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感想

2024-04-21

计量经济学感想(通用8篇)

篇1:计量经济学感想

计量经济学活动感想与总结

计量经济学是我上大学以来遇到的最难的学科。虽然一开始是出于懵懂的状态,有一些畏惧的心态,但是我还是鼓起勇气,义无反顾的扎进了我们小组的学术讨论以及视频拍摄当中。在这其中,和大家一起知难而进,积极讨论。在这个过程中,虽不敢说真正踏入了计量经济学的殿堂,完全精通计量经济学的各种知识,在这个学科上有多高的造诣,但是克服了自己的畏难情绪和消极思想,并让让自己的知识得到扩展,掌握了计量经济学这门分析工具,和队友们共同进退,收获了友谊,这也是我这门课最大的收获。下面对这次我计量经济学从我自身的工作回顾、收获体会、问题以及不足、展望与建议四个方面来对本次计量经济学的学习进行进一步的回顾和总结。

工作回顾:在本次计量经济学活动中我参与了我们组的视频拍摄工作和学术中的检验方法的讨论。在计量经济学视频的拍摄的过程中,我扮演的是被抓的犯人之一,犯罪原因是计量经济学考试只考了59分。唉,多么让人绝望的数字啊,我表演的非常伤心和委屈,仿佛自己真的没有及格一样。不过之后真后怕啊,好像是一个诅咒一样,但愿这个千万别真的发生了--。除此之外呢,我还又一次的作为主角成为了一则广告的主角以及另一则广告的伴舞,将搞笑功力发挥到极致。在学术讨论中,我充分的查阅资料,参考了经济学院的计量经济学教材,和我们小组成员讨论的时候充分发挥自己的知识,讨论各个检验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情况以及结果。虽然最后我没有上台作为主讲人介绍这一部分,但当李正荣同学上台讲解的时候我也有一股荣耀感。看着我们完整的将整个过程顺利的进行下去,大家快乐的笑声此起彼伏,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

收获体会:这次计量经济学活动收获的是快乐,友谊和知识以及毅力。我们的视频拍摄过程中充满了欢笑,每次都得一本正经的说一些很搞笑的台词,还有一些非常搞的表情,所以老是笑场。在这个过程中也是大家各种欢乐各种讨论,当有一个很有趣的点子的时候,经常是全组的人都一起哄笑,非常有趣。在这里可以看到每个人最真实最有趣的一面,而且经常由于每个人性格特点所表现出的一些扭捏或者创意而会心一笑。我们全组成员在这个过程中增进了了解,大家共同工作和学习,感觉非常好,成为了很好的朋友。从一开始对计量经济学处于“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状态,到后来走近它接近它了解它,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每次遇到困难的时候咬紧牙关,积极请教,对自己的心智也是一个极好的锻炼,正所谓知难而上,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在知识方面,首先对我们组研究的序列相关性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对多重相关性由于样本取样的随机性所造成序列相关的原生性起因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在大家提问与回答的环节中,我们一起深入探讨获得知识的丰富和深入。并且,在大家激烈的思维碰撞下所产生的火花让我感到热血。

问题以及不足:我要说的问题可能也是孙一老师强调很多次的问题。我们开设计量经济学这门课程是让大家掌握一门工具。我已开始的学习出发点也是这样的,但是我发现我们整个课堂的趋势是在讨论理论的证明问题和原因问题。对于运用这方面实在是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的讲课,大多数也没有对案例进行非常系统和深入的分析。对于我这样数学基础不太好的同学来说,更多的还是听得云里雾里的。

另外一个问题,可能很多人也感觉到了。就是我们的整个课堂参与的人实在太有限了,每个人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更多的只能多多少少的把自己的问题给“藏起来”,或者说因为自己的问题太基础而不敢提出来。而且我们的问题回答实在是让人感觉思路混乱,大家的表达很多是口齿不清以及思维不清的,给理解带来很大的不便。

最后一个问题是我们的模式太过于相似,展示方式都是视频开始,然后穿插讲课内容,大家都一个模式缺乏创新,这一点有待改进。

展望与建议:计量经济学在每一届会计系学生的不断努力下应该会多次再次的创新,最终在丰富多彩的想象力和模式当中会达到一个异常的高度。

虽然这个课堂已经让人向往了,但是美中不足的地方也还有。我的建议就是在以后的讲课中间更多的是要着手分析案例,给大家的运用指点一下。让大家创新一下模式,尽量老师要求各个组模式创新,不能让第一组的模式在其他组复制。

最后,感谢老师和我们组的成员给我机会去参与这次计量经济学活动,感谢全班同学的聆听与参与。

篇2:计量经济学感想

相比上学期的微观经济学来说这学期的宏观经济内容上难度大幅提升,很多内容学完就不记得了,还有一些是上课模模糊糊的听懂了,但是还是不理解,所以这学期的宏观经济学需要我们的多次复习才能真正理解。以下是我对于树上的一些知识的理解和总结。

