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2024-04-29

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精选6篇)

篇1: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当前,国内及周边发展环境正在发生一系列转折性的重大变化,凤翔县经济发展处在一个关键节点,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经济加速发展的重要性、紧迫性更加突显。下面我们结合统计工作掌握的相关资料及凤翔实际,围绕凤翔县经济的发展现状、主要做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等方面,谈一谈对凤翔县经济发展的一些认识、体会和建议。

一、经济发展的现状及主要做法

(一)近年凤翔县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2010年凤翔县地方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大关,2011年较快增长达到120.84亿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为:15.9:61.0:23.1。经济总量凤翔县在宝鸡市排名第四,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三区:渭滨区(343.81亿元)、金台区(204.60亿元)和陈仓区(134.91亿元),经济总量在全省83个县中2010年排12位,2011年可望进入前十。2011年财政总收入突破10亿元,达到10.5亿元,增长13.1%,地方财政收入2.95亿元,增长18.1%,总量宝鸡市第4位。列凤翔县之前的是:凤县(3.36亿元)、渭滨区(3.32亿元)、陈仓区(2.96亿元)。2006年-2011年凤翔县经济快速发展,经济总量翻番,综合实力显著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持续高位运行。2011年凤翔县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02.79亿元,增长31.0%。投资总量2011年凤翔县位列宝鸡市第三,排在凤翔县前面的是渭滨区(117.20亿元)和陈仓区(107.15亿元)。2006年-2011年凤翔县累计固定资产投资331.43亿元,年均增长38%,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投资规模和经济增长速度都创下了历史之最。

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2011年凤翔县农民人均纯收入7896元(全国6977元,全省5028元,宝鸡市6340元),增长24.5%,净增1554元。总量高于全国、全省、宝鸡市水平,在宝鸡市十二县区中,凤翔县位列第二,低于渭滨区(8785元),增长速度凤翔县位列第十二。2011年凤翔县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096元,(全国21810元,全省18245元,宝鸡市22337元)增长17.5%,总量在宝鸡市十二县区中,排名第二,位居凤翔县前面的是凤县(23387元),高于全国、全省、宝鸡市水平。2006年-2011年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加14866元、5192元。

三次产业竞相发展,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凤翔县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32.2:51.5:17.3调整为2011的15.9:61.0:23.1。农业经济保持稳定,特色农业发展迅速,形成了“北果中菜南牧”的农业产业格局。2011年凤翔县实现农业总产值31.78亿元,增加值19.25亿元,占经济总量的15.9%,2011年果蔬业产值5.3亿元,畜牧产值9亿元,发展苹果14.6万亩,蔬菜17万亩,建成畜牧小区37个,凤翔县牛存栏12万头,猪存栏13.5万头,羊存栏7.8万头。工业经济发展迅猛,骨干企业带动作用明显。2011年凤翔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84亿元,增长15%,实现增加值61.8亿元,占凤翔县经济总量(GDP)的51.1%。其中:46户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19亿元,增长25.2%,占凤翔县工业总产值的64.67%。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44.26亿元,增长15.6%,占经济总量(GDP)的36.6%。工业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规模以上工业又是工业经济的中坚,经济发展及增长的动力主要依靠工业经济,特别是规模工业的增长。宝二电、东岭集团、西凤酒厂等大型骨干工业企业对凤翔县工业经济起着巨大的带动作用。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城市功能日趋完善。第三产业初步形成了以商贸流通为主的业态多样化新格局,商贸业态和档次不断提升,文化旅游业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2011年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6.4亿元,同比增长13.3%;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7.84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3.1%。城乡基础设施全面改观,县乡公路网络初步形成,城乡居民安全饮水、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城区街道和重点镇街道拓改、绿化、亮化、美化等工程的实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凤翔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5.4%,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5%。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社会保障不断提高。大力推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农村合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各项社会保障制度,2011年城镇社保覆盖率83.2%,农村社保覆盖率83.2%。

(二)产业空间布局更加合理,集聚效应初步体现

1、突出工业主导地位,园区建设加速推进

近年来,凤翔县抢抓宝鸡市打造12户百亿企业的战略机遇,坚持园区承载、产业支撑、集团引领、项目推进,突出电力能源、焦化冶炼、煤化工、白酒酿造和水泥建材五大重点,率先发展“一区三园”。

——长青工业园。依据园区总体规划,加快环境优化,快速推进宝二电二期和三期扩建、东岭集团技改扩建、徐矿集团60万吨甲醇等项目,积极引进与之相配套的产业。依托园区独特的资源优势、良好的区位优势、优惠的政策支持,努力发展电力能源、有色金属冶炼、煤化工等工业主导产业园区,加快“陈长尹一体化”步伐,努力建设新型循环经济示范园。

——柳林酒业工业园。柳林酒业工业园重点实施西凤酒扩建技改项目,打造百亿西凤。园区总体布局以镇区为中心,形成东大街西凤酒业工业区、西大街柳林酒业工业区的基本框架,向四周辐射,东扩南移,合理规划园区功能分区,构建以西凤酒厂为依托,以柳林酒业、神泉酒业、双凤酒业等民营酒业为支撑的北方最大的白酒生产基地。

——川口河建材工业园。充分挖掘石灰石和陶土资源,依托冀东水泥,盘活园内现有水泥生产企业,拉动建材企业聚集,形成水泥、陶瓷等建材企业集群。园区成为凤翔加速推进工业化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县城新区。按照新区功能规划,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钛粉厂搬迁、西凤华山论剑、西凤老字号包装生产线等12个重点项目入园建设,配套跟进市民中心、奥体中心、文化艺术中心、县中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构建现代化魅力新城区。

2、突出农业特色,“北果中菜南牧”格局形成。

优化调整产业布局,大力培植优势特色产业。按照“稳定粮油、突出果菜、强抓畜牧、做大劳务”的发展思路,围绕“北果中菜南牧”的农业产业布局,推进高效农业规模化发展,培育了一批优势主导产业和县域特色产业。凤翔县粮食连续八年获得丰收,凤翔县优质专用小麦面积达到50万亩,优质专用玉米面积达到30万亩,夏秋两季粮食总产稳定在28万吨以上。横水、城关、南指挥、彪角等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基地和柳林、长青等优质专用玉米生产基地建设保证了粮食生产安全。

——果业发展获得突破。范家寨、田家庄、糜杆桥等北部沿山镇重点发展果业生产。全面推广“果、畜、沼、窖、草”生态果园建设模式,加大果园品种改造力度,推动果业生产向标准化、精细化转变。止2011年凤翔县发展苹果14.6万亩,产值3亿元,产业效应、品牌效应正在凸显。

——设施蔬菜发展加快。横水、城关、柳林等中部西宝北线和凤千公路沿线乡镇重点发展了蔬菜产业,特色精细蔬菜种植面积扩大,标准化设施蔬菜发展加快。到2011年已建成10万亩绿色无公害蔬菜基地。

——畜牧业大力发展。南指挥、彪角等南部平原镇不断壮大、突出奶牛、生猪、肉鸡养殖三大特色畜牧,推行龙头企业带动、小区规模化养殖、合作社经营模式的发展路子。到2011年建成20个标准化养猪小区、300头奶牛场12个,畜牧养殖专业村60个,畜牧业产值达到12亿元。

3、中心城区建设加快。按照“拉大框架、完善功能、提升品位、彰显特色、精细管理”的思路,推进了县城东扩、西进、北移,城市空间快速拓展,功能提升。西部工业区、北部居住区、南部文物保护区、东部综合服务区的城市区域功能布局初步形成。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亮化绿化、天然气、排污管线、垃圾无害化处置、污水处理及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极大的提升了县城形象,聚集和吸纳效应日显。2011年,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12万人。

二、新的环境、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标,经济转型升级刻不容缓

面对新的形式和发展的要求,必须看到凤翔县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有效解决。突出表现是:农业特而不优、工业大而不强、三产小而不活。

(一)从发展现状看,凤翔县经济素质还难以支撑快速发展的要求。

1、农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带动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不健全,公共服务平台不完善。果菜、畜牧是凤翔县发展的农业特色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产能,但缺少(几

乎没有)使之形成市场优势龙头企业,发挥品牌效应,其结果是优质产品不能实现优价销售,缺乏深加工,附加价值低、经济效益不理想,生产萎缩。就设施蔬菜发展而言,凤翔县设施蔬菜经过10多年的发展,虽已初具规模,但与集约化规模发展的地区相比,存在小而散的问题,大户不大,小区过小,规模效益不明显。大部分以集体集中建设,农户分散种植为主,属于低层次、低水平、低质量的设施蔬菜项目,存在技术落后、品种单

一、效益不高的问题,种植户弃种现象严重。凤翔县农产品专业市场建设一直是短腿,基本上没有形成带动力强、辐射功能完善的专业市场。现有的专业性、行业性协会少有活动,未能发挥协会职能作用。

