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更没有形成氧化还原反应概念。由于得氧失氧并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本节课引导学生直接从化合价的层面认识氧化还原反应。

4、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初中的学习已经认识化学中常用的元素的化合价,有能力分析清楚物质中各种元素的化合价,也初步了解了电子转移对元素化合价的影响。为课堂上讨论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来自各个初中,讨论问题能力参差不齐,但是经过第一章的前期培养,分析、讨论的能力有所提高。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初步掌握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分析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

(2)会用化合价的变化和电子转移的观点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

2、过程与方法:

(1)体验氧化还原反应从得氧失氧的原始特征到化合价升降的表面现象再到电子转移的本质原因层

层推进,逐步深入的发展过程。

(2)通过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和本质的分析,学习由表及里以及逻辑推理的抽象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氧化和还原这一对典型矛盾,它们既相反又相互依存的关系的认识,深刻体会对立统一规律在自然现象中的体现,树立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学习化学知识。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观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

难点: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三

教学策略:

教学方法:讨论法、讲授法、总结归纳法、练习反馈法等 四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提问:我们经常发现没吃完的苹果放置一会儿后就会变成黄褐色,泡着的绿茶放置一段时间后颜色变深。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回答:

1、苹果由粉绿色变成黄褐色;

2、绿茶久置后颜色变深。从而引出氧化还原反应

回顾初中所学的知识,叫学生列举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有关化学方程式。【思考、讨论】

氧化反应: 2Mg + O2 = 2MgO

还原反应: CuO+H2== Cu+H2O 分类的标准:得氧失氧

请大家再思考一下:在所举的两个反应中是否只发生了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例如:CuO+H2== Cu+H2O 【讨论、回答】

铜失去氧,发生了还原反应;氢气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小结】

可见有得必有失,有物质得到氧,必定有另一个物质失去氧。也就是说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我们就把这样的反应称为氧化还原反应。【讲述】

氧化还原反应还有什么特点呢?在课本35页《思考与交流》有3个方程式,请大家分别标出这几个反应中每个元素的化合价,观察一下在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有没有发生变化,讨论氧化还原反应与元素化合价的升降有什么关系。【思考与交流】

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有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时氧化反应,有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时还原反应。

【板书】

1、特征:元素化合价升降(判断依据)【讲述】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升高的反应是氧化反应,物质所含元素化合价降低的反应是还原反应。那么我们再看下面反应:

Zn + 2HCl == ZnCl2+H2↑。在这个反应中有得氧失氧吗?元素的化合价有发生变化吗? 【回答】

1、没有得氧失氧。

2、锌元素的化合价由反应前的0价变为+2价;氢元素的化合价有反应前的+1价变为0价。

2、【小结】

在反应Zn+ 2HCl == ZnCl2+H2↑中虽然没有发生得氧失氧的情况,但是物质中所含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升降,这个反应就是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并非只有得氧失氧的反应才是氧化还原反应。以后我们判断一个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应该从化合价有没有发生升降来判断,而不要再用得氧失氧来判断。【课堂练习】

1.2Na +Cl2==2NaCl 2.H2 +Cl2===2HCl 3.Zn+CuSO4=ZnSO4 +H2 4.HCl +NaOH =NaCl +H2O 5.CaCO3=CaO +CO2

第二节

【设问】

上节课我们学到氧化还原反应,那么在氧化还原反应中,为什么元素的化合价会发生升降呢?要想揭示这个问题,需要从微观的原子来分析一下。我们以2Na+Cl2====2NaCl为例一起来分析一下。

【思考、讨论】 引起化合价变化的因素 【提问】

叫学生观察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钠最外层只有1个电子,因此钠有失去最外层电子的愿望,而氯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有得到1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的愿望,两者相见恨晚,钠把最外层一个电子给了氯,变成钠离子,显+1价,化合价升高了,发生的是什么反应?而氯得到1个电子,变成氯离子,显-1价。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用单线桥法分析电子转移:

【回答】

从氯化钠的形成我们可以得到,化合价升降的本质是因为发生了电子的得失。化合价升高了,发生氧化反应原。【讲解】

电子的得失或偏移用“电子转移”来概括。电子转移分成两种情况,如果是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就发生电子得失,如果是非金属与非金属进行反应,发生的是共用电子对的偏移。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认识到有电子转移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是电子的转移。

即化合价的变化在形成离子化合物时是由于元素得失电子引起的。【板书】 失电子总数=化合价升高总数==得电子总数==化合价降低总数。

同样,我们再来分析H2 +Cl2===2HCl。在氢气和氯气反应中,由于生成物氯化氢是共价化合物,在反应过程中,哪一种元素的原子都没有失去或完全得到电子,它们之间只有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且共用电子对偏离于氢原子,而偏向于氯原子,因此氢原子由0价升高到+1价被氧化,氯元素从0价降低到-1价,被还原。所以,共用电子对的偏移也可以使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板书]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电子的转移(电子的得失或共用电子对的偏移

氧化还原反应口诀:升高氧化还原剂,降低还原氧化剂。

即还原剂化合价升高发生氧化反应,氧化剂化合价降低发生还原反应。[本节总结]

上一篇:英国法国ADS签证须知(问题答案汇总)下一篇:村东的那片树林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