第十三章我们学习了“国民收入的决定:收入-支出模型”中的“三部门经济”,宏观经济运行三部门经济包括了厂商,居民户和政府,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主要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表现出来,政府支出分为对产品和劳务的购买,与转移支付两部分,政府购买是指政府为了满足政府活动的需要而进行的对产品与劳务的购买,转移支付是政府不以换取产品与劳务为目的支出。如各种补助金,救济金等。政府的税收包括直接和间接税,前者是对财产和收入征收的税,其特点是税由纳税人承担无法转嫁,后者是对商品和劳务所征的税,它的特点是税可以转嫁,可以向前转嫁给消费者,或者向后转嫁给要素的所有者。

(二)国民收入核算方法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

1.GDP(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一年)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表明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规模。理解国内生产总值概念需要注意的问题⑴GDP 包括所有经济部门生产的最终产品,同时包括劳务。⑵它是社会最终产品和劳务的货币价值来计算的,之所以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来计算,其目的是为了避免统计中可能出现的重要计算,因为最终产品是直接进入消费的产品。

⑶货币价值以市场价值来计算,市场价值以经济活动中的价格总额来计量,所以,GNP 在统计过程中会产生以下情况,第一,凡是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不容易出现误差,但大量的未经过市场交换的最终产品,在统计过程中极易遗漏,如农民生产的用于自己消费的那部分粮食的价值;家务劳动的价值等;第二,经过市场交易但是逃避登记的经济行为如走私等地下经济活动的形成的交易量,也会被疏漏;第三,市场价格经常变动,所以衡量GDP 的增长必须以不变价格计算,剔除物价变动的GDP 称为实际GDP,而没有扣除物价变动了GDP,称为名义GDP.几个重要的总收入量1.国内生产净值(NDP):这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年内新增价值之总和,即从国民收入中扣除折旧后的总值。

2.国民收入(NI),这是狭义的国民收入:它是国家或地区在一年内以货币计算的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所得的全部收入,等于工资+ 利息+ 利润+ 地租。

3.个人收入(PI):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劳动收入,业主收入租金收入、股息收入利息收入来自政府的转移支付等的总和。

4.个人可支配收入(PDI),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年内个人所得到的收入总和扣除个人纳税部分所余下的收入,它可以分为消费与储蓄两个部分。

五个指标的关系: NDP=GDP-折旧

NI=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

PI=NI-公司未分配利润-社会保险税-公司所得税+转移支付 DPI=PI-个人所得税

5.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主要包括支出法和收入法。

(1)用支出法来测算GDP.支出法是将一国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所有经济单位用于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支出加总起来用于测算GDP 的方法。如果Q1Q2„„Qn分别表示一个国家在特定时间的商品和劳务数量,而P1P2„Pn分别表示对应的价格,则GDP= P1Q1+P1P2+ „„+PnQn 从支出的主体的角度来看,支出方法测算的GDP 主要包括家庭,厂商和政府的支出,家庭部门的支出包括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以及其他支出,包括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以及劳务支出。厂商部门的支出包括用于机器设备、厂房、民用住房及存货方面的支出。政府的支出包括对商品和劳务的支出,在一个开放的经济体系中,还包括净出口。

设家庭支出为C,厂商支出即投资为I,政府购买为G,出口为X,进口为M.则 GDP=C+I+G+(X-M)如表:

利用支出法计算GDP,简单易行,但在实际生活中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有些支出项目不应计入GDP 中。这些项目包括①对过去时期生产的产品的支出(如购买旧设备),②非产品和劳务支出如(购买股票、债券的支出)以及对进口产品和劳务的收入,此外,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也不应计入。第二,避免重复计算,这主要是最终产品和中间产品往往无明显的区分,因而容易造成重复计算。)

支出收入个人消费(C)① 个人收入耐用消费品工资和薪金非耐用消费品 ②租金收入其他劳务支出③ 净利息私人投资(I)④利润机器设备:公司利润厂房、股息民用住房、未分配利润存货、公司所得税政府购买(G)、非公司利润净出口(X-M)⑤折旧总计:支出方法测算GDP 总计:收入方法计算的GDP。

(2)用收入结束测算GDP 收入法是用出售最终产品和劳务获得的收入来测算GDP 的方法,由于厂商出售产品获得的收入是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的收益,因而收入法测算的GDP 是所有生产要素的货币收入总和,(其构成见上表所列,于是,用收入法测算的国内生产总值,可以表示为GDP=个人收入+ 租金+ 利息+ 利润+ 间接税+ 折旧这些收入按最终用途可分为消费(C),储蓄(S),税收(T)。

所以GDP=C+S+T 要注意的:第一,销售上一期生产的产品和劳务取得的收入不计算在内。第二,与生产无关的收入不计在内,如出售股票和债券它们只是一种金融交易。第三,政府的转移支付也不能算作接受者的收入。

宏观经济学如果说微观经济学是描述个体经济的话,那么宏观就是描述总体经济的;如果说微观的主题是讨论价格是如何决定的话,可以称为价格理论的话,那么宏观的主题就是讨论收入是如何决定的,可以称为收入理论。

宏观研究什么?以上是从总体性质上的定义,具体来说,宏观经济学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它们是经济增长、就业与失业、通货膨胀、国际经济与对外政策还有就是宏观经济政策(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宏观是研究这些东西的,所以宏观经济学的目标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搞清楚了宏观是干什么的,要学习宏观,我们又更清楚的了解到一些基本概念,例如GDP、消费、投资、政府购买、转移支付、什么叫两部门模型、三部门模型、物价指数等什么的。