2、工业经济结构性问题比较突出,工业“大”而不强。工业经济在凤翔县经济中虽占很大的份额,但就企业本身而言缺少有影响的大企业集团,引领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不强。凤翔县, , , 总体上尚处于工业化发展初级阶段,至2011年底,反映工业化水平的制造业占GDP比重只有10.6%,远远低于全国36.3%的平均水平。一是规模工业户数少。凤翔县2011年规模以上工业共有46户,从宝鸡市来看,户数排第五位,少于三个区及凤县。二是产值低。2011年凤翔县规模工业产值119亿元,列第六位。在46户规模以上工业中除宝二电、东岭集团、西凤酒厂、冀东水泥产值、红旗民爆、关中工具超亿元外(产值占凤翔县规模工业产值的60%多),其他工业企业产值大多在2000万元-3000万元之间,工业经济乃至凤翔县经济靠几户大企业支撑的局面长期没改观。三是私营企业发展不充分。在工业经济中凤翔县私营中小企业发展落后于眉县、岐山、陈仓,中小企业产品单

一、品牌很少。产业竞争优势不突出,产业链不完整,有企业无产业、有产业无配套的现象较为普遍。规模以上企业主要集中在能源、翻砂铸造、小食品加工等行业。企业生产同质化情况严重,缺少配套协作,总体上处于扁平的组织结构。四是高耗能企业份额大,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大。在凤翔县规模企业中几户大的企业均是高耗能企业,受节能减排政策的影响生产波动较大。同时,甲醇、冀东水同样也从在搬迁的问题,企业正常生产也会受到影响,血铅事件教训深刻。

2011年,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交通运输业、居民服务业、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第三产业传统服务业增加值比重23.1%左右,份额偏低。2011年,凤翔县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5.9:61.0:23.1与“十二五”规划目标10:58:32对比,三产增加值占GDP比重比规划目标低8.9个百分点,旅游产业缺少地理、人文优势第三产业发展较慢。

(二)经济发展面临新的矛盾

1、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及目责考核的要求都需要经济要有一个较快的增长速度,而增长的动力主要来源于企业数量的增加和生产规模的扩大。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的竞争力是县域经济竞争力的中坚力量,但凤翔县近几年建成投产的企业太少,不足以支持经济增长的要求,经济增长乏力,这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凤翔县经济在目责考核的压力下,各项经济指标连续5年高位运行,基数大,统计指标数据挖掘殆尽,加之国家统计制度改革,实行企业“一套表”制度,企业网络直报,统计局调控数据空间缩小,保增长,难度很大。

2、工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

凤翔县地处西部地区,经济欠发达,东部产业转移有利于凤翔县工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此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我们正在承接的这些产业中有一些是能耗大的企业,受国家政策的制约,生产波动性大。同时环境安全、节能减排压力增大,作为长远发展目标,付出的代价太大。将来随着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工业污染问题将会越来越突出。

三、凤翔县经济发展升级转型的思考与建议

当前凤翔县经济发展方式尚在提升,经济转型发展任重而道远。就县域经济发展提出以下不成熟建议:

就凤翔县经济发展而言我认为:稳一产,农业突出特色,以做优为主;强二产,工业突出企业主体,强民营经济;活三产,突出服务业,做大商贸和文化产业。

(一)农业。农业经济在凤翔县经济中起着稳控器的作用,凤翔县农业占经济总量近年稳定在16%-18%之间,上升和下降空间不大,所以应保持大局稳定。但就产业而言,粮食总产稳定在25万吨以上,问题不是很大,各地之间的竞争也不强。关键是在现有的基础上把苹果、蔬菜特色产业做优,提升品牌和效益,形成规模。关于苹果产业:要在稳扩面积的基础上,提升品质和做好市场,打响品牌,提高知名度,增加效益。关于设施蔬菜:设施蔬菜要在“三集中”规模推进上下功夫。大棚蔬菜是许多地方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的做法。设施蔬菜产业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竞争性,我们要想占领市场不被淘汰,大规模集约化种植是首要的条件。不成气候就难以保证效益,不保证效益就难以调动农民积极性。通过几年的发展和外地的经验看,要确保蔬菜产业较强的生命力、较强的竞争力和吸引力、就必须连片、园的推进。牢固树立规模化、集约化、高效化理念,坚决克服零敲碎打、难成气候、制约效益的弊端。坚定不移地走连片布局、规模发展、集约经营的路子,盐坎村丰椒园的经验、做法、值得推广。今后要高起点规划,规模推进,做到“三集中”:集中利用土地、集中使用资金、集中技术力量。重点建设5-10个蔬菜专业生产小区,努力实现区区有特色,靠特色争得市场,摒弃“村村开花”的做法。

(二)工业:工业经济的支撑,增长的主要动力,就凤翔县来看宝二电、东岭集团、西凤酒厂、冀东水泥、红旗民爆、关中工具应以稳定和扩产为主,这些企业生产稳定,不出现大的波动,凤翔县经济也就会相对稳定,所以加强联系,搞好为这些企业的服务是重点。现阶段的关键是强化一个主体:就是要强化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民营经济是凤翔县经济发展的一个薄弱点(不论是工业还是第三产业),也是我最具活力和发展潜力的增长点。要把加快民营经济发展作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突破口,进一步放宽政策,拓宽渠道,充分调动民资、集中民智、激发民力,让各种创业力量加速释放,形成全民创业的“铺天盖地”之势,改变凤翔县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不强的局面。要结合经济结构性调整,放心、放胆、放手让民营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参与小城镇建设及社区经济和专业市场的发展,引导支持民营经济在总量、质量、产

业升级、体制机制创新上取得新发展。要保障二电、东岭、西凤大型骨干企业聚集、壮大的同时,要把着力点放在发展民营经济上,使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中唱主角,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自主性。西区项目、甲醇项目建设要加快,尽快形成新的产能,久拖会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在具体的推进上要加大工作力度,落实项目包抓、现场办公,限时完成。

(三)服务业:以扶持引导为突破,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一是抓规划引导。突出重点,形成合力,做好服务业的统筹布局、谋划重大项目,切实推进服务业发展。县城在建的商贸项目也要加快进度,同时应提升项目的层次和水平,要有现代化的形象,适应设区的规模和要求,二是抓政策导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从人才、资金、土地、税收、公共平台等方面,研究制定服务业重点行业和服务业集聚区的扶持政策。

三、是抓区位布局,重点培育形成“一城三镇”的空间发展格局。围绕打造县城副中心,通过妥善集中安置居民、适度规模经营土地等办法,促进紫荆山新城形成新型工业主导型发展模式;以省级重点镇建设为契机,加快镇区基础设施和柳林酒城商贸住宅小区建设,引导农民向城镇集聚,促进柳林镇形成中心城镇带动型发展模式;把推进有条件农村居民进城落户、城中村改造与县城西区建设相结合,引导居民向住宅楼集中,促进城关镇形成三产服务带动型发展模式。四是抓机制创新。引导社会资本广泛进入服务业领域,把抓民俗文化做为突破口,力争在2-3年内做大六营民俗文化产业园,形成凤翔的亮点。

(四)以人才战略为保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人是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县域内人口总量固然重要,但人口质量更重要。要加大县域内人才的培养,不仅要留住高科技人才,也要加强对基础人才包括青年技工和农民的培训,以提高人力的竞争。在县域经济中,“能人经济”非常重要,作用很大。要出台支持鼓励人才发展的系列措施,着力营造良好的人才创业发展环境。对企业法人机构高管人员、管理和专业人员,根据其贡献和作用大小分别给予一定的奖励或补贴;对企业所从事的人才开发、引进、培训、研讨交流或改善人才居住环境等活动给予一定的补贴。对自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科技攻关企业、创新团队、重要人员,根据其贡献程度,给予一定的资助。

篇2: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目标和主要措施

到2010年,我县要培育起2—3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强的支柱产业,县域生产总值和地方财政收入在2000年基础上翻一番,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和后劲明显增强,综合实力进入全州中上等水平。

──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增加农民收入。

按照“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方针,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切实把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完善企业和农户之间的利益联接机制,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农户分散经营集中起来,共同开拓市场,提高农业的社会化、组织化、市场化程度。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加速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幅不低于4。

──实施“兴工强县”战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我们与先进发达地区相比,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工业化程度低。我们要充分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工业化进程,要以结构调整推动工业化,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以对外开放推动工业化,努力增强发展动力;要以可持续发展战略带动工业化,努力优化资源配置;要以城镇化促进工业化,切实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建好散花经济园区和矿产资源开发加工园区为重点,着力抓好建筑建材、亚麻、酒业、乳猪、腐乳、矿产、化工等项目的实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

──统筹发展,实现科学发展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通盘谋划,整体运作,促进城乡联动、工农对接,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况得到改善,非农产业比重、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人均受教育年限、社会基本保险覆盖率、能源利用率等大幅提高,政府管理能力明显增强,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与自然更加和谐。