从内容上讲,宏观的核心内容肯定是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有几章是单独列明讲国民收入的决定,什么产品市场均衡时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产品市场与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又是怎么决定的。其实总供给与总需求模型也是讲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从AD-AS曲线上就可以看出来,实际上,它是讲当产品市场、货币市场还有劳动力市场三个市场同时均衡时国民收入是怎样决定的。除了这几章很明显是讲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外,我个人觉得,其它的几章像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实际上也是讲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不同的是,如果说前面直接讲国民收入决定问题的几章是讲短期国民收入决定,那么经济周期与经济增长讲的就是长期的国民收入是如何决定如何波动的。通胀问题其实是在讲物价上涨时国民收入是如何变动的,失业问题就是说劳动力市场是如何影响国民收入的。至于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均衡,就是一个四部门均衡时的国民收入决定问题。就是把外国市场也纳入进来了。所以说,国民收入的决定问题是宏观的主线。

看看书的目录,就会发现书上讲的内容基本上与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或目标是一致的。国民收入的决定及经济周期、经济增长模型是与经济增长对应的,通货膨胀与维持物价稳定对应,失业问题是与充分就业这一目标对应的,开放条件下的宏观经济学是与国际收支平衡对应的。

篇3:中国计量经济学发展之路

一、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起步阶段:1979-1984

得以发展的内在动力;而引进、消化、吸收和自我创新是推动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可以预见,同其他学科一样,计量经济学在我国的未来发展之路也一定是一个自我创新之路。

虽然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计量经济学就来到了中国,但我国学者真正开始了解并研究计量经济学是在1979年改革开放以后。1979年3月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的成立以及1980年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克莱因教授等美国知名经济学家举办的计量经济学颐和园讲习班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式事件。从此我国经济学研究者们由原来的主要依靠定性方法来研究经济规律转变为用定性、定量方法相结合来研究我国的经济问题;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经济模型、经济预测以及政策分析等也从那以后越来越被学术界、政府部门所接受和熟悉。

颐和园讲习班之后到1984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时期,计量经济学的概念和基本原理开始出现在学术期刊中。1980年到1981年,《金融研究》、《国外社会科学》、《计划经济研究》*、《世界经济》刊物陆续刊登介绍有关计量经济学概念和国外相关研究动向等方面的论文,是我国最早介绍计量经济学的刊物。1981年以后,一些期刊相继开始刊登和计量经济学有关的论文。但由于计量经济学刚刚走进中国,这一时期的相关论文总量非常少,各期刊相关论文总和只有十多篇,且内容多是以介绍计量经济学为主。到了1984年,《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系统工程》刊登了“中国长期多部门经济计量模型”、“关于模型的参数估计等问题”和“自适应计量经济预测模型与卡尔曼过滤法在能源需求预测中的应用”三篇论文,是我国学者由初步了解计量经济学到开始使用计量经济学、由对计量经济学概念的理解到讨论计量经济学的参数估计、模型建立等较为复杂问题的开始。

与此同时,引进和翻译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和书籍的工作也在各科研院所展开。1979年,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袁镇[2]岳等翻译的《经济计量学导论》**,是我国第一部引进的计量经济学教材。1981年到1983年,辽宁财经学院***许开甲[3]等翻译的A·科苏扬尼斯的《经济计量学理论》、西北大学现代管理研究组[4]编译的《计量经济学导论》、谢嘉翻译[5]、克莱因编写的《经济计量学教科书》以及西南财大庞皓[6]与程从云翻译的《BasicEconometrics》等陆续出版,是我国学者翻译出版基本计量经济学教材的早期代表译著。到了1984年,尽管出版的计量经济学书籍绝大多数仍是译著,但其累计出版的数量已达到了近40本,为我国学者之后独立编著计量经济学教材打下了基础。

此外,从1982年开始,东北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相继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成为我国最早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大学,为后来计量经济学的普及和教学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尝试。

2、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和应用的普及阶段:1984-1999

1985年到上个世纪末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普及阶段,这一阶段的普及工作在三个方面展开。一是一些研究机构开始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制我国的宏观经济、区域经济和部门经济模型。1987年,在克莱茵教授和著名美国华裔经济学家刘遵义教授的指导下,中国社会科学院数技经所与有关部门合作,开始研究和开发第一个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该模型的研制目标有两个:一是完成“中、美、日连接模型”中的中国模型;二是使用该模型对中国宏观经济进行年度分析和预测。到了1990年,中国宏观经济预测模型经过几年的更新、完善和试用,终于达到可以实际应用的程度。从1990年开始,根据“中国宏观经济年度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中国社会科学院定期向党中央、国务院提供年度的经济形势预测数据;并且定期召开年度的经济形势分析预测会,发布经济形势分析预测报告。1991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国光[7]等主编的《中国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开始出版。年度模型的研制成功和蓝皮书的出版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计量经济学应用模型研究的开展。1993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信息中心、复旦大学等联合开发的“世界连接项目”中国模型将描述中国宏观经济的模块嵌入到“连接项目”(Project Link)模型中,使得中国学者在计量经济学及模型应用的国际性会议中有了发言权和一席之地。