二、努力培植县域经济建设项目

(一)巩固提升种植业

要坚持“市场引导、计划种植、主攻质量、调整布局”的烟叶生产方针,确保烤烟生产提质增效。一是认真做好择优布局,把80的计划任务落实在最适宜区,坚持用保浇保灌的好田好地栽烟;二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调动干部群众的栽烟积极性;三是要采取有效措施,严厉打击“倒买倒卖”行为,切实维护好烟农的利益。要认真实施《XX亚麻产业发展规划》,抓好布局,实行集中连片,搞好样板示范。引导企业严格按标准收购,兼顾企业、麻农利益,调动麻农的种麻积极性。油菜种植在我县已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军屯、新甸坝区、半山区一带较适宜种植,要搞好择优布局,改良品种,强化科技措施落实,把油菜种植面积扩大到3万亩以上,实现产值1500万元。把烤烟、亚麻、油菜作为种植业的重点产业来抓,得到巩固提升,增加农民收入。

(二)培强壮大矿冶化工产业

我县矿产资源品种齐全、储量丰富,现已发现矿产30余种,化工有十多年的发展基础,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培强壮大步伐。一是科学布局、合理开发;二是选准优势,突出重点;三是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四是按照环保要求,治理与开发同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培育劳务输出业

我县劳动力资源丰富,进城务工获取劳务收入的“打工经济”已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建立健全县、乡、村劳动输出服务网络,狠抓技术培训,依法维护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切实维护他们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鼓励支持务工者返乡创业,吸进外地创业资本和技术,参与经济建设,吸纳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

(四)做强做大“三乡”特色产业

──名猪之乡。通过近几年的培育和发展,我县仔猪产业已成为畜牧业中的重点产业,有较好的发展优势和良好的发展前景,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围绕2010年生产优质仔猪80万头,实现产值5000万元的发展目标。要建立良种繁育供应体系,健全和完善动物疫病防疫体系及县、乡、村三级畜牧兽医网络和技术推广网络。要加大力度,扶强龙头企业,着力培育一批养殖大户,为龙头企业发展提供稳定的原料。要建立健全仔猪营销体系,建立和完善仔猪批发市场。要加强小额信贷资金管理,为发展仔猪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打响牟定名猪之乡。

──名酒之乡。我县正兴集团生产的喜鹊窝系列酒已有十多年的历史,2003年共生产390吨,实现产值726.8万元。要采取有效措施,打响品牌,加快发展。一是引导企业走联合壮大、集团化发展的路子。二是引导企业打造好喜鹊窝系列名酒品牌。三是引导企业大力开拓市场,建立现代营销管理体系,构建适应市场要求的现代销售网络。

──名腐乳之乡。牟定油腐乳历史悠久,畅销州内外。2003年,县3家企业共

生产油腐乳355吨,实现产值400万元。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培植,使其发展壮大。一是扶优扶强,逐步整合资源,做强做大“牟定油腐乳”品牌。二是引导企业诚信经营,保证质量,不断提升牟定油腐乳的品位。三是引导企业充分挖掘市场潜力,广泛建立营销网络,使“牟定油腐乳”走向全国,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特优产品。使全县油腐乳生产能力达1000吨,产值达

千万元,税收百万元。

三、加快发展县域特色经济的对策与建议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优化发展环境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提高认识,优化发展环境。这一点我们这次到梁山县考察体会较深,深受启发。我们要认识到,欠发达县的经济属拉动型经济,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长期不投入就会萎缩,而在经济欠发达的现实情况下,政府财力投入、国家项目投入、银行固定资产投入都十分有限,一个地方不怕穷不怕难,关键是要有活力,有了活力就有了潜力,就有了动力,就有了希望;民间积聚着巨大的投资能量和投资热情,有着极其强大的爆发力和创造力,只有吸引外资、激活民资才是一条最现实有效的路子。为此,我们把解放思想、放开搞活、改革创新作为先导工程。梁山县提出的实施“‘全面放开,全民招商,全民经商,全力保护,全面推向民营经济’的‘五全’战略,提出的‘民营化、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的‘四化’发展方向等等值得我们借鉴。梁山县把优化环境作为长期坚持的大政方针,紧抓不放,创造了群众放心、外商满意的良好发展环境。一是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在核发证照、土地使用、资金信贷、用水用电、信息咨询等方面优先安排,促进了一大批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二是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全县各级各部门都把发展民营经济作为一把手工程,全县上下形成了“进了梁山门就是梁山人,来到梁山县事事都好办”的共识,重商、知商、亲商、爱商、为商的氛围较为浓厚。三是创造优越的服务环境。他们成立了处置“三乱五霸”办公室和行政效率投诉中心,严历打霸除恶,重拳治理“三乱”,有效地保障了投资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设立了行政审批服务中心,20家职能部门集中到收费服务大厅办公,推行了部门服务承诺制,实行了“一站式”审批、“一个窗口”收费和“一条龙”服务,简化了审批手续,提高了工作效率。梁山县全党动员,全民发动,全方位放开搞活,大力度招商引资,多层次兴办项目,出重拳治理环境,促进了全县民营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这些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二)牢固树立开放意识

发展经济,离不开资金、技术和项目的支撑。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坚定不移地实施对外开放战略,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发展外向型经济。牢固树立“大开放大发展、不开放不发展”的意识。搞好招商引资是借助外力、发展自己最有效、最直接的办法之一。这里介绍一下梁山县招商引资的做法。他们全民动员,大搞招商引资。出台了《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和《招商引资奖励办法》,设立了招商引资奖励基金,实行了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三年全县共引进县外项目400多个,引进县外资金和启动县内民资40亿元。一是老乡招商,营造反哺效应。二是科技招商,培植高新项目。他们把引进高新技术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合协作,提高民营项目科技含量。三是以商招商。四是全民招商,从县几大班子领导成员到一般干部职工全力以赴。

(三)扶优扶强龙头企业好范文版权所有

要把龙头企业的扶持、培植作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办法,积极帮助解决存在的问题,加速发展。结合重点产业培植的目标,着力扶持南塔集团、正兴集团、宏羚集团、腐乳生产企业等带动力强、辐射面广且符合我县产业发展方向的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对选准的主导产业集中资金,重点投入,对龙头企业要一个一个的认真研究,是缺资金、技术、管理、市场等拿出方案,并按照产业化经营的要求和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着力扶持产业化链条中的薄弱环节。

(四)合理布局产业重点

要站在全县发展的高度,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发展重点。产业发展不能遍地开花,产业一多就乱,一乱就会分散财力物力,就会形成雷同和低水平重复建设。一定要破除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大而全”、“小而全”观念。要通盘谋划,整体运作,把烤烟、亚麻、油菜,最适宜的乡、规模连片,集中发展,让最有经验的种植农户来规模连片承包种植,建立农村经济联合体,形成乡乡有重点,村村有产业。乳猪产业可以在交通便捷的村落集中猪舍内饲养方式,提高科学饲养方法。

篇3:县域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与建议

“低碳经济”作为一个新的概念, 目前还没有一个明确统一的界定。国内较早研究低碳经济的学者庄贵阳 (2005) 认为低碳经济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其实质是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 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鲍建强等 (2008) 指出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 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 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 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 (能源) 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 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综观目前学者对低碳经济内涵的阐述, 我们认为低碳经济呼应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念, 与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密切联系, 是依靠技术进步和制度创新进行能源消费与生产生活方式上的变革, 实现碳减排目标下的理性发展。

县域是我国基层政治经济实体, 以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的微观地域单元。我国县域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70%以上, 其发展情况基本与所在省市区域经济的发展情况成正相关关系 (钟玉锋等, 2010) 。在地域单元范围内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县域经济是城乡二元经济的结合部, 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是重要且特殊的部分。如今, 县域经济担负着推进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 最终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的重任。而目前我国县域经济较少处于工业化中期, 大部分还处于工业化初期, 经济发展“三高一低”特征明显, 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违背, 大多属于不可持续的发展。依据县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地位, 只有走低碳式发展道路, 才有助于国家整体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所以, 县域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 是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趋势的重要关键部分之一。

2 县域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

2.1 县域工业发展现状制约低碳经济发展

我国县域特别是欠发达地区的县域工业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县域工业中产业结构不合理, 产业发展层次较低, 其中第二产业比较脆弱,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企业普遍为中小型企业, 数目众多, 而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 布局分散, 广泛存在于各个产业部门。并且企业多处于传统行业, 实力有限, 大多采用传统生产技术, 配套清洁生产设施与工艺达不到要求, 导致原材料利用率低, 排污量大。少数处于起步阶段的小企业在管理较为宽松的环境下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落后设备、落后工艺, 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加之政府出于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考虑, 对企业采取保护的态度, 使得企业生产“三高一低”的特征得不到明显改善, 淘汰落后产能和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尚需时日。

综合县域经济中企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 研发能力不足, 清洁生产设施工艺缺乏;产业发展层次偏低, 产业结构升级动力不足等因素的共同影响, 显示出长期存在的县域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发展方式转换成本大, 从而构成发展低碳经济的最大制约。

2.2 盲目招商现象制约县域低碳经济发展

由于市场规律的作用, 越是区位优势明显、经济发达、基础设施较好的区域, 所蕴涵的商机就越多, 越易吸引外来资金投入;而越是交通较不便利、资金不充裕、发展程度相对落后的区域, 因商业劣势引进外来资金的可能性就越小。反应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中, 相对于沿海地区的县级区域, 没有一定优势条件的中西部县级区域招商引资工作的难度较大。于是, 内地很多县份把招商引资工作上升到一定高度落实到各部门各单位, 实行“全民招商”。因此, 有的基层单位为了完成下达的指标, 片面追求增长速度, 盲目招商, 忽视生态环境保护, 甚至不惜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增长。

县域经济的发展优势在于其相对丰富的资源及劳动力供给和较大的环境容量, 落户企业有着很大的成本优势。但在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 很多县份过于强调经济发展, 只重视招商引资的数量, 对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重开发、轻保护的现象突出, 县域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优势逐步减弱, 部分地方的资源利用已经接近极限, 环境容量趋于饱和, 制约经济低碳式发展。

2.3 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制约县域低碳经济发展

我国是世界煤炭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受“富煤、少气、缺油”这一能源条件和资源禀赋的影响, 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而与石油、天然气相比, 单位热量燃煤排放二氧化碳比石油、天然气分别高出36%和61%, 这使得在这一能源结构下经济发展呈现“高碳排放”的特征。作为国民经济重要关键的组成部分, 县域经济发展置身其中, 能源利用与消费同样呈现高碳特征, 且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 严重制约其低碳经济发展如何提高煤炭能源的利用效率, 减少煤燃烧的二氧化碳排放以及广泛利用其他清洁与可再生能源, 是摆在各经济实体面前的难题。

3 发展县域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3.1 逐步形成县域工业的低碳式发展方式

我国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领域, 工业发展的低碳化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重点。因此县域经济向低碳转型的关键在于转变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方式, 再综合我国县域经济目前的现状与特点, 转变县域工业经济发展方式应以推进先进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为着力点。

首先, 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进技术进步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大力开发和应用经济上合理、资源消耗低、污染排放少、生态环境友好的先进低碳技术, 使技术创新成为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力量。其次把节能减排作为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加强高能耗行业的结构调整, 依靠淘汰陈旧设备,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 大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建立行业新上项目能耗、污染指标与节能减排指标完成进度挂钩、与淘汰落后产能相结合的机制, 使县域经济发展建立在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础上。最后, 应在县域工业中推动循环经济的实践, 让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成为县域政府和企业的共识。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 在县域工业布局上, 主要应避免分散发展而导致的重复建设, 优化资源配置;在县域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上, 积极发展产业集群, 发挥群体优势, 降低发展成本和市场风险;在县域产业关联上, 不断推进产业链、产品链的纵向、横向延伸, 形成“链网式经济”。这种经济集约发展模式不仅效益显著, 而且产业、产品间呈现链式关联状态, 可大大降低能耗物耗, 提高资源转化率, 减少污染, 从而使县域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得到提高。所以, 循环经济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从根本上讲是一致的, 它是缓解能源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 也是从源头上减少污染、减轻环境压力的最佳途径, 能有效推动县域工业经济低碳式发展。

3.2 绿色招商促进县域低碳经济发展

所谓绿色招商, 是指在区域内设立一定的绿色环保门槛, 同时围绕着支柱产业, 通过有目的引入现有产业中的空缺部分, 完善产业链、产品链和废物链, 形成以企业类型多样化、产品链接关系紧密、资源闭合流动、资源能源高效利用为特征的生态工业网络的招商引资方式。绿色招商实践和循环经济、低碳经济发展理念相契合, 以推进县域内的工业循环经济构建为目的, 进行补链招商, 形成产业链网, 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 组织企业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 延长生产链条和推进企业间生产链、空间链的完善, 减少工业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 达到整个县域工业物质、能量利用的最大化和废物排放的最小化。

实际工作过程中, 坚持从源头上控制污染, 注重引进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项目, 同时要考虑到县域资源禀赋状况和产品市场生命周期, 为接续性产业发展留有余地;注重引进重大项目的同时积极引进具有补链功能的项目, 促进相关产业的链网式发展;另外, 市场需求是招商引资的导向, 在通过招商构建生态产业链时必须结合市场需求现状, 并在充分考虑未来需求变化的基础上, 开发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3.3 引进和发展低碳技术, 改善县域能源结构

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条件在短时间内无法改变, 但并非意味着高碳排放只能继续。关键的问题在于如何通过技术手段有效的提高煤的利用效率, 大量减少煤燃烧的碳排放。目前国际上有先进的高效清洁煤发电技术, 但我国在此类技术的开发应用上还不成熟, 很多设备和关键技术需要从发达国家引进, 因此还需要加快开展技术研发工作, 其大范围推广进入县域工业还有一段较长的路要走。但从长期看, 在经济或资源条件较好的县域, 如长三角地区, 要逐步发展水能、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 以改善县域能源结构。除此之外, 还需要加强交通节能、建筑节能等低碳能源技术的研发及引进。

4 结语与讨论

县域经济是工业经济和农业经济、城乡二元经济的结合部。虽然我国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工业部门, 但是现代农业建立在对化石能源使用基础之上, 化肥和农药的高能耗、高污染的弊端, 不仅破坏物种多样性、影响土壤的有机构成, 而且化肥和农药的生产过程, 本身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 如何大幅度的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 降低农业生产过程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走有机生态农业之路, 发展低碳农业同样值得思考。

低碳经济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 发达国家也有很多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践供我们学习借鉴, 如固碳技术和零碳社区建设。但具体到我国县域低碳经济的发展, 必须立足于当前县域经济发展阶段和资源禀赋, 认真审视低碳经济的内涵和发展趋势, 结合实际形成具备清晰阶段目标且操作性强的理性发展路线图。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 2005, (11) .

[2]鲍健强, 苗阳, 陈锋.低碳经济: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变革[J].中国工业经济, 2008, (4) .

[3]钟玉锋, 崔风暴.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生产力研究, 2010, (3) .

[4]杨延哲.绿色招商与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河南省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7, (5) .

[5]王婉芳.县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探索——以长三角为例[J].生产力研究, 2009, (6) .

[6]刘桂文.县域低碳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和路径选择[J].中国农学通报, 2010, 26 (14) .

篇4: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摘 要:通过对陕西省凤翔县传统草木编制工艺现状的走访与调查,本文在对当地草编五年(2012-2016年)保护规划的基础上,提出一些发展建议。

关键词: 凤翔 草木编制 工艺 发展

凤翔县位于陕西关中盆地西北部,在我国最早论及地理的典籍《禹贡》一书中,称凤翔为“雍州之域”。 凤翔草木编制工艺(以下简称“凤翔草编”)是当地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据《凤翔县志》记载,凤翔草编工艺起源于北宋时期,是凤翔农村世代相传的一种家庭副业,发展至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2007年,经当地文化部门申报,凤翔草编被列入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一、 现状

2013年夏秋之交,项目组成员赴凤翔对凤翔草编目前的发展现状、从业人员等进行了调研和了解,基本对凤翔草编这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本次调研活动主要有以下收获:

1.凤翔草编的制作方法、分类及艺术特色

凤翔草编早些时候是由当地妇女利用农闲时间以当地盛产的小麦秸秆、马莲草叶或柳枝、藤条为原料,选取茎节主干部分制成生产生活用品、装饰用品、节日礼品等。这一技艺目前在当地个别地区已形成了产业,部分中青年男子也加入了从事草编技艺的队伍中。凤翔草编的编制方法大体分为四个步骤:一是将制作原材料,如小麦秸秆按粗、中、细和中、长、短进行分类并入水浸泡,使秸秆柔韧棉软,便于弯折;二是最重要的环节“掐辫子”。即编织艺人以四根秸秆或七根秸秆为一组,根据心中计划好的构想编出直角辫、犬牙辫或拐角辫三种样式,后将以上三种样式穿插或组合,一件草编作品基本成型;三是草编作品的收尾工作,即缝底、收边;四是上把、装饰(如上色、点缀等),至此一件草编作品即宣告完成。

凤翔草编做工精巧,造型美观,样式新颖,经济实用。经不断创新和开发,目前有200多个品种。凤翔草编按其用途可分为以下三类:

(1)生产生活用品:如草帽、草提篮、草墩(坐垫)、门帘、蚂蚱笼子、牲畜眼罩等;

(2)装饰用品:如屏风、壁挂(配有山水、人物、花草、风景等图案);

(3)节日礼品:如丹心桃、九角星、十二生肖挂件等。

在当地,许多草编成品都被农户搁置家中作为日常生产生活的用具发挥了实用功能,比如用草编编制的屏风、草帽、门帘、坐垫等在当地农户家中随处可见,成为他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

2.凤翔草编艺人分布情况和产业发展概况

根据走访凤翔县文化馆后得知:凤翔草编主要分布在凤翔县境内的董家河乡、范家寨乡、糜杆桥镇、田家庄镇及其周边地区,其余乡镇只有零星分布。在这次调研活动中,笔者主要深入凤翔县城关镇行司巷和董家河村进行了考察。