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研制成功以后,我国学者又开始将计量模型技术应用于部门经济和区域经济的研究。199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承接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课题,运用计量模型测算了我国部门劳动生产率。1992到1993年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在“山西省能源重化工基地综合规划”研究项目中的山西省人口预测模块中运用了计量模型技术,对相关方程中的参数进行了估计。这些项目的完成为我国的宏观经济规划和山西省经济规划的制定以及山西省区域发展战略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我国计量经济学在部门经济、区域经济模型的应用打下了基础。

1994年,我国的学者开始尝试将计量模型和其他类型的数学模型相连接的研究工作。在研究宏观经济变动的动态特性对宏观经济、部门经济的影响的研究项目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投入产出模型和总量计量经济模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动态的、多部门的混合模型。

在研究机构开始研制和使用计量经济模型的同时,对计量经济学较为深入和广泛的讨论和研究也在各机构展开。1985年到1999年年均发表的论文约为64篇,是1985年以前的近4倍*。并且,论文的质量较以前有了质的飞跃。到1999年,我国的学者已开始研究和跟踪计量经济学的一些前沿问题和方法,如贝叶斯向量自回归(BVAR)模型、非线性模型、非均衡模型等等。

此外,我国各种计量经济学教科书在这一阶段出版的速度明显加快。到上个世纪末,计量经济学教材数量已有近两百种之多。其中,我国学者编著的占到了绝大多数。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比例也从1980年的0%上升到到90年代初期的50%左右**。1994年至1995年,中国数量经济学会及其高等院校专门委员会组织20余所高校编写了计量经济学教学大纲,包括《计量经济学》(财经类)教学大纲和《计量经济学》(综合、理工类)教学大纲,对各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内容进行了规范。1998年7月,在教育部高等学校经济类学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第一次会议上,“计量经济学”被确定为高等学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共同核心课程。到了1997年,在设置经济类专业的高校中,92%的学校开设了计量经济学课程,其中88%为必修课程,平均学时为54学时。

3、我国计量经济学研究和应用水平同世界前沿的差距迅速缩小阶段:2000-现在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计量经济学走向了新的发展阶段。首先表现在计量经济学模型在我国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问题分析中被广泛地采用,成为我国经济研究的一种主流的实证研究方法。在我国经济类学术刊物上,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了很大一部分,如《经济研究》刊登的与计量经济学相关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近50%左右。计量经济学方法在论文中使用的比例和国际水平的差距越来越小。从课程设置上看,2006年,98%的高校在经济类专业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其中全部必修占69%、部分必修占36%、全部选修占3%。一些学校还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分设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计量经济学课程,同国外高校的课程设置日趋接近。

更为重要的是,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研究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以计量经济学图书为[9]例,清华大学李子奈教授于2000年出版了我国第一本高级计量经济学教材《高等计量经济学》,随后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也纷纷编辑出版了高级计量经济学教程;到2009年该类图书数量达到了7、8本之多。此外,2008年南开大学柏仲林教授[10]和财政科学研究所王志刚副研究员[11]编写的《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分析》和《面板数据模型及其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2003年南开大学叶阿忠教授[12]的《非参数计量经济学》、华中科技大学林少宫教授[13]编写的《微观计量经济学要义》等著作分别研究和讨论了当今计量经济学的最前沿的议题。这些书籍的出版说明了我国学者对计量经济学的理解与诠释更加全面和深入,同国际前沿水平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计量经济学研究水平的提高也使我国学者与国际学者在计量经济学方面的对话能力也越来越强。2006年7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首次在中国大陆举办全球性国际学术会议,来自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500位学者参加了会议,其中近50名中国大陆学者的论文通过统一标准的评审入选。在中国大陆举办如此高水平的全球性国际学术会议以及50多位学者的论文入选该会议表明了我国计量经济学的科研水平在经过20多年的努力之后已经有了质的飞跃。

二、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特点

1、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速度快

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发展仅仅过去了三十年的时间,回首这三十年,我国计量经济学给人们留下最深的印象是发展速度快。从计量模型应用的角度讲,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的学者从对计量经济模型知之甚少开始到建立了一个包含8个模块、220个方程、220个内生变量、具有模拟、分析、预测功能的我国第一个宏观经济计量模型仅用了三年时间。我国从1990年第一个宏观模型建立到计量模型大规模普及和运用也仅用了5、6年时间。从我国发表的计量经济学学术论文和图书的数量看,1984—2006年《经济研究》发表的3100余篇论文进行的统计分析表明,以计量经济学模型方法作为主要分析方法的论文占全部论文的比例由1984年的0%提高到2006年为53%*。出版的计量经济学的教程和图书总量由1985年以前的4-5本上升到2009年500多本**。从高等学校开设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情况看,高校财经专业开设计量经济课程的比例从1980年的0%上升到1987年的18%,从1992年的52%上升到1998年的98%。博士学位学科点的数量也从1984年的1个发展到2006年的25个。

2、社会发展需要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动力

经济计量学在我国的发展与我们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客观需要密不可分。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末,新中国刚刚成立不久,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是我们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为了宣传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批判资本主义,我国出版了为数不多的书籍,以批判的方式***,对西方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进行了研究,使中国的学者们对计量经济学概念有了最初步地了解。

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党和国家确定了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在制定经济发展计划时遵循以计划经济为主、以市场经济为辅的方针。在制定政策的实际工作中,完善制定经济计划的方法、提高计划的科学性、避免计划中的重大失误、认识市场经济规律等成为各级政府的首要任务。对如何开展社会主义扩大再生产、如何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如何进行经济核算、如何制定国家长期的发展规划等等重大现实经济问题的科学研究迫在眉睫,而仅仅停留在用纯粹的质的分析和简单的初等数学分析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于是出现了一些学者如乌家培、张守一等,他们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指导下,探讨社会主义的经济运行规律是什么、经济数学方法和经济统计方法在中国经济研究与经济管理中应用的可能性是多少、如何应用现代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建立数学模型,对经济现象进行数量分析等问题。于是,将包括统计学、计量经济学等现代经济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新技术运用于经济研究和计划管理工作中的方式方法成为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制定者的现实需求,进而推动了学术界对计量经济学展开更深入的研究。纵观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过程,社会发展需要始终是推动这一学科发展的内在动力。

3、引进、消化和吸收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主要手段

计量经济学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成立的世界经济计量学会和《计量经济学杂志》的创办被称为计量经济学产生的标志。从此,计量经济学便以美国为中心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发展起来。由三十年代的以单方程模型估计为主发展到四、五十年代的较为复杂的联立方程组模型;由六、七十年代的分布滞后模型、非线性计量模型研究发展到八、九十年代的时间序列分析、半参数和非参数方法建模等。

因此,当我国的学者试着了解和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与技术的时候,我们的迅速而有效的方式就是引进、消化和吸收。198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以“引进”的方式组织了由克莱因教授等7位世界著名计量经济学家的计量经济学讲习班。虽然参加者只有100余人,但是讲习班的学员大多数都成为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骨干,为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在此之后,许多大学和研究机构也纷纷通过聘请国外计量经济学著名学者讲学等方式来讲解计量经济学知识、跟踪国外的相关前沿议题。

在构建计量经济模型方面,我们也同样走过了引进、消化和吸收的过程。我国早期的经济模型大多是在国际组织的资助和国外学者的参与下完成的。上面提到的数经所的中国宏观经济年度模型就是在福特基金的资助下,由数经所的科研人员到美国的宾西法尼亚大学和斯坦福大学学习和工作数年之后,由中美双方的学者共同完成的。在那之后,根据宏观经济年度模型的经验,他们又开发出宏观经济季度模型。时至今日,引入国外的研究基金、国际合作研究到自我开发仍然是我国学者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一种模式和途径。

引进、消化和吸收这一手段还突出地表现在相关的学术论文和书籍出版上。以出版的计量经济学教科书为例,1957年到1984年我国出版的计量经济学教程类图书中,国内学者编著的仅占10%左右,90%的教科书是译著。经过十几年的消化和吸收,2000年到2004年出版的相关书籍中,译著所占的比重大大降低,仅占7%左右。

4、海外学者是推动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

在我国计量经济学的发展过程中,一批海外学者如邹至庄教授、刘遵义教授、萧政教授、栗庆雄教授、洪永淼教授等,通过讲学、合作研究、在海内外发表论文等多种方式为推广计量经济学、提高我国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我国第一个宏观经济计量模型就是在刘遵义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南加州大学的萧政教授[14]2005年出版的《面板数据分析》、伦敦大学秦朵女士[15]1998年编著的《动态经济计量学》等著作、美国康奈尔大洪永淼教授[16]的“计量经济学的地位、作用和局限”等论文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国计量经济学工作者。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从海外学成回国的计量经济学学者数量越来越多,他们在海外受过系统训练,熟悉国外的学术氛围和研究机制,是我国目前和将来全面提升计量经济学教学和科研水平,推进我国计量经济学国际化进程和学术创新的宝贵资源。

三、计量经济学在我国发展的未来之路

在走过了起步阶段、普及阶段和同国际水平的差距逐渐缩小等三个阶段之后,我国计量经济学发展的未来定位应该是引领计量经济学研究前沿。为次,我们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计量经济学的研究和应用应从简单模仿走向创新

我国目前的计量经济学论文大多采用了模仿或照搬了国外经典文献中使用的计量方法加上中国数据写成的,这种现象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一部分计量经济学研究者们只注重论文的形式而不注重论文要解决的经济学问题。与自然科学不同,作为一门社会科学,经济学一方面包含了能够揭示一般经济现象的普适理论,也包含了与制度环境、文化背景等密切相关的一些特殊解释。而作为经济学一个重要分支的计量经济学也应该始终重视模型背后、参数估计背后的具体的社会经济关系到底是什么?生搬硬套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和计量技术运用到中国问题的研究将有可能误导读者和政策的制定者。其次,模仿和照搬国外的文献使得我国的学者很少自主地使用较为高级的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与工具。有研究[17]发现*,《经济研究》在1990年以后发表的应用计量经济学论文中,52%使用经典线性模型,78%使用最小二乘估计方法,85%使用最小二乘法或最大似然法估计,很多现代计量估计方法并没有融入到中国计量经济学实证分析中。