在凤翔县城关镇行司巷内,聚集了许多从事草木编制的艺人。在巷内可以看到,许多住户门外都挂满了五彩缤纷的草编作品,一些艺人还坐在门口正在编制草编。这里的草编技艺以杨氏一家最为出名。从杨家第四代传人杨全省的口述中得知,目前在当地小有名气的杨全省为杨氏草编技艺第四代传人,1976年开始从杨福星和张玉珍老人那里学得草编技艺,并已将这一技艺传授给了妹妹杨春丽。目前,在凤翔,杨全省的草编已形成了规模,并屡获殊荣。最主要的成就是2006年,他的草编作品“十二生肖挂件”被选为国家个性化邮票主图。杨全省的草编作品目前已远销日、美、英、丹麦、瑞典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年收入数十万元。在他的带动下,该村的部分农户也将草编技艺作为其主要的经济来源,通过客户上门订购、网络销售等方式进行出售,也换来了不菲的收入。

在董家河乡董家河村,也集中着一批从事凤翔草编的艺人,约有近百名,这些艺人大多在40岁至60岁之间,传承方式多为父母传承,和凤翔县城关镇初具规模的凤翔草编产业化相比,这里则稍显冷清,艺人们的作品多是由凤翔县贸易公司或当地商贩购买,专程长期登门定购的外地客商很少。

以上两地是凤翔草编技艺较为集中的地区,在县域内其余地区,草编艺人也有零散的分布。据凤翔县文化馆干部介绍,目前凤翔草编艺人有1200余人,除杨全省等百余名艺人以草编技艺为主要经济来源外,其余艺人多是在农闲时分作为消遣来从事草编技艺,他们的草编产品多用于馈赠亲友或在自己家中使用,多余的草编产品才自己零售,或被凤翔县贸易公司回购后对外销售。目前,在当地,草编技艺传承多为父母传子女的形式,儿女一般长至十余岁时,若没有外出打工或出外求学,一般就开始随父母学习草编技艺,传承方式属于在直系亲属内自然传承的方式。

3.通过实地走访后,我认为目前影响凤翔草编技艺发展的突出问题有以下两方面:

(1)自然环境因素

近年来,小麦品种不断改良,先前用于草编技艺的长颈节高杆小麦品种已几乎绝迹,新培育出来的矮化小麦品种,总高度只有60至70厘米,其中可用于制作草编的部分也就40厘米左右。此外,作为传统草编技艺材料的马莲也因生态环境的恶化生长受限,采集起来费力费时,此外由于售价过于低廉,导致数量稀少。生产原料的相对匮乏直接对凤翔草编的大规模生产形成了制约。

(2)社会因素

凤翔草编由于全是手工制作,有些精细环节机器化生产难以代替,因此产量有限。此外,由于凤翔草编多为赏玩之物,造型简单,规格较小,所以价格普遍低廉,利润不高。在目前追求经济效益的利益驱使下。目前在当地,除了少数销路已经打开的艺人外,大多数草编生产者生产的作品数量不多,销量不大,由当地政府主导的、统一的产销模式尚未形成。此外,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当地妇女的就业门路越来越广,外出打工的妇女越来越多,草编技艺已不再是她们为数不多的从业选择。

二、凤翔草编技艺的保护发展措施

在本次调研活动中得知。为抢救保护凤翔草编技艺,凤翔县人民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凤翔草编五年(2012-2016年)保护规划,并指派相关部门分别负责该规划的实施、管理、督导和检查工作。该规划大致内容如下:

1.以凤翔县董家河乡董家河村为重点,投资35万元建立凤翔草编原生态保护村,在该村建设凤翔草编原材料培育基地和草编技艺传习基地。另出资18万元,用于草编工艺品的征集工作;

2.在凤翔县文化馆设立凤翔草编工艺品展室,成立凤翔草编工艺协会。每年举办一至两次凤翔草编工艺展,在各乡镇巡回展出,在扩大对外影响的同时扩大内部影响,激发县域内各地草编爱好者的生产热情;

3.建立以主管县长为组长的凤翔草编保护工作领导小组。由凤翔县政府出面招商引资,发展凤翔草编产业。县政府每年向凤翔草编项目拨款一万元保护经费。同时投资12万元,成立凤翔草编工艺开发公司,做好研究开发和营销策划工作和科学的生产、推介、营销体系,提高凤翔草编的销量,加快凤翔草编产业化步伐;

4.投资9万元,定期举办凤翔草编技艺培训班,邀请专家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艺术培训,提高从业艺人的艺术素养,提升凤翔草编的艺术内涵。2013年至2014年间初步计划培养骨干艺人50人;

5.凤翔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安排专业干部参与凤翔草编的保护、资料整理与研究工作,对凤翔草编鼎盛时期的情况和现状(包括流传范围、产品种类、从业人员等)进行摸底清查,建立比较完整的档案体系。

为确保如上规划能够顺利实施,当地相关部门还确立了凤翔草编技艺保护工作的两大指导思想。即:

(1)民间艺人、传承对象、专家学者三者步调一致,建立互动互补的人才、队伍体系;

(2)传承、保护凤翔草编艺术与发展凤翔草编产业有机结合;

当地相关部门计划将凤翔草编技艺保护规划与凤翔草编技艺保护工作的两大指导思想相结合,以指导思想促进保护规划的落实,实现凤翔草编技艺的进一步发展。

三、促进凤翔草编艺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笔者对凤翔草编目前的发展现状有了基本了解。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地政府对凤翔草编采取的一些保护措施和本人在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一线上的一些认识进行分析,提出促进凤翔草编艺术发展的几点建议。

1.提高凤翔草编的艺术内涵和权威文化机构的认可度

从本次调研中可以看出。目前,凤翔草编的产品种类虽然不少,但在玲琅满目的作品之后,却存在着作品艺术内涵不足这样一个制约凤翔草编继续发展的突出问题。

在目前所见到的凤翔草编成品中,生产出的产品,如十二生肖、草帽等,大多作为零售,用途多是注重实用性或作为一般居民身边的赏玩之物,且大型的、有吸引力的作品还不多见,作品的艺术内涵和艺术价值普遍较低。因此尚无凤翔草编被权威美术馆收藏的记录、报道或耳闻,权威专业收藏机构认可程度不高。而同为凤翔和其周边地区的民间传统技艺,凤翔木版年画和社火马勺脸谱被权威艺术机构或名人收藏的报道屡见报端,它们借此大幅提升了其艺术影响力。究其原因,就是这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技艺本身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使作品本身有着较深的艺术内涵。例如社火马勺脸谱多表现的是关中秦腔戏曲人物形象,而凤翔木版年画则以佳人爱菊、秦琼敬德、倩女寻梅等传统文化内容为作品题材,提升了作品的艺术内涵。

因此,相关人士应在提高凤翔草编的艺术内涵上下功夫,使其成为实用性与艺术性并存的民间艺术佳品。

2. 产品创新

如何提高凤翔草编作品的艺术内涵,自然离不开产品的创新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虽然这一词汇在各学科技术性分析论文中屡被提及,是专业技术学科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但这一现象也恰恰说明了创新的确是推动各技术学科发展的源泉。推动凤翔草编技艺在艺术内涵上的提升,既是创新,也是凤翔草编发展的必经之路。

就凤翔草编而言,提高其作品艺术内涵的方法,可以将凤翔草编作品与传统题材相结合,也可制作成组成套的、反映某一重大历史事件、历史题材或社会现象的草编作品。例如,目前在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馆中陈列的“关中印象”系列泥塑作品,该作品将近千个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穿插在市井街面的房屋、磨盘、道路之中,反映了上世纪解放初期关中地区的民俗风情。在2008年夏笔者赴延安的一次调研活动中,笔者在延安市文化艺术中心的展室内看到了一幅用剪纸形式展现出的清明上河图,这是一个用不同艺术形式展现同一艺术题材的例子。该图长约十10余米,高近一米,可以说是绘画版清明上河图的放大版,此幅长卷采用剪纸的形式加以表现,给观者以新鲜的视觉感和强烈的画面冲击力。以上两个例子或许能对凤翔草编在艺术内涵上的提升带来些许启迪。

凤翔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希望在继凤翔泥塑和凤翔木版年画两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之后,凤翔草编这一被称为“女人手”的民间传统技艺能够推陈出新,不断提高作品的艺术内涵,迎来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凤翔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书[M].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印,2009.

[2]张金庚.草编生产技艺[M].轻工业出版社,1983.