解决上述问题的途径是我国计量经济学工作者的创新。一方面,我们要加强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研究学者的队伍建设,将计量经济学理论和技术与逻辑证明和数理证明结合,改变以往拿来主义的做法。从理论和严谨的数学推导的高度理解计量经济模型所揭示的经济关系和经济规律,创新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理论在解释中国经济问题中的一些新的观点和理论。另一方面,在实证研究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特征和数据特征,在运用现代计量经济学方法和工具上创新,不断开拓计量经济学新的研究和应用领域[18]。

2、计量经济学的学术交流应从国内走向国际

篇4:给经济学本科生荐书的感想

我指导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尤其是博士生,一般只要求他们花一年最多一年半时间(视学生原来的基础而定),扎实地把基础的中高级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这三门课学一遍,主要是要把其中的习题认真做一遍,然后迅速地进入专业课程的学习阶段。专业课程一般我不给他们指定教材,而是要求他们广泛阅读专业文献,尤其是直接看英文相关期刊最近一些年发表的最权威的100篇左右的论文,反复研读、讨论、思考、提炼、总结和分析,最后在我的指导下选择一个对中国经济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话题形成论文选题并开始写作。我以这种方式指导的博士生及毕业论文曾数次获得南京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奖、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提名奖。有鉴于此,我这次主要是给本科经济学专业的学生荐书,而对研究生不仅要荐书,而且要根据专业需要推荐阅读的一些重要的论文。这项工作依专业不同而有重要差异,太复杂了,今后有机会再谈。

我觉得初读经济学专业的朋友,可以选择的基础读物首推萨缪尔森的《经济学》。我要强调的是这本书不能只读一遍,而是要反复读。现在很多人推荐斯蒂格里茨的《经济学》和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这两本书也很不错,也值得推荐。但如果你们时间有限,我想要搞清楚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的话,还是应该读萨缪尔森的。

我自己的专业方向是产业经济学,我推荐的这学科的入门书是刘易斯·卡布尔教授的《产业组织导论》,人民邮电出版社版。该书中不仅有深入浅出的理论介绍,而且列举了大量的美国及其他国家经典案例,分析方法规范,行文通俗易懂。缺点是没有针对转型国家尤其是中国的情况进行分析。主流的产业经济学讲市场主导的资源配置、企业主导的资源配置和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开放条件下产业经济学还讲资源在全球范围内的配置。但实际上,产业经济学讲的是“国家利益”。这一点,学到一定程度才能够体会到。所以以之为经济学教材,尤其是介绍产业政策的产业经济学教材,我不主张全部用原版,其原因也正在此。因为初学者容易不分青红皂白地全盘接受。过去我自己尝试写过几本产业经济学教材,但是效果不是很理想,主要是缺少来自中国实践的案例,以及在此基础上的抽象理论分析。写一本好的、有中国特色和中国人利益主张的产业经济学,是我未来一段时间的工作目标。

对于经济学入门者,我还主张朋友们多看一些通俗读物,以加强对经济现象的理解。现在市面上较为好的通俗读物我认为是郭凯的《王二的经济学故事》(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在这本书中,王二是虚构的人物,是中国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此书通过对发生在王二身上光怪陆离的故事的描述,把中国重大的经济问题信手拈来,把本来深奥的经济学原理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读者。

另一本是《牛奶可乐经济学》。这本书并非学术大部头,而只是生活小智慧。作者罗伯特·弗兰克教授喜欢在自己的课堂上给学生布置“博物经济学作业”,让学生写小短文,提生活中的问题,并以经济学的视角做出回答。弗兰克教授认为,“你只需掌握五六个基本的经济学概念,生活中的所有相关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就如同生物进化论,只要你理解了它,什么物种、组织、结构,都会变得简单起来。这也会使你对这门学科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经济学枯燥,现代经济学发展中,数学化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学习现代经济学如果不掌握好数理方法和计量经济学工具,简直是寸步难行。推荐这方面的书目,康奈尔大学和厦门大学的洪永淼教授是权威的专家。他推荐给经济学本科生计量经济学的教材值得我推荐,简列其中几本:

《计量经济学导论:现代观点》,伍德里奇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计量经济学基础(第四版)》,古扎拉蒂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版;

《计量经济学(第二版)》,李子奈、潘文卿著,高等教育出版社版。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我推荐的书单只是个人浅见,可以肯定是挂一漏万。另外,这些书大部分是属于基础理论的性质,各类应用性学科的名著我没有推荐,主要出于个人知识的局限性,不敢随意推荐,如财政、金融、区域、国贸、税务等具体学科,名著如云,就由这些学科的专家去推荐吧。

(本文编辑 谢宁)

刘志彪,1959生,江苏丹阳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经济学特聘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经济学部委员。2010年起担任江苏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委书记。

篇5:计量培训感想

2018年2月8日,在人事部老师的组织和策划下,我们计量室针对全公司计量员和部分QA进行了一次《计量文件修订解读》的培训。

此次培训最初我们是沿用之前的老观念,想着把大家伙聚集在一起,把相关的内容简单传达给大家即可。这种想法被人事部老师当场否决了,既然召集大家在一起,就要对得起大家的出席和时间,授课人必须好好准备,当做一次正规的公司级培训去好好对待。

计量文件的修订我全程参与,全部都是我在整理,这次培训任务理所当然的落在了我身上。当时心里时很不情愿的,时间安排比较紧张,之前也没有培训经验。不过,领导安排了,硬着头皮得顶上去,既然决定做了,就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好。于是一点点开始着手准备,PPT的制作,试讲、修改、试讲、再修改…… 那些天,走路、吃饭、看孩子都在准备课件。

由于授课点地点临时改到了服务中心三楼会议室,讲课的前一天下午,下班了,老公车间加班,我下班后带着孩子和家宾一起去熟悉场地和环境,把要播放的课件及音乐提前准备好,做到万无一失。小家伙跟着我忙到很晚才回去,对于他,无形中也是一种教育和影响,做什么事都要认真!

在各位领导的鼓励和同事们的支持配合下,课程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之前备课的内容都流畅的讲出来了,也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张,课堂气氛还算比较活跃,由于课程内容还是比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大都是和计量员们的工作内容切合、实用的,问题难易程度也是比较适合的,大家的互动性与参与性还是挺高的。课程基本达到了预期效果,课后,领导还专门鼓励、表扬了我。其实这次课程能取得良好效果,离不开同事们的幕后支持,还有各位学员们的配合,台前幕后,大家都辛苦了。

其实讲课也存在好多需要改进之处:现在好多学员都精力有限,我们培训时要注重培训效率,表述要尽量做到言简意赅;PPT制作时,要注重技巧,文字不能太多,也不能太花哨;肢体语言方面还比较欠缺……

此次培训是我第一次担任讲师组织的公司级培训。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通过自己的讲解,能能够让别人豁然开朗,学有所获,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也是一件开心的事情。通过此次培训,PPT制作水平、语言表达能力,个人自信等方面也都有一定的提升。

篇6:经济学概论感想

医院在医疗业务活动中,离不开经济活动,包括财政补助经费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医药等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消费,财政补助经费收入、医疗收入和医疗成本构成,医院的事业发展等。

当今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正处于大众的风尖浪口之中,如何改善医患关系是一个医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医疗改革确立市场化以后,市场机制、经济原则深入医疗领域,并深刻地显露出来。一方面,随着政府卫生投人占国民收入比重逐年下降,医院管理机制逐步放开,相当一部分医院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主体,特别是民间资本的进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的民营医院不断扩大,医疗行为公益性逐步弱化,医学救死扶伤的属性也发生退化,甚至沦为资本逐利的手段和工具。即使在公立性医院,背负沉重的财政负担,在经营管理中不得不重视社会经济效益,并把经济收入列为绩效考核的重要指标,由此,医疗费用日益攀升。成为广大群众的沉重负担。另一方面,市场化的出现,商品经济原则也渗透到医疗服务领域中,医疗服务从过去的纯粹的保障服务转变为多元化服务。在医院等级、项目收费、特殊服务上,实施经济量化。如点名手术、预约专家、VIP就诊等的出现,经济上的等级分化趋向日益明显,医患关系成为一种经济契约关系,成为一种有偿服务的经济契约关系。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社会的深刻变化是多方面的。循证医学的出现,对临床医学提出了更为苛刻的要求。医务人员在诊治疾病时,必须尽可能地寻求各方面的客观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诊断,医疗器械辅助设备广泛应用,未病小查,小病普查,大病广查,力求证据充分。特别是在我国医疗法律仲裁中规定举证倒置的情况下,无形中也迫使医疗行为的扩大化,过度检查成为一种现实,并赋予法律上的意义,医患关系物化不可避免。

篇7:学习宏观经济学感想

与微观经济学相同,我们已经学习过初级宏观经济学和中级宏观经济学,两本书都是曼昆所做,曼昆的经济书籍语言较为顺畅,并且简单易懂,相对于微观经济学个人觉得宏观经济学从学习难度上更为简单一些,所接触的数学模型较少,更多的是理解性的概念问题。学习宏观需要我们从整体角度出发,具有一定分析能力,为我们分析当下中国经济发展的状况奠定了理论基础。宏观经济学探讨的是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规律,解决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主要根据时间节点来分,分为古典理论即考虑在长期中的经济,增长理论即超长期中的经济和经济周期理论即短期中的经济。初级宏观经济学主要以侧重介绍一些宏观经济理论概念为主,国民经济核算的指标和公式,基本的IS--LM模型,AD--AS模型,然后就是围绕宏观调控的四大目标:物价稳定、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比如我们熟知的国民生产总值的计算以及组成,物价水平等等,在由此展开一系列均衡的讨论。之后讨论了一国经济增长率是凭借什么来维持,讨论货币金融,以及存在的失业问题。之后将假设的封闭的市场变为具有贸易的开放市场,但是初级很少谈及经济增长。而中级宏观经济学经济增长的深化通过索洛模型、锋刃模型等进行深层次说明;对宏观经济学流派之间的争议和共识进行讨论,还有,将通过膨胀和失业用更多的模型和公式体现出来。特别是菲利普斯曲线的短期和长期推导,这都是初级宏观没涉及到的。