[3]谭红丽,战国.中国民俗文化丛书:草编[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篇5:县域经济转型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杨世吉

县域经济作为行政区划型区域经济,是以县城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农村为腹地的区域经济。云县属于全国经济欠发达的县份之一,在县域经济发展以农业主导向以工业为主导的转型实践中,农业布局和工业发展如何实现跨越的一系列课题不可回避地摆在了县级党政决策者面前。

一、调优一产 促农业跨越

延续了数千年传统农业无法富民富县的情况下,农业的出路在于强力推广优质高效农业,市委提出了“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调整原则,并在刚刚闭幕的临沧市第三次党代会上提出建设南汀河经济走廊和澜沧江经济走廊,其主旨就是挖掘热区资源,发展高效农业。农业发展战略的这一选择,抓住了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主题。

(一)重新审视农村劳动力“富余”问题。在农业生产中,无论是哪一种产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多年来,传统与惯性一直延续着在广袤的土地上广种薄收、粗放耕作,谷物依然是那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低产谷物,果木、蔬菜依然是那种延续了数千年的低档次品种,自产自销、自给自足,商品价值低、经济效益差,于是,耕作管理越来越粗放,土地的利用率低下,农业的潜力得不到应有的发挥,人力、物力、财力在耕地上的投入十分有限,从而导致了基层干部甚至村民中的一种偏激认识,农村劳动过于“富余”了。于是,党政引导、民间跟风,农村劳动生力军一批又一批涌向发达城市,成为沿海轻工业流水生产线上的廉价劳动力,从而导致,做城市的工,荒农村的田的不正常现象,青壮劳力,赚了务工的“小钱”,丢了长远发展的大产业。在农业种植业结构的大调整中,规模化、标准化发展的烤烟、咖啡、澳洲坚果、高优茶园和高优蔗园建设都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劳力荒”。针对此问题,云县在调优一产、调强二产的实践中,提出了“农闲”做本县的工,“农忙”种自家的田。全县13家规模以上企业和近百户小企业留住了近2万名壮劳力,大批亦农亦工的有志青年,在以县城为中心的2小时经济圈以内成为能务工、会经商、会种田的多面手,特别是在农业抢节令突击时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如全县4.5万亩烤烟,需要劳动工日累计135万个,如果按每工40元到县外请工,仅工价就要耗去5400万元,接近此产业农业产值的一半,高效农业的好效益就无法实现了。算清了收入账的村民,做到了少请工或不请工,可实现亩纯收入2000元以上的好效益。

(二)抓长远,选择“绿色”经济支撑。优质高效农业,其产品并非一成不变,如何避免高效从峰巅跌入谷底,所需要关注的是农产品的市场。目前,随着全球人们的健康消费成为时代潮流,一些可以经久不衰的农产品的价值凸显出来,如没有任何农残的茶叶、加工保健型的木本植物食用油的原料核桃、澳洲坚果以及中高端消费的饮品咖啡等,在原料生产环节,都是一些方兴未艾的产业。这些产业,一次精心种植、长期精细管理,效益可以持续提升,只要因地制宜,这些产业都是优质高效种植业的首选。为真正增强云县农业的发展后劲,在产业结构大调整中,云县培育了146万亩核桃,5至10年后,将成为云县冷凉山区的经济支柱,正着手实施的8万亩咖啡和5万亩澳洲坚果也将成为云县低热河谷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澜沧江谷地和南汀和流域的坝区,农民发展咖啡的积极性高涨,沿江、沿河经济走廊的发展势头看好。

(三)长短结合,持续发展。按照市委 “稳粮、扩经、提质、增效”的总体要求,云县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县农业总产值达84亿元。今后五年,云县将围绕“转型发展看农业,跨越发展看工业”的思路,优化产业规划布局调整,遵循有进有退、有长有短、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在稳定粮食播种面积的基础上,规模化发展核桃产业,集约化发展甘蔗产业,精细化发展烤烟产业,专业化发展茶叶产业,标准化发展咖啡、澳洲坚果、南药等产业,小区化发展畜牧养殖业,加速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纵观中华民族博大的文明史,可以发现,开发最早的地方也就是目前生态承载能力最薄弱的地方,如“中华民族摇篮”汉中平原一带。再以云县为例,云县属于滇西开发与开化较早的县区之一,而云县的自然生态也属于滇西片区较差的县份之一,林木消长失衡,近10几年来,虽然有所改观,但由于生态“欠账”太多,大自然还在无情地惩罚人们,特别是刚刚遭受的百年一遇的大旱,云县生态较好7个乡镇,小春尚有收成,生态环境较差5个乡镇,小春出现大面积绝收。事实证明,瘠薄的耕地早已不堪生态重负。由于云县地处低纬度区域,降水和光热条件较好,生态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只要退耕,就能长树、长草,植被就能迅速恢复。关键的就是稳定耕地面积,坚决杜绝开荒种地,对现有耕地进行“低改高”。在传统的耕作技术上,我们可以同农民一起算好投入与产出账:旱地荞麦、玉米广种薄收,亩产两三百斤,既耗工、耗肥、耗籽种,且导致水土流失、植被下降;精耕细作一亩,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收益完全有把握达到粗放耕作的两亩土地的效益。一个40万农业人口,80万亩耕地的县份,拿出较为瘦薄的30万亩发展高价值的经济作物,下决心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是完全可行的。

二、“借鸡生蛋”,促工业跨越

市党代会提出,要重点从“抓机遇、抓项目、抓增收”入手,突出抓好云县新材料光伏产业。云县新型工业化的发展已摆上了市、县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云县面临着大机遇和大挑战。

(一)转变观念,变末端为前沿。经济欠发达县区发展工业首要问题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经济落后加观念落后,一旦丧失机遇就会永远落后。改革开放30多年,西南边陲一直处于对外开放的末端,与发达地区的差距日渐扩大,随着新一轮的西部大开发,随着“桥头堡”建设高潮的掀起,变末端为前沿大环境逐步形成,加速工业发展的环境条件前所未有。有工业界人士认为:发展工业前有“精兵”,侧有“伏兵”,后有“追兵”,只要政策没有规定不能干的就要干,只要长远有利而近期亏本咬着牙也要干。经济欠发达县区长期以传统农业为主,远离工业城市,公民缺失现代工业大生产观念洗礼,小富即安、小进即满,甚至不富也安的观念急需改变,以观念的大转变,营造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招商主体的发展环境,工业兴县才能变为现实。

(二)应对融资难题,放大软环境效应。工业强县的发展理念已被欠发达地区广大人民所接受,但“知易行难”,经济欠发达地区工业经济受制因素就在于资金和人才,我省统计资料表明,全省129个县市区只有17个县市区财政基本能够自给,有112个县市区要靠中央财政转移支付。靠本县财政投资发展工业显然不可能。金融部门的信贷投入虽然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因素,但近几年来,受诸多因素的制约,金融的资金供给的主渠道作用呈逐渐弱化态势,无法满足县域经济发展的资金需求。其次发展工业的先机被沿海发达地区所占有,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如果没有实质性的项目突破,“工业兴县”就会变成纸上谈兵。

云县工业起步虽晚,但治污减排压力相对较小,如何在一张白纸上绘出最新最美的图画,坚定不移地把“工业强县”作为推动更快发展的优先战略,着力在“招大商、招好商”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寻求“惠商、惠民、富县”的最佳产业吸引沿海客商,如充分利用欠发达县区与沿海企业相比,在用地、用工、用电方面的优势,引进科技含量高的产业。沿海企业家谙熟“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创业信条,当我们用工、用地、用电硬件吸引力与亲商、爱商、惠商的优质服务“叠加效应”发挥作用的时候,沿海的实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就会在云县落地生根。云县重要的应对举措就是招商引资,“借鸡生蛋”,每年超过40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百分之八十以上,都来自招商引资和向上争取的项目资金。

(三)尊重知识、筑巢引凤。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业,既缺资金,又缺人才,对此,云县遵循“党政引导、双向选择、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的原则,组建的云南省第一家党政主导、企业为主体的院士工作站。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茶叶协会名誉理事长、国际茶叶协会副主席陈宗懋成为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院士工作站首席科学家。国家工程院院士作为全国科技发展的领军人物,能直接为经济欠发达市县服务,将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这将为云县的发展提供极好机遇。云县此举在引进高端人才,搭建高科技平台方面先人一步、快人一拍,把握主动、赢得先机。院士工作站的组建,标志着云县,乃至临沧市和云南省在推进产学研合作、引进培养高层次人才方面迈出了新的步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企业创新人才,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提供了有力支持。云南澜沧江酒业集团院士工作站建站第一批专业人才共19人,其中部分专家为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以及国内茶叶、酿酒领域实践经验丰富的高级工程师。云县此举,旨在把科技创新成果运用到企业的生产中,为壮大企业,带动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新的生产力,为科技与企业的结合、科学技术植入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生产力、抢占科技制高点的有益尝试。院士工作站的成立,在云县各级干部、群众中更加牢固树立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理念,创造知识、人才推动事业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着手解决的科研课题有“纯茶饮料品质稳定性提升技术”,“红条茶工业化萎凋及发酵工艺”,“茶叶核桃牛奶混合饮料研究开发”,“茶粉技术转让及研发延伸”。陈宗懋院士以严谨科学的态度,慎重接受科研课题。

(四)加快承接东部企业转移的实质性步伐。在优化软环境的招商实践中,新能源材料单晶硅生产企业的顺利投产是云县新型工业化发展的又一成果。县委、县人民政府利用云南三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投产庆典这一平台进行招商引资活动,期间,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光伏专委会主任赵玉文站在国际、国内新能源新材料工业发展高度,发表了重要演讲,赞扬云县具有承接东部企业转移的敏锐与果敢。商界人士认为云县未来5年经济发展将会迅速跃入全省先进市、县行列,云县的发展最令人欣喜的是规避了浮躁,体现了厚重。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将会对云县未来工业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此次招商洽谈,一批有实力的投资商看好云县投资兴业的软环境以及资源和区位优势。云县人民政府与省内外投资商签约项目5个,协议投资金额为63.19亿元。

目前云县1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招商引资企业与本土企业家领办的企业为6:4,投资规模在5亿至15亿元的招商引资企业有4家,产业涉及水电、有色金属、新能源材料、高端木本植物食用油加工等。

(五)工业化和城镇化互为前提。发展县域经济的目的是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企业向小城镇转移,促使

农民有体面地成为城镇居民、成为企业工人,而不是出卖苦力的打工者。小城镇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的选择,是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从转移农村人口目标看,大中城市生活成本和就业成本远远高于小城镇,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稳定性差,微薄的收入很难支撑在农民工在发达城市定居生活。而县城就为农民进城敞开了大门并提供了条件,县城将在活跃县域经济、推动城镇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云县十二五期间建设保障性住房的硬任务为25000套,按每户3人计算,住满这些房子,县城人口将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番,其生产和消费主要支撑都离不开工业。

云县精心描绘了“十二五”发展的宏伟蓝图,“一城、四带、八产业”的发展思路,明确到“十二五”末进入全省县域经济20强的战略目标,一、二、三产业所占比重为12.9:68.6:18.5,城镇化水平达41%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0000元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000元以上,年均递增15%以上。目前云县正抓紧筹建新材料光伏产业园区,决定园区建设从现在的三奇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向北拓展,“十二五”期间,园区规模达6平方公里以上,入园的光伏企业10户以上,产值达387亿元,利税达47亿元。努力把云县建设成为区域性经济合作、发展的重镇和经济增长极,这是云县在强力贯彻市党代会精神所要抓好的重要工作。

篇6:凤翔县域经济发展思考与建议

“县”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单元和经济单元。“县域经济”主要是指建制县域及县级市域的经济,它是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和支撑点。改革开放以来,建制县和县级市在我国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作用日显重要。当前,进一步增强泉州市的县域经济活力和发展后劲,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省委关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的要求,全面建设宽裕型小康社会,推进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一、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泉州市现辖鲤城、丰泽、洛江、泉港四区,晋江、石狮、南安三市,以及惠安、安溪、永春、德化、金门(待统一)五县和清鞴芪会,面积(含金门县),平方公里,常住人口(不含金门县)万人,其中晋江、南安、安溪、惠安人口均超百万。改革开放前,由于泉州市地处东南海防前线,国家投入少,加上人多耕地少,经济结构单一,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型、资源型、封闭型特征十分明显。改革开放后,泉州市各县(市)党委、政府带领广大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狠抓机遇,锐意进取,致力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充分发挥侨台、人文、区位、资源等先天优势,努力增创体制、产业、市场、环境等后发优势,以乡镇企业的大发展带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大发展。闯出了一条“以市场调节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所有制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具有侨乡特色的经济发展路子。实现了县域经济的“四大转变”,即:产业结构由单一的农业主导型向多元化工业主导型转变;发展格局由封闭型向开放型转变;运行机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年,全省评出经济发展十佳县(市)中晋江、石狮、南安名列前三位;年,晋江、石狮、南安分别跃居“全国农村经济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⒌⒎位;在年以来的全省经济实力十强县(市)、经济发展十佳县(市)评比中,全市个县(市)全部入榜。县域经济的崛起和壮大,为大泉州经济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推动了泉州市总体实力不断上新台阶。年全市总值达亿元,占全省的强;财政收入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达亿元;所有县(市)财政收入均超亿元,其中晋江市突破亿元,南安市、石狮市及惠安县超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元和元。全市经济总量由改革开放前的全省倒数第二位跃居全省首位。泉州市成为全省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县域经济在福建省构筑“海峡西岸繁荣带”中发挥了令人瞩目的作用。

二、泉州市县域经济发展的鲜明特点

⒈民营性:形成了以股份合作制乡镇企业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所有制格局。改革开放以后,晋江、石狮等沿海县市率先突破所有制框框束缚,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积极大胆地利用一切反映社会化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方式,多形式、多层次、多成份地发展民营经济。特别是大力创办以股份合作为主的乡镇企业,迅速壮大成为我市经济的新主体。目前,全市民营企业总数已达万家,吸纳劳力多万人,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发挥了“五分天下有其四”的重要作用。位居全省县(市)综合经济实力榜首的晋江市,从年至年,乡镇企业总产值由万元增加到亿元,年递增。该市农民收入的⒊市镇财政收入的⒋农村社会总产值的是靠乡镇企业提供和创造的。我市这种以民营经济为主的所有制格局,突破了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约束,在适应市场机制的进程上先行一步,使得我市县域经济具有较强的活力和竞争力。

⒉多样性:形成了产业与市场互动,具有鲜明县域特色的专业化、区域化、轻型化的产业和市场格局。我市沿海和山区县(市)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加快发展,大力培育具有较强比较优势的特色支柱产业,形成了多样化、特色化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如安溪乌龙茶、竹藤工艺,永春芦柑、陶瓷灯饰,德化工艺陶瓷,石狮的纺织服装,晋江的鞋帽、服装漂染、陶瓷建材、食品饮料、玩具、电子机械,南安的石材加工、水暖、消防器材,惠安的金石雕、建筑房地产和水产品等各具特色的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逐步形成,带动了一大批专业市场迅速发展,如石狮市的服装和布料市场,晋江市陈埭鞋原辅材市场、磁灶建材市场、安海糖烟酒市场、福埔车辆机电市场、英林布料市场、华洲水产品市场,南安水头“闽南建材第一市场”、官桥粮油市场、英都和仑苍水暖消防器材市场,惠安县的石材、雕艺品市场,德化县的陶瓷工艺品市场,安溪县的竹藤工艺品、茶叶市场,永春县的芦柑市场等。这些市场有效地发挥了服务本地企业和消费者的作用,有的已成长为辐射全省、全国的专业化、区域性龙头市场。

⒊开放性:形成了以侨资侨力为依托,具有侨乡特色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泉州市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汉族同胞祖籍地,全市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同胞万多人,分布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居住在台湾的泉籍同胞多万人。几个著名的侨乡如晋江、石狮、安溪等县(市)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人数已数倍于本地人口。海外华侨和港澳台同胞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我市的一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各县(市)充分发挥侨台优势,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采取有力措施,加强软硬环境建设,不断推动对外开放向高层次发展。利用外资经历了“‘三闲’起步,‘三来一补’过渡,乡镇企业铺路、三资企业上路、成片开发迈大步”的阶段,目前已呈现外资来源多元拓展、投资领域日益广阔、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在产企业谋求升级四个特点和趋势,“九五”期间,累计投产三资企业多家,实现年产值多亿元,外资来源和地区从“八五”期间的个增加到个。“九五”期间完成出口额亿美元,出口市场多元化格局初步形成,贸易国家和地区从“八五”期间的个发展到个。经济外向度不断提高。目前,晋江市国内生产总值的、财政收入的。是利用外资和发展外贸实现的。

⒋梯次性:形成了以“半小时城市群”为中心,由沿海向山区梯次推进的发展格局。我市各县(市)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八五”、“九五”期间,各县(市)城市化水平有显著提高,一批具有较强带动和辐射功能的新型小城镇迅速崛起,全市建制镇由年的个发展到现在的个,在乡镇中的比例由提高到;建制镇分布密度大幅提高,达到每千平方公里个,沿海地区高达每千平方公里个。全市城镇化水平达,一个以泉州中心城市为核心,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区、惠安县城等次中心城市为骨干,二、三十个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半小时城市群”迅速形成,成为泉州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其较强的城市互动性、区域吸附性、对外辐射性,在大泉州发展中发挥了产业主导作用,带动各县(市)间通过城乡协作,不断优化资源配置和生产力布局,推动产业由城市到城镇再到农村的梯次发展和调整、优化、升级。形成了以“半小时城市群”为依托,沿海、沿江、沿路为重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跨越县域的四大经济区域,即湄洲湾南岸石化港口工业区、晋江口科工贸旅游经济区、围头湾对台贸易加工区和东西溪流域资源开发生态经济区。

三、正确处理县域经济发展的几个关系

面对世纪经济全球化、科技革命和信息化迅速发展,以及我国即将加入的机遇和挑战,面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我市县域经济发展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如总体产业层次较低、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布局不尽合理、龙头企业少、城市化水平不高、沿海山区发展不平衡、人口和资源环境压力大、区域创新能力减弱、县域管理体制有待理顺等。在新一轮创业中,为了进一步增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后劲,必须针对上述问题注意处理好以下七个关系。