其实通过学习宏观经济学我们也可以与微观进行比较,宏观是研究社会总体的经济行为,而微观则是研究个体的经济行为,微观是在研究资源的最优配置,而宏观则是在资源最优化配置的基础之上研究如何将资源充分的利用。可以看出学习微观是学习宏观的基础。微观是最贴近生活的经济学,帮助我们做出经济决策,而宏观则是需要我们有一颗兼济天下的心,我们更应该将我们的关注点放在一个国家的发展问题,去了解我们国家与周边国家之间的联系。虽然宏观也具有一定的推导过程,但是相比微观更需要思维逻辑的推导,而微观则更多是数学的推导过程。

也许很久之后我们不会太多的记住宏观的知识点,但是宏观教给了我们一种整体的思维方式,让我们能够拥有经济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当我们有一定的分析工具之后我们很自然的就会关注经济相关的东西,从而可以将我们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用我们的知识去分析经济增长,去分析当前的宏观经济政策是否合理,或者我们可以为经济政策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篇8:单方程计量经济学模型

关键词:回归分析;居民消费支出;青岛市生产总值

中图分类号:F047.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8-0362-02

一、导论——理论模型的设计

本文研究的是从1991年到2008年十八年的青岛市居民消费总额与全市生产总值之间的定量关系。居民消费总额是生产总值中的一部分,并且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生产总值的变化会引起居民消费的巨大变化,为此我们建立以下模型,分析二者之间的定量关系:Y= a + bX + μ

其中,①被解释变量Y为居民消费总额,解释变量X为青岛市生产总值。 ②二者的关系确定为线性关系。③拟定式中待估参数的理论期望值,00。μ为随机误差项,描述变量外的因素对模型的干扰。

二、样本数据搜集

该模型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数据来源于青岛市统计信息网及09年青岛市统计年鉴,选取从1991年到2008年共18年的数据,经过大量分析比较得到我们所需样本数据,其中居民消费支出总额用统计年鉴中消费品零售总额近似替代,见表一,其中Y为青岛市居民消费支出总额,X为全市生产总值,单位为万元。

表1:样本数据单位:万元

数据来源:《青岛市统计年鉴》(2009),青岛市统计信息网

三、参数估计与检验

(一)将样本数据导入Eviews软件进行OLS估计,得到输出结果如下:(表2)

(二)模型的检验

1、经济意义的检验:经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在理论上已经知道,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与全市生产总值呈现正的线形关系,这与理论中消费总额与生产总值同向变化是相符的。

2、统计检验

(1)拟合优度检验。从估计的结果可以看到,可决系数为0.998546,模型的拟合优度图和残差图如下:(图2)

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出,模型拟合情况比较理想。说明解释变量X能够较好地对被解释变量作出解释,拟合效果较好。

(2)变量的显著性检验。由统计结果显示,系数显著性检验T统计量为104.8137。给定显著性水平0.05,查T分布表在自由度为n-2=16下的临界值t0.025(16)为2.1199,104.8137>2.1199,故应拒绝原假设(H0:b=0),同时说明解释变量生产总值在95%的置信度下显著,即通过了变量显著性检验,生产总值对居民消费支出总额有显著性影响。

3、计量经济学检验

(1)该模型只有一个解释变量,故不存在多重共线性问题。

(2)随机干扰项的异方差检验。对方程使用怀特检验,得Eviews结果如下:表3

有统计结果显示,Obs*R-squared =12.73589 ,此时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下,查查x2分布表,得临界值X20.05(2)=5.991。因为12.73589>5.991,拒绝原假设(误差项同方差),故可判断该模型存在异方差性。

(3)自相关检验。使用杜宾—瓦森检验法。由表一统计结果显示,DW=1.671267。查DW表,n=18,k=2,查得两个临界值分别为:下限Dl=1.16,上限Du=1.39 ,因为DW统计量估计值1.671267>Du,根据判定区域知,这时随机误差项不存在自相关。

四、模型修正

针对方程存在的异方差性进行修正,采用加权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修正,以1/(resid^2)作为权重进行加权,重新进行估计得到下表结果:表4

进一步对其进行怀特检验,得到如下结果:表5

从上述检验结果可以看出obs*-squared为1.117560。由White检验知,给定显著性水平a=0.55下,查查x2分布表,得临界值x20.005=5.991。因为1.117560<5.991,所以接受原假设(误差项同方差),故可判断该结构方程不存在异方差性,即异方差性消除。

五、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与修正,我们最终得到如下方程:

=57072.35+0.321928X

(107.7815)(3106.822)

R^2=1.000000 F=9652343. DW=1.640615

(注:括号中为t统计量值)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知该模型是可显著成立的,该模型的拟合度非常高,拟合性较好,数字上都符合各项检验,不仅说明模型建立的科学性,也充分验证了全市生产总值与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之间有很明显的正相关性,符合经济现象。

上一篇:地西泮预防小儿高热惊厥复发临床分析下一篇:老年科实习生带教计划