⒈必须注意处理好特色和优势的关系

增强我市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结构优化调整是主线。只有通过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促使县域内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才能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和特色经济。而要形成比较优势,产业结构“调大、调高、调强、调新、调外、调优”是方向,但调出“特色”是关键。特色是营造优势的重要条件之一,优势通过特色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而形成。因此,在发展县域经济中,首先,对于有特色的产业,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必须做大做强,培育成优势产业。如我市安溪的茶叶、永春的芦柑就是从特产做大为特色经济,成为区域性优势产业的。同样,对于我市各县(市)的纺织服装、鞋类、陶瓷、竹藤工艺等一批有特色的传统产业,在结构调整中也应当正确对待,不要轻易地放弃,应充分看到其外向度高的优势,利用我国加入后对这些产品出口的强大推动力,继续做好做大传统产业外向型经济这篇文章。其次,在发展县域经济中,必须注意特色的不断创新,时时、处处保持其比较优势。如我市各县(市)改革开放初期率先崛起的农民股份合作为主体的乡镇企业,曾是省内外认同的“泉州模式”的主要特征,但由于近年来在创新方面的滞后,原有的特色和优势已大为减弱。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增创新的特色和优势。要大力推进乡镇企业的体制、管理和技术创新,改变乡镇企业“小、散、杂、乱”的状况及家庭式管理模式,引导大中型乡镇企业和企业集团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行改组改造,向规范化股份制方向发展。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不断提高基础管理和专项管理水平,加快推行质量体系认证和环保认证,实行科学民主的决策管理,实现管理组织高效化。要努力运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形成一批拥有自主产权的专利产品和适用技术。第三,要善于发掘潜在的特色经济资源,并努力培育成新兴的特色优势产业。特色经济是区域比较优势在产业上的体现。要立足本地实际,从大范围的比较中找准本县(市)域的`发展定位和主攻方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大力挖掘县域内旅游、资源等方面的潜在优势,重点选择一批与本县产业关联度大、市场前景好、适应生产力水平的新兴产业,逐步做大做出新的特色,培育成为县域经济中新的优势产业和新的增长点。

⒉必须注意处理好经济区域和行政区划的关系

我市县域经济在发展中,逐渐由行政区划内的“点状辐射”向跨行政区域的“块状推移”,形成了目前跨越

个县(市)域的四大经济区域,出现了县级行政区划与经济区域相互涵盖、互为包容的局面。因此,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显得十分重要。由于受长期自然经济和计划经济思维定势影响,县(市)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和结构调整时,往往搞自求平衡、自给自足的“大而全”、“小而全”,不利于各大经济区域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因此,处理好行政区域与经济区域的关系,必须要有大局观念,打破地方、本位主义,坚持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以县以下经济发展战略为基础,县以下经济发展战略以全市经济发展战略为指导,服从“大泉州”区域经济规划与布局。做到既因地制宜、分工明确、各展所长,又形成合力、资源共享、互为补充,促进“大泉州”区域经济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同时,必须十分重视与周边区域的产业对接,要突出泉州各县域在闽东南地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中承接南北、拓展东西的“中心区域”作用,加强与福州、厦门、漳州、莆田等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流,大力发展与国内友好城市、闽东南、闽西南及周边省市的区域经济合作。

⒊必须注意处理好沿海与山区、先富与后富的关系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是必然存在的。我市沿海与山区发展的不平衡是长期形成的,也将长期存在。如何实现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协调发展,在泉州市突出表现为处理好“半小时城市群”内外的关系。市委、市政府基于对泉州区域经济发展客观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实践探索而于年提出的建设“半小时城市群”,主要分布于沿海地带,是一个以泉州中心城市为核心,晋江市、石狮市、南安市区、惠安县城等次中心城市为骨干,二、三十个卫星城镇为依托的闽南沿海侨乡城市密集地带。区域内人口和土地分别占全市的和;、工业总产值和财政总收入则分别占全市的、和,是泉州市最具综合实力和辐射能力的地带。因此,要发展“大泉州”经济,首先就必须舞活“半小时城市群”这个区域经济的“龙头”,要坚持“能快则快、又好又快、好中求快”的原则,大力搞好“半小时城市群”内及沿海、沿江、沿路重点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把小城镇建设纳入大泉州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与各地工业小区建设、市场建设相结合,重点推进,增强这一区域对山区县域经济发展的带动辐射作用。同时,安溪、永春、德化等山区县要加大开放开发步伐,推动经济更快地发展。要进一步加强山海协作,促进山海之间更大范围内的生产、流通、资金、人才等方面的互补、互动。沿海县(市)域要利用自身的经济技术实力帮助山区大力发展资源加工型产业,利用自身市场流通网络的优势帮助山区开拓产品市场,把沿海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向内陆山区转移;内陆山区要充分发挥腹地广阔、资源丰富的优势和承载辐射的作用,积极支持沿海经济发达区域的发展。从而实现山海联动,共同发展。

⒋必须注意处理好市场调节和政策引导的关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区域经济的分工协作主要靠市场调节手段来调控,尽量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但是,不能因此摒弃政府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正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磨合期,市场经济体制发育还不健全,投融资渠道窄;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家素质较低,投资行为缺乏应有理性,盲目跟风严重。因而,造成大量民间投资滞留在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区域间重复建设、产业结构雷同、产业恶性竞争现象十分突出,不仅影响了资源和要素的合理配置,也使区域产业分工的互补性和专业化降低,区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大为减弱。要克服这个问题,政府就必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运用差别性的区域财政、信贷、税收政策等手段来加强宏观调控,把区域倾斜和产业倾斜结合起来,对符合区域产业发展方向的投资实行扶持和鼓励,对不符合的予以限制。通过宏观调控,重点培育石化、电子信息、旅游服务三大主导产业,改造提高纺织鞋服、建筑建材、工艺制品、食品饮料、机械制造等五大传统产业,促使区域内的产业结构合理调整、优化升级。

⒌必须注意处理好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谋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和理想的发展模式,但是,在具体的操作中,一些地方领导往往为了任期的“政绩”而片面追求经济的高增长,忽视经济增长质量和环境保护,“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现象时有发生,导致了经济发展缺乏后劲。因此,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各个县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同人口控制、资源合理利用、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实现县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必须改变目前干部的考核奖惩制度,建立一整套包含经济增长、环境保护等内容的新的干部考核制度,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领导干部的自觉行动。二是要合理开发、保护和整治区域内国土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坚持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面封山育林,造林绿化,治理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建设好生态环境。要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和生活污染,特别是着力抓好建陶、制鞋业、水泥粉尘等污染行业的整治;强化中心城市、次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气、水、声、渣”污染的综合治理,实现“一控双达标”,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三是要着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要大力实施科教兴县(市)战略,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大培养和引进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优秀领导人才的力度。鼓励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扶持民营科技企业的发展。大力实施名牌战略,努力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

⒍必须注意处理好简政与放权的关系

县域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相对完整的行政区域,其政治、经济、文化功能完善,需要有相应的事权和财权。改革开放初,针对计划经济体制管理过死、统得过多的弊端,中央采取自上而下的放权让利,逐步下放经济权限,地方政府的经济管理权限不断扩大,地方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县域经济步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但经达了“一放就活,一活就乱,一乱就收”的怪圈后,进入年代后期,中央加强集权,逐步把县级部分权力收了上去,把一些部门划归条条管理。因此,在改革开放后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和组织形式、人们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的日趋多样化的情况下,县(市)普遍感到事情多了,权力小了,责任大了,口袋钱紧了。尤其在沿海发达县(市),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外来人口的大量涌入、基础设施的不断扩容,给县(市)管理体制带来更多、更复杂的难题和挑战。由于县域很多权力收归省、市,许多事情无论巨细,事事审批、层层上报。不少企业反映“事难办”,问题虽然出在基层,但“根子”却在上面,县里反映,如办理一个项目用地手续,从县里到市里再到省里需要十多项程序,时间至少要半年以上,又如项目无论的大小和污染程度如何,其环保手续都须经泉州市级环评,而且环评费用增加,加重了企业负担,也拖延了时间。再者由于目前实行的财政体制不顺,县(市)普遍感到财力紧张,尤其在县级市反映最为强烈。实施“分税制”后,由于我省对县级市实行“一三三”财税体制,使县级市上缴省财政的负担对比同级县高出了许多,这种“鞭打快牛”的体制使县级市本级财力占财政收入比重逐年下降,以晋江市为例,该市本级财力占财政收入比重从分税制前的年占,下降为年,年全市财政收入新增亿多元,但本级财力增量只有万元,财力增量仅占总收入增量的。同时,法定和刚性支出却增加较快,今年为兑付、消化中央出台增资政策和地方补贴及配套经费,财政需负担多万元,而预计新增财力不足万元。晋江的财政正由“建设财政”向“吃饭财政”转变,而同是全国百强县的南安市则连“吃饭”的财政都难以维持。这足以表明我省独有的“一三三”体制已严重地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后劲和创收积极性。有鉴于此,我们在推行县级机构改革时,必须把“简政”、与“放权”并重。“简政”就是要减人、减事、减机构,重点在于减少县域行政性审批。减少县级审批权,不能只是把审批权转移上交,而应从环节上程序上真正减少。最根本的还须从省、市做起,根据“三个有利于”原则,明确界定取消部分审批事项,对国家和省没有明确要求有关部门审批的事项,应取消审批;对省、市部门自行设立的审批事项,坚决予以取消等。对确实需保留的审批事项,要严格程序、环节和时限。“放权”就是在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的前提下,把省、市部分管理权限下放,使事权和财权相配套,进一步增强县(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当前,要尽快改变我省实行的“一三三”财政体制,变“鞭打快牛”为“放水养鱼”,让县级市有更多的财力用于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建设,改善投资环境,实现县域经济的良性循环。

⒎必须注意处理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关系

上一篇:幼儿园教科研奖励措施下一篇:滑板知识测试题(附答案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